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干、糟践、研究部
于奇正问道:“二俅,你自己想做什么?”
二俅的胖脸挤出天真无邪的样子:“我无所谓啊。”
于奇正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真无所谓?”
每当于奇正露出这种表情,二俅就知道准没好事,语气立马软了下来:“正哥,你先说说。”
于奇正眼睛望向天:“那好吧。现在石工木工泥水都有主管了,咱不是马上要招女工吗?我就打算成立一个女工部,你就去做这个主管吧。”
“什么?!”二俅一下子跳了起来:“好你个于厚脸,居然让我去和那帮娘们……”
于奇正脸一黑:“你再喊个于厚莲或者于黑炭试试?”
二俅马上软了下来:“正哥,正爷,我错了还不行吗?可你别让我去看那活啊。”
于奇正板着脸说道:“怎么了怎么了?你这种思想很不对啊,同志。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再说了,你好好做,指不定今年的三八红旗手就是你的。你想想,多光荣啊!”
二俅再一次跳了起来:“不干!打死我都不干!”
于奇正皱着眉:“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好对付?你自己说无所谓,现在给你安排工作了你又这样……”
二俅哭丧着脸,过来摇晃着于奇正的胳膊:“哥,亲哥,你就别糟践兄弟了成不?除了这个,我啥都干!”
“真的?”
“真的!”
“那好,我就安排你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于奇正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解释了起来。
他的计划是,立即组建建筑设计研究部。
理由也很简单,目前他们要在现有设备、材料、工艺的前提下,完成多层建筑的建设。
这其中必定有很多部分需要技术攻关。
远的不说,马上地下基础开挖就完成了,但他们不太可能像现代那样,采取桩基础、承台、地梁的施工流程。
尽管之前于奇正做施组方案时,已经确定了相关施工方案,并做了力学计算。
但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比如地梁和支撑柱的现浇工艺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二俅的一张胖绿脸挤成了一团:“正哥,你知道我这人最讨厌动脑子了的……”
于奇正一脸凝重地望着他:“那你说咋办?这些东西他们那些人别说没做过,见都没见到过,凭空想象能想得出?这事只有你我二人能做。要不这样,我去做这个,你来管现场。”
“不不不不不,”二俅急忙摆着双手:“我脸皮薄,那种打鸡血忽悠之类的事我可做不来。”
于奇正气得眼翻白,这不又是拐着弯在叫我“于厚莲”吗?
要不是二俅立马用带着委屈的声音,答应了去负责设计研究的事,肯定两个爆栗少不了。
于奇正给二俅交代了接下来两个研究课题。
除了刚才说的那个之外,另外一个就是砖窑那边的事了。
两人讨论了半天,终于把一些细节问题讨论得差不多了。
于奇正耸了耸鼻子:“二俅,你闻到什么味道没有?”
第四十六章 气味、嫂子、休了你
二俅一脸无辜的样子:“这次我真没赌啊!”
于奇正诧异地说:“怎么好像有人在泡方便面?”
“咱们这是在古代,哪有方便面啊?正哥,你不会是想吃方便面了吧?”
“不是不是,是真有这股味。我再闻闻,哼,嗯……没错,是老坛酸菜牛肉面的味。还是康帅傅的,我确定!”
“这个这个,正哥……”
“嗯?你这副表情干啥?卧槽!”
“这不是水都快凉了,多浪费啊。我这不节约起见,就着泡个脚吗?”
“二俅你特莫的别跑!老子揍不死你……还有,你这破鞋别留在老子房里!”
……
在“这酸爽,才正宗”气味的房里睡了一夜后,第二天一大早于奇正就到了工地。
还没等走近大门就看到门口一群人围着,远远地传来尖声的吵闹声。
咦,昨天都已经杀鸡儆,呸呸呸,踢都料儆工匠了,怎么今儿个还有人闹事。
一个标准广场舞大妈身材的中年妇女,一只手叉着腰,另外一只手点着秦铁牛的鼻子:“你今儿个当着大伙的面,给老娘说清楚!”
秦铁牛唯唯诺诺地解释:“真的是工地上有事。”
中年妇女的唾沫星子喷了秦铁牛一脸:“有事?什么事晚上都不回家睡?”
虞弘新上前说着笑话打圆场:“嫂子,咱铁牛哥就一个晚上不回家,你就急成这样啊?”
原来这个膀大腰圆的妇女,是秦铁牛的老婆。
听到虞弘新的话,立马手指头点向虞弘新:“虞石匠你少给老娘来这套。怎么?你不和你老婆睡啊?不回家你老婆不急啊?你老婆要不急,你得看看你头巾啥颜色的了!”
周围的工人立即哄笑起来。
虞弘新的嘴巴对付秦铁牛这些人绰绰有余,但对上广场舞级别的,只有被秒杀的份。
当即涨红脸退到了一边,心中忿忿,只得对周围的工人吼道:“笑个鸡脖!都给老子上工去!”
秦直义上前抱住她的手:“娘,昨晚我值班。爹不是不放心嘛……”
秦铁牛老婆一把甩开儿子:“少插嘴,老娘还没说你呢!你是卖给他姓于的了还是怎么地?就算是卖给他了,也不能让人晚上不睡觉啊。老的不省心,小的也不让人省心……”
就在她继续喋喋不休的时候,秦直义看到了走来的于奇正。
看到老大之后,马上急眼了。当即挺起腰杆喝道:“这位大嫂,不得在本工地闹事!本部长限令你即刻离开,不要干扰我们的正常工……”
“啪!”
秦大嫂巴掌暴风骤雨般抽了过去:“离开!干扰!你个兔崽子还反了天了!还大嫂!我叫你大嫂,叫你大嫂。”
这时秦铁牛也看到于奇正了,脸上马上挂不住了,大声吼道:“不要再胡闹了!先回去!”
秦大嫂放过抱头鼠窜的儿子,横目说道:“这里这破事咱家不干了!要回一起回,我就不回!”
秦铁牛额头上青筋暴起:“黄月娥你这个泼妇,老子休了你!”
黄月娥一头撞向秦铁牛,被闪开后一屁股坐在地下:“秦铁牛你打死我算了!呜哇,我的命好苦啊……”
第四十七章 多事、化解、退堂鼓
这事要是放到以前,于奇正肯定会立即去买个瓜蹲在旁边慢慢欣赏。
可现在,这火不定啥时候就烧到自己这个都料身上。
不行不行,赶紧躲。
还没等他想好从哪里溜进工地,不知道哪个多事的高声叫了起来:“于都料来了!”
我去!丫的让我知道是谁,不给你发奖金老子不姓于!
于奇正只能挤出一脸吃了翔的笑容,朝战场走去。
但明知道已经躲不过去了,只能两只脚一点一点地向前蹭。
短短几步路就像跋涉了千山万水。
黄月娥瞬间止住了哭声,上下打量着于奇正。
于奇正喉结艰难地动了几下,勉强挤出干涩的一句话:“秦大嫂,早,早上好。”
黄月娥斜着眼盯着于奇正:“你就是于都料吧?我可不是啥秦大嫂,刚才秦铁牛说要休了我,你是耳朵不好使还是装没听见呢?还有,我早上也不好。自己老公儿子都被人拐跑了,我能好得起来吗?”
直接交火之后,被黄月娥一顿机关枪扫射,于奇正只觉得头皮发麻,小腿肚子也微微发抖。
现在怎么办?
于奇正突然想到了以前的一件事。
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业主为一件小事直接在工地现场发火,把他们项目经理、总工骂得狗血淋头。
最后,还是靠监理的总监出面化解的。对了,终于到我学以致用的时候了。
接下来所有人就看到一副奇妙的画面。
昨天还一本正经的于都料,弓着身子,迈着宫里太监的小碎步,跑到黄月娥面前。
“啪。”于都料的右掌轻轻地打在自己的右边下巴上,然后开口说道:
“都是我这老卖批的不对!我该死,我该死……”
原本气势汹汹的黄月娥,本来还强忍着板住脸,但实在还是忍不住,“噗”地一声喷了出来。
这几天自家男人儿子回到家里就不断“于都料怎么怎么了”“于都料又怎么怎么了”,她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但怎么都想不到,这于都料居然是这么一个逗比!
围观的工人就惨了,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得内伤,还没法说。
于奇正继续说道:“秦大嫂,这事真的是我不对。这样,从今天起不再让小义他们在这,晚上我来值班。”
秦直义立马急了:“这怎么能行呢?”
黄月娥语气也缓和下来了:“于都料,不是我不讲道理。你们忙我也知道,可你看这父子两个,中午下午都不回来吃饭。我送送饭吧,其实也没什么。但是连晚上都不回家,你说一天到晚人都见不着,这哪像一家人嘛?”
“哦,”于奇正低头沉思片刻之后说道:“秦大嫂说的有道理。可这工地上呢,缺谁都可以,就缺不了秦家父子。这还真是个难题。”
听到这当都料的,当众这么抬举自家男人儿子,黄月娥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脸上的胖肉直发颤,心里都开始打退堂鼓了。
这时,于奇正又缓缓开口道:“我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过……”
黄月娥急忙接口道:“不过什么?”
第四十八章 忌讳、曲解、好羡慕
于奇正说道:“不过,恐怕就得委屈嫂子受点苦了。”
黄月娥立即瞪大眼睛:“没事没事,于都料您说您说。只要他们爷俩好,咱一家人在一起,什么苦我都受得的。”
于奇正点头道:“我们在工地上给你们家搭一个临时的住处。平时白天呢你在这里做饭,晚上也可以在这里住。当然了,你们两口子想回去睡的时候还是回去。”
听到于奇正最后一句话,一群公狗无比猥琐地笑起来。
黄月娥倒不以为意,惊喜地问:“真的?”
于奇正说道:“当然是真的了。你今天都可以搬过来。”
黄月娥眉开眼笑:“谢谢于都料,谢谢于都料,我这就回家准备去。”
“不行!”发出反对声音的是秦铁牛。
见众人都用狐疑的眼光望着自己,秦铁牛无比严肃地说:“营造现场怎么能有女人?”
众人猛一下反应过来了。对啊,这可是犯忌讳的。
于奇正阔步走到标牌边,指关节叩在木牌上砰砰作响。
“看到这个字了吗?曌!日月当空照!”
“天有日月,世有男***阳相济,顺天大道!”
“祖师爷定下的规矩必须遵守,但不能曲解他老人家的意思。”
“祖师爷的原意是,开工、地基、上梁、楼板这些工序,是正阳之气。自然需要避免女人阴浊之气。但其它时候,就不存在了。相反,有时候还需要阴阳调和。”
“我宣布,本项目除关键工序之外,其它时间不禁女人。”
于奇正这番云里雾里的理论,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拿下来了。
仔细想想,于都料说的有道理啊。就说人吧,阳火太旺也会生病,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这些人望向于奇正的眼神,又多了一层仰慕。
实际上,这也合了那句话:拳头大的掌握真理。
在这个行当,技术强的人说的话,就是真理。
这话也就于奇正说,能马上得到一致认可。若是换一个技术实力不那么强悍的,恐怕争议就大了。
看见这些人的态度,于奇正心里也是暗暗得意:
我真是个天才啊!
就这么顺便一忽悠,哦不对,就这么顺便一讲道理,不但化解了母老虎下山的局面,也为将来女工经常做了最好的铺垫。
远处正好抱着一堆连夜赶制出来工作服的采薇和苏可忆,感觉眼里酸酸的。
黄月娥小跑着离开,工匠们都已经来得差不多了,于奇正刚准备说“上工”的时候,采薇她们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等等。”
她们打开包裹,开始分发起工作服来。
昨天样品服过关后,苏可忆母女连夜缝制出来了七八套工作服出来。
除了几个管理人员之外,还有几个正式员工也分到了。
原本早上看到于奇正的工作服,工匠们就羡慕不已,但心里以为也就是都料才有的。
没想到还有其他人也有,尤其是秦铁牛几人急不可耐地进到保安室换好出来,和于奇正站在一起,统一的劲装工作服,看上去要多精神有多精神。
没分到的人眼睛馋的都快哭了,围着苏可忆和采薇央求半天,下一批一定要发给自己。
而那些临时员工们听说这是正式员工才有的待遇,更是羡慕得眼睛都快滴出血来。
第四十九章 老马、开花、好主意
远处突然来了一大群人,粗略看了一下不低于五十个。吓了于奇正一大跳。
不会是惹了什么麻烦吧?
等那些人走近了,这才发现原来是昨天来做临时工的人。
由于这些人大多都是昨天赶集时从市场招来的,都是回龙镇下面一些乡村的人,所以来得比较晚一点。
但怎么会来这么多人呢?
原来,昨天来上工的人晚上回家之后,这里可以赚工钱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于是纷纷在昨天那些老马的带领下,来到了工地。
这下就好办了。
于奇正当即拨了二十个人给二俅,由他带队前往砖窑。
一方面协助蒋钦安排和管理,同时就在那边开展相关的技术攻关。
半个时辰后,看着工地上全面开花、热火朝天的局面,于奇正终于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陈长寿跑了过来,报告说程财主来了,估计马上到大门口。
这程财主不是前天才来过吗?
于奇正急忙迎了出去。
程财主默默地看着临时围挡,脸上看不出是高兴还是生气。
见到于奇正才开口说道:“这个不错啊,不过是不是有点浪费啊?”
于奇正笑道:“东家,您去看戏的时候,台柱子会不会一开始就上场啊?”
程财主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于奇正继续笑道:“不错,好东西呢一定要先盖着。等到最后关头,把这蒙着的黑布一揭,到时候唰唰唰……”
程财主鼓掌道:“好主意!想得周到!这钱花得值,看来这次选你们还真的没选错。”
于奇正伸出大拇指夸道:“主要还是东家您慧眼如炬。不说别的,就前天那事吧,换其他任何人,恐怕都要打退堂鼓了。要不是您当机立断,我就算有孙猴子七十二变,也使不出来啊。”
这马屁,舒坦啊。
这小东西,年纪轻轻的,做事让人放心不说,说话也让人舒心。
程财主正准备夸几句的时候,就见到黄月娥拿着锅盘碗盏朝工地里面走去。
不免眉头一皱问道:“怎么这秦家婆子能让她进去?”
于奇正立马把日月阴阳理论拿出来讲了一番,然后又掺杂了许多连自己都听不懂的奇门遁甲风水之说。
听得程财主是两眼放光,不断点头表示认可。
于奇正偷偷擦了擦汗,这程财主可没那帮个人那么好忽悠。要不是昨晚二俅走后,自己看了一阵奇门遁甲,还真治不了你。
心里又暗下决定,以后还是得多看看那本书。
有没有别的用先不说,用来装逼那可是杠杠的。
哥现在可是专家级别的了,没点别人听上去像外语的东西,怎么能符合本专家的身份呢?
心里这么想着,嘴上还是在搭讪:“东家您过来,还有其他指导吗?”
程财主这才记起来自己来的目的。
自从前天在这里上了个卫生间之后,程财主回家就一直念念不忘。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什么来什么,以前啊至少四五天才有便意的,这还不到两天,今天早上居然有便意了。
但在家里茅厕一蹲,完全没感觉。
心里想着是不是还得到新家这边的新型茅厕,才能顺当起来。
现在被于奇正这么一问,立马感到了强烈的便意,当即匆匆的往里面跑去。
望着程财主的背影,于奇正万分不解:难道东家又是哪里不满意了?不满意你说啊,您能这不声不响的突然不理人,咱也不知道该怎么整改啊。
第五十章 精兵、强将、去县城
程财主从卫生间出来后,于奇正立马跟上,陪同他视察工地。
看着热火朝天的场景,程财主心中不由得暗叹:
这小东西是不是会撒豆成兵啊?
就一天时间,在哪搞了这么多人?
还不光是撒豆成兵,撒出来的还都是精兵。
你看这些人干活的那个卖力劲,绝对不是因为自己这个东家在场故意装出来的。
不光是精兵,还有强将。
看那些穿着统一服装的家伙,一个个不但身先士卒做事,而且还指挥得当的样子,这正规军就是不一样啊。
再联系到之前的围挡和用女人协调阴阳的事,于奇正这小东西方方面面都想到了,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于奇正把程财主一直送出工地门口,程财主突然记起来一件事,便顺嘴和于奇正提了一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程财主说的这件事之后,于奇正尽管表面上无动于衷,心里却捏了一把冷汗。
昨天下午,赖四找到了回龙镇的镇长。
据赖四讲,他从一个算命瞎子处得知,与营造程家府邸的都料于奇正一起的那个绿脸小子包藏祸心,私藏始皇帝传国玉印。
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传国玉印的来历、形状和内容。
而且,这两个人本身就来历不明,形迹可疑。
镇长一听,这事可不能不管,于是打点行装,就准备去县衙报告一声。
刚刚出镇口的时候,就遇到了程财主。
恰巧镇长和程财主两人前段时间定了亲家,将女儿许配给程昱,原本计划等程家新宅落成就过门,来个双喜临门。
两个准亲家一见面,自然就亲热得不得了,立马闲聊起来。
程财主问镇长何事如此匆忙,镇长便将事情的原委讲给他听了。
对于赖四的话,程财主是不信的。
就那绿脸小子那德行,还能有什么传国之宝?简直让人笑掉大牙了。
那天赖四挨打之后往张老三那里跑,他们之间的猫腻程财主用膝盖都想得出来。
本来这事和他也没什么关系,但想到于奇正他们正在给自己干活,闹腾起来难免影响自己家的事。
于是就和镇长说了,为自家的这个活,张老三和于奇正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赖四和张老三之间的勾结。
大家都一个镇上知根知底的人,赖四是个什么货色谁都知道。
其实镇长原本也不相信的,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保险起见还是起上面报告一下。
现在听程财主这么一说,两人一合计,估计十有**是赖四这小子心里怀恨在心,欺他们两是外乡人,随便编排个理由诬告报复。
既然明知道是假的还去上报,到时候上面一查没事的话,肯定要把他给骂一顿。
这么一想,就干脆没去县城了。
本来这事程财主也没放在心上,但今天早上来工地一看特别满意。
为了表示自己这个东家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于是就把这话告诉于奇正,并嘱咐他要注意张老三那些人来使坏。
于奇正听完后,尽管心中吓了一跳,嘴上却说道:“东家,我现在是真的很庆幸做了围挡。这些人顾忌东家您的虎威,不敢来明的。但偷鸡摸狗的下作事肯定少不了,材料什么被偷咱们损失是小,误了工期可就麻烦了。”
这话一方面显示出那件事子虚乌有,自己根本没放在心上。另外一方面再次表功,自己做得围挡多么有必要性。
第五十一章 食堂、俺干、母老虎
程财主走后,于奇正皱眉沉思着。
这时黄月娥从里面走了出来,喜滋滋地说:“大兄弟,嫂子可真谢谢你了啊。你们今儿个就别做饭了,我去和采薇说,都到我家吃。”
于奇正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
黄月娥走后,里面又有人叫他,于是就跑去忙去了。
中午散工之后,秦铁牛拉着于奇正和彭巡典几人就进了临时给他们家搭建的棚子。
让于奇正意想不到的是,这黄月娥泼归泼,炒起菜来却是一把好手。
和采薇不同,她做出来的都是大盆大盆的。
色香味俱全不说,还特别麻利。
就这么一上午的时间,从搬锅搭灶到生火做饭,十大碗菜热腾腾香喷喷地摆在了桌上。
彭巡典和虞弘新不免赞不绝口,把黄月娥夸道了天上去。
这黄月娥也是个直性子,当即拍着胸脯说,大伙愿意的话可以天天来,她给大家做。
彭巡典笑道:“那咱们不得把你家铁牛吃得去当裤子啊?”
哈哈大笑中,于奇正眼珠一转,开口问道:“嫂子,你最多能做多少人的饭菜啊?”
黄月娥大大咧咧地说:“不是俺夸口,二三十号人的饭菜,你嫂子绝不在话下。”
于奇正大喜:“嫂子,你愿不愿意到咱们食堂来做事?”
黄月娥不解地问道:“你说啥?食啥堂?俺听不懂。”
于奇正解释道:“就是做饭给咱们吃。这样,所有的柴米油盐都项目上出,你就给咱们这些人做饭吃。每个月给你……二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什么?”黄月娥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就做个饭也能赚钱?俺干!俺干!不不不,要不了二两银子那么多……”
秦铁牛还准备说什么,于奇正大手一挥:“我是都料,我说了算。就这么定了。”
著名耙耳朵虞弘新每个月的钱,都是要如数交回去的,于是面有忧色地问道:“那咱们吃饭,得扣多少钱啊?”
于奇正白了他一眼:“扣什么钱啊?项目上出。”
“哗~~~”几人兴奋地叫起来。
他们都能想象的出,等下这个消息给自己下面那几个崽子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了。
虞弘新忍不住嘴巴又犯贱了:“嫂子,你早上还在骂铁牛哥他们父子两个,现在咋把自个儿也卖给咱工地上了?”
黄月娥瞪着虞弘新,挥舞着手里的锅铲:“俺愿意,你管得着吗你?遇到这样的都料,俺全家都愿意给他卖命,怎么了?”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黄月娥可不是吃亏的主,斜着眼继续说道:“俺这老婆子随便你们怎么说,倒是虞石匠你可得注意点,可不能让你家那细皮嫩肉的小媳妇到工地来。万一她要卖给咱于都料,那可就麻烦了。”
虞弘新三十多岁才娶妻,媳妇比自己小十几岁,这也是虞耙耳朵的原因之一。
被黄月娥这么一噎,立马像是给人塞了一口便秘后的翔,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我这张破嘴怎么这么贱啊?我特莫惹谁不好,偏要惹这只母老虎啊?
第五十二章 小偷、恶狗、又杀鸡
当天半夜,于奇正他们被黄月娥的敲门声给吵醒了。
原来,赖四去告了镇长后,就和镇上几个无赖赌起了钱。
结果没多久,就输的光了屁股,还欠了一些赌债。
去饭馆想赊账喝点酒消消愁,因为前面的钱都还没还,被撵了出来。
捏着个肚子在床上滚了半夜,就又起了坏心思。
他知道程家工地晚上就秦直义那小子一个人守夜。
而彭巡典他们木工现在直接在工地上干活,材料工具啥的晚上肯定不会带回去。
趁着晚上进去,能摸点楔子啥的,凭彭巡典那手工,卖给谁都会要。
等他到了工地,就听得里面一直有人乒乒乓乓干活的声音。
死活都想不出这姓于的用了什么妖法,让这些人连日连夜的干活。
在工地外面一直蹲到大半夜,那些干活的工人才散去。
这才瞅了个围挡的角落翻了进去。
开局倒是挺顺利的,进到木工房,果真如愿摸到了一袋楔子。
大功告成准备撤退的时候,窜过来了一条恶狗。
原来,秦家三口今晚全部住到工地上,就把家里的狗也牵过来了。
还真是有啥主子就有啥狗,秦家这狗和秦直义那小子简直一样的货色,上来就咬,完全不讲道理的。
等秦家三口人赶到的时候,赖四已经被咬得惨不忍睹,躺地下直哼哼。
虽然是小偷,但秦铁牛也怕真出了人命,急忙和秦直义两人抬着他去敲郎中门。
同时让黄月娥过来通知于奇正。
没办法,只得起床先是去郎中家,后来又是去见镇长。
虽说人赃并获,可镇上并没有牢狱衙役,也没法审判。
再说了,怎么说大家都是一个镇子的,也不好为这点小事专门把他送县里去。
何况,现在赖四这副模样,估计怎么都得在床上躺个十来天。
现在送去县里,还得派人抬他去。
征求于奇正这个失主意见后,镇长便告诫了赖四一番,然后命人把他抬回家里去了。
接下来的十几天,倒是顺风顺水。
办公室、保安室、食堂、卫生间、工作间、仓库等已经全部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图纸会审、设计答疑、例会、三级交底、定期培训、消防演练等制度和流程,也全部都整得顺顺当当。
最令人愉快的是,二俅和蒋钦的技术攻关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批量性样砖已经通过了检验,虽然还有些瑕疵,但后续肯定能得到解决。
不仅如此,地梁和立柱的试验也取得了成功。
第一层的框架已经出来了。
算算时间,也已经到了十一月。过不了多久,估计就要下第一场雪了。
今天是上板的日子。
由于时代的局限,最终决定还是采取预制板的方法。
这种大日子自然是要祭拜的。
于是就又到了让于都料愁眉苦脸的时刻——杀鸡。
本来他很想找个人代劳,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肯,也不敢代劳这件事。
按照秦铁牛的说法就是:这就像是你娶媳妇,别的咱们都能代劳,可这洞房里头那事,哪能代劳呢?
于都料颤颤巍巍地拿起菜刀朝鸡脖子抹去。
这次很顺利,鸡居然被杀死了!
欢呼声中,身边的几人很快发现,于都料的手指也割破了。
正抢着给他包扎的时候,二俅慢悠悠地来了一句:没事,咱正哥在滴血认亲呢。
第五十三章 讲究、抵制、金丝边
虞弘新偷偷跑去给参加仪式的程财主耳语了一番。
于都料并不是失手,这里面可是有讲究的。
有传言说桥梁修建的时候,会采取人祭。据说这样就会驱散所有阴气。
但是居家住宅这么做的话,就相反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于都料采取折中的方案,用自己的阳气之血来镇住,又不至于犯血光之灾。
被虞弘新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这么一鼓捣,程财主满意之余,不免大为感动,于奇正这小东西对我家宅子还真是尽心尽力啊。
感动之余,当即宣布另外奖励纹银十两。
程昱并没跟进来,他一直在门口纠缠着不能进来的勾采薇。
原因是这样的,早上他一过来就被“曌建筑”的工作服给吸引住了。
炫酷拽霸天!
这衣服要穿到我程大少身上,走路都得带起一阵风啊!
经过打听,知道这个得找“行政部的勾部长”,于是找到采薇死磨硬泡,非得给他搞一件。
采薇最开始还只是委婉的拒绝,说这些粗布料子哪能穿在程大少身上。
可程大少就是再三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无奈之下,只能再次退步,答应用绸缎料子给程大少做个相同样式的。
这个方案同样遭到了程大少的坚决抵制:
“我程昱是什么人?能穿高仿吗?就算不说限量版,但原版那是必须的!”
采薇也急眼了:“这真不行,你不是咱们的正式员工。”
“那我就当你们员工不就得了?”
“不行。咱们录取很严格的,现在一大堆人排队等着考核呢。”
“本少爷去找你们于都料去。”
“你去啊,于都料开口了,我就给你发。”
气鼓鼓的程昱找到于奇正的时候,从他口中得到的答复是,这事他管不了,是勾部长负责的。他这个都料去插手下面人的具体工作,实在是不合适。
这话听上去好像也很有道理,程昱只能灰溜溜的朝外走。
走到一半反应过来,不对啊,这不是在踢皮球吗?不行,我还得找他们理论去。
再次找到于奇正,经过一番“友好的交流”,最终于奇正终于开了个口子:如果对本公司有特殊贡献的话,可以考虑不用考核,直接录取。
可到底什么是“特殊贡献”呢?于奇正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时程昱看到正在封顶板的现场,计上心来。
心里也暗下决心,这世界还没啥我程昱想得还得不到的东西。
看着吧,我一定要堂堂正正地领到这“工作服”,还得是金丝边的。
哦不对,好像说只有于都料一个人能金丝边,那咱领个银丝边的过分吗?
不过分,一点也不过分!
打定主意之后,就命人备好车马,出镇而去。
好不容易送走了程财主和打发了程昱之后,于奇正又回到工地紧盯着。
中午都是虞弘新去食堂给他端过来,直接站在现场边,一边扒着饭一边盯着现场。
还好,一切都是顺顺利利,上板没出任何问题。
一直到下午收工,现场的浇筑才算完成。
正准备和兄弟们大喝一场的时候,闯进来十几个衙役:“谁叫何尔秋?”
二俅站起身,一声“我”还没说完,衙役手中的铁链枷锁就套了过来,抓住二俅就向外拖。
第五十四章 抗捕、算账、心多黑
“你们干什么?”众人纷纷站起身来。
“怎么?还想聚众抗捕不成?”一个年岁比较大,看上去是带头的衙役说道。
“不敢不敢,”于奇正急忙说道:“这是我们这里的工匠,一直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做事。请问是犯了什么法?”
带头衙役一口官腔:“不知道。咱们只是奉命行事,有什么问题,明儿个你们去县里问去。”
大伙也知道,和这些人讲道理恐怕是不成的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二俅带走。
于奇正饭也不吃了,跳起来就跑。
采薇在后面急着追问:“你去哪啊?”
于奇正边跑边叫道:“我去找东家打听一下。”
众人忧心忡忡地在原地坐着,虽然心里着急,但不知能怎么处理才好。
不到半个时辰,于奇正黑着脸,咬着牙关走了回来。
他找到程财主,然后一起去找了镇长,去了解事情的原委。
镇长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那被狗咬了之后的赖四,养了这么多天,伤势好转了,于是直接跑去县里告了一状。
具体是什么情形,他这个当镇长的,都不是很清楚。
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中对程财主都多少有些埋怨之意。
秦铁牛一听就火了:“又是这个赖四!早知道这样,那天就该把这狗东西腿给打折。”
众人又商量了一番,还是无计可施。
这时,秦直义站起身来要走。
黄月娥生怕他去犯浑,急忙问道:“你要去哪?”
秦直义说道:“我没要去哪啊。是这样的,我和陈长寿那小子说好了的。今天到了换他值夜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还没来,我去看看。”
这么一说,众人也不多说什么了。
刚走两步,于奇正突然喝道:“站住!”
秦直义像个牵线木偶一样,一下子顿住了。
于奇正沉声说道:“小义,你和我说实话,你要去干啥?”
秦直义转过身,两眼通红:“赖四那个狗日的,我要去找他算账!”
于奇正死死地盯住他,脸黑的像是要滴出油来。
正在此时,大门口传来一声紧似一声的凄厉惨嚎声。
众人连忙赶了出去,看到眼前的情形,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陈长寿手里拿着一条铁链,被这支铁链拴住的赖四像一条狗一样在地下爬着,口里不断发出凄惨的嚎叫。
这叫声在安静的初夜里,显得特别诡异和凄厉。
仔细一看,原来那根铁链活生生地直接穿过赖四的肩胛琵琶骨,无怪乎赖四叫得那么惨。
还有一群被吵醒了的人,远远地跟在身后指指点点,但没谁敢靠近。
见到大门口的于奇正之后,陈长寿朗声说道:
“各位乡亲,大家听好了。这赖四丧尽天良,诬告我师父何二俅,现在人被捕入县衙大牢。”
“于公,吾乃曌建筑安保部之人,身负保卫之职。”
“于私,二俅是我师父。杀吾师,如杀吾父!这杀父之仇,我陈长寿若不能雪,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我陈长寿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与于都料以及项目上的所有人无关。”
“今日我便要当众掏出这狗东西的肠肚,给大家看看这杂碎的心有多黑!”
说完,掏出一把明晃晃的牛耳尖刀,便要向赖四心窝扎去。
第五十五章 铁匠、冤屈、很平静
陈长寿的铁匠老爹在后面跟着,急得跳脚骂道:“你个兔崽子给我住手”
听到老爹的声音,陈长寿暂时停住了手,但还是红了眼叫道:“今天谁说都不管用!”
“我呢?”于奇正走到距离他三步之遥,停下来厉声喝道:
“陈长寿,我不管你和这赖四之间又什么过节,你要怎么样就怎么,别扯到我兄弟二俅身上!”
“二俅与你无冤无仇,平日里对你也是诸多照拂,你为何要害他?”
陈长寿一下子愣住了,于都料这说的是什么话?
我和赖四哪有什么过节,都是因为这坏东西害我师父才这样的啊?
还有,我明明是为师父报仇,怎么说我在害他呢?
于奇正冷哼一声:“怎地?你不服?”
“我问你,二俅是不是冤枉的?”
“如果他有罪,那么赖四检举他有什么不对?”
“如果他是冤枉的,官府自会还他清白,惩治诬告之人。”
陈长寿说道:“可,可是……”
于奇正打断他的话:“可是什么?你是不是想说担心官府判错案?”
“好,就算官府判错,你杀了他除了泄愤之外,于事何补?”
“更何况,若是官府正在调查之中,你现在杀了他,你自己杀人入狱不说,二俅能不因此而受牵连?”
“你这不是在害他是什么?”
陈长寿一下呆在那里,片刻后才说道:“于,于都料,那咱们该怎么办?”
“二俅是你师父,也是我兄弟,我一定会想办法替他洗刷冤屈的。”于奇正缓了一下语气:“你相信我吗?”
陈长寿点点头:“于都料,我当然相信你。”
于奇正尽量放轻语气:“那好。那你就听我的,现在先把刀放下。”
陈长寿还在迟疑中,于奇正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牢牢地抓住他的手腕,抢下了那把尖刀。
围观的众人这才呼出了一口气。
逃脱陈长寿掌握后,惊魂未定的赖四急忙在地下打着滚,先逃命再说。
刚刚滚了几步,就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
强忍着疼痛望去,穿在他琵琶骨的铁链,被于奇正踩在脚下。
赖四往回又滚了一步,不断磕头:“于都料,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了我这次吧。”
“饶你?”于奇正满脸讥讽之色继续说道:
“我可没把你怎么样啊?哦,原来我踩住了狗链子啊。”
“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太不小心了。”
“我说赖爷您也是,好好的人不做,为什么要做狗呢?”
“来来来,我先帮你把狗链子取下来。”
在赖四的惨叫中,于奇正把穿在他琵琶骨上的铁链取了下来。
不过,手法可是极其的“温柔”。
尽管铁链子取下来了,赖四还是疼得满地打滚。
于奇正好言好语地说道:“放心,我们都是讲王法讲道理的。我不会让别人伤害你的。”
赖四因为疼痛而变形的声音周围的人都听得到:“谢谢于都料,谢谢于都料……”
于奇正蹲下身,用只有赖四听得到的声音,异常平静地说道:“因为,如果二俅有事的话,我会亲手送你去你该去的地方。”
赖四抬起头,正对上他那双和语气一样平静的眸子。
那是一种来自地狱的平静,就好像人死了之后的那种平静。
赖四“啊”地尖叫起来,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亡命地逃窜。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是魔鬼!
第五十六章 交代、竟陵、乌篷船
解决完这件事之后,于奇正说道:“几位主管请立即随我来!”
秦铁牛、虞弘新、彭巡典、秦直义四人随着他来到办公室。
于奇正一点一点地将接下来工地上应该做些什么,分别细细地交代清楚。
然后就跑去砖窑那边,亲自将砖窑这边的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和蒋钦说得一清二楚。
做完这一切再跑回来时,已经中午时分了。
他回到家,又把行政后勤方面的事和采薇说清楚之后,带了一套换洗衣服就要出门。
采薇急忙说道:“你先吃了东西再走啊。”
于奇正答道:“不了,回龙镇距离县城好几十里路。我现在动身,天黑前差不多能赶到县城。这样今晚上还能打听打听。”
采薇无奈,于是给他打包了一些干粮,同时将家里的银子拿过来,塞到他怀里。
于奇正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但并没有推辞,将银子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便匆匆上了路。
回龙镇隶属于竟陵县管辖,位于县城西北部。
竟陵,因“陵之竟也”而得名,即大洪山脉至此而终止。
竟陵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东接江夏,南临汉江,北抵大洪山。
从回龙镇越是往县城方向走,地势越是平坦,而且沟汊纵横,越来越密集。
时值初冬,路边的田里能看到被割了的水稻根部。有些还被烧过,可见“刀耕火种”的方式还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着。
除了大面积的水稻之外,就是棉花田了。棉梗作为重要的燃料,基本都已经被连根拔走。能看出是棉田,是因为田里多少还有些棉梗的残留。
走到县城附近时,鱼塘越来越多。
之前生活在现代,于奇正不会有什么感触。
但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鱼米之乡”有多牛。像这种粮、棉、鱼应有尽有的区域,自然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了。
没有路牌,于奇正只能靠一路走一路打听,中间还绕过一段弯路。
直到太阳西沉,才到了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镇子,这里距离县城只有十多里路了。
这时他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当初穿越而来的那个问题——屎急。
其他任何事都好说,但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
但是这里一马平川的,在大路边解决的话,很远就能看到。
于是环顾四周的环境,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大路两边都是鱼塘,鱼塘之间相互被很窄的小路分开。
一个比较大的鱼塘边上,停着一艘乌篷船。
这种船渔农们平时用来喂鱼草的,秋冬时节为了防备偷鱼贼,渔农们晚上就会带着家里的狗来守夜,就住在船上。
嗯,有了这艘船遮挡大路这边的视线,蹲在小路上,便便落入后面那个鱼塘,也算是做好事,给鱼塘施施肥吧。
乐于助人于奇正一边这么想着,一边提着裤子快速到达目标地点。
某些物体落入水中,发出“咚,咚,咚”的声响,令他感觉非常愉悦。
于奇正忍不住从鼻孔发出“哼”的一声。
“唔唔……”
咦?怎么回事?这好像不是我发出的声音啊。
于奇正急忙闭住了气息仔细倾听着。
第五十七章 更更、船震、太史伯
四周很安静,应该是听错了吧。
于奇正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又“更更”的发出了声。
“唔唔,唔唔……”
这次肯定没听错。一种似乎被拼命压抑,但却忍不住发出的沉闷声音传了过来。
哎呀妈呀,莫不是后面这口鱼塘里面有水鬼?
我这喂了份量这么充足的翔给它做晚餐,能放过我吗?
于奇正顿觉菊花一紧,立马跳起来就把裤子往上面提。
刚刚提到一半,发觉自己是虚惊了一场。
“唔唔”的声音又传了过来,这次可听得清清楚楚,是前面那个船里面发出来的。
于奇正停住提裤子的动作,弓着腰擦了屁屁。
这时那艘船开始左右晃动起来。
这,这是在干啥?
船里的唔唔声更大了。
于某人当即露出了猥琐的“了然”的表情。
这古代人可真会玩啊。
这个时候,于奇正很想把后世那些渣渣叫过来训斥一顿:你们一天到晚车震车震的自以为牛得不得了,看看人家古人吧?船震!
船里发出的声音和小船摇晃幅度越来越大了。
经过一番天人交战,非礼勿视的美德战胜了拍视频发抖音的**。
当然,没有手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美德于决定还是离开这里。
刚刚走了两步,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船体摇晃得极其剧烈,还传来踢船板的声音。
年轻人,你们这样不行啊。
你们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船翻了怎么办?就算不被淹死,这大冷天的掉进鱼塘里也不好受啊。
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精神,于奇正走过去,一只脚踩在船头,掀起了船上的门帘:“你们这样太危……”
一句话没说话,他整个人愣在了那里。
龌龊啊,于奇正你的思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下流了?
船里只有一个人。
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年人。
中年人嘴里不断地“唔唔”着,眼里散发出非常急迫的光芒望着他。
于奇正二话不说,上前就解开了绳子和塞住中年人嘴里的布。
不等他开口,中年人就语气急迫地说:“快,离开这里。”
看这个情形确实不妙啊,当下也不废话,和中年人赶紧离开这这个是非之塘。
两人回到大路,一边朝着县城方向飞奔,一边聊了起来。
这个中年人名叫万茛苟,年少科举得中后,在京城里当上了史官。
原本以为就这样在京城终老的,结果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这一切。
当朝圣上居然跑到史馆来,还经常翻看他们的记录。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对于他们当史官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皇帝不干涉史官修史,是保证正史的公正和客观的前提。
因此,历代皇帝都遵守一条规定:本人不能查阅和本人有关的起居注等内容。
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用无数史官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太史伯四兄弟前仆后继,如实记录历史真相的事情。
不计生死恪守气节,如实记录历史,是史官的使命、尊严与荣耀。
可现在皇帝陛下却打破了这一规则,在史官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听到这里,于奇正不由得愣了一下。
第五十八章 明君、酒鬼、请吩咐
无论是从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还是对应上他原来的世界上的历史记载,当朝皇帝都是赫赫有名的明君,怎么会做出这种荒谬之事?
万茛苟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
“不错,当朝圣上确实是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明君,这一点举世公认。”
“包括我们史官,没有人否认这一点。”
说完这几句话之后,便继续讲述起来。
客观上来说,也正因为圣上是明君,史官们分为了两派。
第一派认为,当今皇帝陛下从善如流,官僚敢于直言以谏的程度,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已故宰相魏正了。
既然对直犯龙颜的官吏,圣上都能如此,那么看看他们的记载也没什么。
反之,兴许还能从史官看不到的高度,来解释本朝发生的一些事情,从而对他们修史还能起到一定帮助,达到前人所未有的高度。
而另外一派则认为,陛下开明和皇帝不干涉史官修史,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每个帝王在位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德配尧舜。
当朝皇帝圣明,不代表将来每个皇帝都能做到这样。
如果开了这个头,以后的史料还有多少可信度?
两派均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最后这事还是闹到了陛下那里。
本身这事就是皇上自己干出来的,他支持谁,这话还用说吗?
坚持后一种观点的史官纷纷辞官,以示气节。
陛下也便顺水推舟,赏赐了这些史官一些银钱,并恩准了他们辞官回乡的请求。
万茛苟就是其中之一。
他本是竟陵人士,辞官后便回归了故里。然后拿着赏赐的钱粮大举买田置地,做个富家翁,倒也不亦乐乎。
万史官这么买田置地的,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红不说,也引起了一些不良之徒的觊觎。
前天过来这边察看准备买的田地的时候,就被两个歹徒给绑架了,藏在了其中一个家里的鱼塘船上。
原本两个歹徒是寸步不离地看管着他,但今天其中一个歹徒要去县城万史官家里递勒索信,便只留下了一个歹徒。
留下的这个是个酒鬼,虽然船上还有吃食但没酒了,于是忍不住就跑回村子里面打酒。
恰巧这个时间,于奇正跑去大便,正好就救了他。
整个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讲到这里,两人已经到了县城。
万茛苟跑去县衙报官,于奇正就在附近打探二俅的消息。
问了许久,还是一无所得时,报完官的万茛苟出来,非要拉着救命恩人去家里好好款待一番。
于奇正原本还待推辞,突然想到这万茛苟本身就是竟陵城里的人,加上又做过官,这方面的人脉和路子肯定比自己广得多,于是就同他一起去了他家。
一顿好酒好菜之后,万茛苟取出一锭黄金,表示对于奇正的感谢。
于奇正把黄金推了回去说道:“万官人,不过举手之劳,如此重酬在下万万不敢收。”
两人又推辞了几番之后,于奇正开口道:“不过小人有一件事,如果您方便的话,能否帮打听打听?”
万茛苟说道:“我这条命都是恩公救下来的,恩公有何吩咐,但请开口。只要万某能做到的,必定赴汤蹈火。”
第五十九章 告辞、浪尖、清平治
于奇正把二俅的事情和万茛苟说了。
想不到的是,万茛苟听完之后,面色凝重起来,许久不曾开口。
于奇正心中有些不悦,心想嘴上说的好听,现在不过是让你帮着打探一下消息,就摆出这么一副模样。
这么一想,当即站起身告辞。
万茛苟急忙拦住他:“恩公,你是不是误会茛苟不愿相助?”
于奇正勉强笑了一下,算是默认了。
万茛苟说道:“若只是打探一下案件办得怎么样,人关在哪里之类的,茛苟不须费太多力气。”
于奇正心想,不怎么费力你都这样,真要费力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万茛苟继续说道:“不过既然恩公开了口,就是茛苟自己的事。我自当想办法将这位兄弟营救出来。”
于奇正大喜,急忙起身行礼:“如此便有劳万官人了。”
万茛苟摆手说道:“不过这位兄弟算是撞到风口浪尖上了。此事恐怕要费很多周折,须想一个万全之策啊。”
于奇正不解地问道:“什么风口浪尖?”
万茛苟长叹一声:“唉,别说恩公了,这其中内情……也罢,万某这条命都是您救的,今日便冒身首异处之险,将其中关节将于恩公听便是了。”
本朝天子虽名义上是第二代,但自年幼便手握重兵,跟随先帝打天下,实际上说是开国帝王也不为过。
大贞王朝一统天下之后不久,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青武门兵变。
先帝退位,将帝位传给了当今圣上。
圣上登基后,励精图治,国力渐隆,国威日盛。
短短二十年间,便开创了“清平之治”。无论文治还是武功,无论皇帝个人还是整个大贞王朝,都到达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无边繁盛之下,总会掩盖着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圣上评价前朝亡国之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时,曾经说过“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但不知不觉间,自己也走上了这条路。
清平八年,修建大明宫。作为体现打过风范的国宫,修建得富丽堂皇一点,倒也无可厚非。
清平十一年修建飞山宫。
清平十四年修建襄城宫。
彼时,宰相魏正曾直言以谏,这个曾经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明君的回答是: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清平十七年魏正卒,申国公梁国公等老臣均年迈体弱,不再过问政事。
现在唯一还能说两句的,也就只有赵国公孙无忌了。
不过现在即便是孙无忌的话,也不那么管用了。
万茛苟尚在京中之时,便耳闻又在兴建玉华宫,预计也就是明年当可完工了。
不仅如此,当今圣上越来越接近于史上功绩最高两位帝王——祖龙与武龙了。
早年功绩有多高,晚年就有多怕死。
随着身体渐衰,加上发生在清平十七年的太子谋反之事刺激,猜忌之心日益加重,也更加惧怕死亡。
不仅开始信任方士炼丹,更是对鬼神天命之说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