第二千六百七十七章 退军与相关情况
潼关这里的战事,可以说是整个关西雍凉之地各大战场之中,较为普通的战场,不过在死伤上,却是最多的战场!
关羽在曹军撤退后,那些将领也都对于军伍进行清点,要知道原本未曾有战事的时候,在潼关可是有着三万余的士卒,而且各种物资还算充足。
可是现在呢?潼关的军伍,将领之中出现死亡的情况,其中准裨将死了六人,而裨将则是死了四人,单单将领便死了十人之多!
这可以说是在向天的军伍之中很少出现的,毕竟能够成为准裨将,至少也是三流武将的战力,而裨将更一定是三流武将,更是有着一定的统军经验!
当然在向天的军伍之中,还有着校尉一职,不过校尉这一职则是属于伪习武之人担任的,而且是伪习武之人之中有着强大战力之辈才能够担任。
而校尉死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士卒的三万余人,至今则是死了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二人,而其余士卒全部受伤!
甚至将领之中也就只有关羽没有受伤,其余将领,包括关平、马云禄、马岱、廖化以及周仓等几人在内的主将,都有伤在身。
而士卒之中的重伤兵现在还没有完全统计,不过依照衣将军送过来的大概情报而言,重伤兵现在就有着五千余人,之后只会更多!
毕竟伤口的反复开裂不是没有代价的,这样的伤口仿佛开裂,会不断拉伤人的筋肉,很可能会使得士卒无法继续变强,而且要恢复战力,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的休养以及锻炼。
而这里指代的自然是关平那里的那些在抵着关门的士卒了,而这些士卒可以算是重伤兵,可是却不是无法治疗的,所以算是暂时重伤兵,也计算在重伤兵之中。
而关墙上的情况就不用说了,那样激烈的战事之下,受重伤不是没有可能,所以重伤兵最后究竟会剩下多少不得而知!
而这仅仅是潼关这里,阳平关那里可也是发生了战事,当然最后也被高览挡下来了,而张鲁的汉中兵马,更是交代了一半以上的人。
没错!阳平关这里的战事,汉中军直接死亡了至少五万人,这可是极为恐怖的代价,而且最后汉中军的士卒也没有夺下阳平关。
因为高览在汉中军进攻连续进攻而有所疲惫,士气不如此前的情况下,便是使用了陶罐之中的东西,而且不是简单的燃烧,而是直接倒在云梯上。
让云梯以及关墙外的尸体一同烧起来,那样的火焰可是极为的绚丽以及耀眼,同时也因为那些浴火的惨叫声,还有那烤肉的味道,直接使得汉中军士气极大削弱!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汉中军自身便乱了,前方冲杀的士卒直接后退,准确的说是往回逃,而张鲁则是命令监军去击杀,最后汉中军自己杀起来了。
即便最后将这样的事情给压制下去了,可是汉中军没有了士气,甚至军伍之中人心惶惶,张鲁只能够无奈选择撤离,要不然的话,只会付出更多的牺牲!
当然更重要的是,张鲁一直都派人在曹操那里监视着,在汉中军经历这样的事情,张鲁想要试试能不能继续进攻从而夺下阳平关的时候,曹军撤退了。
没有曹军在潼关那里,他张鲁在阳平关这里只会遇到麻烦,所以在经历过上文所述的‘火焰大餐’数日后,张鲁才带领士卒撤离。
也就是说,正是因此曹军的撤离,张鲁才撤离,也是因为张鲁一直派人盯着曹军,所以曹操撤军,他张鲁才知晓,也可以看出张鲁对于曹操并不怎么信任。
而曹操撤离的原因是函谷关被夺了!就在曹操命令曹纯去支援函谷关的深夜之时,曹纯派遣骑兵回禀了这件事情,而且函谷关被夺,是在他曹纯没有抵达之前!
对此曹操除了撤军还能做什么?继续进攻潼关?那是寻死!毕竟很可能会被前后夹击!还不如暂时撤军,保留力量,以为往后之事!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快函谷关就被夺,曹操在曹纯带着函谷关将领来到面前之后也是知道了其中缘由,所以他只能撤军。
时间略微回转一番,在曹操跟潼关交战的情况下,在向天下达了军令的情况下,黄忠那里便是立刻安排士卒行动。
方悦以及太史慈更是带领大量士卒离开,同时还有着水师军伍之中的一些大船,直接便是带着抛石机一同离开。
黄忠带领三万余士卒依旧留在河北之地,而剩余的士卒则是交给太史慈以及方悦二人带领,而其中在将洛阳附近的渡口夺下后,只留下三千士卒把守。
当然虽然只是留下三千士卒,可是却留下了一名副将以及两名裨将,还有数名准裨将,而其余的将领则是立刻被太史慈以及方悦率领而走。
抛石机也同样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方悦带领万卒以及一小部分的抛石机直接前往虎牢关,沿途的城池,则是以少量步卒镇守要道。
以这样的方式来分割司隶之地上各城池之间的消息往来,至于说这些城池派遣人员出击,或者说是如成皋一般的要城。
成皋的话,方悦直接留下一名副将和数名其余将领率领三千士卒以及抛石机去夺取,就算无法夺取也要进行包围。
而剩余的士卒方悦则是直接迅速将虎牢关夺下,毕竟有着抛石机在,而且虎牢关内的士卒根本不多,骤然进攻之下,短时间便分出胜负。
而在夺下虎牢关后,方悦便是直接镇守虎牢关,以千余名士卒来镇压关内的百姓,同时还有曹军俘虏,而剩余的士卒则是做好应战的准备。
从方悦急行军以及分配士卒、将领来看,其早就有所安排,而且在夺下虎牢关后,便是直接切断了司隶之地跟兖州的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方悦只是带领了这么一些士卒,而剩余的士卒则是太史慈带领而去包围洛阳,准确的说是围三缺一,剩下一处让洛阳派遣人员到函谷关求救的位置。
甚至太史慈专门安排人员盯着,在有士卒离开洛阳的情况下,才命令军伍将洛阳全部包围起来,要知道他太史慈带领的可是有着五万余人!
洛阳城士卒不足万人,甚至应该说是不过数千之数,太史慈又能有什么压力?何况他太史慈主要便是带领兵马包围洛阳,要的便是洛阳城派人求援!
而在太史慈命令将洛阳城真正进行包围后,太史慈便是带领五千士卒离开,毕竟函谷关与洛阳之途虽然是一片坦途,却也有着树林之地,可用于设伏。
而在包围洛阳城的,自然是由副将为主,同时还有裨将、准副将以及准裨将等将领指挥士卒进行协助,保证对洛阳城的包围。
原本是这样打算的,可是在太史慈得到黑冰台的情报,曹军依旧进攻潼关后,太史慈便是命令在包围洛阳的军伍之中调动五千余人过来,同时还有抛石机。
而洛阳跟函谷关之间并不算远,只要加快速度,最慢就半天的时间,快一点的话,可能就两个多时辰可以抵达函谷关。
也正是因此,太史慈才会安排伏击的事情,毕竟要是函谷关之中的少量骑兵动起来的话,那么对于包围洛阳的军伍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在得到关羽通过黑冰台送来的情报之时,太史慈便已经在攻击函谷关了,准确的说是发射抛石机来攻击函谷关,压制函谷关上的曹军士卒。
那个时候可是将曹军士卒压着打,而在得到关羽使用‘炸弹’的情报后,太史慈也直接让抛石机抛射‘炸弹’,以这样的方式让曹军士卒的伤亡进一步加重,从而进攻夺下函谷关!
第二千六百七十八章 各自所行之由
毕竟曹操得知函谷关守将的意思后,便是让函谷关守将坚守函谷关,故而在太史慈的军伍抵达的时候,自然是派遣大量士卒在关墙上静待。
结果便是被石块以及‘炸弹’先后重创,死伤者之多不言而喻,至于在攻击上,太史慈更是等了一小会儿才让士卒冲杀。
毕竟石块的数量不充足,多数的石块主要便是在包围洛阳以及方悦的军伍之中,原本太史慈并没有夺下函谷关的意思。
可是关羽既然已经动用了‘炸弹’,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藏着这一手,而且因为关羽这么做了,方悦那里在抵挡曹军进攻的时候也省了不少心!
毕竟兖州可是有着曹洪带领的数万兵马,虽然官渡的军伍并不怎么敢调动,可是曹洪调动兖州其余地方的军伍,再加上其本身带领的军伍,五万之军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当然曹洪这样凑出来的兵马,就战力而言,自然无法跟曹操亲自率领的兵马相比,可是就算有着抛石机进攻虎牢关,就算民心不定。
可是方悦率领着的军伍却依旧将曹洪的进攻挡下来了,当然作为代价,则是将关门直接封堵起来,这也就使得曹洪无法以撞击关门而冲入虎牢关内。
而函谷关在太史慈麾下的士卒冲上关墙,准确的说是在他们搭起云梯的时候,太史慈一方便没有继续抛射石块以及‘炸弹’。
可是却不代表在前方冲杀的士卒没有其余做法,在冲杀的士卒之中有着弓箭手,而这些弓箭手的箭囊之中都有着三到五支特殊的箭矢。
这些箭矢是‘炸弹’跟响箭的结合,算是一种联合产品,而在这些弓箭手发射这样的箭矢之时,自然会在炸响的同时使得关墙上的曹军士卒再次出现伤亡。
至于云梯,既然要对付洛阳,甚至已经有了对付虎牢关的意思,那么云梯自然是在出军之前便准备好,高度只会超过实际,不会不如。
毕竟洛阳就算曾经被董卓一把火烧过,可是城墙的高度却依旧存在,所以云梯自然不能够太短,至于制作的时间。。。。
向天早就有了对司隶之地动手的想法,云梯这些东西在各军伍训练的同时,也会让这些士卒去制作,所以只要调用即可,根本就不用再花费时间去制作。
故而才能够这么快就将函谷关夺下,至于说洛阳,在那里进行包围的士卒,并没有对洛阳动手,而是依旧保持着包围的态势。
为什么呢?因为洛阳城内的百姓太多了!要是将洛阳攻打下来的话,那么便是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去进行治理!
要知道方悦可是连前往虎牢关的途中都没有去亲自进攻沿途的城池,连成皋这一座要城都没有亲自去攻打,足够说明当时时间的紧迫以及方悦的自信了。
对付洛阳这样的重城,在没有太史慈以及方悦这样的主将的情况下,那些副将主要便是大军包围洛阳,而派遣足够的士卒去对周边其余小城池或者村庄、堡垒进行攻击!
而在黄忠派遣太史慈以及方悦行动的时候,向天也已经调动了不少刚刚从学院毕业,或者说是在各处位置实习,等等的人员了。
毕竟向天原本的打算,除了为关羽分担压力,让曹军不要继续攻击潼关外,便是要夺下一部分的司隶之地,函谷关可以不要,但是虎牢关到洛阳这一片区域要夺下来!
如此,自然是要有着足够的官员以及守卫将领才行,至于为什么要夺下这些地盘,而不是进行掠夺的方式,则是因为洛阳本身的意义。
即便因为许昌的存在,而使得洛阳原本的帝都意义削弱了不少,可是在更多的汉民心中,长安以及洛阳便是他们内心之中的帝都,是心中向往所在。
所以夺下洛阳,虽然不能够保证可以让天下有才之人都前来,或者信服向天,却至少能够让一小部分心中依旧怀念大汉之人去向天的地盘看看,到时候不就有招揽人才之机?
这便是向天夺下洛阳的缘由,毕竟怎么说他向天可是刘协的姐夫,也是皇亲国戚,而且没有称帝,让某些人看来,便是他向天尊重刘协这一脉所代表的帝王。
现在天下三帝,谁是正统?天下有才之辈都有各自的看法,曹操这里掌控着朝廷,以朝廷大局推举出来的人员为帝,可以说刘和便是正统。
可是刘表以及刘璋却以刘协死去之前被刘备送出来的血召为由,否认曹操以及刘和,说明自己才是汉室正统,当然这也是刘表以及刘璋二人跟刘协的血脉关系,还算亲近。
不过从某方面而言,也可以说是刘表以及刘璋承认刘协为代表的汉室正统,可是却不承认曹操推举出来的刘和为正统。
毕竟刘协死前没有留下后人,那么对于大汉各大汉室宗亲而言,成为帝皇的机会都是对等的,不过因为当初朝廷的大局是掌控在曹操手中,所以刘表以及刘璋没有说什么。
毕竟大义在曹操的手中,可是血召的出现,则是使得大义出现偏差,可从这方面而言,向天身为皇室宗亲比之刘表等人更亲近刘协为主的汉室正统。
虽然向天不姓刘,可是正因为向天不姓刘,且在这样天下三帝的情况下,依旧保证着自己没有称帝,从这方面而言,便是让天下人看出向天对于刘协,对于汉室正统的敬重。
而夺下洛阳,在打击曹操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话题,让天下人知道,他向天虽然没有称帝,可是却也不承认曹操,只不过没有以称帝的形式表现出来。
毕竟从天下三帝这一方面而言,否认曹操,甚至否认其余的三帝,便是在承认刘协为主的汉室正统,而大汉百姓之中究竟有多少人承认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
向天即便能够依靠着自己地盘上的学院以及学舍之类的来培养人才,可是向天依旧不会小觑天下人,单单现在还没有完整情报的司马懿以及诸葛亮就足够向天重视了!
相对而言,庞统的情报要多一些,可是司马懿就算司马朗的身份以及地位提高了,可是黑冰台成员依旧难以渗透进入其中,只能够在其住所周围以及所在之地监视。
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知道他诸葛亮在哪里,可是具体的情况,学识以及能力全部都是未知之数,不得不说,这些家伙的警惕性极高!
至于庞统的一些情报,还是因为庞氏一门在荆州的是世家豪族的缘由,所以一早就有派遣人员在庞氏之中,只不过能够得到现况庞统相关情报的信息也不多。
这些聪明人跟他们打交道,想要得到他们的情报太难了,这些黑冰台成员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也不能够被察觉出来,所以情报自然不多。
不过司隶之地函谷关以及虎牢关被夺下后,方悦一直在抵抗着曹洪的进攻,而太史慈则是亲自领兵防备着曹操可能带兵杀来。
直接将司隶之地跟曹操的地盘分割出来,至于司隶之地上还没有夺下的地盘,则是能够让他们慢慢去进行夺取!
毕竟怎么说当初刘协也真的是离开了洛阳,之后董卓更是将洛阳周边的百姓以及世家豪族都强行带到长安那里。
就算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有不少的世家豪族都迁徙返回了,可是却依旧不如当初,想要跟数万的精锐士卒,同时还在有内鬼的情况下迎敌,那就是去送死。
要不然的话,方悦以及太史慈也不会这么安心的各自守卫一处关隘,不过从这方面而言,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麾下将领,特别是副将的信任。
而曹操带领着将近十万人离开了潼关那里,回到了宛城,且让武关的守卫军伍达到了两万余人。
第二千六百七十九章 双关战事之后续
曹操自身带领而来的士卒已经体力有所消耗,而且现在无论是进攻函谷关还是潼关都有可能被另一支队伍袭击,而要是分兵同时进攻这两处关隘的话。。。。
曹操可不认为能够将关隘同时夺下,毕竟单单潼关,便让他曹操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同时损失了近半的军伍士卒,要是此刻还要分兵的话。。。。
他曹操就是在拿着自己此刻麾下的士卒在开玩笑了!就算潼关这里有着极大可能攻破,可是函谷关那里呢?
根据回来的将领以及曹纯的情报来看,守卫函谷关的将领,可是被突袭后反应不及,命令下达的慢了一些,函谷关的士卒便伤亡惨重,最后便是迅速被攻入关内。
在这样的情报的回禀下,他曹操要是猜不出此刻在函谷关的军伍士卒依旧保存着不少战力的话,那么他还是曹操吗?
而既然此刻一方有着战力,而一方虽然没有多少战力,可是军伍士气以及战意依旧存在,那么他曹操自然只能够选择撤军了。
而留在武关的士卒,自然是为了防止潼关以及函谷关的敌军发动攻击,而在宛城,曹操则是一个人在房屋之中,就连许褚都被曹操赶到了房屋外五米之地。
毕竟这一次对于曹操的打击太大了!不止军伍士卒损失惨重,而且即将夺下潼关的这一目标更是差一点点就成功,甚至连司隶之地都丢了!
最为让曹操懊恼的便是潼关的事情,就差那么一点点,毕竟在之后曹操听到许褚等将领的叙述后,便知道潼关上敌军损失到什么程度。
要是当时他曹操继续坚持下去,不撤军的话,甚至依旧让士卒进攻的话,就算无法在入夜前将潼关夺下,却也能够在入夜后攻入潼关!
当然这是曹操的心中猜测,可是曹操坚定这样的猜测是正确的,毕竟要是不这样确信的话,他曹操的内心怎么能够过得去?
不过就算如此,曹操也必须要时间以及空间来缓和自己的情绪,就算他曹操经历不少,可是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内心再强大的存在,也需要冷静的时间。
而曹操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不得不说,在刘协抵达许昌后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曹操的内心因此也坚韧了不少,丢失地盘,再加上战败,他曹操还不至于因此一蹶不振!
而带领兵马在宛城这里,为得便是让军伍士卒得以休息,同时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荆州刘表以及汉中张鲁会怎么做不得而知啊~
甚至要是向天麾下的兵马领兵出击的话,到时候武关以及宛城就会有麻烦了,所以曹操才暂时将兵马驻扎在此。
毕竟宛城距离汉中并不算太远,只不过有些许困难罢了,毕竟隔离开来的便是山脉,只要翻山便能够抵达,不过正因如此,想要大队人马行动,翻山并不怎么可能。
而在阳平关以及潼关这里的战事结束的情况下,关西雍凉之地,可以说解除了一半的危机,只不过因为大战,关羽以及高览都无法调动人手。
而虎牢关有着方悦在镇守,曹洪更是在五天的进攻之中无法夺下虎牢关的情况下,得到了曹操送来的将令,最后只能够带领士卒退走。
毕竟曹操要思考的事情更多,毕竟向天已经南下对司隶之地动手了,那么难保不会对兖州之地动手,要是在曹洪过分消耗兵力去夺取虎牢关的话,那么兖州不就危险了?
即便有着许昌那里的兵马士卒,可是一旦动用的话,那么便是要有着许昌会被袭击的觉悟,可是许昌却是刘和所在之地。
要是在兵马调动后,许昌真的出现什么状况的话,那么对于曹操而言,其威信便会大幅削弱,而若是如此,则是很可能使得曹操麾下的将领、官员,乃至于士卒皆不信任他!
而对于一方势力而言,要是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才是最大的打击,毕竟要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又怎么能够安排以及进行一些事情呢?
得到命令的曹洪自然必须遵从,毕竟他怎么说也有着一定的权势在手,要是不遵从命令的话,到时候他曹洪可就无法保证能够掌控手中的权势了。
而阳平关以及潼关的损失之惨重,在经过两三天后,都将各自的损失送到了田丰那里,阳平关高览麾下原本的万余士卒如今仅剩下五千余人。
而且高览此刻麾下的五千余人之中有着近两千人是重伤兵,也就是说,能够继续休养且依旧留在阳平关的士卒,包括将领在内,则是达到三四千人!
只剩下原本三分之一的人员,从这一方面而言,可以看出张鲁的汉中军究竟有多疯狂,毕竟这可是在双方士卒数量差距以及所用器具差别上。
可是就算如此,张鲁的汉中军依旧能够给高览麾下的士卒带来这样的伤亡,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汉中军的疯狂吗?
而潼关则是虽然剩余万余士卒,可是其中仅剩的士卒以及将领内,却是有着数千重伤兵,而其中非重伤的成员,包括士卒以及将领在内,却可以说是将近十分之一!
要知道潼关原本便是有着三万余士卒以及将领,现在剩余之中完好的存在却是将近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些完好的将领以及士卒,虽然不至于只有三千,却也不会太多!
损失的情况比之阳平关那里更加惨烈,而且就算关羽以及高览连战损的情况都送到了田丰那里,可是这些重伤兵全部都暂时各自留下来休养。
至于成为巡城者的事情则是要暂时押后在说,毕竟无论是高览还是关羽,除了士卒的休养以及战后各种物资消耗统计,还需要对于关隘进行修缮。
这些全部都是需要立刻进行以及整理的,而且最重要的便是战后的清理,不说关墙上那些血液,毕竟要是不清理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异常的情况。
至于战死的士卒,身为己方的士卒自然在每一次的战事停下之时便进行了,这能够立刻处理尸体,保证关墙上有着足够的空间交战,也能够鼓舞士气。
不过对于敌军的尸体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所以在曹军以及汉中军撤退后,对于这些尸体的处理自然也要尽快进行。
不过好在,阳平关虽然比不上潼关,可是却多少也在潼关内有着些许的民心,所以也能够让官员来协助调动百姓一同处理尸体。
潼关那里自然也是如此,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尸体,无论是潼关还是阳平关,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卒,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处理敌军尸体的存在,都需要戴着口罩,毕竟这东西河北之地一直在积蓄,甚至在关西雍凉之地的工匠所建立的时候,便是运送了不少数量过去。
所以口罩并不少,只要田丰调动过去即可,而双手上还有着布条,将手掌以及手腕全部都进行包裹,甚至包裹最少也要是三层!
毕竟搬运尸体并不简单,还要从这些敌军尸体上将兵器以及甲胄都弄下来,甚至将他们身上的衣物全部都弄走。
当然衣物的话是必须要有所挑选才行,毕竟无论是潼关还是阳平关,在关墙外的敌军尸体之中都有被暴晒数天的存在,这样的尸体,自然不能够去收集衣物了。
而且也正是如此,才需要口罩以及布条,以防止搬运尸体的人员被感染,当然搬运结束,无论是潼关还是阳平关,都会每天将搬运的尸体焚烧,让搬运者用热水清理自己。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防止尸体腐烂带来的二次,甚至是更大的危害,不过无论是潼关还是阳平关,焚烧尸体的位置都只有一个点。
第二千六百八十章 安排以及缘由
不过正因如此,潼关以及阳平关的清理还不算慢,只不过这也只是相对的,毕竟在清理关墙外尸体的时候,需要防止敌军的突袭。
所以也需要有着士卒在关墙外进行护卫,不过就算如此,无论是阳平关还是潼关,处理这些尸体却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当然在关羽以及高览命令士卒处理尸体的时候,方悦这里的战事也停止了,准确的说是曹洪听从曹操的命令而没有继续进攻虎牢关。
虎牢关是险关,可是想要夺下这一关隘,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夺下虎牢关,夺下司隶之地的是向天的情况下。
有着河北作为支撑,就算进攻虎牢关,却也难保向天不会派遣人员支持司隶之地,不过到时候如果向天真的这么做,那么河北的军伍力量便会变弱!
曹操可不觉得向天会这么愚蠢,所以很可能司隶之地会成为一块饵食,一块故意引诱他曹操的饵食,一旦兖州,乃至于他曹操的军伍消耗巨大的话,袁绍那里。。。。
就算跟袁绍有着联盟,可是曹操却依旧不信任袁绍,当然袁绍也不信任曹操,在曹操领军出击的时候,袁绍在之后就得到了消息。
虽然袁绍并没有派遣兵马出击进攻徐州之地,可是袁绍却是加紧了对于曹豹的收拢,只要将曹豹完全收拢到麾下,那么他袁绍麾下的兵力便会提升。
不过现在的情况下,袁绍没有对曹操动手,是真的跟曹操联盟,不想要对曹操出手吗?怎么可能!只不过曹豹的存在以及徐州的兵力不算弱罢了。
而且他袁绍麾下的将领并不算多,要是没有将领带领士卒的话,那么他袁绍就算要夺下徐州,也很可能会做不到。
毕竟河北向天才是他袁绍的头号大敌,因为他袁绍的子嗣可都在河北之地,甚至连生死在这么多年来都打探不到丝毫消息,当然现在的话,他袁绍虽然还有襁褓中的子嗣。
只不过怎么说也有着子嗣,在那几名子嗣身上,他袁绍又怎么会不在意,就算现在已经有了襁褓之中的子嗣后代,可是心中却依旧惦记着袁谭等人,毕竟他袁绍是父亲!
从这一点而言,向天会有所不同,向天更加重视的是他自己规定下去的秩序,而这样的秩序不允许任何人违背,就算是他向天有关的血亲也是如此,有些许无情。。。。
不过从这一方面而言,其实曹操跟向天有着相似之处,而表现则是曹洪,要知道当初若非曹洪,他曹操可就有性命之忧,可就算如此,曹洪却依旧被严厉对待。
曹操并没有因此,而过分放纵曹洪,而曹洪也没有因此而内心有所飘然而踩上曹操的底线,所以曹洪才一直没事。
从这一方面而言,曹操确实是跟向天有着一定的相似,只不过,就现在局势而言,他曹操依旧被向天压制着,甚至在司隶之地被夺的情况下,他曹操越发被动!
不过虽然被动,可是在地盘缩小的情况下,曹操却不认为自己依旧没有战力,毕竟向天虽然在关西雍凉之地安排的力量不弱,却并非无法敌对!
这一点,曹操从这一次的战事便能够判断出来,毕竟要是没有司隶之地的事情发生的话,曹操有自信将潼关攻打下来!
而这一次司隶之地被夺,那么向天在河北之地的兵力便会因此而削弱,故而却也是北上的机会,只不过现在曹操还没有整理好自己的心绪!
而且曹操虽然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能够行动的士卒却极为有限,而且对于河北的情况完全不知晓,所以如果单单是他曹操领兵北上的话,极有可能会让他曹操付出惨重代价!
所以曹操在宛城这里让士卒休养的同时,派遣了陈群还有曹纯一同回到许昌,将他曹操的意思告知荀彧,进行一番询问。
荀彧现在依旧在协助曹操,虽然曹操这里的情况称为如今的样子,可是荀彧却依旧极为尽职,刘协的死亡,虽然在荀彧跟曹操之间有所嫌隙,可是荀彧明白大局!
就算刘和是推举出来,而不是刘协的后代留下来的皇室子嗣,可正常而言,在刘协死去的时候,汉灵帝留下的后人之中就只有刘清了。
可就算如此,刘清只是女子,是公主,而不是皇子,没有继承帝位的权力,故而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由朝廷推举出刘氏之人来成为皇帝。
而刘和是刘虞之子,刘虞对大汉而言有着功勋存在,而且刘虞跟汉灵帝血缘也不算远,而且刘虞能够成为幽州刺史,也是得到汉灵帝信任的。
故而荀彧在理智上并没有什么过分,可是在情绪上却不是如此,因为刘协的死实在是太古怪了,让荀彧不由得怀疑曹操,故而嫌隙也因此而出现。
不过曹操就算知晓这一点,却依旧会听一下荀彧的建议,而荀彧也会给予一定的中肯提议,也正是因此,曹操才会让陈群以及曹纯去寻找荀彧。
毕竟就曹操的想法而言,接下来的事情想要能够进行,的确需要荀彧来协助,要不然的话,就算他曹操有着北上的想法,恐怕也没有办法做出真正的行动。
毕竟这么一段时间进攻潼关,士卒的损失惨重,抛石机的损坏,还有石块的消耗之类的,可以说虽然重要,却也不会过分动摇曹操这一想法。
真正能够动摇这一想法的便是粮草!这么长时间,每天都进攻潼关的情况下,军伍士卒众多的情况下,粮草消耗之大不言而喻。
而正是因为粮草的消耗这么大,曹操就算心中有着北上的想法,却也没有付诸行动,毕竟他曹操地盘上能够调动的粮草,大部分都因为这一次的战事而调动了。
当然这里指的是官府,而世家豪族,还有强行从百姓那里征用的途径,曹操并没有动用,毕竟若是动用,很可能会使得民心不稳!
毕竟在潼关被夺的情况下,曹操地盘上便有一些世家豪族有些不安定,要不是这么几年的时间曹操一直坐镇许昌,且已经大概解决这些不安定的因素,曹操还真不敢出战。
这些不安定的因素主要便是来源于曹操地盘上的世家豪族,曹操以自己原本的的威信而将这些世家豪族给压制住,可是现在他曹操没有夺下潼关,甚至将司隶之地丢了。
曹操不用回到许昌都知道,世家豪族绝对会有新动作,所以他需要荀彧协助,除了为他看看这些世家豪族的情况,更重要的便是收集粮草。
而对于曹操的行动,向天这里暂时没有心情管,毕竟幽州这里向天总算是将统合的事情做完了,幽州刺史是郭图,而幽州总将则是徐荣。
至于吕良以及高浩二人向天虽然邀请他们前来邺城,不过具体是否会前来,向天也不知晓,毕竟向天并没有强求二人。
而许靖的话,向天则是让其前往沮授那里协助沮授,毕竟现在司隶之地正在攻打,甚至可以说说是即将全部夺下了,那么自然有的是沮授要处理的事情了。
河东以及河内这两郡之地,准确来说,其实也算是司隶之地,故而夺下了虎牢关、洛阳以及函谷关这么一大片区域,自然依旧是由沮授负责治理了。
而这一大片区域在曹操的治理下时间太长了,要是仅仅依靠沮授还有那些调动过去的官员,难度会不小,所以需要一名协助者,让沮授能够没有后顾之忧!
毕竟河内以及河东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速度平稳,而且局面安定,故而只要有着有一定治理能力的人盯着,那就能够保证河内以及河东的发展,所以向天选中了许靖!
第二千六百八十一章 战皆毕
至于南匈奴,向天不担心,沮授也不担心,毕竟现在是刘豹成为南匈奴的统领之人,而现在刘豹则是在跟南匈奴的各部落进行沟通。
毕竟去卑以及呼厨泉的事情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刘豹想要得到南匈奴各部落的支持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就刘豹是向天麾下将领这一身份,也能够减少不少麻烦事。
不过有着刘豹在,那么南匈奴自然不会弄出什么事情,所以也不用担心在边沿之地会出现什么,所以许靖这个有着治理地方,而且能够让地方安稳之人便是最好的选择。
许靖在治理方面虽然与此刻向天麾下各处刺史相比有所不如,可是许靖却能够保持治理之地的稳定,同时也能够保证不会过分插手当地的发展。
正是如此,所以许靖在治理地方的时候,更在意的是地方的安稳,所以在发展上并没有什么特点,故而发展的速度并不快。
可是现在向天并不需要许靖去安排这样的事情,只要能够保持住河内以及河东之地的发展速度即可,这样则是能够为沮授分担压力,也不会让许靖觉得向天对其有所不满。
毕竟河内以及河东之地虽然不过是两郡之地,而且许靖就地位而言是在沮授之下,较之原本低了一些,可是却极为靠近并州、南匈奴以及冀州之地。
而且还极为靠司隶之地,从这些方面而言,许靖心中多少也会好上一些,而幽州的合并还有着整个幽州的各地官员,所以向天在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才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毕竟各处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向天需要足够多的情报,虽然许靖那里也能够在向天的命令下达后迅速跟郭图交接,而郭图也能够立刻安排各处的发展。
可是这需要时间,所以在向天这里得到各处情报的时候,郭图那里也需要根据许靖那里给予的情报进行发展计划的制定,当然还有军伍的联合以及调动。
毕竟整个幽州之地的兵马不能太多,要不然的话,会过分给予幽州各地百姓太大的压力,所以调动多余的兵马也是幽州合并的原因之一。
毕竟这样才能够让这些守卫军调动到前线,当然这样能够调动的士卒并不算多,毕竟本身许靖这里的军伍就不多,徐荣那里的兵马反而要多上不少。
何况就算幽州合并了,郭图却是将治理之地,搬到了蓟县,在这里坐镇而治理整个幽州,而徐荣则是依旧要带领大量兵马在辽东之地。
毕竟在那里的边境之地依旧有着异族存在,所以为了进行抵挡,保证百姓的生活安定,徐荣必须安排在那里,而且这些异族之人也会骚扰张燕,张燕也会给予一定的配合。
而正是如此,能够有着士卒的调动,向天便是将这些士卒大部分送往关西雍凉之地,毕竟关羽的情报也送过来了,自然需要在潼关以及阳平关增派士卒。
而且司隶之地夺下的话,那么便是需要有着巡城者,而潼关以及阳平关,此刻则是正好有着这样的人员能够进行安排,而且这些人员之中还有着能够成为教师之辈。
毕竟重伤之人虽然多为士卒,可是却也有着将领,而这些将领到司隶之地去教导习武之事,再加上教导文字的教师,向天就不相信还无法收拢司隶之地的民心!
毕竟文字的控制是这个时代为上者截断了的,故而百姓能够识文断字之人太少,而向天要是给予这样的机会,这些百姓能不感恩戴德?!
这便是跟西凉等地的不同,毕竟西凉等地环境较为恶劣,对于这些地方的百姓而言,实力更加重要,也造就了风气的不同。
不过关西雍凉之地上的百姓,也因为能够识文断字,并且有着增强自己实力的方式,所以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心中有着对于向天的忠诚以及感激。
不过现在潼关以及阳平关如此,马腾那里则是要好一些,因为有着黑冰台的情报,所以在主动出击下,将北匈奴的袭击一战而胜之,甚至直接侵袭到北匈奴的地盘上。
当然马腾并没有过分,只是侵袭了一小段距离便离开,对几个北匈奴部落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这方面而言,算是给予了北匈奴警告。
相对而言,马腾军伍的损失要小一些,不过毕竟是进行在外交战,故而马腾为了能够一战而胜之,在行动之前可是思索了不少。
毕竟北匈奴对南匈奴的部落进行袭击的事情可是采取了分兵的方式,虽然只能够对于南匈奴部落进行骚扰,无法让南匈奴部落有太大的损失,可是却也足够了。
毕竟北匈奴在经过之前的事情后,其自身的实力就大幅下降,北匈奴区域内,小部落增多,中型部落减少,而大型部落更是可以说是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北匈奴王其所在的部落可以说是整个北匈奴最大的部落,不过却依旧是中型部落,在其地盘上依旧有着其余能够威胁到的中型部落存在。
故而对于南匈奴部落发动骚扰,主要是为了让中型部落有成为大型部落,从而让北匈奴王能够有着奠定自己身份的实力以及势力。
所以这一次骚扰南匈奴部落,是北匈奴王为了能够奠定自己的地位而做出的举措,同时却也得到了北匈奴各部落的响应。
北匈奴的区域,就算经历过之前的战事,就算在刘豹带领的军伍袭击下,在鲜卑部落的‘趁火打劫’下,损失惨重,可他们依旧没有畏惧过!
北匈奴人都是睚眦必报之辈,所以对于南匈奴部落,自然是极为愿意去袭击的,故而参与的北匈奴人不少,也才能够得以分兵。
不过就算如此,马腾这里可还有着韩遂,在经过了课程之后,韩遂也没有了跟马腾争夺的心思,毕竟现在关西雍凉之地不是他们说了算,他韩遂争赢了,又能如何?
想要成为西凉刺史?吕布、张飞的兵马肯不是吃素的,而且他韩遂能够指挥的兵马不多,至于阎行,彼此相距甚远,他韩遂能不担心对方的想法吗?
就算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可是这么远的距离,而且双方都是军伍将领,军中之事甚多,想要像以往那般轻松,并不怎么可能。
毕竟当初韩遂以及马腾各自统领着将领以及士卒,可以说跟现在的地位没有多大差别,依旧有着下属的将领在他们的指挥下行动。
原本的情况是练兵有着将领负责,他们可以说每天都极为轻松,可是现在却是需要亲自去军伍各处看看,要不然的话,则是很可能会使得黑冰台成员将一些情报送到吕布那里。
身为军伍之中,别说是主将或者准总将,就算是成为了总将,乃至于元帅,也需要每天都到军伍之中去进行查看,同时也需要训练士卒。
毕竟无论是主将,还是元帅,都有着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军伍,这样的军伍可以充当亲卫,却也能够作为军伍之中最为强力的军阵,可以更好地发挥战力。
所以韩遂以及马腾可没有办法像以前那般多数时间是自己悠闲做其余事情了,也正是如此,韩遂也才没有时间去跟阎行私下进行交流。
不过正因如此,马腾以及韩遂为主便是将北匈奴的骚扰阻挡下来,从这一方面而言,他们二人立下了战功,虽然对于北匈奴本身存在的区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却也足够了。
而张飞那里的战事则是已然处于稳定,也就是说,张飞已经将西域诸国的联军压制住了,而且张飞选择的方式是在城外交战,并不主动进攻对方的城池。
同时这样的方式也使得,张飞需要派遣哨骑一直打探西域联军的情况,要不然的话,则是很可能会陷入被动。
第二千六百八十二章 伤亡与安排
不过好在,张飞的军伍之中有着骑兵,故而就算行动慢了一些,可是有着这些骑兵存在,则是能够最大程度对于行动起来的西域联军造成阻碍。
骑兵的数量虽然不多,可是西域联军的骑兵在见识到这些骑兵的进攻后,便知道,就算原本在这里的骑兵离开了,他们也不是能够轻易行动的。
毕竟这些骑兵主要是吕布派遣而来,身上的甲胄以及兵器较之刘豹麾下的骑兵要好上一点,而且在这一方面上就造成的单兵战力的差距。
再加上,本身刘豹麾下士卒单兵战力就不如吕布的骑兵,这样造成的便是这样的差距更大了,而且吕布训练的骑兵在气势上,阵型上都要比刘豹好一些。
所以跟这些骑兵交战,这些西域联军也讨不了好,即便这些骑兵的数量不多,可是想要阻挡住这些骑兵冲击的速度,则是要西域联军派遣更多的骑兵去阻挡。
而没有骑兵的突袭速度,就算行动早了一些,可是却最终都会被张飞的军伍追上,最后西域联军想要去攻打城池的行动全部失败。
毕竟在进行交战的情况下,张飞可没有就这样带领着军伍士卒在后,而是在遇到西域联军后便是直接冲杀,每一次都如此,也是因此使得西域联军的伤亡极大。
当然他张飞的军伍伤亡也不小,可是每一次进行交战,胜利的都是张飞,就算西域联军的士卒数量要多上不少,可是却依旧战败。
最后剩余的数万之军并没有继续跟张飞打,毕竟是联军,而不是某一国的军伍,要是全部打光的话,反而是使得他们自身消耗太大,最后联军分崩。
而会打成这个样子,更重要的,其实便是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当初刘豹在这里的时候,即便面对人数众多的西域联军也没有败,便是因为装备上的差距。
而现在张飞带领的军伍比之刘豹更好,就算人数上的差距更大了,可是在装备差距上,在战力差距上,张飞麾下军伍士卒配合默契以及拼命起来,西域联军根本就挡不住。
不过就算如此,却也有着不少士卒战死以及受重伤,不过却不会像潼关以及阳平关那样,而且这一战,张飞不得不说,他打得很舒服!
毕竟他张飞在武威这里呆了都不知道多长时间了,虽然因为课程还有自己本身地位的提高,所以张飞并没有过分对待士卒以及麾下将领,可是多少会有些不舒服。
毕竟能够交战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而现在出现了,而且还是以少敌多的情况,这么多次的冲杀,他张飞也没有落后,他张飞又怎么会不舒服呢?
不过张飞麾下的士卒,则是仅剩下一万五千左右,而吕布派遣而来的骑兵,则是损伤近半,当然这里出现的损伤包括战死以及重伤。
而这些人员的存在,再加上现在刚刚战胜敌军,而且刘豹也不在西域,甚至已经无法再次前来,所以张飞现在便需要留守在此处。
从这一方面而言,张飞已经踏足西域的位置,已经不单单只是西凉,不过距离吕布那里也不算远,而武威则是也有着军伍调动。
这一次的战事,整个关西雍凉之地的军伍可以说都出现伤亡,吕布派遣人员支援张飞,故而伤亡的骑兵从这一方面而言,便是吕布的军伍。
不过长安这里虽然没有出现伤亡,可是长安这里的军伍数量却不多,故而整个关西雍凉的军伍在此番则是被极大削减了数量,可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好的‘练兵’!
虽然潼关以及阳平关的军伍削弱极大,可是依旧存活下来的人员,无论是否能够再次呆在前线,对于他们而言,却是一次极大的历练。
毕竟潼关以及阳平关,经历的可是大战,经历大战而存活下来,他们往后进步的空间不是不存在,那些依旧能够呆在一线的存在,无论将领或者士卒,以后也可能会因此提升!
当然就现阶段而言,处理战后的各种事宜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将情况告知了向天,毕竟士卒消耗巨大,单单依靠关西雍凉之地自身,想要补充士卒很难!
故而需要告知向天,而幽州的合并也因此而使得不少的士卒空闲出来,这些士卒跟一些其余地区的守卫军进行交换,最后在河北交换几次后便是送到关西雍凉之地。
同时关西雍凉之地则是从守卫军那里调走了一定数量的士卒从而填充到各处的军伍,至于武威,原本张飞留下来的五千士卒更是被调走,从而使得张飞有镇守西域的战力!
而武威这里则是从整个关西雍凉之地,还有少部分河北而来的士卒糅合成一支新的守卫军,至于守卫军的将领,则是暂时由重伤的将领担任。
毕竟这些重伤的将领,主要是自己成为了独眼之人,而不是缺胳膊少腿,虽然这些重伤的将领,更多的是准裨将,可是经过这样的大战,就算暂时成为主将也没有什么不行。
毕竟守卫军,更重要的是履行职责,确保出入城的情况,同时还有训练士卒,以保证这些守卫军士卒能够随时登上前线!
故而这些重伤的将领能够担当此任,至于在履行职责上,若是有不了解的话,则是能够与城池的官员进行交谈,如此自然能够了解到些许情况。
这样的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样的战事,准裨将出现伤亡也是正常的,而重伤兵太多了,就算有着司隶之地能够安排不少的重伤兵却依旧有所不足。
而且准裨将就战力而言,比之普通的士卒要强,而且准裨将的年纪普遍都不会太大,毕竟有着学院存在,准裨将又多数是毕业之学员。
故而这些准裨将的年纪相对年轻,要是如此的年纪便去成为巡城者的话,就算能够成为巡城者之中的指挥之人,却也算是一种拘束。
毕竟年纪不大,而且还经过大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将领要是脱离了军伍的话,那么他们很可能以后都无法继续进步,这是在封杀己方的人才培养!
毕竟不过是成为独眼之人,而不是无法行动,而不是无法继续进行厮杀,更不是丧命!所以他们都还有着继续成长的机会。
故而安排这些人成为守卫军的将领便是对于他们的安排,也是他们能够成长的机会,毕竟只有在经历过大战,同时接受此刻的状况后依旧进步,才能够有着更好地成长。
毕竟成为重伤的情况,那么便是需要接受自己此刻的身体状况,而要是因此而放弃的话,那么成为一名守卫军将领,则是能够达到指挥的地步,也不算埋没其自身的能力。
而关西雍凉之地,可以说在各处对于战场进行清理的同时,在重伤兵慢慢都有了安排,渐渐离开的时候,一些进行补充的士卒便也抵达了。
而因为整个关西雍凉之地的情况,所以潼关无法使得军伍达到之前的数量,不过却也有着超过一万五千之数,可以看出补充的士卒之多。
而补充这么多的士卒,自然便是需要训练了,而阳平关则是达到了万余之数,没有达到一万五千的数量,不过也因此同样需要练兵。
相对而言,张飞那里虽然补充的士卒不多,可是因为西域这里本身就有刘豹留下来的士卒,故而张飞统领的士卒不少,也需要花费时间练兵。
而骑兵的话,张飞则是让他们回到吕布那里,而吕布也有些许士卒补充,不过数量也不多,却也需要练兵。
这一次整个关西雍凉之地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整个关西雍凉之地内部的城池守军士卒数量在各处都有所减少,不过却不至于会影响到平常的事务。
第二千六百八十三章 情况与做法
司隶之地在一段时间后,也全都被向天的军伍占据,而之所以会浪费这么长的时间,其实是因为对于洛阳的战事,是由副将主导而造成的。
方悦以及太史慈的军伍各自在虎牢关以及函谷关,就算曹军撤离也没有离开,而且方悦的军伍虽然镇守虎牢关,可是军伍士卒数量终究不多。
故而在包围洛阳的那些军伍之中,在将除洛阳城外的其余区域,包括小城池、村庄还有堡垒全部攻陷后,便是有方悦原本麾下的兵马前往虎牢关。
至于这些被攻打下来的地方,也就是那些小城池、村庄以及堡垒,则是都有重伤兵在,当然不是方悦以及太史慈麾下的重伤兵,而是关西雍凉之军的重伤兵。
毕竟这些军伍要夺下这些小城池、村庄以及堡垒都不困难,就算派遣的士卒不多,可是有着抛石机以及黑冰台成员的协助,重伤兵并不会在这些军伍之中出现。
当然方悦那里则是出现了重伤兵,不过数量不多,单单只能够安排虎牢关本身的巡城者,故而司隶之地则是能够安排不少关西雍凉之地的重伤兵。
不得不说,这一次方悦以及太史慈的行动的确给了钟繇一个重击,现在他完全无法行动,洛阳城内只有数千士卒,根本不是包围着的敌军的对手。
而且钟繇不是没有想过反抗,可是派遣两千士卒出击夜袭,最后虽然在城外发生了战斗,可是这两千士卒却没有回来。
这就使得本来就有限的洛阳城守军进一步被削弱,面对被完全包围的情况下,钟繇不知道如何才能够保证洛阳不会丢失。
要是无法保住洛阳城,钟繇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曹操,毕竟他钟繇现在在曹操那里虽然得到了重用,可是却也没有靠近曹操的中心集团。
而处于远离朝廷的中心,他钟繇怎么壮大家族?故而要是能够守住的话,钟繇在曹操那里定会被真正的重用,到时候靠近朝廷,则是能够更有利于家族的发展。
不过现在只剩下不足五千之军,而百姓虽然不少,甚至在洛阳城内还有着一些世家豪族存在,可是这些人都没有行动,就算拥有民心,百姓也没有掺和。
在这一刻,钟繇的心中可以说是在滴血,毕竟他钟繇在洛阳这里不知道待了多长的时间,将洛阳从原本那样的荒废之景,变成如今的状况,不知道花费了他多少心血。
而这些来到洛阳的百姓,在洛阳这里也极为安宁,生活平静,这一切不都是他钟繇治理地方,跟世家豪族在暗中进行交谈而达到的吗?
要知道这些世家豪族跟洛阳之间可以说是利益捆绑在一起了,而百姓对于钟繇的认可也不低,可就是如此,在现在的情况下,无论是百姓还是世家豪族都没有任何表示。
要知道世家豪族在洛阳城内,可都有着家中奴仆,就算每一家的奴仆不多,可是全部加起来的话也有着数百,近千之数,要是协助他的话,也能够有一定作用。
可就是如此,这些世家豪族没有任何行动,至于百姓没有行动,钟繇理智上明白,可是情感上并不接受,而正是因此在洛阳城外都被被平定以及安稳下来后。。。。
洛阳城也因此而被大量的士卒进攻而被破城而入,而洛阳周边的安稳自然是要有着重伤兵以及官员的存在才行,当然也各自需要少量的士卒形成守卫军。
司隶之地刚刚夺下,守卫军主要便是由此番进攻的军伍抽调人手担任,毕竟不知道曹军是否会出击,所以需要保留足够的自由兵马以做应对。
同时留在洛阳北部地区,更准确的说是靠近河岸的地方,则是有着巡视之人存在,防止有人擅自出入!
毕竟能够到这里的除了河北之地外,兖州、青州这一道的沿河之处直接乘船而至的话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黄忠那里的兵马被调动了不少人!
现在剩余的士卒虽然多数都是水军士卒,也能够做到之前的职责,可是如果兖州或者青州的人员不过河,只是沿着河岸而行的话,这些水军士卒也没有办法。
毕竟这些水军士卒的职责是对于北上的人员进行拦截,而拦截的最好位置自然是在河上且距离河岸有着一段距离的情况下。
可要是靠近河岸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拦截了,毕竟一旦靠近对方便立刻登岸,他们能怎么做?又不是要南下发动进攻,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故而司隶之地只能够自己去负责河岸的防卫,不过好在向天下达的军规存在,要不然的话,这些士卒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行。
毕竟占领一个地方后,首先需要的便是遏制百姓的行动,至于粮食则是让这些百姓自己准备,要是百姓的家中粮食不足的话,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充。
故而要是在非城池、村庄或者堡垒之中的百姓的话,那么任何士卒都能够直接拦下来进行审讯以及检查,而且在检查期间,这些人都不允许有任何异动,否则杀!
这是军规,而且也被严格执行,要不然的话,高览能够这么快就将阳平关制压住?而且现在张飞可是在靠近西域之地,也自然是这么做的。
当然因为夺下了司隶之地,所以河北这里也有着不少的物资会运送到司隶之地,而这些自然都是向天下达命令,以官府去跟商贩购买的。
要知道现在的河北商贸较为自由,官府以税收为主,至于入城不需要上缴,只需要接受检查,而且不允许贿赂官员以及将领,否则便是犯下罪行。
这些商贩虽然一开始都是由官府支持,算是官府下的商贩,可若仅仅只有官府的商贩,那么根本就无法让市场活起来,所以也需要有着个人的商贩。
河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再加上占据的地盘这么大,就算出现个人商贩也是很有可能的,且这些商贩会行走在向天的地盘上。
也就是说这些商贩能够从河北这里经过南匈奴到关西雍凉之地,从而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各处的百姓能够有着得到不同区域物品的可能。
同时马匹、牛羊也成为这些商贩允许贩卖的存在,不过其中马匹以及牛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毕竟南匈奴需要提供给向天一定的数量,而相对的以其余之物进行交换。
这样的交换是由官府扶植起来的商贩负责的,而这样的商贩赚其中的差价,价格不会太大,而个人的商贩就算贩卖马匹以及牛羊,也只能在向天的地盘上进行。
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两种商贩的竞争,而且是商业竞争,从而以价格、质量等来争夺市场,并且也以这样的竞争使得双方都必须有所进步,以保证不会争夺失败。
毕竟要是以官府扶植出来的商贩败了的话,并且过程正当,没有进行什么暗杀,或者说是恶意中伤,散布谣言之类的方式的话,则是不允许掺和。
毕竟就算败了,官府扶植出来的商贩也不至于消失,只是规模会小一些,甚至会小很多,在商贸上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罢了。
向天要的是刺激市场,让经济以及百姓的生活都‘活起来’,而不是犹如原本那般有些许沉闷,且没有什么规律,而只有保持着活跃,才能够说明百姓依旧心怀热忱。
故而河北自然也会有商贩会渡河到司隶之地去,就算不是去贩卖,也能够去跟官府商谈,利用堡垒而进行物品制造,从而进行贩卖。
不过就短期而言,这样的事情是无法做到的,能够做的就是因为跟河北官府的交易而运送物品到司隶之地,不过同样也会接受检查,且严谨依旧!
第二千六百八十四章 司隶之地概况
至于司隶之地的百姓以及世家豪族之人,自然是依旧要经历一番课程了,而且在洛阳城被攻破的时候,钟繇可以说是寻死不成啊~
对于钟繇而言,洛阳城被攻破并不是最难过的,也不是因为洛阳城被攻破而有负曹操所托这样的想法,而是洛阳城内的人在这样的危急之况下,却未曾有所协助!
世家豪族之人没有协助是钟繇最不明白的,毕竟要是洛阳城被攻破的话,那么他们这些世家豪族之人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呢?
毕竟这些世家豪族能够在洛阳这里落户,还不是他钟繇允许的?同时这些世家豪族能够在洛阳这里发展也是有着他钟繇在一边协助。
只不过他们没有任何动作,当然百姓也没有进行协助,对于钟繇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毕竟这些百姓在洛阳这里的生活很好也极为安定。
正常的情况下,给予了百姓这样的生活,在遇到困难,特别是有着外敌存在的时候,这些百姓应该就会自发行动,来协助他钟繇,协助洛阳的守卫才是啊~
可是什么都没有!故而钟繇便产生了对于自己的怀疑,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怀疑自己这样治理地方还有没有意义,甚至萌生死志!
不过钟繇想死也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在洛阳城内已然有着黑冰台成员存在,直接便是制止钟繇寻死的做法,甚至将其击昏而且直接幽禁起来。
在失去钟繇的情况,洛阳城军伍便失去了大脑,与此同时,洛阳城被进攻,自然是能够将洛阳攻打下来。
而也因此,钟繇成为了向天军伍的俘虏之一,至于寻死,钟繇之后也进行过,不过在进行了第二次后,钟繇则是被直接绑起来了。
毕竟钟繇不是第一名在被俘虏之后寻死的人,要知道当初将马腾等人俘虏的时候,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可是因为被监视而且行动迅速,都没有寻死成功。
反而最后也加入了向天的势力之中,而钟繇现在也是如此,不过在将洛阳城攻陷后,沮授还没有到达,故而劝说钟繇的事情并没有进行。
不过对于其余的世家豪族,还有百姓的课程却不会因为沮授未曾抵达就没有进行,毕竟向天紧急调动而至的官员便是为了进行这样的事情。
而沮授毕竟要等待许靖的抵达,同时需要进行事务暂时交接,所以才没有办法立刻到司隶之地去进行事务的治理,不过司隶之地的安定倒是能够有所保证。
没有军伍,没有一定的战力,那么便没有办法做到保证安定,所以军伍的战力以及存在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
现在可以说司隶之地以及关西雍凉之地暂时平稳下来,不过时间有些不对,毕竟是春耕之后曹操发动这样的战事,现在可是夏季了。
毕竟战事进行便过去了将近半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当时曹操领军撤退的时候,司隶还没有夺下,故而在夺下司隶之地之时便已然可以说是接近夏季。
而在沮授抵达洛阳,使得司隶之地上的官员有效的行动起来,让司隶之地民心稳定下来的时候,已然进入了夏季,而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曹军休养了!
虽然伤筋动骨需要休养百天的时间,曹操的这些士卒更是如此,不过这百天却也是曹操在宛城跟许昌的荀彧书信来往的时间。
毕竟其中有不少事情需要商谈,而且曹操坐镇宛城,能够给予荆州刘表不小的压力,这不在襄阳北部区域有着不少的军伍集结,这是很容易便能够打探到的情报!
而连曹操都能够打探到,那么江东自然也能够知晓,虽然孙权在军伍之中没有足够的威望,可是周瑜有,而且这样的情报周瑜自然也知晓。
那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进逼荆州的机会,就算不是,也能够将在扬州丢失的地盘夺回来,以打击荆州刘表,同时扩大地盘,有扩充军伍的可能!
就算荆南之地的军伍依旧有着刘磐存在,可是在荆南蔡瑁的话语权更大,不得不说成为大将军后,荆州的世家豪族更加倾向于蔡瑁。
当然蒯良以及蒯越等一些世家豪族虽然也站在刘表这一边,不过更重要的却是与蔡瑁形成对抗,只不过相对而言,蔡瑁聚集起来的世家豪族之支持更大!
故而蔡瑁下达命令行动,就算蒯良等人有所不满,想要刘表下达命令也没用,毕竟蔡瑁在军伍之中的掌控力更强。
何况,曹操的军伍都在宛城那里,新野可以说是危在旦夕,兵马集结在大义上并没有任何问题,主要的争论也就是是否去支援刘备罢了。
不过就算在刘表的麾下之人中有着一些人提出要支援刘备,可是这些人的地位都不高,甚至就算刘琦也有这样的意思,也没有用。
毕竟刘琦虽然是刘表之子,可以说是皇子,可是除了刘琦外,还有着刘琮,而刘琦自身能力不足,虽然也有理政之能,可是并不出众。
而刘琦本身想要跟世家豪族有所沟通也做不到,毕竟其生母已亡,他所能够借助的关系便是刘表,故而虽然会给予刘琦脸面,却难以有能够让刘琦收复之人。
也就是说在荆州的官员以及将领之中,刘琦可以说是没有着支持自己的人存在,可是刘琮却因为其母所以能够得到蔡氏的支持,而蔡氏更是在荆州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故而刘琦就算有提议,也不一定会被赞同,毕竟能力不出众,而且气度、胸怀、才气等等都不够,蒯良等人又怎么可能会支持刘琦?
对于世家豪族而言,就算存在着对抗,可是却也不代表这是永恒的,要是站错队,挑选错了主子,那么才是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最大的损失!
毕竟站错队,挑选错人,那么便是说明家族在这个过程之中给予的支持都是浪费的,这样如何能够保证自己家族的利益?
周瑜此刻得到了相关的情报,虽然也有着要出击北上的意思,可是现在刚刚从交州那里占据了一块地盘,暂时还需要等待那里的民心稳定下来。
而且周瑜不傻,毕竟蔡瑁的军伍虽然都聚集在襄阳北部,可是在扬州这里却依旧有着不少的兵马,当然江夏那里的兵马并没有调动。
怎么说江夏都是荆州抵挡江东的门户,怎么能够不安排重兵呢?何况还是黄祖亲自镇守,这样的地盘,自然需要极为重视了。
故而虽然庐江等地盘上的军伍士卒因为蔡瑁的命令而减少了数量,可是却依旧不是周瑜北上的机会,毕竟江东的兵马也不多!
何况要是江东跟荆州交战的话,那么不就是给曹操机会了吗?就算江东没有称帝,可是却也没有要让他人坐收渔利的意思!
而张鲁这里,在撤军后,他的心情可不是很好,毕竟伤亡了数万人,结果却没有将阳平关夺下来,使得汉中城这里只剩下三四万的兵马!
不过好在张鲁调动的兵马是汉中这里的,而不是在南部,也就是葭萌关的兵马,要不然的话,葭萌关兵马减少,不就给了益州刘璋机会了?
只不过阳平关没有夺下,那么便是说明关西雍凉之地的敌人随时都能够直入汉中之地,这一点,他张鲁怎么能够接受?!故而又岂能有好心情?!
当然张鲁发动战事的事情,刘璋也知晓,毕竟除了向天这里的严格防备外,其余诸侯地盘上总会存在那么一些事情。
比如士卒或者说是军伍之中敛财的现象,比如说世家豪族之间关系脉络而出现的渗透情况,故而这些诸侯在彼此地盘上要打听情况并不算难。
可是向天这里他们就做不到了,而向天这里更是因为黑冰台以及孤天进行情报收集和传递,并不容易被察觉。
第二千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动向
黑冰台的成员可以说是多年来存在的,这些人甚至可以说已经在当地居住不短时间,又怎么会那么容易被察觉?而孤天成员更是成为小商小贩。
甚至只是在城楼开设茶铺之类的,极为简单,传递的情报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思索而来的,虽然片面,却也有着可分析的内容。
故而在打探情报上,没有任何一方的诸侯能够跟向天相比,就算这些诸侯打探不到向天地盘上的情况,可他们却都会将目标放在能够打探清楚的势力上。
当然像曹操这样直接被向天的地盘威胁到的话,则是会反而将目标放在向天的身上,毕竟未知的便代表着可怕!
相对而言,荆州的情况以及青州的情况,曹操能够知道个大概,那么便是能够就此而做出一系列布置,曹操相信这样的话,自己在跟刘表或者袁绍交战时不会战败!
可是向天这里,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情报,且其占据的地盘如此之大,自然需要首先对付向天了,不过情报不足,所以曹操只能够在当初以那样的方式来进攻潼关。
不断轮换自己进攻的士卒,在不知道潼关有多少守军,在不知道潼关之后的向天之军是否会派遣援军的情况下,曹操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削弱潼关的力量。
毕竟就战事而言,士卒的数量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可是就守备方而言,守备所用的物资,也就是石块、木头,乃至于箭矢等才是更加重要的。
毕竟要是没有这些东西的话,那么便是能够更快地登上关墙,如此便是能够增加破关的可能性,而这便是曹操那般安排战事的原因。
可以说连续不断的战事,不断进攻,没有丝毫停顿的时间,便是有着一举数得的效果,消耗潼关士卒体力,消耗潼关物资,撞击关门以期破开等等。
可惜一切的打算都在函谷关被夺后而失败,可是却不得不说曹操这样的战前计划非常好,在应对未知的情况下,这样的计划的确很成功、很正确!
而现在张鲁这里的情况刘璋知晓了,又怎么会没有行动呢?毕竟夺取汉中之地,他刘璋也是极为期望的,要不然的话他称帝做什么?
不得不说原本刘璋只是想要在自己益州之地上,守卫着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得到的地盘,可是刘表称帝,为了正名,刘璋也跟着称帝。
而既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踏出这一步的话,他刘璋的野望也跟着膨胀起来,毕竟如果只是占据益州,那么还算什么帝王?身为帝王不是要统领天下吗?!
野望出现,那么他刘璋自然不再是之前那样的情况,刘璋直接命令吴懿组织兵马准备进攻葭萌关,一道命令,则是直接使得益州都动起来了。
甚至连益州的世家豪族也都极为积极,毕竟这可是刘璋称帝后首次主动出击,要是不支持的话,那么他们还有脸面让自己的家族子弟在刘璋麾下占据高位?
毕竟不想做事,又想要占据高位,想要权势,这怎么可能,就算刘璋准许了,其余想要登上高位,想要得到权势,想要发展家族的人会允许吗?
不得不说刘璋这里在其接过刘焉的位置后,因为刘焉对于益州的治理很好,所以这里的世家豪族之人对于刘璋也极为忠诚。
而且并没有出现什么一家独大的情况,再加上吴懿这个益州吴氏代表人物成为军伍将军,可以说是跟一部分益州世家豪族有所嫌隙。
这就使得吴氏无法成为这些世家豪族信任的代表,跟刘表那里的情况完全不同,毕竟刘璋迎娶的虽然是吴氏之人,可是却没有子嗣,所以益州的世家豪族之人都不敢站队!
再加上还有着张任这样一位跟吴懿地位相当的将军存在,既防备吴懿一家独大,也能够形成军伍之间的制衡,再加上世家豪族之间出现嫌隙,不用担心他们联合。
能够形成这些方面都是因为有着刘焉在刘璋上位前的作为,再加上刘璋称帝后自身的变化,故而现在的益州跟之前的差别极大!
而刘璋的行动,张鲁在之后自然也知晓,毕竟吴懿可是在调动军伍,同时跟世家豪族进行联系,因为刘璋称帝的情况下,军伍得到扩大,而军伍之中也有世家豪族的子弟。
而吴懿能够调动的军伍,便是这些世家豪族子弟组成的军伍,当然其中还有着一些老牌的将领,包括高沛、吴兰等将领。
不过相对而言,不少的将领并没有被吴懿调动,毕竟益州南部也需要防备,同时还有要防备荆州之地,故而吴懿能够调动的也就是在益州北部的一些将领以及城内的将领。
而这些将领以及军伍的调动,再加上世家豪族的粮草调动,自然瞒不住,而张鲁在得知后,更是与杨松和阎圃进行了一番商谈。
最后汉中城这里只留下两万余士卒,剩余的士卒全部都派遣到葭萌关,让杨昂领军守关,不过就两万余士卒,显然是不够的。
故而张鲁便立刻兵马,而张鲁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到五万的士卒即可,不过就算如此,这样的任务却依旧极为困难。
毕竟在张卫的时候,张鲁便征募过兵马,汉中这里的人口在当时便有所减少,虽然几年过去了,可是在张鲁此番出兵进攻阳平关的时候,张鲁却再次征募兵马。
故而汉中这里的百姓数量自然是再次减少,现在又一次进行征募,那么百姓究竟还能剩下多少人?要是没有百姓的话,那么耕种的事情谁做?!
不过好在只是到五万的数量,虽然会极大影响到百姓耕种以及粮食的收获,可是却也不会到粮食无法收获,或者说是无人耕种的程度。
而之所以如此,其实是阎圃的功劳,不得不说张鲁这一次战败而回,阳平关没有夺下,张鲁以及杨松心中都有着惧意。
阳平关是门户,而门户就这样丢了,对方的兵马随时都能够到汉中城下,这样的情况下,张鲁以及杨松又怎么能不心中畏惧?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璋又派军北上,张鲁心中自然更加烦忧,不过抵御刘璋是一定的,最后还是杨松说服了张鲁,而使得张鲁有这样的军伍调动。
不过原本张鲁以及杨松是希望能够征募军伍士卒到十万而止,不过阎圃说服了二人,更准确的说是以百姓粮食收获以及官府税收还有民心来说服的。
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张鲁以及杨松在意的,毕竟他们都期望能够从百姓那里得到更多,至于将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杨松!
所以阎圃与其说是说服了张鲁,不如说是点醒了杨松,而使得杨松跟阎圃站在同一战线上,这样就自然使得张鲁不得不赞同了。
而对于张鲁以及刘璋的事情,田丰等人在得知后都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张鲁被刘璋那里吸引过去,那么他们关西雍凉之地则是能够有喘息之机,更有着恢复之机!
关西雍凉之地的基础虽然存在,可却不如河北之地那般夯实,所以军伍想要得到充分的补充,需要的时间不短,故而田丰这里可是让马超以及阎行做好准备。
毕竟要是张鲁再次领军去进攻阳平关的话,那么高览那里便需要支援了,至于其余之地的战事已然结束,自然无需支援,只要加快速度发展即可。
不过向天在得知这样的事情后,给田丰等人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进行发展,同时加快发展的速度。
毕竟向天得到了另外一个情报,现在关西雍凉之地没有多大的威胁了,可是他向天所在的河北之地却即将面临威胁,故而他才没有具体的指令。
第二千六百八十六章 曹袁之情报
而之所以如此,便是黑冰台送来的情报,因为陈群已经到了临淄那里进行了一番交谈,更准确的说是,陈群劝说了袁绍出兵。
从这一点便能够说明,荀彧赞同了曹操,只不过其中有一些事情需要进行细化交谈,所以才会使得二人通过书信来商谈。
毕竟曹操也需要从宛城这里的兵马之中进行挑选,同时让带领而回的兵马进行训练,以再次重振这些士卒的士气,当然其中曹纯训练得更加认真。
毕竟这一次他可是没有带领自己麾下的虎豹骑登上战场,这样的事情他能够承认?他曹纯的心中会舒服?所以只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宣泄不满。
而许昌那里留下来的兵马,虽然也能够调动,不过曹操这一次战事依旧准备主要带领这一次带回来的军伍士卒,少部分是许昌那里的士卒。
毕竟在跟荀彧的交谈之中,则是最后已经安排好了要带领多少士卒以及哪些将领了,剩下的就是说服袁绍一同出兵。
而袁绍之所以同意则是因为曹操这里承诺给予粮草,同时陈群说明了司隶之地的丢失,不得不说在刚刚说出口的时候,袁绍可是嘲讽了曹操一番。
毕竟陈群可是将曹操没有夺下潼关,反而丢失了司隶之地的事情进行了说明,对此袁绍要是不嘲讽的话,那么他袁绍跟曹操之间又怎么会至此?
要知道曹操跟袁绍、袁术等人可都是昔年之交,只不过随着年纪,他们这些人的关系也渐渐疏远,反而是以统一天下为野望。
故而能够嘲讽自己昔年之人,又怎么能够放过,不过陈群接下来的话语,却是让袁绍不得不同意跟曹操一同行动。
毕竟夺下潼关的是向天麾下的兵马,而司隶之地也是向天麾下的兵马,要是继续这样下去,那么向天的实只会不断积攒着,到时候向天的军伍只会进一步扩大。
而若是到了那样的地步,到时候无论是他曹操还是袁绍都无法独自抵抗向天,甚至很可能就算他们二人联手也无法战胜向天,所以现在一同北上是最好的机会!
毕竟在关西雍凉之地,他曹操以及张鲁都带领兵马出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关西雍凉之地的军伍实力,那么他曹操多少能够安心一些,可以有力量北上。
而且司隶之地被夺,那么向天在河北的兵力一定会因此而有一定的减少,而且司隶之地想要安稳下来,需要向天花费不少的心思。
故而短时间内,司隶之地上的向天麾下军伍很可能无法出兵行动,故而他曹操则是能够派遣更多的士卒北上,甚至在陈群的表达之中,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乃至于陈群以这样的话语表示,‘此乃唯一之机,还望袁大将军相信丞相之诚!’这也可以说是让袁绍知道这一次机会出现不易。
虽然河北具体情况如何,向天在河北的兵马有多少是未知的,可是袁绍以及许攸还有逢纪都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机会。
最后在继续商谈了其余事情后,袁绍便是同意了一同北上,同时曹操给予一部分的粮草,而他袁绍则是领军二十万北上,而他曹操则是领军十余万北上。
不得不说,从这一方面而言,可以看出袁绍以及曹操对待向天的郑重,毕竟对于袁绍而言,二十万的军伍,便是他军伍之中的精锐了,更可以说是他麾下的全部军伍。
毕竟就算还有剩余,也不会超过十万,而青州之地留下不足十万之军,就守备力量而言,其实可以说是极弱的。
不过曹操派遣十余万士卒,则是有着一部分是调动徐州兵马,以这样的方式让袁绍安心,虽然依旧有留下兵马,不过在徐州留下的兵马不多,足够守卫徐州即可。
而在陈群跟袁绍进行商谈的时候,当时可不单单是袁绍、许攸以及逢纪,还有着鞠义、高干等将领,毕竟事关重大,自然是文武一同在场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鞠义以及高干等将领可以说对此自然是极为赞同的,毕竟他们是武将,而且现在曹豹那里的事情大概处理了一番。
就算曹豹想要在他袁绍领军北上时做什么,也有着不小的困难,毕竟其麾下的军伍之中已经有不少人被袁绍一方所拉拢。
故而对于军伍的掌控根本就不用担心,当然就这一点而言,曹操并不知晓,所以在徐州就算有兵马调动,却也依旧要有所防备。
何况除了徐州之外,还有着扬州的威胁,故而徐州的兵马虽然有所减少,却也不会太多,也正是因此,曹操能够调动而出的兵马只有十余万。
也正是因为袁绍出动的兵马更多,所以曹操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粮草,而且从这方面而言,也可以看出是袁绍势强于曹操,当然不排除曹操故意示弱。
不过就这些问题,袁绍并不会多加考虑,在袁绍看来,曹操这样请求他袁绍,同时还送出粮草,便让他袁绍长了不少脸,脸面上更加得意。
故而袁绍在许攸以及逢纪都同意的情况下,在鞠义、高干等将领也没有其余建议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同意下来了。
而在荀彧将这件事情告知曹操后,曹操便是带领士卒离开了宛城,而宛城这里留下来的兵马则是十万,其中有部分是这一次随着曹操出战潼关的士卒。
这些士卒是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所以便是留在了宛城这里,而曹操则是带领十万左右的军伍离开宛城,全部都是能够行动,体力还好的士卒。
其中有一小部分是从宛城,也就是曹仁这里调过来的,其余的则是在这么一段时间下来恢复过来的士卒,故而这些士卒的战力可以想象。
毕竟可以说这一次的战事虽然没有将潼关夺下,可是曹操却至少知道向天军伍的战斗方法,还有其所拥有的一些情况。
比如说能够拦下许褚等人的将领,军伍之中将领众多,习武之人众多,而且从许褚等人的回禀可以知晓在潼关关墙上士卒不算太多。
那么可能性便有几个,一是因为还有着张鲁所以潼关这里的兵马并不多;二是向天麾下的士卒本就不多;三则是整个关西雍凉之地的士卒不多。
那么便是可以猜测一番,南匈奴没有插手到这件事来,要么是南匈奴跟向天只是合作联盟关系,故而没有插手其中,要么是南匈奴发生什么事情而自顾不暇!
要不然他曹操进攻潼关这么长时间,南匈奴要是真的跟向天之间关系亲密,又怎么会没有兵马前去进攻他曹操的军营?
曹操带上曹纯以及虎豹骑,也有着防备南匈奴的骑兵出现的意思,毕竟面对骑兵自然是要骑兵相抗,要不然的话,就步卒前去抵挡,跟送死没有多大差别。
而这一次在知道向天军伍之中有着抛石机,还有着那些迅速能够燃起大火之物外,还有着那种能够产生巨大声响,且令极为细小之物使得人员出现伤亡的东西存在。
这便是能够让曹操的军伍在出动的时候有着一定的了解,不至于措手不及,当然这样的了解,自然不会告知袁绍。
毕竟这些对于向天军伍的了解,曹操可是用人命填出来的,要是就这样告知了袁绍,他曹操的损失不是极大吗?
至于结盟以及北上一同进攻向天,跟不告知这些了解并不冲突,毕竟只要袁绍的兵马北上了,那么他就已经行动了,陷入战局了,到时候还能够无恙而退吗?
所以曹操在知晓袁绍愿意出击后,心中也极为激动,不过却依旧要前往许昌,先稳定许昌的局势,从而保证自己没有后顾之忧,若不然到时候地盘不稳,战胜向天也无用!
第二千六百八十七章 得知后
而在向天得知袁绍准备北上的情报后,他便立刻着手准备安排了,而且像天得到的情报极为清楚,当然这里的清楚是青州袁绍的一些安排。
如在临淄届时会留下近五万的军伍,而且是由韩老将军带领,而高干则是带领万卒到青州中部区域,防止曹豹会做什么事情。
当然韩老将军以及高干带领的兵马,其中有近半是他袁绍军伍之中的老卒,毕竟这么多年下来,袁绍可不是尸位素餐,军伍士卒的训练并没有停下。
故而这些老卒就算其中有不少是没有经过战事的,可是至少在行动上,在气势上还算可以,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当初跟着袁绍到达青州的士卒也就那么多。
再加上本身在青州由韩老将军带领的士卒也就那些,这些老卒全部加起来也不足二十万,所以这一次袁绍带领北上的军伍之中自然也有着是在这些年征募的。
而这些兵马的安排,向天这里自然知晓一个大概,不过这也就说明,到时候袁绍领军北上,青州留守的兵马不到十万,甚至连八万都不到!
这是一个夺取青州的机会,不过向天也就只能够想想,毕竟要是让袁绍以及曹操的军伍登上河北的领土上的话,那么这么多年下来的发展可以说就是白做了!
地区的发展不能够经过任何破坏,要不然的话,这个地区的发展便会停滞甚至是倒退,就如此前在平原城附近的那些受灾之地。
当时造成的损伤极大,不说人员的伤亡,还有当时为了救治百姓而消耗的药物以及粮草等物,单单是之后的重建工作便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可即便如此,现在这些受灾之地,好一些的则是已经恢复过来,甚至较之原本发展了一些,可慢一些的则是还不如受灾之前。
故而要是将战场安排在自己的地盘上,那就是在破坏自己发展至今的一切,向天可不会这么做,所以必须将战场放在对方的地盘上!
只不过需要怎么做呢?要知道现在黄忠这里的兵马不足五万,且多为水军,而张辽那里虽然兵马有十万左右,可是在数量上不如袁绍。
就算他向天在邺城这里的兵马都计算在内,可是他向天在河北沿岸之地能够调动的兵马总共加起来也就是在二十万左右。
而这么多的士卒数量也就只能够跟袁绍的士卒相比,届时曹操定然会有所行动,虽然不知士卒会有多少,可绝对不会少于十万!
就算在潼关那里曹操带领的军伍撤退了,可是向天也没有小觑曹操,毕竟在争夺天下的大事上,任何的小觑以及松懈都很可能让自己丧命,而向天惧怕死亡!
所以向天可不会小觑以及松懈,何况从这方面而言,向天在军伍上是处于劣势的,当然这是在不计算其余总将、准总将麾下的军伍还有守卫军的情况下。
要是计算在内的话,向天可不怕曹操以及袁绍,甚至可以直接南渡到曹操以及袁绍的地盘上给他们一些教训,乃至于占领他们的地盘。
可向天没有这样做,因为张宁以及张燕在北境更安稳,现阶段还需要时间才能够让原黄巾以及原黑山而来的百姓融入到向天的地盘之中。
故而便是需要他们二人在那里安定民心,包括军伍的存在也是为了安定这些百姓,同时向北扩张地盘,这些才是北境的军伍应该做的事情。
要是调动了这里的兵马,那么便有可能使得北境出现缺口,到时候在北部草原上那些还没有被发现的异族之人可就会对北境造成损害了!
向天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只要在他向天的地盘之中,只要遵守他向天立下的规矩,那么他向天便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这是关乎到官府威严之事!
故而向天只能够看着情报不由得叹了口气,毕竟张宁、张燕、霍符还有徐荣他们的兵马都不能够大量调动,要不然的话,只会反而影响到向天自身地盘的安全。
不过单单凭借黄忠、张辽还有向天此刻这些准备安排在前线的军伍士卒,数量明显比不上,那么要将战场安排到对方地盘上则是难度不小。
故而向天便是需要做好安排,同时吩咐司隶之地那里的方悦以及太史慈,还有沮授都首先对司隶之地的治理上心,尽快稳定以及收拢民心。
至于战事,向天虽然通过黑冰台的成员告知了他们,可是却也勒令他们不允许擅动,要方悦等人暂时以司隶为重,保证司隶的安稳。
而张宁、张燕以及霍符,他们三人需要护卫并州与北境的安危,而徐荣则是主要则是防备辽东附近依旧存在的异族。
并州是向天的起始之地,故而并州的基础是最为夯实的,而且也不能够受到过分的动荡,毕竟并州各处的学院提供的学员依旧是最多的。
虽然河北之地其余地方的学院提供的学员也不少,可是单一比较的话,依旧是并州这里较多,同时并州这里提供的武器也多一些。
甚至可以说是因为并州这里的工匠所的存在,故而才能够有现在向天这样的势力,要不然的话,怎么能够有这么多的军伍?
当然现在整个河北无论是学院还是工匠所都已经发挥出了各自的价值,故而向天要是真的想要迅速扩大队伍还是可以的。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军伍士卒的参加人数可能并不多,准确的说是跟其余诸侯相比,想要扩充军伍有着不相当的速度。
故而相对而言,河北各处的官府却在粮仓之中都多少有着粮草积压,虽然这些粮草的积压不会过多,毕竟从百姓那里得到的粮草都不算多。
可是终究需要积压,毕竟在北境以及南匈奴等地建城需要粮草输送,同时还有在矿脉挖矿之人,即便是戴罪之人,却也需要保证有着一定的食物!
最重要的是,这些食物是为了防止出现什么灾害的情况,如此才能够迅速送出粮草,毕竟在遇到灾害的情况下,民心不稳,而只有一定的食物才能够起到暂时安定民心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若是没有食物的话,那么就算在之前对于官府有着再大的承认也很可能会心中再次出现不满,如此,便很可能使得民心不稳。
而一方势力,若是民心不稳,则是很可能使得自身势力动摇根基,最后很可能因此而毁于一旦!
当然这些粮草在向天得知曹操以及袁绍的行动后,便是立刻调动起来,除了留下防备可能出现的灾害的些许粮草外,还有留下并州、北境以及幽州所需要的军伍粮草外。
其余的粮草则是多数都调动到在邺城附近的各军伍、黄忠的军伍以及张辽为首的军伍之中,当然各处的官府自然是有着留下的粮草。
毕竟这些粮草虽然在粮仓之中,虽然是在紧急情况下由当地官府调用,可是却是由当地守卫军负责护卫,就算是邺城这里也一样!
就算向天在邺城这里,可是粮仓的掌控依旧在邺城这里的守卫军之中,而在邺城周围的这些军伍,就算是向天自己的军伍,也需要守卫军将粮草送过去。
也就是说,这些守卫军可以算是掌握着命脉,不过他们也不会脑子犯抽,毕竟守卫军的战力跟前线的军伍并不同,而且在配备的利器上也有所不同。
即便就算是守备军也有着抛石机,可是数量有限,不会太多,而这些在前线,或者说是安排为前线的军伍,在军营之中,抛石机的数量最少也有十台!
河北各处在向天的命令抵达的时候,则是从城池、村庄的粮仓之中调出了粮草,向向天那里运送,最后究竟怎么分配,向天届时自然会进行。
第二千六百八十八章 各自之行动
而这些地方的粮仓自然规模不同,在内储藏的粮草自然数量不一,而向天下达的命令之中自然有说明送多少的粮草到向天那里了。
像并州、北州等地,还有幽州之地,则是因为前文所述的缘由,故而粮草需要留下更多,不过粮仓之中却依旧保留着六成左右的储存粮草。
也就是说,像这些地方在留下可能要用于灾害的粮草以及军伍可能需要出击的粮草后,还要各处运送其粮仓储存粮草的三四成到向天那里。
就这样而言,其实每处粮仓送出的粮草并不算多,可是这些粮仓却是不少,城池的粮仓规模较大,而村庄的粮草则是要少一些。
而之所以这么多的粮仓,便是因为当初最先建造的靠近城池的粮仓,在这么长的时间下来后,粮仓内粮草的积压便在不断增加。
可是粮草全部都堆积在一处位置,则是很容易会出什么状况,所以向天命人在各村庄附近也搭建粮仓,而这样的粮仓为得便是分担压力。
毕竟粮仓要是全部都装满了虽然听起来不错,可是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则是很可能悉数毁于一旦,这样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不过在城池附近的粮仓内的粮草自然要比之村庄附近的粮仓中的粮草要多,当然在对于各自粮仓的占据上则是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比如说,城池附近的粮仓之中,其内粮草对于粮仓本身而言,便是占据了六成的空间,而这样的城池一同所属的村庄,其附近的粮仓内粮草对于粮仓本身则可能占据三到五成。
不过要是加上这两种粮仓的规模差距的话,那么其实可以明白这两种粮草内的粮草差距有多大,而在现存粮草的情况上,再进行各使用分割。
如此,便是能够保证粮仓之中定有粮草剩余,当然除了上述的地方外,冀州地盘上各处的粮仓则是留下了三到四成现存粮草,其余的粮草则是都送往了向天这里。
当然这里也就只有北境,并没有南匈奴,更没有关西雍凉之地与司隶之地,就算是河内以及河东也没有收到这样的命令。
毕竟现在沮授主要的职责是司隶之地,而河内以及河东从某方面而言便是司隶之地的一部分,既然如此,那么河内以及河东至今现存的粮草自然当用于司隶之地!
这是双方在情报上的不对等,至于向天为什么能够从袁绍那里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自然是在临淄那里也有着向天的人!
而向天这里的行动虽然动静也不小,可是曹操以及袁绍却依旧不得而知,他们只能够依靠着自己的猜想而行动,曹操更是加速向许昌回去。
毕竟跟袁绍在达成了一同出兵的意向后,他们便是各自行动起来,陈群将消息送回到荀彧这里后,荀彧将消息送给曹操的同时也在立刻行动。
毕竟要是等到曹操回来之后再进行粮草的收集反而有可能会白费不少时间,而现在河北具体情况虽然不知,可只有尽早出兵,司隶之地的洛阳区域的平稳才能够牵制住向天。
时间拖延越久,那么占据洛阳之地的军伍便越发有可能有所余力,到时候曹操能够派遣北上的兵马便会更少,想要夺下河北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所以荀彧必须尽快行动,同时尽快将粮草送到袁绍那里,如此袁绍才有可能出击,毕竟这是已经商谈好的。
虽然就算曹操不送粮草到袁绍那里,袁绍也极有可能出兵,毕竟河北向天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可是既然已经有所约定,自然要付诸行动,若是不然,只会坏了曹操的声望。
河北向天虽然需要从各处送来粮草,不过官道的存在,道路的建设,再加上粮草运送的车辆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粮草不会出现损耗,所以进一步保证粮草的数量。
而曹操在带领士卒回到许昌后,则是立刻让士卒回到营地,让将领进行士卒的训练以及挑选,曹操则是带领亲卫直接进入许昌,去处理许昌的事务。
曹操的军伍出现损伤,这件事情许昌的世家豪族之人就算在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可是这么长的时间,以世家豪族的关系脉络自然会知晓。
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许昌这里的世家豪族之人自然会有不少的小动作,毕竟是曹操还没有到来的情况,当然要想办法为自己家族取得更多的利益了。
何况荀彧想要从世家豪族那里得到粮草,自然是要进行谈判,毕竟在天下三帝的情况下,这些世家豪族之人自然需要小心谨慎。
现在在曹操地盘上还存在的这些世家豪族,就算没有全心全意为曹操出力,可是至少在明面上也不会跟曹操为敌,毕竟曹操此前的做法的确让他们很震撼!
不少的世家豪族在刘协还存在的时候就因为跟曹操为敌,甚至跟敌军有所勾结,想要动摇他曹操的根基而被绞杀,甚至使得家族落魄。
毕竟能够在各方诸侯麾下担任一定官职,准确的说是在各方诸侯那里的权势不小的人,在其自身家族之中要么便是族长,要么便是下一任族长,其地位定然不小。
而这样的人要是死去的话,则是会给其家族带来一定的混乱,而在家族混乱的情况下,与的家族会怎么做皆有可能,而家族因此而落魄也是存在的。
故而现在还存在的这些世家豪族都不会去刺激曹操,何况他们这些世家豪族能够通过自己的关系脉络,跟其余大汉地区上除向天地盘外的世家豪族进行联系。
而这样的联系有可能只不过是为了保证关系依旧存在的正常来往,也有可能是进行彼此的试探,想要知道对方的真正意义。
毕竟现在天下三帝,谁也不能够确定最后会是谁得到天下,何况还有向天那里没有任何的情况,这使得不少的世家豪族之人心中可是极为的烦闷。
至于司马朗等人,他们并没有将在河内之类的事情说出来,虽然当初说出来了,让冀州的世家豪族对向天动手了,可是最后结果呢?
虽然他们司马朗等人逃到了曹操的地盘,可是向天也得到了河北的地盘,甚至在他们受到曹操关注之前,司马朗等人可是遭遇过埋伏。
而且是极为明显的埋伏,可在当时要是没有司马懿注意到的话,司马朗以及司马懿还有其余司马氏之人都得死。
当然要只是只有这么一次的伏击那还没什么,可是在之后,不说司马懿,就连司马朗都能够发现一些伏击,而且次数极多。
从这样的方面司马懿便提议司马朗不要将向天的事情告知任何人了,而对于注意到的伏击则是直接躲开,没有去进行任何头铁的行为。
而事情也的确如此,在司马朗等人落脚后,他们便没有遇到明显的伏击,甚至在之后司马朗进入曹操的视野之中,受到重用,也只不过是出现一次明显的埋伏罢了。
从这一方面而言,便是说明司马懿知道这些埋伏是向天刻意为之的,为得便是让司马氏存活之人不要乱说话,也正是因此,当初向天在河北之地的言论都渐渐消失了。
而向天这样的做法,为得便是警告司马氏之人,告诉他们,他向天随时能够派遣人员进行埋伏以及袭杀,至于不真的袭杀,只不过是防止留下口舌罢了。
向天在当时一开始的确可以不在意名声,可是在夺下河北后却需要将名声进行扭转,若是不然,整个大汉的世家豪族都一同出力对付他向天的话,那他向天绝对无法有如今。
正是因为各方诸侯麾下的世家豪族并没有彼此使出全力推动全部诸侯的结盟,所以他向天才能够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情况。
第二千六百八十九章 当初与如今
不要小觑天下的世家豪族,要知道若是没有向天当初这样的警告,司马氏将向天的作为宣扬出去的话,这些世家豪族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繁荣昌盛,绝对会在暗中联合。
而各方诸侯就算也是世家豪族之人,有着不小的能量,可他们这些诸侯却需要世家豪族之人才行,若是他们各自麾下所属的世家豪族都统一意见,那么他们只能够遵从!
这就是世家豪族的能量,故而向天对于世家豪族才会这样,也正是如此,才会对司马氏如此,而司马懿明白其中含义,才会那样说出自己的看法。
至于这样的做法对于其余家族怎么样,司马懿可不管,毕竟他们原本的河内大族成为现在的情况,还需要寄人篱下才能有落脚之地,自然是首重自己家族了。
故而现在许昌城内的世家豪族之人就算是知道曹操的军伍士卒有着极大的伤亡,却也不会去搞鬼,毕竟要是动手,他们这些家族很可能会再次利益被削减。
而曹操回到许昌为得便是从荀彧那里得知许昌真正的境况,毕竟荀彧跟那些世家豪族之间的交谈,换取而来的粮草究竟让这些世家豪族得到了多少的利益。
想要从世家豪族手中得到他们储存的粮草,就算这些粮草对于这些世家豪族而言并不重要,可是能够换取此时所需的利益自然要进行交换。
不过跟他们这些世家豪族进行谈判的是荀彧,所以这些世家豪族既能够将粮草送出来,同时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没有得到好处,如此跟曹操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毕竟这些世家豪族得到的利益是从曹操这里得到的,可能是百姓,可能是土地,也可能是官位、权势,可这些却都需要在曹操的势力之中才能够拥有。
毕竟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之中,想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只有胜利,要不然一旦失败,自己得到的利益只有被瓜分走的可能。
故而这些世家豪族得到了利益,可是却跟曹操关系更加紧密,使得这些世家豪族需要更加为曹操的事情上心,当然这只是减少了出现背叛的可能,却不代表不会出现背叛!
曹操在许昌这里对于荀彧跟世家豪族的谈判结果进行查阅,同时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存在,故而也在之后的几天朝堂上都一同上朝。
当然这一些都不过是在表面上的事情,而实际上,曹操主要是在调动兵马,毕竟曹洪的军伍之中也有着伤兵之类的存在。
曹洪的军伍因为进攻虎牢关,军伍之中出现伤亡极为正常,就算没有到曹操那样的地步,可是死伤数千,乃至近万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故而这些死伤的士卒也需要进行更替,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则是很可能会影响到他曹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而且曹洪的军伍驻守在陈留,靠近虎牢关,同时也靠近官渡,如此,无论哪里出现情况都可以立刻行动,曹洪的军伍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曹操虽然同样要处理许昌这里的事情,可是主要是为了暂时让许昌这里的世家豪族能够继续给予他曹操支持。
毕竟他曹操对潼关的战事失利,而且还将洛阳那里的司隶之地丢失,从这一方面而言,这些世家豪族很可能会对于曹操失去信任。
或者说是认为曹操难以再次发展起来,而要是这些世家豪族真的这么想的话,以世家豪族为了自己的性情,自然是会寻找后路以保证家族的延续。
故而对于曹操的支持则是很有可能会下降,而曹操在许昌为得便是让这些世家豪族不敢这么做,毕竟要是真的不支持曹操,或者说是没有之前支持得多的话。
他曹操又怎么可能会让对方的家族在许昌这里得到利益呢?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荀彧跟世家豪族的谈判虽然让这些世家豪族得到利益,可却终究不是全部。
有那么一小部分的世家豪族给予的支持不大,可是却得到了足够的利益,甚至其中还有谈判后得到利益,却没有依照谈判而给予粮草的情况出现。
对于这些世家豪族,曹操自然是进行了一些作为了,让这些世家豪族在朝廷之中的人员纷纷降职,毕竟有不支持他曹操的,那么便有着支持他曹操的。
甚至有着只是依旧保持原本那般的家族存在,对于曹操而言,只要不是不支持或者说是消极的家族,那么便可以让其家族子弟在官职上、权势上得到提升。
对于世家豪族之人而言,只有官职以及权势才能够为他们的家族取得更多的好处,而要是不想要得到更多,那么其家族早晚会因此而没落。
故而在曹操做出这样的举动后,就算这些家族在之后迅速履行谈判的内容,可是却也只能够让他们在朝廷之中的子弟不再地位下降,却无法恢复。
毕竟曹操在将官员降职后,自然是要将其余的官员升职,若是不然,不就会有官职留在那里,到时候其负责的部分不就有丢失的可能吗?
不过也正是如此,才能够让朝廷上的官员都能够为曹操而出力,而不会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当然这也是因此朝堂上的官员多数是支持曹操的人。
在经过了数天的时间后,曹操则是再次离开许昌,依旧是曹昂留下来,荀彧协助,可是相对而言,却只留下了六万的军伍士卒在许昌。
不得不说,现在许昌这里的防守力量极弱,而曹操则是带领十余万大军直接北上,而留下来协助曹昂的将领都是三流武将的战力。
当然一同留下来协助曹昂的还有曹昂的弟弟,曹丕等人,他们的年纪都已经大了,而且多少也有些许武艺在身,危急的话,他们也能够领军作战。
而曹操在出兵的时候,其实是依照着粮草送到临淄来进行判断的,毕竟就算曹操领军从许昌出发,到达官渡却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在这么一段时间后,从许昌送出去的粮草应该也已经到达了临淄,而届时袁绍自然也会出兵,毕竟只要他曹操北上了,袁绍就一定会行动!
袁绍虽然因为家族的脸面而没有过分将曹操放在眼中,甚至就算是这样的联盟,他袁绍也极有可能不会付诸行动。
可是只要曹操这里行动,将向天的注意力以及兵力吸引过去的话,他袁绍绝对会北上掺和,毕竟袁绍被向天从河北赶到了青州,以袁绍的脸面怎么放得下?!
何况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跟河北不过一河之隔,而且就地盘而言,青州的地盘有一部分是在河北,故而虽然袁绍名义上说是青州之主,却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
这让袁绍的脸面怎么过得去?要知道他袁绍可是袁氏之后,是南阳袁氏的子弟,是那有着四世三公之名,有着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氏之人!
这一份荣耀以及地位,是袁绍不会舍弃的东西,也是袁绍信心的支撑,而对此曹操极为清楚,所以他才不担心袁绍会在收了粮草后就撂挑子。
不过曹操行动了,向天自然也会得到消息,毕竟十余万大军的行动动静不小,要是向天还有其余的世家豪族和诸侯都不知道的话,那才是最不可能的事情。
故而荆州刘表那里则是再次兵马聚集,虽然曹操是北上,可是却并不代表没有机会,而江东那里则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至于刘璋则是已经跟张鲁交战了,此刻葭萌关那里已经被吴懿带领军伍进攻了,至于这场战事会持续多久则不得而知。
而司隶之地则是在得到黑冰台的情报后,立刻警惕起来,毕竟他们距离曹操最近,当然黄忠也一样如此。
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所想与行动
而向天在得知曹操的军伍开始向兖州行去,而且速度不算很快的情况下,向天便是立刻命令张郃、徐晃、高顺三人带领各自兵马到黄忠那里。
要知道他们三人麾下的士卒可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大戟士、巨斧兵以及陷阵营,而且在这么些年下来,这么一段时间他们的军伍士卒多少都有所增加。
虽然到达黄忠那里后无法让黄忠能够指挥的士卒达到之前那般有着十余万之数,可是却也能够让黄忠可以指挥近十万的士卒。
当然这些都是暂时的,毕竟向天已经准备亲自领军南下,跟曹操交战,至于袁绍,说实话,向天在这么多年后的如今,已经不将袁绍计算到自己的威胁之中了。
要是早几年的话,向天自然要重视袁绍,可是现在在张辽其麾下的军伍士卒达到十余万的情况下,向天则是不需要去面对来自袁绍的威胁了。
要知道张辽的麾下可是有着赵云、夏侯兰、樊娟以及刁蝉四名总将,就这样的情况而言,可以说张辽麾下的军伍在将领方面并不少!
毕竟就算是徐荣也只是总将,而霍符等几人更只是准总将,虽然地位上比之赵云等人差一点,在军伍士卒方面较之赵云这些总将要多,可是将领却要少!
而在这一方面有着足够多的将领,那么在指挥士卒上,则是能够更加有着秩序,而且气势的凝聚则是要更加快速,如此在厮杀上则是会更强。
毕竟气势的凝聚虽然无法形成实质,可是却能够让逸散而出的气势减少,而逸散而出的气势减少的话,那么则是能够将这样的气势聚集在士卒这里。
如此则是能够越发地提升这些士卒的士气以及战意,而这样做,则是能够对于战事有着极大的好处。
故而对于袁绍,向天并不在意,同时在张辽的军伍之中,其中的将领也有着一些是河北原本袁绍帐下的将领,当然这些将领都经过学院的熏陶。
而袁绍之子,袁谭、袁熙还有袁尚,甚至包括袁绍的妻女,在这么多年下来,经过向天学院以及向天治下氛围的影响,对于袁绍即便还在意,却也有着自己的底线。
不得不说这么些年下来,课程对于袁绍的妻女以及子嗣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不过因为袁绍怎么说都是他们的父亲、丈夫。
所以想要他们亲自去讨伐袁绍,去做大义灭亲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体验到了在河北百姓的氛围。
河北之地,无论是城池,还是村庄,百姓都极为活跃,可以说并不像当初袁绍在冀州那般,相较而言,活力更强,百姓的笑容更是让他们心中舒畅。
或者应该说,他们在第一次见到百姓脸上的笑意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也都有了希望,以及不愿。
故而袁谭等人即便在河北之地,可是却也没有跟袁绍有消息来往,甚至在发展着地盘、训练军伍,极为遵从向天的规矩行事。
故而就算袁谭等人没有直接跟袁绍怼着来,可是却也从另一方面在协助向天,这样的方式自然是在增强向天的实力,而且对此他们也没有丝毫不对之感。
毕竟对于袁谭等人而言,只要不是他们亲自出手对付袁绍,或者说是击杀袁绍,或者说是在战场上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便是足够了。
毕竟怎么说都是生父,就算在现在袁谭等人看来,袁绍的作为并不正确,可为人子者,他们明白自己劝不动,而且在争夺天下的情况下,便是决定生死。
要是真的说服了袁绍,那么跟让袁绍去死也没有多大的差距,故而袁谭等人,无论是袁绍的妻女还是子嗣,都已经有了打算,那就是待事后说服袁绍,或留下其骨灰!
战场之上的生死在战前进行任何的承诺根本就没有意义,毕竟战场上只看生死,谁会在厮杀之时管敌人的长相?故而袁谭等人都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向天。
而对于袁谭等人的意思,向天自然是同意的,毕竟袁绍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从另一方面而言,他是世家豪族之人,要是能够说服成功,对于他向天而言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当然对于能够劝说成功这一点,向天虽然期望如此,却也明白很困难,毕竟袁绍可以说是‘顽固’的世家豪族死忠分子,当然袁谭他们也是如此。
只不过袁谭等人都是跟着袁绍,而且得到的袁氏支持并不明显,故而虽然对于世家豪族的特权极为着迷,可是却并不是死忠之辈。
不过就算如此,却也在经历课程的情况下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所以对于袁绍,向天真的并不怎么确定,只不过这也需要袁绍活着才行。
毕竟现在袁绍的年纪不小了,什么时候就这样没了都有可能,所以向天同意了,也将此送到了张辽那里,至于具体怎么样,自然就交给张辽等人了。
毕竟向天这么一段时间除了将送来的粮草分散送到黄忠与张辽的军营之中外,便是看一下张辽送来的计划,不足或者不够细致的话,同时进行一些提点,让张辽注意一下。
而黄忠在得知曹操的行动后也极为紧张,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依旧命令麾下的士卒保持警惕,毕竟如果他黄忠麾下的水军士卒没有履行职责的话,后果会更加严重!
可以说自从向天得到河北至今,精神最为紧张的便是黄忠以及张辽,毕竟他们都需要把守沿河之地,麾下的水军士卒都需要到大河上进行查探。
故而完全可以想象他们二人以及麾下水军士卒的精神有多么紧张,毕竟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员擅自到河北之地,故而才要这么做,以保证信息不泄露出去。
向天甚至未知的便是最为可怕的,如此便是能够让曹操以及袁绍心中有些许忌惮,而有着这样的忌惮存在,才使得向天能够发展到如今的程度。
当然相对而言,张辽与黄忠相比其实可以算是要轻松一点点,毕竟张辽需要负责的区域就是在入海口附近,包括那一小部分青州沿河之地罢了。
可是黄忠需要负责的沿河区域则是要大一些,当然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黄忠麾下的水军士卒比之张辽要更多,要不然怎么能够负责这么大的区域?
而现在黄忠自然是要更加在意曹操的行动,而且就算向天的命令下达,张郃等人要到黄忠那里也要一段时间。
而在张郃抵达黄忠那里的时候,黄忠拥有能够暂时指挥张郃等人的权力,虽然在地位上比之张郃等人要高,可是在下达命令时需要进行商谈才能够指挥得了。
毕竟张郃等军伍可是战力极强的军伍,他们在面对向天的命令的时候则是必须执行,可是其余的元帅则是需要以商谈或者说是正面交流,在对方答应下来的情况下才行动。
同时也只有元帅才能够限制张郃等将领的私自行动,也就是说他们在跟元帅商谈后,要是愿意自然会答应下来,要是不愿意会直接拒绝,就算有什么想要行动也会告知得到准许。
可要是张郃等人是跟总将之类在一起的话,那么张郃等人可以直接行动,当然在行动的时候,也必须要让黑冰台成员将具体行动告知总将。
故而可以说张郃等人跟总将的地位相当,甚至可能要高那么一点点,故而向天对于张郃等人究竟有多么重视足以看出来了。
十余万军伍的行动,再加上后方有着粮草等辎重,曹军的速度自然不快,而且司隶之地被夺,曹操还要小心可能出现的袭击,所以才这么慢。
即便道途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埋伏的地方,可是曹操依旧如此谨慎。
第二千六百九十一章 曹操之为
本来从许昌到陈留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可是这么一段路,则是让曹操走了十天左右,当然曹操的速度也不算慢就是了。
不过曹操要是让军伍分成几个部分行动,而且是急行军的话,那么曹操自然会更快抵达陈留,不过为了确保辎重存在,曹操只能够这么做。
毕竟为了得到这些辎重,更多的应该是粮草,曹操他付出了不少代价,一些原本属于朝廷的农田,准确的说是曹操在制裁一些世家豪族后他们那里得到的农田。
毕竟曹操可是曾经对许昌这里的一些官员动手过,就跟前文所言一般,既然成为官员,那么自然其在家族之中定有着一定的地位,而曹操自然会因此略微惩戒其家族。
就算不会严惩,可是将其家族原本的农田从中划分出一些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双方才能够彼此心中安稳,世家豪族为了保证自己延续,自然不介意破财。
何况曹操在之后还做出了屠戮满门的事情,就算一门不能够跟一族相比,可是却足够说明曹操的杀伐果断,所以世家豪族之人也没有哪一方愿意去试探曹操。
毕竟曹操要是真的下达命令灭族的话,那么就是整个家族跟着一同遭殃,所以一旦缘由以及大义等在曹操那里,这些世家豪族就只能够破财。
故而曹操在许昌这里自然有着不少的农田,当然这些农田曹操弄过来自然不是给自己,更不是给自己的家族,而是给朝廷的。
也正是因此,在曹操对付世家豪族的时候,其余的世家豪族才没有去掺和,毕竟给了朝廷,那么他们的粮饷才有提高的可能。
虽然这些为官之人不差那么一点粮饷,可是能够得到一点粮饷,那么便是能够削减自己在家族那里的消耗,不是很好吗?
当然就曹操而言,如此则是能够让朝廷有着粮食收税,这样便是能够让粮仓有着被积压的可能,而百姓的生活以及军伍都需要粮草。
而这些粮草则是用这些曹操得到而弄给朝廷的农田换来的,曹操自然极为重视了,至于箭矢更可以说是已经在许昌的军营之中没有多少留存了。
在许昌城内此刻就算还有着弓箭手以及箭矢,可是数量相比之前,却是只剩下不足三成的数量,而现在荀彧则是让人负责箭矢的制造。
毕竟箭矢可是守城的必须之物,所以荀彧自然要让人加紧制造了,虽然许昌这里并不与其余诸侯的地盘相接,可是却也不是守卫力量薄弱的缘由!
毕竟有着世家豪族在,要是这些世家豪族联合而进行武装造反的话,许昌若是没有足够的力量,那么便有极大可能被攻陷!
所以许昌这里还有着数万的军伍,当然要是世家豪族是跟其余诸侯有所勾结的话,那么这数万的军伍士卒,最后很可能会成为被啃的骨头罢了。
不过现在曹操一路小心到达陈留,在陈留这里进行粮草的补充,毕竟这一次是要北上,不过首先却是要成功渡河才行。
虽然大河河面宽广,可是却并不是真的看不到河对岸的情况,只不过比较难以看清楚罢了,而且曹操所在这里可以说是相对其余区域而言,河面最为窄小的位置了。
故而自然能够看得要明显一些,而曹操此刻则是带着曹纯以及夏侯惇还有虎豹骑来到这里观察北岸的情况。
当然要不是大河是如此情况的话,黄忠也没有办法以自己麾下的士卒真的做到在这么大的区域将要北渡的人员拦截下来。
不得不说大河终究与长江有所不同,北方大河能够成为渡口的地方不少,可是江东的长江天堑能够成为渡口的位置不多,故而江东才能够坚持至今!
不过现在在曹操眼中,北岸则是有着一处水军营寨,这里便是黄忠水军军伍所在之地,同时也是此刻黄忠的所在之处。
而此刻在这样的营寨之中究竟怎么样曹操并不清楚,可是就那由高大的木材搭建而成的寨墙足够说明这里并不是能够强攻之处。
而且根据曹操所知,这一处营寨存在很长的时间,而且将近每天都有人员在进行修缮,故而想要期望营寨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腐蚀则是有着一定的困难。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猜测无法知晓,毕竟这样的营寨曹操也能够花费大量人力而做到,可是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曹操实在是不知其中缘由。
甚至有不少的世家豪族之人想要知道其中的奥妙,不只是在这里进行远距离观察,还想要派人去打探,可都无功而返。
而现在这里究竟有多少敌军曹操不知道,可是曹操却是能够从观察炊烟来进行判断,这也是曹操来这里主要的缘由。
毕竟要是不知道这一处营寨之中有多少敌人,届时要是敌军出击的话,那么怎么迎敌?而且又怎么安排士卒去进行阻拦?
毕竟曹操要做的是登上河北之岸,要做的是去进攻向天,不过曹操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情况根本无法长驱直入,只能够给袁绍开个好头!
曹操自然是期望袁绍跟向天来个生死决战,最好是两人都出现重大损伤,到时候他曹操便是能够坐收渔利。
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以曹操此刻军伍士卒的数量再加上辎重的数量,根本不足够支撑曹操将整个河北攻打下来,所以曹操北上首要保证的便是将北岸占据!
也就是说,首先是能够确保大河掌控在手,如此曹操便是能够等待实力积攒足够后将整个河北夺下,在那之前掌控大河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曹操看来只要将对面河岸的敌军击败即可,当然要是能够将邺城占据下来更好,至于更进一步,曹操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不过在军伍之中,在将领之中,在许昌的官员,在袁绍那里,曹操宣扬出去的意思都是将向天完全击败,话里话外,曹操彰显的都是将整个河北吞下的野望!
不过现在看到面前的营寨,曹操便知道不是自己能够强攻下来的,故而曹操则是在观察了炊烟的情况后便是直接带着人员离开。
这一处营寨之中只有黄忠与徐晃的军伍,而曹操想要渡河北上则是还有着其余的位置能够做到,至于张郃以及高顺的军伍则是各自在另外的位置。
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各自军伍的不同,徐晃的军伍并没有太强的远攻能力,而张郃以及高顺的军伍之中则是有着一定的远攻能力。
虽然相对于整个北岸而言,他们的军伍这样分散开来也无法完全保证将曹操北上的道路封堵住,不过却是将曹操最简洁的‘路途’给挡住了。
至于剩余的登岸之所虽然存在,可是这些位置,要么在周围有着树林,要么便是需要翻越小山丘,无法直接到达前往邺城的平原之地。
曹操的军伍此刻则是驻扎在官渡不远处,这一处营地不止靠近官渡,也靠近虎牢关,同时也是在虎牢关跟陈留之间的位置。
从这些方面则是知道曹操的能力,毕竟在这里能够直接从官渡这里渡船北上,也能够直接调转攻击方向而去进击虎牢关,也能够让陈留的辎重迅速送达营地。
在这里驻扎,不只是北岸的军伍精神紧张,就连在虎牢关的方悦以及其麾下的军伍也都极为警惕,可以说这样的驻扎,便是直接让向天麾下数万军伍士卒都精神紧绷着。
而这样自然是曹操所想要看到的,战事其实在军伍行动的时候便已经开始了,不是两方兵马彼此进行厮杀才是战事起始。
不过对此曹操暂时没有去管,毕竟他需要亲自观察北岸敌军的一些情况,以确保北上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