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章:这帮孙子一个也跑不了
轰!
一声炸响。
薛延陀奔逃的人群中陡然绽放起一团妖艳的火光。
而剧烈的爆炸,不仅掀翻了一片的薛延陀军卒,更因为那斥候队长在最后一刻,将全部的天火雷都给压在身下,直接在地面上给炸出了一个大坑来。
一些薛延陀军卒猝不及防,也来不及去操控胯下的战马。
一时间,叫己方同袍的尸体给绊倒,或者是被大坑绊倒的不计其数,场内也人仰马翻,乱成了一团。
周围一众大唐的军卒见到这场面,皆是红了眼眶。
这可是他们的队长用牺牲自己的生命给他们换来的阻击机会啊。
一什长绷紧了牙关,道:“队长牺牲了,现在我就是队长!”
“大家听我命令!”
“老二!”
“你带着兄弟继续守在这里。”
“不论如何也不能叫他们突破上阵地!”
“一什的,全体都有!”
“家中有老婆父母要养的,留在阵地上!”
“子女成年的,亦或者是家中有兄弟的随我走!”
他这句话说出来。
就已经证明了,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儿,九死一生。
而他这样说也是再让大家做出最后的抉择。
只要他们不愿意跟着他走,他不会强迫任何人。
然而。
当他站起身的时候。
周围一众士卒,一个都没有留在阵地上,皆是与他一同站起了身。
见到这情况,一什长愣了下,紧接着道:“吴老七,你特娘的起来敢特娘的什么?”
“你老娘今年都五十多了,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你自己也还没娶媳妇,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要是你死了,你娘谁照顾,又有谁为你们老吴家延续香火?”
“嘿嘿。”
那叫吴老七的汉子满眼轻松的笑了笑。
“俺牺牲了。”
“太子殿下自然会让人赡养俺老娘。”
“至于儿子媳妇,俺老吴一直都没想过。”
“俺老吴家啥东西没有,也用不着生儿子去继承啥。”
“而俺老吴是你教导出来的,陪着你出生入死那么多次,怎么着也不能错过这一次。”
周围一众军卒的眼神,基本上都跟他差不多。
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场的这些个薛延陀的军卒,说白了就是敌人砍向太子殿下的一柄钢刀。
若是他们顶不住,太子殿下必将要一直分出精力来防备他们。
防住了还好说,但若是防不住,那太子殿下的处境就将十分危险。
换而言之,如果他们能将这些个薛延陀的蛮子堵在这里,他们心中最崇敬的太子殿下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而他们这些人也都已经做好了牺牲自我的准备。
瞧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一什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
最后,他也只是抿紧嘴唇道:“摊上你们这些个傻子,真不知道该说是我老刘的幸运还是不幸。”
“罢了!”
“既然你们都愿意如此,那我老刘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可你们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希望等会,谁特娘的也别给老子认怂!”
“老子当什长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从第一次上战场到今天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战,老子还没有亲手处决过自己的兄弟。”
“可若是谁到了地方再逃跑,那就别怪老子手里的刀不讲情面!”
说完这话。
他也不管别人是个什么脸色,当先抄起了火枪冲下了阵地。
一个什只有十个人。
而刚才的接触有叫他们的第一什减员了两人,只剩下了八个人。
可即便如此,八个人面对汹涌而来的薛延陀骑兵时,也仍旧没有半分的害怕。
他们一边冲山上往下冲锋,一边快速开枪向山下射击。
他们的人数虽然少,但他们手里拿着的都是最新式的连发火枪。
八个人一同向山下射击的第一时间,还真就打出了不小的气势。
那些个薛延陀的军卒,此刻正在清理着横亘在道路上,影响他们前进的战友尸体与马匹尸体。
一时间也是叫这八个人给打了个猝不及防。
好多人连怎么回事儿都没搞清楚,就被飞射而来的子弹给击中要害,倒在地上。
这八个人日常训练,日常休息都是在一起的,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只要一个眼神就知道自己的队友要做什么。
而那什长当仁不让的走在人群最前方,直接跳到了谷底。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了薛延陀骑兵离开的道路上。
而他另外的几个兄弟也都是如此,就地找掩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一面墙壁,抵挡敌人离开的脚步。
薛延陀一方毕竟是人数占优势的一方。
仅仅是混乱了片刻,他们就都反映了过来,小队长们纷纷开始组织起手下的兄弟向前方的几人发动反击。
当然了。
还在山顶上的众人也没有闲着。
臼炮手就宛如是炮弹不要钱一样的往面前的臼炮里装填炮弹,轰击人群。
一个斥候队,总计也才百十来人,而在现场的更是只有区区数十人。
然而,他们却打出了哪怕是一个正规军团都不见得能打得出来的气势。
几十个人相互配合着,竟是真的顶住了数千人的火枪骑兵团的攻击。
尤其是在山下的八个人,此刻就宛如是战神附体了一般。
哪怕是身上中枪,哪怕是敌人冲到眼前,哪怕是被刺进了身体。
他们也仍然死守在谷口,不肯后退半步。
更有那身中数枪之人,在濒死前的最后一颗,握着两个天火雷冲向敌人的人群,即便最后自己身死,也用天火雷带走了数人的性命。
在冰冷无情又残酷的战场上。
即便是再有经验的老卒,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活下去。
而在这样绞肉机一般残酷的战场上,生命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前脚还在对你有说有笑的人,没准后一秒就会变成冰冷的尸体。
而也就在斥候队苦苦支撑的时候。
一道刺眼的光芒,忽而升上了半空。
而当光芒出现的瞬间,一阵尖锐的哨鸣也传入了众人的耳廓。
听见这个声音,一什长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开始上扬,到最后更是不受控的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
“将军来了,将军带着大部队赶过来了!”
“这帮孙子今天一个都跑不了!”
第1875章:他宁愿死
刚刚打上天空的那个不是别的,正是信号弹。
那是大唐的军队发起冲锋的讯号,也是敌人即将覆灭的讯号。
而见到这场景场内的这些个军兵也是长松了口气。
大家伙都知道,只要这信号弹升上天空,他们的防守任务就接近尾声了。
而事实也跟他们想的差不多。
当信号弹升上天空不久,大唐的军兵便宛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密集的火舌,宛如夏天暴雨的雨幕一样,砸进人群。
仅仅是片刻之间,便有不知道多少的西突厥军卒,死在了这些夺命的火舌之下。
更有甚者,连怎么回事儿都没搞清楚,便被铺天盖地的子弹给打成了筛子。
同时也有一支百余人的小队迅速前行,接替了那陷入苦战的几个人的位置。
“请几位速速后撤。”
“此处阵地,就交由我们来驻守!”
伴随着说话的声音,他们也直接在原地开始构筑防线,抵御敌人随时有可能到来的反扑冲锋。
此次到来的大唐军卒,总计有三千多人。
而这三千多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斥候营的人。
之前就说过,斥候营的人不仅装备要比寻常的甲士好,他们的战力更比寻常的甲士高。
此刻面对哪怕人数远超于己方的敌人,他们也十分自信的拉开了距离,打起了歼灭战。
可怜那些薛延陀的军卒。
在这场战阵当中,面对这样的敌人。
他们的结局也就只剩下了死亡这么一条路了。
也是在大唐的军卒准备随时发起最后一波冲锋,将在场的敌人全部消灭之际。
在另外一个方向的山头上。
格洛桑也在观察着这边的景象。
刚才冲开了大唐斥候构筑的阻碍后。
他第一时间带着自己手下的亲卫与距离谷口最近的军卒冲出了包围圈。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
在自己冲出来之后没多久。
大唐一方的斥候就选择用那种牺牲自己的进攻方式,阻拦住其他人出来的脚步。
等他反应过来再想去救援的时候,便发现,大唐的大部队到了。
所以。
他也只能领着兵马,继续向西北的方向逃窜。
此时此刻,见到那峡谷之内的场景,格洛桑几乎要将自己的牙齿崩碎。
怪他啊。
都怪他啊。
是他一时大意,所以才害死了这么多人。
格洛桑欲哭无泪。
但他也知道,此时此刻,他已经没了别的出路。
如若不能完成曳莽的计划,莫说是他们,就连曳莽都得成为阶下囚。
格洛桑左右环顾一周,目光锁定在他的副将身上:“去,盘点一下,我们还有多少兵马!”
“是!”
那副将立马应是。
随即便开始下去盘点军卒。
而最后经过盘点,他们现在总计剩下的军卒还不足一千五百人。
听见这个消息,格洛桑几乎要吐血。
要知道,他刚刚接到曳莽命令的时候可是带出来了整整五千人啊。
但就是这么一夜的功夫,便折损过了大半。
而在他印象里的李承乾虽然阴险狡诈,但却能力超群。
他该如何做,才能凭借这一千五百人力挽狂澜?
琢磨了好半天。
格洛桑的眼眸中露出了一抹狠厉。
他转而对身侧的副将道:“先找个地方,让大家好生休息,待到两个时辰后,继续向东进发!”
到了此时此刻。
他们也只剩下了舍生取义,玉石俱焚这一条路能走了。
若是他们能成功的抓到李承乾,他们便能取胜。
若是不能,自然也跟原来的结局差不多,死路一条。
可相比于让他做亡国奴,他宁愿去死!
第1876章:如果不能全歼就留口子
薛延陀火枪骑兵团覆灭的消息,第一时间被斥候发了出去。
李承乾这边,也很快得知了消息。
可是,那个惊喜的笑容,只在李承乾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很快就消失不见。
因为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那个斥候说的并非是全军覆没,而是说:“除少部分骑兵趁乱逃脱外,其余人尽数被消灭。”
李承乾低头凝思了一会,问道:“你们可知道,那些火枪骑兵,具体逃脱了多少?”
“这个……”
斥候顿了顿,道:“据在前线的斥候禀报说,逃离现场的,大概有千余人左右的样子。”
“千余人已经不少了啊……”
在冷兵器时代里面,千余人或许算不得什么。
只要防守的好,千余人终究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现在可并非是在冷兵器时代,而是在半火器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一支能够熟练运用火器,并且还具备极高机动性的队伍,可是相当恐怖的。
别的不谈,就说这个后勤补给线。
只要他们想,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过来骚扰洗劫。
若是抢一次两次还好,若是三次四次呢,五次六次乃至更多次呢?
难道每次都放任他们过来骚扰洗劫?
可若是不放任他们骚扰洗劫,又能怎么样呢?
若是派出大部队去围堵,必然会陷入步兵追不上,骑兵打不过的尴尬死循环里面。
李承乾低头看着眼下的沙盘,微微眯起了眼眸。
而熟悉他的将领与文臣们见到这场景都开始绷紧了自己的神经。
他们跟随李承乾的时间长,所以也都了解李承乾的小习惯。
只要李承乾想起了什么让他纠结的问题,他就会像现在这样眯起自己的眼睛,去仔细思考。
而他们也会在这个时候,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等候李承乾的下文。
果不其然。
就在下一刻。
李承乾直接张手对那负责传令的斥候道:“你回去告诉段瓒,让他继续搜寻敌军骑兵的踪迹。”
“但要切记。”
“在搜寻他们的时候,要牢牢守护好我们的后勤补给线!”
“若是我们的运粮队遭遇袭击。”
“那么你们的五军斥候营连带着他段瓒都可以全部撤下战场了。”
听见这话的时候。
那斥候的脸上明显多出了一抹惊愕的色彩。
在战争当中被撤下战场的队伍。
一般来说都是被打残了建制,需要到后方补充兵源,亦或者整改重建。
可要是没怎么遭遇牺牲,就被撤下战场,那可就丢了天大的人了。
毕竟在建制齐全的情况下被撤下战场,那只能说明能力不济,主将根本就懒得用这支队伍。
凉州的确没有那么富裕,凉州人也的确都是出身在苦寒之地。
但凉州也有凉州的骄傲,那就是他们的凉州军团以及他们的凉州老卒。
可如果他们就这么被撤下去。
而且还是被李承乾这个他们最为崇拜的人撤下去。
那么他们以后在军中以及在自己的乡镇当中都别想抬头做人了。
甚至他们的子女都会因此遭受到连累,平白遭受别人的白眼。
这种事情,只要是个要脸的人都承受不住。
斥候低垂下头,插手道:“属下遵命,定会将这事情一字不落的传给将军听。”
“慢着!”
不等他站起身。
李承乾就开口说道:“还有最后一点,你也得切记告诉给段瓒。”
“如果不能找到机会全歼这支骑兵。”
“那你们就得给他们留一条口子,一条能够直达我这里的口子……”
第1878章:活捉李承乾就赢了
夜幕之中。
一匹匹战马在遍布枯草的平原上迅速飞驰。
五十里的距离,不过一两个时辰,就已经抵至。
格洛桑立马派遣探马,去往前方探查情况。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出去的探马,便纷纷返了回来。
而这些探子的脸上都带着显而易见的喜色。
“将军!”
“前方三十里,发现大唐营地。”
“看规模,应该就是大唐的后军帅帐!”
其中一个探子一脸兴奋的开口禀报道。
格洛桑听闻这话,脸上的喜色一闪即逝。
他略作沉思,开口问道:“对方的兵马部署,你等可探查清楚?”
“探查清楚了。”
那探子立马开口禀报道:“营地的人并不算多,各处岗哨,加上巡逻守卫,最多不会超过三千人。”
听见这话,旁边的一个副将接话道:“如此看来,这个李承乾应是怕了我们,在发现了我等的踪迹之后,就立马将营地之内的人马都给派遣出去找寻我们了。”
“将军!”
“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啊!”
“如果我等能够一举突破敌军的防线杀进敌营深处,俘获李承乾。”
“那么这一战,那我薛延陀必将落入不败之地!”
格洛桑勾勒起嘴角,露出了一抹冷冽笑容。
“早前就听说过,大唐皇帝很宠爱这个太子。”
“只是不知道,在数十万的大唐将士与这个太子之间,他会如何做抉择。”
格洛桑稍稍沉默一会,转而看向那副将道:“传令下去,全军再度休整一个时辰,养精蓄锐,待到一个时辰后,直扑大唐营地。”
“是!”
那副将欣然领命。
曳莽此次将他们派遣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叫他们潜藏在大唐的军队之后,找寻机会,偷袭大唐的后军营地。
如今因为提前暴露踪迹,导致己方死伤惨重。
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得找寻个办法,挽回损失才行。
而偷袭大唐的后军营地,显然就是最佳的选择。
毕竟,他们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李承乾啊。
若是能借此机会,将李承乾给绑回王庭去,那么这一战也就不用打了。
而他们的族人也必将以他们为荣,更会将他们当做英雄一般崇拜。
……
一个时辰后。
薛延陀的一众火枪骑兵得到了格洛桑的命令。
全军开拔,直奔东南方向。
在天下骑兵当中,大唐的骑兵以军纪严明为优,西突厥的骑兵以战力强横为优,薛延陀的骑兵则以速度为优。
在黑夜当中,薛延陀的骑兵就宛如是平原上升腾而起的一阵旋风一般。
三十里路眨眼既至。
望着眼前那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庞大营盘。
格洛桑的眼眸之中尽是炽热的光彩,张口朝身后喊道:“大家都给我听好了。”
“等打起来,别人谁也不要去管,都跟我一起冲向中军大帐。”
“只要能活捉李承乾,这一战,咱们就赢了。”
“从此往后,那富裕的大唐,就是咱们的钱口袋。”
“咱们想要多少钱,他们就得给咱们多少钱,想要多少粮食,他们就得给咱们多少粮食。”
“咱们的家人也都会因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为了咱们薛延陀更美好的明天,为了大汗!”
“杀!”
格洛桑举起了手中的火枪,对着眼前的营地就开了一枪。
砰!
伴随着一声巨响。
这场战争的序幕也逐渐被拉开。
第1879章:乾字营
格洛桑一马当先,冲在战列的最前沿。
一众薛延陀的士卒更跟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的往上冲。
反观大唐的甲士。
他们就好像是被吓破胆了一样。
见到这些个骑兵冲杀过来,纷纷掉头就跑。
看见这场景。
格洛桑脸上的表情变得愈发兴奋起来。
“大唐的这群砸碎明显是怕了咱们了!”
“兄弟们,杀,给我杀的他们片甲不留!”
听见他的叫喊,那些个薛延陀的军卒冲杀的更起劲了。
仅仅是片刻之间,人群就冲杀到了大唐的营寨近前。
十几个手中提着铁钩的士卒当先纵马出阵,待到抵达那木质的寨墙前,便甩出铁钩,挂住木质的营寨墙。
确定完全挂住了之后。
这些人便立马开始纵马后撤。
伴随着绳索绷紧,木质的寨墙顿时四分五裂,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
周围一众人见到这场景,纷纷怪叫着朝营寨深处冲去。
格洛桑已经给他们下达过命令,叫他们不用管营寨的其他人,直奔中军大帐去找李承乾。
他们也是严格按照格洛桑的要求,纵马朝前狂奔。
可也是在这个时候,格洛桑忽然觉察到有些不对劲。
他们进入这营寨简直太顺利了。
没有遭遇到丝毫的抵抗不说,甚至除了在门口见到的那些老弱病残之外,他们都没看见过其他的兵甲。
这可是大唐的营寨啊。
可是李承乾为自己设置下的营寨啊。
即便是他为了找寻己方的行踪,将所有人都派出去了,也肯定会给自己留下一阵亲卫才对。
而当亲卫听见声音,怎么可能不出来迎战?
可现在,他们冲进营寨这么久,眼看着都要到中军大帐了,却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这显然有些不太正常啊。
念及至此。
格洛桑猛然勒停战马。
“此地不对劲!”
“快去通知前面的弟兄不要往里面冲了。”
格洛桑先是对身旁的副将吩咐一句,随后又对另一名副将道:“通知下去,后队变前队,让大家快撤出去!”
周围的薛延陀军卒虽然搞不清楚状况。
但经受过大唐的军纪严苛训练过的他们自然知道令行禁止这四个字。
所以,在听见格洛桑的命令之后,一众人也都纷纷勒停战马,随后调转马头后撤。
格洛桑立在原地,见到大家都调转马头,他也跟着后撤。
然而。
就在这个时候。
一声冰冷的讥笑传入了耳廓。
“现在想走?晚了!”
伴随这道讥笑,一道好似闪电一般的亮光夹杂着尖锐的鸣叫拔地而起。
待到那亮光升至最高点,陡然炸裂开来,在半空中炸出了一朵绚烂的火花。
紧接着,又是几声尖锐的鸣叫声传来,一道道白光,直冲天际。
等这些白光同时在天空绽放出绚烂的火花之后整个营地也被照的亮如白昼,足以让所有人都能看清楚营地之内的情况。
而当格洛桑看清楚周围的场景,顿时瞪大了双眸。
只见原本黑咕隆咚不见人影的营地之内,不知何时竟出现了大批身着黑色衣衫的壮汉。
这些人的身上穿的并非是传统的唐制盔甲,衣服看起来有些古怪。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股让格洛桑十分熟悉的味道。
而当看见那个只有一只手臂的汉子的时候,格洛桑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
他咬牙吐出了三个字:“乾字营……”
第1882章:险之又险的险棋
这场算不上战斗的战斗。
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
待到半个时辰之后,场内就已经没了能站着的薛延陀士卒。
乾字营的甲士与等待在后方的六率成员,纷纷上前,检查这些人的情况。
如若侥幸没死的,只要不反抗,一律关押起来。
若是反抗,那结果会是被分尸还是怎样,那就说不准了。
毕竟,乾字营的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更不是能随便叫人欺负的存在。
而且从一开始,要留下伤者,就不是李承乾的命令。
那是李世民说要让李承乾带些俘虏回去,以此来彰显大唐的国威。
而俘虏这东西,当然是越精锐的队伍越好,名气越大的队伍越好。
当下这支火枪骑兵队,算是薛延陀的王牌队伍。
而且他们之前还做出过洗劫大唐边疆的事儿,抓他们回去,自然是最好的。
但至于最后带不带他们回去,带回去多少,那都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而且也是李承乾自己说的算的。
李承乾给乾字营下达的命令也非常简单。
如果老老实实的,留他们一命也未尝不可。
但若是敢跳出来搞事情,那就可以不用留情,直接将他们送走即可。
而在乾字营的军卒打扫战场的时候。
李承乾也已经来到了中军帐内。
此刻,这中军帐也算是热闹非常。
不仅是各处的副将与参将在其中聚集。
连带着,苏清灵,苑鸳,无忧等人也在其中。
李承乾不是个赌徒。
他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女人落入危险之地。
而在这个大营里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是这有六率士卒与乾字营军卒把守的中军帐。
苑鸳见多识广,对眼下这种场景已经见怪不怪。
而无忧呢,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洗礼。
甚至她自己都当过大唐的俘虏,她的表情也什么变化。
唯有苏清灵一个,被吓得花容失色。
见到李承乾走过来,就忍不住往前靠。
若不是场内的外人太多,她要顾忌自己太子妃的身份。
她十之八九是要直接扑到李承乾的身上了。
而李承乾当然也看出了她的窘迫,缓步上前,牵住了她的手。
“没事了,都结束了。”
李承乾温柔的话语好似强心剂一般落在了苏清灵的心口。
刚刚压在她心上那颗巨大的石头,好像随着这么一句话就消失不见。
而见到苏清灵那惨白的脸色似乎缓和了一些。
李承乾也松了口气。
苏清灵自己害怕,李承乾当然也害怕。
一方面,他害怕自己的娘子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他也害怕自己的娘子会被那些个人给吓到。
而待安抚好了苏清灵的情绪之后。
李承乾则是缓步走到了桌案后,对场内众人说道:“大家都不用担心了,那支在潜藏在我们后方的火枪骑兵队,已经在今夜被彻底歼灭。”
“从此往后,大家都可以专心应对前方的敌军。”
“敌人对我军后方已经没了威胁!”
听见这番话,场内众人皆是长松了口气。
他们开始的时候都在担心,这支骑兵队会在后方搞事情。
如今,这支骑兵队已经被彻底消灭,那么他们自然也无需在担心什么。
而也是在此刻。
萧锐直直的看着李承乾,眼神中尽是说不出的色彩。
他真是有些佩服李承乾的胆量。
在明知道敌人都是骑兵并且还拥有火器的情况下,他还是做出了请君入瓮之策。
而这一招,那可是险之又险的险棋啊。
第1883章:最快速度打到王都去
只要不是个没脑子的人,就能看出来这盘棋的危险性。
可以说,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有处理好,就会满盘皆输。
而输掉棋局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李承乾这个太子以及他带到漠北来的家眷都要身首异处。
萧锐可不相信,李承乾不知道这个结果。
可是,李承乾还是这么做了。
他为了大局,为了整个后勤线的安定,将自己置身在极其危险的地方。
而他为了让戏能在真一些,不仅是将营地变成了空城。
更是给那些在战前就潜藏好的乾字营的军卒下令说,对方不接近中军帐百步,就绝对不要动手,不要出现。
当时萧锐听见他这么说,只觉得李承乾这是疯了。
在他看来,李承乾就是大唐的无价瑰宝。
哪怕是后勤线被摧毁,导致大唐打不过薛延陀,被薛延陀反攻回来,他也不能有事。
他当时还忍不住劝李承乾放弃这个打算。
可是李承乾是怎么说的?
他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如果计策不成,只是死了我一个而已。”
“但如果计策成了,我就可以保下千千万万大唐甲士的命。”
“跟他们相比起来,我的命,轻太多了。”
“所以,我不能用他们的命去赌……”
说完这些话之后。
不论萧锐怎么劝说李承乾,李承乾都置若罔闻。
而后来,李承乾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他真的如他自己所言,用他自己作为诱饵,很轻易的就将薛延陀这支火枪骑兵团给钓了出来,并且全数歼灭。
萧锐现在对李承乾也已经是彻底的服气了。
而李承乾当然是没有时间跟他纠结那么多的问题。
他招手叫来了几个抵达军营没多久的传令兵:“都汇报一下当下的行军情况吧!”
“是!”
几个传令兵异口同声的应是。
随后,这些来自各个队伍的传令兵便一一开口。
李勣所派来的传令兵道:“李勣李将军当下让人已经肃清了曼都部周围的所有反对势力。”
“李将军想问殿下,是否要将中军帐也挪过去。”
李承乾目视沙盘道:“以当下的局势来看,当下这个位置是作为后勤资源中转站的最佳地点。”
“你回去告诉李将军,在李道宗部逼近薛延陀王都之前,我军所有营寨都不必迁移。”
“是!”
传令兵应是,随后快步走出了中军帐。
而在这位传令兵离开之后。
其他的传令兵,也都纷纷开口,与李承乾述说着当下所在队伍的行进情况,以及代替自家将军询问李承乾接下来的部署与安排。
李承乾在聆听了各军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取得的战果之后,望着沙盘,仔细思索起来。
现在,后方的威胁已经被解决掉,前方的李道宗一部也为后续的军队撕开了一条口子。
若是此刻不全军突击,就等于是舍弃了一个大好的突进机会。
李承乾打仗很多时候是喜欢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推进不假。
但在占据此等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放着大好的突进机会不要,选择稳扎稳打,那就成了傻子了。
念及至此的那一瞬。
李承乾当即开口对一众传令兵道:“你们都回去告诉你们家的将军。”
“从现在开始。”
“他们将拥有最高的指挥权限。”
“不论他们怎么打,我都不会过问。”
“但我只有一个要求。”
“让他们给我用最快的速度打到薛延陀王都去。”
“谁最后一个到,我就跟谁没完!”
第1883章:
李承乾的命令下达之后。
场内的这些个传令兵纷纷拱手应是。
所有人在第一时间就奔赴到各自的营地,将李承乾的命令传达给自家的将军。
此次大唐与薛延陀的战争当中,总计有李勣,李道宗,程咬金,高至行等四路兵马。
而在李承乾最初的设想中。
要李道宗率领骑兵先行杀入敌人的腹地,从而为后方的步兵打出一条安全通道出来。
但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
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首先,李承乾没想到,李道宗这一路的推进速度会那么快。
其次,李承乾也没想到,薛延陀会在这么危机的时候,派遣火枪骑兵队来找自己。
要知道。
他之前是知道薛延陀有一些能够熟练运用火枪的人的。
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薛延陀全体都已经换上了火枪火炮的准备。
但是他却有些高估薛延陀了。
这也就导致,几路步兵都被他给指挥的畏首畏尾。
除却李道宗这一路之外。
其余队伍虽然当今都已经来到了大唐与薛延陀接壤的地方。
但谁也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而这也不能怪李承乾胆小。
毕竟此事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
他总不能在自己还没有彻底看清楚局势的时候。
就让自己手下的兄弟没头没脑的冲上去送死。
如今。
火枪骑兵队已经被消灭。
李承乾也没了先前的顾忌,当即发送了全体发动总共的命令。
而屯兵在薛延陀边境的几支队伍其实也都等得不耐烦了。
在李承乾一声令下之后,他们几乎在当天就杀入薛延陀境内。
李承乾此次带来的队伍都是大唐的虎狼旅,
李承乾的命令下达之后。
场内的这些个传令兵纷纷拱手应是。
所有人在第一时间就奔赴到各自的营地,将李承乾的命令传达给自家的将军。
此次大唐与薛延陀的战争当中,总计有李勣,李道宗,程咬金,高至行等四路兵马。
而在李承乾最初的设想中。
要李道宗率领骑兵先行杀入敌人的腹地,从而为后方的步兵打出一条安全通道出来。
但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
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首先,李承乾没想到,李道宗这一路的推进速度会那么快。
其次,李承乾也没想到,薛延陀会在这么危机的时候,派遣火枪骑兵队来找自己。
要知道。
他之前是知道薛延陀有一些能够熟练运用火枪的人的。
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薛延陀全体都已经换上了火枪火炮的准备。
但是他却有些高估薛延陀了。
这也就导致,几路步兵都被他给指挥的畏首畏尾。
除却李道宗这一路之外。
其余队伍虽然当今都已经来到了大唐与薛延陀接壤的地方。
但谁也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而这也不能怪李承乾胆小。
毕竟此事关系到许多人的生命。
他总不能在自己还没有彻底看清楚局势的时候。
就让自己手下的兄弟没头没脑的冲上去送死。
如今。
火枪骑兵队已经被消灭。
李承乾也没了先前的顾忌,当即发送了全体发动总共的命令。
而屯兵在薛延陀边境的几支队伍其实也都等得不耐烦了。
在李承乾一声令下之后,他们几乎在当天就杀入薛延陀境内。
李承乾此次带来的队伍都是大唐的虎狼旅,
第1885章:新春捷报
大唐的甲士在北国的疆土大展拳脚的时候,远在天边的长安城里,张灯结彩。
城内的百姓换上了新衣,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李世民在周公公与长孙无忌陪伴下,来到了皇城的城墙上。
站在城墙边沿,看着城内繁华热络的场景,李世民的脸上涌现出了一抹和煦的笑。
“我这辈子最喜欢看的就是百姓们脸上的笑容。”
“不论看多少次,不论看多久,怎么看都看不够!”
长孙无忌微笑了一下道:“要是没有陛下,天下百姓的脸上,哪里会有这么多的笑容?”
“说到底,这也都是陛下的功劳!”
只要是个人就喜欢听好听的话,李世民当然也不能例外。
听闻长孙无忌的夸赞,他的腰板都要比刚才直了几分,脸上更是不自觉地就挂起了自信与傲娇。
可也就在片刻之后。
李世民就收起了笑容,话锋一转,问道:“前线怎么样了?乾儿一行人推进可还顺利?”
“根据情报所示。”
“我军现在推进的无比顺利。”
“江夏王更是在半月前就率队攻入了薛延陀腹地。”
“而按照他们的速度来推算,如今怕是已经接近薛延陀王城了。”
“至于另外几路步兵,除却李将军一众戍守原地之外。”
“其余人基本上都已经开始按照乾儿的要求向薛延陀边境集结。”
“而以乾儿当下的部署来看。”
“咱们大唐用不了多久就要与薛延陀展开一场决战!”
“不管这一战的结果如何。”
“战争之后,我大唐与薛延陀之间的攻守形势以及往后的格局地位都将被重新书写。”
长孙无忌把前线汇报上来的消息与自己的分析结果一五一十的讲述给李世民听。
而长孙无忌也不愧大唐第一聪明人这个雅号。
虽然他人是在千里之外,但却评价前线的战报,就将李承乾的安排给猜的八九不离十。
而待到长孙无忌说完后,李世民长呼口气,脸上的表情仍旧淡然。
“我跟你预料的差不多。”
“我也觉得,决战的时刻即将来临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不知为何忽然笑了一声。
“说起来。”
“这小子这次回来,功绩已然能压过我这个当老子的了。”
“毕竟,我只是扫平了一个漠北突厥,而他则是平了西突厥又灭了东北三番与新三番。”
“想来用不了多久,民间就要有人为他歌功颂德了。”
听见李世民这话的时候。
长孙无忌的身形明显震颤了一下。
他仰起头,看向李世民,那充斥着探究的眼神,似乎是要将李世民整个人都给看透。
但也就在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就收回了目光。
他拱了拱手道:“陛下言重了。”
“虽然太子的功劳不小。”
“但太子所立下的功劳没有一件不是和陛下息息相关。”
“可以说,若没有您,就没有殿下的今天。”
李世民别有深意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随即摇头笑了。
“别担心。”
“我可没有妒忌我儿子的意思。”
“我只是想提醒你一声,我的儿子,你的外甥从来都不是一个叫人省心的主。”
“而等他此次回来,咱们之前商议好的那件事也该被提上日程了。”
“从此往后,你可要好好辅佐他,不要叫他做傻事,做出格的事情才好。”
李世民说完这话,也不管长孙无忌是个什么表情,便迈步走到了城墙的边沿。
望着城下张灯结彩,百姓们人来人往,热络无比的场面,李世民忍不住勾勒起嘴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小子的诗放在这个地方,还真是贴切啊……”
而也就在李世民感慨之际,忽然有一匹快马从安定门的街道一路疾驰朝皇城奔来。
骑在马背上的甲士,一边跑,一边喊:“前线大捷,前线大捷!”
“我军在十日前与薛延陀军主力决战,一举歼灭敌军主力十二万众,杀敌七万,俘获三万,其余两万奔逃而走!”
第1886章:君臣之道
一声声关于捷报的呐喊,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听见叫喊的百姓们,先是呆愣了一下,接着便暴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打赢了,我大唐打赢了!太子殿下打赢了!”
而站在皇城城头的李世民当然也看见了这样的景象。
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等听见那声声的欢呼后,他也不自觉地挑起了嘴角。
只要是个正常人,有朝一日能看见儿子取得巨大的成就,都会发自肺腑的觉得骄傲。
李世民此时此刻就是如此。
看着城下那些为了李承乾欢呼的百姓。
他心底里的兴奋与欢喜远要比他自己亲手平定了薛延陀多得多。
“无忌!”
“你听见了么!”
“他们都在为乾儿欢呼呢!”
李世民指着城下的百姓道:“他们都在为乾儿歌功颂德,都在称赞朕的儿子,你的外甥!”
长孙无忌的目光里也带着欣慰与欣喜。
但是他却没有顺着李世民的话说,而是对李世民恭维道:“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都是仰仗陛下教导的好。”
“若无陛下从小到大对他的谆谆教导,他那里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听见长孙无忌的一番话。
李世民摇头笑了,继而伸手凌空点了点长孙无忌的鼻子。
“现在是你外甥打了胜仗,不是我。”
“你闲的没事儿,总是说我的好话干什么?”
长孙无忌的表情郑重,道:“臣不是说陛下的好话,而是在讲事实罢了。”
“呵呵。”
李世民轻笑一声,不再言语。
转而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那些正在为李承乾欢呼的百姓身上。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不再说起这件事,心里亦是暗暗的松了口气。
如果仔细观察。
就能发现,长孙无忌很少在李世民的面前夸奖李承乾。
即便是要夸奖,长孙无忌也会先夸奖李世民,顺带夸奖一下李承乾。
而他之所以如此做。
当然不是因为李承乾不够优秀。
或者是他长孙无忌看不上李承乾,所以才不想夸他。
反之。
长孙无忌也一直都将这个外甥视作自己的骄傲。
不然,他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自己的外甥。
但外甥归外甥,太子归太子,他终究还不是这天下的主人。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这句话可以放在臣子的身上,同样也能放在太子身上。
太子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说起来复杂无比。
而自古以来大多数太子与皇帝都是站在对立面的。
在太子上位之后。
皇帝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权给太子。
但与此同时,皇帝还要想办法制衡太子一脉势力的壮大速度。
至于其中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太子比起皇帝来说要更年轻。
对于老臣子们来说,太子要比心机城府更深的老皇帝好把控。
他们也会因此而惦记将太子推上去当自己的提线木偶。
至于那些年轻的臣子,他们同样也会惦记着将太子推上去。
俗话说得好,拥立之功大过天。
若能推波助澜帮助太子登上皇位,他们就能少走好几十年的弯路。
所以,皇帝必须得防备太子,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
李世民虽然一直都没有防备李承乾。
但君心如若海底针。
谁能说得准,他以后会不会防备呢?
所以说,长孙无忌此刻不夸奖李承乾,一方面是为了保全自己。
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让李世民想太多,将李承乾当做威胁。
第1889章:决战提前
漠北。
大唐后军营地。
李承乾的中军大帐。
除了领军在前线的几个将领之外。
此次出征的将领们饶是本来驻守前线的李勣都被里程亲啊叫了过来。
至于李承乾这样做的原因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准备接下来跟薛延陀之间的大决战。
本来,李承乾是没打算这么早就跟薛延陀决战的。
毕竟西突厥那边至今都还没有突破方尔金山。
而作为合作双方,李承乾从一开始,就许以赵有林承诺,此次作战,多劳多得。
谁打下的领土就归属谁所有。
而李承乾之所以会给赵有林这个承诺,当然也是有私心的。
首先第一点。
薛延陀的疆域很大,民族众多。
仅仅凭借一个大唐想要将其彻底融合进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的不谈,就说那数百年前的大汉王朝。
汉武大帝用了整整三代人,来消灭北方的匈奴。
但最后的结果呢?
匈奴人只是沉浮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已。
待到十几年后,大汉势力开始变弱,匈奴顷刻之间就脱离了大汉的掌控。
甚至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又开始袭扰大汉的边境,还对大汉发起了反攻。
李承乾可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且大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这个上面,将会大大地消耗大唐的国力。
这不论怎么看,都是得不偿失。
所以拉个人入伙跟着大唐一起融合这些个民族,就是最简单也是最划算的选择。
但是以当今两方的占领疆域来看,大唐占据的地盘明显要比西突厥多。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承乾这边的最优选择,就是暂时放弃进攻,等着西突厥赶上进度之后,再发动决战。
可谁知道,在这个时候无忧和苑鸳竟然给了他一个惊喜。
她们俩怀孕了,而且日子都还差不多。
这也叫李承乾没了继续拖延的心思,直接开始准备发动决战。
至于往后如何。
那就等战后再跟赵有林商量吧。
反正现在,李承乾就是不想拖下去了,就想开干。
而一众将领听闻了李承乾的意思之后,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将领,终究还是要在战场上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们也早就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了。
尤其是李勣,不等李承乾开口,他就当先说道:“殿下,此次决战,老臣愿身先士卒,打头阵!”
李勣是个什么心思,李承乾再清楚不过了。
正如之前所说的。
因为武研院的出现,让许多年轻人进入了军旅之中。
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听着李承乾或者是高至行以及薛礼等这代年轻将领的故事长大的。
反而对李勣他们这代,战功更多,官职更高的老牌功勋将领们无感。
甚至在学习了更先进的知识之后,这些年轻人还对他们这些功勋老将抱着一种年龄大了就要抓紧时间休息,别站着茅坑不拉屎的想法。
李勣此次出征,那是铆足了力气,就准备在这些年轻人的面前证明自己。
证明,他们这代人并没有老。
证明,他们这代人,仍旧是大唐的栋梁与脊梁。
即便是他们学习了更先进的知识,他们也仍旧还是小毛孩子,还不是他们这些老将的对手。
而通过前面的一战。
李勣已经算是给这些年轻人上了一课了。
饶是让李承乾自己去打,他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打的比李勣还漂亮。
要知道,李勣去的地方可是个早就被对方洞察出来的必争之地。
从一开始人家就在那里留足了后手。
可是结果呢?
在李勣面前这些人连两个回合都没走过去,就都叫李勣给收拾了。
这也是充分证明了那句俗语,姜还是老的辣……
其实。
李勣不说。
李承乾也是要让李勣去打头阵,
毕竟,他手下掌管的可是大唐的第一步兵军团,凉州军团。
若是小打小闹也就罢了,像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时候,定然是得上精锐才行。
“既然师父如此说了。”
“那徒儿自然要给师傅这个机会。”
李承乾随手从面前的签筒里抽出了一根木质令牌递给李勣:“这个头阵是师父你的了!”
听闻李承乾的话。
李勣喜形于色,双手将令牌接了过来,随即抱拳道:“老臣定不辱使命!”
第1890章:喝汤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随着李承乾的一声令下。
随着李勣离开漠北的中军大帐。
大唐一方所有聚集在薛延陀的军队也都开始朝着薛延陀王城集结。
只有一支队伍除外。
在所有队伍都朝着薛延陀王城集结的时候。
高至行所带领的幽州兵马,仍旧还在北上的路上。
此次大唐出征,目标一直都是两个。
一个是薛延陀这个庞然大物。
另一个便是依附薛延陀生存的骨利干。
现在薛延陀被收拾的差不多了,那骨利干自然也跑不了。
这个算不上国家的国家,也算是给自己引来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当高至行领兵入境的那一刻起,骨利干这个国家的结局就已经被定下来了。
除了灭亡,还是灭亡。
……
与此同时。
西突厥一方。
赵有林也接到了李承乾的书信。
李承乾在书信上向赵有林详细阐明了自己接下来的部署。
而且,他也在书信上给与了赵有林承诺。
即便他无法打到王城,到时候也愿意与他共享薛延陀的领土。
如果赵有林愿意的话,李承乾甚至愿意出兵帮助他拿下方尔金山。
看到这里的时候。
赵有林忍不住感叹道:“大唐果真无愧天朝上邦四字……”
他一方面是在称赞大唐的国力。
另一方面也是在称赞李承乾这个人的心胸。
曾几何时的他,将李承乾视作死敌,想要杀之而后快。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次次与李承乾接触,他发现他原本的想法已经一点不剩了。
现在心里面对李承乾的态度,只有一个字,服。
他是真的服了李承乾了。
他也是真的被李承乾的宽容大度给征服了。
当然了。
更让他叹服的还是大唐的发展以及大唐的国力。
要知道,此次两国一同讨伐薛延陀是李承乾提议的不假。
但却是西突厥先向薛延陀动的手,比大唐至少早了十几天的时间。
可从与薛延陀开始第一战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西突厥却连方尔金山都还没有过去。
反观大唐。
人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打进了薛延陀的府邸。
现在更是已经开始集合兵力向薛延陀王城发动总攻了。
由此可见。
当今大唐的实力。
已然远远领先西突厥。
是他们西突厥拍马难及的存在。
念及至此。
赵有林又忍不住想到当初。
遥想数年之前,赵有林初到西突厥之时,他也曾意气风发,也曾与大唐一较高下。
而且,他不仅是想,还将这些想法都变成了现实。
那时候,大唐与西突厥在当今西域的位置接连交战数次。
即便输多赢少。
但他每一次都能给大唐带来数不尽的麻烦。
可是现在呢?
现在再让他们跟大唐打一场,他们还能给大唐带来麻烦吗?
或许……
他们连麻烦都制造不了。
只要与大唐开战,最终结果也无外乎是给大唐练练兵吧……
赵有林轻呼口气转而对身侧的副将道:“传令佳岩章一部,让他们速速北进,前往薛延陀王城。”
“而且让他特别注意,一定要在五日之内赶到。”
“若是晚了,咱们西突厥去喝汤都赶不上热乎的了。”随着李承乾的一声令下。
随着李勣离开漠北的中军大帐。
大唐一方所有聚集在薛延陀的军队也都开始朝着薛延陀王城集结。
只有一支队伍除外。
在所有队伍都朝着薛延陀王城集结的时候。
高至行所带领的幽州兵马,仍旧还在北上的路上。
此次大唐出征,目标一直都是两个。
一个是薛延陀这个庞然大物。
另一个便是依附薛延陀生存的骨利干。
现在薛延陀被收拾的差不多了,那骨利干自然也跑不了。
这个算不上国家的国家,也算是给自己引来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当高至行领兵入境的那一刻起,骨利干这个国家的结局就已经被定下来了。
除了灭亡,还是灭亡。
……
与此同时。
西突厥一方。
赵有林也接到了李承乾的书信。
李承乾在书信上向赵有林详细阐明了自己接下来的部署。
而且,他也在书信上给与了赵有林承诺。
即便他无法打到王城,到时候也愿意与他共享薛延陀的领土。
如果赵有林愿意的话,李承乾甚至愿意出兵帮助他拿下方尔金山。
看到这里的时候。
赵有林忍不住感叹道:“大唐果真无愧天朝上邦四字……”
他一方面是在称赞大唐的国力。
另一方面也是在称赞李承乾这个人的心胸。
曾几何时的他,将李承乾视作死敌,想要杀之而后快。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次次与李承乾接触,他发现他原本的想法已经一点不剩了。
现在心里面对李承乾的态度,只有一个字,服。
他是真的服了李承乾了。
他也是真的被李承乾的宽容大度给征服了。
当然了。
更让他叹服的还是大唐的发展以及大唐的国力。
要知道,此次两国一同讨伐薛延陀是李承乾提议的不假。
但却是西突厥先向薛延陀动的手,比大唐至少早了十几天的时间。
可从与薛延陀开始第一战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西突厥却连方尔金山都还没有过去。
反观大唐。
人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打进了薛延陀的府邸。
现在更是已经开始集合兵力向薛延陀王城发动总攻了。
由此可见。
当今大唐的实力。
已然远远领先西突厥。
是他们西突厥拍马难及的存在。
念及至此。
赵有林又忍不住想到当初。
遥想数年之前,赵有林初到西突厥之时,他也曾意气风发,也曾与大唐一较高下。
而且,他不仅是想,还将这些想法都变成了现实。
那时候,大唐与西突厥在当今西域的位置接连交战数次。
即便输多赢少。
但他每一次都能给大唐带来数不尽的麻烦。
可是现在呢?
现在再让他们跟大唐打一场,他们还能给大唐带来麻烦吗?
或许……
他们连麻烦都制造不了。
只要与大唐开战,最终结果也无外乎是给大唐练练兵吧……
赵有林轻呼口气转而对身侧的副将道:“传令佳岩章一部,让他们速速北进,前往薛延陀王城。”
“而且让他特别注意,一定要在五日之内赶到。”
“若是晚了,咱们西突厥去喝汤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第1891章:
至此。
大唐与西突厥正式确定接下来的目标。
占领薛延陀的王城,彻底覆灭薛延陀。
而也是在两方军兵行进之际,薛延陀王城一边也收到了消息。
可在面对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
不论是拔灼还是曳莽都为此感到焦虑不已。
而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发,只是在哪里发呆曳莽。
拔灼愤怒的一把拍翻了面前的酒杯与果盘,怒声道:“说话啊!哑巴了!”
“当初说要去大唐劫掠粮草的是你。”
“说即便是大唐攻来,我们也能从容应对的是你。”
“现在大唐的甲士马上就要打到咱们的王城了,另一侧的西突厥也不日便到。”
“你现在倒是说说,好好跟我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大唐和西突厥退兵!”
“呵呵!”
正当拔灼满眼愤怒的咆哮的时候,曳莽忽然笑了。
只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觉得凄然。
“退兵?你想多了!”
曳莽仰头看向拔灼道:“你以为大唐此番前来是做什么来的?”
拔灼直直的看着他:“做什么来的?”
“人家是来灭国的!”
曳莽摇头叹息出声:“这事儿怪我。”
“是我小看了李承乾,也小看了大唐。”
“我以为,凭咱们薛延陀的地域与民族环境,不至于被大唐给盯上。”
“就算是他们盯上了咱们,也不会抱着灭国的打算。”
“毕竟,灭了咱们薛延陀,还会有下一个薛延陀站出来。”
至此。
大唐与西突厥正式确定接下来的目标。
占领薛延陀的王城,彻底覆灭薛延陀。
而也是在两方军兵行进之际,薛延陀王城一边也收到了消息。
可在面对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
不论是拔灼还是曳莽都为此感到焦虑不已。
而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发,只是在哪里发呆曳莽。
拔灼愤怒的一把拍翻了面前的酒杯与果盘,怒声道:“说话啊!哑巴了!”
“当初说要去大唐劫掠粮草的是你。”
“说即便是大唐攻来,我们也能从容应对的是你。”
“现在大唐的甲士马上就要打到咱们的王城了,另一侧的西突厥也不日便到。”
“你现在倒是说说,好好跟我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大唐和西突厥退兵!”
“呵呵!”
正当拔灼满眼愤怒的咆哮的时候,曳莽忽然笑了。
只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觉得凄然。
“退兵?你想多了!”
曳莽仰头看向拔灼道:“你以为大唐此番前来是做什么来的?”
拔灼直直的看着他:“做什么来的?”
“人家是来灭国的!”
曳莽摇头叹息出声:“这事儿怪我。”
“是我小看了李承乾,也小看了大唐。”
“我以为,凭咱们薛延陀的地域与民族环境,不至于被大唐给盯上。”
“就算是他们盯上了咱们,也不会抱着灭国的打算。”
“毕竟,灭了咱们薛延陀,还会有下一个薛延陀站出来。”
第1892章:暴风雨来临前
拔灼直勾勾的看着曳莽。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搞了半天曳莽竟是打的这个主意。
早知如此,他当初就不应该听曳莽的去跟大唐作对。
即便是薛延陀真的有一天会灭亡,那也是未来的事情。
他还可以当好多年薛延陀的可汗也可以潇洒自由好多年。
可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叫曳莽给毁了,都叫眼前这个人给毁了。
“曳莽!你该死!”
拔灼直接抽出了佩刀朝着曳莽砍了去。
曳莽反应也快,在他抽出了佩刀的同时也抽出了佩刀,挡住了他的一刀。
“我就算是该死也轮不到你来处决我!”
说完这话,曳莽直接提腿一脚,踹向拔灼。
可拔灼的武艺,明显要高过曳莽。
曳莽的一脚还没落在拔灼的身上。
拔灼就抢先抡起肘子,砸在了曳莽的头上。
这一肘子直砸的曳莽眼冒金星,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三大步。
而拔灼也就是趁着这个时间欺身而上,又是一脚踹在曳莽的腹部。
嘭!
一声闷响。
曳莽直接倒飞出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拔灼想也不想,直接压在了他的身上,抬起手中刀,由上而下,就要将曳莽一刀两断。
当啷!
就在拔灼的刀即将落在曳莽头上的时候。
曳莽还是抢先一步反应过来,用手中的刀护住了自己的命。
两人一上一下,相互角力。
而曳莽的力量明显不如拔灼。
眼看着拔灼的刀,距离自己的头顶越来越近。
曳莽转动眼珠,接着由下而上一膝盖就撞在了拔灼的黄金分割点上。
这一膝盖撞过去。
那可就是惊天动地了。
拔灼整个人一哆嗦,嗷的怪叫出声,整个人不受控的向后倾倒。
黄金分割点,那是每个男人的致命弱点。
莫说是被膝盖撞击,就算是被轻轻地敲一下都会撕心裂肺的疼。
此时此刻。
拔灼整个人弯曲成了大虾,躺在地上来回的打滚。
“你个狗日的阴人,竟会玩阴的……”
“不然呢。”
“你都特娘的要杀老子了,老子还跟你玩阳的?”
曳莽恶狠狠地瞪了拔灼一眼,下一瞬便挥刀砍了过去。
拔灼强忍疼痛,在刀子即将落下的瞬间,伸手握住了曳莽的手腕,猛地向上一举。
曳莽吃痛,手中刀一下子落在地上。
而拔灼也抓住机会,单臂用力,一下子将曳莽拉倒在地上。
随后,他跨坐在曳莽身上,抡起拳头,对着曳莽的面门左右开弓。
曳莽虽然是被压在身底下,但却也仍旧还在还击!
与此同时。
他的嘴巴也没有闲着。
“父汗将薛延陀交给了你,你是怎么回报父皇的?”
“作为薛延陀的可汗,不思壮大我们的国家,整日沉浸在酒色之中。”
“就算是我不赌这一场,薛延陀也会在你的带领下走向陌路!”
“你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大喊大叫,有什么资格打我,你对的起父皇吗?”
拔灼一拳头轰在曳莽的头上:“老子是薛延陀的可汗,老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管得着吗?”
“就算老子沉迷酒色,老子也没给薛延陀引来无妄之灾!”
“可你呢?你是怎么做的?”
“老子与你共享天下不过半年!”
“你就给薛延陀引来了这么大的灾祸,如今还敢说我?”
“你不妨摸摸你自己的良心问问你自己,你对得起父皇吗?”
“你对得起父皇将天下分给你一半的安排吗?”
说来也是可笑。
大唐与西突厥的兵锋即将抵达薛延陀王城。
可是薛延陀的这两位可汗,却还在忙着狗咬狗,窝里斗。
真不知道当初南拒大唐,东拒北漠突厥,西拒西突厥的夷男得知这事,会不会被气的直接诈尸。
当然了。
现在这时候是没人将这消息告诉他了。
在大唐与西突厥的兵锋奔赴向薛延陀王城的时候。
薛延陀王城上下的臣子与百姓,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有条件的,开始朝着安全的地带迁徙。
没条件的也都开始收拾自己的银钱细软牛羊猪狗,准备去别的地方避风头。
薛延陀的上空好似被乌云笼罩。
一场即将覆灭薛延陀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1893章:你希望如此么
在薛延陀王城的两位可汗打成一团的时候。
另一边,大唐的后军中军帐内。
萧锐也在跟李承乾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殿下!”
“此次决战之后,殿下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了。”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是不能将他们彻底铲除的话,将会给我们大唐带来无尽的祸患啊!”
萧锐多年来,一直驻扎漠北。
他熟知这些游牧民族的人的习性。
他也知道,一旦叫这些人缓过气来来。
他们是一定会来找大唐的麻烦的。
而当下的大唐强盛,不惧怕这些游牧民族。
那将来呢?
万一有一天,大唐的内部出现稍许问题的时候,他们再来骚扰大唐边境该怎么办?
而听见萧锐的话,李承乾则是道:“这些事情我早就想好了。”
“啊?”
萧锐愣了愣,问:“殿下打算如何处理?”
“跟漠北人一样!”
李承乾淡淡道:“让他们成为唐人!”
萧锐脸色一变。
“这……”
“这恐怕不妥吧。”
萧锐道:“漠北人之所以能被收服,那是因为漠北人早年就学习过我们中原的文化。”
“可是薛延陀人不一样。”
“他们大多都是一些未开化的蛮夷。”
“如若像收服漠北人一样去收服他们。”
“最后只怕是引狼入室啊……”
闻听此言。
李承乾挑眉看了萧锐一眼。
“若不收服。”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将他们都给杀光吗?”
“这……”
萧锐顿住了。
的确,他也没有想好该怎么办。
薛延陀总计有人口数百万,哪里能都杀光?
就算想杀,那得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得到?
至少以当今大唐的国力是绝对做不到将薛延陀人全部杀光的。
见到萧锐那样子。
李承乾无奈的笑了。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区别不小。”
“而在这其中最大的差异,莫过于农耕文明会长久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为了在这个地方能够安稳生活。”
“农耕文明的百姓会在这里建造房屋,供给自己和家人居住。”
“与此同时,为了防备野兽的侵袭与外敌的伤害。”
“农耕文明的百姓还会在房屋的外围建造一层墙体。”
“相对于游牧文明来说,生活在农耕社会的百姓,更加温和。”
“只要不侵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会主动欺负别人的。”
“但游牧文明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他们心里对家的定义。”
“他们的心里,并没有家乡这个概念。”
“他们的心里只有家人,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萧锐开始的时候还想反驳两句。
但慢慢地,他心里面那些反驳的想法就消失不见,只是静静地聆听着李承乾的述说。
“至于家乡这个点,他们自身并不看重。”
“因为绝大多数游牧民族的百姓都是从小生活在游荡的日子中。”
“他们会随着长辈不断的迁徙,哪里的牧场丰满,哪里的土地肥沃,他们就去哪里。”
“如果没有粮食吃,没有饭吃,他们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也不是去种植,购买,是抢。”
“他们信奉弱肉强食。”
“在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去抢掠那些没有他们强大的民族与部落。”
“而也是因为游牧民族的这个习性。”
“直接导致他们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接连不断。”
“但也因为农耕文明的生活习性,导致他们一直被游牧民族压制。”
“从上古时期到今天的大唐,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战争,持续了好几千年。”
“而在这几千年中,农耕文明也一直都是被游牧文明压制的那个。”
“即便是偶有强大的农耕文明出现,也只是能做到,打败游牧文明,压制游牧文明。”
“可当农耕文明稍稍有了衰退的迹象,游牧文明又会迅速崛起。”
“强秦是这样,强汉也是这样,将来的盛唐,必将还是这样。”
有句话,李承乾没有说出来。
在盛唐之后,游牧文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更出现过,游牧文明击败农耕文明建立王朝的事情。
而若要问这其中的原因,无非上述所说,对家的理解不一样。
也就是因为这么一个认知误差,导致农耕文明一直都无法征服游牧文明。
但是……
那是没有他李承乾的世界。
至少是没有现在这个李承乾的世界。
眼下的这个李承乾,他拥有别人没有的知识,拥有别人没有的认知。
他知道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认知差别,也知道该如何去征服一个游牧文明。
当然,他并不是鄙视外族。
他只是觉得,这样会带来更好的发展而已。
毕竟,以游牧文明的尿性,他们到最后多半会把自己给折腾的四分五裂。
而且他们还会因为自己本身的行事作风,导致文明出现断层。
五胡乱华是如此,那空前强大的蒙元帝国更是如此。
不然为何汉末三国时候就有的攻城器械,到了大唐时候仍在沿用?
不然为何唐末时就出现了火铳,南宋时就出现了火炮,可到了大明后用的还是这些东西?
补完为何南宋时那些能工巧匠能将房子修的美轮美奂,能将物件做的精巧又精致,能迅速修建起城池,可等到了朱元璋的时候,一个皇帝想要修建皇宫,却连个好工匠都找不到,只能靠个算命的来设计。
想到这些的时候。
李承乾的目光又坚定了几分。
“虽然很困难,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但我们必须要做,因为我们不做,我们的后代就要再受胡祸。”
”你,希望如此么?”
萧锐的眸光中,明显多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他凝视李承乾良久,最后也只是说了一句:“臣明白了,臣遵从殿下的吩咐……”
听闻此言。
李承乾勾了嘴角,脸上露出了一抹淡然的笑。
“你能理解就好。”
“将来,这里或许还是要交给你的。”
“毕竟,你跟他们打交道的时间更长。”
“甚至连我都比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