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

作者:九悟     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     明帝国的崛起全文阅读
    张昭这数月以来,针对蒙古小王子、火筛诸部的入寇,先后提出“平北虏三策”、“战争论”、“预备役”、“战略三阶段”,其观点是非常明确的。

    华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不可调和,必须要灭掉他们。占其地,据其民。

    但是,刚刚在李教谕家中,李幽还剖析过李东阳的观点:漠北之地,占之无用。这个时候头铁的和李大佬硬顶能有什么好结果?

    然而当面改变观点,只怕会让李东阳瞧不起吧?而且,说出去的话,是要算数的。当面撒谎,日后李东阳焉会给他好果子吃?

    张昭的明史水平一般,但可是知道刘瑾是谁干掉的。李东阳绝对有份。换言之,这位大佬的隐忍功夫在明朝绝对可以排前三。对他撒谎,还不如选头铁!

    张昭想一想,坦然的道:“阁老,自太祖、成祖后,我朝受制于蒙古诸部,这个问题终归是要解决的。霍光灭匈奴,方有汉室边境百年的安定。

    当然,战争打的是国力。国力不足,大军贸然出塞是堵国运。就像王振那般,致有土木堡之变。我认为不能将将士的性命,国家前途压到赌桌上。”

    蒙古肯定要灭。但是何时去灭,得看国力情况。这是他给出的答案。至于说他是否会诱导朱厚照北征蒙古,按照历史来看,他不诱导,朱厚照也会这么干的。

    他进东宫后,如果朱厚照问他这方面的事,他肯定会把必要性、危险性都讲透彻。

    李东阳微笑着喝茶,“回头太子问你,你也是这么答吗?”

    张昭点头,声音坚定的道:“是的!”

    李东阳伸手虚点一下张昭,笑道:“年轻人就是气盛啊!”眼中倒是有赞赏的目光。以他宦海多年的看人经验,但凡有所成就者,必须要心志坚定。

    被他问一问,就改变想法,那能有什么出息?正所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他看得出来,张昭是真的想灭蒙古。但好歹还是知道战争的风险。然而,太子恐怕只会听他想听的部分,而不会在意其中的风险。这是人之常情。

    若将来太子北征蒙古,张昭必定会被文官们拎出来。种子就是张昭埋下的。

    李东阳道:“子尚,一国之政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譬如,你提出的预备役,现在朝廷正在九边推行,你知道是如何推行的吗?以卫所的形式组建预备役,将小旗、总旗、百户官授于当地缙绅。”

    以明朝的军制。小旗麾下十人。总旗麾下五十人。一个百户下辖两个总旗。

    张昭微愣。他当时提出的是:所有预备役军官都必须由朝廷来掌控。因为,明朝的国情不像后世。

    后世的民兵连长谁能拉队伍造反?而在明朝,皇权不下乡,掌握一百人的武装力量,哪怕是民兵,那也会制造出一批地主豪强的!他不信李东阳不知道?

    李东阳见张昭疑惑的看来,说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你知道下面的缙绅们隐藏多少人口、土地?若按名册去登记、征兵,必然会搞的地方上大乱。

    如今北虏连年入寇。只有给当地缙绅一些利益,才能将他们组织起来和北虏作战。而此法只能用于九边,不得用于内地。”

    治国之道,很多时候都是和稀泥。想要快意恩仇、搞硬性规定,那是绝对不行的。

    张昭心里就叹口气,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谢阁老教诲。”

    他提出预备役的建议,不是想搞出一堆汉朝时的地方豪强来。而是想要抵御蒙古入侵。但是,提出的建议和执行落实下去,这完全是两回事。

    李东阳想给他说的就是这个。目的是好的,但未必就是“善政”。

    李东阳微微一笑,点头道:“孺子可教也!你去东宫里和太子谈北虏之事。诚如你所言,北虏是必须要打的。但第一,不可因个人野心鼓动大军出塞。第二,不可鼓动太子亲征。子尚,本朝汪直、王振的结果,你是知道的。”

    正统朝的大太监王振,鼓动正统皇帝御驾亲征,致有土木堡之变。成华朝的大太监汪直喜好边事,仗着成化皇帝的信任,时常出塞捞军功。

    他对张昭还是很看好的。最后一句话是提醒、爱护,也是在敲打张昭。

    张昭道:“学生谨记。”

    李东阳微微颔首,道:“东宫那里,我会让王德辉和太子提一提你的事。你去吧。”

    王德辉就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王华。他儿子叫王守仁,号阳明。时任翰林侍讲学士、日讲官、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

    张昭再行礼道:“谢阁老。”

    …

    …

    走出李东阳的小书房,深夜里的冷风袭来。一名仆人在前引路。张昭琢磨着刚才的对话。

    李东阳对他并没有恶意,甚至还有些关照。但李大佬把话说的非常透彻:他在东宫中有哪些不能做。这似乎像一道枷锁紧紧的绑在他身上。

    但,这实际对他在东宫的发展计划影响不大。

    他当然知道战争的风险,火枪造出来之前,去漠北扫荡能讨什么好?现在可没有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的名将。而且,他也不会鼓励朱厚照亲征。因为这不需要他鼓励,朱厚照自己会干的!

    其实,他觉察的出来,李东阳对全面反攻蒙古诸部并不敢兴趣。这可以叫老成持国。也可以说是:文臣的局限性!明朝的文官们就喜欢关起门来自己玩。

    而这挽救不了明朝的命运的。

    平心而论,李东阳虽然其貌不扬,但喜欢开玩笑,而且机变多谋。其个人魅力令人心折。但是,只从他处理“预备役”之事来看,还是有缺陷。

    不如张居正啊!

    张居正敢清查土地的!缙绅们隐藏土地、人口又如何?要是张居正为宰辅,如果认可他提的预备役制度,肯定可以推行下去,将兵权尽数操于朝廷之手。

    大明唯一相啊!

    张昭预感,他和李阁老不是一路人。

    当裱糊匠改变不了明朝的命运,如张居正那样改革,也只给明朝续命五十年。如果他真的想做点事,改变明末时汉民被满清屠杀的命运,他需要给明朝带来更深刻的改变!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9975/ 第一时间欣赏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九悟所写的《明帝国的崛起》为转载作品,明帝国的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帝国的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帝国的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帝国的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帝国的崛起介绍:
弘治十三年夏末秋初,宅男理科生张昭穿越来到明朝。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繁华,美好,欣欣向荣又潜藏着王朝危机的时代,张昭一路青云直上,手持权柄,上佐天子,外镇四夷,书写属于他的华彩乐章。五千年的治乱循环,明亡后华夏文明的沉沦,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推荐九悟完本的老书,均订过万,《奋斗在红楼》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明帝国的崛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帝国的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