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娇气得很(一更)
各回各家,各找各……安郡王直接成了安亲王,秦王殿下在宴后得了几个美人,虽然没有像安郡王一样可是赏赐也不少,先休息一阵,再说,凡是有功的将士也都在宴会后被赐了各色的美人。
各色的美人领回家有人欢喜有人愁。
运送回京城的各俘虏献俘后被关押了起来,关在天牢里面,一些妇儒被赏赐给了下面的各将士。
大多都高兴,各府派去午门的人早就回来,没有去看献俘的都知道了献俘的情形,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见面的样子,没有入宫参加宫宴知道宫宴结束,接着打听。
纪府,竹园,赵嬷嬷几次出去,几次回来,四爷终于回府了,还有……
大夫人们回府很久了,大老爷二老爷也在府里,四爷回来得最晚,可能因为秦王殿下回了京。
郡王爷成了王爷,这可是大好事,她们都高兴,郡主也是。
没想到郡王爷会成了亲王,也对,王爷可是得胜归来。
萧菁菁看见四爷,四爷远远走近,手转着玉板指,穿着深色的大氅,风一吹,扬了起来,上面落着点点的雪,天一黑,又飘起了雪来。
赵嬷嬷抬头看了一下外面,和七巧冬菱几人一起站着,陪着郡主出来,站在屋檐下面,前面就是走廊,天地间静悄悄的,除了踩在落雪上的声音。
没有别的了。
“郡主,四爷。”
“嗯。”萧菁菁听了赵嬷嬷的话,没有说什么,赵嬷嬷见雪好像更大了,好在四爷回来了。
四爷的身后跟着两个人,天色一点点发暗,到处都点着火炉还有碳盆,她们后退一步行了礼。
纪尧点头,叫起,走近菁儿,看向她握住她的手,摇头,萧菁菁也看着四爷。
纪尧目光落在菁儿的小腹上拉她走,发现她的手不算冷,抱着暖手炉才放心,还是握紧她的手扫向赵嬷嬷她们,往里:“外面冷,菁儿出来做什么?为什么不在屋子里等,又下雪了,今天怎么样。”
“老奴等让郡主在屋子里等,郡主一听说四爷回来就出来。”赵嬷嬷恭敬的插了一句,直起身。
“四爷呢。”
萧菁菁握着四爷的手,没回答也没看赵嬷嬷,问四爷,赵嬷嬷派去的人回禀了午门献俘的情况,她知道了,宫宴的赏赐她也听到。
父王得了几个美人,从安郡王成了安亲王,这是她没有料到的。
贺侧妃还有秦王妃——
“宫宴很热闹。”纪尧开口,侧过头来,凝着她的脸,低头微微笑:“为夫不冷,天天在外面跑,哪里会冷,热得很,马车上还有暖手炉,菁儿不是摸出来了,不像菁儿,菁儿娇得很。”
最后几个字是在她的耳边说的,低低的,笑声响起含着没有说清的意味,像是贴着她的耳朵,很痒。
萧菁菁听着四爷说,转向他,看着他眼中的星光一样的笑意,她哪里娇了?四爷最爱在床上说她身娇体弱,她。
“倒是菁儿不该出来。”纪尧说:“菁儿还没有说怎么样。”
“我也有手炉,天黑下来了。”
萧菁菁说话。
纪尧还是笑,凝着她低低的笑:“菁儿今天乖不乖?”
“很乖。”
萧菁菁回答。
七巧冬菱赵嬷嬷:“……”哪里乖呀,郡主也会说,四爷不知道信没有信。
纪尧更是想笑,看着她的小腹,手放在上面,摸了一下,他的女儿,日盼夜盼盼来的和菁儿的女儿,不是臭小子:“是很乖。”他道。
萧菁菁感觉着他摸着哪里,知道四爷的意思,七巧冬菱赵嬷嬷等看着。
“……”
到了里面,赵嬷嬷招呼人新沏了热茶,送到四爷和郡主面前,留下的丫鬟婆子不多,送了热茶,丫鬟婆子退下,赵嬷嬷和七巧冬菱也没有留,她们还有事,萧菁菁和四爷一起,纪尧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很暖,很热呼,舒服的一笑,晚膳还要一会,碳盆上面放着几只红薯,烤了一会了,散发着热气,有淡淡的香气散出来了,能闻到。
“菁儿?”他看过去:“烤的红薯?”轻轻笑起来。
萧菁菁也看到:“是我让嬷嬷她们烤的,四爷在外面回来,外面冷,烤红薯配茶水,一会就好。”
“为夫饿了。”纪尧说,闻着那股甜香,就饿了,他伸出手拿起放在一边的夹子,拔弄了一下碳盆上架着的铁框,上面是烤红薯。
一下一下拔弄,看看。
萧菁菁:“我让小厨房快点准备好晚膳送来,等红薯好了,可以先用一点惦着。”
“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安亲王爷(二更)
“……”
萧菁菁叫了人吩咐了。
“想来菁儿都知道了,太子殿下和秦王很是和乐融融。”纪尧看菁儿叫了人吩咐人退下去开口道:“秦王殿下变得冷了,太子殿下不以为然,所有人都没想到。”
说完轻轻一笑。
萧菁菁回头,听到了,点头,望着四爷,秦王变得更冷?
“菁儿这样看为夫,让为夫想亲你。”纪尧见状笑起来,萧菁菁:“四爷说秦王殿下——”
“对。”纪尧笑着点头。
萧菁菁:“……”
“太子殿下想过让人刺杀陛下秦王。”纪尧又道,这是萧菁菁没有听四爷说起过的,一下子盯着四爷。
太子殿下想要刺杀秦王还有皇上,什么时候,午门献俘还是宫宴的时候?
纪尧看着菁儿:“太子殿下想先送一份礼,午门献俘的时候有人行刺,可以推到边关还有西南那边,可以推到秦王殿下身上,说不定可以出其不意,除掉一些人,只是为夫听了他说的,想了想,不赞成没有让他去办,不然今天又是一场混乱。”
“四爷。”
萧菁菁想到了,太子殿下说过想给秦王殿下一份大礼,她一直记着,四爷是对的,她也觉得不该派人刺杀。
“午门献俘的时候遭遇到刺杀,不用说,菁儿也应该知道会引起混乱,到时候谁也说不清,也许能达到目的,还能刺杀到谁,太子殿下虽然听了为夫的,可是还是不甘心。”
纪尧看着菁儿继续说。
“太子殿下。”萧菁菁又张嘴:“我知道。”她能想像得到,太子殿下派人刺杀会发生什么,太子殿下也不怕被人发现,午门献俘多大的事,派的人被抓起来,一旦招供……
“这次没有派人,太子殿下等不了多久。”纪尧笑着摇了一下头,最后道,他听得出菁儿没有说出来的话。
“太子准备好了?”
萧菁菁马上问四爷,她也知道太子殿下不会多等,秦王殿下回来了:“万一被发现了,让皇上知道怎么办。”
“早就准备好了,他自己心里有数。”纪尧道,并不担心。
“哦。”萧菁菁哦了一声。
“怎么菁儿?”纪尧不由又一笑。
“父王成了亲王,皇上还赐下了美人,秦王殿下也是,都得了美人。”萧菁菁不提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说起父王,秦王殿下,凝着四爷。
“这对岳父来说是好事,菁儿,但凡有功的都得了,为夫不可能得到,为夫可没有功劳,你那两位表弟也得赏。”
纪尧笑出了声,像是好笑,又说着,看到她的眼晴里,像是看穿了她此时的心思。
萧菁菁:“四爷……”她有问四爷吗,父王得了美人是好事?还有还有。
“为夫的意思是岳父从郡王变成亲王是好事,菁儿在想什么呢。”纪尧不由失笑,菁儿啊。
萧菁菁:“……”她有说什么吗?
“菁儿怕为夫也领一个美人回来。”
“四爷领吗?”
“为夫不敢。”“……”
“我没想到父王会成为亲王,还有那些美人,父王不知道会怎么处理,必竟是宫里赏的。”萧菁菁片刻说起来。
“只要是好事,就不要多想,菁儿想那么多干什么,那些美人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过是女人。”纪尧安慰她。
萧菁菁一想也是,宫里赏的也没有说什么。
“越来越香,菁儿好了。”过了一会,喝完了茶水,纪尧闻到越来越浓的甜香,看向碳盆上烤着的红薯,拔弄一下,真的好了。
萧菁菁听了,看过去,也看到了,红薯熟了。
“菁儿要吃吗,为夫太饿了。”纪尧拔弄着挑起最大的一个,拿起来,放一边凉着,萧菁菁也饿了。
“我也饿了。”
“菁儿是两个人。”纪尧说,笑笑:“还有我们的姑娘。”等凉了一点,拿起来剥起红薯的皮,萧菁菁闻着就更饿,她想重新拔弄一个出来,四爷的声音响起,手中剥开的红薯放到她的唇边:“菁儿,咬一口。”
萧菁菁抬头,放下夹子,看向四爷,嘴边是四爷剥开热腾腾还有红芯的红薯,一看就很好吃。
她咬了一口,纪尧收回手去,也咬了一口:“一起吃菁儿。”
“……”萧菁菁又咬了一口,很香很甜,她觉得混身都暖和了起来,肚子也没有那么饿了。
喝一口茶水。
“那两个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在献俘的时候就看到了。”纪尧忽然想起什么来,那两个臭小子说过会去,他也的确抽了时间看,看到了人,一边吃红薯,一边问菁儿。
那两个臭小子还没有过来用晚膳,还不过来,什么时候回来的,在干什么。
萧菁菁:“在四爷回来之前,午门献俘后两人去逛了一下,好像是去淘了一下好玩的。”
“成天只知道玩。”
纪尧听了,不禁。
萧菁菁:“禛哥儿小猴子才这么大一点,难道还天天看书。”
“慈母多败儿。”纪尧凝着菁儿,萧菁菁:“四爷呢。”
“严父,他们不想吃晚膳了?”“……”
*
安郡王府,贺侧妃带着人出去迎接王爷,王爷成了亲王,她以后就是亲王侧妃了。
她没有太大感觉,不管怎么样她也只是侧妃,身边的人都高兴,为她高兴,相比起来亲王侧妃比郡王侧妃好太多,地位也不一样,她只为王爷高兴。
王爷舍命镇守西南,得胜而归,好不容易才成了亲王,听说宫里赏赐了美人,都得了。
王爷肯定也有,带回府里来了,她没有太在意,王爷身边服侍的人本来就少,宫里赐下美人也好。
可以在王爷身边服侍,免得她找不到服侍的人,她身边的人倒是在意。
怕赐下来的人恃宠而娇。
还有就是府里的姨娘还有妾,都担心,王爷难得回府,有宫里赐下来的美人,王爷还能看到她们,她们还有可能服侍王爷吗。
都问她。
“侧妃娘娘,王爷。”她们还想说,欲言又止。
“王爷回来,大家好好服侍王爷。”贺侧妃开口,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安排一下(三更)
“你们都是老人,王爷不会忘了你们的。”看着女儿,见女儿望着她,她摸了一下她的头。
“是,侧妃娘娘。”
“四姑娘,五姑娘。”贺侧妃又叫了四姑娘五姑娘,她们大了,也要定亲,王爷回来得正好。
她会和王爷商量一下,看着她们的样子。
都小心翼翼的,低着头,默默站在一边,听到她叫才抬起头来,规矩是规矩了,可是。
四姑娘五姑娘长得都不错,不如郡主,不过,嫁个差不多还是可以的,有些事她没有说不代表她不知道。
这几年没有人管她们,在她的面前,她们还算好。
“王爷回来了,妾身会和王爷说,和你们说过的事。”二姑娘嫁人,偶尔会回府,四姑娘五姑娘很喜欢找二姑娘说话,她知道她们在担心什么,二姑娘提过。
“父王。”萧媛媛还有萧琳琳看向贺侧妃身边的妹妹,她们知道贺侧妃要和父王说她们定亲的事。
“王爷。”她们还没有走到门口,就看到了王爷,是王爷,真的是王爷,看了一眼,她们认出来。
王爷走得很快,身后跟着人。
都吓得跪了下来,一个个的,像是下饺子一样。
丫鬟婆子看到也一样。
几个姨娘妾她们都很久没有见到王爷了,吓了一跳,望着王爷,不敢再看,只是想看一下赐下来的美人,没有看到,小轿呢,心中想着。
萧媛媛两人也望着父王,带着紧张害怕:“父王。”
贺侧妃还好,抓着女儿的手,看了看,她想过要不要叫那一位,想了一下还是没有。
“给王爷请安。”“……”
请安声响起。
安郡王如今的安亲王萧成越走越近,他看到,也听到,目光扫了过来。
贺侧妃没有多想,拉着女儿上前一步,也向王爷请安,笑脸吟吟的,王爷一身风尘仆仆,爽朗大气的:“王爷,妾身准备好了王爷洗漱的,王爷先洗漱一下,还有吃的,都是王爷爱吃的,妹妹们也都等着,一直等着王爷回京,王爷这样回京,又是献俘又是参加宫宴,进宫肯定累了。”示意身后跟着她的丫鬟婆子。
丫鬟婆子上前,向王爷行了一礼,跪在地上。
“这是你父王,叫父王。”
贺氏接着叫女儿叫人。
“父王。”小小的声音响起,像是有些害怕,贺氏知道女儿为什么怕,王爷从军中回来,没有收掇,样子是有些吓人,满脸的胡须,脸都看不到,高大壮实的身影,声音也又冷又硬。
她都有点心虚,别说别的妾还有姨娘,女儿还小,又没有怎么见过这个父王,一见之下,之前说再多,还是会怕的。
很正常。
妾还有姨娘们也有点怕王爷,王爷的样子倒是没有意外。
“王爷。”贺侧妃开口,说起来,拉着女儿,向着王爷。
“起来吧。”
萧成大步的走到近前,沉着声音,满脸的络腮胡,蒲扇大的手一挥,没有多停留,只看了贺氏一眼,还有贺氏身边的小姑娘。
看过后,仔细打量了小姑娘。
“回去再说。”他蒲扇大的手又一挥,贺侧妃拉了一下另一边的五姑娘还有四姑娘,两位姑娘刚才一直看着父王,没有说话,此时上前向父王行了一礼。
萧成睥了睥她们,叫了起来。
进去了。
没有再让小厮跟着。
萧媛媛她们更怕。
丫鬟婆子退开,妾还有姨娘们也站了起来,望着王爷的身影,转向贺侧妃。
贺侧妃带着人拉着女儿,扫四姑娘五姑娘还有人一下,招呼丫鬟婆子,让人去看下王爷带回来的人,还有跟来的,以及宫里送的美人,走到王爷身边,马上就要进屋子里去了。
“恭喜王爷成为亲王,妾身听说宫里赐下美人吗?不知道在哪里,妾身好安排一下,必竟是宫中所赐,证明王爷的武功还有战功。”
贺侧妃一边走一边笑着向王爷牵着女儿,然后问起来。
“不过是亲王,人在后面,你安排一下。”
萧成不以为意,随口一说,看向贺氏,让贺氏派人去安置,他没有放在心,并没有因为成为亲王就怎么。
成为亲王只是让他觉得不一样,但该怎么还是要怎么。
妾还有姨娘也要说什么,丫鬟婆子萧媛媛她们:“恭喜父王。”
贺侧妃没有再说:“妾身知道。”见王爷不再说什么,她又是一笑,低下头去,看着女儿的样子。
“还不恭喜父王!”她教女儿。
“恭喜父王。”稚声稚气的话出来,抬着小脑袋,乖乖的说着,贺氏很满意,抬头,看向王爷,发现王爷停下来,看过来,她叫了一声。
还不等说什么,萧成一下子停下了步子,看着贺氏为他生的女儿,弯下腰去,伸出蒲扇大的手,一把抱了起来。
“知道本王是谁吗?”他问。
“父王——”小姑娘吓了一跳。
“知道?”萧成又道。
“王爷,”贺侧妃也不由开口:“妾身平时都会教。”
“本王抱进去,还没有好好看过,长这么大了。”萧成抱着,盯着贺氏生的女儿,很不一样,想到菁姐儿。
贺侧妃:“是啊王爷,你去了西南几年了。”同时安慰女儿不要怕,看女儿没有动,放心。
萧成抱着进去,找椅子坐下来。
“教得不错。”
“王爷。”贺侧妃带人跟上,扫过所有人,萧媛媛两人看着王爷,她收回目光,瞄了一下人,没有再看。
到了里面坐了下来,贺侧妃还没有说什么。
“本王明天有事,要出去。”回到京城,萧成想找时候去看菁姐儿,还有和纪尧通一下气,太子殿下那里——他抱着女儿,向贺氏,今天他看到了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
“是,王爷,菁华郡主也惦记着王爷。”
贺侧妃听到王爷说的,也说起菁华郡主,再次向女儿示意,不要怕,看女儿动也不敢动。
“菁姐儿。”
*
秦王府。
薜氏让锦绣那个女人带着儿女回去不久,就知道宫里赐了美人给殿下,殿下没有拒绝。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冷嘲热讽(四更)
肯定会带回府里来。
她还等着殿下回来,宫里为什么要赐美人,殿下为什么不拒绝,她问身边的人,锦绣那个女人已经足够她恨的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她这个王妃什么也没有,好在都没有什么规矩,嬷嬷也说没有什么用。
锦绣那个女人硬要带着儿女回去。
她本来想留下她,看下殿下回来会怎么。
“王妃娘娘,宫里不是只赐给殿下一个人,是皇上亲赐的,都有,只有有功的,殿下怎么好推却,不要,才回了京城,不过几个美人,到了府里再说,王妃娘娘安排就是,而且殿下身边确实没什么新人,美人再多也只是美人,要添堵也是锦侧妃娘娘。”
嬷嬷觉得殿下是不可能推辞的,这样的情况下,王妃娘娘以为呢。
“嗯。”
薜氏点头,嬷嬷说得对,她不用在意,不过几个美人,她想怎么就怎么,不再想那几个美人,安郡王成了安亲王。
“这本来也不奇怪,殿下是皇子,安郡王不同,王妃娘娘,皇上肯定会另外再赏殿下。”嬷嬷接着。
薜氏:“对。”用力道。
“王妃娘娘,殿下要回来了。”嬷嬷看向外面。
“怎么还没有。”薜氏也急。
“王妃娘娘,锦侧妃娘娘说没变也没有变,说变也变了,变得粗俗了,有时老奴觉得她有点恃宠而娇,想和你说一下,有时又觉得还是一样,老奴。”嬷嬷说起一些事:“比如她会用殿下来回应,让老奴很不高兴,比如本来请她留下,等殿下回来,老奴自有心思,她要是个侍宠而矫的也该留下来,锦侧妃娘娘却说带着小公子们回去,先收掇,看起来很懂事,也可能是真的累了吧。”
“我也不知道。”薜氏也看不出来。
“王妃娘娘不用看出来,锦侧妃娘娘不在这里也好,殿下回来,要是看到她有什么也不好,没在这里,只有王妃娘娘。”
嬷嬷跟着开口。
“锦侧妃娘娘那边不知道如何。”
“嬷嬷。”薜氏开口,嬷嬷说她去让人看下,还没有得回消息,就听到殿下回府了,她马上和王妃娘娘说一声,迎出去。
“王妃娘娘,老奴亲自去。”
她亲自迎出去,问清楚殿下在哪里,她去找殿下,她亲自去见殿下,殿下只会来看王妃娘娘。
她都出面了,王妃娘娘也是这个意思,知道她想法,让她来,别的人都不保险。
这一次很重要,殿下回来第一天,第一晚,绝不容失,锦侧妃那边不管是不是懂事,都要叫人看着,不许做什么,梅园那些女人更是要拦着。
不准备让她们知道殿下就回来了。
那些女人要是不懂事做点什么可不好看,她不允许她们打扰,虽然殿下回京的事瞒不过人。
府里都知道,不管是谁,可殿下何时回府,就可以瞒一下。
先让殿下和王妃娘娘说下话,先让殿下见王妃娘娘。
家宴王妃娘娘是准备好的,看殿下要不要见那些女人,看情况,要是不见就王妃娘娘和殿下。
要是见再说。
再去叫那些女人,还有锦侧妃以及那两个小公子,大姑娘,哪怕这些女人都知道有家宴会提前过来。
锦侧妃娘娘生的小公子大姑娘,梅园的女人尤其是是那位侧妃,太子殿下表妹想来不会放过。
私底会甘心才怪,她和王妃娘娘说过,可以借刀杀人,府里的刀不少,太子殿下表妹就是一把很有用也锋利的刀。
心头想着,王妃娘娘只要在大方向上做点文章就行,不会叫人发现,殿下要对也只会怪别的女人。
一举两得,问完了人,小跑着终于是到了地方,等了一会,看到了带着人过来的殿下,殿下啊,远远看着,她就要跪下来。
她总算是看到殿下,过了好几年的时间,她几年没有见过殿下了,就像锦侧妃娘娘。
殿下身边的人也陌生了。
不过一眼她还是认出殿下。
殿下没有变,还是那样,披着披风,一身肃杀,身边跟着人,丫鬟婆子都跪在地上。
路上的丫鬟婆子没有一个顶得住殿下的气势,殿下气势更强了,一身冰冷,也成熟了很多。
带着在边关厮杀的风沙,近了近了,她看到殿下靠近,也带着人跪下来,行礼问安。
抬起头来,近看,殿下还是变了,殿下一身更冷更硬,面目冷漠,面无表情,居高临下盯着她。
身上佩着剑,穿着戎装,冰冷的腥味好像是血腥残留的气息,好像身上曾经全是血,她心一紧,不安,一下子跳动起来,心跳得越来越快,她不敢再看,总觉得殿下身上带着浓浓的杀气。
殿下身边跟着人,有李先生,殿下的幕僚,她扫了一下,头抵在地面上,再也不敢抬头。
“殿下,老奴给殿下请安,王妃娘娘在等殿下,殿下回来,肯定累了,而且——热水准备好,晚膳也准备好,还有。”
秦王看到嬷嬷,停了下来,带着人看着她,幕僚看着殿下,殿下回京,王妃娘娘急了。
嬷嬷感觉到殿下等的目光,抬头:“殿下。”
秦王没有说话,忽然往前走,身后的人也跟上,嬷嬷见状,心中不安,怕殿下直接去了锦侧妃娘娘那里。
“殿下。”她起身又叫了一声。
“去正院。”秦王开了口,身边有人应了是,很是恭敬,嬷嬷一听,心头大舒了一口气,不敢再说什么,连忙起身跟上。
薜氏心中焦急,她知道嬷嬷去迎接殿下,她走到门口,殿下会来吗,听到脚步声,一抬头,一看,就看到了殿下,她怔了起来,然后眼晴红了。
“殿下。”
秦王没有说话,他身边跟着的人没有进来,留在了外面。
“殿下。”薜氏眼晴更红,像是要哭,扑向殿下。
秦王还是没有动。
“王妃娘娘,殿下来了,你不要这样,殿下也——”嬷嬷跟在殿下后面,一进来,看到王妃娘娘扑向殿下,怕殿下不扶,王妃娘娘伤心,就忙上前扶住王妃娘娘。
秦王还是站着。
然后走了。
“本王要沐浴更衣。”
“是,殿下。”
接下来王妃娘娘根本没有和殿下说什么话,家宴还是开始了,嬷嬷看着锦侧妃娘娘带着小公子们过来,向殿下王妃娘娘请安,殿下叫了起,面上看不出什么,两位小公子大姑娘叫父王,很亲近,王妃娘娘看着还好。
梅园的女人也来了,都眼晴发光一样望着殿下,只是殿下不理,她们还是不罢休,花姿招展的。
后来看到锦侧妃娘娘生的小公子大姑娘,一个个眼神……
殿下不知道看到没有。
家宴上,殿下只和锦侧妃娘娘还有两个小公子大姑娘说话,王妃娘娘的话,殿下也会回。
梅园的女人说什么,殿下只是一个眼神扫过去。
这就够了,那些女人再怎么也入不了殿下的眼。
殿下收的美人家宴散了,交给王妃娘娘处置,很好,梅园的女人脸色都不好。
美人啊。
*
回去梅园,锦绣闭眼,她还是很累,之前只是收掇了一下,殿下就回来,就去参加家宴了,路上那些女人都冷嘲热讽,话中有话,还有嫉妒,怨恨,殿下在王妃娘娘那里,她早知道,好在她让人先把女儿和儿子送回来了。
没有让他们听到。
可是以后。
“侧妃娘娘殿下。”
身边嬷嬷要说什么。
“这是早就料到的。”锦绣睁开眼说起来,包括宫里会赐美人,殿下不会拒绝。
吴府也很热闹,怎么不热闹呢。
东宫。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被榨干了(一更)
太子回转了东宫,把玩着东西,一脸漫不经心,秦王府里现在应该一片和乐融融吧,秦王回京了,秦王府还不热闹要怎么,夜深了,他也没有休息,还睡不着,秦王回京了,他怎么睡得着呢,秦王,秦王,啧啧。
他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很晚才睡,总是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呆着。
他今天很兴奋,午门献俘,宫宴……他可是等了很久,只是没有做他想做的,他有点后悔。
“殿下。”一边站着的公公想说什么,不早了,殿下还在这里,又要坐多久?
太子挑着眉:“想说什么?”他看过去。
“殿下,不早了,都休息了。”公公说着说过的话,太子殿下。
太子没有说什么,而是问,玩味的:“你说孤是不是太好说话了,太好了?”手摩挲着下颌处,一点一点。
“太子殿下。”公公不知道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一下子看着殿下,太子殿下想说什么,太子殿下哪里好说话的他?他还没有想完。
“孤竟然什么也没有对付秦王!”太子说,又玩味笑起来,放在下颌处摩挲的手继续点起来。
笑容加深。
公公:“……”殿下的意思是他放过秦王殿下太善良,确实是,太子殿下本来想做点什么的。
“孤还是太善良了……”太子还在说,摇着头,啧啧。
公公:“……”殿下想要做的事,太傅大人不同意,太子殿下最后也不好再做,他觉得太傅大人是对的。
“像孤这样善良美好的人不多了,秦王该感谢一下孤的善良没有在他一回京来就对他下手,孤这样的好人哪里找,不感谢孤感谢谁!”太子作了一个总结,啧啧两声。
“殿下,秦王殿下已经回京,宫宴结束,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必急于一时,太傅大人说过。”
公公开起口来,觉得太子殿下没必要这么急,急在现在。
“孤会不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也来教训孤?”太子不高兴了,看向他,就算没有太生气。
公公还是吓到,立刻跪到了地上,砰一声,磕了一个头:“太子殿下,老奴不敢,老奴只是,老奴说错了,是老奴的错!”
“殿下知道,老奴还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多厉害——”他接着道一连磕了几个头,知道自己错了,怎么能替殿下把要说的说出来呢,这样殿下还说什么,他做得太多了。
太子看在眼里,一脚踢了过去:“知道了就好,还不起来,想一直磕下去,孤又没事,没事不要猜孤在想什么。”
“老奴知道了。”公公知道殿下不再生气,慢慢起来,望着太子殿下,心中还有点担心。
太子忽然一笑,笑着说起来,像是想到了什么。
“你说父皇怎么不像对安郡王叔一样,直接让安郡王叔成了安亲王,秦王还是秦王,啧啧,要是成了亲王,不知道多少人会猜测,猜秦王以后会怎么做,孤怎么也要祝贺一番亲王啊,孤这个太子之下第一人。”眯着眼笑。
“秦王殿下本来就是皇子。”
公公不知道说什么,看着太子殿下的表情过了片刻轻轻的:“还能怎么变,安郡王爷不一样。”
“你也知道不一样,孤会不知道他是皇子?”太子又看向他,觉得他说得都是废话。
公公说不出话来了。
他也感觉出太子殿下的不满意。
“父皇啊。”太子笑了,笑了好一会,意味深长,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时突然回过神来,盯着公公:“送那么多美人给秦王干什么,人家要的是和安郡主王叔一样的,你说是不是!有人不知道心中多失望!”
“是,太子殿下。”公公对上太子殿下目光。
太子继续:“秦王要的是……怎么会想要美人,连孤都知道,父皇会不知道?这就耐人寻味了,父皇在想什么。”
“……”公公也不知道,只能望着太子殿下。
“父皇就不怕送太多美人,把秦王给榨干了?下不了床,哈哈,到时候后悔?”
太子又笑了,哈哈哈。
公公:“……”殿下,怎么会,太子殿下就是开的玩笑,秦王殿下不是被女色冲昏头脑的人,也不像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都不会沉于女色,秦王殿下会吗。
“父皇也不赐几个给孤。”太子又想起来,不满的。
“殿下。”
公公想说什么,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来,他一看,向太子殿下请示后,走了出去,太子殿下要的茶水来了,太子殿下还要喝茶,一会怎么睡得着。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她要出去(二更)
他想劝一下太子殿下,还是不要喝茶了,一会可能睡不着,太子殿下难道不准备睡了。
没有让人进去,亲自端了进去,真的夜深了,他行了一礼:“太子殿下。”
“有什么和孤说?”
太子看着他手中的茶水:“还不给孤端来,孤身边也缺美人,父皇都不知道赐几个给孤,让孤也左拥右抱。”
太子殿下还在抱怨陛下没有送美人给他,公公听了小声的没有动,端着茶水:“……殿下,皇上都是赐的有功之人。”
“孤是太子!”太子道。
“……”公公无言以对。
“太子殿下夜深了,外面都——茶水喝了睡不好。”片刻公公把茶水放到一边,没有倒给太子殿下,恭敬的向着太子殿下。
“孤从来不怕睡不着,还要再一个人想一想。”太子说,示意他。
公公:“……”太子殿下!只能给太子殿下倒了一杯茶,送到殿下面前。
*
太子妃坐着,夜深人静的夜,她一个人坐着,身边没有几个人,都跪着说着什么。
她听着身边的人说起午门献俘,秦王还有安郡王得胜归来,宫中的宫宴还有赏赐等等的事。
听了很久,都听完了。
她疯了很久了,渐渐好了点,还是常昏醒不醒,今天听到宫里传来的声音,醒了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什么也不知道,不知为何突然想知道外面在干什么,问身边的人怎么了,身边的人也不知道,只好去打听,她们服侍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疯了后就被关着,有人守在外面,外面的事知道得也少,就算后来守在外面的人也放松了下来。
她们也没有心思多打听外面的事,没想到秦王殿下回京了。
也因为外面守着的人放松了,她们不久前才能出去打听到回来告诉太子妃娘娘。
安郡王成了安亲王,还有……很多事。
她们只打听到一部份,还有的没有办法打听,太子妃让人去打听后又睡了过去,才醒来,看到回来的人,已经打听回来。
她问起来,知道了一切。
“秦王回京了。”她抓着身边人的手,还要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
她身边的人看出来了,有人开口。
“太子妃娘娘,宫宴早就散了,秦王殿下安亲王殿下是回来了,发生的老奴已经说了,娘娘要是想知道,老奴明天再去,秦王殿下去了宜妃娘娘那里然后出了宫,太子殿下没有做什么。”
嬷嬷说起来,现在再说什么也晚了,不如明天再说,夜深娘娘该休息,边说边打量太子妃娘娘的表情,怕太子妃娘娘受不了。
丫鬟婆子没说话,跪着。
“太子忘了我这个太子妃了吧。”太子妃道:“没有人记得。”说不出的表情。
“太子妃娘娘。”丫鬟婆子想说话,嬷嬷也是,赶紧的:“没有人能忘,谁也不可能真的忘了你,太子殿下一样。”
“是吗,我疯了。”太子妃说,她疯了过后反而真的清醒了。
她真的疯过。
生了一个死胎,她那么期盼,生下来的居然是个死的,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好起来的,回想起来什么也想不起来。
“太子妃娘娘!”
嬷嬷丫鬟婆子看出太子妃娘娘在想什么,截住太子妃娘娘的话,不让娘娘再想下去,再想娘娘又会疯起来。
她们不想再看到太子妃娘娘发疯了,不想再回想,至今她们还记得太子妃娘娘发疯后的样子。
真的疯了,什么也不认识,她们很久才看到太子妃娘娘好转。
“你已经好了。”她们一起说,一起看着太子妃娘娘,让太子妃娘娘知道。
“外面这么热闹,又是午门献俘,又是宫宴,还有赏赐,很多事,不像这里,永远是安静,我也想看一看。”
太子妃还是自顾自的说:“这里没有人。”
丫鬟婆子一看,不好,接着:“太子妃娘娘想看,总会有办法的。”
嬷嬷更是:“太子妃娘娘想出去,太后娘娘会让太子妃娘娘离开这里的。”太子妃娘娘要是不好起来,不说太子妃娘娘,她们也都会没命。
好在太子妃娘娘渐渐好起来,她们不知道太子妃娘娘怎么好了,但她们知道太子妃娘娘好了,她们也可以活着。
一度她们以为活不了,那个时候太子妃娘娘疯得很厉害,谁的话也不听,还要打人,只能绑起来。
她们记不清绑了多久,太后娘娘派了人来,看太子妃娘娘也问她们,太后娘娘的人走后,她们就知道不好。
宫里容不下一个疯了的太子妃,是不能一直留着一位疯了的太子妃,太子妃娘娘娘家也不可能帮着,她们这些服侍过太子妃娘娘的人只有跟着太子妃娘娘去。
太子殿下更不能有一个疯了的太子妃,太子妃娘娘没了,太子殿下可以续取一位太子妃。
东宫也不能没有女主人,真的不知道是老天眼看不过去,还是怎么回事,太子妃娘娘在她们失去活下去的想法的时候忽然就醒过来了。
一旦醒过来,太子殿下不可能再娶。
太子妃娘娘醒来后看着她们,叫了她们,她们还愣了,以为做梦,傻了,后来确信不是做梦,才反应过来。
太子妃娘娘好了一段日子了,只是还是常躺在床上,今天想知道外面的事,她们知道越来越好。
太后娘娘时不时会派人悄悄过来看一下,问下太子妃娘娘的情况。
太子妃娘娘不关心外面,她们还担心。
“我想出去。”太子妃道,丫鬟婆子嬷嬷也想出去看看,她们也想知道这几年的事,太子妃同样在想。
太子妃娘娘要出去,主要还是要靠太后娘娘,丫鬟婆子嬷嬷反应过来。
“老奴找时间,想办法见一下太后娘娘。”
“嬷嬷去吧。”
*
太后昨天并没有见到琰哥儿还有太子,宫宴是为了有功之人,她没有去凑那个热闹,没有让秦王过来请安。
让他先去见他母妃,宜妃才是当娘的。
天亮后,太子秦王一起来了,来向她这个祖母请安。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乐于助人(三更)
见了然后就好好回去休息,这么远回京,又是忙的。
想来也累了,不用再来她这里,来也是说说话,有什么大不了的,迟一天也没什么,就派人去说了。
秦王果然没过来,太子也没过来,太子不说了,秦王去宜妃那,宜妃很是折腾了一番。
她这边都听说了,何止是高兴,儿子回来,依靠回来了,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是不一样,还有了孙子孙女,一夜睡去,睡得不错。
天亮后,太后起来,知道今天秦王不止会带儿女来看她也会去见宜妃,宜妃又是一番忙乱,她这边就不忙了。
珠丫头来了,太后有点没想到,但这丫头不说话,她就猜到她来是干什么的,肯定是来看热闹的。
果然一问,真的是。
“外祖母,我来陪你。”宝珠郡主笑着拉着外祖母的手,太后这时刚听了一个消息,派了人去。
听了珠丫头的话,和她想的一样,拍了拍她,没有再说,让她和她一起,没有多久,太子秦王一起来了,来向她这个祖母请安。
她先看了太子,再看秦王,叫了起,让他们起来,问了几句,说了几句,也就是寻常的话。
除了寻常话都不是好问的。
太子不说了,经常看到,成熟了很多,几年的历练让他看着像太子,各方面还算过得去。
主要是秦王,几年不见,才是真的成熟了,不像太子在京城,感觉不是很大,这么久不见。
记忆都退了色,退了潮,很多东西斑驳不清了,去回忆,回忆出来秦王的样子对比现在,不同。
以前的秦王,现在的给她的感觉有些陌生,感觉差异很大,仔细打量看,好像更冷漠了,那种表情还有样子,就像是冰水一下子冻成了冰块,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这样感觉,看了看,想了想,没有再往下,再变还是她孙子,还是秦王。
回京了担心的还是会发生,表面看着都是好孩子,她转开目光,看到了秦王妃还有秦王身边的一个侧妃。
都是秦王身边的,这个侧妃更是好,给她生了三个曾孙的侧妃,点点头,叫了起,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侧妃她不怎么记得以前好像看过,很是恭顺,如今再看也有了变化,多的她看不出来。
必竟没有放在心上,她也不可能把心思多放在一个侧妃身上,哪怕给她生了几个曾孙曾孙女。
秦王妃她再不喜,这几年都不闻不问,也是秦王妃,秦王回来,要是能把握机会,再生下几个孩子也好。
只怕宜妃不这么想,还有秦王,算了,秦王不是没儿子,只是没嫡子。
太子也没有。
太子也是有儿有女,这点两人这几年里不差什么,太子在京城也不错,秦王……
她看到了秦王的儿子还有女儿,她的曾孙儿曾孙女。
她好好看了,叫了过来,拉着她打量,一个一个,都给了见面礼,也是表面看都是乖孩子,眼神看着不是那么乖,看得出边关长大,有点野,这点谁能不意外。
她更是早就料到。
想来料到的人不少,边关长大,又是战事的,算了。
只要面上过得去,看着还好就成,庶出的,要怎么样,一个是以前就看过,小小的一只,长这么大。
两个一直没看过,就听说过,那种在边关长大的气息消不去,哪怕换了一身衣裳。
她给了见面礼,就没再说。
太子唯一还差的就是太子妃,太子妃那里好了,可还见不得人,想着先头见到的人。
也许可以给个机会,让太子妃出来,只要检查后没有问题,东宫不能没女主人啊,她没有再沉吟了。
要决定也不用急于一时,还有时间。
珠丫头这个丫头也向太子秦王行了礼,她最后说了一句,向着秦王也是向太子几人:“回来就好,太子,秦王你们是兄弟,相互扶持着吧,秦王妃你也要好好服侍秦王,你好好带好这几个孩子,时常带到宫里,东宫也有几个小的,到时候可以一起玩,都是孩子,应该能玩到一起去,太子你是太子,秦王在边关多年,得胜归来,你多和秦王说下京城变化。”太后一个个看过去。
看着秦王,太子,秦王妃薜氏,秦王府侧妃还有几个小孩子,丫鬟婆子还有太子,珠丫头。
珠丫头居然向她挤眼,她睥了她一下,让她不要再挤眼了,这么多人,收回了目光。
宝珠郡主接收到外祖母的目光,站直了。
“这是当然,孤听祖母的。”太子回答得最快,听了祖母的话,就出了声,笑着看了秦王一眼,看向祖母。
“这个太子。”太后没有说出来,听了,还是看着他们:“好。”秦王呢。
“多谢太子。”
秦王转头,朝着太子,平静的说道。
“不用谢。”太子还是笑:“孤很乐于助人,秦王不用感谢孤,尤其是对秦王,孤更是有乐于助人。”话中有话。
秦王:“……”
太子这话听听,太后可不相信太子真的乐于助人,太后有点生气太子这是想干什么?
“孤等着秦王来找孤,我们是兄弟。”
“……”
太后没有再看两人,看向秦王妃薜氏还有侧妃。
“是,皇祖母。”薜氏脸上微微红了,这时有些不好意思的,太后看了,心中想这还差不多。转向一边。
“妾身会的,就像太后娘娘说的。”锦绣出声。
她想让儿子还有女儿到她身边,但太后娘娘没有开口。
“你们都很好。”
太后说的时候,看了太子,太子还在笑,她低头再看了一下眼前这两个曾孙还有曾孙女,太子的几个,天天都会来,她本来想留下,想到宜妃没有留。
让他们去了。
也让面前的几个曾孙曾孙女到她们母妃那里去,看着几个孩子过去,她没有再说。
等人走了。
“外祖母,秦王表哥的儿子还有女儿都这么大了。”
“过了几年,还不长大,难道还抱着?”太后回神,看向珠丫头,见她还在看着,回答起来。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给个机会(四更)
没好气的。
说完,接着又拧了一下这丫头的鼻子,这丫头凑到她面前来是什么意思,她拧着倒是合适:“想什么呢?你也不看看多久了,你都当娘了,还别说你秦王表哥,你说是不是啊”
“外祖母。”宝珠郡主蹲着,觉得鼻子疼。
“疼?”太后问她,宝珠郡主点头,太后才松开了手,收回来,随即感叹起来,不是很高兴。
“你看一看你太子表哥还有秦王表哥两个人,说几句话就——”
“外祖母,你不是都知道的吗。”
宝珠郡主道。
“你——”这个丫头说什么,存心来气她的吧,太后听了她的话,是她知道,可是看着太子那乐于助人的样子,好像是真的,秦王都被弄得说不出话,太子就是爱逞口舌之利,秦王更寡言了。
想着秦王的样子,她摇头,宝珠郡主不知道外祖母摇什么头:“外祖母,你在摇什么头呀。”
“摇你怎么又跑进宫来。”太后盯着她,白了她一眼。
“外祖母。”宝珠郡主再叫了一声,太后:“而且今天我以为只会见到秦王,哪里知道太子也一起来了,还一起来。”
宝珠郡主:“……”
“有没有发现秦王更不爱说话了,本来也不是很爱。”太后至今想起当年那件事,秦王和后宫的妃子,她都还有点恍惚,就是因为这件事,被禁足,再然后得了天花,天花后就出了宫,去了别苑,再来——
事过境迁说的就是这吧。
“外祖母,我也发现了,秦王表哥很寡言。”宝珠郡主一听,也觉得是,太后:“是吧?”
“外祖母怎么不留秦王表哥下来。”宝珠郡主想到自己之前就想问的,问外祖母,太后睥向她。
“留下来干什么,宜妃还等着,我也不想看他们在面前,怕吃不下。”
“外祖母……”
待到宝珠这丫头也走了后,太后也不打听别的,叫了人进来,她决定去见一下太子妃,让太医看下。
再送点人去,和皇帝说下。
太子妃派了人来,看来真的好起来,还想出来,想知道外面的事,说实话,她一直在等太子妃何时想知道外面的事。
还以为会失望了,要换一个太子妃,没事也好,换起来也不好换。
牵涉到很多。
“太后娘娘。”下面进来的人听了太后娘娘的话望向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同意了太子妃娘娘派来的人说的?
*
宜妃一夜起来容光焕发,她的儿子回来了,琰哥儿过来会带锦绣还有她的两个孙儿孙女入宫来看她。
她的孙儿还有孙女。
她精神很好,她的琰哥儿没有在边关了,她让人给她打扮了一番,看向身边的人,琰哥儿来了吗,听着宫人说,问了几遍她今天这一身怎么样。
她要见孙儿孙女,宫人跪在地上:“娘娘,很好,很美。”她们抬头望着娘娘,说起来。
“我要那么美干什么,本宫要的是——”宜妃走出来,笑了笑,也不叫起,她想到昨天琰哥儿来见她,向她请安。
琰哥儿还是她的琰哥儿,在她眼中一点没变,永远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不管成了什么样,其他人觉得是不是变了,在她眼中只是成熟了,掌握了更多有利的东西。
还在吃了很多苦,让她心疼,哪里像太子,呆在京城,那个位置对于现在的琰哥儿来说,可以说唾手可得。
“娘娘,殿下带着人去了慈宁宫里。”宫人跪在地上说着。
宜妃听了看着她:“慈宁宫?”
“是,娘娘,秦王殿下王妃娘娘还有锦侧妃娘娘小公子大姑娘,都在一起,一起去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了,太子殿下也去了,还有宝珠郡主。”
宫人说着,她们盯着宜妃娘娘。
“太子?宝珠郡主?”宜妃问,想了一下。
“是,娘娘。”宫人回答。
“琰哥儿去一下也好,太后那个老太婆,整天帮着太子,不帮琰哥儿。”宜妃不满意的说起来。
宫人:“……”不敢开口,里面跪着的宫人也走了出来,站到一边。
“只是太子也跟着去想干什么,还有宝珠郡主。”宜妃不知道太子和宝珠郡主去干什么?
宫人们也不知道,只能等看。
宜妃想去一下慈宁宫,她该去给太后请安,只是太后一般都不让人打扰。
“现在呢。”
宜妃一边想一边问。
要是还在慈宁宫,她就带着人去一趟,去看看,太子别想对琰哥儿做什么,还有太后。
突然有宫人回来,出现在殿门口,跪下来:“娘娘,殿下还有王妃娘娘锦侧妃娘娘带着小公子们还有大姑娘来了。”
宫人听到看出去,再回头看向娘娘。
“来了。”
宜妃高兴的站起来:“快让他们进来。”琰哥儿带着孙儿孙女过来,来了,她的孙儿还有孙女。
宜妃忽然想到,忘了派人去问皇上,琰哥儿带着锦绣还有儿女入宫来,皇上和她一样也没有见过,应该会来看一看。
她想到这,马上叫了人,让她去看看皇上在做什么。
然后想到现在一大早,皇上有事,等晌午的时候再请皇上过来:“你去看下皇上午膳的时候有没有空,要是有空,就请皇上过来,就说琰哥儿回来,带了几个孩子在本宫这里,皇上就不想来看一下孙儿孙女吗。”
她多留一下琰哥儿还有几个孙儿孙女就是,等皇上过来用午膳,她相信皇上会来,她要把孙儿孙女留在宫里呆几天。
“是,娘娘。”一个宫人听了,知道娘娘的意思,行了一礼,去了,宜妃看着没有再看,殿门口琰哥儿一家人出现了,来了。
她没有看薜氏,先看琰哥儿,然后看向锦绣还有牵着的几个孩子,她的孙儿孙女。
锦绣就是那样。
她没有多在意,主要是看几个孙儿孙女。
“母妃。”
“母妃。”“……”“叫祖母。”
秦王带着人到来,叫了母妃,牵着儿女上前,让他们叫人,看着他们。
三个孩子都乖乖的叫了人。
“祖母。”
秦王抬头:“母妃。”
“乖,真乖,真是乖,过来,到祖母这里来,祖母看看。”宜妃高兴,看了看琰哥儿再看他们,伸出手来,示意他们。
三个孩子望着这个祖母,想着母妃和父王说的,点了点头,两个男孩子先上前,秦王拍了拍他们,让他们过去,三个孩子过去了。
宜妃揽住他们,看了又看:“这就是本宫的孙儿孙女了?”打量后不再看,望着琰哥儿。
“是,母妃。”
秦王道。
秦王妃薜氏一直想开口,母妃一眼也没有看她,昨晚殿下留宿在她那里,可是并没有碰她,她以为殿下会碰她的。
殿下不知道是累了还是。
母妃还是不待见她。
锦绣只是站在一边,很规矩。
宜妃此时问起几个孙儿孙女爱吃什么,让人准备,叫了宫人进来,宫人再下去,等到宫人进来送了吃食,都是她早就备好的,哄着他们,问他们平时做什么。
三个孩子都回答了。
“爱马、”
宜妃更高兴,问了不少,听完后,觉得三个孩子都像琰哥儿,她没有再问,琰哥儿的孩子,她想到什么,看了一下锦绣,让她也过来,锦绣听了忙上前。
“娘娘。”
锦绣行礼。
宜妃看着,上下打量着她,这个锦绣很好,薜氏也看着,手握紧,更紧张还有嫉妒不满,她不敢说一句,因为一切和她想的不同。
殿下对她的态度让她不安。
宜妃这时拉过了锦绣的手,拍她:“你很好。”
锦绣僵了僵。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你也留下(一更)
“我说你很好就很好,你怕什么?生了几个好孩子,教养得不错。”宜妃感觉出她的动静。
“娘娘。”锦绣开口谦卑的:“妾身——”都是做得应该做的,行了一礼。
“做了应该做的才能看出一个人如何。”
宜妃目光又扫过薜氏,就像没有看到,薜氏感觉到被忽视,觉得说的是她!一边夸锦绣那个女人一边说她。
不过是一个侧妃。
“你说是不是琰哥儿?”宜妃又问琰哥儿,还是看着两个孙儿还有孙女,秦王站着,看过来点了头,虽然没有说什么。
锦绣没有再说什么。
薜氏觉得难堪,想走上前,行礼问安,她才是秦王妃。
“你是本宫这里出去,没有叫本宫失望,一次次让本宫高兴,很好,不愧是本宫身边的人。”宜妃再次拍着锦绣。
锦绣再次行了一个礼,宜妃没有再说,又问两个孙儿孙女想吃什么:秦王不动。
锦绣后退了一下。
薜氏手握紧放松,握紧放松,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是不是要一直这样在这里呆着。
耳边是婆婆问着锦绣那个女人生的三个孩子的话,不过是庶子,有必要这么在意吗,还是在外面在边关长大,养在侧妃身边。
也不知道如何!
忽然她听到一个声音,是婆婆的声音,宜妃忽然看了过来,第一次上下打量她,声音听不出有什么,好像很利,好像很沉:“王妃。”直直的叫了一声王妃。
“母妃。”
薜氏一下子回过神来,不敢再想,抬头看过去,婆婆,殿下还有锦绣那个女人——
“你看什么?”
宜妃不高兴的问,一眼看到薜氏的眼神,往哪里看?
“母妃。”薜氏吓到,不敢再看。
秦王还是那个样子,锦绣看着王妃娘娘,丫鬟婆子宫人:“……”王妃娘娘,三个孩子仰着头。
“你在这里站着做什么,不在府里呆着?”
“妾身来向母妃请安。”
“本宫不用你来请安,琰哥儿没有回京的时候也没有见你入宫来请安,怕本宫说什么?”宜妃拉着孙儿孙女的手,看过去问。
“没有,母妃。”薜氏摇头,很急很慌,看向殿下。
“你还知道你是秦王妃?”宜妃质问。
薜氏心慌起来。
秦王:“母妃。”
“说实话,你让本宫很失望,很失望,身为秦王妃,没有做到应该做到的,还做得很差,你自己心里应该清楚,相比起锦绣这个丫头,不管哪方面你都没有做到,本宫尤其失望。”
宜妃接着开口,沉沉的,很不悦,摆手不让琰哥儿再说:“你这个王妃很不合格!”
锦绣知道这些不是她该听的。
“母妃,妾身知错,妾身知道错了,可是。”薜氏认起错来,很认真的,认错的同时望着殿下,不敢再乱看。
“现在倒是知道怎么做了,你以为你是秦王妃,就万事大吉?”宜妃问她。
薜氏知道自己错了。
还没有等她说什么,宜妃不再和她说了,凝着锦绣:“以后本宫把琰哥儿交给你。”说的同时看着孙儿孙女,拍了拍他们的手,看着他们稚气的模样,像琰哥儿。
“娘娘。”锦绣想说话。
“不用说了,本宫已经说了。”
宜妃打断她,盯着琰哥儿,看琰哥儿没说什么,没有再看。
秦王是没有说什么。
薜氏不相信,怎么也不相信,婆婆让锦绣那个女人以后照顾殿下,那她这个秦王妃呢?
她看殿下点了头,再看锦绣那个女人,觉得她在示威。
宜妃纵使看到,也不会在意。
“你们说好不好?”她忽尔问三个孙儿孙女。
“好,祖母。”三个孩子还是听得懂的。
“很好,你们好好长大。”宜妃拍着他们:“连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
薜氏手掐着手心。
宜妃懒得再看她。
“一会陪祖母用午膳,祖母这些年都没有见过你们,你们难得入宫,陪祖母几天,祖母想留下你们,祖母叫你皇祖父过来。”
说着看着孙儿还有孙女,摸了一下她们的头,三个孩子对视一眼,没有说话,望着父王还有母妃,宜妃见状看向锦绣还有琰哥儿。
“怎么样,母妃派人去请你们父皇,看有没有空,你们父皇知道肯定会过来,你们也留下来,一起用膳,难得入了宫。”
宜妃又说。
锦绣能说什么,她点头,只是想和儿子女儿说一声,她担心他们不习惯,在宫里会做出什么。
宜妃娘娘——还有很多。
“母妃想,就让他们留下来,就怕母妃累到。”
秦王直接说:“儿子留下陪母妃还有父皇。”父皇要过来,母妃也是为了他。
“好,你说了,本宫就不再问了,本宫看着他们就高兴,看着你,你回来,母妃也不用担心,累什么。”宜妃说道,握紧孙儿的手。
“那母妃看着办吧。”秦王说。
“嗯。”宜妃嗯了一声。
没有想过问锦绣。
琰哥儿说了就是定下,更别说王妃。
锦绣点头。
殿下都同意了,她不可能说什么,只是。
“锦绣要说什么?”宜妃还是看到了,目光看过来不高兴的。
薜氏猛的转头。
锦绣感觉到殿下的目光还有儿女,王妃也看着她,她对着娘娘:“娘娘,妾身是怕他们不懂事,之前一直在边关,要劳累娘娘。”
“哦,是这样。”宜妃哦了声,睥了琰哥儿继续。
“刚好,本宫让人教一下他们,看看他们怎么样,边关那边不同,回了京城,不能和在边关时一样。”
她也担心这三个孩子适应不了,有了打算。
秦王颔首。
“你们好好听你们祖母的话,你们祖母想你们,要你们留下陪着。”锦绣马上对儿女。
“是,娘。”三个孩子道。
“祖母疼你们。”
宜妃听罢高兴了,拍他们,盯着。
“祖母。”三个孩子点头,父王和母妃说了,要听话,他们还没有在宫中呆过。
锦绣不语,殿下也是。
薜氏:“……”咬牙切齿。
“王妃,你也留下。”宜妃还是说了声,倏的看向她。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没有点透(二更)
薜氏不管怎么说还是秦王妃,既然来了,那就留下,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出宫回府。
薜氏怔了一下,回过神来:“是,母妃。”看过去,应了一声,手收紧,慢慢想着,她没有听错,婆婆要留下锦绣那个女人生的几个庶出的在宫中。
还要找人来调教,还要留下他们用午膳,还要让父皇过来,却没有叫她,还是最后才叫上她说了一声,她知道自己是身为秦王妃才被留下。
锦绣那个女人凭什么。
“你们给本宫生了几个好孙儿,很好。”宜妃没有再看薜氏,回转头,摸着两个孙儿孙女的手还有头感叹,越看她是越喜欢,不用再看着东宫得意,她也有了自己的孙儿孙女,没有人说话。
“一看就是好的,祖母相信你们以后会越来越好。”宜妃又道盯着两个孙儿孙女,接着转向琰哥儿还有锦绣。
以后也会越来越向琰哥儿。
薜氏不知道这几个庶出的有什么好,看不出来,只看到不顺眼,可没有人在意薜氏在想什么,这时谁会在意。
“母妃让他们陪下你也好。”秦王道,锦绣还是谦卑的:“妾身出身低,很多都不知道,也不清楚,要麻烦娘娘。”向着娘娘恭敬的低头,意思是她出身不好,很多不好教。
“麻烦什么。”
宜妃把一切收入眼中,知道自己出身不好还算不错,知道交给她,琰哥儿看来也赞同了。
薜氏出身是好,本来该让几个小的跟着薜氏,让薜氏这个王妃教导的,但薜氏她太解了。
琰哥儿现在就这几个孩子,是她的亲孙子,还是她来,看了一眼不知道想什么的薜氏,很是干脆的大手一挥,望着琰哥儿锦绣:“本宫是他们的祖母,是应该的,只有把他们教得好好的才不会丢你们的,要是我不教谁来教,反正本宫也没有事做,有空,他们也要在宫里呆几天,刚好合适,可以多让你们父皇来,我和你们父皇一起看着,有这几个孩子在,也热闹。”
薜氏不信能教好,都长这么大了,边关的痕迹消不去的,还有婆婆想让这几个庶出多接触皇上?怎么能!
“王妃是没有这个空的。”宜妃忽然说了一句,沉着声音:“还是只有本宫来。”
一句话下了决断,定了下来。
“母妃,妾身有空。”薜氏反应不及,反应过来后立马道,婆婆是什么意思,她看到殿下的目光,殿下不怎么看她,锦绣那个女人在笑她吧。
秦王锦绣不开口。
“就算王妃有空,也还有别的事,琰哥儿才回来。”宜妃一说起来就不高兴。
秦王知道,锦绣看得出来。
薜氏对上婆婆视线。
“祖母说了。”
宜妃继续看孙儿孙女,秦王锦绣对视一下,很快分开,有人看到,有人没有看到。
“你们虽然在边关长大,但相信你们父王还有母妃也教了你们很多,在宫里这几天,祖母再找人专门来教一下你们,绝不会让你们比太子那几个差。”
宜妃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跟两个孙儿还有孙女道,他们还小,有些时候听不懂,怕他们不知道。
说着还提起东宫的那几个,这几个是她的心头患,一直很想除去,可居然生生没找到机会,太子,太子,她不是在东宫没有人,是太子太小心,几个都长大了,加之不是嫡出,琰哥儿也有孩子才没有不顾一切,她还要看着,定定的:“你们是你父王的孩子,不能像在边关的时候一样,祖母会帮你们。”
“是,祖母。”
三个孩子眼中闪过什么,相互看看,东宫还有像他们一样的?他们好奇想要问:“东宫也有和我们一样?”
“当然,那几个算起来是你们堂弟还有堂哥。”
宜妃不在乎三个孩子是怎么样的性子,只要不是太过,她相信琰哥儿还有锦绣,几个孩子不会太过,她的孙儿孙女是好的,可不能只是一只小绵羊,听到两个孙儿孙女好奇的问话:“你们到时候见了就知道,和你们一样,都是皇孙,你们是秦王府的,他们是东宫的,以后可能会在一起,有祖母在,你们不要怕,你们都是好的,不错。”再次拍拍。
很多话都在话里,没有点透,是说给孙儿孙女听,也是说给琰哥儿几个听,摸着他们。
有她谁,谁也不敢欺负她的孙儿孙女。
三个孩子望了祖母,望向父王母妃,他们更好奇了,想见:“祖母,我们不会被欺负的。”
宜妃看出来了又说了一遍,同样看过去:“那就好,东宫那几个你们到时候会看到。”眼前两个孙儿孙女免不了呆在一起。
“祖母。”三个孩子道,他们才不怕。
“要不了多久。”
宜妃知道几个孩子要是入宫上学,更是会在一起,秦王颔首。
锦绣担心,她的儿子女儿她了解,她怕的不是他们被欺负,而是欺负人。
薜氏想到东宫太子的几个儿子女儿,和眼前的小兔崽子一样,都是庶出的,比她——太子妃疯了。
她至少还是好好的,还能生,殿下回来了,就算不被待见,还有机会,太子妃呢,就算是太子妃也没用,想到比她还惨的太子妃,薜氏心情好了很多。
眼前这几个小兔崽子不愧是庶出的,只配和东宫那几个同样是庶出的玩!
“你们皇祖父也会喜欢你们,一定会。”
宜妃低低的说,她要让皇上心疼这几个孩子。
“皇祖父。”三个孩子好奇又担心,皇祖父是皇上,他们听说过,看看父王母妃再看祖母:“皇祖父是什么样子的?祖母。”
“你们皇祖父一直想你们。”宜妃说。
“皇祖母也想见我们?”
“对。”
“父皇。”秦王出了声。
“你父皇倒是疼东宫那几个,太后也是,你没有回京,现在好了。”宜妃突然看过来,说着:“有这几个,你父皇会看出谁好谁不好的,你们要听祖母的话。”她想着什么。
秦王不再问。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孙儿孙女(三更)
锦绣:“……”娘娘要做什么?
薜氏看着几个小兔崽子。
“你们不要让祖母失望。”宜妃最后说,没有再摸他们的手:“你们出去玩,让人带你们出去看看,琰哥儿锦绣王妃。”宜妃让人孙儿孙女带下去。
盯向琰哥儿锦绣还有薜氏。
有宫人上前来。
*
熙和帝听到宜妃派人来,他问了一下,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没有说什么,摆了摆手让人下去,等到忙完了。
晌午了,想起来,才问了问,知道秦王还在宜妃的宫里,还没有走,等着他过去,想了想,想到秦王府那三个没有见过的孙儿孙女。
站了起来,决定去宜妃宫里看一看,趁着这时有空,他看向总管太监,总管公拿着拂尘退到一边,想着陛下的身体,其余的人都退了出去,他抬头正要说什么,就看到陛下站起来走过来,盯着他,忙一甩拂尘恭敬的:“陛下,你要去?”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要去宜妃娘娘那里。
陛下也许真的要去,必竟有秦王府三位小主子,陛下还没有见过,肯定想见一下,宜妃娘娘派人来之前一定就想到了。
宜妃娘娘派来的人问的是陛下何时有空,请陛下过去。
“宜妃不是派人来找朕,朕之前没空,现在去宜妃宫里看一看吧,秦王带着几个小的来了,朕还没有见过,刚好把午膳用了再回来。”
熙和帝道,停了一停,还是先让人过去通知一下:“行了,让人过去通知一声,就说朕一会就过去。”
免得朕过去吓到人。
“是陛下。”总管公公听了陛下的话,知道陛下的意思,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应了一声是:“陛下。”
他转身拿着拂尘,快速的退了出去,到了外面,转过身来,看到人,招了一下手。
“师傅,怎么了?”“……”一个小太监跑过来。
御前侍卫站着。
“怎么了,当然是有事。”总管公公一听,打断他的话,小声换主,看着小太监还有御前侍卫,今天还有事,很多事,各小国来的使臣,他叫了人。
要早一点办好,陛下去了还要回来,秦王府的小公子大姑娘也在。
“不知道有什么事,师傅。”小太监道,高兴的问起来,拉着师傅,总管公公掰开他的手,甩了一下拂尘,丢开他,很想打一下他的手,拉拉扯扯像什么样子。
像什么话,看了周围,打住他的话:“像什么话,你去一下宜妃娘娘宫里,就说……”他把陛下要去的事说了。
小声的交待,让徒弟记住。
不要耽误时间,快点去,陛下还等着,他还要进去。
“陛下要去宜妃娘娘宫中了?”小太监马上问起来,很好奇,总管公公打他一下:“这不是你该问的。”
“师傅我知道了,马上去。”不等师傅再说,小太监溜了出去,小跑着离开了。
总管公公见状,回到里面,陛下又坐了回去,手中拿着一本奏折,是没有批阅的,没有看,就拿着,他悄悄走上前,走近,行了一礼,抬头。
“陛下。”
“派人去了?”熙和帝问,没有再看奏折,看向他。
“是,陛下。”总管公公道,还没有说完,熙和帝站起来,总管公公不知道陛下是——
熙和帝也没有说话,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差不多了停住步子。
“陛下。”
“走吧,去宜妃那里,朕去了。”熙和帝道,迈开步子。
手中的奏折早就丢开,丢到御案上,没有再看一眼,背负着双手。
总管公公跟上陛下,又想到陛下的病,陛下这两天好了很多,没有再……往后退了一步,抬头,就听到陛下又咳了一声。
看向陛下,很担心,陛下还会去吗。
“看什么?”
熙和帝手颤了一下,又停下步子,手握紧,没有再颤,他咳了几声,才消停,拿起帕子擦了一下,丢掉,不高兴的看过去,这是在妄度君心?
“陛下。”
总管公公吓了一跳,不敢再说再想什么。
“朕要去宜妃那里,没有听到?”熙和帝不是很高兴,又说了一遍,沉着一张脸,威严的走了。
“是,陛下。”总管公公不敢再抬头,陛下说了,再次跟上陛下,陛下走出好远了。
“陛下,等一下老奴——”
“……”熙和帝没有管他,宜妃!
总管公公一路都很担心,怕陛下又咳起来,还有手,怕陛下发火,小心翼翼的,熙和帝的手已经没有再颤,他放开了手,也没有再咳。
好了,他要是不好,不会去见宜妃还有秦王几人。
感觉到了什么,他看向总管太监,总管公公发现陛下的目光,一下子抬起头来。
“朕没事,不用这么紧张。”熙和帝看出他在什么,总管公公一听,不得不说,放下了心来,陛下啊。
宜妃的宫殿到了,他停了下来,宫人们都在向陛下行礼,他看向陛下,熙和帝也看到,没有让人再进去通报。
带着总管公公走进殿中。
“陛下。”“陛下来了。”“娘娘一直等着陛下,还有秦王殿下……”
宜妃和琰哥儿还有锦绣说了一会说,薜氏她没怎么理会,到了时间,两个孙儿还有孙女也过来。
她正要派人再去看下陛下何时有空,就见到陛下派来的人,陛下要过来。
她就知道,和两个孙儿还有孙女说了说,让琰哥儿好好表现,扫了一眼锦绣还有薜氏。
陛下来了,她带着人迎了出去,看到陛下带人来,她笑吟吟的行了一礼,带着两个孙儿还有孙女,拉着他们到身边,一起。
“陛下。”
“父皇。”“皇上。”“……”秦王带着锦绣薜氏。
薜氏握着手,她站在殿下身边,此时只有她能站在殿下身边。
“爱妃起吧,还有琰哥儿,你们,都起来。”熙和帝走来,一眼扫过,都看到了,没有多看,主要看宜妃还有宜妃身边的两个小子一个丫头。
接着威严的叫了一声起,目光继续落到宜妃身边,看着和琰哥儿有几分像。
应该就是他的孙儿孙女。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一点没错(四更)
“谢陛下。”宜妃笑着站起来,拉紧孙儿孙女,看了琰哥儿他们,陛下看到了,不知道满意吗。
总管公公跟着陛下也看到了,秦王府的两位庶出小公子还有大姑娘,看了一眼,仔细的打量了下秦王殿下,他低下头。
秦王府两位小公子大姑娘就是这样?长得像秦王殿下。
熙和帝这时走上前了一步:“就是这三个孩子?”他问起来,指着三个孩子。
“是,陛下。”宜妃笑着应了,知道陛下指谁。
“这是你们皇祖父,快叫人。”宜妃先对着身边的两个孙儿孙女道,让他们叫人,看向他们,拍了拍他们,望着陛下。
“皇祖父。”
三个孩子好奇望着皇祖父,一起的叫了人,很整齐。
“好。”熙和帝看了三个孙儿孙女说了一个好字,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总管公公知道陛下是满意的。
“你们生了三个好孩子。”熙和帝接着向秦王还有秦王身边的儿媳妇。
锦绣低着头。
薜氏再一次不甘,秦王:“父皇。”
“你也是好的,朕记得你,你是琰哥儿身边的侧妃,当初还是琰哥儿来见朕求的,跟着琰哥儿一起去了边关,吃了不少苦头,给朕生了三个孙儿孙女,很好。”熙和帝目光落到锦绣身上,用了一句很好。
总管公公就知道陛下是真的觉得这位锦侧妃娘娘,好像是锦侧妃娘娘做得很好。
“皇上,这都是奴婢应该做得——”锦绣跪了下来,不卑不亢的。
“不错。”
熙和帝点了点头,又说了一句,看了看,不是那种上不了台面的女人,听说是宜妃宫里出去,嗯,还不错。
薜氏更加不甘心。
宜妃笑,望向陛下,打断陛下的话:“琰哥儿的眼光不错吧,皇上。”
熙和帝没有再说,宜妃拉着身边三个孙儿孙女,笑道:“这三个孩子才回来,有些规矩还不到位,所以,请陛下不要见怪,陛下也知道他们以前在边关,这几年都没在回来过。”,
熙和帝挥了一下手:“朕知道,你不用担心。”
“那就好,妾身不用担心了。”
宜妃笑着没有再说什么:“陛下还是进去说话吧,午膳妾身准备好了。”
熙和帝看向秦王还有秦王身边人,嗯了声,走了进去,宜妃回头笑笑,叫上琰哥儿还有薜氏锦绣,她也发现皇上一句话也没有和薜氏说,和她一样。
薜氏用力咬牙。
*
慈宁宫中,太后和珠丫头用着午膳,晌午了也该用午膳了,前边也该忙完了,太子秦王带着人一走,又清静下来。
不知道去了哪里,她没有问,就一个人,该吃吃,珠丫头没有走,留着陪她,边吃边听说皇帝去了宜妃宫里。
她没有派人去问,就听说了,宜妃啊,太子那边不说,别的也不说,宜妃肯定是想让皇帝去看下。
琰哥儿带着人从她这里走了就去了。
皇帝听说了,会去不奇怪,宜妃指不定派了人去见皇帝,让琰哥儿一家子留下来。
太后点头,听了,果然和她想的一样,宜妃早就派了人去找皇上,皇上忙着,没有去。
事情多得很,直到忙到晌午,有点空,要用午膳,便过去了,到宜妃那里可以看下没有见过的孙儿孙女,也可以用午膳,倒是好。
去了也好,皇帝想来也能多用一点,就是他的病,想来皇帝自己有数,她在这里担心也没有用。
皇帝是不怕有人知道了。
“哀家知道了,下去吧。”
太后想到这就没有再往下想下去,对着宫人嬷嬷,有点说不出的不耐烦,让她们起来,不用说了,她还没有用完。
宫人婆子还有丫鬟嬷嬷起来,站直身看过来。
太后没有再看过去了。
“外祖母,皇舅舅过去了。”宝珠郡主也听完了,回过头来,向着外祖母,说起来,皇舅舅去看秦王表哥的两个儿子女儿了。
“你也听到,还说什么呢。”太后闻言看珠丫头,摇头无语,都听到了:“行了,我们用膳,亏得没有叫皇帝过来。”
“外祖母,有我陪你呢。”宝珠郡主笑着道,也不再提,太后也笑了起来,心情好了一点:“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吃吧,多用点,你都瘦了。”让宫人给珠丫头多挟几道肉,尤其是她爱吃的红烧肉。
“外祖母哪里,我都胖了,肚子上都有肉。”宝珠郡主听到外祖母说她瘦了,让她多吃,示意宫人,她:“……”很无语,看着红烧肉,又想吃又怕,她明明生产后就没有瘦过,以前穿过的衣裳都有些穿不上了。
胖了很多,在外祖母这里,还是瘦。
“可不是瘦。”太后还在说:“你也要再生一个。”宝珠郡主一听,胖了就胖了吧。
“你娘给你写信回来没有。”
太后又问。
“娘写了,让我去找大哥。”宝珠郡主道,太后不想说了,容姐儿还想控制烨哥儿呢。
烨哥儿是只有一个儿子,也不急。
用了午膳,太后听说宜妃那边,皇帝还没有走,琰哥儿一家子还在,宜妃要留下几个小的在宫里,也没有说什么。
宜妃想留就留吧,在边关长大,有宜妃看着也好。
宝珠郡主和外祖母说起悄悄话来,宫人丫鬟婆子娘娘都退下去,只有个别留下来。
*
东宫,太子还没有用午膳就听说父皇去了宜妃那个女人宫中,啧啧,父皇这是去看没有见过的孙子孙女了?看看怎么样。
是不是让他满意,他是一点也不意外父皇会去,不去才怪,宜妃那个女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秦王不是带着一家子入了宫。
宜妃那个女人肯定会留在宫里,请父皇去,啧啧,孤猜得一点也没错。
秦王秦王的女人还有儿子女儿——他也想去看下他的儿子还有女儿。
孤的儿子女儿哪里秦王那几个长在边关的小兔崽子能比的。
“太子殿下。”
“去侧妃那里,孤要去看下孤的儿子还有女儿,孤要陪儿子还有女儿用膳,就在侧妃那里用吧。”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千好万好(五更)
太子笑着说。
“太子殿下。”
公公望着殿下,看着殿下的表情,殿下要去侧妃娘娘那里,要去看……是因为秦王殿下还有皇上?
“还在干什么?”
太子笑起来,睥他一眼,玩味的走了,公公看了一下一边的侍卫,见殿下走远,跟上去,殿下。
太子去找他的女人还有儿子还有女儿了,秦王的儿子还有女儿想来会入宫,到时候啧啧。
真是——父皇不是老是说要兄弟爱,兄友弟恭,他要好好交待一番,兄弟友爱,兄弟关心。
他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两个臭小子还有亲一亲女儿,到时候秦王的儿子入了宫,可别给他这个当爹的丢脸,孤可不想丢脸。
*
太子妃这边,太子妃还是坐着,丫鬟婆子跪着,太子妃知道太后会派人来看她,还有给她检查,也会找时间过来看她,她知道太后是想亲眼看过她后,确定她好了才放她出去,再说别的。
“太子妃娘娘,太后娘娘已经说了。”嬷嬷道,以为太子妃娘娘还是担心。
虽然她们也担心,太后娘娘没有说一定会放太子妃娘娘出去,要看情况,外面——
只希望太后娘娘会放娘娘出去,她们也能出去。
“我知道。”太子妃没有睡,她睡不着,她想知道更多外面的事,嬷嬷也知道,看出来了:“娘娘,你是。”
“我想知道更多。”太子妃说了。
“好。”嬷嬷说了一个好字,交待了人服侍太子妃娘娘,这里,看向四周,也去了,太子妃还有丫鬟婆子坐着,过了不知道多久,嬷嬷回来。
“太子妃娘娘,秦王殿下带着妻儿入宫了。”她说了起来,看向太子妃娘娘还有一边的人。
“秦王带着妻儿,妻儿?”太子妃问,盯着嬷嬷。
丫鬟婆子也是。
“秦王殿下身边的那位锦侧妃为秦王殿下生了两儿一女,都带回京城了,带到宫里,见了太后娘娘又去了宜妃娘娘宫里,然后皇上去了,听说长得像秦王殿下,很不错,不比。”
嬷嬷说起来,说起她又想办法出去打听的,后面的没有说,太子殿下的儿子女儿也不是太子妃娘娘生的。
太子妃娘娘生的在太后娘娘那里,秦王殿下也是两儿一女,也是侧妃生的,那位锦侧妃,到处都在说。
都是夸这位锦侧妃的,讨好的也是讨好这位锦侧妃娘娘,什么跟着秦王殿下去边关,哪里好哪里好的,能吃苦,不像秦王妃。
还生了两儿一女,秦王殿下的儿女都是这位生的,太后看重,皇上看重,宜妃娘娘看重,没有说不好的。
秦王妃在这几年里好像被人忘了,没有人记得,应该是秦王妃所作所为。
秦王妃娘家也没有办法,没有人记得,讨好,这位锦侧妃娘娘就是千好万好,几年前就些这样。
几年后更是明显。
和她们太子妃娘娘一样,太子妃娘娘也是被忘掉,生的郡主没有在身边,生的儿子是死胎。
还因此疯了,受不了打击,太子殿下别的儿女都是东宫的女人生的,那些女人一个个厉害得很。
就像是东宫的女主人,儿子女儿都被太子殿下看重,被太后娘娘看重,皇上看中,大家知道的也都是她们生的,太子妃娘娘生的她打听了一下,只知道太后娘娘一直养着,宠着,皇上和太子殿下也会去看,可只是一般。
对比起有娘在身边的那几位,怎么比,除非太子妃娘娘出去,从太后娘娘那里接回郡主来。
可能吗?秦王妃不比太子妃娘娘好,可能说比太子妃娘娘还惨,不过有一点好就是秦王殿下回来,还可以再生,再想办法,还有机会。
太子妃娘娘没有。
外面想来也是这样看这样说的。
“秦王妃,秦王妃也落到我这个地步,我们妯娌两个居然是一样的命。”太子妃想到薜氏和她一样。
落到同样的地步。
“秦王妃娘娘还是怪自己,为什么不跟着去边关。”嬷嬷说起来,其实原因说起来不止这一点,很复杂。
秦王妃并不是傻的,只是有时候啊,就像太子妃娘娘,她不再往下说,怕太子妃娘娘多想,想到自己身上。
“为什么一定要去边关?”太子妃反问,盯着她们,为什么一定要为男人牺牲,嬷嬷丫鬟婆子都说不出来什么。
是啊,为什么一定要去,秦王妃娘娘守在京城也没错,可在那位锦侧妃对比下,所有人都觉得秦王妃不对,错了,都在夸那位锦侧妃娘娘,说到底秦王妃的身份在哪,做什么都会变成错。
留守是错,跟着去也是错,正妻和妾怎么能一样。
“太子呢,秦王带着妻儿入宫。”太子妃抓住最关键的,又问道。
丫鬟婆子:“……”嬷嬷就知道太子妃娘娘会问:“娘娘。”她并不想说,娘娘才好,她真怕娘娘一下犯病。
丫鬟婆子听出什么。
太子妃也听出来:“嬷嬷。”她声音很大。
“太子殿下。”嬷嬷开了口,还是没有说完,太子妃盯紧:“他去了那些女人那里,看他的儿子还有女儿?”
嬷嬷深吸一口气,太子妃娘娘知道,太子妃娘娘猜到了,她点头,还是不说话。
“我的女儿呢。”太子妃慢慢问,没再问太子。
“娘娘。”嬷嬷终于听到娘娘问郡主了,她高兴起来。
丫鬟婆子也意外。
“郡主听说过得很好,太后娘娘还是疼着,还有皇上太子殿下,只是,没有亲娘在身边。”嬷嬷说起来,边看太子妃娘娘。
“我的女儿。”太子妃什么也没说。
嬷嬷觉得太子妃娘娘这样已经很好了,没有逼,丫鬟婆子想到郡主。
*
纪尧听说了很多,太子秦王太后皇上……一个字也没有说,转着玉板指,走了。
安郡王府。
贺侧妃见了萧琳琳还有萧媛媛。
告诉她们,她们的亲事,她们父王交给了她,她会找机会带她们出门,好好看一看,再去吴府,和郡主说一声。
萧琳琳萧媛媛失望。
纪府。
萧菁菁见到了父王。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说了什么(一更)
她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恨父王。
“父王。”
“菁姐儿,”安亲王萧成背负着双手,知道菁姐儿依然过得很好,扫了一眼四周。
萧菁菁看着父王,父王很黑,她不知道和父王说什么,萧成:“本王来见一下小猴子还有禛哥儿两个,他们两个在哪里,纪永叔没有回来。”
“四爷入了宫,父王没有入宫吗,我还以为父王过几天才会来,我让人带他们过来。”萧菁菁说,叫了人去带他们过来了。
“好,不知道禛哥儿小猴子长成什么样了,父王入宫见了皇上就出来,听贺氏说你又有了。”萧成看向菁姐儿,萧菁菁:“是,父王。”并没有说什么。
七巧冬菱进来了,新沏了茶水来,萧菁菁看过去,让她们送到父王面前。
七巧冬菱上前,向着王爷行了一礼。
她们退下后,萧成:“秦王回了京城,太子殿下那边——等纪永叔回府,我要和他说一说。”
“父王。”萧菁菁开口。
此时,在外面。
“你们。”
赵嬷嬷守在门口,看到七巧冬菱进去又出来,她叫住她们,拦下她们,盯着问起来。
主要是郡主和王爷太久没有这样说过话了,她不由担忧,怕郡主和王爷说到什么生了隙不好,她又不好进去。
“赵嬷嬷。”七巧冬菱不知道赵嬷嬷怎么了。
“怎么样怎么样?,郡主和王爷在里面?”赵嬷嬷问她们,郡主和王爷说得如何,七巧冬菱只是送茶水进来,然后就出来了,并没有听到。
“赵嬷嬷,奴婢两人送了茶水进去就出来了,王爷和郡主。”她们说不出来。
“好了,好了,看你们的样子就知道,还问什么,你们也没有留多久,能听到什么,是我太急了。”赵嬷嬷不用她们再说已经看出来,不耐烦的,她担心郡主和王爷能不能好好说,郡主是不再计较,可是她还是担心,王爷,王爷回京,第一天就来了府里,应该是来看郡主也是看小公子们。
除了郡主还有小公子们还有什么,郡主又有了身子,王爷不知道知不知道。
四爷没在府里,王爷竟没有入宫,没有说一声就来了,郡主和她都没料到,还派了人去安郡王府,想看下王爷何时有空,她和郡主想的是王爷才回京,肯定有事,要入宫,哪里知道——
导致小公子们都没在府里。
还要去叫,她和郡主还以为王爷会派人来说一声,再过来。
没想到这么快。
七巧冬菱:“……”
“下去吧,还站着做什么。”赵嬷嬷回过神来,挥手,让她下去,不知道还在这里干什么,问也问不出来什么。
七巧冬菱:“郡主和王爷看起来还好。”她们说了一句。
“是吗。”那就好,赵嬷嬷听了,再次让她们下去。
七巧冬菱下去了。
赵嬷嬷还是守着,等郡主和王爷说完出来。
过了一会,她看向外面,小公子们还没回来,王爷来最主要想见的想必是小公子们,四爷也没有回府。
真不知道——
不久之后,她终于看到小公子们了,小公子们跟着人过来,她先行了一礼。
“小公子们,老奴。”
“赵嬷嬷起来吧。”纪禛开口,小猴子没有说话,赵嬷嬷抬头,起身,不等小公子们问,对着小公子们说了几句,看了一边的人,不让人说话:“两位小公子,王爷来了,在里面和郡主说话,你们外祖父——想要见你们,郡主派人找你们过来,原本以为要过几天。”
小公子们身边的人看过来,赵嬷嬷看过去,看什么看。
“外祖父?”纪禛听了嬷嬷的话,问了起来,看向身边的阿弟,小猴子纪颖也看了一下赵嬷嬷,向着大哥点头。
“……”
“对,就是你们外祖父,两位小公子,你们来了就好,你们知道的,郡主在里面。”赵嬷嬷马上说,扫了小公子们身边的人。
见她们要说什么,知道她们应该在来的路和小公子们说了什么了。
“想必小公子们来时听到了什么。”
“嗯。”纪禛点头,纪颖不说。
“好,你们陪着小公子们进去吧。”她重重点了一个头,说了好字,对小公子们身边的人说,尤其是去找小公子们的婆子。
“是。”丫鬟婆子嬷嬷点头。
赵嬷嬷放心了。
“不知道外祖父是什么样。”纪禛问起来,纪颖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和禛公子是一样的,想要知道。
赵嬷嬷看在眼里,又听了,朝着小公子们:“小公子们,老奴说了你们也看不到,还是进去吧,进去小公子们就能看到了。”
丫鬟婆子等点头,赵嬷嬷不再说。
“好。”纪禛点了头,不再问也不再说什么,向着赵嬷嬷点完一个头,转向阿弟,伸出手来叫了一声:“阿弟,走我们进去,娘在里面。”就在牵着阿弟一起进去。
“不用了。”
纪颖摇头,没有牵大哥的手,走了进去。
丫鬟婆子跟上,赵嬷嬷:“……”小公子们啊。
“阿弟,你等一下。”纪禛见状,也不说什么,收回手,跟了阿弟进去,小跑两步想要追上去,忽然想到什么回了一下头:“赵嬷嬷爹还没有回来?”
赵嬷嬷:“没有,小公子。”
“哦。”纪禛哦了一声。
“四爷还没有回来,禛公子。”赵嬷嬷又道,禛公子没有再说话,追上小公子,带着人进去了。
小公子们进去后不知道,她也想进去看看,干脆叫了人,吩咐了几句,也进去了。
她一进去就听到郡主和王爷说话。
小公子们望着王爷,好奇的。
丫鬟婆子行礼起身。
她也慢慢上前。
“这是你们外祖父禛哥儿,小猴子。”
“外祖父。”
小公子们看着外祖父。
“禛哥儿,小猴子,长这么大了,好!外祖父让人给你们送来一些东西,你们看下喜欢吗!”王爷很高兴的样子,小公子们很喜欢,好奇的问,郡主没说话了,丫鬟婆子退开,赵嬷嬷走到了郡主的身边,也行了一礼。
*
不久之后,王爷和小公子们说了说话,
------题外话------
上一章最后纪尧写成了萧成,望天,改了,和亲们说下。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多生儿子(二更)
带着小公子们去了马房,看了一下送来的高头大马,王爷竟然给两位小公子送来了两匹高头大马。
不是以前的母马还有小公子们学骑射用的小马,而是从边关过来军营才有的高头大马,以前王爷送送也只是送小马,这次真是。
两匹高头大马安置在马房里,很是显眼,她们跟着去看了,比起马房里其它的一些马真的是鹤立鸡群的感觉,让人一眼就看到。
这么高大完全能当战马的马,什么时候能骑,等两位小公子长大差不多,现在小公子们是不可能骑的。
别说骑,靠近都有点……她们这些丫鬟婆子担心,两位小公子胆子倒是大,不怕,郡主也担心,王爷居然带着小公子们喂食,以后不可能了。
还是让马房的人喂,不能让小公子们靠近,要是马发了疯,伤到小公子们怎么办。
这样高的战马,郡主都不敢骑,如今四爷骑差不多,可四爷骑马的时候有多少,待到小公子们长大,可以骑的时候,高头大马也变成老马了。
还怎么骑,王爷啊。
王爷可能送来就是为了让两位小公子看一下什么是战马吧,小公子们以前就说过,想看一看,王爷知道了。
所以送了两匹来,两位小公子一人一匹,公平,王爷不止送了两匹战马,还送来了真的刀和剑,装饰得很好看,说是给小公子们玩,小公子们哪里用得上真的刀剑,现在就佩在身上?还是等长大,刀剑无眼。
小公子们还小,伤到了可如何是好,王爷送给小公子们的都是如今用不上的,她想和郡主说点什么,但小公子都很喜欢。
王爷走了,赵嬷嬷让人送王爷,看着郡主:“郡主,王爷竟然送了战马还有真的刀剑给两位小公子。”还有话要说没有说完。
“嗯。”
萧菁菁点头,她也没想到,不过知道父王是疼小猴子还有禛哥儿。
才会送这些东西。
都是小猴子还有禛哥儿喜欢的,当娘的怎么会不知道小猴子禛哥儿喜欢想要什么。
“郡主。”
赵嬷嬷也知道,更知道王爷疼两位小公了,不过:“王爷也不怕刀剑无眼,先不说战马,这样真的刀剑小公子们玩起来一时不注意伤到了怎么,小公子们哪里用得上。”她把心中的话和郡主说了。
“要不还是先收起来,郡主,就像战马一样。”
萧菁菁听了看了赵嬷嬷一眼,嗯了一声:“父王知道他们知道,禛哥儿小猴子都喜欢,让人看着一点,和他们说一声,他们现在——”她也担心,一会再去看下小猴子他们。
父王走了,小猴子还有禛哥儿就回去了自己的屋子。
“好,郡主决定了就好,老奴就放心了,老奴也是担忧,也不必马上就说。”赵嬷嬷闻言,知道郡主也担心,有了决定,她放心了,不再说。
小公子们必竟喜欢,这会去说,恐怕会让两位小公子不高兴,现在小公子们身边也有人,想来不会有什么。
萧菁菁又嗯了一声。
七巧冬菱还没有回来,其余的丫鬟婆子在外面,赵嬷嬷看了下,想说七巧冬菱这两个丫头还不回来,不过没有说,而是。
“王爷太疼两位小公子了。”不然也不会送这样的东西,赵嬷嬷感叹的,向着郡主,除了向郡主说明王爷疼小公子们,也想说是因为郡主,有郡主王爷才会疼两位小公子,先不管王爷和郡主说了什么,她要和郡主说一说。
萧菁菁:“是。”不知道听没有听出赵嬷嬷话中的意思。
“王爷也是因为郡主。”
赵嬷嬷看着郡主,看不出郡主想什么,索性直接说了。
“父王。”萧菁菁张嘴,没有说出什么来,赵嬷嬷还等着。
“郡主。”
“父王本来就疼小猴子还有禛哥儿。”萧菁菁道。
“郡主,王爷也是为了你。”赵嬷嬷还要说,萧菁菁不再说。
“郡主,王爷疼两位小公子的心在。”过了会,见郡主还是不说话,赵嬷嬷又开了口。
“赵嬷嬷想说什么。”萧菁菁问。
“王爷也是任性!也不看一下小公子们才多大,就送战马什么的。”赵嬷嬷忽然说起王爷的不好来,觉得王爷任性。
萧菁菁听着:“……”嬷嬷。
“郡主。”赵嬷嬷叫了一声:“老奴说得是真的。”
“嬷嬷忘了,父王以前就想送这些,只是被我拦下,禛哥儿更小。”萧菁菁道,赵嬷嬷也想起来王爷是恨不得好的都送来,无论小公子们用得上用不上,曾经送了不少木剑木刀。
萧菁菁没开口,赵嬷嬷顿了一下忽然问郡主:“郡主,你和王爷说了什么?王爷这样就走了,不等四爷回来了?”
“没有什么。”萧菁菁道:“父王说下次再过来找四爷。”
“哦,这样啊,郡主,那就是王爷过几天会再来找四爷,不过王爷怎么这么快就有时间来府里,不入宫,没有事吗,老奴和你还以为王爷不会这么快来府上。”赵嬷嬷哦了一声。
“父王入了一趟宫就来了。”
萧菁菁道。
父王去了一趟宫里,就没有事了,想来看下小猴子还有禛哥儿,赵嬷嬷听了,明白了,王爷并不是没有事,是来看小公子们还有郡主。
“王爷知道郡主又有了身子吗?”
赵嬷嬷接着问,小声的。
“父王知道。”
萧菁菁回答,还没有说什么,赵嬷嬷听了觉得王爷这么快就知道一定是:“是贺侧妃娘娘和王爷说的吧,王爷才会知道——”
“父王让我再多生几个。”萧菁菁望着赵嬷嬷。
“王爷啊。”
赵嬷嬷不知道说什么,王爷想让郡主再多生几个,还说多生几个好,郡主曾经还说不生了,四爷也说只生一个。
“王爷是觉得郡主该多几个孩子。”她说着。
“父王让我再生几个儿子。”萧菁菁笑了笑。
“郡主和四爷要的是姑娘,王爷居然还想姑娘生儿子。”赵嬷嬷也知道是王爷想郡主多几个儿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