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他们都来了
这下子,顾家作坊不止发年货的消息传遍了,连带着晚上吃大餐的消息也传遍了。
许多人咬帕含泪,在作坊外边探头探脑的,很想跟着去看看。
等作坊的卫生打扫的差不多了,众人又见着作坊里的人喜气洋洋的搬桌子搬椅子,那趾高气扬昂首挺胸的模样,让人羡慕嫉妒得牙痒痒的。
顾云冬雇了村子里的几个妇人,帮忙烧顿好吃的,鱼肉米面一点都不含糊的拉到了顾家作坊的后厨里。
这其中就包括周氏婆媳三人,正好陈良一家都可以在这吃完饭。
作为村长,顾云冬肯定是要去请他的,再加上陈进才陈进宝都在自家作坊做工,牛蛋又早早的被云书请过来了,如此一来,陈家就只剩下周氏三人了,干脆都过来好了。
还有兰花儿,也请过来了。
至于其他人,就不让带家属了,主要是这会儿的人家,要说家属,那真的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群两群的,若是允许带家人,那几乎是整个村子都得来了。
这还不止,还有隔壁村子的长工呢,那作坊可招待不了。
晚餐是申时中开始的,也就是四点来钟。
冬日天暗的早,如今也没电灯可以照明,即使点了不少油灯,那效果也不是很好。
等到了申时初,永福村的村民诧异的发现又有一帮人从村口过来。
定睛一看,领头的人不是赵柱和他儿子吗?
顾云冬既然要办年会,这边的人自然都是要到齐的。赵柱和石家夫妻虽然不在作坊里,但也帮着她管理果园,还有他们找的帮工,也让一块带过来了。
这些人加起来也有十多个,因着提前得知了消息,一个个都兴致高昂的,有些迫不及待了起来。
这啥年会的,可是听都没听说过,但不用出红包就有大餐吃,谁不乐意过来?
他们都是还不知道有年货发,反正有吃的也是非来不可的。
顾云冬觉得大家都是在帮顾家做事,那正好趁此机会认识一下,免得将来自家人闹起矛盾来,那也是个麻烦。
再晚一点,桩子他们也坐着牛车回来了。
不止是他们,还有姜保和老大夫。
邵青远不在,顾云冬也得帮忙照顾好他的人不是?
至于府城那边的伙计掌柜,实在太远,也没办法,但顾云冬给这些人都准备了大红包,等年后就给他们分发。
村子里的人看着他们一波一波的往顾家作坊去,已经羡慕的没脾气了。
反正有不少人都围在作坊外边,拼命的探头往里面看,尤其是一些小孩子。
顾云冬见桌子都摆上了,便让人拿了不少瓜子花生让人先吃着。有小孩跑进去,她也给人抓一把。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多了,怕冲着撞着哪里,她干脆直接提了一个布袋子给云书和元智,让他们拎着给孩子发一把。
这热热闹闹的劲儿,比过年还要吵嚷。
终于,众人盼着年会的时辰可算到了,十五桌的人,全部都正襟危坐。
菜还没上,顾云冬先走到了前面开始说话。
第九百四十七章 顾云冬讲话
“首先,在这里要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同心协力勤勤恳恳的劳作。这中间也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府城开业,库存告急,是大伙儿加班加点把货品给赶出来的。童管事遇刺,昏迷不醒,也是大伙儿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的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顾云冬也没想到,有一天会站在这前面像个领导人一样说这些……感性的话。
但这些人,是真的给她带来了许多的感动。
他们勤劳,质朴,热情,上进,真的是一群非常可爱的人。
所以年会发年货也好,吃大餐也罢,她都觉得是他们该得的。
“不管是顾家作坊,还是果园,能有今天,是大伙儿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年来,作坊从五十个人增加到一百个人,果林从八十亩增加到一百八十亩,铺子也从县城开到了府城。这些,都离不开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都有功劳,你们很棒。”
底下有人忍不住呜咽了出声,“东家,你不要这么说,你对我们的帮助更大。你给我们那么高的工钱,我们要是不好好干活,那还是人吗?”
“是啊,东家,如果不是你,我家现在还是茅草屋,连暖和的被窝都没有。”
“对啊,要不是在顾家作坊上工,我还讨不到媳妇呢。”
“对对对,在这干活后,我女儿的嫁妆都给凑齐了。”
顾东家太好了,他们以前在外边做工,从来没有东家这样肯定过他们的劳动。别说感谢他们,不拖欠工钱就已经很好了。
此刻竟然被东家给感谢了,他们这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顾大江看着自己的女儿,内心无比的骄傲自豪。
他心里也暖融融的,云冬太优秀了。
顾云冬看着他们都哭了起来,还有些愕然,随即失笑,“好了,我话就不多说了,我知道大伙儿都等着大餐呢,上菜吧。”
话音落下,底下就一阵欢呼。
紧跟着,便有人端着饭菜上来。
乡下地方,那菜色都是大锅大碗装的,直接一大盘一大盘的端上桌。
顾家的大餐是真的大餐,大部分都是硬菜。
一上桌,一个个便如狼似虎的扑了上来,一人夹两块肉,很快就见了底。
倒是顾云冬这一桌,就吃得斯文许多了。
顾大江陪着陈良喝酒,两人都是慢性子,倒满了一杯酒,可以喝上好久。
扁汉腿还伤着,倒是不能喝,便在一旁陪着说话。
最开心的就是杨氏和顾云可了,两人最是喜欢这样的热闹。
等到吃得差不多了,还有最后两三道菜的样子,顾云冬才站起身,又往前面走去。
众人肚子已经开始饱了,这会儿动作都慢了下来,因此大半都看到了顾云冬的动作,都有些奇怪。
“是不是要发年货了?”
“我刚才可看到了,有两大板车推进来了,可惜上面盖了布,没看清楚里面是啥。”
“反正肉肯定有,童管事今儿一大早的拉回来许多猪肉呢。”
“听说去年有肉有布的,今年人那么多,不知道是不是还有。”
第九百四十八章 年会上的惊喜
顾云冬轻咳了一声,底下的嗡嗡声立刻就停下来了。
顾云冬说道,“我知道,大伙儿都期待着发年货。这年货呢,肯定会发的,不过发之前,还有一个惊喜给大家。”
惊喜??
众人眸子瞪大了,有那喝了点酒胆子大的,忙站起来问道,“顾东家,啥惊喜?是不是今天吃完了明天还有?”
“哈哈哈哈,美得你。”有人忍不住笑骂了一句。
顾云冬也笑,“天天大鱼大肉的,也不好。我说的惊喜,是这个。”
她说着,看了童水桃一眼,后者立刻将一个木箱子递了过去。
众人一脸困惑,木箱子?
难不成里面装了啥好东西?可看着木箱子也不大,也不是很重的样子,里面啥东西啊?
大伙儿还在猜测,顾云冬已经开口了,“这里面都是纸条,里面都写了字,现在,就看你们的运气了,看看谁抽到了写着一二三等奖的纸条,就会有奖品发。”
“哇……”
底下都沸腾了,抽奖,居然还有抽奖?
这真的是惊喜,大大的惊喜了。
“好了,现在水桃会抱着箱子去每一桌,你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便好,到时候手伸进去抽一张纸条出来就可以了。这次的奖励,总共有十五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八名。”
说完,童水桃便抱着木箱子往第一桌走去。
第一个人还愣了一下,直至被人推了一把,他才陡然回神,赶紧伸手进去拿了一张纸条出来。
第二个人则搓了搓手,闭上眼睛喃喃低语,“保佑我中奖,中奖,中奖啊。”
然后,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将手伸了进去。
后面的人也都一脸求神拜佛的模样,盼望着自己能中奖。
就算一等奖中不了,好歹也中个二等三等啊。
所有人都抽了一张纸条,但没人率先打开。
仿佛晚一点,就能运气好一点似的。
一直到童水桃重新返回到顾云冬的身边,底下的人嗡嗡声都没停下。
“你快看看你的,有没有中奖。”
“你咋不看你的?”
“先看你的,再看我的,快点。”
顾云冬在上面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这些人打开纸条,顿时扶额。
“时间不早了,你们确定等到明天才翻开纸条?那样的话,我可就走了。”
“别,我们看,我们立刻看。”
底下的人终于按捺不住了,赶紧打开纸条看了起来。
随即,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诶,你给我看看。这是啥字啊?”
“我也不认识啊。”
“问问桩子,他识字。”
有人将纸条拿给就近的桩子看,桩子眯着眼,看了一眼那个满怀期待的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四个字,读‘感谢参与’。”
那人有些懵,“啥意思啊?”
“就是没中奖的意思。”
“啊……”那人顿时一阵哀嚎,狠狠的拍了拍自己的手,“臭手烂手,怎么就连三等奖都抓不到呢?”
顾云冬看很多人都不认识字,左右都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当即解释道,“大家不认识纸上的字没关系,数一数,若是四个字,那便是没中奖,若是三个字的,那便中奖了。”
第九百四十九章 奖品是什么
顾云冬话音刚落下,就有人猛地跳了起来,“啊,我中奖了,我中奖了。”
虽然不认识字,但数数还是会的。
紧跟着,此起彼伏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我也中了,哈哈哈,我也中了。”
大部分人看到自己手上的四个字,都唉声叹气了起来。
随即都转移视线,羡慕的看向那些中奖的跳起来的人。
顾云冬说道,“请中奖的人先上来。”
人群里便有几个人兴奋又迫不及待的往前走来。
十五个人,四个女人,其他的全部是男人,毕竟做工的男子基数比较大。
他们手里紧紧的拽着纸条,脸色都因为激动隐隐泛红,眼睛亮的出奇。
他们将纸条交给童安,让他告诉他们中了几等奖,毕竟他们都不识字。
一等奖正好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女人是隔壁村的,听说家里困难,底下四个孩子嗷嗷待哺,最大的也才十一岁,家里男人身体不好,只能做些简单的活计。
后来这女人进了顾家作坊,有了工钱,家里的日子才渐渐的好了起来。
没想到她竟然手气这么好,得了个一等奖。
有人小声的说,“这孙氏可算是苦尽甘来了,自打进了顾家作坊,运道也来了。”
顾云冬想,这一等奖的奖品,孙氏肯定会喜欢的。
至于另外一个一等奖的男人,则是永福村的,家里条件倒是还行。
二等奖是一个女人四个男人,其中一个还是赵柱,还有两个是邻村的,剩下的一男一女则是永福村的。
余下的两个女人六个男人便是三等奖了,永福村的有,隔壁村的也有。
这十五个人内心都很激动,就算稳重如赵柱,此刻双手也捏的紧紧的。
顾云冬让人将东西都拿了上来。
“下面我先说说奖品是什么吧。”
她掀开第一堆的油布,露出底下的东西。
“这是三等奖的,东西不多,希望你们喜欢。”
众人往前探了探,就见地上摆放着一个个的盒子,里面放着桂圆红枣花生瓜子等等吃食。
大伙儿不由的瞪大了眼睛,这分量可不少啊,这些足够过年招待客人用的了。
而且好些东西他们过年过节的也都舍不得买。
更别说,旁边还有两壶酒,看标志,这酒好像是县城陶家酿的,还不是那种便宜的酒。
反正,跟他们现在喝的完全不一样,他们连碰都没碰到过。
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由的咽了咽口水。
那八个中奖的人更是满脸欣喜,眼巴巴的看着那些礼盒。
这个盒子……也好看呐。
顾云冬将东西一一的发了下去,八个人都激动的连声说谢谢,等手上拿到食盒后,这才心满意足双腿发飘的走回了原来的位置。
同桌的人立刻围了上来,想伸手拿礼盒里的东西吃,被他一把给打掉了。
“干啥呢?这可是我要带回去的,我还得给我家婆娘看看,你别想吃,也不准给我弄乱了。”
“瞧你小气的。”旁边的人哼哼,继续看前面,三等奖这么多好吃的,不知道二等奖一等奖又是什么,好期待。
第九百五十章 二等奖
下面坐着的人都很好奇,面上带着催促。
顾云冬也不卖关子了,让人掀开第二堆油布,很快,下面又露出好些个盒子。
众人,“……”
咋都用盒子装着呢?难不成也是花生红枣啥的,就是分量更多?
“这是二等奖的奖品,一个人一套餐具。”
说是一套,其实满满当当的堆了一整个大盒子,碗,盘子,筷子,勺子,杯子,最起码都有四副,另外还有一口小砂锅,以及一个水壶,旁边也同样是两壶酒。
“哇……”底下的人发出惊呼声,眸子瞪得圆溜溜的。
这么多的锅碗瓢盆,而且还是崭新崭新的,亮的闪闪发光的那种。
要知道他们这里大部分人家里的碗还是有豁口的,吃饭喝粥有时候还会拉破嘴唇。可就算这样,他们也舍不得扔舍不得换的。
这会儿东家竟然发了一整套,这也太多了吧???
这么老些东西,可一点都不便宜。
那几个得了二等奖的男女,此刻更是激动的双颊泛红,目光一错不错的盯着那些个盒子。
顾云冬说道,“这些东西有点重,你们要是不好拿,可以等年会结束后再请人帮你们一块带回去。”
“好拿好拿,咱们力气大得很,不怕重。”立刻就有人出声回答。
其他的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但一个个全部都点了头,就连那个女人也不例外。
笑话,他们现在可是恨不得扑到那堆餐具上去,好好的摸一摸亲一亲抱一抱的,哪里还等得到年会结束?恨不得现在就搬回家藏起来,免得其他人看着他们的奖品虎视眈眈的,一副‘见者有份,就地瓜分’的模样。
顾云冬嘴角一抽,她也不分了,让他们自己上前拿一份。
这些东西还是有些分量的,再加上装餐具的木盒子也不轻,她要是一个个的分下去,怕是要累死。
不过中奖的人一点都不怕累,他们上前后蹲在地上,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先摸了一下,随即开始交头接耳的说,“这碗可真平整,摸上去滑溜溜的,一点都不糙。”
“这要是拿回去,我都舍不得用。”
“你们看这筷子,这顶上还有雕花。”
“不便宜啊,这么多,可一点都不便宜。”
顾云冬买的碗都是土陶碗,适合他们用的。原本也考虑过陶瓷碗,可她怕分下去了大伙儿都供起来锁起来谁也不用,那就没意思了。
不过就算是土陶碗,这质量也是很好的。
“喂,你们够了没有?看够了就赶紧的下来,我们还等着一等奖呢,别耽搁别人。”
底下的人忍不住了,这几个二等奖的简直太可恶了,领了奖还不算,还非要在前面嘚瑟,甚至拿着屁股对着他们,简直想冲上去打死他们。
几个人这才轻咳一声,不再继续讨论了,赶紧抱起自己的箱子。
可……还真的挺重。
因此除了几个男人一人一个抱下去之外,那个女人就为难了。
最后还是童水桃帮她一起抬到她自己的位置上去的。
第九百五十一章 一等奖
二等奖领完了,这下子,前面就只剩下抽到一等奖的两个人。
两人莫名的紧张起来,这么冷的天,手心里却都浸了汗。
顾云冬让人掀开最后一块油布,众人只觉得最后一堆鼓鼓囊囊的特别的大,心里琢磨着这一等奖肯定很多。
果然,油布一掀,众人瞬间便瞪大了眼睛。
这回倒是没用盒子装,因为实在是……装不下。
顾云冬说,“这就是一等奖的奖品了,十斤重的棉被,还有褥子,席子,帐子,枕头,这些一人两套。另外还有两壶酒,一包茶叶。”
“哇……”底下陡然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声。
所有人都瞪直了眼睛,十斤重的棉被?还有其他东西,居然还是两套???
他们嫉妒的眼睛都红了,看着那两个中了一等奖的人,恨不得跟他们调换。
比起三等奖二等奖,这一等奖才是真正的丰厚啊。
就说这棉被,他们家大部分都只有五斤的,最多也八斤而已。
十斤,看起来还很大而且崭新的,盖上去肯定很暖和,这样的天气就跟雪中送炭没啥区别啊。
他们想要,非常想要……
好些人都不自觉的伸出手,还有人甚至直接上去了,要不是顾云冬站在那里镇着,他们都能上手摸一摸。
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啊,别说棉被了,就是那褥子也比他们用了几年的硬邦邦的被子要厚实,这么算下来,他们都有四床被子了。
嫉妒,嫉妒让他们面目全非了。
臭手,烂手,为什么不是他们摸到一等奖,为什么??
中了一等奖的孙氏,此刻更是眼眶都红了,眼泪差点要掉下来。
真的,好厚实的被子,整整十斤重的棉花。
他们家本来就困难,家里就两床薄薄的被子,他们一床,孩子们一床。这大冬天的,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上面,但即使这样,半夜还时常会被冻醒。
原本今年她进了顾家作坊,手里总算有点余钱,打算等放了假发了工钱就去买些棉花回来,将被子塞得厚实一点。
为此,她连年货都没怎么置办。
没想到,她的运气居然好成这个样子,直接就抽中了两床棉被。
太好了,两床这么厚实的被子,他们能盖一床,几个孩子也能盖一床,总算能让家里人睡个踏实的觉了。
孙氏再也忍不住,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顾云冬愣了一下,“怎么了孙嫂子,这棉被不喜欢?你若是不喜欢的话,可以问问其他人,愿不愿意跟你换,或者……”
“不是,我很喜欢,谢谢,谢谢东家。”
孙氏赶紧说道,“我就是,就是太高兴了。”
底下的人都笑了起来,“东家,你这奖品,可是奖到她心里面去了。”
“就是,东家你可太了解我们了。”
顾云冬这才放心,随即对孙氏说道,“这东西有点多,又重的很,晚点让别人帮你一起提回去吧?”
“嗯,嗯,谢谢。”
孙氏高兴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不只是他,另外一个同样中了一等奖的男人也兴奋的很。
第九百五十二章 人人有份的年货
他倒是不缺棉被,但十斤重的还真没有,这被子还特别好看。
正好,女儿马上就要出嫁了,这被子当嫁妆可是大大的长了面子的,颜色也喜庆。
还有那酒,那茶叶,可都是好东西。怎么办,这女儿成亲的日子,他都舍不得拿出来喝的。
不过他也赶紧对顾云冬说道,“东家,真的谢谢你。”
顾云冬摆摆手,“既然都喜欢,那我就放心了。东西先放在这,等要回去了你们再找人帮忙一块抬回去。”
“好嘞。”
两人也不去摸,毕竟舍不得。手太粗糙,摸坏了怎么办?
不过等他们回到位置,旁边的人倒都围了上来,一个个热情的很,都说要帮忙抬回家去。其实就是想近距离看一看摸一摸来着。
底下的声音吵杂的很,这中奖的事情让他们太高兴了。
无论是一等奖二等奖还是三等奖,他们都羡慕。
原本顾云冬还想着,一等奖要不要奖励头牛或者驴之类的,毕竟现代很多公司年会大奖可是辆车啊。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他们就是家小作坊,而且还是第一年举办年会。
若是现在就奖牛啊驴啊的,以后可怎么办?
所以琢磨来琢磨去的,还是给点实用的吧。
看他们的反应,应该是很满意才对。
“好了,这抽奖也抽完了,接下来,就是人人都有份的年货了。”
顾云冬一开口,底下的人瞬间安静了。
一听说发年货,众人立刻正襟危坐了起来。
毕竟这些是真正的落在自己手里的,跟别人没关系,也不用羡慕,所以领年货这事,更重要。
很快,童安童平便推着板车过来。
上面满满的都是肉,大伙儿眼睛瞬间就亮了,尽管才刚吃完大餐没一会儿,如今也忍不住用力的咽了咽口水,脑子里已经闪过好几种猪肉的烧法了。
“一人两斤肉,大伙儿不要急,人人有份。”
顾云冬带着顾家的人,领着一块块的猪肉,每个人都分了下去。
就连云书云可两个小家伙,也兴致勃勃的在帮忙,倒腾着两条小腿,吭哧吭哧的提着肉交到了这些村民的手里。
等肉发完了,便又跟着发布。
紧接着便是白糖,最后是糕点。
总共四样,众人的手里都塞得满满的,谁也不落空。
所有人都很兴奋,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过年的时候好些东西都不用买了,省了不少银钱呢。
顾云冬一直等他们讨论完了,才继续说道,“年货发完了,最后,便是这个月的工钱了。”
童水桃又抱上来一个框子,实在是多数人发的都是铜板,所以没办法,只能用框子装。
顾云冬拿着纸笔和账簿,坐在一张桌子的后面,对大伙儿说道,“现在一个一个的上来,领完工钱后便可以回去了。今年辛苦大家了,明年继续努力,争取赚更多的工钱。”
“好!!”底下的声音格外的大,大伙儿都振奋的很。
顾云冬满意的点点头,翻开了账簿,“我叫到名字的上来。”
第九百五十三章 还有惊喜?
顾云冬很快念道,“徐花儿。”
“来了。”
顾云冬对她有印象,去年短工领年货,她也在的。
等到人到跟前了,顾云冬便接过童水桃手里的一串铜钱,交到了她手里。
徐花儿鞠了一躬,“谢谢东家。”
然后拿着铜钱走到一旁去了,顾云冬在她的名字旁边打了个勾。
紧跟着,开始叫第二个人。
她正给第二个人发铜板的时候,旁边的徐花儿突然惊叫一声,“东家,多给了,多给了一百文钱呢。”
众人齐刷刷的看过来,顾云冬倒是没有意外之色,“过年了,这一百文就当给大伙儿的红包,每个人都有,拿去置办年货。”
一百文倒也不多,当是年终奖了。
大家辛辛苦苦一整年,到了这最后一天,还是要给个喜庆。
在后面人听了都欢喜起来,没想到,作坊都要歇业了,这一晚上的又是聚餐又是抽奖又是发年货,到最后还有红包??
惊喜一个接一个的,让他们有点晕乎乎的,找不到北了。
这些对于现代的公司来说稀疏平常的事情,到了这个年代,却是绝无仅有的。
可对顾云冬来说,这些多余出来的奖励,花的银子并不多,总共算下来五六十两的样子。
但这能让大伙儿都高兴,以后更忠于顾家,对顾家更有归属感,且免费宣传,这些银子,花的便非常值了。
工钱一个一个的发过去,众人拿到了都忍不住数了起来,一遍又一遍。
倒不是不信任顾云冬,怕少给了工钱,就是忍不住那种数钱的**,尤其还多了一百文呢,感觉爽爆了。
曾家夫妻,石家夫妻,赵柱等这些管事的,工钱是最后发的,他们工钱高,所以直接发的是银子。
众人看了有些羡慕,想着再接再厉,以后当了管事也能摸到银子了。
不过,这些领完钱的人,倒是一个都没走。
顾云冬还觉得奇怪,就见大伙儿忙开了,收桌子的收桌子,收凳子的收凳子,妇人们都在整理锅碗瓢盆,打扫地面。
顾云冬顿时笑了,年货也好红包也好,他们确实值得。
也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作坊里面又变回了之前的样子,干干净净的。
桌椅也已经全部还回去了。
众人重新站在顾云冬的面前,手里都提着发来的年货,对着顾云冬挥了挥手,“东家,提前祝你过年快乐,咱们就先走了。”
顾云冬挥挥手,“也祝你们新年快乐,明年见了。”
众人这才转身离开,外边的天气很冷,也很暗,可从作坊里面出来的人,各个都喜气洋洋,浑身都是热乎乎的。
有那住得远一点的邻村的人,家人都过来接了。
孙氏的丈夫也来了,他虽然身子不好,出门倒也没什么问题的。
此刻见到孙氏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居然还有……棉被?
她丈夫满脸震惊,赶忙迎了上去。
孙氏见到他很高兴,满脸喜色的开口,“他爹,咱们今天抽奖,我抽了个一等奖,你看,两大床棉被褥子,还有这些……”
第九百五十四章 过年喽
孙氏丈夫都呆住了,手下意识的接过了一床棉被,摸着暖呼呼的被子,有些回不过神来。
旁边的人已经七嘴八舌的说开了,“你婆娘运气好,手气好,你是不知道,这一等奖只有两个人哦,你婆娘就是其中一个,这棉被有十斤重,你瞧瞧,多厚实。”
“厚实,确,确实厚实。”他愣愣的点点头。
孙氏又把年货提了提,“这也是东家发的,咱们过年都不用买了。”
旁边有人喊道,“先回去吧,这么晚了,都别站在这了,走吧。”
顾云冬给住在邻村的人好几个灯笼,让他们相互之间结伴回去,免得看不见路。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有没有灯笼都无所谓了,这道路多宽啊,随便走。
同村的就更方便了,家里不少人都还等在外边呢。
很快,热热闹闹的人群就散掉了。
顾云冬领着爹娘弟妹也回了顾家,作坊的门关上了,接下来,只管安心准备过年。
到了家,顾云冬便拿出几个红包来,给童家,吕家,以及薛荣都发了一个。
众人道谢,欢欢喜喜的收下了。
顾云冬回到房间,便给邵青远写信,详细的讲了今日年会的事情。
如今他们见不着面,只能以书信的方式联系。
可惜,他过年不能在家。她想起去年,邵青远一个人在家里冷冷清清的,后来被云书叫过来了,跟着顾家一块放鞭炮吃年夜饭的。
今年邵家只有阿狗和做饭的婶子在,顾云冬也代替邵青远给他们发了红包。
次日,顾家作坊年会上的那些事情,便如狂卷风一般,瞬间席卷了永福村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子。
听说人人都有年货,还有几个大奖项,所有人都羡慕得不得了。
于是新一轮的打听作坊招不招人的消息又开始了。
可惜,顾云冬暂时不招人,就算要招人,也得先将作坊扩大才行。
接下来的日子,顾家便开始热热闹的准备过年的事情了。
扫房子,做豆腐,杀鸡宰鱼,包饺子,红红火火的。
等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在一块,各个脸上洋溢着笑脸。
顾云冬想起去年,那时候爹还没找到,顾大姑也不知道在何处,元智在老顾家受苦。
如今,除了顾小叔之外,他们一家子,总算是齐整了。
顾云冬相信,他们早晚也能找到小叔的,新年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这个。
年夜饭很丰盛,吃完后,大伙儿便去放鞭炮了。
邵青远不在,点爆竹的事情就是顾大江来了。
顾云冬抱着怀里的小姑娘,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看着云书和元智在那蹦蹦跳跳的,嘴角也不由的弯了起来。
爆竹放完,云书和元智便又跑进去将烟花给搬了出来。
两人胆子大,要自己点,那烟花便‘砰’的一声冲上了天,然后炸开。
村子里的人纷纷抬头看,小孩子的声音尤其欢乐,连带着鸡鸣狗叫的声,将永福村的夜晚过得跟闹市一般。
这边烟花放完了,没想到很快,另外一边的上空也炸开了烟花。
第九百五十五章 顾云冬也是有人疼的小辈
顾家的人都忍不住扭过头,看向放烟花的方向。
云书眼睛亮亮的,跳着说道,“是牛蛋家,肯定是他家放的烟花。”
顾云冬笑着点点头,确实是陈良家的方向。
看来今年陈家赚的钱不少,也奢侈了一把。
过完了大年三十,第二天便是新年了。
和去年不一样,去年顾云冬只有发红包的份,唯一的一份红包是邵青远给她的,至今还被她完完整整的放在盒子里面,摆放在空间内。
今年顾云冬一起床,就收到了爹娘和大姑姑父的红包。
看着递到面前的红包纸,顾云冬眼角微微发热。
多少年了,真的是第一次收到家人长辈的过年红包,顾云冬觉得,人生圆满了。
她收起内心复杂酸涩的感觉,伸手接了过来。
“谢谢爹娘,谢谢大姑姑父,新年快乐。”
顾大江摸了摸她的脑袋,“新年快乐,希望你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说着说着,他心里就有些不舍了。
顾大江有种感觉,或许今年是云冬最后一年以未婚的身份收红包了。
到了明年,指不定还要带着邵青远那家伙一块来。
想想又开始对邵青远看不顺眼了,也幸好他今年不在场,不然肯定又要收到顾大江的怒瞪的。
紧跟着,顾大江又给几个小的发了红包。
这回就轮不到顾云冬发了,她现在也是小辈,有爹娘姑姑姑父疼的小辈。
云书云可几个小孩收了红包后,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
没多大一会儿,又呼啦啦的带着一帮小孩子进来拜年。
顾家准备的糖果瓜子点心多,小孩子来了,就没有空手而回的,一个个衣服口袋里都塞得满满的。
大年初二,村里人大多都开始走亲戚了。
顾家的亲戚都在自家,也不需要走,不过上门的倒是不少,顾家都留在家里招待客人。
初三,一家人便齐齐上山,去看扁慕兰。
扁汉第一回来,他坐着轮椅不方便,上山的路不好走,只能几个人抬着或者背着走。
看到扁慕兰的墓碑,到底没能忍住,还是哭了一场。
在场的人心里都难受,他们如今日子好过了,可扁慕兰却没能享受到。
哭过一场,扁家人稍稍平复心情,这才下了山。
初四,顾云冬一家子便去了秦文铮家,给他拜年。
初五,顾云冬又去了柳家,柳维不在,出去玩了。
不过柳逸小家伙在家,他跟云书元智关系好,还拼命的挽留他们留下来过夜。
初六初七,顾云冬又去其他人家里走走看看。
直至初八,作坊重新开张,所有的工人又重新回来了。
顾云冬看着这一个个红光满面的样子,说明这个年,他们都过得很舒心。
果然,作坊开工后,大伙儿干活更有劲了。
不过,邵青远还没回来,他寄回来的信倒是好几封了,只说一切都顺利。
顾云冬虽然盼着他回来,但也十分忙碌,毕竟下个月初,他爹就要参加科举考试了。
第九百五十六章 十件单衣
科举考试,顾云冬还是有些兴奋的。
不止是她,顾家所有人都严阵以待起来,尤其是顾大凤。
作为顾大江的姐姐,她是最清楚他小时候的那种想读书却处处受挫无能为力的心情的。
她陪着他经历了被老秀才看中,被老族长认可,到后来老族长老秀才相继去世,原本差一点点就要考童生试却被直接剥夺了权利,到最后放下书本终日在家在田里劳作的起起伏伏。
这些,全部都是顾大凤陪着他走过来的。
那时候看着明明有天赋读书好又上进的弟弟,却因为赵氏的打压,老顾头的不作为,以及族长的公报私仇而生生的断掉了读书的机会,这让顾大凤一度非常怨恨老顾家。
她想保护顾大江,但太难了,她那时候年纪小,要对付头顶上的三座大山,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如今顾大江能参加科考,顾大凤心里的欢喜都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她甚至背着人狠狠的哭过一场。
顾云冬知道关于结保和认保的事情不用操心,有秦文铮帮忙,她现在要想的是,如何能让自家老爹在考场里面正常发挥,争取一次性过。
县试是在二月份,考五场,一场只考一天,倒是还能承受,毕竟不用宿在窄小的考棚里,忍受腰酸腿软的后果。
但是,二月份的天气还是很冷,所以保暖还是很重要的。
就是听说进考场帽子不准用双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衫袍都用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
单单想一想这些规则,顾云冬便觉得开始发冷了。
她摸了摸下巴,还是去找了顾大凤,说道,“大姑,我看最起码得替爹准备十件单衣才行,不然冷得直哆嗦。”
顾云冬绣活还是不好,这毕竟又是顾大江的衣服,她不好找沈思甜做,便干脆找了大姑。
顾大江正好走过来,闻言看了看自己,单衣……十件?
“那个,云冬,下个月天气已经变暖了,倒也不用这么多。”他说,“十件衣服我若全部套在身上,怕是手都伸不直,还怎么写字?”
顾云冬一挥手,“没事,里面的衣服做小一点,外边的大一点就是了。”
“可是,那也不自在……”
顾云冬回过头来,非常郑重的说道,“爹,总比着了凉好,最起码你进去的时候先穿着,若是考试拿笔确实影响你的发挥,那你再脱掉。”
女儿如此关心自己,好像,好像再拒绝就伤了她的心了。
顾大江便点点头,“行吧。”
顾云冬满意了,又想了想,蓦然拍了一下额头,“我差点忘记了。”
“忘记啥?”顾大凤问道。
“爹,你们考试是一人一个考棚对吧?而且还是靠抽签才决定考棚的位置的?”
这个顾大江倒是早早就打听过了,“确实是如此,怎么了?”
“我担心你抽到的位置不太好。”顾云冬眉头紧紧的拧着,“爹,你要是抽到了茅厕旁边怎么办?”
“这个……”能怎么办?自认倒霉?
第九百五十七章 云冬说得对
顾大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并不觉得什么。
反倒是顾大凤紧张起来,“那可咋办?抽到茅厕旁边,那岂不是一整天都要闻着那恶心死人的味道,那咋写字?咋思考?咋吃饭?”
顾云冬点点头,很认同的说道,“而且我听说有些考生进了考场就容易紧张,一紧张就会肚子疼,一疼就要上茅厕,这要是多来几趟,我爹他只怕都要被熏晕了过去。”
“那不成那不成,云冬,你看,能不能让人给你爹换个位置?”顾大凤说完,又不放心的问道,“这个,应该不算是……收买考官吧?只是换个位置而已,又不作弊。”
顾云冬摇摇头,“不行,我听说考场特别严,这种私底下的交易根本就不能做,否则要砍头的。”
“那咋办?”顾大凤急了,“你爹这好不容易有了科举考试的机会,怎么能毁在茅厕上?”
顾大江,“……”等等,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这只是可能,可能而已,怎么到你们嘴里,好像已经确认了我一定会坐在茅厕旁边的考棚似的?
“我说,考试的人那么多,我真的不一定……”
“爹,任何可能性都要考虑进去的。”顾云冬严肃道。
顾大凤点头,“云冬说得对。”
“咱们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那万一就偏偏你运气不好呢?”
“云冬说得对。”顾大凤继续点头。
“所以爹,咱们得想办法,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云冬说得对。”顾大凤头点到一半,突然惊喜的看向她,“你想到法子了?”
顾云冬一本正经,“我这里,倒是有个虽然笨但非常有效的办法。”
“你快说。”顾大凤的眼睛亮了。
可顾大江,莫名的突然有了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
顾云冬便说道,“咱们得让我爹先适应这样的味道。”
“你是说……”
顾云冬看向顾大江,“爹,这段时间,你读书写文章的时候,就将桌子搬到茅房附近吧,等你习惯了,能做到闻若无味的地步,那你就无所畏惧了,写文章也不在意考棚到底在是哪里了。”
“……”顾大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云冬,我是你爹,你亲爹。
闻若无味是什么鬼?你还能自创一个成语是吧?
顾大凤闻言,有些迟疑,这法子……真的没问题吗?
她看向顾大江,后者拼命的摇头,不成,绝对不成。
“我可能根本就不会抽到那个位置。”
顾云冬,“爹,你也说可能了,那万一呢?万一你运气就是差到极点了呢?”
“可,云冬,其实爹也没那么脆弱。你想想,爹以前也算是吃过苦头的,这么点事情我能克服,没必要这么劳师动众的。”
“但是爹你这半年多的时间,多是处于安逸的环境下读书写文章的,一下子到了那般恶劣的处境,这落差太大,更加容易让你心态不平衡。”
顾大江此刻觉得自己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他竟然说不过自家女儿???
“云冬啊,你是,认真的??”
第九百五十八章 穿这么喜庆
顾云冬无比认真的点头,“非常认真。”
顾大凤见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而且毫无转圜的余地,突然就有种想笑的感觉。
这到底是怎么就朝着这个方向走了?
顾大江被顾云冬给推了出去,直接推到了茅厕门口。
顾大江立刻捂住鼻子,“云冬,我是你亲爹。”
“你看,你现在就受不住要捂鼻子了,将来要面对的可是五场考试,那你不是得崩溃吗?就是因为你是我亲爹,所以我才这么为你着想啊。”
谢谢,不用了。
顾大江想走,但顾云冬牢牢的挡在他的身后,“爹,人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科举本来就是一条艰辛又漫长的路,这只是一点臭味而已,你要克服。”
顾大江,“……”坑爹的女儿,不要了。
他说不过顾云冬,总之不管他有什么理由,顾云冬都能找到反驳的点。
最终,童老爹和薛荣一块搬了桌子椅子放在了茅厕旁边。
顾大江委屈兮兮的坐在那,抓着毛笔的手青筋暴跳,差点没给众人现场表演一个徒手捏断笔的手艺。
顾云冬还是比较满意的,可是站在她身后的其他人就一脸憋笑了。
顾大凤到底没忍住,忙扭过头去,肩膀却是一耸一耸的。
杨氏和云可不懂发生了什么,也跟着咯咯的笑。
云书拉着元智的手臂往后退了几步,小声的说道,“考童生试,要这样看书写文章吗?”
扁元智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也是一脸的困惑,“没听先生说啊。”
顾云书缩了缩脖子,“我大姐太恐怖了。”
两个小家伙都心有余悸,已经开始琢磨着等到自己考试的时候,应该要如何避开这一凶残的手段了。
顾云冬却觉得解决心头一件大事,开始琢磨其他的了。
吃的倒是不用担心,只是考一天而已,带些糕点烘焙面包之类的,填填肚子还是能顶大半天的。
顾云冬将能想到的都想了一遍,感觉没什么地方漏掉了,这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几日,她便专心准备起来了。
等到了月底,顾大江的十件衣服便已经完成。
顾云冬从顾大姑那边拿过来,比了比,还不错,套最外边的那件格外的宽大,不至于会勒手才对。
顾云冬抱着那堆衣服去找顾大江,只是才刚走到院子,就跟他碰上了。
“爹,你怎么这么臭?”顾云冬猛地后退了几步。
顾大江眸光突然变得有些阴森森的,看着顾云冬冷笑。
后者陡然反应过来,糟了,好像是她干的。
她当即转身,抱着衣服蹭蹭蹭的赶紧跑了。
顾大江轻哼了一声,回房去沐浴更衣。
一直过了大半个时辰,顾云冬才抱着衣服悄默默的回来的。
原本以为顾大江该不在的,没想到她到了主屋时,却看到她爹正在试一件衣服。
一旁的杨氏正双眸发光的看着他,好像很喜欢的样子。
顾云冬顿时诧异,“爹,你这身衣服哪来的,你穿得这么喜庆做什么?”
第九百五十九章 别人成亲和你有啥关系
杨氏正在帮他整理袖子,她看起来也很高兴的样子,一点点皱褶都不放过。
顾大江斜睨了顾云冬一眼,说道,“姜保和石家闺女要成亲了,你该不会忘了吧?”
“我当然没忘,不是后天吗?”顾云冬狐疑,“可人家成亲,跟你穿新衣有什么关系?”
顾大江得意,“他们请我当证婚人。”
证……婚人?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什么她不知道?
看她爹的新衣服都准备了这么齐整,肯定一早就得到消息了,这是故意不告诉她呢?是对她让他住茅厕附近的报复吗?
一大把年纪的人了,真是幼稚。
顾云冬轻哼了一声,只是她心里还是很意外的。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姜保第一考虑是顾云冬。说起来,顾云冬和邵青远多多少少也算是他和兰花儿的媒人。
若不是她雇佣了桩子,若不是邵东家雇佣了姜保,这两人也不会认识,桩子自然也不会将妹子介绍给她。
所以顾云冬和邵青远对于他们来说,是媒人,是恩人,也是贵客。
可邵青远不在,顾云冬到底没成亲,当证婚人什么的,还是不合适的。
于是姜保想来想去,就想到了顾大江。这位是顾东家的亲爹,又是邵东家未来的岳父,还是个读书人。
听说再过不久他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到时候就是秀才老爷了。
他们的证婚人是秀才老爷,这说出去就风风光光的不是?
于是石家夫妻和姜家那边,都来请顾大江了。
顾大江还是第一回当证婚人,心里莫名的有点小激动,因此到了姜保和兰花儿成亲的那天,他早早的便起来了,穿戴整齐后,便让薛荣套了马车,径自去了姜家村。
作为证婚人,顾大江自然要去男方那边的。
顾云冬则带着顾家的其他人去了石家,顾大凤夫妻两个没去,毕竟没多大的交情,再加上扁汉腿也不方便,人太多,挤来挤去的还容易伤着。
石家嫁女,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
以前的石大山夫妻胆小怯弱,桩子又是个二混子,家里也就一个兰花儿懂事机灵。
可再机灵,有这样的家人也同样拖后腿。因此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娶妻,都不会考虑兰花儿。
可没想到这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石家大变了样。
兰花儿更是嫁了个好人家,听说那姜保再过不久,也要去府城呢。
这次石家请客,村子里大半的人都来了。
顾云冬进门的时候,里面已经热热闹闹的人声鼎沸。
有不少村民都过来帮忙,烧菜的烧菜,搬桌子的搬桌子,这些人也大多认识顾云冬,见他们一家过来,纷纷抬手打招呼。
顾云冬颔首一一回应,然后带着几个孩子先去看新娘子。
兰花儿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石家重新修了房子,她有单独的一间,而且还挺大的。
因此顾云冬进去的时候,房间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
倒是有几个眼熟的,是村子里的姑娘妇人,还有一些是完全陌生的人,估摸着是石家的亲戚。
第九百六十章 顾云冬添妆
兰花儿看到顾云冬,忙就要站起来。
顾云冬赶紧让她坐下,“你好好的坐着,可别把嫁衣弄乱了。我就是带着几个小孩子过来看看,他们都说要看看新娘子呢。”
说着,她低下头看着云书云可元智以及吕红巧,几个人都从她身后探出半个脑袋来,脸有些红红的,还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新娘子真好看。”云可小姑娘最是嘴甜,往前走了几步,仰着小小的脑袋,眼睛闪闪发亮的看着,都舍不得挪动了。
兰花儿都被她看得不好意思了,赶紧拿起旁边的糖果,喂了一颗到她嘴里,“可可也好看,来,吃喜糖。”
“嗯,好吃,谢谢兰花姐姐。”
兰花儿又给其他孩子也分了喜糖,连顾云冬也有。
石家现在条件好了,这糖果也多,但也不是能随便乱给的,毕竟糖果是真的贵。
几个孩子拿了糖果,又看完了新娘子,当即就被顾云冬给赶了出去。
“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牛蛋曾乐他们都在外边玩,你们也赶紧去吧。”
几人顿时一哄而散,纷纷跑到了门外。
顾云冬这才拿出一个红包,直接递给了兰花儿,“这个你收着,祝你新婚快乐,和姜保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随即又拿出一个银簪子,这是给她的添妆。
给完之后,顾云冬便带着杨氏离开了房间。
她这一走,屋子里的人便都围了上来,眸光灼灼的盯着那支簪子。
“这云冬就是大方,这支簪子一看就不便宜吧。”
“我看看我看看?哎呦,这分量,还有这样式,肯定不下三两银子。”
“兰花儿,这是你的嫁妆,你可得收好了。”
“是啊是啊,千万别丢了,不然你得哭死,还会辜负顾东家的一片心意。”
兰花儿原本还很轻松的,结果她们一说,顿时紧张的不得了,一时倒是不知道该把那簪子往哪里放了。
直至角落里一道轻嗤声响起,“你们真是好笑,就这么一个破簪子,值得你们当宝贝一样。那位顾姑娘那么有钱,怎么不送个金的?我听说那些大户分家给人家添妆,那可都是一整套的头面。你们对着一个簪子也能吹上天,少见多怪。”
这话一出,屋子里便是一静,众人齐刷刷的看向那位说话的姑娘,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
兰花儿也蹙眉,她的性子可跟她爹娘不一样,尤其是在她大喜的日子给她找不痛快的人,更是不会客气。
“总比你啥也不送的好。”
这人是她外家的一个表妹叫何秀,于她同岁。以前就各种看不上他们家,时不时的要刺上两句。
后来桩子当上县城的伙计,石家日子眼看着越过越好了,这表妹又有了别的心思,想要嫁给桩子。
可惜桩子一门心思朝着自己当上掌柜的目标前进,连何秀是谁都不知道,而且石大山夫妻两个也看不上何秀。
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谁知道,就在前几个月,何家得知桩子直接当了掌柜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