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5章 花魁(84)
“还是静山见识广博,如今太后能恢复,你才是那个真正的福星啊,可是……”皇帝遗憾的说,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他那个皇姐,怎么就容不得静山,反而整日与那个野丫头混迹在一起,将那野丫头当成亲女儿,被无数人看了笑话。
说到这里,皇帝问唐果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唐果如实说了僵尸虫的问题,说是那些去往边疆参军的静山卫,在当地偶然发现僵尸虫的存在。
因为她经常进宫看望太后,也问过其病症,比较重视这方面,还私下找过治病的方法。
静山卫对这个比较上心,便专门安排人向当地人打听了这个。
于是就将僵尸虫的特征,以及有人如果被僵尸虫咬了的症状,发现与太后的一模一样。
他们又问了当地人怎么解决的办法,这才带着消息急匆匆从的赶回来。
“其实当地人很少被僵尸虫咬,偶尔被咬了,也不过是一件很寻常的事,随便弄鸡血就能解决。僵尸虫存活的地方一是极寒之地,这第二便是人体的血肉中。”
皇帝陷入沉思,唐果知道他又在脑补,并没有打搅。
“静山是说,僵尸虫在边疆百姓的眼里,实际上是一件寻常的东西?”
“嗯,几乎当地百姓都知道,已经是一件寻常的事,也因此很少会和人说起。因为僵尸虫对他们来说,就和普通的毒虫一样,不怎么稀奇,没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外地人如果不仔细打听到话,去转悠一圈,也是不知道僵尸虫存在。
“静山刚才还说,僵尸虫生存的环境,主要其实是寒冷之地?”
“没错。”
皇帝冷漠的问:“北光国有四季,冬天也会算太冷,应该活不了僵尸虫吧。太后从未去过寒冷之地,她最怕冷了,也不喜欢颠簸,怎么能接触到僵尸虫呢?”
“看来,是有人害了太后啊。”
唐果没有吱声,等着皇帝自己脑补,自己说话,那等于画蛇添足。
“不到一年多时间,小小的静山卫都能发现僵尸虫的存在,并且用心问情况,还联想到太后的病症。”皇帝顿了顿,又说,“为什么李将军在边疆多年,却没有传回来丝毫消息,所以,李将军在边疆生存那么多年,一点都不知道僵尸虫的存在?”
“若说普通的将士们,肯定不知道太后得了什么病,而李将军应该是很清楚的。”皇帝继续分析,“他曾经可是还见过太后,问起过太后的病情。”
太后的病,对外宣称只是怪病,并没有说过她的身体各种症状。
所以,普通将士不知道很正常。
就是皇宫里一些宫女太监,也只知道太后病了,还以为她是中风瘫痪呢。
“李将军当初还吩咐人,给朕运送了不少当地的特产。”皇帝最后这句话,无疑是在肯定李将军有嫌疑。
李将军是谁?
是皇后的兄长,很难不让人想到,这件事与皇后关系。
若是几年前,皇帝肯定会摇头说,不可能是皇后。
这几年的观察,让他明白了,这宫里的人,还真没有一个是表面那样的。尤其是,皇后。
皇后真的害了太后吗?
第4406章 花魁(85)
“静山,你下去准备准备,帮太后治病的事吧,朕去看看太后。”
皇帝决定,去问问太后,说不定她知道点什么。
之所以不说,多半是没有什么证据,不知道该怎么说吧。
唐果回到公主府内,便和太后交流,觉得那边的谈话应该差不多快结束。
果然,没有一会儿,太后有回音了。
【陈太后】:皇帝来问我,知不知道我的病情,他应该是在怀疑皇后。既然他问了,我就趁着这个时候,将事情说了。
【校花】:那他是什么反应?
【陈太后】:自然是很生气,要不是我寝宫的地板坚硬,可能都会被他给踩塌。他说会给我一个公道,不过现在不是时候,皇后家族那边,问题有很多。这件事牵连起来,不是一星半点,涉及到的人会很多。
【校花】:应该是需要去调查证据吧,我们的计划照常进行,不影响。皇后那边已经准备好,要对你下毒手了。
【陈太后】:又要泡一次鸡血,感觉好难啊。
【玛格丽特】:以前我听校花讲故事,说一些电视剧里的太后,就喜欢用血泡澡,不过那是十八岁年轻女娃娃的血,是用来保持青春美貌的。
【陈太后】:玛格丽特,你的口味一向很独特,这样恶心的故事都能记得清楚,还要分享出来。
皇帝在听了太后说的,心里十分愤怒。
他没有想到,在他不知道地方,皇后是这样的。
如果是几年前,他也会以为太后可能是病得不轻,皇后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那般对太后呢?
再加上太后一直对皇后有点意见,谁都会以为太后是自己病了,性格才变得古怪,毕竟皇后做的很干净,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然而现在是,他先知道了僵尸虫的事,还有皇后的家族那些事,以及李将军从未和他提过僵尸虫的事。
这些事情,他都要安排人查个清楚。
自然,这个去跑腿的人只能是魏荀。
魏荀在接到这个任务,一点都不意外,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真和他的计划有那么一点出入。
不过,不冲突,他会将所有的证据呈现在皇帝的面前,让他看看这位有着仁善面孔的皇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唐果这边,也在准备鸡血给太后解决僵尸虫的问题。
鸡血已经准备好,就等宫女扶着太后进浴桶了。
唐果早就知道,有一个宫女是皇后的人,对方会在一会儿,弄点毒药在浴桶里面。
太后感觉自己特别冤枉,居然要泡三次鸡血,那个味儿,想想就很难受。
唐果还是看出来,那个宫女有些紧张。
在几个宫女要将太后扶着进浴桶的时候,她突然拦住,对着浴桶的鸡血说了一句:“我怎么感觉,这鸡血的味道有些不对劲?”
话落,那个宫女的脸色下意识一变。
这么明显,唐果当然应该发现,目光落在这个宫女的脸上:“你看起来很紧张,难道知道鸡血是怎么回事吗?”
“奴婢不知。”宫女很快淡定下来,小声回答。
第4407章 花魁(86)
唐果将这个宫女点出来:“是本宫疏忽了,就算是鸡血,也得有人先为太后试试药,以免出现不太好的状况。”
唐果拿出一把匕首,递给面前的宫女:“将手心划破,将手浸入浴桶里面。”
唐果这话一落,宫女是吓得面色苍白,身体不停的颤抖,那毒药若是接触了伤口,她准会中毒身亡。
可是她又不能不做,因为她的家里人都在皇后的手里,若她做出任何不利皇后的事,家里人全都会丢命。
“不敢吗?”
唐果逼近两步:“是不是在担心你家里人都性命?”
宫女心头一惊,不可思议的望着唐果,眼睛瞪得大大的,静山公主怎么会知道?
“你的家人很安全,你只需要老实交代,这是怎么回事。”
唐果还摸出一个信物,正是这宫女家人的。
既然要做这些事情,她当然早就准备好,就等扳倒皇后呢,还是要正大光明的扳倒,免得皇后倒霉了,还有个好名声。
“奴婢这就说。”
在看到那信物的是,这是她小侄子的,她不可能认错,这还是她亲自给小侄子买的。
吩咐这宫女的人,就是老嬷嬷。唐果一听,感觉这老嬷嬷应该就是皇后身边指点的那个人。
说不定一会儿,那老嬷嬷还会将所有的罪过落到自己的身上。
不过没有关系,她早有准备。就算是那老嬷嬷,也保不了皇后。
太后的治病的鸡血里面,被人下了剧毒。
皇帝匆匆来过来,还叫人扔了一只老鼠进去,不过一会儿的时间,那老鼠身体僵直,没了气息。
宫女指认是皇后身边的老嬷嬷吩咐她这样做的,还说自己的家人也是受此威胁。
皇后和老嬷嬷被叫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太后没了。
完全没有想到,是事情暴露。
“嬷嬷,怎么办,看这情况,那贱丫头是将本宫指认出来了。”
老嬷嬷倒是比皇后冷静得多,她低声道:“娘娘一会儿只说,什么都不知就可,一切有老奴呢。”
宫女又当着所有的人,陈述了之前的话。
皇帝看着皇后,询问对方还有什么话说没有。
皇后按照老嬷嬷的交代,抹着泪:“皇上,妾什么都不知道,妾怎么会害太后呢?一定是这宫女胡说。”
皇帝不为所动:“这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宫女,哪里有本事找这么毒的药,还这么大的胆子,朕可是听说了,她家人的性命都在你的手里拿捏着。”
“皇上,冤枉啊,妾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在皇帝质问,和皇后求饶,说自己无辜中,老嬷嬷突然说话了。
“一切都是老奴做的。”
老嬷嬷的话,果然令现场安静了一会儿,所有人都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
她重重的跪下来,一五一十的说了,自己借皇后的名义,干了不少龌龊事。没想到,在这里曝光了。
皇帝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嬷嬷回答:“是老奴大胆,将皇后看成自己的女儿,便想将压制在她头顶的任何人除掉。”
第4408章 花魁(87)
“害太后的人,也是老奴,老奴怕太后恢复了,会欺负皇后。这些事情,娘娘都不知道,是老奴只作主张。”
皇后愣了愣,心里有些震惊,眼神望着老嬷嬷佝偻的背影,有些不忍。
可是现在只能牺牲老嬷嬷,才能保得住自己了。
“是这样吗?”唐果插话,“果然是母女情深呢,皇后娘娘有这么一个为谋划的亲娘,确实很幸运。”
唐果的话,再一次让在场的人吃惊。
这……这是什么意思?信息量太大,他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接下来,就是唐果表演的时间。
她将自己调查到的证据拿出来,证明这个老嬷嬷就是皇后的亲娘,而皇后并非是李家主母亲生的。而是李家主母贴身丫鬟,也就是这个老嬷嬷生的。
这一切都是个意外,而且李家没什么女儿,正好将皇后这个女儿记在李家主母名义下。
一开始,他们就打算送这个女儿进宫选秀。
皇后的亲生母亲,当然是不放心,打算跟着她进宫,在身旁帮忙谋划。
“你说皇后娘娘不知情,那就不对了,她知道点可不比嬷嬷你知道的少呢。”
唐果又命令人将皇后宫殿里的宫女抓来,还有一些帮忙干过坏事的,都抓来了。
她也不怕这样做,会引起皇帝的在意,毕竟她是按照陈太后吩咐做的,陈太后在后宫里面,有点自己的势力,好像不太奇怪吧?
所有证据在眼前,老嬷嬷和皇后都无法狡辩。
皇帝震怒,当场将老嬷嬷打入天牢,而皇后则被关进宫殿里,禁止外出。毕竟是皇后的身份,要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结束之后,陈太后继续治病。
皇帝一直在外面等着,等陈太后能被人搀扶着,慢慢走出来,他眼睛都有些红,连忙上去搀扶。
“没有想到皇帝你察觉到皇后的不对劲,让静山帮哀家做这件事,果然是没有挑错人。也幸好皇帝安排了一个得力帮手给静山,不然还调查不出这么多事。”
“太后刚刚恢复,就不要操心这些了,朕已经安排魏荀去查了,很快会给太后一个公道。”
他真的难以想象,不能动弹的太后,躺在榻上,被皇后随意扇耳光的画面。
欺人太甚!
废后,是肯定要废后的了。
但是,得所有的证据都呈上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不仅是废后了。
皇后家族的兄弟,残害百姓,李将军参与暗害太后,皇后暗害太后,欺辱太后。
这一桩桩事情下来,就不是个简单的。
唐果心里想,等魏荀过来了,不仅有这些证据,还有皇后暗害其他妃嫔,子嗣,混淆皇室血脉,弄丢血脉的罪责。
杀皇后,好像北光国还没有先例,但她这个舅舅很可能会开一个先例。
皇后被关进宫殿里,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她浑身都觉得冰凉。
明明先前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后,怎么会一下落得个这般地步。
而那被下到牢狱的老嬷嬷,倒是比较安静:“错了,走错了一步,不该和静山公主对上,这人,不好对付。”
这件事,被隐瞒了下来。
后宫其他妃嫔,都不知道事情具体。只知道皇后不知怎么回事,惹怒皇帝。
唐文潘听到皇后被禁足,并没有来看望的意思。
现在他还忙着照顾刚刚解毒的孟诗茵,哪里顾得上皇后,那个要杀他心爱之人的母后。
“你当真不去看看皇后?”孟诗茵问,实际上她心里也很恼恨,皇后竟然想要她的命。
唐文潘摇头:“不去,多半是母后做什么惹父皇不快,过些时候就好。她都对你这样了,我暂时不想去见她。”
第4409章 花魁(88)
说实在话,皇后被禁足,孟诗茵心里还有些舒坦。
就是不知道皇后做了什么,竟然被禁足,帝后之间的相处不是一直都很和谐的吗?
她突然想起皇帝妃嫔无数,难道是因为后宫的争斗?
如果将来唐文潘当上皇上,是不是也会纳妃无数?一想到这个,孟诗茵心里就慌的很。
唐文潘后来问出原因,连连和孟诗茵保证,他只娶她一人,绝不纳妃。
孟诗茵本身还有点安慰,可又想到那个有名无实的太子妃,这不是一件娶了吗?
于是又闹别扭了,等唐文潘说,以后他当皇帝,能做主,便将太子妃遣回家,本身他们之间,也没有发生过任何。
孟诗茵终于舒坦,二人抱在一起相互诉说衷肠。
一连多日,唐文潘上了早朝之后,都没打算去看皇后的意思。他是想表明下自己的态度,之前皇后想害死孟诗茵,是做得有些过分。
他必须要让皇后知道,诗茵在他的心里多么重要。
皇后一直在盼着,唐文潘去看看她,她才能传递点消息出去。
她感觉到了,皇帝好像要拿她的家族开刀。她做的这些已经暴露,皇帝很可能会彻查一些事,到时候他们李家就完蛋了。
然而她等啊等,盼啊,都没能盼着唐文潘。
眼看都快一个月了,唐文潘也没去见皇后的意思。不过他还是听到一些风声,皇后仅仅是被禁足,并没有受到什么不好的惩罚。
他却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只是皇帝想让他知道的。
皇帝在知道唐文潘的反应,也是被气笑:“为了一个野丫头,连自己的生母都不顾,这样的太子,朕当初是怎么看上的?罢了,不是早就觉得太子不合适了吗?”
说实在话,他还真的暂时不想废太子。哪怕皇后这边倒台。他已经看中一个继承人选,年纪还小,还需要培养多年。有一个唐文潘现成的太子顶在外面,他再给点宠爱,说不定许多人会觉得他依旧在乎这个太子。
皇帝的心思,就让其他人去猜测吧。只要,唐文潘与李家那边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
又是一个月过去,皇帝当朝下旨废后,将李家人所犯事的证据扔到臣子们都脸上。
在所有人看完之后,又处置了李家人。
并且,李将军已经在被押送回来的途中,李将军那事,魏荀已经调查清楚。
李家家族那些人,欺压,鱼肉百姓,强抢良家民女,害人性命,贪污,几乎什么罪都能沾上点,全部被一网打尽。这些罪证,魏荀调查得清清楚楚,这可是他最重视的事,早就清楚不过。
他也没有想到,竟然能将李家和皇后一同处置。说起来,其实多亏了有静山公主。
皇后和李家的事,满朝震惊。
因为李家作恶,是皇后纵容,废后还真不是奇怪的事。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废后之后,皇帝又下一道圣旨,要处死皇后。
满朝文武来不及震惊,便看到皇帝公布出来的证据。皇后暗害太后,太后那病,实际上是皇后下的毒。参与其中之人,便是李将军,而这毒便是李将军为皇后寻的。
第4410章 花魁(89)
太后那些不好的遭遇,皇帝当然不能公布出来,要是被人知道,太后不能动弹的时候,被皇后每天扇耳光,传出去都是个笑话。
满朝文武发现,下面好像还有许多文字,仔细一看,发现又是皇后的罪过。
混淆真假郡主,竟然有皇后在做推手,她根本一开始就知道孟诗茵不是真的郡主。
后面还有一条,令他们更是震惊,当年静山公主走丢,竟然也和皇后有几分关系。
原来是皇后安排人去杀云珍长公主,才导致静山公主走丢。
至于在后宫里,残害皇嗣,陷害嫔妃这些事,众人已经不惊讶了。
在他们看来,在后宫里爬到高处,难免不会沾点血腥。可是这些都比不上,皇后前面做的那几件事。
唐文潘当朝懵逼,怎么会?母后不只是被禁足吗?怎么突然就被废掉,还被赐死?
他母后可是皇后,怎么说赐死就赐死?还有李家,他外公一家,现在也要面临被抄家,抄斩。
这些事情,唐文潘还真不知道,所以众人看他满脸震惊,不可置信的样子,都摇了摇头。
纵然这其中所有的事情,太子都没有参与,没有犯下一点错误,但他们都预料,太子就算暂时保住,将来继承大统的有可能不是他。
唐文潘脑袋阵阵发晕,皇后所犯的那些事情,他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的。
所以,母后杀孟诗茵,在她看来只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散朝后,唐文潘跌跌撞撞的跑去见皇后,皇帝安排的人没拦着。怎么说,最后一面还是得让他们见。
他们不相见,皇后怎么叮嘱唐文潘早点得到他屁股下的这个位子呢?
可以说,不被皇后那仁善的一面迷住双眼,皇帝看什么都觉得清晰,不会自动为这个人辩解。
唐文潘眼睛通红的见到消瘦得不成样子的皇后,连忙给她道歉,还说要去帮她求情,却被皇后阻止。
“我所犯下的一切,任何人求情都没有用,这件事皇帝恐怕谋划许久。”皇后其实知道关键点在于静山公主,她倒得这样快,多半和静山公主有几分关系。
嬷嬷说的对,她不应该和静山公主对上,这个人沾都不能沾一点。
在那个地方还能清清白白走出去,并且赢得天下读书人敬佩的女子,是个简单的吗?看看招惹过她的人,下场是什么就明白。
刘大人,陆玉儿,孟家主,如今是她,下场都很惨。
更可怕的是,她还找不到证据,这一切是就是对方干的。
可怕,这个人太可怕了。
“母后,我该怎么办?”唐文潘泣不成声,他很是后悔,没有早点来看皇后,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
“太子,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保住这个太子之位,等将来当皇帝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你不是喜欢孟诗茵吗?如果你想随心所欲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必须要获得最大的权力,才不会有人阻碍你。”
唐文潘在这会儿,甚至说出了,只要能救她,他可以不和孟诗茵在一起,又被皇后阻止。
第4411章 花魁(90)
“我所做的事,是没有办法逃得过。太子,你要好好的。”
“对了,没有在那个位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招惹静山公主,这个人很可怕。”如果有机会,皇后当然希望能将唐果拉下台,“这些事暴露出来,也不知道她在其中参演了什么角色。”
皇后这是想,让唐文潘振作起来,更有野心去谋划那个位置,才和他说这些。
此时她也不说孟诗茵半点不好,免得他逆反,反而是鼓励唐文潘为自己喜欢的去谋划,才可能随心所欲。
这算是,给唐文潘心头埋下一根刺,保不准将来有一天,他想起这个事,认为皇后,李家出事,都是因为他太在意孟诗茵。
这么说来,皇后还是不希望唐文潘被孟诗茵迷惑住,临死都要摆她一道,而且是无解的。
唐文潘与皇后谈话许久,最后步伐踉跄的离去,他还是去皇帝那里求情,自然失败。
他满心的愤恨,悲痛。
皇后说那么多,唐文潘就一件事记得比较清楚。皇后,李家遭殃,和唐果关系。
本身当初唐果踢了孟诗茵一脚,再加上之前大大小小的恩怨,反正就是唐果一出现,孟诗茵就各种倒霉,他就将所有的罪过,都算在唐果的头顶。
他离去之后,和孟诗茵几人说这个结果,还不忘说捣鼓出这个事情的人,是唐果。
于是,在孟诗茵几人的眼里,唐果就是那个害死皇后,害惨李家的人。
“静山就是这么容不得人。”云珍长公主说,“没想到她弄了那么大个事。”
其实在云珍长公主的内心,皇后被赐死,她是一点波动都没有。
她可是知道的,当年安排刺客刺杀她的人是皇后。皇后被赐死,她心里还有些高兴,她还真不喜欢皇后。
再说若不是皇后非要阻止,诗茵和唐文潘不是能好好在一起吗?
皇后还差点害死孟诗茵,现在死了,就没有人再害孟诗茵。
至于唐果为这个女儿,她是不当存在的。将来唐文潘是要当皇帝的,等唐文潘当皇帝,区区一个静山公主,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她还想着,将来孟诗茵能做皇后,到时候她这个干娘就真正沾光了。
在唐文潘的引导下,唐果就成了他们眼里的坏人。
皇后被赐死,李家落败,里面的一切与唐文潘都没什么关系。
众人发现,唐文潘变得比从前认真,谦逊,做什么都要细致许多。
皇帝好像也没有迁怒他的意思,他的地位似乎没有变过。
半年中,唐文潘做的事情,还真像一个太子做的。皇帝还经常夸赞他,让满朝文武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难道,皇后和李家那事,对太子没有影响?
他们不觉得没有影响,可是皇帝的态度,确实难以令人捉摸。
他们却不知道,皇帝私下让唐果帮他带一个小皇子,让唐果做这个小皇子的老师。
不过在表面上,他是让所有的小皇子都和唐果亲近,经常去找唐果玩。只是叮嘱唐果,多照顾其中一个,那意思大家都明白。
第4412章 花魁(91)
唐果看着眼前这一群小萝卜头,她那个舅舅还挺厉害的,这么多儿子,最大的也才十二三岁。
皇家的血脉,就没有特别差的,各个都长得特别可爱。
她觉得只培养一个,让其他的划水,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系统:我感觉宿主又打算养牛了,这一次还是从小培养。
唐果打定主意之后,便将观察这些小皇子的性格,所擅长,本身特有的天赋,然后就着重培养他们这方面。
不得不说,皇帝的眼光很是毒辣,他看中的那个小皇子,确实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一个。
也才几个月的时间,皇帝发现唐果带动这些小皇子,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们在他的面前,满脸自信,不管说什么都会提到唐果。
他们称呼唐果为静山老师,哪怕他们同辈,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真正传授他们本事与技艺的老师。
皇帝一看,乐呵了,静山还真是不怕麻烦,竟然将他儿子的特长都给挖出来,还着重培养,看起来还分工很明确。甚至身上那种在深宫中呆得太久,他不太喜欢的气息,都少了许多。
这些小萝卜头,变得比以往更活泼,灵动,少了些勾心斗角。
皇帝很疑惑,唐果是怎么培养这些孩子的?
他想着吧,皇宫里还有许多小公主,于是,他大手一挥,又将那群没有成年的小公主送到唐果的公主府。
“静山啊,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你帮忙看一下。朕认为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多看看,学学,总是有用处。你见识广博,哪怕在你这里听听故事也是好的。”
“没有问题的,舅舅。”唐果来者不拒,她之前还在想,如果把那些小公主也送到她手里,那就更完美了。
说起来培养小皇子,她更想培养这些小公主。
于是,皇帝开开心心的走了,感觉像是将好多个包袱扔出去了一样。
以静山的学识,教这些小孩子不是轻而易举吗?
皇室中,有一些王爷啊,公主啊,长公主啊,家里有小孩的,听到这个事情,组队进宫。
皇帝一听,就不乐意了,这可是朕儿女们的老师,你们来凑什么热闹。
但大家都是亲戚,总不能他一个人的子女霸占静山。
于是,他只要又到公主府来,和唐果商量这件事。
唐果没有拒绝,一个是教,一群也是教,以后皇家的小孩都是她的学生,她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当一个咸鱼公主养老。
这些孩子都还小,能教,许多思想都很容易转变。
唐果看着这些小孩子看她的眼神慢慢的转变成崇拜,这种为人师表的感觉,她还挺喜欢的。
刚开始的时候,皇宫里那几个小公主,都比较沉默,阴沉,还有几分小心翼翼,要么就是有几分傲娇。
到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笑容,都更真诚了些。
不知不觉,在这群孩子的心里,唐果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在公主府里,他们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对待。
第4413章 花魁(92)
这种对待怎么说呢?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急功近利,学什么,都是让他们按照兴趣去学。
不仅如此,还能听故事,内容丰富,文字却很浅显简单,一点不像他们之前学的生涩难懂。
在这里,做的好,他们会被唐果夸奖,还会被奖励各种好吃的。
做错了,会受到批评,却不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
要说谁很酸呢?就是那些读书人比较酸,这些小萝卜头,不就是投胎技术比较好吗?才能得到静山公主指点。
不像是他们,只能递帖子登门拜访,也还不是所有静山公主都见,要用文采打动她才行。
所以递一次帖子,就得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有些自认为才识不够的,只能望着门哭。
不过平时也是有机会见面,因为静山公主特别喜欢参加各种诗词茶会,还会带着那群小萝卜头。那个时候,他们便能上来请教。
他们之所以推崇静山公主,不仅是折服她的才华,还有一点就是,她从来不会嫌弃,遍地任何人都作品,会给人很大的尊重,还说每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不一样。
这话,他们是觉得很舒服,不像是平时与人争论,各持己见那种,争得脸红脖子粗。
唐文潘那拨人,当然是不亲近唐果的。
他们一直在谋划,要怎么让唐文潘稳固地位,将来当上皇帝。
可惜皇帝正值壮年,身体十分好,一点都不见衰态,唐文潘可能会等很久。
唐文潘本身就不是一个时时认真的人,在努力了一阵子,发现自己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父皇对他表现很满意,放松了些。
眼看孟诗茵年龄越来越大,云珍长公主很操心这个事,孟诗茵自己也开始着急了。
她都快二十五,已经是个老姑娘,她心里比谁都慌乱,曾经很坚持的那种信念,好像都在慢慢的消失。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唐文潘不管是人,还是心都在她这里。
终于,在云珍长公主的建议下,唐文潘决定还是先纳孟诗茵为侧妃,他还承诺,将来当上皇帝,孟诗茵一定是皇后。于是,孟诗茵妥协。
皇帝看他们都商量好,也没有为难,便同意,这一次是上了玉碟的。毕竟太子侧妃,还是有些身份。
反正太子将来不会继承大统,随便他怎么折腾吧,现在的太子就是个挡箭牌。
孟诗茵其实心里高兴不起来,按照规矩,她穿不了大红,还得按照礼数,给太子妃敬酒,请安。
她一开始还觉得,太子妃肯定会为难她,但相信唐文潘会维护她,也就不怕。若太子妃不聪明,也只是自掘坟墓。
然而没有想到,太子妃十分谦和,没有为难她半点,甚至很周到,不叫人亏待她一点。
这种表现,反而令她很慌乱。
唐文潘每天都宿在她房间,太子妃白天依旧对她和善的不得了。虽然一切都很好,可孟诗茵就是觉得很不安。
她的性格就是,过得不舒服了,身边的人也不会太舒服。
第4414章 花魁(93)
偶尔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和唐文潘吵闹。
唐文潘经常被她气进书房过夜,这个时候,太子妃知道了,会给唐文潘送一杯热茶进去。还会安慰他,是妹妹年纪小,多担待点什么的。
时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子妃什么都不正不抢,唐文潘就没有收回她管理太子府的权力。
他也觉得,孟诗茵不擅长管理这些,还是安安心心的和他过小日子比较好。
但云珍长公主却很注意这方面的事,还问了孟诗茵有没有管家。
孟诗茵直说:“这些都是太子妃在打理。”
云珍长公主就说她傻,作为一个太子府真正的女主人,那得管家才行。
孟诗茵听云珍长公主说了许多,本身就很介意侧室的身份,于是便回去和唐文潘说这个事。
但唐文潘拒绝了:“我不希望你那么累,管理整个太子府,会操心许多事。”
“我不觉得累,”孟诗茵执着的说,“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只是一个侧室,所以没有资格管那些?你和太子妃不过是有名无实,你们之间都知道,如今我和你成亲了,你不是常说,我才是这里的女主人吗?为什么连一个管家权都没有?”
孟诗茵都打听过了,作为一个女主人,得管家,管了家的才是女主人,有实权的。
她之前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是在这里。
“你之前没有做过这些,不是你想象那样的。”唐文潘不太希望将管家权给孟诗茵,其实真的是觉得这件事比较累,太子妃很乖巧,又不会闹,就当一个下属养着。
而且,要是这件事传出去,肯定会被人嘲笑,让一个侧妃管家,太子妃也没有犯错。
他觉得太子妃那么识趣,再怎么也得给她一些体面。
要是被对方娘家知道,这件事多半要闹大,到时候在父皇那里印象不好。
所以,管家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孟诗茵这个侧妃。
二人又闹矛盾,太子妃端茶去安慰唐文潘,得知这件事,主动提出将管家权交给孟诗茵。
“这……这对你不太好,传出去该就是个笑话。”
太子妃笑着摇头,不介意的说:“妾知道殿下对我没有任何想法,我们之间不可能成为夫妻,毕竟殿下已经有喜欢的人。为什么要因为管家权,才你们的感情受到影响呢?只要殿下能给妾一份体面,妾当个透明人就好。殿下可以对外宣称,还是妾在管家,实际上交给孟妹妹就好。”
唐文潘突然觉得,如果孟诗茵有这么懂事,便不会让他为难。
既然太子妃都已经同意,那这件事就让诗茵试试吧。
第二天,太子妃就将钥匙,账册送到孟诗茵的面前,还叮嘱管家帮忙,另外交代了一些事宜,就回答自己的院子当个透明人。
孟诗茵在看到高高的账册,心里有那么一点懵。
尤其是管家在旁边和她说,哪个公主,王爷家有什么事,问她要置办什么东西。还有过阵子,就是太子的生辰,问她要怎么办。
顿时,孟诗茵一个头两个大,有点后悔争这个管家权了。
“孟侧妃,原本太子妃是决定这几天盘点太子府名义下的一些铺子,你什么时候过去?”
第4415章 花魁(94)
不过三日时间,孟诗茵只觉度日如年,她先前以为管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里晓得其中这么复杂。
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太子府名义下的各种铺子,还有府内的各种账册,以及需要的人情往来。
尤其是皇家人那么多,她看了下记录,几乎每一个月都会往外面送礼。还都不是身份简单的人,挑选礼品还不能马虎。
即便有管家帮忙,她也累的够呛。
现在的孟诗茵,是无比后悔争这个管家权,可是要将权力还回去,她会很没面子,只能咬着牙干。
想着下个月唐文潘的生辰,好像又是一件头痛的事,孟诗茵不愿意向太子妃低头过去请教,只能问管家,问府上的人,开始琢磨生辰的事情怎么办。
结果一问之后,才发现办一个生辰比之前的事情还要复杂,要是办砸了,那才是真的丢脸。
在管家和府上下的帮助下,孟诗茵走得战战兢兢,暂时没有出什么错。唐文潘一看,那也行,只要孟诗茵真的能管家,他还是没有意见。
他突然想起太子妃,这个比较乖巧的透明人,对方失去了管家权,他打算送点其他的补偿她。
他从库房里面,挑了几件好物送过去。
孟诗茵知道后,又跑过来质问,唐文潘怎么突然给太子妃送东西。送太子妃东西就算了,还单独只送给对方,她居然都没有份儿。
唐文潘心里有那么一点不舒服,觉得孟诗茵有点无理取闹。
不过他们新婚燕尔,感情还在那里,那点舒服被唐文潘忽略过去,和孟诗茵解释了一番,孟诗茵这才作罢,心里其实还是很不舒服。
就算唐文潘后来又挑选了几件好物送过来,她心里还是不爽。
若是她不提,唐文潘是不是就忽略,不会送她了呢?
孟诗茵不知道的是,太子妃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便将东西还给了唐文潘,还说:“不能因为妾影响殿下与孟侧妃之间的感情,殿下往后还是不要往妾这里送物件,让孟侧妃误会就不好了。”
唐文潘心情复杂的很,如果孟诗茵有太子妃一半的善解人意就好了。
关于东西,唐文潘肯定没收回去,还偷偷的从私库里面拿出几件,一块儿补偿给太子妃。
“在这件事上委屈你了,该给你的,还是要给你。”
这次,太子妃也没有拒绝。
她过来可不是还东西的,也不是为了讨好唐文潘,而是在为自己打算。
她家里人目光太短浅,非要她嫁给太子,她有又没有反抗权,只能乖乖嫁。
实际上在知道太子痴情另外一个女子的时候,她就觉得嫁给这样的太子,日子不会太好过。作为未来的储君,一旦将所有的心思花费在其中一个女人身上,他其他的女人必定不会太好过。
果不其然,大婚当夜,对方就提出条件,让她不要宣扬不圆房的事。
事情是她早有预料,所以一点都不觉得惊讶,甚至相当配合。
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她发现这位太子殿下,并没有想象中的英明神武,甚至……有点愚蠢。
第4416章 花魁(95)
如今她更是不觉得这位太子,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外家没了,还犯了那样的罪过,皇后也是被赐死,虽说对外宣称的是病逝,可该知道的人都明白。
有如此背景的太子,皇上可能会让他继承大统吗?
既然不能继承大统,为什么他还是太子呢?
那么只有一个原因,皇上正在暗地里培养真正的继承人,暂时需要一个挡箭牌。
外面的人,都在说皇上对太子的宠爱。
而她却感觉到了,这位太子殿下,除了是个太子殿下,连几个像样的门客都没有。
就几个经常来往的世家公子,以及几个皇子。
其他有才华,有智谋的门客,反正她是没见着一个。
再说太子娶孟侧妃这个事,多半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一个笑话吧。
这位太子也不是没有优点,就是比较怕皇上,不会做出连累整个府上掉脑袋的事。
哪怕皇后,还有外家的事情,死了皇后,死了不会少李家人,太子除了在努力当皇帝,也没有生出造反的心思。
她曾经还听到过,太子喃喃自语,说他外公,还有舅舅,为什么要犯下那些错,现在想救他们都不行了。
皇后的死,倒是让太子恨上了一个人,那便是静山公主。
她为什么知道这些?那是因为整个府上,都遍布了她的眼线。她想知道什么,那还不容易?
太子妃心里想,若太子要与静山公主交好,或许还真有可能继承大统。
现在嘛,无疑是痴人做梦。
既然她无法反驳太子的选择,只能顺着对方,这人的脾性她了解几分,只要顺得舒服了,她自然也能过得舒坦。
失去的管家权,那也只是暂时的。
她根本没有叫下人为难孟侧妃,还叮嘱过要好好协助对方。至于下人们怎么配合,那就不是她能顾得上的。
反正她吩咐这些都是很,是当着整个府邸下人的面,太子应该知道这个。
最近她还是深居简出吧,她觉得差不多在太子生辰的时候,会出不少的岔子。
看来,她过些时候,还得称病。
等太子明白,孟侧妃管不了家,这些自然会回到她的手里。
她对太子回心转意,完全不报什么希望。她唯一希望的是,太子别做什么连累府邸所有人掉脑袋的事。
从对方目前的表现,还真做不出那种事。
另外,她还希望太子和孟侧妃能长长久久,这样才能引起其他人注意。
最好是孟侧妃能做点出格的事情,太子为了保护孟侧妃不顾一切。
当然,如果他们能私奔最好了,偌大的一个府邸,就是她的了。
到时候她再从母族过继一个儿子过来,希望皇上看到她这个太子妃勤勤恳恳,愿意给她的养子一个身份。
那个时候,整个府邸才是她最大。
至于太子和孟侧妃,他们滚多远算多远。
她还真不向往,围着一个男人勾心斗角。奈何身在家族,没有选择,只能从。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孟诗茵依旧过得战战兢兢。
唐文潘生辰的事,在府里下人的帮助下,她勉强能应付。
第4417章 花魁(96)
太子妃已经称病半个月,太子的生辰也是没有办法出席,这事大家都知道。
关于太子府上孟侧妃管家的事,其实许多人都听到风声,只当是听一个笑话。
皇帝都知道这件事了,当时就觉得很无语,这太子是越来越拎不清了。
趁着今天是唐文潘的生辰,皇帝当然要安排人送点东西过去,他多叫人挑选了两样,是专门送给太子妃的。
至于那个什么孟侧妃,不好意思,在他的眼里看不到这号人。
若不是有两个拎不清的,那人怎么可能留在京城。也亏得静山不计较,才没有那么难做。
其实许多人不会亲自出席,尤其是比太子辈份要高的那些宗室王爷,长公主,除非是和太子特别交好的。
大多是,安排人将礼送到,送两句祝福的话就完事。
有些是过来打一个照面,吃一口酒,便离去。
唐果没有收到太子府的请帖,按理说皇家的人都会收到,毕竟这是礼数。
如果是太子妃管这件事,不管如何,该送请帖的人,都会送。
然而办这件事的人是孟诗茵,她私自认为,他们和唐果的关系不好,本身又没有什么交集。
不管是唐文潘还是她,都和唐果还有点过节,过生辰这种事,怎么可能请一个仇人过来?就算请了,对方也不一定会来,何必自讨没趣。
请帖那么多,府上的下人都不一定都清楚。
但唐果还是派人过去送东西了,倒不是给太子送生辰礼,而是听说太子妃病了,已经卧床半月。
这么大一个事,当然要叫人送点东西过去慰问。
等人到了太子府门口,被人问起要请帖的时候,唐果的人早有准备,只说:“请帖?什么请帖,小的没有请帖,小的是奉静山公主的命令,来看望太子妃,听说太子妃卧床半月,病的很严重。难道看太子妃,还需要请帖吗?”
这人表情怪异,该说的话说完之后,周围的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所以,静山公主,是没有收到请帖?
顿时,无数人对孟诗茵的印象更差了。静山公主这么大的名头,谁家办大事,不敢送请帖过去?不管人家来不来,请帖都得送。
你其他人都送了,就不送她,这巧了,人家听说太子妃病了,还安排人过来看望。
管家见状,心头咯噔了一下,没有静山公主的请帖吗?他记得自己送给孟侧妃的名单上,是有静山公主的,还排列在比较前方,那么大的几个字,应该不会看漏了吧?
不论众人怎么想,唐果安排的人,被管家亲自引进去看望了太子妃,将礼品送到对方手里,这才离去。
孟诗茵办的席面倒是没有差,样样都是好的。
但同样给人一种感觉,太子府的生活好像很奢侈,这么大的席面,要耗费不少银两吧?
但是生辰宴上,时不时的出现小差错,虽说无伤大雅,还是叫人认为孟诗茵不行。
尤其是之前,他们是参加过太子的生辰宴,那个时候还是太子妃办的,完全不是孟诗茵能比较。
第4418章 花魁(97)
许多人发现孟诗茵,就像是太子府的女主人,唐文潘还一副宝贝的样子,内心都很一言难尽。
这太子,好像有些拎不清啊。
就这样,太子生辰宴有惊无险度过,就算孟诗茵想搞出什么大错漏的事情,太子妃都不允许,所以一切都在她控制范围内。
但孟诗茵花钱大手大脚,这个她可没有管。
她的嫁妆不少,顾着自己花销是完全没问题的。到时候孟诗茵整出来的窟窿,就让太子殿下去填吧,反正他们才是真正的夫妻。
孟诗茵管家半年后,被管家告知,账面上的银两不多了。
其实管家间接提醒过几次,让孟诗茵省着点花,有些东西不必那么奢侈,没有必要样样都要买最贵的。
而且孟诗茵为了让下人干活有劲,还经常给各种赏银,出手很是大方。
她这样做,当然是为笼络人心。
完全没有想到,即便是下人胃口也是会变得大的。
给多了,经常给,他们反而会认为理所应当。
孟诗茵一看情况,心里不太妙,只能打算减一些府上的用度。
很直观的就是,给府上下人们的赏银,变得很少。渐渐地,这些人对孟诗茵不满,做事情懈怠,让她叫苦不已。
于是,她只能用云珍长公主给她的嫁妆填补,才让那些下人满意。
可是紧跟着下半年,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各种东西都要银子。
孟诗茵的嫁妆贴了大半进去,还是过得紧巴巴。
事情的爆发点在于,唐文潘吃食物的时候,发现食物里面有一只虫子。
所有的一切都爆发,真相查出来,唐文潘才知道太子府居然快被孟诗茵给掏空。
就是连那些管理铺子的人,都觉得孟诗茵好忽悠,竟然贪墨了不少银钱。
不然,太子府名下那么多铺子,怎么都够花销。
“太子妃的身体好些了吗?”唐文潘问身边的人。
“已经能出来走动了。”
“以后管家的事,还是让太子妃来吧。”唐文潘决定,孟诗茵没吱声。
太子妃再一次接到这个活儿的时候,立马带着人,当着唐文潘和孟诗茵的面算账。她可不想将自己的嫁妆,贴一分钱进去。
最终,太子只能自掏腰包,将空了地方不起补齐。
若是让太子妃自己补,那显得他这个当太子的无能。孟诗茵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什么都不能说,心里也是很苦。
她贴进去的嫁妆那么多,该怎么算?可是她不敢说,因为这些事情是她搞出来的。
她明显感觉到,唐文潘很不满意这件事。
其实管家一点都不好,这种劳心的事情,还是让太子妃去吧。
唐文潘不仅自掏腰包将空了地方补齐,还送了不少东西给太子妃,毕竟这是个烂摊子,说实在话,他还有点过意不去。
既然有人掏钱,这些事情对太子妃来就是小事。
不到半个月,府上的换了一批。
太子铺子里的,贪墨的人,态度好的,便将其遣散,态度不好的,直接送官处置。全部都换了新的掌管,太子妃简直笑疯了好吗?
这下换的人,可全都是她的人。
不管是府上,还是看店铺,庄子的,都是她的人。
第4419章 花魁(98)
唐果在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笑疯了,觉得唐文潘和孟诗茵真的好蠢。
也感觉这太子妃是个人物,每一步都走得很清晰。
能让唐文潘和孟诗茵不好过的人,就是她的朋友。
她正想着,这位太子妃还给她送了回礼,说是感谢之前她派人去看望对方。
碍于唐文潘,太子妃不好登门拜访。但偶尔安排一个人,结交一下关系,还是没有问题。
唐果决定,要和皇帝说说这个事,说说这个太子妃的好。
皇帝自然是了解几分:“太子妃是个好的,就是太子太混帐了些。听说前些时候,他那孟侧妃差点将整个太子府给掏空?”
“就是账面上没钱了,被下人们贪墨。”
“哼!”皇帝冷哼一声,“太子妃倒是不错,接过管家权,不到半个月便将这事处理,倒是可惜了。”
配了那么一个混帐玩意儿,因为皇帝对太子放弃,他和太子妃圆房这个事,皇帝一点都不在意。就是觉得,有点可惜。这样大气又能干的后宅女子,唐文潘居然看不到。
自从北光国出现了一个静山,皇帝就特别欣赏聪明能干的女子。
就说目前在边疆的那些静山卫,自从她们去了,那地方都稳定许多。
他还听到尚书说起那去参军的女儿,也是一阵感叹和自豪。
还有跟着静山学习的那些小公主,也各个变了样,娇娇弱弱的,都变得大气许多。张扬霸道的,性子也收敛不少。
有时候他的话都不一定管用,只要唐果出马,这些孩子就乖得不像话。
也对,连魏荀那样的人,在静山面前也是自觉收起锋芒,和脾性,这些小孩子还不是小意思。
皇帝却不知道,现在魏荀已经不限于起早给唐果送八卦。
有什么新鲜事的时候,他半夜也去敲门,就为了送一手消息过去。
公主府有静山卫,但他们都当魏公公不存在,眼睁睁的看着他踩着清宫飞进公主的窗户边。
反正这是个公公,又做不出什么事,最多就是给公主送点八卦消息来。
系统:啊,天真的女人。
“你是说,孟诗茵和唐文潘闹别扭,现在这哭倒在三皇子的怀里?”
魏荀笑道:“是的。”
“孟诗茵和三皇子说,她过的很压抑,很难受,这不是她想要的日子。生辰宴之后,太子明显感觉到一些人对他不亲近,生出危机感,目前正在忙着笼络关系,忽略了孟诗茵。”魏荀嘲讽,“孟诗茵还骂他变了,为了权力,忘记了他们之间纯粹的感情。”
“太子也感觉很心累,想暂时避开孟诗茵,结果就是三皇子趁虚而入。”
唐果品了口热茶说:“多谢魏公公大老远的送这么个好消息。”
“公主喜欢听就好。”
透着房间里的灯光,唐果往魏荀的脸上扫了下,最后目光定格在他的下巴上,她对着魏荀招了招手。
魏荀以为唐果要和他说什么秘密,便凑过去一些。
哪里晓得自己下巴被一只温热的小手捏住,接着就听到一句如晴天霹雳的话:“魏公公,你长胡子了,有点扎手。”
魏荀:“……”
“魏公公,公公也会长胡子吗?我好像发现了你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