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明豪贾TXT下载大明豪贾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豪贾全文阅读

作者:风鵿     大明豪贾txt下载     大明豪贾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二十七章:使者(五)

    “拜占庭国使者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拜见尊贵的华汉国议郎大人”

    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向韩雍拜道。

    韩雍听着一头黑线。

    这泰西人的名字怎么都这么长啊。

    只是韩雍并不知道,自己眼前这位自称为拜占庭国皇帝的弟弟的帕里奥洛格斯的人,是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位皇帝。

    1453年,其在君士坦丁堡殉国,战死,至此拜占庭帝国灭亡。

    “你们拜占庭国的历史我们到是听说过,来源于曾经在地中海盛极一时的罗马国,我们那边称为大秦国,鼎盛时期也将地中海变成了内海,只不过后来因蛮族入侵而分裂为东西罗马,而你们拜占庭国,也可被称为东罗马国,没错吧”

    韩雍打量了一番帕里奥洛格斯,笑道。

    “议郎大人所言不差,只是如今……哎,不说也罢,我乃我国陛下之弟,特奉陛下之名前来,希望与贵国修好,商议签订盟约,通商等事”

    帕里奥洛格斯拜道。

    “我们的情况,我想你们到时已经有人说过了,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你们西方蛮夷之中如帖木儿国已经去帝号,那个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家族之后我们会专门派人前去,命其去帝号,包括教皇,我们也不予承认,虽然你们拜占庭国之前强大无比,可是如今既然有求与我,那就得按照我们的规矩来,帝号自当去处,而称国王也”

    韩雍说道。

    “这,只要贵国愿意帮助我国,我兄也说过,只要不太过分,我们愿意遵从”

    帕里奥洛格斯听后,想了想,又拜道。

    “恩,你们拜占庭国如今的处境我也是知道,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等地已经被那奥斯曼国吞并得差不多了,之前你兄亲自前往罗马教廷,以你们所信仰的东正教听从教廷的指挥为引,获得了教廷组建十字军的承诺,为此你兄还与前任王后,莫斯科大公国的公主安娜分离,迎入了一个法兰克的公爵公主,但是你们国内的国民确并不认账,觉得是你们背叛了他们,他们还扬言宁见天方头上巾,不要教廷三重冠对吧”

    韩雍笑道。

    “想不到贵国对我们西方诸事如此了解啊,不错,如今十字军和我**正与那奥斯曼国交战于黑海边的保加利亚,除此之外我们国内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我兄派我来,就是希望贵国能够帮助我们,只要贵国帮我们重新立国,我们愿意成为贵国在西方最得力的盟友,与贵国结为铁盟”

    帕里奥洛格斯拜道。

    “我们过来前,陛下曾明言,只可通商,不可结盟,所以我们之间结盟是不可能的”

    韩雍摇头说道。

    帕里奥洛格斯听后,心中一阵惊慌。

    目光也有些深邃,脸色也更白了。

    “不过……”

    韩雍见此,笑道。

    帕里奥洛格斯一听,立时又来了精神,看着一边的库拉,希望能够获得自己满意的答复。

    “结盟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保护商道和与我们交好的商贸合作国家,那我们就义不容辞了,我们来西方主要的目的就是与西洋,泰西诸国通商贸易,可我们也不能巡视贸易路线和贸易通道受到威胁,只要贸易受到威胁,我们必出兵,就如那十条所言一样”

    韩雍笑道。

    帕里奥洛格斯一听大喜过望。

    虽然韩雍没有明说,但是帕里奥洛格斯确听出了韩雍之意。

    想想如今奥斯曼国和拜占庭国所争斗明显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

    这条沟通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狭长的水道,便是地中海前往黑海地区必经之地。

    而那华汉国目前修建运河,将影响力扩大到地中海地区。

    虽然其目前还没有任何动作和争霸意图,只是在大兴土木,修建运河,并与前来的泰西,西昆仑诸国一一签订和议和商贸条约。

    也就是韩雍所言的十条。

    但是未来不排除这华汉国将影响力和商贸扩大到黑海沿岸。

    如此那这之间的水道,海峡就是华汉国最重要的商道和关键地段。

    要是这条地段受到威胁。

    那华汉国必然会出兵相救。

    何况如今众多西方诸国使者前来,但目前听说除去威尼斯国的使团外,也就拜占庭国的使团被韩雍亲自接见。

    而帕里奥洛格斯还听说明日和后日,已经到达的奥斯曼国和葡萄牙国的使者也会由韩雍亲自接见。

    同时到达,确被韩雍提前接见,这的确让帕里奥洛格斯自觉受宠若惊,虽然拜占庭国还是称为帝国,曾经也盛极一时,可是如今早已今非昔比,就如那韩雍所说去帝号,帕里奥洛格斯就只能听从。

    毕竟相比于一个皇帝称号,能够让华汉国帮助保全拜占庭国,甚至重新夺回属于拜占庭的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地区,显然后者更让帕里奥洛格斯看重。

    “贵国之意,我已尽知,我拜占庭国必然会协助贵国保护好通往黑海地区的商道,只要贵国愿意,随时可以在这之间的海峡内自由通行,所有谁阻拦,我国必然帮助贵国共同维护海峡安全,届时还请贵国能够全力相助”

    帕里奥洛格斯有些激动的拜道。

    韩雍见此,微微一笑。

    这人不笨啊。

    “恩,那你就先下去休息吧,一会我会命镇西城守备队长曹义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商品,要是满意,明日便可签订商贸协定和和议,另外我们陛下也说过,你们拜占庭国是西方古国,自然与别国不同,其中的武器,火器,火药贸易我们会优先满足你们,你们也可派军队前来镇西城等地训练,编练军队,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顺利,对了,对于奥斯曼国占领你们的地区,巴尔干地区我们会帮你们讨回,至于小亚细亚地区,那就看你们的了,不过我听说巴尔干地区其实也是有众多公国,王国,所以我想他们名义上归你们,实际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可以独立与我们签订和议,商贸协定等等,这应该不成问题吧”

    韩雍笑道。

    帕里奥洛格斯一听,大喜。

    火器贸易不仅仅是拜占庭,实际上华汉国精良的火器和威力巨大的火药,整个地中海地区诸国都眼馋不已。

    而华汉国居然愿意优先满足自己,还愿意让拜占庭军队前来训练,编练。

    这让帕里奥洛格斯怎能不欢喜异常。

    更别说其居然愿意帮助讨回巴尔干地区,虽然不知这韩雍究竟为何如此打算,虽然这之中这些地区有自治权。

    但这已足够让帕里奥洛格斯欣喜若狂了。

    只是帕里奥洛格斯不知道,韩雍之所以如此。

    完全是在执行刘建的战略。

第四百二十八章:使者(六)

    按刘建的计划。

    拜占庭国是在整个西方世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竟相比于正在崛起当中的奥斯曼和葡萄牙,以及如今的霸主威尼斯来说。

    拜占庭国曾经也是西方世界绝对的领导者,所占据之地也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

    更何况拜占庭国目前要想生存,不靠外部势力,根本难逃厄运。

    所以综合来看,由拜占庭入手,将华汉国势力深入整个西方,泰西等地,便是最佳选择。

    相比而言,如今葡萄牙又显得比较弱小,哪怕到了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等时候,葡萄牙都不算海上强国。

    十六世纪海上霸主是西班牙,十七世纪是1648年才正式独立的荷兰,十八世纪后上英国。

    而葡萄牙就算是最鼎盛之时,也就是灭马六甲国,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在天方,西昆仑,天竺,缅甸等地有一定影响力而已。

    就如后来明万历之时的明缅之战,就是葡萄牙在背后挑拨缅甸与大明对抗的。

    最终大明并没有取胜,这是万历时期五次大规模征伐中两个没有取胜的战役之一。

    另一个则是萨尔浒之战。

    葡萄牙不算强国,那如今地中海强国威尼斯实际上仅仅只是位置极佳,又有一支独霸地中海的海军舰队加持,才让威尼斯盛极一时。

    等大航海兴起,泰西贸易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沿岸后,威尼斯便很快走向末路了。

    自然威尼斯也不会被刘建看重,甚至威尼斯会和葡萄牙一样,成为刘建的进攻,征讨,对付的重点。

    至于不久后便会雄霸西方,西洋的奥斯曼国。

    刘建打一开始就极为不待见。

    这些曾经突厥后裔,在刘建看来,天生就是我华夏之敌,无论任何时期,皆是如此。

    不过刘建觉得只要奥斯曼国识趣,目前华汉国还不想与奥斯曼国撕破脸皮。

    但是奥斯曼国肯定是刘建视为西方世界头号强敌。

    地位仅次于如今还在金帐汗国下苦苦挣扎的莫斯科大公国。

    无论是奥斯曼国还是莫斯科大公国,目前都还很弱小,正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的绝好时机。

    要是等他们发展起来,那就大事不妙了。

    送走了帕里奥洛格斯。

    韩雍并没有轻松下来。

    第二日和第三日。

    韩雍又相继会见了奥斯曼使者哈利勒和易卜拉欣,葡萄牙使者贡萨尔维斯和特里斯唐。

    同时威尼斯国的皮埃罗和莫罗又从威尼斯返回了镇西城。

    皮埃罗和莫罗二人返回威尼斯后,便与威尼斯上下都激烈辩论了一番。

    一开始大多数人都觉得韩雍是在危言耸听,以威尼斯的国力,军力,未必要屈服于那华汉国。

    但是听说热那亚等国以及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派出了使者前往镇西城。

    同时威尼斯国国内也有众多贵族希望能够与华汉国通商,合作。

    而华汉国十条,众人看来,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毕竟如今华汉国势力还远远够不到地中海世界,威尼斯还是地中海霸主,加上威尼斯商人居多,商贸,贸易肯定是头等大事。

    要是被其他国家捷足先登,那就大事不妙。

    当然这其中也有之前使团被韩雍的手段吓住的原因。

    毕竟相比于拼死抵抗和生死较量,或者数钱,怎么不好。

    故而也就过了几天时间。

    皮埃罗和莫罗又来了。

    可惜他们只能成为第二个与华汉国签订贸易协定和和议的地中海国家。

    第一个是已经拿着和约,高高兴兴返回君士坦丁堡的帕里奥洛格斯所在的拜占庭国。

    在亲眼见识了华汉国火器,火药后,帕里奥洛格斯一脸兴奋。

    立刻订购了一万人的火器装备,总价值八百五十万元永兴币。

    并按照华汉国的要求签订了各种和议,和约,同意了华汉国各种要求。

    而且双方约定,所有火器将在一年内全部交付完毕,并由拜占庭国亲自派人到镇西城连接。

    加上其他商品的和议,协定商约,虽然一次花费不低,但帕里奥洛格斯对比已经相当满意了。

    不过让帕里奥洛格斯和拜占庭国满意,自然有人不瞒了。

    那就是奥斯曼使团。

    哈利勒要求韩雍不可交付火器资助拜占庭国,同时不得与拜占庭国有任何形式的贸易和商贸往来。

    对比韩雍确嗤之以鼻,坚决不从。

    哈利勒自是威胁,会出兵干预,要求华汉国只可与奥斯曼国合作,奥斯曼国也愿意接受华汉国的十条要求,并开放市场,与华汉国贸易。

    唯一条件就是不准再和拜占庭国往来。

    对比韩雍还是断然拒绝,与谁合作,签订和议那是华汉国自己的事,任何人不得干涉。

    哈利勒和易卜拉欣大怒,并扬言发动圣战,要让华汉国和拜占庭国付出代价。

    韩雍则威胁奥斯曼要是得寸进尺,公然挑衅,其必会助拜占庭国反击,维护商道和航行自由。

    如此奥斯曼国和华汉国之间谈判刚一开始就破裂了。

    见哈利勒等人离去,韩雍只是冷笑一声。

    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啊。

    一群突厥蛮夷,手下败将,以为逃到西方,就可以称霸了吗。

    与奥斯曼国一样。

    和葡萄牙国的谈判也在一开始陷入了停滞。

    葡萄牙使团贡萨尔维斯和特里斯唐二人提出葡萄牙不干涉华汉国在地中海贸易,但是西昆仑和大西洋沿岸地区的贸易权和航行权归葡萄牙所有。

    葡萄牙还是打算继续向南大航海,自己去寻找前往东方的道路。

    对比韩雍自是言辞拒绝。

    我华汉国去哪是我等的自由,葡萄牙无权干涉。

    正因如此,与葡萄牙的商谈很快便不欢而散。

    贡萨尔维斯和特里斯唐也于当天乘船返回了里斯本。

    再也不理会华汉国。

    在葡萄牙看来,虽然华汉国是东方传说中的强国。

    葡萄牙前往东方目的地就是华汉国。

    但是对于新航路,葡萄牙也不可能放弃,而任由华汉国掌控。

    而且还威尼斯国一样,葡萄牙也觉得那华汉国的势力短期内暂时只能局限于苏伊士,西洋各地和埃及地区。

    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将影响力扩大到地中海沿岸,更别说大西洋和西昆仑西海岸。

    不过葡萄牙人不知道,一支庞大的海军,正在由海路向葡萄牙本土杀来。

    不知葡萄牙在见到这支海上力量后,会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虽然和葡萄牙与奥斯曼国闹得不欢而散,但和威尼斯与拜占庭签订和议,其他各国的和议也在陆续签订当中。

    这对韩雍和华汉国来说,特别是已经按照刘建的战略全面推行之时。

    自是绝佳的成功。

    何况虽然与葡萄牙,奥斯曼闹得不欢而散,但至少短期内两国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插手华汉国的。

    奥斯曼正忙着和十字军决战黑海,葡萄牙正忙着大航海和新航路。

    故而对刘建和华汉国来说,如今已是将影响力向整个西方世界扩张的绝好之机。

    没有比这更好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战火

    安平元年八月二十日

    在王城埃迪尔内中,穆罕默德看了一眼哈利勒和易卜拉欣,大怒不已。

    虽然传说那华汉国是东方强国,虽然连帖木儿国也被其震服,天方诸国也已臣服,马穆鲁克已被其灭亡。

    但是对于穆罕默德来说,雄霸西方大地的奥斯曼国可不是商人立国,更看重商业利益的威尼斯。

    特别是以灭亡拜占庭,占据泰西等地作为战略目标,同时又雄心勃勃的穆罕默德来说,来自华汉国的挑衅,怎能容忍。

    特别是如今十字军已集结,随时有可能再次渡过多瑙河向东进军。

    若没有华汉国,穆罕默德原计划打算动兵六万,亲征保加利亚,与十字军和拜占庭联军决战。

    大军原计划十月上旬出发。

    可以目前的形式,华汉国与拜占庭首先签订商约,和议。

    虽然这仅仅只是商贸协定。

    但训练军队,购买那犀利的火器,保护商路,就这些足以让穆罕默德心生警惕,心生愤怒。

    更别说后来穆罕默德又听说那华汉国与威尼斯等国也相继签约,整个地中海地区除去法兰西等地的公国,王国,以及伊比利亚地区阿拉贡,格拉纳达等国没有派使者前来外,就只有葡萄牙国没有与华汉国签约了。

    伊比利亚各国正忙着光复运动,相互攻伐,而法兰西还在与英格兰在加莱和诺曼底等地拉锯。

    故而其并没有派出使者前来。

    至于其他泰西中部,北部,因不在地中海地区,又各有侧重,对于地中海并不太看重,自然也不会派使者前来。

    自然也没有派使者前来。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与奥斯曼国来说极为不利。

    拜占庭一方,十字军一方,如今又来了华汉国。

    三方要是合兵一处,或者分别三路进兵,那奥斯曼就危险了。

    故而虽然穆罕默德极为愤怒,但也必须考虑奥斯曼未来的出路。

    众臣,众将,众贵族也是一阵讨论,意见不一。

    有先对付华汉国者,有先对付拜占庭者,有先对付十字军者,也有先守再攻者。

    各执一词,各不一致。

    弄得一时穆罕默德也有些犹豫起来。

    不过穆罕默德不愧是一时雄主,很快穆罕默德就发现了症结所在。

    那华汉国刚刚进入地中海地区,就如那拜占庭的商约,交接武器最少也要明年,之后训练军队怎么也得两三年吧。

    加上修建运河的时间。

    短期内华汉国根本没有太多力量投入西方和地中海地区。

    而奥斯曼国如今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华汉国,而是拜占庭和泰西诸国的十字军。

    先解决十字军,再震服泰西诸国,全据整个巴尔干地区,再反手解决掉拜占庭,迫使其屈服,甚至灭了拜占庭。

    到头来在回头对付华汉国也不迟。

    何况没有海军的情况下,无论是奥斯曼,还是华汉国,要想进攻对方都必须要由地中海东岸而行,路途遥远不说,之中道路也不平静,虽然威尼斯以与华汉国签约,必要时华汉国可以利用威尼斯海军,而威尼斯作为此次十字军中核心力量,想必也非常乐意帮助华汉国。

    但就目前来看,华汉国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也就是七八万人,而且大多分散在尼罗河,红海,苏伊士等地区,加上监督那几百万马穆鲁克,天方,昆仑奴劳力,又要分去大量的人力。

    故而华汉国的力量如今极为分散,一处最多几百,几千人而已。

    故而目前华汉国实际上也没有力量投入其他战场。

    更不可能在劳师远征奥斯曼国。

    所以穆罕默德可以更从容的应对十字军和拜占庭的威胁。

    先十字军,再拜占庭。

    最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华汉国,让那华汉国见识一下,我奥斯曼国强大的实力。

    打定主意后,穆罕默德下令各军,各部按原计划进行,十月初北上。

    但是穆罕默德还是错算了。

    九月五日,由匈牙利,波兰,威尼斯等国组成的十万十字军渡过了多瑙河,黑山,黑塞哥维亚,塞尔维亚等巴尔干等国也纷纷派军与十字军汇合,共同进军。

    而拜占庭国王约翰也派出了军队向保加利亚的瓦尔纳进军。

    不过确被穆罕默德安排的一支三万人的偏军拦阻,双方在亚得里亚堡北部展开对质。

    得知十字军进军后,穆罕默德不敢再停歇,当即率领十万大军,于九月底由王城出发,往瓦尔纳而去。

    双方在十月十二日,前后到达瓦尔纳城下,穆罕默德命人首先抢占了周围瓦尔纳高地,并在城西立足,准备与十字军决战。

    但十字军的统帅,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其手下将领亚诺什·匈雅提确觉得目前不是决战之时,故而命令各军就地安营,与奥斯曼军展开对质。

    见十字军没有开战之意,穆罕默德也因亚得里亚堡的战事未定,决定暂不开战。

    于是双方便在瓦尔纳城西对质月余。

    直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拜占庭撤军后,默罕默德觉得时机成熟,便分兵两路,自己正面出击,击溃十字军,再分一军抄后,拦阻十字军退路。

    于是十二月四日,大战开始。

    面对穆罕默德的突然袭击,加上冬季到来,天气寒冷。

    十字军刚一交战便溃败下来。

    两军交战正憨,忽然十字军后方出现大量奥斯曼军。

    十字军被前后夹击,迅速奔溃,溃败。

    瓦迪斯瓦夫三世和亚诺什·匈雅提等人纷纷战死,大量十字军被杀。

    至此此战以默罕默德全胜告终。

    不过因为冬季降临,故而穆罕默德决定暂时罢兵,明年再出击,先拿下亚得里亚堡,再兵寇君士坦丁堡,打算彻底灭亡拜占庭国。

    但穆罕穆德不知道,此战华汉国却在暗处全程关注着。

    对于此战,刘建也是极为上心,虽然过程与刘建记忆中的有些不同,但结果与刘建所知一致。

    此战之后,奥斯曼国彻底控制了保加利亚所在的黑海地区,同时第二年,奥斯曼国占领米西亚,达达尼尔海峡也被奥斯曼国完全占据,阻隔。

    至此拜占庭国对外联系全部阻断,亡国不远也。

    当然,对于刘建来说,无论如今是怎样一个环境,保全拜占庭国,阻止奥斯曼国的崛起都是此次下西洋的重点。

    刘建可不想看见西方地区有一个能够威胁到华汉国的力量在西方崛起。

    更别说泰西诸国了。

    不过泰西诸国刘建暂时还没有精力去处理,先解决奥斯曼和拜占庭再说其他。

    如今也已年底。

    诸国使者也已陆续返回各国。

    明年开始,镇西城和开远城必然会成为各方商船往来的贸易黄金口岸。

    而随着贸易的兴起,华汉国的影响力必然更加高涨。

    加上预计明年五月,六月第一舰队便会到达泰西西方。

    到那时,华汉国的力量便会正式涉足整个地中海和泰西诸国。

    到那时,华汉国必然不在将势力范围局限于西洋一代。

    不过如今十字军大败,可以预见明年初拜占庭国必将遭受奥斯曼国极为强大的攻势。

    加上如今华汉国涉足。

    说不定奥斯曼国和穆罕默德会集中和动员比历史上更加强大的力量进攻拜占庭国。

    这般攻势下,拜占庭国能够坚持多久,没人说得清。

    为此刘建已经对韩雍,刘秉,范成德等人做出了指使,明年初,最多二月,镇西城守备队长曹义会率领两个营六千警备军以保护航道以及航行自由为名,在达达尼尔海峡南侧登岸。

    至于所需船只,韩雍已经由莫德组建的亚历山大国征集西洋船只二百艏前往。

    不过因为这些是西方船因与自己的船不同,故而船队水手还是由西方水手操作。

    后勤也由这些船队负责。

    虽然不如华汉国自己的船队。

    但是保证三五个月的后勤补给并不成问题。

    而有此六千大军,足可保证华汉国控制达达尼尔海峡。

    而要是奥斯曼国大军前来,正中刘建下怀。

    正好以此将奥斯曼**击败,如此也能更方便完成刘建的战略。

    同时让泰西诸国真正见识华汉国大军之力。

    让整个泰西诸国,未来都不敢再与华汉国为敌。

第四百三十章:东大陆西海岸(一)

    安平四年五月三日。

    东大陆西海岸北部外海。

    刘兴和李出源正对照舆图和海图,率船队向南快速航行着。

    自三月底,四月初,船队发现东极之地(后世阿拉斯加东南部)后,便会同各船,正式开启探索东大陆的征程。

    航行一月,对众人来说可谓豁然开朗。

    不仅气温越来越温暖,海岸线也不在冰封。

    而温暖而华美的海岸线,也在鼓舞着整个船队上下所有人继续向前航行。

    最终船队顺利到达,并建立了东大陆上第一个据点,新陆城。

    不久又在其南方不远处建立了第二个据点,新旅城。

    新陆城位于新陆岛内侧南部,而新旅城则位于新陆岛东部河口处。

    两城隔一条海湾相望。

    新陆岛便是后世的温哥华岛,新旅城则正是后世温哥华。

    这里是东进大军所发现的第一处优良港湾。

    以新陆岛为界分成两条海峡。

    东面的新陆海峡(乔治亚海峡),南面的南新陆海峡(胡安·德富卡海峡)。

    除此之外刘兴还对新旅城所在的南北两条河和所处海湾进行了命名。

    新旅城西北部海湾定名为大禹湾(巴拉德湾),南部河流则定名为新淮河(比阿姆弗雷泽河)。

    南新陆海峡南部海湾则改名为共工湾(普吉特海湾),在共工湾内侧不远,船队和探险队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湖泊,刘兴命人将其定名为东陆湖(华盛顿湖)。

    当然,在这考察这周围土地,河流,湖泊,海湾之时,刘兴也并不局限此地,还派出了诸多船队四散考察,勘察,绘制舆图,海图等。

    特别是向南航行考察,更是重中之重。

    而这之中据南部船队返回来报。

    在南方发现了一条大河,是这周围最大的一条河,船队已经命人在其河口立营,准备将其扩大建造这周围第三个据点。

    刘兴,李出源大喜,留下大部队继续建城,二人亲自带万余人前往考察,并在河口立碑。

    这条后世的哥伦比亚河,刘兴与李出源等人商议一番,再征得刘建同意后,将之前华夏四渎之一的济水定名此河为新济河。

    反正济水已经因为黄河改道而消失,如今正好以此让其复活。

    而河口新城自然而然成为了新济城。

    刘建在得知了船队已经到达后世温哥华地区后大喜过望。

    不过在表彰众人,并对各种河流,湖泊,海湾,海峡,岛屿等定名之时,刘建还要求众人在新旅城和新陆城南部,共工湾和东陆湖之间再建一处据点新城,以此三城互为依托,加上新济城,四城相依,共同卫护,守备,开拓此地。

    未来继续向内陆考察,同时由此继续沿海岸线往南,这四城都将是最强有力的依靠和保障。

    同时这里也是华汉国深入东大陆的桥头堡和最佳中转站。

    虽然不知为何刘建会坚持在共工湾和东陆湖之间的狭长之地修建据点,这里在刘兴,李出源等人看来似乎太偏了点。

    但是既然刘建坚持,反正船队短期内也没法南下,至少四城建成后,暂时不能南下。

    多建一城,一港口码头,并不太费事。

    于是被命名为新平城的新城在此拔地而起。

    十五万海警军和护航军,十万人分散筑城,五万人以南到新济河,北到东极之地,南北几百里的海岸线和河流进行全面考察,勘察,特别是那新济河,一路沿河向内航行,考察沿途风景,地形,地貌,并绘制地图。

    如今主要任务是建立据点,考察绘图,至于详细考察各地,勘察地形,探查矿产,考察内陆。

    这些都是下一步的动作。

    当然船队之所以在此逗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势,地形适合建城发展,种地开荒。

    更因为在这里船队与东大陆土著进行了第一次接触。

    看着这些头戴羽毛,脸型,长相与岭北人,华夏人类似的土著民。

    刘兴,李出源等纷纷难以置信,这感觉这些东大陆人就是华夏族远亲啊。

    从北方到新济河,从沿海,到内陆。

    一路上四十六座土著村寨船队一个也没有落下。

    这些土著民哪里见过这样规模的船队,这么庞大的船只。

    纷纷跪地祷告,如遇天神。

    但因为语言不通,这与交流就成了极大的麻烦。

    一开始,刘兴,李出源本来尝试以狗族,鹿族的话语与东大陆人交谈,但一番手舞足蹈下,东大陆土著人根本听不懂。

    后来二人又尝试以女真,岭北野人族,虾夷等话语甚至蒙古语与这些东大陆人交流,但最后还是徒劳无功。

    到最后刘兴,李出源等人也只能放弃了。

    不过这些土著本就将船队奉为神明,加上船队带来了一些铁制商品,农具,衣服,棉被等等,深得土著民喜爱。

    这些土著民纷纷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和各种值钱的金银饰品前来华汉国四处新城贸易,同时一部分土著部族长甚至派出族人帮助华汉国建立新城,码头。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通过商货贸易,还有一些华汉国带来的先进工具,都让土著民视为神物,不仅拿出大量金银,贵重物前来贸易,而拥有了一把铁锹,铁铲的土著民也被其他土著民视为被神明所恩赐之人,而成为其他人所崇拜的对象。

    当然在贸易途中,刘兴,李出源等人是怎么没有想到,一颗只要一分钱都不到的玻璃珠,在土著民这里居然被视为顶级神物,一颗就可以换来十两黄金。

    也是十元永兴币。

    有些土著为了获得一颗透明,晶莹剔透的玻璃珠,玻璃球,以及玻璃杯等玻璃制品,甚至愿意拿出百两,千两黄金前来交换。

    这算是打开了刘兴,李出源等人的眼界。

    是能说这些土著太有钱了,还是太傻了。

    不过这才刚刚进入东大陆西海岸北侧。

    往南据说还有数十万里之遥。

    这里还仅仅只是四十多座土著部落,这些部落少则一两千,多则七八千,合计最多五六万土著民。

    就给华汉国换来了黄金八千两,白银五万两。

    这让刘兴等人怎么不侧目。

    怎么不激动。

    这东大陆的富裕或许远超众人想象,难怪陛下坚持要来东大陆啊。

    一个月的考察,建城,四座新城拔地而起。

    虽然城池规模都不大,最多也就可以容纳万人,而且四城驻军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千人。

    但是这确是华汉国在东大陆上建立的第一个据点码头。

    以后一批批移民必会蜂拥而至,在此落地生根,长期发展。

    当然刘建也不会告诉船队,因为落基山脉的阻隔,实际上东大陆西海岸向东几乎无路可走,仅有的山路大多都崎岖难行,并不适合大部队行动。

    唯一适合的就只有这四座据点向西的这一段路。

    所以这才是刘建坚持要在后世西雅图建立第四座据点新平城原因之一。

    新平城和新旅城便是未来西海岸向内陆发展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

    至少比从东大陆最南端,或者中部修建运河联通东西更方便。

    也离华夏更近。

    怎么看,这里都是刘建所看重和未来建设,发展的重点地段。

    如此宝地,怎能荒置乎。

第四百三十一章:东大陆西海岸(二)

    出新济河,沿着西海岸继续往南。

    整条海岸线也逐渐在船队当中清晰起来。

    终于又航行半月后。

    船队发现了东大陆地区第五处建立据点的绝佳之地。

    新金门湾(旧金山湾)。

    这里由两个半岛包夹的天然港湾,要是在两个半岛南北筑城,便可彻底锁死这新金门湾。

    故而刘兴并未犹豫,迅速命船队靠岸,在此筑城,修建了南北金门城。

    同时继续效法北方,在此地与土著民和土著部落进行商业贸易。

    不过刘兴并未在此地长留。

    一路走来,刘兴感受得到气候正慢慢变暖,天气也越来越热。

    故而到达新金门湾不久,刘兴便留下五万人在此,考察周围地形,绘制地图,与土著人贸易,并建立南北金门城后。

    自己带着主力舰队继续向南航行。

    一路走走停停,并绘制舆图。

    又走了十天。

    刘兴又发现了一处绝佳的天然良港。

    这是一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平坦,广大的丘陵,平原地带。

    而且气候干燥,温度适宜,是绝佳的筑城,建港宝地。

    更何况其后方三面环山,地势可谓险要,也是绝好的防御重地。

    看来此地可以建成未来东大陆一大中心啊。

    站在船头上,用望远镜看着前方海岸,海湾种种,刘兴心中想着。

    当然刘兴并不知道,自己看上之地,正是后世的西部天使之城,洛杉矶。

    只是从今日起,这里将是我华汉国在东大陆有一处新城据点了。

    之后如惯例般靠岸,但这次刘兴并没有去之前一般走走停停,有一段,休息一段。

    而是命大军就地驻扎,修建城市,码头,探索周围山地,平原。

    当然还有与土著接触,贸易。

    但这之中确发生了一件事,确让刘兴,李出源二人大为欢喜。

    在一次与土著民接触当中,船队之中几位来自浙江南部处州府的移民军士,以自己本地方言交流之时,确忽然被旁边正在贸易的土著民所打断。

    众军士大惊失色。

    这些东大陆土著的语言虽然听不懂,但是怎么能听懂浙江南部的方言,这么听起来这些东大陆土著的发音的确与浙江南部,福建等地的方言极其相似。

    众军士立刻将自己的发现和几名土著带去了李出源处。

    李出源听后大惊失色,惊喜交加。

    但是李出源也只觉倍感疑惑,困惑。

    按理说这些东大陆土著应该是从岭北过来的。

    和岭北及北方语言应该更类似一些,可为何他们的口音,语言确类似于南方的闽南音呢。

    虽然这之中发音有所不同,但是仔细听,确也大同小异。

    难道这些东大陆人是从闽南过去的,还是?

    李出源不敢往下想。

    随着刘建教育的深入,各种语言学,特别是研究各地方言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且在刘建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很多人开始研究其古代历朝历代真正的标准发音和官方雅语。

    就如大明官话和刘建处通用的江南雅语一般。

    这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

    原来先秦之时的口音和秦汉时的口音,包括隋唐时期的口音都大不一样。

    官话,官方给出的语言,口语,读音则各不相同。

    而先秦语言更类似于现在的闽南音,也在这个研究中所提出,并迅速被大部分人所认同。

    不过虽然这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这些民间自发的研究热潮,李出源等人虽然知道,但并不上心。

    如今东大陆土著的口音确和闽南话类似,难道这些人是先秦时期逃难到东大陆的华夏遗子吗。

    李出源心中不知,但是由此入手,似乎是一条和土著深入交流的绝佳办法。

    于是李出源和刘兴商议,找来了众多懂得闽南话的军士,军官,将其编组在一起,组成探险队,深入土著部落去和土著民交流。

    果然,一同手舞足蹈加上口语,口音交流后。

    这些土著居然能够听懂探险队一些简单的话语,而探险队也能进行一番简单的交流。

    至此李出源开怀大笑。

    不管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但至少目前找到了和土著民交谈,交流的最佳切入点和解决语言不通的绝佳办法。

    于是李出源和刘兴商议,并请得刘建同意,船队决定不再往前走了。

    众军留在新汉城,一方面继续与土著交流,甚至教授土著汉语,汉字,一方面派人详细考察,勘探周围地形,山脉,绘制地图。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到七月二十日。

    利用闽南话与土著顺利搭上了话。

    而刘兴,李出源等人也由土著民口中得知了第一手东大陆的情报。

    原来东大陆不仅仅有土著部落,在此地南方,就有一个叫蒙特国的强大王国。

    其国王叫阿雅特,听说强大无比。

    而在蒙特国南方听说还有两个王国。

    但具体情况,这些土著也不得而知了。

    对比刘兴自是大喜过望。

    这一路都是些土著部落,刘兴只觉提不起精神和兴趣。

    如今有了一个蒙特国,而且南方还有两国。

    这让刘兴自是兴奋不已。

    只不过李出源确有些迟疑起来。

    连这些东大陆北方土著都没有见过铁器,不会冶铁,甚至不会炼铜,连青铜都不会,大多土著还在用石制武器。

    而有了铁制兵器,哪怕只是一些刀枪剑戟一类的冷兵器,也足可让这些土著战士被称为神战士了。

    土著如此,那蒙特国和南方两国又能有多强呢。

    值得怀疑。

    何况这次来主要是探索,绘制地图。

    虽然也有十五万人,到是一路航行,建设,众军已经有些疲惫。

    前路具体有些什么等着船队。

    没人说得清楚。

    不过李出源倒也听说了一件绝好之事。

    那就是刘建交代的花生,土豆,红薯,玉米,青椒,棉花,橡胶树包括金鸡纳树等等,听说都在蒙特国就可以找到。

    探险队已经利用图纸,图样和自己的笔画向土著民确认过了。

    看来前往蒙特国,势在必行啊。

    虽然还有有些犹豫和警惕。

    但李出源和刘兴没有考虑多久。

    九月二日,留下三千人守备南北金门,三千人守备新汉城后,船队再次杨帆,向南出发。

    接下来的目标,便是那如迷雾一般的蒙特国了。

    这个蒙特国,正是后世所知的阿兹特克国。

    如今在东大陆中部那也是盛极一时,霸主级的存在。

    虽然神秘未知,但是船队上下对此次与东大陆上第一个王国打交道还是信心满满。

    而且李出源也已告知刘兴,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据点,通商以及获取刘建所交代的那些东大陆土特产。

    而不是灭亡蒙特国。

    除非与蒙特国闹得太僵,否则不可动用灭国之战。

    对比刘兴也表示赞同。

    但是在与土著民接触后,无论是李出源。还是刘兴都改变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第四百三十二章:东大陆西海岸(三)

    蒙特国是如今东大陆地区三大文明之一。

    同时蒙特国也是如今东大陆最强大的帝国。

    就如这一路上的各土著民,少说也有百多座土著村落,部落了吧,但这些人少的只有一千多人,多的五六千,七八千不等,全部加一起,也不过四五十万而已。

    但据说蒙特国一国就有七八百万人口。

    而且其王城特罗兰城听说就有四五十万人。

    从这刘兴,李出源等人便可感受到蒙特国究竟有多强大。

    如今中原一地人口也有几千万,但是能够达到四五十万人口的大城,依然屈指可数。

    哪怕是华汉国如今,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城,也是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据说其军有包括豹武士,鹰武士,弓弩武士,还有黑曜石刃枪兵,骷髅武士等等军种。

    特别是豹武士,这可是蒙特国的精锐部队。

    他们手持一把用黑曜石打造的锯剑,而黑曜石据说是一种极为锋利的石头,将其打磨削尖,再镶嵌到长大木柄上,锯剑便算打造完成了。

    另外从和土著民的接触中,众人还得知,那蒙特国是极为好战的国家,就如这些生活在蒙特国北部的部落们口中所描述的一样,这蒙特国的军队一但过境,那就是血腥一片。

    各部落,部族都生活在恐惧和畏惧当中,而且蒙特国并不占领这些土地,只是以恐吓,惊吓的方式来震服这些土著民,土著部落,让其纳贡。

    另外蒙特国所有的男子出生之时就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和要求,被淘汰的人会被视为不适合存活,而被无情杀死,留下来的人会一直训练到二十岁,之后抽出精锐,组成豹武士和鹰武士,其中豹武士又可称为虎武士,据说其全身虎皮,头插羽毛,手持带有羽毛的皮盾和锯剑,远远看去就已经足够吓人了。

    不过虽然蒙特国有诸多恐怖之处,但是让刘兴,李出源等人惊骇的是,这些蒙特**队一般都是抓俘虏为乐,而不是杀人为乐。

    那锯剑只是用来将敌人敲晕,然后捆绑带回国内。

    这让众人大惑不解。

    但细听下去,确让众人毛骨悚然,寒毛直竖。

    这些蒙特国人常常进行活人祭祀,特别是这些俘虏被带回去后,会用石刀挖出其心脏,扒下他的皮,向羽蛇神进行活人祭。

    也就是这些俘虏实际上一个也活不了,都会被献祭。

    听着这些毛骨悚然的传信,看着这些一提起蒙特国就敬畏,惧怕不已的土著民,众人怎能不对即将面对的蒙特国心生惊惧。

    不过还是一土著民的巫师向众人说出了一条消息,让众人心情稍缓。

    那就是与北方那些土著民一般,如今的蒙特国并没有冶铁,炼铜的技术,特别是这些北方土著在得到了华汉国给的钢刀之后,曾经各种威力惊人的石刀,石斧瞬间就不香了。

    加上其并没有任何盔甲护卫,就算是豹武士,虎武士也就是全身虎皮带羽毛,加上配有羽毛的棉质包裹的动物皮甲,一般是虎皮,也有熊皮,牛皮等等。

    故而众人出发后,便一并商议决定,对于蒙特国这样的好战分子,不能以常理来应对。

    于是一个神族厌恶东大陆的血腥,派华汉国前来征讨,讨伐的消息迅速在各土著之中传播。

    到大军出发之后,各土著部落也在华汉国的号召下,纷纷手持钢制长枪,长矛,钢刀,盾牌和简易铁皮甲的土著联合军也纷纷汇合起来,那些这些新式武器的土著民都是最精锐战士,人数合计有五百人,加上后方手持钢刀,长枪,但并没有穿戴盔甲和手持盾牌的其他土著战士,共七千人。

    向蒙特国杀去。

    这些部落常年受蒙特国欺凌,霸凌,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机会,又怎会错过如此良机。

    于是这些土著民联军一路杀进了蒙特国国境,排头五百神战士更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而有了这些土著民去吸引蒙特国的注意力,十万华汉**则从容沿西海岸南下,一路考察,绘制各种地图,舆图。

    而在蒙特国王城内,国王阿雅特听说这些土著民联合杀来,心头大怒。

    带着自己最精锐的豹武士两千人及其他大军两万多人,向土著民杀来。

    不过因为沿海地区只有少量蒙特国人,而这些人也大多被华汉国控制。

    于是众军一路畅通无阻,沿海各地纷纷被华汉国控制。

    华汉国大军也从容的在蒙特国沿海北中南分别建立望东,新口,定安三城。

    并坐视那蒙特国与土著民之间的战事进度。

    同时集中了两万精锐,准备随时向蒙特国王城特罗兰城进发。

    九月二十八日。

    土著民和蒙特国大军在一处被称为托儿可的地方遭遇。

    而原本以为自己会轻松取胜,就如以往一般的阿雅特。

    在见识到眼前的土著民后,便笑不起来了。

    这些土著怎么看着和以前的不一样呢。

    阿雅特正犹豫时。

    众土著在各土著部族长及前方五百神战士的带领下,一窝蜂的向蒙特国大军杀来。

    阿雅特见此,自是命豹武士,鹰武士等带头冲锋。

    双方也不管阵型,只是一个劲的向前猛冲,很快就交战在了一起。

    而这刚一交战,阿雅特就只觉头皮发麻。

    曾经所向无敌的豹战士和鹰战士,确被这些身着怪异的土著民单方面屠杀。

    土著民手中的钢刀如砍瓜切菜般,砍杀着,手中的长枪无往不前,刺杀着这些曾经称霸的蒙特国。

    阿雅特被眼前的景象直接吓傻了,这是什么个情况啊。

    正疑惑间,一位神战士手持钢刀,直接将阿雅特的头颅砍翻在地。

    到这时这些蒙特国的大军才恍然大悟,纷纷四散奔逃。

    可早就受够恐吓,恫吓的土著民哪里肯放过这些蒙特国大军。

    两万大军加上豹战士和鹰战士被土著民全部屠杀殆尽。

    至此蒙特国大军尽没,阿雅特和一众蒙特国人到死也不知道。

    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之后众土著联军,加上一些蒙特国国内的仆从,奴隶纷纷起兵反叛,蒙特国一时陷入大乱之中。

    正在这时,刘兴亲自带领两万大军,向王城特罗兰城进发。

    并于十月五日,占领已经无人守备的特罗兰城。

    看着王城内的一切,特别是那神庙之中祭祀用的床台,石斧,石刀。

    在看看这个建在一个湖心岛上,正是后世墨西哥城的蒙特国王城。

    刘兴大手一挥,命人放了把火,直接将王城烧为灰烬。

    至于蒙特人,不服的直接杀死,跪地的则交给了其他土著各部落。

    而原有的蒙特国所在地,刘兴与李出源商议后,在由刘建拍板。

    最终众人决定,将蒙特国国土全部分给了各土著和起兵的奴隶,仆从建立了三十六个小国。

    同时从新陆城向南,一百六十多座土著部落也由其自行联合立国,最后建立了八十九个小国。

    一共一百二十五个小国。

    一并成为了华汉国的附属国。

    而如今也已到十月,于是众人决定,不再往南进发。

    全军就地休整。

    不过虽然大军不再向南进发,但是详细考察蒙特国各地,同时在其王城边建立定蒙城,便是如今头等大事。

    当然还有寻找刘建所提到的那些土豆,红薯,玉米,花生,辣椒,东洲棉花,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等等。

    之后两个月,各地城建,道路建设也在各军和土著民的联合下有序进行。

    同时土豆,红薯,玉米,花生,辣椒和棉花等也在蒙特国各地找到。

    并在土著民的讲解,配合下各军开始尝试种植起来。

    但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确迟迟不来踪影。

    这到让众人困惑不已。

第四百三十三章:东大陆西海岸(四)

    如今东进军团已经找到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及东大陆特为物种。

    不过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确怎么也找不到。

    这让刘兴等人极不满意。

    但众人也没有困惑多久。

    十一月初,一队从东大陆南方过来的土著使者,特别是蒙特国南方不远的摩卡国(玛雅)的使者口中,众人得知了橡胶树在南方密林深处,而金鸡纳树摩卡国再往南的库斯国(印加)高山上就有。

    这让众人欢喜不已。

    只可惜冬季来临,虽然东大陆中部如今还很温暖,并不寒冷。

    但是众人还是决定等开春之后再行南下不迟。

    虽然众军不再南下,但派出小股船队,沿海岸线向南先探索,航行一番,为明年快速南下准备,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一队队三百多人的小型舰队,分批南下,详细考察了西海岸中部,最远的船队到达了一处被土著叫做奇察(后世巴拿马)和布拉(哥伦比亚)的地方。

    据说再往前就会到达库斯国,故而船队并不打算再往前走了。

    不过海上船队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但路上探险队确向在定蒙城中坐镇的刘兴,李出源等人传回了一条绝好的消息。

    那就是探险队在定蒙城东部大约五六百里,便可到达另外一处海洋,而从土著民和南方摩卡国使者口中,刘兴等人也得知了东大陆中部相比于南北要狭长一些,西海岸临西部的大汉洋,而这条被探险队发现的新海岸,便是东大陆东海岸了。

    只不过定蒙城位于高山之上,而且这处高山最高也应在两千米以上。

    故而在此跨越东西海岸,刘兴等人觉得并不可取。

    不过这并不阻碍刘兴决定在东海岸建立第一个名为定东城的据点,同时组织土著民修建道路连通定东城和定蒙城,再连通西海岸望东城三城。

    而在详细听取了土著民和摩卡国使者等人的介绍后。

    刘兴决定大军兵分两路。

    除去留下五万人守备,建设各地外,五万人由自己统领,明年一月后便沿海路南下,绕道东大陆最南端,进入东大陆东海岸,再向北进发。

    而李出源则统领剩余五万人沿定东城向南,走陆路详细考察东大路中部各地,并与摩卡国建立联系,之后分兵两路,一路走西海岸进入库斯国,另一路则继续沿东海岸向南而行,最后与海军会师在东海岸密林外海,并想办法获得密林之中的橡胶树。

    各军主意已定,便立刻向刘建发报。

    刘建接报后,立刻电令众军停止分兵,就算要分兵,也最好只到奇察为止,之后水陆大军一同向库斯国进军。

    而不是单独出一队人前往探索南方的那处密林。

    不为别的,刘建可是知道那密林有多恐怖。

    南方密林,就是后世的亚马逊丛林。

    这里已经位于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

    不说亚马逊丛林,就说这之中的亚马逊河,那就是世界水量之冠,而且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是无与伦比,最深处接近百米,中游地区宽度接近十一公里,出海口宽度达到三百三十公里。

    差不多六百里的宽度,简直难以想象。

    而且这里的热带雨林茂密无比,森林覆盖极为密集,哪怕是白天,艳阳高照,各种植物,植被也是遮天蔽日,地表漆黑一片,大部分阳光都被高层植被挡完了。

    更别说在丛林深处,据说还有数个食人族,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想想在丛林中,伸手不见五指,周围还有食人族出没,这些食人族暗伏于密林之中,暗中行动,突然袭击,可谓防不胜防啊。

    何况长期以来,密林无人看管,里面毒虫毒草遍地都是,加上瘴气密布,哪怕刘建有一些应对,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如此要是准备不充分,贸然进入这块茂密密林之中。

    稍有不慎,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自然刘建也彻底否决了众人探险密林的计划。

    这次的任务主要是探险,探索海岸线和沿岸,与土著接触,绘制地图。

    并获得刘建所交代之物。

    如今土豆,红薯等众军已经获得。

    金鸡纳树也已得知在库斯国高山上,只有橡胶树在密林之中。

    虽然李出源等人打算深入密林,寻找橡胶树。

    但刘建不信这橡胶树只在密林之中,难道这个时代就没有东大陆土著应用,自行种植吗。

    或者在密林边的一些土著部落,难道就没有橡胶树吗。

    加上如今杜仲树已经开始产胶,橡胶实际上并不是太急缺。

    自然刘建并不想冒这样的风险。

    等以后准备充分,东大陆考察完全,再排探险队,深入密林探索,探险不迟。

    何况相比于前往密林,寻找航道和良港,建立据点,城寨,则是目前刘建最重要的事。

    于是刘建下令刘兴,李出源,一方面集中力量向库斯国进军,一方面考察,接触库斯国北,摩卡国南的土著民,打探橡胶树的消息,并且在原有蒙特国民中打探橡胶树的消息。

    刘建不信,这橡胶树这个时代就没有人应用。

    只要找到几颗,立刻返回移种在南洋等地便可。

    而刘建早就为大军准备了一条返航的快速通道。

    那就是沿着赤道北部,跟着洋流,季风航行,由后世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到马里亚纳群岛,最后返回台湾或者吕宋等地。

    而早就克服了远洋航海的众船队,跨越重洋,由此返回,自是绝好之地。

    唯一问题还是蔬菜和淡水补给。

    不过刘建是何许人,每船打造一个或数个大木箱,里面倒入泥土,放在一个专门的上层甲板的房间中,由此便可自行种植各种蔬菜,水果,至少大豆,豆芽等等可以种植了把。

    华夏人自古就是种地的高手,只要有土地,就可以种植出各种食物。

    不过肉类可以用肉干和打海中鱼虾解决,米饭,面粉但是需要补给,但这些随着各地据点建立,各地驻军也开始自行开荒种植,加上从中土运输补给,故而这些都并不急缺。

    关键还是水果,蔬菜供应,因为这些必须要求新鲜才行。

    如今在船上可以自行种植,自然各种蔬菜,水果也就不再困扰诸军了。

    当然如苹果树,梨子树等在船上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其他一些到不是问题。

    虽然众军对于未能探索密林有些失望。

    但是既然刘建坚持,众军也只能听令。

    何况刘建所言确实在理。

    于是刘兴,李出源等人便分三队,一队准备带着土豆,红薯等由赤道北部返回吕宋,一队准备水陆并进南下库斯国,最后一队就四处打探橡胶树的消息。

    安平五年一月十八日。

    正当众人准备南下之时。

    守备队长郭全急匆匆的向刘兴,李出源禀报。

    橡胶树终于找到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东大陆西海岸(五)

    自十一月底众军接令后,各军便以队为单位,分散各地打探橡胶树的消息,同时继续收集玉米,红薯,土豆等物,为返航准备。

    而据郭全所报。

    他们在定蒙城周围打探之时,偶然得知这蒙特国活人祭时,会先在其脸上涂抹一种白色乳液,这乳液有点像刘建所描素的橡胶。

    于是郭全继续带人深入探查,又得知了南方一些部落曾向蒙特国上贡了一种可以产出白色乳液的大树。

    而这种乳液极为纯白,故而被蒙特国视为神物,自然祭祀之时将其涂抹在脸上便显得极为神圣,庄重,也能体现对神明的敬畏之心。

    于是郭全继续深入调查,特别是在问道一些蒙特国祭司,巫师俘虏时,这些祭司也向郭全讲述了很多关于蒙特国活人祭以及蒙特国信仰,神明之事。

    其中就有很多涉及到了橡胶树的应用,树枝,树叶,树根都各有妙用,一些祭司甚至将橡胶树视为神树。

    并在蒙特国南部进行过试种,但是确失败了。

    所以蒙特国的橡胶树所用都是摩卡国南方很多土著部落进贡的,而那些部落里就有种植橡胶树的。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兴,李出源都大喜过望。

    于是二人商议,由李出源带队三万人,以郭全部为前部,找了众多祭司,蒙特人为向导,于十二月十三日,出蒙特国沿东西海岸向南进军。

    而刘兴则带人继续留在新汉城等地建设,开垦。

    大军分两路经摩卡国向南进发,一路各土著部落纷纷盛情出迎。

    特别是途径东海岸边上的摩卡国时,摩卡国也与华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摩卡国向华汉国开放沿岸,供华汉国修建码头停靠。

    通过摩卡国,两路大军便分别进入了东大陆中部最窄处,并按计划在奇察正式会师。

    如果按照李出源的计划,大军会在此兵分两路,一路向东沿东海岸进入密林,一路会向南进入之前船队到达的布拉,由此再往南便是库斯国了。

    不过因刘建要求,大军取消了探索密林的计划。

    加上大军行进一月,如今已是安平五年一月十三日,众军也有些疲惫,自然李出源决定,全军先休整三天,然后大军向南行军。

    不过李出源并未忘记此行的目的,经过奇察后,李出源便将大军散开,在奇察到布拉之间众多南方部落中寻找橡胶树。

    而能产白色乳液,被这些土著奉为神树的橡胶树,而且其中有很多都向蒙特国甚至摩卡国进贡。

    加上原蒙特国和摩卡国的向导,祭司出面,以及来自神国的华汉国亲自前来求树。

    于是各部落纷纷向华汉国上贡白色橡胶,并带着华汉国及李出源等人前往自己部落中参观橡胶树的种植地。

    看着眼前一颗颗,成排的橡胶树和一些土著正在橡胶树割橡胶的场景。

    李出源激动得跪地向西面海而拜。

    如今除去金鸡纳树和东大陆南方考察外,进军东大陆的各项目标皆已实现,接下来就是沿东大陆向东前往西昆仑和由东大陆向西,由刘建所言航道返回了。

    虽然依然前途未卜,但如今李出源对诸事早已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只是看着眼前的橡胶树,李出源确犯了难。

    花生,辣椒,玉米,土豆,红薯,棉花等等带着其种子,果实便可顺利将其带回,哪怕利用带泥土的木箱将这些的幼苗和幼芽带回,也不算太难。

    还能沿途继续培育。

    只是这橡胶树又改如何带回中土呢。

    原本李出源觉得可以采用油棕树,杜仲树和橄榄树的方法,将种子放入土中,沿途浇水培育,待其慢慢成长发芽,到地方后,将泥土整体移种,送入土中便可。

    可是由台湾北上东北,域东再沿东大陆南下到此东大陆中部,船队就已经用了一年的时间了。

    而这次刘建所说的航道是跨越整个大汉洋中部,是真正的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而不是如今走几日便可看到陆地。

    听说这一路返回最少也有两万多千米海路,按如今通用的海里计也有五六千海里。

    按照如今船队的远洋福船五节的船速算,最少也得两三月的时间。

    恐怕还不止。

    毕竟这是一条全新的路程,有个什么情况,没人说得清楚。

    这么长距离的航行,淡水资源就显得极为珍惜了。

    为此李出源计划用十艏三千料大船专门来装运淡水资源。

    并将淡水和各种补给用船放在船队正中。

    就算如此长距离跨海航行,再多的补给也会显得捉襟见肘。

    毕竟万一水变质,污染,浪费,甚至因风浪打翻了,那对整个船队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而要是在大海上缺水,断水。

    那结果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要想按照油棕树,杜仲树的方式将种子或者小树苗放土里,一边培育,一边带回移种。

    毕竟这样实在太耗水了。

    而且船队还有辣椒,花生,棉花,特别是土豆,玉米,红薯要带。

    更别说金鸡纳树了。

    当然还有很多蔬菜,水果需要种植,食用。

    所以为了节约水资源,李出源就不能采用油棕树,杜仲树的方式运输橡胶树。

    毕竟相比于西洋,中土等地随时随地都可以补充淡水。

    大海之上,淡水根本没法补给,只能一次带大量的水,跟着船队一同航行。

    既然不能一路培育,一路运输。

    那橡胶树就只能带着种子,等回到中土后,再慢慢培育,种植。

    但对于这一点,李出源也犯了难。

    听这里的土著所言。

    这橡胶树的种子中含有大量水和油,一般要是保存得当,离土一两月并不成问题。

    但是要是长时间离土,种子就会干裂,干枯,之后便不可用了。

    所以土著民建议最好还是先将种子放入土中,等其发芽后,再运输最好。

    如此也让李出源等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要大量带回种子以方便培育,育种,一方面种子的保鲜期又只有一两个月,要是进行种植移种,有需要消耗极为珍贵的淡水资源。

    而这一路上又难以补充。

    所以李出源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大量带回种子的方法。

    如今各地已经收集了土豆,玉米,红薯等七八万个,辣椒,花生,棉花等十万株。

    刘兴计划这些东西最少获得十二三万,甚至十五万,再一并带回。

    除去还未寻得的金鸡纳树外,也就是刚刚获得的橡胶树需要考虑如何运输回去了。

    一月二十日,刘兴带上大部队南下,在布拉与李出源汇合。

    见识到橡胶树,又得知了李出源所虑,刘兴一时也一筹莫展。

    如今出发已经一年有余,除去大部队会继续沿东大陆考察外,应刘建要求,一部分船队要带着东大陆特产提前返回。

    按计划,最多二月底,船队便会由奇察出发,向西返航。

    如此留给刘兴和李出源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了。

    真可谓时不我待啊。

第四百三十五章:东大陆西海岸(六)

    虽然困难重重,但再难也得迎难而上。

    何况至今为止,船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如今也就是将种子带回而已,也不是完全不能解决。

    经过众人讨论,以及一些农学家详细研究后,众人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将种子安全送回南洋的办法。

    将种子放入一个玻璃瓶中,将其完全密封后放入木箱中,如此便可将种子安全带回了。

    一个密封玻璃瓶最少可以装千颗种子,十瓶就上万,百瓶便是上十万。

    密封封装,让种子隔绝空气与水,如此便可防止因失水而变干燥,开裂。

    找到解决方法,李出源一时也没有停歇,而是带人连夜制作了三百瓶玻璃瓶,总共装入了三十万颗橡胶树种子。

    虽然这样的办法也不能完全杜绝种子中的水蒸发,而且储存时间也不知道有多久。

    但是既然有办法,那就得先试试看。

    反正东大陆已经设立了城寨,据点,码头。

    以后各种船队会源源不断的前来东大陆,再由东大陆返回中土。

    以后东大陆各种资源开发,开采,也会持续进行。

    就算最后失败了,下次再找到更好的办法将其带回也可。

    何况三十万颗种子,就算坏一大半,只要有个几万甚至一两万能够成功保存,到达中土。

    在李出源看来,也是胜利。

    李出源带人收集,封装,并安排船队准备返航。

    刘兴则带领剩余大军往库斯国而去。

    库斯国是东大陆三国之中,面积最大的一国。

    但受限与地理,国内人口并不多,全国加一起也就是一两百万左右。

    但作为东大陆西海岸南方大国,同时也是船队搜寻金鸡纳树的产地,而且船队也会经过库斯国再往南,由东大陆最南端绕道向东,进入东大陆东海岸。

    之后考察东海岸并由东海岸再往西,到达西昆仑西海岸。

    这次船队的终极任务,便算完成了。

    之后船队便会由西昆仑返回国内。

    而剩下的考察东海岸的船队会留下择地修建码头,据点,为以后进一步开发,开荒,做准备。

    当然不仅是东海岸,西海岸各据点也是一般。

    而整个东大陆最后预计留下的人会有五到八万人。

    虽然这些人留了下来,但是也无需等太久的时间。

    等船队陆续返航,刘建下一步就开始计划开发整个东大陆,并派出探险队彻底考察东大陆内陆地区。

    到时候这些留下的人便会陆续与新到之人交接,返回国内。

    当然以后刘建还会计划向东大陆移民,而这些人要是愿意留下,也会如之前退役军队一般,军转民,留在东大陆生根发芽,成为第一批在东大陆安家的华夏人。

    当然移民诸事还太远。

    数年之内肯定不会有计划向东大陆移民。

    但是十年,二十年后,就不一定了。

    当然华汉国在库斯国北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今库斯国早就已经得知了华汉国的消息。

    不过一开始库斯国发现华汉国只是在东大陆中部停留,并没有南下之意,故而并未上心。

    如今华汉国即将进入库斯国内,也让如今的库斯国国内极为惊恐。

    想想蒙特国的遭遇,库斯国又能如何。

    故而和摩卡国一般,库斯国国王尤潘基派出了使者,由王城库斯城出发,到西海岸边的利马前去迎接华汉国的大军,并询问其为何到此。

    而得知其只是为了土豆,红薯,以及金鸡纳树,橡胶树后。

    库斯国使者也如释重负。

    看看那巨大的战船,这华汉国果如神明一般。

    库斯国如何能当。

    再说那金鸡纳树在库斯国内的确被视为神树,其药用价值也被库斯国人世代相传。

    据说人一旦打摆子,发冷,说胡话,打寒战,只需要取出一部分树皮熬制出苦味的汁水,用起服下,病痛自解。

    听到这,刘兴等人,特别是随队的军医纷纷大喜过望。

    这便是我们要找的金鸡纳树啊。

    如今虽然因为青蒿素的应用,加上集体除蚊虫,除四害,疟疾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治疗。

    但是并没有彻底根治。

    毕竟如今提纯青蒿素还达不到后世的纯度。

    自然药效还差了一些。

    更别说如今在大明南方各地,疟疾依然是毫无办法,只能等死的绝症。

    而听刘建所言,要想彻底根治疟疾,就需要这种金鸡纳树。

    而听库斯国使者所言,这种金鸡纳树无需提纯,只需要将树皮取下,熬制出汁液即可。

    这可比青蒿素要好弄得多啊。

    于是刘兴便告知使者,希望获得金鸡纳树的种子。

    对比使者并不反对,一面留下与刘兴签订商约,允许华汉国在库斯国海边择地建立贸易据点,码头港口,同时也允许华汉国在库斯国内修路,探矿,挖矿等事。

    同时使者向国王尤潘基禀报,尤潘基得知后,立刻命人带着华汉国几个军医和军队前往后方深山中,去查看金鸡纳树。

    并命人帮助华汉国人摘取金鸡纳树的种子,还送了三颗小树苗和两大箱树皮。

    对于尤潘基此举,众人自是一阵拜谢,并命人将其装箱后,送到了奇察李出源处。

    看着土中三颗小树苗和两大箱金鸡纳树树皮。

    李出源大喜过望。

    获得了金鸡纳树,此行所有刘建所交代之物,便算彻底解决了。

    是时候将其运回国内了。

    于是李出源安排以大队长王财钢带队,分出三百艏大小远洋福船,两万人一起由奇察出发,向西而去。

    而李出源则一面向刘建发报,一面率领剩余人等前往库斯国利马,与刘兴汇合。

    两军汇合,库斯国诸事也算完成。

    于是数万大军继续向南,沿西海岸航行。

    四月十二日。

    船队绕过了西海岸最南端,进入了东大陆东海岸。

    看着眼前泾渭分明的两方大海分界线和绵延悠长的海岸线。

    李出源和刘兴等人欢喜不已。

    按地球是球形的说法,如今众人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中土的正对面。

    虽然距离上来说,这里已经是离中土最远距离,但是经过各据点转发,电报机还是能够向刘建发报。

    更何况由此向东北航行,已是东大陆东海岸。

    要是沿此向东航行,真能到达西昆仑吗。

    众人心中没底。

    但路还是要继续前行。

    于是众船队休整三日后,便继续登船,向前继续航行。

    然而不久后,各船电报机纷纷接到了奇怪的电报讯号。

    李出源等人带人分析后,发现这些是前往西昆仑探索的海警军和第一舰队的讯号。

    海警军和第一舰队不是在西昆仑吗,怎么在东大陆东海岸可以接受到他们的讯号。

    难道…………

    众军一阵狂呼。

    由此向东,怕真的可以到达西昆仑西海岸啊。

    那地球真是球体啊。

    虽然众人早已接受了这条消息。

    但如今事实已经摆在面前。

    如何不让众人狂呼,狂欢。

    受此鼓舞,众人也加快了前进的航速。

    船队劈波斩浪,驶向了远方。

第四百三十六章:跨越大汉洋

    安平五年三月十五日,站在桅杆上,王财钢举着望远镜,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大海。

    三百艏海船纷纷杨帆,组成椭圆形队列,向前疾驰着。

    自二月五日从奇察出发后,船队便一路向西,驶入了一望无际的大汉洋中。

    一去已有四十天了。

    四十天的时间,两万大军,三百艏远洋福船就如在大海上孤独漂泊的一叶孤舟一般,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每日听着海声,每日看着海浪拍打船身。

    偶尔还得面对滔天巨浪和巨大风暴。

    要不是船队反应及时,以大船在外,小船和补给船在内抵御风浪。

    怕是这几百条船,几万人早就全部葬身大海了吧。

    然即便如此,航行二十多天后,众军还是出现了消极的情绪。

    密闭的空间,每日只能以鱼虾果脯,一开始众军还可以吃一些带来的土豆,红薯,玉米,但是二十多天后,当土豆红薯发芽,连土豆,红薯也不能食用了。

    每日只能大饼,馒头下豆芽。

    一连十多天,让人如何受得了。

    何况近四十天都看不到陆地,虽然这种情况在出发之前,李出源早已告知了众人,众人也早有心里准备。

    但真正设身处地,真正航行,漂泊在这大海上之后。

    哪怕是王财钢,心中也生出了一丝悲凉和畏惧。

    虽然众人早就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在东大陆四处探索。

    哪怕众人之前也在南洋,东洋等地四处航行。

    但是一连四十天都看不到陆地,加上每日只能听海声,看海浪,最多也就是读读书,听听其他人讲的笑话和表演一些戏曲。

    长此以往,哪里还有人受得了。

    就如王财钢,自十天前便开始每日爬上桅杆上的平台,用望远镜看着前方。

    一看就是一天。

    连大军统帅也如此,何况他人乎。

    孤寂,孤独,无趣,悲观的情绪开始在军中蔓延。

    各军之中也出现了一丝波动。

    要不是王财钢软硬兼施,并承诺众军返回后必重赏,重奖。

    众军险些激起兵变。

    最后王财钢清理,处理了几个带头之人,才勉强将兵变压下去。

    但要是再看不到陆地,怕是下一次兵变,王财钢也就无能为力了。

    故而最近几天,王财钢也有些心急如焚,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按理说方向应是没错啊。

    难道距离比预期的更长吗。

    拿着望远镜,王财钢心中想着。

    又看了一天,王财钢失望的爬下了桅杆平台,将后续观察诸事交给了观察员后,便返回了自己的舱室,拿出了地图细细看着。

    这时太阳已在天边挂着,黄昏的晚霞也开始悄悄降临。

    看来又是失望的一天啊。

    王财钢慢慢起身,准备走出舱门,命众船抛锚停靠,并派出打渔船到周围打鱼食用。

    而王财钢还未走出舱门。

    外面便传来了阵阵欢呼声。

    王财钢立刻出门查看。

    只听左右向王财钢禀报。

    前方发现连片岛屿,礁石。

    王财钢一听大喜,立刻前往甲板前方,举起望远镜查看着。

    只见前方十多个岛礁,由北向南,连成一片,连绵近百里之遥。

    王财钢大喜过望。

    众军也是一阵欢喜。

    于是王财钢下令全军向岛礁正中的一处大岛驶去。

    一连四十天,如今终于可以登岸了。

    王财钢所发现的岛礁,正是后世太平洋中部波利尼西亚的莱恩群岛,向北是夏威夷群岛,向南可达复活节岛。

    而这之后便是一处庞大的三角岛群,北头是夏威夷群岛,东南是复活节岛,西南是新西兰。

    当然如今新西兰已被华汉国发现,定名为南冷岛。

    而中间这些岛群,虽然刘建知道,可对于王财钢等人来说还是未知地带。

    不过如今,这一岛群也渐渐浮出了海面。

    岛礁上还有几百土著民,这些土著民哪里见过如此大规模的船队和大船,见船队逐渐靠岸,纷纷躲了起来。

    而众军一路行来,早已疲惫,故而也未管这些土著民,而是靠岸,停留休息。

    第二日,王财钢一面留下一小部分人在海岛上停留,探索,并将土著民集中起来。

    另一面派人沿北,南,西三个方向四散考察。

    而这些土著民在发现这支船队并无恶意后,纷纷走出。

    帮助船队搭建帐篷,修建临时码头。

    王财钢亲自带领船队向西航行,因受此鼓舞,故而无论是王财钢的主力船队还是北上,南下考察的船队,或者留下来修建临时码头的诸军都热血沸腾,士气高涨。

    之前笼罩在众军头上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三月二十二日,北上船队发现夏威夷群岛。

    二十五日南下船队也发现了库克群岛和土阿莫土群岛。

    二十八日,王财钢的主力船队发现马绍尔群岛。

    众军纷纷在诸岛礁上设立界碑,并在一些大一点的岛屿或者有人居住的岛屿上建立临时码头和营垒。

    四月五日前后,三军分别完成各岛考察,绘制海图的任务后,便分三路向西航行。

    四月二十五日,北方船队到达小笠原群岛,并由此向前,于二十八日到达琉球主岛。

    五月二日,王财钢的主力船队由马里亚纳群岛向西,到达吕宋到东海岸。

    五月六日,南方船队到达方丈岛东部。

    留下建造码头,营垒和定立界碑的船队也在在六月十八日前,陆续返回。

    至此两万大军,三百艏远洋福船,毫发无损的横跨了整个大汉洋,并简要考察了大汉洋之间数以万计的各岛礁。

    七月十日,刘建在吕宋的新杭州城,亲自为王财钢等人举行了庆功宴,并下旨重赏各部。

    这是华汉国船队第一次横跨整个大汉洋,并发现了大汉洋之中数万座大小岛屿和其上十多万土著民。

    刘建命人将众军带回的地图,海图重新绘制成册,并对各岛进行了命名。

    而各军除去大量赏赐外,军衔也各升两级到三级不等。

    当然对于船队带回的土豆,红薯,玉米,橡胶树,金鸡纳树等等。

    刘建也极为重视,这次自己派出大批船队前往东大陆,就是为了这些东大陆的特产。

    于是刘建命人将各种种子交给了农业部负责培育,种植。

    而经过密封保存的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种子,虽然有三分之一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开裂,但其他的确完好无损,众人见此也是一阵狂喜。

    努力总算没有白忙活啊。

    更别说同船运回的那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更是看呆了所有人。

    后经统计,这次船队带回的总共有黄金三万八千多两,白银四十六万五千多两。

    而这仅仅只是这次在东大陆所得的一部分而已。

    还有大量黄金,白银堆积在东大陆新建的据点里,以及还在东大陆东海岸航行的船队中。

    更别说西进西昆仑的船队也已准备返航,这会带回多少黄金,白银,没人说得清楚。

    怎么看,这次大航海的旅途虽然有些凶险,但目前已经是稳赚大赚了。

    当然相比于金银,刘建更看重土豆,红薯和玉米,还有橡胶树和金鸡纳树。

    这些才是比黄金,白银更加宝贵的财富。

第四百三十七章:抵达西方

    安平五年六月五日。

    佛得角北,葡萄牙殖民点。

    这里是葡萄牙在西昆仑建立的最南部的殖民点。

    后世西撒哈拉南部。

    看着海上突然出现的上千艏,最大八千料的庞大船队。

    殖民点中三百多葡萄牙人纷纷大骇。

    看看自己海边只有几条船,最大也就是三百吨的帆船,与这样规模庞大和船身巨大的船队比起来,简直如蚂蚁见到巨象一般。

    这些船队是从哪里来的,这简直如神明一般啊,这些葡萄牙人心中祷告着,一时茫然无措。

    忽然一些葡萄牙人想到了去年到达苏伊士,并已在苏伊士地区修建运河一年之久的华汉国。

    这群华汉国人可真让葡萄牙及整个泰西诸国都极为震撼啊。

    不说集中几百万人去修建运河。

    就说只用六千人,就在达达尼尔海峡海口地区全歼了来犯的奥斯曼十万大军,立毙了穆罕默德和穆里德两代君主。

    而经此大败,奥斯曼国不仅彻底失去了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也让巴尔干地区顺势脱离了奥斯曼国的掌控。

    巴尔干原有如马其顿,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克罗地亚等等纷纷独立,原先岌岌可危的拜占庭国也因此起死回生,不仅王城君士坦丁堡得以保全,同时又重新获得了黑海至地中海之间海峡的控制权。

    而这条狭窄的海峡,除去海峡西口被华汉国建立了一个名为西海城的城寨外,其余全部都被拜占庭国重新占据。

    而奥斯曼国遭此大败,国势大衰,不仅因此退出了巴尔干和黑海地区,对原有的西洋等地的控制权也出现了动摇,陷入内乱当中。

    不过华汉国并未因此扩大战果,而拜占庭国又要消化新得土地,同时又要确立在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

    故而奥斯曼国也因此得以喘息。

    但此战之后,不仅整个西洋,所有泰西诸国都对华汉国的战力,特别是那在此战中表现优异的燧发火铳所吸引。

    纷纷出大价钱前来购买,同时纷纷派出商队前来贸易,通商。

    华汉国也因此大赚一笔。

    难道这些是华汉国的船队,但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啊,难道是从南方过来的吗,但南方不是没有路吗,难道西昆仑南方是可以通航的吗。

    一众葡萄牙人正疑惑之时。

    第一舰队已在凌战的指挥下分出第一大队负责进攻眼前据点,并开始以扇形线列阵列队布阵,同时凌战又分出另外三个大队,往佛得角北部加纳利,亚速尔和马德拉三个群岛进发,并占领。

    自己则率领剩下三个海军大队并陆战队师继续沿西海岸北上,往地中海西部,直布罗陀地区进发。

    随着一阵阵炮声响起,第一大队大队长陆港指挥大军对葡萄牙据点发起了炮击。

    而葡萄牙人哪里见过如此场景,又没办法解决,只能四下逃串。

    陆港炮轰了一阵。

    也不去管那些逃串的葡萄牙人,而是沿海路北上,炮击沿途葡萄牙各据点。

    六月十日,经过五日航行,凌战率军到达了直布罗陀海峡南部,葡萄牙控制下摩洛哥北部重镇休达。

    刚一到达休达,凌战便命陆战队师登岸,并自行统领海军,炮击休达。

    休达内驻扎着千余葡萄牙军。

    另还有上万摩洛哥,葡萄牙等国人。

    这些人哪里见过如此场景,无力反抗,几乎炮击两三轮后,便举白旗投降。

    拿下休达后,凌战留下第七海军大队驻扎休达,自己则带剩下大军往葡萄牙王城里斯本而去。

    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遭受华汉国的进攻,但如今各地皆已失陷,奔溃,抵抗根本毫无意义。

    故而第一舰队只是刚刚到达里斯本,阿方索五世便派自己儿子若昂举白旗,亲自前往军前请降。

    并被迫与凌战,按照华汉国的要求签订了里斯本和议。

    和议大部内容与威尼斯,拜占庭等国类似。

    唯一不同的一点,便是葡萄牙国必须放弃海权,实行海禁,寸板不得下海,所有海上运输,只能由华汉国的商队,商行,商人及商旅负责。

    葡萄牙所有的码头和沿岸视为华汉国势力范围,由华汉国负责戒备,守备,驻军,停靠葡萄牙不得干预,干涉。

    虽有不甘但葡萄牙和阿方索五世也只能遵从。

    不过这之中到有一小个插曲。

    那就是主持了葡萄牙航海事业,如今已五十岁的恩里克王子也愿意放弃海洋,但是其希望亲自带着使团,跟着第一舰队前往东方,亲眼看一看东方强国的模样,并希望能跟随第一舰队一同返航。

    对此原本凌战原本打算拒绝。

    但在与众人商议后,凌战也同意了恩里克王子的请求。

    反正船队返航,很多西洋,泰西诸国的使者,使团也会跟着船队一同前往华汉国朝拜。

    葡萄牙自然也不例外。

    对比恩里克王子显得极为开心。

    虽然以自己主持的航海事业因华汉国的阻碍而彻底失败。

    但是能够第一次亲身出海,还是前往东方强大的大国。

    恩里克王子自是极为兴奋,这就和朝拜神明一般。

    处理完葡萄牙诸事后。

    七月十六日。

    第一舰队再次杨帆。

    在一众葡萄牙人的注视下离开了里斯本。

    只是船队并未里斯本向北,而是向南,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地中海。

    船队下一个目标,便是直布罗陀海峡北部的格拉纳达国。

    这格拉纳达国属于天方国家,是西班牙光复运动的敌对国。

    不过如今卡斯蒂亚和阿拉贡并不统一。

    加上格拉纳达国还有一定的实力。

    故而双方如今都处于僵持阶段。

    虽然刘建无意插手之中,但格拉纳达国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北部,其扼守地中海西部出口。

    这便让刘建将格拉纳达国视为立足地中海的绝佳依托。

    早先格拉纳达国也派出国使者前往镇西城,并与华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

    如今华汉国船队到达。

    加上葡萄牙之事也已在伊比利亚半岛传扬。

    故而格拉纳达国王穆罕默德九世自是到自己控制的安达卢西亚的加迪斯,盛情款待了凌战等第一舰队众军。

    并希望能够成为如拜占庭一般,华汉国的保护国。

    毕竟虽然如今卡斯蒂亚和阿拉贡虽然表面不睦,但他们对于格拉纳达的态度是一致的。

    经常联合出兵进攻格拉纳达。

    使得格拉纳达国如今除去自己本部外,也就是安达卢西亚还在格拉纳达的控制之下了。

    这让穆罕默德一直都畏惧不已,如坐针毡。

    如今华汉国舰队到达,亲眼见识到华汉国庞大,巨大的舰队和其火器,加上之前葡萄牙的遭遇。

    还能拜占庭和奥斯曼国的遭遇。

    穆罕默德自然愿意依附华汉国,为此甚至愿意让出安达卢西亚之地,与华汉国共管。

    不过凌战心知,穆罕默德此举就是让华汉国在安达卢西亚驻军,帮格拉纳达挡住来自北方两国的压力。

    故而凌战自是拒绝了穆罕默德的请求。

    但是凌战还是要求安达卢西亚沿岸划归华汉国所有,安达卢西亚为华汉国的势力范围,以此为条件,换去格拉纳达成为华汉国保护国。

    有了安达卢西亚沿海之地,加上早先占据的摩洛哥北方休达沿海。

    如此华汉国便可彻底控制地中海西口的直布罗陀海峡。

    而安达卢西亚虽然划为华汉国势力范围,但是其防备,驻军还是由格拉纳达负责,只是华汉国可以在此任意建设。

    格拉纳达受到攻击,华汉国也会出兵救援。

    如此比让华汉国去为格拉纳达守门更好。

    对此默罕默德自是毫无意见,能够得到华汉国帮助,格拉纳达国也就算保全了。

    穆罕默德怎能不喜。

    之后凌战留下陆战队负责与格拉纳达国交接后续诸事。

    自己则率军正式进入了地中海。

    这一天是安平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华汉国海军舰队,第一次深入了地中海地区。

第四百三十八章:环球航行

    就在第一舰队进入地中海的同时。

    安平五年五月十六日。

    东兴河河口(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刘兴和李出源正在组织六万船队在此设立东兴城。

    并派出船队由东兴河深入,与各土著民,土著部落交流,贸易。

    这里已是东大陆南半部,后世潘帕斯平原地区。

    当然如今已被刘兴定为连山平原。

    因为刘兴一路发现,自己从进入东大陆开始,由北向南,各种山头,山脉都是连绵不断的。

    故而这条超长山脉,刘兴将其定名为连山山脉。

    而这连山东部的平原地区,自然也就成了连山平原了。

    一开始刘兴只觉得这只是一处稍微大一号的平原。

    但是经过李出源亲自带队进行一个月的考察后,刘兴才发现,这是一处比华夏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加一起都要庞大得多的大平原。

    其上土著部落就有数千座,土著民虽然没有详细统计,但最少也有四五百万人吧。

    更别说这条宽阔的东兴河了。

    这简直就是优良的粮食产区啊,要是全部种上粮食,加上这里大量的河流淡水资源。

    再养个几千万人都不成问题啊。

    想想我华夏自古以来为了中原那些一亩三分地,争夺得不可开交。

    又怎会想到这东大陆尽然是如此别有洞天之地啊。

    自然这据点,码头,城寨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刘兴和李出源商议,决定留下两个营,六千人在新建的东兴城内驻扎,并开垦土地。

    准备未来移民大规模开垦。

    当然刘兴不知道,这仅仅只是东大陆南方,在东大陆北方还有一处更加巨大的中央大平原,面积之大,难以想象。

    不过刘兴和李出源早有计划。

    等过了东兴城,刘兴和李出源便会兵分两路,刘兴会率领两万人由东兴城向东,横跨被定名为大华洋的大洋,前往西昆仑。

    而李出源则会率领剩余大军,继续沿东大陆东海岸向北航行,彻底考察整个东大陆东海岸。

    当然和苏伊士地区修建运河一样。

    已经详细考察过奇察和东大陆中部那些狭窄之地后,李出源便有了在东大陆中部择地修建运河,联通大汉洋和大华洋的打算。

    只是这仅仅只是李出源自己心中的想法,还未告知刘建。

    李出源打算等详细考察完东大陆沿海,并择地建立据点后,绘制完地图后,再向刘建告知不迟。

    不过李出源并不知道,其实刘建早就已经计划修建东大陆的运河了,只是还未向众人言明而已。

    六月二日,在东兴城停留两月有余的船队再次出发。

    刘兴也与李出源告别之后,便率领两万人,三百艏远洋福船向东,顺着洋流,季风驶入大华洋深处。

    看着刘兴的船队消失在地平面上。

    李出源暗叹一声。

    要是船队顺利到达西昆仑西海岸,那就证明地球的确是球体,而作为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的人,刘兴以及这两万大军,必将因此载入史册。

    不过和王财钢不同,刘兴的船队只需要带上由东大陆,特别是东兴和库斯国获得的金银返回即可,故而船队可以多带大量淡水和食物补给。

    加上两个月的详细准备。

    如此这船队也不怕横渡大华洋之中缺少补给而葬身大海。

    当然无论是李出源,还是刘兴,都没有预料到,大华洋比大汉洋要狭窄许多。

    见刘兴已经出发,李出源则带着剩下四万大军沿着东大陆东海岸继续向北航行。

    并分别建立了东和(圣保罗),东陆(里约热内卢)两个小型据点,并各留着下百人守备。

    六月二十日,船队绕过东大陆南方最东端,开始向西北方向航行。

    航行两天,二十二日正中午,船队到达了土著民口中那片神秘密林,也见识到了密林之中那条波涛汹涌,宽阔无比的巨河。

    然因为刘建早有要求,李出源并未派人前往登岸考察,只是命人继续绘制完地图,派出几个人在比地立下界碑后,并继续率船队向前航行。

    不过这条河,李出源还是命人标注,并定名为凶烈河。

    后来李出源回国,刘建得知后觉得此名不好,便将其正式定名为兴华江。

    过了兴华江,李出源便发现这里之前已经被华汉国的探险队探查过,故而船队也加快了行进速度。

    七月十五日,到达奇察。

    七月二十五日,船队到达定东城。

    而众人见到定东城内的众军后大喜过望。

    这就意味着船队沿着东大陆已经走了一圈,又返回了原蒙特国之地,这让众军如何不欢喜异常。

    于是李出源下令,全军狂欢一月,以示庆贺。

    按计划,大军会由陆路返回西海岸,再坐船由王财钢所探索的大汉洋中部诸岛的航道,返回国内。

    至于各军如今所乘船只,会就地留在定东城,以方便东海岸各地巡逻,运输所用。

    众军陷入狂欢,只有李出源站在定东城城楼上,望北看之。

    听说这里向北还有许多路途,非常宽广辽阔的土地。

    只是如今已经答应众军返航,众军也早已归心似箭。

    怕再组织船队北上考察,也已晚已。

    要不我亲自带几百人先去转转,立几块界碑,以后再派大军前去占领,建城不迟。

    反正大军要通过马车向西海岸运送各种所得,南北大军也会留下少数后,大部分都会向定安城,新口城集中。

    要想返航,怎么也得准备个两三个月吧。

    这个时间派出快船,快去快回。

    应也耽误不了多久。

    看着天边。

    李出源心中想着。

    而另一边。

    刘兴带领船队航行旬月。

    六月二十日

    前方开始出现连片陆地。

    刘兴见此大喜,立时举起望远镜上前查看。

    只见这块陆地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

    很明显这是一块大陆,而不是海岛啊。

    难道已经到达西昆仑了吗。

    刘兴按耐住心中的喜悦,立刻命人靠岸。

    并派出探险队四散寻找土著。

    一日后,探险队带回了几个昆仑奴,这些昆仑奴原本就见识过华汉国海警军和第一舰队的人和船。

    见到刘兴等人后,自然再熟悉不过。

    得知自己正在西昆仑西海岸,而此地已被海警军命名于那雅(纳米比亚)后,刘兴及众军又是一阵狂喜,激动。

    这不仅仅是横跨了大华洋这么简单。

    而由中土向东,再由东大陆向东,真的可以到达西昆仑西海岸啊。

    这意味着地球真的是球体,而刘建所言确实没错。

    受此鼓舞,刘兴对前路更加充满信心。

    于是当天,刘兴便下令船队向南,往海警军在西昆仑南方建立的南昆仑城(南非开普敦)进发。

    而南昆仑城的三百海警军,在见到刘兴的船队后,先是一惊,再是一震,最后和刘兴等人一样陷入了无尽的狂欢,欢喜当中。

    于是海警军一面给船队进行了补给,各船员也在城内洗漱,沐浴,休整了十日。

    七月五日。

    船队再次出发向东绕过了西昆仑最南端,正式进入了西洋。

    而同一天,正在吕宋的刘建接到了南昆仑城和刘兴发来的两份电报,大喜过望。

    这些人都将是我华夏英雄也。

第四百三十九章:震服泰西诸国

    就在刘兴船队进入西洋,李出源计划再派出小股船队向北探索之时。

    八月六日。

    在地中海巡航的第一舰队也已顺利到达镇西城。

    自去年华汉国建立镇西城,开始建造运河,到六千人击败奥斯曼十万大军,再到如今第一舰队进入地中海。

    一桩桩一件件都冲击着整个泰西和西洋诸国的神经和见识。

    特别是第一舰队一路炮轰了巴塞罗那,马赛和蒙特卡洛。

    将这三城付之一炬后,便扬长而去。

    更让一众泰西诸国惊骇不已的是,阿拉贡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及法兰西麾下各个公国原本打算派使者前去交涉,但是来多少就被凌战杀多少。

    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这让两国一时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但凌战根本不给两国任何机会,而是继续向东航行,直接前往了镇西城。

    而这时,经过几百万人,耗时一年,分三半修建的运河东部已经可以勉强保证两艏八千料福船并排通航。

    而在西洋总督韩雍的带领下,运河中线和西线也在加紧施工,同时从尼罗河过来的引水渠也已修通,南北两个大湖泊也在最后的挖掘当中。

    各项工程预计最多再过两年,便可全部建成。

    届时不仅船队可以由此畅通进入西洋,泰西诸地,华汉国的影响力也会因此提升到新的高度。

    当世无人可比。

    而在镇西城停留数日后。

    凌战便率领船队沿着已经修通的运河东线,前往西洋,准备返航。

    至于泰西剩下诸事。

    有韩雍负责,另外还有刘秉所统领的十万大军。

    有此大军在此,不怕泰西诸国敢有任何抵抗。

    不然奥斯曼,葡萄牙,巴塞罗那,马赛等就是最好的警示。

    而随着第一舰队匆匆的来,又匆匆的离去。

    也意味着华汉国西进大军已完成最初的规划和计划,除去运河还需要建造外,便已再无他事需要处理。

    然而这时,整个泰西诸国确并未因为华汉国的离去而平静。

    法兰西旗下的安茹,勃良第,奥尔良等公国因为马赛被付之一炬对华汉国极为愤怒,本想请示法王查理七世出兵。

    然而查理七世确惧怕华汉国的实力,而选择了退缩,这让各公国对于查理七世非常不满。

    另一边的英格兰也对比落井下石,巡视法兰西如今出现乱局,好坐收渔利。

    在英格兰看来,反正华汉国如今还在地中海地区,影响不到自己,而英格兰如今也没有力量前往地中海,与华汉国取得联系。

    自然先解决如今困局,赢得与法兰西在大陆上的争夺,拉锯是最佳选择。

    不仅英法,泰西中部,特别是哈布斯堡家族所控制的神圣罗马帝国及旗下各王国,公国,也对华汉国扶持拜占庭插手巴尔干地区诸国非常不满。

    但是因为波兰,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在之前十字军东征之时被杀,波兰,匈牙利出现乱局。

    作为近在咫尺的哈布斯堡家族,也想就此机会插手波兰,匈牙利,让其臣服,依附,甚至并入帝国之中。

    故而暂时也没有插手华汉国诸事。

    至于巴尔干诸国。

    因为自身弱小,而且也刚刚从奥斯曼国内独立出来。

    自然也愿意接受拜占庭国和华汉国的干预与统治。

    诸国也成为了继拜占庭后,最早接受华汉国火器的国家。

    同时诸国也和亚平宁诸国一样,是最早派出使者前往镇西城,希望如第一舰队通过东线运河前往西洋,往东方出使朝贡。

    对此韩雍暂时婉拒。

    毕竟按刘建计划,等运河彻底修通,这些国家再去朝拜不迟。

    何况如今中土,中原还在大明手中,目前华汉国还没有进攻大明的计划。

    加上警备军各部目前主要任务还是修建运河。

    故而这些人暂时还不能前往东方。

    不过这之中也有一部分例外。

    那就是拜占庭国和亚平宁诸国的一些学者,画家,工匠等等则跟随一部分华汉国返航的船队,前往了东方。

    最后被刘建安置在了马六甲海峡东侧,建兴省的安和县内。

    虽然如今刘建并不太看重这些来自西方的学者,工匠,各种学家。

    但是能够把他们弄来东方,而让整个泰西以后的文艺复兴进程彻底打断。

    刘建到是很乐意看到的。

    至于安和县,这里本就是与西洋贸易之地。

    县内各城镇乡都有大量西洋人在此贸易,立足。

    多一些西方人,泰西人并无不妥。

    何况在见识到灯火通明,夜晚如白昼一般的灯光,以及巨大无比,人潮拥挤的安和县后。

    这些来自西方的泰西学者,学家们也被眼前繁荣之景深深吸引。

    想想如今拜占庭国和西方世界混乱不堪,虽然听说这安和县还不是东方强国的核心区,但就算如此,怎么也比得了那混乱不堪,又被教廷掌控的西方要好吧。

    自然众多学者也在安和县安家,立足,最后渐渐融入了华汉国之中。

    当然这些人并没有汉人的福利和待遇,待遇和南洋土著差不多。

    不过要是他们好好表现,就如刚到不久就纷纷更换汉名汉姓,学习汉字,汉语,好学一般。

    未来刘建如吸纳南洋土著,给他们一个汉人身份,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只要不引来天方人和昆仑奴,其他人刘建到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何况这些还是在拜占庭灭国之后,返回西方,让西方各国更快的从中世纪的枷锁当中解脱的拜占庭学者,工匠。

    除去各国外,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如今也不平静。

    得到了华汉国的资助和扶持,加上阿拉贡王城巴塞罗那被烧,被炸。

    也让阿拉贡王国一时陷入混乱和衰弱。

    格拉纳达国趁此之时,派出大军前往征讨。

    拿下了阿拉贡王国控制的木尔西亚和巴伦西亚南部。

    加上已经被华汉国占据的巴利阿里群岛上两千警备军的威胁。

    如今阿拉贡王国已经有了亡国危机。

    国王斐迪南也被斩杀。

    最后还是诺瓦拉王国国王胡安二世和卡斯蒂亚王国国王另一个胡安二世的联合打击下,最终将格拉纳达击退。

    阿拉贡王位也由诺瓦拉国王继承,而卡斯蒂亚则获得了木尔西亚之地。

    后来二人商议,决定暂时没有力量和华汉国抗衡。

    于是卡斯蒂亚和阿拉贡两国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镇西城。

    希望能够如格拉纳达一般,与华汉国贸易,接受华汉国十条,并获得华汉国的火器及商品。

    对此韩雍自是乐意签约。

    反正华汉国只需要坐看成败。

    等你们随便征伐,攻打即可。

    只要不影响华汉国的大势,计划即可。

    不过听说华汉国和卡斯蒂亚两国签约,格拉纳达国国王穆罕默德非得生气,派人前往安达卢西亚中华汉国的贸易点进行破坏,想以此警告华汉国一番。

    但华汉国哪里会忍下这口气。

    十月十二日。

    刘秉亲自率领一万警备军在直布罗陀集结。

    并分三路向北,一路击败了格拉纳达的援兵,一路由刘秉亲自率领,占领了安达卢西亚的首辅塞维尼亚,最后一路也一路拿下了科尔多瓦和哈恩,彻底切断了由北方进入安达卢西亚的交通通道。

    同时刘秉派出使者前往格拉纳达城,要求穆罕默德投降。

    在警备军强大的军事和国势压力下,穆罕默德只得选择投降。

    不过刘秉并不打算就此灭亡格拉纳达。

    于是在与格拉纳达签订了新的和议,获得了整个安达卢西亚地区作为华汉国势力范围后后。

    刘秉便率军退回直布罗陀。

第四百四十章:返航

    安平五年八月十日。

    定东城内。

    看着向北远去的二十艏远洋福船和其中两千军士。

    李出源心中黯然神伤。

    这两千人是由各地据点守备力量之中抽调而来。

    而李出源原本打算亲自带队。

    但想着大部分刚刚狂欢一月,急着返航,又需要将各种物资,金银和一些东大陆资源运回国内。

    还要准备淡水和补给。

    这些都需要李出源一一处理,负责,协调。

    故而北上船队也只能交由定东城守备队长大都尉王瀚负责了。

    不过王瀚到也不推辞,这可是扬名立万,名留青史的大事,而且要是考察顺利返回,加官进衔,那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何况刘兴,王财钢,李出源等人都已离去,那这东大陆地区军衔,官职最高的也就是王瀚了。

    虽然要不了多久,自己和留下来的各地三万多驻军会在之后陆续移交,换防回国。

    但至少一两年之内,自己都会成为东大陆实际管理者。

    等回去后,以后晋升为将军,也是早晚的事。

    自然也让王瀚更加主动接过了这次向北探索的任务。

    当然因为王瀚是定东城为守备队长的关系,故而也对于定东城以北,东大陆东海岸的一些情况有一定了解。

    听说由定东城向北不远就会遇到一处急弯,之后船队便会向东航行。

    又听说此地北方是一出巨大无比,又有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土著部落也不少。

    这些都让王瀚极为好奇,如今有机会亲自去探查一番。

    王瀚自然不会错过。

    送走王瀚后,李出源便开始安排一队队马车,并南北各据点派出运输船运来各种物资,前来新口集中。

    自华汉国进入东大陆以来,不仅带来非常先进的技术,工业品和文化,这被土著民称为神兽的马匹,也被带入了东大陆。

    特别是新旅城,新陆城,新金门城,新汉城等地。

    更是非常适合养马,建立马场。

    故而之后的一些补给船也带来了大量的马匹,牛羊,鸡鸭,黑猪等等。

    马场,牛棚,羊圈,鸡场,鸭场,猪圈等等也在此纷纷建立。

    也让各地可以吃到非常新鲜的各种肉类。

    加上各地组织船队出海捕鱼,捕捉各种海产品带回食用。

    甚至做成肉干,鱼干等方便携带,这些新食物不仅各军,各土著民也都对此喜爱不已,学着各军,用筷子吃饭,用石锅,铁锅烹调各种美食。

    特别是如土豆烧牛肉,青椒肉丝,炒花生,烤红薯,烤玉米等等。

    更是让一众土著馋出了口水,原来这些东西还可以这样食用啊。

    更别说一些跟来的伙夫,庖厨们发现这花生,橡胶树种子内含有大量的油脂,于是拿出一些花生和橡胶树种子来榨油,炼油。

    练出的食用油又用来炒菜,也让各种食物更加美味无比。

    如此美味佳肴,也被土著称为神食,每次用餐前都要祷告一番才动筷子吃饭。

    不仅是各种家禽肉类。

    小麦,大米,高粱,大豆等粮食,还有各种蔬菜,水果也被各地驻军组织土著民一起开垦,开荒。

    而这些土著民,特别是大陆中部的土著民本身就有一定的种植,开垦水平,加上这个时代最会种地的汉人手把手的教授,再加上这里的土地也比想象当中肥沃得多,以及各种新式农具,玻璃温室的使用。

    故而第二年秋天,东大陆各地都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虽然开垦的土地并不算多,各地全部加一起也就是几万亩而已。

    但这也意味着以后东大陆也会自己种出粮食,蔬菜,加上还未开发的东大陆南方,以及还没有考察完全的东大陆北部。

    再加上各地养殖场和沿海捕鱼业。

    未来东大陆自给自足,不再由中原运送粮食,那也是早晚的事。

    一车车物资,资源源源不断的由各地向新口城集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搬运。

    到九月二十六日,新口城内也堆积了大量的货物,物资。

    李出源便安排人准备装船,顺已经标记好的大汉洋中部各岛礁,返回国内。

    而正在这时,向北航行的王瀚顺利返回了定东城,并派人连夜整理了各种新绘制的海图,地图,舆图,派快马将地图和自己的信送给还在新口城的李出源。

    这次王瀚北上,虽然没有如各地一般建立据点,但是设下界碑,建立高塔王瀚可没有忘记。

    自由定东城北上开始。

    王瀚航行三日,便转道向东,又走六日,到达了那处大河河口。

    这条后来被刘建定名为东金江的宽阔大河,也让王瀚等人一时失神。

    原来这世上还有这些宽大的河流啊。

    之后王瀚分出五百人带了十五条船深入内河考察,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向东航行。

    而这不考察不知道,一考察吓一跳。

    这东金江河道不仅宽大,而且流域面积极为广大。

    内部分叉,支流众多。

    特别是众人还在河流深处大陆东北方向发现了五个大的湖泊。

    这些湖泊之大,且各自相连,也远超众人的认识。

    而更让众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众人通过这后来被刘建定名为北陆湖(苏必利尔湖),新笠湖(密歇根湖),新大陆湖(休伦湖),新巨野湖(伊利湖)和安平湖(安大略湖)等大湖向东,

    又经过一条被刘建称为静安河(圣劳伦斯河)长河,最后居然还与王瀚北上的船队汇合在了一起。

    感情这东大陆内部的河流和湖泊居然是可以联通的啊。

    这一大发现也让王瀚震惊之余,也极为兴奋。

    只是听船队所言,这东大路内陆地区经常会挂起一阵阵可以把人吹上天的巨大风暴。

    听土著所言,这些风暴非常凶险,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所幸船队一路上并没有遇到。

    王瀚听后,心有余悸,不过既然一切顺利,且如今暂时还不用担心这风暴之事,等以后彻底开发东大陆之时,再来想办法应对不迟。

    何况与船队顺利汇合,加上这里也开始寒冷起来。

    王瀚也没有继续北上的动力了。

    于是船队吊头向南,开始沿海岸线原路返航。

    得知王瀚返航,又得知这东大陆内陆地区居然可以通过河流连接各地。

    加上其广大的流域面积和超大的大平原地区。

    都让李出源兴奋不已。

    幸好自己派人去探查了一番啊。

    不然就亏大发了。

    如今万事俱备,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各种物资也已准备完毕。

    一去两年。

    是时候启程回国了。

    站在船头上,回头看着远去的东大陆沿岸。

    李出源心中忽然又生出了一丝悲凉。

    看着吧,未来东大陆必然会成为我华夏万民又一大风水宝地。

第四百四十一章:两年发展

    安平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经过四个月的航行,李出源带着船队到达淡水城码头。

    加上十天前,刘兴的船队由西洋快速返回。

    东大陆和环球航行正是结束。

    这次长距离出航,不仅证明了刘建所言地球是球体的结论,也检验了刘建设计的远洋福船的可靠性。

    随着金鸡纳树,橡胶树在南洋,东北,东洋,南洲等地播种,培育。

    土豆,红薯,玉米,花生等等也在农业部的农学家的培育下,顺利发芽。

    刘建命人从东大陆带回的各种特产,也已全部在各地生根发芽。

    而东大陆特产,也由此风靡一时,特别是土豆,红薯,玉米,花生,以及辣椒,花生油等等。

    也成为各地商铺,餐馆新上菜品,美食,而被众人追逐,追捧。

    而随着东大陆航行和环球航行的结束,泰西诸国签订和议和运河逐渐修造。

    刘建与华汉国的影响力,也因此提高到了新的量级和高度。

    当然,这两年刘建和华汉国的重心虽然是对外航行,但是在华汉国内部发展,刘建和众人也并没有放松下来。

    首先是东北地区的开发已经深入到了东北大地每一个地方,而岭北矿产也开始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挖掘。

    一队队探险队穿着厚厚的棉服,毛皮衣服,背着大皮包,深入到岭北各地探险,探索。

    他们以三大野人部和狗族,鹿族为向导,学着北方各部打造冰屋御寒休息,详细绘制着岭北大地的地形地貌和对各种资源进行标注。

    当然如今的探查仅仅是初步探查,很多都是表面和表层资源的探索,更深层的探索,勘探,目前技术还达不到。

    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这些探险队成为第一支到达北洋地区和进入北极圈的汉人部队。

    极昼极夜加上北极光。

    也让众人大开眼界。

    也正因为这次大规模岭北探查,也让华汉国对于岭北大地的控制力,影响力得到了加强。

    不过如今华汉国对于岭北的控制和影响还是局限于北海,列拿河以东,向西大部分地区并不属于华汉国所有,是属于另外几部野人部落所有,由此再往西便是金帐汗国的地盘了。

    原本刘建计划派出一小部分探险队组成西进军团,效法三大野人部落,先把那些个野人部落名义上归附,建立一些据点,慢慢控制岭北中部地区,最后再向西与金帐汗国决战,反正如今金帐汗国内部混乱不止,各种汗国,公国也都纷纷独立。

    要想对付,并不算难。

    但经深思熟虑后,刘建还是决定,先彻底控制岭北东部地区,之后再慢慢蚕食,西进不迟。

    虽然岭北暂时放弃全面占据,但对于倭国,朝鲜,暹罗,缅甸,榜噶刺,老挝等地,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南洲交趾,建兴,扶南,兴南诸省十五万警备军,巡警军,屯田军与三十万扈从军在刘建一声令下,对南洲各国,各土司发起了全面进攻。

    不服的被全部迁移到南屿洲,方丈岛以及新发现的大汉洋诸岛。

    顺从的则留下混编在各地安置。

    在东洋朝鲜和倭国也在第二舰队和第三军,第四军的联合攻击下,最终亡国,王室和贵族先迁入台湾,后又被迁往大汉洋诸岛分散安置。

    至于倭民和朝鲜民,则大部迁入岭北去和野人部生活,并留在岭北大地挖矿,修路,筑城,当苦力,服劳役。

    两年时间,东洋,南洲尽数归刘建所有,华汉国因此得民四千五百万人。

    加上原有的三千多万。

    华汉国如今总人口已经突破八千万大关。

    不过其中大部分人,特别是哪些非汉人,要么分散各地,一地最多十来万,要么陆续迁入南屿洲,方丈岛诸岛,之后又陆续迁入大汉洋诸岛和岭北等地。

    让其挖矿,劳役,自生自灭。

    顺从的人也会逐渐汉化,加上如今两千多万汉人以后肯定会人口大爆炸。

    此消彼长,南洋,东洋,南洲,岭北等地,最后只会成为汉人故土。

    当然刘建之所以能短时间内控制这么大的地盘,除去远超时代的军力和实力外。

    已经在大规模修建的铁路,公路和如下饺子一般下水舾装的轮船,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今鸡笼造船厂最新下水的轮船已经达到了标排一万八千吨,满排两万六千吨。

    配四台最新的三胀四缸机,单台马力已经达八千匹,另有万匹动力的最新三胀机还在试制当中。

    四台八千匹,合计三万二千匹,如此强劲动力,足可保证这艏这个时代第一艏两万吨轮船,巡航航速保持在二十二节。

    当然如今这艏轮船还刚刚下水,还在舾装,并未海试,加上这艏船是这一型之中第一艏,故而海试的周期会长一点,故而船厂预计这艏大船至少还得一年的时间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当然在这两年之中,由鸡笼造船厂和北面的金州,沧海两个造船厂合力打造和交用的轮船已有十五艏。

    其中最早的希望号五艏,标排五千吨的梦想号五艏,八千吨的海鸥号和一万两千吨的探索号两艏,一万五千吨的星河号一艏。

    这之中除去五艏希望号交由刘建乘坐,使用外,其他的都已交给了永兴船运商行,用作各地轮渡运输所用。

    而这艏刚刚下水的两万吨轮船,刘建已打算作为自己的皇家旗舰所用,之后的新造的船便用作各地运输,船运所用。

    除去轮船外,三座新式造船厂还打造了五千吨,万吨和一万五千吨的集装箱运输船各五艏,一万五千吨的矿石船和油船各一艏。

    随着两万吨级轮船投产,未来两万吨的运输船,甚至三万吨的运输船只会越造越多,越造越大。

    与运输船和轮船已经开始大批量建造相比,战船目前就要少许多了。

    至今为止三大造船厂也就只打造了三艏黄鹄级护卫舰,并全部配备禁卫海军。

    虽然刘建已经完成了驱逐舰,巡洋舰和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特别是刘建设计了一艏标排两万吨,满排近三万吨级的大型战列舰。

    只不过如今以风帆战列舰为主力的海军已经足够了,故而刘建和众人觉得,还是先以民船为主,战舰可以放在下一步进行打造。

    除去轮船,蒸汽机车也已在各地全面量产。

    吕宋,交趾,兴南,沧海,金州,河口,武穆,扶南八个全新的机车厂在两年内陆续投用,生产。

    各地铁轨道改造和新建铁路也已陆续动工。

    预计未来五年,东北和南洲主干线路全面建成,十到十五年铁路便可联通各地主要城镇,乡村。

    二十到三十年后,刘建计划如今十万人以上的城镇和乡村全面通铁路。

    加上公路建设。

    未来可期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051/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豪贾最新章节! 作者:风鵿所写的《大明豪贾》为转载作品,大明豪贾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豪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豪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豪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豪贾介绍:
刘建穿越了,复生明朝浙江一富商巨贾家中。如今的大明虽强盛,然内部问题已经开始显现。社会问题也已凸显。拥有现代人思维,熟悉历史的刘建。又能走出怎样的人生。又能以一己之力,扭转千年变局吗。刘建以不一样的方式能否改变大明的命运,改变华夏千年的命运吗。大明豪贾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豪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豪贾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