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二十七章 杨任之死
没有立刻开口,直到杨任不由得舒心一番,将水饮尽后,关平二人彼此对视一眼后,高览便是说道:“杨将军,如今已然至此,不知可愿降之?”
杨任一听到这样的话语则是双眸不由得一愣,在关平以及高览间来回扫视着,好一段时间后,杨任便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一小会儿后,杨任双眸凝重地说道:“杨某得主公之恩,方有如今之为,既已侍主,又岂可另效他人?此岂乃人之所为?”
关平一听直接说道:“将军虽得张鲁之恩,可将军此些年来,领军而战,为张鲁立下赫赫战功,可如今呢?其弟领军而走,置将军于不顾,岂能为将军效命之选?”
杨任一听则是摇了摇头,说道:“杨某效忠者并非张卫!!其与某何干?!”说完,双眸便直盯着关平二人,并没有继续言语。
对此,关平二人则是不由得彼此对视一眼,都不由得叹了口气,毕竟他们从杨任的话语以及神情之中看出了他的觉悟。
而杨任则是同样从刚刚关平以及高览二人的言语以及神色之中,看出了二人的真诚,所以才会说那么多,说得这么真,要不然的话,杨任直接开骂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杨任正是从二人身上看出这些,故而杨任并没有要跟他们闹的意思,毕竟张卫之前没有行动,那么以他对张卫的了解,会再次行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且既然他杨任落在对方手中了,那么他也不认为自己会活下去,既然如此,还不如就这样找人聊天,等着自己的死期更好。
故而杨任便是说道:“不知两位怎么称呼?何以知晓在下?”听到杨任的话语,关平以及高览二人便先后自我进行介绍。
最后关平便是说道:“杨将军虽个人战力有所不足,可领兵之能却尚需警戒,是故,当初大人曾让我等谨慎应对,以防不测。”
杨任一听到二人的自我介绍,则是不由得看着高览说道:“莫非便是袁绍袁本初麾下大将高览不成?!”同时内心却是在嘀咕着关平。
汉中之地跟益州一般都属于距离关东、河北极远之地,就算能够通过世家豪族得知消息,可是却有着明显的时效性,得知消息多少有些慢。
何况当时河北具体战况如何也就只有双方清楚,故而高览成为向天麾下之人这一点,极少有人知晓,就连袁绍也不知道,最多以为高览战死。
而当初袁绍在得到冀州后便极力宣扬自己麾下将领,所以高览的名字有不少人是知道的,也正是因此杨任才会有些意外。
而高览则是点了点头后说道:“当初随袁绍而行,如今高某知晓天下,是故,高某如今正于向大人麾下效命!”
听到高览的话语,杨任则是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很快,杨任便是看着高览说道:“高将军所言者莫非乃河北。。。。”
一听到杨任的话语,关平二人都不由得点了点头,一见到这样的一幕,杨任则是不由得恍然,却又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向天的名声可是不小的,毕竟当初成婚的时候可是娶了刘清以及柳倩,宣扬开来之后更是可以说是为天下人所知。
而且当初为了让向天能够更加符合身份,可是将向天在并州的战功都说明了一番,这其中自然也有着向天善战的内容。
这样的存在虽然在现在没有太多的消息,可是仅仅将袁绍赶出河北便足够天下之人对于向天的重视了,毕竟袁绍可不是好对付的存在。
而这样的人物说自己善战,不由得杨任便是苦笑了一声,而且既然面前是向天的人,那么显然向天是对长安以及西凉动手了。
要是杨任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的话,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会是张鲁麾下善战之人呢?而且显然杨任也意识到,高览二人这么说的缘由。
要知道在出兵之前张鲁跟他说的是进攻长安,骚扰西凉,让西凉无法驰援潼关,至于潼关怎么样了,杨任并不知道。
而显然现在便是能够看出潼关在向天手中,而且汉中之人对此不得而知,也就是说有着隐秘性,现在这么跟他说,就说明不担心他杨任告知汉中之人。
也就是说,对方的打算很明显,那就是,要么自己投降,跟对方成为一路人;要么就只能够等待对方将刀砍下,把自己杀了。
看着杨任双眸之中有些许闪动,关平便是说道:“不知杨将军如今可愿。。。。”不等说完,杨任便是摇了摇头,说道:“某既已言明,无需多言!”
不过杨任却是说道:“某不过区区如此之辈,两位战力更是某之数倍!非某所可力敌之辈,为何几次三番?想来向大人军中,如某这般者,当数不胜数。。。。”
高览一听便是说道:“我军伍之中能人甚多,即便在下以及关将军皆不过如此,而杨将军有统军之能,若有虎将相佐,其所帅之军恐为一境强军!”
“此乃向大人之所言,不过如今汉中并无勇猛虎将,且军伍士卒并非精锐悍卒,是故,杨将军之能恐难以发挥!此为我等胜机!”
杨任看着高览,好一段时间后便是说道:“高将军虽如此言之,恐,向大人麾下已有如此领军之辈吧?为何。。。。”
关平以及高览二人没有对比进行回应,不过杨任却是从二人的神色能够看出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要不然的话,在刚刚说话的时候,高览也太过平静了吧?
关平则是说道:“天下之大,大汉不过渺渺之地,是故,杨将军有如此之能,大人望大汉之能人皆可以此为重,为我大汉而出力!!”
杨任一听则是有些古怪地看着关平,又看了看高览,说道:“大汉不过渺渺之地?”看着神色疑惑,且有些怪异的杨任,关平二人都郑重点了点头。
对此,他们二人极为明白,毕竟当初在没有看到那张东西之前,他们以为天下就不过是大汉,可看了那张图,他们明白,大汉很可能真的不过渺渺之地啊~
所以对于杨任眼神之中的感受,二人都没有说什么,而杨任则是在看着二人好一段时间后,眼神才略微认真起来。
不过很快,杨任却是再次将眼神之中的感受收拢起来,最后便是说道:“在下虽乃将领,亦知晓不事二主之理,是故。。。。。”
一听到这里,关平二人彼此对视一眼后都不由得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关平看着高览,略显平静地说道:“谁动手?”
高览一听便是直接举起自己的长枪说道:“如此之辈若是尸首分离却为不妥!”关平一见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而杨任看着二人也没有多言,极为沉默。
高览手中的长枪便是直接刺出,杨任则是双眸就这样看着,直到长枪直接穿透其甲胄,自其背后而出后,杨任方才低声说道:“若真是如此,真想看看,天下啊~”
这样的低语,关平以及高览二人自然都听到了,高览迅速将长枪抽出后,便是看了看关平,关平沉默了片刻说道:“焚了?”
高览一听点了点头,而见到这样的示意,关平便立刻命令士卒将杨任带走,毕竟他们要将杨任的尸体焚烧,到时候让人将其带回河北去。
这是一名良将,也是一名忠勇之将,所以关平以及高览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同时他最后的话语也让二人要将其带回去,毕竟要是不带走,他杨任又怎么能够看到天下?
对于杀死杨任关平以及高览二人都觉得有些可惜,可是却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个世界上,这个天下,这个大汉总不可能皆是他们这般想法之人,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正常。
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关羽之举
他们二人知道,这是第一个,却不会是最后一个,毕竟天下太大,而大汉太小了,而向天更是希望能到其余地方去,如此他们岂能不同心协力?
很快关平以及高览二人便是整理好心情,接着便是进行安排,毕竟要是这么多的俘虏都待在这里,只会给他们二人带来麻烦,所以就算已经入夜也需要去进行处理。
好在这里战死之人众多,所以就算没有绳索,也能够用这些破损的布以及甲胄什么的,来暂时作为绑住这些俘虏之用,加上这些俘虏没有多少反抗的意思,故而尚且无事。
不过要是拖延太长的时间,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关平便是再次从自己的军伍之中分出不少人,当然高览也派遣出自己一部分的人员。
而在夜幕降临,在这一处战场上有着不少火光的时候,便是有着不少俘虏被押送着离开,同时还有不少关平以及高览麾下的士卒离去。
当然这些尸体的处理还没有完全弄好,不过一些已经焚烧完毕的己方战友尸体,则是有着不少一同跟那些俘虏送着离开了。
而现在这里还在的火光虽然有着是他们在焚烧己方战友尸体,可是却也是在焚烧敌军尸体,所以这里火光通明,极为明亮。
在这里因为有不少地方都引燃着火焰,所以这么明亮的情况下,再加上关平以及高览二人都极为谨慎,有安排士卒进行防备,故而并不需要担心敌军袭击。
事实上,张卫在带领士卒回到阳平关后,在发现天色暗下来后,张卫便是派遣哨骑,可是回禀的内容,却是使得张卫并不敢派遣士卒袭击。
原本张卫认为既然已经交战,而且自己带领士卒离开,那么战事结束,之际,不就是敌军疲惫之时,届时击败敌军还会有多难?
可是耀眼的火光使得哨骑不敢过分靠近,而且火焰众多,就算袭击也很可能会因此而被火焰阻拦进攻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出击,不过就是送死罢了。
毕竟火焰的存在使得双方如果要交战的话,那么就不会跟之前那般,反而是地域有限,所以张卫如果要出击,便是要较之之前与敌军进行一番拼杀。
张卫可不会这样做,毕竟双方,准确的说是张卫从之前便是看出了对方军伍的战力,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一番正面厮杀,张卫不认为己方能赢。
而在有着火焰存在的情况下,想要借助夜幕来袭击敌人也无法做到,所以从哨骑那里得知这样的情报后,张卫便是命令士卒严守阳平关。
哨骑的存在关平以及高览自然不知晓,毕竟张卫派遣出的哨骑距离他们还有不少距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关平二人依旧让士卒严谨行事。
而在潼关,关羽则是在伤病营内行走着,这里的士卒都是伤兵,不过却极为宁静,并没有什么哭天喊地的哀嚎声,这里的氛围也极为凝重,并没有丝毫悲意。
关羽之所以来这里,其实是因为已经跟曹军交战数次了,而伤兵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着,至今,潼关内自然有三千余人战死,剩余的士卒除了近两千人无伤,其余皆有伤在身。
而在这伤兵营内则是重伤士卒,轻伤士卒都在自己的营帐之内毕竟,要是现在轻重伤兵不分隔开的话,则很可能,使得彼此之间因为照料而出现什么情况。
故而重伤兵待在一起,毕竟他们就算此战后活了下来,之后也是要成为巡城者,以后再上前线战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关羽过来了。
毕竟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士卒成为重伤兵,虽然在之后,他关羽麾下军伍的战力会因此削弱,可是更重要的是照顾好这些士卒的情绪。
关羽进入到一处营帐之内,因为这里是这些重伤兵的所在,而且现在各处士卒都抓紧时间休息,所以并没有其余的士卒来这里,当然军医除外。
而关羽在这里行进的时候,看到军医便是立刻示意他们不要吵闹或者行礼,所以关羽在进入这一处营帐的时候,可是让里面的士卒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这些士卒,便是立刻喊道:“见过将军!”同时将自己的右手举起放在自己的胸膛前,这是这些士卒在看到将领的时候代表的礼仪。
当然依旧存在着半跪汇报的礼仪,只不过现在并不是这些士卒进行汇报,而且这些士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过站起来。
其中有的士卒是一只脚直接废了,就算行动也只能够撑着行进,这样的士卒在营帐内,若是想要走走,体力消耗更大,所以都没有起身,也无法站起身来。
而有的士卒是一只眼睛废了,故而在看向关羽的时候,目光所看的方向多少有些不对,并没有完全放在关羽的身上。
而还有的士卒虽然举起自己的手,可是有手腕不见了的,有小手臂不见了的,这些都是在交战的时候被曹军砍下来,或者是被石头命中,或是为了保住性命而砍掉的。
故而这些士卒就算举起手,也没有拳头能够紧握在胸前,不过无论是怎样的伤势,这些士卒神色皆极为郑重,神色对于关羽充满敬意。
看着这些士卒,关羽对于自己来此的想法感到可笑,可却又庆幸自己前来,因为看到这几名士卒虽然代表不了整个伤兵营的士卒都是如此,可是却足够关羽内心欣慰了。
河北有些许官员自从向天掌控,而且发展后,便是有官员遗忘了向天的想法,所以当时向天也让各军伍内部进行检查,防止军伍之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要是有所怨言的话,那么便是说明对于当初向天的想法这些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为了防止军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有这样的人员便需要立刻处理。
而关羽便是担心因为骤然之间如此,而且还是众多士卒,一旦有所担心的情况出现,在这样的战时,关羽绝对会下狠手,而这样突然到来,便是为了能够听到真实的话语与想法。
现在关羽却是有其余的看法,对着这几名士卒点了点头,说道:“到帐外来!”说完,便是直接转身到帐外,同时大声喊道:“都给本将出来!!!”
一听到关羽的话语,这些营帐内的士卒便是都从营帐中出来,当然花费的时间也不短,毕竟这些士卒有不少是行动不便之人,故而花费的时间长了些。
而关羽并没有催促,当然就算如此,却也不过是三分钟的时间,营帐内的士卒便都出来了,就算是行动不便的士卒也是依靠自己而到帐外。
没有错,这些士卒没有依靠他人,也没有帮助他人,全部都是自己行动来到营帐外,而且这些士卒全部都拿着自己的兵器,显然谨记着战场的准则。
向天麾下军伍的战场准则,那便是只要处于战场之中,只要依旧还是战时,那么便不能松开自己的兵器,除非自己已然战死。
看着这些士卒,关羽的眼眸闪烁,并没有立刻就说什么,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方才说道:“某甚为欣慰!!!”
接着关羽的目光便是慢慢扫视着这些士卒,最后关羽方才说道:“某本以为,尔等得如此重伤已无战意!如今一见某方知,是某小觑尔等!!!”
“尔等依旧战意昂然!尔等依旧乃可战之士!此番,某本意图鼓舞尔等,如今看来倒是不必!!某之所想,有辱没尔等之嫌!是故。。。。”
说到这里,关羽右手撑着青龙偃月刀,直接便是对着这些士卒弯腰行了一礼,同时说道:“某原本之所想有辱尔等,是故当在此致歉!望诸位见谅!”
说完,关羽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依旧弯腰等待着。
第二千五百二十九章 关羽之言
在场的重伤士卒,都没有反应过来,毕竟原本他们以为关羽是有什么想要说,或者说是命令他们的,结果,关羽却是突然之间这样做,自然反应不及。
不过在确定关羽依旧弯腰之后,这些士卒则是彼此对视,最后便是有人大声喊道:“还请将军起身!!我等担待不起!!!”
虽然只有一人说出这样的话语,可是其余的士卒在听到后,也都纷纷出声,让关羽起身,毕竟关羽是主将,而他们是士卒,身份差距太大了。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时代之下,身份的差距,依旧使得这些底层人对于上层人极为敬畏,而且是在军中,对于这样的上下关系则是有着更加明显以及重要的意义。
毕竟要是在军伍之中,没有严明的上下关系存在,那么便是很可能使得军伍调动不动,而战场之上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军伍战败可能性便会变得更强。
故而在军伍之中,这样的上下关系是更加明显的,而且在这样的时代之中,这样的阶级观念是难以抹除的,即便向天想要抹除,却也难以做到。
想要弄出一个全部人脑海之中平等观念,全部人都认为彼此一样,即便对方位高权重也跟自己一样,是极为困难的,可是向天想要做到这样的事情。。。。。
当然向天想要做的这些事情跟现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能不能成功尚且不知,毕竟这漫长岁月形成的观念,可不是想要改变就能够改变的。
而现在对于这些士卒而言,关羽这样躬身行礼,这样屈尊的做法,的确让这些士卒有些紧张,同时也使得这些士卒的内心有些许其余难以言明的感受。
而关羽听到这些士卒的话语后,便是看了看这些士卒,最后便是大声说道:“尔等皆为战事至此!某之所想,实乃辱没!!尔等皆乃我军之骄!!乃我大汉之傲!!有何担待不起?!”
听到关羽的话语,同时听到关羽语气的铿锵之势,这些士卒沉默下来了,他们虽然也有着粮饷以及俸禄,虽然很少,可是却也能够让这些东西让自己家庭生活得更好。
在其余诸侯那里,成为士卒为得便是能够有一口饭吃,能够为自己家里节省口粮,而他们只需要在战场上拼命,最后不是没有向上攀爬的可能,不是没有功成名就的可能。
可是对于士卒而言,这样的事情是极为困难的,即便是向天这里也是如此,毕竟成为士卒便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于排兵布阵进行演练,学习的时间并不多。
而对于这些士卒而言,最多便是能够成为队率、屯长之类的,至于更高的职位,全部都至少是准裨将的存在,他们战力本就不足,想要到这一步则是更加困难。
而准裨将则多数是从学院出来的人员,对于一些准裨将,乃至于准副将、副将等等,其实有一部分老卒心中是不满的。
在军伍之中没有足够的经历,却是成为指挥自己的存在,虽然士卒在战场上的行动听从将领命令,却也允许自己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行动。
可是却没有多少士卒这样做,原因是这样做的话,就算成功,最后战事胜利了,功劳也是上面的指挥将领,而不是他这名突然做出改变行动的士卒。
当然对于关羽,这些老卒可不会这样,对于主将,对于向天,这些军伍士卒都极为敬重,而现在关羽如此,不乏有着对于这样的老卒表达歉意的意思。
这些老卒多少也猜测出关羽这样的想法,就如关平,他没有战场经验,可是却成为主将,这样的情况能够使得其麾下的士卒以及将领服气?
当然并不是士卒无法成为准裨将甚至之上的将领,故而才没有使得这些士卒心中有过分明显的表示,这算是向天进行一番举动后所留下来的后遗症。
而这些士卒之中很快便是有人大声喊道:“将军!!我等得向大人之助,方可有如今!!我等岂是不思报恩之辈?!”
“我等家中如今生活较之以往已然更好!我等更为向大人之愿所震!!意图为大人效力!!即便战死又有何妨?!还望将军莫要如此!!”
一听到这名士卒的话语,这些士卒便是直接大声喊道:“为向大人!为大汉!为天下!!!”声音震颤天地,仿佛直冲云霄一般。
关羽听到这些士卒的话语,便是不再继续躬身,因为这些士卒的话语说明了他们是为了向天,为了大汉,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权势!!!
对于这样的话语,关羽若是继续这样行礼,那么多少有些逼迫这些士卒的意思,故而关羽必须起身,要不然便是置这些士卒于不义!
关羽看着这些士卒,最后说道:“方才有消息言之,汉中之军自阳平关而出,与田军师派遣之高览、关平所领之二军相战!俘敌军三万余人!!斩敌将杨任!!!”
每说一段话,关羽的语气便是越发的郑重,同时那最后一个字,所带有的着重之意,同样是让这些士卒心脏跟着一跳,不由得也略微有些许紧张以及郑重。
关羽环视这些士卒,说道:“某自校场而来,校场之军已然知晓此事,如今正准备战事!!尔等不知有何意?!”
虽然说关羽是在询问,可是语气却仿佛早已知晓这些士卒的答案一般,声音洪亮,似乎在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同时也是他关羽所想要的回答一般。
而这些士卒一听到关羽的话语,根本就没有多想,直接便是一齐大声喊道:“战!!战!!战!!!”一听到这些士卒发出的声音,关羽笑了。
关羽是一个不轻易会笑出来的人,可是这些士卒不愧是他关羽的兵马,即便是在这重伤营之中,他们依旧保持战意,拥有战心,依旧不惧战场!
这样的士卒,他关羽能不笑吗?没有辱没他关羽,没有辱没河北,更没有辱没大汉!!这样的士卒,才是真正的精锐悍卒,才是真正的军伍士卒!!!
要是没有在受伤的情况下,依旧登上战场,要是因为受伤便恐惧战场的话,那么这样的士卒终究无法称为精锐悍卒,而有这样的悍卒,那么便能够撕咬敌人!
看着这些士卒,关羽便是说道:“如今!我等后方已然无忧!!!如今唯有曹军乃我等之顾虑!!是故!某以为,战决之时将至!!!我等定可战而胜之!!!”
一听到关羽的话语,即便是在这样的夜晚,却依旧大声呐喊出声,吵闹的声响,在这里传开,那战意、士气,慢慢渲染整个潼关的人员,无论是士卒还是百姓!
其实在关羽得到这样的消息之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而关平以及高览更是带着军伍离开了之前的战场,只留下众多的骨灰在那。
而张卫在失去袭击的机会后,便是留下足够的士卒在阳平关看守后,带领剩余的士卒返回汉中之地,毕竟他麾下的士卒不足,就算出击也难以夺下长安。
张卫多少还是有着一定的判断能力的,就关平以及高览二人麾下士卒的数量以及战力,张卫便自然能够得出难以夺下长安这样的结论。
双方的战力差距在之前张卫便明显看出来了,再加上长安是一座坚城,他张卫不过区区万余人马,去进攻长安,那不就跟送死一样吗?
当然在阳平关这里,关平以及高览都留下了近百的哨骑,总共便是有着近两百哨骑,这样便是能够防止阳平关的士卒突然袭击而出了。
当然田丰多少事情多了起来,毕竟有三万余俘虏要安排,而且这些俘虏原本就是百姓,所以课程的进行也是需要的。
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潼关战事
而此刻在曹营之中,曹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下方的人员,说道:“诸位!尔等以为我等该如何?如今战至此时,却依旧未下潼关!!!”
说到这里,曹操的话语之中虽然有着些许不满,可是神色更多的却是愤怒,毕竟这可是他第一次遇到这么麻烦的事情,往常进攻遇到的阻碍不会这么强。
曹操相信要是以他现在带领的士卒战力去进攻当初袁绍占领的徐州的话,那么便是能够花费更短的时间将徐州夺下,甚至能够迅速将当初在青州阻拦的军伍消灭。
可是这么一段时间的进攻,虽然期间有些许时间是用来让士卒休息,恢复体力以及伤势的,但是,至今却依旧未曾出现将关墙上敌军压制的情况。
虽然每一次都能够有士卒登上关墙,可是这些士卒却都无法在关墙上形成足够的战力,甚至连夏侯兄弟,乃至于许褚、于禁这些人都在关墙上受伤了。
可以说在之前夏侯兄弟等人自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受伤之时,他们便不时地便是会再次登上关墙,可是却一直都被包围进攻,无法协助曹军士卒应对关墙上的敌军。
就连于禁也是如此,因为在许褚跟关羽交战之际,在当初于禁登上关墙之时,关羽便是立刻命令副将、准副将等将于禁赶到他这里来。
也就是说,关羽在当时应对的可是许褚以及于禁两名将领,虽然没有将二人压制,却也没有处于下风,这可使得曹操多少明白潼关内将领武力的强大。
至于使用计谋,曹操用过了,夜袭的疲兵之计,可是在翌日出击,却依旧遭遇敌军顽强抵抗,反而使得他曹操麾下的士卒损失多了一些。
至今曹操损失了三万余士卒,其余士卒全部都有伤在身,虽然多数是轻伤,只不过受伤,便代表着战力的折损,所以曹操能不怒吗?
在场的众人一听到曹操的话语,则是彼此对视一眼,并没有说话,至于陈群更是如此,毕竟他的资历最小,若是随意说话,很可能会触霉头。
而曹操则是很快便是略微平复自己的情绪,看着荀攸说道:“公达!如今许昌可还安稳?荆州刘表可有进犯之意?!”
曹操现在担心的便是这两件事,至于河北以及袁绍,曹操虽然也担心,可是却也没有太过担忧,毕竟现在他曹操打到现在河北还没有什么行动,说明那里的确有什么麻烦。
毕竟现在曹操亲自领兵在此,要是河北向天直接领兵南下的话,那么兖州之地绝对会损失惨重,而袁绍在青州呆着,经过之前的战事,实力大减,暂时也不会对他动手!
至于曹豹的投效,曹操自然也得到消息了,可是一个曹豹,些许兵马,乐进足以应对,故而需要担心的是许昌以及刘表。
荀攸听到曹操的话语,便是行了一礼说道:“还请丞相安心!文若并未送信前来,想来许昌依旧安定,而曹仁将军亦未曾有求援信件而至!是故旦请丞相宽心!!”
听到荀攸的话语,曹操则是沉默着,抬起头看着在场的人员说道:“如今我军重伤至此,休息一日,届时便是我等最后一番进击!!”
夏侯惇一听直接说道:“丞相!这。。。。”不等夏侯惇继续说下去,曹操便是说道:“我等占据兖州之地,周围皆乃虎狼之辈!需保留足够兵马战力!若是不然。。。。”
对此夏侯惇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其实夏侯惇本来就没有要抗命的意思,毕竟曹操在军伍之中的掌控力足够强,只是多少想要有些许表示罢了。
毕竟他夏侯惇在之前的战事之中,可是跟敌军交战的时候,未曾协助己方士卒,而且还被敌军将领拦下来,甚至有些许伤势存在。
身为一名将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没有将敌军将领击杀,多少让夏侯惇内心有些不舒服,不过夏侯惇却不会因为这样的不舒服就抗命,故而只是进行一番表达而已。
在曹操说完之后,这些将领便是起身行礼应诺,而曹操则是看向了陈群说道:“汉中之军如何?”突然被询问,陈群多少有些被吓到。
不过很快陈群便是回过神来,行礼说道:“启禀丞相!汉中之军未曾有消息传来!”说完便是依旧躬身行礼着,而曹操看着陈群好一段时间后,说道:“未曾派人打探?”
陈群一听便明白曹操是什么意思,立刻便是行礼说道:“是群思虑不周!即刻派人前往探查!!还请丞相赎罪!!!”
曹操一听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说完便是摆了摆手,在营帐之中的众人便是都一同行礼离开,而陈群的神色则是多少有些糟糕。
毕竟是他陈群去张鲁那里的,可是他却没有留人在那里打探情况,要是知道汉中军的情况,那么便是能够对此进行一番布置,也能够用来鼓舞己方士气。
而陈群在离开曹操营帐不远,荀攸则是来到陈群的身边,说道:“无需担忧!此番未曾细思,想来丞相定不因此而怪罪!可!!下一次切莫有所疏忽!!!”
陈群听到荀攸的话语,想要回话的时候,荀攸却是直接离开了,不由得陈群便是站在那里思索着,毕竟他感觉荀攸的话语之中还有着另外的含义。
陈群虽然年轻,可终究也是才思敏捷之辈,故而很快便是从荀攸的话语之中猜测出,荀攸话语之中的些许意思了,故而则是神情略微轻松一些。
其实很简单,之前曹操并不是首先询问陈群,而是首先下达将令,那就说明,其实张鲁的汉中军起到什么作用,曹操都不重视以及在意。
如果曹操对于张鲁汉中军的行动极为在意的话,那么便是会首先询问他陈群,届时将令便是会根据汉中军的情况有所改变。
而既然曹操已经首先将将令下达了,那么无论汉中军是否取得任何成效,曹操都依旧会行动,而且也是曹军的最后一战。
再次得以安静一天,对于潼关的士卒以及曹营的士卒而言却并不轻松,因为他们都在让己方士卒好好休息,保持警惕,防备敌军的袭击。
关羽需要派遣士卒在关墙上依旧保持着警惕,在不少伤兵的情况下,其中轻伤兵都需要加入到轮流防卫之中,甚至关羽桌案上有着不少申请加入的重伤兵成员名单。
而对于两军而言,这么一天的时间,并没有使得他们有所轻松,反而在军伍之中都有着郑重、紧张以及肃杀的气氛。
这算是双方士卒在这么一段时间彼此交战的情况下,多少有了些许的习惯,习惯在大战之前得以休息的时间。
翌日,天蒙蒙亮,曹操则是带领四万大军便是再次来到潼关之前,至于早膳则是在半个时辰前结束了,当然潼关上的士卒自然也发现,早已在关墙上做好准备了。
根本就没有多言,曹操更是没有说什么奖赏的话语,直接便是命令士卒冲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夏侯惇等将领直接便是带领士卒冲击。
夏侯惇等将领并没有在之后出击的意思,在曹操下达命令的时候,他们便全部向潼关冲去,同时对于抛石机抛射的石块也都视而不见。
看着呐喊而来的士卒,关羽双眸微眯,直接喝声道:“廖化!周仓!!立刻带领麾下士卒左右严守!!不得有误!!”二人一听便是立刻行礼应诺。
在二人带着不少的将领离开后,关羽则是看了看身后的剩余将领,两名副将,四名裨将,至于其余的副将、准副将等都被廖化以及周仓带走了。
这么一段时间的交战,不是没有将领受伤,而这些受伤的将领虽是轻伤,却都在城门那里,在那里负责指挥城门士卒,同时也有着心理准备。
第二千五百三十一章 关羽之安排
毕竟在曹军的数次冲击之下,关门那里的门闩早就换了不下三根了,之前的门闩都在冲城车下被略微撞毁,而为了保证城门不会被撞开,自然要更换门闩。
好在关羽早有准备,或者说在各城、关隘之中,都有准备门闩,这是为了能够将原本的门闩进行更换,当然这些东西主要都是放在军营之中,并且要进行妥善保管。
这些门闩都是完全的实木,不说要制作这样的门闩有多大的难度,单单是进行搬运便是需要花费不少人力以及时间,故而自然要妥善保管好,这样才能够在需要时使用。
这样的门闩可是也会有受潮的可能,而一旦受潮则是会使得门闩的坚固会因此而受到腐蚀,所以才需要有备用的门闩保管着。
当然会这样做的也就只有向天的势力,至于其余诸侯的势力,也就只有主要城池可能会有少许的门闩作为备用,而不会每一处城池或关隘都有这样的备用门闩。
如上文所言,门闩的获取极为困难,毕竟是实木,那么便是说明需要有着足够粗壮的树木才行,而越高大的城门,需要用到的门闩便会更加粗壮。
故而才会说门闩的获取困难,毕竟要是门闩不够粗壮的话,那么便难以起到御敌的作用,毕竟城门的防卫除了本身城门的厚重与跟城墙或关墙的连接,还有就是门闩了。
要是城门不够厚重,跟城墙或者关墙的连接不够紧密的话,那么很可能城门便是会直接被冲城车撞毁,或者撞倒,届时城门就不过是摆设。
而门闩要是不够厚重、粗壮的话,那么便很可能不过能够抵达敌人些许时间,毕竟门闩若是断裂,城门也会因此而打开,敌军便能借机冲入城内。
而潼关这里则是有对于关门进行修缮,也有准备门闩,故而也说明了曹军的进攻之猛烈,若非如此,又何必需要更换门闩?
关门这里虽然有进行过修缮,可是曹军的进攻凶猛,即便更换了门闩,却难保关门跟关墙之间的连接在这段时间内松动,届时不是没有关门因此被撞倒的可能!
故而在关门这里的士卒以及将领都需要有着一定的觉悟,在关门这里并不是安全的,一旦关门出现任何意外,那么在这里的士卒以及将领便会成为敌军首要的进攻对象。
而在这里安排将领为得也是防备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些将领虽然都有伤在身,可是却终究也是将领,战力自然要强一些,而且能够对于士卒进行指挥,作为应对!
而关羽则是看着一名副将便是说道:“石将军!”这名面容刚毅,可是身上的甲胄划痕却众多,在脸庞上还有着布料将近半张脸包扎起来的人员,一听便是踏出一步!
脚步沉稳有力,在落地的时候,还发出明显的声响,关羽则是继续说道:“届时若本将军亲自阻挡敌军,在此之士卒由汝指挥!!”这名将领一听便郑重应诺。
而关羽则是看向了另一名副将说道:“景将军!带领士卒于抛石机处!!”这名将领一听双眸不由得一亮,便是立刻行礼应诺。
不过这名景将领则是同时说道:“可如今我军可战之士卒,皆于关墙上,若调动此些兵马。。。。”关羽一听则是看着这名将领说道:“重伤兵营内之军可用!!”
虽然只有一句话,可是这名景将军以及石将军还有其余的裨将则是都不由得双眸看着关羽,虽然双眸看着前方渐渐停下来的曹军,可是关羽还是感受到身后这些人的目光。
关羽继续说道:“为我军将士者!未死,便依旧有再战之力!!未死,便有再战之心!此些重伤兵战心依旧,战意昂然!岂能不用?!”
一听到关羽的话语,这些将领便沉默下来了,而关羽则是继续说道:“冯裨将!邓裨将!!”一听到关羽的命令,便是有两名将领直接行礼应诺。
而关羽则是直接说道:“尔等届时听从本将之令!届时于关墙上告知景将军!!”二人一听便是再次应诺,而关羽继续说道:“其余二位将领届时听从石将军之令!!”
而不等两名将领回话,便是看到了石块砸在关墙上的场景,潼关在这几天不知道被曹军的抛石机发射击中过多少次了。
可是关墙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破损,虽然关墙上的地面有明显的凹凸感,而且还有着明显的砖石破碎,可是却没有影响到关墙的坚固。
从这一点能够说明,曹军的抛石机在威力上不如向天军伍,当然就算是向天军伍的抛石机也很难面对这样的重要关隘而进行破坏吧~
而在石块落下的时候,关羽同时双眸转向刚刚被自己下达命令的几名将领身上,其中景将军、冯裨将以及邓裨将都迅速离开关墙。
当然重伤兵早就已经集结完毕了,要是等到关羽下达命令才让将领去集结,时间根本来不及,故而在关羽得知曹军已经有炊烟而起的时候,便是立刻派遣亲卫去通知了。
而那些重伤兵都在营地之中准备好了,需要的只是等待前来指挥他们的人员,所以当景将军到来的时候,看到这些士卒都准备好的时候,内心多少有些许惊讶。
不过很快景将军便是立刻带领这些士卒到抛石机那里,而得到景将军的命令,原本守卫抛石机的轻伤士卒则是立刻离开,到关门或者石梯那里等待命令。
而景将军对于这些士卒的安排也极为简单,无法自由行动的,也就是有一条腿断了的士卒则是在抛石机旁边,主要便是控制抛石机的调整。
而只有一只眼睛伤到,或者说是双腿以及双手完好的士卒则是用于搬运石块,虽然石块就在各抛石机附近,可也需要行走一小段路。
而此刻在关墙上的战事则是在瞬间便是进入到猛烈的情况之中,毕竟双方的士卒都有伤在身,虽然彼此双方士卒的战心以及战意、士气都极为高昂。
可是曹军士卒的疯狂是关羽没有想到的,要知道在关墙外可是有着曹军士卒的尸体,可是这些家伙看到这些堆积的尸山,却没有恐惧。
原本关羽是想要将这些尸山清理掉的,可是这些尸山的存在,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敌军,以这些尸体来说明,潼关并不是一根容易啃的骨头。
之前几次的进击,曹军士卒多少会因此而内心畏惧,在冲击的时候,速度并没有此刻这般迅速,要知道之前可是能够发射至少三轮的箭雨,而这一次却不过是两轮。
而在两轮箭雨后便是有曹军士卒将云梯搭起来,这可是之前所没有看到的,这些曹军士卒在云梯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时候便是立刻攀登。
而且有之前几次的经验,故而这一次抛石机抛射而出的石块更快地便是落在关墙上,直接便是使得关墙上的士卒在一开始便是要进行躲避。
而这些曹军士卒这么快便是攀登云梯,使得这些关墙上的士卒需要立刻进行防备,所以才说战事在瞬间便是进入到猛烈的情况。
关墙上的士卒很快便是出现死伤,因为在人数上削减了不少,而且都有伤在身,故而难以跟之前一般,想要救援身边的弟兄速度可能会慢一些。
所以出现死伤是很快的事情,而关羽在发现这一点后,便是看了看曹军的情况,双眸一凝,直接看向冯裨将以及邓裨将那里。
要知道现在不过才半个多时辰,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天色也才刚刚明亮不少,却就必须要用抛石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却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无法将抛石机作为曹军将败之际的底牌并不是件好事,在现在使用却能够打压曹军士气,这是件好事。
第二千五百三十二章 稍处下风
而在看到关羽的目光后,冯裨将以及邓裨将二人便是立刻举起自己手中的长枪,而景将军在看到二人的长枪后,便是双眸一凝。
抛石机的调试虽然没有进行,可是却至少已经保证抛石机抛射而出的石块不会命中己方的关墙,只要保证这一点便足够了。
毕竟现在在关墙外,无论远近都是曹军士卒,即便抛射得远一些也能够攻击到曹军,就算近一些,也能够为关墙上的士卒给予援助。
关羽看着迅速便是攀登上的许褚以及于禁二人,还有在左右两侧的夏侯惇以及夏侯渊,他们几人攀登的位置并没有变化,显然是各自想要找回场子。
毕竟夏侯惇以及夏侯渊两兄弟是被一群比他们弱的习武之人挡住,要是不找回场子的话,那么二人习武之人的脸面多少会被削弱一些。
至于许褚以及于禁的出现,关羽直接看了看石将军后便是立刻上前阻拦,而石将军则是立刻带领另外两名裨将指挥士卒对曹军进行反击。
虽然有着不少的箭矢,可是弓箭手的数量自一开始到现在在不断减少,这也是箭雨发射次数减少而曹军能够这么快到关墙下搭起云梯的缘由。
这名石将军手中紧握着砍刀,大声喝令着,手中的砍刀更是将一名攀登到关墙边的曹军士卒直接斩杀,让弓箭手加紧放箭。
对于这些弓箭手而言,他们也极为辛苦,毕竟这么一段时间的战事,虽然中间有一些时间是用于休息的,可是这些弓箭手的指尖都有明显的伤痕。
显然在长时间发射箭矢的情况下,这些弓箭手的手指早就因此而受伤了,可是他们在现在的情况下,即便手指再次流血,却依旧发射箭矢。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伤势,故而这些弓箭手攻击的速度多少有些慢,而石将军则不时地便是抬起头看看关墙上的情况,而同时视野之中却是有一道阴影进入。
略微抬头,便是看到一块石块向着自己的方向而来,这名石将军一见,则是立刻后退进行躲避,而在这个时候这一块石块则是被另一块石块击中。
两块石块发生碰撞,原本的行进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被击中的石块直接便是向关墙外落下,而另一块石块则是砸在关墙边上便是直接向着关墙外滚动掉落。
不用多想都知道自然是己方的抛石机发射而出的石块命中曹军抛石机发射而出的石块,而且还不是少数,不少曹军抛石机发射出来的石块被击中而改变轨迹。
而在关外的曹操看到从潼关内飞射而出的石块后,双眸不由得一愣,原本以为是自己才有的东西,现在居然连敌军也有,甚至向天也有。
其实双方抛射而出的石块在大小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当然若真要说的话,其实向天军伍抛射出来的石块比之曹操抛石机抛射出来的石块要大一点点。
而且双方石块抛射出现的撞击,却一直都是曹操军的石块直接被撞到后向关墙外飞去,即便飞行的距离不远,至少将其前进的趋势遏制住了。
而且潼关抛石机抛射而出的石块,更是在击中曹军抛射而出的石块后依旧向关外飞行,虽然也同样速度不快,迅速下落,可至少能够保证不会落在关墙上。
而之所以如此,除了石块大小以及抛石机抛射石块的力量外,便是石块的不同,当然这里指代的不是坚硬程度的不同。
曹操军伍抛射而出的石块便不过是在周围收集而来的石块,而向天军伍抛射而出的石块却是有进行一番修改,石块上并没有完全平整的面。
向天军伍抛射而出的石块会被士卒的兵器略微劈砍或者直刺,让石块整体变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如此便是能够使得石块抛射而出的时候具有更多的杀伤力。
毕竟出现坑坑洼洼以及凹凸不平的情况,那么便是会出现一些尖锐的部分,而这样的部位则是能够更好的杀敌,毕竟被这样的尖锐部位命中,会使敌人出现伤口。
平整的面在石块抛射而出的情况下,便仿佛是被钝器击中一般,更重要的是内伤,当然就抛射石块这样的情况而言,很可能会使得敌人四肢出现损伤或折断。
而不平整的石块在被抛射而出的时候,除了也同样会使得伤者出现损伤或者折断的情况,还会用石块的尖锐而使得被击中者有不少伤口,因此而失血。
而这样的话,便是能够使得敌人的伤势加重,至少想要恢复的话,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而在战场上,需要更多的时间,便代表很可能使得自己性命更加危险。
不过看到这些石块的出现,曹操并没有命令退兵,而是反而让士卒更加用力的敲动战鼓,以这样的方式来鼓舞士气。
毕竟曹操明白,此刻在前方冲击的士卒绝对会因为潼关敌军抛射而出的石块而战意有所削弱,而为了能够将潼关打下来,曹操必须让这些士卒继续进攻。
现在曹操可以说是将大部分的战力都留在了潼关这里,可是潼关太重要了,原本他应该在三万折损的情况下就撤军,可是他曹操不甘心!!!
之前的战事能够让曹操明显看出敌军的战力在慢慢被削弱,就如现在,已经有不少士卒登上关墙了,这可是之前看不到的情况,潼关即将陷落,他怎么能撤?!
而现在在关墙上的确是曹军占据上风,因为曹军的士卒太多了,而且众多的将领都被夏侯惇、夏侯渊所吸引过去,只有少量的准裨将在指挥士卒。
而士卒有伤在身,即便跟曹军一样是轻伤,可是有伤,那么便是会使得行动多少会因此而滞缓,就算准裨将下达命令,士卒也有思绪上的反应,可是身体跟不上也没办法。
而石将军在发现这一点后,便是看向了一名裨将,直接说道:“让士卒上关墙协助防守事宜!!快!!!”这名将领一听便是立刻转身离开。
不过其实无论是石将军还是这名裨将都知道,此刻潼关内完好以及轻伤的士卒大部分都在这里,石将军的命令,不过是让自愿的士卒登上关墙罢了。
而出乎这名裨将以及石将军的预料,首先登上关墙的不是城门那里的士卒,而是重伤兵,或者说是一群能够行动的重伤兵。
这些重伤兵说起来也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只眼睛受伤的重伤兵,一种则是一只手被斩断的重伤兵。
眼睛受伤的重伤兵原为弓箭手,不过他们此刻手中只有弓,没有箭矢,而弓箭手近战之法,前文已经说明,这些士卒便是立刻向两侧各自冲去。
这些重伤兵,手中的弓直接便是用来将登上关墙的曹军士卒进行抵挡,让旁边的士卒进行攻击,极大的阻碍了曹军士卒。
当然也就只是在短时间内,之后曹军士卒更加疯狂的攀登以及冲击,使得关墙上的曹军士卒数量增加不少,这些士卒更是直接冲入曹军士卒之中。
没有箭矢,而且不是刀、长矛等兵器,这些重伤兵用自己的甲胄作为防卫之物跟曹军士卒近战,用弓上的尖角击杀曹军士卒,却也因为过于靠近敌军,而被曹军士卒击杀。
从这一点便是能够看出这样的重伤兵在进攻的时候却是直接拼命的家伙,这些拼命之人也极大鼓舞了关墙上的士卒。
而缺失一只手臂的重伤兵,则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刀盾手,虽然只有一只手,可是盾牌绑在这只手上,就连刀也都紧握在这一只手中。
而另外两种便是长矛以及长弋,他们都将杆跟自己幸存下来的唯一一只手绑在一起,用手握住杆的位置,将长矛以及长弋变成短兵器。
第二千五百三十三章 重伤兵之作为
相比于原是弓箭手的重伤兵,这些重伤兵在厮杀的时候则是更加疯狂,比之弓箭手的重伤兵还不要命。
弓箭手的重伤兵只能够用弓的尖角来进攻,而且因为有一只眼睛受伤,在距离以及方位的判断上,很容易便是会出现错误,故而这些弓箭手击杀曹军士卒都极为接近对方。
而且因为在进攻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以及更准确的命中曹军士卒的要害之处,故而这些弓箭手都会略微低着身子,主要攻击曹军士卒的胸腹位置。
这样的进攻方式便是会使得在靠近曹军士卒,进攻成功后,则是会使得自己也在曹军其余士卒的视野之中,这样自然极为危险,也因此会受到曹军士卒的致命攻击。
而刀盾手、长矛手以及长弋手的重伤兵则是双眸依旧完好,就算有的是同时一只眼睛受伤,可是对于手中兵器,这些士卒却更加习惯,而对于近战也更加习惯。
现在关墙上的曹军士卒极多,较之之前而言,关墙上有着那些重伤兵的弓箭手也只不过是暂时取得山峰,并没有完全压制曹军。
而且是在不少重伤兵弓箭手以牺牲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曹军士卒压制住,而且还有着曹军不时地便是落在关墙上的石块,关墙上死伤极多。
对于那些原本在关墙上只不过轻伤的士卒,还是此刻的重伤兵,全部都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确保周围弟兄的安全,而是对曹军士卒发动攻击。
毕竟就算他们活下来了,可是之后若关墙上的曹军士卒增多,那么他们的生命安全反而要更加危险,而且很可能使得潼关被攻陷,这是这些士卒决不允许其发生的。
重伤兵之中的刀盾手,有的只有右手,而有的只有左手,可是在小臂处,却都将盾牌绑在这里,无论是小圆盾,还是不规则盾。
至于手握重盾的刀盾手则是在关门那里,毕竟随时敌军都有可能撞开关门,届时这些手握重盾的刀盾手,便是首先迎击的存在。
而且这些手握重盾的刀盾手,就力量而言也是士卒之中最强的,即便强得不多,却也能够用于在关门后抵御冲击,以减少对于门闩的破坏。
故而这些拿着重盾的刀盾手并没有重伤者,多数都是在关门后因为承受冲击过多而有些许内伤,当然并不严重,故而多数不过是轻伤。
而此刻关墙上手中拿着一柄刀,而在小臂处有着一块圆盾的刀盾手,双眸如炬,迅速便是观察战场,根本就不跟周围的其余弟兄招呼,便是直接向一处地方冲过去。
此刻因为那些重伤兵弓箭手的存在,关墙上的士卒多少不用出现这里抵挡一下,那里的曹军士卒攀登上来便是前往协助。
不过关墙上的士卒就算有这些重伤兵的弓箭手相助,却也没有办法跟之前一般做到人员轮换,这样便无法让这些士卒在短时间内恢复力量。
这名士卒冲击而去的地方是少数并没有士卒留在这里的位置,或者应该说虽然关墙上有着士卒注意,可是当这名曹军士卒跃起,落在关墙边的时候,才有士卒行动。
而这名刀盾手直接冲击,自己仅剩的右手挡在自己的胸口前,同时被绑着的盾牌则成为了抵挡之用,而右手握紧刀柄,刀尖向下,其双眸之中战意昂然。
而这名士卒的出现自然是进入这名曹军士卒的视野之中,手中的长矛直接刺出,毕竟这名刀盾手距离这名曹军士卒最近。
这名刀盾手极为聚精会神,双眸紧紧盯着这名士卒,右手并没有就这样停在自己的胸口前,而是略微低下身体,保持前倾,进行冲击。
而随着这名刀盾手的行动,盾牌则是不由得也向下移动,当然是高度降低,而不是盾牌已经移动,在这个时候盾牌依旧停在这名刀盾手的胸口前。
可是很快,这名刀盾手的右手便是直接挥出,直接用盾牌主动攻击这名曹军士卒刺出的长矛,击中其侧面,将其攻击的轨迹挡开。
在感受到右手的情况后,这名刀盾手则是在感受到自己右手小臂传来的震感后,便是立刻将原本甩动的行为停下,可是盾牌却依旧贴着对方的长矛移动。
前进的速度并没有停止,而且这名刀盾手并没有前进很久,或者应该说不过是三四步的距离,这名刀盾手便右手手腕转动一番。
原本右手的手腕紧握着刀,可是无论是在前进,还是说用盾牌挡开敌军士卒长矛并且紧贴长矛前进的时候,其右手握住的刀,其刀尖一直都指向着下方。
毕竟刀盾手是属于近距离战斗的兵种,而长矛手等可以说是中长距离的战斗兵种,虽然这样的距离不过三四步,却也算是很长了。
战场之上些许的距离,丝毫的差距,便是生死之间,故而这名刀盾手的刀一直指向地面,为得便是能够让敌军士卒能够有所疏忽。
毕竟在手中攻击出去的长矛被挡开的时候,人下意识的反应便是要将长矛原本攻击的轨迹压回去,这也是这名刀盾手将盾牌挡在长矛的杆上继续前进的原因。
随着距离的缩短,便是能够让长矛使用的力量变得略微困难起来,当然为了抵挡压力,这名刀盾手右手的力量自然消耗不少。
而因为这样的较量,故而使得这名曹军士卒没有注意到刀的存在,而距离足够后,手腕转动,以手腕转动的来带动刀的旋转,从而使得刀拥有杀伤力。
没有速度的支持,那么兵器难以做到杀伤敌人,所以这名刀盾手手腕转动之间,原本的刀尖便是直接自下而上划起,直接在这名曹军士卒的胸膛处留下一道伤口。
虽然说得很长,不过却也只是花费不过数秒的时间罢了,而这名曹军士卒则是因为骤然的疼痛而无法紧握手中的长矛,故而也就在那瞬间没有给予盾牌压力。
这名刀盾手对此感受极为明显,原本挥动的刀便是随着手臂的运动收回,同时盾牌则是随着右手的运动而直接击中这名曹军士卒的胸膛。
在本身被击中而受伤的情况下,伤口还被重击,站在关墙边上的这名曹军士卒直接便是向后倒下,直接摔在了尸体堆上,生死不知。
这里不过是一处小情景,在其余的云梯之处,那里也有着士卒的战斗,也不只有这名刀盾手在战斗,其余重伤的刀盾手也都有所行动。
而且不只这些士卒,那些重伤的长矛手以及长弋手也有所行动,甚至可以说因为这些重伤兵的行动,关墙上的形式立刻便是将曹军压制住。
因为有着夏侯兄弟存在,而且这一次虽然依旧无法对于曹军士卒给予过多照顾,却也多少能够让身后聚集数名士卒,能够确保曹军士卒有着稳定的攀登位置。
而在曹军数量足够后,这些曹军士卒更是立刻对于周围的士卒发动攻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围便是需要一定数量的士卒,故而便是会对于其余方位的云梯有所疏忽。
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围的士卒会注意一下,不过曹军士卒的冲击猛烈之下,则是难以照料到,故而便是会出现有曹军士卒被包围,可是却依旧能够抵挡的情况。
毕竟在关墙附近,准确的说是云梯附近的士卒数量较少,有可能有所疏忽,即便之后有士卒反应而且将曹军士卒分隔开,却也需要对于两部分一同进攻。
而这些重伤兵的出现,特别是重伤的长矛手以及长弋手的出现,则是解放了远离云梯而包围曹军士卒的弟兄。
毕竟长矛手以及长弋手此刻的情况无法在云梯附近协助,却能够对于略微深入关墙的敌军进行包围、进攻。
第二千五百三十四章 重伤兵与曹军士卒
这些重伤兵的所为都是自己做的,从这一点便能够想象重伤兵的刀盾手需要多么困难才能够将盾牌绑在自己的小臂上,他们需要用牙齿咬住绳索来将盾牌绑好。
而刀盾手如此,这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亦是如此,毕竟他们手中的兵器也是绑在自己的小臂位置,不过杆的尾端则是在手肘之后,尾端并没有跟手肘相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手中的兵器可是长矛以及长弋,在只剩下一只手的情况下,若是不这样绑着,单靠一只手的话,攻击力度可能会削弱。
而且要是面对进攻连固定之处都没有的话,那么怎么能够以那一个点为基点,从而来挡开敌人的进攻,从而寻找到击杀敌人的机会呢?
而之所以不让枪尾跟手肘接触,为得便是防止在接触的过程之中,或者是时间,或者是力量,而使得杆有所行动,若是如此,便会影响到战事。
战场之上一点点的影响,便是会使得原本的发挥出现疏漏,而这样的疏漏往往会成为走向死亡的通行证。
这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因为兵器都这样做了,故而他们手中的兵器自然变成了中短距离型,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士卒自然更加擅长于应对在关墙上的敌军士卒。
这些敌军士卒跟云梯有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因为过于深入而没有确保身后的退路,原本在士卒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曹军士卒便是会使得关墙上的士卒疲于奔命。
而现在有着这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的到来,这些士卒便是能够得到解放,向着云梯那里而去,这样便是能够遏制住曹军士卒的攀登速度。
至于被包围的曹军士卒,至少是两三人一起,这样才能够应对被包围的情况,若是只有一名曹军士卒的话,被包围之下,怎么可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
这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现在都因为杆跟自己的小臂绑在一起,相对于原本那般双手紧握兵器而言,这样使用兵器自然是要迟钝不少。
不过因为人数较多,故而就算行动迟钝,却也有其余的士卒能够协助,这样的行动对于这些士卒而言在一开始并不习惯,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使用多了。
对于这些重伤兵而言,刺击、挥扫都变得流畅起来,可是想要用这样的兵器来进行抵挡则是极为困难,至少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会的。
故而这些士卒若是面对进攻的话,能够躲避便会立刻躲避,当然要是没有办法进行躲避的话,那么便是会用自己身上的甲胄来跟敌军士卒的兵器进行碰撞。
即便是在自己的甲胄上留下划痕,也好过自己就这样战死,他们并非惧死,毕竟要是惧死的话,以重伤为由而不登上关墙来到战场上也是可以。
他们惧怕的是,自己死之前没有多击杀敌军,惧怕的是因为自己的死而使得战事对己方不利,从而使得更多弟兄战死!
他们自己本身已经是重伤之身,自然不希望有弟兄会在战场上死去,毕竟重伤却依旧还活着,而战死的弟兄却无法继续为军伍!为大人!为大汉而继续贡献力量了!!!
右手紧握着长矛杆的一名重伤兵士卒,直接便是首先冲到曹军士卒面前,要知道这些曹军士卒不单单只有长矛手,也有着刀盾手以及长弋手等。
而现在这名重伤兵进攻的便是一名曹军刀盾手,而曹操麾下的士卒可都是其特意选来进攻潼关的,都是精锐之士,再加上之前的战事,这些依旧存活的曹军士卒战力会弱?
而且曹操对于潼关的进攻是以曹军轮流进攻进行的,如此便是能够给予潼关士卒众多伤亡,而且曹军士卒也能够得到多一些的休息时间。
也正是因此,此刻这些曹军士卒都不是什么简单的家伙,即便可能因为体力消耗的缘由,没有办法发挥全力,可是重伤兵因为伤势缘由自然也无法跟原本那般行动。
何况曹军士卒就得到的休息时间较长这一点而言,再加上数量优势才能够将关墙上的士卒压制住,故而面对这名重伤兵的进攻,曹军士卒并没有轻视。
手中的盾牌便是略微向下后将这名重伤兵长矛手的攻击直接挡开,同时大吼一声向其靠近两步,手中的砍刀直接挥下。
面对这样的攻击,这名重伤兵长矛手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挡,至于躲避,则是因为刚刚的攻击,这名长矛手已然将力量多数用出,新力未生之际。
不过也正是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重伤长矛手以及长弋手,为得便是进行协助,这一刀并没有将这名长矛手击杀,而是被一名长弋手用长弋挡住。
也就是说一名曹军的刀盾手能够跟两名重伤兵的长矛手或者长弋手交战,至于曹军的长矛手以及长弋手则是同样如此。
这便是少了一只手对于这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的影响,直接使得自己的力量以及攻击速度削弱,不过好在人多,故而这些重伤兵最多是以甲胄多些许划痕为代价而击杀敌军。
有这些重伤兵士卒的协助,极大的分担了关墙上士卒的压力,不过压力依旧不小,可是在有着抛石机的协助下,曹军的石块在关墙上造成的损伤并没有之前多。
而且那些重伤兵简直就是一群疯子,在曹军士卒登上关墙,或者说是略微离开云梯附近的时候,他们便是会直接上前进攻。
而且这些重伤兵还会注意半空中是否会出现石块,一旦发现有石块的话,那么这些重伤兵便是会为了救援那些在关墙上完好的士卒。
也就是说这些重伤兵会为了救援士卒而直接将对方撞开,毕竟他们手中都有着绑着的兵器,无法用手推,那么便只能够用肩膀撞或者直接用脚踹。
故而关墙上死去的士卒,从这一刻开始多数是这些重伤兵士卒,少数的士卒则是在云梯那里的战事之中死于敌手。
战事依旧在继续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这些重伤兵而言,情况则是更加不利,因为他们消耗的体力太多了。
而且因为有着伤势存在,即便已经止血了,可是却也不是这么一段时间就能够将身体因为伤势亏空的部分补充回来。
此刻一名长矛手右手握着杆直接刺出,可是攻击却直接被曹军士卒躲开,跟之前相比,这一击的速度太慢了!
而这名曹军士卒则是手中的长弋直接向这名长矛手刺出,一边一名长弋手同时出手,可是却慢了片刻,并没有将曹军士卒的攻击挡住。
不过这名被曹军士卒进攻的长矛手也不是庸手,至少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战斗,多少有些习惯了,故而便是略微弯下自己的腰,用肩膀的甲胄跟曹军士卒的长矛相撞。
长矛并没有在甲胄上留下痕迹,甲胄反而因为这名曹军士卒这一次的攻击而破损了,不得不说这名曹军士卒的运气不错,因为他攻击的地方是甲胄间存在的间隙。
故而甲胄出现破损,可是好在这一击并没有伤到这名长矛手,而这名长矛手也不后退,要知道他手中的兵器依旧是长矛,中短兵器,拉开距离进攻才是正途。
当然如果是双手的话,那么自然能够用于近战,可是身为重伤兵,其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依旧向这名曹军士卒靠近。
而且随之这名士卒的长矛则是向着一边挥动,向一名想要靠近的曹军士卒砸下,而面对这样的攻击,这名曹军士卒自然是用兵器进行抵挡。
可是面前的曹军士卒却是反应过来,手中旋转而行,将长矛抽回的时候准备在自己的身前轮转起来。
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撕咬的重伤兵
可是不要忘了之前的一名长弋手,虽然之前这名长弋手的援助不及时,可是却不代表,这名长弋手会就这样让这名曹军士卒继续行动。
这名长弋手直接便是将曹军士卒的长矛压下,使得这名曹军士卒因为突然之间的力量而停顿,虽然依旧能够进行长矛抽回的行动,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之前的长矛手此刻直接在这名曹军士卒的面前,而且不等曹军士卒反应过来,便是直接跃起,向这名曹军士卒撞去。
用自己的肩膀直接撞击在曹军士卒的胸口上,将其撞得失去平衡,甚至有些要向后倒下的样子,不过因为有所准备,故而即便身体前倾,这名长矛手却很快稳定身形。
这名长矛手迅速站好后,子啊这名曹军士卒还没有保持平稳的时候,便是再次前进几步,同时再次向其跃去,这一次,这名长矛手并没有撞击。
相比而言,这一次的跳跃更高一些,这名长矛手直接便是张开嘴巴直接咬在这名曹军士卒的脖颈处,从嘴角便是能够看到极为明显的鲜红之色。
这名曹军士卒还没有平稳便是立刻感受到脖颈处的疼痛感,不由得便是哀嚎起来,同时用自己的左手去掐这名长矛手的后脖颈位置。
而右手则是紧握着长矛,怎么都是一名精锐,自然知道兵器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却被敌人压着,没有办法将兵器拿回来,却也不能够松开!
可是在这名曹军士卒加强手中力量的时候,这名长矛手却也加强了自己的嘴里的力量,对于从嘴角留下的鲜血根本不管,反而是不断加强牙齿的力量。
在这名长矛手的攻击被躲开,同时在自己的甲胄破损的情况下,这名长矛手便知道自己要是跟之前一样就这样进行横扫、挥动以及刺的话,是难以将对手击杀的。
所以这名长矛手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因为在他的想法之中便是不断地增加自己牙齿咬住的深度,不断地刺激这名曹军士卒的精神。
剧烈的疼痛感,使得这名曹军士卒不由得也是咬牙起来,毕竟要是就这样喊出声,感觉自己的气势会削弱,而且对方这样的疯狂举动也使得这名曹军士卒有些疯狂了。
左手不再掐住这名长矛手的后脖颈,而是直接握紧成拳后便是不断锤击在这名长矛手的后背上,发出闷声,同时这名曹军士卒也直接咬在长矛手的脖颈上。
两人就仿佛是在比拼谁坚持不住一般,不过曹军士卒还有使用拳头击打长矛手,故而相对而言,其实重伤的长矛手情况不怎么好。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是单打独斗,要是曹军士卒不去咬长矛手的脖颈的话,那么因为二人靠近,想要进攻曹军士卒的话,准确的位置也就只有头颅。
可是想要确实击杀对方,头颅能够转动以及躲避,故而周围的士卒并没有进攻,可是既然咬住长矛手的脖颈了,周围其余重伤的长矛手以及长弋手会不抓住机会?
这名曹军士卒直接被命中头颅,就算其牙齿依旧咬着这名长矛手,可是却已然生机尽失,甚至这名长矛手能够感受到脖颈的疼痛在慢慢消退。
不过这名长矛手并没有因此就松口,而是继续撕咬,甚至最后直接从这名曹军士卒的脖颈处将一大块血肉咬下来后才停止自己的举动。
毕竟在脖颈传来疼痛的情况下,人可能能够忍住,可是就这样生生将血肉咬下,就算忍耐力再好也不可能不发出声音,除非昏迷或者死亡!
所以在没有听到声音的情况下,这名长矛手便是看了看曹军士卒,才确定其已然丧命,同时将嘴里的血肉直接吐出,一嘴的鲜血,还有少许的肉末。
只不过对于这些这名长矛手并没有管,甚至连自己脖颈的伤口也没有管,便是继续对另一名曹军士卒发动进攻。
以这名士卒为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重伤长矛手以及长弋手都开始这样与曹军士卒进行厮杀,甚至连重伤刀盾手也开始这样进攻了!
当然相对于长矛手以及长弋手而言,刀盾手有着盾牌以及刀存在,再加上是近战,虽然相对而言力量以及体力消耗要多,却也要安全一些。
当然一对一的话,对于这些刀盾手还能够进行,可要是想要一对多的话,却是极为困难,要是原本的话,刀盾手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一对二,甚至更多。
而现在的情况下,重伤刀盾手能够用盾牌抵挡曹军士卒的攻击,可是对于这些刀盾手而言,他们面对曹军长矛手以及长弋手较为简单。
可是如果面对的是曹军刀盾手则是要麻烦不少,因为他们用盾牌的话,曹军士卒也会使用盾牌将攻击挡住,同时能够同时挥刀。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重伤刀盾手却只能够或用盾牌或用刀来进行抵挡,至于躲避的话,则是有可能会使得自己处于险境。
毕竟本身刀盾手便是近战,要是对于曹军刀盾手的攻击进行躲避的话,那么曹军士卒便会用盾牌继续攻击,届时若是继续躲避,便要面对曹军士卒连绵的攻击压力。
如果说不是重伤刀盾手,而是正常情况下的话,那么躲避自然无碍,毕竟双方的配置相当,只是兵器的质量有差距,能够在躲避的同时寻找战机而击杀对手。
可是现在是重伤刀盾手,要是后退、躲避的话,那么只有一只手便难以面对连绵的攻击,所以刀盾手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以抵挡为主。
而他们不会去撕咬曹军士卒的脖颈,毕竟是刀盾手,要是去撕咬脖颈的话,反而可能会使得自己过于靠近,被对方用盾牌或者刀攻击。
所以这些刀盾手虽然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也会用牙齿,不过攻击的位置却不是咽喉、脖颈之类的位置,而是手腕!
更准确的说是在挡开曹军刀盾手的刀之时,便是会直接冲出用牙齿咬住曹军士卒握着刀柄的手腕,至于盾牌那里则是直接也用盾牌抵挡。
当然这样的机会极难出现,所以大多数的重伤刀盾手都是在跟曹军刀盾手纠缠,甚至是处于下风,不过只要有这样的机会,这些刀盾手绝不会措失!
毕竟对于刀盾手而言,或者应该说对于士卒而言,手腕是极为重要的,毕竟要是无法转动手腕的话,那么便无法灵活地挥动兵器。
而战场上的厮杀,若是单纯的直来直往虽然杀伤力不弱,可是无法灵活使用兵器,却是会使得自己的略微危险一些。
而对于刀盾手而言,若是自己握刀的手腕受伤的话,那么不松开刀柄已经是极为不易,想要继续攻击则是更加困难。
所以能够寻找到机会的刀盾手在张嘴撕咬的时候,绝不会有丝毫留情,甚至会迅速将手腕上的筋脉咬断,撕扯下血肉。
同时在血肉被撕扯下来的时候,曹军士卒,或者说只要是人,便至少会因此而停顿,甚至是发出惨叫声,从而使得自己原本的注意力有所分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重伤刀盾手自然会把握住机会,手中的刀直接挥出而夺取曹军刀盾手的性命,当然这样行事的刀盾手嘴中自然也有着鲜血以及少许肉末。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关墙上的血腥气变得越发明显,而且众多的重伤兵可以说只有少数的十余人外,其余人都嘴中有着明显的血液,在嘴角还能够看到些许不明显的肉末。
至于所谓的援兵,并没有必要去寻找了,在这些重伤兵到关墙上进行厮杀的时候,石将军便是立刻命令两名裨将一同协助战事,而不是去寻找士卒来关墙这里。
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如此之缘由
‘滋。。。滋。。。’滑动的声音在这里出现,原来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此刻跟关墙地面在碰撞,刀锋在地面上滑动而发出的声音。
不过很快,关羽便是小跑着的行动停下,直接跃起,手中原本滑动的青龙偃月刀随着关羽的跃起而直接便是转动,自后到前,从上向下直接向许褚劈斩而下。
至于一边的于禁,关羽则是在此刻将其无视,不过于禁也没有办法,毕竟刚刚被关羽略微针对了一番,手臂以及双腿的力量还没有恢复。
而许褚在看到关羽的进攻后,手中的砍刀直接便是举起,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发出响亮的碰撞声,同时许褚双眸紧盯着关羽以及其兵器,眼眸圆睁。
关羽之前青龙偃月刀与地面的接触,进行的便是拖刀计,同时将其自身的气势以及力量进行聚集,虽然时间不长,不过这样的时间,却足够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而这一刀也极强,虽然许褚没有后退,可是许褚的神色,还有此刻许褚原本站立着的双腿略微弯曲,同时地面有些许裂痕,都足够说明这一击的力量之强。
最为重要的是,此刻许褚神色上的不可思议,不单单是关羽这一刀的力量,同时还有的便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此刻直接劈在在许褚的砍刀上的情况。
这一刀,关羽并没有将许褚的砍刀破坏,这也是许褚用自己的气来保护兵器的缘由,可是这柄砍刀却是有着近半被青龙偃月刀砍入,直接嵌入其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褚能不觉得不可思议吗?毕竟他许褚这么长的时间以来就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现在自然极为吃惊。
不过许褚并没有就这样停止跟关羽交战的心思,虽然从实力而言,许褚知道自己不是关羽的对手,可是他绝不会就因此而服输,要不然的话,还习武做什么?!
而关羽在看到自己的进攻取得的成果后,则是心中暗叹,要是还有些许时间的话,要是还有些许距离的话,那么他关羽便是用处最为完美的拖刀计。
也就是说关羽的这一击并不算是其最为强悍的攻击,并不是他的杀手锏,要是再有一点点的距离以及时间的话,那么发挥出完美的拖刀计,关羽自信能够破坏许褚的砍刀。
不过就普通情况的正常实力而言,关羽虽然比许褚强,却并不乏占据明显上风,只有用处这样的攻击,才能够将许褚压制住。
而现在关羽则是双手紧握刀杆后,便是向许褚靠近,直接一脚踹在许褚的胸口,将其踹退,同时青龙偃月刀也借机从许褚的砍刀上拔出。
右手握住刀柄随势向着侧后方扫动而去,而于禁看到青龙偃月刀便是,停下自己攻击的行动,将长枪举起挡住这一刀。
只不过于禁在抵挡住的时候,便是后退五步,而关羽则是在刀击中的情况下,便是停止其继续的挥动,而是再次落在地面上。
廖化手中的长枪挥动,将夏侯惇的攻击挡住,这一次廖化等人跟夏侯惇都是直来直往,廖化并不再以躲避为主,因为现在他们的战力并没有剩下多少。
关羽、廖化以及周仓等等将领都知道,这一次可以说是他们跟曹军的最后一战,要是不能在这一战之中给予曹军重创的话,那么潼关很可能会守不住!
要是不能够给予曹军重创,让曹军撤军的话,一旦曹军再次进行这一次这般的攻势,若是没有援兵,潼关绝对无法守住,所以廖化才会带着将领这样跟夏侯惇交战。
毕竟曹军士卒死伤多一些的确算是重创,可要是能够击杀,或者是重伤曹操麾下猛将的话,对于曹军而言不也是重创吗?
而廖化这里如此,周仓那里自然也是一般,手中斧枪挥舞之间,便是不断给予夏侯渊压力,甚至就算甲胄在交战之中破损,乃至于因此而有贯穿伤,可周仓却依旧未停。
只要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机会,周仓的斧枪便是会在夏侯渊的脖颈、头颅以及胸膛等位置给予夏侯渊威胁,即便无法击杀夏侯渊,却也跟夏侯渊落得个以伤换伤的结果。
这对于廖化以及周仓,对于潼关的守军而言,其实是一种亏本的事情,毕竟他们可是数名将领共同应战一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使得敌军的将领受伤,可是他们这数名将领却也是有伤在身,而且甲胄多多少少都有所损坏。
要知道双方甲胄在质量上的不同,那么锻造出来的时间自然也要长一些,甚至长安城内暂时储存的甲胄都是从河北运送过来的。
长安城内的确有着甲胄,可是数量有限,虽然有着将领以及士卒的甲胄兵器,可因为是远途送来,故而只能够用来作为应急用品。
也正是因此,田丰才需要对于长安、西凉等的工匠所进行安排,毕竟自产自用,方才能够保证兵器的质量,更能保证兵器不会因为远途输送而意外出现腐蚀的情况。
而且有着足够的数量储存着,那么便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立刻更换上甲胄,这样便是能够保证士卒的战力,有利于抵御敌军。
故而田丰对于这些甲胄极为重视,除非情况紧急,要不然的话,是不会用这些甲胄,而且长安毗邻西凉、汉中以及潼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就算田丰从黑冰台那里知道了潼关战事的情况,却也没有调动士卒将这些甲胄送往潼关,毕竟潼关与长安相比,依旧是长安更加重要!
关羽自然也知晓这些事情,故而当初在知道甲胄出现破损后并没有任何说法,反而是刺激了一下全军将士。
当时军伍方才出现甲胄破损,关羽便是言明没有甲胄进行补充,同时以激将的方式让军伍之中的将士鼓舞士气,并没有因为甲胄破损而削弱士气。
而关羽的刺激其实不过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尔等之实力,莫非乃依靠甲胄兵器不成?以尔等自身之能,莫不是并非曹军之敌?’
很浅显以及普通的激将法,不说廖化、周仓,甚至不说副将、裨将等等将领,就是士卒之中也有不少人都察觉到关羽的激将法。
可是这么简单的激将法却是极为有用,毕竟他们各自都明白他们的战力如何,也都知道自己是怎么训练而拥有这样的力量,故而就算察觉是激将法,却也能鼓舞他们的士气。
也才会使得关墙上的战事变得这般激烈,也才会使得双方的军伍之中会出现这么多的伤亡,因为这是关羽麾下军伍上下全部都开始拼命造成的。
也正是那个时候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重伤者,而同样正是因此,这些重伤者在厮杀起来的时候比之关墙上其余的士卒更加拼命。
对于这些重伤者而言,虽然活着很重要,可是战死在前线,却比活着之后在不知名的地方成为巡城者更好!
战死沙场是这些士卒的祈愿,虽然这些士卒多少会跟潼关内的巡城者进行交谈,可是他们更加期望战场肃杀之气。
故而对于已经成为重伤兵的他们而言,战死沙场更加符合他们此刻内心的想法,这对于大多数在沙场上成为重伤兵的士卒而言,可以说都是一样的。
可就算如此,却依旧有着不少的巡城者,他们并没有因为城池、村庄的繁华以及发展便失去铁血战心,这一点能够从巡城者在巡视之时的气势感受出来。
至于说让这些重伤兵自杀,他们不会这样做,那样不单单是侮辱自己士卒的身份,更侮辱战场这一块在士卒心中的意义。
对于关羽麾下的将士而言,只能战死沙场,或者活着离开,绝对没有自杀这一途,无论什么缘由!!!
第二千五百三十七章 石将军之令
曹操军伍就不同的,在曹军的营地之中也有着伤兵营,可是却多为轻伤兵,至于重伤兵的话,若是在医治的过程中太痛苦,这些士卒会直接咬舌。
而医治重伤本身就会失去大量鲜血,在那样的情况下,因为对于疼痛的无法坚持,断然咬断舌头的话,这些士卒会失去更多的鲜血,存活的可能性更强。
何况既然因为疼痛而咬断舌头,那么便是多少说明因为这样的疼痛而使得其寻死,连活下去的念头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会活过来呢?
故而曹军伤兵营之中有不少的重伤兵都因此而死,甚至连治疗都没有,直接便是拿起兵器自杀,除了少部分的重伤兵撑过来了。
当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曹军军营之中的军医不足,并不像向天这样在军伍之中有着成建制的军医队伍,而且还能够作为战场将士来指挥。
当然像向天这样的成建制军医,不说曹操,其实其余的诸侯都没有,而对于曹操等诸侯,或者将领而言想,相对于重伤者,首先进行医治的便是轻伤者。
毕竟轻伤者伤势较轻,能够迅速进行处理,而这样处理的伤口,就算不能够立刻让士卒作战,却也能够在几天后恢复战力进行战事。
而战场就是这样,若是没有战力,那么便是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的士卒,对于将领以及诸侯而言,其重要性都要往后排,不可能那么快进行治疗。
所以才说曹营之中的伤兵营,多数是轻伤兵,他们的伤势可能都包扎好而且能够行动,不过战力有限,故而并没有派遣一同去进攻潼关。
当然也有少部分重伤兵,这些重伤兵可能是军营进行医治的时候坚韧得活下来的,也可能是这些重伤兵自己等待伤口愈合的。
不过能够撑过来的这些重伤兵,他们都没有要进一步参与战事的意思,首先是曹操并没有去看他们,甚至没有派人去看望,对于曹操没有之前那么忠诚。
这里所说的重伤兵至少也是跟潼关上的重伤兵一样,甚至有的重伤兵双腿皆断,或者一只手一只脚断掉的,这些都存在。
对于此刻更加在意潼关攻陷的曹操,怎么会将心思放在这些士卒身上?何况他们的数量不多,而且也因为这样的伤势根本无法形成战力,没有必要过于照顾。
至少在现在没有这个必要,要是战事结束的话,那么为了收拢士卒的忠心,曹操自然会下达些许命令,以算作是照顾这些士卒。
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同的对待方式,而且还有士卒战力、精神上的差距,还有着军医上数量的差距,使得关羽这一方的重伤兵皆依旧是可战之士!
曹操看着面前的潼关,虽然此刻进攻潼关的士卒不过两万余人,却已经是此刻他军伍之中的大半战力,虽然依旧能够看到不少士卒登上关墙。
可是曹操在这么一段时间内却依旧只能够看到双方的僵持,有着战胜的可能,可是却也有着战败的可能,至少抛石机能够给予的支援根本就不足了。
这么长的时间,抛射这么多的石块,再加上此刻曹操所在的位置可是三关之间的平原之地,所以想要得到石块是极为困难的。
而在之前进攻潼关的时间之中,曹军便是使用了不少的石块,现在的情况下,能够抛射出来的石块自然是这一处平原上少有的石块了。
再加上潼关内也有石块抛射而出,曹操抛石机能够给予的援助自然更加有限,而且现在曹操还要注意潼关内抛射出来的石块,防止自己所在之地被击中!
而在将近正午的时候,曹军的抛石机便是停下来了,没有抛石机的威胁,关墙上的士卒厮杀起来则是更加疯狂,当然曹军的进攻也更急紧密。
因为曹操在后面下达了命令,以曹操丞相的身份下达的命令,自然能够让这些士卒鼓舞战意,同时曹操还以丰厚奖赏来让这些士卒变得这般疯狂。
看着面前的战事,曹操有些犹豫了,毕竟现在他曹操的地盘周围遍布敌人,若是这一战能够战胜得到潼关,多少也能够抵御关西的敌军。
可要是无法将潼关夺下,而且军伍已经消耗到这样的程度,若是进一步消耗的话,那么反而会使得他曹操麾下的精锐士卒减少到极点。
而若是没有精锐士卒的话,那么怎么跟其余的诸侯进行抗争?怎么在此刻这样的天下纷乱之中得到更大的权势?
既然已经走上了诸侯这一条道路,那么曹操便明白,自己要么死在这条路上,要么最后功成而得到泼天之势,振奋中原!
不过一小会儿之后,曹操的眼神则是认真起来,既然他之前已经下达了命令,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今天都必须要跟潼关上的敌军战到底。
对于曹操而言,既然下达将令,那么不能够朝令夕改,要不然的话对于军伍士卒以及将领便会失去威信,而失去威信,便代表会失去对于军伍的掌控。
而军伍的重要性,在此刻的天下乱世之中不必多言,所以现在要么就是潼关的守军撑过这一天,要么便是曹军破关而入,否则曹操不会提前下令撤军!!
不得不说,曹操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这样的胆魄以及决绝的确不是袁绍可比的,若是袁绍处于曹操此刻的位置,恐怕会下令撤军吧~
没有什么撤军的命令,厮杀之声更加明显,而且一些从关墙上摔到尸体堆上的曹军士卒并没有就这样死去,而是在昏迷一阵后便是重新加入到攀登云梯之中。
除了真正死在关墙上,或者说是在掉落之前受到致命攻击,以及少部分被石块砸到或者是伤势过重在摔落的时候,使得伤势增加的士卒外,部分的曹军士卒都依旧存活着。
而这些存活下来的曹军士卒便如上文所言继续攀登云梯,而在关墙上的石将军自然发现这一件事情了,不由得则是皱起了眉头。
对于石将军而言,冲锋在前他并不惧怕,带领士卒在外跟敌军摆开阵势交战,他也不惧,可是对于防卫战而言,他多少有些不擅长。
石将军只是不擅长,并不是不会,而关羽也知道这一点,可是却依旧命令石将军担任这样的职责,这既是考验石将军,同时也是信任石将军。
当然能够成为关羽的副将,自然不是什么普通的家伙,石将军以及景将军两人更是跟随关羽征战过不少次,所以其实石将军二人都不擅长防卫战。
一小会儿之后,石将军的双眸之中便是有着狠厉之色,显然从拼命以及凶狠而言,石将军并不比那些重伤兵差!
接着石将军便是直接看向身后的两名裨将说道:“传令各将士,将油倒往关外尸堆之上!烧!!!”说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石将军的双眸极为凶猛。
而这两名裨将一听立刻行礼应诺离开,要知道这里的油可不是滚油,而是他们用来焚烧尸体的油,这些油正常的情况下是用来焚烧己方战死的弟兄的。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两名裨将并没有到左右两侧,而是在城楼这里直接敲动了战鼓还有铜锣,以这样的声音来传达命令。
要是一些复杂的命令,自然是需要亲自去言明,可是这样的命令在向天的军伍之中早就有打算,这样的战鼓以及铜锣彼此交响的声音,便是石将军的命令。
毕竟当初向天也曾使用这样的方式来阻碍敌军的进攻,为己方守卫城池争取时间,所以向天亲自将这样的命令方式弄到军伍之中。
要知道这样做,可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毕竟当初向天应对的是异族,而现在却是大汉之民!!
第二千五百三十八章 鸣金收兵
应战的敌人不同,那么若是用同样的方式,则是很可能会使得造成的影响出现极大的不同,毕竟对于大汉之民而言,异族便是野人,这样焚烧尸体完全是无所谓的。
而大汉之民则是有着儒学传授,主张死后之人入土为安,这样进行焚烧会受到极大的反对,当初向天要推行这样的事情可也是极为困难的。
不过好在当初向天有进行课程,更是让当时的百姓对于课程极为深信,同时军伍之中更是言明尸体死后埋骨异乡不得归还的悲伤,才让士卒以及百姓对此没有过多抵触。
当然随着地盘的扩大,这样有着抵触心理的人员自然依旧存在,也正是因为包括这一点在内的缘由,所以向天才会在扩张地盘上这么缓慢。
故而在关墙上的士卒听到这样的声音后,多数士卒都不由得神色有些许惊异,可是他们对于曹军士卒的进攻却没有丝毫停顿。
而且对于这样的命令,他们也没有进行抵触,直接便是从自己的腰上将一个皮囊解下,与以前不同,并不再是用陶罐装这些东西。
或者应该说虽然也有着陶罐,可是在守卫城池的时候,他们便是用皮囊装了一些油在其中,而陶罐之中的油则是在军营之内,当然军营之中依旧有着士卒在守卫。
毕竟粮草也在营内,就算是现在的情况,这些守卫的士卒依旧没有离开,不过这也自然,毕竟关羽没有下令,而这些守卫之人自然是军医代劳了。
而这些士卒解下皮囊后,有空的便是直接从在抵挡曹军,攻击曹军士卒的人员手中将皮囊接过,之后便是各自打开,疯狂甩动,将皮囊内的油倒往关墙外。
在云梯周围的士卒依旧在应对着从云梯攀爬而上的曹军士卒,当然这些将油倒往关墙外的士卒也不是极为安全的。
这些士卒想要更快以及准确地将油泼洒到关墙外,便是需要让视线能够看到关墙外的情况,从而保证油洒落之地有着足够的尸体,甚至是泼洒在云梯也是可以的。
可是这样的话,这些人便是跟弓箭手相似,都会成为关墙外曹军弓箭手首要的进攻目标,毕竟都将自己的头伸出关墙外了,这些曹军弓箭手还不瞄准?
所以这些士卒在倒油的时候也是挺危险的,不时地便是要面对箭矢,而且因为区域缘由,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空间行动进行左右闪避。
最多只能够摆动自己的脑袋,躲避向其头颅而去的箭矢罢了,不过也有不少士卒因此而死或者成为如重伤弓箭手那般的重伤兵。
不过无论这些士卒是重伤、轻伤还是被箭矢命中要害而死,他们手中的皮囊依旧向外,就算是死去的士卒也是如此,双手依旧抓住皮囊而让油倒出。
牺牲了多少士卒不知道,可是这样的时间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毕竟各士卒倾倒而出的油并不算多,所以很快便是在确定皮囊内的油倒完后便立刻收回身形。
至于火焰则是很简单,不说即便是在此刻关墙上依旧有着燃烧着的火盆,还有关墙上在烧水的地方,单单是这些士卒甲胄之内的火折子也能够进行使用。
不过相对而言,火折子这种东西是属于紧急情况才使用的,故而这些士卒迅速便是到火盆或者烧水之处拿出火把后直接扔到关墙之外。
在关墙外进攻的曹军士卒有不少人都看到了火把的下落,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疑惑,毕竟夏侯惇等将领都在关墙上,并没有在关墙外指挥战事。
随着火把的下落,最后在触碰到尸体堆的时候,‘轰’地一下子,火焰便是迅速升腾而起,虽然不至于说是关墙外一整片全都是火焰,却也有大部分在燃烧着。
热烈的火焰,鲜艳的光芒,还有那极为刺鼻的烤肉味道,在顿时间内便会在关墙外的曹军士卒感官下变得极为明显。
这些火焰并没有阻拦这些曹军士卒攀爬云梯,不过多少有些许影响,因为有些许油泼洒到了云梯附近,故而在火焰升腾而起的时候,一些云梯也被火焰逼近。
故而对于这些曹军士卒而言,能否克服这样的火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还有着那弥漫着的烤肉味道也在极大的刺激着曹军士卒的内心。
当然关门这里则是完全成为了一条火海,原本在关门这里冲撞的曹军士卒被泼洒到油,冲城车也是如此最后火焰落下,这些曹军士卒直接发出惨叫以及哀嚎。
使得原本在冲击关门的曹军士卒立刻后退,甚至原来那些此刻被火焰覆盖全身,在随意跑动、滚动哀嚎的士卒。
曹操看到这样的一幕不由得双眸圆睁,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可能出现,毕竟在之前的战事之中虽然没有遇到焚烧尸体的事情,可是直接用火攻击败敌人也有过。
故而虽然微风的吹拂,曹操就算闻到这样的烤肉味道,却也不会有所不适,虽然曹操略微挑了挑眉,却也没有因此就命令士卒后退。
而这些士卒不愧是曹操亲自选择以及带领而来的士卒,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火焰以及味道而没有立刻攀登,可是不过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便是立刻再次进行攻击。
对于味道熟悉了的话,其实便能够继续自己的行动,主要是看着焚烧的尸体,闻到烤肉的气味会给予心灵极大的冲击。
正常人在这样的感官冲击下,可是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才有可能略微正常过来,可是这些曹军士卒却不过花费这么一些时间便立刻再次冲击。
不过这么些时间,对于关墙上的士卒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情,毕竟他们应对曹军士卒的进攻多少有些许疲乏,能够有极短时间的休息。
而且石将军这样的命令,能够使得关墙上的士卒得到喘息之机,却也能够使得关墙外的尸体堆减少,这样便是能够确保从关墙上掉到关墙外的人员不会因为尸堆而削弱损伤。
这样则是能够在对付曹军士卒的时候,给予对方更多的损伤,不过石将军下达这样的命令,届时恐会被他人置喙。
不过现在是战时,关羽就算知道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他已经下达了命令,交给石将军,既然如此,就算有什么事情也要在战后,而不是现在!
随着战事的进行,就算曹军士卒再次勇猛地冲击,就算关门那里的火焰慢慢消退,就算曹军士卒再拼命的攀登云梯。
可是却依旧跟关墙上的士卒僵持着,即便出现过不下百名曹军士卒在关墙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可是在重伤兵的拼命之下,却在短时间内便是将这些曹军士卒拼杀掉。
曹操在关墙外看到了不下八次,每次都是近百,甚至是超过百名士卒在关墙上占据一定的空间,可是却都在不过一刻钟内就被拼杀掉。
而且曹操不只百次的看到关墙上的士卒直接跟曹军士卒一同掉落到关墙外,这么多的次数,足够让曹操明白,潼关内的敌军士卒是在跟他曹操麾下的士卒选择一同死亡。
曹操的双眸闪动着,可是却双眸同样微眯着,眼中究竟闪过什么样的思绪,不得而知,不过从曹操郑重的面容便能够知晓,他现在的心情有多糟糕!
而在周围的士卒以及将领并不是什么高位之人,不过许褚依旧留下护卫,故而对于曹操而言,其自身的安全倒是不用过分担心。
夕阳而现,耀眼红芒照射在平原之地,照射在依旧有着些许火焰的尸体堆上,照射在血液之上,进入到曹操的眼中。
最后曹操则是直接大声喊道:“鸣金收兵!!!”现在时间已经晚了,而且这一次也无法夺下潼关,这一点曹操极为确定!
第二千五百三十九章 曹操下达之令
虽然曹操还有着不少的军伍士卒,而且凭借这些士卒继续进攻潼关的话,并不是无法将潼关夺下,可是届时他曹操麾下的兵马恐怕会不足三万!
要知道他曹操带领了多少士卒前来进攻潼关,要是最后不足三万的话,那么他曹操就真的麻烦了!毕竟周围的各诸侯都没有进行联盟,有着进攻他曹操的可能!
在宛城留有曹仁以及军伍,能够防备刘表,而在徐州有着乐进以及其麾下的军伍,也能够抵御袁绍,可是要抵御河北的话,便只有他曹操亲自在许昌准备的军伍。
而此刻麾下的这些军伍便是这样的存在,在兖州那里安排的军伍并不多,多数的军伍都安排在许昌周围,这样能够随时驰援宛城、兖州以及徐州之地。
而曹操带领来的士卒可是精锐,这一次为得便是要在可承受范围内将潼关夺下,而最后要是存活下来的精锐不足三万的话,那么便是一种失败!
而且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之前曹操看到的那些敌军士卒跟他曹操麾下的士卒一同从关墙上下落的一幕,曹操便不得不更加重视潼关的士卒了。
士卒会做到这样跟敌方士卒一同从关上落下,选择一同跳关而死,显然只有在确定其无法击杀敌军士卒,或者存活时间不久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
毕竟要是能够确保自己活下来,或者说能够保证自己性命无忧而击杀敌军士卒的情况,又怎么会选择这样同归于尽的办法?
可是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在无法击杀敌军士卒或者自己存活时间不久的情况下,选择这样的办法,会选择这样的办法,便只能够说明一件事情。
那就是敌军士卒有着足够的觉悟,而拥有这样的觉悟,那么便是精锐,这样的精锐士卒,加上战力不弱的将领,以及将领数量的优势,还有指挥者的能力。
曹操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确定的想法,不过对于曹操而言,这一次的战事却是知道了不少的东西,虽然损失不少精锐士卒,可是却也不是没有收获。
而在曹操下达鸣金收兵的时候,火焰其实已经减小了不少,毕竟倒出的油并不多,而且尸体并没有更多的引火之物,火焰会随着对尸体的焚烧而慢慢变小。
毕竟即便是已经死去一些时日的尸体而言,它们的身上依旧有着一定的水分未曾流失或消散,故而火焰的焚烧便会跟这些水分抵消一些。
而正是因此在确定信号后,夏侯惇、夏侯渊以及许褚、于禁都拼命对自己的对手发动攻击,逼退关羽、廖化以及周仓等人后,便是迅速离开关墙。
不过相对于之前的战事而言,这一次廖化、周仓,包括协助二人的将领,身上的伤势都不小,廖化的左手手臂有着极为明显的深刻刀痕。
而且要不是廖化的甲胄抵挡了夏侯惇的进攻,最后才破坏的话,廖化就不是这样的深度刀痕,更有可能的是整支左手都被砍下来!
而周仓则是在左侧腹部位置有着一个明显的枪击伤口,伤口也很深,不过却没有形成贯穿伤,并没有损伤到内脏。
而协助二人的将领也都有着伤口,不过并没有出现重伤的情况,也就是说并没有出现被斩断手脚的情况出现,从这一点而言,算是很不错了!
不过廖化、周仓还有那些将领身上的甲胄都破损了,虽然依旧能够穿戴在身,可是却并不如之前那般能够将身体大部分要害位置保护着。
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身上的甲胄虽然都比之其余诸侯要好,可是保护的位置也主要是前胸后背,还有膝盖等地,至于脸部以及脖颈处是没有保护的。
同时要是被击中双腿的话,也是没有保护的,当然士卒以及将领的甲胄护卫的地方终究有不同,士卒的甲胄护卫要更少一些,质量也有些许差异。
而关羽并没有这么狼狈,不过关羽此刻却也多少有些许喘息,这在廖化以及周仓看来,多少有些许不可思议,不过二人还有其余将领都疲惫不堪,没有就此多言。
不过就算现在这样的情况,关羽依旧需要下达命令,廖化等将领都被关羽勒令去进行疗伤,同时带上受伤的士卒全部去治疗。
而在关墙上则是暂时交给依旧存活着的重伤兵,他们虽然因为伤势的情况而没有办法有效行动,可是在看守以及警戒上却也能够进行。
而其余的士卒则是都去休息以及治疗伤势,毕竟关门后抵御着冲击的士卒现在也疲惫不已,即便没有明显的伤势,却也需要休息。
至于将领的话,关羽亲自在关墙上守卫以及警戒,同时还有石将军,至于其余的将领全部都被关羽命令去休息了。
而夏侯惇等人撤退回到营地后,曹操则是在让夏侯惇等人去包扎后便是立刻将他们召集起来,毕竟现在情况如此,自然有不少事情要继续了。
廖化等人的伤势如此,夏侯惇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夏侯惇此刻身上并没有穿戴甲胄,因为他的甲胄可以说已经破破烂烂了。
完全成为了一堆废铁,当然夏侯渊也是一样,而且二人身上有着不少的布条包扎着,明显之处便是有着双手的手臂,还有的便是脖颈之处。
显然二人的双手乃至于脖颈都受伤了,而夏侯惇则是在右腰部的位置也有着布条包扎着,而夏侯渊则是在左腹部有着布条包扎。
相对而言,夏侯惇的腰部上的伤势是被划伤的,伤口不深,而夏侯渊则是被刺中,当然伤口也不深,要不然的话,二人又怎么能够来营帐之中?
而许褚则是拿着一柄破损不堪的砍刀直接便是丢在地上,甲胄虽然依旧完好,却也能够看到些许痕迹,明显受到破坏,只不过依旧有着一定的防护作用罢了。
不过许褚的双手上也有着布条包扎着,不过并没有夏侯惇以及夏侯渊那般,当然相对而言,许褚的掌心也有着布条包扎着。
而于禁虽然甲胄完好,而且兵器依旧可用,甚至身上并不需要布条包扎,不过却脸上没有太多的血色,相比而言,更不如夏侯兄弟以及许褚。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关羽在跟许褚以及于禁交战的时候,许褚被关羽着重进攻,可是对付于禁,关羽也不会留手,虽然没有用刀锋攻击于禁,却用尾端或者刀背碰撞于禁。
在交战之中,于禁从嘴里吐出的鲜血之多不下于许褚伤口流淌失去的鲜血,甚至要更多,也因此于禁的甲胄虽然完好穿戴着,可是却有着明显的凹陷之处。
曹操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些将领此刻的情况,又看了看许褚那被扔在营帐内的砍刀,最后直接说道:“全军准备撤军!即刻回返许昌!!!”
夏侯惇直接说道:“丞相!!我等进攻潼关如此长时间,眼看着即将将其夺下,为何。。。。”不等曹操开口,荀攸则是行礼说道:“夏侯将军。”
在发现夏侯惇的目光看过来后,荀攸便是继续说道:“莫忘了南匈奴之人恐已然与向天联盟,若此刻南匈奴之军南下,潼关之军出击。。。。”
夏侯惇一听便明白什么意思了,故而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曹操则是看向许褚说道:“刀是。。。。”许褚一听直接说道:“为敌将所斩至此!”
曹操一听则是不由得叹了口气,接着看向荀攸说道:“公达!即刻着手准备撤军之事!!深夜之时立刻撤离!!不得有误!!!”
荀攸一听便是立刻起身应诺,而曹操看向夏侯惇以及夏侯渊说道:“元让!妙才!即刻带领伤兵离开营地,自武关前往宛城!静待本相带领之军而至!!!”二人一听立刻应诺。
第二千五百四十章 关羽之作为
曹操在行军之上有着各种不同的方式,在这样战事刚刚结束的情况下,便是立刻带领士卒撤离,这并不正常,毕竟士卒经过战事后体力消耗极大。
而且夜间行动,很可能会出现另外的情况,所以正常而言,撤军都不会在夜间,当然夜间撤军也有好处,那就是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极低。
毕竟若是撤军的途中被敌军士卒追击或者进攻的话,那么便是会使得撤军的行动受到阻碍,甚至会使得军伍因此而受到重大损伤。
而正常而言,夜间撤军会因为无法看清楚道路而行动缓慢,甚至可能会因为这一点而使得军伍在道路上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却能够确保不那么容易被追击。
而白天撤军的话,道路情况极为明显,撤军的速度足够迅速,却极为容易被发现,而曹操就选择夜间撤军,这多少算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毕竟这里是平原之地,而且宛城那里并没有回传什么不好的消息,也就是说宛城依旧在曹操的掌控中,那么武关自然也是如此。
在能够确保自己退路的情况下,而且是平原之地,并没有可埋伏的地方,故而才说曹操这样选择夜间撤退是正确之选。
而且让伤兵先行,届时就算真的有追兵出现,曹操也能够带领剩余军伍抵挡,甚至就算是曹操带领军伍撤离的时候,也能够有着足够战力,不会因为伤兵而拖累行军速度。
同时曹操这样的安排也多少表明了曹操对于这些伤兵的重视,故而也能够凝聚这些士卒的战心以及忠诚,即便这一战败了,却也是损失战力,并没有失去对军伍的掌控!
而关羽对于曹军究竟会怎么做也有猜测,不过曹操究竟会怎么做,其实关羽并不知道,毕竟向天对于曹操极为重视以及警惕,曹操做出什么选择都不古怪。
也正是因为向天对于曹操保有警惕心,故而关羽对于曹操亲自领军才会这样谨慎,要不然的话关羽却是要试试夜袭敌营的感觉。
被动挨打,进行防卫战并不是关羽擅长的事情,主动出击,是关羽,甚至可以说是多数将领擅长之事,当然要不是当初在并州常年以守卫而带领军伍的话。
没有当初关羽与张飞二人带领军伍把守要道的话,他们二人此刻的心性会更加激进,关羽现在会有这样的谨慎以及耐心,也是当初培养出来的。
关羽只是让士卒保持警惕,依旧跟之前一般,在一段时间后便是扔出火把,看看关墙外的情况,这样则能够确保不会有敌军靠近。
夜在慢慢过去,战死的弟兄,多数是重伤兵之人,现在也已经渐渐在校场,甚至更大的区域上摆放好他们的尸体。
甚至从关墙上跟敌军士卒一同同归于尽的尸首,也有士卒出关在外将其寻找而回,一具具尸体都摆放着,众多伤员都聚集着。
他们的确接受了关羽的命令休息,可是他们自己给予自己的休息时间,却是在焚烧这些战死弟兄之后,对此关羽也没有强求。
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即便没有完全听从,身为主将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对于士卒的教育以及训练,便是要他们有着自主性,而不是只会完全听从命令的机器。
在向天看来那样完全听从,而没有任何临场应变能力的士卒以及军伍是不合格的,毕竟就算是向天,也依旧是人,只是战力极强,却依旧不是全知之辈。
所以具体的情况全部都是由在场的具体人员负责,上面的人负责下达命令,或者说是所下达的命令便是主要负责人要完成的最后结果,至于过程,并不会去管。
关羽下达的命令是让这些士卒去疗伤以及休息,而在校场这里的士卒一个个都包扎完毕了,也就是说至少也完成了疗伤这一点,至于休息与否,什么时候休息,总不能一起管!
毕竟就算人感到疲惫,可是困意之类的却不一定会因此就产生,也不是能够立刻就休息,所以这样的事情无法强求,故而对于这些士卒的作为,关羽知道,却没有去强求。
校场上依旧是那般熟悉的顺序,而且在这里主持的依旧是廖化以及周仓,二人在将伤势处理好后,便是一同得到消息,来到了校场。
虽然说不是二人下达的命令,而是士卒自发的行动,可如果没有人主持的话,那么多少会有些让士卒寒心的可能,故而二人都前去了。
至于关羽并没有去,校场上的士卒也理解关羽,毕竟现在曹军并没有真正的退走,而且潼关距离曹操的地盘最为接近,驻守潼关,就要有着随时抵御曹军的心理准备。
而对于这些士卒而言,正是因为关羽亲自在关墙上进行警惕,他们才会这么安心在校场这里进行这样的事情,要不然担心敌军进攻有怎么能够全心投入呢?
对于这些士卒而言,这样焚烧尸体的场合,是在恭送自己战死的弟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物,而面对这样重要的情况,自然要全心投入才是。
依旧如原本那般,战鼓之声响起,火光通红闪耀着,将夜空也点亮,而背对着的关羽,则不过是略微抬头看了看后,便双眸依旧看向关墙之外。
时间流逝之间,关羽一夜未眠,而在关墙上守夜的士卒却是换了三批,可就算如此,关羽依旧双眸紧盯着关墙外的情况。
他关羽在这么一段时间内,自从曹操带领兵马到潼关外,其休息的时间却不过数个时辰,且每次休息最长不过半个多时辰,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
关羽的精神其实消耗极大,可是却也没有办法,毕竟在潼关之内他关羽的实力最强,而且自从廖化以及周仓带领将领应对夏侯惇以及夏侯渊开始,便需要安排好将领休息。
原本有着众多将领在,那么就算关羽休息也没有什么,毕竟有这么多将领,总不会都有所疏漏吧?故而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关羽休息的时间是最长的。
当然正如上文所言,最长依旧没有休息一个时辰,这是关羽身为主将,自己给予自身的职责以及重担,他既然带领兵马守卫潼关,便不容潼关有失!!
而也正是关羽这样的做法,潼关内的士卒对于关羽才会这般敬佩,同时关羽也极为重视潼关的将士,他们也了解关羽,故而都没有劝说关羽去休息。
毕竟潼关的将士明白,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休息,尽快将自己的伤养好,让自己拥有战力,这样才能够更好保卫潼关,而只有如此,关羽才会去休息。
不过天亮了好一段时间后,关羽双眸紧紧盯着远处的曹营,眼中极为困惑,毕竟到现在还没有看到炊烟,曹军士卒难道不用吃饭吗?
关羽自然怀疑曹营之中已经没有曹军了,可是现在多数的士卒依旧在休息,而且士卒的体力以及伤势依旧存在,将领也还在休息。
而这个时候周仓以及廖化二人终于到来了,他们二人昨夜休息,而休息一整夜后,虽然身上依旧有伤,可是却依旧有着战力。
至于其余与廖化、周仓二人应战夏侯兄弟的将领虽然也有战力,可是身上的伤势较二人而言更重一些,现在就算能够行动,却也无法如平常一般。
而廖化以及周仓虽然也有伤势在身,却至少行走的速度较之之前不会太慢,而廖化看着关羽,又看了看远处的曹营,并没有说什么。
关羽直接说道:“廖化!带领重盾刀盾手去曹营看看,防备袭击!若是有异,即刻回关!!”廖化一听立刻行礼应诺离开,而关羽看着周仓说道:“周仓!召集骑兵随时支援!!”
第二千五百四十一章 关羽之所想
虽然说是骑兵,不过却是关羽军伍之中的哨骑以及那些用来拉动车辆的马匹形成的骑兵,就战力而言,是无法跟吕布这样真正意义上的骑兵相比的。
不过因为双边马镫的存在,故而想要骑马还是很简单的,而且有着哨骑的存在,多少也有着一定的战力,而这些哨骑,在之前并没有被安排在关墙上。
这些哨骑在打探情况上有着足够的作用,而且哨骑是属于单兵行动的存在,个人的战力也不弱,要是到关墙上的话,那么便是一种浪费。
故而当重盾刀盾手在关门后抵御着冲击的时候,这些哨骑其实也是在关门那里静候着,因为如果关门被真的撞开的话,那么重盾刀盾手反应过来能够阻拦倒还好。
可要是重盾刀盾手没有反应过来,而是使得敌军士卒冲进来的话,那么这些哨骑便是会届时冲击过去,将敌军冲散,等到重盾刀盾手将防线筑起后便将这些敌军击杀。
这是一种作战时的打算,在战场之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么便是需要对于这些可能进行一定的防备,即便最后不过是徒劳之举,却也能在战时安心,不是吗?
而很快廖化便是带领着刀盾手向曹营而去,当然行动虽然快,却也极为谨慎,至少关墙上的士卒还探了探关墙外的情况。
若是有人行动在外,那么自然可以发现,不过这么长的时间,关墙外都是尸体,自然不会是有着可以行动之人,故而廖化才会在这个时候带领士卒出关。
当然廖化是在刀盾手之内,刀盾手形成方阵,缓慢前进着,而周仓则是带着骑兵在关门那里等待命令,而此刻关门则是已经重新关上了。
虽然关墙外是平原之地,能够明显看到周围的情况,可是潼关终究是建在两座山脉之间,若是曹操带领军伍躲到山中,趁机杀出的话,那么潼关就没了!
故而关门必须关闭,虽然两座山脉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货色’,可是只要不深入山脉,只在最外围的话,那么多少还是能够保证安全的。
潼关两侧的山脉,极为广阔,若是有人想要带领士卒攀登山脉从而进击潼关的话,那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毕竟这两座山脉内情况极为复杂。
单单连绵不断,难以攀登的地形就足够确保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随便进入的,而且山脉之中还有各种猛兽存在,深入其中就算被猛兽围攻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山脉之中的野兽却也无法到达潼关之上,毕竟为了防备野兽可能出现的冲击,在左右两侧则是有着高台,能够对于野兽进行阻拦。
故而就算真的有士卒能够从山脉靠近潼关,想要到高台之上却也极为困难,除非有什么特殊用具,同时防备松懈,要不然还真难以用这样的方式侵入到潼关之中。
不过若是埋伏在山林之内,埋伏在外围的话,关羽等人若是因为曹军没有行动而松懈的话,届时曹军出击,潼关自然就危险了。
而关羽自然也是考虑到这种可能才会让廖化带着重盾刀盾手,毕竟他们的行动虽然缓慢,可却依旧保有战力,且形成阵型后,面对步卒能够进行最好的防卫。
这样能够确保廖化以及军伍的抵挡能力,届时只要廖化等人行动到关门,而周仓杀出去的话,便是可以让遭受到袭击的廖化等返回关内。
双眸随着廖化以及重盾刀盾手的阵型行动而移动,同时脑海之中也在进行着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应该下达的命令。
所谓的兵贵神速,要的不单单是指挥者的临场应变能力,更是需要有着对于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要如何应对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迅速下达命令,才能让兵马的行动足够快!
不过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廖化带着军伍在进入曹军营地一段时间后,便是撤出,不过却依旧保持着阵型,行动的速度依旧缓慢。
显然廖化也明白谨慎的重要,而正是因此,关羽才会派遣廖化,而不是派遣周仓,毕竟若是周仓的话,现在返回可能不会依旧保持阵型吧~
关羽在内心之中的想法廖化以及周仓自然不知,不过当廖化带领士卒安然回到关内,且确定关门重新关闭后,关羽总算是松了口气。
当然在让廖化进入之前,关羽还直接询问了廖化一番,确定回来之人是不是廖化,同时以暗号进行确定。
暗号的确定,是各军伍将领自己负责的,而且每天都能变,而这样进行暗号,为得便是防止这名将领是否存在被威胁的情况,如果有自然是另一番行动去救人了!
当然在暗号对上后,自然能够保证双方的安危,能够确定彼此的安稳自然是最好的,毕竟曹营距离潼关较远,关羽又不想要浪费气对于视力进行增加。
毕竟在无法确定敌军是否真的撤离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方式,关羽不过是在削弱自己的实力而已,这对于己方而言并无益处。
而且关羽用这样的方式能够短时间增加视力,可是却也仅限于看,而听以及感觉什么的却会比之身处当场要弱。
要是想要凭借看的话,关羽自然只要用这样的方式即可,何必让廖化带领军伍出关?为得还是在当场时的感受。
在战场之上,将领的指挥,除了需要有着计划之外,将领也需要有着在临场上的直觉,这种直觉的培养极为困难,不过总的来说,实力越高,对于某些直觉便会越敏锐。
比如说是躲避一些致命的攻击,还有就是足够的经验也能够产生对某方面的直觉,如被他人跟踪之类的。
而廖化实力不算弱,而且在向天势力之中的将领,都多少会一些隐匿自己实力的能力,故而对于隐匿的气息多少也有着一定的直觉。
同时廖化也有着一定统领军伍的经验,所以如果说是在曹营之中察觉到什么不对的地方,那自然能够立刻进行相关布置,也能够回禀关羽。
战争便是如此的事物,而对于廖化、关羽等人而言,这些都已经习惯了,故而廖化以及周仓一同来到城楼内面见关羽的时候,都神色平静。
关羽从廖化那里得知了曹营之中只剩下一个空旷的营地以及尸体,其余的可以说全部都带走了,当然一部分的旗帜并没有带走。
不过就一些旗帜以及营地罢了,而且营地内的营帐数量也不算太多,还有着横七竖八的木块在营地之中,极为杂乱。
而且廖化也表明并没有什么异样感,不过就算如此,关羽却依旧保持沉默,并没有立刻派遣士卒将曹营给拆掉。
因为这么一段时间曹军的进攻让关羽明白曹操麾下将领之中也有着强悍之辈,而且士卒拼杀勇猛,再加上抛石机,完全不是过往遇到过的那些敌人。
甚至关羽确信曹操的不俗,毕竟在经过一开始他关羽派遣人员在战后于关墙外收集箭矢,而他曹操任何作为都无果后,却依旧派遣哨骑监视,并没有多余举动就可知晓。
关羽之前派遣士卒将箭矢回收除了保证箭矢数量以作为御敌之用外,多少也有着挑衅曹操的意思,可是曹操却一直都没有带领大军在夜间到潼关。
若是进行夜间攻防战的话对于守备方极为有利,因为进攻一方很难知晓自己前方究竟怎么样,而且夜幕之下,多少会让人心中有些许恐惧。
而要是带领大军到达潼关,却不进攻,便是中了疲兵之计,而且还多少能够削弱指挥者对于军伍的掌控,可是这些全部都没有实现,因为曹操没有行动。
从这一点,关羽便对曹操极为重视,也才没有立刻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