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笑傲神雕天龙TXT下载笑傲神雕天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笑傲神雕天龙全文阅读

作者:明道真人     笑傲神雕天龙txt下载     笑傲神雕天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82章 达摩一掌经

    接下来几日,方志兴便在阅览少林藏经之余,教导张君宝先天功的基础功夫。︽,先天功和其它内功不同,它要求凝聚先天真气后,首先便要打通小周天,使人体内的后天之气转化为先天之气,让先天真气有根可依。这一步通俗来说,便是武林中人通常所说的打通任督二脉、迈入先天境界,一旦成功,人身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今武林虽然称得上繁盛,但能达到这一步的,却也不过寥寥十余人而已,其中艰难,自然可想而知。依照方志兴估计,即使有自己为张君宝伐毛洗髓,并用药浴等方法疏通经脉,想要将先天真气凝聚到可以打通任督二脉的程度,也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甚至可能还会更长。当然,若是张君宝能用三年时间奠定先天境界的根基,也是颇为不凡了。一旦成功,只怕他不到成年,内功上便可与江湖上第一流高手相比了,追寻武道之时,根基也更坚实。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之事,如今张君宝年纪还小,方志兴所能做的,也只是传下金关玉锁诀,让张君宝锁住体内的先天纯阳之气而已。如此不断凝聚纯化,才能在来日凝聚先天真气之时,达到贯通小周天的要求。否则的话,即便先天真气凝聚成功,也只是无根浮萍。

    如此过了**日,张君宝已经将金关玉锁诀完全记下,也初步达到入门。此时方志兴已经将九阳神功练成了三卷,体内的真气已经恢复了三四成。感受到此,他便为张君宝第一次伐毛洗髓。疏通经脉。张君宝年岁尚幼,身躯也小。方志兴为他伐毛洗髓,并不会消耗多少功力。因此即便功力未复,也能勉力施为。经此一番,张君宝体内气息再度纯净起来,先天之气化为后天之气的速度更慢,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修习金关玉锁诀。

    见此情景,方志兴也总算放下心来,让张君宝努力修习,争取早日修成金关玉锁诀,培育体内先天纯阳之气。他自己则收起经书。再到藏经阁中查阅其它典籍。

    这**日间,方志兴除了恢复功力和教导弟子外,已经将觉远找出的禅宗祖师的手稿从藏经阁中取出,自己尽数阅览了一遍。通过这些手稿,他对禅宗关于精神、心性的认识更深一层,结合道家修练之法,也算是有所所获。不过即使如此,方志兴却也未能得到想要的修练秘法,能够助自己突破现有境界。想来也是。少林寺传承千百年,不说佛法高僧,便是达到方志兴这般境界的武功高手也不知凡几,这些人中必有翻阅过祖师手稿之人。若是其中真的蕴含有什么修练秘法,只怕早就轮不到方志兴来看了。

    只是想到《易筋经》中隐藏有《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之事,方志兴却也并不放弃。明面上找不到也是正常。但武林中多有隐秘之事,或有人真的用什么秘密方法将一些内容隐藏在经书之中也未可知。思及此处。方志兴便又仔细探察这些经书的材质,想要看看其中是否另有奥妙。得到一些收获。

    方志兴这些年来精修灵犀**,五感六识皆是敏锐之极,而且他医术精深、见识不凡,一旦用心探察,书上用了什么特殊药水、墨水,也必瞒不过他的感知。不过他重新翻阅一遍之后,却没确认其中哪部经书藏有什么隐秘。虽然有几本经书的纸张年代引起了他的怀疑,但经过研究之后,方志兴却发现这些只是后人伪托古人的作品,并无其它隐秘。

    想着要将这些经书还给觉远,方志兴将这几本经书摩挲良久,然后放下,重又拾起了一本经名为《达摩一掌经》,并非什么武功秘笈、佛法典籍,而是佛门弟子辨别想要出家之人的善恶智慧、是否有佛缘的法门,可以说是一种算命之术。虽然经书中有“达摩”二字,其实却是唐代的高僧一行所做。经书中的“一掌”,则是指此法以手掌为要,号称“掌中秘诀,手掐前世今生”,和民间相传一掌金算法,颇有相似之处。方志兴因岱宗如何之故,对于掐指计算颇有涉猎,早已掌握了一掌金算法,并将其与珠算结合,推导出了一门速算方法。因此这《达摩一掌经》的内容虽然有些奇特,方志兴却也能看的清楚,并未发现经书有什么异常。只是他心中却总是觉得其中隐藏着什么奇妙,等着人去发现。

    “五、十一、十七,这三个数字各自出现了五十次,其中颇有牵强之处,这又代表着什么呢?”方志兴心中想道。他将这本《达摩一掌经》诵读了不下数百遍,才发现了这点异常。想到一行曾经受命编纂《大衍历》,而大衍之数正是五十,由不得他心中不想。不过他

    再次翻看《达摩一掌经》的第五、十一、十七页,方志兴仍未发现丝毫端倪。见此,他也只得无奈放下,想着从其它方面寻些线索。

    觉远一直待在藏经阁中,见到方志兴过来归还经书,惊讶道:“居士这么快便看完了?列位祖师所传,皆是金训圣言,务必要牢记在心,身体力行才是!”

    方志兴听到觉远这番话,眉头微微一皱。不过相处数日,他也知道这觉远虽然学识渊博,为人却有些迂腐,因此也不争论什么,从经书中抽出《达摩一掌经》,向觉远问道:“听闻一行大师是算学大家,贫道对此亦颇为喜好,不知贵寺是否还有他的著作,也让贫道一观!”

    觉远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一行大师?莫非便是大慧禅师?他虽然曾随普寂大师习禅,后来却又转入了密宗。我少林寺中,所藏他的原稿,也只有这《达摩一掌经》一部而已。”他是禅宗之人,对于一行这个叛出禅宗的僧人,自然没有什么好看法了。不过作为看守藏经阁之人,觉远对于藏经阁中的藏书还是极为熟悉的,又补充道:“虽然没有他的原稿,但阁中《大日经义释》和《心机算术》、《大衍论》,却是一行大师的弟子整理而来,居士若是有意,小僧这便取来!”(未完待续。。)

    ps:本书正式由《笑傲神雕天龙》更名为《问道武侠世界》,希望各位书友相互转告,谢谢支持!

    今日就此一更,大家不用等了,谢谢支持!--67433+d4z5w+15955154-->

第383章 大衍筮法

    “密宗?《大日经义释》?难道一行大师是真言宗之人?”方志兴疑惑道。&26705;&33310;&23567;&35828;&32593;&39318;&21457;&32;&119;&119;&119;&46;&115;&97;&110;&103;&119;&117;&46;&110;&101;&116;他因为修习大手印的关系,对密宗也算了解颇多,知道密宗在中原通常被称作真言宗,以《大日经》为根本经典,一行既作《大日经义释》,想来便是真言宗之人了。方志兴知道一行的名字,更多的是因为此人曾作《大衍历》,是一位数学大家,对于他的佛法传承,则是所知不多。

    觉远回道:“正是,中土密宗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大师所传。一行大师初时随神秀大师的弟子普寂大师在嵩山修习禅法,后来遇到善无畏、金刚智两位大师,又随他们修习胎藏、金刚两部密法,因此也就入了密宗。如今中土所传《大日经》,便是善无畏大师和一行大师所译,《大日经义释》也是一行大师对《大日经》的注解,又称为《大日经疏》,中土密宗,多是依照此经。”

    闻听此言,方志兴不觉点了点头,没想到一行竟与少林寺有此渊源。神秀大师自不必说,五祖弘忍的大弟子、六祖慧能的师兄、北宗禅的创始者……过世之后,更是曾被尊为禅宗六祖。而他的弟子普寂,也曾被尊为禅宗七祖,可谓是佛学大家。只是后来六祖慧能所传南宗禅兴起,北宗禅也渐渐湮没不闻,世人对其所知,也多是从《坛经》而来。一行随普寂习禅,可以说是北宗禅之人,当时六祖慧能的弟子神会北上,经常与北宗禅传人辩法。一行之所以由禅入密,只怕也可能与禅宗内部斗争有关。当然。这些多是方志兴的猜测,具体如何。后人也难以尽知了。

    两人边走边谈,不一会儿,觉远已经从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行的作品,拍掉上面的尘土,递给方志兴。见此,方志兴更是猜测只怕少林寺中除了觉远之外,只怕少有人学习一行的作品,甚至除了觉远之外,只怕有没有人知道一行的著作在此也未可知。毕竟如今南宗禅是主流。而一行不说曾经学习的是北宗禅,就是他由禅入密,著作不受少林僧人重视也是正常。

    方志兴谢过觉远,自己抱起这些经文,仔细研读。密宗上等传承均是通过灌顶,从不会落于文字,方志兴得到大手印秘传已是机缘巧合,并不对其它密教修习方法有所幻想,因此更多的是观看《心机算术》和《大衍论》。学习一行的数学方法。

    这两本书外界早已失传,方志兴也是首次得见。因为是数学典籍,各种算法规则颇难懂,方志兴纵然数学精深。也花了不少功夫才大体读通,暗道:“这《心机算术》作为一种心算法门,也算极为精妙了。只是我已经有周天算法,这门方法除了一些衍算天机的内容外。对我的用处并不大。”他的周天算法是由珠心算而来,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三百六十轴的圆形算盘。快速计算出极为复杂的运算,自然不需要学习其它心算方法了。

    不过对于《大衍论》,方志兴却是极为佩服:“以七曜行度互相证明,推《周易》大衍之数,这位一行大师,果然不愧为数学大家!”全真教护教阵法便是天罡北斗阵,方志兴对北斗七星自是熟知,见到一行以北斗七星推导大衍之数,也是极为赞叹,其中许多方法,让他也是大开眼界,瞬间联想到了天罡北斗阵的许多变化。

    “但这些只是纯粹的数学方法,是否隐藏有其它传承,还是要看这三个数字代表的是什么了。”方志兴心中又道。他翻阅数遍,也没从中发现什么异常,只得尝试思索“五、十一、十七”这三个数字代表的含意了。这三个数字合大衍之数,若是有用的话,当是在这《大衍论》中了。

    想到这里,方志兴便开始翻看起了三卷《大衍论》中第五、十一、十七页,不过却仍没有什么发现。见此,他也并不失望,又试验了查看第五、十一、十七列等方法,却仍无法读通。思考良久,方志兴心中暗道:“莫不是隔字之法,这样可麻烦了。”心中想着,他也只得找出笔墨,在纸上记诵。

    略去“大衍论”“一行”五字,后面是“大衍之数”,方志兴将其记下。隔了十一个字,看到“五十”,又是记下。又隔十七个字,看到“其用”。隔五个字,又看到“四十有九”。方志兴连起来默诵“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语句颇为连贯,当即哈哈大笑,知道自己找出了正确方法。旋即以此向后,继续记诵文字。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方志兴终于整理出了一段文稿,默诵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是……《易经》?不……是筮法!”方志兴心中讶异道。他随郝大通学习《易经》,也学过一些卜筮之法,自然知道这段话中许多都是从《周易》而来,多用于卜筮。一行特意在《大衍论》中暗藏这段文字,显然不是为了写下《易经》那么简单。其中所留,多半便是一种筮法。

    想到一行曾经入朝为官,方志兴心中暗道:“看来这这多半便是传说中的大衍筮法了,也不知一行从哪里学到的。这大衍筮法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推衍方法,绝非一个人能够完成,一行若是为了借助朝廷力量入朝为官,只怕也有可能。”想到一行英年早逝,方志兴心中暗叹,猜测他朝廷力量推导,只怕做出了许多不得不为之事,才会落得如此结果。(未完待续。。)

    ps:今日一更,大家不用再等了!这几日作者要搬家,只能尽量保证不断更,希望各位读者体谅!你正在阅读,如有!

第384章 大日经义释

    方志兴随郝大通主要学习的便是《易经》,对于其中衍化出来的卜筮方法自然也多有涉猎。大衍筮法之名,他也多有耳闻,知道这是一种以天地之数为基的大规模推衍方法,其中颇有隐秘。不过方志兴修习武道,更多的是相信凭借自己能力得到想要结果,自然对卜筮之法虽然敬重,却并不做为凭据,除了学习《易经》时曾经起过几卦,方志兴之后就很少再用卜筮方法。如今见到大衍筮法,虽然有些讶异,却也微感失落。

    不过既然有幸看到这套筮法,方志兴也不会辜负了一番机缘,他记下这段文字后,继续向后记诵。只见后面多是具体的起卦方法,以及各个卦象代表的含意,语句简练,许多都是从所未闻,其中多有用到《大衍论》上所提算法之处,涉及到《达摩一掌经》的指算和《心机算术》的心算之法。而到了篇末,更有一段一行摸索出的单人使用大衍筮法的方法,用以简单推测命理运势、吉凶祸福。

    “大衍筮法以天地之数为基,果然不同寻常,这篇文字所言,更应该说是一行大师对天地的认识才对。他能推导出大衍历,只怕没少用这方法。可惜天地一直在变,人的认知也一直在变。这筮法放到如今,只怕不见得会准确了。”方志兴看完之后,心中暗道。卜筮之法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越古老越好,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变化。这才能更精确地得到结果。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易经》……这一过程中除了古人认知的开阔外,便是天地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卜筮之法相应变化。而到了如今,天地变化和人的认识更是变动极快,单以本朝来说,立国以来颁行的历法便有十多部,不说这些历法正确与否,与之对应的卜筮之法也需要不断修正。因此一行传下的这套大衍筮法虽然极为精妙,但要说拿来去用,却需要用很大力气修正。如此一来,也怪不得方志兴对这篇文字不太上心了。不说他对筮法不太上心。就是有推衍筮法的功夫,方志兴只怕也早就在其它方面有着更大的成就了。

    叹了口气,方志兴将这些文稿整理下来,夹在了《大衍论》之中。正欲收起,心中却又一动,想道:“这篇筮法夹在在《大衍论》中,只怕不止是为了隐藏起来那么简单。而且如今虽然天地发生了变化,但都是一些细微之处,我若用大衍筮法粗略卜算的话。只怕得到的结果纵然不太准确,相差也不会太大。八卦之说流传数千年,可以说是卜筮的根本,我只用这八个卦象。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想到此处,方志兴将《大衍论》结合大衍筮法重又翻看了一遍,果然有所收获。《大衍论》中有一篇《大衍玄图》。方志兴初时只以为是结合《大衍论》理解所用,如今结合大衍筮法。却明白是为了起卦之用。见此,他心中信心更增。只要对应着来,最差也能得到模糊结果,让自己寻找突破的道路时有所参照。

    作为一种大规模卜筮方法,大衍筮法通常是朝廷所用,仪式也是颇为繁杂。方志兴自己来用,自然无法做到哪种地步,因此他也只能用一行大师给出了单人起卦之法,简单卜算。他小心到外面找了五十五根筮草,在静室中沐浴焚香,便即起卦卜筮。

    大衍筮法颇为繁杂,过了良久,方志兴才得到卦象结果。对照《大衍玄图》,他知道这个结果大体对应的是乾卦,欲要细解,却是模糊不清。见此,方志兴微微皱眉,重又起了一卦。

    “上次是乾卦,这次是离卦,怎么卦象会不一样呢?而且这两卦都模糊不清,又代表着什么呢?”方志兴看着眼前重新的结果,疑惑道。他第一次得到的是乾卦,这次得到的却是离卦,两者同样模糊不清,当真让人疑惑。

    歇息一会儿,方志兴先后又起了六卦,结果仍是乾离交替,细节处却多有变化。见此,方志兴知道再算下去只怕也是这样,只得停了下来,思索这两卦的含意。好在这八个卦象多是吉象,也让方志兴对突破当前境界多了些信心。

    “乾为天,离为火,合起来就是天火,天火为日。难道说我这突破,要着落在太阳上,还是指……那本《大日经义释》?”方志兴思索良久,猛然想到另一本书,心中暗道。他想来想去,也只能如此猜测了。不过密宗最上之法向来不落文字,他所见的也只是世间流通的经文而已,对于其中隐秘则并未得见。他对一行所做的《大日经义释》不太重视,也是因为如此。如今猜测到可能在其中有所收获,才又想了起来。

    思及此处,方志兴重又返回藏经阁,拿起《大日经义释》仔细翻阅。到了阁中,却见觉远抱着几本书册迎了过来,说道:“方居士,小僧又在阁中找到了几卷一行大师的著作,还请居士查看。”然后又指着一本经书道:“这是赞宁大师所著的《宋高僧传》,其中多有前唐高僧事迹,居士若有有意,也可一观。”他见方志兴对一行大师似乎颇感兴趣,便将他的著作搜集出来,又找了几本相关典籍,供方志兴查阅。

    方志兴见此,心中也颇为感动,向觉远道:“有劳大师了,贫道在此谢过!”说着便接过这些书册,和之前得到的书册一起整理查阅。

    “咦,这《大日经义释》合起来竟有十四卷,比世间通行的《大日经》要多了许多,看来果然有些玄妙。《宋高僧传》中说一行大师圆寂之时,曾对他的老师普寂大师密语,莫非这些典籍便是那时所传?然后由普寂大师带到了少林寺?”方志兴先将《宋高僧传》中有关一行的部分看了一遍,又将这些书册整理清点,察觉到《大日经义释》内容远胜外界所传,心中暗道。念及此处,他对卦象接过也更有了信心。(未完待续

    ...你正在阅读,如有!

第385章 大日印(一)

    “密宗果然是密宗,从不将上乘之法落于文字。¢£頂¢£点¢£小¢£说,这《大日经义释》中虽然有许多从所未见之处,却并没有什么功法传承。我所想的从中得到功法作为参照,果然还是妄想了。”方志兴翻阅完十四卷《大日经义释》,心中想道。他得卦象启示,仔细翻阅这本一行弟子整理的著作,却并没有在其中看到什么功法,只能徒自感叹。

    不过即便如此,方志兴心中也并无多少失落,盖因他虽然没找到功法,却也得到了许多收获。只见他重新翻开《大日经义释》,凝视页面中一幅图案,心中想道:“这页纸张和其余书页颇有不同,似乎是夹带上去。而且上面的图像如此细致,还有一些拓印的痕迹,想必有些来历。我若真的能从《大日经义释》中得到什么收获的话,恐怕就要着落在这幅图上了。”

    凝神看去,只见一个佛陀在莲花上结跏趺坐,双手结印,头戴五佛冠或结发髻冠,全身璎珞珠宝严饰,纹理颇为细致,可谓栩栩如生。这佛陀背后一轮圆圆的光环,有如大日一般,颇为耀眼。而这页图的后面,则还有一段梵文字迹,似是光明真言。

    “大日如来又有摩诃毗卢遮那、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光明遍照等名号,是密教最根本的本尊。而这光明真言,也称为大光明咒、大日如来之真言。如此说来,这图上的佛陀,显然就是大日如来了。但光明真言是用来灭罪之用,也并非出自《大日经》。这段话出现在此,绝非无缘无故。”方志兴结合自己以往所知。心中暗暗想道。思及此处,他静心凝神。注视图像的同时念诵光明真言,希冀有所感应。

    如此专心念诵数次,图像却并没有什么反应,方志兴也只得停了下来,看着上面似有残缺的图像,小闹钟暗道:“这图像描绘的如此细致,显然并非一般人能为,多半是用针织等方法精心织来,上面还受了加持。可惜眼前这幅图是拓本。不但纹理有写失落,一些可能有的秘密地方更是无法感应,这念诵真言之法,看来是行不通了。”

    念诵真言失败,方志兴也只能从本意推测了。“光明真言的字面意思是‘唵!不空光明遍照!大手印……’大手印、大手印……”方志兴喃喃道,他是修习大手印之人,自然对此颇为敏感。连说了几遍“大手印”,继而又兴奋道:“对,就是大手印。这佛陀双手所结之印似乎和平时所见颇有不同,显然其中另有奥妙。光明真言的后面应该是‘莲花珍宝!火焰!请进行!吽!’,而这光明真言少了‘莲花珍宝’这个词,我还以为是誊写错误。现在想来,应该是故意遗漏。如此一来,这样剩下的字应该就是‘火焰!请进行!吽!’。合起来则是‘唵!不空光明遍照!大手印!火焰!请进行!吽!’。按这字面意思,这幅图似乎是教人使用火焰大手印。而这佛陀所结之印,应该就是火焰大手印了。或者确切来说。应该称之为……日轮印!”方志兴凝视着图中佛陀背后的大日,心中暗暗想道。思及这点正合卦象中的“天火”之说,他心中颇为欢喜。

    日轮印是密宗九字秘印之一,想到自己可能得到这门传说中的印法,方志兴也是颇为兴奋,不过旋即却又泛起了疑惑,暗道:“据说日轮印是要念诵大日如来心咒,可这缺漏的光明真……大光明咒又是怎么回事,莫非这印法并不是日轮印,而是另一种类似印法?”密教传承隐秘之极,不说外人,就是大部分密教弟子,也不知道教中到底有多少秘法,有和日轮印相似的印法,也着实卜算奇怪。

    “不管了,那日轮印我从未见过,也不知修习方法,还是按照这日……大日印的方法修习吧!实在不行的话,再想办法按此推导日轮印。”方志兴心中想道。此印是由大日如来像而来,又和传说中的日轮印颇为相像,方志兴便将其暂时定名为“大日印”,以作区分。然后沉下心来,摸索大日印的修习方法。

    “这咒语中的‘不空光明遍照’,应该不单是指大日如来,还有说明印法修习要求的意思,应该是说这门印法修习的基础是领悟光明之意。我修习大手印,虽然没有得到最上传承,却机缘巧合,已经可以入光明定,当是达到了这门印法的修习要求。不过这‘火焰’又是什么意思呢?莫非要在脑海中观想火焰?”方志兴心中疑惑道。旋即又想起卦象所得的“天火”之说,又道:“天火也是火焰,这图像隐藏于《大日经义释》中,应该是在脑海中观想太阳了。不过这观想图,又从哪里找呢?”

    观想之法颇为奇妙,方志兴虽然没有修习过,却也知道一些要点。全真七子除丘处机外,多是出身豪富之家,这些人之所以愿意抛弃一切随王重阳出家修道,便是因为受到王重阳用阁中方法点化。而这些方法中,便有一种“骷髅观”的奇特的修道方法,让人看见骷髅以觉悟,通过死而觉悟生,认识人生的虚幻、**的虚假,最终走抛开人世纷争、抛开酒色财气、抛开家庭情缘,入道修行,追求永恒真性之路。不过这法门太过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沉沦其中,因此王重阳并没有传下来,自他之后,全真教也再无一人会此法门。方志兴即使如今能够修习,却也无从得到,他所知的这些内容,也只是从师父郝大通处听来。

    “我虽然能够入定,但没有接触过观想之法,若直接自己想象太阳的话,不但很有可能因为内容空洞失败,成功的话也可能发生不测之危。这样实在太过冒险,还是先试试结印、诵咒、入定吧,我有先天功在身,精气神结合极密,身密、口密、意密三密合一也并不算难,顺利的话,应该能修成这道印法。”方志兴心中想道。

    ps:抱歉,更新晚了,希望各位读者见谅!

    今日不慎把脚崴了,真倒霉!

第386章 大日印(二)

    方志兴调息打坐,缓缓沉入定境,双手仿照图中佛陀结印,口中念诵大光明咒,开始‘摸’索起这道印法。.访问:. 。《大日经义释》中仅仅给出了图案、咒语,并没有点明修习方法,方志兴也只能不断‘摸’索,探寻大日印中身密、口密、意密三密合一的方法。只见他双手结印,口中不断念诵梵音,语调、语速不断变化,神情肃穆,宝相庄严。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方志兴读到一个音阶时,猛然感觉体内真气一动,‘精’气神瞬间凝聚,身躯也微微发热,似有一股热气透体而入。但到了下一个音阶时,却又没了这种感觉。他心神沉寂其中,无悲无喜,回思刚刚读到那个音阶时的感受,继续不断调试。

    万事开头难,方志兴找到感觉之后,可以说是‘摸’到了‘门’路。如是几番,他终于能够在读各个音阶时都能引动体内真气,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循环,带动真气修习,可以说是初步‘摸’到了大日印的‘门’径。而且在他修习之时,每每都能感觉到似有一股热气从外界进入身体,虽然极为细微,却d哈,m.是实实在在。

    “这股热气,莫非便是天地间的元气,或者说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如今天地间先天元气难觅踪迹,我修习紫霞神功、先天功中的采气之法十数年,仍是没有得到一点。没想到这次修习大日印,却是无意间得到了。”方志兴心中想道。继而又道:“唉!现在看来,我当真可以说是傻的可以,这太阳能可以说是天地间最充裕的能量。虽然不入先天,却胜在源源不绝。我一直苦求吸收先天元气,当真因小失大啊!”思及自己经常在晒太阳时感受到热气。却从没有想到引为己用,方志兴不由苦笑,暗道自己犯了“灯下黑”的错误。他以往修习采气之法,侧重于采集先天元气,对于其它种类的元气自然看不上眼了,却没料到天地间先天元气太过稀少,纵然采到,也是难以长久使用。相比起来,还是天地间的后天元气更为充足。太阳元气或者说太阳能量以太阳为本。可以说遍及各地,自己只要稍微能化为己用,便可谓取之不尽,而要说完全‘摸’索出它的妙用,更是有可能证得大道。如此一来,又何必发愁以后道路呢?想通这点,方志忍不住要纵声长啸,为找到自己以后修习的方向而欣喜。

    “据说入定中包含有吸收天地能量进入体内循环的方法,我以往还有些不信。现在看来,却是当真如此了。我所得的大手印虽是秘传,却是最下之法,其中多有含糊之处。而之所以修成光明定。更多的是因为三田合一时‘精’气神圆满,无意间契合了光明之意而已,真正说起来。更像是禅宗所提的顿悟,对于其中过程。却是不甚明了。我以往化出的印法是参考灵智上人的秘刀手印而来,虽有一些神意的运用。却更多的是纯粹武功,并非身密、口密、意密三密合一的真正印法,也没有感受到天地能量。如今回想起来,这些印法当真是粗陋不堪啊!这大日印能够引动太阳能量,若是能驱使起来用以对敌,天下间又有谁人能够挡住!”想到这里,方志兴心中更加愉悦,只觉得一个前所未见的武学天地,已经向自己拉开了一角,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则是一个更加浩瀚的武学境界。

    念头一‘乱’,方志兴瞬间便脱离了定境,也失去了刚才的感觉。见此,他也只得暂时停了下来,思索刚才的运功方式,以及运用方法。太阳能量至阳至刚,而方志兴如今修练的九阳神功也同样如此,可以说与之颇为契合,方志兴思索良久,又运起大日印,念诵大光明咒,使得其中蕴含的真气路线和九阳神功运转路线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还结合紫霞神功、先天功等功法中的采气之法,使自己吸收太阳能量的速度更快。

    方志兴武学境界极高,又因为内视之故对经脉、真气运转见解极深。没过多久,便将大日印的真气运转路线融入了九阳神功之中,使其相互融合。整理完毕,他重新入定修习大日印,顿时感觉热气往自己身上凝聚的更快,体内真气也不断运转,明显壮大起来。

    不过即便如此,这种进步也满足不了方志兴。过不多久,他便停了下来,心中暗道:“如今这样‘精’神消耗颇大,而且效率不高。看来这光明定,到底和大日印并非完全融合。也是,太阳虽然会放出光明,却也能够发热,而且这大日印真要说起来,应该是火焰印才是。我如今入光明定虽然能够勉强引动太阳能量,但因为有些疏漏,又太过空泛,无法和大日印完全契合,效率也实在有些低。若想改变的话,只怕还是得通过观想法了。”方志兴初时便想着观想太阳入定修习大日印,如今虽然入光明定勉强成功,却并非完全契合,又重新想起了这个方法。

    “这大日如来像似是拓印下来,如此‘精’细的图像,想必是作为观想图来用的。可惜!我是道家之人,虽然兼修佛‘门’功法,但并不信仰这些佛陀,无法观想这幅图像了。”方志兴看了一眼页上的大日如来像,心中暗道。若是观想白骨、莲‘花’、石头之类的自然无碍,但观想具体的人的话,必须要信奉对方才行。方志兴对大日如来虽然尊敬,却并非信仰——以后也没这种打算,自然难以观想出此人了。更何况这幅图纹理似有残缺,又似是从一套观想图中截取而来,方志兴也不敢贸然尝试。

    叹了口气,方志兴暗道:“如今看来,只能自创观想图了。我以往没接触过观想之法,这下可真难了。”涉及到‘精’神层面,方志兴虽然能够入定,论及境界已经比观想高了一层,却仍不敢有丝毫大意。;--83504+dsuaahhh+27229767-->

第387章 大日印(三)

    观想是一种修禅定的方法,方志兴如今早已能够入定,境界上已经比观想高了一层,若是‘精’心研究,未尝不能创出契合自己的观想方法。,最新章节访问:. 。只是他修习武道,更多的是练气化神、凝结神意,对观法则并不‘精’通。冒然为之,只怕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观法以存想为主,‘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提到一种禅观法的气功修习之法,也是以存想为要。他是妙真道高人,也被称为‘药’师佛的化身,这法‘门’虽然简单,却可以说是兼有佛道。我若自创观法,当以此为基,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大日印、九阳神功融合,让两者相互促进。”方志兴仔细回想自己曾经看过的道‘门’、佛‘门’观法,心中想道。道‘门’更多的讲究练气化神,观法并不并不算多,方志兴能想到的,主要也就是全真教的骷髅观和孙思邈的禅观法了。不过王重阳( 没有将骷髅观传下来,他也只好更多的参考禅观法了。

    处于藏经阁中,方志兴自然想到了少林寺这个禅宗祖庭:“少林寺属于禅宗,虽然多是修止法,但它作为佛‘门’大宗,观法也定然不少。或许能找到一些没见过的有关观法的描述,作为创立观法的参照。”方志兴虽然不奢望得到禅宗秘传的观想图,但若能够看到禅宗祖师关于观法的阐述,应该也能有不少收获。念及此处,方志兴便又找到觉远,让他将藏经阁中有关观法的记叙尽数找出,仔细阅览。

    少林藏经阁闻名天下,各种经书典籍浩如烟海。方志兴这些年来虽然费心搜集图书。但与少林寺数百年的积累相比,差距还是极大。特别是有关佛‘门’典籍方面,更是难以相比。觉远听到方志兴的要求。不一会儿便抱来了许多,其中不仅有禅宗祖师关于《妙法莲华经》《圆觉经》等经书的阐述,还有净土宗的《观无量寿经》、天台宗的《大般若经》《六妙法‘门’》等与观法密切相关的经文。少林寺作为佛‘门’大宗,有关观法的典籍当真不少。

    这些经书原本方志兴大多看过,但上面许多少林先辈的注解,却是从未外传,其中多数并未付印、抄录,可以说是天下仅有。见此,方志兴心中颇为感慨;“少林寺传承近千年。果然底蕴深厚,这些注解经书的僧人虽然声名不显,有的更是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能够想到这里,显然在‘精’神修习上都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上次我和乐空比拼时,便被他引动殿中众位僧人一起发起神意冲击,显然也领悟了‘精’神妙用。说不得现在的少林寺中,便有可能存在萨迦班智达那样不修武功却‘精’修‘精’神的高僧,我可不能小觑了。”

    当然。方志兴心中虽然更加谨慎,却也并不畏惧。‘精’神运用听着奇妙,但要达到萨迦班智达那样能够用‘精’神影响到物质的程度,却是难之又难。不到那个境界。用来攻击时便多要配合音‘波’功等功夫,方志兴‘精’修慑魂音等音‘波’功,对此可谓极为‘精’通。自然不会怕了旁人。而且佛‘门’修习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说,能够脱离‘欲’界的僧人都是一代高僧。少林寺即使存在,也定然寥寥无几。而要达到萨迦班智达那般接近甚至达到无‘色’界的地步。更是难之又难。这些人就是在佛‘门’历史上,也是称宗做祖的人物,如今还处于封山的少林寺,可谓万难出现。

    看着手中经卷,方志兴不觉微微摇头,这些人的注解虽然各有特‘色’,却也不免有许多疏漏,甚至有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无法自圆其说。方志兴对佛法也算极为熟稔,境界上又比这些人只高不低,自然能够分辨出来。如此翻看数页,他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不到半日,便将有关《妙法莲华经》的注解看了一遍。心中暗道:“这些人虽然各有想法,但到底不成体系,也无法走出自己道路,比之禅宗六位祖师可谓差了许多。对我来说虽然有些补益,却并不算大。唉!可惜了!”方志兴如今虽然也没有完全找到自己道路,却也只是相差一线而已,少林藏经阁中能够对他还有启发的著作,也就禅宗六位祖师等寥寥数人而已,其余之人,最多也就和他相差仿佛,却无法胜过。

    “不过这《妙法莲华经》倒是提醒了我,莲‘花’是常见之物,观想图上的莲台又画的这么清楚,说不定能够单独观想。”想到《大日经义释》中夹藏的观想图上的莲台,方志兴心中不由想道。他重又捡起书页,仔细观看上面的大日如来像,希冀从中有所收获。

    “这幅图上的莲‘花’共有八叶,上有四佛、四菩萨,和莲台上的大日如来一起,应该就是所谓的‘八叶九尊’了。据说佛‘门’有一种八叶莲华观,想来与这大同小异。我若不观想莲叶上的佛陀、菩萨,单独观想莲‘花’,会不会有效果呢?”方志兴心中想道。他不‘欲’转信佛教,自然不会观想上面佛陀,但若只观想莲‘花’的话,却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这样没有了佛陀加持,其中纹理也缺了一大块,不知道是否会有效果。

    正思索间,方志兴偶然瞥到大日如来背后有如大日的光环,心中又是一动,想道:“这座大日如来像后面的光环,应该画的是一轮太阳,我若想要截取这幅图的一部分观想,不如直接观想这轮太阳。如此虽有残缺,但却能够与大日印更为契合。而且这幅图虽然有些残缺,其中纹理却是简单,也更容易补全。若是顺利的话,当能起到观想大日如来像的一部分效果。而且它是整幅观想图的一部分,应该没有多少危险,相比直接自创,也能更稳妥些。”方志兴最擅长的便是总结推纳,很少自己创立什么功法,虽然这些年能够内视体内经脉后推导出了一些功法,但如今涉及到‘精’神领域,却不敢冒然为之,又这轮残缺的太阳作为参考,自是再好不过。

    ps:今天一天竟然涨了七百收藏,实在不胜惊诧,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明日五更奉上!。--83504+dsuaahhh+27251158-->

第388章 大日印(四)

    看着图像上光环,方志兴越看越是满意,拾起笔墨,将这轮似是太阳的光环临摹了一遍,又按照上面纹理,推导补全了被头像挡住的部分,组成了一轮完整的“大日”。--

    “这轮太阳上的纹理虽然简单了点,但比我自己凭空想象却要好的多了,应该能够观想成功。”方志兴看着自己描绘的“大日”,心中想道。

    此时日已近午,方志兴却没心思用饭,和觉远说了一声,便回到静室,观想起了这幅图像。他按照大手印修成的光明定本就是密宗之法,和大日如来颇有关联,如今观想这轮来自大日如来的“大日”,自是无有阻碍。

    盘膝入定,冥冥渺渺间,方志兴心神来到了一处奇异的空间,目之所及,尽是一片光明。他知道这是自己识海,自然毫不意外,就在这片空间中,刻画起了自己描绘出来的太阳,烙印其中纹理。

    如此也不知过了多久,方志兴终于将这轮“大日”在自己脑海中刻画完毕,等到最后一道纹理落下,空间中的●£哈,m.光明陡然汇聚过来,融入到这轮“大日”之中。不过片刻,便将这轮“大日”填充完毕,不但明亮耀眼,还有一股灼热之意,真正有了几分太阳的样子。

    感受到此,方志兴心中一阵欣喜,知道自己所创的观想法已经有了效果。虽然这轮“大日”的纹理极少,虽然效用比起直接观想大日如来像要差得多,但也符合了大日之意,只要以后不断完善。定然能够达到观想大日如来像的效果,甚至能够证得大日。想到这里。他心中泛起了一阵愉悦,颇有满足之意。这观想之法是修习‘精’神之用。如今方志兴还处于修观境界,若是达到证观境界,‘精’神修为必然能再上一层,就是达到佛‘门’所说的无‘色’界,也并非没有可能。虽然不知道要‘花’费多久,道路却是畅通了。如此一来,方志兴怎不喜悦!

    正‘欲’退出识海,方志兴却察觉到识海中的光明仍在不断向着自己观想出的大日汇聚。过不多久,他识海空间中的这轮“大日”便壮大了数分。并且还在不断膨胀。见此,他心中喜悦尽去,转而暗叫糟糕:“不好!我修习光明定时日太久,识海中蓄积的光明太多,而观想的这轮‘大日’蕴含的法理太过简单,这样汇聚下去,只怕这轮‘大日’会无法承受。不但无法完成观想,就是‘精’神大损也有可能,这可如何是好?”

    想到此处。方志兴急忙收束‘精’神,想要控制住识海“大日”的膨胀。总算他‘精’神修为不凡,又因为修练武道之故,神意极为凝结。勉强控制住了这轮“大日”。不过即便如此,这轮“大日”仍在不断与识海中的光明‘交’换,处于凝练之中。一旦方志兴放开控制。只怕便会迅速壮大。

    “这样虽然能够控制一时,但我不可能时时入定。只要一出识海,这轮‘大日’便会迅速吸收光明壮大。终会膨胀到无法其中法理无法承受的地步。到时一旦这**日破碎,只怕我这识海瞬间崩碎也有可能。莫非真要观想大日如来,才能解决这个隐患?”大日如来像上的纹理比之方志兴自己从中截取的太阳纹理多了许多,又有大日如来本尊加持,承受能力也是不可以道里计,自然能够完全吸收他识海中的光明。不过方志兴想到这里,却又心有不甘,他想出这个观想大日的方法本来就是为了避免信仰佛‘门’,如今再去修习,之前岂不做了无用功?而且真的观想了大日如来的话,只怕他永远都要观想大日如来,一直处于修观境界,而无法达到证观,那样又何必修习这‘门’观法。

    “实在不行,我也只能主动散掉这轮‘大日’了,这样虽然对‘精’神有些损害,却不会危及‘性’命。唉!这练神之法,果然不能大意了!”方志兴无奈想道。他以往修习‘精’神,除了入光明定外,便是用先天功中的练气化神之法,如今首次主动练神,却一下就陷入了危境,当真令人沮丧。

    “练神?练神……道家功法分为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返虚、练虚合道四大境界,我之前功力未失时,可以说是达到了练气化神的圆满境界,如今修习这‘门’自创的观法,更应该说是练神之法才是,识海中的光明不断凝结,也是正在凝神。可惜这方法太过低劣,才导致现在模样。唉!要是识海中的念力少一点就好了,这样也不会这么危险了,我这些年一直没有放松‘精’神修习,如今反而有害了!”方志兴这些年功力进展有限,便更多的转向‘精’气神的调节,若非如此,也不会短短几年,便将先天功第二层修至大成,成就无漏之体了。

    “不对,不对!有害的不是‘精’神修为过高,而是真气修为过低。我如今功力大损,现在也不过刚刚恢复了三四成,虽然境界上仍处于练气化神,其实却连练‘精’化气都不曾圆满,若非‘精’神已经恢复,只怕刚才识海中的‘大日’初成时,体内的真气便会尽数化神。这……这……”想到自己上一世的遭遇,方志兴不觉冷汗涔涔,只觉这次修练观法,实在太过冒险了。

    “还不对,还不对!我如今观想出的‘大日’将识海中光明吸收的连两成都不到,就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就是真的强行练气化神,也不见得会将体内真气尽数吸收。这么看来,还是识海中的念力少一点会更好,至少不会发生现在情况。”方志兴继续想道。心中念头纷飞,一时间也不知道哪方更对一些。

    想到“大日”,方志兴心中猛然一惊:“我刚才在想什么,难道是被刚才的危机‘乱’了心神?唉!想这些做什么,还是赶紧思考眼前局势要紧!”想起自己刚才念头发散,方志兴心中不禁警醒:“唉!多年不遇对手,上次遇到萨迦班智达才没能及时防备,这次陷入危机又是如此胡思‘乱’想,看来是安逸太久了。以后一定要多加思考,不能这样无谓地陷入险境。”想到自己这些年过于依赖于灵犀**的灵觉,这次又依赖卦象,方志兴心中不由苦笑,暗自提醒自己遇事时一定要勤加思考,不能麻痹大意。;--83504+dsuaahhh+27256545-->

第389章 大日印(五)

    生怕识海中的“大日”失去控制,方志兴急忙将注意力转了过去。↗,看到那轮“大日”仍处在自己意念控制之中,这才心中略安。

    “幸亏我从周师叔祖的左右互搏术中习得分心二用之法,又推导出了一神为主、分心多用的方法,否则只怕刚才那阵胡思乱想,这识海中的情况便已经无法挽回了。万幸!万幸!”方志兴心中想道。继而又想:“我能分心多用,能不能将识海分开,使刚才观想出的‘大日’和识海中的光明分开呢?这样双方互不干扰,不就能够相安无事了吗?”

    “不行,不行!不说分开识海有多危险,就是再整合到一起,我也没有丝毫头绪,万一因为识海分裂导致精神分裂,那可就更麻烦了!”方志兴旋即想到。一时间又是思绪纷飞,数十种方法在脑海中一一掠过,却尽皆被他否决。

    “如今最稳妥的计策,一是主动散去这轮‘大日’,这样即使精神受损,也不会有性命之危;二是继续凝练这轮‘大日’,使之能够承受我识海中的光明,但观想佛陀并非我心中所愿,也只能想办法增强这轮‘大日’的承受能力了。不过我对太阳了解有限,如何将其中法理衍化为观想图纹理的方法更是不知,这可不是一时能为。”方志兴念头转动,从中取出两种最稳妥的方法,使自己脱离危境。

    “质上不足,那就从量上来补。我能分心多用,既然观想一轮‘大日’无法吸收识海中的光明。那就分心再观想几轮。只要能够稳定下识海,我就有时间参悟太阳。悟通观想图上纹理的作用,想出平安散去‘大日’的方法。甚至观想出真正的‘大日’。这样既不用精神受损,也不用观想佛陀,当是最优之法。”方志兴心中想道。

    时间紧迫,方志兴心神完全沉入识海,虽然不知外界过了多长时间,但料来也不会短。他虽然修为高深,数日不食也能支撑,但如今正处于恢复功力之时,却是有可能伤到元气。因此拟定方法后。也就不再犹豫,直接观想起来。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方志兴这次观想比上次快了许多,没过多久,他便在识海中又观想出了一轮太阳,和另一轮相对而立,吸收起了识海中的光明。见此,方志兴心中不由微喜:“这两轮‘大日’不相互排斥,也没有相互吸收。比预料的轻松多了。而且我只要略微分心神便能将其控制,看来这方法果然可行!”

    感受到识海中的光明又少了将近两成,这**日也已经达到圆满,方志兴意念转动。压制住了这轮“大日”。感受到心神陡然一重,不由心中微沉:“我这样虽然能够控制这两轮‘大日’,但对自身意念消耗实在太大。只怕再有两轮,意念就无法完全压制了。到时非得出岔子不可。现在两轮‘大日’吸收了识海中的不到四成的光明,只怕再凝结三轮也是不够。看来下一次要一起凝结四轮才行,这样才能让它们一起吸收光明,而不用分出意念压制。否则的话,只怕这方法也要失败了。”

    “只是我虽然能够分心多用,却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么多,而且两轮‘大日’不出现问题,六轮会不会出现什么无法预测的事情呢?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点?”方志兴心中想道。

    不过这念头只是一转而过,方志兴心中旋即又坚定起来:“想要探索武道,哪能不付出代价?我刚才观想第二轮‘大日’时,已经在其中留下节点,只要念头转动,便能将其崩散。等会儿将第一轮改造一下,剩下的四轮也按照此法观想,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将其迅速毁灭,恢复以往状态。而且我练气化神已经达到圆满,真气也处于恢复之中,精神即使受损,也能通过练气化神慢慢修补,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而成功的话,这次便能够找到突破之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至于少林寺……哼!谅他们也不敢怎样,否则我这具身体受到危机时的本能反应,就有的他们受的。”方志兴如今虽然全身心处于入定之中,对外界几乎毫无所知,却并非不会感应到危机。他修练出的灵犀**,其中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在修习真气、精神时感应到外部危机。而且因为内外兼修和自然呼吸法的缘故,方志兴已经将各种武学已经化为自身本能反应,只要感应到危机,便会本能的展开反击。虽然比之清醒时出手要差了许多,却更为凌厉果断,远非一般江湖中人能够承受。少林寺高手不少,但能够对他造成威胁的却是不多,何况方志兴之前震慑少林时,展露出来的武功可谓深不见底,料来少林寺即使猜测自己可能出了问题,也定然不敢冒然动手。

    “最可虑的倒是精神受损后可能无法进食,我如今未达辟谷,只怕难以久持,须得想个办法才行!”念头转动,方志兴识海外的身体猛然一动,双手有如观想图上的大日如来一般结成拳印,修习起了大日印。这道印法本就是吸收天地能量之用,想来能让自己坚持的更久一些,而且用其辅助九阳神功的修习,也能让真气更快恢复。

    印法刚成,方志兴便陡然察觉识海中两轮“大日”陡然一亮,光芒更加耀眼,竟而补充起了识海光明。见此,他心中不由苦笑:“这就是主动练神吗?果然速度很快,只是按这个速度下去,我刚才设想的再观想四轮‘大日’怕是不成了,至少需要五轮才行。”五轮“大日”,再加上之前的两轮,可以说至少要分心七用,方志兴之前连分心六用都没有使用过,如今却是更加危险了。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能够将七轮‘大日’组成北斗七星阵,相互间的关系也能更稳定些。”方志兴心念转动,在第一轮“大日”中留下控制节点,而后心念分化,同时观想起了五轮“大日”,陷入沉寂之中。(未完待续。。)--67433+d4z5w+15974154-->

第390章 诸法实相

    “觉远师父,方师父这几天去哪里了,怎么还没出来呢?”藏经阁中,一个小童向一个和尚问道。此人正是张君宝,他被方志兴收为弟子后,对觉远也就改了口,称为“觉远师父”;对于方志兴,则称之为“方师父”,用以区分两人。

    觉远看了眼静室方向,心中也暗暗担忧。自从方志兴那日取了一些有关观法的典籍后,便一直没有现身,即使送去饭菜,也无人取用。觉远在门外喊了几次,却没有听到回应,他有心闯进去查看,却又觉得颇为失礼,只能一直在外等待。不过如今已有七日,他心中忧虑越来越重,再这样下去,只怕方志兴便要伤到元气了,那时自己又如何向方丈大师交待?

    觉远为人迂腐,倒没想过方志兴会不会不告而别,听到张君宝询问,说道:“方居士前些日子取了一些观法典籍,想必是在修习观法,闭关也是常事。等你开始修行之后,也就明白了。”佛经之中,别说闭关数日,就是数月、数年的也是大有人在,这也是觉远数日不见方志兴,却仍耐住性子的原因。

    “那觉远师父怎么从来没有闭关呢?”张君宝疑惑道。

    觉远微微一笑,说道:“我身负看守藏经阁重任,自然不能随意闭关。而且我修为远不如方居士,也无法像他那样闭关。”

    张君宝“哦”了一声,懵懂地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却也不再追问。对他而言,只要确认师父还在就好。具体如何却是不太理解了。

    觉远安慰了张君宝一阵,自己心中却是颇为担忧。他想了一阵。让张君宝在藏经阁好好待着,自己则走到方志兴静室门前,探查其中动静。

    “方居士,您出关了吗?”觉远在门外听了一阵,没有感知到丝毫动静,不由出言问道。

    喊了几声,室内仍是没有回应,觉远心中更是担忧:“方居士如今闭关已有七日,既不用饭。也不喝水,也不知如何坚持下来的。不过再这样下去,只怕他的身体便要受损,我可要唤醒将他才是。”想起天鸣方丈特意交待他要好好招待方志兴,前几日更是特意派人询问方志兴的动向,觉远心中更是不安,连道几声“罪过”,双掌运力,破开房门闯了进去。

    房门刚开。觉远瞬间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颇有灼热之意。感受到此,他急忙运起九阳神功,抵住了这股热气。然后小心翼翼走进静室,向内查看。

    “方……”甫一抬头,觉远便看到了在云床上盘膝打坐的方志兴。正欲出言传唤,但见到他双手结印、宝相庄严。有如佛陀一般。只得硬生生的止下话头,仔细打量起来。

    看了一会儿。觉远只觉得方志兴此时状态和佛经中所说的诸法实相颇为相似,心中吃了一惊:“这……这……这是诸法实相,方居士莫非已见到真如本性了?”他奉命看管打扫藏经阁,对阁中经藏无不拜读,对于佛祖以及历代高僧大德所传的圣训金言,必定诵读后牢记在心,身体力行,不敢有违。对于经术中脱苦涅盘的圣谛、讲述空及非空的中观之道、阐明缘起大义及诸法实相的内容,可以说是极为熟稔。见到方志兴此景,顿时想起了佛经中所说的诸法实相。诸法是指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是指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盘,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异名。见证诸法实相后,见相不为相表面所迷惑,而清楚相里面的本性,明心见性,通达因果。这一步三教皆有,只是名称略有不同,于佛可称明心见性,于道可称赤子之心,于儒可称诚意正心,究其根本,都可以说是找到了自己道路,直指本心。到了这一境界后,都可称为一代宗师,能够称宗做祖,佛家中所说“见性成佛”,也是指的这个。

    “不过方居士的实相,我怎么从未见过呢?似是大日如来,又有些不像,莫非是传承的其它佛陀?唉!小僧见识短浅,可是孤陋寡闻了!”觉远想了许久,仍没有看出方志兴所证实相的来历,只能徒自感慨了。却不知道方志兴所证实相是由大日如来像中提取而来,又自己加入了许多变化,自然和原本的大日如来实相颇有不同了。

    多想无异,觉远既知方志兴无事,也就不再打扰,双手合十一礼,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回到藏经阁中,寻找方志兴所证实相去了。

    方志兴沉入定境之中观想“大日”,自然对外界毫无感知。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将五轮“大日”一同观想成功,将识海中的光明吸收殆尽,彻底解了这次危机。不过等到他将七轮“大日”组成北斗七星阵后,七轮“大日”却陡然一亮,散发出一阵光明,开始填充起识海空间。见此,方志兴也只得分出心神镇压这道阵势,又观想一日,吸收这些光明。总算七日连成一体,稳定性高了许多,镇压也更为容易,被他稳定下来。

    等到第八轮“大日”观想完成,方志兴识海中识海终于平静下来。到了此时,他才终于有时间查看识海中八轮“大日”的状况。只见八轮“大日”照耀识海,其中七个组成阵势,另一个则在其外。八轮“大日”同时发出光明,却也有所不同,组成北斗七星阵的七轮“大日”却明显要比新观想的第八轮“大日”光芒更加明耀,看起来也稳定许多。

    “莫非组成阵势后这些‘大日’更加稳定不说,练神速度也更快了?”方志兴猜疑道。八轮“大日”中仅有一轮在阵势之外,又比其它“大日”光芒黯淡了一些,他自然会往这方面想了。

    心有疑惑,方志兴便自己观察起了其中区别。这一看之下,顿时吃了一惊:“怎么这七日上我留下的控制节点都不见了,还多出了许多没见过的纹理,这……这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6922+dpataioin+4061957-->

第391章 七星八卦九宫

    “天罡北斗阵中蕴含天地之理,莫非我将这七轮‘大日’摆成北斗七星的方位,这些天地之理也化作纹理烙印在了‘大日’之上?太阳和北斗七星都是星辰,想来是有相通之处,所以才会如此。…,如此看来,这七轮‘大日’显然更为丰富,也怪不得会比第八轮更为明亮了!至于我留下的节点,应该与‘大日’并不契合,所以才在阵势运转中被化去了。”方志兴见到北斗七星阵中的七轮“大日”纹理明显比第八**日更多,不由心中想道。为了验证这点,他又仔细查看了第八轮“大日”,果然节点还在,纹理也与其它七轮有所不同,仍是自己最开始观想的大日。

    察觉到这种变化,方志兴心中极为欣喜:“我本来还想着慢慢摸索观想图上的纹理是如何生成的,没想到这次无意间组成的七星阵就能增加上面的纹理,当真再好不过。这第八轮‘大日’还处于初始状态,正好可放于北极星位,演练‘大日’上纹理如何生成,又是如何化去上面我留下的节点,若是能从中参悟到一些观想图是如何生成的,凭我对太阳的理解,当能创出真正的大日观想图,将这几轮‘大日’凝结为一,而不用分心维持。”虽然天罡北斗阵是由七个方位组成,其实却暗含了北极星位的变化,只是因为单独在外,难以在对敌时与七星方位形成练习,才没有加入阵势之中。但如今方志兴只是用来演绎天地法理,而非用来对敌。自然并无妨碍。想到此处,他便将第八轮“大日”放到北极星位之上。开始调动阵势。

    天罡北斗阵是王重阳所创的全真教护教阵法,与先天功、空明拳等同列为全真教至高绝艺。自然极为不凡。这门阵法可以说是王重阳在武功上的最高成就之一,蕴含了他对天罡、北斗等天地法理的认识,并以阵法显化出来,卫护全真。方志兴作为全真教中的佼佼者,以往虽然通晓这路阵法的各项变化,并且推导出了北斗步法、北斗剑诀等武功,但要说对天罡北斗阵完全摸透,却也有些差距。如今在识海中演练阵法的各项变化,参悟其中蕴含的法理。对他来说,也是难得的机缘。

    虽然识海中阵势的演练,方志兴对于天罡北斗阵的感悟越来越多,对于以往创出的北斗步法、北斗剑诀等功法,也有了许多新的想法。只要时间足够,当能再次完善几门心法。而与此同时,方志兴识海中第八轮“大日”上的纹理也逐渐发生变化,他所留下的节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与其它七轮“大日”相近的纹理,并且随着阵势运转,越来越显严密。其它七轮“大日”,同样也是如此。

    见到这一幕。方志兴心中却无悲无喜,冷静地观察着上面纹理变化,体悟其中原理。同时调动阵势运转。不断验证自己心中所想,推衍纹理生成和天地法理的联系。以在将来推衍出真正的大日观想图。

    如此也不知过了多久,天罡北斗阵的主要变化终于穷尽。方志兴即使再推衍出其它变化,也难以在上面烙印纹理。见此,他知道自己用天罡北斗阵已经无法再有所得,只得停了下来。此时再看识海中的八轮“大日”,已经比先前明亮稳定了许多,并且吸收阵势运转中散发出来的光明,已经又大了几分。方志兴见此,心下微微赞许,分出心神控制住八轮“大日”的运转,自己则结合刚才阵势运转中纹理的变化,推衍起了大日观想图。

    时光悠忽,方志兴沉浸入推衍之中,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摸索出了一幅更加完整的大日观想图,终于醒了过来。此时再看识海,已经又充斥了光明,只是方志兴心神控制下天罡北斗阵极为稳定,并未发生什么异常。

    “可惜,我如今境界太低,无法摸索出太阳的所有变化,只能达到这地步了。”方志兴暗暗叹道。他也想摸索出太阳的所有变化,然后观想出来证得大日,但那显然是痴心妄想了,也只能不断摸索完善,才能持续进步。

    感受到识海中的状况,方志兴更加满意:“有如此多的光明作为补充,离我观想出真正的‘大日’,显然更加有利了。”心念转动间,组成天罡北斗阵的八轮“大日”瞬间方位变化,排成八卦阵型。虽然识海中的光明受此变动起了波动,但在方志兴神意镇压下,八轮“大日”却极为稳定,没起丝毫变化。

    “八卦生九宫。这八轮‘大日’以八卦排列,正好占据了八个方位,与九宫只差了中间。我这次就用这八轮‘大日’,生出第九轮真正的‘大日’,并将其它八轮‘大日’吞噬,在质上更上一层。到时这**日定然能够承受识海中的光明,我的识海中也就再没隐患了。”方志兴心中想道。旋即他便催运八轮“大日”,运转起了九宫八卦阵,向着中央汇聚。

    各种阵势之中,方志兴所精者除了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外,便是这九宫八卦阵了,就连从昆仑派得到的两仪剑阵,熟练程度也比之差了数分。这九宫八卦阵是方志兴以从烟波钓叟那里得到的九宫八卦步为基自行摸索出来,可以说是他这些年耗费心力最大的功夫之一,虽然不如天罡北斗阵的玄妙,但要说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各有千秋。此时方志兴所用,便是八卦生九宫之法,从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八宫之中,在最中间的中宫生出第九轮“大日”,并将其它八宫中的“大日”吸收,成就真正“大日”。到了那时,大日印中最难的部分,也算最终完成了,方志兴的精神修为,也能更进一步,能够初步干涉现实,达到萨迦班智达那般的境界。(未完待续。。)

    (..)--34943+dqsumh+11142628-->

第392章 终成大日

    看着识海中散发出清亮光芒的八轮“大日”,方志兴心中想道:“这八轮‘大日’经过北斗七星阵的完善,吸收了星辰纹理,虽然已经颇为稳定,却不能称之为‘大日’了,更应该称之为‘星辰’才是。↖頂↖diǎn↖小↖说,..o也好,这样一来,从中化出真正的大日也更容易了。”他又仔细推导了几遍,觉得其中并无大的疏漏,便调动阵势,开始运转起来。

    方志兴的这门九宫八卦阵是他自己所创,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不过片刻,阵势便完全转起来。见此,方志兴分出心神,在中宫方位刻画起自己新推衍出来的大日,并在其它八轮‘星辰’散发出纹理的帮助下,慢慢完善起来。八卦生九宫阵势一经运转,便会抽取周围八宫补充中宫,方志兴此时将其运转开来,就连周围八宫中‘星辰’的纹理,也被不断抽取,融合到中宫的大日之中。不过在阵势作用下,这八个‘星辰’虽然越来越显黯淡,却丝毫没有崩溃迹象,仍是极为稳定。

    与此同时,中宫的大日也在不断吸收方志兴识海中的光明。此番他推衍出来的大日观想图比之先前可谓是有了质的提高,容纳能力可以说是高了十倍不止,方志兴识海中的光明虽然重又生成了许多,却也难以将其撑的崩溃。而等到吸收了周围八个‘星辰’的纹理,只怕还能更上一层,到时方志兴能否完全填充这**日也是两说,自然更加不用担心了。

    随着阵势运转,方志兴识海中的‘星辰’越来越小。中宫中的大日则越来越大。渐渐九者已经变为同样大小,同时照耀识海。九宫阵势。已经初步生成。

    方志兴正欲继续运转阵势,突觉识海外的身体一震。识海中也是大放光明,不由心中一动:“这是……九阳神功大成了!我闭关之时刚刚练成了九阳神功的第三卷,真气也不过恢复了三四成,如今这景象,至少是练成了第四卷九阳神功,真气也应该恢复到了七成,看来我闭关应该有十日左右了。虽然有大日印吸收太阳能量可能时间更短一些,但也不会少太多,还需抓紧才是!”以他如今状况。即使有太阳能量作为补充,最多也就能支撑半月不食,时间再长的化,只怕便要伤到根本了,自然为他不取。

    不理外界状况,方志兴继续运转阵势,不断刻画中宫大日,并抽取周围‘星辰’纹理。渐渐‘星辰’越来越小,大日也越来越大。而且明亮灼热程度,也是远胜先前。

    “星辰隐、大日现!”眼看‘星辰’越来越小,似乎随时便要消失不见,方志兴识海中陡然响起一道声音。‘星辰’瞬间消散,投入大日之中,大日受此补充。猛然一阵明亮,接连缩放九次。终于稳定下来,高高悬挂在方志兴识海之中。吸收起了周围光明。

    与此同时,识海外方志兴的身体中陡然冒出一股黑气,须发顷刻消失,体外衣物也不知何故,瞬间化为灰烬。就连他盘坐的云床,下面也空了一块,不过方志兴却仍保持盘膝状态,悬于空中不动。此时整个静室之中,可谓干燥之极,只要有一diǎn火星,便会燃起熊熊大火。

    幸好这处静室位于藏经阁附近,烛火管制严格,而且除了觉远之外,少有人来到此处。而觉远自前几日看过之后,已经知道方志兴处于修习状态,不敢再来打扰,是以方志兴如今状况,并无外人发现。

    身体状况方志兴有所察觉,此时却无暇关心,他识海中的大日一经生成,就如长鲸吸水般,瞬间便将识海中的光明一扫而空。整个识海之中除了这**日之外,尽是一片黑暗,相比之前情形,可谓大不相同。而且那**日似乎还不满足,仍是不断吸收识海中的精神意念,就连方志兴的心神、神意,也受到它的吸力。

    感受到吸力越来越大,方志兴也只得凝聚心神,主动投入了这**日之中,想要操控住这股吸力。不过此时大日之中各种精神意念、神意等混杂其中,方志兴甫一进入,心神受到冲击,一时间有些恍惚,难以有所作为,就连联系分神,也是无法做到。

    与此同时,这**日仍在不断吸收方志兴识海中潜藏的一切与精神相关的事物,就连一些并非光明的事物,也被它一并吸收进去,想要融为己有。大日之上,渐渐泛起了一些黑diǎn,并且不断扩大。

    方志兴好不容易掌控住心神周围的各种神意,却陡然感受到一股记忆浮现在心神之中,似是他处在病房之中,正在看武侠,其中内容清清楚楚,仿佛就在昨日。还未想出为何如此,却又突然浮起另一段记忆,自己似是一个胚胎,正在母体中沉睡。恍惚间记忆又是一变,自己似是在与一些邪魔外道大战,身体受到重创……如此种种,尽皆浮现出来,让人迎接不暇。

    “这是……是我三世轮回的所有情景,怎么如今都显现出来了?”方志兴心中想道。响起自己听过的一些理论,又猜测道:“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潜意识完全记忆?如今在我精神突破后尽皆显现来。如此看来,我如今是真正突破了,这次冒险苦修,总算没白费功夫!”

    方志兴三世为人,记忆何等庞大,而且此时显现出来的又杂乱无章,让他心神不断受到冲击。感受到此,他也只能放下操控大日的想法,整理起了这股记忆,将其分门别类,一一整合起来。好在他能一心多用,速度也是不慢。

    也不知过了多久,方志兴终于将这些记忆尽数梳理完毕,这才想起了自己主要目的,急忙联系分神,操纵起了识海中的大日。不过这一联系之下,却让他顿时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大日不应该光芒耀眼吗,这里面的黑块算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

第393章 阴阳太极

    仔细感应,方志兴这才发现识海中的大日已经不再发出吸力,整个识海中空荡荡的,似乎全部凝结到了大日之中。…≦,感受着这**日,他心中隐隐泛起一股明悟:“这**日应该是将我识海中的各种精神意念、神意、记忆凝结到了一起,我刚才感受到的剑意、拳意、还有重新体会到的以前记忆,都是被它整合到了一起。看来我这大日观想法并不算是失败,只是发生了不知道的变化而已。”

    确认没有失败,方志兴也就不那么担心了,他运使心神完全掌控了这**日后,便开始炼化那些黑块,想要让大日重新散发光明。不过这一步却是极为艰难,方志兴就是费尽心力,也无法将它们化去,只能驱赶到边缘角落而已,就像大日之上,浮现了一块阴影。

    “这**日不能散发光明,便无法用来增长精神,想必是某些方面还有问题,需要重新修正。好在这样识海中并没有隐患,应该可以出关了。”方志兴努力许久,也没能奈何得了这块阴影,只得先行退出识海空间,不再理会这点。他如今解决了精神上的隐患,也是时候关心一下外界了。

    心思转动,方志兴已经脱离定境,回到了本体之中,心神陡然一沉,脱离了识海中无拘无束、无所不能的感觉。他入定多次,其中不乏时日较长的,对此也有经验,运使三田合一功,使精气神重新相合。这次修成大日观想法,他的精神修为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层次。还需与真气重新磨合才行。

    调转真气,方志兴顿觉自己体内真气充盈之极。甚至比以前还要更为浑厚,全身脉络之中。有如一条条水银在到处流转,舒适无比。而且比之初时修练九阳神功时的炙热,可谓大有不同。

    “这是……阳极生阴?看来我的九阳神功已经圆满了。本以为这个关卡还要费点功夫,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迈过了,这大日印吸收太阳能量修练,果然和九阳神功相得益彰!”感受到体内磅礴浩荡的真气,方志兴心中想道。仔细感受一番,他心中更是欣喜:“九阳神功不愧是专修内功的神功,我如今的真气虽然没有以前精纯。量上却比先前还要多了一分,这一步果然走对了!”自从和杨过一起在海边潜修之后,方志兴的内功修为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虽然仍有些细微进步,却难有大的进展,如今一下增进了一分,可谓进步斐然。

    心神运转间,方志兴已经调动体内真气运转周天,十数周后。心神已经与真气结合,完全掌控了体内真气。他的功力虽有进展,精神上却突破更大,不但量上增加了数成。更是有了质变,比之前凝练数倍,如今调动真气时。也是更显快速。

    “我这次重修的虽然是九阳神功,根子却仍是以前的先天功。真气与精神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九阳神功精进的这么快。只怕与大日观想法的完成有很大关联;而识海中大日的阴影,或许也和九阳神功阳极生阴有关。那块阴影无法炼化,又无法驱走,并不像是杂质,反而像是对立的阴面一般。应该是观想时精神和真气产生了联系,和真气一样阳极生阴。这么看来,我终究还是要走阴阳之道啊!”结合体内真气状况,方志兴对识海中的情况也有了一些猜测,心中如此想道。对于偏离大日之道走向阴阳之道,他心中并无不舍,反而有些欣喜。他修习道家内功,本就以阴阳为本,最精通的也在于此,之所以修习大日印谋求突破,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如今能够回归阴阳之道,自然再好不过。

    “如此看来,我识海中的大日除了初成时的那一会儿外,已经并非真正的大日了,更应该说是一个半成品的观想法而已,怪不得无法散发光明照耀识海了。若想让它成为真正的练神观想方法,还需要再加推衍才是。”想到识海中的状况,方志兴心中想道。

    “阴阳是为两仪,合而为太极。因此这阴阳之道,也可以说是太极之道。我这次修练九阳神功,最大目的便是摸索太极拳中的练气之法,如今在精神上,应该也是如此,看来这观想法还是要着落到《太极图》上了。这《太极图》是儒学大家周敦颐所传,当是从《易经》而来,不过也有人说他是陈抟一脉的传人,是从门中秘传丹道方法《无极图》化来。刚才我整理记忆时重新看到了前世读过的一些道经,上面好像提到张三丰秘传下了《修真图》,与《无极图》、《太极图》一脉相承,能够丹成九转、羽化飞升。我若从此入手,能不能结成内丹呢?”方志兴心中想道。旋即又是心中叹息,《太极图》如今流传未广,却也有其它类似图案,而且方志兴前两世时,见过的太极图更是不知凡几,不但有通用的阴阳鱼太极图,还有路边看到的用于算命的太极八卦图等,这些虽然不是观想法,但大体结构却是极为完整,方志兴若是认真推导,当能从中推衍出观想法。不过对于《无极图》、《修真图》等秘传丹道修练方法,方志兴却毫无所知,也只能从《太极图》上,自己思索办法了。

    正想着,方志兴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似乎有人前来,在门外放下一物又取走一物,然后又自远去。他心思微转,已然知道是觉远前来送饭,想道:“这觉远和我相交不过几日,还被我夺了弟子,不但心无怨愤,还如此尽心尽力,当真可以称得上君子。他这脾性,更应该学儒才是,在这少林寺中隐居不出,当真有些可惜了!”看了眼旁边的大日如来观想图,方志兴暗自下了决心。觉远虽说有些迂腐,却也能够算是有大机缘、大智慧之人,若是能够修成此图,自己以后也能多一个交流之人了。(未完待续。。)--67433+d4z5w+15976706-->

第394章 百脉俱通

    “咦!我座下的云床怎么少了一块?还有身上衣服哪去了?这么多东西都掉了下去。”方志兴听到觉远离去,正欲到门外取来饭菜食用,却突然发现自己浮于半空之中,座下云床则不知何时已经凹了一块,上面落着自己随身带着的饰品、瓶罐、软剑等物,不由心中大讶。

    心神一乱,方志兴顿时控制不住身形,从半空中状态跌落下来。他顺势向前漂浮,轻轻落到地上。这才感应到自己头上也光飕飕的,感觉颇为奇异。

    仔细查看自己身体,方志兴这才发现自己不但衣物不见,须发也尽皆消失,整个人也消瘦了许多,显得干巴巴的,比起之前丰神俊朗的形象,可谓天差地别。他心中惊讶不已,急忙用《大衍论》和大衍筮法中记载的用干支推算日期的方法计算起来:“今日是戊戌日,我闭关那日是五月二十七,那是丙戌日,正好过了十二天,现在是闭关的第十三天了,这么长时间没有进食,身体干瘦一些也是常事。不过瘦这么多却有些反常了,而且我须发、衣物、云床尽毁,这是怎么回事呢?”对于身体悬空,他倒是没有不奇怪。精神意志有许多妙用,能让改变周围力场让人体变轻便是其中之一,练到一定境界,就是浮空而行也并非不能。方志兴记忆之中,除了自己亲眼所见的萨迦班智达悬空而立外,还有磁悬浮列车、悬浮动物等诸多事例,虽然具体方法不尽相同,原理却是相通。按照他的推测。只要达到返虚迈入天人之境,就可以完全操纵这种能力了。那时不说“朝游北海暮苍梧”,轻功更上一层却是极为容易。而自己一直参悟的流光身法,也会更为完善。

    思索良久,方志兴仍是没想明白为何如此,他入定之后,虽然身体还有本能,但只是针对危险情况,对于其它事情则不多加关注。方志兴也只能通过五感提取信息,推测这些日子的状况。

    “按照这迹象来看,应该是在两天前发生的此事。我的九阳神功大概是闭关的第九日达到大成,那时应该已经接近圆满。莫非是九阳神功达到阳极时产生的状况,透出的热气焚化了我身体附近的事物?”想起张无忌九阳神功圆满之时崩碎了乾坤一气袋,方志兴如此猜道。但那时张无忌处于特殊状况,也没有损坏自己身上的须发、衣物,与他如今状况仍是不太相合。

    想不清楚,方志兴也只得暂时放下:“看来是结合大日印产生的变化了,两者都是至阳,可能发生了一些无法想象的异变。使我体内的力量作用到外界,发生了这种情况。可惜当时未能清醒感受,否则我踏入返虚之境也就更有把握了。”他体内的九阳真气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是施展大日印也是难为。因此这种情景显然是外力所为,或者说是内外合力,方志兴若是真的能够悟通这点。也就悟通返虚之法,达到了天人境界了。

    随手在静室中找了一些衣物披上。方志兴这才打开房门,将食物取了过来。十几天没有进食。见到食物后方志兴也是颇感饥饿,开始大吃起来。

    不过饭菜刚刚送到口中,方志兴却顿时感觉到身体中传来一股排斥之意,似乎颇为不愿。本身意志所发,方志兴自然不能违背,只好停了下来。

    “少林寺的素斋虽然没有山庄中被我指点后那么精细,却也并非寻常,即使我放开感官,也能勉强吃下,今天怎么会这样的?莫非饭菜中有什么问题?”仔细探查了一遍食物,方志兴却并无什么异常,也没有下毒迹象,显然并非饭菜原因。

    “没有问题,难道是我自己原因了?看来我入定这些日子,身体必然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化,所以发生了这么多怪事。还是先完全掌控自身,再做其它事情吧!”方志兴看着眼前食物,心中想道。借着便盘膝打坐,心神凝聚,通过内视仔细探查身体状况。

    此次闭关,方志兴精神修为大进,通过光明定修出的天眼也有所进益,不但内视更加如意,微视也达到大成,能够更进一步的观察细微食物。甚至更进一步的透视、遥视,方志兴也隐隐有了头绪,知道自己定能修成。

    内视之下,身体各处状况顿时映入眼前,想比之前更加细微。见到体内一条条明澈畅通的经脉,方志兴顿时又惊又喜:“我体内经脉竟然尽数打通了,这是什么时候?怪不得九阳神功圆满之时没有丝毫阻碍,原来是因为这啊!我本来还想着对照记忆中在医院见过的经脉、穴位图再梳理一下没打通的经脉,如今却已经没有必要了。”人体之中除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外,还有许多细小经脉,甚至还有一些隐藏的,更是难以寻找。方志兴从记忆中查看到自己第一世从医院中见到的人体经脉、穴位图后,便想着以后对照图中经脉穴位打通剩余经脉,但看着自己经脉的状况,却知道已经不需要了。

    “不过我这次经脉尽通,却仍没有打开玄关一窍,甚至没能感应到玄关一窍的所在,只怕今后也是更难寻了。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选择一个丹田开死玄关了。否则即使体悟到结丹方法,也没有成丹位置,那样就颇为不妙了。”此时方志兴已回忆起了自己上一世如何打通的玄关一窍,对其认识更深了几分,想到自己极有可能无法打开活玄关,心中极为遗憾。

    不过这遗憾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活玄关固然比死玄关多了许多妙用,但在死玄关中也是能够结丹,除了更容易被外人猜出位置所在,并不会有多大影响。而且方志兴如今经脉俱通,活玄关的最大一个妙用已经率先完成,自然对此更不需要太在意了,能够自主控制玄关开辟的地方,反而还会更有好处。(未完待续。。)

    ...你正在阅读,如有!

第396章 重临终南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这里就是全真教所在的终南山了。。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щw. 。十多年前,为师便在这里学艺,你也上去看看吧!”终南山外,一个道袍星冠的羽士对一个小童说道,言语间颇有感慨。‘蒙’古烧山之后,全真教便散居四方,虽然后来重阳宫在众人支持下又建了起来,但到底和以前不尽相同,许多熟悉的景‘色’,也都模样大变。此时虽然距离‘蒙’古烧山已有八年,山上仍然可以隐隐看到大火烧过的痕迹,可见当时之惨。

    “我们以后是不是在这里呢?”那小童不知他的想法,问道。

    这羽士脚步不停,向着小童说道:“为师的居所在‘洞’庭湖边的赤霞山庄,咱们这次来终南山,只是为了拜见祖师而已,过几天还是要南下的。”

    那小童“哦”了一声,随着羽士上山而去。不一会儿,这两个身影便出现在山道之上,随着时间推移,身影也变得越来越小,渐渐隐没不见。

    这两人正是方志兴和张君宝,时光悠忽,眨眼又是一月有余,此∫,m.时已到了七月中旬。方志兴清醒之后,闭关数日整理收获,之后又凭借强大‘精’神将少林寺藏书尽数印入脑海,这才告辞而去。临行前,乐空禅师又特意向他表示感谢,并商议约束双方行事。对于华山论剑,则是推辞不去。

    方志兴此行少林,目的可以说完全达到,收获更是出乎意料,也不‘欲’多加‘逼’迫。他心知少林寺名声极大,没有把握占据重要位置的武林聚会绝对不会参与。因此也并未在这点多加纠缠,携张君宝下山之后。

    下山之后。方志兴便找到一处道观,换了两人服饰。他因修习大日印成就无垢之体之故。须发尽皆消去,如今头发也未完全恢复,只得戴上道冠稍作遮掩。而张君宝是他心中定下的发扬全真道统的弟子,自然也要入道,便换作道童打扮。这次带张君宝来到终南山,便是参拜重阳祖师,正式拜入全真。

    此时全真七子除了丘处机外,已经尽皆仙逝,丘处机也在燕京白云观传道。鲜有回到终南山。他这些年年纪越来越大,很少参与武林中事,即便君山会武和华山论剑这等武林盛事,也只是派遣弟子宋道安回到终南山主持。方志兴上山之后,也是首先拜会此人。

    宋道安八年前接任全真教总掌教后,一直兢兢业业,拓展全真教实力。在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等人扶持下,也算坐稳了掌教之位,虽然没有全真七子那般的威望。在全真教中也是颇受尊敬。他心知全真教中除了师叔祖周伯通外,当以方志兴武功最高,又年纪轻轻,可谓是今后护教之人。听到方志兴回山的消息。立时率人亲自迎接。

    两人多年未见,见面之后一阵寒暄。宋道安问起方志兴所带小童,知道是方志兴新收的弟子。要正是列入全真‘门’墙,当即一口应下。方志兴虽然只有杨过一个弟子。却是公认的授徒手段不凡,杨过武功如何宋道安只是耳闻。并未亲身感受,但沈清辰这个方志兴的半个弟子,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终南山上武功最高之人,平时有武林中人前来拜山,也多由沈清辰出面,为全真教大争了颜面。如今方志兴再收一个弟子,自然是值得欣喜之事。

    方志兴对张君宝的来历、天资也不多加解释,他不‘欲’大肆‘操’办,又算知今日是黄道吉日,安排一番,让张君宝参拜重阳祖师和广宁子郝大通的画像,然后又拜见自己等人,正式拜入全真‘门’下。

    忙完这些,方志兴又和宋道安又谈起了君山会武和华山论剑之事。华山论剑倒还好说,君山会武这样的武林盛会事情繁多,方志兴虽然邀请了黄蓉、陆冠英等人主持,却也少不了借重全真之处。而全真教这些年发展极快,也想南下传教,自然一拍即合。此次宋道安虽然仍在终南山坐镇,李志常、尹志平、宋德方等人也在燕京跟随丘处机未回,王志坦、祁志诚、崔志方、孙志坚、张志素等人却早已启程南下,协助杨过等人处理各项事宜。有这些人在,他们身上的担子也定然会轻松许多。

    “至于华山之上,清辰师侄早已去清理过了,如今徐师弟、姬师弟在那里看守,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师弟放心就是。”宋道安介绍了一下人手安排,向方志兴道。要说对华山论剑最热心的‘门’派,可以说是全真教无疑,当年王重阳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称号,奠定了全真教数十年基业。如今方志兴举办第三次华山论剑,即使不能夺魁,却也能够彰显全真教的实力,使得全真教更加兴盛。

    方志兴对宋道安所想也隐约知道一些,却也并不多加理会。他举办华山论剑更多的是探索前路,如今虽然有了头绪,但邀请天下高人论证一番也是好事。至于到时如何论证、是否比试决出天下第一,方志兴并不看重。而全真教因此得益,他也乐见其成。

    “听说师弟这几个月一直在少林,不知所为何事?”宋道安想到自己这些时日听到的消息,向方志兴问道。李莫愁虽然早已来了终南山,却并未告知他人方志兴消息,宋道安知道这点,也是自己打探而来。全真教作为天下第一大教,势力着实不小,各种消息来源颇为广泛,方志兴曾经在路上换取道袍,宋道安自然知道他的行踪。

    方志兴一路行来并未隐瞒,对此也不意外,他正想提醒宋道安佛道争端之事,听到对问起这个,将自己此行目的详细解说了一遍,又向宋道安说道:“少林寺这些年派人手北上,未尝没有投靠‘蒙’古一方的意思。我这次虽然凭借武力和他们达成了协议,却难保少林寺暗地里还会有什么手段,掌教师兄务必要小心应对,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83504+dsuaahhh+27367257-->

第397章 佛道之争

    宋道安这些年执掌全真,将全真教的势力又大大拓展了一番,内心颇为自傲,对于少林寺这个佛门大派虽然看重,却也不太在意。※%頂※%点※%小※%说,只是方志兴亲口提醒,他也不得不重视,只得一口应了下来。

    方志兴精神修为突破后,灵觉越来越灵敏,对他人情绪感应也更清晰。眼看宋道安似乎有些言不由衷,心中叹了口气,对后世佛道论辩全真教为何失败又明白了几分。不过身在全真,他也不能坐视此事发生,只得又提醒道:“上次全真教之所以被烧,便是因为蒙古密宗的金轮法王从中挑拨,使得我全真教损失巨大。这次西行途中,我还曾遇到西藏密宗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和他侄儿八思巴,这两人博学多识,实是当世英才。萨迦班智达寿元将近不必多说,那八思巴却务必注意。此人虽然不过十七岁,却生有宿慧,精神修为极高,来日若到中原,必是我道门大敌。如今萨迦派带领吐蕃诸部投靠蒙古,很得蒙古人信重,将来极有可能与我全真教发生冲突。若是八思巴联合蒙古密宗,再通过少林联合中原佛门,我全真教可就危矣!”

    宋道安能够被全真七子选出来执掌全真,自然并非庸才,他听到方志兴一在提醒,心中也重视起来。细细一想,内心更是悚然一惊。八思巴才学如何暂且不说,若是西藏密宗、蒙古密宗、中原佛门联合起来一同与全真教对抗,全真教胜算着实不大。毕竟全真教势力再盛,也只是一统北地道门而已。比之三地佛门,还是有所不如。

    想起全真教这些年发展之时没少侵占佛门寺庙。宋道安心中更是不安。全真教虽然和西藏密宗没什么冲突,但和蒙古密宗、中原佛门之间的过节可着实不小。想到这里,他急忙向方志兴询问对策,思索如何应对。

    方志兴完全回忆起上一世所读道经后,对于佛道论辩之事了解更深,自然思考过如何避免这一点。他向宋道安道:“我全真教发展到现在,势力已经可以说是极为庞大了,再往下去,也难以扩展更大,反而更会遭到佛教等教派的忌讳。实在得不偿失。因此如今之要,不在于开拓,而在于守成。只要我们花一段功夫稳住阵脚,就是西藏密宗、蒙古密宗、中原佛门真的联合起来,也不见得能够动摇我们的根基,这样一来,自然落于不败之地。”

    “不过佛门善辩,若是他们真的想要对付我全真,必然会以论辩为由。一旦我全真落败,根基自然动摇。因此若是佛门提出论辩,掌教师兄务必不要回应。”方志兴又提醒道。道门注重自身修习,许多人并不善于言辞。和佛门辩论本就是个错误,反不如直接拒绝更好。

    宋道安却是有些迟疑:“若是佛门提出辩论,我们怎么能不回应呢?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派。若是不战而退,如何还能领袖道门?”他虽然也知道佛门善辩。但全真教数万人众,总能找得出善辩的。而且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对佛门经典也多有涉猎,未毕会比那些和尚差了,反倒是不战而退,会大大丧失颜面。

    方志兴扫了他一眼,也知道他心中顾虑,说道:“我道门注重命功,更重于修身练气;而佛门注重性功,更重于养心练神。若和佛门辩论的话,我道门首先便放弃了自身优势。因此若佛门提出论辩,我们就提出比斗,是高是低,动手比一下不就知道了。若有人能在比斗中胜过我全真,那也无话可说。”言下之意,就是要以武功取胜了了,方志兴做为当世绝顶高手,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全真教一流高手本就不少,加上周伯通、杨过、沈清辰等绝顶活准绝顶高手,就是三地佛门联合,也丝毫不用害怕。

    宋道安闻言,却是有些不敢相信,佛道斗法向来是辩论居多,哪像方志兴这样,直接就提出动手。不过他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方志兴所言极有道理,道门和佛门修习的重点本就不一样,去和佛门辩论,从根子上就抛弃了自身优势,也怪不得历来败多胜少了。想通了这点,宋道安对于放弃辩论也就有些赞同了。

    “还有,那些容易引发争端的做法,以后也不要做了。像那种印发《老子化胡经》之类的事情,都要先停下来,我全真教从现在起要重于守成,不要太过咄咄逼人。”方志兴不管宋道安如何作想,又提醒道。老子化胡是真是假不太好说,但《老子化胡经》这部经文,却可以说是祸乱之源。不但每次佛道论辩都少不了它的影子,还是大多时候是道门落败的根源,如今李志常又组织人派发这部经文,着实可以称得上不智,方志兴自然要阻止下来。

    宋道安心下为难,却也只能点头。印发《老子化胡经》本就是打压佛门之举,但现在可能会引起佛门反弹,自然要先停下来,等有了把握应对三地佛门后再想办法不迟。

    方志兴见宋道安应下,心中也松了口气,又道:“我全真教虽有先天功这等武林中至高无上的神功,但修习太过艰难,还需有其它功夫补充才行。如今各脉都有进阶内功,却都稍显薄弱,我这有一门从周师叔祖那里得来的赤心诀,正好可以作为补充。还请掌教师兄安排一间静室,待我誊录下来。”

    “周师叔祖的功法?好!好!师兄我这就安排!”宋道安听到方志兴所言,惊喜道。周伯通为人疯疯癫癫,全真教中对他都不太重视,但他武功如何,众人却都是极为佩服的。甚至在许多人看来,只怕祖师王重阳的武功也不过如此。只是此老太过好玩,从没在全真教留下什么武功,甚至连双手互搏术和空明拳,也是由方志兴从郭靖那里得来,如今方志兴要代周伯通传下他的武功,自然颇为令人欣喜。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063/ 第一时间欣赏笑傲神雕天龙最新章节! 作者:明道真人所写的《笑傲神雕天龙》为转载作品,笑傲神雕天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笑傲神雕天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笑傲神雕天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笑傲神雕天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笑傲神雕天龙介绍:
一个现代人重生在笑傲、神雕、天龙的世界,追寻心中武道,历经江湖风云,逐步走向强大。
独孤九剑,是否真的无敌?
内功之路,能否让人突破界限?
武道之途,是否真有尽头?
……
一切尽在《笑傲神雕天龙》。
笑傲神雕天龙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笑傲神雕天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笑傲神雕天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