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紧迫的时间
幻熙号飞船驾驶室空间里,墨辰静静地看着在第三次地月战争结束之后,地表人类中的幸存者和地底的亚特兰蒂斯人类,开始逐渐沟通,共同组建新的地球人族秩序的景象,他的心底却并没有感到欣慰,反而渐渐的皱起了眉头,只见他自言自语的说道:
“第三次地月战争之后,地表人类幸存者总数7900万人左右,这和战前的将近76亿人口相比,其幸存者和遇难者比率在1%上下浮动。
而这些幸存者里面,还包括了那些在第三次地月战争期间,因为各种意外和灾难,而导致的肢体伤残,以及病重奄奄一息的地表人类在内…
这就相当于平均一百个人里面只能活下来一个人…
惨,实在是太惨了。”
说到最后,墨辰忍不住仰头长叹。
感慨了一会儿第三次地月战争期间,地表人类的惨烈幸存比,墨辰心情稍稍平静之后,唤出了试炼面板,查看此次试炼任务的完成进度情况。
“07次试炼,各任务完成进度列表如下:
1见证太阳系以下文明的起源(4/4)
卓尔金文明的起源(1/1)
第一代火星文明的起源(1/1)
甘尔夏文明的起源(1/1)
人类的起源(1/1)
2找到恐龙灭绝的真相(1/1)
3找到猎户座文明的来历(1/1)
4见证人类以下文明的起源(4/4)
亚特兰蒂斯文明(1/1)
华夏文明(1/1)
苏美尔文明(1/1)
玛雅文明(1/1)
5见证太阳系高灵界与低灵界的起源(2/2)
6见证阿尔拉文明的起源和灭绝(2/2)
7与人类中的以下成员对话(5/5)
乔达摩·悉达多(1/1)
李耳(1/1)
孔丘(1/1)
yahushua(1/1)
muhammad(1/1)
8见证救赎之日的始末(2/2)
9接触人类的主神(0/1)
10见证人类与天人的战争(0/1)”
看完试炼面板上的任务,墨辰想了想,又唤出了游戏面板,切换到官方资讯界面,登陆了上去,然后查看起16.0版本各阵营的主线任务完成情况:
“关于《亿载春秋》16.0版本,玩家各归属势力的主线任务。
1金星
坎尔姆文明——拴羊行动(完)
2地球
亚特兰蒂斯文明——第三次地月战争(完)
地表人类文明——大灾变(完)
地表人类文明——救赎之日(完)
3火星
甘尔夏文明——靛蓝计划(完)”
墨辰浏览了一遍各阵营的主线任务推进情况,当他见到各阵营的主线任务都已经变为了完成状态后,他的脸上露出一抹讶然,说道:
“各阵营主线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那按照惯例,岂不是说16.0版本也快要停服更新了?
可我此次试炼任务里面,第9个接触人类主神的任务,还是未完成状态。
…不行,我必须得快点行动了,如果在这次的版本更新前,我还没有完成接触人类主神的任务,那到了下一个版本,谁都不敢肯定还会不会有人类主神出现。
要是这个版本因为错过了人类主神,而没有完成接触人类主神的任务,到了下个版本又不会有人类主神出现的剧情,那我岂不是说就会有一个试炼任务没完成?
若是因为这个试炼任务没完成,而导致此次试炼世界的任务失败,那我在这次试炼世界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不行,我必须得赶快行动!”
越想内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越重的墨辰,当即从幻熙号飞船驾驶室空间里离开,然后前往张凌此时所在的地方。
在乞力马扎罗山上面建立起来的救赎基地里面,正和战后临时联邦的人类领袖们交谈的张凌,忽的似有所觉。
接着,对墨辰同样进行着监控的张凌,用觉知神念扫了一眼对墨辰的监控画面后,发现墨辰正在朝他这里赶来的景象,他不禁在心底暗道:
“我特意把自己的行踪暴露给这个小家伙,等了这么久,这个小家伙终于是知道要主动过来找我了么…”
对于墨辰的想法和动作都了如指掌的张凌,心底暗暗说完这话之后,脸上原本和战后临时联邦的人类领袖们交谈的神情丝毫不变,继续和领袖们讨论着关乎整个地球人族未来发展走向的一系列重大决议事项。
救赎之日在公众面前露了一次面之后,张凌便以新的载体的形象,先后与亚特兰蒂斯人类和地表人类的幸存者的领袖们进行了接触,并表明了他自己的身份。
而面对张凌展露出来的强悍力量,无论是亚特兰蒂斯人类的阴阳领袖和诸多联盟负责人,还是地表人类幸存者中的财阀精英们,即使心里有所不满,但也不敢表露出来,纷纷表示折服,甘愿接受张凌的领导。
在这种背景下,张凌很容易便成为了地球莫利里亚人族的领导者,并开始接手战后地球人族的秩序重建等工作。
从幻熙号飞船驾驶室空间里离开的墨辰,通过对张凌的监控画面,很快便来到了乞力马扎罗山的上空。
借助灵觉视角,观察着建造在乞力马扎罗山中的救赎基地,看着在基地附近不断起飞和降落的亚特兰蒂斯飞船,墨辰嘴里嘀咕着说道:
“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和张凌接触呢?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张凌已经是纯无体生命了,而根据他显露出来的那些能力,好像就是以我现在这种矩一级的灵场生命,在他手里都不见得能讨到便宜…”
就在墨辰身体被幻熙的反侦测力场屏蔽,思考着接下来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和方式与张凌接触的时候,在救赎基地的正门上空几十米的高度上,突然泛起了一阵空间涟漪。
看到这一幕,正在思考当中的墨辰,眸子陡然一眯:“这是…”
几秒后,泛起空间涟漪的空间位置上,显露出了四道身影。
这四道身影墨辰并不陌生,其中一个是坎尔姆文明三大主神之一的晨萨,另一个则是和晨萨关系匪浅的青火。
至于其余两人,则属于是晨萨的两个手下,都是在高级灵场生命的层次。
这四道身影的凭空出现和能够悬浮在半空的能力,很快就吸引了救赎基地正门口过往的亚特兰蒂斯人类的惊奇关注目光。
第737章 随手冻结
救赎基地内,正在和战后临时联邦各势力的领袖们商讨各类事项的张凌,在救赎基地正门上空出现空间涟漪的时候,他的觉知神念就已经悄无声息的扫了过去,随后便知道了空间涟漪那头,将要过来的人员身份和数量,以及实力等信息情况。
在读取完晨萨和青火等四名灵场生命的所有信息之后,救赎基地内的张凌,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随后,便见张凌对依旧正在对一些重要事项讨论的各势力领袖们说道:“大家暂停一会儿讨论,门口来了几位客人,我们先接待一下他们。”
说着,张凌意念微动,下一秒,出现在救赎基地上空还不到半分钟的晨萨和青火等四名灵场生命,突然感觉眼前一花,等他们反应过来之后,却骇然的发现他们已经被从救赎基地上空转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面对这个突然的变故,跟随在晨萨身后的两名高级灵场生命,当即就想要调动体能的灵场能量,以进行警戒。
然而,很快这两名高级灵场生命就发现,他们竟然无法调动自己体内的力量了!
在平时,他们想要调动各自体内的灵场能量容易的如指臂使一般,可是现在他们却不知道自己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说,原本储存在他们灵核内的灵场能量,是流动的汹涌海浪,那么在他们现在的灵觉感知里,他们灵核内的灵场能量,则是已经变为了一潭无法被调动,陷入沉寂状态的死水。
灵核内的灵场能量无法被调动,对于灵场生命而言,就相当于被冻结了全身的力量,虽然他们现在四肢和大脑还能自由活动,但却再也不能施展各种灵场层面的手段神通。
用灵觉探查出了自己身上的问题之后,这两名高级灵场生命脸上皆是露出了惊惧的神色。
其实不仅仅是这两名高级灵场生命体内的灵核出现了无法调动灵场能量的情况,身为坎尔姆文明三大主神之一的晨萨,其自身灵核内的灵场能量同样也是变为了被冻结的状态,只是晨萨的心理素质更加强大,没有像他的两名高级灵场生命随从那样把内心的惊惧表现在脸上。
这四名灵场生命里面,也就只有青火没有出现这种灵核内的灵场能量被冻结的情况。
救赎基地内的张凌,坐在一把高档的合金轮转式椅子上,审视着被自己瞬移到了基地内来的晨萨四人,他的眼底忽然略过一丝隐晦的恶趣味。
只见张凌看着晨萨四人,淡淡开口问道:“不知坎尔姆文明的晨萨主神过来有何贵干?”
闻言,由于无法调动灵核内的灵场能量,一身本事相当于废了**成的晨萨,这才把目光从对体内灵核问题上的研究,转移到了房间里的张凌等人身上。
不过仅仅是大概的看了一眼这间房子里的人,晨萨就已经认出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不少亚特兰蒂斯文明联盟势力的领袖,尤其是地位最高的阴阳领袖,晨萨平时在研究亚特兰蒂斯文明资料的时候,都会有接触到这些领袖的信息。
而从这个房间里聚集了如此多的亚特兰蒂斯文明联盟领袖的场面上,晨萨心底也是很快猜测到了一些事情。
心底的想法一闪而逝,晨萨的脸上却是没有流露出太多的表情,只见晨萨面露笑容,但眸子微微眯起的,朝着张凌等人所在的方向询问:
“既然你们知道我的身份,为什么还要用如此无礼的方式,在丝毫不通知的情况下,就把我和我的随从给带到这个房间里来?”
对于晨萨这看似温和,但语气中隐隐带着丝丝不满和质问的语气,房间里的一众亚特兰蒂斯各联盟领袖,以及地表人类中的财阀精英等代表,都很是默契的把目光都看向了正坐在椅子上,一脸玩味之色的张凌身上。
见房间内一众亚特兰蒂斯各联盟领袖这副模样,晨萨原本只是微微眯起的眸子,又眯起了几分,他顺着众人的目光,看着同样正注视着他的张凌,斟酌着言辞的问:“你是?”
见状,张凌眉头一挑,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回答:“我叫张凌,地球人类这片的扛把子,如果按照你们坎尔姆文明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主神。”
张凌这般随意的自我介绍说完,晨萨眯着的眸子,猛的一睁,惊疑不定的问道:“人类主神?难道就是你把月球要塞和上面的阿尔拉一族给灭掉的?”
闻言,张凌嘴角一笑,点了点头,回道:“没错,是我干的。”
见张凌点头承认,晨萨脸色渐渐的变的难看起来。对于月球要塞和阿尔拉一族的突然消失,一直在金星高灵界关注着战况的坎尔姆文明一众灵场生命们,也是感到极为震惊。
甚至,在得知到这件事之后,晨萨还亲自前往月球要塞原本悬停在亚洲上空时的高度位置,利用自身强大的灵觉仔细探查了一番。
而按照他亲自探查的结果,他发现,月球要塞不仅仅是消失,或者说被单纯的摧毁那么简单。
因为,晨萨在探查后,发现月球要塞并没有被摧毁分解成物质层面的最基本粒子,也即是原子状态。
晨萨得出这个结论的证据,是他在探查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月球要塞原本所在的位置范围内的基本粒子密度有什么异常。
在检查了物质层面的环境之后,晨萨又探查了事发区域内能量层面的情况,发现依旧没有什么异常。
接着,心底对月球要塞突然消失的原因,越来越感到困惑的晨萨,又探查了九维度信息层面的情况,同样的,依旧还是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状况。
以晨萨如今29玄度的生命层次,他最高也只能是探查到九维度的信息层面,再往上的玄无维度,已经超过了他当前的能力范围。
然而,即使只是探查了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玄无维度的情况,晨萨就已经是感到非常震惊了。
他完全无法想象,究竟会是何种层次的力量,能够把月球要塞摧毁的连物质层面的基本粒子都不剩,连能量层面的多余能量都没有,连信息层面的一个信息节点都没有外漏。
这种手段,在晨萨看来,已经不仅仅是用所谓的摧毁就能够描述的了。
第738章 臣服
因为,如果月球要塞是被歼星级武器摧毁,然后爆炸,那么月球要塞爆炸后,四分五裂的残骸,绝对会在行星引力作用下,进入地球大气层形成陨石雨。
而现在的结果,却是月球要塞不仅没有爆炸形成无数块大大小小的陨石,甚至都没有变成物质层面最基本的粒子原子。
有鉴于此,晨萨觉得用“摧毁”一词来描述月球要塞的突然消失,是非常不恰当的,在他看来,用“抹除”这个词来描述月球要塞的消失更合适。
从多个玄无维度上,从存在的最根本层面上,把月球要塞抹除掉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月球要塞就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这是晨萨在对月球要塞的突然消失事件,经过一番认真探查后,得出的结论。
晨萨自认仅凭自己的力量,都无法击败拥有月球要塞作为依仗的阿尔拉一族,更不用说,仅凭他一人之力就把月球要塞摧毁了,这是他完全办不到的事情。
事实上,不仅仅是他办不到,包括坎尔姆文明的另外两位主神,卡利普恩和暮,同样也都做不到。
也因为如此,在见到张凌点头承认是他把月球要塞抹除掉的时候,晨萨才会脸色变的很是难看。
不过,晨萨倒也因此,很快就想通了自己体内灵核的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十有**,是张凌搞的鬼。
对于一个都能够把月球要塞抹除掉的强大存在,晨萨毫不怀疑张凌是否具备镇压他灵核的能力。
看着晨萨逐渐难看的脸色,能够同步读取晨萨的思维活动和所有信息的张凌,淡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罢了,看你这个样子,一时半会儿都不能正常聊天,我还是把你们坎尔姆文明的另外两个所谓的主神也请过来吧。
等你们三个都到齐了,大家说话和谈事情想来也会快上不少。”
这般说着,张凌意念微动,下一秒,房间里又多出来两道身影,正是坎尔姆文明的另外两大主神——卡利普恩和暮。
看到被瞬间转移过来的卡利普恩和暮,原本还沉浸在自我思索中的晨萨,脸上神情猛然大变。
把两名比晨萨还要强的坎尔姆主神,从高灵界瞬移到地球所在的物质世界,这其中所需要的能量和手段,晨萨仅仅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经过刚才对月球要塞被抹除,自己体内灵核被冻结,以及现在看到的卡利普恩和暮被瞬移过来的景象之后,晨萨对于张凌的能力算是彻底的心服口服。
不过,相比于对张凌的力量和手段有了几分了解的晨萨,显然刚刚才被莫名其妙瞬移过来的卡利普恩和暮,还是处于懵逼的状态。
两名29玄度的超灵生命,被人瞬间从各自所在的次元世界,瞬移到了物质世界,却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不仅如此,卡利普恩和暮很快发现,他们体内各自灵核中存储的灵场能量,竟然无法调动了,显然他们的灵核也是已经被张凌冻结。
就在晨萨神色大变的看着卡利普恩和暮,而暮和卡利普恩也是在大眼瞪小眼,一脸疑惑的时候,张凌说话了:
“三位坎尔姆文明的神,今天请你们过来,也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只是想做个声明。
关于过去,你们坎尔姆文明和地球人族之间的那些事情我也有过一些了解,但那些已经是过去式了,所以我不会去管过去坎尔姆文明和地球人族之间发生过什么,也不会去追究。
但是,现在地球人族既然已经是归我管,那么从此之后,地球人族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假如坎尔姆文明对地球人族敢再有某些不友好,乃至危险的想法和举动,可就别怪我不给三位面子了。”
对于张凌的这番话,已经见识过张凌能力和手段的晨萨,听完之后头虽然微低着,眼底却是略过一抹精芒。
张凌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清楚,如今地球人族他罩着,如果坎尔姆文明再敢把地球人族作为重返物质世界的桥头堡欺骗和利用,那么张凌极有可能就会对坎尔姆文明动手了。
联想到张凌展现出来的抹除月球要塞等手段,微低着头的晨萨,用颇为恭敬的语气回道:
“请地球人族的主神放心,我们回去一定会好好管束坎尔姆文明的子民,让坎尔姆文明和地球人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外交往来关系。”
见晨萨如此上道,张凌点了点头,随后便把目光看向了卡利普恩和暮这两名坎尔姆文明的主神。
在意识到张凌的恐怖实力之后,就一直有仔细观察着张凌动作的晨萨,在看到张凌的这个动作后,忙朝着不远处的卡利普恩和暮提醒了一句:“这是地球人族新诞生的主神。”
听到晨萨这话,已经活了六千多万年,早就比人精还人精的卡利普恩和暮,再联系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灵核冻结,以及被从高灵界转移到物质世界的情况,很快便想明白了这里面的缘由。
想明白了他们这是遭遇到了什么之后,再结合刚刚张凌说的那番声明话语,卡利普恩和暮互相看了一眼,随后皆是面容一肃,像晨萨一样,微低着头,用颇为恭敬的语气,说道:
“我们回去一定会好好教导坎尔姆的子民,让他们在以后和地球人族的接触中,保持足够的礼仪和尊敬。”
得到了卡利普恩、暮和晨萨,这三名坎尔姆文明主神的保证之后,张凌并没有再难为他们,又随便和他们聊了几句,就打发这三名主神走了。
正在乞力马扎罗山上空的墨辰,借助着监控张凌的视角,目睹了张凌把卡利普恩、暮和晨萨,瞬间转移到救赎基地,以及双方交流的全过程。
由于坎尔姆文明三大主神的灵场等级都已经超过了矩一级,要比墨辰还高。
所以这使得墨辰在平时并不敢用灵觉去随意窥探三大主神,不过现在也因为如此,使得墨辰并不知道卡利普恩、暮和晨萨,三人的灵核被冻结的事情。
这样一来,墨辰对于三大主神最后恭敬的和张凌说话,并先后做出保证的画面,就感到非常疑惑了。
不过,很快墨辰的疑惑就又变成了忐忑。因为卡利普恩、暮和晨萨,三人在从救赎基地走出,灵核从被冻结中恢复之后,就一刻都不再停留的从地球的物质层面,跃迁回了高灵界。
这三名坎尔姆文明的主神走了,墨辰就又该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张凌接触的问题了。
而就在坎尔姆文明的三大主神从救赎基地离开不久,张凌也暂时结束了和地球人族各方势力领袖的会议讨论,并从救赎基地内的房间走出。
乞力马扎罗山上空的墨辰,望着迈着悠闲步子从救赎基地内部走到外面平台上的张凌,他的眸子里露出了一抹犹豫的神色,不过很快这抹犹豫就消失不见。
下一秒,墨辰撤掉了身上的所有屏蔽力场和伪装,就这么以游戏中的本来面目,朝着张凌所在的方向飞去。
第739章 拜师
很快,墨辰的身影就落在了救赎基地正门前的宽阔广场上,而在距离他落地的位置不足百米远的地方,张凌正背对着墨辰,静静地负手而立,目光幽寂的望着远处的群山和云天景色。
落地后,墨辰没有去管从周围救赎基地的npc们眼中投来的好奇目光,径直的朝着张凌所在的方向走去。
不久,墨辰在距离张凌两三米远的地方站定,而此时张凌却依旧保持着背对着墨辰,负手而立的模样,好似并没有发现墨辰的到来一般。
监控了张凌这么久的墨辰,并不会天真的认为张凌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以张凌展现出来的那些足以毁天灭地的强悍能力,墨辰现在这样没有任何反侦查屏蔽力场的状态下,走到张凌背后,张凌是肯定可以察觉到的。
事实上,也是因为顾忌到张凌展现出的强悍能力,墨辰才会在短暂的思考过后,决定不再像先前接触老子、孔子和佛陀等圣贤那样,用各种幻化出来的虚假形象和张凌接触,而是用最简单,也是最能彰显诚意的真面目和张凌接触。
来到张凌身后站定,墨辰面容恭敬的朝着正负手而立背对着他的张凌,谦逊的说道:
“主神大人您好,未有通报,冒昧前来打扰您,还请见谅。”
听到墨辰这番谦逊礼貌的招呼言辞,负手而立的张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缓缓转过身,看着正微低着头站立着的墨辰,开口回道:
“和我说话,没必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什么事直说即可。”
闻言,心知张凌不喜啰嗦的墨辰,便也没有再客套,直接把早就想好的言辞说了出来:
“我叫墨辰,是一名异人,今天前来打扰主神大人,是仰慕您的无上威能,想要和您探讨一下修道方面的话题…”
异人,是《亿载春秋》游戏世界里的npc,对各阵营玩家们的称呼。
在救赎之日张凌公开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之后,《亿载春秋》游戏官方就把对各阵营玩家只能像透明人一样的看,却不能和npc互动的限制解除,让玩家重新恢复到了正常的游戏体验状态。
也因为如此,墨辰现在才得以正常的站在张凌面前。
静静地听着墨辰说完他来找自己的理由,张凌意味深长的看了墨辰一眼,然后嘴角带着一丝莫名笑意的说道:
“听你的意思,来这里是想要和我论道?若是这样,那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你还是回去吧,因为我现在很忙,也没有和一个素不相干的人论道的习惯。”
听到张凌如此回答,墨辰脸上神情微不可查的动了动,乍听之下张凌这是在表达拒绝的意思,但心思缜密的墨辰却从中听出了不一样的含义。
张凌不想和素不相干的人论道,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也可以理解成,墨辰现在和张凌没有关系。
但如果墨辰能和张凌建立关系,那么论道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
脑海里的思绪电光火石间,把张凌话里话外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分析了一遍之后,墨辰微低着头,恭敬的说道:
“不知要怎样才能有资格和主神大人您论道呢?”
闻言,张凌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容,回答:“你如果真的有诚意和我论道,那么现在就拜我为师。
你如果成为了我的徒弟,那我不仅会和你论道,还会教你很多你不知道的技能和知识。”
说到最后,张凌盯着墨辰的眸子已经微微眯起。
听到张凌竟然想要收自己为徒,面上保持着恭敬姿态的墨辰,脸上不禁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看到墨辰这副模样,张凌转过身去,负手而立的看着远方的景色,声音缥缈的说道:
“我时间有限,你最好现在就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否则我不会保证下一次你还能再像今天这样轻易的见到我。”
张凌的这句话,把陷入惊愕状态的墨辰瞬间拉回了现实,张凌时间有限,墨辰的时间又何尝不是很紧张?
如今16.0版本各阵营的主线任务已经完成,也许下一秒版本更新的通知就会来临。
有着试炼任务接触人类主神的硬性要求,墨辰必须要在版本更新前,把接触人类主神的试炼任务完成才行。
想到这里,墨辰脸上的犹豫一闪而过,只见他突然跪地朝着正背对着他负手而立的张凌,说道:
“墨辰愿拜主神大人为师!”
说完,他便按照华夏一族的拜师规矩,朝着张凌所在的方向行了三叩首之礼。
待墨辰三叩首结束之后,张凌一个瞬移,已是来到了墨辰的身前,他一边伸出手,一边面色和蔼的看着墨辰说道:
“古人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
既然今日墨辰你愿拜我张凌为师,那么为师自然也不能亏待了你这个徒弟,这本《玄修秘法》就作为拜师礼给你吧。”
闻言,墨辰心底并没有多大波动,因为如今他早已经是矩一级的灵场生命,论灵场等级已经是《亿载春秋》游戏世界里面,允许玩家能升级到的等级天花板。
在墨辰想来,张凌给他的这本修行秘法即使再精妙厉害,也不可能让墨辰超越的了《亿载春秋》游戏官方设定的最高等级限制。
不过墨辰的这些想法并没有逃得过张凌的双眼,只见张凌在把手里的一块巴掌大的浅蓝色立方体交到墨辰的手里面之后,他开口说道:
“《玄修秘法》是一套可以让修炼者的生命层次,进化到60玄度的高效修行方法。
不同于灵修那些需要灵气和能量子大环境,才能够修行的局限修行方法,《玄修秘法》即使是在灵气完全枯竭的死星上面,也可以让修炼者快速的修行,提升自身的玄度等级。”
原本对《玄修秘法》并不怎么在意的墨辰,在听完张凌的解释之后,他的眼底闪过一抹讶然。
墨辰当前在现实世界的生命层次是7玄度,且他所在的21世纪的地球,还属于灵气复苏的最早阶段,地球整体环境中的灵气又极为稀薄。
在这种情况下,张凌给他的这本,即使是在灵气枯竭的行星上,都能让人快速的修炼进化到60玄度的修行功法,对于墨辰的诱惑力无疑是极为巨大的。
想到这里,墨辰拿着浅蓝色立方体的右手紧了紧,他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恭敬的说道:“多谢师尊的赏赐。”
第740章 骇然的墨辰
见状,张凌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为师先给你安排个住处,等为师忙完了地球人族的事情,就会和你论道。
哦,对了,你的那个名为幻熙的生物飞船,也别让她在天上飘着了,给收回来吧,免得等这个世界更新后,你和她失联。”
如果说前面张凌给的《玄修秘法》让墨辰感到了激动和惊讶,那么现在张凌用平和的语气,提到幻熙的这些话语,就让墨辰感到骇然了。
望着墨辰一脸骇然的神色,张凌倒没有感到意外,毕竟墨辰并不知道他在监控张凌的时候,张凌同样也在监控着他。
不过,为了让墨辰不胡思乱想,张凌还是颇有深意的说了一句:
“不必这般惊讶,要知道,当你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同样也在凝视着你。”
说完这句话,张凌便不再多言,转身朝着救赎基地的大门方向走去,他相信以墨辰的智慧不难理解他这番话里的意思。
望着张凌离去的背影,被张凌这番话说的一愣的墨辰,在心底琢磨了几秒这句话的意思之后,很快就露出了明悟的神色,随后他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张凌离去的方向快步跟了上去。
在张凌的吩咐下,地球人族各方势力的领袖们,很快就在救赎基地里面,给墨辰安排好了一个居住的房间,至此墨辰便就在救赎基地住了下来。
作为人类主神和领导者的张凌,在第三次地月战争结束之后,确实非常忙。
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文明的重任压在张凌的肩膀上面,使得他一天到晚不是在和各势力领袖开会,就是在处理地球人族各方面的重建工作。
因为张凌太过忙碌,一直在心心念念着想要尽快完成试炼任务的墨辰,也是不得不被迫的耐下心来,待在救赎基地里面,安心的等着张凌把一切工作忙完。
而就在墨辰拜张凌为师,入住救赎基地的第六天,墨辰的视野中突然自动弹出了一条提示消息:
“叮~亲爱的玩家您好,鉴于16.0版本各阵营设定的主线任务游戏剧情皆已结束。
按照游戏版本更新的相关规定,《亿载春秋》游戏全服将会于明天中午12:00:00,进入为期24天的游戏版本更新期。
由于游戏更新,给广大玩家所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当墨辰看到这条通知提示消息的时候,他的眉头不禁一跳,因为到目前为止试炼面板上“接触人类主神”的任务,依旧显示的是未完成状态。
而现在这条版本更新的通知提示一出,也就代表着16.0版本的游戏世界马上就要进入更新期。
到时候各阵营的玩家都会因为版本更新,而被从游戏世界强制下线。
然而,不管墨辰再如何急躁,面对每天异常忙碌,又掌握着强悍力量的张凌,他也都是无计可施,只能不甘心的等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游戏更新的那一刻到来。
终于,到了16.0版本的更新时间。
此时,墨辰正站在救赎基地外的宽阔广场上面,重重的叹了口气之后,他便就这样站立在原地,静静等待着被游戏程序的强制下线。
随着距离游戏更新的时间越来越近,墨辰的视野中自动弹出了游戏面板。
整个游戏面板主体背景呈现白色透明状态,在白色透明的游戏面板中间,只有一组刺目的红色数字,在有规律的跳动着:
“进入版本更新倒计时,
84、83、82…
66、65…
21、20、19…
10、9、8…
3、2、1、0,请您下线~”
伴随着“请您下线”这四个字在脑海里响起,墨辰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心情有些压抑的准备从游戏世界离开。
然而,等又过了大约十秒钟,墨辰睁开眼之后,却发现自己依旧还是站在救赎基地大门外的宽阔广场上面,而不是像他预想中的那样,被从游戏世界强制下线,意识回归到游戏舱里躺着的**里面。
“奇怪,我为什么没有被强制下线?”
灵觉离体,对着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体前后左右检查了一圈之后,没有发现异常的墨辰,一脸惊奇不解的自语。
就在墨辰因为到了被游戏强制下线时间,自己却没有被强制下线的事情而感到困惑的时候,张凌的身影突然毫无声息,犹如幽灵一般凭空出现在了墨辰的身边。
正在用灵觉对自己游戏中的角色身体进行查看的墨辰,看到出现在身边的张凌,忙开口恭敬的说道:“师尊。”
闻言,张凌微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墨辰,说道:
“你现在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这个虚拟游戏已经过了闭服更新的时间,你却还能在游戏里面自由活动,而不是被强制下线?”
听到张凌这话,刚刚把心底的困惑压下去的墨辰,脸上不禁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一个游戏里的npc竟然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个虚拟的游戏世界,这简直是骇人听闻,在过去十多个版本的游戏世界剧情里面,墨辰也是从未见过和听说过这样的奇特npc。
望着墨辰一脸震惊,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话的模样,张凌微微一笑,目光从墨辰的身上挪开,看向远方,说道:
“没必要这么惊讶,就如同在你眼里,这个世界只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一样,在为师眼里,这个世界同样也不过是个虚拟的世界。
为师属于这个世界,也不属于这个世界,为师对这个世界的运作原理很清楚,也对你来的那个世界的情况很清楚…
你在为师眼里,没有秘密,所以你也不必在为师面前遮遮掩掩,为师既然已经收你为徒,那么为师就会把我知道的一些东西教导给你。
这个游戏世界目前已经被我修改了部分底层程序,现在处于非公开的内部运行状态。
你也不必担心这个游戏世界之外,于另一个世界,你的那对父母,也就是安和音的心情,他们那里为师已经做了通知,接下来你就好好的跟为师待在这个游戏世界,由为师教导你一些东西…”
第741章 赛尔索文明
由于对张凌话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的骇然,墨辰到了最后都没注意到张凌是如何离开的。
带着有些凌乱不平静的心情返回到救赎基地里的房间后,墨辰躺在床上,梳理着张凌那番话背后所蕴含的大量信息。
“太让人意外了,没想到我这个师尊的能力,和我原本的认知差别这么大。按照我先前的想法,我这师尊再如何厉害,最高也不过是《亿载春秋》游戏世界里的最强**oss,但也不过如此了,再强也应该无法跳出《亿载春秋》这个游戏世界的设定限制。
可是今天从师尊的话语里面,却可以判断出,师尊不仅仅知道这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还知道在这个游戏世界之外的安和音,也就是说师尊至少是有能力了解到《亿载春秋》游戏世界之外的亚特兰蒂斯世界…
不过,就是不知道师尊说过的‘也对你来的那个世界的情况很清楚’,这句话的背后含义,指的是师尊清楚安和音所在的亚特兰蒂斯世界,还是我所在的21世纪的地表人类世界?
另外,还有师尊说的那句‘你在为师眼里,没有秘密’,这句话不知道师尊又是指的什么。
师尊只是知道我是游戏玩家的身份,还是说知道了我是试炼者的身份?”
躺在床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墨辰,梳理着脑海里的思绪,脸上时而闪过一抹清明,时而又露出迷惑的神色。
最后,墨辰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见他轻声自语:“现在能够确定的信息是,师尊至少是知道安和音所在的亚特兰蒂斯世界,也知道我是游戏玩家的身份。
仅从这一点来看,师尊的能力就已经是非常恐怖,是让现在的我只能够仰望的存在。
所以,不管如何,从今往后,在师尊面前,我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尊敬和敬畏。
这样做,无论是为了完成接触人类主神的试炼任务,还是为了能从师尊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修行一途,达者为师,既然墨辰已经拜张凌为师,如今又接连见识到了张凌的强大能力和手段,所以墨辰今天在梳理完脑海里的思绪之后,心底对张凌算是彻底没了意见,认可了这个老师,并决定接下来要端正态度,好好跟着张凌学习。
在《亿载春秋》游戏世界里面,距离16.0版本的游戏开始更新过去了两个多月之后,张凌终于忙完了重建地球人族秩序的前期设计方案等工作。
接下来,便就是让地球人族的各方势力,按照设计规划好的各项方案,在地球上重建文明的事情了。
终于不再忙碌,有了空闲的张凌,找来了墨辰,决定正式教导自己这个徒弟一些东西。
等墨辰到了张凌的房间,张凌意念微动,周围的环境随即出现了一阵变幻,待周围的环境稳定下来之后,张凌和墨辰两人已经从救赎基地内的房间里,来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里。
墨辰打量了一下四周后,发现这个亭子的位置正处于一座几千米的高山顶上,在这座大山的山脚下,又有着树林和瀑布。
而在远处,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天空中不断翻涌着的五色云海。
目光从远处的美景中收回,墨辰恭敬的站立在张凌的身后,等待着张凌的指示。
没有让墨辰多等,张凌右手随手一挥,小亭子的中间位置地面上,就出现了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子,以及两个圆形的蒲团。
在桌子上面,还有着一个褐色的紫砂壶,以及两个咖啡杯子。
做完这些,张凌边走向其中的一个蒲团坐下,边说道:“坐吧。”
闻言,墨辰应了一声,便走向另一个蒲团席地而坐。
待两人坐好,张凌端起手边的咖啡杯,喝了一口之后,随意的问:“为师交给你的《玄修秘法》修炼的怎么样了?”
闻言,墨辰忙回道:
“因为徒儿现在的灵场等级,已经到了这个游戏世界的玩家上限,所以徒儿最近并没有在这个游戏世界修习《玄修秘法》,而是一直在研究里面的修行原理,并已把《玄修秘法》的全部内容牢牢记在了心中,想着等离开了这个游戏世界,再用现实世界的身体,进行真正的修行。”
墨辰这坦诚的回答,听的张凌点了点头,说道:“你做的很好,毕竟这里只是一个游戏世界,无论你在这里修行到多高的境界,等离开这个游戏世界,回到你真正的躯体之后,你在这个游戏世界的境界和力量都会全部消失。
与其那样,倒不如像你现在这样,专研秘法的原理,牢记秘法的内容,等你回到了你真正的躯体后,再把在这个世界研究的心得用于实践的修行之中。”
闻言,墨辰恭敬的回答:“是的,徒儿就是这种打算。”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张凌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你既然有把《玄修秘法》的全部内容都记下,那你是否知道这本秘法的来源,是由谁创造?”
听到张凌的问话,墨辰不假思索的恭敬回答:“按照书中所言,这本秘法是由saiya文明创造。”
墨辰的话落,张凌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本《玄修秘法》确实是由saiya文明创造,而saiya翻译过来也就是赛尔索人的意思。
赛尔索人是精神进化文明中的一支,为第三次星河时代后最早进入外宇宙的种族之一,他们以独创的玄修炼而闻名,是总玄宇宙中发展的较为强大的文明之一。
虽然赛尔索人和总玄宇宙中的超一流文明无法相比,但在一流文明里面,已经处于中游水平。”
说到这里,张凌的话语停了下来,他伸手端起身前桌子上的咖啡杯喝了起来。
方桌对面盘膝坐在蒲团上的墨辰见状,想了想张凌这番话里的内容,稍稍斟酌了一下言辞后,恭敬的问:
“徒儿愚钝,不知师尊话里提到的第三次星河时代和外宇宙这些指的是什么?”
闻言,张凌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他说这番话等的就是墨辰的这个问题,只见张凌把手里已经见底的咖啡杯重新放到桌子上面,然后拿起褐色的紫砂壶,把咖啡杯重新倒满,做完这些,他才不缓不慢的解释:
“第三次星河时代和外宇宙,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了总玄宇宙框架模型的概念。
不过也罢,你在这个游戏世界里面,已经了解到了人类的起源,以及太阳系各文明势力的前世今生,现在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一部分总玄宇宙的历史了。”
说到这里,张凌的话语又是一停,看其模样好像是在整理着说辞,见状,墨辰适时的恭敬说道:“徒儿愿闻其详。”
第742章 总玄宇宙模型
沉默了几秒钟的时间,张凌开口说道:“我们从你知道的,最直观的小地方开始说起。
华夏一族所在的亚洲大陆,属于行星地球所在的二维圈。
行星地球所在的二维圈,又属于恒星太阳所在的三维圈太阳系。
恒星太阳所在的三维圈太阳系,又属于太阳系所在的四维矩阵。
太阳系所在的四维矩阵,又属于由无数的四维矩阵在三维的投影组成的g悬臂。
由无数的四维矩阵在三维的投影组成的g悬臂,又属于由五维矩阵在三维的投影构成的银河系。
由五维矩阵在三维的投影构成的银河系,在范围上,又小于侍女星系团、本超星系团、天云大星云、卡尔大区域、赤宇群等。
而侍女星系团、本超星系团、天云大星云、卡尔大区域、赤宇群,这些在规模范围上,又小于总玄世界的投影。
总玄世界的投影,又小于1~3级宇宙玄世界。
1~3级宇宙玄世界,小于总玄宇宙世界。
而总玄宇宙世界,又小于震动。
震动又小于玄无的精神。
玄无的精神则小于纯无的精神。
纯无的精神,小于观测等级最高的幕后人。”
说到这里,张凌顿了顿,继续说道:
“总的来说,宇宙整体上就是大宇宙套小宇宙。
以地球人类所在的银河系为例,一亿个银河系组成一个阿卡斯域。
在宏观外形上,阿卡斯域为圆柱形,无数的银河系围绕着阿卡斯域的中心太阳旋转。
当然,阿卡斯域的中心太阳并不是指的恒星太阳,而是一种胶态物质,只不过这种聚合起来的胶态物质,从星空中看去,和太阳一样闪耀夺目。
言归正传,一亿个阿卡斯域又为一宇宙界,无数的阿卡斯域围绕第一宇宙界中心点呈螺旋向上旋转。
总玄宇宙探索的已知区域内,一共包含了72个宇宙界,72个宇宙界围绕宇宙中心太阳旋转——按照地球人类的理解,所谓的中心太阳,翻译过来也可以理解成一种以太物质。
跨越72个宇宙界,再向外就是宇宙壁,而宇宙壁之外便是外宇宙。
外宇宙又包含了7个小宇宙,这七个小宇宙互相围绕旋转,占据了外宇宙73%的空间。
在外宇宙,星球大多呈现出椭圆形状或圆柱状,而在外宇宙生存的生命体,大部分也都是宇宙级生物——就像柯蓝文明捕捉的那些如星球一般大的有机体生命。
外宇宙并不是最终,穿过外宇宙还有外外宇宙,被称之为第三宇宙。
第三宇宙又细分为两个小宇宙,这两个小宇宙互相围绕着对方旋转,宏观上来看,就如同华夏一族的太极图。
在第三宇宙里面没有地球人类传统认知上的星球,有的只是一块块漂浮在空中的土地,至于这些土地的成因,则至今不明。
第三宇宙在总玄宇宙里面,又被很多文明称之为‘仙境’,因为里面没有原生生物,只有一些通过对精神修炼达到顶点的‘超人’和科技极其发达的各种外星种族。
第三宇宙又被第四宇宙包裹,以此类推,依次还有第五、六、七等等多个宇宙。
目前,根据总玄宇宙超一流文明圈子里的最前沿科学家们建立起来的总玄宇宙模型推理,一致认为总玄宇宙在理论上,一共应该包含着12层宇宙。
而当前,被总玄宇宙中的文明实际探知到的,已经到了第八层宇宙,而越向外的宇宙,其中的环境和规则等,就越超乎常理。”
说到这,张凌又端起桌子上的咖啡,喝了一口。而趁着这个间隙,墨辰则在抓紧吸收理解着张凌所描述的总玄宇宙格局框架信息。
作为在游戏世界活了六千多万年的矩一级生命体,墨辰对于张凌所描述的这些关于总玄宇宙的信息,理解起来并不是很费劲。
对张凌描述的这些关于总玄宇宙的信息,理解的差不多了之后,墨辰问出了自己心底的疑问:
“今日听师尊一席话,真是让徒儿大开了眼界,不过徒儿对师尊说的这些,又有一些疑惑,这其中最大的一个疑惑,莫过于,这12层宇宙又是如何诞生的?”
听完墨辰所说的疑惑,张凌笑了笑,回答:“关于12层宇宙是如何诞生的问题,为师也是不清楚,但关于12层宇宙中所有生命的起源,为师倒还是知道一些。
在总玄宇宙中,有着一个种族,被称为中央族类。
中央族类生活的地方,位于总玄宇宙12层宇宙中的第二层宇宙,也就是包含着7个互相围绕旋转的小宇宙的那个宇宙。
事实上,第二宇宙,也被称之为中央宇宙,其中生存的种族,因此也被称之为中央族类。
而之所以第二宇宙会被称之为中央宇宙,主要还是因为总玄宇宙12层宇宙所有生命,最初都是从这里起源。
在总玄宇宙的其它11层宇宙还是一群漂浮的物质,毫无生机的时候,在中央宇宙中就已经成长起来了一堆智慧生物,总玄宇宙的其它文明,把这些智慧生物称之为‘黄金一族’。
而所谓黄金,则指的是最尊贵者。
黄金一族,是以虚空为身体的种族,他们也可以物质化,但对于那种程度的生物来说,有没有一个身体已经不是重点。
在黄金一族发展起来之前,总玄宇宙的12层宇宙中没有任何生命,只有黄金一族。
后来,黄金一族慢慢发展了起来,他们先是探知了他们所在的第二宇宙的全部小宇宙,却发现整个第二层宇宙中只有他们自己种族存在。
随着技术的发展,黄金一族又先后探知了总玄宇宙的全部12层宇宙。
结果就是黄金一族发现整个总玄宇宙,没有其它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这让黄金一族的哲学崩溃了。
他们只是偶尔在适当的条件下诞生的唯一智慧生命,这不禁让黄金一族思考,难道生命的诞生和宇宙的一切只是偶尔的巧合?
经过了数千年的迷茫和反思,黄金一族做了两个实验——目前‘宇宙创世纪’是这么记载的。
那两个实验的其中一个,就是播种生命。
黄金一族前往各层宇宙,他们创造星云,规划宇宙,制定规律。
于是,星系诞生了,太阳诞生了,星球诞生了,最后生命的种子被放在陨石上向整个宇宙飞去。
同时他们也创造了暗物质生物,做完这些之后黄金一族就从12层宇宙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何方…
说到暗物质生物,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三次星河时代的事情。
星河时代意指宇宙生命的繁荣,第一次星河时代是由黄金一族带来的,他们播种了12层宇宙的第一波生命。
也因此,他们被各星际文明尊称为黄金一族,或者中央族类,他们所在的第二层宇宙,被称之为中央宇宙。
有三次星河时代的繁荣,就有三次星河时代的破灭。
因为黄金一族在创造了正物质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和正物质生命对立的暗物质生物。
所以,在各个正物质文明在各层宇宙进行科技发展的同时,在各层宇宙遥远的另一端,暗物质生物也在他们所生存的世界发展着。
这些暗物质生物,在智商上有高有低,总体来说和正物质文明一样,属于智慧生物的一种。
只是,暗物质生物普遍对正物质生物都不友好,能量上倾向于负面。
当正物质文明和暗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开始接触之后,双方的战争随之爆发。
和暗物质文明的战争,毁灭了无数正物质文明和暗物质生物,直接导致了三次宇宙文明的大破灭。
以地表人类时代所在的21世纪为时间原点,第一次和暗物质生物的交锋将会在一亿年之后发生。
按照总玄宇宙历史的记录节点,21世纪的地表人类,所在的宇宙时段处在第一次星河时代的末期…”
虽然没有得到12层宇宙是怎么诞生的答案,但却从张凌这里得到了12层宇宙的生命是从何起源的答案,这让墨辰意外之余,也是感到有些惊讶。
黄金一族,中央族类,暗物质生物,星河时代等等,这些都是墨辰第一次听说过的名词。
对张凌讲解的这些信息消化理解了一会儿之后,墨辰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曾在试炼空间,以及安那里了解到的总玄宇宙,好像是以维度划分的,而不是张凌讲的这种12层宇宙。
想到这里,墨辰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不知师尊您有没有听说过维度?”
闻言,张凌点了点头,回答:“听过,维度这个东西,涉及到的信息点很多,最深处可延伸到玄无六面的领域。
不过为了让你理解起来更方便一点,我们先从你较为熟悉的佛家理论讲起。
在佛家的理论中,有句话名为一花一世界。这句话,和宇宙中流行的er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
按照er理论的说法,12层宇宙只是一个被困在四维原子里的世界——这里所指的四维原子和三维原子有本质的不同。
而一个四维宇宙又是被困在一个五维原子里,以此类推到15维。
er理论还认为,三维宇宙产生生命的可能性为0.00000000000001%;
一个四维宇宙产生生命的可能性是 0.0000000001%;
以此类推,一个14维产生生命的可能性在0.001%左右。
7维以上已经不能称之为宇宙了,7维以上所有存在的形式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7维是一个分水岭,7维以下生命是用意识,7维以上的生命不是用意识。
7这个数字,也有些特殊,例如,结合佛家和er理论的两种世界观,可以发现,一个星系对应着一个小千世界,很多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的四维世界。
准确的来说这个数量往往是7的倍数,以此类推,可以推论出更高的维度所对应的世界数量…”
第743章 一个方向
听完张凌对于维度的这些解释,墨辰缓缓的点了点头。张凌所讲的关于维度的这些信息,有不少是试炼空间,以及安没有给他讲过的,但三者关于维度的信息,又都能互相作为补充,逐渐完善了他对于维度的理解和概念认知。
对总玄宇宙12层宇宙,以及15个维度第一次有了如此清晰认识的墨辰,又消化理解了一会儿之后,把目光重新放回了张凌刚才话中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上面,只见墨辰斟酌了一下言辞,恭敬的说道:
“按照师尊您刚才的说法,地表人类时代所在的21世纪,正处于第一次星河时代末期,在距离21世纪的一亿年之后,才会爆发正物质生物和暗物质生物的第一次交锋。
而师尊在前面又提到过,总玄宇宙一共经历了三次星河时代,也因此和暗物质生物发生了三次战争,引发了三次宇宙文明的大破灭。
同时,师尊交给徒儿的《玄修秘法》,创作这本修行方法的赛尔索人,也是在第三次星河时代后最早进入外宇宙的种族之一。
徒儿好奇不解的是,师尊和徒儿现在明明只是位于第一次星河时代的末期,距离正物质生物和暗物质生物的第一次交锋尚都还有一亿年的漫长时间,师尊您如今又是如何知道三次星河时代的事情的?
更何况,要是按照常理来讲,第三次星河时代之后才出现的赛尔索人,在我们现在的第一次星河时代末期,很可能还没有出现吧?
师尊您又是如何从一个还没有出现的文明那里,得到《玄修秘法》的呢?”
说到最后,墨辰明面上虽然还是保持着恭敬的神色,但语气中却多了几分尖锐。
面对墨辰这一番逆向追问,张凌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嘴角带着几分笑意,端起咖啡杯,喝了一会儿之后,才缓缓的说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师现在不能告诉你,但为师可以给你指出一条通向这个问题答案的寻找方向。
你如果能通关他们制订的所有试炼世界,完成所有试炼任务,那么到了最后,你自然而然的就能知道一切你想知道的答案了。”
说完这些,张凌喝完了咖啡杯里剩余的咖啡,然后又重新续了一杯之后,继续开口说道:
“在第三次地月战争没有爆发前的地表人类时代,地表人类的互联网上面有着很多星空的绚丽照片。
当然,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虚假的。
事实上在地表人类时代,地表人类中最好的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星空数据都被全部保密。
因为哈勃望远镜在各种光段上对星空观测到的只是光点,他们给予地表人类大众看到的星系图则都是经过处理合成后的产物,这在当时的地表人类中并不是什么秘密。
因为,这些合成照片的发布者声称对原始的星空照片进行处理是必要的,并还为此编织了一些看似科学的理由。
在经过后期染色和制作之后,这些照片的发布者们,会给地表人类大众观看他们精心合成的照片。
并以这些照片为依据,告诉地表人类大众恒星系之外是什么样子,从而掌握地表人类大众对宇宙星空的认知观。
然而,事实是地表人类大众在互联网上面,很难找到哈勃望远镜任何原始的片源。
没有任何原始照片被公布,地表人类大众所能找到的图片,全部都是经过ps的合成照片,而合成照片对于地表人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可以用软件制作出来的东西。
在地表人类时代,对于宇宙星空的观测已经成了哈勃天文学家们的一家之言,这种技术上的垄断,最终造成了地表人类对真正的宇宙星空一无所知。
回头想想,这其实也是蛮让人惊讶的。
那时的地表人类面对在互联网上,极难找到原始星空照片,只能看到大量的ps合成的星空照片的情况,却极少会有人对此质疑。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在地表人类时代,大众对于宇宙星空的基本认识是有多么的匮乏。”
张凌的话题突然从对三次星河时代的解释,转移到对地表人类时代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空照片上面,这种明显的话题转移,墨辰虽然看的明白,但张凌前面的话已至此,他知道自己即使再去追问,也不会问出什么。
所以,面对张凌这明显的话题转移,墨辰也只能是跟着及时调整好思维关注点,并对张凌新话题里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消化梳理。
梳理过后,墨辰对张凌的这番话也是极为认同。作为目睹了地表人类从起源到救赎之日几乎灭绝全过程的历史见证者,墨辰对于地表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状况,用两个字就能概括——谎言。
如果对谎言这两个字进行扩展,那么就是站在资本奴役金字塔的塔尖舒适区的资本家们,对中底层大众的剥削愚弄,任意欺瞒和编造谎言。
由资本家们不断制造谎言,中底层的大众,则对这些谎言不断认同,不断强化,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到处充满谎言的糟糕生存环境。
想及到此,墨辰对于张凌的话认同的点了点头。
见状,张凌的眼底划过一抹笑意,继续说道:
“虽然在地表人类时代,大众极少见到真正的宇宙星空照片。
但那些可以接触到哈勃望远镜真实数据照片的天文学家们,却并不在此列。
不过,这些地表人类中的天文学家们,很多时候,也会对哈勃pc1镜片上拍摄到的东西感到困惑。
他们也不知道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究竟是什么,黑白底片上面,总是显现出一些怪异的东西。
例如一片星空盲区,又或者一块类似星空上的污垢,类似于水洒在纸上干燥后的样子。
也或者是星点中偶尔出现一条横线发光点…面对这些大量的,并不需要对准焦距,就可以显现出的繁星点点,这些天文学家们困惑了。
也因为对这些拍摄到的天文现象的不理解,无法解释,当权者们出于某些担忧,绝定把这些由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真正的天文结果和照片,进行保密处理。”
第744章 星点假象
听到这里,墨辰忍不住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师尊说的是,在地表人类时代,当权者们对于那些不利于统治的信息,大多都会采取保密处理。
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当时地表人类的西方资本世界最为普遍,几乎都快成了那些资本统治者们的本能。”
墨辰的话,让张凌听了一笑,随后他继续说道:
“今天我们只探讨总玄宇宙,至于地表人类时代的那些当权者们的做法,没必要过多评论…
好了,继续我们刚才的话说,以一名普通人类的视角,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头顶的星空,可以看到无数的星点。
这些星点,其中99%都是太阳在恒星系壁面上形成的凹凸点反射,也即是恒星太阳所发射出来的光,到达三维恒星系边缘的正立方体规则屏障上,所形成的非规则反射光点。
而这些恒星系壁面上的凹凸,实则都是一些不平整的空间扭曲区域。
这些空间扭曲区域,小的如同米粒般大小,大的则足有一颗星球那么大。
现在我们去掉这些由于恒星释放的光,在恒星系壁上反射形成的凹凸光点,而造成的99%的星光假象…”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凌和墨辰原本所在的小亭子,无声的变为了一片黑暗的虚空。
在这片虚空之中,张凌和墨辰化身为了两个横跨星河的虚空巨人,太阳系的立体模型在他们之间犹如棋盘一般悄然浮现,太阳坐落于中心,金木水火土和地球等行星天体,围绕着太阳做着规律的天体圆周运动。
此时,张凌有些缥缈的话语,在这片虚空中响起:
“忽略掉由于反射现象,而形成的99%的星点假象。
以地球为中心,观测太阳系的夜空,就可以看到一个由27个星点排列成的立方体。
在这个由27个星点形成的六面正立方体里面,其中最大的星点,是被其余26个星点围绕在正立方体中间的太阳系中心恒星太阳。
而除了太阳之外的其余26个星点,则是在太阳系所在的四维矩阵世界中,挨着太阳系比较近的26颗恒星在太阳系的投影。
不过,如果人类想采用传统的方式,驾驶飞行器向这些恒星飞行,却永远也不会到达这些恒星所在的恒星系。
因为每个恒星系都是一个三维圈,无数三维圈世界组成四维矩阵,四维矩阵组成地表人类旧宇宙观中的星系,而在六维星系中又有着无数四维矩阵…
真实的宇宙星空,就像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矩阵迷宫,而非一马平川可以直来直往的虚空。
想要从一个三维恒星系,前往另一个三维恒星系,需要掌握更高的四维矩阵航天技术才行…
讲的有些偏题了,回到前面的话题上。
当我们去掉99%的由于反射现象而造成的星光假象之后,以地球为中心,除了可以看到27个代表恒星的星点,还能看到一些不规则的,随机排列的投影。
这些投影,在地表人类时代被称之为银河系统,属于其他六维矩阵世界。
如果想要对这些六维矩阵世界进行更进一步的观测,则需要掌握收集‘原子’成像的技术,也即是收集投影辐射玄波的技术。
另外,当我们去掉99%的由于反射现象而造成的星光假象之后,以地球为中心,还可以在各个方向观测到阿卡斯域。
阿卡斯域在太阳系这种三维恒星系世界的投影,实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的辐射。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后的阿卡斯域之外,由数以亿计的阿卡斯域组成的宇宙界,在太阳系的物理层面就已经观测不到了。
因为太阳系被包裹在自己所在的阿卡斯域里面,所以在其中采用物理层面的技术,只能观测到属于太阳系自己的阿卡斯域三维投影,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的辐射。”
待张凌说完这些,墨辰自我消化梳理了一会儿,然后他配合着张凌的这个话题,思索回忆着说道:
“师尊,我记得在地表人类时代,好像银河与星云的照片不需要哈勃望远镜就可以拍到。
有很多地表人类中的天文爱好者用商业望远镜就拍到了星云和银河照片,在地表人类的互联网上面,还有这些业余天文爱好者建立起来的个人网站。
而在地表人类时期的哈勃官方网站上面,每张照片也都有详细介绍是如何进行后期处理与合成的。
这其中,也有人发现有些用x光段拍摄的照片确实只是光点,但在可见光和红外光段拍摄到的照片并不是只有光点。
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方面的照片,好像也并没有被哈勃望远镜垄断,因为商业望远镜在可见光段就可拍到银河和星云照片,在地表人类的互联网上面就可以搜索到很多业余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天文照片。
至于红外和x光段拍摄的照片,则必须经过处理人眼才能看到,这是在所难免的。
至少红外光段拍摄的照片不可能只是光点,倒是x光段拍摄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光点和光雾…”
见墨辰如此配合的说出这番话,张凌脸上露出孺子可教也的神色,笑着解释:
“地表人类时代,商业可见光段的光学望远镜确实是拍不到星云的,至于你提到的光雾,也的确被地表人类的天文学家用ps处理,并理解成了星云。
银河系是地表人类看到的三维投影,没有那么远,但却存在,可见光段可以拍到。
其他光段拍摄的照片被哈勃望远镜的天文学家们处理,并挑选出其中的一些照片,用ps技术还原成了美丽的星空,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
地表人类的天文学家将拍到的东西理解成为了另外的东西,事实上,地表人类公布的照片,基本上都是经过后期加工的合成照片,原片没有,流传到地表人类互联网上面的照片,最接近原片的,也只是那些pc1镜片上的低分辨率黑白照片。”
听完张凌的解释,墨辰认同的点了点,随后,他又配合的顺着这个话题继续问道:
“按照师尊的说法,恒星也都是凹凸点的运动,如果是故意造成这种假象,那又是什么在控制太阳系的凹凸点呢?”
第745章 星云
闻言,张凌微微摇了摇头,解释道:
“没有人控制凹凸点,凹凸点也不会运动,只会缓慢变化和消失出现。
凹凸点是圆球的表皮,地球是圆球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圆球表皮也是在缓慢旋转。
用地表人类的占星学和星相学,可以根据突然出现和消失的凹凸星点,以及星点的位置变化,进行占卜和测算命运。
而在地表人类的天文学界,也早已经观测到了天上的星星可以突然消失和出现的现象。
不过,面对宇宙星空中的恒星可以突然出现和消失的现象,地表人类天文学家们按照传统的认知,已经完全不能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于是没什么意外的,这种现象也被进行了保密,成为了地表人类时代,众多非向大众公开的机密之一。”
听完张凌的解释,墨辰沉默了几秒钟之后,又回忆思索了一下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方面的一些事情,配合着张凌的这个话题,继续问道:
“师尊您能否详细解释一下星云,因为据我所知,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也曾拍摄到过不少在可见光频段,肉眼就能看到的星云。
这些在可见光频段就可观测到的星云原图和渲染后的效果图好像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不会让人产生重大误解。
另外,地表人类对星云的拍摄,好像早在地表人类掌握电脑图像处理技术之前,就有了。”
听完墨辰的这番话,张凌回答:
“ps过后的图片是看不出星云原貌的,简单说吧,除去河外星系,地表人类时代肉眼能看到的那些所谓星云,本质其实是世界创造时代的残留。
真正的星云没有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谈论的那么远和那么大,其实就在太阳系内,距离恒星系规则屏障壁不远的木星和土星这两个气态行星,就可以看成是凝结的星云。
在地表人类时代,原始的星云图片几乎在互联网上绝迹,基本上都被人为封锁。
利用光学望远镜,用肉眼看到的星云也不过是黑白的薄雾。
地表人类时代原始的pc1镜片星云照片,基本上都是这种低分辨率的图片——如同纸面水干后的污迹。
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利用三种原子染色法,又在这种黑白照片的基础上制作成可以在地表人类互联网上面公开的绚丽多彩的所谓星云照片,这其实是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理解的错误。
在pc1镜片上的黑白照片,显示的横杠和亮点是恒星系的凹凸点,横杠也不是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家们定义的河外星系。
而除去河外星系,地表人类时代的哈勃望远镜拍到的几乎所有星云的原始相貌都是这个样子,与合成染色后的照片天差地别。
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染色合成星云,但实际上,他们其实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拍到的究竟是什么。”
随着张凌的解说,一张类似纸面水干后的污迹照片,出现在了虚空之中。
看着这张照片思索了一会儿,墨辰因为找不到新话茬,只能硬着头皮纠缠的说道:
“徒儿愚笨,有些不太明白师尊话里的星云具体是指的什么,师尊能否给星云做个定义?
还有就是,师尊能否详细说明一下,什么样的处理会造成误解,又是什么样的误解是重大的而且不能接受的?
比如色彩渲染后让人以为天空很美丽算不算重大误解,增加对比度以使形态更清晰算不算误解?”
闻言,张凌微微一笑,说道:“可以,不过要解释星云,其中会涉及到些许的其它知识,希望你能理解。
在最开始,世界弥漫玄无创新的精神,最基本的玄无精神创新的基础原子颗粒,一部分根据玄无规划者本能的选择,组成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太阳。
另一部分形成了星球,还有一部分没有被利用,则漂浮在了恒星系的边缘,形成了星云。
地表人类用肉眼看到的星云,本质是地表人类所在恒星系世界,空间凹壁旁边漂浮的玄无精神创新后,剩下的边角料。
对原始照片进行的色彩渲染和增加对比度会增加人类对真实宇宙星空的误解,你已经看到了这张星云原始的照片,并不仅仅是增加对比度和三种原子色彩渲染的问题。
首先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不知道他们拍到了什么,之后他们将这些东西按照他们个人的理解,定义成了地表人类建立起来的宇宙模型中的星云。
再之后这些天文学家们选择照片中的一些地方,合成美丽多彩的照片,这在当时的地表人类天文学圈子里面,已经形成了天文家们的潮流和潜规则。
那时的地表人类的天文学家们,为了名誉和研究经费,会努力的将他们拍摄到的东西合成为美丽多彩的星云照片。
并且大多还会给予这些照片,配套的所谓科学解释,以增加大众对这些照片的认可程度。
然而,事实上,其实连这些天文学家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拍到了什么东西。
那些天文学家们,通常会从原始的照片里面,选择其中千分之一的面积,然后发挥想象,将截图的原始照片合成为一块美丽的星云图片…
凹凸点虽然会消失和出现,但被地表人类恰好捕捉到的几率较低,这就导致地表人类看到的突然出现和消失的星星现象,从而产生了地表人类时代的占星与星相学。
因为凹凸点焦距在了地球,大多数情况下会让地表人类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星空,不过,在太阳系九大行星每颗行星上看到的星空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颗行星的凹凸点焦距位置不同,观测到的星空视角也就不会相同。
事实上,在太阳系九大行星引力场的半径之外,就很难再看到星空,看到的只有黑黑的一片宇宙背景。
因为在行星引力场半径之外的区域,已经没有了焦距,很难再观测到反射的凹凸点。
三维恒星系壁上的凹凸点很少移动,而三维恒星系壁本身虽然会移动,但移动的速度很慢很慢,仅凭人类的肉眼,根本观测不出什么区别。
在地表人类时代,地表人类的天文学家们,拍摄到的星云,还有一种就是由于凹凸点的密集呈现,使得大小不同的超量凹凸点在一个位置焦距到了地球上面,让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拍摄到了一种类似于河外星系的星云。
把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拍摄到,并理解成星云的种类做个总结,可以发现,其中一部分是星际漂浮物,一部分是凹凸点密集折射,一部分凹凸点是光学引力扭曲。
通常凹凸点看上去是一个点,因为凹凸点扭曲的引力将阳光集中并反射。
但一个复杂引力扭曲凹凸点看起来却不是点状,而是类似于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家错误理解的星云状。”
第746章 精妙的谎言
听到张凌从对星云的讲解,最后又讲到了凹凸点上面,心底正有些犯愁,不知该怎么继续接话茬的墨辰,当即顺势问道:
“按照师尊前面的解释,‘仰望星空,无数星点,其中99%是太阳在恒星系壁面上凹凸点的反射…’,那么凹凸点为什么会缓慢变化和消失出现呢?”
闻言,张凌精简的回答了一句:
“凹凸点的形成是因为那里引力不稳定,形成了空间扭曲,消失则是因为空间流对空间扭曲位置的冲刷。”
见张凌这么容易就解释了凹凸点的出现和消失问题,一直在想方设法顺着张凌的话题聊天,以此期望能让接触人类主神的试炼任务,借助这次的聊天,可以尽快完成的墨辰,嘴角变的有些发苦。
对于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中的一些问题,他其实心底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此时为了完成试炼任务,他不得不努力和张凌找相同的话题,进行聊天。
一时找不到新的问题的墨辰,情急之下,索性一咬牙,恭敬的说道:“不知师尊能否讲讲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恒星系中究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听到墨辰提出的这个问题,张凌喝了口咖啡,说道:
“三维圈中的恒星是不动的,而从三维圈之外去看,三维圈本身则又是运动的。
不过这种运动,不是三维层面的运动,而是四维运动。
运动的方向不是向上向下,也不是前后左右。
如果把这种四维运动折合成三维的速度和方向来进行描述,则是以每秒1.95倍光速的空间移动率,沿着复杂轨迹移动。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这种移动速度计算,在三维恒星系中的地球上面生活的人类,相对于四维矩阵世界而言,其实每秒的移动速度都超过了光速。
然而,虽然太阳系的每秒移动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但在地表人类中流行的超过光速,就会发生时光倒流的观点却并没有发生。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地表人类时代的很多科学理论,都是非常狭隘不成熟或非完整的错误理论。”
原本只是想用这个问题充数的墨辰,在听完张凌从对恒星的动与不动问题上,延伸到了对地表人类时代流行的超过光速会发生时光倒流观点的驳斥,他的脸上也是不禁露出了佩服的神色。
随后,经过对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领域的回忆,又找到了新的话题的墨辰,说道:
“徒儿记得在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圈子里面,有一种名为噪点的理论,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好像就否定了师尊您提到的凹凸点的说法。
对于地表人类时代的噪点理论,师尊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闻言,张凌嘴角露出一抹轻笑,回道:“噪点是吗?这只不过是地表人类时代,那些垄断了对宇宙星空深度观测的科学家们的一种并不成立的说辞。
类似噪点的这类说辞在当时还有很多,利用色彩渲染和对比调整合成星云照片的过程,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毕竟造假这东西一旦上升到愚弄几十亿地表人类大众的高度,那也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想象力和赋予合成后的照片的一套完善的谎言理论,以此来对大众进行洗脑的完美曲解解释。”
张凌对噪点的解释,听的墨辰又是一阵沉默,地表人类时代的谎言欺瞒,他是深有体会的。
过了好一会儿,墨辰才又顺着原本的思路,说道:“我记得在地表人类时代,关于原始黑白照片上出现的横杠和亮点,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给出的解释是宇宙射线和ccd相撞的时候所诞生的产物。
而宇宙射线是以接近光速运动的原子核,每次宇宙射线撞上ccd的时候就会留下一道痕迹,干扰地表人类天文学家想要拍摄的影像。
不过宇宙射线是随机的,因此它们在不同的照片上会留下不同的横杠或亮点的痕迹。
对于这种解释,师尊您怎么看呢?”
闻言,张凌端起桌子上的咖啡杯子喝完,又满上之后,才说道:
“横杠是恒星壁或宇宙壁上,两个空间引力凹凸反射点之间的引力拉扯形成的重力区的出现和消失。
噪点的说法,只是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在尝试对他们拍到的照片上的图像的一种自认为的解释说辞,与照片上的内容背后形成的真相完全不沾边。
如果宇宙射线的高能粒子撞击ccd上的像素单元可以形成信号输出,那么整张图会布满白色噪点,成为白色的照片。
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定义的所谓噪点,其实是高度放大星空后,天文学家们看到的更小凹凸焦距点。
这些更小的凹凸焦距点,体积小,又不稳定,会被更大的凹凸点拉扯,形成焦距的偏移或者扭曲和消失。
人类用肉眼观测到的凹凸点比较稳定,变化周期不会在几秒内显现,但有时也会消失。
这也是地表人类时代,会有一些地表人类根据突然消失的或者出现的星星建立星相学和占星学的原因。
如果按照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建立起来的宇宙观模型,去解释星空中肉眼可见的星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和消失的问题。
这些天文学家们,可能还会自圆其说的强行解释,是因为宇宙中突然出现了一颗恒星,或者一颗恒星突然不明原因的熄灭了。
而根据这些天文学家们给出的这种错误解释,人们又会生出错误的思考方向,可能会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一颗恒星的突然出现或者消失的奇怪问题。
事实上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家们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大多数,将近95%的原始图片上面,都会拍到星空中奇怪的扭曲,以及无法解释的各种光学现象,偶尔还会拍到一些宇宙间的巨型飞行器。
而这些拍摄到的将近95%的原始照片,会因为无法被天文学家们解释,而被作为机密封锁起来,不会向地表人类大众公布。
只有剩下的,5%的比较正常的原始照片,才会被天文学家们经过层层加工处理之后,展现给地表人类大众。
然而,这些经过加工,展现在大众眼前的照片,其实已经非常扭曲,和拍摄到的原始且真实的星空照片相差甚远。
不过,就地表人类时代,各族群社会主流盛行的金字塔奴役剥削体系所营造而成的大环境而言,造成这种大量真相被刻意隐瞒的情况,也算是正常。”
第747章 梳理(上)
在张凌解释完有关于地表人类时代,哈勃望远镜背后的天文学家们隐瞒将近95%的原始照片的这些事情后,墨辰认同的点了点头,便陷入到了沉默状态。
顺着张凌发起的这个话题聊了不少的墨辰,说到现在,已经不知道该再去聊些什么了。
如果不是想借助这次的聊天机会,把和人类主神接触的试炼任务完成,墨辰也不会自我降智,陪着张凌聊这么久。
想到这里,墨辰默默的唤出试炼面板,瞥了一眼上面的和人类主神接触的试炼任务,发现依旧还是显示未完成的状态之后,他在心底暗叹了口气,决定还是等下次有机会再和张凌聊吧,今天他已经聊不下去了。
另外,今天张凌告诉他的大量有关于总玄宇宙的知识,他也只是囫囵吞枣一般的大概消化,想要完全的吸收掉,还得需要回去梳理上一遍才行。
另一边,坐在蒲团上的张凌,端起咖啡杯子,慢慢的品着,不过这只是以外人的眼光来看所做的表象而已。
看起来正在品着咖啡的张凌,其实自身的觉知神念一直都在笼罩观察着小方桌对面坐着的墨辰。
在和墨辰聊天的过程中,墨辰内心的一切所想,脑海里闪过的每一瞬念头,都在张凌的严密观测中。
只不过由于墨辰自身的玄度生命等级,和张凌相比差距太过巨大,使得墨辰即使被张凌如此严密观测,也是丝毫没有察觉。
感受着墨辰心底的无奈,张凌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把手里的咖啡杯子放到桌子上面,然后开口说道:
“今天就暂且聊到这吧,相信经过今天的这次交谈,你会对从行星系统,到总玄宇宙的天文宇宙观,有一个新的认识。”
随着张凌这句话说完,两人周围的小亭子、高山、瀑布、森林等景象渐渐虚化,最终消失,变为了两人原本所在的救赎基地房间里。
见状,同样对继续聊天已经力不从心了的墨辰,点了点头,然后恭敬的说道:“那没别的事,徒儿就不打扰师尊休息了。”
闻言,张凌应了一声,回道:“嗯,去吧。”
辞别了张凌,返回了自己在救赎基地的房间后,墨辰把门关上,然后躺在床上,开始对这次和张凌的谈话内容,进行仔细的梳理。
“和师尊的这次谈话,主要内容讲的是总玄宇宙的框架构成,还有就是一些天文学方面的事情。
从亚洲大陆算起,整个总玄宇宙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亚洲大陆<地球二维圈<太阳系三维圈<四维矩阵<由无数四维矩阵在三维的投影构成的银河g悬臂<由五维矩阵在三维的投影构成的银河系<侍女星系团、本超星系团、天云大星云、卡尔大区域、赤宇星群<总玄世界投影<1~3级宇宙玄世界<总玄世界<振动<玄无的精神<纯无的精神<幕后人
正如师尊所说的,总玄宇宙是大宇宙套小宇宙。
在亚洲大陆、地球、太阳系、四维矩阵、银河g悬臂、银河系,这些之上更高一级的区域,是阿卡斯域。
而按照师尊的说法,一亿个银河系才能组成一个阿卡斯域。
阿卡斯域是站在地球上,采用物理观测手段,能够观测到的极限,因为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被阿卡斯域完全笼罩包裹,无法再通过物理观测手段,看到银河系所在的阿卡斯域之外的其它宇宙景象。
而一亿个阿卡斯域又组成一宇宙界,无数阿卡斯域围绕第一宇宙界的中心点,呈螺旋向上旋转。
而第一层宇宙一共包含了72个宇宙界,这72个宇宙界共同围绕着第一层宇宙中心的以太物质旋转。
以上这些只是名为总玄宇宙的第一层宇宙,跨越第一层宇宙72个宇宙界的宇宙壁,再往外,是外宇宙,也就是总玄宇宙的第二层宇宙。
第二层宇宙包含7个互相围绕旋转的小宇宙,在二层宇宙之外,是第三层宇宙。
第三层宇宙中又有两个互相围绕旋转,如同太极图的小宇宙。
以此类推,大宇宙套小宇宙,整个总玄宇宙一共有12层宇宙…
这是多么浩瀚的一个总玄宇宙世界,和真实的总玄宇宙世界的壮阔相比,地表人类时代由地表人类想象出来的那些宇宙模型,完全就是缺乏想象力的弹丸,撑死了也不过是一个阿卡斯域那么大的地方。”
脑海里的思绪梳理到这里,墨辰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何止是地表人类时代对于总玄宇宙的推理构想缺乏想象力,墨辰在《亿载春秋》游戏里经历的十多个版本,见证的六千多万年历史中,包括卓尔金文明、第一代火星文明、甘尔夏文明、坎尔姆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猎户帝国等等,这些文明关于宇宙的模型推理,和真实的总玄宇宙相比,都是太小太小了。
而这些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墨辰在过去接触的那些相比地表人类要发达很多的文明,相对于整个总玄宇宙而言,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些连总玄宇宙的全貌都不知道,还没有形成客观完善真实宇宙观的低端文明罢了。
感慨了会儿真实的总玄宇宙的浩瀚壮阔,墨辰平复了一下思绪,继续梳理起脑海里的那些信息。
“按照师尊所言,总玄宇宙的12层宇宙,最初的生命起源于第二层宇宙的黄金一族。
在黄金一族发展起来的那个时间段,总玄宇宙的12层宇宙除了黄金一族之外,再没有其他生命存在。
后来,黄金一族利用他们发达的科技,往总玄宇宙的12层宇宙播种了正物质生命和暗物质生物,让总玄宇宙的12层宇宙迎来了第一次物种大爆发,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星河时代。
而在向总玄宇宙播种了生命之后,黄金一族便消失不见了。
不过总玄宇宙的其他物种文明,出于对黄金一族的尊重,还是把黄金一族所在的第二层宇宙称之为中央宇宙,把黄金一族称之为中央族类,以表示黄金一族创造总玄宇宙各文明物种生命的巨大贡献。
第一次星河时代的繁荣,最后因为暗物质生物和正物质文明的战争,而被终结,总玄宇宙迎来了第一次大面积的,集体的文明大破灭。
第二次星河时代在第一次星河时代战争后的废墟上建立,以此类推,第三次星河时代在第二次星河时代的废墟上建立。
不过,按照师尊的说法,地表人类时代所在的时间段,也就是地表人类的21世纪那会儿,总玄宇宙正处于第一次星河时代的末期。
在21世纪的一亿年之后,将会爆发正物质文明和暗物质生物的第一次全面战争,双方将为争夺总玄宇宙12层宇宙的主导权而展开惨烈的厮杀…”
第748章 梳理(下)
思绪梳理到这里,墨辰又停了下来,只见他眉头微皱,面露思索的自语:
“师尊当时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他为什么会了解到第三次星河时代以后的事情,也没有解释他为什么会有第三次星河时代之后,才出现的赛尔索文明的《玄修秘法》。
师尊只告诉我,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答案的一个方向,也就是所谓的通关所有他们制订的试炼世界,完成所有试炼任务…
不过,如果抛开其它不谈,仅从这段话所透露出来的含义,就能把我先前并不能确定的一些事情确定。
师尊知道我试炼者的身份,也知道我是来自于现实世界地表人类的21世纪,还知道我身上的试炼空间。
甚至,师尊很可能比我对试炼空间的了解还要深入。
否则,师尊这段话里面,也就不会提到‘他们’这两个字。
但话又说回来,师尊这段话中的‘他们’是指的谁?是试炼空间,还是指导灵004?亦或者是某些我不知道,还没有接触到的未知存在?”
在对张凌提到的“他们”这两个字上思索了一阵之后,墨辰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
张凌不开口,任凭墨辰自己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是不可能猜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
把情绪再次平复,墨辰重新恢复对脑海里那些和张凌谈话过程中,剩余信息的梳理。
“后来,师尊又把话题转到了地表人类时代的哈勃望远镜上面。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大部分原始照片和数据,被封锁,没有向地表人类大众公开,这个我倒是早就知道,只是考虑到和师尊的聊天,才顺着师尊的话一直在找相同的话题。
不过,师尊提到的恒星系壁反射星点假象,以及空间扭曲凹凸点这些,我虽然先前在幻熙那里有过零星了解,但却是没有这次师尊讲解的这么清晰和逻辑严谨。
按照师尊的说法,站在地球上,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99%的星星,都是阳光在恒星系壁上的凹凸点反射,形成的星点假象。
而不是像地表人类时代大众理解的,夜空中每一颗星星,都是一颗恒星或者行星之类的宇宙天体。
而刨除这些99%的星点假象,以地球为中心,观测真正的夜空,可以看到27颗恒星形成的星点投影。
这27颗恒星投射的星点,除了太阳之外,剩下的26颗代表着26个与太阳相邻的恒星,也就是距离太阳系比较近的26个恒星系。
站在地球上,仰望真正的夜空,除了能看到27个代表恒星的星点之外,还能够看到诸如银河系这样的属于其它六维矩阵世界的随机排列投影。
不过如果想对这些其它六维矩阵世界的随机排列投影进行更加详细的观测,则需要掌握收集‘原子’成像的技术,也即是收集投影辐射玄波的物理观测技术。
另外,站在地球上,仰望真正的夜空,还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太阳系所在的阿卡斯域投影,也就是师尊讲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而超过阿卡斯域之外的地方,再想用物质层面的物理观测技术,已经无法观测到…”
把脑海里的思绪梳理到这里,墨辰心底忽然一动,他的脸上划过一抹明悟的神色,暗道:
“回过头再这么一看,师尊貌似并不是像我原本猜想的那样,师尊只是为了转移我直接询问三次星河时代的问题没有结果而产生的尴尬,才突然提到地表人类时代的哈勃望远镜的事情。
仔细想想师尊围绕哈勃望远镜所说的这些信息,其实也还是关于总玄宇宙的宇宙观而讲的。
只不过,和前面师尊主要是从总玄宇宙的宏观框架上的讲解不同,这次围绕哈勃望远镜讲解的这些信息,更多的是以地球和太阳系,这种相对12层宇宙而言,算的上是微观宇宙系统内的小宇宙观的详细讲解。
由总玄宇宙的宏观到微观,从大到小,建立一个完善细致的宇宙观,原来这才是今天师尊讲话的真正目的么…”
说到最后,墨辰不禁对张凌再次升起了佩服之情,他发现和张凌接触的越多,自己这个便宜师尊的表现越是令人惊讶。
内心的情绪波澜起伏了一会儿,待逐渐平复之后,墨辰继续对脑海里的信息进行梳理。
“在太阳系和地球的这套小宇宙里,师尊还提到了星云。
按照师尊的解释,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大多数星云,不过是创造太阳系剩余的边角料。
这种边角料,在哈勃望远镜里呈现出黑白薄雾的形态。
而在最初,这些边角料之外的主体原子颗粒,一部分形成了太阳系的中心恒星太阳,另一部分形成了地球这样的行星。
最终多余剩下的,没有利用的原子颗粒,则凝聚成了薄雾星团的形态,飘浮在了太阳系的边缘地带。
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利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大多数所谓的星云,都是这些飘浮在太阳系边缘地带的,由原子颗粒凝聚而成的薄雾气态星团。
除了这种星云之外,还有一种假的星云,是密集的恒星系壁凹凸点,形成的一种密集反射的凹凸点聚集星云。
抛开以上两种被地表人类时代的天文学家们错误解读的假星云,只有河外星系在地球夜空中的投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星云。
在今天谈话的最后,师尊反驳了在地表人类时代天文学观测中噪点理论不成立的同时,还提到了地表人类时代将近95%的真实照片被封锁,未被公之于众,只有5%的真实照片,在经过层层处理之后,才对外公布的事情…”
对于地表人类时代的各族统治阶层,普遍对底层大众欺瞒的行为,早就见怪不怪的墨辰,对将近95%的真实照片被封锁这种事情,倒是没有太大感觉。
毕竟,连月球阿尔拉灰人和亚特兰蒂斯文明,这种拥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其客观真实存在的事情,都能对地表人类大众隐瞒,还能有什么是地表人类时期的各族统治者们不敢隐瞒的?
第749章 地表时代落幕
救赎基地房间里的床上,墨辰把脑海里的信息都梳理了一遍之后,他又感慨了一会儿地表人类时代的一些愚蠢做法,便不再去思考这些东西,而是从脑海里翻出《玄修秘法》,研究起里面的运行原理。
虽然《亿载春秋》的游戏世界,已经进入了16.0版本的更新期,各阵营的玩家也已经被强制下线,但在张凌的干预下,整个游戏世界依旧还在按照历史的轨迹正常发展。
日升日落,斗转星移,一百年的时间悄然而过。
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经历过第三次地月战争之后,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文明的地球人族,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很多巨大的变化。
而在众多变化当中,最让墨辰关注介意的,又莫过于那些地表人类幸存者们的变化。
因为战后,地表人类的幸存者只有7900多万人,相比于亚特兰蒂斯文明6亿7千万的人口而言处于绝对劣势,所以在大战恢复后,地表人类的幸存者们成为了地球新世纪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少数民族。
曾经地表二百多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也因为在第三次地月战争中被摧毁和破坏严重,而出现了大量的断层失传。
久而久之,一百年后的现在,地表人类各族的幸存者们,在以亚特兰蒂斯文明为主体的文化氛围,以及发达科技造物的熏陶影响下,逐渐淡忘了曾经的地表人类各族历史和文明,被同化成为了新纪元地球人类文明中的一员。
一百年后,现在的地球人类,只对新纪元的人类文明有认同感,而对曾经的地表人类文明观念薄弱,只认为那是救赎之日前的一段悲惨黑暗的历史。
位于亚洲大陆一座城市的高楼顶端,墨辰俯瞰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却是无声的叹了口气。
他所在的这座城市,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圣源城,只不过因为建立仅有百十年的时间,所以在规模上,还无法和二十多万年后那座占地4.44万平方公里,约七千五百万常住人口的地球人族第一大城市相比。
在游戏世界的一百年时间里,墨辰亲眼见证了地表人类各族幸存者们是如何被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文化同化的。
原本在第三次地月战争结束后的那批地表人类幸存者,还有着传承各自族群文化的想法和意识。
然而,由于第三次地月战争期间爆发的是随机灾难,死的人也是随机死亡,所以最后地表人类中幸存下来的人,在对各自族群的文化和习俗的继承方面,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些族群留下来的老人,对本族群一些习俗传统的记忆就比较深刻,例如华夏的一些幸存下来的老人,就对春节、清明、中秋、元旦等,这些华夏一族传统的习俗,就记得很清楚。
有着这些幸存下来的老人存在,华夏一族的幸存者们对传统习俗的继承还算比较完整。
然而,有些族群就没这么幸运了,尤其是很多在第三次地月战争爆发前,总人口就只有几百万,或者几千万人口的小种族。
这些种族在第三次地月战争期间,有不少因为没能挺过各类灾难,而被集体灭绝。
即使有侥幸存活下来的小族群成员,加起来的总人口,也是仅有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的数量。
如此稀少的人口,大多在第一批幸存者陆续老去之后,新生代们就在亚特兰蒂斯先进的文化氛围和科技造物环境下,被直接同化,忘记了第三次地月战争前自己原本族群的文化和习俗,成为了只认同新纪元人类共同体的人类。
像华夏一族这种的大族群幸存者们,虽然比小族群要好上一些,但一百年后的现在,也基本上都已被同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第三次地月战争之后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失去了大量地表人类时代旧物质科技体系的传承,又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支撑对旧有科技领域进行重新发展的华夏一族,虽然战后有将近一千万人的幸存者。
但这些幸存者中也只有第一批经历过地表人类时代的那些人,还在坚持华夏一族曾经的传统习俗和节日传承。
等过了二三十年之后,随着第一批经历过地表人类时代的那些幸存者们陆续去世,华夏一族在新纪元出生的新生代们,对于华夏一族的传统文化再也难以继承下去。
受到更优秀的亚特兰蒂斯文化氛围的熏陶,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亚特兰蒂斯文明先进科技造物的华夏一族新生代们,逐渐不再不理解为什么要过春节等传统节日。
更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过节的时候,燃放危险扰民,具有刺鼻气味,被称之为鞭炮的落后化学制品。
被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文化氛围和各种发达科技造物环绕的华夏一族新生代们,更加熟悉和认同以亚特兰蒂斯为主体的文明,至于老一辈华夏一族的幸存者们坚守的那些奇怪习俗,他们越来越感到抵触排斥,觉得那是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非主流另类愚昧行为。
最终,一百年后的现在,经过数代人的更替,华夏一族的新生代已经基本上被亚特兰蒂斯的文化同化。
而就在最近,由于在过去一百年里,大量华夏新生代的移民,导致连一百万人口都没有了的华夏一族,正在计划进行一项全民公投。
公投的主要内容,则是关于华夏一族是否应该全部并入到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提议。
事实上,在如今一百年后的地球上,曾经7900多万人口的地表人类各族幸存者们,只剩下了华夏一族还在苦苦挣扎。
地球其余各地区的地表人类幸存者族群,已经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陆续宣布主动并入到了亚特兰蒂斯文明。
作为地表人类时代,最后的一个残存种族,华夏一族此次公投的结果,将决定地表人类时代是否还能延续,或者就此终结的问题。
回想着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地表人类幸存者族群们的逐渐凋零,以及最近在华夏一族闹得沸沸扬扬,讨论的火热的全民公投事件,墨辰脸上露出了几分烦躁。
四十多天之后,华夏一族的全民公投有了结果:
79.4%的华夏人同意把华夏一族并入到亚特兰蒂斯文明,14.2%的人弃票,6.4%的人反对。
华夏一族公投的结果,在亚特兰蒂斯文明为主导的地球人族引起了大量的讨论。
几个月之后,华夏一族完成了并入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所有流程,自此华夏一族成为历史,地球人族走向真正的统一,地表人类时代宣告彻底结束。
第750章 体察于民
当得知华夏一族正式并入到了亚特兰蒂斯的消息之后,正在圣源城郊区的一座两层半别墅里的墨辰,一脸失望的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师尊是怎么想的,当初在位十年就主动从地球人族领袖的位置上面隐退。
如果师尊能在地球人族的领袖位置上面,待上一百年,那华夏一族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主动并入到亚特兰蒂斯。
退一步来讲,师尊如果只是单纯的主动从地球人族领袖的位置隐退,也没有多大问题,只要师尊能时常出来露面,那么亚特兰蒂斯那边多少也还会顾忌到师尊,对华夏一族有足够的照顾。
可师尊并不是单纯的隐退那么简单,而是像突然从人间蒸发了一样,谁都找不到他。
自从八十多年前,师尊突然消失之后,包括我在内,谁也没有再看到过师尊。
以至于,慢慢的就有一些传言,声称师尊已经离开了地球,不再管地球人族了。”
说到这里,墨辰不禁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最主要的是,我的那个和人类主神接触的试炼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师尊真就这么离开了,那岂不是说我的这个试炼任务,就完全白瞎了?”
越想越觉得郁闷的墨辰,有些焦躁的从椅子上站起。然而,就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他的脑海里突然传来了一道声音:“来乌斯藏地区的南迦巴瓦峰。”
脑海里突兀响起的声音,让墨辰听了一愣,不过旋即当他反应过来之后,脸上就又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原因无他,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他的师尊张凌。
“乌斯藏地区的南迦巴瓦峰?听着有些陌生,幻熙,你给我查一下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在哪。”
闻言,幻熙嬉笑的“嗯呐”了一声,几秒钟过后,墨辰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三维的投影地图。
看着地图上标记出来的南迦巴瓦峰位置,墨辰自语:
“这座山,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之处,海拔7782米。
在地表人类时代,南迦巴瓦峰还有着乌斯藏众山之父的称呼…”
在确定了南迦巴瓦峰的具体位置之后,墨辰没有耽搁,调动体内的灵场能量,从别墅的房间直接消失,朝着南迦巴瓦峰所在的方向极速飞去。
南迦巴瓦峰的具体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紧邻雅鲁藏布大峡谷。
由于南迦巴瓦峰七千多米的海拔高度,使得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
以墨辰的速度,没有多久便来到了南迦巴瓦峰所在的地区。因为南迦巴瓦峰是这片地区的最高峰,所以墨辰只是在空中扫了一眼,就确定了南迦巴瓦峰的位置。
紧接着,墨辰庞大的灵觉从体内涌出,把南迦巴瓦峰完全覆盖,下一秒,他的身影一闪,出现在了南迦巴瓦峰山腰的一处位置上面。
墨辰的身影出现在了一个山洞的洞口,这个山洞有着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不仅壁面光滑平整,
在山洞的顶端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着内嵌式的巨型球状夜明珠作为照明的光源。
墨辰转身看了一眼洞口外面,几乎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收回目光后,他没有多言,抬脚朝着洞口深处走去。
不久后,墨辰在山洞尽头一座有着一百多平米面积,高**米的圆形石室里停了下来。
偌大的石室,布置的非常简单,只有石床、石桌、石凳,这些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的家具。
此时,身穿华夏古代黑色云纹袍服的张凌,正双腿盘坐在石室内的唯一一张石床上面。
看到石室内的景象,墨辰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正闭目盘膝而坐的张凌身上,他的脸上露出恭敬的神色,说道:“弟子墨辰,拜见师尊。”
听到墨辰的声音,石床上盘膝而坐,闭目养神的张凌,缓缓睁开了眸子。
张凌的一双眸子,在睁开之初深邃死寂,宛如浩瀚星空,又似枯寂古井毫无波澜。
不过很快,张凌眸子里的深邃浩瀚和死寂,就被一片平和的眸光取代,他微微转头看向正在石室门口恭敬站立着的墨辰,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说道:“坐吧。”
随着张凌这句话落,石室周围的环境无声的发生了一阵扭曲变化,待四周的景象重新稳定下来,两人再次出现在了上一次谈话时,那座高山上的小亭子里面。
对于张凌神鬼莫测的能力,早就见过的墨辰,见此情况,脸上倒也没有显露出讶然之类的表情,而是恭敬的点了点头,便和上一次谈话一样,坐在了小亭子的蒲团上面。
而在墨辰隔了一张小桌子的对面,张凌的身影已经静静地坐在了另一个蒲团上面。
见墨辰坐好,张凌面带笑容的说道:“你有什么想问为师的就问吧,为师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给你解答。”
听到张凌这话,墨辰也没有矫情,在过去的这一百年的时间里面,他心底确实也有一些疑惑,想要询问自己这个神通广大的师尊。
只见墨辰在心底斟酌了稍许时间过后,他开口问道:“徒儿最不明白的是,师尊为什么在第三次地月战争结束之后,只担任了十年的地球人族领袖,就隐退了下去?”
听到墨辰的这第一个问题,张凌嘴角微微一动,回道:
“十年的时间难道还不够吗?在那十年里面,为师已经给地球人族重新制订好了各项规章制度,确立了新的社会体系,规划好了未来一千年的发展方向。
按照华夏一族古代的定义,为师给地球人族重新规划确立的社会体系,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大同社会标准,难道这还不够吗?
为师利用十年的时间,已经为地球人族规划好了发展的方向,剩下的就只是其他领袖,按照这个方向努力践行和实现就够了。
再者而言,在确立了地球人族未来一千年的发展方向,各领域也都有了详细的规划之后,如果为师继续留在地球人族领袖的位子上面,剩下的也会是弊大于利。
你要明白,站在最高的位置上面,虽然能够一览众山小,但也可能会被某些东西一叶障目。
与其在漫长的时间里面无聊的勾心斗角,为何不自退一步,隐匿于凡尘,花上一些时间,亲自去体验自己规划的社会大众生活状态?
只有亲自参与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验过一些时间,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创造的制度里面,有什么问题,还有哪些不足,等收集的问题到了一定数目,再重新返回到最高的位置上面,对那些问题进行修改,这难道不比坐在地球人族领袖的位置上面,枯燥无聊的待上一百年的时间更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