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带来了彭府的消息
邵青远顾不上回答,只是见她一副急切的模样,顿时紧张起来,“你怎么样了?”
“我能有什么事?”
“那你怎么……”好像后面有人追似的。
顾云冬摆摆手,“有事的不是我,放心,接下来,咱们只管看戏就是了。”
她没再问邵青远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总觉得问多了,可能……不太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心里却莫名的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邵青远见她确实没事,心里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也跟着转移话题,“要不要去铺子里看看?”
“去啊。”
她心情好,顾仙儿那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已经不足为患了。
马车一路往铺子的方向驶去,她这才发现,街上比以往热闹许多,各种年货已经摆出来了。
老北京流传着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看来大家都已经开始准备过年了。
顾云冬想到作坊里的村民,扭头和邵青远说道,“作坊过年估摸着最多也只能放五天假,我想着咱是不是给大家发点年货。以后再招人的时候,来报名的人也多。”
邵青远点头,“到时候可以买两斤肉,扯些布之类的。第一年也不好给太多,容易养大胃口,以后给的少了,还会落埋怨。”
顾云冬也是这么想的,等以后她钱赚得多了,再慢慢提高福利嘛。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商量着给多少合适。
到了铺子,就见桩子正好笑容满面的送一个客人出来。
他看起来精神抖擞的样子,看来他做伙计这段时间很开心啊。
郑刚见她过来,很自觉的说了铺子里的情况,并把账本拿出来给她看。
顾云冬看铺子里的生意蒸蒸日上,眸子渐渐的变亮了几分。
有了钱,过完年她就打算去找顾大江,先去庆安府看看。
接下来的日子,顾云冬变得更加忙碌起来。这是到永福村的第一个年,也是离开老顾家当家做主的第一年,更是有了银子能够置办年货的第一年。
顾云冬早早的买好东西,还让顾云书问秦文铮要了几幅对联。
还给自家人都做了两套新衣服,连带着邵青远也有。
嗯,童家人也有一套,一家人都欢喜不已,做事更加卖力。
顾云冬很满意童家人,想着以后自家的生意肯定要扩大的,便有了锻炼童家人的意思。
因此干完活吃完饭后,她都会让顾云书教大家识字。
顾云书显然很喜欢当小老师,那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把顾云冬逗得不行。
童家人更是激动不已,要知道下人能够识字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因此尽管忙活了一日,认字的时候半点都没有懈怠。
让顾云冬意外的是,这里面学得最好的,居然是童家老二,那个至今没再婚的几乎没存在感的男人。
彭府那边她没再去,但说好了要看戏,自然让人关注打听那边的动静。
这最好的人选就是柳维,反正他也是个八卦的。
二十三这日,柳维不负所望,给她带来了那天事情发生的后续,也带来了顾仙儿的下场。
第二百二十七章 顾仙儿的下场
据说姚氏当日晕倒之后,居然被查出了身孕。
据说顾仙儿成了彭仲飞的妾,原本她也不是彭仲飞喜欢的类型。
他要的是前凸后翘的女人,这顾仙儿以前在乡下吃得一般般身材也没发育好,干瘪瘪的实在让人没啥兴趣。
更何况她脸蛋也不出彩,至少人顾云冬虽然身材达不到他的标准,但脸好看啊。
可顾仙儿要啥没啥,还不太聪明的样子。
彭仲飞是很嫌弃她的,别说妾,连通房的身份都没打算给她。
反正也就睡个丫鬟而已,府里的丫鬟他睡得也不只这么一个,难不成各个都要他负责?
彭仲飞就是个渣男,事后拍拍屁股就要走。
可顾仙儿不甘心啊,事情都这样了她也知道没有挽回的地步,尤其还被姚氏当场捉了个正着,要还只是个丫鬟,她相信明天自己就是具尸体了。
因此她哭哭啼啼的跟彭仲飞说自己是顾云冬的堂妹。
顾仙儿算是看出来了,彭仲飞对顾云冬肯定有想法,就是因为这样她才改变了主意给彭仲飞下了药。
她也害怕万一让那下人破了顾云冬的身,彭仲飞会大怒之下彻查,到时候自己肯定要被发落的。
因此她临时改了主意,让顾云冬成为彭仲飞的妾,也成了姚氏和夏姨娘的眼中钉,这样她都不用自己动手,顾云冬也被这两人给整死了。
可没想到,掉入陷阱的是自己。
顾仙儿恨顾云冬恨得要死,如果有可能她都想亲手掐死她。
可她没功夫,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时间去找顾云冬的麻烦,保命要紧,甚至她还要借着顾云冬的名义来保命。
“那后来呢。”顾云冬听了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没想到顾仙儿还能急中生智。
可自己作为她的保护伞,感觉很恶心啊。
柳维神秘兮兮,“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顾仙儿是用了你堂妹的身份做了妾,可那夏姨娘不知道你们关系不好啊,还以为是你们姐妹两个联手想要进彭府夺了她的宠爱呢。”
所以夏姨娘觉得这顾仙儿就是个心腹大患,不除掉她,早晚彭仲飞要被她们姐妹两个握在手中,她就要彻底被打入冷宫了。
这怎么行?除掉顾仙儿成为她最急需要做的事情。
她不但要除掉顾仙儿,还想趁机对付姚氏。
于是,姚氏的孩子掉了,顾仙儿弄的。
姚氏恨得要死,偏偏彭仲飞还因为顾仙儿和顾云冬的关系,只是小惩大诫,罚的并不重。
姚氏哪里甘心,对彭仲飞说这两人根本就势同水火。那天在梅园顾仙儿还想设计顾云冬跟倒夜香的下人成一对呢,结果顾云冬没事,她自己倒是爬上了少爷的床。
彭仲飞一听,更加相信顾云冬是有人保佑才能平安脱险,再查了查,姚氏说的的确是真相。
彭仲飞恨极了顾仙儿,直接将人交给了姚氏处置。
他本来也想罚姚氏的,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里面姚氏也有问题。
可人家孩子都掉了,说了两句也就算了,但对姚氏也是彻底厌恶了。
柳维说到这,还笑眯眯的加了一句,“对了,彭仲飞还让我给你带句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发年货
“什么?”
“咳,他说挺对不住,在他府里竟然遇到这种事。”柳维轻咳一声,笑道,“奇怪,他为什么不亲自来跟你说?”
还能是因为什么,肯定怕她呗,要是又倒霉了怎么办?
顾云冬彭府的事情,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么算起来,夏姨娘倒是成了最大的赢家了。”
“可不是?”柳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捋了一遍,都忍不住颤抖了一下身子,“这些女人的手段,太可怕了。”
幸好他爹是个好人,后院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
否则他都觉得他这么单纯的性子,可能活不过三岁。
邵青远斜睨了他一眼,也不知道说给谁听的,“所以,一个妻子就够了。”
柳维认同的点点头,“对,说得有道理,我,我以后青楼都不去了。”
这觉悟挺高的啊,他舍得?
知道了彭家的事情后,顾云冬便开始专心的准备过年的东西。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虽然顾云冬没有严格按照民谣里的说法准备这些,但确实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到了二十九下午,她便让童家老大推着板车去了刘家院子。
作坊里的村民都很勤快,动作麻利的很,他们已经收到过一个月的工钱了,五百文一文不少,见了钱更加干劲十足。
顾云冬进院子时,立刻便有人看到她,“东家咋来了?”
“今天做完明儿个就放假了,所以得给你们发年货,好让大家过个好年呐。”
顾云冬笑盈盈的,大家勤快,她发年货也发得高兴。
众人都愣住了,手头的动作就是一停,一个个都诧异的看向她,“还,还有年货发?”
“是,是啊,咋这么好呢?发了工钱还发年货?”
说话间,童老大已经推着板车进来了。
看着上面满满当当的堆了好些东西,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狠狠的倒抽了一口气。
这,发年货也就罢了,还发这么多?
大家伙都激动起来,眼睛不受控制的往那板车上瞄。
尤其是家里本就困难的人,虽然领了一个月的工钱,可家里急用的地方多,哪里有能力置办啥好东西?
他们恨不得过年这几天也来上工,表现自己勤劳苦干,这样下次顾家就还会招他们了。
顾云冬走到柳家院子的一个台阶上,可惜她还在长个子,这会儿就算站在台阶上也只是被人看着头顶。
她忍不住稍稍的垫了垫脚尖,半晌后放弃,随即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开口道,“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又正逢过年,发点奖励是应该的,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众人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他们刚才可是看到了,那上面不少好东西,比自家买的都要好。
这过年发年货的东家,倒是也听人说起过,但人家给的都是不咋值钱的东西。
更何况他们还是短工,等过完年再做一段时间可就歇了的。
顾云冬轻咳了一声,“下面,我叫到名字的,都上前来,一个一个发,谁也别漏了。”
“好,好嘞。”有人应了一声,随即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忙说道,“我,我去洗个手,马上就回来。”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朝翻身
其他人见状,也都看了看自己有些黏糊糊又黑漆漆的手,忙扭头就跑。
顾云冬提着第一份年货,都没来得及递出去,面前的人已经跑得一个都不剩了。
站在身后的童老大强忍着才没笑,干脆低垂着头开始整理板车上的东西,一副很忙碌的样子。
顾云冬,“……”假装啥事也没发生过。
很快跑出去的人又跑回来,站在顾云冬面前抓着脑袋嘿嘿嘿的笑。
顾云冬也是很无奈,左手拿着布,右手提着猪肉,然后开始叫名字。
“王栓子,猪肉两斤,红糖半斤,布半匹。”
叫王栓子的汉子兴奋的眼睛都红了,双手哆哆嗦嗦的伸出来,好半晌才把东西接过去。
下一刻狠狠的抹了一把眼睛,“东家,谢谢,谢谢。”
他们家过年连个新衣服都没有,如今有了布,终于可以给老婆孩子做一身了,也能让他们吃上肉了。
顾云冬笑了笑,故意说道,“收了年货,可要好好干活,明天才开始休息呢。”
王栓子连连点头,“是,我一定好好干,我现在就去做事。”
他小心翼翼的把东西放在一旁干净的篮子里,便立马精神抖擞的去整理甘蔗了。
顾云冬也不拦着他,继续叫下一个人的名字,“徐花儿。”
“我,我在这。”
顾云冬把东西递给她,她也跟王栓子一样,东西过了手,立马就放下去干活了。
一个一个的名字叫过去,一个一个的人接了后都跟前面一个人一样。
很快,板车上的东西都发得差不多了,顾云冬看着他们满足又激动的样子,笑了笑,带着童老大走了。
剩下的还有石家夫妻,她直接提着东西过去的。
如今石家夫妻帮着她管着果园,因为那三十亩的甘蔗刚种上去,事情还不算多。
另外邻村的五十亩地也开始整理,等开春了就种水果了。
石家夫妻忙着甘蔗地,邻村的田他们就找了狗剩的爹赵柱帮忙。
顾云冬便多带了份年货,让石大山给赵柱。
至于铺子里的郑刚和桩子,也是一样的。
石家今年算是过了个好年,一家子有三口人都帮着顾云冬做事,单单分肉就分了六斤,吃不完的还拿去腌起来,把周围邻居可羡慕的不行。
这以往石家可是他们这一块最穷的人家,没想到一朝翻身,连肉都吃不完了。
然而也是因为这样,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在顾家的作坊里做事过年还会额外发东西,个个都摩拳擦掌,想着下次等顾家招工的时候,一定争取上。
秦文铮和柳家顾云冬也送了年货。
年货发完了,作坊暂时停工了,铺子也关了。
次日就是大年三十,顾云冬准备了所有人的红包,还去县城里买了爆竹和烟花,就等着晚上的时候放。
年三十晚整个村子都很热闹,不少人都会守岁。
一到天黑,村子里的爆竹声便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这家放完了下一家放,中间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曾家的曾嘉也带着弟弟妹妹出来放爆竹,见到顾云冬还跟着打招呼。
三个孩子脸上都红扑扑的,往年家里穷,虽然也有爆竹但只能买一小段,今年他们可是买了一大串爆竹。
第二百三十章 邵大哥太可怜了
曾家放完了爆竹,和顾云冬一家人倒了晚安,便关上了大门。
顾云冬正想放,忽然看到安安静静的邵家。
自打他们搬到新房子后,曾虎也重新回了家,邵家又只剩下邵青远一个人了。
想着他冷冷清清的一个人,虽然也准备了点年货,但都不多。
她家的爆竹是邵青远帮忙买的,因此他自己有没有准备,顾云冬还真不知道。
一旁的顾云书也看着邵家的大门,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邵大哥太可怜了。”
顾云冬心一动,低头问顾云书,“这爆竹,你敢放吗?”
顾云书捏捏手,他没放过,但有看到小孩放爆竹的时候被炸伤了哇哇大哭。
那个时候挺怕的,这会儿倒是有些兴奋,都忘记那茬了。
可如今大姐这么一问,他又想起来了。
顾云书有些幽怨的看向自家大姐,想了想,觉得自己可以不用怕的,他是小男子汉,危险的事情交给他。
深吸了一口气,他刚想点头,顾云冬便低声对他说道,“大姐也不敢,不然你去叫邵大哥帮咱们点火?”
顾云书一口气憋着都没喘上来,被顾云冬一推,人就往邵家跑去了。
站在顾云冬身后的童家人,“……”其实,他们,敢的。
但这会儿只能当透明人,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
倒是小姑娘顾云可,一边吃着花生一边仰着小脑袋说,“大姐,可可放,可可点火,可可可厉害了。”
顾云冬看着腿边的小不点,轻咳了一声,低下头说道,“一会儿放烟花的时候,让可可来好不好?那个放起来咻的一下就上天了,可漂亮了。”
小姑娘想了想,点点头,“漂亮。”她现在可臭美了,一听漂亮立刻双眼发光,乖乖的等着。
邵青远很快就过来了,嘴角挂着笑,对上顾云冬的眼神时,那笑就显得有些古怪起来。
顾云冬忙撇开眼,对他说道,“这个你来。”
“好。”邵青远立刻应下,上前拿了爆竹拴在一根长木棍上,将木棍的头递给顾云冬后,便拿了火折子吹亮,上前点了引子后立刻退了回来。
下一刻,噼里啪啦的声音瞬间响彻众人耳膜,顾云冬将长木棍递给了邵青远,便站到了顾云书的身边。
两个小孩蹦蹦跳跳的,嘴里叽里咕噜也不知道说着什么,在爆竹声中半点也听不见。
爆竹没一会儿放完了,顾云冬这才拿出烟花来。
小姑娘胆子大得很,果然拿着火折子去点。然而碰了一下后,看也不看就立刻跑了回来躲在了顾云冬的怀里。
半晌,没动静。
小姑娘微微抬头扭身去看,一旁的顾云书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根本就没点着。”
最后是顾云书去点的,小家伙激动的很。
‘砰’的一声,烟花冲上天空爆出绚烂的花火,所有人都抬起头,脸上挂着满足的笑。
村子里已经关了门的村民,听到声音也纷纷跑到院子里看。
新的一年,他们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过年收红包
放完烟花,顾家就要关门的,邵青远便回去了。
只是他回了家就直接上了屋顶,躺在上面听着村子里的爆竹声声不断。
他微微扭过头,视线落在顾家,可惜顾家的房子如今建的高,只能看到墙面而已。
不敢点火?嗯,你说不敢就不敢吧。
大年三十这天,邵青远躺在屋顶上守岁,一夜未眠。
大年初一一大早,杨氏便给两个孩子穿上新衣服,自己也喜滋滋的坐在梳妆台前擦脂抹粉。
之前顾云冬看到她大冬天的手冷得生冻疮,就给买了冻疮膏,后来干脆还买了面脂唇脂,免得皮肤嘴唇冻得干裂出血。
杨氏已经用了有一段时间了,如今脸都嫩了不少。
等收拾完,三人才出了房门,齐刷刷的跑到顾云冬的房间门口给她拜年。
顾云冬手里拿着红包,一人给了一个。
吃完饭后,又给童家人一人发了一个红包。
紧跟着,董秀兰便带着三个孩子来拜年了,家里准备了不少干果糕点,还有糖果,但凡人来了,顾云冬都让人泡了糖水,代表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顾家很热闹,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人。
石大山一家四口,冯大能一家四口,还有在作坊里做工的那些人,给她盖房子的村民,以及其他有来往的人家,都欢欢喜喜的来了。
顾云书带着妹妹已经跑去村长家拜年,顺便找牛蛋一起玩。
倒是邵青远,一直没见来。
等到了中午,大家都差不多回去了,他才过来吃饭。
这是当时说好了的,他早饭在曾家吃,中饭和晚饭在顾家吃,这样也不算他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年了。
顾云冬也给他准备了红包,没想到他还没拿出来呢,邵青远也递了一个给她。
两人同时一愣,顾云冬眨了眨眼,就听到邵青远说道,“我想着,伯母可能不记得这事,就给你准备了,过年收红包喜庆。”
杨氏确实不记得,她自己还高高兴兴的收了一个。
顾云冬看着手心里的红色,眼睛有些发热。
这不止是她在这个世界收到的第一个红包,也是她两辈子收到的第一个。
前世有了手机后,群里倒是有人发,但那都是大伙儿一起抢着热闹热闹,这样单独递到她手上的红包,竟然如此珍贵。
顾云冬垂了垂眸,半晌才抬起头,笑着说道,“谢谢。”
后来她回房拆了,里面是十两银子,居然跟自己包给他的是一样的。
邵青远现在有多少钱顾云冬不知道,过年算账的时候,她是把他那一成给了他的。只是邵青远只从里面抽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其他的还是全部还给了她。
他说够用了就行,其他的还是放在她那里当成本。
过年期间他也办了些年货,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换了新的,如今手头上大概是没多少钱了的。
顾云冬将那十两银子又重新塞回了红包里,从空间里拿出一个铁盒子,将那红包放了进去。
铁盒子里面东西不少,房契地契户籍什么的,她都放在里面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 钱家阿婆来了
大年初二大家开始走亲戚,董秀兰都带着孩子去了娘家。
顾云冬没亲戚走,干脆带着杨氏三人去了县城学堂,正好给秦夫子拜年。
下午又去了柳家,柳老爷子有个出嫁的大女儿正好回来,因此他们没出门。
初三顾云冬就没再出门了,郑刚带着家人过来了,赵柱竟然也带着狗剩过来拜年。
到了初四,门口却来了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裳,拄着拐杖,头发都半百了,微微颤颤的站在大门口张望。
童老爹差点以为她是来乞讨了,多问了两句,才知道这老太太是邻村的钱家阿婆,说是来还钱了。
只是到了这门口,看到气派的大门,她就有些怕,心里直打鼓,这才迟疑的不敢上前敲门。
童老爹不认识这人,忙去禀告了顾云冬。
顾云冬让先把人请进来,见老太太冷的很,忙把火盆搬过来让她暖和暖和。
这空档她也想起邻村钱家到底是谁了。
就是当初和桩子胡亮他们一起来她家做贼被抓了个正着的大钱。
当初她让四人都交五两银子时,胡亮交了,赵柱家还算可以,咬咬牙也交出来了。桩子家交了一点,剩下的也还清了。
只有大钱,那会儿四人里面三个的家人都到了,只有他家没人来。因此最后他是写了欠条才走的,这一走就没消息了。
后来桩子和她熟了才告诉他,大钱是出去找活计了。
他家只有一个奶奶,年纪大腿脚也不利索。大钱刚出生的时候生了病,他爹娘带着他去县城看大夫,结果那年县城乱的很,当时的县令大人不但怕死还蠢的要命,城内三天两头发生器械乱斗,他爹娘被殃及池鱼,双双殒命。
最后大钱却被一个同村的人给带回来了,连病都好了。
村里人流言蜚语顷刻间响起,都说他是个扫把星,克父母,用父母的命换了他自己的命。
大钱从小就被指指点点的,尽管他奶奶不信那些话对他很好,可依旧养成了自卑敏感又阴鸷的性子。
他小时候也没朋友,经常被打得浑身是伤。后来慢慢的长大了些,懂得还手了,可大多都打不过。
胡亮算是他第一个朋友,不但在他被打的时候帮他忙,还带着他混。
尽管跟着他混了以后,大钱就知道胡亮做的事情并不是正道。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是朋友,应该相互帮助的。而且这些人先骂他打他的,他们只是偷一点点的东西,又没伤着他们。
看看,他跟了胡亮之后,这些人看到自己就怕,怕的要死。
为此钱奶奶气得不行,可有什么办法?她年纪大了,管不住了,
直至几个月前钱奶奶气晕了一回,大夫说她不能再受到刺激了,大钱才醒过神来。
他就这么一个亲人了,从小相依为命,怎么舍得她出事。
因此大钱去找胡亮说自己以后不打算胡混了,安安分分种田。
胡亮当然不肯,就连当时的桩子和狗剩都不能理解,大骂他忘恩负义,畜生不如。
可大钱心意已决,没办法,最后胡亮要求他再干最后一次。
那一次,就是去偷顾云冬的钱,结果,失手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还钱
不但失手,还要倒赔五两银子。
钱家哪里有?
其实当初钱家老太太也听到了她家孙子出了事,也赶来了永福村,只是她走得慢,才到半路大钱就回来了。
第二天,他就出门去找活计,一直没回来。
顾云冬从没想过去催人家还债,手头上虽然有欠条,但她当时并没有写上归还日期。她知道大钱出门家里只有一个钱奶奶后,就更不会去了。
只是没想到,这还在过年期间,钱奶奶居然上门了。
屋子里暖意融融的,钱奶奶感觉手不那么冰冷了,才缓缓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
布包摊在手中,被她一层一层的打开,慢慢的露出里面的碎银子。
她颤颤巍巍的将碎银子一个一个的放在桌子上,一边放一边数,数完了才看向顾云冬,“姑娘,这是欠你的五两银子,我都给拿来了。”
顾云冬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钱奶奶垂着头低声道,“大钱他是好孩子,他就是一时想不开走岔了路,以后都不会了。他没想赖这银子,那天回来就跑出去找活干了,今儿早上才回来。一到家就说欠你的银子都挣到了,现在累得在家睡觉,我就给你拿过来了,姑娘对不住,你原谅他,不要怪他了好不好?”
顾云冬对上她微微有些浑浊的眸子,感觉嗓子眼有些堵。
好一会儿才声音微哑的开口,“嗯,知错能改我就原谅他了。”
钱奶奶脸上微皱的褶子都松开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好,那我这就回去了。”
她说完拿着拐杖就要走,连欠条都没问她要。
顾云冬忙扶着她坐下,“钱阿婆,不急着走,这大过年的,你来我家哪有连杯水都不喝的道理,来,这是糖水,你尝尝看,甜滋滋的。”
“姑娘,我这……”
“再说了,当初大钱还给我打了欠条,我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得好好找找还给你,免得以后说不清是不是?”
钱奶奶闻言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这下她也不好走了。
拐杖被顾云冬放在一旁,手里塞了个温热的杯子,她下意识的拿起来喝了一口,当下就愣了。
真的甜滋滋的,跟她年轻时候喝的红糖不一样,除了甜都没别的味儿。
顾云冬又给她拿了软绵的糕点,可老人家这会儿说什么也不肯吃了。
正好这时候顾云书顾云可两人回来了,她招了招手,让他们哄着钱奶奶吃东西。
她自己则转身回了房,很快找到了那张欠条。
只是看着手里的纸条,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那五两银子她是要收的,既然做了就得付出代价,要是看人家可怜就免了。那她还怎么管理作坊和铺子,回头人家做错了事情在她面前哭一哭诉诉苦就没事了,那她的作坊最多也就现在这个规模了。
可要她看着钱奶奶就这么回去,她也办不到。
钱奶奶人还是不错的,她没想过要人家生活不下去。
况且,对于大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赚到五两银子,显然这人并不是个太蠢的人。
第二百三十四章 来了意想不到的人
顾云冬再次出来的时候,手上拿了些东西。
堂屋里的钱奶奶确实被两个小孩哄着吃了点东西,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些。
“钱阿婆,这是欠条,你拿回去让大钱给拿到灶膛里给烧了,咱们之间的账就算是一笔勾销了。”
钱奶奶接过纸条,又把那布包打开,小心翼翼的把条子放在里面盖好,重新放回了怀里。
“那,那我这就走了啊。”
她吃了人家那么好的糕点,还有点不好意思,忙抓了拐杖要离开。
顾云冬笑道,“不急,这里还有点东西你带回去。”
“啊?咋还给我东西。”待她眯着眼睛看清楚她手里拿着的布匹和肉后,惊得瞪大了眼睛,“这,这给我?干啥给我?”
“不止给你,桩子家和狗剩家也有,他们也还了钱。”她没说这两家现在给她家做事送的年货。
钱奶奶就以为这是人顾家厚道,钱还了还给送肉送布的当奖励?
她这会儿脑子就有些糊涂了,不过石家和赵家都有,她就以为这是大家都说好了的。
顾云冬见她手微微颤颤的,便把童水桃叫了过来,将东西递给她,“你送钱阿婆回去吧。”
“好嘞。”童水桃接过东西,扶着钱奶奶走了。
顾云冬直至看着她们完全走出门才扭头去忙了,她不知道的是,刚出门口没多久,童水桃就干脆蹲下身把钱奶奶背着走了。
钱家的事情了了,过了初四,初五作坊重新开工。
村民都很激动,甚至人一大早就去了刘家的院子,开始热火朝天的收拾起来。
顾云冬还给每人发了开门红包,不多,一个人十文钱意思意思一下,讨个好彩头。
县城的铺子也开门了,桩子这个年过的格外的舒坦。
怎么说呢?吃得好又有了活计,最主要的是,以前看不起他们一家的亲戚如今话里话外都带了一丝丝的讨好。
桩子是很不耐烦这些人的,他以前过年从来不走亲戚,他们家出事的时候也没见这些人伸把手还落井下石说风凉话。
石家夫妻这几年倒是会带着兰花儿去走走,毕竟两个孩子都大了,将来嫁娶的话名声很重要。
今年桩子跟着去了三天,就是为了去嘚瑟的。
还别说,真有人想给桩子说亲事了,结果就被桩子面无表情的拒绝了。
他还去看了大钱和狗剩,知道大钱把钱还了,顾家还送了东西来,当时就拍着他的肩膀感慨,“你以后好好干活,照顾你奶,以后有机会,我帮你问问能不能去顾家做事,还别说,在顾家做事那是真的好,有吃有穿的以后说亲都容易。”
桩子现在对顾云冬推崇的很,他觉得顾云冬能用自己,以后肯定也能不计前嫌的用大钱。
虽然有时候凶残了点,但只要他听话就有糖吃。
大钱还有些别扭,不过想到那日送奶奶回来的童水桃和那些东西,对顾家的那点不自在其实也差不多没了。
狗剩现在跟着他爹干,帮着打打下手,整理那片果园,也是乖得很。
当初四个小贼,都算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除了双腿断掉至今躺在床上连他父母都开始嫌弃的胡亮。
顾云冬的作坊和铺子开始步入正轨,暂时没什么问题,却不想这日,永福村来了个意想不到的人。
第二百三十五章 柯表姑来了
看到又一辆马车驶进了村子,并且打听顾家的地址时,永福村的村民已经麻木了。
反正进村的马车,几乎都是找顾家的。
不过村里的小孩子还是蹦蹦跳跳的跟在马车后面去凑热闹。
马车停在了顾家门口后,从车里下来一位穿着朴素的妇人,那人把钱给了车夫后,马车便调转车头离开了。
跟在后面的人恍然,原来马车是租的啊。
妇人却站在顾家的大门口,抬眸看着面前气派的青砖大瓦房,笑了一声,低声说道,“我就知道,那丫头是个有本事的。这才过久,竟然有银子建这么大的房子。”
童家老娘崔氏不认识她,见站在门口也不进去,只是好奇的打量顾家的大房子,不由的往前一步,“请问,你找谁?”
“顾云冬家是在这里吧?”妇人收回视线,笑着问道。
崔氏点点头,“是,这是顾家,请问你是?”
“我是……”妇人刚要回答,后面突然传来了马车滚动的声音。
有小孩大声叫道,“顾云书你回来了,你家亲戚上门了。”
马车里的顾云书抓了抓脑袋,亲戚?他打开车帘子往外边看,正好那妇人转过头来,两人的视线一对上,妇人便笑了。
嗯,当初瘦瘦弱弱的小家伙脸上终于有肉了,穿着学子服还是有模有样的,还算顾云冬有些用。
顾云书的眸子陡然一亮,急忙就要从马车上跳下来。
吓得童老爹忙一把抱住他,这才让他稳稳落地。
下一刻顾云书就往妇人这边冲,“柯表姑,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来的?吃过饭了没有?怎么不进门?”
柯表姑一把搂住他,蹲下身捏了捏他的小脸蛋,“我刚过来,你这是下学回来?早知道我就让马车走的慢点,说不准路上正好碰上。我这坐了一天马车可累的哟,为了天黑前赶到你们村,那车夫使了老鼻子劲走得飞快,我这身老骨头都差点颠散了。路上也只吃了两个小包子,我可是特地空着肚子来你家,让你姐给我烧红烧肉吃的。哎呦,你个小乖乖长得越来越好看了,这身衣服穿着真是精神,上了几天学了?”
“学堂的夫子怎么样?有没有同窗欺负你,朋友交了几个了?学堂是不是很远?你大姐也真是的,怎么不给你找个近点的地方,你看看这天冷的,大早上的就要赶去上学,得冻出病来。”
顾云书咯咯咯的笑,他知道柯表姑看着严肃,但是对着他和妹妹的面能絮絮叨叨的说一个时辰都不带停顿的。
但尽管如此,顾云书还是很欢喜,一点都不觉得她烦。
“才一个多月呢,表姑咱先进去吧,门口冷,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家,我家可漂亮了,来。”
他拉着柯表姑就往里面走,“大姐,娘,可可,柯表姑来了。”
顾云冬带着杨氏和顾云可都在后院呢,前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这会儿顾云书扯着嗓子叫,她才依稀听清楚了几分。
当下一怔,忙跑了出来。
“柯表姑?真的是你,你怎么来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正经事
对着顾云冬,柯表姑就没了那份慈眉善目的好脸色了,她轻哼了一声,“怎么,我还不能来?”
“当然能来,前两天两个小的还提起你呢。”
顾云冬忙招呼她去堂屋坐着,那边顾云书已经飞快的跑去倒了糖水过来。
柯表姑喝了一口,点点头,“看来你这生意做得不错啊。”
顾云冬年前就有给她和聂聪送过年货,是让郑刚家的镖局托运过去的,这其中就有白糖,也写了信,只是大概提了提自己的生意,没详细写。
“是还不错。”
柯表姑点了点她,“又假谦虚。”说完去看顾云可,小姑娘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过她了,虽然知道柯表姑这个人,但她年纪小,脑子里的模样已经有些模糊,这会儿就站在后面睁着眼睛好奇的看着她。
柯表姑被她水灵灵的大眼睛萌得心都要化了,忙招了招手,“可可不记得柯表姑了?以前在我家时还非要跟着我睡呢,柯表姑还给你讲了不少故事,忘记了?”
“是,是大花猫,的故事吗?”
“哟,原来还记得啊。”柯表姑更高兴了,“还想不想听?这次我给你讲大黄狗。”
小姑娘点点头,见哥哥姐姐都一脸笑意的看着她,当即就扑到柯表姑的怀里去了。
柯表姑对着两个孩子那是说不完的话,跟顾云冬说完一句话就不理她了。
还是顾云书悄悄的对她说,“大姐,柯表姑说,她今天就吃了两个小小小小的包子,想吃你的红烧肉。”
“行了,大姐去做。”顾云冬失笑。
她交代顾云书陪着说说话,但也不能太累着柯表姑,扭头吩咐江氏把客房收拾出来。
随即便进了厨房,许久没做菜了,她正好露一手。
柯表姑到底累了,去客房睡了小半个时辰,醒过来时刚好可以吃晚饭。
只是,当她看到同样坐在顾家餐厅里陌生男人时,还是忍不住挑了挑眉。
身为跟青梅竹马长大并修成正果的过来人柯表姑来说,邵青远的眼神代表了什么她心里门儿清。
就算再隐晦,可那时不时的飘到顾云冬身上去的目光,她可是盯得一清二楚。
而且这男人很有侵略性,一看就是属于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再看他那对顾云冬言听计从,让进厨房就进厨房,让端菜就端菜的样儿,顾云冬这狗脾气给惯成习惯了,可就看不上别的男人了,早晚栽他手里头。
柯表姑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还想着回头撮合撮合那傻侄子聂聪和顾云冬呢,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她就专心看戏吧。
邵青远话少,他知道柯表姑这个人,也知道她帮了顾家不少,因此态度友好,率先打了个招呼,便安静的当个听众,吃……红烧肉了。
看他动作不慢,饶是柯表姑再想跟两个孩子絮叨絮叨聊聊天,也强硬的忍下,当个食不言寝不语的有素质的贵妇了。
先吃完饭再说。
不过吃好饭,还是先说正经事要紧。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姐不要我了吗?
柯表姑擦了擦嘴,便开门见山的说道,“我这次过来,主要是宋大夫那边有了消息。”
顾云冬猛地一震,面色闪过狂喜,差点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真的?在哪里?”
“在庆安府。”
庆安府?顾云冬愣了愣,那不是……
柯表姑:“惠民医馆的何大夫跟我说的,他倒是还记得你娘的病情。宋大夫回过宣和府,但只呆了半个时辰拿了点药材就走了,说是要去庆安府,那边有个很重要的病人等着他医治。”
顾云冬手指紧紧的拽着,有些微微的颤抖。
她看向还懵懂不解的杨氏,心里存的希望越来越大。
“我是昨天收到的消息,今儿个一早就过来了,宋大夫应该也是昨天走的,他估摸着要在庆安府呆一段时间,好歹也要把那个重要的病人治好才行的。你现在是什么想法?”
顾云冬缓缓的吐出一口气,手指握住杨氏的手,后者笑着把另外一只手也附了上去。
顾云冬声音缓而坚定,“当然是去庆安府。”
柯表姑笑道,“我想也是,对了,何大夫说他也不知道宋大夫那位病人的住址,如果你去庆安府的话,可以去找那边的惠民医馆,到时候应该能知道宋大夫的下落。”
顾云冬点点头,“好。”
“你先前说过,你爹当初就是和你们约好在庆安府见面的,这次既然过去,是不是也去打听打听他的消息?”
“是。”顾云冬道,“其实这两天我还想着等过完元宵节就去一趟庆安府的,没想到你送来了宋大夫的消息,那就干脆提前出发,也没什么问题。”
她如今手里有银子了,作坊也稳定,铺子也有了,家里有下人能照顾杨氏和两个孩子。
所以找爹的事情就变得刻不容缓了起来,等元宵过后,她就打算单独去一趟庆安府。
可既然宋大夫在那边,她就要带着杨氏一块去了。
顾云书在一旁听了个大概,很快明白过来,当即跳起来问道,“大姐,是不是娘的病能治好,爹也能找到了?”
顾云可听了也跟着跳,“太好了,太好了。”
杨氏倒是听到‘爹’这个字眼时猛地抬起头来,眸光倏地变亮。
顾云冬虽然也期盼着事事如意,但还是要实话实说,“这个暂时还不确定,能治好娘找到爹当然最好,可事事无绝对,我现在还不能肯定。”
顾云书闻言有些失落,可还是很快振作起来,“可还是有希望的对不对。”
“对。”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邵青远蓦然出声,“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事不宜迟,就明天吧。”
这下连柯表姑也惊叹了,“这么快?”
“嗯,上午安排一下事情,下午就走。”
堂屋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就连顾云可都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小手悄悄的拉了拉顾云冬的手,小声的问道,“大姐,你,你要走吗?去哪里?可可呢?”
顾云冬把她抱了过来,“大姐要离开一段时间,可可在家等大姐好不好?”
小姑娘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小手搂住她的脖子紧紧的,“大姐,不要我了吗?”
第二百三十八章 交代
顾云冬哭笑不得,干脆抱着她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轻声哄她,“大姐怎么会不要可可呢?大姐是带娘亲去找大夫,可可也知道娘亲生病了是不是?”
小姑娘把小脑袋埋在她怀里,却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那个大夫现在在很远的地方,大姐要赶紧带着娘亲去,这样也能尽快带着娘亲回来,到时候可可就能再见到大姐和娘亲了。”
“那时候,娘亲,娘亲的病,就好了吗?”
“有可能哦,那个大夫可厉害了,要是大姐找到他了,娘亲的病就能好了。”
小姑娘还是紧紧的搂着她的脖子,抽噎声渐渐的变小,许久,她才小声又坚定的说,“那大姐去吧,我乖,我家里等,还,还照顾哥哥,不叫他哭。”
“嗯,可可最棒了。”
小姑娘有些害羞的埋着头,小声嘟囔,“刚才哭了,不怎么棒。”
顾云冬喷笑,这才低头看向跟在自己后面一直默默不出声的顾云书,“大姐走了,你可就是咱们家最大的男子汉了,要照顾好妹妹,好好读书,有不懂的事情就问夫子,哪里不舒服要及时跟柯表姑说,不要玩热了就脱衣服,会受寒的,知道吗?”
没错,顾云冬已经想好了,自己离开这段时间,就让柯表姑帮忙照顾留在家里的顾云可。她想,柯表姑这个时候亲自送口信过来,应该也是有这个意思的。
“嗯。”小家伙垂着头,情绪也很低落。
大姐走了,娘也走了,爹不在,顾云书觉得自己任务重大。
见两个小孩都不开心的样子,顾云冬忍不住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到底相处了好几个月了,这中间一直都没分开过,这次的离别也来的突然,一时难以接受也正常。
顾云冬一边哄着两个小孩一边细细的交代着她离开之后的事情。
怕他们记不住,她干脆写了下来,反正云书认识字的。
再加上家里还有不少人,两个孩子总不会短了吃穿用度,之前在老顾家的条件可比现在困难多了。
把两人送回房,顾云冬这才出来。
她去客房找了柯表姑,后者不等她开口就说道,“放心,你走这段时间我就赖在你家了,照顾两个孩子我还是没问题的。再说我也没想到你家还有下人,谁都能搭把手。”
顾云冬对柯表姑还是比较信任的,她拿了张银票出来。
柯表姑蹙眉,“咋,你这算是给我的工钱?你想当我东家?”
听这语气就是很不高兴了。
顾云冬摇头,“当然不是,这是伙食费,你们总要吃总要穿的吧?剩下的放在身上应应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回头天气暖和了你还得给云书他们扯布做衣服呢。”
柯表姑听她语气不客气,这才满意的收下了。
顾云冬和她说了些话就出来了,她还得交代童家一些事情。
只是才刚走出客房没多远,就见院子里站着一道身影。
邵青远的脸色在夜色下忽明忽暗的,看起来有几分冰冷。
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有你在,我才放心
见到她,邵青远微微的直起身子朝她走来,站定后才开口,“我陪你去。”
顾云冬摇头,“不行。”
“你一个人带着伯母,路上遇到危险,我能帮忙。”
顾云冬笑了,“我逃荒都能带着娘和弟弟妹妹平安到这,如今就只我娘一个人,没问题的。”
邵青远眉头拧的死紧,却不说话。
顾云冬叹了一口气,“你走了,这家里怎么办?作坊怎么办?店铺怎么办?柯表姑毕竟不是村子里的人,很多事情不熟悉。童家人是下人,村子里的人虽然不说,但也有很多人不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秦夫子住在县城,有个什么事情都来不及赶过来。这里,只有你在,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只有你在,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邵青远呼吸陡然停住,心跳快了几许。
他微微垂眸,苦笑了声。
这个人总是有本事,明明自己之前都坚定了的想法,打定主意不管她说什么都要跟去的,结果一句话就能把他给说服了。
真想把她嘴巴给封住了。
“好。”他到底还是答应了,“我会照顾你家里,保护好你弟弟妹妹。”
“谢谢。”
顾云冬说的是实话,邵青远的性子,身份,能力,家里的事情交给他是最放心的。没有邵青远在,她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走的这么坚定。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她才发觉自己似乎对他看得太重了些。
顾云冬忍不住揉了揉眉心,她想,有些感觉,她得好好的捋一捋,想想清楚了。
她给邵青远拿了不少银票,“这回这钱你得收着了,果园那边到时候要买果苗,需要的银子不少。还有作坊那边发工钱也得你来,过完元宵节后还得找冯叔盖自己的作坊,具体的图纸我已经画好了,一会儿给你,你和冯叔讨论着来。”
顾云冬抬眸,“总之,这边的事情全权由你做主了。”
“好。”
因为明日就要出发,顾云冬说的比较多。
邵青远这边交代完了,她又去了村长陈良家,说了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的事情。
之后便回来收拾行李了。
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就一些衣服鞋子放到包袱里,其他的全都在她空间呢。
等所有东西都过了一遍后,她才回房间睡下。
第二天早上,她又早早的起床,去厨房做了不少好东西。
然后在别人不知道时拿了一些直接放进了空间,她空间能保鲜,这样在路上也能吃到热乎的。
她也没急着走,等到两个小孩都起床了,跟他们告了别,这才在几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下,带着杨氏上了马车。
杨氏一开始还不清楚要做什么,是昨晚上柯表姑耐心的和她说仔细了,她才懵懵懂懂的理解了一半。
原本童水桃想跟着去照顾她们的衣食住行的,被顾云冬给拒绝了。
她这一路上要用到空间的机会肯定不少,还是算了。再说家里加工白糖的人里已经少了自己和杨氏,不能再少了。
顾云冬驾着马车到了县城时,城门也才刚开没多久。
第二百四十章 出发庆安府
秦文铮的学堂顾云冬是要去一趟的。
她家的事秦文铮也知道一些,但他还真不清楚杨氏的病原来需要宋大夫医治。
宋大夫他知道的,当初还见过面,也曾说过两句话,那人是个有真材实料的。
只是当年先皇昏聩,宋大夫明明医术高明,却被人陷害,要不是因为曾经救过先太后的性命,太后求了情,恐怕宋太医连命都保不住。
可惜了,自打宋太医离开京城后,他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听说皇上有意想要重新聘用他回太医院。
原来他在庆安府吗?
秦文铮让顾云冬等等,自己去书房里面写了一封信,“若是你见到了宋大夫,劳烦帮我把这封信转交给他,云书你就放心交给我。你家那边,我也会看着的。”
“好。”
顾云冬收了信,又去了柳府。
她和柳老爷也见过几面,柳老爷会传授她一些做生意的经验,顾云冬挺感激他的。
这次出门,他还是过来跟柳维道了别。免得回头他要控诉自己没把他当朋友了,顺便请柳老爷再有什么经验的话,可以提点提点邵青远的嘛。
顾云冬最后才去了顾记,桩子见到她还很高兴,没料到她给自己带来这么具有冲击性的消息。
听到今后有什么问题就找邵青远时,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以后,以后还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吧,尽量不去麻烦人家了。
一圈走过来,该说的该见的都差不多了,邵青远柯表姑秦夫子柳老爷这些人都是靠谱的,她没什么好担心的。
顾云冬深吸了一口气,上了马车后便直奔城门口而去。
只是这一次,出了城门,却不是往家里去,而是直接前往庆安府。
杨氏掀开窗帘看着陌生的场景在眼前飞驰,心就有些慌慌的。
她忙又掀开门帘,看到坐在车辕上赶车的顾云冬,马上又安定下来。
顾云冬听到后面的动静,忍不住回过头来,“怎么了娘?”
杨氏微微的摇了摇头,“没啥,我马上坐好。”
顾云冬笑了笑,“马车旁边的柜子里有吃的东西,娘要是想吃了,就自己拿。”
“哦,哦,好。”
杨氏连连点头,小心翼翼的去开旁边的柜子。
里面有糖,有果脯,有橙子,有糕点,还有一个水囊,里面放着水。
杨氏看了一圈,最后喝了口水,感觉好受一些了,便又乖乖的坐好。
也不知道维持这个姿势多久,她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问道,“冬冬,咱们去哪?”
“娘还记得爹一直反复交代的咱们要在哪里碰面吗?”
这个答案杨氏知道,几乎不假思索的开口,“庆安府。”
“对,咱们就去庆安府。”
马车行驶的飞快,晌午的时候她也没停,只是从空间里拿出还温热的饼子包子递给了杨氏。
这是她之前在县城里买的,足足两大袋呢。
杨氏吃完后,顾云冬自己也随意的吃了几口。
等天快黑下来时,终于到了她们的第一个落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