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两只
配电箱的位置也有点儿发黑,印安东也不由有点冷汗直流,他看了看工人和张小鹏都没事儿,这才放下心来。
工人心里有点害怕,实话实说,他干了这么多年的活儿,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看来张小鹏也没经历过这种事儿。刚才这一声巨响,把他俩都给吓蒙了。
印安东拿着试电笔试了一圈,直到现在属于停电状态,他又把那个插座盒重新打开。
印安东看着这插座盒,瞅了半天,也没瞅出自己的什么毛病来,他把工人喊过来,工人一看,火线头都触在插座和旁边的墙上了,这不是明显的短路吗?
工人说了说,印安东是恍然大悟,实事求是的说,他的动手能力比工人差了不少,今天自己动手确实有点莽撞了。
印安东回过神来,他笑着对工人师傅说,看来这活儿也不是那么好干,还得麻烦你把他接一下,我是只会动嘴不会动手啊。
工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工人干这活是熟能生巧,很快就把线接好。
这线路一接好,印安东还想让工人去送电,那工人心里就是忐忑的很,刚才那一声巨响,把工人给吓坏了,真是杯弓蛇影,成了惊弓之鸟了。
印安东笑着说,这有什么可怕的?说完,他走到配电箱跟前,把电送上。
不过,这次虽然没有了声音,但配件箱的电还是送不上。
印安东有点纳闷儿,他又拿起摇表,重新摇了一遍。
摇了半一会,还是那一路有问题,印安东笑着对工人说,把主卧的插座全解开,只保留进线的那一个。
到了这个时候,工人也醒过神来,他们看着印安东,虽然刚才响了那么一声,领导就是领导,似乎是对他一点影响也没有。
印安东又拿摇表摇了一下,发现现在已经摇住了,他跟工人商量好一个插座一个插座的试,一个插座一个插座的把线头接好。
这卧室里一共四个插座。这下插座已经试完,当试到第三个插座的时候就知道,这第三个插座出现问题了。
众人很麻利的把这个插座修好,把接线又重新接了一遍,这才摇住,等到把这四个插座接上,整个线路又摇了一遍,这才发现线路已经没问题了。
你还能庆幸自己中午幸亏没喝酒?要是一喝酒,还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事故。
这一会修完,印安东突然发现自己的后背都湿了,衣服被汗打湿之后,凉凉的贴在身上,非常难受。
印安东还是镇静地看着张小鹏,笑着对他说,张工,像这种事以后你们仔细排查就行了,今天我已经把排查的这个顺序告诉你们了,但是接线一定要接好,一旦短接,就像今天这样,可能还会爆一下。
不过这摇表很好用,只要用摇表摇好,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还是把摇表用好。记住,用摇表之前一定要把电源全部切断,要不然非常麻烦,很容易出问题。
工人点点头,张小鹏也点点头,今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教训,虽然印安东说的更仔细点,但他们都知道,要是带电作业,难免就存在这些风险,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断电之后规规矩矩的作业。
今天他们两个费那老大劲没找出问题来,印安东过来很快就能找出来。印安东虽然摇表用的非常熟练,不过也有他的短板,那就是接线的活儿,这些手工操作的活,他本来就不熟练,所以难免出问题。
连张小鹏的动手能力都比印安东强,印安东对维修这一块,电器的运用,电线之类的,脑子里明显的轮廓,而且对哪儿出问题你都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要查找维修的障碍,他可能比工人,还有那个张小鹏理论上要强得多。
这些正是工人和张小鹏跟印安东所不能比的。
印安东慢慢回到办公室,一回办公室,他便关上门,脱掉穿在里面的衬衣,把衬衣拿下来,放在椅子上晾着。
幸好他办公室里还有一个短袖儿,用毛巾把后背擦了一下,干得差不多之后,换上那个半袖,这再穿上外套儿,比刚才已经舒服了许多。
印安东拿出烟来,点上烟,刚才那会儿也是吓了他一大跳,要说自己心里不害怕,那都是假的。不过他站在那儿要是失去了方寸,工人还敢动手吗?那这活儿根本就没法儿干了。
印安东没有想到的是经过这一次维修,反而让物业上的人对印安东有了很好的印象,尤其是张小鹏回去那么一说,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好了,那个印安东不但技术棒,而且有大将风范。
整个下午印安东的心思安静了许多,李梦洁来了之后,脑子里一直盘旋着李梦洁,中午一起吃了顿饭之后,反而脑子清醒了很多。
尤其是下午那一声巨响,像是当头棒喝一样。
坐在办公室里的印安东除了看看图纸,就是打电话调度一下维修的事儿。
明天印安东得参加湖东职业学院指挥部的例会,他来到李梦洁的办公室,把情况给李梦洁说了说。
实际上维修的活儿就那些,明天也不一定出来那么多单子,只要按部就班的维修,就不会有多大的事儿。
李梦洁听到印安东要离开阳光庄园项目,心里顿时没底儿,印安东在这里的时候,他感到心里还有点儿底气,他这一离开似乎没了主心骨。
李梦洁说,湖东职业学院不是还没开始吗?你去了也没事儿啊?
印安东说,事真的没多少事儿,但是现场已经开始挖槽了,三公司跟一公司还不一样。
再说了,湖东职业学院那边要求比较严,三公司他们那边房总和朱经理明确告诉我要参加那边的会议,我这不去也不合适啊。
李梦洁扑哧一笑,然后说,你这才是典型地脚踏两只船,哪儿都想用心,哪儿也用不了心。
印安东也笑着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用心是必须的。
印安东也知道,既然李梦洁说出那样那样的话,就知道她根本阻止不了自己,而且像印安东总不能在这个已经交房的阳光庄园项目上待下去。
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姿势
现在的天黑得挺早,下午的时间是匆匆而过,天色渐晚,印安东和李梦洁像心有灵犀一样,两人走出办公室,在门口打了招呼就往外走。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像极了一对情侣,落日已经没有余晖,公交车像老牛一样呼哧而来,这个地方的地势稍微低一点儿,先是爬一段小坡,再是下大坡儿。
两人上了车,双人座椅,李梦洁坐在里面,印安东坐在外面,不过,现在的印安东倒是少了很多想法。虽然李梦洁身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味,还有她那玲珑凹凸的身材,印安东像是关上自己的门一样,没了胡思乱想,反而跟着清静下来。
公交车上的人只有四五个人,印安东笑着说,李美女,看到你,我又似乎想到了邱总啊,是不是邱总有意培养你?想把你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
李梦洁内心里似乎有其他的话想说,但他还是笑着低声说,我跟邱总可不能比,差得太远了,没有她那个劲头,再说能力也没她强,怎么能给她比呢?
印安东笑着说,你看,你看,你说你比邱经理差在哪儿了?论年龄,你也比她年轻,有年龄的优势。轮公司的情况,你有她支持,很多人都想得到邱总的支持都得不到,你这么轻易就能得到她的支持。至于能力,那是在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不经历过事,怎么能体现出你的能力呢?
听了印安东这么说,李梦洁心思一动,实际上,她到阳光庄园项目,纯粹是邱海燕安排她过来,根本没有想过要干什么项目经理,她自己本来就是个技术员,再说呢,从心底里认为自己一个女孩子有那么多想法干嘛呢?
没想到印安东这么随口一说,李梦洁反而当个事在想了,这时又听到印安东继续说,实际上,你能力一点也不差,要不然邱总也不会派你过来,关键是你想不想做项目经理,你要有这个想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工地上实在让人厌烦,尘土飞扬,我可不愿待,这个项目幸亏邱总安排的食堂还比较好,吃不好喝不好的,条件有点差。李梦洁说。
印安东笑着说,哎,你这还真是,干咱们这行的,在工地上不是主业吗?你就没去看看工地上的工人是怎么吃的?咱们吃喝已经比他们强太多了,再说了,你要干上项目经理,那食堂还不是你说了算?吃的好一点还不是小事?
你就帮着我想想吧,怎么想的怎么忘了,我压根儿就没那么大的志向,来一公司也是一公司的工资高一点儿,要不然我才不来呢。李梦洁说。
印安东突然想,这个李梦洁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关系,一公司的效益好,员工的工资高,很多人都愿意上一公司来,但建筑行业招的女生本来就少,而且一公司都不要女生,李梦洁要是没有一定的关系,她能挤进来?
想到这,印安东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儿可笑,这么明显的道理,自己竟然看不明白,讲到这儿,他便说,李美女,我觉得机会很好,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也有一定关系,再有,邱总在上面帮着点,想不提起来就难呀。
李梦洁咯咯一笑,说,印大经理,你可真是个官儿迷,我可没有那么多想法儿,老老实实挣点工资就行了,小女子没那大志向。
印安东没有想到李梦洁竟然不接招儿,话到这儿似乎就打住了,但只听李梦洁继续说,印大经理,我到阳光庄园项目来,一方面是邱总让我过来,另一方面是躲开公司里的几只苍蝇,至于你说的项目经理,我是连想都没想过,你还是省省心吧。
印安东没有想到,李梦洁还是说了实话,难道他们公司里真有苍蝇吗?印安东刚想要问,没想到车已经到站。
两人下了车,各自挥了挥手,一个往西,一个往东。
天色已完全暗下来,路灯也亮了,印安东在东西大道上坐上车,公交车在东西大道上想甩开了蹄子,呼呼的往前行驶着。
东西大道的几个路口虽然堵,但东西大道上是一点儿也不堵,不但不堵,而且是一路畅行。
印安东明显感觉路上的扬尘少了许多,看来这路快要铺沥青了。
再回到宿舍,柴登科早就在宿舍等着,印安东一回来,他就嚷着,人家美女在厨房等着呢!
美女?印安东愣了一下。
李小梅啊,你昨天不是还念叨吗?我看她们在厨房里忙着呢。
这个柴登科也不知是吃了什么药,就是一直把自己往李小梅那边撮合,真正念叨的人是他,那里是自己念叨呢?真是服了这个亲同学,真是亲的。
两人到了厨房,李小梅正在炒着菜,柴登科突然发现这李小梅炒菜的姿势,有点儿印安东的影子,便讶然失笑。
王甜在旁边看着柴登科,笑着问,柴工,你笑什么?看你笑得怪怪的,坏坏的。
王甜这么一说,柴登科一边笑,一边小声地说,你看小梅炒菜的动作,能看出点儿什么来?
王甜看着李小梅炒菜的动作,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事来,便说,不就是炒个菜吗?有什么好看的?至于那么神神秘秘的?
看来王甜真没往印安东炒菜的姿势上想。
柴登科也不着急,他笑着说,好,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事啊,跟你说也说不明白。
印安东要炒的菜,柴登科早就配好了,印安东炒菜非常顺手,自从印安东来了,尤其是印安东学会了炒菜之后,柴登科就把炒菜的任务交给了印安东。
印安东端着铁锅,这锅里慢慢的飘出了菜的香味儿。
柴登科指着印安东,让王甜再看一下,王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李小梅的动作和印安东是如此相似,难怪柴登科让自己看。
王甜也觉得有意思,觉得好玩儿,李小梅已经炒完菜,王甜凑到李小梅的耳朵,悄悄说了几句话,李小梅的脸一下子红了。
印安东炒完菜,笑着对柴登科说,登科,咱俩一个菜够吗?
柴登科笑着说,你看人家小梅给咱多炒了一个菜呢。
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冷气
印安东看着脸色绯红的李小梅,笑着说,谢谢,谢谢,美女。
王甜在旁边添油加醋的说,印大帅哥,谢可不能光空口白牙的谢啊,再拿点儿实际的出来。
李小梅这时笑着说,王甜,就你多嘴。
王甜的嘴巴是不依不饶,接着说,你看,还一个宿舍的,这胳膊肘现在往外拐了。
柴登科在一旁笑的乐不可支,印安东把菜盛出一半来,放在李小梅前的盘子里,他一边盛一边笑着说,还是我们登科考虑的周到,我这一锅菜够五个人吃的了,你们要不分担点儿,还真是吃不了啊,还是登科向着你们。
王甜在一边笑着说,还是我们的印帅哥会说话,自己做了好事儿,留的别人的名字。
柴登科撇撇嘴,却是说,我那老同学脑子转的快,我可转不过他,让他卖了,我还得帮他数钱呢!
印安东听柴登科这么说是哈哈大笑,整个厨房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说实在的,印安东每次在这厨房里做饭,都感到特别放松,特别舒畅,这攥了一天的压力似乎一下子都释放了,主是因为他非常喜欢这个氛围。
四个人端着各自的盘子就往自己的宿舍走,说来也很奇怪,厨房里做饭的人越来越少,有做饭的又得下了班就过来做,印安东下班回来,宿舍里的人不能做晚饭了,而且都吃完了。
只有王甜和李晓梅把时间调到跟印安东和柴登科他们一样,她们俩也非常喜欢在一起做饭的这个快乐时光。
实际上也是他们一天天看着印安东炒菜,做饭,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熟练到炒得有滋有味。
都也没有想到自己过来的时间虽然短,也只有做饭的时候跟李小梅他们在一起,但今天是个短暂的时光,让他感到非常温馨。
印安东和柴登科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还别说,印安东炒菜,现在这个火候还有咸淡拿捏的非常好。到是李小梅匀过来的菜稍微有点咸,不过这口味正是符合柴登科,他口味更重一些。
两人吃的津津有味,虽然晚上没有馒头干儿,但他们两个就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一早印安东到项目部很早。
让印安东没有想到的是一会儿就来了刘麻子。
平时刘麻子也不会来这么早,印安东觉得有点怪异。
直到门口响起了面包车,印安东出门一看,正是项目部的班车来了。朱和波、钟敬文他们从车上陆续下来。
项目部的人一眼就看到刘麻子正在朱和波的办公室门口等着。
朱和波看着刘麻子说,刘老板,你来的可真是够早啊。
刘麻子说,来的不早能行吗?再不早来,活儿被分给人家都还不知道呢。
朱和波一听,刘麻子今天说话口气不大对,脸色不由一紧。
他拿出钥匙,一边开门一边说,这活的事儿不都商量好了吗?怎么了?还有问题?
刘麻子脸上罩了一层乌云,说,说的好好的,为什么又拿出去一半?你们这什么意思?
朱和波说,刘老板,来,来,来,屋里说。
他一边往前走,一边招呼着刘老二。
说什么说,有什么好说的?你们说话不算数吗?怎么说改就改?九刘麻子声音越来越大。
朱和波打开门,喊着刘麻子说,进来啊,进来说。
刘麻子慢腾腾地走过去,一边走一边说,还没见过这样的,这是你们一个大公司的样子吗?
朱和波突然感到这个刘麻子像是撕破了脸皮,说话一点也不客气,真是不知道他的底气从哪儿来,心里也不由得暗暗抽冷气,这个刘麻子还真是翻脸不认人呀,这是个什么玩意,一大早在这大呼小叫的。
想到这朱和波也拉下了脸,他沉着脸说,刘经理,不知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咱们现在签合同了吗?现在不是先让你干点活吗?
你不能光让我们干活,合同也不签!刘麻子说。
朱和波终于听出点道道来了,现在看来主要是签合同的事,既然刘麻子这么说,看来这也是他关心的事儿。
想到这,朱和波便说,刘经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再谈一下,大的方向定了,一些细节的问题咱们还需要再沟通一下。我们公司有专门的市场部,这样项目上先把合同文本给你看一下。
刘麻子这时继续说,朱经理,我们施工的范围是一点儿都不能动,你要动了,那合同还怎么签?本来学校给我们的价格就低,我们也赚不了几个钱,这事儿就没有那么办的。
印安东这时推门而入,刚才刘麻子在门外说话的声音大家几乎都听到了,这个刘麻子有点太不像话了。
印安东看着朱和波说,朱经理,咱们该走了。
印安东一边跟朱和波说,一边走,一边看了一眼刘麻子。
朱和波拿着本子站起来,看着刘麻子沉着脸说,刘经理,你先给钟工对接一下,我也跟他说一声,合同的事,尽快往前推,这个施工范围的事儿咱们两个继续商量。
刘麻子看到朱和波站起来就要往外走,指挥部的会他是知道的,虽然他不能参加,但他对指挥部的情况是一清二楚。
刘麻子高声地说,朱经理啊,这事你可得上心,毕竟我们干了活儿还是得要钱的,要不我们也转不动啊。
朱和波转过身来,他看了一眼刘麻子,颇为不悦地说,刘经理,我知道啦,我先去开会了。
朱和波跟印安东一块儿往外走,他走到那个大办公室的门口,喊了一声钟工,然后径直走进办公室,他跟钟敬文低声说了几句,钟敬文脸色一变,然后点点头。
朱和波快速的离开这个办公室,项目部到指挥部的距离虽然远一点儿,但朱和波还是选择了和印安东一块儿走过去。
现在的会议实际上只需要项目经理参加,不过朱和波也有意拉着印安东一块儿过去,再说指挥部这边要明确要求安装的负责人参加,所以就决定了印安东不得不参加这个会议,但是他参加这个会议的意义还真不大。
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务虚
尤其是现在工程上安装几乎没什么事,过来确实没多大意义,要是工人过来了,也没什么活,就是浪费人工,前期主要就是土方工程。
直到两人进了会议室,这才发现,今天的会议规模非常大,曲院长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今天的会议竟然是他来主持,曲院长的左手边儿是连主任,右手边儿是顾允建。
朱和波已走进会议室,看着对面桌上摆着的这些席贴,他就知道,今天的会议规模确实有点大啊,他也不知道今天这个例会为什么连曲院长都参加了,平常这些会议曲院长是很少参加的。
要是早知道曲院长参加,朱和波肯定会把房泽秋喊过来的,想到这里,朱和波竟然有一些着急,毕竟其他单位来的都有分管领导,到时自己怎么说可解释不清楚呀。
每家施工单位留了两个位置,朱和波和印安东坐上去正合适。
朱和波走出会议室,还是忍不住给房泽秋打了个电话,电话一接通,就听到房泽秋说,和波,怎么啦?
房总,今天是月调度会,需要公司分管领导参加这个例会。朱和波说。
好,我知道了,我正在往那赶着呢,一会儿就到。房泽秋淡淡的说。
会议室里人声嘈杂,上岛一建和上岛二建的人也都过来了,学校的建设本来就是同步推进的,像是教学楼和公寓楼,那是必须要建设的。
一个大学的正常运行,有吃的地方,有学习的地方,还要有住的地方,还有锻炼身体的地方,还要有自修的地方,这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设计了。
湖东职业学院这两年发展很快,学校里毕业的学生很多都是预定的,由于专业性强,毕业生适应能力也强,所以学校的学生口碑都还不错。
这些年整个经济快速发展,高级技工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湖东职业学院适应市场的发展,设立的专业正对市场的需求,毕业生是供不应求,学校发展也相当快。
老校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了,而新校区的建设又非常重要,毕竟新校区的建设影响着湖东职业学院长远的发展。
所以学校建设的规模,整体上就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规模,这也打破了原先职业学院的局限性,就是要让整个学校的发展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指挥部这边最先进来的都是连主任,今天连主任的衣着颇有一点风采,浅浅的咖啡色上衣,显得她更加干练,在会议室里争夺的与会人员中格外显眼。
连主任虽然年龄大了一点儿,但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她优雅的气质自然天成,在整个会议室里,与工地上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是与众不同啊。
不过,即便如此,连主任还是被嘈杂的声音被淹没在众人之中。
朱和波没有想到,房泽秋居然这么快,连主任坐下没有多长时间,房泽秋就进了会议室。
朱和波连忙给房泽秋让座,印安东也站了起来,他退到了后排座椅上。
实际上,印安东并没有想到,这个月度会议的规模竟然这么大,各个公司的分管领导都来了。
房泽秋一坐下,会议室里居然渐渐安静下来,出现了难得的安静的局面。
房泽秋跟坐在对面的连主任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
连主任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笑着对房泽秋说,房总,看你赶过来也是风尘仆仆。
房泽秋笑了笑,说,是啊,咱们大学城这个地儿离市区远了点儿,我这从市里到这边来,还要穿越整个市区,然后从上宁路穿过来,好在沙宁路上不堵车,红绿灯也少,要不然还真赶不上这个点儿。
连主任是深有同感,她也住在上岛市的东边儿,每天虽然坐班车,咱也是非常辛苦,卡着点儿上班车,这时间就完全固定下来了。
指挥部里一旦有个事儿,还得看着时间,光她自己无所谓,那么多同事,不能都等着自己。
她跟老顾不一样,老顾基本上住在工地上,再有的时候,老顾也会让施工单位的人把他送回去,而她一个女同胞,回去晚了也不方便。
指挥部的大多数都进来了,曲院长几乎是卡着点儿进来的,他一坐下,孟晓玲就把会议签到表送到他跟前。
曲院长戴的眼镜,是那种黑框的塑料眼镜,就是一个老学究的形象。
实际上曲院长很少参加指挥部的会议,这种大规模的会议,他也就是听听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工程的进展情况,他通过每家单位报的材料,也都基本上了解。
实际上像这种会大家更多的是互相了解一下,见个面,听听大家反映的什么问题。
连主任看了一下曲院长,曲院长似乎知道他什么意思,点点头。
连主任说,好了,大家安静了,安静了,咱们开始开会。
大家也知道我们学校的建设,随着各个单体基础工程的施工,现在正在逐渐的走上正规程序。
这一个月以来,大家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正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今天的月调度会,主要还是听听大家的汇报,重点是说说需要我们指挥部解决的问题。
这样,从上岛一建开始吧。
投影仪早就打开并准备好,上岛一建的项目经理站起来,来到汇报的位置,对着笔记本电脑就开始汇报起来。
上岛一建汇报过程中,顾允建,连主任,还有曲院长,偶尔会问两个问题。
印安东坐在后排,但也能明显感受到,这个顾允建问的问题,与他平时开会问的问题几乎是截然不同,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施工单位的进度有多好,有多快。
印安东心里突然想到,像这种月度会议更多的是顾允建和连主任给曲院长汇报工作,看来这整体上是一个说好话不说孬话的一个汇报,要不然,顾允建的脸上怎么能挂得住呢?
想到这,印安东就明白,今天的这个会,重要的还是务虚而不是务实。
上岛一建终于汇报完,监理单位又把上岛一建的情况汇报了一下。
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惊奇
曲院长听得非常仔细,非常认真,他偶尔问的问题也是入木三分,这就让在座的项目经理和分管领导们感到,曲院长不像是大学里的老师,到像是干了很多年房地产开发的领导。
终于轮到了港城建设,指挥部会议上,这些汇报材料是早就发过来的,不过印安东不知道这些情况。
朱和波笑着对连主任说,连主任,就让我们的印安东印经理来汇报吧。
坐在后排的印安东一愣,说实在的,这个汇报材料他一点也不熟悉,就工程进展到什么情况并没那么熟练,以及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掌握的并不熟练。
他不知道这个朱和波为什么要来个突然袭击,让自己来汇报,这也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房泽秋在一旁小声地问朱和波,小印汇报合适吗?
朱和波点点头说,房总,现在现场的施工都非常简单,印安东说说,说不清楚的我们再补充一下,这样还有个回旋余地。
印安东还是硬着头皮走上汇报席,不过印安东还是有点紧张,说的话有点儿不连贯,朱和波这时在旁边笑着说,印经理,你慢慢说就行,我们的汇报材料还是要简洁明了。
印安东听到朱和波这么说,朱和波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这么说,心里想,这个会议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领导也是人,自己正常说就得了。
印安东压低语速,慢慢开始稳起来,印安东的普通话本来就不错,这慢慢的读起来之后,反而没有了对材料的那种生疏感,加上印安东本来就干过工程,一些专业词汇也能很好的说清楚。
本来朱和波心里也有点忐忑,但随着印安东一点一点地汇报,他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而印安东的汇报是越汇报越清晰,越汇报越顺畅。
房泽秋的脑子里突然想到这个小印不简单,没想到他的适应能力竟然这么快,他悄悄对朱和波说,和波,没想到你这一搞反而效果还不错,小印适应能力不错啊。
朱和波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他心里清楚,这个印安东适应能力强,关键是心理素质强。
印安东吐字清晰,读的非常熟练,让人感到他对工程的情况非常了解,实际上,印安东对工程可是没有那么熟悉,他才来了几趟。
不过,这在房泽秋看来,确实显得有点惊奇,这个小印不但安装业务熟练,而且对现场的情况非常熟悉,听朱和波说他过来的次数并不多,但没有想到,他对现场的情况还这么熟悉。
不过,这些都是假象,在印安东看来,现场的这些情况几乎是每个工程都要发生的一种状态,印安东从阳光庄园项目过来,对这种状态并不陌生,所以读起这样的句子来,不但顺口,而且完全没有生疏感。
尤其是印安东看上两句之后,居然能说出进展情况来,连曲院长觉得这个印安东是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不过,他问的问题都被朱和波给“抢”答了。
房泽秋本来还想补充两句,但是朱和波一补充,似乎他再多说一句都是多余的。
港城建设的汇报结束,然后就是就是指挥部的领导讲话。
先是顾允建讲话,顾允建对三家单位进行了评价,这也是顾允建比较中肯的评价,尤其是对港城建设,按他的话来说就是,虽然前期进展缓慢,但后期问题解决之后,现在进展反而很快。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整个学校的项目正在有序的往前推进。
顾允建一讲完,就是连蓓蓓讲话,连主任说一口比较好的普通话,毕竟是大学里的老师呀,气质优雅,普通话说的比较标准,除了印安东,就是她,给整个会场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
别看连蓓蓓对工程实际的操作没那么熟悉,但对工程建设的这些环节,她是一清一清二楚。
不过,连蓓蓓是早就写好稿子了,他跟顾允建不同,顾允建仅仅是说事儿,把这些事情一条条说出来,连蓓蓓是直接写好稿子,不过她说话的时候也很少看稿子,似乎这个稿子是她忘记词的一个提醒。
这有所准备跟没准备是截然相反的效果,连蓓蓓的讲话大家都听得懂,也都听得明白,虽然都是工地上那些非常普通,非常现实,非常直接的词汇,但从她嘴里说出来,都是别有一种滋味。
看来我们的连主任对工程现场的事情也没少下工夫,对这次会议也做了精心的准备。
坐在旁边的曲院长都觉得原看来选择连蓓蓓作为主任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
顾允建常年干过工程,怎么说呢?让他干一把手对项目整个推进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呀。
而连蓓蓓就不一样,现场的技术比顾允建差一点,但把握大局、大方向的能力要强,理论水平也高,也只有在这种开会的场合,才能让大家真正认识到,我们的连主任水平的确不一般呀。
印安东以前并没有参加过这种月调度会,估计朱和波也是忘记了这一次是月调度会,幸亏印安东反应快,要不然他准备的材料真是不好处理。
终于到了曲院长讲话,这也是印安东第一次听曲院长讲话。曲院长讲话的层次非常清晰,把重点说了说项目当前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全局性的大问题,比如说水、电、气、热的配套问题,等等这些影响将来投入使用的大问题,指挥部在扎扎实实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在大家听来,这是曲院长对大家的一个情况通报,像这些工作,曲院长介绍得非常清楚,有的把时间节点都说的清清楚楚。
让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这个曲院长,这么大的领导,竟然有这么好的脑子,把这些数据啊、时间点啊记得清清楚楚。
不过大家可能领悟不到,曲院长之所以说的这么仔细,这么清楚,就是要告诉大家,属于指挥部协调处理的工作,指挥部正在全力以赴的往前推,属于大家应该干好的现场工作,各个单位也应该全力以赴往前推。
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拉打
曲院长把他们这段时间的工作给大家通报了一下,这让大家突然觉得在湖东职业学院这个项目上干活,大家就是一家子人,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包括指挥部在内,指挥部也有自己独立的工作要去做。
曲院长讲的第二个意思就转移到了现场的施工上来,对着现场施工,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曲院长看来,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还是实实在在影响着工程进展。
各家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是项目班子进厂场之后,一直没有进入状态,有的单位连个施工的方案到现在都没编制好,指挥部的人员和监理人员去检查,发现这种问题,还振振有词地解释说,现场还不具备条件,这个方案怎么编?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这个单位到底是理论指导实践呢,还是实践指导理论?大家都知道干工程要是没有一个方案,没有一个施工组织设计,那就是闷着头瞎干、胡干。
第二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我们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反应慢、执行慢,落实难。整个现场为什么有的单位土方工程进展的快,有的单位土方工程进来的慢?大家要从自身找原因,我听说至今有的单位没有完全解决土方的问题,比如合同啊,比如施工的范围啊等等。
曲院长这么一说,朱和波心里一震,这比明着说自己单位还打脸呢,坐在一边的房泽秋心里跟明镜似的,越是这种时候,他越不能表现出任何异样的表情来。他也清楚,这个曲院长明明就是在说他们啊。
曲院长说话不慢不快,但说出的话的分量重若千钧,印安东听着曲院长的话,怎么越清听越觉得这是刘老二说的话呢?
这个刘麻子跟曲院长是一个鼻孔出气啊,看来这个朱和波日子可真是够难的,上次是顾允建炮轰了朱和波,这次是曲院长敲打港城建设,港城建设还有好日子过吗?
不过,虽然是曲院长在敲打敲打港城建设,房泽秋内心可是窝着一股子火气。
他本来这个觉得这个事儿已经处理完了,各方面关系处理的也到位了,但没想到今天又来了这么一出,他不过是给朱和波说了一句,看看那些边角的活儿能不能调整一下,没想到竟然引来了刘麻子这么强烈的反弹,难道村里的能量竟然这么大?
房泽秋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干了这么多年工程,他都没受过这么大的气,一个小小的队伍,竟然让他们港城建设这么被动,这是房泽秋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要是这个队伍是正规的队伍还行,不过就是村里搞出来这么一个队伍,玩的空手道,没有车,没有自己的车辆,空手套白狼,揽下拉渣土的活儿。
房泽秋,朱和波还有看着在对面讲话的曲院长,这人一旦被利益所绑架,就会身不由己,听着曲院长这样的话,房泽秋内心里也感到悲哀,这哪像一个领导再讲话啊。
他辛辛苦苦协调,不惜把跟原先的队伍停止合作,而让刘老二进来,自己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没想到,这个刘老二得寸进尺。
房泽秋越想越生气,对面的曲院长还在讲着话,只听曲院长说,有的单位一进场就开始要钱,你也不看看咱们的合同是怎么签的,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或者项目负责人,说话是要负责任的,一个项目的领导尤其不能胡说八道,我们的付款总得按照合同约定来付吧,我不按合同来执行,那还有什么正事可言?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曲院长这么一说,印安东看到上岛二建项目经理的脸一下子红了,但是曲院长说的这些问题,话都比较短,几乎是点过而止。
但即便如此,还是把三家单位的缺点都给挖出来了,而且是切中要害,直击人心。
今天参加会议的人整体上都是项目上的主要领导,还有公司的分管领导,像房泽秋,虽然是三公司的副总,但他毕竟不是港城建设的副总,所以在曲院长看来,跟他根本就不对等,这种地位上的不对等,让曲院长说话更有一些底气。
实际上,他对自己讲得这些话是有一定判断,让房泽秋没有想到的是,曲院长讲完这些之后,又说道,像港城建设的房总,一个公司的老总能够在项目上待这么长时间,一心扑在工程上,可以看到港城建设有了明显好转,已经走上了正轨。
没想到曲院长又把自己大大的表扬了一番,这让房泽秋觉得有点奇怪,自己憋在心里的闷气居然一下子泄掉,自己的火气去哪儿了?
让房泽秋感到“敬佩”的是,这个曲院长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真是好手段。
房泽秋看着曲院长,这个领导手段还真是不一般,看着是问题很多,矛盾重重,他这么一来,既起到了警示作用,又起到了激励作用。
印安东回味着曲院长的话,他突然感到,这个曲院长打的是朱和波,拉的是房泽秋,但对港城建设来说,却是不同的效果,典型的欲扬先抑。
但是印安东并不明白,这个曲院长之所以这么说,实际上是在否定朱和波。
他侧脸看了一下朱和波,就发现朱和波的脸色非常难看,没想到不是因为自己的出色而被曲院长关注,而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力而被曲院长批评。
曲院长最后说了什么,朱和波都没有听进去,好像那些与他根本没关系了。
虽然印安东把工作汇报得非常清楚,大家也听的非常明白,港城建设的进度不是最后的,但是大家能够知道,今天曲院长明显是扔出了三根棒子,在座的项目经理都感触很深。
别看顾允建平时表扬这个批评那个的,而在曲院长这,三个项目都有他不满意的地方,虽然他没有点名,但是这一个个项目经理对曲院长说的话都能听得明明白白。
一千七百章 格式
房泽秋是一直在认真地听着曲院长的讲话,朱和波迷迷瞪瞪地听到曲院长说,为了进一步抓好各个项目建设,指挥部准备进行大检查、大评比活动,这个活动的方案呢,由咱们指挥部工程口来形成,由连主任担任组长,顾主任担任副组长,我希望方案能在一周之内确定,并征求各家单位的意见,由我审核之后,然后指挥部组织实施。
大家也能明显的看到各个项目上进展情况不一样,工程质量也参差不齐,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有的至今还没配齐,等等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解决。从我们指挥部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工程都应该是一个质量标准,一个工程进度。
如果说各家进度不一,质量不一的这种情况,那么从我们指挥部的角度,就需要采取检查、指导、调度、督促等方式来促进工程建设。
所以我们的监理单位还有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现场的施工组织,咱们的每家单位组织能力怎么样,协调能力怎么样,都会体现在现场的实际工作中。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水平有多高,我更不会请你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即便是你说的天花乱坠,那说到底,还要归结到现场的实际工作中去。
曲院长这么一说,大家都服气了,要说到现场的实际施工组织水平,港城建设一点儿也不差,尤其是港城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那是李宪琨在全国都出了名的,李宪琨就是中国项目管理协会的成员,他的项目管理水平高,据说在全国项目管理会议的发言中,他的发言水平也是出类拔萃的。
李宪琨的水平还是影响着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港城建设整体的项目管理水平领先整个上岛市建筑行业。
实事求是的说,李宪琨最大的成就还是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这对整个集团的影响最大,实际上依靠李宪琨的水平,能够出面承揽工程的话,港城建设还会更好一些。
但这些年来,李宪琨更注重集团的发展战略和公司管理,对外承揽业务的任务都放到了各个子公司董事长头上。
像陈俊武,那在港城建设都不是一般人物,能够独立承揽工程,而且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实事求是地说,今天的会议要是陈俊武在这,估计曲院长说话就会是另一种方式了。
曲院长的讲话终于结束,也意味着这个会议结束。
好在今天的会议虽然发言的人多,但会议时间控制得非常好,印安东看了一下时间,现在还不到十一点半。
今天曲院长参加会议,顾允建说的少了很多,所以会议的时间才能压缩出来,正常的周例会光顾允建讲话就讲一堆,会议拖的时间就长。
房泽秋喊了一声,和波,还有小印,走,坐我车,到工地去。
房泽秋喊的声音有点儿高,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房泽秋很潇洒地打开车门,然后朱和波和印安东跟着上了车。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这个动作让大家觉得有点儿突兀,毕竟其他单位大多都是走着过来的,只有房泽秋是直接把车开到了院子里。
湖东职业学院指挥部只有曲院长有专车,而他的专车还不如房泽秋的车好,像连主任也只能是坐班车,平时出门虽然有公车,但公车都是不是固定使用的,看得出,还是港城建设的制度更灵活一些,房泽秋虽然辛苦一点,但还是有专车开。
几乎一眨眼的功夫,车子就到了工地。
三人下了车,房泽秋招呼着印安东,让他一块去办公室。
好在刘老二已经离开,一进朱和波的办公室,房泽秋就热情地喊道,安东,来,来,来,坐,坐。
印安东循着房泽秋的招呼坐下,朱和波是连忙收拾自己办公室的茶具,烧上水,然后给房泽秋倒上水。
印安东看着忙来忙去的朱和波,这个朱和波真够勤快的,这与平时的朱和波截然不同啊。
这时钟敬文走了进来,他一进来先跟房总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跟朱和波说,朱经理,土方合同我已经拟出草稿来了,你看一下?
钟敬文说完,便把合同递给朱和波,朱和波一看,这个钟敬文到底怎么了?自己让他往南走,他非得往北走,这个合同的版本不是他们公司的制式格式,而是刘老二这边的格式。
朱和波看着钟敬文,说,还有前面干的那点活,合同里边也没有体现,这个账要怎么算?不是港城建设非得要切开,不是港城建设非得要拿出一点儿来,最主要的是,人家干活,这个账总得要算吧,咱们这一个活儿总不能算两个账吧。
钟敬文没有想到朱和波会这么说,朱和波的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刘老二这边的合同范围不是港建设施工的全部范围,实际上是留了一个口子。
房泽秋听了,似乎是有点儿明白了,难怪那个曲院长在会上那么说,莫非这个朱和波还有想法?还是自己跟他没说明白,要是老这样下去,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钟敬文听了朱和波这么说,说,朱经理,我看刘老二也比较坚持,他说了,在这里干活都是这个合同版本,而且这个合同版本都是给甲方商量过的。
甲方备案过的,甲方掏钱吗?最终还不是咱掏钱,那甲方要是说了算,那甲方直接跟他们签协议得了直接做成甲分包?朱和波含着很大的怨气,对钟敬文说话也不客气了。
钟敬文站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实际上,虽然朱和波安排他是这么做,但实际上直觉告诉他,这一套根本行不通,不是钟敬文故意跟朱和波对着干,而是因为按照朱和波的这一套,这个活儿根本就干不下去,那刘老二能愿意才怪?
朱和波继续说,不按我们的合同版本,他的钱能付出去吗?再说了,前边人家干的活儿,怎么跟人家结?那个刘麻子是光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怎么不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考虑一下?
一千七百〇一章 得瑟
房泽秋听着朱和波像是在发牢骚,他突然觉得这个朱和波有点奇怪,钟敬文说的这些不都是正常的吗?原先的单位不在这干了,那也就只是不干而已,有什么好说的?何必考虑那么多呢?
说实在的,房泽秋对朱贺波的这个做法确实有点不理解,本来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这个关系理顺,但朱和波似乎是一直在别扭着,这样下去,工作怎么能做好呢?
今天曲院长的讲话肯定若有所指,房泽秋似乎听明白了点儿意思了,难道曲院长是有意要把朱和波摘掉吗?要是把朱和波拿掉,对朱和波个人影响也太大了。
房泽秋不敢想象怎么跟朱和波说这个话,但他知道,以曲院长的脾气,要是拿掉朱和波,那是易如反掌啊。
朱和波的办公室里充满了一种怪异的氛围,难怪那个刘老二过来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只是因为这个刘老二有所依靠,有甲方在背后撑腰,刘老二气势足得很啊。
房泽秋都不知道跟朱和波说些什么,也没想好怎么说。
房泽秋反而盯着印安东说,小印经理,今天的开会你能看出点什么来吗?
印安东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房泽秋会问他这个问题,他看到房泽秋盯着自己,目光并没有离开,印安东心里有点胆怯,但还是弱弱地说,我看那个曲院长好像也没说多大的事,难道是对以前的工作不满意,对现在的工作还是满意的,好像也有不足的地方。
房泽秋听了验印安东的这个回答,心里不由得想,这个小印还真是个滑头,实际上他已经把意思说出来了,但话没说的那么清楚。
不过朱和波都听的一清二楚,印安东不说他就知道,印安东这一说,他就更加清楚了,说白了,那个曲院长还不是说自己吗?
后面的工作好了,那也是因为房总过来了,朱和波一想,对这个曲院长意见大得很。
房泽秋到是呵呵一笑,然后说,我们的工作不是做样子给甲方看的,而是要实实在在推动工程进展的,工程上不去,说什么都白搭。
钟敬文知道,这个时候很难说服朱和波,毕竟朱和波脑子里对刘老二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这心里有了疙瘩,自然就很难解。
但朱和波对钟敬文不听自己的也感到有点厌烦,带着对刘老二的,还有对钟敬文的不满。让朱和波变得有点焦躁不安,他像是失去了方寸,对着钟敬文说,钟工,我说的话看来你是没听进去,刘老二这边咱们是需要跟他谈的,你直接用了他那个版本的合同,咱们谈判的筹码都没了,还怎么跟他谈?
钟敬文也不吱声,印安东看着有点尴尬,也不说话,他站起来,对房总说,要不我先回去?
房泽秋摆了摆手,对着印安东说,小印,你留在这儿就行,我们都是一个项目部的,都是项目部的事儿,你在这儿就行。
实际上,印安东是一点儿也不想留在这儿,像朱和波跟钟敬文的矛盾,毕竟是他们公司内部的事,朱和波这个项目经理看来安排工作也是力不从心,领导对他也没什么好看法。
朱和波的内心现在是五味杂陈,他都不知道怎么去工作了?自己的想法也实现不了,上边有领导压着,下边有自己的同事不听自己的,这活儿还怎么干?
安装公司的印安东倒是听自己的,可毕竟不是一个公司的,而且也不管土建工程。跟他们的合同约定,也就是干点安装工程的分包的活儿,并且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这个活儿还怎么干?
尤其是房总来到工地之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喜欢跟房总聊一聊,给房总汇报工作,反倒是把自己撇在一边了。朱和波越想越生气,当着房总的面,他也不好意思发过多的火儿,只能憋在自己心里。
印安东这时笑着说,房总,我觉得曲院长今天说的话也没什么呀,实际上说了半天,他也没想解决什么问题,即便是他说检查的事情,那也得拿出方案来。
房泽秋倒是呵呵一笑,说,是啊,到了他那个层次就不会说很具体的事情了,如果他再说那么具体的事情,这活儿还要怎么干呢?甲方就是甲方,我们是施工单位,是在一线亲手操作的,现场的事情我们不去处理怎么能行?难道还要等着人家提出来?
是啊,我们施工就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上面要请甲方,度不是一般的大呀。印安东感叹到。
房泽秋还是说,干工程哪有一帆风顺的事,能顺顺利利的干完工程那就烧着高香了,所以说项目经理也不好干,能干了项目经理的人,还有什么干不了呢?
朱和波的办公室里,朱和波和钟敬文都没有想到,房泽秋和印安东竟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了。
印安东问的问题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房泽秋回答起来却非常深刻,两人的谈话看似漫不经意,却是切中眼前的事。
印安东看着房泽秋,房泽秋掏出烟来递给印安东一支,印安东连忙给房泽秋点上烟,房泽秋又把烟扔给朱和波和钟敬文。
印安东想了片刻,还是问,房总,你看那个刘老二嚣张的不得了,早上来还闹了一顿,这种人值得信任吗?
房泽秋看着印安东,他没想到,刘老二还真的过来闹了一顿。房泽秋思忖片刻说,我一直也搞不清楚,像刘老二这种人要学历没有学历,他的智商能比过我们项目部所有人的智商吗?他的情商能比得过我们项目部人的情商吗?难道他说闹就闹吗?
我一直纳闷的就是,既然刘老二,也就是那个刘麻子最看重面上的事儿,那我们把面上的事做足它,做好它,就给他个高兴,中间过程,我们管理工程,管的严一点儿,狠一点儿。计量的过程也严一点儿,质量的标准要高一点,到时候结账的时候,让他求着咱们,我就不信他还能嚣张起来,有什么能得瑟起来的?
一千七百〇二章 午餐
不过今天指挥部开会,我听着这个刘麻子好像也给曲院长告状了。这种人,面上的事一定要做到位,要做足,就是让他满意,还得通过他给指挥部那边传递这种正面的信息,要是他天天在指挥部那边说咱们的坏话,咱们还有什么好果子吃?
管理本来就是一门学问,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啊,即便是对这个人有看法,有意见,也要把它埋在心底,找准时机,抡上他几棍子就老实了。
房泽秋说话说的非常解气,印安东在一边却着笑着说,房总,你说的这些我们听着很解气,但毕竟实施起来难度大呀。
是啊,难度能不大吗?人家有后台撑腰呢,何况在人家的地盘上,你不听人家的,咱的活儿能干顺当吗?所谓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在这些地方显示出来。
朱和波和钟敬文静静地听着房泽秋在那边说,他突然发现这个印安东非常可爱,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印安东替他说出来了,反而是房泽秋给出了答案。
只听印安东继续说,房总这些问题,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难度还是很大,这一个人既说好话,又说孬话,这谁能做的了?
房泽秋倒是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笑一边说,小印,你记得你说的这个问题有点太小儿科了吧?和波,你替小印也来回答回答吧。
朱和波没有想到房泽秋会让自己来回答,他就像早有准备一样,便说,这种事,大部分项目经理都知道怎么做,一个唱红脸儿的,一个唱白脸儿的,反正总得有人当坏蛋啊。
房泽秋这时笑着说,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是为目标服务的,只要我们把工程干起来,干好了,该赚的钱我们也赚到了,实现了我们的目标,这就行了。
印安东也笑了,朱和波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时候,对待这样的有关系有背景的队伍,你不打不行,不拉也不行,但总要讲究一个平衡。
这是队伍上的小穆敲了敲门,穆汉维一进门就说,领导们,该吃饭啦,厨房都准备好了。
房泽秋这时笑着对朱和波说,朱经理,我跟你说的这个吃饭的钱是怎么交?人家老姚给咱们做饭,咱不能光吃人家不给钱呀。
朱和波连忙说,房总,这事儿我给穆经理都商量好了,中午饭是五块钱,早上饭是两块钱,一天七块钱的标准。
穆经理这时说,领导在这儿吃饭,都是免费,我们那能要领导的钱呢?
房泽秋挥了挥手说,穆经理,你就别说了,这五块钱要是能包过你们的本钱来,那也行,要是包不过本来,你们就说该加加。
穆汉维是一脸笑意,笑着说,够了够了,肯定够了,我们买菜是买长岛县本地的菜,这里的菜肉都便宜,比上岛市区便宜不少呢。
印安东连忙从包里掏出100块钱来,递给穆汉维,他一边递一边说,穆经理,我先充上100,没了我就继续充。
穆汉维也是一愣,他没想到这个印安东居然真的掏出钱来,他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摆手说,印经理,你的钱我可不直接收,你可以交给我们食堂上王大姐。
印安东说,穆经理,那多不好,还是麻烦你帮着给交上吧。
房泽秋其实也有点儿愣,这个印安东当着他们的面,居然算起账来,不过,这也提醒了房泽秋,房泽秋从口袋里找了半天,找出200块钱来,他也递给穆汉维,笑着说,穆经理,我来的次数多,这样呢,还是从你那边记账,不够了就跟我说一声。
朱和波本来就没想着这么早交钱,这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穆经理,我们项目部的人回头一块儿给你。
穆经理连忙说,不着急,不着急,你看吃顿饭还要领导的钱就太不好意思了。
房泽秋站起来把钱塞给穆经理,小穆虽然已经结婚,但今天被搞的脸都红了,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收个饭钱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
穆经理实在不好意思,这脸上是火辣辣的,好在房泽秋一边走一边笑着说,穆经理,其实吃饭给钱是天经地义的,你们做饭的原材料还有人工花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给你钱的目的呢?是还想在你这儿多吃两顿?是光白吃你的饭,脸红的应该是我们,而不是你呀。
房泽秋说话说的非常直白,实际上,朱和波原先对这些问题考虑的并没有那么深入,总觉得吃队伍上的饭,那不都是正吃吗?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房泽秋这一安慰,小穆心里安稳了很多,他知道自己是给港城建设抗活的,港城建设的人才是他们的爷,要是把爷给得罪了,这活儿还怎么干?
穆汉维心里就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是房泽秋既然这么要求了,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直到进了厨房,房泽秋这才发现,穆汉维准备的这个午餐还算丰盛。在来开会的过程中朱和波是早有安排,他便觉得朱和波考虑问题还算周到。
这么好的菜,不喝上两口简直太可惜了,但是中午喝酒确实不大符合习惯。
房泽秋坐下,却发现印安东没有跟着过来,他这才知道这个小印还是非常有分寸,他清楚穆汉维请的是他们土建公司的领导,但参加的人员只有他房泽秋说了算。
众人坐下,房泽秋便问朱和波,和波,你去把那个小印喊过来,他怎么没过来?
不等朱和波站起来,于海平站起来说,朱经理,我过去喊他。
于海平和陈良全是这个工地的工长,朱和波也就安排他俩过来,要是全过来,这个地方也坐不开。
印安东一走进来,就连忙说,房总,我去洗了把手。
房泽秋笑呵呵地说,小印,你来了就好了,那就开始上菜吧。
穆汉维嗯了一声,便向厨房走去。
这些菜是典型的杭江菜,能在湖东省做这样的菜,可见王大姐也是下了功夫了。
这顿饭吃得波澜不惊,毕竟该说的话,房泽秋都已经说了,这一吃饭,大家是不约而同,工作的事情都不提了,谈的多是家长里短的事。
一千七百〇三章 思虑
房泽秋问了问印安东阳光庄园项目的情况,印安东就把阳光庄园物业还有现场交房的事儿说了说。
房泽秋说,住宅工程最麻烦的就是后期的维修,一家一户的,有点事就得维修,而且还得维修好,这房子的质量问题,摊在谁家都是大问题,所以住宅工程引起的投诉也是最多的。
印安东连连点头,说,现在的业主很精明,感觉对工程质量都有研究,他们提的问题看上去都很专业。
钟敬文在旁边笑着说,他们也都是听说,听说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的,有的问题都觉得可笑。
房泽秋笑着说,你还想让业主都成为专业人士,那咱们还有饭吃吗?
房间里顿时传来一片欢笑声,好在这个时候饭都吃的差不多了,要不然还真是要笑得喷饭。
朱和波似乎情绪非常低落,也是强作欢笑。
房泽秋像是没有注意到一样,他笑着说,安东,真是希望咱这个楼也是干成样板楼,不过,咱们有先天性的不足,一是结构简单,再说施工工艺并不复杂,再就是体量上也不如办公楼体量大,所以想报个奖,难度也大。
印安东就呵呵一笑,一边笑一边说,房总,你都是干过大工程的人,你也获得过鲁班奖,还差这么个小工程?
房泽秋摆摆手,说,这工程呢?说到底,最后拼的是质量,即便是不获奖项。那咱们的工程质量也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是这房子一交,后面维修的乱七八糟的事儿都出来了,公司负担也很重啊,所以说工程质量是第一位的。
大家连声附和道,是啊,是啊。
印安东是有切身体会,阳光庄园项目的维修就在眼前,有的业主反映的质量问题,并不是什么质量问题,但业主还是盯着不放,所以工程上要是没问题,那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儿。
所谓的工程质量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活儿干的孬与好,说到底,还是看上去顺眼不顺眼,使用起来方便不方便。
印安东在阳光庄园项目经历了很多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很多都是观察挑出来的毛病,这一观察,大部分都是外观问题,所以说,质量的控制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事。
想到这些,印安东便笑着说,房总,其实质量呢,那就是看上去好不好,用起来好不好。
钟敬文眼睛一亮,他没想到这个印安东居然想的这么深刻,虽然是普通的大白话,但说起来呢,还非常有道理。
连房泽秋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印安东,脑袋瓜子好使,能把工程质量的问题凝练成这么简单的话,看来也是有深切体会。
穆汉维干过的工程也不少,听到印安东这么说,他也知道这个印安东说话还真是有水平。
他站起来,给大家倒了一圈儿茶水。
印安东笑着说,穆经理,别这么客气,我自己来就行。
是啊,是啊,穆经理,你坐下,大家自己来就行,本来你就够忙活的了。房泽秋说。
这个小印年龄不大,但是考虑问题周全,说出的话让人心里觉得舒服。
杭江菜做的很好,多多少少结合了一下湖东菜的味道,这也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口味。
房泽秋擦了擦嘴,笑着说,穆经理,以后我们在这吃饭就跟大家吃的一样,也不用专门做菜,怪麻烦的。
穆汉维乐呵呵的笑着说,房总,你在这儿吃饭就是给我们很大的鼓励了,再说了,领导来吃饭的次数毕竟还是少。
穆汉维说的比较实在,房泽秋听了也是呵呵笑道,穆经理有心了。
这顿饭的成本只有穆汉维自己知道,能在食堂里请房泽秋吃饭,本来就是给他省钱了,所以对于小穆来说,也是好事。
不过房泽秋吃饭并不在意吃的孬好,只要大家都能吃的,他肯定也能吃,而且他更喜欢跟大家吃的一样。
朱和波说话很少,房泽秋说完,还有就是附和上两声,压抑的心情不但让他说的少,而且吃饭吃的也少。
房泽秋心里想,这个朱和波也是干过项目经理的人了,怎么到了现在,有些事情还是想不明白,还是想不开,老给自己找气生,这样可不好。
他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水,然后掏出烟来,散了一圈,然后说,和波,我看你思虑重重,在项目上的事呢,再大也是公家的事情,总不能因为公家的事情把身体搞垮了,咱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啊,身体垮了可就麻烦了。所以,还是要把心情变得开朗一点,快乐的去工作,别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
有的事情,能行就行,不行那也不怨咱是不是?有时候刻意较那个真儿,反而不一定能得到那样的结果,咱们是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咱们心头的疙瘩也就解开了。
要是别人说这话,朱和波早就听不进去了,甚至早就急了,但房泽秋这么说,朱和波也说不出别的来,他知道,这是房泽秋在关心自己。
中午的这顿饭,自己吃的默默无语,就是再笨的人也能看出自己的心情来,他恨自己不能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又有什么法子呢?实际上,要不是房泽秋在这儿帮着他,还不知道要到什么程度。
想到这,朱和波心里边更加苦恼,在别人眼里,项目经理非常好,是一项荣耀,谁能想到,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现在最难处理的就是跟曲院长还有指挥部之间的关系,听到曲院长对自己以前工作的否定,他的心底就无比悲凉。
看着房泽秋的车,朱和波勉强笑着说,房总,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跟指挥部之间的关系的事,曲院长态度那么明显,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了。
房泽秋把手中的烟熄灭掉,打开车门,回过头来,笑着对朱和波说,和波,越是在这个时候,也得保持冷静,要有一定的定力,有些情况也可以直接跟陈总汇报一下。
朱和波笑了笑说,房总,我还是想尽力的把工作做好,这点你尽管放心。
一千七百〇四章 一伙
房泽秋笑着说,和波,你想多了,你的心思要是跟那个小印,印安东一样纯净,有些事情反而就好解决了。再说了,你干的孬与好,我和陈总都很清楚,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和波,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不论咱们干的孬与好,实际上都体现在工程的进展上,咱们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而影响了各方面的关系,甚至影响到咱们工程的进展,一定要有这个大局观。
朱和波点点头,实际上,他一直在回味房泽秋说的话。
房总说的这些话说的虽然非常简单,但真正做起来确实比登天还难,难就难得对自己认知的纠偏,难就难在颠覆自己的想法。
朱和波有时候处理问题非常灵活,但总体上也是一个固执的人,他认为对的事儿就很难改,从他脑子里就很难消灭。
车子发动,车子后尾推出了淡淡烟雾。朱和波离开了车子挥了挥手,房泽秋从后视镜里看着正在挥手的朱和波,他内心颇不平静,到了现在这个程度,也绝非是他想象的,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看来这事有必要给老陈也说一声了。
这破路,车子颠簸地像跳舞,房泽秋骂了一声。
朱和波回到办公室,房泽秋走了之后,朱和波感到身上的压力小了一些。不过那个刘麻子就在他眼前挥之不去,这个刘麻子简直就成了自己的克星。
水杯里的水早就凉了,朱和波就把茶杯里的水倒掉,他点上一支烟。
脑中的思绪纷飞,但是怎么也摆脱不了刘老二的影子。
钟敬文走了进来,他把按公司的格式起草好的合同拿过来了,在钟敬文看来,朱和波要什么样的合同,就给他什么样的合同,省的他对自己有意见。
朱和波看着那份合同,在他看来,合同不合同的重要吗?好像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他看了一眼钟敬文,说,钟工,这个合同你比较一下,有什么差别吗?
钟敬文说,实际上刘老二他们那份合同也是指挥部那边给他们拟定的,看上去对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只不过那个合同写明了争议或者纠纷处理的办法,如果是要起诉的话,只能在工程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起诉。
还有,咱们合同的付款方式实际上与那份合同的付款方式也不一样,这也是差别比较大的地方,甲方合同的版本是干完工程量的一半,就得付一半的款,在我们公司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儿。
朱和波说,哎,现在还要讲什么理呢?明明就是一个不讲理的合同,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说咱们能怎么办?
印安东也走进来,他看朱和波和钟敬文正在讨论着,就要退出去,朱和波连忙说,来,来,来,进来。
印安东只好走进朱和波办公室朱和波看着钟敬文,说,钟工,你继续说。
钟敬文说,除了争议和付款,其他地方区分并不大,哦,对了,还有一点,这合同上的单位,看不出跟刘老二的任何关系,刘老二自己说,这是他们村里的公司。
朱和波点点头,然后说,这刘老二,我们可不能低估他,今天开会,连曲院长都提这事儿了,安东就参加的这个会,是不是印工?
印安东点点头,说,我看那个曲院长跟他们就是一伙的。
朱和波听印安东这么说,顿时笑了,一边笑一边说,你这说的还真是好玩儿,哪有什么一伙不一伙的,不过,这个曲院长替他们说话倒是真的。
钟敬文这才知道原来会上还有这么一出,那朱和波又何必那么坚持呢?他这一坚持,不但把人给得罪了,合着连学校也得罪了。
钟敬文说,朱经理,我看那个刘老二本来就是来者不善,他来也不是我们想让他来,他全干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全干,但是现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甲方一个劲儿地逼,这是逼着我们就范,如果我们就是不同意,他能怎么着?
朱和波听钟敬文这么一说,自己似乎长了点儿胆量,也跟着说,对呀,他能怎么着?
印安东说,是啊,是啊,他们能那么着,大不了也就换个人,咱们这个单位他肯定是换不了的。
换个人?钟敬文问。
对啊,对甲方来说,换个人对他们来说那不是小菜一碟吗?印安东说。
朱和波这才突然缓过神儿来,他看着印安东,似乎若有所悟,他突然说道,我看这合同也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了,这甲方本来就是不讲理的,甲方硬是要这么比,我们还真是没什么好法子。
钟敬文也点点头,他想到了换人,那肯定换的是负责人,要是印安东不这么说,估计朱和波还在觉着没事儿,实际上,那个房泽秋早就看明白了,他根本不想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也是为了保住朱和波的颜面,更不想打击他的自尊。反过来说,如果港城建设不同意,曲院长要是硬把朱和波拿下,估计曲院长也得掂量掂量吧。
但事情没有走到那一步,大家都保持着友好的面子,谁都不会主动撕破脸皮。
房泽秋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朱和波考虑可没有那么深入,他还真的以为学校不会把他拿下,甚至他都没有这么考虑过。
印安东的一句话似乎点醒了众人,像是给朱和波是当头一棒。
港城建设有没有被甲方换过的项目经理,有,还不止一个,这些负面的信息很少被人披露出来,但是做项目经理的几乎都知道,哪一年哪个公司的项目经理被哪一个甲方更换掉,这都成了耻辱的历史,也就成了各个项目经理必须了解的历史。
被甲方撵走的项目经理很难再有起来的机会,这本来就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否定,实际上也是对港城建设工作的一个否定。
提到了换人,这就不由得朱和波不去想这事儿,朱和波也没有想到印安东说话会这么直,直归直,但说的确是非常清楚,朱和波感到这个印安东说话简直就是一针见血。
一千七百〇五章 寄生
难道印安东对这个问题也思考过?想到这,朱和波看着印安东,他从烟盒里弹出两颗烟来,扔给钟敬文一支,扔给印安东一支,钟敬文咳嗽了两声,连忙摆摆手说,哎呀,我可不敢抽了,抽太多了。
印安东接过烟,点上。
朱和波看着印安东悠然地抽着烟,便问,印工,碰到刘老二这种人,你说咱能怎么办?
印安东说,朱经理,你问我?
印安东用手指指了指自己。
然后说,朱经理,我可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像这种人,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像房总给我们说的,我们这么多人的智商、情商加起来还不如他?
钟敬文在旁边说,印工,你说的简单,要是比谁有钱,咱能比得过刘老二?要是比谁花钱更灵活,咱们是怎么也比不过刘老二,这些跟情商、智商可没关系啊。
印安东听钟敬文这么说,也不再多说,这个钟敬文看着非常聪明,确实不知道港城建设的优势在哪儿?自己明显的优势,却被刘老二拽着鼻子,这就很不应该了。
印安东只好尴尬的说,钟工,你说的对,实际上我们这方面比刘老二差的太多了。
长他人志气的话,朱和波一点儿都不愿意听。
印安东还没说完,朱和波冷哼了一声。
钟敬文感觉朱和波这个声音有点怪,他不明白朱和波为什么要这样,难道自己说错话了?
印安东还是继续说,朱经理,钟工,不过我们港城建设揽的这个活儿,我们这个是有法律保障的,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要不然那个刘老二还会跟我们谈,他要那么能,直接找学校得了,还用得了来找我们,想想同意他干活之前,你看他那殷勤样儿,真是判若两人。
印安东的话,把朱和波拉回刘老二以前对他恭敬的样子。
朱和波越想心里越恼,这个刘老二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对他有一点利益上的损害,立马就变脸,这哪是正常人啊。
朱和波看着印安东,说,印工,你继续说。
印安东没想到,朱和波还让他继续说,他感觉这话已经说的够多的了,他现在想,如果自己处在朱和波这个位置会怎么做,印安东就像没有想过一样,便说,朱经理,我看这个事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咱们手里。
钟敬文说,你这什么意思?都被人拽着鼻子拽成这样了,主动权还掌握在咱们手里?
印安东说,这个事说到底着急的是他,而不是咱们,哎,说到底啊,这个活儿谁干都得给谁钱,既然谁干咱们说了不算,倒还不如直接给学校说一声,就让刘老二把这活儿全干了得了,省得让学校那边还整天惦记着,学校那边不也就担心这个事儿吗?
印安东这一说,直接说到了朱和波的心坎儿上,钟敬文都没有想到,这个印安东看上去向着朱和波说话,但反过头来,就是向着学校说话。
朱和波看着印安东,说,你继续说。
印安东不知道朱和波什么意思,他还觉得自己是在夸夸其谈,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朱经理,我那里说的不对,你多担待,毕竟我也不是项目经理,没在你那个位置上考虑问题没那么周到,俗话说,言者无罪。
朱和波听印安东这么说,便笑着鼓励道,印工,你说得很好,似乎把我这心头的疙瘩给解开了,你继续说。
印安东说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在胡说,只不过言多必失,不想留给朱和波夸夸其谈的印象。
印安东说,我觉得好人还是做到底,看得出,学校那边都成了心病了,咱们主动的去给学校说一说,说清楚,学校那边清楚了,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好,说的好。朱和波说。
印安东笑了笑,说,朱经理,我想到的就这些,我也是没经验。
朱和波突然觉得难道以前真的有思维的误区,集团安排过来的队伍跟他合作又不是第一个项目,说到底,还是自己心底有放不下的东西?难道自己的想法真的是错误的?
一旦想通这事,朱和波心里像是卸下了千钧重担,原来这事情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复杂,印安东也没有天天盯在工地上,但对这个事儿看的这么透彻,看来,涉及利益的道理并不复杂,只是自己不愿面对现实。
朱和波这才问印安东,印工,你有什么事?
印安东说,朱经理,下午我在这也没事了,我想早走一会儿。
没事了?朱和波脱口而出,要不你跟我去学校那边,帮我一块儿解释一下。
我去?印安东一脸的不可置信。
毕竟钟敬文就在旁边,朱和波拉着自己去给学校的领导解释,印安东怎么觉得都不得劲。
我去合适吗?再说也帮不上忙啊,这帮不上忙,帮上倒忙那就不好了,印安东还是有点不自信。
走吧,走吧,一块儿去,不用你说什么,有些事呢,你在旁边提醒着我点就行。朱和波说。
那好吧!印安东是一脸的不情愿,这个表情深深的印在钟敬文的心目中,他实在搞不明白,这个朱和波为什么非要带着这个印安东,一个搞安装的工程师,能有多大能耐?
从心底里钟敬文就瞧不起印安东,他老觉得安装上的人浮浮躁躁的,有几个能办成事儿?他们的工作就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土建公司的身上,依靠土建公司生存。
钟敬文拍了拍印安东的肩膀,说,印工还是比较优秀啊,这么难的问题,没想到都让你给说透了,难道我们的思想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印安东连忙说,钟工,你可千万不能这么说,对待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我这也就说出了我个人的想法和看法,管不管用,或者是对不对,我自己也没个判断,所以也就起到一个参考。
朱和波却哈哈一笑,他一边笑一边说,印工,你就不用客气了。你的水平我早就听说过,侯友健跟我说过,我也听邱总说过,你的能力不用怀疑,走吧。
印安东没有想到这个朱和波,说去就去,看来这块石头压的他确实不轻快,他也是巴不得早就解决这个问题。
一千七百〇六章 层次
朱和波和印安东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就往指挥部的方向而去。
这条路本来就是土路,港城建设来了之后,虽然没有硬化,但是去用沙子、石子把整个路重新铺了一遍,虽然是土路,但走起来的感觉还比较好,又宽又舒适。
这个季节,雨水也少,路上偶尔被刮起点扬尘。
到了指挥部,朱和波拍了一下脑袋,然后说,我都忘了拿个本子和笔,要是领导说点什么,这个没法记啊。
印安东呵呵一笑,说,朱经理,这种事就不需要用本子记了吧,不就是说一说吗,其实大家见个面,一起聊一聊,聊聊天,把事聊开就行。要恭恭敬敬的去记,反而聊得就不自然了。
朱和波带着印安东就往顾允建的办公室去,印安东连忙拽了一下朱和波,笑着说,朱经理,咱们直接去连主任或者曲院长的办公室吧。
直接去领导的办公室合适吗?他们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朱经理,你真是想多了,咱们就是把事说开了,越高的领导要清楚这个情况,那就越好。
朱和波心里一直想着,要是这事,不跟领导一个个都说清楚,反过头来,领导捏把自己一下,怎么能受得了?
朱和波还是犹豫再三,最终他还是狠了狠心说,好吧,这一次听你的。
印安东笑着说,朱经理,没事,大不了直接给领导说开,我们就是先来找的大领导。
朱和波转过身,盯着印安东,他突然感到,这个印安东跟自己想的还真是不一样,这说出的话就知道,印安东处理事情比自己要灵活得多。
想到这,朱和波心里想,看来这个印安东得好好利用,自己以前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印安东还真是个妙人。
朱和波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他带着印安东直接来到了曲院长的办公室。
曲院长还在,朱和波敲了敲门儿,里面的曲院长连头也没抬,直接喊了声请进。
推开曲院长办公室的门,曲院长一抬头,赫然发现竟是朱和波,他愣了一下,然后对朱和波不冷不热地说,朱经理,有事?
朱和波连忙回答,曲院长,你看,想跟你汇报一下我们土方工程的事儿。
曲院长顿了片刻,然后说,朱经理,这个事儿开会我是说过,怎么样,你那边有进展?
看来曲院长也是一直想着这事。
朱和波说,曲院长,你看这事,这合同我没有好好看一看,这回去一看才知道实际上咱们的合同和我们公司制式的合同,还是有差别的。
朱和波一边说,一边拿出烟来,递给曲院长一支,朱和波连忙给曲院长点上烟。
曲院长慢悠悠地说,你说说,就一个土方的协议能有多大的差别?
朱和波回答,曲院长,一个是争议的解决是在工程所在地的法院。
曲院长连忙说,这个还有疑问吗?这不是很正常的约定吗?
朱和波说,这个我们能理解,我们也认可。第二个是付款方式,干完一半,就得让我们付一半的款。曲院长,你也知道,前期我们都是垫资,基础完不了,甲方的钱也给不了。关键我们也没钱给土方队伍呀。
曲院长一听,这个朱和波难道是把球踢给自己吗?他耐心继续听朱和波说下去。
朱和波继续说,因为这是咱们指挥部统一制定的版本,所以这事我们还是得给你汇报一下。
曲院长慢慢地说,朱经理,你也是干过多个项目的项目经理,你干的所有的项目都是严格按合同履行的吗?你们给队伍上的付款都是严格按合同付的吗?
是啊,合同都是白纸黑字,都是要求按合同严格付款的,跟你们常年合作的一些单位也都知道。虽然有合同约定,但是还不都是过年过节的集中给队伍付款吗?
朱和波连忙点点头说,曲院长,没想到你对我们施工单位的情况了解的这么透,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
曲院长连忙说,村里的这个队伍实际上很好用,不跟社会上那些队伍一样,这个队伍我们都能从中协调,尤其是涉及到地方上的管理,你要有什么困难也可以直接跟我说。
实事求是的说,这个土方工程的价格我们已经压到了最低,至少比市场价格低,这即是节约了我们的投资,还给当地增加了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我们学校在这个地盘上搞建设,这本来是人家的地,他们让出来给我们建学校,给他们增加一点收入也是正常的吧?
所以,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事儿,要顾全大局,村里赚的钱进不了我的腰包,但他们无时不刻影响着学校的建设呀,他们的存在不是我们能选择的,这一点要认识清楚呀。
朱和波突然感到自己的认识层次还真没到达曲院长的水平。
曲院长能心平气和的跟你自己说说这些事儿,从这一点就看得出曲院长修养极高。
曲院长看到他们俩都站着,招了招手说,别站着,都坐下,都坐下。
朱和波确实想站着,但无奈领导发话,只好坐下。
这一坐下,就突然发现一坐下比领导矮了不少,曲院长是居高临下,连着气场都高大了许多。
朱和波没有想到,曲院长的这个办公室布置还真是有特点,自己的办公室虽然也有沙发,但跟坐在沙发上的人交流的时候,自己居然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是在曲院长的办公室里,曲院长是居高临下,这气场果然不同。
印安东也坐在沙发上,他身体挺的笔直,像一个军人的身姿。朱和波背靠沙发,他比印安东要胖一点儿,上身都有点儿蜷。
曲院长看着他们两个截然不同的姿势,突然发现那个小伙子气质自然与众不同,他忽然想起来,这就是上午开会坐在电脑前汇报工作的那个小伙子。
三人抽着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曲院长手头的事本来就多,实际上他也很想跟这个朱经理谈谈了,早就想好好会一会这个朱经理。
朱和波笑着说,曲院长你看你在我们整个项目上口碑很高,您不但业务水平高,而且处事公道,大家对您评价都很高。
一千七百〇七章 策略
曲院长摆摆手,也露出笑容,说,我干完这个项目也就退了,趁着退休之前这个时间再发点光,发点热。
朱和波的这一个夸奖,扭转了整个谈话的局面,刚才谈话就是谈话,现在谈话成了聊天儿。
曲院长说,朱经理,你们港城建设怎么中标的你多少应该知道,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不过呢,咱不能因为个人的表现影响了两个单位的合作,我知道他们港城建设不缺湖东职业学院这个活儿。
曲院长话没说完,朱和波连忙说,那能呢?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就缺大学这样的好活。
曲院长继续说,湖东职业学院这个项目也不过是你们港城建设或者说你们一公司的一个项目而已,所以你们公司对这个项目重视不重视,关心不关心?我是看的一清二楚。
我们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有没有得到完全的贯彻落实,这是最直接的检验。
咱们港城建设在上岛市都数得着的建筑企业,你们不缺项目,更不缺优秀的管理人员,更不缺优秀的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经理,你是你们公司其中的一名,可能每个项目经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有差别,甚至每一个项目经理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这个个性如果与整个项目建设的思路脱钩,那对我们指挥部来说,只能舍小保大。
曲院长说话是不疾不慢,每一句看似的不明不白,实际上把这话可都说的清清楚楚了。
印安东坐在旁边,听到曲院长这个话,突然感到这才是高手,不知不觉,确实把问题说的非常透彻,而且思维非常严密。
只听曲院长继续说,所有进来参与建设的施工企业,都是我们精挑细选过来的单位,我们认为选出来的单位是能够干好我们这个活的,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呀。
朱和波静静地听着,他突然感到这个曲院长说话虽然没有严厉的措辞,看似波澜不惊,但实际上蕴藏着滔天能量。
朱和波说,曲院长,我一直是想把这个活儿干好的,我过来时,我们陈总是单独给我谈过话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陈总明确的要求我要尊重甲方,以工程为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实现各项建设目标。
曲院长听朱和波这么说,笑了笑说,你们陈总是个明白人,要想他那个话不变形,不走样,还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啊。
朱和波点点头。
曲院长从自己桌子上抽出两支烟来扔给他们俩,印安东本来还想摆摆手,不过这烟已经落在他手上。
三人又点上烟,印安东站起来拿起水壶给曲院长倒上水。
曲院长连忙说,你看我这没给你们倒水。
曲院长是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拿起纸杯子给他们俩倒水,印安东连忙拿好纸杯子,倒上两杯水。
朱和波说,曲院长,你也知道,我们这次投标的价格并不高,有些项目都低于市场价,这个活儿我们如果不精打细算,最终可能要赔钱的。
曲院长呵呵一笑说,朱经理,你也知道,投标的价格是在投标的时候确定的了,你们投标时肯定是一个综合考量,这个里面的一项或者几项价格低一点也是正常。
你参与投标了吗?像你们单位投标难道没有一定的策略吗?价格的高低也不是你定的,即便是价格又高又低,那都是投标的策略。曲院长一边说,一边用手敲着桌子。
实际上,这些讲话,曲院长讲的多,朱贺波反而讲的少,尤其是朱和波不断附和着曲院长的讲话,这让曲院长说的更多。
房间里烟雾笼罩着,三根大烟枪不停的吞云吐雾。
印安东站起来走到窗子跟前,开了开窗子,把窗子打开一条细缝,房间里的烟雾一下子找到了出口,眼看着烟雾迅速的往外窜出去。
曲院长继续说,干工程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有的风险是不可避免,不是你想躲就躲得开的,但工程真要实施起来,作为项目经理才是要真正的要把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才能保证你们的效益。
所以说项目经理的责任还是比较重大的,我虽然不具体负责项目现场的管理,但是我要对这个学校的建设负责,这些责任不是我想推就能推的开的,你和我都有一定的责任,有义务把这个工程干好。
工程上的事儿,什么不得处理?什么事处理不好,这工程运转就不顺畅,像那个土方工程,你不处理,你的活能干顺当?
朱和波说,曲院长,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们还是执行咱们甲方的那个合同版本吧。
曲院长听朱和波终于说了句痛快话,便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朱和波继续说,曲院长,这个合同要是我们公司不同意,到时还得麻烦你跟我们公司说一声,毕竟还需要经过我们公司评审呢。
曲院长点点头,他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桌子,说,这个需要帮忙,你就直接过来找我,或者给我打电话都行。
朱和波没有想到曲院长答应得这么痛快,他本来还以为曲院长不会同意,或者让他们自己解决,曲院长这么痛快答应,倒让朱和波心理上更近了一些。
曲院长说,朱经理,你那里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直接跟我说。
这一句话就意味深长了,朱和波突然感到,自己以前跟这个曲院长交流还真是太少了。
印安东坐在旁边,只是在静静听着,他老觉得这个曲院长刚才说的这句话里边是有含义的,难道是嫌朱和波不过来给他汇报工作?还是希望以后朱和波有事直接过来找他?
印安东想不明白,也猜不透,只好把这个问题留在心里。
印安东站起来,又给曲院长倒了茶,重新烧上水。
还别说,像是印安东跟曲院长倒倒茶水,让曲院长对印安东的印象极好,这个小伙子不多言,不多语,举止落落大方,这倒水的时机掌握的也挺好。
曲院长忽然想起来刚才在会议室里,这个小伙子汇报工作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讲得也非常明白。
他笑着问朱和波,朱经理,你这个小伙子叫什么名来?
一千七百〇八章 姓孟
朱和波连忙回答说,曲院长,他叫印安东,是我们项目上管安装的经理。
哦,哦,曲院长连连哦了两声,然后笑着说,印安东,小印经理。
印安东也没想到曲院长对自己这么感兴趣,他笑着回答道,曲院长,您喊我小印就行。
曲院长也笑了笑,然后说,还是年轻好啊,年轻有为,真是羡慕你这个年龄啊。
印安东一边看着曲院长一边说,曲院长,您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呢,你看,你的专业水平高,处事公道,大家都很尊重您。
印安东也为自己能这么违心的说话感到有点可耻。他突然想到,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耻了呢?实际上,他对曲院长并不怎么了解,如果说湖东职业学院这个项目上他了解的人,可能他对顾允建都比曲院长了解的多。
曲院长听到这样的话还是非常高兴,印安东和朱和波两个人一唱一和,把曲院长哄的是高高兴兴。
看来是不管多大的领导都喜欢听好听的话,曲院长自然也不例外啊。
剩下的话,似乎就没多少营养了,不过,曲院长看似非常闷的一个人,聊起天来却是滔滔不绝。
直到把他们两个送出门外,曲院长依旧是意犹未尽。
他伸出手来跟朱和波和印安东都握了握手,拍了拍印安东的肩膀,笑着说,你们有时间都过来坐坐啊。
他们出门的这一幕,恰好被走过来的顾允建看了个一清二楚,没想到顾允建把曲院长刚才说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顾允建心里也在纳闷儿,这个朱和波什么时候和曲院长搞得这么火热了?曲院长对他们非常热情,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冰火两重天啊。
朱和波来到顾允建身边,笑着说,顾主任,你好。
印安东也跟着说,顾主任好。
顾允建也笑着说,好,好。
朱和波第一次看到顾允建这么亲切,心里想,这个顾允建还真是一个变色龙,脸变得还真是够快的,难道这个曲院长影响这么大?
顾允建和气地说,朱经理,有空多来办公室坐坐啊!
他一边说,一边向曲院长办公室走去!
朱和波看着顾允建走进了曲院长的办公室。
朱和波和印安东下了楼,印安东没有想到朱和波早就安排好面包车在这等着了。
印安东本来想跟朱和波告辞,直接回上岛,但他也跟着朱和波上了面包车。
车子很快回到了港城建设项目部的院子。
朱和波先下了车,他打招呼道,印工,走,到我办公室。
一进朱和波的办公室,朱和波立马掏出烟来,递给印安东一支。
朱和波想的是,自从这个印安东来了之后,自己好像干什么事都顺当,尤其是自己也没给他商量就安排他直接做的事情,反而做的比较好。
印安东看着朱和波,说,朱经理,还有什么事?
朱和波笑着说,下午咱们就一块儿走吧,坐那个面包车,你也别自己去做那个客车了,面包车虽然挤一点,但还是比较快。
实际上,印安东并没有想占这个便宜,朱和波能想到这一点,实际上有很多意思。印安东心里想,虽然能占个便宜,但只要坐面包车,他想早走都不可能了。
印安东连忙说,朱经理,我看面包车上的人本来就多,我再坐上去更挤了。
没事,没事,以后工地上得留人在这儿值班儿,这车子上总是有空的。朱和波说。
好意难却,何况朱和波一直坚持,印安东只好说,好。
朱和波继续笑着说,印工,你可是咱们项目部上的人呀,以后也就别再区分什么安装公司、土建公司的了。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怎么能分的那么清楚呢?项目部里的事儿你也得参与,有些事情呢,也需要你去解决。
印安东连连点头,说,朱经理,项目部的事儿我是责无旁贷,只要你安排了,我就去干,这都没问题。不过我担心自己忙不过来,你也知道阳光庄园项目那边维修的事怎么着啊,还得半年时间吧,那边也得也得有人,我一不过去,邱海燕邱总就直接给我打电话。
哦,对了,那个侯经理也来大学城了,以后阳光庄园项目他去了就会更少了,主要就在大学城这边的工程上了。
印安东一说完,朱和波便笑着说,好啊,好啊,我们港城建设的根据地又扩大了一块儿,以后可有地方玩儿了?
印安东知道,侯友健跟朱和波他俩比较熟悉,毕竟两人在港城建设工作多年,资历经历在那儿摆着呢,工程上忙忙碌碌的,不论干什么岗位,大家都非常辛苦。
不过,在朱和波看来,侯友健的水平比钟敬文高了可不是一点半点儿,侯友健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技术负责人。
所以,在朱和波的心目中,让侯友健干技术负责人,确实委屈多了,而且一干就是这么多年,真不知道李培贤怎么想的,看来是一直压制着侯友健。
印安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这里他确实有点闲,甚至比在阳光庄园项目都闲,虽然跟朱和波一块儿解决了他的一些难题,但毕竟不是安装上的活。
印安东正在思考着,突然,自己的手机响了,他一看这个电话号码,虽然陌生,但是他知道这是湖东职业学院指挥部来的电话。
电话接通,那边传来一个女生的声音,印经理,你好,下周例会结束后,指挥部要讨论一下室外安装工程,需要你参与一下,到时候别忘了。
印安东连忙回答道,室外工程不是我们的施工范围吧?我们有必要参与讨论吗?
女生直接回答说,这也是领导安排的,要不你直接给我们领导打电话。
印安东回答,好,我知道了,请问怎么称呼你?
我姓孟,这个是我们办公室的电话。
印安东也不知道准备什么资料,指挥部的电话也是莫名其妙,心中想了片刻,他知道阳光庄园项目上每栋楼都有对外的水电接口,他不但知道这些检查点怎么连接,而且这些活他都亲自盯着干的。
想到这,他连忙把湖东职业学院这是水、电、气、热对外的接口全部看了一遍,把接口的图纸也都扒拉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