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优柔寡断的万历老兄
朱翊镠眨巴着眼睛,趁李太后不注意,轻轻碰了碰万历皇帝,小声问道:“皇兄,需要帮忙?”
万历皇帝也同样先看了李太后一眼,见李太后正在赏灯猜谜,这才对朱翊镠小声说道:“皇后在,皇兄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还是由皇弟来说吧。”
“我来说?要我说什么?”朱翊镠明知故问。
万历皇帝有点儿不好意思,看吧,他就是优柔寡断的性子。
万历皇帝扭扭扭捏捏欲掩还羞地道:“慈宁宫宫女的事。”
朱翊镠听了又摆手又摇头,笑道:“不行不行,皇兄自己做的事儿自己去说,这叫敢作敢当。”
“那皇弟须得在我旁边。”
“这个没问题。”朱翊镠不假思索答应,继而又补充道,“适当时候我肯定还会帮衬皇兄一两句的。”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看上去依然有点犹豫不决的样儿。
朱翊镠笑问:“皇兄,你都犹豫半个多月了,为什么突然又决定要告诉娘亲呢?”
万历皇帝幽幽回道:“查了《起居注》,确实有载,赖不掉的。皇弟不是说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吗?看,娘亲那么高兴!”
此时,李太后正在王皇后的陪同下猜灯谜,目光不在这边。
朱翊镠竖起大拇指:“皇兄,这就对了嘛!还是那句话,我保证娘亲不会骂你,反而会赏你。”
“那,走吧!”万历皇帝终于看似下定了决心。
哥儿俩凑到李太后身边。
只是朱翊镠像个孩子似的,活蹦乱跳速度很快,而万历皇帝慢腾腾的跟在后头。
朱翊镠一上去便挽着李太后的胳膊,关切而顽皮地问道:
“娘,逛得累不累?”
李太后挺了挺她那曼妙的身姿:“平常宫里活动少,确实有点儿累。”
这时,万历皇帝才走过来。
朱翊镠冲他直眨眼。
然而,万历皇帝却像做贼心虚似的装作没看见。
从多处细节都可以看出,万历皇帝优柔寡断的性子,身上就是缺乏那股子刚劲儿。
朱翊镠想,这或许与万历皇帝自小接受的教育有关。
虽然万历皇帝也像他祖先一样坐到皇帝的宝座上,但他的职责和权限已经与前代皇帝有所不同。
他的祖先,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他却是在他的臣僚教育下长大。
也就是说,万历皇帝的职责范围都是被文臣所安排的,他的感情更需要抑制。
大明设立了作为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后来又创立了内阁制,发展到万历年间早已成熟。
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个性情平淡的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其任务是在他们的争端无法解决时做出强制性的仲裁。
而且在仲裁争端中最好不挟带皇帝个人的嗜好、偏爱、情感……
说白了就是,皇帝最好是个没脑子的人,这样更足以代表天命。
这种关系,已由万历皇帝的曾叔祖弘治皇帝做出了榜样。
弘治皇帝越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越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
但其实,谦抑温和的性子并不是一代明君的标志。
严格意义上说,明朝只有两个皇帝做得好:一个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个是明成祖文皇帝朱棣,而他们两个性格都不温和,都有果决甚至是狠毒的一面。
万历皇帝显然难以企及。
见万历老兄过来也不搭话,朱翊镠实在受不了那磨磨唧唧拖泥带水的性格,只好主动提醒:“娘,皇兄有话要对你说。”
李太后立马道:“是吗?钧儿有什么话要对娘说?”
万历皇帝浑身一颤,脸色一红,忙回道:“没,没,哦,有,有……”
朱翊镠咧嘴一笑,心想真没用!搞不懂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老兄不喜欢与王皇后亲热,这在宫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宫里的人都知道,因为这件事,李太后还出面调解过。
可万历皇帝明里谨遵母命,回去还是我行我素,宁可晚上与下人躲在东暖阁里玩牌,也不肯回坤宁宫与王皇后同房。
李太后将脸上的笑容微微收了一收,说道:“钧儿,娘讲过多少回,男子汉大丈夫不要犹犹豫豫,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到底有还是没有?”
“娘,孩儿……”万历皇帝吞吞吐吐。
看着真累!
朱翊镠只好附在李太后耳边告知:“娘,你新年的愿望不是抱孙子吗?皇兄争气,有了。”
李太后顿时喜不自禁,还怕听错了,“镠儿,你再说一遍。”
“皇兄有孩子了。”
“真的?”
“千真万确。皇兄已经对我坦诚过了,但怕娘亲责骂,所以……”
“骂他作甚?”李太后激动得脸色通红,迫不及待地抢断,瞧见大儿子一副窘态,便断定小儿子肯定没说谎。
“钧儿,你过来。”李太后给了万历皇帝一个眼色,将他叫到一边儿,有意避开王皇后。
以李太后的精明,当然立即能够猜到,如果有孩子,那孩子肯定也不是与王皇后的,不然儿子不会那么局促。
况且她还记得小儿子在她面前隐隐好像提过这一茬儿。
朱翊镠也跟了上去。
李太后盈盈一笑:“钧儿,老实与娘交代。”
见娘亲高兴,万历皇帝才唯唯诺诺地道:“娘,孩儿一时冲动,与慈宁宫的侍女,王淑蓉……求娘不要惩罚孩儿。”
“本宫的侍女?”李太后一愣。
“是。”
“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冬天,已经有,有两个多月了。”
“好哇好!”李太后话里带着几分讥诮,“瞧你这副样子,和你死去的父皇一模一样,烂在锅里的肉不肯吃,偏偏到处捞野食儿,居然捞到娘亲慈宁宫里来了。”
“娘,孩儿只,只是一时糊涂。”万历皇帝吓得支支吾吾退后一步。
李太后一愣,旋即明白大儿子把她的意思理解错了,忙道:“娘亲也不是怪你。”
朱翊镠忙帮衬道:“娘,你说过要奖赏皇兄的哦。”
“走,随娘回宫。”得知这个消息,李太后哪还有心思赏灯猜谜?她恨不得立即飞回慈宁宫,找宫女王淑蓉求证。
朱翊镠屁颠屁颠地挽着李太后的手去了。
万历皇帝正要跟来,被李太后制止:“钧儿,鳌山灯会,你得与民同乐,等娘传话通知你吧。”
万历皇帝立即止步:“是,娘。”
朱翊镠扭头做了个鬼脸,然后再次竖起大拇指。
造人这事儿,必须点赞,多不容易!
回宫的路上,李太后脸上的喜庆劲儿依旧没有消散,喃喃地道:“也不知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朱翊镠问:“娘亲希望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当然希望是男孩儿。”李太后脱口而出。
重男轻女啊!
第078章 优柔寡断的万历老兄
朱翊镠眨巴着眼睛,趁李太后不注意,轻轻碰了碰万历皇帝,小声问道:“皇兄,需要帮忙?”
万历皇帝也同样先看了李太后一眼,见李太后正在赏灯猜谜,这才对朱翊镠小声说道:“皇后在,皇兄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还是由皇弟来说吧。”
“我来说?要我说什么?”朱翊镠明知故问。
万历皇帝有点儿不好意思,看吧,他就是优柔寡断的性子。
万历皇帝扭扭扭捏捏欲掩还羞地道:“慈宁宫宫女的事。”
朱翊镠听了又摆手又摇头,笑道:“不行不行,皇兄自己做的事儿自己去说,这叫敢作敢当。”
“那皇弟须得在我旁边。”
“这个没问题。”朱翊镠不假思索答应,继而又补充道,“适当时候我肯定还会帮衬皇兄一两句的。”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看上去依然有点犹豫不决的样儿。
朱翊镠笑问:“皇兄,你都犹豫半个多月了,为什么突然又决定要告诉娘亲呢?”
万历皇帝幽幽回道:“查了《起居注》,确实有载,赖不掉的。皇弟不是说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吗?看,娘亲那么高兴!”
此时,李太后正在王皇后的陪同下猜灯谜,目光不在这边。
朱翊镠竖起大拇指:“皇兄,这就对了嘛!还是那句话,我保证娘亲不会骂你,反而会赏你。”
“那,走吧!”万历皇帝终于看似下定了决心。
哥儿俩凑到李太后身边。
只是朱翊镠像个孩子似的,活蹦乱跳速度很快,而万历皇帝慢腾腾的跟在后头。
朱翊镠一上去便挽着李太后的胳膊,关切而顽皮地问道:
“娘,逛得累不累?”
李太后挺了挺她那曼妙的身姿:“平常宫里活动少,确实有点儿累。”
这时,万历皇帝才走过来。
朱翊镠冲他直眨眼。
然而,万历皇帝却像做贼心虚似的装作没看见。
从多处细节都可以看出,万历皇帝优柔寡断的性子,身上就是缺乏那股子刚劲儿。
朱翊镠想,这或许与万历皇帝自小接受的教育有关。
虽然万历皇帝也像他祖先一样坐到皇帝的宝座上,但他的职责和权限已经与前代皇帝有所不同。
他的祖先,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维为绝对的道德标准,而他却是在他的臣僚教育下长大。
也就是说,万历皇帝的职责范围都是被文臣所安排的,他的感情更需要抑制。
大明设立了作为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后来又创立了内阁制,发展到万历年间早已成熟。
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个性情平淡的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其任务是在他们的争端无法解决时做出强制性的仲裁。
而且在仲裁争端中最好不挟带皇帝个人的嗜好、偏爱、情感……
说白了就是,皇帝最好是个没脑子的人,这样更足以代表天命。
这种关系,已由万历皇帝的曾叔祖弘治皇帝做出了榜样。
弘治皇帝越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越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
但其实,谦抑温和的性子并不是一代明君的标志。
严格意义上说,明朝只有两个皇帝做得好:一个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个是明成祖文皇帝朱棣,而他们两个性格都不温和,都有果决甚至是狠毒的一面。
万历皇帝显然难以企及。
见万历老兄过来也不搭话,朱翊镠实在受不了那磨磨唧唧拖泥带水的性格,只好主动提醒:“娘,皇兄有话要对你说。”
李太后立马道:“是吗?钧儿有什么话要对娘说?”
万历皇帝浑身一颤,脸色一红,忙回道:“没,没,哦,有,有……”
朱翊镠咧嘴一笑,心想真没用!搞不懂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老兄不喜欢与王皇后亲热,这在宫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宫里的人都知道,因为这件事,李太后还出面调解过。
可万历皇帝明里谨遵母命,回去还是我行我素,宁可晚上与下人躲在东暖阁里玩牌,也不肯回坤宁宫与王皇后同房。
李太后将脸上的笑容微微收了一收,说道:“钧儿,娘讲过多少回,男子汉大丈夫不要犹犹豫豫,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到底有还是没有?”
“娘,孩儿……”万历皇帝吞吞吐吐。
看着真累!
朱翊镠只好附在李太后耳边告知:“娘,你新年的愿望不是抱孙子吗?皇兄争气,有了。”
李太后顿时喜不自禁,还怕听错了,“镠儿,你再说一遍。”
“皇兄有孩子了。”
“真的?”
“千真万确。皇兄已经对我坦诚过了,但怕娘亲责骂,所以……”
“骂他作甚?”李太后激动得脸色通红,迫不及待地抢断,瞧见大儿子一副窘态,便断定小儿子肯定没说谎。
“钧儿,你过来。”李太后给了万历皇帝一个眼色,将他叫到一边儿,有意避开王皇后。
以李太后的精明,当然立即能够猜到,如果有孩子,那孩子肯定也不是与王皇后的,不然儿子不会那么局促。
况且她还记得小儿子在她面前隐隐好像提过这一茬儿。
朱翊镠也跟了上去。
李太后盈盈一笑:“钧儿,老实与娘交代。”
见娘亲高兴,万历皇帝才唯唯诺诺地道:“娘,孩儿一时冲动,与慈宁宫的侍女,王淑蓉……求娘不要惩罚孩儿。”
“本宫的侍女?”李太后一愣。
“是。”
“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冬天,已经有,有两个多月了。”
“好哇好!”李太后话里带着几分讥诮,“瞧你这副样子,和你死去的父皇一模一样,烂在锅里的肉不肯吃,偏偏到处捞野食儿,居然捞到娘亲慈宁宫里来了。”
“娘,孩儿只,只是一时糊涂。”万历皇帝吓得支支吾吾退后一步。
李太后一愣,旋即明白大儿子把她的意思理解错了,忙道:“娘亲也不是怪你。”
朱翊镠忙帮衬道:“娘,你说过要奖赏皇兄的哦。”
“走,随娘回宫。”得知这个消息,李太后哪还有心思赏灯猜谜?她恨不得立即飞回慈宁宫,找宫女王淑蓉求证。
朱翊镠屁颠屁颠地挽着李太后的手去了。
万历皇帝正要跟来,被李太后制止:“钧儿,鳌山灯会,你得与民同乐,等娘传话通知你吧。”
万历皇帝立即止步:“是,娘。”
朱翊镠扭头做了个鬼脸,然后再次竖起大拇指。
造人这事儿,必须点赞,多不容易!
回宫的路上,李太后脸上的喜庆劲儿依旧没有消散,喃喃地道:“也不知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朱翊镠问:“娘亲希望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当然希望是男孩儿。”李太后脱口而出。
重男轻女啊!
第079章 王恭妃
“娘,放心,我预感皇兄第一胎是个男孩儿。”
朱翊镠嘴上这样回复,但心里是这样想的:如果有可能,变成一个女孩儿就更好了。
“为何有这种预感?”看得出来,李太后真希望是男孩儿。
哎,这也难怪,本来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四百年后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不能完全消除呢。
加上儿子又是皇帝,当然希望生个皇孙继承大统。
“娘,孩儿就是有这种感觉。”
朱翊镠也只能这么回答,总不能说他知道未来的历史吧?
关键是说出来如果有人信,不找他麻烦也行。
李太后难以掩饰的兴奋:“真是男孩儿那就好了。”
虽然在朱翊镠看来,皇长子朱常洛的出生并不是掀起国本之争的充分必要条件。
但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朱翊镠觉得还是要提前打打育苗。
所以,他试探着说道:“娘,很可惜不是皇后生的,不然是不是就可以立他为皇太子了?”
这问题之前已经提过一次,但当时只是随口一说。
果然。
李太后这次很认真:“不是皇后生的一样可以立为皇太子啊!你哥当初也不是皇后生的。”
“但如果皇兄不同意呢?”朱翊镠追问道。
“他为什么不同意?”
“嗯,比如说:皇兄其实并不喜欢那宫女啊,再比如:皇兄以后遇到更喜欢的嫔妃也生了皇子啊。”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可是皇室的规矩。”
朱翊钧深不以为然:“可规矩不都是人定的吗?关键还得看皇兄的吧,哦,最关键的还得看娘亲。”
历史上的李太后确实支持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可让朱翊镠想不明白的是,既然有李太后的支持,加上朝中大臣和王皇后,而万历皇帝本身性子又偏于柔弱,为何就没能拗过他和郑贵妃的联手拖了长达十五年呢?
可能真的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万历皇帝太爱郑贵妃了。
……
母子俩回到慈宁宫。
李太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喊人传来宫女王淑蓉直接问话,而是自己偷偷跑过去观察。
果真发现王淑蓉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呕吐,而且发现她的体型有些变了样……之前不知情尚不觉得,可现在已说透,凭着女人的敏感,明显感觉那是妊娠反应。
李太后怕吓着王淑蓉,轻轻地喊了一声:“蓉儿。”
“娘娘……”尽管如此,依然将王淑蓉吓得一大跳。
她心乱如麻神思电转,娘娘今晚不是参加鳌山灯会吗?怎么这时候突然杀回来?莫非莫非……
“蓉儿,你随我来。”李太后平静地说道。
王淑蓉吓得半死,心扑通扑通都快跳出来了。
……
朱翊镠没有跟去掺和。
他一个人在暖阁里静静等候。
但其实,这事儿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只想看看历史上那个可怜的王恭妃,看能不能给她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王恭妃实在是可怜!
他对当年明月的那段评论并不认可。当年明月评论说:
“她(王恭妃)并不落寞,也无怨恨,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
“青史留名的太后也好,籍籍无名的宫女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在临终前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看到他经历千难万苦终于平安做人,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着儿子的衣角,微笑着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其实这句话她是哭着说的,但我认为,当时的她,很高兴。”
就问,她如何高兴得起来?
她怎么可能不落寞?苦苦熬了三十年不见天日啊!
她怎么可能没有怨恨?不然也不会哭瞎双眼悲愤而终啊?
她只是太弱小,作为一个女人无法与自己悲苦的命运抗争罢了。
她难道不想天天见儿子吗?
她难道不想自己儿子像郑贵妃儿子一样受到万历皇帝的宠爱吗?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什么她不是笑着说而是哭中带笑?
哭应该才是她真情的流露,而笑,包括那句“我死何恨”,只不过是为了安慰她的儿子罢了。
高兴?
嘿嘿,不存在的……当年明月想当然而已(担心会被骂)。
她在宫中受尽折磨与冷落,死时儿子虽然早已被封为皇太子,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都还在世。
她难道不清楚万历皇帝是被逼无奈的吗?她难道完全没有预感到儿子的处境依然还很危险吗?
事实也证明如此:很危险。
她儿子当皇帝不到一个月就死得不明不白!
让她怎么高兴?
若说高兴,那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在临终前做给儿子看的,把她最美好、最乐观的一面摆在儿子面前。仅此而已!
……
等女人果然是一件悲催的事。
原来哪个世界都一样。
朱翊镠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整整两个小时啊!
李太后才带着王淑蓉出来。
李太后如同他想象中的一样高兴,王淑蓉也如同他想象中的一样慌张,毕竟接下来她要过万历皇帝那一关。
王淑蓉长得倒有几分姿色,万历老兄眼光还是不错的。
只是王淑蓉头也不敢抬,十分腼腆羞涩,一看就不是一个有心机的女人,注定斗不过郑贵妃(虽然还没见到,但感觉很厉害)。
李太后吩咐道:“付公公,哦,算了,还是镠儿去吧,让你皇兄灯会结束,无论有多晚,都得来慈宁宫一趟。”
“知道了,娘。”朱翊镠带着付大海又跑向午门。
今夜灯火辉煌耀如白昼,倒不用担心安全。
尽管万历皇帝还在赏灯,但他的心早已不在这儿。
见朱翊镠去而复返,立即迎上来问道:“皇弟,如何?”
“一切很顺利!”朱翊镠眨巴着眼睛,“娘亲高兴着呢。”
“那就好。”万历皇帝松了一口气。
“娘亲让皇兄待灯会结束,无论有多晚都得回慈宁宫一趟。”
万历皇帝答应一声,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见王皇后已经回宫,朱翊镠道:“皇兄,问你个问题呗。”
“什么?”
“你心里到底有没有那个王淑蓉?”
万历皇帝一滞,脸色一沉:“小孩子懂什么?”
朱翊镠嬉皮笑脸地:“哦,我知道,皇兄不喜欢她,对吗?”
正说着,见周佐急匆匆地跑过来小声禀道:“万岁爷,刚坤宁宫的内侍过来传话,说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在,在……”
“在什么?”
“在捶打下人。”
万历皇帝一摆手:“随她去。不许张扬。”
朱翊镠却纳闷儿了,不对啊!王皇后颇有慈孝之美名,谥号也是“孝端显皇后”,吃醋就吃醋,怎么还打人呢?
……
求票求收藏啊!各位大佬们,太难了!
第079章 王恭妃
“娘,放心,我预感皇兄第一胎是个男孩儿。”
朱翊镠嘴上这样回复,但心里是这样想的:如果有可能,变成一个女孩儿就更好了。
“为何有这种预感?”看得出来,李太后真希望是男孩儿。
哎,这也难怪,本来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四百年后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不能完全消除呢。
加上儿子又是皇帝,当然希望生个皇孙继承大统。
“娘,孩儿就是有这种感觉。”
朱翊镠也只能这么回答,总不能说他知道未来的历史吧?
关键是说出来如果有人信,不找他麻烦也行。
李太后难以掩饰的兴奋:“真是男孩儿那就好了。”
虽然在朱翊镠看来,皇长子朱常洛的出生并不是掀起国本之争的充分必要条件。
但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朱翊镠觉得还是要提前打打育苗。
所以,他试探着说道:“娘,很可惜不是皇后生的,不然是不是就可以立他为皇太子了?”
这问题之前已经提过一次,但当时只是随口一说。
果然。
李太后这次很认真:“不是皇后生的一样可以立为皇太子啊!你哥当初也不是皇后生的。”
“但如果皇兄不同意呢?”朱翊镠追问道。
“他为什么不同意?”
“嗯,比如说:皇兄其实并不喜欢那宫女啊,再比如:皇兄以后遇到更喜欢的嫔妃也生了皇子啊。”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可是皇室的规矩。”
朱翊钧深不以为然:“可规矩不都是人定的吗?关键还得看皇兄的吧,哦,最关键的还得看娘亲。”
历史上的李太后确实支持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可让朱翊镠想不明白的是,既然有李太后的支持,加上朝中大臣和王皇后,而万历皇帝本身性子又偏于柔弱,为何就没能拗过他和郑贵妃的联手拖了长达十五年呢?
可能真的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万历皇帝太爱郑贵妃了。
……
母子俩回到慈宁宫。
李太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喊人传来宫女王淑蓉直接问话,而是自己偷偷跑过去观察。
果真发现王淑蓉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呕吐,而且发现她的体型有些变了样……之前不知情尚不觉得,可现在已说透,凭着女人的敏感,明显感觉那是妊娠反应。
李太后怕吓着王淑蓉,轻轻地喊了一声:“蓉儿。”
“娘娘……”尽管如此,依然将王淑蓉吓得一大跳。
她心乱如麻神思电转,娘娘今晚不是参加鳌山灯会吗?怎么这时候突然杀回来?莫非莫非……
“蓉儿,你随我来。”李太后平静地说道。
王淑蓉吓得半死,心扑通扑通都快跳出来了。
……
朱翊镠没有跟去掺和。
他一个人在暖阁里静静等候。
但其实,这事儿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只想看看历史上那个可怜的王恭妃,看能不能给她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王恭妃实在是可怜!
他对当年明月的那段评论并不认可。当年明月评论说:
“她(王恭妃)并不落寞,也无怨恨,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
“青史留名的太后也好,籍籍无名的宫女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在临终前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看到他经历千难万苦终于平安做人,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着儿子的衣角,微笑着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其实这句话她是哭着说的,但我认为,当时的她,很高兴。”
就问,她如何高兴得起来?
她怎么可能不落寞?苦苦熬了三十年不见天日啊!
她怎么可能没有怨恨?不然也不会哭瞎双眼悲愤而终啊?
她只是太弱小,作为一个女人无法与自己悲苦的命运抗争罢了。
她难道不想天天见儿子吗?
她难道不想自己儿子像郑贵妃儿子一样受到万历皇帝的宠爱吗?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什么她不是笑着说而是哭中带笑?
哭应该才是她真情的流露,而笑,包括那句“我死何恨”,只不过是为了安慰她的儿子罢了。
高兴?
嘿嘿,不存在的……当年明月想当然而已(担心会被骂)。
她在宫中受尽折磨与冷落,死时儿子虽然早已被封为皇太子,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都还在世。
她难道不清楚万历皇帝是被逼无奈的吗?她难道完全没有预感到儿子的处境依然还很危险吗?
事实也证明如此:很危险。
她儿子当皇帝不到一个月就死得不明不白!
让她怎么高兴?
若说高兴,那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在临终前做给儿子看的,把她最美好、最乐观的一面摆在儿子面前。仅此而已!
……
等女人果然是一件悲催的事。
原来哪个世界都一样。
朱翊镠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整整两个小时啊!
李太后才带着王淑蓉出来。
李太后如同他想象中的一样高兴,王淑蓉也如同他想象中的一样慌张,毕竟接下来她要过万历皇帝那一关。
王淑蓉长得倒有几分姿色,万历老兄眼光还是不错的。
只是王淑蓉头也不敢抬,十分腼腆羞涩,一看就不是一个有心机的女人,注定斗不过郑贵妃(虽然还没见到,但感觉很厉害)。
李太后吩咐道:“付公公,哦,算了,还是镠儿去吧,让你皇兄灯会结束,无论有多晚,都得来慈宁宫一趟。”
“知道了,娘。”朱翊镠带着付大海又跑向午门。
今夜灯火辉煌耀如白昼,倒不用担心安全。
尽管万历皇帝还在赏灯,但他的心早已不在这儿。
见朱翊镠去而复返,立即迎上来问道:“皇弟,如何?”
“一切很顺利!”朱翊镠眨巴着眼睛,“娘亲高兴着呢。”
“那就好。”万历皇帝松了一口气。
“娘亲让皇兄待灯会结束,无论有多晚都得回慈宁宫一趟。”
万历皇帝答应一声,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见王皇后已经回宫,朱翊镠道:“皇兄,问你个问题呗。”
“什么?”
“你心里到底有没有那个王淑蓉?”
万历皇帝一滞,脸色一沉:“小孩子懂什么?”
朱翊镠嬉皮笑脸地:“哦,我知道,皇兄不喜欢她,对吗?”
正说着,见周佐急匆匆地跑过来小声禀道:“万岁爷,刚坤宁宫的内侍过来传话,说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在,在……”
“在什么?”
“在捶打下人。”
万历皇帝一摆手:“随她去。不许张扬。”
朱翊镠却纳闷儿了,不对啊!王皇后颇有慈孝之美名,谥号也是“孝端显皇后”,吃醋就吃醋,怎么还打人呢?
……
求票求收藏啊!各位大佬们,太难了!
第080章 条条道路通罗马?他出生就在罗马!
年过完了,月也过完了。
过完元宵佳节,便意味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的人,都需要撸起袖子往前冲。
但毋庸置疑,朱翊镠肯定属于那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
条条道路通罗马?嘿嘿,他命好,一出生就在罗马。
所以他不需要往前冲,只想利用潞王的身份,将那些不该往前冲却已经冲到罗马的人赶回去。
比如张四维、张鲸、张诚……
……
张四维上书请求告老回乡,万历皇帝已经批准了,应允他致仕。
虽然万历皇帝并没有谕旨慰留,一个回合都没有(通常朝中重臣致仕,需要两三个回合),但颁赠给张四维不少盘缠,并派大太监登门抚慰。
而且还传下口谕,待他上道之日,吩咐临时代理首辅申时行率领京城里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盛宴送行。
届时,场面定然热烈隆重,气氛定然融洽动情。
这种规格的待遇堪称少见。
虽然张四维心知肚明那不过是表面文章,只是用来安慰他,给足他面子,让他“光荣”致仕,但总比被逐出京师要强。
只要一想到十年前高拱的情形,他就不寒而栗。
尤其当听到张鲸说,朱翊镠介入了这件事……
乍一听,他还压不住心中的怒火:潞王有什么资格干预朝政?当时差点儿答应与张鲸合作,对朱翊镠干点什么。
但后来冷静一想,还是觉得不要冲动的好,因为没有胜算。
完全可以想象,即便最后得逞或叫胜利,无非李太后训斥潞王爷两句,警告他不要胡闹。
不然还能怎么着?
潞王又不像朝臣,弹劾他挤兑他,便可以让皇帝贬他谪他。
潞王肯定还是那个潞王。
但他张四维肯定就不是那个张四维了,休想得到万历皇帝的抚慰与颁赠。
没准儿还会惹一身骚。
况且,作为三朝元老,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较什么真啊?
不甘心当然会有,可“光荣”致仕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上道之前,张四维很想见朱翊镠一面,问一声为什么,死也要死个瞑目啊!
……
过完元宵节,朱翊镠就要将心思放在胡诚身上了。
救张居正才是眼下最主要的任务,拿下张四维只是顺带。
过了一个年,也不知胡诚现在的信心增加几成。
这天,朱翊镠正准备去太医院瞧瞧,付大海突然进来禀报说:“潞王爷,张阁老求见。”
朱翊镠一怔愣:“张四维?他不是马上要回乡吗?见我作甚?”
可人家找上门来也不能不见。
朱翊镠吩咐付大海将张四维引进慈宁宫偏殿。
张四维客客气气地行礼。
朱翊镠客客气气地请他坐下,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最大的优势就是任何时候都能放下自己身段。
拉扯两句,朱翊镠先问:“张阁老忽然登门,不知有何贵干?”
张四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瞅了旁边站着的付大海一眼。
朱翊镠心领神会,一摆手,让付大海出去了。
张四维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道:“潞王爷,臣今日来,是有一句话想问你。”
朱翊镠大大咧咧地道:“张阁老但问无妨。”
张四维稍稍犹豫片许,似乎在组织语言,但似乎又不是。他忽然抬眸,语不惊人地问道:“潞王爷为何想着干预朝政呢?”
靠!朱翊镠当即跳起来急眼了,摆出一副受惊的样子,矢口不认:
“张阁老都要致仕回家了,为何临走前还要黑我一把?我知道自己名声不好,令许多人讨厌,但干预朝政这锅我可不敢背,张阁老不要血口喷人。”
“……”张四维一怔,看,说什么来着?潞王爷不好惹吧?
这都还没开始问呢,他就吧嗒吧嗒责斥起来,什么“黑”?什么“血口喷人”通通来了。
张四维挤出两分尴尬的笑:“潞王爷,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几个意思?瞧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能胡言乱语呢?干预朝政这话能随便说吗?”
朱翊镠一副气咻咻的神情,隐隐之中,他已经感觉到张四维来此的目的,不就是“问罪”吗?
问吧,问清楚了,死心了,再安心上路,也好。
“明人不说暗话,臣来只想问个明白,潞王爷认为臣没有能力资格担任临时代理首辅?”
朱翊镠摇头,活如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装愣道:“问我干嘛?我不明白张阁老在说什么。”
“臣不是质问潞王爷……”
“你也不敢质问啊。”朱翊镠直接抢断。
“……”张四维又是一怔,继而说道,“臣是不敢,臣已决心致仕,来此只想问:潞王爷为何绕过臣,让申阁老担任临时代理首辅?”
“张阁老既已决心致仕,又何必非要问个明白呢?”
“求个心安。”
“好吧!我得知消息,你父亲病重,所以娘亲、皇兄、还有我,都希望你回家做一名孝子。”
张四维摇头,犹然不信:“不可能,臣父亲身体一向很好。”
“你有几个年头没有回家了?”
“这……好像有五六年。”
张四维是山西平阳人,其实朱翊镠也不知他有几年没回家。
但在这个没有火车、飞机的年代,京官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回家太正常。张居正父亲过世,之前他就有十九年没回家。
朱翊镠道:“这就对了,张阁老有五六年没回家,正所谓病来如山倒,你父亲七十好几了,就因为平常身体好,忽然生病才扛不住。我可不是诅咒令尊大人,不信等你回家瞧瞧,看我有没有胡说。”
“若真如此,那臣得感谢潞王爷!”
朱翊钧得意一笑:“嗯,你是应该感谢我的。”
不然你得多招黑啊!
“可是潞王爷,家父生病,家中为何没人送信给臣?而潞王爷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送信给你,不是徒增你的担忧吗?至于我是如何得知信息的,张阁老不妨先回家看看,若我所言非虚,张阁老倒是可以来信一封,我再告诉你。”
“好。”
“不过,我还得重申一下:这时候致仕对张阁老有好处。”
“多谢潞王爷!”
“诶,说早了。”朱翊镠一摆手,意味深长地道,“待你回家再说不迟,十年之后说也许更好。”
张四维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心想如果父亲生病,那这个理由足够。
张四维起身告辞。
临走时,还想着张鲸的事要不要与朱翊镠说说,但犹豫一下,还是算了:以张鲸的能耐,奈何不了潞王,如果像他赌气时说的那样非要试一试,肯定会碰一鼻子灰,随他去吧,都致仕了还管什么?
……
第080章 条条道路通罗马?他出生就在罗马!
年过完了,月也过完了。
过完元宵佳节,便意味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的人,都需要撸起袖子往前冲。
但毋庸置疑,朱翊镠肯定属于那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
条条道路通罗马?嘿嘿,他命好,一出生就在罗马。
所以他不需要往前冲,只想利用潞王的身份,将那些不该往前冲却已经冲到罗马的人赶回去。
比如张四维、张鲸、张诚……
……
张四维上书请求告老回乡,万历皇帝已经批准了,应允他致仕。
虽然万历皇帝并没有谕旨慰留,一个回合都没有(通常朝中重臣致仕,需要两三个回合),但颁赠给张四维不少盘缠,并派大太监登门抚慰。
而且还传下口谕,待他上道之日,吩咐临时代理首辅申时行率领京城里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盛宴送行。
届时,场面定然热烈隆重,气氛定然融洽动情。
这种规格的待遇堪称少见。
虽然张四维心知肚明那不过是表面文章,只是用来安慰他,给足他面子,让他“光荣”致仕,但总比被逐出京师要强。
只要一想到十年前高拱的情形,他就不寒而栗。
尤其当听到张鲸说,朱翊镠介入了这件事……
乍一听,他还压不住心中的怒火:潞王有什么资格干预朝政?当时差点儿答应与张鲸合作,对朱翊镠干点什么。
但后来冷静一想,还是觉得不要冲动的好,因为没有胜算。
完全可以想象,即便最后得逞或叫胜利,无非李太后训斥潞王爷两句,警告他不要胡闹。
不然还能怎么着?
潞王又不像朝臣,弹劾他挤兑他,便可以让皇帝贬他谪他。
潞王肯定还是那个潞王。
但他张四维肯定就不是那个张四维了,休想得到万历皇帝的抚慰与颁赠。
没准儿还会惹一身骚。
况且,作为三朝元老,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较什么真啊?
不甘心当然会有,可“光荣”致仕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上道之前,张四维很想见朱翊镠一面,问一声为什么,死也要死个瞑目啊!
……
过完元宵节,朱翊镠就要将心思放在胡诚身上了。
救张居正才是眼下最主要的任务,拿下张四维只是顺带。
过了一个年,也不知胡诚现在的信心增加几成。
这天,朱翊镠正准备去太医院瞧瞧,付大海突然进来禀报说:“潞王爷,张阁老求见。”
朱翊镠一怔愣:“张四维?他不是马上要回乡吗?见我作甚?”
可人家找上门来也不能不见。
朱翊镠吩咐付大海将张四维引进慈宁宫偏殿。
张四维客客气气地行礼。
朱翊镠客客气气地请他坐下,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最大的优势就是任何时候都能放下自己身段。
拉扯两句,朱翊镠先问:“张阁老忽然登门,不知有何贵干?”
张四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瞅了旁边站着的付大海一眼。
朱翊镠心领神会,一摆手,让付大海出去了。
张四维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道:“潞王爷,臣今日来,是有一句话想问你。”
朱翊镠大大咧咧地道:“张阁老但问无妨。”
张四维稍稍犹豫片许,似乎在组织语言,但似乎又不是。他忽然抬眸,语不惊人地问道:“潞王爷为何想着干预朝政呢?”
靠!朱翊镠当即跳起来急眼了,摆出一副受惊的样子,矢口不认:
“张阁老都要致仕回家了,为何临走前还要黑我一把?我知道自己名声不好,令许多人讨厌,但干预朝政这锅我可不敢背,张阁老不要血口喷人。”
“……”张四维一怔,看,说什么来着?潞王爷不好惹吧?
这都还没开始问呢,他就吧嗒吧嗒责斥起来,什么“黑”?什么“血口喷人”通通来了。
张四维挤出两分尴尬的笑:“潞王爷,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几个意思?瞧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能胡言乱语呢?干预朝政这话能随便说吗?”
朱翊镠一副气咻咻的神情,隐隐之中,他已经感觉到张四维来此的目的,不就是“问罪”吗?
问吧,问清楚了,死心了,再安心上路,也好。
“明人不说暗话,臣来只想问个明白,潞王爷认为臣没有能力资格担任临时代理首辅?”
朱翊镠摇头,活如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装愣道:“问我干嘛?我不明白张阁老在说什么。”
“臣不是质问潞王爷……”
“你也不敢质问啊。”朱翊镠直接抢断。
“……”张四维又是一怔,继而说道,“臣是不敢,臣已决心致仕,来此只想问:潞王爷为何绕过臣,让申阁老担任临时代理首辅?”
“张阁老既已决心致仕,又何必非要问个明白呢?”
“求个心安。”
“好吧!我得知消息,你父亲病重,所以娘亲、皇兄、还有我,都希望你回家做一名孝子。”
张四维摇头,犹然不信:“不可能,臣父亲身体一向很好。”
“你有几个年头没有回家了?”
“这……好像有五六年。”
张四维是山西平阳人,其实朱翊镠也不知他有几年没回家。
但在这个没有火车、飞机的年代,京官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回家太正常。张居正父亲过世,之前他就有十九年没回家。
朱翊镠道:“这就对了,张阁老有五六年没回家,正所谓病来如山倒,你父亲七十好几了,就因为平常身体好,忽然生病才扛不住。我可不是诅咒令尊大人,不信等你回家瞧瞧,看我有没有胡说。”
“若真如此,那臣得感谢潞王爷!”
朱翊钧得意一笑:“嗯,你是应该感谢我的。”
不然你得多招黑啊!
“可是潞王爷,家父生病,家中为何没人送信给臣?而潞王爷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送信给你,不是徒增你的担忧吗?至于我是如何得知信息的,张阁老不妨先回家看看,若我所言非虚,张阁老倒是可以来信一封,我再告诉你。”
“好。”
“不过,我还得重申一下:这时候致仕对张阁老有好处。”
“多谢潞王爷!”
“诶,说早了。”朱翊镠一摆手,意味深长地道,“待你回家再说不迟,十年之后说也许更好。”
张四维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心想如果父亲生病,那这个理由足够。
张四维起身告辞。
临走时,还想着张鲸的事要不要与朱翊镠说说,但犹豫一下,还是算了:以张鲸的能耐,奈何不了潞王,如果像他赌气时说的那样非要试一试,肯定会碰一鼻子灰,随他去吧,都致仕了还管什么?
……
。
第081章 太监不能有心
送走张四维,朱翊镠本打算亲自去太医院一趟,后来一想,算了不去,让付大海将胡诚请来。
感觉还是少露面为好,张四维都找上门来了!
他可不想与外廷官员拉扯不清。
这对他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警告”吧。
不过,在请胡诚之前,因为张四维的忽然出现,朱翊镠觉得要将张鲸请来。
之前就说过,待鳌山灯会结束要好好聊聊。
张鲸这些天的心情可想而知,原本抱着几分希望与张四维联手,结果人家还是致仕回籍。
皇帝的旨意都已下发,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外廷的盟友即将离京,张鲸感觉自己失去一只胳膊似的。
内廷被冯保压着,外廷靠山也要走了,朱翊镠又缠着不放……一手好牌咋就不知不觉打烂了呢?
张鲸正坐在司礼监琢磨,要怎样才能解开这个困局?
忽见付大海悠哉悠哉地来了。
“哟,付公公。”
“张公公,潞王爷有请呢。”付大海开门见山,也不墨迹。
哼,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儿。张鲸心里头闷哼一声,嘴上问道:“不知所为何事?”
付大海摇头:“咱也不知道,不过就在刚才,即将致仕的张阁老见过潞王爷一面。”
张鲸听了心里更是在打鼓,看似漫不经心问了一句:“付公公,有没有发现潞王爷最近变了?”
“长大了嘛。”付大海几乎脱口而出。
“长大了,嗯,就如此简单?”
付大海神情微微一滞,问:“张公公想说什么?”
“哦,没什么。”张鲸起身,抬手道,“走吧。”
付大海也看似漫不经心,但是以请教的口吻道:“张公公,咱这些当下人的,琢磨主子的心事,终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吧?主子让咱干啥咱就干啥,是不是更好一些?张公公你说呢?”
这下轮到张鲸微微一滞,他也同样问道:“付公公想说什么?”
付大海幽然而叹:“当日潞王爷请示太后娘娘要我跟他,我哭过恨过甚至想逃,但后来发现,或许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坏。”
张鲸不知该赞扬一句还是该冷哼一声,反正心里不是滋味儿。
付大海随即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哦,也或许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到达张公公现在的位置,所以想得开。”
“谢谢付公公的奉劝!”张鲸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我也是为张公公好,你看你的脸色,咱都是没根儿的人,同病相怜,其实不止是今天,张公公自拜潞王爷为师那天起,好像就没有真正的笑过,谁不知你心里委屈?可你这样,真的好吗?”
稍顿了顿,付大海接着悠悠言道:“咱这些做下人的说难也难,但说容易也容易,不要有心就好,主子的心就是咱的心。主子哪怕让咱们吃屎,咱也得低头啊。”
张鲸一时不知如何搭话,本想拉拢付大海,结果被付大海吧嗒吧嗒“教育”了一通。
论资历,他比付大海老;论年纪,他比付大海大;论地位,他比付大海高……
算来付大海是他的晚辈!
但要说生气吗?
似乎也谈不上,付大海所言堪称金科玉律啊!
太监就是不能有心。
无数前例证明:有心的太监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张鲸何尝不知?
……
慈宁宫偏殿。
朱翊镠正在享受王爷的美好生活:赵灵素为他捏背,阳康端一壶茶侍立旁边。
见张鲸在付大海的引领下,轻手轻脚进来了,朱翊镠和颜悦色地道:“小鲸啊!”
“潞王爷,徒儿来了。”张鲸点头哈腰。
朱翊镠抬了抬手,示意赵灵素停下。忽然,他戟指怒向,大喝一声:“给我跪下!”
这一惊一乍的……谁特么受得了?
吓得张鲸“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都不敢抬头看。
朱翊镠瞬间将怒容收了几分:“来,给师父讲讲,初三那天去张阁老家说了啥?”
张鲸哭丧着脸,一副委屈巴巴的神情:“潞王爷,徒儿没说啥啊!真的只是去拜年。”
“我看你就是死鸭子嘴硬。”朱翊镠“哼”了一声,冲阳康一抬手,“去,取鞭子来。”
张鲸一激灵。
阳康迅速取来一根鞭子,却不是竹鞭或麻鞭,而是一根带有倒刺的钢鞭。
朱翊镠站起来,呼地一声,对着空气甩了一鞭子。
无不闭眼,都不敢看。
这样一鞭要是抽在身上,那不得皮开肉绽?
“小康子。”
“潞王爷。”阳康浑身一颤,生怕冷不防抽他一鞭子。
“你说,徒弟说谎,师父该不该教训,以正师风?”
“该。”阳康毫不犹豫点头,心想,潞王爷想抽就抽,别说什么“师风”呀,会被人笑话的。
“去,把门关严实了。”
“哦。”
然后,朱翊镠将鞭子架在半空中,冲张鲸道:“别怪师父狠心,再给你一次机会,说。”
“潞王爷,徒儿真的什么都没……”
呼!
一句话没说完,钢鞭下去了,生生抽在张鲸后背上。他衣服顿时被扯破,血迹斑斑。
痛得张鲸呲牙咧嘴,但他也不敢大声呼叫。
旁边的付大海、阳康、赵灵素几个都不敢睁眼看,好像鞭子抽在他们身上一样。
“实话告诉你,刚才张四维阁老来过这儿,将你与他的对话全都告诉我了,在师父面前,你居然还敢嘴硬不承认,看不抽你!”
朱翊镠再次轮起那要命的钢鞭。
张鲸傻眼了!难怪劝不进张四维,原来,他娘的坑我呀……
“哎哟!”
接着他又挨了一钢鞭子。
朱翊镠摆出一副师长的架势,有模有样地道:“别以为你是秉笔太监,但在这里你就是我徒弟。徒弟不诚实,师父有责任教育。你还想再吃一鞭子吗?”
“不不不……我说,我说。”张鲸受不了这折磨。
关键,在这里他也不敢反抗。
朱翊镠转怒为笑:“这就对了嘛,做人要厚道!日后师父慢慢教你。小康子,去,拿一件衣服将小鲸披上。”
两鞭子下去,张鲸后背的衣服已经烂得不像样了。
这幸好是大冷天,若身上衣服单薄……啧啧,都不敢想。
阳康拿来一件大棉袄,披在张鲸身上。
张鲸战战兢兢,脑海里想起了刚才付大海对他说的话:没根儿的人,也就是太监,不能有心啊!
朱翊镠重新坐下,慢悠悠地道:“来,咱师徒今天好好聊聊,一定要敞开心扉。倘若依然不诚实,那就不是两鞭子的事了。”
朱翊镠又扫视一圈儿,看着付大海他们几个说道:“还有你们,也需记得做人要厚道!”
听到“厚道”二字,张鲸很想“呸”一口。
……
求支持啊!
第081章 太监不能有心
送走张四维,朱翊镠本打算亲自去太医院一趟,后来一想,算了不去,让付大海将胡诚请来。
感觉还是少露面为好,张四维都找上门来了!
他可不想与外廷官员拉扯不清。
这对他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警告”吧。
不过,在请胡诚之前,因为张四维的忽然出现,朱翊镠觉得要将张鲸请来。
之前就说过,待鳌山灯会结束要好好聊聊。
张鲸这些天的心情可想而知,原本抱着几分希望与张四维联手,结果人家还是致仕回籍。
皇帝的旨意都已下发,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外廷的盟友即将离京,张鲸感觉自己失去一只胳膊似的。
内廷被冯保压着,外廷靠山也要走了,朱翊镠又缠着不放……一手好牌咋就不知不觉打烂了呢?
张鲸正坐在司礼监琢磨,要怎样才能解开这个困局?
忽见付大海悠哉悠哉地来了。
“哟,付公公。”
“张公公,潞王爷有请呢。”付大海开门见山,也不墨迹。
哼,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儿。张鲸心里头闷哼一声,嘴上问道:“不知所为何事?”
付大海摇头:“咱也不知道,不过就在刚才,即将致仕的张阁老见过潞王爷一面。”
张鲸听了心里更是在打鼓,看似漫不经心问了一句:“付公公,有没有发现潞王爷最近变了?”
“长大了嘛。”付大海几乎脱口而出。
“长大了,嗯,就如此简单?”
付大海神情微微一滞,问:“张公公想说什么?”
“哦,没什么。”张鲸起身,抬手道,“走吧。”
付大海也看似漫不经心,但是以请教的口吻道:“张公公,咱这些当下人的,琢磨主子的心事,终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吧?主子让咱干啥咱就干啥,是不是更好一些?张公公你说呢?”
这下轮到张鲸微微一滞,他也同样问道:“付公公想说什么?”
付公公幽然而叹:“当日潞王爷请示太后娘娘要我跟他,我哭过恨过甚至想逃,但后来发现,或许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坏。”
张鲸不知该赞扬一句还是该冷哼一声,反正心里不是滋味儿。
付大海随即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哦,也或许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到达张公公现在的位置,所以想得开。”
“谢谢付公公的奉劝!”张鲸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我也是为张公公好,你看你的脸色,咱都是没根儿的人,同病相怜,其实不止是今天,张公公自拜潞王爷为师那天起,好像就没有真正的笑过,谁不知你心里委屈?可你这样,真的好吗?”
稍顿了顿,付大海接着悠悠言道:“咱这些做下人的说难也难,但说容易也容易,不要有心就好,主子的心就是咱的心。主子哪怕让咱们吃屎,咱也得低头啊。”
张鲸一时不知如何搭话,本想拉拢付大海,结果被付大海吧嗒吧嗒“教育”了一通。
论资历,他比付大海老;论年纪,他比付大海大;论地位,他比付大海高……
算来付大海是他的晚辈!
但要说生气吗?
似乎也谈不上,付大海所言堪称金科玉律啊!
太监就是不能有心。
无数前例证明:有心的太监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张鲸何尝不知?
……
慈宁宫偏殿。
朱翊镠正在享受王爷的美好生活:赵灵素为他捏背,阳康端一壶茶侍立旁边。
见张鲸在付大海的引领下,轻手轻脚进来了,朱翊镠和颜悦色地道:“小鲸啊!”
“潞王爷,徒儿来了。”张鲸点头哈腰。
朱翊镠抬了抬手,示意赵灵素停下。忽然,他戟指怒向,大喝一声:“给我跪下!”
这一惊一乍的……谁特么受得了?
吓得张鲸“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都不敢抬头看。
朱翊镠瞬间将怒容收了几分:“来,给师父讲讲,初三那天去张阁老家说了啥?”
张鲸哭丧着脸,一副委屈巴巴的神情:“潞王爷,徒儿没说啥啊!真的只是去拜年。”
“我看你就是死鸭子嘴硬。”朱翊镠“哼”了一声,冲阳康一抬手,“去,取鞭子来。”
张鲸一激灵。
阳康迅速取来一根鞭子,却不是竹鞭或麻鞭,而是一根带有倒刺的钢鞭。
朱翊镠站起来,呼地一声,对着空气甩了一鞭子。
无不闭眼,都不敢看。
这样一鞭要是抽在身上,那不得皮开肉绽?
“小康子。”
“潞王爷。”阳康浑身一颤,生怕冷不防抽他一鞭子。
“你说,徒弟说谎,师父该不该教训,以正师风?”
“该。”阳康毫不犹豫点头,心想,潞王爷想抽就抽,别说什么“师风”呀,会被人笑话的。
“去,把门关严实了。”
“哦。”
然后,朱翊镠将鞭子架在半空中,冲张鲸道:“别怪师父狠心,再给你一次机会,说。”
“潞王爷,徒儿真的什么都……”
呼!
一句话没说完,钢鞭下去了,生生抽在张鲸后背上。他衣服顿时被扯破,血迹斑斑。
痛得张鲸呲牙咧嘴,但他也不敢大声呼叫。
旁边的付大海、阳康、赵灵素几个都不敢睁眼看,好像鞭子抽在他们身上一样。
“实话告诉你,刚才张四维阁老来过这儿,将你与他的对话全都告诉我了,在师父面前,你居然还敢嘴硬不承认,看不抽你!”
朱翊镠再次轮起那要命的钢鞭。
张鲸傻眼了!难怪劝不进张四维,原来,他娘的坑我呀……
“哎哟!”
接着他又挨了一钢鞭子。
朱翊镠摆出一副师长的架势,有模有样地道:“别以为你是秉笔太监,但在这里你就是我徒弟。徒弟不诚实,师父有责任教育他。你还想再吃一鞭子吗?”
“不不不……我说,我说。”张鲸受不了这折磨。
关键,在这里他也不敢反抗。
朱翊镠转怒为笑:“这就对了嘛,做人要厚道!日后师父慢慢教你。小康子,去,拿一件衣服将小鲸披上。”
两鞭子下去,张鲸后背的衣服已经烂得不像样了。
这幸好是大冷天,若身上衣服单薄……啧啧,都不敢想。
阳康拿来一件大棉袄,披在张鲸身上。
张鲸战战兢兢,脑海里想起了刚才付大海对他说的话:没根儿的人,也就是太监,不能有心啊!
朱翊镠重新坐下,慢悠悠地道:“来,咱师徒今天好好聊聊,一定要敞开心扉。倘若依然不诚实,那就不是两鞭子的事了。”
朱翊镠又扫视一圈儿,看着付大海他们几个说道:“还有你们,也需记得做人要厚道!”
听到“厚道”二字,张鲸很想“呸”一口。
……
求支持啊!
第082章 真敢想!
朱翊镠将钢鞭收起来,笑盈盈地走到张鲸身边。
张鲸心惊胆战,还在想着张四维那家伙居然出卖他!
朱翊镠伸手,语笑嫣然,十分友好地说道:“小鲸,跪累了吧?师父扶你起来,来。”
他这一阴一阳的姿态,一会儿怒一会儿笑,撩得张鲸的心七上八下,都分辨不清哪是真哪是假。
“潞王爷,徒儿自己能起来。”
张鲸不敢触碰朱翊镠的手,害怕挨揍,也害怕沾染晦气。
“来,把棉袄穿好,别感冒受凉了。”朱翊镠这会儿倒是热情。
张鲸忍痛将棉袄穿起来,却不敢拿正眼看朱翊镠,垂头丧气地伫立在边儿上。
“小鲸啊!别怪师父狠心,师父也是为你好。俗话说得好呀,打是亲骂是爱,师父若非为你好,才懒得教育你呢?是不是?”
“我呸呸呸……臭不要脸!”张鲸心里痛骂,嘴上还得老实回道:“潞王爷,徒儿明白。”
“明白就好啊!”朱翊镠感慨地道,“也不枉师父一片苦心!别哭丧着脸嘛,笑一笑,十年少,来,真诚地笑一个。”
张鲸努力挤出两分皮笑肉不笑还不如不笑的笑容。
朱翊镠又让阳康搬个凳子来请张鲸坐下。
张鲸不敢不坐。
朱翊镠接着优哉游哉地道:“说吧,做人要厚道哈!现在你还只是想想,没有付诸行动,师父也不会要你的命。从这个意义上,你应该感谢张阁老才对,不然你会跳进火坑里,只有死路一条!”
张鲸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
尽管屁股底下有凳子,可听了这话,他又战战兢兢地跪下,然后狠狠地抽自己耳光,一边抽,一边说:“潞王爷,徒儿该死,想了许多办法与您作对。”
靠!娘的,还真是!
朱翊镠不动声色,慢悠悠地道:“都想了什么法儿啊?不妨说来大伙儿听听。但师父得提醒你,若与张阁老说得不一致,那后果很严重的哈。”
张鲸心如死灰,心想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信啊!表面上或许会听你唠叨,甚至安慰你几句,转个身就告诉别人了,娘的!
但这时候沉默肯定不行。
张鲸磕磕巴巴地道:“潞王爷,徒儿想,想联合司礼监、钦天监、礼部尽快为您完婚。”
“就是好让师父离京就藩不再祸害你们了呗!放心,不用你催,师父也知道,而且向你保证今年一定完婚。”
朱翊镠一本正经信誓旦旦,谁不想找个伴侣暖被褥?
继而抬手道:“这一条算你还实诚,没撒谎,接着说。”
“徒儿还想怂恿张阁老指示六科廊言官那些人弹劾潞王爷。”
“弹劾什么?说清楚。”
“潞王爷最近与首辅走得近,又迫使太医院胡诚为首辅动刀子,又暗中干预临时代理首辅一事,这都有悖王爷的职责范围。”
朱翊镠点点头,喃喃地道:“没看出来,你消息还挺灵通的哈!”
“徒儿该死!”
“该不该死先不说,你弹劾师父对你有什么好处?再者说了,就凭你也想与师父作对?你的智商是不是已欠费……哦,你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是,请潞王爷恕罪!”
还没等朱翊镠回话,付大海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张公公,这件事你的觉悟很不够啊!在太后娘娘和陛下面前,你十个张公公也比不过一个潞王爷啊!”
“是是是……”张鲸点头如捣蒜,这时候说什么都是泪啊!
朱翊镠道:“幸好你只是想想,还没付诸行动。”
张鲸弱弱地道:“潞王爷,已经行动了。”
“靠,你指使谁?”
“潞王爷,其实只想借此约束一下您的行为,并没想把您怎么样。”
“都有谁?”朱翊镠语气一沉。
“有六科廊的言官,有都察院的御史,也有翰林院的词臣。待徒儿回去,立即让他们撤回本子。”
朱翊镠一抬手:“不必了。”
他早有一种预感,而且也想见识见识那帮所谓的文官集团,到底牛叉到什么程度。
“你接着说。”
“潞王爷,没,没了,就这些,徒儿本想连同张阁老一道,可无奈他致仕的心意已决。”
“是吗?真的没了吗?可师父听到的不止这些啊!”
“潞王爷!您饶了徒儿吧。”忽然张鲸匍匐在地,涕泪纵横,嗷嗷大哭,“徒儿被猪油蒙了心,还想着在鳌山灯会上制造一起事故,但也只是想想。”
靠!
这可超出了朱翊镠的预想!还想在鳌山灯会上害他吗?
听得旁边的付大海、阳康都张大嘴巴。
朱翊镠斥道:“后来为何又不动手?”
“那帮人害怕,且当晚徒儿一直跟在潞王爷身边。”
朱翊镠倒抽一口冷气:“就是说如果当晚我没有喊你跟在身边,他们很有可能找机会制造混乱,对我动手是吗?”
“不是不是,我们只是想想,没敢付出行动。”
“你好大的胆子!你知不知道蓄意谋害本王可是死罪?”
张鲸磕头如小鸡啄米:“潞王爷饶命啊!只是想想,没有付诸任何行动,不构成犯罪啊!”
付大海惊恐地道:“张公公,你可真是胆大包天真敢想啊!”
“我也是一时糊涂!就当我是狗急跳墙之举吧!潞王爷,请您饶命啊,潞王爷!”张鲸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功相当不错。
朱翊镠还真没料到,张鲸居然有此等胆大妄为的想法。
真是小看宫中大珰了啊!
冯保竟敢背着李太后给永宁公主找个痨病鬼驸马,张鲸竟敢想谋害他这个潞王……都特么是人才!
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朱明王朝的王爷和公主地位确实不高。
朱翊镠若非仗着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宠他,估计也嚣张不起来,那些大珰或许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接着说。”朱翊镠大喝一声。
“没,没,真没,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潞王爷!”
正这时,李太后门外喊了一声:“镠儿。”
此时此刻,朱翊镠倒不担心,最害怕的是张鲸。
朱翊镠冲阳康一抬手,让他开门,“娘,来了。”
同时冲张鲸投递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起身。
张鲸紧张兮兮地爬起来。
李太后进来门,瞅了瞅几个人,问:“你们在干嘛?”
“娘,没干嘛。”
“不许胡闹。”忽然,李太后将目光定在张鲸身上,“张公公,你眼睛怎么了?”
“……”张鲸局促难安,感觉自己要完蛋的节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朱翊镠接道:“娘,小鲸他眼睛疼,在鳌山灯会上不小心被炮竹熏了。”
“是的,娘娘。”张鲸连忙捂住自己双眼附和。
李太后看了一眼便离开。
朱翊镠冲张鲸挤了挤眼,小声道:“师父待你不薄吧?”
第082章 真敢想!
朱翊镠将钢鞭收起来,笑盈盈地走到张鲸身边。
张鲸心惊胆战,还在想着张四维那家伙居然出卖他!
朱翊镠伸手,语笑嫣然,十分友好地说道:“小鲸,跪累了吧?师父扶你起来,来。”
他这一阴一阳的姿态,一会儿怒一会儿笑,撩得张鲸的心七上八下,都分辨不清哪是真哪是假。
“潞王爷,徒儿自己能起来。”
张鲸不敢触碰朱翊镠的手,害怕挨揍,也害怕沾染晦气。
“来,把棉袄穿好,别感冒受凉了。”朱翊镠这会儿倒是热情。
张鲸忍痛将棉袄穿起来,却不敢拿正眼看朱翊镠,垂头丧气地伫立在边儿上。
“小鲸啊!别怪师父狠心,师父也是为你好。俗话说得好呀,打是亲骂是爱,师父若非为你好,才懒得教育你呢?是不是?”
“我呸呸呸……臭不要脸!”张鲸心里痛骂,嘴上还得老实回道:“潞王爷,徒儿明白。”
“明白就好啊!”朱翊镠感慨地道,“也不枉师父一片苦心!别哭丧着脸嘛,笑一笑,十年少,来,真诚地笑一个。”
张鲸努力挤出两分皮笑肉不笑还不如不笑的笑容。
朱翊镠又让阳康搬个凳子来请张鲸坐下。
张鲸不敢不坐。
朱翊镠接着优哉游哉地道:“说吧,做人要厚道哈!现在你还只是想想,没有付诸行动,师父也不会要你的命。从这个意义上,你应该感谢张阁老才对,不然你会跳进火坑里,只有死路一条!”
张鲸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
尽管屁股底下有凳子,可听了这话,他又战战兢兢地跪下,然后狠狠地抽自己耳光,一边抽,一边说:“潞王爷,徒儿该死,想了许多办法与您作对。”
靠!娘的,还真是!
朱翊镠不动声色,慢悠悠地道:“都想了什么法儿啊?不妨说来大伙儿听听。但师父得提醒你,若与张阁老说得不一致,那后果很严重的哈。”
张鲸心如死灰,心想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信啊!表面上或许会听你唠叨,甚至安慰你几句,转个身就告诉别人了,娘的!
但这时候沉默肯定不行。
张鲸磕磕巴巴地道:“潞王爷,徒儿想,想联合司礼监、钦天监、礼部尽快为您完婚。”
“就是好让师父离京就藩不再祸害你们了呗!放心,不用你催,师父也知道,而且向你保证今年一定完婚。”
朱翊镠一本正经信誓旦旦,谁不想找个伴侣暖被褥?
继而抬手道:“这一条算你还实诚,没撒谎,接着说。”
“徒儿还想怂恿张阁老指示六科廊言官那些人弹劾潞王爷。”
“弹劾什么?说清楚。”
“潞王爷最近与首辅走得近,又迫使太医院胡诚为首辅动刀子,又暗中干预临时代理首辅一事,这都有悖王爷的职责范围。”
朱翊镠点点头,喃喃地道:“没看出来,你消息还挺灵通的哈!”
“徒儿该死!”
“该不该死先不说,你弹劾师父对你有什么好处?再者说了,就凭你也想与师父作对?你的智商是不是已欠费……哦,你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是,请潞王爷恕罪!”
还没等朱翊镠回话,付大海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张公公,这件事你的觉悟很不够啊!在太后娘娘和陛下面前,你十个张公公也比不过一个潞王爷啊!”
“是是是……”张鲸点头如捣蒜,这时候说什么都是泪啊!
朱翊镠道:“幸好你只是想想,还没付诸行动。”
张鲸弱弱地道:“潞王爷,已经行动了。”
“靠,你指使谁?”
“潞王爷,其实只想借此约束一下您的行为,并没想把您怎么样。”
“都有谁?”朱翊镠语气一沉。
“有六科廊的言官,有都察院的御史,也有翰林院的词臣。待徒儿回去,立即让他们撤回本子。”
朱翊镠一抬手:“不必了。”
他早有一种预感,而且也想见识见识那帮所谓的文官集团,到底牛叉到什么程度。
“你接着说。”
“潞王爷,没,没了,就这些,徒儿本想连同张阁老一道,可无奈他致仕的心意已决。”
“是吗?真的没了吗?可师父听到的不止这些啊!”
“潞王爷!您饶了徒儿吧。”忽然张鲸匍匐在地,涕泪纵横,嗷嗷大哭,“徒儿被猪油蒙了心,还想着在鳌山灯会上制造一起事故,但也只是想想。”
靠!
这可超出了朱翊镠的预想!还想在鳌山灯会上害他吗?
听得旁边的付大海、阳康都张大嘴巴。
朱翊镠斥道:“后来为何又不动手?”
“那帮人害怕,且当晚徒儿一直跟在潞王爷身边。”
朱翊镠倒抽一口冷气:“就是说如果当晚我没有喊你跟在身边,他们很有可能找机会制造混乱,对我动手是吗?”
“不是不是,我们只是想想,没敢付出行动。”
“你好大的胆子!你知不知道蓄意谋害本王可是死罪?”
张鲸磕头如小鸡啄米:“潞王爷饶命啊!只是想想,没有付诸任何行动,不构成犯罪啊!”
付大海惊恐地道:“张公公,你可真是胆大包天真敢想啊!”
“我也是一时糊涂!就当我是狗急跳墙之举吧!潞王爷,请您饶命啊,潞王爷!”张鲸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功相当不错。
朱翊镠还真没料到,张鲸居然有此等胆大妄为的想法。
真是小看宫中大珰了啊!
冯保竟敢背着李太后给永宁公主找个痨病鬼驸马,张鲸竟敢想谋害他这个潞王……都特么是人才!
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朱明王朝的王爷和公主地位确实不高。
朱翊镠若非仗着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宠他,估计也嚣张不起来,那些大珰或许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接着说。”朱翊镠大喝一声。
“没,没,真没,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潞王爷!”
正这时,李太后门外喊了一声:“镠儿。”
此时此刻,朱翊镠倒不担心,最害怕的是张鲸。
朱翊镠冲阳康一抬手,让他开门,“娘,来了。”
同时冲张鲸投递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起身。
张鲸紧张兮兮地爬起来。
李太后进来门,瞅了瞅几个人,问:“你们在干嘛?”
“娘,没干嘛。”
“不许胡闹。”忽然,李太后将目光定在张鲸身上,“张公公,你眼睛怎么了?”
“……”张鲸局促难安,感觉自己要完蛋的节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朱翊镠接道:“娘,小鲸他眼睛疼,在鳌山灯会上不小心被炮竹熏了。”
“是的,娘娘。”张鲸连忙捂住自己双眼附和。
李太后看了一眼便离开。
朱翊镠冲张鲸挤了挤眼,小声道:“师父待你不薄吧?”
第083章 师父只是吓唬吓唬你
张鲸这次是真的感谢朱翊镠。
如果在这时候将他的想法全部抖给李太后听,那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他嘴上辩解说,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付诸行动,但有这想法已经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朱翊镠要真是较起劲儿来,他张鲸有十颗头颅也不够砍啊!
是朱翊镠为他隐瞒……
当感谢。
至于弹劾倒没什么,在朱明王朝弹劾谁根本不叫事儿,因为没有哪位首辅和哪位皇帝躲过弹劾,弹劾王爷又算得了什么?
张鲸拜倒在地,由衷地道:“多谢潞王爷!徒儿对潞王爷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这是张鲸生平第一次感觉朱翊镠原来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尽管微乎其微,但已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在他心目中,以朱翊镠的脾气和为人,不是应该恨不得将问题扩大化吗?太奇怪了!
朱翊镠抬手道:“起来吧,大恩大德谈不上,但你最好天天烧香拜佛祈祷师父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倘若师父有什么三长两短,或是没来由的病痛啥的,唯你是问。”
张鲸一滞,不敢搭茬儿,感觉自己掉进大坑里去了。
张鲸唯唯诺诺地站起来。
朱翊镠接着悠悠言道:“师父罩着你,是因为今天你的表现师父还认可,将你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如果你今天不老实,师父有一百个理由将你逐出紫禁城。”
“徒儿知道。”张鲸得承认,对这一点,他毫无质疑。
但此时,张鲸也不是相信朱翊镠有多大能耐,而是相信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两个大权在握的人都会按照朱翊镠的意志行事。
就像朱翊镠收他为徒一样,明知是胡闹行为,他们两个也不管。
朱翊镠心中窃喜,尽管知道了张鲸有心理阴暗的一面,但既然张鲸当着他的面儿坦诚地说出来,那日后肯定就不敢付诸行动了。
“小鲸啊!”
“潞王爷。”
“看在你今天如此诚实又忏悔的份儿上,师父也不打算骗你了,其实呢,张阁老来这里,什么也没说关于你的事儿,师父刚才只是吓唬吓唬你。”
“……”张鲸顿时傻眼。
“知道你心中依然痛恨师父,但师父跟你打个赌,你敢不敢?”
张鲸怔愣,当然不敢。
“既然你知道是师父极力奉劝娘亲让申阁老担任临时代理首辅,而且还极力赞成张阁老致仕回家,那师父便与你打个赌,看张阁老致仕回家后是感谢师父还是痛恨师父,如何?”
如果是这个“赌”,那张鲸还真敢答应。只是当着朱翊镠的面他没敢点头,但心里是这样想的:这赌可以接受。
朱翊镠接着道:“你不说话,那师父就当你默认了。而且,由此师父再加一局赌约:十年后你也会感谢师父不会痛恨师父。”
说这话的时候,朱翊镠可是满脸的自信。
张鲸虽然仍不敢言声,但心里话是这样:绝不可能。
朱翊镠又道:“师父也不要你立即表态,因为你现在心里肯定会说不可能,但没关系,等十年之后再回答师父,你记在心里就好。”
“徒儿明白。”张鲸这才答应一声,心想那就不妨等等看吧,只是到时候别以潞王爷的身份逼迫他违心回答就行。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潞王爷,那徒儿告辞。”张鲸终于松了口气,恨不得长双翅膀赶紧飞离这儿。
见张鲸离开,付大海讶然地嘀咕道:“没想到张公公居然做出如此胆大妄为大逆不道的事来,潞王爷刚才为何不揭穿他呢?”
朱翊镠白了一眼:“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咬回去吗?”
“……”付大海被噎了一下。
朱翊镠不揭穿张鲸,自有他的想法。首先必须承认,对张鲸当然要打压,直至扳倒,但也不会立即将他连根拔起。
因为,冯保虽然堪称一代贤相,但有很操蛋的时候,不能将冯保的眼中钉一下子全部拔出,那冯保更加肆无忌惮了。
背着李太后给永宁公主找一位痨病鬼驸马……多么肆无忌惮!朱翊镠甚至都不敢想象。
有张鲸在,多多少少能对冯保有所牵制。
到了万历十年这个时候,冯保早就知道万历皇帝已经对他不像之前那么好了。
“去吧,将胡诚请来。”朱翊镠吩咐道。
付大海有心:“潞王爷,是光明正大的去吗?”
朱翊镠想了想,其实也无所谓,既然张鲸有办法知道,他又告诉了那些言官、御史、词臣,这件事肯定也瞒不住。
朱翊镠还不知道,其实太医院那帮郎中早就偷听他的话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
朱翊镠一摆手:“就光明正大的去请吧。”
“哦。”付大海应声而去。
很快,他又回来了,不过是他一个人回来,不见胡诚。
“请的人呢?”
付大海色急匆匆地回道:“潞王爷不好,胡诚院判躲在值房里谁也不肯见,听说,听说……”
“听说什么?”
“听,听太医院的郎中们说,他疯了。”
“什么?”朱翊镠霍然站起,这还了得?如果胡诚真的疯了,那又得重新找人。
费事又费力。
当日说服胡诚软硬兼施费了多大劲啊!疯了?
找医生还不是最难的,关键张居正还能挺多久啊?
而且找到医生也不是说动刀就能动刀,需要大量实验呢。
还有一点,当初找胡诚、找张居正、找李太后做思想工作,基本都是在外界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偷偷进行的。
否则,以他潞王的身份,正如张鲸所言,都是僭越之事,哪能进展这么顺利?
而现在,虽然尚未传开,但朱翊镠相信,在京城大官当中,应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包括他暗中扶植申时行上台。
如果胡诚真的靠不住,再找医生,现在还能这么顺利吗?
弹劾“潞王”的本子,想必都已经写好了,马上就要送达万历皇帝的手中吧?
朱翊镠着急地道:“你到底见过胡诚没有?”
付大海摇头:“没有,他说了任何人都不见。”
“走。”朱翊镠一摆手,他要亲自去看看。
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不能千算万算,几个大人物的思想工作全部做通,最后折在胡诚这一关上。
那这家伙也太不争气了吧!关键影响他的大计啊!
留给张居正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继续跪求!
第083章 师父只是吓唬吓唬你
张鲸这次是真的感谢朱翊镠。
如果在这时候将他的想法全部抖给李太后听,那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他嘴上辩解说,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付诸行动,但有这想法已经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朱翊镠要真是较起劲儿来,他张鲸有十颗头颅也不够砍啊!
是朱翊镠为他隐瞒……
当感谢。
至于弹劾倒没什么,在朱明王朝弹劾谁根本不叫事儿,因为没有哪位首辅和哪位皇帝躲过弹劾,弹劾王爷又算得了什么?
张鲸拜倒在地,由衷地道:“多谢潞王爷!徒儿对潞王爷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这是张鲸生平第一次感觉朱翊镠原来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尽管微乎其微,但已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在他心目中,以朱翊镠的脾气和为人,不是应该恨不得将问题扩大化吗?太奇怪了!
朱翊镠抬手道:“起来吧,大恩大德谈不上,但你最好天天烧香拜佛祈祷师父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倘若师父有什么三长两短,或是没来由的病痛啥的,唯你是问。”
张鲸一滞,不敢搭茬儿,感觉自己掉进大坑里去了。
张鲸唯唯诺诺地站起来。
朱翊镠接着悠悠言道:“师父罩着你,是因为今天你的表现师父还认可,将你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如果你今天不老实,师父有一百个理由将你逐出紫禁城。”
“徒儿知道。”张鲸得承认,对这一点,他毫无质疑。
但此时,张鲸也不是相信朱翊镠有多大能耐,而是相信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两个大权在握的人都会按照朱翊镠的意志行事。
就像朱翊镠收他为徒一样,明知是胡闹行为,他们两个也不管。
朱翊镠心中窃喜,尽管知道了张鲸有心理阴暗的一面,但既然张鲸当着他的面儿坦诚地说出来,那日后肯定就不敢付诸行动了。
“小鲸啊!”
“潞王爷。”
“看在你今天如此诚实又忏悔的份儿上,师父也不打算骗你了,其实呢,张阁老来这里,什么也没说关于你的事儿,师父刚才只是吓唬吓唬你。”
“……”张鲸顿时傻眼。
“知道你心中依然痛恨师父,但师父跟你打个赌,你敢不敢?”
张鲸怔愣,当然不敢。
“既然你知道是师父极力奉劝娘亲让申阁老担任临时代理首辅,而且还极力赞成张阁老致仕回家,那师父便与你打个赌,看张阁老致仕回家后是感谢师父还是痛恨师父,如何?”
如果是这个“赌”,那张鲸还真敢答应。只是当着朱翊镠的面他没敢点头,但心里是这样想的:这赌可以接受。
朱翊镠接着道:“你不说话,那师父就当你默认了。而且,由此师父再加一局赌约:十年后你也会感谢师父不会痛恨师父。”
说这话的时候,朱翊镠可是满脸的自信。
张鲸虽然仍不敢言声,但心里话是这样:绝不可能。
朱翊镠又道:“师父也不要你立即表态,因为你现在心里肯定会说不可能,但没关系,等十年之后再回答师父,你记在心里就好。”
“徒儿明白。”张鲸这才答应一声,心想那就不妨等等看吧,只是到时候别以潞王爷的身份逼迫他违心回答就行。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潞王爷,那徒儿告辞。”张鲸终于松了口气,恨不得长双翅膀赶紧飞离这儿。
见张鲸离开,付大海讶然地嘀咕道:“没想到张公公居然做出如此胆大妄为大逆不道的事来,潞王爷刚才为何不揭穿他呢?”
朱翊镠白了一眼:“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咬回去吗?”
“……”付大海被噎了一下。
朱翊镠不揭穿张鲸,自有他的想法。首先必须承认,对张鲸当然要打压,直至扳倒,但也不会立即将他连根拔起。
因为,冯保虽然堪称一代贤相,但有很操蛋的时候,不能将冯保的眼中钉一下子全部拔出,那冯保更加肆无忌惮了。
背着李太后给永宁公主找一位痨病鬼驸马……多么肆无忌惮!朱翊镠甚至都不敢想象。
有张鲸在,多多少少能对冯保有所牵制。
到了万历十年这个时候,冯保早就知道万历皇帝已经对他不像之前那么好了。
“去吧,将胡诚请来。”朱翊镠吩咐道。
付大海有心:“潞王爷,是光明正大的去吗?”
朱翊镠想了想,其实也无所谓,既然张鲸有办法知道,他又告诉了那些言官、御史、词臣,这件事肯定也瞒不住。
朱翊镠还不知道的是,其实太医院那帮郎中早就偷听了他与胡诚之间的对话。
纸终究包不住火。
朱翊镠一摆手:“就光明正大的去请吧。”
“哦。”付大海应声而去。
很快,他又回来了,不过是他一个人回来,不见胡诚。
“请的人呢?”
付大海色急匆匆地回道:“潞王爷不好,胡诚院判躲在值房里谁也不肯见,听说,听说……”
“听说什么?”
“听,听太医院的郎中们说,他疯了。”
“什么?”朱翊镠霍然站起,这还了得?如果胡诚真的疯了,那又得重新找人。
费事又费力。
当日说服胡诚软硬兼施费了多大劲啊!疯了?
找医生还不是最难的,关键张居正还能挺多久啊?
而且找到医生也不是说动刀就能动刀,需要大量实验呢。
还有一点,当初找胡诚、找张居正、找李太后做思想工作,基本都是在外界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偷偷进行的。
否则,以他潞王的身份,正如张鲸所言,都是僭越之事,哪能进展这么顺利?
而现在,虽然尚未传开,但朱翊镠相信,在京城大官当中,应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包括他暗中扶植申时行上台。
如果胡诚真的靠不住,再找医生,现在还能这么顺利吗?
弹劾“潞王”的本子,想必都已经写好了,马上就要送达万历皇帝的手中吧?
朱翊镠着急地道:“你到底见过胡诚没有?”
付大海摇头:“没有,他说了任何人都不见。”
“走。”朱翊镠一摆手,他要亲自去看看。
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不能千算万算,几个大人物的思想工作全部做通,最后折在胡诚这一关上。
那这家伙也太不争气了吧!关键影响他的大计啊!
留给张居正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继续跪求!
第084章 疯了
朱翊镠带着付大海,再一次去了太医院。
“潞王爷来了。”
“潞王爷!”
太医院的郎中们过来一一行觐见之礼。
只是,行完礼谁也没敢言声,一个个像见了瘟神似的避之不及。
“胡庸医呢?”朱翊镠先开口,看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潞王爷,院判大人在他自己值房里。”一名太医答道。
“他最近可好?”朱翊镠接着又问。
“……”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郎中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回答。
“听说他疯了?”
“潞王爷,是的。”还是那名太医回道,“最近这些天,院判大人都没有从值房里出来过,晚上也没有回家,吃喝拉撒睡全在值房里,谁也不让进去。”
“有时他还歇斯底里地乱吼乱叫呢。”另一名太医接道,“把他的助理都快逼疯了,见了我们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摇头叹气。”
简单问了两问,朱翊镠便径自朝着胡诚的值房走去。
上次来过,所以也不需要人引路。太医院郎中们求之不得。
当朱翊镠一离开他们的视线,他们便窃窃私语议论开了。
“胡院判真是可怜啊!”
“若你被潞王爷逼成这样,你也会疯掉。”
“我不会疯掉,我会立即去死,一了百了,何必受罪?”
“切,你说得容易,你一个人死当然没啥,可你的家人怎么办?两眼一闭不管不顾了吗?”
“哎!也是。”
“胡院判肯定研究毫无进展,感觉不行,所以着急上火,生生把自己给逼疯了。”
“……”
太医院的郎中们一个个叹息不止。但同时每个人内心又都升起那么一丝丝窃喜:幸好潞王爷盯上的不是自己啊!
咚咚咚。
朱翊镠敲响了胡诚值房的门。
娘的,居然没反应,也听不到里头有一丝动静。
咚咚咚。
朱翊镠接着敲。
“滚!都给我滚!别来烦我——”
是胡诚的声音,充满了愤怒、狂躁与不安……
平时可不是这样。
胡诚平时看起来文质彬彬,说话也总慢条斯理。
难怪都说他疯了。
“快开门,潞王爷来了。”付大海喊了一声。
吱呀!
门开了。
开门的是胡诚的助理。
“潞王爷。”那助理当然认识朱翊镠,连忙行礼。
朱翊镠刚一迈足,只闻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阿嚏!
阿嚏!
朱翊镠连打了两个响亮的大喷嚏,感觉要窒息一般。
仿佛走错了门。
但又确实看见胡诚蓬头垢面地坐在地上,手里正抱着一只受伤的兔子,似乎在观察什么。
至于臭味儿,第一感觉也不知道具体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好像满屋子都是。
“大人,潞王爷来了。”助理禀报一声。
然而,胡诚置若罔闻,一动也不动,眼睛始终注视着他手上那只受伤的兔子。
助理忙解释道:“潞王爷,最近院判大人就这样,谁也不搭理,还请潞王爷见谅!”
看人傻不傻,疯没疯,首先要看他的眼睛。
朱翊镠俯身。
发现胡诚的目光并不呆滞。
相反,发现他观察兔子时的目光炯然有神。
朱翊镠似乎察觉到什么,冲胡诚的助理和付大海一摆手:“你俩都出去吧。”
“哦,最好走远点,别在门口偷听。”朱翊镠又补充警惕。
付大海和胡诚助理应声而出。
将门关上。
朱翊镠望着胡诚,笑了笑,悠悠然地道:“胡庸医,在我面前你不用装蒜,起来吧。”
胡诚“嗖”地一下子爬起来,迅速理了理他那凌乱不堪的头发,然后给朱翊镠行了一个大礼:“潞王爷驾到,卑职失礼,还望见谅!”
朱翊镠脸色一沉:“靠!你这个死家伙,还以为你真疯了呢,吓了我一大跳,娘的!”
胡诚忙陪笑道:“对不起!潞王爷,让您担心了。不过,卑职也是无奈之举啊!”
朱翊镠一愣,诧异地道:“什么无奈之举?”
胡诚谨小慎微:“潞王爷神机妙算,真的有人想害我。”
朱翊镠神情一紧,胡诚这时候可不能出事啊!“谁想害你?”
“不知道,只知道大年初五我访友那天,突然从道上跳出两个凶神恶煞的壮汉,一人手上提着一把大刀,说要取我性命,吓得我撒腿就跑,幸好潞王爷暗中派有人保护,否则恐怕凶多吉少,再也见不到潞王爷了。”
“是谁那么大胆?”
“那两个真不是普通人,居然在四名东厂番役的围攻下溜了。”
“那为何没人告诉我这事儿?”
胡诚猜度地道:“想必是因为过年,不想打扰潞王爷和娘娘吧?”
“所以你就装疯卖傻?”
胡诚点点头:“是的。潞王爷,我想这是最安全的办法。潞王爷很有先见之明,真有人担心我将首辅大人的病给医好了,居然花钱请人要取我的命!”
“所以这些天我也没有回家,吃喝拉撒睡全都在这里,给人一种急疯了的状态,这样我就不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了。”
“同时,我还能躲在这里专心致志搞我的研究,连助理都信以为真以为我急疯了。总不会还有人如此胆大妄为,敢跑到太医院来取我性命吧?”
胡诚脸上浮现出几分得意之色,似乎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骄傲。
朱翊镠听完一咬牙:“别让我查出是谁,否则有他好看。”
胡诚感慨地道:“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来头一定不小!”
“放心,这件事我一定给你一个交代!”朱翊镠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膛保证,继而问道,“哦,对了,你的研究如何?现在有信心吗?”
“潞王爷,有。我在兔子、鸡、狗、猪身上都动过刀子。切割、缝合、止血、消毒,基本确定没有问题。唯一担心的是,在动物身上都没有用麻醉,届时张先生不知能不能忍受,关于麻醉的问题我正在实验、推断、论证。”
“好!那本王不多说了,你尽快写一份报告出来,到时候再指点你一二。”朱翊镠实在是熏得不行。
“明白……”又说指点……胡诚倒也没当真!姑且听之。
“你这屋子里咋那么臭?亏得你天天呆在里面不出去?”朱翊镠耸了耸鼻子,然后嫌弃地用手不断在鼻子前端扇动着。
“潞王爷,有污您了!真是罪过罪过!为表明我真是疯了,屎尿都在值房里呢。”
胡诚抬手指向角落。
朱翊镠顺势望去,果然见地面有一大坨,墙上还有尿的痕迹。
“人才!”
朱翊镠冲胡诚竖起大拇指,拂袖而去,走时撂下一句话:
“三日后,无论研究如何,带一份报告,将身子洗干净,来乾清宫偏殿见我。”
……
求啊。
第084章 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