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我可成圣
轰!
如若晴天霹雳般。
武上将军率领十数万武卒叛出圣道,欲要建立自已武国的消息,似乎瞬间便传遍了周天下。
让周天下震撼不已,如同掀起惊涛骇浪般。
“这怎么可能?”
“他敢?!”
无数人不敢相信。
“武上将军为何要叛出我圣道?难道我圣道对他还不够好?而且,武国岂是好建立?这天下,何处可容得下他?何处可容得下十万武卒?”
“愚蠢之人!”
“哼,真以为自已是第二武王,掌控十数万武卒,便可以建立武国了?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是找死!”
“叛徒!白眼狼!枉我圣道对他如此好,不仅让他掌控十万武卒,还提拔他为三大上将军之首,他便是如何对等我圣道?”
当众人听闻消息时,皆是震怒不已。
“灭掉武国!”
“斩杀武镇岳!”
“叛徒不得好死!”
“叛我圣道者,天下共诛之!”
不少人大声呵斥,扬言要灭掉武国,斩杀武镇岳。
这时天下教派皆是震怒不已,不少大贤愤怒放言,要北上缉拿武上将军……
……
草原上。
五道身影飞掠而下。
“前方便是北地了。”儒家大贤微笑道,“再过两日,便可回到亳城。”
封青岩微微点头,终于要回来了。
这时,天空上飞来三个虚幻的青鸟,皆带着一封书信,儒、墨、法三家的大贤接过阅读,脸色猛然一变。
“武上将军率领十万武卒,叛出万里长亭,欲要建立武国。”
看书信的儒家大贤着沉着脸道。
“什么?”
之前说话的儒家大贤,脸色一变道,“他敢?他为何要叛出我圣道?哼,十万武卒,便想建立武国?真当我圣道天下没人了?难道我圣道天下,连十万文人亦拿不出来?”
“这是找死!”
法家大贤冷冷道,身上迸发出浓烈的杀气,“我法家只需要派十万法士,顷刻间便可灭掉十万武卒,简直是自不量力。”
“多事之秋啊。”
墨家大贤叹息一声,看着众人道:“南面楚国亦传来消息,现在妖族正不计伤亡穿越神威雷泽,怕是要突破神威雷泽的封锁了。”
“什么?”
儒家大贤心神一震,道:“妖族亦忍不住了?”
“倘若是不计伤亡,这神威雷泽怕是难以挡得住妖族啊。”法家大贤脸色凝重,沉声道:“而且,根据密探传回来的消息,妖族一直在寻找雷兽骸骨,似乎是要打造避雷楼船……”
“雷兽只存在于传说中,不一定存在。”
儒家大贤道。
“不错。”
另一名儒家大贤点头,道:“只要没有什么避雷楼船,即使有少量的妖族,突破了神威雷泽的封锁,亦难以成事。”
“不!”
法家大贤立即否定,道:“根据密探的消息,似乎雷兽的确存在,妖族很有可能寻到了。”
“真有雷兽?”
儒家大贤蹙起眉头,眼中流露出担忧。
法家大贤点头,接着看向东方天,道:“妖族寻到雷兽的骸骨不可怕,可怕的是山海界中亦有雷兽。”
“山海兽……”
四名大贤皆沉默下来。
那本古怪的《山海经》,他们四人皆看过,其中便有雷兽的介绍……
封青岩没有说话,一边飞行一边听。
先是仙道创立,山海界降世,接着便是武上将军叛出圣道,欲要建立自已的武国。现在被神威雷泽拦于百万大山的妖族,似乎亦有可能找到了雷兽骸骨……
真是多事之秋啊。
封青岩的眉头蹙起来,“看”着南方的两道杀气。
周天下之北。
即使北地之北,为大草原,黑草原,黑白戈壁,迷雾冰原,万里长亭,黄泉鬼地。
周天下之东北,为终年黑暗的冰冻之地,似乎尽头为虚无。
周天下之东,为无尽东海。
现在东海尽头为山海界。
周天下之西南,为云中君的封神之地,即云梦泽,云梦泽之后,便为巫山界。
周天下之南,为神威雷泽,终年神雷不断,隔断了楚国和百万大山。
百万大山,即妖族之境。
周天下之东南,为无尽神威雷海……
周天下之西北,为不可越的天壁山,如若一道山墙般……
……
不到两日。
封青岩便远远看到葬山。
此时葬山披白,天地间皆是白茫茫一片,一片冰封雪地的样子。
封青岩拜谢墨、法两家大贤,便与儒家两名大贤,朝葬山书院飞云,不久后便回到书院的大门前。
“师兄?”
这时快要到日中,不少书院的学子从书院走出,见到依然是白衣如雪,出尘脱俗的封青岩,不由惊喜行礼问好。
封青岩微笑点头。
“师兄回来了。”
“君子回来了。”
“封圣回来了。”
不过眨眼间,封青岩从极北之地回来的消息,便传遍了书院,接着传遍亳城。
不少学子,乃至书院教谕,亦从书院里走出来。
“见过诸位先生。”
封青岩见到书院教谕,便微微一礼。
“君子客气了。”
书院教谕回礼,眼中隐隐有些灼热。
虽然经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哲位降世的热度已经慢慢平息下来,但在封青岩回到书院后,众人再次变得有些狂热起来。
哲位。
这至少是中三品圣位。
甚至有可能是上三品圣位……
封青岩与书院教谕、学子见过礼后,便朝书院后殿走去。
在他正走到大殿前时,身材高大,气质儒雅的安修,便从大殿走出来,看到封青岩便淡然一笑道:“回来了?”
“弟子回来了。”
封青岩一笑,便恭敬行礼,道:“拜见老师。”
“无须多礼。”
安修走上前扶起,接着便一起走进大殿。
“弟子打算将哲位交予老师,还望老师莫要推辞,这乃老师应得。”大殿中,封青岩沉吟一下道,老师便是他心中最早最终的哲位人选,“若没有老师,便没有今日之青岩……”
安修闻言一笑,心中欣慰不已。
不过此时,他却是摇头,站起背负着双手,走到大殿门前,仰头看着天宇道:“倘若天下可成圣,老师一人便可成圣,无须哲位;倘若天下不可成圣,哲位于老师亦无用……”
……
第五卷终。
第六卷:鬼门重开
第344章 十大弟子
呼呼——
北风号怒天上来!
唯见葬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黄土台。
书院西侧的虚圣府中,封青岩身披白袍站在厅前的庭园中,静静看着天空飘荡的雪花。
这是他回到书院的第二日。
根据昨晚镇鬼殿传回的消息,武上将军率两名武王大将军,与大义主等镇守万里长亭的大贤打了一架……
可惜大义主等大贤,竟然不是武上将军的对手,令天下震惊不已。
只能眼睁睁任其离去。
大义主伤势未全愈,无法发挥出全盛的力量;第二,武上将军隐藏了实力。
即使大义主全盛时期,亦不一定是武上将军的对手。
还有传言。
西边剑国的那一位剑圣,再次下山了。
封青岩看了一阵雪花,便道:“江先生。”
“臣在。”
江山来到庭园,恭敬拜下。
“吾有一事,还需要烦劳先生,前往上仁书院一趟。”封青岩转身,示意摆于厅中的琴盒道:“将此琴还予云天,并到库房取三滴‘金津玉液’,此乃借琴之回赠。”
“诺。”
江山闻言有些激动道。
虽然他成为封圣的第一位门客,可是一直无事可做,闲养于虚圣府中,让他有些愧疚……
“辛苦先生了。”
封青岩道。
“君上客气了,此乃臣之本分。”
江山微笑道,便转身前往库房取“金津玉液”,接着便带上七弦琴,孤身一人前往上仁书院。
……
书院,后殿中。
东楼晦满脸的愧疚之色,他奉命暗中保护封圣,却跟丢了。
“老师,要不将此事告知青岩?”
安修跪坐在东楼晦对面,翻了一阵书籍便放下道,“现乃多事之秋,青岩的虚圣之位,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论是仙道,还是妖族等,杀进我周天下,必定会先对青岩下手……”
“只能如此了。”
东楼晦苦笑一下道,想不到自已堂堂的大贤,居然跟丢了。倘若不是封青岩早有察觉,或许真被刀山得手了。
不论是刀山,还是武上将军,两人的实力皆远超传闻。
这不得让文人重视起来。
毕竟大义主和武上将军的一战,在天下引起巨大的轰动,让无法文人无法接受,更无法相信。
大义主居然不是武上将军的对手?
这怎么可能?
但是,大义主的确败了。
安修沉吟一下,便道:“不知老师对哲位有何看法?”
“虽然青岩平定了幽冥‘诡异’之乱,但是仙道降世,山海界现于人间。而武上将军又叛出圣道,欲要建立武国,南边的妖族亦不安分,正在穿越神威雷泽……”
东楼晦皱起眉头,道:“怕是要天下大乱了。”
安修点点头。
天下要大乱,谁都感觉到了。
“而哲位,可助人成圣,倘若此刻有人晋封为半圣,可迅速平定乱世,让蠢蠢欲动的仙道、妖族、武道等,不得不再次退回去,不敢造次。”东楼晦道,“而正因如此,青岩危险了。”
“那老师认为,谁最适合?”
安修问。
“只有,亦唯有三公,最为适合。”
东楼晦思索一下道。
“老师?”
安修迟疑一下道。
东楼晦摇摇头,道:“老师能够晋封为文王,已经用尽了一生潜力和气运,无法再晋封为半圣了。即使有哲位加身,怕是亦难成半圣,成了半圣,亦是最弱的半圣,还不如让予他人。”
倘若东楼晦要争哲位,这个天下有几人能够争得过?
“老师言过了。”
安修苦笑一下道。
东楼晦却摇了摇头,道:“不是言过,而是事实,这乃老师冥冥之中的感知。”
至于儒教三公,谁最为适合,便由三公自已选择了。
……
万里长亭。
此时的第一城,有不少破损之处。
在十万武卒离开后,第一城显得更加冷清了。
而大义主与武上将军的战场,则是在迷雾冰原上,要不然第一城不是破损,而是被彻底毁去了。
这时大义主悬立在天空上,满脸的苦涩之色。
“诸位,吾将辞去殿帅一职……”
大义主从天空走下,落到镇鬼殿前对着众人一礼。
“殿帅。”
“殿帅。”
不少文人开口挽留。
但是不管如何,总得要有人为武上将军叛出圣道负责,而大义主为镇鬼殿殿帅,一手提拔武上将军为三大上将军之首。
自然要负第一责任。
而且,儒教分别掌管圣殿以及镇鬼殿,早已经引起其他教派的不满。
现在大义主失职,自然是摘掉殿帅的最好时机。
不过现在,万里长亭不是镇守黄泉鬼地的第一防线,似乎位置没有以往那么重要了。
毕竟封圣平定了幽冥,且有数万凶灵镇守幽冥深坑……
……
幽冥中。
深坑边缘上,徘徊着数万凶灵。
在酆山上有夭夭小娘子的身影,深坑下的“诡异”根本不敢出来。
虽然夭夭小娘子的实力,暂时无法斩杀“诡异”,但是她往深坑上一站,便吓得“诡异”不出来。
这,便是最好的防线。
当然,世人并不知道,即使大义主亦不确定。
在封青岩离开幽冥的大半个月后,夭夭小娘子渐渐发现酆山上的亡魂,竟然停止恢复神志和记忆。
而且,原先已经恢复神志的亡魂,竟然渐渐变回原来的样子。
而造成眼前一切的,便是酆山再次失去了帝威。
为何?
原先酆山不是渐渐恢复帝威?
为何现在帝威不仅没有恢复,还渐渐消失了?
夭夭小娘子的脸色没有变化,依然是冷若冰霜,但脑海中却浮现一个白衣身影。
他在幽冥时,酆山便渐渐恢复帝威。
但当他离开幽冥后,酆山便慢慢失去帝威。
……
而在此时。
一直拖着的书院十大弟子之争,终于开始了。
而要竞争书院十大院子,则需要一定的甲字牌,方能够参与竞争。
所谓十大弟子之争,不过是从经史子集,以及六艺、四君艺方面考核学子,得“甲”最多十人为书院十大弟子。
而葬山书院只有一届学子,自然没有其他书院激烈。
封青岩不过是来走过场而已,便直接成为葬山书院的大师兄,没有人有意见,亦没有人觉得不妥。
这,众归所望。
这原本便是属于封圣的荣誉。
……
第345章 二十七书山
腊月十八。
大雪封天,寒风如刀般刮来。
但葬山书院中,却是热闹不已。
不仅书院的学子、教谕前往围观,便连亳城中的文人墨客,亦没有错过葬山书院的十大弟子之争。
虽然葬山书院的十大弟子之争,远远比不上三上书院以及十大书院,甚至还比不上一些三甲书院。但因有封圣的存在,亦吸引无数人的目光,便连儒教之外的教派,亦有所关注。
更不要说八十一书院了。
不管什么事,只要有封圣在,皆会变得不一样。
经过三天的比试,最终确定了十大弟子。
大师兄自然便是封青岩,赫连山则拜为二师兄,颜山拜为三师兄。周昌最终还是输于赫连山和颜山两人,不得不屈居第四,成为书院的四师兄。
而牧雨凭借五品琴师,力压众多学子,成为书院的五师姐。
戎韬为六师兄,虞渊为七师兄,梅兰为八师兄。
方忘亦不差,成为九师兄。
即使傅林,亦挤进十大弟子之位,成为书院的十师兄。而他,是除了封青岩外,是唯一的士族弟子。
其他八位,无一不是世族弟子。
而庶族无一人入十大弟子之位。
至于世族弟子刘凌和朱雁,两人还是年轻了些,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稍差于方忘和傅林两人……
“拜见大师兄。”
“拜见大师兄。”
这时书院的弟子皆称封青岩为大师兄,而书院的教谕、教习,还是尊称为君子或封圣。
在十大弟子之争后,众学子便陆续离开书院,毕竟已经腊月下旬了。待到腊月二十五时,书院只剩下不到十分一的学子,便连不少教谕、教习亦离去了。
原本在腊月初,书院便该结束学年。
但是那时,封青岩还没有回来,书院便只能一直拖着,一直等到封青岩回来,走过场成为书院大师兄,方结束学年放假。
毕竟大师兄之位,关系到儒教圣子之争。
不论是书院的学子,还是书院的教谕,亦不愿封青岩错过圣子之争。而且,只要封青岩竞争圣子之位,必定不会输于任何人。
甚至可以说。
圣子位早已经是封青岩的囊中之物。
“女郎,不回家?”
虚圣府中,封青岩见到牧雨跑来串门,微微有些诧异起来。毕竟连赫连山、颜山、周昌等好友,亦一一回家过年或祭祖等,牧雨竟然没有回家……
“难道师兄不欢迎?”牧雨一笑道。
“岂会?”
封青岩摇摇头一笑。
……
第二日清晨。
封青岩从葬山之巅晨读回来,便来到书院的后殿问安。
当他走进后殿时,发现殿中除了老师安修外,还站着一名让他看不透的老者。而老者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他有种隐隐约约的熟悉,便有些诧异起来。
“老师。”
封青岩行礼。
安修点点头便站起来,介绍道:“青岩,这是老师之师,为我圣教新晋文王,一直奉命暗中保护你。”
“青岩拜见师公。”
封青岩闻言便有些惊讶起来。
虽然他一直感觉有人在暗中保护他,想不到竟然是老师之师,老师之师的确是最佳人选,谁都放心。
“封圣客气了。”
东楼晦回礼。
“青岩,吾师复姓东楼,名晦,字朔月。”安修介绍道,“原本我与吾师不想如此快告知你,但是你行踪飘忽不定,让吾师无法暗中跟随保护,便只能告知你了。”
“师公辛苦了。”
封青岩再一礼。
“现在天下乱局已定,而你为古来今往第一虚圣,且诞生出哲位,再留在书院怕是危险重重。即使是吾师亦难以保护,所以我打算让你前往二十七书山。”
安修沉吟一下道。
“这么快?不是三年后,再前往二十七书山学习?”
封青岩有些意外。
“你现在不仅是虚圣,亦是文士境,且,还是我葬山书院的大师兄,足够前往二十七书山。”安修一笑道,“而且,原本学子三年之学,你不足一年便已经学尽,继续留在书院,于你的提升不如二十七书山……”
“其实,最为主要的,乃是避险。”
东楼晦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安修道。
倘若天下未乱,东楼晦一人或许可保护封圣,但是现在天下乱局已定,他一人便难以保护封圣……
毕竟封圣关系成圣之路,绝不容有闪失。
而儒教的二十七书山,自然是比葬山书院安全多了,且有足够多的大贤、大儒坐镇。即使是武道、仙道,乃是妖族等联手,亦不一定能够杀进二十七书山。
这不仅仅是安修和东楼晦的意思,亦是儒教,乃是圣道诸教派的意思。毕竟,不论是儒教,还是其他教派,无法派出太多的大贤,来单独保护封圣……
这时,封青岩“看”着隐藏在方圆数百里内的杀气,便点点头道:“亦好,弟子对二十七书山早有向往。”
而且,他亦想前往二十七书山看看。
儒教的二十七书山,比八十一书院的名气更大。毕竟儒教的二十七书山,只有八十一书院的杰出弟子方有机会进入。
而且,南方的那道杀气,亦在缓慢北上。
此时封青岩亦有些好奇,为何如此恐怖的刀山行刺他没有“杀气”,反而是远在天边的“刺客”有杀气。
他隐隐约约猜测到一种可能性。
便是一道“杀气”,代表一个“道”。
例如,之前离他最近的“杀气”,代表着武道对他的杀意。而最南的“杀气”,则有可能是妖族,或者是巫族,甚至是传说中的神族,对他的杀意……
据书中记载,神族已经退回天南。
即使神威雷海之南,南之又南之地,书中记载亦不详。
因而在不久后,天下至少会有数道针对他的可怕杀气,且代表一种“道”的杀气,又岂会简单到哪里去?
到时,天下又有多少人,时刻保护在他身侧?
又有多少人,甘愿为他付出性命?
还有,倘若数种“道”的杀气,一齐而至,又需要多少大贤才能够挡得下来?
又会死多少人?
所以说,前往二十七书山,亦是不错的选择。
……
不好意思,今天
呼呼——
北风号怒天上来!
唯见葬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黄土台。
山外朝歌城门破,五十里夜弦不复闻;八百诸侯今安在,谁人又在哭灵山?
呜呜——
一声声低沉的哭丧,从夜色下的风雪中来。
一个个狰狞而恐怖的鬼影,从远方的风雪中去,奔向八百诸侯曾朝拜的灵山。
但是灵山不再,唯见葬山冢墓高嵯峨。
……
葬山南。
那座正被风雪淹没的古城,只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不见星点的火光。偌大的城池不见半个人影,但诡异的哭丧却从四面响起,穿透肆虐的风雪,传入每个人的梦里。
在此刻,在四面哭丧的风雪夜里,几乎所有人都从梦中惊坐而起。
那诡异的哭丧——
清晰传入他们的耳朵,脸色霎时间惨白起来。
它、它们,又、又来了……
那一双双瞪得滚圆的眼睛里,全是恐惧。
在那斑驳的城墙上,守城兵卒不仅听到一声声诡异的哭丧,还见到一个个披麻的狰狞鬼影,脸色瞬间惨白起来,瞪着一双极度惊恐的眼睛。
“恶鬼——”
一个年老兵卒绝望大喊,转身疯狂跑去,“它、它们,又、又来了……”
一个个披麻的狰狞鬼影,随着肆虐的风雪掠上城墙,嘴里发出诡异的哭丧。而城墙上的兵卒,则变成了一张张人皮,在漫天的风雪中飘卷起来,迅速消失于夜色中。
噗噗——
一支支长矛在风雪中跌落……
……
古城外。
一辆老旧的牛车,在风雪中缓缓从东而来,磨损的轮子碾压在雪地上发出吱吱声。
“先生,有恶鬼觅食。”
牛车左侧的车辕上,坐着一个裹着蓑衣戴着椶笠的清瘦老人,看到随着风雪掠入城池觅食的恶鬼,顿时火冒三丈。
“我去斩了它们!”
老人还没待车内回应,就从车辕下抽出一柄柴刀匆匆掠向古城。
这时,牛车上走下一个儒雅中年人,他手里拿着一卷竹简,负着双手在风雪中走着,眉头渐渐蹙起来了。
恶鬼披麻哭丧?
中年人有些诧异,很快他就发现,恶鬼并不是觅食那么简单,似乎觅食只是顺便而已。
它们最后都会奔向古城后的黑沉大山。
黑沉大山陵冢交错毗连,处处皆是黄土坟头,竟无一处卧牛之地,其地下白骨多于土。一些陵冢动辄高数丈,周长数十丈,宛如小山般矗立,虽历尽沧桑,但仍不失霸气。
在其山脚下,一个个披麻恶鬼跪叩悲哭,诡异哭声响彻黑夜。
这一幕令中年人惊愕不已。
“这山……”
他蹙着眉头看着黑沉大山,沉吟一下就一步步踏空而上。
不过眨眼间,中年人就迎着风雪踏上千米高处,向下看去竟然看到一个个披麻恶鬼,在夜色下随着风雪从四面八方而来,恭敬跪叩在葬山下哭丧。
阴森鬼气笼罩住黑沉大山,让人如置身黄泉恶狱般。
还有,那诡异的哭丧,穿透风雪,响彻黑夜,又似乎穿越了时空般,在呼唤着什么。
“先生,恶鬼太多了。”
一个粗喘着气息的焦急声,从下方的城池传上来。
中年人朝下方看了一眼,就把手中的竹简放开任其落下,自己一步步走下回到原处。
竹简一边飘落,一边缓缓打开。
一个充满韵味的读书声,夹带着一股浩浩荡荡的浩然气息,蓦然从天地间响起。
一道道浩然白光,从竹简中发出落入城中。
滋滋——
一个个狰狞而恐怖的恶鬼,似乎被熊熊烈火焚烧般,化为一缕缕青烟飘起。
不过数息间,城中恶鬼全部被灭掉,但也激怒了四周的恶鬼。
“先生,这些恶鬼……怎么一个个都披麻哭丧?”蓑衣老人从城中出来,一边警惕注视四周,一边愕然问道。
中年人摇摇头,目光再次落在黑沉大山上,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大山黑沉,诡异,透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先生,怎么了?”蓑衣老人疑惑问。
“山中,恐怕有大凶……”
中年人猛然一步跨出,似乎化作一座巍峨山岳,横在古城和黑沉大山之间,挡住了从大山掠来的恶鬼。
“大凶?!”
蓑衣老人脸色大变,紧握着柴刀追去,神情变得凝重无比起来。
大凶一出,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中年人紧皱着眉头,看了看四周的地形,就指着山下一处较为平坦的山谷口,道:“就在此处建书院。”
“先生,确定在此处?”蓑衣老人愣了一下问。
“旗来!”
但在此时,中年人脸色一变,猛然喝道。
轰隆隆——
蓦然间,夜空上乌云翻滚,出现剧烈的震荡。
一杆散发着白光的大旗,夹带着浩浩荡荡的浩然之气,正破开层层的云雾飞射而来。
“竖旗!”
旗杆从夜空中插落,正正竖在谷口。
“展旗!”
那卷着的旗子,似乎迎上大风般,猛然展开了。
刹那间,无数白光从旗中迸发出来,如同天上的星辰般,照亮方圆十数里漆黑的夜空,把古城笼罩在内。
凡白光所到之处,所有恶鬼皆灰飞烟灭。
“嗷——”
那隐藏在山中的大凶,见到迎风展开的星辰旗,不由愤怒咆哮起来,邪恶的眼睛冰冷盯着中年人。
可惜星辰旗迸发出来的光芒,无法照进黑沉大山。
“先生,山中废弃的冢穴墓室里,可能躲着一些捡祭品充饥的乞儿……”蓑衣老人见到星辰旗展开,心里终于松了口气,接着有些担忧看着黑沉大山。
中年人点点头,沉吟一下就朝黑沉大山跨去。
“你留下,看守星辰旗。”
正待蓑衣老人跟上去时,中年人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诺——”
蓑衣老人应声。
……
山中。
漆黑一片,弥漫着浓烈的诡异气息。
当中年人跨入黑沉大山时,耳边一直响着的诡异哭丧,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他眉头大皱起来,不由细细倾听。
那诡异的哭丧,似乎变成了古老而悲哀的呼唤,穿越了层层的时空,直接在人的灵魂深处响起。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我大商……”
大山深处。
那通体黑色的葬宫里,不知葬了多少年的青铜古棺内,躺着一个不知死去多少年的年轻人。
那苍白无血色的脸上,淌流着两滴泪水,神情有着深深的哀伤。
不知在何时,他缓缓睁开了眼睛,双手推开了棺盖,走出了通体黑色的葬宫……
……
第346章 血漫仙山
嗷——
山海界中,兽吼连天。
可见大山连绵起伏,或是苍凉大气,或是古朴雄壮,或是华丽幽雅,或是清爽秀气。
有紫气萦绕,亦有彩虹环抱。
犹如仙境般。
碧蓝的天空上,一道道背剑的青衣身影,朝山海界的尽头飞射而去。虽然途中有不少山海兽扑来,但皆阻止不少他们的脚步,对于扑来的山海兽,或是避开,或是斩杀……
经过数天的飞行,三仙山就在眼前了。
但,只是在眼前。
在他们踏入山海界时,三仙山便近在眼前,似乎数步就能走进仙山中。但是,他们已经飞行了数天,起码飞了三四万里,三仙山还是在眼前。
这让道教弟子愕然不已。
“奇怪了,这仙山到底有多远,为何还飞不到?”
一名背负长剑的青衣青年,蹙着眉头看着三仙山疑惑道,感觉传说中的三仙山,似乎越来越神秘莫测。
“哈哈,仙山岂是易进?”
一名稍胖的中年人笑道,眼中充满了期待,“即使仙山近在眼前,若是无缘,怕是亦进不了。”
“我仙道修行,讲究一个缘字。”
有道教弟子认同道,自然不会认为自已是无缘者。
众人并没有停下,继续往三仙山飞去。
山海界尽头。
这时,早便立着数道仙风道骨的身影,皆是大贤级别的存在。但在道教中,一般不称呼为大贤,而是称呼为真君。
文公级别,则称为真人。
“这、这……”
“为何会如此?!”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立在山海界尽头的数道苍老身影,此时无法置信看着眼前的仙山,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满了惊骇之色。
山海界的尽头,并不是什么三仙山。
而是滚滚的怒海。
怒海中,怒潮如雷般在疯狂咆哮,掀起一层层的恐怖巨浪,犹如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压来,竟然高达数十上百丈。
轰隆隆——
怒海滚滚,巨浪滔天。
浪涛震耳欲聋,威势惊天动地。
那犹如天崩般的恐怖浪潮声,便连真君级别的存在,似乎亦难以承受得起。且,怒海中刮起的黑色旋风,更是让数道苍老身影连连后退,脸色惨白不已。
还有。
滚滚怒海掀起的巨浪,并不是什么海浪,而是血浪。
在掀起的血浪中,不时浮现一具具巨大的白色骸骨,便得怒海阴森而恐怖。
“血、血浪?”
这时有刚刚赶来的道教弟子,见到掀起的巨浪竟然是血浪,不禁心头大骇起来,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这、这是、是,怎、怎么回事?”
道教弟子惊骇道。
怒海无边无际,掀起滚滚的血浪。
众人不时可看到血浪中,飘浮着一具具白色骸骨,天地间皆是艳红的血红色,弥漫着一股诡异无缘的气息。
让众人心神不宁。
“山海界尽头,怎么会有无尽血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仙山呢?三仙山呢?三仙山为何不见了?”
有人内心惊惧道。
这时有不少人失态,想不到山海界的尽头,竟然如此一幅恐怖的景象,打破了他们对三仙山的憧憬,亦破灭了他们对仙路的期待。
不知在何时,在滚滚的怒海上空,弥漫起浓烈的血雾。
血雾朦胧,让人看不清远方。
“起血雾了……”
有人道。
“啊——”
在众人失神时,一个惨叫声突然响起,立即把众人惊醒过来。
众人看去,看到一个年轻弟子,竟然好奇走进血海中,立即就被血水腐蚀。不过眨眼间,那年轻弟子的血肉便纷纷脱落,数息间便只剩下一具干净的骸骨……
呼——
这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这一幕便连道教真君亦惊骇不已,且来不及出手相救。
“莫要碰触血水。”
有道教真君喝道,便冷冷注视怒海,“血水有恐怖的腐蚀之力,便连灵魂亦无法逃脱。”
这时众人惊恐后退,纷纷远离滚滚怒海,生怕被掀起的血浪打中。不过此时,奇怪的事情再次发现,当他们退出一定的距离时,眼前的滚滚怒海便不见了。
当他们走进一定距离时,滚滚怒海再次出现。
“这血水,难道是黄泉水?”
有道教弟子疑惑道。
“不是黄泉水,但比黄泉水更加恐怖。”
道教真君道,此时亦好奇血海从何而来,为何会如此恐怖?难道血海曾经埋葬无数大能,由蕴藏着大能之威的血水熔炼而成?
“这血海中,到底有多少骸骨?这些骸骨生前,又是什么存在?”
有道教弟子惊骇中带着好奇道。
“怕是不比圣低。”
有真君道。
“什么?”
“这怎么可能?”
不少道教弟子听到,皆是惊呼出来。
“圣,怎么可能惨死?且,只剩下一副骸骨?”这时,莫要说是道教弟子不相信,便是道教真君亦难以相信。
血海中,不少骸骨皆散发着,恐怖无比的气息。
这是不是说明,血海中埋葬了不少,圣境级别的恐怖存在?难道,上古时代的诸神,都被埋葬到血海了?
“哈哈,为何如此啊?为何如此啊?”
这时怒海岸边,有苍老的身影悲哀大吼,明明仙道创立,山海界降临人间,传说中的三仙山成为现实,应该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才对……
可是三仙山前,却是如此一副惨象,且成仙无望。
无数道教弟子,看着滚滚怒海绝望不已。
他们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事。
但看着血海便让人心生绝望,似乎仙路早已断了。
“山遥水遥,隔断红尘道;粗袍敝袍,袖里乾坤倒;日月肩挑,乾坤怀抱。常自把烟霞啸傲,天地逍遥。龙降虎伏道自高,紫雾护新巢,白云做故交。长生不老,只在壶中一觉……”
此时,一个清幽入骨的稚气童声,从怒海远方的血雾中飘来。在狂风中若隐若现,还带着丝丝缕缕的寒意,犹如刀如剑般斩在骨上。
这个突然出现的稚气童声,令山海界尽头的众人猛然一颤,皆是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童声清幽,更入骨,寒意阵阵。
在滚滚怒海的狂风中飘荡,不时在众人耳边响起,让众人越来越惊骇,不由瞪大眼睛看向怒海血浪中。
即使是道教真君,亦在童声中感受到森森的寒意。
似有不祥。
……
第347章 血海佛踪
山海界尽头。
处处皆飘荡着稚气的童声,却没有半点生气,似乎发自死人之口。亦正因如此,童声才会清幽入骨,才会让人感受到阵阵的寒意,更让人心底打颤。
片刻后,众人便看到怒海的血雾中,飘着一朵如墨般的云。
云中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乃是一个道童。
“这是仙山的仙童?”
这时有道教年轻弟子惊喜道,忽略了之前的诡异,显得有些激动的样子,“难道是前来接吾等前往仙山?哈哈,仙路有望了。”
“登上仙山,吾等便可成仙。”
更有弟子激动叫着。
众人闻言,顿时有些惊喜。
但是道教的真人、真君,却是紧紧蹙着眉头,冷冷注视着踏着黑云飘来的道童。
而道童的声音,似乎有魔力般,竟然可让人忽略他的诡异之处。
真君见到脸色猛然一变,气沉丹田一喝:“临——”
嗡嗡——
“临”字一出,如若黄钟大吕般,立即震醒众人。
这时众人猛然一惊,有些惊骇看着怒海中飘着的道童,心中生出阵阵的寒意,我刚才是怎么了?
怒海中。
道童飘来飘去,神出鬼没般。
在众人还没有回神过来时,道童便已经出现在眼前,把众人吓了一跳。
不少胆小的弟子,被吓退了几步。
道童身着青色道袍,大概五六岁的样子,脸色苍白如纸般,已经被人挖去双目,只留下尚在滴血的血洞。而且,在道童的胸口上,还有着一个血淋淋的大洞,更是被人残忍地挖去了心脏。
胸口的血洞上,血在汩汩流着。
这是一个死人。
呼——
众人心生寒意,惊骇不已。
“这、这是怎么回事?这仙童,为、为何……”
有道教弟子牙齿打颤道。
道童的出现,再次让众多道教弟子,意识到事情的不妙,这仙山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仙山果然出事了。”
有真人脸色凝重道,其实怒海便已经说明一切。
“吾乃仙域真境迎客童,专门为各界而来的仙客指路。”道童踏着墨云,“看”着众人静静道。
“仙域真境?”
“仙域真境是什么地方?难道是仙山?”
众人闻言皆是有些好奇起来,只是迎客童的样子实在有些瘆人。
“仙域真境,便是教主的道场,倘若诸位要听教主讲道,便请诸位往前走。”迎客童静静说道,并往身后一指,“诸位可看见,那一座仙山?教主便在仙山上讲道。”
众人闻言看去,果然看到一座仙山。
其中就是三仙山之一。
只不过此时,怒海中弥漫的血雾,已经消失不见了。
“教主曾言,来者皆是缘。”
这时迎客童微微一笑言,在众人的眼里显得无比诡异,便作了一个请的姿势,道:“诸位,请吧。”
“谢仙童指路。”
立时有年轻人一礼,便立即奔向怒海。
“啊——”
一声惨叫声响起。
那年轻人惊恐惨叫,血肉纷纷脱落。
眨眼间便只剩下一具骸骨,沉没入怒海消失不见了。
但是,依然有年轻弟子朝怒海奔去,早已经忘记了怒海的恐怖,似乎眼中只剩下仙山。
只剩下成仙。
“回来!”
有道教真君大喝。
但是,却喝不醒纷纷奔去的弟子。
不过眨眼间,便有十数名道教弟子,死于滚滚的怒海中。
“临——”
一名道教真君立即喝出“临”字,把众人震醒过来。
众人惊醒过来,惊恐看着迎客童。
“诸位,这东海不平静,前往时还需小心海中妖兽,免得被葬身兽腹了。”
仙童对着众人道,似乎并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般。
这时众人对仙童,更加惊恐了。
这仙童更诡异了。
“东海?”
有真君立即蹙眉,指着滚滚怒海,道:“这是东海?”
“正是。”
仙童点头。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这血海怎么可能是东海?
东海,不是在山海界前吗?
怎么越来越诡异了?
“先前仙童有言,仙域真境乃教主道场,敢问教主何名何姓?又是哪一位教主?”有真君沉吟一下道。
“诸位不知?”
仙童脸色一沉。
“不知。”
真君迟疑一下道。
虽然他已经看出迎客童的不快,但他想知道是哪一位教主,看看三仙山是否与道教有关。
“诸位连吾教主之尊号亦不知,没有资格听教主讲道。”
仙童沉着脸呵斥。
“请回!”
还没有待众人有何反应,仙童便冷冷道,接着转身离开了。
众人皆是愣了愣。
呼呼——
蓦然间,怒海狂风大作,发出阵阵鬼哭狼嚎,令众人心神十分不宁,似乎有一头远古的庞然大物,在怒海之底兴风作浪,扰动了整个怒海。
轰隆隆——
滚滚血浪铺天盖地而来,似乎要毁灭山海界般。
“不好!”
真君脸色一变,喝道:“快退!”
众人见到恐怖的血浪,脸色皆变,惊恐倒退回去。
不过,不管怒海的血浪如何恐怖,皆不会越过一条线,似乎永远不会踏入山海界般。
呼——
众人回神过来,惊虚一场。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不知何时,怒海中传来一句充满佛性气息的佛唱,让山海界中的修士,皆是有些惊讶起来。
“咦,这是什么?”
不少年轻弟子好奇问。
这声音十分古怪,充满了神圣气息,却是从来没有听过,似乎蕴藏着神秘伟力般。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怒海中的佛唱如黄钟大吕,让不少年轻弟子心神大震。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怒海中的佛颂越来越大,犹如万人之声,如若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迸发着耀眼的万丈佛光。
佛光无量,气象万千。
“佛唱?”
几名道教真君皆是愕然相视。
在仙山前的怒海中,怎么会有如此恐怖的佛唱?而且,佛道不是在天壁山之后吗?
怎么出现在山海界中?
“佛唱?”
“何是佛唱?”
不少年轻弟子疑惑问道。
道教真君并没有回答,紧紧皱着眉头看着怒海,感觉怒海越来越诡异,竟然出现佛家的踪影……
这时山海界中的众人,看到滚滚的怒海中,竟然行走着一个染血的白衣身影。白衣身影低眉垂眼,一边踏着着血浪,一边轻轻敲着木鱼,口中吐出一个个白色的经文符号。
那经文符号在普照的佛光中,化成一尊尊的无量佛陀。
佛陀拈花,不嗔,不痴。
镇压血浪。
……
第348章 仙路已断
“佛家门徒?”
山海界尽头,道教真君看着白衣僧人,不禁眉头大皱起来。
在传说中的三仙山前,怎么会出现佛家门徒?
这十分诡异。
滚滚怒海中,白衣僧人踏血波而去,身上散发着无量佛光,犹如佛陀降世般令众人震撼不已。
“这人是谁?”
有道教弟子疑惑问,感觉怒海听白衣人十分古怪。
“这人,既不是文人,亦不是武者,更不是妖巫神之族,看着十分古怪啊。”
众人的目光,皆被怒海中的白衣身影吸引。
“这是佛家门徒。”
有道教真君沉吟一下道。
“佛家门徒?”
“何是佛家?”
这时道教弟子好奇不已,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师兄可是听说过佛家?”
道教中有年轻的女弟子好奇问。
“师兄亦不曾听说过。”
一个年轻人摇摇头。
“这是极西之地的一个教派。”
道教真君见到众人,皆是疑惑不已,迟疑一下便道。毕竟,佛家门徒已经出现,便没有继续隐藏下去,但亦没有多说。
“极西之地?”
“天壁山之后?”
“天壁山之后,还有天地?”
众人闻言惊讶不已,想不到天壁山后还有天地。
在周天下,无数人认为高达万余丈的天壁山,便是天地的尽头,世人不可越过。但是,谁想到天壁山之后,竟然还有一个天地,还有一个教派。
但为何一直没有听说过?
这时佛颂越来越大,不止在众人的耳边响起,更是在心中响起。在耀眼的佛光中,众人看到一尊尊佛陀降生,一眼看去尽是佛海,万万千千。
“好恐怖的佛家门徒!”
道教真君震惊不已,难道此人是圣境中人?
只不过,佛家的圣境中人,并不称为圣人,而是称为佛陀。
这亦如道教般,仙道未创时,圣境中人称为圣人,仙道创立后,圣境中人便改称为仙人……
此时几名道教真君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惊骇之色。
圣境不是全部归隐了?
为何在仙山前的怒海中,竟然还有圣境的存在出现?
怒海中,白衣僧人每吐出一个经文符号,便化为一尊无量佛陀降落,使得原本凶绝之地的怒海,竟然渐渐变得如天国佛海般。
佛光万丈,大慈大悲。
那敲击的木鱼之声,犹如响绝千古的钟声。
悠扬古远。
一声一声击在众人的心神上。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佛颂从众人心底响起,让众人由惊愕渐渐变成虔诚,片刻后竟然盘坐下来,跟着白衣僧人念经。
在道教真君盘坐下来时,心中猛然一惊。
一层冷汗瞬间渗透出来。
此时道教真君惊骇不已,想不到连自已亦差点皈依佛门,看向怒海中的白衣僧人时,脸上浮现惊恐之色。
他乃是道教真君,文王级别,在聆听佛颂时,竟然亦在不知不觉间,差点成为虔诚的佛徒。
由此可见,白衣僧人的恐怖!
这绝对是圣境中人!
“临!”
这时道教真君一声怒喝,“临”字如若惊雷般炸开,第三次把众人震醒过来。
不少清醒过来的真人,皆是脸色大变,且难看至极。
“这佛唱太恐怖了。”
“我、我刚才是怎么了?”
不少道教弟子被惊出一身冷汗,惊恐看着怒海听白衣身影。
而在此时,萦绕在耳边的佛音,犹如万佛颂唱,敲击的木鱼之声,更似千古钟声。在众人的恍惚间,似乎化为一道道枷锁,紧紧系在众人身上,让人挣脱不得。
“破!”
“找死!”
这时道教真君大怒不已,纷纷出手破灭传来的佛唱。
“庚金之剑,兵革之主!”
“斩!”
“洪炉之火,熔炼万物!”
“熔!”
“水月之局,沉沙坠海!”
“沉!”
山海界的尽头,出现的一柄巨大的白金之剑,迸发出凌厉无匹气息,似乎可斩尽生灵般。
而在白金之剑不远处,有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天地便是洪炉。
另一边则有月亮坠落,似乎沉掉一切之重。
道教弟子看到,皆是震撼不已。
不过接下来,却让道教真君有些尴尬起来,因为怒海中的白衣僧人,并不是冲他们而来。
他们看到,怒海中恐怖的亡灵、骨兽等,竟然被白衣僧人降服了。
一头头朝白衣僧人拜下。
而他们只是被佛唱波及而已。
倘若白衣僧人冲他们而去,怕是无人能挡……
而在此时,众人终于看清白衣僧人的样子,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十分俊秀。
但是,他的双目亦被挖去了。
眼洞竟然还滴着血,染红了胸前的僧衣……
众人看到心中惊骇,再次生出阵阵的寒意。
“这、这到底怎么回事?”
有道教真君无法相信道,更无法接受圣境中的存在,竟然亦被人挖去双目,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天啊——”
有年轻的道教弟子惊叫出来。
而自白衣僧人出现,便一直低眉垂眼,轻轻敲着木鱼,在滔天血浪中,一步一步踏波而去……
眨眼间。
白衣僧人便不见了。
他的身影如同鬼魅般,瞬息就在千里之外,让人不可捉摸。
这时山海界的尽头,道教众人皆沉默不语,似乎还没有回神过来。但内心,却是生起阵阵的寒意,第一次发现仙山降世,似乎不一定是好事。
发生在仙山前的事,实在太诡异,太可怕了。
甚至有可能会带来不祥。
在白衣僧人离去后,怒海竟然渐渐平静下来,不见刮黑风,不见起血雾,尽头的仙山,竟然清晰可见。
这让众人有些意外,亦有些惊喜。
但是,原本该仙气阵阵的仙山,竟然有丝丝缕缕的黑气飘起。
他们隐隐约约看到,不少雄伟壮观的宫阙,竟然化为一处处的废墟。但,即使化为废墟,亦迸发出灿灿仙光,无法掩饰曾经的辉煌。
“为何会这样啊?”
道教中有老人悲哭道,无法相信所看到的仙山。
在那仙山中,道教真君隐隐约约感受到,丝丝缕缕的怨气,恨意,或是杀气。亦看到墟中的断壁上,刻画着无数充满道韵的古老图案,似乎记载着种种辉煌的过去。
但是留下来更多的,却滚滚滔天的怨气,恨意
以及不甘。
……
第349章 又是开春之时
山海界中。
一片花香鸟语的景象。
但山海界外的周天下,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惟余莽莽。
大年初春时,一辆马车从亳城数百里外的一座城池驶出,缓缓朝东南方向的鲁国而去。
马车中坐着一个出尘脱俗的青年,正是封青岩。
身侧,还坐着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俊秀书童,正是九歌。这时九歌显得有些兴奋,先生终于带他出行了……
“先生,我们要去哪里?”
九歌兴奋问。
“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
封青岩一边看书一边道,看的却是那本《山海经》。
“?”
九歌有些疑惑起来,似乎不太明白。
倘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不论是虚圣府中,还是书院里,或者是葬山中,皆有安静之处。
并不用偷偷摸摸出来啊?
“到了,你便知道了。”封青岩笑了笑道。
眨眼间,便两天过去。
马车恰好驶到一座小城,封青岩便带着九歌在小城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租了一辆马车继续南下。
这时他如同普通士子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即使他打扮成乞丐,依然会出尘脱俗,犹如天上明月般。他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出尘脱俗气质,想掩饰亦掩饰不了。
这让他有些无奈。
……
亳城。
风雪早已停,但天地皆白。
这时有个须眉发皆白的驼背老者,背着一柄大得惊人的刀,缓缓朝亳城走去。
驼背老者走几步,便停下努力抬头看前方。
他的背,实在驼得厉害。
似乎是背上那柄巨刀所压弯。
在他还没有走进亳城,便已经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当他走进亳城时,几乎所有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但他似乎没有感受般。
“这柄刀,够厚,够大!”
有人盯着巨刀道。
“这刀,起码有两三百斤吧?这老者居然能背得起?难道是境界不低的武者?”
亳城大街上,不少行人对驼背老人指指点点。
老人背刀缓慢而行。
不知不觉,便在众人的议论中穿过了亳城,站在亳城北门前,努力抬头看着远方的虚圣府。
片刻后,老人便解刀抱着坐下,并闭上眼睛。
老人一坐便是一天。
一天后,亳城中不少人,皆知北门前坐着一个抱巨刀的怪人……
“刀意?”
葬山书院中。
那安安静静守门的清瘦灰袍老人,渐渐感受到一道淡淡的刀意,从南边的亳城处缓缓升起。
且在慢慢凝聚。
片刻后,似乎刀意又强了一分。
这时灰袍老人心中不由一惊,便从自已的住处走出来,眺望着南边的亳城。
他虽然没有看到什么,却是感受到了。
的确是刀意!
且是,十分恐怖的刀意。
无比磅礴!
似乎可开山劈海般。
“这刀意?”
灰袍老人心中一惊,脸色猛然一变。
这灰袍老人,正是安修的仆从白侯渊,乃是武将级别的武者,相当于圣道的文相。
可开山劈海般的刀意,他隐隐约约听说过一人。
那人便是死去的刀山。
既然刀山已经死去,那么只有刀山门下弟子了。
刀山弟子在亳城蓄聚刀势,是想要干什么?倘若刀意蓄聚成势,怕是一刀便能够劈掉虚圣府……
这时白侯渊想都没有想,便立即前往书院的后殿。
“先生。”
白侯渊行礼道。
“进来。”
安修的声音传来。
“先生,亳城中有人在蓄聚刀势,怕是有人想对君子不利。”白侯渊道,“所蓄刀势,磅礴厚重,可有开山劈海之威,有可能是刀王的门下弟子。”
“可是确定?”
安修闻言,眉头微微蹙了一下。
白侯渊迟疑一下便点头。
这时,安修立即去感受,却是没有感受到什么刀意。他并不是武者,有些古怪而诡异的刀意,他无法感受……
但是武者,却是能够感应到。
当白侯渊退出去,安修看了一眼窗外,道:“果然来了。”
“来者乃刀山门下第一弟子,有驼刀王之称,传言早已经得到刀山真传,亦为刀山门下的第二位武王……”
东楼晦介绍道。
此时,他并没有暗中保护封青岩,而是继续留在书院。
或许他的存在,早已经无法瞒过一些人,所以留在书院反而起到迷惑的作用。
“驼刀王?”
安修有些惊讶,想不到刀山的弟子亦为武王。
一门双王,是何等恐怖?
而且刀山弟下,并不止一个驼刀王,还有好几位武侯、武将级别的弟子。
“驼刀王的那柄巨刀,实在太好认了,他为何还要背着入城?”此时东楼晦有些诧异道,难道亳城没有人认得他?
这怎么可能?
“有古怪。”
安修蹙着眉头道。
“他为何要如此做?”
东楼晦问。
“背刀入城,应该是为了吸引众人的目光……”安修一边思索一边道,接着猛然看向东楼晦,“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
东楼晦皱了一下眉头,便道:“倒是很有可能。”
“看来的驼刀王的任务,乃是吸引世人的目光,而真正出手却是另有其人。”安修脸色有些凝重道。
“所以说,还隐藏着另一位武王?”
东楼晦道。
安修点点头,但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对,便道:“倘若是武王来到亳城,怕是无法瞒得住世人。或许是武侯,甚至是武将……”
“武将?武将,应该没有那个实力。”
东楼晦摇摇头。
虽然封青岩只是文士境,但是身上的底牌破多,便是武王级别,亦不见得能够斩杀。
莫要说一个武将了。
“开春大考,又要开始了。”
这时安修却突然道,却是让东楼晦愣了一下。
……
大年初春。
乃是儒教八十一书院大考之时。
所以亳城又开始热闹起来,赶来无数从各地而来的学子。
现在的葬山书院,虽然还比不上十大书院,但是它有封圣在,所以它比三上书院更让人疯狂。
无数学子便是因封圣,而选择了葬山书院。
无数学子想成为封圣同窗。
可惜众人并不知道,封青岩早在数天前便离开了亳城,已经前往儒教的二十七书山。
这时亳城内外,书院前后,皆出现不少年轻身影。但在众多身影中,有一年轻女子被无数人围着,如同众星捧月般。
……
第350章 一剑倾城
初春。
寒风萧萧,卷起漫天雪花。
这时有无数士子朝北而去,皆是为了参加葬山书院的开春大考,期待能够考进葬山书院,成为古来今往第一虚圣的同窗。
封圣的同窗,说出来是何等的荣耀?
封圣尚未真正封圣,便已经诞生哲位,未来注定是中三品圣位,乃至是上三品圣位的存在。
如此风华绝代之人,如何不能一见?
况且还有机会成为同窗。
所以今年的开春大考,便有无数士子放弃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纷纷朝三甲的葬山书院涌来。
不过数天间,亳城中便聚集了上千士子,还有更多人在路上。
“这还不到初十,便来了如此多士子?”
有士子赶到亳城时,发现亳城内外皆是士子的身影,人多到连住的地方亦没有了,不禁有些结舌和惊骇起来。
原本千余士子,已经足够多了。
但是谁想到在第二天时,人数直接狂增到将近两千人,而且距离大考还有十余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会猛增多少人?
想想便让人头皮发麻,让无数士子担心起来。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葬山书院不好进啊。”
在亳城中,有士子忍不住惊叹道,甚至内心生出些悔意,毕竟三上书院的竞争亦不过如此。
如此多士子竞争葬山书院,有几人能进?
原本不少士子,皆是信心满满,但是见到涌来的士子后,便有些信心不足。谁能够想到,原本一些名动一方的天才,竟然放弃了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跑来三甲书院……
这不是让人绝望吗?
“诸位可是听说了,城中来了一位绝世美人?可谓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犹如神女下凡尘般。”
在亳城中的一座酒楼上,一名年轻的士子忍不住惊叹道。
“陈兄说笑了吧?”
这时另有年轻士子笑道,又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天下哪个女子能当得上?”
“陈兄并没有说笑。”
一个俊朗的青年点头,此时脸上浮现爱慕之色,道:“此美人吾有幸见过一眼,只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何人也?”
不少士子纷纷询问,美人谁不爱呢?
“剑雅歌。”
那俊朗俊青年道。
“剑雅歌?何人也?倘若有如此惊人容颜,为何吾等皆没有听说过?”
有士子诧异道,表示怀疑,觉得众人夸大了。
不少士子闻言纷纷点头。
“剑雅歌?难道是剑倾城?”
此时有士子迟疑一下,便有些诧异道,“她亦来了?倘若是她,还真当得倾国倾城之貌,那绝世容颜天下少有,百年难得一见,陈兄并没有言过。”
那俊朗青年点头,道:“剑雅歌在越国,的确有剑倾城之名。”
“越国剑倾城?”
不少士子纷纷震惊起来。
原来是剑雅歌便是剑倾城之名,之前他们倒是听说越国有一女,容颜倾国倾城……
“吾听闻,剑倾城为越王所看中……”
“慎言!”
“越王还能管到亳城来?”
那士子不屑道,亦不是越国之人,何惧有之?
“传言,剑倾城不过豆蔻之年,便已经美若天仙,而此时正是碧玉年华,又是何等惊艳天下?”
有士子隐隐带着些激动道。
有如此美人出世,即使不能为妻,但有幸睹之,亦是一件幸事,让人心中愉快。
“在及笄之年,便名为倾城,汝说是何等惊艳天下?”
俊朗青年笑道。
“可惜为越王看中……”
有人感叹道,似乎为剑倾城所不值,但又能如何呢?即使剑倾城不愿,又能如何反抗越王?
这个天下,又有几人能对越王说“不”?
“剑倾城前来亳城,不会是想考进葬山书院吧?”
有士子想了想道。
“不进葬山书院,来亳城干什么?”
不少士子愕然道。
众士子前来亳城,皆是想考进葬山书院,谁会无事跑来亳城?当然,除了一些瞻仰封圣风采的闲人……
“我是说……逃婚。”
那士子低声道。
“慎言!”
有人道。
众人立即停止讨论下去。
“喝酒喝酒……”
有士子举杯站起来,笑道:“在此,吾祝诸位荣登天下榜,与封圣皆为同窗。”
“哈哈,同祝。”
不少士子兴奋大笑举杯。
“剑倾城出城了。”
而在此时,酒楼外的大街上,有人大呼一声。
酒楼上的士子相视一眼,便立即放下酒杯奔下楼,朝剑倾城的方向走去。
剑倾城之容颜传天下。
谁不想一睹传天下的倾城容颜?
不过,在众士子赶到时,发现剑倾城的身边已经围满了士子,不缺各州郡名动一方的才子。
“倾城女郎!”
剑倾城的每一次出现,皆会引起全城的轰动……
这时莫要说是士子,便连亳城中的普通百姓,亦疯狂追捧传天下的倾城之貌。
只要看到了,便让人无法再移开眼睛。
不少士子痴呆地看着,似乎无法相信天下有如此容颜之人,实在太过惊世骇俗,怪不得越王一看到便要选为妃子。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有士子忍不住惊叹道。
在葬山书院中,不少刚好回来的学子,听闻是剑倾城之外,亦跑出书院去围观了。
“剑倾城要考我葬山书院?”
“这、这不是真的吧?”
不少学子激动道,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般。
不久后,剑倾城的马车便在君子桥前停下,一个脸上蒙着轻纱的女子,从马车中缓缓走下,便看着眼前的君子桥,轻声道:“此,便是君子桥?”
“正是君子桥……”
立即有士子回答,详细说了君子桥上之事。
“女郎,那便是悟道之树,封圣曾在树下悟道,遍地生满悟道之花……”又有士子献殷勤道。
轻纱女子朝悟道之树看去,看过悟道之树便看向前方的虚圣府。
“女郎,此便是虚圣府。”又有士子道。
剑倾城点点头,目光落在虚圣府上,道:“不知封圣何在府中?”
“这个,吾等倒是不知。”有士子摇摇头,道:“封圣之行踪,不是吾等能知,亦不是吾等想拜见便能拜见……”
“若有幸一睹封圣之风采,雅歌此生无憾已。”
剑倾城低声道。
而在此时,一道恐怖无比的气息,猛然间从天地间劈出,似乎可沉山断海般。
无比恐怖!
……
第351章 门快要开了
白雪铺地的天地间。
一辆马车缓缓朝东南而去,已经穿过了一座座城池……
“先生,似乎我们迷路了。”
这时赶车的九歌,皱着眉头有些疑惑看着四周。在昨天,封青岩干脆买了一辆马车,由九歌赶车……
封青岩从马车中走出,看了看四周便道:“的确迷路了。”
“那如何办?”
九歌问。
“找个人问路。”
封青岩从马车走下,脚下踏着积雪,发出吱吱声。
“哦。”
九歌点点头,便闭上眼睛感应,接着便道:“先生,五十里外有个小城,先去小城如何?”
封青岩点点头,便走回马车。
这时九歌便赶着马车,朝五十里外的小城走去。
因为是正常马匹的速度,走到傍晚方走到小城,待走进小城,九歌便立即下车询问:“敢问老丈,此小城何名?安城在小城何方?距离又有多远?”
“此是淮北城,安城啊,在南边,有几百里吧。”
那老人想了想道。
“谢过老丈。”
九歌道,便走回马车,在城中找了一个落脚之处。
夜色下。
小城十分安宁。
封青岩盘坐于房中,接着意识出现在数万里之外,青山境的城隍府中。
虽然他离开有数月了,但是城隍府一切在他掌控之中。
从万里长亭回来后,他不时意识回到城隍金身上,城隍府中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当他再次从城隍府走出时,图央听闻消息便立即拜见。
“府君,可是继续招兵?”
图央沉吟一下道。
“继续。”
封青岩点头。
天下要大乱了,这是天下皆知之事,又岂不继续招兵。而图央掌管青山侯府两千年,又岂会不知道该如何做?
可是青山境背阴界的冥气,不允许啊。
“可是?”
图央皱了一下眉头。
“府老可是担忧冥气不足?无法支撑城隍府继续招兵?”封青岩沉吟一下道。
图央点点头,道:“现在城隍府的兵马,已经达到三十万了。”
在过去,青山侯府的兵马,一直控制在十万左右。
毕竟青山境的背阴界太小了,从幽冥所逸出来的冥气,不足以支撑太多兵马。倘若青山境的背阴界,像幽都如此大,且有一条通道通向幽冥。莫要说是千万兵马了,即使是阴魂,亦是多多益善……
可是青山境的背阴界,与幽冥并不相通。
“没事,吾会解决,快要开了。”
封青岩道。
“什么快要开了?”
图央疑惑问。
“这段时间,幽都可是有何动静?”封青岩看了看四周便问,并没有回答什么快要开了。
“天下要乱了,幽都亦有些不平静了。”
图央道。
“如何不平静?”
封青岩问。
“我城隍府招兵之事,瞒不过幽都,怕是要攻打我青山境了。”图央微微有些担忧,虽然府君冠绝天下,但幽都亦不是弱者,且鬼王众多。
府君再厉害,但不是圣境。
双拳怕是难敌四手。
“攻打我青山境?”封青岩皱着眉头。
“在这几天,幽都已经派出几股的兵马,在试探我城隍府的态度。”图央道。
“如何?”
封青岩问。
“相互有胜败,鬼王级别皆没有出手。”图央道。
“幽都敢来,便杀。”
封青岩冷冷道。
“府君,吾听闻一个消息,有传言,土伯帝有可能要从虚危界回来了。”图央迟疑一下道,“此只是传闻,不知真假,或许是幽都放出来的假消息……”
“府老可知虚危界?”
封青岩皱着眉头道。
“吾亦不知。”
图央摇摇头,迟疑一下便道:“倒有传言,虚危界位于幽冥极深之处,似乎与诡异有关。”
封青岩点点头,倒是想不明白,土伯帝跑去虚危界干什么。
“倘若府君无事,属下便……”
图央一礼道。
“还有一事。”
封青岩叫停,想了想便道:“府老可知‘禁忌’的消息?”
“‘禁忌’?”
图央愣了一下,便道:“府君,‘禁忌’不可言。”
“不可言?”
封青岩冷笑一下,便道:“可是知道?”
“属下不知。”
图央摇摇头,想了想便道:“属下听有传言,天下‘禁忌’皆被诸圣所斩杀,似乎镇压于世人不可知之地。”
“不可知之地?”
封青岩蹙起眉头。
既然是不可知之地,便是世人亦不知道,被斩杀的“禁忌”镇压何处。
但是,他的鬼门要“禁忌”,方能打开啊。
图央一礼便告退。
封青岩静静伫立,仰望着背阴界的天空。
在刚才,他冥冥之中感觉到,似乎鬼门快要开了。这,是不是说明,在天下大乱之时,亦会有“禁忌”要出世了?
倘若“禁忌”出世,天下怕是更乱了。
而且,乱得恐怖。
甚至会让人绝望。
“禁忌”,圣境中的恐怖存在,天下没有圣人,谁能够镇压?
难道“禁忌”真要出世了?
封青岩紧紧皱着眉头。
倘若“禁忌”一直不出世,他的鬼门便一直无法打开。但是,他却不希望“禁忌”出世,而又希望鬼门能够打开……
毕竟“禁忌”出世,将会是人间之大灾。
大恐怖!
……
王城外。
夜色下的梅花山,依然有着灯火。
在梅花山上,一座座耸立着的天下榜后,是一个叫太卜兰台的地方。传言,《易经》便掌控在太卜兰台的诸老手中……
而天下榜,皆是太卜兰台的诸老,根据《易经》而定。
而在此时,太卜兰台中突然黑暗下来,让诸老皆是脸色一变,一时之间不敢乱动。
“黑,灾也,天下怕是大灾!”
一老者惊骇道,脸色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唉,天下果然要大乱了。”另有老者叹息道,“其实在山海界降世时,便已经注定了。”
“不对!”
这时却有老者摇头道,在凝视着四周不可见的黑暗,“倘若只是天下大乱,早便黑了,不该此时才黑。”
“这是?”
片刻后,在黑暗中竟然浮现红光。
“红光?”
“何意?”
有老者疑惑道。
黑暗中的红光越来越亮,且亮得鲜艳,如血般在淌流。
“不!”
一个惊恐声吼出。
但是,黑暗中的红光,已经化为一片血色。
“这是、这是?”
太卜兰台中的诸老惊骇不已。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那片如血般淌流的红色,越来越大。且在血中,浮现一个模糊的黑影,黑影不可名状,一出现便让诸老脸色惨白不已。
“不!”
“不——”
一个个惊恐声,从太卜兰台传出。
……
第352章 太卜兰台预言
轰隆隆——
一道恐怖无比的刀意,猛然间从天地间劈出,朝书院西侧的虚圣府斩落。
刀未到,天空中的空间便层层破碎。
一层层朝虚圣府砸落。
这时虚圣府前的天空,犹如大雪崩天般,轰隆隆地崩塌下来,令亳城和书院内外的士子,皆是惊骇不已。
“这、这是什么?”
一时之间,众人犹如被定住般,惊骇看着天空上劈落的巨刀。
巨刀似山般,黑沉,厚重,似乎压碎了天地。
有人要杀封圣!
这是无数人脑海浮现的念头。
他们没有想到,天下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竟敢谋杀封圣!
这简直是找死!
天下没有人能够救得了他。
这绝对是死罪,而且是诛九族的死罪!
是何人如此大逆不道,竟敢去刺杀封圣?这让众人不敢想象,竟然有人敢去刺杀封圣……
巨刀可沉山,可断海。
威势滔天!
此时,不论是亳城中,还是书院内外,皆有无数人惊骇盯着从天空劈落的巨刀。
如此恐怖的一刀,虚圣府能够承受得住吗?
倘若承受不起,封圣岂不是要?
众人不敢想象。
倘若封圣死了,天下会掀起何等恐怖的惊涛骇浪?谁能够承受得起儒教的怒火?
谁能够承受得起,圣道教派的怒火?
不论儒教,还是墨法等教派,皆不会罢休,绝对会连根拔起,铲除一切相关之人。
轰隆隆——
天空滚滚破碎。
瞬间便在亳城和书院内外,掀起惊涛骇浪。
“找死!”
“杀!”
这时在书院中,甚至在亳城中,皆飞起一道道怒火冲天的身影,欲要挡下那惊天一刀。可惜,这一刀实在太恐怖了,不是大贤级别的存在,根本就无法挡得下来。
即使是大儒,在这一刀下,亦要饮恨。
这是武王级别的力量!
“武王!”
此时不少人文人惊骇道,想不到刺杀封圣之人,竟然是武王级别的存在。在葬山书院中,不少教谕皆是目眦尽裂,心中惊怒无比,想不到有人敢刺杀君子……
“杀!”
不少教谕朝巨刀冲去。
特别是老教谕、大教谕等教谕,视死如归般。
不过,在他们还没有杀上去时,虚圣府前便生出一堵巨墙,巨墙似真似幻,由无数文字组成。
轰!
巨墙屹立不倒,巨刀却碎了。
一道恐怖,似贯穿天地般的身影,出现在虚圣府的上空,冷冷看着亳城北门前的驼背老人。
“刺杀封圣者,死!”
这时虚圣府上空的身影冷冷道,天地间生出一条条锁链,瞬间便束缚住驼刀王。
“啊——”
驼刀王大吼一声,身上迸发出恐怖的气息。
原本瘦小的躯体,竟然在疯狂变大,欲要挣脱锁链的束缚。
可惜缠在身上的锁链,勒得更紧了,即使他迸发出更为恐怖的力量,依然无法挣断锁链。
锁链坚韧无比,闪烁着一个个文字。
犹如天地规则般。
“收!”
虚圣府上空的身影冷喝。
一条条锁链迅速收缩,勒得驼刀王浑身血淋淋。
不过眨眼间,锁链便生生勒死,甚至可以说是绞杀了驼刀王,便连灵魂亦在锁链下灰飞烟灭了。
那文字闪烁的锁链,绞碎了一切。
这时众人皆怔住了。
从驼刀王劈出惊世一刀,再到中年人挡下巨刀,乃以锁链绞杀驼刀王,不过是数息间而已。
有无数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武王便死了。
“拜见大礼主。”
葬山书院中,有不少教谕认出虚圣府上空的身影,心中激动而惊喜,赶紧拜下来。
不愧是大礼主,瞬间便绞杀了武王。
“拜见大礼主。”
“拜见大礼主。”
书院内外,亳城内外,无数文人士子恭敬拜下。
在悟道之树前,剑雅歌的身子微微颤动一下,看向亳城北门的方向,不禁流下了两滴泪水,接着拜下道:“拜见大礼主。”
而在此时,大礼主却是沉着一张脸,刀山门下还有漏网之鱼。
原先他便下令,缉拿刀山九族,可惜刀山门下弟子,似乎早已经知道般,儒教并没有缉拿到。
而缉拿到的,只是一些无关要紧之人。
这时,大礼主从天空一步步走下,回到虚圣府中,便道:“杀!”
“诺!”
一名大儒拜下道,立即青鸟传书。
原本准备押往万里长亭的刀山九族,让其一生镇守黄泉鬼地,但在大礼主改变主意了。
不久后,不少与刀山有关之人,皆被斩杀……
虽然有不少人知道,却是没有人说一句。
刀山及刀山门下一再二刺杀封圣,已经触到儒教的逆鳞,自然不会再手下留情。而武上将军率领十数万武卒叛出圣道,虽然亦是大逆不道,但是还没有碰触到逆鳞,所以诸教派并没有立即派出兵马讨伐……
当然,亦不快了。
君子桥前。
雾白有些叹息看着亳城北门。
现在要杀封圣,怕是越来越困难了,除非是十数位大贤级别的联手,要不然根本没有机会。
虽然天下要大乱了。
但是,只要封圣不死,就必定会平定大乱。
不管是神道,还是仙道,或者武道、巫道、妖道等等,皆没有一丝机会争夺天下。
争夺周天下,便是争夺天运。
在鬼商与诸子之战时,便是诸子争夺了天运,所以才能够让圣道压制诸道。所以不论儒教,还是圣道教派,对于所谓天下大乱,皆是不慌。
……
夜色下。
王城外的梅花山上。
一个个似乎带着绝望的惊恐声,从太卜兰台中传出,令守在天下榜前的众人惊骇不已。
这时众人皆是脸色大变,到底太卜兰台推演出什么,才会导致太卜兰台诸老如此惊恐,甚至还有些绝望?
这让他们不敢相信。
太卜兰台里的惊恐声,不仅传出太卜兰台,亦传下梅花山,传到王城中。
此时王城中有不少人惊醒过来,一个个爬起惊骇看向梅花山。
“太卜兰台发生何事?”
“易老这是?”
眨眼间,便一道道身影掠上梅花山,来到太卜兰台前。
“易老,可是发生何事?”
有人焦急询问。
“‘禁忌’出世,天下赤红!”
一个惊恐吼声从太卜兰台中传出,令世人脸色大变。
“‘禁忌’出世?”
不少人瞳孔惊骇,脸色刹那惨白,不敢相信易老之言。
这怎么可能?
……
第353章 天下惊恐
太卜兰台中。
一句“‘禁忌’出世,天下赤红”,瞬间便掀起翻天巨浪。这让深夜掠上梅花山的文人不敢相信,内心皆是惊恐不已。
“‘禁忌’不是被诸圣镇压了?怎么可能出世?”
有文人惊骇道。
“易老,可是没有推演错?”
“禁忌早便死绝!”
太卜兰台前,众文人皆是震惊不已,怀疑是易老推演出错了。
这时,便连王城中的那座宫殿,亦被惊动了,无数文人深夜爬起,纷纷掠出梅花山……
王城的某处别院中,周昌听闻太卜兰台的预言后,亦是惊骇不已。
“‘禁忌’出世?这怎么可能?”
周昌脸色大变。
这不仅仅是要天下大乱,乃是要天下灭绝啊。
不过片刻间,便有一只只青鸟飞往圣道诸教派,而当诸教派接到消息,皆是脸色大变。
“这不可能!”
儒教天官殿中,一名大儒接到传书一看,差点把传书扔掉了,嘴里喃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什么不可能?”
另有大儒疑惑道,看到对方脸色有些惨白,浑身在颤抖,心中猛然一惊,难道封圣出事了?便连忙问:“可是出了何事?”
“太卜兰台传来消息。”
那大儒回神过来,带着些惊恐道:“出大事了。”
“这?”
当另一名大儒接过传书一看,脸色同样惊恐不已,道:“这不可能,怎么可能?”
虽然他们没有经历过“禁忌”的时代,但是“禁忌”所带来的恐惧以及灾难,即使是两千余年后的世人亦是惊恐不已。
在“禁忌”时代,倘然不是有诸圣横空出世,天下早便灭绝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
……
在圣殿上。
大仁主亦接到传书,看到传书时亦是脸色大变。
“这不可能!”
“禁忌出世?!这、这……”
“禁忌不是被诸圣镇压了,为何会出世?”
这时,不仅仅大仁主接到传书,诸教派亦接到传书,众人皆是脸色大变,内心掀起翻天巨浪。
不少人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倘若“禁忌”出世了,这个天下谁能够镇压?
三大教主吗?
或许可以,或许不可以,谁知道?
倘若连三大教主,亦无法镇压,谁还能够镇压?
封圣?
可是封圣还没有真正封为圣人。
而等到封圣真正封为圣人,“禁忌”早便屠尽天下了。
……
在诸教派接到传书后,派出一个个大贤立即前往梅花山,证实消息是否正确,是否是太卜兰台的易老出错了。
但是,谁都知道,太卜兰台的易老,从来没有出过错。
只有推演不出,没有推演出错。
……
亳城中。
这时消息亦传到书院,传到虚圣府。
不论大礼主,还是安修,或东楼晦,接到青鸟传书后,皆是无法相信,不敢相信。
“禁忌”竟然出世了……
“这,真是要天下大乱啊。”东楼晦满脸苦涩道。
谁都知道,只要封圣不死,所谓的天下大乱,皆可镇压。但是,“禁忌”出世,谁能镇压?
“太卜兰台,可是推演出,‘禁忌’从何处出世?”安修紧紧皱着眉头,沉吟一下问。
东楼晦摇摇头,道:“太卜兰台没有说,应该是没有推演出来。”
“‘禁忌’出世,天下赤红,怕是……”
安修无奈道。
不管“禁忌”从何处出世,皆会出现在天下,让天下血流飘橹。
……
在天色未亮时。
太卜兰台的预言,便已经传出周天下,传往山海界,传往巫山界,传往百万大山……
不论是山海界,还是巫山界,或者百万大山,接到青鸟传书后,皆是沉默下来。
“禁忌”竟然出世了。
这,真不是时候……
但“禁忌”的出世,似乎亦表明天下真要大乱了。
这时,终于让儒教、让圣道诸教派,脸色大变起来。
……
儒教中。
大仁主匆匆从圣殿赶回来,下令道:“传令三坟山,让诸位山主、大博士,立即联手推演禁忌之事。”
“诺。”
立即有大儒传令。
而在此时,儒教二十七书山中的三坟山,大博士以及博士,立即联手推演起来。
所谓三坟山,便是天坟山、地坟山及人坟山。
天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地坟言归、藏、生、动、长、育、止、杀;人坟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
“崇山君。”
“君臣相。”
“君民官。”
“君物龙。”
“君阴后。”
“君阳师。”
“君兵将。”
“君象首。”
一个个声音出现,立即让三坟山运转起来。
这时,在三坟山外,有不少其他山主以及大博士、博士等人围观,皆是众人皆是脸色凝重。
“伏山臣。”
“臣君侯。”
“臣民士。”
“臣物龟。”
“臣阴子。”
“臣阳父。”
“臣兵卒。”
“臣象股。”
轰隆隆。
天坟山立即震动起来,冲出一道道气柱。
“天气归,归藏定位。”
“归生魂,归动乘舟。”
“归长兄,归育造物。”
“归止居域,归杀降。”
地坟山猛然震动。
“乾形天。”
“地天降气。”
“日天中道。”
“月天夜明。”
“山天曲上。”
“川天曲下。”
“云天成阴。”
“气天习蒙。”
人坟山万象生。
三坟各有异象出。
但是在片刻后,三坟山皆是一片黑暗。
“这是怎么回事?”
三坟山外,有山主疑惑道,三坟山为何突然黑下来了?
“难道是推演中断?”
“天机难演?”
不少人满脸担忧,内心隐隐有些不字。
“红光?”
这时,三坟山内的山主、大博士、博士等,皆是有些愕然起来,想不到天地为何突然黑下来了。
而黑下来后,又有一片红光生出……
但片刻后,三坟山的山主、大博士及博士等,皆是脸色大变起来。因为,那片红光越来越红,越来越艳,犹如鲜血在淌流……
而在红光之中,有一个淡淡的黑影。
黑影不可名状!
“禁忌”!
这是“禁忌”!
三坟山中众人,皆是惊恐起来,太卜兰台的推演,是真的……
“‘禁忌’出世,天下赤红!”
这时三坟山的山主,皆是惊恐喊道。
三坟山外众人闻言,皆是脸色惨白,果然是禁忌出世,天下赤红。
……
第354章 绝望的推演
经过两三个月的发展,青山境越发繁荣,处处皆可见阴兵的身影。一下增加二十万阴兵,以及十数万的阴魂,使得小小的青山境有些负荷不起。
但在天下大乱之际。
若是城隍府不招兵买马,怕是亦难以立足于乱世,更不要谈发展和壮大。
这乱世是劫难,亦是机遇。
但是,倘若一直没有找到增加冥气的办法,青山境最终会因负荷不起而崩溃,到时都不用幽都出手了。
这时图央不免有些忧心忡忡。
虽然说府君会解决冥气之事,但是三个多月过去了,却是没有半点进展。
“据说府君已经平定了幽冥,斩杀数百‘诡异’,说不一定真有办法……”
图央如此想着。
或许整个天下,便只有他隐隐知道,封圣便是城隍府君。
而在不久前,府君一人便平定了幽冥,使得圣道诸教派震撼不已,尽管是借助迷雾冰原凶灵。
府君居然能够控制凶灵……
这亦让图央震惊不已。
“府老,可是继续招兵?”
在原来的侯府中,侯府的大统领询问。
城隍府只有府君一人能进,所以青山境的阴神等,只能继续在原来的侯府中办事。
“继续招。”
图央道。
“继续招?”
大统领皱了一下眉头道,迟疑一下便道:“府老,人间青山境内的阴魂,已经被我城隍府扫光了。即使是青山境外,数百里范围的阴魂,亦是差不多抓得差不多了。倘若继续招兵的话,怕是只能走出青山境,到时幽都……”
“既然幽都管不过来,便由我青山城隍府来管。”
图央丝毫不惧道。
“府君可是?”
大统领沉吟一下道。
“这是府君之令,照做便是了。”
图央道。
“诺。”
大统领微微有些激动道。
不久后,一个鬼将匆匆进来,拜下道:“府老,太卜兰台的传书。”
图央接过传书一看,脸色猛然大变起来,禁忌将要出世?
这怎么可能?
这时图央内心震动不已,差点便要惊呼出来,不久前还与府君谈论着禁忌之事,想不到禁忌便将要出世了。
“可是证实了?”
图央从震惊中回神过来道。
“府老,消息已经证实,的确是太卜兰台的易老,推演出来的结果。”那名鬼将道,在接到传书时亦是震惊不已,“此消息已经传遍了圣道教派,或许圣道教派会再次证实,太卜兰台的推演是否属实……”
“倘若是太卜兰台推演出来的结果,怕是不会错了。”
图央脸色有些凝重道,接着又言,“密切关注圣道教派,特别是儒教,看看消息是否属实。”
“诺。”
鬼将拜下道。
图央挥了挥手,眉头便紧紧皱起来。
虽然他知道,太卜兰台不会出错,但是消息实在太过惊世骇俗,让他亦不敢相信。
他倒是希望太卜兰台出一次错……
但是基本不可能。
这时图央沉吟一下,便立即走出侯府,朝城隍府走去。
“府君,属下有事求见。”
片刻后,图央便来到城隍府大门前,恭敬行礼道。
“府老何事?”
封青岩从城隍中走出。
图央没有说话,只是将传书递上来。
封青岩接着一看,眉头便蹙起来,问道:“可是证实了?”
“证实了。”
图央道。
“‘禁忌’将要出世了?”
封青岩看着传书低声道,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情绪。
就在不久前,他便隐隐约约感受到,似乎禁忌将要出世了,想不到还未到一个时辰,太卜兰台便推演出“禁忌”将要出世的消息。
这,真是冥冥之中的感应?
“我知了。”
封青岩点点头道。
“府君,倘若‘禁忌’出世属实,吾等该如何应对?”图央想了想便道。
“‘禁忌’不仅是人间大乱,亦是我阴间大敌,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抗‘禁忌’。”
封青岩道。
“府君大义也。”
图央惊叹一声,接着便道:“不过府君,他人未必如此想啊。即使在诸圣时代,连诸圣亦是内斗不止,莫要说整个天下了。”
“那就看着办吧。”
封青岩淡淡道,并没有多少担忧。
虽然他知道“禁忌”出世,天下赤红,人间将会血流漂橹,甚至有可能灭绝。但不知为何,他竟然没有多少感觉,似乎“禁忌”并不可怕……
倘若“禁忌”真是开启鬼门的关键,那鬼门必定有克制“禁忌”的办法。
难道鬼门便可克制“禁忌”?
这倒是有可能。
不过,封青岩想到在幽冥放出鬼门,无数“诡异”疯狂而至,犹如飞蛾扑火般,满眼充满了贪婪,便有些不确定。亦有可能,鬼门不仅无法克制“禁忌”,反而可助“禁忌”更进一层。
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
在快要天亮时,封青岩从图央口中得到新消息,似乎儒教通过三坟山,已经证实了太卜兰台的推演……
“禁忌”果然是将要出世了。
这时天下皆惊。
虽然圣道教派,皆在封锁“禁忌”出世的消息,但还是慢慢传开了。圣道的各教派、周天下的诸侯国等,都已经得到消息,从不少大人物口中流传开……
但,还没有到人尽皆知的地步,所以并没有百姓中引起恐慌。
未到天亮时,封青岩的意识便离开城隍金身,回到本体,待洗漱好,继续往二十七书山赶去。
而在此时,不论是太卜兰台,还是儒教的三坟山,皆在继续推演。
但是推演出来的结果,天下却是黑沉一片,只有一片艳红的血色的淌流,这推演出来的画面令人绝望。
“难道真没有克制的办法?”
在太卜兰台外,此时聚集圣道诸教派,有将近十名大贤于此等候。
在太卜兰台中,诸位易老拼命在推演,可是结果还是一样,黑沉中无人能挡“禁忌”……
在儒教的三坟中,山主、大博士等吐血推演。
黑沉中的画面中,亦是无人可挡。
“这怎么可能?”
这个结果让圣道教派无法相信,亦不敢相信。
虽然在道教叛出圣道,创立了仙道,亦开辟出山海界,但在面对“禁忌”出世时,亦不得不要联手圣道对付“禁忌”。但是,不论是太卜兰台,还是儒教的三坟山,推演出来的结果,连四大教主大人联手,亦无法对抗禁忌。
这怎么可能!
……
第355章 镇压禁忌之物
虚圣府中。
大礼主脸色凝重,不时看向儒教的方向。
这时有一只只虚幻的青鸟,带着一封封传书,或是从虚圣府中飞出,或是飞进虚圣府。
而儒教三坟山的推演,每隔半个时辰便传书一次,告知其推演的结果,可惜结果却是令人绝望。
“天下无人可挡?”
大礼主接到传书,脸色立时大变起来。
就在刚刚,三坟山推演出来的结果,便是四大教主联手,亦无法抵挡“禁忌”。而四大教主,乃是天下顶尖的存在,不仅掌一教之气运,亦掌诸圣留下的圣宝,竟然还无法对抗“禁忌”?
这便是大礼主脸色大变的原因。
而这个结果,太卜兰台亦推演出来,且比三坟山早一步。所以,当圣道教派得到推演结果时,皆是无法相信。
“这不可能!”
“这是天要亡我圣道?”
“四大教主亦无法抵挡,‘禁忌’不是刚刚出世吗?”
太卜兰台前,各教派的大贤、文公等,皆是脸色惊恐,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推演是不是出错了?”
有文公颤动问道。
“应该不会有错,刚刚儒教的三坟山,亦推演出来了。”有人道,眼中带着些绝望的神色。
“这该如何办?”
“倘若连四大教主联手,亦无法抵挡‘禁忌’,这个天下还有谁能够抵挡得住‘禁忌’?”
有大贤脸色骇然道。
“加上剑圣、青山城隍、东山君、云中君等,再推演!”
这时,有大贤对太卜兰台道,刚刚只是推演四大教主,倘若加上天下顶尖的存在,或许能够抵挡“禁忌”。
众人闻言,皆是生出些希望。
四大教主无法抵挡禁忌,那整个天下呢?甚至,联合巫族、妖族,以及神族等,还无法抵挡“禁忌”?
倘若整个天下联合起来,怕是连“禁忌”亦抵挡不住吧?
即使是下三品的圣人,放在此时的时代,怕是亦无法抵挡整个天下的联手。毕竟,不论是四大教主,还是剑圣楚白,还是刚刚诞生不久的青山城隍,以及东山君、云中君等,还有巫族神女,以及妖族白帝等,皆是无限接近半圣的存在。
他们放在诸圣时代,乃是有可能成圣的存在。
这些恐怖的力量,倘若联合起来,又是何等的恐怖?况且,不少人皆掌控着圣品文宝……
而在此时,不论是太卜兰台,还是儒教三坟山,皆以整个天下的力量来推演。
但是,整个天下的力量,又是好推演?
噗噗。
不论是太卜兰台的易老,还是三坟山的山主、大博士,皆是在吐血。之前已经推演了数次,现在再次强行推演,只是吐血而已,不死,已经命大。
时间一点点过去。
眨眼间,便已经推演一天了。
这时不论是太卜兰台的天空,便连儒教三坟山的天空,皆出现恐怖的气息,似乎在扰乱众人的推演。
在众人的焦急等待中,便三天过去了。
此时太卜兰台中的画面,蓦然一黑,似乎断裂了,让诸位易老皆是怔住了。
“断了……”
一位易老嘴角还挂着血迹,看着中断的画面,面如死灰般。
推演中断,这意味着什么?
“断了。”
数位易老皆是绝望道。
而在儒教的三坟山上,三位山主以及大博士、博士等人,亦看到推演画面中断,皆是怔怔看着……
准确来说,不是中断。
而是断裂。
他们以整个天下的力量来推演,结果是推演断裂,画面瞬间破碎,化为一片片破碎落下……
不久后,不论是太卜兰台外的教派,还是三坟山外的儒教中人,亦得到了推演断裂的消息。
“这、这……”
“不可能,不可能……”
此时便连大仁主,脸色亦惨白起来。
“禁忌”不是刚刚出世吗?
为何会如此强?
为何连整个天下联合,亦无法抵挡“禁忌”?
按理来说,“禁忌”皆被诸圣斩杀,以及镇压,现在出世的“禁忌”,不过是复活而已。
不可能一复活,便是圣境。
即使是“禁忌”,亦只能慢慢恢复实力……
但是,太卜兰台和儒教的三坟山,推演出来的结果,皆是整个天下无法抵挡“禁忌”。
“禁忌”似乎比被诸圣斩杀时,还要强。
这怎么可能?
这又是怎么回事?
在推演的结果中,刚出世的“禁忌”,实力便已经超出下三品圣人的存在?
被斩杀,被镇压,再复活,一醒来,便比原来更强?
这个结果让天下无法接受。
这时整个天下沉默下来,似乎陷入一片死寂中。
在封青岩前往儒教二十七书山时,隐隐约约感受到沉寂的气息,而他通过青山城隍府,得知了太卜兰台和儒教三坟山的推演结果。
将要出世的“禁忌”,实力已经超出下三品圣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封青岩亦疑惑不已。
而他的鬼门,真能克制“禁忌”吗?
这时,他不免有些担忧起来,但是总觉得有办法克制。但是,克制“禁忌”的是什么,他不知道。
这便连太卜兰台和儒教的三坟山,亦没有推演出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太卜兰台和儒教三坟山,依然不断推演……
结果还是一样。
……
巫山界中。
巫族亦已经得知,太卜兰台和儒教三坟山的推演结果。
“禁忌”出世,不仅是周天下的灾难,亦是巫山界的灾难,更是整个天下的灾难……
虽然说有周天下在前面,但是周天下被“禁忌”灭掉后,便轮到巫山界了。
“拜见神女。”
这时,巫族之王走上巫山,求见神女。
片刻后,一身白衣的神女便出现,身上有淡淡的云雾笼罩,让人看不清她的容貌,她看着拜下的巫族之王,便道:“巫王可是来问,可有抵挡‘禁忌’之法?”
“正是如此。”
巫族之王点头,道:“‘禁忌’乃是整个天下大敌,它出世之日,便是吾等灭亡之时……”
“这个天下,有一物,可镇压‘禁忌’。”
神女仰望着天空,沉吟片刻道。
巫族之王闻言一喜,便连忙问:“敢问神女,是何物?”
“不可说,不可说。”
神女却是摇摇头,便消失不见了。
此时巫族之王有些怔住,神女为何不说?便有些焦急道:“神女,难道吾等,便眼睁睁看着‘禁忌’,毁灭整个天下?”
“‘禁忌’毁灭不了天下。”
神女淡淡道。
……
第356章 太上前便有仙
“禁忌”毁灭不了天下?
云雾中传来神女淡淡的声音,让巫族之王疑惑不已。倘若“禁忌”毁灭不了天下,天下诸教派便不会如此惊慌……
“敢问神女所言何意?”
巫族之王道。
“在‘禁忌’横行之时,天下亦灭不了,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禁忌’而已,如何毁灭天下?”隐去的神女淡淡道,声音在云雾中流转,让人辨不清来自何方。
“那是因有诸圣横空出世。”
巫族之王蹙着眉头道。
这时神女彻底隐去,没有再说什么,让巫族之王疑惑不已。
“难道神女之意,是有圣人降世?”
巫族之王一边下山,一边思索着神女的话,倒是觉得有几分可能。但若是圣人降世,巫族岂不是再没无半点希望?
“唉——”
巫族之王蹙着眉头,仰望着天空叹息一声。
片刻后,他便转身恭敬拜下,看着巫山之巅道:“敢问神女,吾巫族该何去何从?”
“按兵不动即可,但莫忘了励兵秣马。”
神女的声音从天空上飘落。
“谨遵神女之令。”
巫山王拜道。
……
“禁忌”将要出世的消息,使整个天下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儒、墨、法三教的教主亦从东海回来。
此时,圣道不得不与仙道罢战停手,共同对付将要出世的“禁忌”,且还要联合其他道派的力量,如巫族、妖族、神族等。
在儒教的圣殿中。
一个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坐于圣殿的正位上,但是眉头却紧紧蹙着,静静看着门外的天空。
“教主,山海界可是连接有成仙之路?”
大仁主迟疑一下问。
这时儒教圣殿中的几人,目光皆落在中年人身上。
“有,但断了。”
中年人回神过来,道:“在三仙山前,有滚滚血海拦路,世人皆不可过,无法成仙。”
“血海?”
殿中众人皆有些诧异起来。
“此血海颇为神秘,来历未知,似乎埋葬了诸多远古秘辛。”圣殿上的中年人淡淡道。
“传言三仙山,乃是太上所开辟,是否如此?”
大仁主问。
“血海可追溯到远古时代,而三仙山更在血海前,又岂会是太上所开辟?”中年人摇摇头。
但是他此言一出,殿中众人皆是震撼不已。
“这不可能!”
大义主脱口道,看到众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便言:“仙一字,最早出于太上之口,而仙道更是到现在才创立,三仙山又岂能早于太上?倘若三仙山早于太上,岂不是说,太上之前便有仙?但仙,不是太上所创?”
殿中众人闻言,皆是点点头。
“虽然仙一字出于太上之口,但是仙,并不等于太上所创。”圣殿上的中年人淡淡道。
“这?”
这时殿中众人,皆是惊骇不已。
“教主之言,是太上之前便有仙?这不应该,更不可能啊?”殿中有大贤诧异道。
“此事暂且放下。”
中年人摆摆手道,对于血海和三仙山之事,他亦与众人般疑惑。谁能够想到,太上之前便有仙?
但是,眼前急迫要解决的,乃是“禁忌”。
“封圣那边,对于哲位如何看?”
中年人问。
“安院主言,倘若天下可成圣,他一人便可成圣。东楼夫子言,他已耗尽气运,即使有哲位,亦难以成圣……”
这时大仁主沉吟一下道。
“大气魄也。”
中年人一笑道,十分看好安修,要不然亦不会力排众议,让仅是文相境的安修任葬山书院院主。而对于东楼晦能够晋升为大贤,倒是一个意外……
儒教中亦没人能够想到。
“那诸位,这哲位该由何人所得?”
中年人看着殿中众人问。
殿中众人沉默片刻,目光皆落在大义主身上。
虽然教主最为适合,但是教主的身份不允许,除非教主原先为哲位之主的弟子。
或者,封圣已成为真正圣人。
除了教主,自然是儒教三公,至于其他大贤,不论是资质,还是天赋,皆是不如三公。
但三公,亦有自已的傲气。
所以大仁主、大义主和大礼主相议一番,便由大义主取哲位。因大义主为“诡异”所伤,已经无法再进一步。
但有哲位在,则完全不同。
虽然不可成为圣人,却可得半圣之位……
而目前,圣路尚未完全开启,即使是教主取得哲位,亦无法成为圣人,最多亦只是半圣之位。
而且,大礼义、大礼主,乃至教主等人,则在等圣路开启。
他们有强大的信心,单靠自已便可封圣。
……
在前往儒教的路上。
封青岩便接到老师的传书,知道了哲位由大义主所取。
他对大义主并没有什么意见,且见老师和老师之师亦不要哲位,便交予了儒教,理应由儒教全权管理……
“还有数日,便可进入鲁国了。”
封青岩掀起车帘,看着外面的景象道,对于二十七书山还是有些期待。不过,“禁忌”将要出世之事,亦让他有些担忧,自已该如何收了“禁忌”?
鬼门真可克制“禁忌”?
倘若不是禁忌,又会是什么?
一路上,封青岩皆在思索,亦在关注天下形势。
这几天来,太上兰台和儒教三坟山,皆在全力推演“禁忌”出世的时间和地点。但是,不论是太上兰台,还是儒教三坟山,都只能够推测到近期,无法推演出的时间和地点。
这天下各教派,还为忧虑和心急。
且在这几天,不论是圣道,还是仙道、巫族、妖族等,皆在结合最强力量,准备在禁忌尚未出世前,便再次镇压……
但可能性不大。
眨眼间,便数天过去了,封青岩的马车终于驶进鲁国,缓缓朝儒教二十七书山驶去。他身份依然没有泄露,只是以普通士子的身份,前往二十七书山学习。
而知道之人,便是教主、三公和老师等人而已。
“好浓烈的文气气息。”
在马车驶进鲁国不久,封青岩便感受到浓烈的文气气息。且在远处的天空中,他甚至还“看”到一道道磅礴的气柱冲天而起,其中一道巨大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