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就是字面意思
若不是迫不得已。
李承乾也不想对贵族开刀。
毕竟这里面有太多太多都是他熟识的长辈。
但是没办法,若是现在不解决贵族遗留下来的问题。
等到将来,这些贵族的势力都根深蒂固,那对于大唐来说可是相当的不妙。
要知道,在历朝历代里,灭亡在贵族手中的,可不在少数。
尤其是另一条历史时间线上的大明王朝,可就是灭亡在这些贵族手中的。
李承乾边合计着高至行的话,边往东宫走。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
身后忽然有人开口喊道:“殿下等等俺们!”
李承乾回过头去,正看见程怀亮与长孙冲两个一路小跑追了过来。
这两个家伙本来是休沐的。
但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他今日会在朝堂上说一些新政策,所以也都跑来上朝来了。
李承乾站在原地,等二人来到身边才道:“你们两个追过来干嘛?不会也跟高至行一样,来提醒我说,我要迎来大麻烦了吧?”
听见这话。
两人齐齐愣了下。
程怀亮与长孙冲对视一眼。
显然,李承乾是说对了的。
这几个人都是跟随李承乾较久的。
他们都知道李承乾的心性,也知道李承乾说出这种政策来,肯定是要针对某一方了。
“殿下想要推出这样的政策来。”
“肯定是有殿下的道理。”
“但是……”
长孙冲沉吟了一下,道:“但是殿下,您这样,真的很容易让一些贵族寒心啊。”
说到这。
长孙冲连忙解释道:“当然了,我们是无所谓的,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也不怕那些琐事。”
“可您总得想想其他人啊。”
“就比如宝林那边,他可是在金吾卫当差。”
“他每天都要跟老百姓打交道,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得罪百姓。”
“若是单说检举信的话,宝林只怕一日就得收到一百几十封。”
“这……这让他以后如何当差?”
他说的担忧道也不无道理。
每个人站的岗位不同做的事儿也不同,同样的跟百姓接触的也有多有少。
而按照李承乾的说法。
都是按照检举信的多少来决断这个贵族是否还能配得上自己的位置,对于一些身处在特殊岗位上的人来说,着实是有些苛刻。
如尉迟宝林这种时常跟百姓打交道的。
保不齐短短几个月,就得弄丢了自己老子给自己挣回来的世袭罔替。
而这也就更别提去给他儿子挣一个回来了。
不过。
他说的这点,李承乾其实早就想到了。
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我的冲哥啊,你说你平时那么聪明,怎么到了这时候,就开始犯傻了呢?”
“检举信这东西的确可以左右贵族的生死不假。”
“检举信也的确是百姓写的,但是却从没说过检举信是谁来检查,谁来看啊……”
闻听此言。
长孙冲不禁一愣,挑眉道:“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
李承乾伸手拍了拍长孙冲的肩膀,又拍了拍程怀亮的肩膀,道:“你们两个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我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等琢磨明白了,再来东宫找我来。”
“我这边还有点事儿需要你们帮忙去做……”
第90章:
“老周!”
李安民朝周启伸出手。
周启心里发苦,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将银票掏出来,放在了李安民的手上。
“这是三千两银子!”
李安民将银票递给武华年道:“能带走多少鱼货都看武大人你的意思。”
跟武华年打了这么多回的交道他也学精了。
在这种时候,他要是跟武华年讨价还价,就顶着自己往这家伙的套里面钻呢。
所以他当下说要看武华年的意思,那就是要反将武华年一军。
武华年也是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快就学精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武华年接过银票面露难色,道:“按理说,你李老爷过来,我肯定得给你个大大地折扣价才对。”
“可是这鱼……毕竟是个活物。”
“这玩应的价格也并非是直接能定下来的。”
“它得按照当天的天气,当天的水流,以及当天的产量来定。”
武华年边将银票往怀里收,边道:“就比如今天这情况,天气阴沉沉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渔船要休息,所以这鱼价只怕是要比寻常时候要高上一点。”
“老周!”
李安民朝周启伸出手。
周启心里发苦,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将银票掏出来,放在了李安民的手上。
“这是三千两银子!”
李安民将银票递给武华年道:“能带走多少鱼货都看武大人你的意思。”
跟武华年打了这么多回的交道他也学精了。
在这种时候,他要是跟武华年讨价还价,就顶着自己往这家伙的套里面钻呢。
所以他当下说要看武华年的意思,那就是要反将武华年一军。
武华年也是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快就学精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武华年接过银票面露难色,道:“按理说,你李老爷过来,我肯定得给你个大大地折扣价才对。”
“可是这鱼……毕竟是个活物。”
“这玩应的价格也并非是直接能定下来的。”
“它得按照当天的天气,当天的水流,以及当天的产量来定。”
武华年边将银票往怀里收,边道:“就比如今天这情况,天气阴沉沉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渔船要休息,所以这鱼价只怕是要比寻常时候要高上一点。”
“老周!”
李安民朝周启伸出手。
周启心里发苦,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将银票掏出来,放在了李安民的手上。
“这是三千两银子!”
李安民将银票递给武华年道:“能带走多少鱼货都看武大人你的意思。”
跟武华年打了这么多回的交道他也学精了。
在这种时候,他要是跟武华年讨价还价,就顶着自己往这家伙的套里面钻呢。
所以他当下说要看武华年的意思,那就是要反将武华年一军。
武华年也是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快就学精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武华年接过银票面露难色,道:“按理说,你李老爷过来,我肯定得给你个大大地折扣价才对。”
“可是这鱼……毕竟是个活物。”
“这玩应的价格也并非是直接能定下来的。”
“它得按照当天的天气,当天的水流,以及当天的产量来定。”
武华年边将银票往怀里收,边道:“就比如今天这情况,天气阴沉沉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渔船要休息,所以这鱼价只怕是要比寻常时候要高上一点。”
第1719章:女人啊女人
苏清灵开始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
等明白这家伙的话是什么意思后,她连忙扫视四周。
见到四下无人,并且也没人听见他们的对话后,这才长松了口气。
“你……”
“你现在都快是两个孩子的爹了。”
“怎么还是这般不正经?”
此刻,苏清灵的整张脸也是涨成了桃红色。
这家伙也太不知道羞耻了。
大庭广众之下,就敢说出如此露骨的言语。
难道他就不怕那些早就盯着他的言官一起蹦出来刁难他?
“怎么就不正经了?”
李承乾对此倒是满不在乎,下一瞬竟伸手直接将苏清灵抱在了怀里。
苏清灵惊呼一声,挣扎道:“你,你这是干什么,要是让人看见,多,多不好……”
“你是我的太子妃。”
“别说抱你,我就算是亲你也是我的权利!”
李承乾说着话,还真就撅起嘴,在苏清灵的脸上狠狠嘬了一口。
苏清灵怔了怔,随即脸色羞红的低着头道:“这青天白日的,你,你真是太不知羞了……”
“这东宫可是我的家。”
“我在这里说什么做什么,那都是我的自由。”
“再者说,我亲自己的老婆,抱自己的老婆怎么了?谁还能说出我的不是来?”新
也不等苏清灵说话,李承乾便将苏清灵拦腰抱了起来。
苏清灵惊呼一声,瞪圆眼睛,慌乱道:“你,你这是要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
“咱们现在就生孩子去!”
李承乾抱着苏清灵,大跨步朝外走去,边走边道:“咱们班哥长大了,也的确需要个弟弟陪着了……”
苏清灵想要反抗,但结果自然是反抗无效。
时间不长。
东宫的主殿之内,就传来了仙女奏乐之声。
天至下午。
李承乾方才一脸轻松写意的从主殿走了出来。
回味着刚才的快活。
李承乾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
“嘴上说着不要。”
“但身体却比谁都诚实。”
“女人啊……”
他这话可没背着人说。
房间内,某个躲在被子里的人,也是将被子裹得更紧了,活像是一个春卷成精了一样。
李承乾瞥了眼身后,脸上笑容更加浓郁。
“你好好休息。”
“等晚上我再过来。”
“今年咱们的目标就是给班哥生个嫡亲的弟弟!”
说完话,李承乾便伸手关上了房门,大跨步走向书房。
而他还没走出几步。
小初子就快步走了过来,轻声道:“殿下,三位驸马来了。”
三位驸马爷?
李承乾愣了愣,狐疑的看着小初子。
小初子意识到自己口快,连忙解释道:“小程将军,小长孙大人,还有高将军。”
“哦。”
李承乾闻言,这才回过味来。
长孙冲,程怀亮,高至行,三人皆是尚了公主,也都被李世民赐予了驸马都尉的封号。
念及至此。
李承乾也不禁摇头笑了。
“以后直接说名字就好了。”
李承乾道:“咱们驸马那么多,我哪里能猜得出来来人是谁。”
“是奴婢的错!”
小初子躬身道:“下次奴婢一定汇报清楚。”
“行了。”
“少说那些没用的废话。”
“他们应该等着急了,抓紧时间带我过去见他们。”
“诺!”
接下来。
李承乾就在小初子的带领下,奔着书房而去……
第1721章:
说白了。
李承乾针对的贵族,并非是高至行他们这一类。
而是那些靠着自己祖上功勋,混吃等死的家伙。
朝廷的钱,也不是白来的。
若是这些家伙太多了,朝廷如何能供养得起?
就算是朝廷供养得起,那有这些钱,去做点别的事儿不好吗?
不说能用这些钱将国家建设的有多好,至少能多给百姓造几座桥,多给百姓修几条路。
而也是听闻李承乾的这番话。
三人方才明白过来,李承乾的剑锋所指。
那一瞬,三人也是为自己的行为与想法感到尴尬与愧疚。
而瞧见三人的表情。
李承乾也是无奈的摇头笑了。
“你们几个啊。”
“说白了就是不相信我。”
“觉得,我会害你们,会找个理由就将给你们的东西都要回来对吧?”
李承乾叹息道:“你们要是这么想,那我可就真是有些寒心了。”
“我们共同经历过生死,我们一起在鲜血里面打过滚。”
“我怎么可能会不希望你们过上好日子?”
“就算你们自己不想,我也会让你们过的一天比一天好,比天下所有人都要幸福。”
“但是同样的。”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咱们这些人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日子过。”
“不是因为朝廷,而是因为百姓。”
“是他们勤勤恳恳的种地,勤勤恳恳的上税,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日子。”
“若有一日,咱们将他们都给得罪光了,那咱们可就都成了罪人了。”
“而这些百姓也会将咱们钉在耻辱柱上,让咱们被骂上千秋万代……”
李承乾伸手拍了拍三人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我不希望我这样,我也不希望你们如此,你们明不明白?”
说白了。
李承乾针对的贵族,并非是高至行他们这一类。
而是那些靠着自己祖上功勋,混吃等死的家伙。
朝廷的钱,也不是白来的。
若是这些家伙太多了,朝廷如何能供养得起?
就算是朝廷供养得起,那有这些钱,去做点别的事儿不好吗?
不说能用这些钱将国家建设的有多好,至少能多给百姓造几座桥,多给百姓修几条路。
而也是听闻李承乾的这番话。
三人方才明白过来,李承乾的剑锋所指。
那一瞬,三人也是为自己的行为与想法感到尴尬与愧疚。
而瞧见三人的表情。
李承乾也是无奈的摇头笑了。
“你们几个啊。”
“说白了就是不相信我。”
“觉得,我会害你们,会找个理由就将给你们的东西都要回来对吧?”
李承乾叹息道:“你们要是这么想,那我可就真是有些寒心了。”
“我们共同经历过生死,我们一起在鲜血里面打过滚。”
“我怎么可能会不希望你们过上好日子?”
“就算你们自己不想,我也会让你们过的一天比一天好,比天下所有人都要幸福。”
“但是同样的。”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咱们这些人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日子过。”
“不是因为朝廷,而是因为百姓。”
“是他们勤勤恳恳的种地,勤勤恳恳的上税,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日子。”
“若有一日,咱们将他们都给得罪光了,那咱们可就都成了罪人了。”
“而这些百姓也会将咱们钉在耻辱柱上,让咱们被骂上千秋万代……”
李承乾伸手拍了拍三人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我不希望我这样,我也不希望你们如此,你们明不明白?”
第1722章:利益交换
李承乾很清楚。
跟这三个人说清楚讲明白,那只是个开始而已。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麻烦瞪着他。
大唐初期的这些个朝臣都是人精,就算一时没反应过来,很快也都会意识到怎么回事。
不是每个人都是侯君集,宁愿牺牲一切,也要跟李承乾搞好关系。
所以,他也必须得准备好一些对策,用于应付这些人了。
低头合计了一会。
李承乾张口喊道:“小初子,帮我拿笔墨过来!”
“诺!”
小初子应了一声。
时间不长,就将笔墨都为李承乾准备好。
等到小初子研好了墨,李承乾也开始认真的在纸上书写起来。
小初子顺势朝前望去。
当看见李承乾书写的内容之后,不禁愣了一下,眼眸中尽是说不出的意味。
察觉到了他的异常。
李承乾头也不抬的说道:“有什么话别憋在心里,直接说出来。”
小初子又是一愣。
有时候,他也不得不怀疑,李承乾是学过读心术。
要不然他怎么连头都没抬就知道自己有话想说呢?
“呃……”
“奴婢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
“只是,呃,只是……”
小初子抿了下嘴唇,小声说道:“只是殿下这信写的似乎是有些不妥啊。”
“有什么不妥?”
李承乾转过头,饶有兴致的问道。
“呃。”
小初子沉吟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看起来,您这信应该是写给卢国公的。”
“可卢国公乃是老牌贵族,跟朝中许多人都是朋友。”
“您却让他出面去找那些贵族谈话,让他们支持您这个决策。”
“只怕最后的结果……会不如人意啊……”
跟随李承乾那么多年。
小初子对李承乾的一言一行乃至是平时的行为举止都颇为熟悉。
有些事儿,只要李承乾开个头,他就知道,李承乾接下来要做什么。
而他也一眼就看出李承乾此次是将剑锋对准了朝中的贵族们。
在后来李承乾与三位驸马的谈话当中,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印证。
可他也是没想到,李承乾竟会在这时候给程咬金写信,让程咬金出面劝说贵族。
程咬金对大唐的忠心肯定没的说,那是九死无悔。
但程咬金可也是朝中的贵族,更是名义上有封国的国公。
让他接受此等决策,就已经实属不易。
若是再让他去劝说那些个贵族一同支持李承乾。
这几乎就是在为难人家了……
而这件事儿,不用他说,李承乾也清楚。
不过,他也是早就想好了对策。
“你的想法没错。”
“程伯伯的确是朝中贵族之一,也是此次利益受损的贵族之一。”
李承乾便不急不缓的说道:“但若我能将他损失的利益通过其他方式补偿给他,程伯伯应该还是愿意跟我做这个买卖的……”
小初子眨了眨眼。
用其他的利益补偿?
这有点不太现实吧……
毕竟,国公这爵位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可以说,谁要是能得了国公这爵位,注定是要几代或者十几代人不愁吃喝。
这得用多大的利益才能交换?
念及至此。
小初子亦是出言试探着问道:“殿下指的利益是……”
李承乾昂起头,道:“东北道经历过北民南迁之后,一直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不论是药品还是食品,还是咱们大唐的小物件都是稀缺的很。”
“不少商人都用这些东西在东北道赚了钱。”
“而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可是急需一个能够代表朝廷的商贾入住东北道啊……”
第1723章:出头的人选
听闻李承乾这话。
小初子也算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他这摆明了是要跟程咬金来一波利益互换啊。
若是仔细想想,这想法倒也十分靠谱。
程咬金是个很聪明的人。
自打他察觉到李世民有意将位置禅让给李承乾之后。
他就开始悄悄地转变发展方向,从开始的一股劲闷着在朝堂上,变成了在私下里扩充产业。
至于其中原因,无二。
程咬金察觉到了他已经开始落后于这个时代。
当代不论是战争领域也好,还是在民生领域也罢。
都开始与他们熟悉的那个世界背道而驰。
有时候,就连李世民都开始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某一次去军械营参观的时候,甚至还被军械营里面那些连发火枪给惊得几天几夜没睡好。
口中不停念叨着。
若是将这种武器投入战争,只怕几十万人都会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而程咬金也同样是如此。
固然他努力学习,努力想要融入新时代。
但在之前,见识过自己儿子是怎么打仗的之后,他也是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彻底服了老。
所以。
李承乾用这个利益跟他互换,他应该很愿意接受。
接下来。
小初子倒也没多说什么,专心的给李承乾研墨。
而李承乾则是迅速写好了几封书信,让小初子依次按照名头送过去。
他选择为他出头的人,共计有四个。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他的好舅舅,长孙无忌。
而长孙无忌接到李承乾的书信,并且看完了之后,那也是仰天长叹了一声。
“这个小子,可真是越来越像他老子喽。”
“整出来的这些东西,让人没办法拒绝啊……”
李承乾给长孙无忌的东西,那绝对是长孙无忌无法拒绝的。
现在的长孙无忌,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要权有权。
但他却唯独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一个能让家族长久兴盛下去的契机。
而李承乾也是将这个契机给了他。
允诺将来会让长孙冲做班哥的老师,帮他进行了下一辈的利益捆绑。
长孙无忌低头思索了一会,张口喊道:“去,将冲哥叫过来,我有事要与他商议。”
老管家点点头,便跨步走出了房间,去寻觅长孙冲去了。
而另一边。
卢国公府也差不多是同样的剧本。
作为李承乾的第二人选,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人选。
程咬金得知李承乾愿意让他第一个入驻东北道,在东北道经商的时候,那也是了乐得差不点蹦起来。
正如李承乾所说。
当下东北道的产业就是一片空白。
可以说,只要将东西带过去,那就能赚到钱。
李承乾这样的行为,就相当于是直接给了程咬金一座金山,让程咬金自己去开采。
“殿下可真是懂俺老程啊。”
程咬金乐呵呵的将书信收进了袖口之内,同时道:“从今往后,咱们程家几百年都不用愁钱花了。”
闻听此言。
卢国公夫人满眼的莫名其妙:“就让你在东北道做个生意,咱们程家以后就不愁钱花了?”
她是有些难以相信。
程咬金撇撇嘴:“瞧瞧,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你还不认。”
“东北道那是个啥地方你知道吗?”
“当下殿下他们正在筹措在东北道开辟第二个轻工业基地呢。”
“到时候那地方的规模,肯定不比北漠的小。”
“要是能在这样的地方扎根,咱们还愁赚不到钱吗?咱们的子孙后辈还愁钱花吗?”
程咬金缓缓起身,道:“行了,你也别问太多了,去给俺拿件衣服来,俺要出个门……”
第1724章:把老魏往绝路上逼
除了程咬金与长孙无忌之外。
李承乾还给自己选了另外两个帮手。
一个便是他的死忠,侯君集。
他给侯君集的书信上面,别的内容没有,就是短短的一句话。
“今日之事,多谢侯叔叔。”
“等来日有时间,侄儿请叔叔喝酒!”
瞧见这书心上面的内容,侯君集也是笑出了声。
他想要的其实并不多,只是一个人的一句认可而已。
李承乾能这么说,就相当于是认下了这个人情。
至于他会如何报答侯君集,那可就说不准了。
反正以李承乾的个性来说,这份礼物绝对不会小。
念及至此。
侯君集那也是开心的不得了,转而喊来自己的夫人道:“夫人,快去给我拿些酒来,今儿心情好,我要喝上几杯!”
“还有,今天晚上我就不睡书房了,睡主屋!”
听见这家伙的大嗓门。
侯夫人一张脸臊得通红。
谁人能不知晓,睡主屋是个什么意思?
“睡主屋就睡主屋,喊那么大声干嘛?”
侯夫人嗔了一句,接着道:“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酒去。”
而李承乾选择的四个人,则是让所有人都想到的。
即便是去按照名头送书信的小初子都有些懵了。
看了眼眼前写着,郑国公府四个大字的牌匾。
小初子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叩响了门环。
时间不长。
便有小厮从中走了出来。
刚想开口问是谁,就看见了小初子那一袭内务总管的装扮。
能在国公府里面做小厮的。
有几个是普通的人物?
此刻见到这身装扮,那小厮也顿时明白,这是宫里面来人了。
他连忙躬身施礼:“小的见过天使。”
天使。
无非是天子使臣的意思。
小初子摆摆手,道:“免了吧,你家老爷可在家?”
“在,在!”
小厮连连点头,接着道:“我这就给您去叫老爷去……”
“不用了。”
小初子可不想跟魏征见面。
这家伙的凶名,他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要是见面之后损他两句,他是说话还是不说话,还嘴还是不还嘴?
与其搞得自己很难看,还不如干脆就不见面。
念及至此。
小初子就清了下喉咙道:“咱家是给太子殿下送信的。”
“这封信是太子殿下写给魏大人的。”
“请务必交到魏大人手里。”
小初子说话间,就将书信递给了小厮。
“是,是。”
“小的一定送到。”
躬身目送小初子离开,小厮这才起身,捏着书信跑进了书房。
此刻。
魏征正坐在桌前,端着一本诗集研读。
“老爷!”
“这是太子殿下的信。”
小厮毕恭毕敬的将书信送到了魏征的桌上。
魏征挑了下眉头:“什么时候送来的?”
“就在刚才。”
“那送信的人呢?”
“已经离开了。”
小厮如实回答。
魏征点点头,摆手道:“你先下去吧。”
“是!”
小厮应是后,便离开了书房。
魏征稍稍迟疑了一下,便掀开了书信研读。
而等他看清楚书信上的内容之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好半晌。
他才放下书信,神情复杂的呢喃:“殿下,殿下,你这不是把我老魏往绝路上逼呢么。”
第1725章:法子是太子殿下想的
因为魏征的特殊属性。
他在李承乾的计划当中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
所以,李承乾也是绞尽脑汁想了许久,才想到了那么一个魏征绝对会心动的理由。
那就是等到他登位之后,便会立即为李建成造功劳簿。
众所周知。
魏征最早就是李建成的嫡系。
当初李建成与李世民对抗的时候,魏征也出过不少力。
更是在玄武门之变之时,指着李世民的鼻子破口大骂。
若不是李世民看中了他的魄力与能力。
只怕这人,早就身首异处了。
而他的心里面有没有李建成,李承乾不得而知。
但他却知道,魏征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即便他心里没有李建成,也一定很想让自己的前主子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而看着书信上李承乾信誓旦旦的承诺。
魏征绷紧了牙关,道:“得罪人的事儿我魏征做的多了,不差这一次。”
紧接着。
他便站起身来,朝外面喊道:“备车,我要出门!”
……
这一夜的长安城。
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热闹夜晚。
但对于大唐的官场来说,那可是风云骤起。
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这三人可都是大唐的风云人物,更是站在大唐的权力顶峰的人物。
他们三个一起出马,所造就的场面,空前巨大。
就连李世民听了之后,那都是相当的诧异。
“什么?”
“他们三个一起去游说贵族了?”
要知道。
李承乾提出这政见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贵族的权利。
而这三个人,无一例外,全都是站在大唐顶峰的贵族。
所以,李承乾这政见,也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利呢。
可这三个家伙倒好。
非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还跑去给李承乾跑腿。
李世民也是不有怀疑,这三人是不是就是做做给外界样子看。
而李世民也是当场就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他们同意乾儿的政见是真是假?”
“该不会就是做做样子的吧?”
“看样子,应该不是……”
周公公摇摇头,接着道:“他们去找那些贵族的时候,都是苦口婆心的劝说。”
“就如程将军。”
“他去找邢国公的时候,邢国公本来不愿答应。”
“程将军却是直接赖在邢国公家里,大声喊叫,说邢国公不点头就赖在他家不走了。”
“最后又砸了邢国公家里面好多的值钱物件,强逼着邢国公点了头,并且在一张契纸上面按了手印。”
李世民边听边点头。
而听到契纸二字,李世民也不禁挑起了眉头。
“契纸?”
“什么契纸?”
“就是这个。”
周公公立即伸手从袖口里摸出一张契纸,双手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低头查看,紧锁的双眉,在这一刻舒展开来,脸上更是不自觉的流露出笑意。
“这老小子还挺会玩啊。”
李世民道:“这种阴损法子也就他能想得出来。”
“乾儿这回可真是找对人了。”
“有他在这,不愁此事办不成!”
“陛下说的是,不过……”
周公公拱了下身,灿笑道:“这法子其实太子殿下想出来的……”
第1726章:给你老子出难题呢是吧
听见周公公的话。
李世民也是愣在了当场。
他看了看手中的契纸,又看了看周启。
“这是乾儿的主意?”
李世民也是有些没想到。
这么混蛋的主意竟然是自己儿子想出来的。
“是。”
周公公如实说道:“这些都是殿下亲自弄出来的,程将军他们也只是帮忙送信。”
“原来如此……”
李世民恍然的点点头,接着端起手中的契纸仔细查看了一番,顿时笑出了声。
“这小子,这个聪明劲是真的像朕。”
“就是这个混蛋主意有点不太好。”
“真不知道是谁把他给教坏了……”
谁教他的?
周公公的眉头动了动,下意识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当然也是察觉到了他的眼神。
“你这么看着朕干嘛?”
“朕可没教他啊!”
李世民撇着脑袋说道:“要说教也应该是程咬金那厮干得……”
“……”
周公公嘴角抽搐。
合着,好事儿都是随了您了,坏事儿都是别人教的是吧?
但这话周公公也就质感在心里面想想,可是不敢当着李世民的面说出来。
毕竟这货的死要面子,那是路人皆知。
当他的面打他的脸,那纯属是找死呢。
略微合计了一会。
周公公抿了下嘴唇问道:“陛下,那接下来您要不要帮帮殿下?”
“帮他?”
“为什么要帮他?”
李世民声音淡淡道:“这主意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事儿也是他自己做的,那就应该由他自己把这件事儿做到底。”
“至于他能不能成事,那都是他自己的问题。”
“毕竟当初,朕可也是警告过他,让他做事之前就好好考虑清楚的。”
这话说起来倒也没什么毛病。
当初,李世民的确是提醒过李承乾这件事儿的风险性。
而且他当时也不是很赞成李承乾这么快就对贵族下手。
毕竟大唐建立至今,也才刚刚二十年而已。
这么快就对当初帮助朝廷建立国家的人下手,势必会叫人心寒。
如此一来,以后还有谁愿意为朝廷做事?
又有多少老兄弟,要背离朝廷而去?
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事儿,李世民是不打算插手了。
而听闻李世民这么说。
周公公点点头,道:“老奴知道怎么做了。”
“等等!”
正当周公公准备躬身告退的时候,李世民突然开了口。
“倒也不能一点不管。”
“该有的保护还是要给的。”
李世民神色幽幽道:“毕竟,我的这些老兄弟,可不是省油的灯啊……”
跟李世民一起走过来的人。
基本上人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承乾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怎能甘心?
保不齐,就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来报复李承乾。
而李世民虽不打算过问此事,但也不代表,他就能准许这些人去伤害李承乾。
闻听此言。
周公公先是愣了愣,随后也明白过来。
“老奴知道了。”
“老奴这就下去安排……”
“嗯,去吧……”
李世民摆摆手。
等到周公公走了之后。
李世民也是再度拿出了那张契纸握在手中,反复观瞧。
“你小子啊。”
“没事儿净给你老子出难题……”
第1727章:执掌律法的人
“哈切!”
东宫内。
正躺在苏清灵怀里看书的李承乾突然打了个喷嚏。
“感冒了?”
苏清灵挑眉问。
李承乾摇了摇头,笑道:“是我老子在背后骂我呢。”
“啊?”
苏清灵显然是没听懂他这话。..
李承乾倒也没有多做解释。
有些事儿,他现在还不能跟苏清灵说实话。
或者说,他这辈子都不打算跟任何人说实话。
而且穿越,系统这种事儿说起来太过光怪陆离,即便说出去只怕也没人会相信,反而还会被人当成傻子。
李承乾略微思索了一会,抬头道:“岳父这段时日在忙什么?”
苏清灵没想到李承乾话题会转变的如此之快。
一时间,她也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等到回过神。
苏清灵则是轻叹口气,道:“他这段时间都在家里赋闲呢……”
自打上次李承乾遇刺的事儿之后。
苏亶就被李世民扔回家里面面壁思过去了。
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倒也显而易见。
不是他看不上苏亶了,而是他觉得这个时候的苏亶不适合站在台前。
李承乾固然早就已经成了地位牢不可破的太子。
但这天底下,想让他下台的人,仍旧不在少数。
有这么好的机会剪除李承乾的羽翼,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呢?
所以李世民让苏亶回家,表面上是惩罚,实际是为了保护他。
而按照常理来说,苏清灵应该也能看出这一点。
但这世上有句俗话说得好。
关心则乱。
苏亶是苏清灵的父亲。
在自己父亲的事儿上,苏清灵也没办法保持平静,更没办法安静的思考。
她只以为,自己父亲这一下是彻底得罪了李世民。
以后自己父亲的官途也是无望了……
而瞧着她那副模样,李承乾也是无奈的笑了。
“你这家伙,总是想那些没有用的干嘛?”
李承乾伸手敲了下她的脑壳道:“我这岳丈大人才气斐然,难道还需要担忧自己没事儿做?”
闻听此言。
苏清灵陡然一愣,狐疑的看着李承乾。
只是听李承乾这话,就不难看出。
他这摆明了是有要让苏亶重新出山的意思。
李承乾倒也不隐瞒,直接开口道:“咱们大唐现在什么都有,但是却缺了一个专司执掌律法的人,我打算让我岳丈顶上去。”
听见他这番话。
苏清灵本能的觉得高兴。
可是很快,苏清灵就有些搞不清状况了。
“无人执掌律法?”
“你在说什么胡话?”
苏清灵道:“大理寺不就是专门执掌律法的么?”
“执掌律法和司法机构,那是两回事。”
“大理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算是执掌律法。”
“但他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刑罚上面。”
“而我要的则是一个,可以随时对地说出大唐律法,并且还能以此牵制他人的人。”
李承乾转头看向苏清灵道:“而我岳父,正合适。”
他这也不是强行给苏亶揽活。
而是他打心眼里认为,苏亶适合做这个位置。
首先,苏亶的才气斐然,在士林当中颇有名气。
其次,苏亶这人从不在朝堂中拉帮结派,这也让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与此同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他是李承乾的老丈人。
没人敢真的把他得罪死……
念及至此。
李承乾看向苏清灵道:“你觉得此事如何?”
第1728章:我早就想到了
苏清灵也不是蠢货。
跟在李承乾身边这么多年。
她多多少少也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此刻听闻李承乾这么说,她也顿时就意识到了李承乾的剑锋所指。
苏清灵看了眼李承乾,随后低下头说道:“我是觉得很好,可是你确定这真的可以么?”
她最后说的那句话,明显带着些许试探与提醒的味道。
前脚为老卒谋福利。
后脚就将一些不听话的老卒给搞掉了。
现在又将法律,交给了自己的老丈人掌管。
李承乾如此作为究竟为何,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能看得出来了。
他这摆明了是要为了自己以后做铺垫呢。
而苏清灵也是有些担心,李承乾如此作为,是否是有些操之过急。
毕竟当下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仍然是李世民。
他虽然承诺会在明年年初就将位置传给李承乾。
但说话与做事,永远都是两个概念。
他今天可以说将位置传给李承乾,明天也可以放弃这个想法。
人心这个东西,谁能说得准呢?
而李承乾当然也能看出自家婆娘的担忧来。
“这又不是我临时起意,有什么不可以的?”
李承乾伸手拍了下苏清灵的肩膀道:“而且你也不需要多想,这件事儿是我决定的,等回头我也会去找父皇商量,等父皇点头,我再去找岳父开口。”
苏清灵能想到的问题。
他当然也早就想到了。
李承乾也曾经怀疑过李世民想要传位给自己这件事,是他深思熟虑,还是临时起意。
渐渐地,他也发现。
李世民是真的想要将位置给他,并非是所说而已。
也是因此,他才会进行这番谋划。
曾几何时。
李世民也曾问过他,为何要在他在位的时候搞事,动他的那些老兄弟。
李承乾当时并没有作答。
因为有些话,他真的不方便当着李世民的面说出来。
毕竟。
他总不能直接告诉李世民。
他是因为害怕自己登位之后再颁布这些政令会压不住场子,导致出现一些乱局吧?
只要他说了。
恐怕迎来的就是李世民劈头盖脸的一通责骂。
而且更重要的是。
李世民是个极为重感情的人。
有些事儿,还是要当着他的面说清楚讲明白。
若不然等他将来登位,突然动他的这些老兄弟。
谁也不敢保证,李世民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李承乾可是不想将精力浪费在这些无用的事情上面。
他的念头,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让大唐强大,强大到无人敢惹的地步。
而苏清灵见到李承乾的这个态度,才总算是放心了一些。
“既然这样,你就先去跟父皇沟通一下吧。”
“我父亲那边什么都好说,只要你需要,他什么都会做的。”
苏清灵这话说的倒也不是假话。
虽然苏亶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对外宣布过站队谁。
但他的女儿嫁给了李承乾,并且还有了班哥。
这就已经将他们二人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
任谁也不会傻到过去拉拢他到自己的阵营。
谁敢保证,他会不会突然反水?
而李承乾听见苏清灵的话也是长松了口气。
“有岳父帮忙。”
“这件事儿就会好办许多了……”
第1729章:不够精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更是支撑起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支点。
若是不能保证法律有条不紊的运转整个国家都会发生剧烈的震荡。
当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法律也是帝王能掌握的最有利的武器。
所以,为帝王掌管法律的人,就必须是一个忠于国家并且忠于帝王的存在。
而对于李承乾来说。
苏亶明显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
苏亶一直游离在体系之外,不拉帮结伙,更不站队。
这也直接从根源上避免了他在掌管法律之后会有他权倾朝野。
其次。
苏亶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纯臣。
做事也好,做人也好,都规规矩矩,除了上次李承乾在家里发生意外的事儿,几乎挑不出人和猫病来。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他会被人针对的事情发生。
李承乾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格。
想到此处之后,就直接动身跑到了甘露殿。
此刻。
李世民也是刚看完奏折,准备回坤宁宫休息。
见到这货突然过来。
李世民满脑子莫名其妙。
他看了眼外面逐渐昏暗的天色,道:“怎么这么晚过来?”
“嘿嘿……”
李承乾先朝李世民抛去一个憨憨的笑容,然后才道:“儿臣也是突然想到点事儿,想跟您聊聊……”
李世民跟李承乾那是多少年的父子关系了?
他只要一撅屁股,李世民就知道,这货是要拉屎还是要放屁。
尤其是看见这熟悉的憨笑之后。
李世民更是知道,这小子肯定是没憋好屁。
“朕今儿累了。”
“有啥事儿明儿再说吧……”
李世民说完就要走。
他今儿心情可是真心挺不错,也并不希望被某人搞心态。
“父皇,您别着急走,儿臣几句话就能说完!”
李承乾快步追上了李世民,贴在他身边道:“父皇,您看咱们大唐,不仅地大物博,军民更是上下一心。”
“而朝中的官员虽然说不上有多能干,但也都是各司其职,将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的不错。”
“可是儿臣仔细观察之后,却是在这里面发现了一些问题。”
开始的时候。
李世民听着还挺开心的。
合计着,这小子总算是说几句好听的话了。
可这峰回路转,直接告诉李世民有问题,这也是让李世民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愣了好一会。
李世民才皱着眉头道:“你又发现什么问题了?”
“不够精!”
李承乾直接说出了这三个字。
不够精?
李世民脸上的疑惑更浓。
“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不够精?”
“就是字面意思,不够精通。”
李承乾道:“我们大唐的官员也好,职能部门也罢,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可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部门当中却有许多部门的职权都是重复的。”
“就比如,大理寺与刑部,表面上看起来,大理寺与刑部互不干涉。”
“可是他们俩要干的活不都差不多么?”
“甚至有些时候,还需要两个部门互帮互助去审理案件。”
“既然如此的话那又为何要弄出两个部门来,将两者合二为一做成一个部门不好么?”
听闻李承乾的一番话。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转头怔怔的看着李承乾。
第1730章:
李世民知道李承乾是要搞事儿。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货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这个上面。
众所周知。
大唐的官制,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一台。”
每个部门都有专属的职能。
也因为这些部门的存在朝廷才能正常运转。
至于这些部门的形成,那也是此前历朝历代的王朝摸索出来的。
李承乾此刻竟然要将这些部门进行整合。
这已经不是说要动某个人的利益了。
这摆明了是要用王朝的命运去做赌注啊……
李世民眯缝起双眸,直直的看着李承乾道:“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说什么?你又知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
“还是说,你是喝酒了,跑到朕这里来说疯话来了?”
李世民在李承乾面前,基本从来不说朕。
但只要他说了,那就说明,他是真的有些生气了。
所以才会用皇帝的身份与李承乾这个太子说话。
而李承乾却是不卑不亢的说道:“儿臣都知道,儿臣也并没有喝醉。”
“那你这些话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阴沉着一张脸道:“你可知道,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以及九寺五监一台对于我们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部门都是我们朝廷不可或缺的。”
李世民震声说道:“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整个朝廷都没法运转。”
“父皇说的对。”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一台。”
“这些部门,的确缺一不可,确实是缺少一个,朝廷就没法正常运转,不过……”
李承乾顿了顿,又道:“儿臣也说了,是进行整合,而不是将某个部门彻底拿掉!”
李世民知道李承乾是要搞事儿。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货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这个上面。
众所周知。
大唐的官制,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一台。”
每个部门都有专属的职能。
也因为这些部门的存在朝廷才能正常运转。
至于这些部门的形成,那也是此前历朝历代的王朝摸索出来的。
李承乾此刻竟然要将这些部门进行整合。
这已经不是说要动某个人的利益了。
这摆明了是要用王朝的命运去做赌注啊……
李世民眯缝起双眸,直直的看着李承乾道:“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说什么?你又知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
“还是说,你是喝酒了,跑到朕这里来说疯话来了?”
李世民在李承乾面前,基本从来不说朕。
但只要他说了,那就说明,他是真的有些生气了。
所以才会用皇帝的身份与李承乾这个太子说话。
而李承乾却是不卑不亢的说道:“儿臣都知道,儿臣也并没有喝醉。”
“那你这些话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阴沉着一张脸道:“你可知道,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以及九寺五监一台对于我们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部门都是我们朝廷不可或缺的。”
李世民震声说道:“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整个朝廷都没法运转。”
“父皇说的对。”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一台。”
“这些部门,的确缺一不可,确实是缺少一个,朝廷就没法正常运转,不过……”
李承乾顿了顿,又道:“儿臣也说了,是进行整合,而不是将某个部门彻底拿掉!”
第1731章:九州巡抚
三省六部制是经过漫长的发展,直至隋朝开始执行,唐朝正式确立的。
但隋朝的国祚太短,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唐朝才是推动三省六部制的先驱者。
所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实际并没有后面明清时期那么健全。
很多部门都有职能上的冲突,也有不少闲置衙门。
而李承乾此次想要做的,除了要将自己的老丈人推上位之外。
剑锋所指的,当然也都是这些个混乱的部门。
而当下。
他也是从大理寺与刑部开始率先说起。
“首先!”
“大理寺肯定是需要保留的,刑部当然也不能取替。”
“不过却要在其中确立职能衙门。”
“负责管理朝廷所制定的法律的部门,就叫司法衙门。”
“负责管理全国各地衙门与各类案件的则叫公检衙门。”
“而大理寺同样也要进行整顿与整改,从开始只接受贵族或官员案件,转为接受高等级案件。”
听到这里。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看向李承乾道:“什么叫高等级案件?”
这个词儿,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而李承乾却也不迟疑,径直道:“所谓高等案件,有很多种。”
“第一种,就是在下层衙门审理之后。”
“原告或者被告有不服者便可上诉到大理寺进行审理。”
“若大理寺觉得案件没有问题,可以直接驳回,若有问题,便可直接进行审理。”
“第二种则是地位较高,普通衙门无法进行正常审判的人或案件。”
“就比如,之前郧国公造反一事,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这要是交到咱们长安城的衙门,肯定是没人敢直接去触霉头。”
“但交到魏伯伯手里就不一样了,他三下两下就给审清楚了。”
“而这也是大理寺原本就具备的职能,所以在这里也只是进行了一下简单的优化。”
“最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三司会审!”
李承乾说道:“如若有重大案件,或者特重大案件。”
“大理寺便可以联合刑部、御史台的主要官员一同坐堂进行审理。”
“这样不仅能提高案件的准确率,更是能让所有百姓都信服,避免别人说朝廷官员官官相护,或者是偏袒某一方。”
“三司会审……”
李世民揉着下巴呢喃了句:“这个点子不错,还有吗?”
“有!”
李承乾道:“父皇可还记得在很多年前,曾与儿臣探讨过,如何管理天下官员么?”
“嗯。”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莫不是对此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是。”
李承乾很认真的说道:“咱们之前的政策,主要针对的还是天下初见太平,还有不少动乱没有解决。”
“所以对一些官员的管理,还是松弛了一些。”
“在这里,儿臣还想向父皇让父皇在刑部建设一个职位出来!”
“什么职位?”
李世民随口问道。
“九州巡抚!”
李承乾抬眼看向李世民说。
“九州巡抚?”
李世民不解道:“这是干嘛的?”
“顾名思义。”
“九州巡抚就是巡查九州。”
“专司为朝廷监管官员政绩官纪。”
“在一定程度上,他相当于是朝廷与皇帝直接看向民间的眼睛。”
李承乾望向李世民道:“而这个职位,也是流动性质的,今年在关中九州,明年就要去河北九州,后面就要去江南九州,如此一来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欺上瞒下一事。”
第1732章:真正的目的
“这个九州巡抚。”
“便隶属于儿臣刚才说的公检部门。”
李承乾这番话说出来,意欲何为已经溢于言表了。
他就是要将后世那一套体系,搬到当今来。
司法部门,公检部门,包括最高法。
而李世民听闻李承乾的一番话也是觉得新鲜。
同时也是真心觉得李承乾这个提议不错。
尤其是其中的九州巡抚这个职位,似乎要比他们当下在各道所设立的总管强得多。
李世民略微想了一会,仰头看向李承乾道:“还有其他的么?”
“当然。”
“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李承乾抬头对上了李世民的目光道:“在这两个部门之外,还要单独列出一个职位来。”
“什么职位?”
李世民追问道。
“司寇!”
李承乾淡淡的吐出了两个字。
“司寇?”
李世民满脸的莫名其妙。
这个职位,可不是李承乾提出来的。
是几百数千年钱的周朝就有了的,只不过在北周的时候就被取替了。
若是换算下来的话,司寇其实就是今天的刑部尚书。
可刑部尚书这个职位已经有了啊。
他为什么,还要设立这个职位?
而看见李世民那副神情,李承乾也就猜到了他心里面的想法。
“儿臣口中的司寇,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司寇。”
“传统意义上,司寇就是主掌刑罚,相当于是今日的刑部尚书。”
“但儿臣想要的司寇是主掌法律,专司为我朝编撰,掌管,宣传刑法与刑罚。”
李承乾道:“也为有我们朝廷将法律重视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我朝要依法治国的根本理念。”
“嗯……”
李世民抿了抿嘴,轻嗯了一声。
若是要取替或者取消某个部门的话。
这事儿还真就有些难办。
毕竟,当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等早已成了大唐运转的根本。
可若是像李承乾说的一样,进行改革的话,那这事儿好似也没有那么难办。
而念及至此。
李世民忽然心中一动,察觉到了一丝非同寻常的地方。
他眯缝起双眸,看向李承乾道:“那你心里可有这个司寇的人选?”
“这个么……”
李承乾朝着李世民龇牙一笑,道:“秘书监,苏亶!”
“呵呵!”
听闻这话,李世民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小子啊。”
“在这跟我饶了那么大一个圈子。”
“其实就是想把你老丈人提上位是吧?”
“行!”
李世民点头道:“你小子现在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连你老子都敢算计了是吧?”
“怎么会?”
“儿臣这只是给父皇提个建议而已。”
李承乾搓着手说。
但任谁都能看出他粮商那些不怀好意。
李世民无奈的摇摇头,道:“朕觉得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要跟朝中的大臣们商量商量。”
“毕竟,我朝建成以来,就是以三省六部作为根基的。”
“濡染改了某些东西,肯定会有人不习惯,也肯定有人会跳出来反对。”
“而且……”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道:“朕觉得,你这个改革推动的有些着急了。”
“你才刚刚动了贵族。”
“接下来就跑去动三省六部。”
“这对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可是大大地不利。”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道:“你应该知道你爹现在再跟你说什么,对吧?”
闻听此言。
李承乾也是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李世民的意思。
所谓接下来要做的事儿,无外乎是继承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