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〇三十三章 资金
李培贤突然提出的这个问题,让管延波无所适从。他现在也没法回答,因为这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虽然说他是这个指挥部的一把手,但是房屋销售的工作是直接对姜继才负责。
管延波慢慢说,李总,你们的工程款,我还是尽量争取。你说到房子的事呢,虽然是个好事。但是我也吃不准将姜董事长的意思,实际上,顶房子对你们这个变现难度很大,再说能不能很快的变现也是一个问题。
李培贤那么说,只不过是引出一个话题,现在听到了他连忙接着接过话去说道,是吧,像这种房子我们放在自己手里,虽然是资产,但这资产也入不了账,如果想变现,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儿能变现,所以我们也是不想这样。毕竟欠工人的钱,还有欠供货商的钱,都需要及时给他们支付。要不然这个窟窿越来越大,再说,长时间不给他们钱,我们这活儿也干不下去。
李培贤自信他有这个挪腾的能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年,他靠着自己的信誉,没人的时候都能调过人来,没有材料的时候,他能赊过来。但欠人的钱总归要还的,只要他答应给别人的钱,不管自己怎么难,他都在答应的时间给人家兑现。这也是有这个信誉的原因。
李培贤自己有这个信心,即便是他手头没多少钱,他照样能盖起那么一两栋楼来,但是要是再让他往前走,那就很难了。
在信誉和金钱面前是有一个界限的,当你的信誉不能承担这个金钱数额时,那就是你信誉的上限。
所以李培贤对自己的信誉那是用得炉火纯青,像是他到了这个层次,已经能够把自己的信誉这张牌打的纯熟精准,真的非常精妙,也团结了很多的队伍和供货商。所以他是趋之若鹜,不过李培贤也有它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什么事情到他这里,就是拖了再拖,即便如此,这些队伍和供货商对他是毫无办法。
这时,李培贤突然说,是啊,管总,我看到你们的房子销售得也非常好,看来我们这个房子也起到了很关键的带动作用,你们现在是日进斗金啊。
管延波本来想回避这个说法,但还是被李培贤给拽出来了,是啊,他们现在房子卖得确实不错,资金回流得非常好。这片房屋的价值看来是越来越被上岛人所接受,毕竟这里有山有水,是一个藏风纳气的风水宝地。
管延波只好回答道,李总,看来你的信息确实比较灵通。近期,我们的资金回收确实不错,但刚才我也说了,我们开发的这么大的一片楼,资金缺口还相当大。当然,你们的资金也是我们最近缺口的一部分,我的意思是还是鼓励那些想干活的施工单位,我也一直坚持这样的想法。你说的这事我要给我们董事长汇报一下。看看能给你们就给你们,能快点给你们就快点给你们。我这里李总你放心,我不耽误事儿。
车子很快到了净泰酒店,车子一停,两人的谈话也戛然而止。
这是个六人的包间,包间非常宽敞李培贤已到,客户经理马上出现了。
看来李总是这边的常客,他要订个包间一般是给客户经理打电话,所以这些事情处理起来就非常方便。
一千〇三十四章 标准
客户经理是一个年约30岁左右的女士,身着职业装,肤色白皙,这职业装与大厅里迎宾的服务员,还有房间里的服务员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管总管延波也仔细看了看这客户经理不同的地方,是她胸前别着红花。
这女士长得并不漂亮,但身材确实很棒,即便是穿着职业装。但身材依然能看出来凹凸有致,风韵自然流露,举手投足却是尽显他的职业风范,她的确与众不同,可能也是他们这个酒店的一个标识。
这客户经理是不笑不说话,一说话露着笑意,而且这笑让人感到比较舒服,既不显得造作,而且还有感到非常亲切。
他看着李培贤笑语盈盈地说道,李总,你可是很长时间没过来了,我们都等你等了很长时间啦。
李培贤也笑着说,是啊,你们开的这个店离我们单位太远,所以过来的次数就少。但也没你说的时间那么长,上次我过来的时候你不在,被你完美的错过了,那可不怨我哦。
客户经理说话非常温软也比较清晰,她笑着说,李总,看你,来也不说一声啊,那你们还是按标准来嘛?
管延波一听按他们的标准来,什么标准?管延波突然问道。
客户经理,也不着急,依然笑着回答道,老板,我们的标准有198,298,398,498,598。
还有598,那你们这个酒店档次确实也真是够高的。管延波有些奇怪地问。
管延波知道他们这个酒店档次确实很高。但即便如此,来吃饭的人还是很多,但应该比较明确的是,来吃饭的人大部分应该都是用公家的钱吃饭的人占多数,他们也是这个情况。即便如此,他也在想,一个人吃饭能吃多少,实在没必要浪费啊,便笑着对客户经理也说,还有没有比198低的?
客户经理依然笑着说,老板,这个还真没有了。
管延波便直接说,那就来个198的。
李培贤这时说道,198的肯定不合适,我看来那个398的吧。
好的,李总,我们马上安排。客户经理立即回答道。她似乎一点也不想给管延波机会,就怕管延波再突然改了。但客户经理这么答应了,管延波都不好意思再跟她多说了,毕竟要是再在这个事上纠缠不休,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
李总,你们喝点什么茶?客户经理笑着问。
那个你不用管啦,把你们的服务员喊过来就行。我是带着的茶叶的,说完李培贤从包里拿出一小包茶来,你看,就这茶!
管延波知道这是上好的铁观音,他是喝过这个茶的,市面的价格也不低。客户经理把茶叶递给身旁的服务员。
服务员麻利地泡上茶,给两人倒上茶,然后快速退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管延波和李培贤两人。
李培贤从包里拿出一张卡来,他笑着对管延波说,管总,你也知道这段时间你们对我帮助实在太大了,我一直想对你想表示感谢,你一直不给我机会,今天我略表一下心意。
李培贤一边说,一边将卡塞进管延波的口袋里,管延波连忙说,不好,不好,那怎么能行呢?
管延波一边说一边把卡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餐桌上,管延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总,咱们用不着这个吧?
一千〇三十五章 墙角
李培贤一脸真诚地说,管总,你也不用客气了,这本来早就想给你的,这不也快接近中秋节了,要是到节日的时候再给你。那个时候大家都忙,也不一定有时间,今天咱们正巧儿在一起,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你就别再客气啦。
李培贤说完直接把那张卡塞进管延波的口袋,服务员就领着邱海燕进来了。邱海燕的后边是王小丫,管延波连忙把自己尴尬的神情收起来,笑着对李培贤说道,李总,你这时间点儿抓的可真准呀,你们英雄的邱总来了。
管延波这么说,但李培贤反应很快,立即岔开话题说,海燕,你看刚说到你,你就进来了。
旁边的王小丫咯咯地笑着说,怎么样,邱大经理,我就说了会很巧吧,没想到真被我猜中了,是不是?
邱海燕也感到确实有点儿太巧,难道李培贤和管延波刚谈到自己吗?难道是真的谈到自己了吗?不过,刚才王小丫倒是说,领导们正在谈论她呢,她对王小丫那么准的判断还是有点吃惊。
李培贤说,是啊,海燕儿这提为副总啦,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实际上,邱海燕最清楚,阳光庄园这个项目要是没有李培贤的全力支持,她是怎么也都做不好,光一个曹长勇就够自己斗的,更不用说还留下一个烂摊子。
李培贤这时继续说,海燕儿最大的好处就是敢闯敢拼。当时这个项目大多数的项目经理都是不愿意过来的,咱都知道干工程的,主体结构干完了,土建的大部分的量也都出来了,后边儿剩下的量小了。说白了项目经理都会感到后边没什么事儿可做了,有的项目经理直接说甚至没油水可捞了,都不愿意来。再说来这么一个摊子,他们都觉得没多大意思,事儿多好处少,谁愿意来?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谁接了之后也不一定能把这个事儿干好。海燕儿同志就能承担这个重担,所以海燕敢承担这个项目,这就成功了一半,这个魄力和胆识就远远的超出了其他项目经理。
很多项目经理干得顺风顺水的,像是干得很好,但只要让他收拾这个摊子,他们是100个不愿意100个不情愿。
人家海燕儿同志勇挑重担,这一点,正是我最看重的地方。你愿不愿意为公司付出,愿不愿意为公司承担这个责任,这相当重要。还有一点儿,海燕儿上去之后迅速地扭转了这个局面,这确实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不管是安全问题的整改,还是质量问题的整改,是下了狠心下了功夫的。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海燕儿同志的能力,要说海燕儿同志的功劳,那是相当大,非常突出。
管延波忍不住说,海燕儿经理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要是能到我们四环这边来,那就最好了,我们四还正缺这样的人,现在我们董事长还在到处找人。
李培贤看了一眼管延波,哈哈笑道,管总,你这是要挖墙脚啊,怎么着也不能当着我面挖我们的墙角儿啊。
大家都知道管延波是在开玩笑,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这时房间的门又打开了,服务员推着一个小车,看来是一个装红酒的纸箱子,箱子里面放了三瓶红酒、三瓶白酒。进入监控区域,还有四个精致的茶叶礼盒。
一千〇三十六章 美酒
服务员很有礼貌的看下,看到司机把酒拿出来,白酒是贵省出的酱香型的,这是在全国赫赫有名的贵茅酒。
服务员麻利地把白酒打开,然后开始轮着给他们倒酒。
李培贤肯定是要喝白的,管延波也不好意思不喝,说实在的这个贵茅酒平时自己很少能喝到,毕竟价格不菲。到了王小丫这儿,王小丫连忙摆摆手,笑着说,这真是好酒,不过,什么样的酒,我也喝不出个味,我是真的喝不下去。
李培贤劝着说,王经理,你可以长一点儿,打个杯子底儿都行。
王小丫又继续摆手,不用,不用,千万别客气。服务员热心地推荐说,可以喝果汁儿,我们这里有芒果汁儿,橙子汁儿,还有玉米汁,山药汁,美女可以选一个。
王小丫还是摆摆手说,我喝白开水就行,服务员给邱海燕倒白酒,邱海燕刚要摆手,管延波说,邱经理要是不喝白酒,我这酒可就没法儿喝喽。
邱海燕能喝点白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李培贤这时说道,海燕,喝点儿,我知道你下午还有工作要安排,喝一点儿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李培贤看着服务员,然后问,是不是,我们可以上菜了?
不等服务员回答,李培贤继续问,管总,戴经理还过来吗?
管延波拿着手机,看了看,便连忙说,戴经理过不来啦。李培贤一听,立即对服务员说道,上菜吧。
这个酒店上菜确实快,菜品也确实好。两男两女,这种搭配吃起饭来是一点儿都不累呀。
李培贤说话也放松起来,都没有以前的严肃和呆板。
热菜上来了,还冒着热气。李培贤招呼道,来,咱们先喝一个。
美酒佳肴,这顿饭档次可真是不低呀。
服务员很快端来一个小瓦罐儿,这里面是海参鱼翅。还有一个单独的小碗儿,里面儿撑着嫩绿的西兰花,还有米饭,再就是鲍鱼。王小丫知道,光这海参鲍鱼,还有鱼翅,这个价格就不菲,看来这顿饭的标准确实不低。
这个菜一上,大家就开始忙活起来,肯定是要先吃这个菜。
李培贤笑着说,我现在虽然兼着一公司的董事长,不过一旦到了集团那边儿去上班。很多事情就没有现在处理这么方便,所以,现在趁我手中还能处理点事,就尽快处理处理。
不过我还是希望海燕儿能够快点儿掌控起来,海燕儿要是能够迅速的适用自己的角色,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一公司整体的状况还是不错,虽然账面上没钱,但应收账款还有不少,所以我倒是不担心公司的债务,毕竟每一笔债都有出处。
现在一公司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呢?可能就是有的项目经理干的时间长了,都把项目干成他个人的了,这一点儿才是我最担心的。花同样的钱盖房子,他什么都用自己的,工人是自己的工人,材料是自己供应的材料。帐面上虽然钱不少花,实际到工程上的钱也没那么多,这样不但砸了公司的牌子,而且全都进了个人的腰包儿,这样的事才是我最担心的。
有的项目经理做的比施工队伍还牛,我现在处理起来也非常棘手,毕竟那里还有一大堆账目需要公司偿还,你说怎么办?
一千〇三十七章 模式
邱海燕对李培贤说这种话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难道这些这不是他们一公司内部的事情吗?今天竟然在这个酒桌上说,这样说合适吗?邱海燕倒是觉得有点儿非常不合时宜。
只听李培贤笑着说,明明知道这样的项目账目做法也不对,问题也很多,但我们的宪琨董事长还是极力推广这种方式。
管延波也笑着说,推广这种方式?那这风险也太大了吧?
是啊,这样你们的风险控制,可就是一个大的难题啊。小丫也笑着说。
确实是这样,但我们的宪琨董事长是铁了心要推广这种方式,按他的说法,这是承包制。没钱,公司可以出钱,没人公司可以出人。但集团承担的责任是有限责任,谁干的活儿谁来偿还这个债务,他们干活的债务集团将不会来承担。话又说回来,他们赚的钱集团收取一定比例之后,其他的他们可以自由支配,集团可以从技术上人员上等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邱海燕心里想,集团要是这么干的话,那自己还真不如去干个项目经理,至少算算账,自己还会挣一部分钱,至少比这家公司的副总收入要强得多。
李培贤继续说,我们这种模式实际上有的地方已经实行很久了。我们也发现,他们那种模式要灵活得多,那像我们现在自己干点儿事儿,这里审批哪里报表,事情一大堆,而且活儿也干不好,尤其是一些账目处理远不如这种承包制灵活。
这也是我们李总确定要推的这种模式,就是依靠大家的这种积极主动性来推动集团资金的回收,增加集团这种盈利能力。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集团现在干了几个项目,有的是赔钱的,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赔钱,这工程怎么会赔钱呢?这在我们集团历史上都是很少有的,本来我们就是一个施工企业,给人家干活儿,这成了不但要免费干,还要赔上钱。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实行承包制,我们集团就完全没有了这种负担。集团层面一是压缩机关人员,二是要普遍的提高员工的收入,就是要让我们的职工确确实实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好处。
你们李总这个魄力真大!王小丫由衷赞叹道。
是啊,他的魄力大,我们干活的人事儿可就多了,王经理,不瞒你说。我现在就要集团去,就是要进行这种制度的创新,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流程,避免出现那种不可控的项目经理的情况,我想只有制度健全,在规矩内,在框架内运行,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李培贤不愧是一公司的董事长,谈起这些问题来是头头是道,而且他是从基层上来的,对那些包工头们,还有这种运作模式思路清晰,而且非常清楚。
李培贤是娓娓道来,大家听的也都非常清楚。时不时也问大家几个问题,李培贤俨然把这个饭桌儿搞成了一个讨论会。管延波想说话都难插上嘴,他感觉这李培贤干事倒是很专心,干自己的事情总是一门子心思在干自己的事儿,连吃饭都不放过讨论自己干的事。
管延波笑着说,看来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你们宪琨董事长在这方面儿带了一个好头儿,就是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能为集团的发展创出一条路来,这就很不简单。
一千〇三十八章 闻味
是啊,宪琨董事长也是全国比较早地实行项目管理法的项目经理之一,对项目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他的一些论文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直到现在,还经常出席全国项目管理的经验交流会。
宪琨董事长现在是带着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如何更好地走下去,就是他长期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我们集团已经到了一个转弯的时刻,如果这个弯转不好,可能把公司这么大的一个集团搞得万劫不复,如果是带得好,那职工收入有保证,集团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所以这当家人不是那么好当家的,一个正确的决策将会让一个企业搞得红红火火,一个错误的决策会让公司很快倒闭。
是啊,管延波也说道,像我们姜董事长现在搞得这个片区的开发,就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策。谁能想到在这个山沟里,建这么大的小区,原先所有的房地产商都不敢想,都不敢出手,而我们姜董事长就敢出手。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虽然我们这地产开发公司和原先的商业公司两条线儿,都是独立的收支,也都单独算。但现在地产的资金是明显比原先商业的资金实力要强大多,四环的地产品牌儿比商业品牌要强很多。
现在阳光庄园项目是大放异彩,尤其是我们董事长把湖东几个大医院的医生们请过来,那绝对是一个高层次的人群体,所以整个楼盘前景非常乐观。
李培贤笑着说,现在领导们的决策也都是稀奇古怪的。有时候很难让人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领导者就是领导者,他们站得高看得远,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也很强,这一点是不服都不行。
李培贤对李宪琨似乎熟非常尊重,这一点,从他说话的语气上就能听得出来。李宪琨在他心目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位置,这就是他对李宪琨的信任,这是长期以来积累而成的一种信任。
邱海燕这时说,李总,咱们得喝酒啊,这么好的酒,你就光闻味儿了?
李培贤听邱海燕这么说,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来,来,来,看看让我们的美女也都久等啦。
国酒不愧是国酒,邱海燕虽然不是第一次喝这个酒,但他还是感到这个国酒确实是好,虽然不是他们经常喝的清香型的白酒,这酒度数虽然高,但是口味确实极佳,唇齿留香。
管延波这时说道,李总,这酒确实好啊,难得能喝这贵茅酒,你说中国这么大,为什么只有这贵茅酒做得最好?这个确实不是它的名气大,不管它的名气大,而是它这酒是真好。这口感还有这韵味儿,确实是非同寻常。
王小丫在一旁格格地笑,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不都是乙醇吗?都一个味,辣乎乎的。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喝?看你们喝酒的这种享受的样,就知道你们都是品酒的高手啊!
这贵茅酒,大家喝起来反而并不快,似乎都是在品尝为主,尤其是李培贤显得一点儿也不着急。
管延波这时说道,李总,你看你们的六栋楼都结束了,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呢?
一千〇三十九章 单子
管延波继续说,我们后面还有无数的事情等着,现在他们那几家一个验收的也没有,消防检测都还没开始,我这心里着急的很哪,像你们这个干法儿,我巴不得把所有的活儿都交给你们,你们干活儿也省心。
邱海燕这时说,多亏咱们四环的领导给予支持,想光我跟王经理亲自到建委,就去了两趟。咱们四环这边儿开车全力支持,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顺畅。
王小丫这时笑着说,邱经理,这事儿你还真是多说了。我跟你一块儿去,可真是没起多大作用,我就是代表了四环的人而已,关键还不是你们的协调起了关键作用。
李培贤对这事情似乎很陌生,他看着邱海燕,笑着问,哦,还有这事儿?
邱海燕便解释道,咱们上岛这边儿不验收消防不能进行竣工验收,这不当时去找他们,给他们发函,现在进行竣工验收。我和王经理去过两次,毕竟甲方不出面,这些事情就办不了,所以还是得感谢王经理。
管延波都笑着说,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大家都是为了一个事儿,再说,那竣工验收本来就是我们建设单位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分内的工作。
李培贤在旁边却说,是啊,管总,你虽然这么说,但建设单位不支持那些工作,我们就不能往前推,我们是寸步难行,这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呢。
李培贤的话让大家觉得这才是一个高层领导的话,是由衷而发,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正是体现了一个高层管理者的担当意识。
李培贤对集团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且对一些制度的弊端也非常清楚,他对公司的情况娓娓道来,让大家觉得李培贤不但清楚大框,而且对细节情况也了解得非常清楚。
这时,李培贤端起酒杯,笑着说,来,来,来,你看又耽误大家喝酒了。
他端起酒杯来跟管延波碰了碰酒杯,管延波把酒杯往中间一放,四个人的酒杯都碰在一起,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
邱海燕最近适当控制了酒量,不是她不能喝酒,也不是她不想多喝,她觉得自己一个人喝上酒对下午的工作影响就很大,这就让她觉得喝了酒上班儿真有些不好意思,这种满嘴的酒气,对自己形象影响非常大。
王小丫也不多吃,她观察着餐桌上的每一个人,李培贤不但能喝,而且也非常能吃,她一边吃一边招呼着大家吃。
这时邱海燕觉得李培贤这个吃饭的方式,让他突然想起了印安东,印安东不正是这样能吃能喝吗,这个状态简直太像了。
邱海燕看着李培贤,她一边吃一边说,李总,我们现在验收完了,老曹最近一个劲儿地问我要钱。
李培贤哈哈笑着说,咱们的财主不是坐在这儿吗,这事儿你得直接问问管总啊。跟领导吃饭能提钱的事儿吗,这事儿本来就不能提,虽然管总在这儿,但是咱们也不能这么说啊。
管总毫不介意的说,你们活都干完了,就按合同走吧,四环集团有没有钱,那是集团的事情,我可以去找姜董事长,但是你们的单子先走着吧。
你看,这让管总直接说出来多不好意思,海燕儿,记着,明天咱就把单子报上去,你要拿不准就跟冬梅科长通通气,她对这个工程的造价情况更熟悉一些。
一千〇四十章 品质
王小丫这才感到原来今天的请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吃了半天。还是让邱海燕给把事说出来了,难道这仅仅是邱海燕自己的意思吗?王小丫现在不敢想,要是李培贤的意思,那他也不会借邱海燕的嘴说出来啊,如果真是李培贤的意思,那这个双簧演得可真是够绝的。
王小丫开玩笑似地跟她说,邱经理,那你可要多喝两杯,你这顿饭,可是好贵哦。
管延波白了一眼王小丫,他觉得王小丫这话说的确实有点儿多,说的这话确实有点儿过了,她说完后完后酒桌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管延波还是及时地说道,今天还是让李总破费了,这个规格确实有点儿高啊。
李培贤倒是不在意,毕竟管事的不是他,是自己身边坐着的管延波管总,李培贤还是说道,不就是吃顿饭嘛,吃顿饭,说白了,你们给我省了不少钱,我在这个项目上也没请大家几次,我请客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所以请一次就吃得稍好一点儿,这毫不为过。
管延波、王小丫、邱海燕都听着李培贤冠冕堂皇的答复,都觉得这李培贤回答的还真是有水平。,至少这让大家说不出别的来,让他们觉得李培贤以前欠他们多少似的,今天都给补上,心里能够坦然受之。
李培贤对邱海燕正色道,今天咱们请管总还有王经理一起吃饭,跟咱们的工程款可是没有关系,这个话题就不要再提了。
这句话在王小丫听来,看来是刚才邱海燕说的话,那是邱海燕自己想说的,并不是李培贤想说的话,看来这李培贤请吃这顿饭并没有这个意思啊。
反而是李培贤笑着说,今天咱们碰一碰重要的还是把那个观摩活动做好,实际上我对那个观摩活动心里也没有底儿,心里没底儿主要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好。管总,你们那边不是还有一个观摩吗,我不知道咱们这边儿还有其他要求吗?
管延波笑着说,实际上我们董事长的本意就是搞一个形式,这么一个参观活动,目的还是对于我们楼盘的销售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宣传一下我们公司。
四环就是通过观摩告诉大家,我们四环打造的住宅楼,是一流品质的住宅楼,我们不仅仅为大家提供一套房子,我们更注重楼房的品质,就是想达到这么一个宣传的效果,这是我们董事长的意图。
李培贤、邱海燕都鼓掌赞叹起来,邱海燕直接说,管总,你刚说的就是很好的广告词,“我们四环打造的住宅楼,是一流品质的住宅楼,我们不仅仅为大家提供一套房子,我们更注重楼房的品质”。这句话说的多好。
王小丫补充说道,管总,我把这句话记下来,到时加到广告里,肯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管延波摆摆手,示意没什么好加的,他继续说,但这里面也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怎么能实现我们的这个宣传效果,我现在确实也拿不准。但我们董事长的意见呢,尽量还是少干扰一些我们正常的观摩活动,两个结合一下那是最好,不能结合,我们就自己来,毕竟在对我们这边儿来说,目的明显不同。
一千〇四十一章 会心
王小丫插话道,我们四环这边主要还是以卖房子为主,房子卖不出去,这钱从哪儿来,所以现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好在我们近期的销售还不错,但售楼那边一直抱怨我们这边没有一个好的参观的场所,样板间一直也没有做利索,对售房影响比较大。我想咱们港城建设建的这六栋楼要拿出一户来做一下样板,这个样板做好之后呢,就能增加我们的观摩效果,当然样板的施工,希望咱们港城建设这边配合好。
管延波也笑着说,是啊,现在都是毛坯房交房,那边的到底能装修到什么程度,现在都没有确定,所以不能给人直观的感受,想来最好的还是做出样板间来,而且我们做的又分风格。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成型的,所以需要大家来支持。
这就是房屋销售和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我们想着能尽快做好样板间,但总要把楼盖起来之后才能做,这就明显有一个时间差,而且现在售楼那边催我们催的很着急啊。
还有我们现在建设的其他楼,比你们干的这六栋楼进度差得太远,所以我们现在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都跟你们干的这么快,那我们可就省心了,现在是既有交房的压力,还有资金回收的压力,这些都非常的急迫,管延波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李培贤一听,然后说,管总,我们这个工程,说实在的下了很大的成本。有些资金我都是提前支付了。这个不瞒你说,像老曹那种队伍手头儿也没钱,我们也只能多垫付,现在施工单位要是不见钱,活儿就很难往下干。
虽然合同是那么约定的,但是要是适当往下了。那你们的工程可能干得快一些,我这是实话实说,站在施工单位的角度上就是这么考虑的。
管延波哦了一声,然后说,咱们的合同固定得死死的,看来这签合同也不能签得太死。现在太死就缺乏灵活性,实际上当初签订合同的时候,想法儿也是让施工单位多给我们垫垫资,让我们四还能有喘气的机会,看来利弊真是很难平衡。
王小丫这时插话说,管总,我觉得只有施工企业竣工验收都奖励,一栋楼验收奖励一栋楼,港城建设6栋楼验收完了就快拨付工程款,形成这种良好的循环带动效应。只要验收我们工程款接着就拨付,一栋接一栋。这样形成一种快速支付激励,施工单位儿干起来,也有劲头儿。
李培贤笑着说,现在对我们施工单位来说,奖励不奖励倒是其次,关键是能不能及时拨付工程款,这是一个关键,工程款明显就会加快。
管延波老觉着这个李培贤说着说着就把自己套进去了。把工程款支付成了重要的事,他看了看李培贤,端起酒杯来对着李培贤说,李总,来我敬你一杯,你是老大哥,我敬老大哥一杯酒。
李培贤笑着说,管总,客气啦,咱们都是同事都是朋友,哪能您敬我呀,来,我敬你。
俩人的酒杯一碰,发出了清脆的碰杯的声音,这透明的液体在杯子里响起了小小的浪花,两人顺势喝了一口。
那边儿邱海燕和王小丫也碰了碰杯,两人会心一笑。
一千〇四十二章 痛快
许久以来,她们两个配合工作,有过分歧,也有过争执,但大多数时间她们都非常友好。
其实对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来说,他们唯一的对立点可能就是资金支付。或者说,现场的造价上有些分歧,其他目标上基本是一致的。
邱海燕是一个喜欢处理关系的人,实际上他干工作的前提是先把关系理顺。现在看来,她的这个思维对她的工作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王小丫在物资部的时候,邱海燕跟她沟通就比较顺畅,干了项目部经理后,沟通更顺畅,大家都是聪明人。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现在楼起来了。
想一想以前的那些情况,有什么值得让自己放不下心来的?又有什么能让自己不能释怀的?大家想到更多的还是彼此之间的友情,不管怎么说,怨恨也罢,喜悦也吧,到了现在都是成了友情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了以前的冲突,可能印象还不会那么深,现在是明显的感情深了。
大家放下酒杯,这杯酒已经喝完,服务员过来就要开酒瓶。
管延波笑着说,李总,咱们就喝这些吧,要不换点儿啤的?
李培贤笑着说,管总,不用客气,这酒还有,咱们要喝就喝个痛快,服务员,开就行。
服务员麻利地打开瓶子又倒上一杯,这酒微微有点泛黄。那种黄头虽然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但却依然存在。
好酒就是好酒,哎呀,邱海燕都舍不得这好久这么个喝法,值得大家去品味。
喝上之后,唇齿留香,这种酱香的味道越发的浓烈,让人喜不自禁。
管延波看来对这个酒也是非常喜欢,但他还是克制着,不让自己喝多。毕竟在这种场合喝多了,是非常丢人的一件事,他喝酒向来还是非常有数,仅有的几次醉酒他都一清二楚。
现在贵茅酒假酒太多,市场上卖的贵茅酒比本厂生产的量要多得多,可见这假酒之多,大家喜欢喝这酒,很多人是奔着这酒的名头去喝的。
管延波明显地感到,这酒绝对是好酒,是真酒。
邱海燕的感觉也是一样,他以前是喝过贵茅酒的,这酒的味道差别不大,入口的感觉却是回味无穷,她能很准确的判断出这酒绝对不是假酒。
不管怎么说,贵茅酒还是非常场面的,这几乎是国人都认可的酒,名气大底气足,招待客人是难得的上乘的好酒。
白色的瓷瓶在酒柜上特别的显眼,管延波也在感叹,这顿饭的成本也确实太高了,但不管怎么说,美酒佳肴、心情舒畅,管延波感到吃这顿饭真是太舒服了,这是他许久以来没有享受过的一种感觉。
毕竟港城建设这六栋楼都结束了,而且是一种高质量、高标准的结束,这个饭他吃得非常痛快,自己没有压力,所以心情就特别爽。
管延波平时很少出来吃饭,约他吃饭的人确实很多,但他很少出来吃。
毕竟从实际收入来说,他的收入非常高,对于一些施工单位的表达的想法,他都非常清楚,清楚他们怎么想的,所以那些酒就没什么意思。而且约他的人,都不是项目经理这个层次,一般都是公司领导这个层级。
一千〇四十三章 柔波
管延波对自己认识非常清楚,在这个岗位上,他有自己比较丰厚的岗位上的收入。至于其他的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东西,他可以多得一点也可以少得一点,但它有自己非常坚持的原则,所以他对自己要求很严,自律性非常高。
所以管延波在整个施工单位的客户中口碑非常好,这是管延波为人处事有着自己非常重要的原则。他不想拿的,或者说对方不愿给的或者对方不愿强给的。他从来不勉强,在他看来,免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反而让他的威信在所有合作单位中树立起来了。
李培贤非常清楚管延波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人犯错误的概率实在太低了,这也是李培贤比较敬佩的地方。
干工程这一行,如果没有坚强的定力。就很容易出问题,尤其在国有企业,如果侵犯了既有者的利益,既有者处理自己的手段可能很多。但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手段,当下属的如果没有这点自觉,如果看不清楚眉眼高低,就会发生颠覆性的错误。
而管延波不会,他处理事情非常小心谨慎,这也是姜继才董事长敢用他的地方。
毕竟贵茅酒的度数还是非常高,虽然管延波的酒量很大,但两杯入住之后。他还是有点儿不胜酒力,头微微有点儿发晕,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有点儿倾斜。
王小丫瞅了一眼管延波,那目光里的柔波让人看不懂,嫌管延波喝得太多,还是让人感到王小丫像管延波的妻子一样。
虽然项目上对他们两人的关系猜测颇多,但大家都群里边猜测的层面上谁也没有看到他们俩那种真正的关系。
刚才的这个眼神让邱海燕似乎读懂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但谁又能看得出来呢,看得出来谁又能说,这恐怕永远都是一个秘密。
就到现在李培贤客人喝的也行了,别不好意思再劝,还是笑着说道,管总,咱们吃点儿饭?
管延波摆摆手,说,不要上饭了。但李培贤笑着说,管总,反正都是含在套餐里面的不要白不要啊,你不要钱都在里面了,再说了,你不吃大家还要吃吧?
管总便不再坚持,这饭有水饺,有炒饭,还有面条,可以说满足了大家共同的需求。
菜下的并不多,有的菜也就吃了13。好在菜并不是非常多,管延波只是笑着说,李总,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喝的确实有点多,让你见笑了。没想到今天心情太好太高兴,喝着喝着酒喝多了。
众人来到大厅的门口,李培贤的车子早就停在门口,李培贤笑着说,管总,怎么也得把你送回去啊,管延波笑了笑,说,那就麻烦李总啦,今天是星期天,你也要回去好好休息一下,让你破费了,多谢多谢。
两人上了车,车子飞速地离去,李培贤记得管延波的住处。但他还是问了一下管延波,管延波住的地方,离工地并不是很远,那是很早开发的一处高档楼盘。
没错,这正是管延波住的地方,李培贤看到管延波在歪歪啦啦地下了车,他本来想去搀扶一下,但管延波还是制止他笑着说,李总,不用客气,不用管我了,你们走吧。
一千〇四十四章 吵吵
司机麻利地停下车,从后备箱里把东西拿出来递给管延波,这是两盒了茶叶,李培贤笑着说,管总,平常多喝点儿茶。
管延波站在小区的门口,他看着李培贤的车子,缓缓的发动,很快驶进了道路的车流之中。
邱海燕本来想回到工地去,但无奈一阵阵疲倦袭来,自己困得要命。他连忙对匡师傅说,匡师傅,下午就不去工地啦,直接把我送回家吧。
还别说,上午邱海燕安排了之后,曹长勇的动作确实非常快,他下午就安排人,在现场就开始干起活来,实际上,这现场真要动起手来也非常好收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场地本来就是平整的,只有墙面需要正儿八经处理。印安东也没有想到曹长勇动作会那么麻利,那些塑料草皮,下午就整整齐齐地运到了现场,那边儿从院子通往工地的门口也打开了,曹长勇安排上人用红砖重新砌了墙垛,墙两边开始绘制港城建设的标识。
看来这次曹长勇动作确实非常麻利,也不知道邱海燕怎么安排的,最近这段时间曹长勇是非常卖力,越是到了最后他的表现反而越好。
今天的现场,也就是印安东过来走了两圈,陈可连过来都没过来,领导走了之后,他也就在办公室里玩游戏。
印安东在办公室里闲得有点无聊,只好打开书看一看。
印安东站起身又重新烧上壶水,烧水壶哧啦啦的响着,印安东自觉地点上一颗烟。
偶尔有烟圈在空气中慢慢飘荡,印安东现在才发现,这天真的是慢慢转凉了。
偶尔吹过的微风,已经含着秋的凉意,气温虽然很高,秋天的清爽已经非常明显了。
印安东正在看着窗外逐渐变黄的树叶,还有花草。阳光庄园的项目正如这季节的变化,验收完房交了房,也走到尽头了。
印安东脑子里正在想着,突然听到自己的电话响了,他一看号码正是崔大柱的电话。
大柱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一般情况下,土建上不会给自己联系。不管怎么样,先接电话再说吧。
印安东接起电话,那边传来崔大柱的声音,印工,麻烦你到隔壁施工单位的那个院子里去,那边我的工人和他们吵吵起来了,我正在往那儿赶过去。
印安东听到崔大柱说完,连忙站起来,说,你也抓紧往这儿赶。
院墙被打开之后,其实邻居施工单位的院子和自己这边的楼座已经连在一起。
印安东很快走过去,还没走到那边就听到工人吵吵嚷嚷的声音,嘴里骂声不断。有工人直接喊道,我没干活儿,就这么干,跟你们没关系。
在我们地盘上干活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你们这砂浆弄得到处都是,都堵住我没门儿了,还让我们怎么走?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地!
印安东还没走到院子里去,手机又响了。她一看正是邱海燕的电话,印安东连忙接通,只听邱海燕说,小印,你抓紧去院子里看一看。咱们的工人和他们的工人吵起来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去了之后,抓紧先把他们劝开,一定不要吵架,要是动起手来,就麻烦了,还是尽量的避免冲突。
一千〇四十五章 停止
印安东心里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处理这种打架的纠纷了,好像自己也没这个资格啊。这也不是自己岗位之内的事,但崔大柱,还有邱海燕都给自己打电话,不管了,既然崔大柱找自己了,领导也安排了,那就抓紧去吧。
印安东走近前去,这才看到这工人不但吵起来了,而且已经动手了。大柱这边一共有七八个工人,而那边邻居施工单位有十七、八个人,这种情况下,大柱的人肯定不占优势。
印安东一到立即大吼一声,住手。
这些工人吓了一跳,连忙停住手。但一看是很年轻的印安东,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两边的人继续打起来。
好在工人们没有动家伙,这赤手推搡毕竟还好控制一些。
印安东看到这形势越来越危急,但这工人毕竟不听自己的,现场要是一个人还行,这一堆人,自己怎么也不好对付。
这种情况下印安东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很好的法子,管不了别人,他应该能管住崔大柱的人。
印安东再次大吼一声,喊道,大柱的人,大柱的人停止动手。
崔大柱的人对印安东多少有点儿印象,可能就是港城建设来的人,他们这七八个人很快就停止了动手。
那边的人还想动手,印安东急切地喊道,你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打伤了人是非法的。你们都是出来赚钱的,要是打伤了人进了监狱,你们就得不偿失了,进了监狱你们连什么钱都挣不到,可能会妻离子散,你们好好想想。
印安东这么一说,直指他们的要害。
说到底他们都是出来赚钱的,是赚钱养活家庭的,不是出来打仗的。现在听印安东这么一说,他们的人大部分都停住了。
印安东继续说,我感觉你们是有误解,目前在这个院子里干活的都是为了市里的观摩活动,干活儿的人都没事儿,市里边儿要在这举行活动,你们这样阻挠,什么活儿也干不成,将来这个罪过你们也承担不了。
那边领头的工人说,这本来就是我们的院子,你们在这院子里干活儿,不但不自觉,把砂浆什么的都弄到门口儿,而且还不听劝。在我们的地盘上干活儿怎么还这么横,我还还真没见过这么横的队伍。
大柱的人一听,像是气疯了,说道,放屁,你们这是胡说八道,我们本来好好地干活,是你们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又是这事又是那事儿的不让我们干,是你们成心找事儿!
你也是放屁,你看看你们干的砂浆都弄到哪儿去了,你看看院子里到处都是你们的砂浆,你们就在我们的门口儿搅拌砂浆,这什么意思。这不是故意找茬吗?那人毫不示弱立即反驳道。
印安东看了看他们的门口,那拌砂浆的地正好占用了人家的门口儿,也不知道大柱是怎么安排的,反正任何一家施工单位都会一肚子意见。
看来这两边都有责任,他们两个都跑不了,难道都不能互相让一让吗?
自己刚要把他们拉住,两边的工人又吵吵起来了,印安东也感到有点儿烦。他对那施工单位的人说,你们先放下来吧,你们说的事,我让他们改,你们门口的那些砂浆我让他们也抓紧清理干净。
一千〇四十六章 偏架
大柱的人丝毫不示弱,听印安东这么说,便直接怼道,要清你自己清我们不会清的。
印安东感到这两伙的人都有些失去理智,他只好说到,好,你们不清我来清。
对这些人现在已经没法讲理,印安东正在劝的过程中,突然看到门口进来一个大卡车,车上拉了许多工人,车子停住,崔大柱从车的副驾驶里直接跳下来,他喊着工人们说,大家伙儿都下来,既然他们不给咱们脸,咱们也不用客气。
印安东看这崔大柱,难道崔大柱是这么来处理事的吗?
工人们陆陆续续的下了车,这些工人加起来有四五十口,这些人一下车就把那施工单位的人团团围住。
印安东看到崔大柱气势汹汹,他立即上前拉住崔大柱,对崔大柱严肃的说,大柱,你想干什么,难道你真的想打群架?
怎么了,打,就打,谁怕谁?老子还没受过这个鸟气,反正我这人不能受欺负。要打就打个痛快,崔大柱是满脸气愤。
工人们看到自己的头儿来了,大柱的队伍这气势更猛了,由大柱给他们出头儿,他们什么也不怕,现在大柱来了,他们更不怕。
这四、五十口子人围着十七、八个人。
印安东看到情况非常紧急这些人要是打起来自己是真的没法儿劝架。刚才自己就很很难,要不是能喊住大住的人。现在场上的情况,估计也是不可收拾。真打起来,这工人还不是什么家伙都敢抄,那后果不堪设想。
崔大柱喊道,弟兄们,他们谁刚才动手了?
大柱的人指着他们说,就他们几个先动的手。
那不行,咱们不能让人欺负了,崔大柱直接喊道,弟兄们,给我上。
崔大柱这么一喊,他带来的人纷纷的都纷纷围过来,开始摧搡着动手。印安东一看这形势确实不好,真打起群架来,这后果不堪设想,残局没法收拾。
两边人的已经推搡起来,幸亏他们没操家伙事。
印安东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直接摁住崔大柱。崔大柱看印安东向自己袭来,一时间竟然有点儿糊涂。这印安东不是自己人吗?怎么竟然对自己下手了呢,崔大柱大非常非常不理解。
但即便如此,印安东还是摁着崔大柱,摁得死死的,崔大柱本能地反抗了一下。他直接和印安东打了起来,但印安东并没有和崔大柱动手,他只是摁住崔大柱。
崔大柱本来还想反抗,但印安东摁住他的劲儿太大了,胳膊蜷着,火辣辣的疼,而且动弹不得。
崔大柱直接骂道,死印安东,你这怎么回事?难道你这胳膊肘往外拐吗?我来还不是为了保护弟兄们吗,你怎么能对我下手呢?你是不是搞错啦?
印安东严肃地对崔大柱说,我跟你说,让你的人快点停手,一旦发生大的冲突,这么多人,我跟你说,你可吃不了兜着走,你是非要进监狱不可,你这罪过可就大了。别以为仗着你人多就能占便宜,最终吃亏的就是你本人,你快点让你的人住手,要不我也不松开手。
一千〇四十七章 鸟气
崔大柱有些气愤地说,印工,你这不是拉偏架吗?刚才他们的人打我们的人的时候,那个账怎么算?现在怎么着我也得捞回来吧!也不能光让他们欺负我们啊。
印安东严肃地说,大柱,你这种报复意识太强了,大家打架不是为了一口气吗?这有意义吗?他们都是出来赚钱的,这人出来辛辛苦苦赚钱,谁要是受伤了,他们家里人愿意吗?合适吗?再说这种打架要是伤着人就属于违法行为了,快让你的人住手,快喊住他们,要不然我对你更不客气了。
崔大柱只感到印安东的手劲儿越来越大,自己忍不住吃疼,疼痛感更强了。大柱这么强壮的人终于忍不住嗷嗷地叫了起来,头上开始隐隐出汗。
崔大柱的人已经动手了,而且对方的那施工单位的人已经被大柱的人打了几下。崔大柱还在咬着牙,他似乎在等着时间,耗着时间,就是让自己的人多捞回来点。
但印安东一点也不跟他客气,暗暗用力,崔大柱咬着牙。印安东看到情况更加急了,他直接按着大柱说,大柱,你喊不喊?你不喊我就把你的胳膊卸下来,你信不?
崔大柱没想到印安东对自己会这么狠,自己胳膊疼痛难忍,疼的他要掉眼泪,他没想到,这个小印劲会这么大。他懊丧着脸说,谁能想到你这胳膊肘往外拐,为什么要向着他们?崔大柱一边说一边大声的喊道,弟兄们住手,不要再打啦。
印安东这时对崔大柱说,你现在让你的人全部撤到咱们的楼上去。要不然这后果不堪收拾,要是警察来了,更没法解释,你人多虽然吃不着亏,但罪过更大。
俩人刚说完这句话,进来了三个车。印安东一看,一个是邱海燕的车,另外一个车印安东似乎见过,应该是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的面包车。
最后边来的车是曹长勇的车。
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崔大柱一时之间也有点懵,这领导的反应也太快了吧,不过印安东还是摁着他,他现在动弹不得。
虽然印安东的手劲儿减轻了不少,但崔大柱吃痛的感觉却是没有消失,还在不时发出嗷嗷的叫声。
邱海燕、曹长勇他们老远就看到印安东摁着崔大柱,这让他们非常不理解,他们也确实不明白为什么印安东要按着崔大柱不放。
那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也跟着一同过来了,邱海燕连忙对印安东说道,小印,快松手,你怎么能摁住大柱?大柱不是自己人吗?
印安东实话实说,他直接说,邱经理,你不知道,这大柱带了50口子人过来,还真要跟他们干架,我这没法办了才摁住他的。
曹长勇在旁边问道,大柱,咱们的人受欺负了吗?受欺负了跟我说,麻了个币的,老子干了这么多年工程,还真没被人欺负过,还真没受过这种鸟气。你不是人带过来了吗?把那几个打架的小子给我找出来,妈的,老子出钱要把他们揍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