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龙血传说是真的3
采薇把鼻子凑近闻了闻,确认血腥气就是从这些液体中发出来的。
“龙血!”何祥生惊叫起来:“传说是真的!”
采薇和柳如烟狐疑地望着何祥生。
何祥生曾经听村里的老人说,他们村后这座西山是一条龙脉,龙的体内肝胆脾肺俱全,而且里面流淌着龙血。现在他们肯定是走到龙脉里面了。
采薇突然说道:“灯油不多了!”
何祥生和如烟低头看去,油灯里面的灯油果然已经所剩无几了。
何祥生脸色大变:“快走,不然就被困在里面了。”
一只通体白毛,却长着一双血红眼珠子的蝙蝠突然从三人面前滑翔而过。
采薇还待看个究竟,被何祥生一把拉住:“此处不宜久留。”
说完就开始小跑起来。
看着灯油越来越少,她们也知道,必须在灯油燃尽之前跑出去,不然就麻烦了。
没往前面跑多远,通道内出现了一双双的红眼睛。
采薇她们知道,想必都是和刚才那只白毛蝙蝠一样的东西。
这龙腹之中,竟然是一个蝙蝠窝。
“趴!”
油灯熄灭了。
三人脸色大变。
黑暗中只能看到一双像是来自地狱的血红色眼睛盯着她们。
三人都听到其他两人紧张的喘息声。
黑暗中,血红的眼睛一动不动。
四周安静得出奇,但这种安静让觉得更加诡异。
“走!”采薇说道。
三人手牵着手,凭着感觉向前走去。
远处又出现了两个红点,与其他安静的红眼睛不同的是,这双眼睛迅速地朝采薇她们这边运动而来。
几乎眨眼时间,这双眼睛就飞到了近前。
采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双眼睛格外巨大,足有鹅卵大小。像灯笼一般,散发着红色的光,照的周围地面朦朦胧胧,甚至可以视物。不用说,应该是蝙蝠首领无疑了。
蝙蝠首领猛地发出一声尖利的唿哨。眨眼间所有的蝙蝠蜂拥而至,径直扑向三人。
采薇他们立即吧手里灯光慌了过去。
果然,蝙蝠也是怕火,见到火光立即退了出去。
蝙蝠首领又发出一声尖利的唿哨,所有蝙蝠都飞了开去,附在石壁上,静静地望着三人。
采薇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就自己的法力,恐怕支持不了多久。到时候蝙蝠肯定又会一拥而上,将三人撕得粉碎。
采薇大声叫道:“往那边跑!”
两人一看,她所指的正是蝙蝠首领来的方向。
何祥生不由得心想:是不是给吓糊涂了。本来形势就十分紧急了,还往敌人窝里钻?
如烟却反映了过来,直接就往那边跑了过去。何祥生见状也只能跟了上去。跑进之后才发现,那里是一个很窄小的洞。
三人同时想到:对,现在的情况是空间越小越好防御。
但想不到的是这条洞居然很长。
采薇一马当先,快速向里面运动,何祥生紧随其后。
越往里面石洞越发窄小,最后三人不得不匍匐爬行。也不知爬了多久,前面逐渐开阔起来。
不仅如此,还出现了绿色的荧光,并伴有流水的声音。
等到爬近了才发现,通过刚才那条窄小的通道后,面前出现了一个大的石洞。
石洞里面遍布着尖形柱状石笋。石笋和之前遇到的一样,渗着暗红色的龙血。
石洞正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绿光正是由蛋身上发出来的。
三人又累又乏,一下子瘫软在地下。
560. 一片翠绿的竹林4
现在才发现,自从她们进了石洞之后,那些蝙蝠就没跟着来了。绿色的荧光照得石洞里清晰可辨,何祥生上前扶着采薇慢慢移动着。
采薇有些迷惑不解,沿着石蛋走了一圈,仔细察看。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石头长成这个形状,可为什么能发光呢?把耳朵贴上去,曲着手指敲了敲,里面传出了回声。也就是说,这个蛋内部是空心的。很明显,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何祥生他们的传说是真的,这个是龙蛋?
柳如烟实在是体力耗费过巨,刚刚走到龙蛋附近,就倒了下去。这一倒正好倒在一根上部非常尖锐的石笋上。
不知怎地,这支石笋的底部非常脆弱。
如烟的身体撞上石笋之后,竟然把石笋撞断了。断了的前半截石笋倒了过来,石笋尖直接扎到了龙蛋上。
“砰”地一声,龙蛋被撞了个窟窿!
没等反应过来,龙蛋被撞,猛地伸出许多洁白细腻如蚕丝一般的触须。
不到眨眼时间,“蚕丝”就将三人包裹在里面,像是一个巨大的蚕茧。
采薇不断地手扯脚踢,可这“蚕茧”韧性极强,根本就无从破坏。反而是这么一阵折腾,蚕茧滚动起来。
没多久蚕茧突地一弹,采薇感觉自己身子漂浮到了半空中。紧接着蚕茧非常急速地下坠,似乎从悬崖跌落。
她们感觉心脏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没过多久,蚕茧又似乎撞到了什么柔软的东西上面,继续上下弹跳好几次。
这时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水声,于是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之前三人在洞里听到过地下河流动的声音,但一直没去察看,应该是被蚕茧裹着掉进了水里。
蚕茧在湍急的地下暗河中随波逐流,一路冲将下去。
三人被颠簸得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在水里漂了多久,蚕茧终于慢了下来,最后停住了。又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人感觉蚕茧似乎被一股外来的力量牵引着移动。
与此同时蚕茧外面传来了人声:“这是个啥玩意啊?”
三人异口同声地叫道:“救命啊!”
没等她们叫第二声,外面也传来叫声“救命啊,妖怪!”原来,外面的人听到这个奇怪的蚕茧里面传出人生,自然以为是妖怪了。
采薇急得大叫:“我们不是妖怪!我们是人,被困在里面了!”
片刻后外面才传来小心翼翼的脚步声。
双方对话了一阵之后,外面的人就展开了营救行动。先是手扯,又是火烧,然后就是刀割,完全没用。
外面的人说道:“你们等着,我去叫我祖母来,她老人家一定有办法。”
片刻后,外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这是天蚕丝,当然不惧刀兵水火了。”
先前那个声音说道:“祖母,那怎么办呢?”
苍老声音说道:“只须找到线头即可。”
三人在里面听到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之后,感觉蚕茧越来越透光了。最后,外面的光线透了进来,然后就看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手里正不断的绕着蚕丝。
回头望去,身后是一泓碧绿的潭水,面前是一片翠绿的竹林。
561. 说一下尊夫名讳1
竹林中,隐隐能看到一座竹屋。
竹屋顶上,正升起袅袅炊烟。
顺着炊烟望去,远远的夕阳如血。
好一副宁静的画面。
不过她们现在却没有过多的心情欣赏。柳如烟不断拍着胸口,终于死里逃生了。
采薇最先反应过来,连忙道谢:“多谢婆婆相救。”
老婆婆上下打量着她们问:“你们是谁?怎么会在天蚕茧里面?”
采薇答道:“我二人是外地来的,这个小伙子是本地农民。”
老婆婆也不再多问,开口说道:“先回屋吃点东西再说吧。”
将三人带回到竹屋,一边吃饭一边又聊起来。
老婆婆把这里介绍了一番。
听完之后,采薇和如烟相互望了一眼,采薇惊讶得吐了吐舌头。
这里竟然是西山的北麓!
也就是说,她们三人从西山那边穿到了这边。
于是三人也把自身的经历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老婆婆突然叹道:“真是万万想不到,死地居然是活地。如果早知道,我家那老头子就不会……”
说到这里,伤心的抹了抹眼泪。
采薇她们开解了好一阵之后,老婆婆片刻后才又开口说了起来。
她的丈夫就是死在蝙蝠洞。如果当年知道蝙蝠首领飞出来的地方才是生门,也就不会惨死于蝙蝠之手了。
采薇一面安慰着老太太,同时心里也暗暗警觉起来。
这里是西山北麓,之前老婆婆丈夫不知道这么一条通道,那么要想进到蝙蝠洞,就必须翻过这么大的一座山,而且要能找到残月谷,再找到进去的入口。
可是残月谷里一直有黄善把手着,而且入口是一处极其隐秘的所在,他是怎么进去的?
那么是不是说,老婆婆丈夫也和王世充他们是一伙的?采薇也想了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老婆婆的丈夫能趁黄善守护松懈之机偷偷摸进去。
可随后仔细一想,也解释不通另外一个事情。那就是既然他已经死在蝙蝠洞里,老婆婆又是怎么知道他怎么死的?
即使先不去想这个问题,就眼前的情况,都不得不令人警觉。
老婆婆救她们的时候,脱口说出“天蚕茧”。她们专程来找炎帝珠,事前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一个乡下农妇又是如何知道的?
还有一点,从她说话的口气中不难听出,不论当年她丈夫是怎么进去的,但绝对不是无意,而是专门进去寻宝的。
也就是说,老婆婆夫妇两人都不是普通人。
老婆婆似乎也看出了她的疑惑,于是说道:“明人不说暗话,不如咱们都敞开了说吧。”
采薇笑道:“多谢婆婆,我们也不知该如何说起。要不这样,您问我们答。但凡我们知道的,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老婆婆笑了:“姑娘也是个直爽人。那我就问了,你们两个弱女子,为何跑到这里来?”
采薇答道:“我们是来找一颗珠子的。”
如烟补充道:“因为我们需要那个给我们丈夫治病。”
听到这里,老婆婆眼里放出精光:“可否方便说一下尊夫名讳?”
采薇和如烟对望一眼,异口同声地答道:“于奇正。”
老婆婆脸色大变:“果然是他!”
562. 知道自己想错了2
采薇二人心中一凛。
要说在荆州或者竟陵,民间百姓知道曌建集团和于奇正并不为奇。可这里距离那边好几百地,又是消息闭塞的山区。
山区都还不说,看着竹林竹屋,老婆婆和外界的联系也不会多,怎么提到于奇正会是这种表现?
老婆婆笑了起来:“既然是于总都料的两位夫人,那就免了许多口舌。”
二女心中更是奇怪,这话什么意思?
“我们夫妇都是唐五的手下。”老婆婆沉声说道。
“啊?”采薇她们都惊叫了起来。
老婆婆摆摆手,示意她们不用紧张,然后又说了起来。
唐五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光复梁国,这些采薇她们也都知道。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萧铣手下的一些遗老遗少便都加入了进来。
有一天,唐五告诉她们夫妻,在西山里有一条龙脉。其中埋藏着当年炎帝留下的一本经书,里面记载着炎帝的终身所学。
如果得到这个,复国指日可待。而唐五经过多方打探,得知有一条通往龙腹的地道。但密道具体在那里,就需要人寻找了。
夫妻两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之后,便来到了此间。
听到这里,采薇忍不住插口打断:“经书?可是我们得到的消息却是一枚宝珠啊。”
老婆婆摆摆手,示意听她讲完。
接到任务后,夫妻两并没有贸然到处找密道,而是又进行了相关调查。
机缘凑巧,也被他们查出了不是什么经书,而是炎帝珠的信息。
当时他们以为,应该是唐五得到的消息有所偏差,所以也没往深处想。
唐五派人来催过他们几次,都被老婆婆的丈夫以“还没找到密道口”为由拒绝了。
再后来,他们的内部就出了内讧。
在唐五集聚这些人里面,其实又分为两派。
其中一派是坚定的萧家拥护者,所以必须要拥戴萧家的后人。
而另外一派则是唐五的嫡系,这些人不过是打着“为梁国复国”的幌子,拥戴唐五起事。
最开始的时候双方的矛盾还没那么突出,可后来矛盾越来越大。
事情是这样的。
唐五打着为梁国复国的旗号,依靠萧铣的遗老遗少,组织迅速扩大。
组织扩大之后,唐五就开始重用手下的嫡系,打压老资格的“铁杆萧家支持者”。
后来组织内部开始出现质疑唐五行的是曹操之事的声音,这又遭到了唐五进一步的打压。
再后来,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最后已经是水火不容。
这时候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些铁杆萧家支持者中,有人觉得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认为与其像现在这样,干脆鱼死网破,谁都不好过。于是决定去官府告发唐五。
唐五本身就是公门中人,这些年更是在官府底层官吏中秘密发展了自己的人,所以这个消息被截了下来。
这样就引发了一场大清洗,铁杆萧家支持者们被用各种方法屠杀殆尽。
而这夫妇二人内心中实际上也是“萧家支持者”,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表现的并不明显,看上去就是中立派。
当时他们心想,估计这也就是之前唐五能告诉他们这个秘密并派他们来执行这个任务的原因吧。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想错了。
563. 没什么好怕的了3
得到唐五大规模清洗的消息之后,夫妻两就商量了起来。
他们加入组织是为了光复梁国,如果不是萧家正统即位,那他们现在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现在唐五还没清洗到他们,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之前是中立派,唐五可能会认为属于是可以发展成自己人的类型。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因为现在组织内部大乱,唐五一时之间还没想到地处偏远位置的他们。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用不了多久肯定会派人来。以唐五的性格,多半会派人将他们灭口,派上自己人来执行这个任务。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趁还没派人来之前,赶紧逃离这里;第二条就是铤而走险,抓紧进洞找到宝物。
一旦宝物在手,无论进退都有了资本。
逃离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且不说能逃到哪去,当时他们的儿子儿媳刚刚生下一个孙子,也就是在河边发现采薇她们的那个小孩。唐五耳目众多,这么拖家带口的不一定能逃脱。
所以夫妻两最后决定,冒险进洞去寻找炎帝珠。
有一件事夫妻二人骗了唐五,事实上他们不仅找到了密道,而且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之所以没告诉唐五,除了早就对唐五的狼子野心有所察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对唐五当时和他们说是“经书”起了疑。
密道并不是那么简单。从北麓这边进到山腹内后,便发现里面的洞窟密如蛛网。
老婆婆的丈夫是一个谨慎的人,用了蚂蚁搬家的方法。每次都只是前进一小段路并沿途做记号。
天长日久,终于发现了那条能进去的路。
原本准备再一点点的往前探索,但眼下的情形已经容不得他们再继续等了,所以这次夫妇两直接进去了。
想不到的是,在洞中遇到了成群的红眼蝙蝠。
危难之间老头子用身体挡住洞口,让老太太有时间从原路逃了回来。而他自己,就葬身在蝙蝠洞中。
从山腹出来之后,老婆婆发现儿子儿媳已经被人杀死,孙子也被摔在地下一动不动。
老婆婆一番抢救,将孙子救了回来。估计是当时被摔晕了,杀手听不到孩子哭声便判断已经死了,所以捡回一条命。
老婆婆万念俱灰,独自抚养孙子。除此之外就是每日里吃斋念佛,了此残生。
采薇他们听完之后,气得不断骂唐五那些畜生不如的东西,并告诉老婆婆现在曌建技统局的人已经去追捕唐五,一定会把那个畜生绳之以法的。
众人又叹息了一阵之后,何祥生突然问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边去啊?”
采薇二人知道,听到老婆婆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又想到了惨死的翠花和自己的孩子,现在肯定是报仇心切。
老婆婆说道:“如果你们着急的话,倒是可以从我们发现的那条密道进去的。”
何祥生苦着脸说:“那怎么行?里面那么多吸血蝙蝠。”
老婆婆回答:“我们上次是不知道,所以才着了道。那些蝙蝠怕火。你们只要带足够的火种,应该就没事的。”
三人一听,这倒真是个这样。既然有了对付蝙蝠的方法,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564. 感叹造物的精妙4
从老太太口中得到了密道的路,再三答谢之后,决定事不迟疑立即出发。
因为现在不仅要去找到炎帝珠,还要帮何祥生报仇。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
王世充他们口里的“三日之约”,必定藏着什么阴谋诡计。不搞清楚这一点,就算得到炎帝珠了也不那么容易离开。
从北麓这边进到山腹中的入口极为隐蔽,若不是老婆婆指点,绝对发现不了。
进去之后就发现,和之前从那边进来的情形差不多,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蛛网状的通道。好在有了老婆婆的指点,走不多远就有她们之前做下的记号。
顺着记号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眼尖的何祥生指着前面叫道:“红眼蝙蝠!”
采薇二人抬眼望去,果然看到远远的有一些小红点。
如烟皱眉说道:“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这里虽然复杂,但好像和我们之前进来的那里一模一样啊?”
采薇点点头:“我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这样证明应该是对的。”
何祥生抢着问道:“为什么?”
采薇反问道:“你还记得我们从那边进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山谷吗?”
何祥生答道:“当然记得了,怎么了?”
采薇说道:“当时我就非常惊讶。释然经过了人工修整,但至少本身的主体就非常相似。”
如烟说道:“没错。当时我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能让两个山谷如此相似。”
采薇摇了摇头:“这其中另有奥妙。”
如烟和何祥生立即问道:“什么奥妙?”
采薇答道:“以前我听爹爹说过,风水之事非常奇妙。这世上有一种龙脉,里面的各种天然洞穴,都是两两相对一模一样。”
如烟立即明白了过来。
采薇的意思是说,之前她们见到的一模一样的山谷,当时的想法就是偶然为之。如果按照采薇这个说法,就是龙脉的神奇之处。
所以不仅是她们进来之处有两个一样的谷口,这山腹之内的也都是两两相对。当下不由得又是一阵感叹造物主的精妙。
这么一边说这话,一边继续向前走。由于这次已经有了充足的火把之类的燃烧物,又知道那些蝙蝠惧怕火光,三人心里虽然有些发毛,但也不至于过于害怕。
直到走到蝙蝠集中的地方,三人心里才紧张起来。
何祥生走到前面,拿着手里的火把朝近处的蝙蝠试探着挥舞。
果然,老婆婆没骗她们。只要火光一接近,蝙蝠就会飞得远一点。
这时,三人看到和上次一样,远处那两个红点迅速地接近过来。
电光火石之间,采薇脑子里突然一个激灵,开口大声叫道:“不好,快撤!”
虽然不解其意,但两人对采薇的判断十分相信,于是一句话也不说跟在采薇后面往回跑。
跑了好一阵之后,如烟才气喘吁吁地边跑边问:“采薇你发现什么了吗?”
采薇叫道:“蝙蝠是瞎子,根本不可能怕光。”
听到她的话,何祥生停下了脚步:“哎,你是不是太紧张了?它们不怕光,可是难道感觉不到热度?”
如烟则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采薇,你是不是发现了其他的问题?”
采薇点点头,脸色非常难看。
565. 龙蛋的那个洞中1
采薇确实想到了一件事:老婆婆的话中有个很大的漏洞!
按照老婆婆的说法,唐五派杀手来杀了她的儿子儿媳。
可这中间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唐五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她们夫妻两。
也就是说,并不是泄愤。
那么既然目标是她们夫妻两,杀手怎么会只是杀掉她们儿子儿媳就离开呢?
就算当时有什么变故不得不离开,事后也不可能不派人来继续寻找炎帝珠。
还有,从老婆婆这个角度来看,不管再怎么心如死灰,为了孙子的安全,也绝对不可能继续住在这里!
也就是说:老婆婆对她们说了谎!
随即采薇就想到眼前另外一个问题:刚才那些蝙蝠,用火把靠近的时候,只是稍微退了一点点。如果是真的怕的话,就会像丛林里的那些野兽,感觉到火之后就会远远地躲开。
但是刚才那些蝙蝠的举动并不是这样的,更像是扑火之前的飞蛾,会在火光前试探一阵,然后离开一点距离,最后猛地一下子扑上来!”
何祥生忍不住问道:“那它们在等什么?”
问完这句话之后,三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惊惧。
它们在等蝙蝠首领的命令——之前在那边就是这样的!
想明白这一点后,三人加速拼命地朝前跑。
可是尽管已经尽力了,但怎么也没有蝙蝠飞得快,已经有蝙蝠追了上来。
何祥生现在跑在最后面,听到声音赶紧把火把对着身后一挥舞,正好打在一只蝙蝠身上。
终于发现一个好消息:这些蝙蝠虽然不怕,但是被火烧着之后还是会被烧死。
不过,现在蝙蝠少还好办,若是后面大群的追上来,也就不好办了。
采薇突然叫道:“把所有的火把全部堆在这里!”
另外二人当即反应过来了,她的意思是就在这里筑一道火墙,暂时阻隔住后面的蝙蝠群,然后趁这段时间,能够逃回来的那条通道里。
好在之前来的时候老婆婆说多带引火之物,他们进来是带了大量的火把,一直是何祥生背在背上,现在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火把全部架在一起,何祥生连身上的外套都脱了下来。
采薇和如烟用手里的火把胡乱挥舞着,何祥生点燃了地下的火堆之后,三人赶紧继续逃命。
火焰燃了起来,他们都闻到身后传来的那些蝙蝠被烧焦的难闻的气味。
跑在最前面的采薇一下子呆在那里,她发现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通道内的记号没了!
最开始开始还以为是偶然,会不会是进来是谁的袖子无意中擦掉的。但很快她们就发现,所有的记号全部都不见了。
采薇对老婆婆的怀疑得到了印证。
好在那些蝙蝠应该就是守护那个洞口,他们进到这个通道后没有再追进来。
三人在一起,把所有的事情捋了一捋。
以他们在山洞中的所见,以及之前王世充和黄善守在这里,还有北麓的老婆婆这些情况来看,炎帝珠在这里的可能性极大。
那就是说,他们确实进入了龙腹最中心处。
由此可以推断出,炎帝珠是在龙蛋的那个洞中。
566. 杀人灭口的毒计2
之前她们在那个洞中停留的时间也不算短,最核心的部位就是发着绿光的龙蛋了。
所以如果炎帝珠在这里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藏在龙蛋之中。上次被天蚕丝包裹成了茧子,那么那些天蚕丝应该是炎帝珠的保护措施。
目前的局面是,那个老婆婆故意将她们引进来,然后擦掉记号,让她们陷在这个迷宫中。
也就是说,那个老婆婆是要把他们置入死地。
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妙。首先,能不能找到进来那个入口就很难说。其次,即便费劲千辛万苦找到入口,也很有可能被堵死了。
这就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老婆婆想害死她们的动机是什么?这是一个要害问题。
如果老婆婆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她们在蚕茧里的时候,直接不去救就好了。也就是说,至少在救她们之前,老太太是没有起杀心的。
当然,还有种可能就是要从她们口里知道里面的情况,这里先不考虑。
就一种情况来看,就得问一个问题了:老婆婆是什么时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要谋害她们的呢?
采薇缓缓呼出一口气之后说道:“我听万局长说过,他们分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排除法。咱们也照这个方法试试吧。”
通常来说,杀人动机只有两种仇杀和谋财。
先说谋财。她们身上并没有什么财物,而且就算有,也没必要用这种方法。
那么能不能把这个“财”理解为炎帝珠呢?
这也不对。
首先,采薇她们并没有得到炎帝珠。
如果因为谋财而害命,那么肯定要首先看到“财”,至少要确认财宝在被害人身上,才有可能下手。
再来看看仇杀。
仇杀又可以分为情杀、冲动、过失、宿仇等等。
情杀、冲动和过失这些首先可以排除掉。她们之前和老太太没有任何交集,双方之前也没有什么仇恨。
难道是宿仇?有可能。
老婆婆是唐五的手下这一点没说谎,不然她也编不出唐五这个人,更没有知道于奇正的渠道。最有可能说谎的部分就是,她并不是“铁杆萧家”派系的,而是唐五的嫡系。
这么一来,要害她们的原因就明确了:阻止她们拿到炎帝珠。
但这样的话问题又来了,如果是这样,怎么会故意引他们进来困死他们而不是直接下手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如烟猛地跳了起来叫道:“天蚕茧!”
她突然记起来,老太太原本是很快速的在解开线头,但到了他们勉强可以钻出来的时候,似乎发现了什么一样,立即停住了手。然后让她们从里面出来之后也再没有去动天蚕茧。
也就是说,天蚕茧内部的花纹上极有可能是一种文字!如果把天蚕茧全部抽成丝,那些文字也就消失了。
虽然听上去匪夷所思,但是现在回顾起来,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
老婆婆原本也不知道这一点,所以那时候救她们的时候并没有起杀心。
在救她们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就想了杀人灭口的毒计。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动手而是引他们进来呢?
567. 天然通道的接口3
有两种可能。
第一,老太太并没有把握将他们杀死。反正只要把他们往龙洞里面一引,自然就能将他们困死在里面了。退一步说,即便他们能侥幸逃出升天,只要说一句“我也没想到这样”,她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第二种可能就是让她们当小白鼠,再次进来探陵。死了也就死了,如果侥幸能活着,最好是得到炎帝珠,到时候再出手抢夺。
何祥生愤愤地说道:“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心肠比蛇蝎还毒啊!”
现在虽然想明白了这些事,但对于逃出去还是无济于事。
何祥生不禁抱怨道:“这炎帝也真是的,人家埋宝物都是神神秘秘,只有一个入口。他倒好,山南一个,山北一个,说不定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入口呢。”
不说倒好,这么一说,柳如烟突然眼睛一亮。
她一直隐隐感觉到这事中间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但只是一种感觉,说又说不出来。现在何祥生这么一说,突然找到了思路。
如烟站起身用手去摸两侧的石壁,片刻后开口:“我有个想法”
采薇和何祥生急忙问道:“什么?”
如烟沉声说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之前从山谷那边进来的通道,基本上是全天然的?”
采薇点头道:“是啊,怎么了?”
如烟指着山壁说:“可是你看现在这条通道,应该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采薇也去摸了一阵说道:“还真是这样。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如烟笑道:“就是说,这是一条盗洞。”
老太太这里又说了谎。她们夫妻花了很多时间,并不是所谓的一直在里面摸索,而是一直在挖掘。
而现在这条通道,也就是他们挖出来的盗洞。
或许是他们不知道那边入口的信息,或者是知道了但是忌惮守在山谷里的王世充等人,总之他们采取了最笨也是最安全的办法——挖。
只要一直向里挖,总会挖到山腹里面的内空处。
如果这个猜测属实的话,那么还有两件事老婆婆说的有可能是假话。
第一个就是他们出去的那个竹林并不是北麓,而是和残月谷一样,也在山南!只不过为了避开王世充等人,他们在下游出找了一个定居点。
第二个谎言就是,她们并不是一家人在这里,而是另有帮手。这个山是石山,光凭老婆婆一家,想挖出这么一条通道,就算二百年都未必能挖出。
那么也就是说,要想出去其实只有一条路,就是从残月谷进来的路。
算起来距离王世充口里的三天之约的时间也快了,必须得尽快出去。
就在这时,何祥生突然惊叫起来:“有鬼呀!”
两个女人也不由得吓得一阵激灵。
何祥生指着人工通道与天然通道之间的接口处,惊恐地说道:“刚才那里,有个东西嗖地一下,就跑到外面去了!”
采薇和如烟不约而同地望向那个丁字路口。
片刻后,采薇咬了咬牙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去看看吧。”
尽管心里害怕,另外两人还是跟着一起,朝那个丁字路口走去。
不就后三人就到了丁字路口,探出头朝外望过去,什么都没有。
568. 老婆婆就是队长4
采薇不悦地说何祥生:“你是不是看花眼了?人吓人吓死人啊。”
何祥生摇头辩解:“我绝对没花眼,真的有一个东西,从这里往那边窜过去了。”
见他生言之凿凿,采薇和如烟不由得思考起来。刚才她们也就是从这里出去,然后右拐到了蝙蝠窝。
接着因为被蝙蝠追,就又退进这条通道。
通道内并没有其它的岔路,她们这么又是进又是出的,如果真是有什么东西,不可能不碰上。
何祥生恼怒地用脚踢着地下一颗小石子:“这还真是奇了怪了。”
小石子飞出去砸到旁边的山壁上,发出一声清亮的响声。
如烟眼睛一亮,对采薇说道:“你还记不记得于郎和我们说过的他们在大巫师墓里面遇到过的避难所?”
听她这么一说,采薇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两人对望一眼之后,朝着小石子的方向跑去。
从刚才石头撞到山壁上的响声听来,山壁很有可能是空的。
那也就是说,他们刚才跑来跑去时,没注意到山壁边有一处是类似于奇正他们曾经遇到过的“避难所”。
没多久她们就在山壁间发现了一道石门。
合力推开石门之后,就看到了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空间大概只能容纳下一个人。
这个“避难所”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何祥生不解地问道:“这又是干什么的?”
二女异口同声地说:“避难所。”
何祥生还是不懂:“是干什么的?”
采薇解释起来。
老婆婆夫妻是非常谨慎的人。她们挖掘到这里之后,通过回音得知,前面马上就要挖通了。
这时也不知是他们家的哪个人提出一个建议。
陵墓之类的地方都有各种机关陷阱。他们挖通这里之后,会不会遇到什么机关毒雾之类的都不是很清楚。
为保险起见,于是就在这里挖一个空间。万一接下来遇到什么情况来不及跑出去,可以先到这里躲一阵,等危险过去之后再出去。
于是他们就修建了这处所在。
这处避难所后来还真起了作用。上次他们进来被蝙蝠追击时,他们就是躲在这里逃过了一劫。而跑得最慢的老头子想必就没这么幸运,被红眼蝙蝠追上杀死了。
“你们想没想过,老婆婆这里也说了谎?”如烟问道。
“什么?”采薇二人反问。
如烟就又说了起来。
这些老头子啊儿子儿媳之类的话,都是老婆婆说的。
之前她们有推测过,老婆婆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和唐五有着血海深仇,而是唐五的铁杆嫡系。
假如真像她所说的是一家人,而且已经准备好了挖这么一个避难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只挖了够一个人容身的?至少也要挖够一家人容身的啊。
还有就是,这里这么一条通道,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短时间内可以挖通的。就算能挖通,对唐五来说,也是事不迟疑能快就快,怎么可能让一家老弱病残来慢吞吞的做这件事呢?
就算是担心王世充发现,不敢用多的人,也必定会派一个年轻力壮的小队来挖掘。
也就是说,当初就是有这么一支队伍,老婆婆就是队长。
569. 自己避难的地方1
所以当初她就修了够自己避难的地方。
采薇如烟她们进来之后,老婆婆一直在后面跟着,沿路抹去记号。
只是没想到的是,采薇他们在进蝙蝠洞前,及时反应过来,重新向来路跑回来。
为了不被发现,老婆婆就又躲进了避难所。
等采薇如烟她们走到里面之后,她就从避难所出来,朝残月谷那个方向的通道跑去。刚才何祥生看到的黑影,应该就是老婆婆了。
“追!”采薇急忙朝外奔去。
如烟一把拉住采薇说道:“别追了,追不上的。”
采薇急道:“那怎么办?”
如烟笑着回答:“我们从这边出去。”
采薇和何祥生一看,如烟指着的是他们这次进来的方向。这下可就大惑不解了,这边不是堵死了吗?
如烟笑道:“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既然是这么回事,那么老婆婆为了给自己留退路,一定不会堵死这边的出口的。”
采薇点头道:“不错。我们现在去追,肯定是追不上了。洞里面地形那么复杂,还有被陷在里面的可能。”
如烟继续说道:“如果我之前的推断不错的话,我们只要从这边出去后,顺着竹林往上游方向走,应该就可以再到谷口。”
采薇二人听她这么一说,当即什么话也不说,在后面跟了上来。
半个时辰后,三人终于走出了洞口,回到了竹林处。
向外走了一大段路,遇到路人一问,此处果然是在西山以南。见推断没错,三人不免精神一振,快速向上游走去。
残月谷。
王世充负手而立,望着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长叹一声之后自语道“也该了结了。”
站在他身后的黄善应道:“是啊,想到能在我这辈身上了结此事,也算是够了。”
王世充说道:“只有来人出示信物,咱们方可移交陵地。”
黄善问道:“大王,我怎么都想不通。按说我们守护的就是龙腹里面的炎帝经。可是需要出示的信物又是炎帝经。没有炎帝经,我们不可能放人进去。人进不去就拿不到炎帝经。这不是一个死结吗?”
王世充摇摇头:“这个我也想不明白。但是既然是这么个安排,就一定有中间的道理。”
黄善更加不解地说:“还有,如果已经取得了炎帝经,这个领地就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那来人又有什么必要和我们移交呢?”
王世充沉吟道:“先不管这么多了。反正今日终于可以一睹庐山真面目了。”
黄善又问道:“对了大王,都怪我疏忽。现在那三人不知所踪,我们该怎么办?”
王世充摇摇头:“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今日与来人办好移交,咱们就算功德圆满了。对了黄善啊,这件事了结之后,你想去哪里?”
黄善咧开嘴一笑“我能去哪里?大王您去哪我就跟着去哪呗。”
王世充目光移到黄善身上,看着他斑白的双鬓,不由得感慨万分:“黄善,你也老了。”
想到二人在这里这么多年,不由得一阵酸苦。
王世充又叹了一口气“你还是去找个人成个家,让你们家血脉延续下去吧。”
570. 巨大洁白的茧子2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从草屋中走了出来,手里提着一个巨大洁白的茧子。
王世充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来的人居然是从里面出来的。
黄善抢先走上前去问道:“来者何人?”
老婆婆答道:“来和你们了结夙愿的人。”
前几日,两个劲装打扮的中年人来到谷中。
尽管是一副行商打扮,但王世充一眼就看出他们武功不低。
来人操着标准的官话,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三日之内,信物将至。百年夙愿,就此了之。”
真正的信使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王世充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但怎么也想不到,是眼前的这样一个老婆婆。
但既然事已至此,还是开口问道:“请问炎帝经何在?”
老婆婆扬了扬手里的天蚕茧说道:“这便是了。”
王世充缓缓说道:“可这并不是什么经书啊?”
老婆婆嘿嘿冷笑起来,声音突然间如金属般刺耳,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尔等可曾见过《炎帝经》?”
“吾等从未入洞,当然未曾见过炎帝经。”王世充只得老实回答。
“既然没见过,凭什么说这不是?”老婆婆冷哼道。
“《炎帝经》乃炎帝所著,记载破天下邪物之书,如何是一个茧子?”王世充问道。
“无知!”老婆婆语气中满是鄙夷:“我且问你,上古时期,何来纸张?且莫说纸张了,就连竹简记事都不曾有。”
王世充立即语塞。
老婆婆继续说道:“我今日前来履约,你们若是无法证明此物并非炎帝经,即当就此移交,说出五色土之处。”
这番话说得王世充哑口无言,没见过《炎帝经》,确实不知道实物是什么。若自己无法证明是假的,又拒绝接收,那就有违背誓约之嫌。
只是现在心中有个很大疑惑。按道理说,炎帝经已是天下至宝,来人已经得到此物,却偏偏还要来交换,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五色土比炎帝经更为重要。
想到这里,王世充说道:“不错我无法证明这个是假的,但你也无法证明是真的。委实此事太过重要……”
老婆婆冷哼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手一抬,一串烟花飞上半空。
片刻后,十来个劲装大汉出现在附近,为首的正是之前来通报的那两个中年人。
王世充脸色大变,来的都是身手矫健之人。没有一个不是强手。
老婆婆说道:“看来你是想违背誓言了。”
王世充昂然道:“不敢!事关重大,本王不得不谨慎一些。若是想凭强的,在下二人不是你们对手,但你们恐怕也阻止不了我们自尽!”
见到二人满目决绝之色,老婆婆也知道,继续强逼也没什么用。当即冷冷一笑,将手中天蚕茧丢了过去:“好吧,那就让你亲眼见见,免得你还有托辞。”
王世充接过天蚕茧,疑惑地望着老婆婆。
老婆婆继续说道:“看茧子里面。”
王世充道:“我看过了,什么都没有。”
“是吗?”老婆婆继续冷哼一声:“你伸手进去摸摸。”
王世充半信半疑地伸手进去摸了一会儿,脸色大变。
蚕茧里面凹凸不平,若是仔细摸去,里面那些凹凸就是一些似图案的符号。
571活葬生母得天下3
老婆婆面色更加阴冷:“怎么?难不成你还想偷学炎帝经吗?”
王世充急忙把手缩了回来:“在下不敢。”
老婆婆说道:“那还不说出五色土所在?”
王世充再没有任何可推脱的,只能回道:“五色土就在龙蛋之下。”
老婆婆脸色也是一遍,似乎也没想到会在那个地方。
但转念一想,这个设计确实绝妙。若是有人不是通过守陵人,即便进去得到了炎帝经,也怎么也想不到得再进去一次,才能到五色土处。就像把一堆金银珠宝藏在一个柜子里面,小偷进去拿走了金银珠宝,但怎么也不会想到,更重要的东西在柜子下面的地窖里。
如此一想通,一切便顺理成章了。
这时,劲装大汉上前拱手行礼:“老夫人,时辰到了。”
精壮大汉抬手时,露出了里面袖口的标志。
王世充心里一个咯噔,终于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这些劲装大汉,全部都是大内高手!
老婆婆点了点头,默默地念着佛经。
这时,四个大汉抬过来一具棺材。
老婆婆抬脚跨进了天蚕茧之中,几个大汉将她放进了棺材。
黄善一下冲上前去:“你们这是干什么?老人家还精神着,怎么能下葬呢?”
为首的劲装大汉一脚便将他踢得飞了出去:“若再不滚,杀无赦!”
王世充一下子全部明白过来了,他想起了这件事的起源。
当年炎帝就是把黄帝的先人,葬在五色土之中,借风水之力,打败了蚩尤。
而这些人之所以得到炎帝经之后,却借此换的五色土所在,所谋甚大。
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大内高手,也就是说,这事已经牵连到了最上面那个层次的争斗。
而这个老婆婆,绝不是什么普通人,肯定是某个权势滔天之人的生母。
自身活葬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得到——整个天下!
想到这里,王世充浑身冷汗汩汩而下!
自己虽然知道所守护之物事关重大,但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
看到王世充脸上的表情,为首的劲装大汉也猜出他应该是想到了这一层。当即冷笑这说道:“若不是老人家逼我等立下重誓,不得无故伤害守陵人,尔等早已身首异处。不过,若是还不知好歹,就不能算是我等违背誓言了。”
王世充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天下竟有如此荒唐之事,亲生儿子竟然让自己的亲生母亲活葬!
为首的劲装大汉继续说道:“当年的誓言里,并无不得下葬活人之规定吧?更何况,守陵人不得干涉履约人的行动。”
残月居士点点头,事实确实如此。
不过,自己眼睁睁地看到,为了帝位连其生母都能活葬的残酷事实,心里还是不太能接受。尽管王世充本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是想着那个位置,但是这么多年来,看到国泰民安,也慢慢体会到百姓的辛苦。试想这种不顾人伦活葬生母的人,将来若真做到帝王宝座,天下苍生不知道要受多少苦难。
为首的劲装大汉似乎也心有所悯,微微一叹说道:“何况你也看到了,此事完全是老人家自愿的。老人家为了天下苍生,成就后代之大业,甘愿如此,将来必如愿登临西方极乐世界。”
572.大内高手不畏死4
王世充心中不免一阵难过,想不到自己这个恶人,最后却等来一个大奸大恶之徒。
棺材盖已被订上。
为首的劲装大汉说道:“好了,现在你们只需带我们到五色土之处,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王世充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不敢违背誓言。长叹一声之后,当先带着众人走进了草屋。
采薇她们赶到谷里的时候,正好看到这群人走进草屋的背影。
她一把按住准备冲过去的何祥生,说道:“等等,咱们先不要打草惊蛇。”
何祥生随即明白过来了她的意思。
来到这边,并没有看到那个老太太,而是多了这么一群人,似乎还抬着个什么东西,不过远远的看不清楚。还有,他们现在全部一起又进去山洞干什么呢?没搞明白前,确实不宜轻举妄动。于是三人蹑手蹑脚地偷偷跟了上去。
半个时辰后,劲装大汉一行人已经到了蝙蝠洞。
在蝙蝠首领的号令下,蝙蝠们纷涌而至。劲装大汉首领冷笑一声:“就凭你们这些扁毛畜生?”
大内高手们每个人手里都举着火把,照得石壁里面灯火通明。劲装大汉首领一声令下,大内高手们手里的暗器如雨点般激射而出,飞过来的蝙蝠纷纷跌落在地下。
但很快大内高手首领脸上就变了颜色。飞过来的蝙蝠越来越多,而且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大内高手首领阴沉着脸说道:“上!”
语音刚落,一个大内高手脱众而出,直接向前冲去。
周围无数的蝙蝠立即围了上来,将他团团包裹在一起。
这个大内高手就像一个浑身长满蝙蝠的怪物一样,根本看不出里面是一个人。只听得一声爆喝,这个大内高手毕生功力运了出来,整个人爆炸了!浑身的的血肉变成了一颗颗黄豆大小的肉团,像无数的的暗器朝四周飞舞。不仅附在他身上的蝙蝠,方圆三丈之内的蝙蝠纷纷被这个大内高手的皮肉击中,全部掉到了地下。
王世充看得心惊肉跳,怎么都想不到,此人竟然悍勇至此。更令他想不到的是,紧接着又一个大内高手冲了过去,等到身上挂满蝙蝠之后,如同前面一个人一样,运起内力,整个人完全炸开。
世上顶尖的武林高手,以自身做暗器,所飞出的皮肉暗器何止万计?蝙蝠虽多,但一次就是背成千上万的消灭,也受不了。等到第五个人肉暗器全面开花,蝙蝠洞里的蝙蝠已经所剩无几了。
大内高手首领盯着蝙蝠首领的两只红眼睛,恶狠狠地说道:“继续来!”
话音刚落,又一个大内高手朝前冲去。
这个高手没有爆炸。
因为他冲过去的时候,蝙蝠首领发出一声尖锐的唿哨,所剩无几的蝙蝠跟着它,迅速向黑暗里面遁去。不到半柱香时间,所有的蝙蝠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饶是大内高手首领心硬如铁,这一刻也难免潸然泪下。他走上前去,将同僚的骨头抱在一起,抬头叫道:“岂曰无衣?”
剩下幸存的几个人同时念了起来:“与子同袍。”
大内高手首领继续悲怆地叫道:“岂曰无衣?”
其它大内高手叫道:“与子同泽。”
大内高手首领泪如雨下:“岂曰无衣?”
其它大内高手咬着下唇吼道:“与子同裳。”
大内高手首领说道:“兄弟们,继续前行。”
其它大内高手躬身应道:“喏!”
573. 一个匹夫的责任1
王世充当然知道大内高手首领念的是《诗经》里面的《无衣》。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诗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
这首诗用在现在这个时候,很是有那么一点贴切的意思。
王世充叹了一口气说道:“诸位奋不顾身,勇则勇矣。不过,这样做值得吗?”
为首的劲装汉子答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可你们是为国家吗?”王世充忍不住出口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能让自己生母活葬的人,即使阴谋得逞,将来也是一个暴君!”
“住口!”为首的劲装汉子喝道“这不关你的事。”
“既然你能说出,这句话,那我也有一句话要说。”王世充答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是为百姓谋福利,而不是为某个人!”
为首的劲装汉子冷哼一声说道“你待如何?”
王世充答道:“带你们进来,是因为不敢违背誓言。但阻止你们做这种窃国之事,却是每一个匹夫的责任!”这句话一说出来,其他劲装大汉也都停止了动作,转身望向王世充。
一直没说话的黄善,上前挡在王世充身前半步,场面立即剑拔弩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