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第四百八十章 交锋(三)

作者:九悟     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     明帝国的崛起全文阅读
    刑部尚书闵珪在首辅刘健的点名下,开始给众人讲解资源法的一些主要事项、各种规定。

    张昭坐下来,轻轻的吐出一口气。

    实话说,他被偷袭了。

    御前会议议事议程上写着发行银元的事。他不是不知道。他这两天不光是“陪着”丫鬟们玩耍,还是思考过的。只是,他思考的是如何推行银元。

    结果,户部尚书侣钟直接要把铸币权都给收回去。

    虽然在某些国家,铸币权真的不在政府手中。比如:鹰酱家的美联储。但是这在大明朝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张昭推测铸币权最终肯定是要分给户部。

    但没想到户部尚书侣钟直接发难,要把大明皇家银行的铸币权都给收走,要独占。

    这对他是极大的损害。其一,他立志于把大明皇家银行做成央行。没有铸币权算什么央行?

    其二,铸币权意味着小钱钱。他费心费力的搞出母版,研究机器,不得吃点利润啊?

    幸而,他抓住内阁的“漏洞”,预估内阁诸公是要在今天的御前会议提出把弘治皇帝的图像印在银元上。阁臣们出面,有点拍皇帝马屁的嫌疑。

    这事肯定是要找“小弟”出马。

    他抢先一步,把这个“功劳”拿到手,再去恳求弘治皇帝才算是保住基本盘。本来,他是可以通过把铸币权限“让度”部分给户部换取好处的。

    现在却差点翻船!你妹的。

    张昭木着脸,看着手中的会议议程。

    …

    …

    大明朝的资源法,之前的很简单,天下的矿产都是朝廷的。只允许朝廷开采。也就是工部派人,或者内廷派人去开采。

    但因为采矿经常出人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朝廷的矿里出这种事出多了,毕竟,历朝历代都是要以民为本。这就很容易被人所诟病,遭遇到攻击。

    所以,官矿就逐渐的关闭。历年来逐次减少。没有大量可供消耗的廉价劳动力,想开也开不起来。

    而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就有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矿山就在那里,朝廷不开采,自然有私人去开采。赚来的银子再和地方官相互勾兑,就把地方占下来。

    张昭在遵化时半真半假的问那些商人:听说你们有护矿队?结果当然是没人敢回答他的话。

    刑部尚书闵珪现在念得资源法:目前大明两京十三承宣布政司下属的矿产全部收归国有。但采取拍卖的方式将经营权卖出去,同时根据产量,每年收税。

    目前,金、银、铜这三种矿必须全部卖给朝廷。朝廷以银元支付。确保金银铜不外流,保证货币的稳定。

    官方的矿场目前急需经营。同样要给户部缴税。

    而在宣德皇帝定下的大明疆域之外的土地上发行的矿山,所有权归发行者所有。在户部登记之后,即可获得大明法律的保护。而卖出矿产,同样要收税。

    这是为鼓励向外开拓。当然是由张昭提出来。他在奏章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后军都督府打下兴州府,发现燕山中的矿山,需要法律予以明文支持。

    …

    …

    小半个时辰之后,资源法予以通过。

    其中的细则还要刑部组织人手去完善。简版的先要公布出去试行。等完善之后,经过批准,就可以作为正式的法律颁布强制执行。

    这将直接影响到开平府、大宁都司、辽东都司的矿产行业。当然,还有天下的矿产行业。

    弘治皇帝宣布略作休息,上茶水、点心给群臣享用。要更衣的也可以去。

    休息十分钟后,接着进入下一个议题。

    首辅刘健道:“接下来是关于蓟镇、辽东、京营、十二团营、腾骧四卫、宫中禁卫更换兵器的事宜。具体详情,还请刘兵部说一说。”

    刘大夏轻轻的咳嗽一声,看得出来,数朝老臣对今天这样坐着议事有点不大习惯,当然更舒服就是,拿起面前早就准备好的资料,道:“这件事上次已经讨论过。我再回顾一二。

    新秦伯张昭上奏朝廷。国泰商行技术革新,能够量产一种钢材,用来打造刀具极其的锋利。军中最常见的雁翎刀,按照国泰商行的产能,一个月能打造出约一万把。

    因而,张昭上奏朝廷,请求将京师附近的冷兵器军队更换装备。现在的问题是,向国泰商行采购雁翎刀等制式武器的银子从何而来?

    我的意见是,应当让国泰商行将炼钢技术交给工部,由工部组织工匠冶炼兵器,再发放给京师附近的军队。

    而且,国泰商行应该停止冶炼军中制式武器,免得流传出去对大明造成损害。据我所知,张昭已经当众允诺,要把此刀卖给奴儿干都司下属的首领们。”

    刘大夏的话音刚落,武安侯郑英就嗤笑道:“有些人想赚银子想疯了。把念头打到朝廷身上来。”

    礼部尚书张升直接怼张昭,“新秦伯,朝廷虽然授权你便宜行事。但后军都督府还归不归朝廷管?本官听闻你已经下令将蓟镇淘汰下来的旧兵器倒卖给海西女真四部。”

    说着,径直站起来,道:“陛下,臣以为朵颜三卫已灭。当收回张昭便宜行事的权力。”

    三人连击,形成对张昭的围剿。

    上次御前议事,张昭在开平,李东阳和英国公张懋说了几句公道话:你早点给京师附近的军队换装不就行了,还怕流传出去?国泰商行是谁的,你们不知道?

    当时,弘治皇帝表示再议。

    这次张昭就在殿中,自然不会有人帮他说话。小弟就得有小弟的觉悟啊。

    张昭对“图穷匕见”的礼部尚书张升和“不思进取”的兵部尚书刘大夏也没客气,心里盘算了一下,道:“张尚书是不是读书读的连算数都不会?

    按照诸公刚刚讨论的资源法,后军都督府拥有兴州府勘测出来的几座金矿,其储量丰富,但是拍卖出去,二十年的产权经营,能拍卖多少银子?

    后军都督府发行的战争债券一共有484万两白银,外加10%的收益,总计要偿还532.4万白银。

    你不希望后军都督府便宜行事,这些债务还不起,你负责?天底下有‘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的道理?

    我建议张尚书还是多出京走走,实地考察,不要总是据闻、听说。人云亦云,很丢大明礼部尚书的脸。”

    张昭“骂”完张升,看向刘大夏,“刘兵部的意思是,兵部没钱,所以被将士们换好刀?”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9975/ 第一时间欣赏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九悟所写的《明帝国的崛起》为转载作品,明帝国的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帝国的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帝国的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帝国的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帝国的崛起介绍:
弘治十三年夏末秋初,宅男理科生张昭穿越来到明朝。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繁华,美好,欣欣向荣又潜藏着王朝危机的时代,张昭一路青云直上,手持权柄,上佐天子,外镇四夷,书写属于他的华彩乐章。五千年的治乱循环,明亡后华夏文明的沉沦,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推荐九悟完本的老书,均订过万,《奋斗在红楼》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明帝国的崛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帝国的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