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死理
印安东躺在沙发上,不知道的是那个刚才接水的女孩子回去之后跟他们同事讨论了半天,看来这女生也是八卦的很啊。
窗外的马路上偶尔传来车辆驶过的声音,望着室内白白的顶板,这个房间的顶板上有着好几个四四方方的格子梁,格子梁下装了灯管,灯管发出耀眼的光芒。
印安东本想关上灯,但关上灯之后这房间就特别昏暗。
他闭上眼,很快便昏昏沉沉。
印安东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这声音就像在自己的耳边。他站起来,仔细听了听,原来是侯友健的声音,他声音很大,印安东仔细听了听,原来是侯友健和物业的人正在争吵着。
你不能出去?这才发现侯友健和物业争吵的正是维修的事情,和侯友健吵起来的正是张小鹏。
印安东听了听,原来是这张小鹏想着把楼上的水电都通上,侯友健并不同意。
印安东听了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就感到这个对话太可笑了。他连忙出去,出去一看,这才知道张小鹏正在侯友健的办公室门口,张小鹏看上去非常生气,侯友健脸色也不是很好看,似乎憋着一股气。
张小鹏见印安东过来,心里更加没底儿了,这个印安东对安装非常熟悉,他俩合起来,自己更加难以应付。
印安东的到来,他俩暂时停止了争吵,侯友健直接说,印工,你过来得正好,我就不明白了咱们楼上的水电有必要那么着急通上吗?你看物业上都那么着急,业主都还没进来,万一有点儿闪失怎么办?
张小鹏确是说,这房子要交给业主了,我们也得提前看一看,验收一下这水不通电不通的怎么怎么检查?
印安东听到他俩说,便直接岔开话题说,侯工,我觉得它通不通水电跟咱也没关系,现在的关键是,这钥匙是不是都交给他们了?水电表是不是都超抄了?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事。如果是都清点完了,也都移交给他们了,那我们还管什么?他们想怎么送就怎么送,不过,这里面需要把水电表的数儿都得抄一抄,如果说分表没法儿抄,总表也得抄个数。
侯友健心里一直有个梗,但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印安东这么一说,他反而清楚了自己担心的是什么。想到这儿,他便说,张工,你那要是抓紧点清点完了之后呢,我们就不管了,电表呢,咱们可以一块儿抄个数。再说你们这边儿的物业也介入了,楼上的事情我们也不管了,至于漏水漏电的事儿,你们仔细看好,我们也不管那么多了。
张小鹏心里想,楼上看管的事儿他拿不准,但他知道,这水电不通,这楼上的问题就没法儿查,现在侯友健这么问自己,他也没法儿回答。想到这,他便说,楼上看护的事儿,我还得跟领导汇报,不过这水电是必须得通。
侯友健听了张小鹏的话,就觉得这人是根本没法谈了,这个张小鹏只认死理儿,自己说的话,他似乎没听进去,而印安东说的他也不往心里去,跟这样的人还怎么谈?
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没趣
印安东也看出问题所在了,他笑着对侯工说,侯工,这事儿我看还是不要跟张工商量了,跟他商量,也商量出不个123来,我看最好还是跟赵经理碰头儿,把这些事儿一块儿说一说,不过不知道赵经理什么时候能过来。
侯友健这时说,我看物业一来这边的事也特别多,看来以后咱们也得建立这种工作联系制度,物业要出具书面的工作联系单为主,而且还需要赵经理签上字,要不然咱们这工作怎么做?那咱们忙死,这活儿也干不好。
张小鹏看到侯友健不再跟自己说,反而是跟印安东聊起来没完,他感到实在没趣,连个招呼也不打便转身离开。
印安东这时笑着对侯友健说,侯工,像这种事儿,咱才不管那么多,管多了咱还不赚好,他们自己惹下的,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去,咱也不用操那么多心。
印安东这么一说,侯友健放松了一些,漏水的那些事儿在他脑子里实在是根深蒂固,他就担心再次漏水,再次泡了电梯,反而是没有印安东想得这么清楚。
侯友健拿起桌上的单子,递给印安东,然后说,那个,你看看,这是他们已经签字的钥匙接收单,钥匙清点完了就拿走了,也签了字了。
印安东这时笑着说,单子到手了,那咱们还管那么多干嘛,再说,要是在人家手里,咱们咱们也没必要管那么多,随便他们折腾吧,再说了,人家进来了,咱能管得了那么多吗?
印安东那么一说,侯友健心里敞亮了许多,刚才自己何必较那个劲,较那个劲反而没多大意思,毕竟这要是在人家手里,人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自己能管得了那么多吗?
自己想的这些事情,就是没有印安东想得那么透,而且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呢,其实现在自己什么都没必要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管他呢。
印安东看着这个单子,这个单子上居然是赵经理签的名,看来赵经理也是事无巨细,什么事都想亲自过问,这样反而倒好。
印安东掏出烟来,递给侯友健一支,两人掏出打火机来,都分别点上烟。
侯友健的这个办公室确实非常大,两人抽烟的烟雾在房间内迅速散开。
侯友健沉思了片刻,似乎欲言又止,但还是说,这个活儿我也得抓紧时间收尾,公司已经给我通知了,这个活等不到完了,我得到大学城那去,湖东艺术学院的学术交流中心我们中标了。
印安东心里勐然一惊,那个崔大柱消息太灵通了,想到这儿,印安东连忙说,以后得喊你侯经理了。
什么经理不经理的,咱俩之间还那么客气干嘛?侯友健说。
不过印安东能明显感觉到侯友健内心的兴奋,这是侯友健多年想干而一直没有干成的事。
到了现在,侯友健内心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兴奋劲儿,这个岗位他等了很长很长时间,今天他能获得这个职位,他现在一点儿都不想让阳光庄园项目耽误他什么事儿,在他心目中,阳光庄园项目现在宁愿不干什么事儿,也不能出什么事儿,更不能耽误他到大学城项目的任职。
一千三百五十章 高层
印安东也忽然想到,难怪侯友健这么小心谨慎,刚才那么小的事情,他居然想不开,看来也不纯粹是想不开,主要还是担心出现什么意外。
侯友健非常清楚的是自己担任项目经理主要还是因为邱海燕起到了关键作用,邱海燕干了副总,这是邱海燕给他的机会,生产副总是直接管理项目经理的,对项目经理的认定有着很强的话语权。
不过,邱海燕从现在也逐渐感觉到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办成一些事情,也能够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个岗位。
有的时候,权利还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当你在这个位置上,别人找你处理事情的时候,那就是占据有利形势,学会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对自己站稳脚跟非常重要。
邱海燕在再是新的领导,但她所处的位置毕竟是这公司的高层,高层之下的人有几个能干扰她的工作呢?
邱海燕的适应能力很强,还是李培贤就没看错人。这种人一干上领导,就会充分发挥她的聪明才智,不但能让自己站住脚,而且能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而在这种情况下,能把侯友健给推出来就是难能可贵了,侯友健到现在,他都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弱点,甚至没有体会到自己的劣势。
邱海燕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如果再不给侯友健一个机会,侯友健恐怕真的就要废了,何况还有张建超,张总提醒过他,这也是他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表面上侯友健的出任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实际上背后没有领导的支持,那根本不可能做到。
现在的侯友健心里起伏很大,他很想给邱海燕打个电话,但打个电话就显得非常草率了,他甚至想请邱海燕吃顿饭,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脑子里有无数的想法,这无数的想法之后,他还是坚定自己先把手头的事干好。
湖东艺术学院的学术交流中心是一个三万多平米的综合楼,据说这个项目在投标的时候,拟定的项目经理并不是侯友健,但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变成了侯友健,项目运作已经很久了,大家可以很清楚的找到这个脉络,侯友健的上任,只是因为邱海燕的支持。
这也让一公司很多人明白了一个事实,跟着邱海燕干就能提升,这个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邱海燕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办公室里来汇报工作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这一整天下来她都感到非常的累,通过听取他们的汇报,邱海燕知道了公司里边很多事情,有的人是项目经理,有的人是普通员工,但他们汇报的内容虽然是杂七杂八,但她自有分寸,这让她更加了解了公司里面的情况。
尤其是一些隐蔽的关系,原先她并不清楚,似乎自己在无意中也得罪了一些人,但现在她认识的更加清楚,自己就是要做好自己。
不过有一个人,她已经等了很久了,这就是侯友健,她非常希望侯友健能够过来跟自己聊聊,并不一定是汇报工作,因为阳光庄园的工作。邱海燕是一清二楚,虽然她年龄比侯友健还年轻,但踏入有些话确实想跟侯友健说一说。
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局促
印安东和侯友健抽着烟,任凭这烟雾在室内升腾散开。
印安东突然说,侯工,你跟邱总汇报工作了吗?
汇报工作?阳光庄园项目的工作还需要我汇报吗?邱总不都非常清楚吗?侯友健纳闷地问。
侯工,如果这次真的成为了侯经理,我觉得与邱经理的帮助和支持不无关系吧?即便不需要汇报工作,但当面说一声谢谢会更好一些吧。印安东淡淡说道。
其实印安东差点儿说成当面说一声谢谢是应该的,但这话到了嘴边,他还是改成了会更好一些。
侯友健拍了一下脑袋,他面露愧色的说,唉,印工,多亏你提醒我,看我这脑袋真是笨得很,还在这儿傻傻的,还以为是天能降下馅饼来,你一语中的,真是提醒了我。
这个话,印安东本来不想说,但他也老觉得,如果没有邱海燕的关心侯友健可能很难提升。
印安东这么一说,侯友健像突然醒悟一样,他连忙放下自己手中的烟,然后跟印安东说了声,我现在就去公司找邱总,你在这儿多盯一会儿。
印安东连忙说,侯工,你放心,这里我先盯着。
印安东能明显的感觉到侯友健的匆忙与急切。
侯友健沿着道路往前走了走,他现在不想坐公交车,公交车还是太慢,这人一旦想透了事情,就想快点去做。
侯友健现在心里着急的很,他知道邱海燕对自己帮助这么大,自己从来没有说一声谢谢,即便到了现在,他还没有吱声,这就让他显得有点儿局促不安。
好在路上来了一辆出租车,他仔细一看就是空车,连忙朝那出租车挥手,谢天谢地,出租车终于过来了。
侯友健上了出租车,跟司机师傅直接说去港城建设。
港城建设是一个大公司,这个地方非常好找,尤其是港城建设的办公楼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司机问了一声,是东西大道路边的那个港城建设那个楼吗?
侯友健说了声是,然后继续说,你这个能快点,就快点儿,抄最近的路走。
司机师傅说,是啊,我们有时候也很想快点,但这东西大道一修,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市区总是限速,没办法,当然我们还是想能快点就快点儿。
还好,我这司机开车速度还算快,侯友健也没太着急,这车总不能飞起来吧。
自己看得出侯友健的着急,这一路上是狂奔,好在司机的驾驶水平还算高,车子还算平稳。
终于到了公司门口,结了帐,下了车,侯友健并没有跑,但他走路的速度是明显加快,接近小跑。
侯友健心里确实非常着急,爬楼梯是一步两个台阶,身体突然打了个趔趄,幸亏手贴着护栏,手不由自主地抓紧了护栏,这才稳稳的站住。
一公司的这栋楼并不高,朋友间来到走廊上,这栋楼,他并不陌生,但办公楼里有的人对他并不熟悉,碰到他的人,偶尔跟他点点头,打打招呼。
侯友健这才从紧张的情绪中舒缓过来,邱海燕的办公室他是知道的。
邦邦邦,敲了几声门,过了一会儿,里面才传来“请进”的声音。
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拘谨
侯友健推开门,才发现张娟儿正在邱海燕办公室,张娟儿看了一下侯友健,然后对邱海燕说,邱总,那这事儿就先这样定,到时我再给您汇报。
邱海燕点点头,笑着对张娟说,这事儿不着急。
张娟儿看了看侯友健,侯友健笑着说,张主任,你好。
张娟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侯友健是公司的老员工,她非常熟悉,侯友健对她也很熟悉。
不过,在张娟的眼中,侯友健似乎乎有点陌生了,主要还是因为侯友健很少来公司,整年在项目上,他又不是项目负责人,来公司的次数就很少,公司的人对他渐渐澹了。
两人其实并不陌生,陌生的只是因为时间,陌生的只是因为没有交流,不陌生的是大家都知道对方正在干什么。
侯友健刚来的时候,小伙子还是非常帅,那时候张娟对侯永健还是高看一眼,觉得这个小伙子充满着活力,还是非常有前途的。可是岁月这把杀猪刀,还是让他体无完肤,从侯友健的外表就能看出他的家庭,还能看出他处事的态度。
侯友健似乎已经被遗忘好久了,今天侯友健的出现,似乎也验证了一个事实,这个邱海燕是在不断的改造历史。
侯友健是一个被遗忘了许久的人,如果没有邱海燕,侯友健可能就止步于技术负责人这个岗位了。岂不知技术负责人跟项目经理的差距还是相当大,大到绝对不是一个层次。确实没有真正的做过项目经理,所以这种无形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邱海燕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这张椅子,示意侯友健坐下。
不知什么原因,侯友健突然感到自己面前的邱海燕俨然已经有了一种上位者的气质。邱海燕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经理,也不仅仅是一个美女,现在坐在他对面的一个领导。
难道邱海燕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气质,形成了自己这么强大的气场?这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的。不过在这里侯友健内心开始充满了尊敬,这不是说什么假话。
钥匙都移交完了吗?邱海燕轻轻地问道。
邱,邱总,都移交完了。侯友健回答道。他似乎有点儿拘谨,说话都没那么连贯。
移交完得让他们签好字,这可是最原始的证据。邱海燕一边说,一边给侯友健倒了杯水。
侯友健连忙说,邱总,不用,不用客气。
阳光庄园项目一结束,我这心里轻松了许多,你也知道验收的时候啊,我这一边忙着验收,一边忙着公司的事,我这几乎都忙不过来,现在终于好一些啦,只忙公司的事,我就轻松了许多,压力也没那么大了。邱海燕继续说道。
侯友健记得邱海燕刚才提的问题。连忙说,钥匙的单子他们都签字了,而且是赵经理签的字。
好,好,那就好。阳光庄园项目后面的事除了活动这个活儿,就是维修,实际上整体的质量还是不错,个别的一些小问题啊,我也清楚,后边老百姓投诉的事儿呢,应该不会很多,你也不用过多担心。邱海燕接过话说。
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照顾
不过有个事你得重视,阳光物业那边可能比较难对付,尤其是那个赵经理,我看他是一直来者不善。直到现在对一些事情持保留态度,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与物业的关系,处理这一块儿必须放在第一位。邱海燕继续说。
侯友健说,我看后面维修的这些人应该大多都是安装上的事,印安东在这儿就能应付,我看他的工作能力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小印自然是没问题,安装上的事也多,但与物业处理关系,我还是觉得他经验不足,印安东干活儿我是相信的,关键是与物业上打交道,他没有什么经验,这点儿你还要带带他。邱海燕说。
我带带他?侯友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说。
不过侯友健随即还是顿了一下,然后有些不自信地说,印安东有些方面比我强多了,让我带他,我自己都没这个信心。
邱海燕听到侯友健这么说,她心里也觉得是。
邱海燕的办公室里也有一些花,那是每个副总标配的花。邱海燕没有心思搭理那些花儿,她偶尔也给花儿浇浇水,但从来不去刻意养花,但她办公室的花还是长得非常好,这本来就是木本的花。
说是花,实际上并不开花,叶子长得非常茂密,绿油油的,而且看上去崭新油亮。
虽然邱海燕很少关心这个花,公司还是安排保洁的人员专门儿收拾着,照顾着这些办公室里的花,其实无非也就是浇浇水,有时把枯掉的叶子撕去,让整个办公室里这些花看上去郁郁葱葱,干干净净。
邱海燕的办公室里几乎是没有烟味儿,比他职位小的或者跟他同职位的,在他办公室里根本不好意思抽烟,连烟灰缸都在茶几底下,而且擦的干干净净,这烟灰缸就像一个装饰品。
邱海燕的办公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那张熟悉的孩子的照片也摆在了这张桌上。
侯友健非常喜欢这个办公的环境,其他副总的办公室也去过,但不管怎么说,邱海燕的办公室总是让人感到舒适,而且富有生活气息。
邱海燕笑着说,其实呢,印安东这个小伙子还是不错的,有时候我都想把他拉到咱们土建公司,是他的专业让他跟土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就有点儿不合适,干技术员儿吧,又太亏了。不过,他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但是他经验实在太欠缺了,尤其是干我们这一行,有时候有小聪明是可以的,但处处耍小聪明就不行。不过这人呢,有时候儿没点儿想法也不行。一说印安东,邱海燕似乎看法很多。
想到这,邱海燕还是说,侯工,你也干了多年的技术负责人了,你那技术上根本就没问题,这个基础打得很牢。
侯友健没有想到,邱海燕主动说起自己的事情来,他连忙说,这次去湖东艺术学院干项目经理,多亏了邱总你照顾。
邱海燕知道,她能把侯友健推出来来确实不容易,要不是张建超,单凭她的力量是很难通过的,短暂的沉默也意味着邱海燕确实照顾了侯友健。
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忍下
邱海燕接过话去说,那次开会研究你的事,没想到一研究你的事,持不同意见的人还是很多,那天真的很悬,最终还是确定了,但从大家的脸上就能看得出,他们有很多人还是不情愿。
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手头上的事做好。湖东艺术学院那边儿也是刚开始,估计还有半年的空档期,现在甲方那边土地的事还有前期手续的事儿,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把咱们给招出来了,但是一些手续还是需要完善。所以,那活儿还得等一段时间。
听到邱海燕这么说,侯友健内心似乎卸下了很多重担,原来阳光庄园项目对他影响已经很小,新的项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邱海燕的年龄比侯友健小了将近十岁,但她比侯友健要成熟多了。人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明明觉得眼前的人比自己年轻,但她说的话确实让自己比较服气,关键是不服气不行啊,对方虽然年龄比自己小,但职位比自己高,权利比自己大。
邱海燕还是说,湖东艺术学院那边你到不用担心,根据公司安排,那个项目我有时间我也得往那靠。大学城一开建,我们还是想通过工程抓一下那边的市场,目前集团也有总体考量,所以这个活必须干好,其实我也有很大压力。
要说我们干工程的,想要做到100%的干净,简直太难了。如果不能把咱们的利益和分包队伍的利益区分开,不能把咱们的利益和甲方的利益区分开,我们企业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甚至会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啊,不论到什么时候,要把我们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你也知道,阳光庄园项目当时就是一个烂摊子,郝经理撤下来,王经理也撤下来,最终是我去收拾的这个摊子,你可以想一想。当时领导让我去,我完全可以选择不去,而且当时的情况下,我也没想到能把这个工程干好,当时领导交代的目标,也就是要把这个工程能够控制住就行,根本没有提创优之类的想法,那个时候,创优简直就是一个奢侈的幻想。
可是领导把安排到这个岗位,我能拒绝吗?我能说不嘛?我能让领导失望吗?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大家都觉得项目经理好看,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项目经理干出来的成绩,没有看到项目经理背后的辛酸付出。
那个曹长勇我不知跟他吵了多少次,如果没有公司领导的支持,我都不知道这个工程能不能干下去,那时我是心灰意冷,自己能怎么办?还不是硬撑着。好在咱们公司的李总、张总都支持,我这活儿就干得比较顺利一些,想想当时日子真是度日如年。
尤其是家里人不理解,还经常闹点矛盾,我的压力都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现在想想都是一阵后怕,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忍下来了。领导就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你能怎么着?你能中途当逃兵吗?你能撩挑子不干吗?
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受控
那个时候的状态你可能真的理解不了,别看我的项目上天天是笑呵呵的,感觉没什么压力,好像什么事都能处理得了一样,但谁又能理解,我承受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呢?
难道我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名?当时内心的想法非常纯净,那就是把事儿干,把活儿干好,一切还是为了公司的荣誉,为荣誉而战。
今天我能坐在这个位置,只是因为领导的信任,而领导的信任正是基于自己的成绩。
当阳光庄园项目处于一种受控状态的时候,那才是领导放心的时候,一个项目经理如果不能做到项目受控,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要知道,当时李总承受的压力比我们要大的多,这是一个公司的脸面,如果我们的工作不能维护好公司的形象,我们的工作就是失职的,就是不负责任的。
邱海燕继续说着,这似乎只是在讲她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中就有侯友健,侯友健非常清楚,他在这个项目上曾经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淘气。也不知道给邱海燕添了多少麻烦,现在听邱海燕这么说,他内心感到无比惭愧。
毕竟邱海燕干的时候非常辛苦,这种苦处只有邱海燕自己知道。邱海燕作为一个女同胞是硬生生的坚持下来,非常了不起,侯友健想想自己以前蹉跎过的岁月,就觉得自己比邱海燕差的实在太远了,自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一个人经常耍点儿小聪明,还不思进取。总以为领导不知道,实际上领导对他早就非常了解了,而且对他的缺点是洞若观火。一个领导如果不提他的缺点,永远不提他的缺点,估计这人就永远不会取得进步。
侯友健突然意识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没少耍过小聪明,也没少让领导难受过,而对工作的推动,他知道自己存在很多缺点,而随着邱海燕点点说下去,他对自己的缺点认识得越来越清楚。
侯工,你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亲自参与者,你可以回想一下,当时老曹都有多么难管,我为了把老曹这个刺头削平,我是费了多大的劲,现在想一想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这事情还是做成了。
侯友健点点头,老曹难管是出了名的,自己来这个项目来的也晚,老曹可能在心里一直就没瞧得起自己,侯友健不是小孩子,别人对他的冷眼他清楚得很,曹长勇眼里偶尔流露出来的鄙视样子让他是刻骨铭心。
一个分包队伍的头儿竟然牛到这么个程度,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邱海燕是项目经理,老曹内心又何尝佩服过邱海燕呢?如果没有邱海燕的强势,被曹长勇欺负着,这活儿还是干不了。
项目经理强势了,这活儿也就好干了。如果邱海燕一直处于下风,那后面的活儿根本就没法儿干。
侯友健说,邱总,像曹长永勇这样的人,压根儿就不能再用了,干活儿,让他牵着鼻子走,这既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不是公司想要的。而且干点儿活儿是斤斤计较,我们要是只赚点管理费就真没多少意思了。
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名实
邱海燕点点头,然后说,所以啊,队伍非常重要,队伍要是听指挥,我们的工作就好干得多,队伍要是不听指挥,我们有劲儿使不上啊。
所以最近我跟张总一直在讨论,湖东艺术学院到底用一个什么样的队伍?是我们自己施工呢,还是大包出去?这个我现在心里没底儿,不过我想的是,尽量的还是我们自己来施工,这样呢整体利润高一点儿,虽然操点心,但是工期质量什么的都控制在我们的手里。
侯友健听了邱海燕说的话,他非常赞同邱海燕的意见,这工程要是一分包出去,自己什么权利都没有了,自己忙点累点无所谓,但要把自己做成一个空壳,是他实在不想、也不愿意看到的。
侯友健说,工程如果大包出去,项目经理是有名无实,这跟队伍孬好关系也不大,主要是控制力也就达不到,所以管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个跟阳光庄园项目还不一样。阳光庄园项目,毕竟还有两栋楼是我们自己干的。那个就一栋楼,情况不一样,所以工程怎么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邱海燕也点点头,她慢慢地说,是啊,现在我们干的活儿大部分都是自己干的少。我们公司的影响力也逐渐在降低,分包队伍反而慢慢壮大起来。我有时也为这种情况担忧,有一天我们的队伍真要大的可以摆脱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一点儿掌控力都没有了。
侯友健点点头,他知道这些问题已经是一个公司管理的问题了,轮不到自己说什么意见,看来公司也早就看到这个问题了。
邱海燕继续说,我们干的工程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公司立足的根本,活儿要是干不好,我们可丢不起人,虽然是队伍在干活儿,但是我们如果不管好,不控好,丢人的可是我们。像湖东艺术学院的学术交流中心,质量要求比住宅楼肯定要高,要想把工程做好也不容易。
阳光庄园项目,我是费了好大劲,好在一遍遍地检查,一遍遍地整改,我们才把质量控制住,阳光庄园项目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主体结构是优良,也就是说,前期干得并不错,这中间出了点小麻烦,才造成了当时被动的局面。
邱海燕似乎有点口渴,她端起水杯来喝了一大口水。侯友健发现邱海燕喝的水是白开水,并没有泡茶,而茶水这是特意给自己泡好的,这让他心里有点感动,他也没想到邱海燕会想得这么周到。
侯友健说,主体结构的质量实际上还是得有个过程控制,把钢筋和保护层控制好了,应该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不过还是需要我们的质检员儿在现场盯好了,其实训练有素的队伍谁都知道这活儿怎么干,也都知道活怎么能干好。
邱海燕说,我管了一段时间的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控制有一点感悟,你说的这些都很重要,我们要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这就要做样板,做交底,这些都是我们的活儿,我们要把这些控好。一定要让工人知道怎么干才能达到质量标准,怎么干才能不会出现返工,这点非常重要。
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蹊跷
还有检查、罚款、整改,这些措施手段要上,队伍就是队伍,人都有惰性,有时候不采取点儿经济手段,工人根本不拿质量当回事。干孬干好都一样,这可不行,那我们就失控了,甚至可以说,我们就失职了。
我们对工作的控制必须有力度,这是一条最根本的原则,这就是工程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否则,就根本谈不到干好。
邱海燕说这些事娓娓道来,就跟侯友健说家常话一样,虽然侯友健干了这么多年,倒还真不如邱海燕总结的深刻。
其实邱海燕讲的这些,他也感觉邱海燕是真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跟自己探讨交流这些问题,这不是说教,但确确实实起到了说教的作用。
看来邱海燕对待自己的同志讲话还是非常有分寸的,完全是站在啦一一家子人的角度上来说这话,而对侯友健它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果侯友健能在湖中东艺术学院这个项目上起来,那他就能稳稳的站住脚,就会对自己的工作给予支持。
邱海燕微微一笑,然后说,我是真诚地希望您能把湖东艺术学院这个项目干好,看好这个项目你也就在公司立足了,我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你。
邱海燕说完这句话,侯友健内心非常感动,他有些嗫嚅地说,邱,邱总,你也知道?我担任项目经理,你都付出了很多,你还这么不断支持我,我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这工程干好,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邱海燕盯着侯友健,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会儿,她突然有些严肃的说,侯工,我希望你能珍惜这个机会,实事求是的说,为了你能担任这个项目经理我也得罪了其他个别的人,当然,你也不用管这么多,你就甩开膀子干,我是真诚的希望你能干出点业绩,也能验证我把你推出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正是因为干好一个工程并不容易,所以才能凸显你的价值,如果你能把这个工程干的非常顺利,非常出色,那就更能证明你的价值所在,也算是我给公司的一个交代。
邱海燕从抽屉里摸出一盒烟,这是一盒江南烟,邱海燕从里面抽出一支来递给侯友健,然后说抽一支吧。
侯友健摆摆手,说,这点时间我还能忍得住,别再让你的房间里有这么大的烟味,给你造成二次污染了。
邱海燕笑笑,不在多说什么。
这时门口儿响起了敲门声,邱海燕喊了声请进,门开了,进来的竟然是牛建刚。
牛建刚在阳光庄园项目待过,那是侯友健的前任技术负责人。
牛建刚看到侯友健在邱海燕的办公室里坐着,看得出他们的聊天儿非常的融洽,他有些不自然的看着侯友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邱海燕的嘴还是比较快,她连忙招呼道,牛工,请坐,我和侯工谈的差不多了,你有什么事儿?要不你先说。
牛建刚表情非常不自然,但他最终还是说,邱经理,要不你们先聊着,待会儿我再过来。
邱海燕摆摆手说,好,那你稍等一会儿,我们很快就聊完了。
侯友健看着牛建刚离开,刚才他明显感觉牛建刚看自己的神态非常不自然,他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有点儿蹊跷。
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机会
待牛建刚退邱海燕的办公室,邱海燕指了指门,让侯友健把门带好,然后压低声音说道。这个牛建刚也不知从哪儿得到的信息,一个劲儿过来找我,他早就想干湖东艺术学院的项目经理,看来你确定为项目经理的事,他还不知道。
难怪牛建刚刚才退出去的样子非常不自然。
邱海燕笑着说,这事儿你不用管,任命你也不是我个人说了算,牛工也是干了很长时间了,不过他的资历比你还浅一点儿,所以你是占优势的。
就一个项目经理的位置,大家都快争破头了,已经是项目经理的,在外地的也想回来干这个项目,技术负责人那个层级的人也都争先恐后的想干这个项目经理。
以前我不在这个位置上,不知道里面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事儿,其实我心里都是烦烦的。好的工程,大家打破头抢着去干,那些不好的工程,谁也不愿意确去顶雷。
邱海燕说了这些,然后对侯友健说,侯工,你的任命最终还是以正式文件为准,在此之前,不要轻信什么谣言,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手头的活儿,有些人上蹿下跳的,唯恐天下不乱,你也不用理会。
侯友健连忙点点头,说,邱总,这个我绝对听您的,您怎么安排我怎么办。
今天的这个谈话,虽然没有谈透,但邱海燕非常清楚,她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给侯友健了,侯友健跟着自己干了那么长时间,他应该知道工程是怎么干的,邱海燕也相信侯友健能够领悟自己所说的话。
邱海燕说了句,侯工,今天咱们先谈到这儿。你回去把阳光庄园的事儿收拾利索,那边的事我就交给你啦,跟物业上配合好,咱们得善始善终。
侯友健连忙回答道,好。邱海燕说了声,你先忙去吧。
侯友健出了门,就碰到牛建刚,就站在门口。侯友健面无表情地跟牛建刚说,牛工,你好,我给邱经理汇报完了,阳光庄园项目那堆事儿真是挺烦人,邱总又没时间去,只能我过来给他汇报了。
侯友健这么一说完,牛建刚似乎明白了一些,看来自己是想多了,他连忙说,好,好,听说阳光庄园项目已经竣工验收了。
侯友健点点头,然后说,牛工,工地上还忙,那我先走了。
侯友健不想跟牛建刚谈论工程上的任何事情,但他明显的感觉到牛建刚的脸上肌肉松弛了许多,看来自己的话消除了他的一部分疑虑。
但是这个谁又能明白,任牛建刚怎么想吧,反正这些事情我自己是做不了主,领导安排干啥,自己就干啥。
牛建刚重新敲敲门,等了一会儿,才传来邱海燕请进的声音,牛建刚一进门就开门见山地说,邱总,你好,湖东艺术学院的项目经理定了吗?
邱海燕也没想到牛建刚居然这么直接地问出来,但她还是笑了笑说,这个是公司领导们一块儿定的事,我单独说这个事儿也不合适,我也不能跟你多说什么。不过既然你问了,那我只能说你对这个事儿不要抱有希望,你还是有其他机会的。
牛建刚仍不死心,他还是问,哦,原来这么回事,那这项目经理是谁?
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分寸
邱海燕不想再跟牛建刚多说一句话,她勉强地笑了笑,说,牛工,这个事儿是公司的事儿,到时公司会发通知的。
牛建刚听到邱海燕这么官方的回答,依然不死心,但他看到邱海燕收了桌上的一东西,然后拿起自己的衣服。
邱海燕一边站起来,一边对牛建刚说,牛工,我得去集团,集团还有点儿事儿,我得急着过去。你回去就安心干好自己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
牛建刚似乎非常失望,他直接说,邱总,他们都说,这次项目经理的任命你说了算,你看看能不能帮我一次,给我一个机会。
邱海燕脸色顿时变得非常严肃,她盯着牛建刚,牛建刚感到自己头皮都给被盯得发麻,只听邱海燕冷澹地说,你听谁说的?你去找谁去,或者让他过来找我。
牛建刚只是觉得邱海燕的年龄跟自己差别并不大,跟他说话并没那么注意,邱海燕就是邱海燕,她就是在领导的位置上,牛建刚那种说话是非常不注意,不但对自己不负责,而且对领导也不负责,她在心里已经把牛建刚否决了,这个人干了这么多年工程,竟然一点儿政治意识也没有。
就这样关上门夹着包就往外走,牛建刚在后边跟着,邱海燕回侧身来,对着牛建刚说,牛工,你不用跟着我,回去好好工作吧,以后说话也得注意点。
邱海燕皮鞋也是高跟鞋,跟虽然不高,但声音还比较响,塔塔的声音传过长长的走廊,一直走到楼梯口。
牛建刚的话让她感到这种项目经理的任命非常敏感。看来以后有这种事,确实需要一槌定音,不给下面的人反应的时间。要是下面的人都过来找,那自己得光应付这些事,就没法正常工作了。
邱海燕作为生产副总,管着公司所有项目经理,对项目经理的任命有绝对的话语权。
邱海燕也慢慢发现,公司的班子成员就自己一位女性,她提出的建议,别人似乎不好意思否决,这可能也是女性领导的一个自己,就是把自己往火上烤啊。
牛建刚站在楼上,看着邱海燕的车慢慢的离开,这个事儿他找过邱海燕几次,邱海燕对他虽然热情,但是从来说话极有分寸,他想从邱海燕这听到点有用的信息都难,他不知道的是,邱海燕对他一点儿信任都没有。
阳光庄园项目上,牛建刚和王德成做的事情,邱海燕还是知道的,她对王德成和牛建刚并没有多少好感,虽然工作上的同志不是用好感来评论,但你从心底里对这个人厌恶,也就不会为这个人考虑任何事情。
邱海燕坦然,自己不是那么大度的人,但是这种人品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她心里是极不情愿给他们说句话的。阳光庄园项目的人,他几乎都熟悉,也都认识,都知道他们在项目上的所作所为。
郝栋人还可以,但王德成的心术并不正,他把整个项目都给带坏了,这个牛建刚还想着他在阳光庄园项目上的职位曾经比自己高,说话一点也不注意,老觉得自己应该干项目经理了。
一千三百六十章 照应
牛建刚跟着王德成为虎作伥,他们还以为公司的领导什么都不知道。公司领导对这个项目了若指掌,所以,班子成员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自己好话孬话都不说,但班子成员的心里跟明镜儿一样,谁也不会为他们说句好话,想说的都不敢说。
牛建刚现在居然有脸过来提这事儿,咱也不知道是谁把信透给他的,不过以后这种事自己得一万个小心。
邱海燕并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集团,集团的办公楼装修档次相对比较高,自从担任了公司的生产副总之后,邱海燕来集团的次数反而多了。
集团调度的会议很多工作,大部分都是关于生产的内容,邱海燕分管生产,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她来参加相关的会议,或者进行相关的汇报。
不过邱海燕的心情,并没有因为牛建刚而变得糟糕,侯友健的任命大局已定,这也不是随便能改动的,好在侯友健能够亲自过来汇报工作,邱海燕欣慰了许多。
坐在公交车上的侯友健内心也是颇不平静,幸亏今天给邱海燕汇报了工作,要不然自己还真成了不识时务的人。
侯友健突然想到印安东还真是一个妙人,为什么他会能这意识到让自己过来汇报工作呢?而自己连着一点意识都没有,这个印安东想得真是周到。
想到这,他顺手拨通了印安东的电话,那边传来印安东嘈杂的声音,侯工,什么事儿?
话到嘴边,但侯友健突然忘记了想说什么,短暂的沉默之后侯友健说,我刚从公司出来,工地上还有什么事儿吗?
印安东直接说,物业公司的人正在搬家,正在收拾着办公室。我看他们今天忙得不可开交,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事儿了,你不用回来了,没多少事,我在这照应着呢。
听到印安东那么说,他感到有点温暖,虽然印安东说的这个话虽然非常自然,却像极了项目经理说出来的话,侯友健到一点也不反感。本来他想说声谢谢,但话到嘴边却始终说不出来,不管了,这些事还是明天给他当面说吧,电话里说不大合适。
想到这儿,侯友健便说,印工,那我直接接回家了,要没什么事儿,你也走吧。
印安东在电话里说了声,好,不用担心,我再看看物业他们搬家搬到什么时候,我想着他们搬完之后再走,估计再有个半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
好,那我不管了。侯友健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邱海燕去了趟集团办公室,有些表格问题,她不亲自来,还定不下来,来了之后简单说说就解决了,反而没多少事。
还在工地上的印安东坐在办公室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事,物业在这儿搬家,他就感到早走也不合适,实际上在这儿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不过,物业的人效率确实太低,收拾办公室也太慢了,印安东都等得不耐烦了。
下班的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平常忙的时候,这时间根本就感觉不出来,但这事儿一少,就觉得这时间过得特别慢。
终于物业那边儿收拾的声音小了,印安东过去看了看,物业已经收拾完了。
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背影
不过,在物业的人看来,印安东还是很敬业的,因为她屋里一直亮着灯,人也在。
这物业上的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小姑娘走过来,他们推开印安东的门,笑着说,印工,我们这边儿收拾完了,一会儿就走,跟您说一声。
小伙子和小姑娘都是陌生的面孔,印安东朝他们摆摆手,说了声再见。这小姑娘和小伙子还是非常有礼貌,而且就他们两个留下来的最晚。
印安东点上一颗烟,今天的心情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了。听着窗外偶尔驶过的车辆,偶尔还有渣土车轰轰地穿过,印安东心里想,阳光庄园的项目毕竟要告一个段落,下一步在职业学院的工作还不知会怎么样,自己心里也没个底。
湖东职业学院那边儿出于刚开始挖槽的阶段。那边现在自己去了也没多大意义,图纸倒是已经完善了,但离施工还是有一段距离,公司也不知道选哪家队伍过去。
干工程就像一个循环,一个一个地干下去。检查、施工、撤人,就这么一个步骤。
现在阳光庄园项目上等正处于物业交接的阶段,自己确实脱不开身,虽然是并不多。但安装上就自己负责,根本就离不开。
抽完这支烟,印安东收拾了一下桌上的东西。他这才把办公室的灯熄灭,然后锁上门,侯友健那边的门他是早就锁上。
窗外已经渐渐黑下来,公交车除了阳光庄园项目,一路奔驰。逮到东西,大道交界处,印安东换了车公交车在东西大道上一路狂奔,这个点儿已快过了高峰期。
东西大道变化并不明显,除了外边上了一层灰土之外,整个道路变化并不大,有的地方还没拆利索。
待到印安东又倒了一次车,这才坐上到湖东重机厂宿舍的公交车。
等到印安东回到宿舍,这天儿已经慢慢的黑了,柴登科放在冰箱里的东西还能吃上一段时间,印安东晚上喜欢喝点儿汤,就想着做点儿汤。
待他回到宿舍整理一下,然后就来到厨房。厨房里依旧是昏暗的灯光,厨房里只有一个人在那儿忙活着,透过这背影,似乎是李小梅,但印安东又不好意思直接喊。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
印安东往前走了几步,李小梅还是看到了印安东,便笑着说,我以为我是最晚过来的,没想到还有更晚的人。
印安东这才想起来,王甜给自己送的那个菜,那盆还在自己宿舍,他给李小梅说,实在不好意思,上次那个菜盆还在我宿舍,我上去拿过来。
李小梅笑了笑说,王甜今天在宿舍吃那盆儿早一天晚一天的,没事儿。
这边李小梅这么说,印安东还是快速上楼,把那盆儿拿下来。
李小梅笑了笑,其实他并不着急,这样的盆儿他宿舍里还有两三个,看到印安东能拿下来,他就觉得这个印安东还真是一个心细的人。
印安东很快配好菜,不管炒菜炒得孬好,但炒菜动作明显熟练了许多。
这次印安东长了个心眼儿,这菜炒得差不多,也能用勺子盛出一点儿来尝了尝,这咸澹合适,味道还不错。
印安东有点感叹,没想到自己炒菜的水平居然提高这么快,一会可以让李小梅来尝尝这个菜了。
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恬静
印安东想尝试着做个鸡蛋汤,他心里想,鸡蛋汤那还不简单吗?就是放上西红柿,放上鸡蛋做出来就行了。
印安东盛上水,便把切成片的西红柿放下去,开了锅,然后把鸡蛋又淋进去。
李小梅看到印安东这么做鸡蛋汤,皱了皱眉头,看来这个印工是真不会做鸡蛋汤啊。开始他还不知道印工想做什么,现在却明白了,鸡蛋汤居然还能这么做?
印安东放上盐,好在这汤本来做的就少,这盐他也不敢放多。
他把汤倒进一个小的不锈钢盆儿里,李小梅这时炒完菜了,他看到严冬又拿出馒头来,还是想做馒头干,便笑着对印安东说,印工,那我可等着吃你做的馒头干了?
印安东也笑了笑说,这次我多做点儿,哦,对了,我今晚上炒菜,炒菜也不少,来,给你点儿,你尝尝。
李小梅对印安东做饭的水平并不是很看好,毕竟他没正儿八经做过菜,炒个菜,做个饭,昨天他炒菜,就知道他是个新手,也就这馒头干儿做得还可以。
李小梅本来想走,现在自己多说了这么一句话,就在这儿等着。她看印安东熟练地烘烤着馒头干,没想到啊,这个印安东学的可真快,昨天烤这馒头干时还小心翼翼,今天这首明显熟练了很多,连拿锅的姿势也有模有样的。
印安东个头本来就很高,穿的还算讲究,在这又昏暗又破旧的厨房里显得格格不入。
看得出,印安东的表情不再那么紧张,反而是一脸轻松,没想到,这人竟然把做饭当成一种快乐了,印安东侧身一看,发现李小梅正盯着自己,印安东笑嘻嘻地说,看到了吗,我这做饭还是非常用心。
在这昏暗的金黄色灯光下,印安东感到这李小梅更加恬静,增加了一份可爱。
香喷喷的馒头干香味充满了整个厨房,印安东把馒头干儿盛出来,印安东把自己炒的菜,还有馒头干儿匀了一些给李小梅。
两人各自端着菜往宿舍去,印安东做了汤,他得跑两趟。
刚到门口,就碰见虎子哥从楼上下来,虎子哥看到他们俩,每个人两只手都端着菜,大声笑着说,看来你们做的都是好吃的,做好吃的都偷偷摸摸的啊。
印安东哈哈一笑,虎子哥也在开玩笑,他笑着说,还是自己动手做的饭香。
虎子哥也不再多说,他继续笑着说,看你们这小日子有滋有味的。
虎子哥这么一说,李小梅顿时脸色一红,这虎子哥看着他俩,有说有笑的,李小梅和印安东本来就不认识,这才认识几天,两人关系就这么好了吗?
印安东解释道,虎子哥,我们这可是纯粹碰巧儿,你这一说啊,没事儿也成有事儿了。
不过印安东的话还没说完,虎子哥就不见人影儿了,虎子哥根本不是想听他什么解释,也只不过就是打趣两句而已。
李小梅回到自己宿舍,他拿起快子,先吃了两口印安东刚才做的菜,还不错,没想到这个印工第二次炒菜就炒的这么好吃,比昨天强多了。
还有印安东的拿手的烤馒头干儿,这馒头干香脆可口,没想到自己这么晚居然还能吃上这个馒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