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拜见君子TXT下载拜见君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拜见君子全文阅读

作者:连山易子     拜见君子txt下载     拜见君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54章 春官便你了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清晨,封青岩于山顶诵读,充满诗画般韵味的声音中,蕴藏着磅礴的浩然之气,使得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四处皆升腾起浓浓的白色雾气。

    书院内的学舍,君子桥边的院落,皆有不少学子在凝神聆听。

    “倘若每日能听到君子的晨读,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啊。”

    有学子忍不住感叹道。

    “的确。”

    有学子附和。

    封青岩充满韵味的读书声,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可以悄无声息落在众人的心田里,让人情不自禁陶醉于诗境中。

    山头上,在封青岩晨读完后,其他学子才开始晨读。

    封青岩因晨读,悟得“读书养气之法”,书院的不少学子,便渐渐养成晨读的习惯。

    特别是在封青岩晋封为虚圣后。

    晨读已经成为葬山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了。

    其中大教谕和老教谕,就因每日迎朝阳晨读,在不久前便悟得“读书养气之法”。

    或许几丝的机会晋封大儒。

    “君子。”

    “师兄。”

    “见过君子。”

    封青岩从山顶回书院时,路上不断有学子,甚至是教习、教谕行礼问好。

    这时封青岩来到后殿拜见老师。

    “青岩,圣府已经落成,你打算何时乔迁?”

    安修示意封青岩坐下便道。

    “可是有讲较?”

    封青岩问。

    “毕竟是圣人归隐后第一座圣府,多少要讲究些。”安修一笑,便道:“九月丙日便为天德日。”

    “天德日?”

    封青岩愣了一下,还真不太懂。

    “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安修淡淡说着,“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封青岩点点头。

    安修又言:“而丙日,则是每月初三、十三与廿三,现今初三已过,便只能选十三和廿三了。”

    “请老师断定。”

    封青岩沉吟一下道。

    他才刚刚从青山境回来,还不知道圣府已经准备得如何。

    “老师岂能越俎代庖?”安修摆摆手,便道:“圣府有六卿之位,此事汝可知了?”

    “圣府六卿?”

    封青岩有些诧异,道:“何是圣府六卿?”

    安修便大概解释一下,并说了天官殿暂时制定出来的选拔规章,最后道:“你对圣府六卿的选拔,有何建议?毕竟你乃圣府之主,皆以你之意见为准。”

    “选拔制度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封青岩沉吟一下道,“不过,名额的分配,我倒是有些建议。”

    “说说看。”

    安修道。

    “天官殿的意思,四个名额使出来选拔,剩下的两个名额为我直接指定。”封青岩道。

    “天官殿的确是此意。”

    安修点点头。

    所谓天官殿,即是儒教的六官之天官,总管儒教一切事务。

    “三个名额给天官殿拿来选择,一个名额从葬山书院选拔,一个名额为老师所有,剩下的一个名额,我直接指定。”

    封青岩沉吟一下道。

    他倒是没有天真到,自已为圣府之主,作可对圣府六卿全权负责。

    “老师的名额并不需要了。”

    安修笑了一下,便道:“你可留着,或分配天官殿。”

    “老师真不需?”

    封青岩问。

    安修摇摇头,道:“老师并不需要。”

    “那就留给书院吧。”

    封青岩思索一下道。

    “亦行。”安修道,“过后,老师便飞鸟传书与天官殿,天官殿应该不会有意见。”

    “老师,圣府六卿之位,真有如此重要?”

    这时封青岩有些诧异问,实在有些想不明白,圣府六卿之位真可让人破境?

    或者是得到文气的眷恋?

    “在诸子时代,圣府六卿无一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安修想了想道,“甚至,还有一些圣府六卿,成功封圣……”

    “那老师为何?”

    封青岩迟疑一下问。

    既然圣府六卿之位如此重要,为何大儒级别的没有去争?

    “圣府六卿之位,于大儒、大贤来说,其作用太小了,还不如留与文相、文师。”

    安修一笑道。

    封青岩点点头,接着就说:“既然还要选拔圣府六卿,乔迁便选在廿三之日吧。”

    当封青岩离开后殿时,安修便飞鸟传书给天官殿。

    而天官殿接到传书,对于封青岩的分配,并没有多大的意见,毕竟葬山书院是儒教的八十一书院之一。

    这等于天官殿拿到了五个名额。

    其实封青岩亦是儒教弟子,不管名额分配到哪里去,最后还不是儒教的人?

    天官殿当然不会有意见。

    不过,天官殿没有意见,儒教没有意见,却有人有意见。

    但是在虚圣面前,有意见亦不敢当面说出来,只能在背后小声低议几句……

    这时书院得知圣府六卿的名额分配后,书院教习和教谕顿时有些激动起来。

    书院竟然拿到了两个名额!

    而天官殿只拿到三个名额,这自然是君子的意思!

    书院的学子、教习和教谕一眼便看出来,心里对君子又亲切了好几分,君子还是向着我书院……

    当消息传出来。

    其他书院觉得有些不公平,但是谁让虚圣是葬山书院的弟子?

    至于如何选拔,封青岩并没有插手,亦不需要做最后的断定。倘若有人不合他心意,或许上位后对他不利,他可直接摘掉……

    而书院的选拔,封青岩则是交给了老师,由老师亲自去考核。

    “赫连兄,我听说你想参与圣府六卿的选拔?”

    在书院的一个亭子里,封青岩笑问。

    “的确有此意。”

    赫连山并没有否认。

    “可是有信心?”

    封青岩问。

    “自然是有。”赫连山点头,道:“封兄莫要小看我,虽然我只是文才境,但是在礼仪上,却不会差于人。”

    “那春官便是你了。”

    封青岩道。

    他对赫连山自然是一清二楚,亦知道赫连山能够胜任。

    因为圣府六卿只是一个摆设……

    ……

第255章 君子之言便为圣旨

    倘若说圣府六卿只是摆设,并不太准确,毕竟还是要管圣府之事。,

    但与儒教的六卿比起来,的确是一个摆设。

    还有,倘若封青岩为圣人,圣府六卿便不再是摆设。这个时候的圣府六卿,不仅能插手儒教之事,甚至还能够插手周天下之事。

    在整个天下,皆具有巨大的权威。

    圣府六卿没有大儒、大贤级别,或许还有其他的意思,以防圣府的力量太过强大了。

    圣府六卿:

    天官总管圣府一切事务。

    地官掌圣府之户。

    春官掌圣府之礼。

    夏官掌圣府之兵。

    秋官掌圣府之刑。

    冬官掌圣府之工。

    对于目前的圣府来说,秋官和冬官就是一个摆设,就连圣府的内务事,亦没有什么可做。

    在封青岩定下赫连山为圣府六卿之春官后,书院的两个名额亦出来了,分别是大教谕百里堃和老教谕章秀。

    除了两人是书院除了安修之外最强的存在外。

    还有一点原因。

    两人皆悟得养气之法,或许可借圣府六卿之位,增加他们破境的机会。

    他们二人有这样的意思,安修亦有这样的意思。

    就连封青岩亦是如此。

    并没有丝毫意见。

    至于天官殿的三个名额,此时正在选拔,文相、文师争得颇为剧烈。

    而文士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

    数日后,文师级别的竞争者纷纷出局,只剩下文相级别在竞争。而文相级别在竞争,无非是与大教谕、老教谕般,借圣府之气运来破境。

    “青岩,倘若天官与地官之位,皆予书院,怕是不妥。,”后殿里,安修微微蹙着道,“赫连山已为春官,天官与地官不可皆占了。倘若再占,怕是有人会有微词。”

    “老师,我明白。”

    封青岩微笑道,对此事并没有太过介意,不过是圣府六卿而已,又能算什么?说:“章老为天官,百里老为冬官,如何?”

    安修点点头。

    “天官殿何时可选出?”封青岩问。

    “三日后便可。”

    安修道。

    书院里。

    大教谕和老教谕,内心皆是有些激动。

    在圣府六卿之事传出来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自已能够获得一个位置。毕竟,儒教里太多人在盯着,论实力,还境界,论人脉,似乎还轮不到他们

    但谁能够想到。

    君子直接拿出两个名额给予书院?

    其实大教谕能够成为葬山书院的大教谕,不论是实力,还是人脉,都不会太差了。

    只是教里的强人太多而已。

    不少强人不争而已。

    如葬山书院的大教谕之位,如圣府六卿之位等。

    “恭贺章教谕为圣府六卿!”

    “恭贺大教谕为圣府六卿!”

    当确认大教谕和老教谕,为圣府六卿后,书院里的学子、教习和教谕,皆是去恭贺一番。

    二人为圣府六卿,让人心服口服。

    还有,当赫连山为圣府春官后,名字便开始传开。

    地位瞬间水涨船高。

    不过,赫连山为圣府六卿之春官,倒是有不少人不服气。

    “哼!赫连山不过是文才境而已,且没有参与选拔,便为圣府之春官,这对他们人是何其不公?!”

    葬山书院之外,便有人开始呵斥起来,对于赫连山为圣府春官十分不满。

    “其他五卿皆为文相,独独赫连山为文才境,这叫人如何服气?倘若吾为虚圣之好友,即使目不识丁,吾亦可为圣府六卿?”

    “不怕人笑话?”

    “赫连山何德何能,与五相为圣府六卿?”

    渐渐地,似乎不瞒赫连山的声音,便多了起来。

    葬山书院的学子、教习,并没有多大的意见,毕竟他们皆知赫连山和君子为好友。

    但心里羡慕肯定是有,却不会否定。

    这毕竟是君子亲选。

    但是,葬山书院之外之人并不太了解,亦不知道赫连山是何人。

    对于圣府六卿,其他五卿为五相,只有赫连山为文才境,自然会所有不满,毕竟境界差得太远了。

    甚至还喊出重选的话。

    院落里。

    赫连山跪坐在亭子里安静。

    “公子大事不好了。”刘凌跑来道,身边还跟着朱雁等人。

    赫连收起书,抬头问:“何事不好?”

    “公子,外面皆是反对你为圣府六卿,说你境界相差太远了。”刘凌满脸担忧道,虽然圣府春官为君子亲选,但是君子会不会听信天下?

    而划掉公子?

    “哼,实在太气人了。”朱雁皱着鼻子道,“我怕是有人在推波助澜,要不然不可能如此。”

    “不错,明知是君子亲选,竟然还敢胡言乱语。”

    刘凌点头。

    “既然汝等皆知,吾乃是君子亲选,又有何可担忧?”

    赫连山笑问,根本就没有担心,但压力还是有的。毕竟天下人都在盯着,等着他出错,看他的笑话。

    甚至要看君子的笑话。

    虽然封青岩的虚圣意义非同凡响,对于重新打开成圣之路十分重要,但并不等于圣道百家一条心,皆是愿意看到封青岩成圣。

    或者希望封青岩成圣,但是亦要添堵一下。

    人心矛盾。

    “公子不担心?”

    刘凌、朱雁等愣了一下。

    “有何可担心呢?”赫连山笑问,道:“君子之言,便为圣旨,几个跳梁小丑而已。”

    虽然赫连山不理会,亦不担心。

    但是,却有人忍不住跳出来,要与赫连比划比划。

    这跳出来的人,居然不是文相,甚至不是文师,竟然只是文士,或者是文才

    在亳城,或书院外。

    此时有好几人跳出来,要与赫连山比礼。

    赫连山为圣府春官,掌礼,自然是要比礼。

    其实跳出来之人,并不一定是故意抹黑赫连山,而是想利用赫连山成名而已。

    或者是证明,自已比赫连更好

    自封青岩晋封为虚圣后,亳城不知来多少文人墨客。

    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欲要要借虚圣之名成名?

    在亳城,在灵水河边,或君子桥上,葬山书院的杰出学子,或者是教谕等,皆会有不少文人墨客围上

    稍后修改

    稍后修改

    在亳城,在灵水河边,或君子桥上,葬山书院的杰出学子,或者是教谕等,皆会有不少文人墨客围上

    11

第256章 以圣力为食

    书院里。

    封青岩对于赫连山之事,亦有所耳闻,却没有过多理会。他堂堂的虚圣,乃是何等的尊贵,又何需向他人解释?

    且,圣府六卿,便是他府上六卿。

    他任命谁为六卿,他人有何资格指手画脚?况且,他只是任命其中一位六卿而已。

    不过他不理会,外面便吵得更热闹了。

    在书院大门外,或者是君子桥上,又或者灵水河畔,皆有不少文人墨客守着,欲要与赫连山比试。

    在琵院里。

    “师兄,赫连兄之事闹得如此大,怕是有人在推波助澜啊。”亭子里,牧雨沉吟一下道,“我听闻,现在有不少学子从各地赶来,打算以礼压下赫连兄。”

    “很多?”

    封青岩有些诧异。

    牧雨点点头,道:“亳城来了不少学子,甚至连十大书院亦有。”

    封青岩笑了一下,再多又如何?

    他一句话便可压下来。

    他现在便是他人眼里,无比恐怖的存在,代表着天下的权威,掌控着无数人的生死或前途

    “有不少人,是想借赫连兄成名,又或是赫连兄到底是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封圣的青睐。”

    牧雨一笑道。

    “他们是不服啊。”

    封青岩一笑,便问:“对了,十院琵比的时间,可是定了?”

    “定了,九月最后一天。”

    牧雨道。

    “可是有信心?”

    封青岩沉吟一下问。

    “师兄”

    牧雨苦笑一下。

    十院的琴比,葬山书院根本不可能扭转定局,毕竟底蕴差得太远太远了。

    现在的凤鸣琴社,有几人是入品的琴者?

    十大书院的琴社,又有几人不是入品的琴者?

    即使封青岩为虚圣,亦无能为力。

    倘若是以前,凤鸣琴社输了便输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封青岩晋封为虚圣,便有些不一样了。

    毕竟,凤鸣琴社为虚圣所创。

    且现在,虚圣还是凤鸣琴社之社长

    “没事,过两年赢回便可。”封青岩想了想道,“两年的时间,或许能够追上十大书院的琴社了。”

    牧雨点头认可。

    只要有两年的时间,她有足够的信心

    不久后,封青岩便离开琵院,回到自已的甲字院。

    而他的身后,除了时不时跟着的小白大人外,还有两名一老的执笔身影,正是儒教派来的两位少史令。

    大部分的时间,封青岩都允许少史令,记录他的一言一行。

    如刚才与牧雨的说话。

    但是,他进入后殿与老师交谈时,便不再允许左右少史令跟。

    虽然左右少史令,欲要记录封青岩的一切,但是虚圣不允许,亦没有办法

    毕竟,不可能连虚圣沐浴更衣,亦要记录。

    这是不可能的。

    “先生。”

    回到甲字院,九歌便走出来。

    “九歌,交件事给你办,如何?”封青岩似乎想到什么,便一边走一边道。

    “先生,什么事?”

    九歌有些期待,跟在后面道:“不管是什么事,九歌都能做。”

    “小白每天都会流出一滴金津玉液,你便负责用玉瓶收集金津玉液,如何?”封青岩道。

    “好。”

    九歌立即点头。

    这时封青岩停下,想了想便道:“每个月,留一滴与书院的学子或教谕,剩下的三分之一,给予书院,三分之二为圣府所有。”

    “好。”

    九歌想了想便道。

    “小白。”

    封青岩叫了一声。

    小白便从圣庙的方向走来,如同小狗般在封青岩身边舔起来。

    封青岩摸了摸小白的脑袋,便道:“小白,日后流出的金津玉液,我让九歌来收集,你要配合一下,可是明白了?”

    小白眯着眼睛,睥睨一下九歌便点头。

    “小白大人。”

    九歌小心翼翼上前行礼道。

    “小白,九歌为我书童,可是明白?”封青岩迟疑一下道,“不可为难九歌。”

    小白不情愿点头,接着便眼巴巴看着封青岩。

    这时封青岩亦有些无奈起来,虽然麒麟以文气为食,但是只有圣力,才能够让麒麟成长起来。

    准确来说,麒麟是以圣力为食。

    文气,不过是它的零食而已,圣力才是主食。

    这让封青岩有些养不起。

    他现在才有多少圣力?

    因为圣术坐而论道,创出四式的原因,让他有四缕圣力来源。即是每一式圣术,皆可源源不断产生一缕圣力

    其中产生圣力最快的,便是第一式。

    因为第一式圣术,修炼的人最多,所以产生的圣力最多。

    此时,他不过是积累数十缕圣力而已,而每天都差不多要喂养一缕。而且,随着小白的成长,日后需要喂养更多,甚至是以道为单位了。

    万缕为一道。

    封青岩蹲下来,指尖便出现一缕圣洁无比的白色丝线,似乎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般,且蕴藏着无比恐怖的气息。

    这令身后左右史令震惊不已,眼睛皆是瞪大起来。

    这让他们内心有些颤动。

    这便是圣力?

    小白见到欢喜不已,朝白色丝线一吸,丝线就被它吸入口中。

    满脸的享受。

    这?

    左右史令不禁盯视一眼。

    麒麟吞食圣力?

    “敢问封圣,麒麟可是以圣力为食?”此时,右史令有些沉吟不住,便出声问出来。

    封青岩闻言有些诧异。

    左右史令可是从来不会主动说话,更不会询问什么。

    他们所要做的,永远只有一个动作,便是记录。

    想不到此时,竟然开口了。

    “麒麟的确是以圣力为食,唯有圣力方能让麒麟成长。”封青岩站起来,有些诧异看着左右史令,道:“难道汝等不知?”

    “不知。”

    左右史令皆摇头。

    “这不应该啊。”

    封青岩闻言,有些意外起来。

    麒麟在圣人归隐前,算不上什么十分罕见,怎么可能不知道?

    “圣人归隐后,不少文献缺失了。”

    左史令沉吟一下道。

    “其实,此亦是天官殿派吾等,为封圣少史令的原因之一。”右史令迟疑一下道,“现在吾等,已无法查看,圣人之日常起居文献了”

    “为何会缺失?”封青岩更加意外了。

    “吾等亦不知。”

    左史令摇摇头。

    封青岩心中疑惑不已。

    难道圣人归隐后,天下还发生过大事?

    才导致文献缺失?

第257章 读尽二十七书山便知

    据右史令之言。,

    儒教已经无法再查阅,圣人的日常起居文献?

    这等重要的文献,儒教岂会缺失?

    按理来说,根本就不应该。

    而且,此等重要的文献,儒教应该会重点保护,根本就不可能会缺失?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封青岩心中有疑惑无比,迟疑一下便问:“可是只有我圣教,才缺失文献吗?”

    “不是。”

    右史令道。

    “其他教派的文献,亦缺失了?”

    封青岩心中一惊,有些不敢相信,便道:“难道关于圣人的文献,皆是缺失了?”

    “不仅仅如此。”

    左史令叹息一声道。

    封青岩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比自已想象还要严重,就蹙着眉头问:“汝等当真不知发生了何事?”

    两人摇摇头。

    这时,封青岩立即转道后殿,左右史令相视一眼,便快步跟上去。可惜,后殿他们无法进入,走到后殿,便在门前停下来。

    “老师,弟子刚刚在喂养小白时,发现左右史令,竟然不知圣力乃是喂养麒麟的主食,更加不知,唯有圣力方可让麒麟成长。”

    封青岩行礼后,便跪坐下来道。

    虽然安修亦是现在才知,但是瞬间便想到封青岩所想到的问题,便问:“左右史令不知?”

    封青岩点头,见老师如此一问,便知老师亦不知了。

    “左右史令不知,是因文献缺失,才导致不知。且,左右史令言,现今已经无法再查阅,圣人日常起居文献,亦是缺失了。”

    封青岩眉头渐渐蹙起来,越想越是不可思议,道:“且,不仅仅是我圣才缺失,其他教派亦是如此,皆有缺失。,”

    安修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老师可是知道,可是发生了何事,才会导致诸教派缺失文献?”封青岩道,“为何此时没有记载?亦没有片言只字留下?”

    安修蹙着眉头思考,便道:“现在老师亦无法解答。”

    虽然安修无法如他老师般,几乎读尽二十七书山,但亦是无数,早已经发现其中的问题。

    只是当时,他并没有太过留意。

    且,他亦无法接触太多核心的机密,所以没有在意。

    但是封青岩现在一问,才发现问题所在,怕是没有他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在封青岩找不到答案离开后,安修便忍不住询问老师。

    “老师,刚才青岩所言,可是听见了?”

    安修沉吟一下问。

    “青岩所言不差。”

    老人东楼晦现身走来,道:“不仅仅我圣才文献缺失,圣道百家的文献亦是缺失,无法补全”

    “为何如此?”

    安修诧异问,“为何没有半点记载?”

    “此事待你晋封为大贤,便可知知道了。”老人东楼晦迟疑一下道,“其实,并不是我圣教有意如此,而是”

    “而是什么?”

    安修问。

    东楼晦想说,但想了想,便道:“不可说,不可说。”他看了看安修,又道:“其实,只需要读尽二十七书山,答案便在心中。”

    安修苦笑一下。

    他现在可是没有多少时间,去读尽二十七书院了。

    他不仅是葬山书院的院主,还是虚圣的老师,有诸多俗事缠身

    “老师,读尽二十七书山,真可知答案?”

    安修沉吟一下道。

    东楼晦点点头,看着安修沉吟一下道:“知守,你现在太多太多俗事缠身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弟子知道。”

    安修点点头,迟疑一下便道:“三年后,弟子会辞去院主一职,安心在二十七书山。”

    东楼晦点点头。

    此时,虽然安修知道了如何找到答案,但是并没有告诉封青岩答案,因为他并没有读尽二十七书山。

    当等他读尽二十七书山时,他便有资格说此话。

    便如他老师那样。

    封青岩从后殿出来,便一直思考此问题,接着他便来到书楼,想从书楼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可惜一天过去了,他什么亦没有找到。

    这不意外。

    这时,书院外来了更多的学子,纷纷叫嚣要与赫连山比礼,说自已比赫连山更懂何是礼。

    且会比赫连山做得更好。

    封青岩听到眉头大皱起来,便来到书院大门前。

    但当封青岩的身影出现时,外面瞬间轰动起来,无数年轻学子狂热看着封青岩,目光里充满了崇拜。

    “拜见封圣!”

    “拜见封圣!”

    大门外的文人墨客,纷纷恭敬行礼。

    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皆在行礼,且是发自内心。现在封青岩的名声,已经隐隐超过了四大教主

    且在封青岩出现那一刻,似乎消息瞬间便传回亳城。

    一直待在亳城的文人墨客,听闻消息便快速朝书院赶来,毕竟亳城里的绝大部分文人墨客,皆是冲着虚圣而来。

    要不然,谁会跑来北地?

    封青岩微笑对众人一礼,便伸手压了压。

    众人迅速安静下来,但依然眼神狂热看着封青岩,似乎整个人激动不已。

    颇有有幸见到虚圣,此生无憾般的感觉。

    “诸位数日来,可是对仰之为春官,颇有微词?”

    封青岩微笑道。

    赫连山,字仰之。

    “岂有?”

    立即有学子否认。

    况且此时,根本就不敢承认。

    “敢问诸位,何是礼?”

    封青岩问。

    此时便有人回答,但是都不能让封青岩满意,毕竟只是书上的说法而已。

    这时众人见封青岩摇头,便忍不住好奇询问。

    “敢问封圣,何是礼?”

    有人问出。

    众人立即摆出洗耳恭听的姿势,毕竟听虚圣讲“礼”,乃是无比难得的机会。

    岂能错过?

    “礼,便是规矩。”封青岩笑了一下道。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但亦有不少人点头,觉得虚圣此言十分有理,且蕴藏着高深无比的奥义。

    而虚圣现身此一问,必定是有深意。

    或许隐藏着破境之法。

    此时有少人便满脑子,何是礼?虚圣言,礼,便是规矩。虚圣此言,到底是何意?其中隐藏着什么?是否是对吾等的考验?或者是提示?

    虚圣突然现身,必定是有深意。

    那虚圣深意是什么?

    不少人纷纷p起来,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11

第258章 请封圣准许

    既然礼便是规矩,那么谁是规矩?

    在圣府六卿之事上,他封青岩的话就是规矩。

    而众人反对赫连山,就是反对他,便是失去了规矩,即是对虚圣失礼。他并不是针对谁,而是想借众人之口,把他的话传出去。

    该懂的,听到他的话后,都会懂。

    而且他的话中,亦隐藏着警告的意思,别不要把虚圣不当圣人了。

    不过在书院前的大部分文人墨客,都没有此层意思,他们只是纯粹认为赫连山不够资格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或者只想和赫连山比试等。

    甚至还有人,把封青岩的话当成了暗示或者破境之法等,乱七八糟的。

    倘然封青岩知道,必定会哭笑不得。

    在封青岩正想转身回去时,赫连山却从书院里走出来。

    “赫连山出来干什么?”

    有书院的教谕蹙着眉头,道:“君子不是解决了?”

    在封青岩走出书院时,亦有不少的教谕在暗中关注,听到封青岩说礼便是规矩时,心中不禁暗暗赞叹起来。

    “还是年轻气盛了些。”

    有教谕似乎猜测到什么,便皱了一下眉头道。

    “还不到弱冠之年,年轻气盛又何不好?”这时却有教谕笑着道,“天因著作生才子,人不风流枉少年。”

    其意便是说,上天因为要有人来撰著写作,所以才产生了许多才子;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有风采的事情。而不是要一味地受礼法的限制,否则就是辜负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

    “莫要小看天下人啊。”

    另有教谕摇摇头道。

    这时书院前的文人墨客,见到赫连山走出来,皆是有些诧异。

    他,竟然还敢出来?

    虽然他们亦知道,赫连山乃是葬山书院的杰出学子,日后必定前途无量。但是,现在书院前的文人墨客,不少年纪比他的年纪大,才学比他强的……

    而读的书,自然比他多。

    现在赫连山,又如何比得过他们?

    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有不少人见到赫连山,眼睛立即灼热起来,隐隐有些激动起来。

    终于现身了?

    现在虚圣正在面前,正是大展经纶的时候。

    “敢问可是赫连仰之?”

    有个青年学子见到赫连山后,已经顾不得会不会失礼了,便立即走前两步,便道:“在下宫城,寒窗苦读十余年,对礼始终不得其法,还请赫连兄赐教。”

    “赫连兄现在贵为圣府六卿之春官,执掌圣府之礼,自然对礼有独特见解。”另有青年走前两步道,“在下西门冰,亦想向赫连兄请教,还望赫连兄不吝赐教。”

    “敢问赫连兄,何是礼?”

    还有青年微笑道。

    此时书院前,不少青年才俊都想与赫连山比试,皆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其他人则是在看热闹。

    赫连山却没有理会,快步走到封青岩身前,恭敬行礼道:“山,见过君子。”

    封青岩听到众人之言,眉头微微蹙起来,便对赫连山道:“赫连兄莫要多礼。”

    “山,恳请君子准许山与众人比礼。”

    赫连山拜下道。

    封青岩的眉头再次皱起来,道:“可是考虑清楚了?”

    “山已考虑清楚。”

    赫连山道。

    “汝可知,输了是何结果?”封青岩再问。

    “山明白。”

    赫连山点头,便看向站出来的青年才俊道,“但山,却不会输,会让诸位心服口服。”

    “哼!”

    “狂妄!”

    “口气倒是大!”

    这时站出来的青年才俊,纷纷呵斥起来。

    “宫城恳请封圣准许城与赫连仰之比礼,即使在下侥幸胜出一筹,亦不会夺赫连仰之之春官之位。”

    宫城朝封青岩一礼道,满眼的期待。

    他的目的不是拉下赫连山,只是想在封圣面前成名而已。

    “西门冰亦恳请封圣,准许冰与赫连仰之比礼。”

    西门冰亦站出来道。

    “陈宣恳请封圣,准许……”

    此时不少青年才俊纷纷站出来请求,皆要与赫连山比礼。

    封青岩看了看赫连山,又看了看站出来青年才俊,一时之间并没有说话,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请封圣准许。”

    赫连山拜下道。

    “请封圣准许。”

    站出来的青年才俊纷纷拜下道。

    “糊涂啊。”

    书院里有教谕摇头道。

    本来此事被君子一句“礼,便是规矩”压下来了。

    谁想到赫连山还是太过年轻了,太过想要证明自已了,这不正是中了别人下怀?

    “的确是猛浪了。”

    “不一定会输,赫连山的才华,还是不错的。”

    “难说啊。”

    有教谕摇摇头。

    “现在输了,或许对赫连山来说,不是一件坏事。”有教谕沉吟一下道,“赫连山的路太过顺利了。”

    “有几分道理。”

    有教谕表示同意。

    这时,书院的不少学子亦有耳闻,纷纷朝大门赶来。

    “不是吧,赫连兄竟然答应了,要与他人比礼?”有学子愕然道,好好地接受圣府春官之位便好了,还去比什么礼?

    倘若一不小心输了呢?

    春官之位,岂不是没有了?

    即使有,赫连山自已亦不好意思接受……

    周昌、颜山、牧雨等学子,亦朝书院大门赶来,虽然他们皆相信赫连山的才华,但是他们不知道与赫连山比礼的是何人。

    在同龄中,他们自然是不惧。

    但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呢?不论是境界,还是才华,都要比他们强……

    此时他们隐隐有些担心起来。

    毕竟赫连山输了,对赫连山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倘若只是普通的比试,赫连山输了亦没有什么,输赢乃是正常之事。

    但是,放在圣府六卿之上。

    若赫连山输了,便有可能成为浪得虚名,或者是滥竽充数等之类的恶名了。

    而在亳城起来的文人墨客,亦越来越多。

    “赫连山终于现身了?”

    “赫连山答应与诸位比礼了?”

    这样的消息迅速在亳城中传播,便吸引更多的人了。

    此时众人的目光,皆落在封青岩身上,似乎都是满眼的渴望。此时,封青岩笑了一下,便道:“吾可准许汝等之比礼,但比礼之人,不可超过而立之年。”

    众人听到,顿时满眼的兴奋。

    封圣准许了。

第259章 诸位可有意见?

    “封圣,此处有不公。”

    在众人兴奋之时,却突然有中年人站出来道,“圣府六卿之春官,可是有限制年纪?”

    “圣府六卿,除春官外,其他五卿皆是年超而立之年。”

    同样有中年人站出来道。

    这时,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中年人身上,似乎有些道理,接着目光便落在封青岩身上。

    封青岩打量着站出来的两名中年人,便问众人道:“汝等可是要与何人比礼?”

    “自然是赫连仰之。”

    青年才俊道。

    封青岩点点头,便看着两名中年人道:“刚刚诸位,可是要与何人比礼?”

    两名中年人愣了一下。

    刚刚众人的确是要与赫连山比礼,可是……

    “吾等要与赫连仰之比礼,乃因赫连仰之为圣府之春官。”其中一名中年人道,“而不是因赫连仰之为赫连仰之,吾等才与他比礼。”

    “既然圣府六卿,不限制年龄,为何要限制与赫连山比礼之人?”

    又有中年人道。

    “我限制,诸位可有意见?”

    封青岩道。

    “这、这……”

    那中年人顿时愣了一下,似乎心有些不甘,欲要再次反驳,可是被另一名中年扯了一下衣袖。

    “封圣,吾等并无意见。”

    那中年人沉吟一下道。

    封青岩点点头,便看着众人道:“一个时辰后,便在灵水桥上比礼。但,仅限制于十人,至于是何十人,便由诸位商议选出。”

    “赫连兄好好准备。”

    封青岩转身对赫连山道,便走回书院。

    而在此时,书院外的文人墨客,便热闹哄哄商议起来。

    毕竟只有十个名额,谁都想在虚圣面前露脸,谁都想一战赫连成名,自然不会错过。

    这十个名额,青年才俊竞争得十分剧烈。

    在封青岩走回书院,赫连山身边立即出现不少学子。

    “赫连兄为何如此糊涂啊。”

    有学子十分不解道,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此事众人闹一闹,便会随着赫连兄成为圣府春官而过去……毕竟赫连兄乃是君子亲点,并不会有人真敢为难赫连兄。”

    “幸好君子定下十个名额,以及不起而立之年,要不然……”

    葬山书院的学子纷纷说道。

    “山,谢诸位关心。”

    赫连山一礼道。

    “诸位,莫要打扰赫连兄了,让赫连兄安心准战,莫要坠了我葬山书院之威风。”

    有学子提醒道。

    众学子纷纷附议。

    在封青岩回到书院时,便有教谕围上来,道:“君子,准许他人与赫连山比礼,可是有深意?”

    “深意?”

    封青岩一笑,道:“有何深意?既然仰之想比礼,便比礼。”

    “但……”

    那教谕迟疑一下道。

    “不过是六卿之位而已。”

    封青岩笑道。

    那教谕愣了一下,在虚圣眼里,这的确是“不过六卿之位而已”,并不算什么。

    眨眼间。

    一个时辰便过去了。

    亳城选出的十个代表,早早便在君子桥上等候。

    至于围观之人,并不能上君子桥,只能站在君子桥外,或者是灵水河的两岸。

    又或者,干脆在小船上。

    “来了。”

    岸上有人兴奋叫道。

    这时赫连山走上君子桥,与十人相视一眼便行了一礼。

    而封青岩随后而来,身后还跟着大教谕和老教谕等几位教谕,他们皆是站在君子桥上。

    “诸位可是准备好了?”

    封青岩站在君子桥之央,看着赫连山与宫城等十人道。

    “吾等已准备好。”

    众人回答。

    封青岩点点头,道:“比礼,由我亲自出题,诸位可有意见?”

    “吾等没有意见。”

    赫连山、宫城等十一人道。

    而宫城、西门冰等人,内心还暗暗窃喜,想不到是封圣亲自出题,且亲自主持比礼。

    此次比礼不管输赢,都算出了风头。

    从此小有名声。

    倘若一不小心胜了,必定名传天下,为世人所知……

    “诸位听好了。”

    封青岩沉吟一下,便道:“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有多少职官?”

    “七十职官。”

    “七十职官。”

    “七十职官。”

    赫连山、宫城等人纷纷回答,或是有先后。

    “何是《天官》十法?”

    封青岩问。

    “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此乃天官十法。”

    赫连山等人道。

    这些不过是普通问题而已。

    封青岩点点头,又问:“何是弊群吏之治六计?”

    “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赫连山等人道。

    虽然敢与赫连山比礼,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此时,君子桥上十一人,皆回答出来,封青岩并不意外,毕竟是较为普通的问题。

    “《周礼》中,‘宜’字,出现多少次?”

    封青岩问。

    这时众人皆是一愣,眼睛不由瞪了一下,接着便蹙起眉头回忆。

    “四十九次。”

    赫连山迟疑一下道。

    封青岩点头头,便看向宫城、西门冰等十人。

    “四十九次。”

    有人回答,不知是真知道,还是回答了赫连山的答案。

    接着,众人一一回答。

    “《周礼》中,‘时’字共出现几次?”

    封青岩笑了一下又问。

    众人听到又是一愣,似乎对这样的问题有些不满,毕竟谁会专门去数字数?

    即使能够全文记下来,亦需要时间来数。

    “时字共出现一百三十一次。”赫连山数息间便回答出来,让宫城等人皆是一愣,甚至怀疑封圣泄露了答案。

    可是赫连山一直待在书院门前,并没有回过书院,应该不可能。

    既然有手段做到,封圣亦不屑去做。

    而且,此时宫城等人,对赫连山不禁有些意外,想不到如此偏的问题,都能够答出来。

    “诸位可会六乐?”

    封青岩又问。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不是比礼吗?

    怎么比到乐去了?

    此时宫城等人面面相觑,六乐他们都算会,但是……

    “吾会。”

    赫连山有些愕然,但依然回答。

    “诸位可会大武?”

    封青岩问。

    “吾会……”

    赫连山愣了愣。

    ……

    “诸位可会大武?”

    封青岩问。

    “吾会……”

    赫连山愣了愣。

    ……

第260章 礼之三本

    礼之所及,乐必从之。

    这便是封青岩问礼,为何会问到乐。

    君子桥上众人,微微愣了一下便反应过来,并不觉得封圣问乐突兀。他们在在封青岩的问题出口时,内心亦在尝试着暗暗回答,看看自已能不能答出封圣之问。

    “六乐中,何是祭祀天神?何是祭祀地神,何是祭祀四望,何是祭祀山川?”

    封青岩淡淡问。

    “《云门》祭祀天神,《大咸》祭祀地神,《大韶》祭祀四望,《大夏》祭祀山川。”

    赫连山、宫城、西门冰等人道。

    “何是乐德?”

    封青岩指着赫连山问。

    宫城、西门冰等人微微诧异一下,便没有回答。

    “中、和、祗、庸、孝、友,此为乐之六德。”

    赫连山认真回答。

    “何是乐语?”

    封青岩点点头,指着宫城问。

    宫城蹙着眉头想了想,便道:“兴、道、讽、诵、言、语,此为乐之六语。”

    “何是乐律?”

    封青岩对西门冰道。

    “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律。”

    西门冰松了口气,幸好自已知道。

    其他人脸色微微一变,似乎问得越来越深了。

    “何是乐声?”

    封青岩的话一出,众人皆是松了口气。

    “宫、商、角、徵、羽,为乐之五声。”被封青岩指中的人回答。

    “何是乐之八音?”

    封青岩又问,并指了一人回答。

    那人被指到,脸色微微一变,眉头紧紧皱起来了,想了想便道:“金、石、丝、竹、匏、土、革……”

    还有最后一音,他不太记得了。

    “可知最后一音?”

    封青岩问。

    那青年迟疑一下便摇摇头,虽然心中颇有不甘。

    “赫连山回答。”

    封青岩道。

    “乐之八音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赫连山道。

    “六德、六语、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为大合乐,以致鬼神祗,以和万邦,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封青岩点点头道。

    君子桥四周文人墨客闻言,皆是点头赞同。

    “不仅是古来今往第一虚圣。”

    有人感叹道。

    “致鬼神祗,以和万邦,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老教谕内心默默念着,似乎自已抓到了什么。

    封青岩沉吟片刻后,看着赫连山、宫城十一人又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那治人之道呢?”

    十一人闻言,皆是苦思起来。

    “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赫连山迟疑一下道。

    “善!”

    封青岩微笑点头。

    宫城、西门冰十人闻言,皆是震惊看着赫连山。

    因为赫连山的回答,实在是太妙了。

    “何是礼之三本?”

    封青岩又问。

    “何是礼之三本?”

    君子桥外之人,闻言便纷纷询问起来。

    “不知。”

    “礼之三本?”

    君子桥外不少人无法答出来。

    此时,即使是书院的教谕,亦有些意外看着封青岩。

    他们蓦然发现,现在君子问出的问题,似乎连他们都难以答出来了。

    君子还不到弱冠之年,是如何懂得如此多?

    君子桥上,宫城、西门冰等人,一个个苦思起来,脑子在回忆书卷上的内容,似乎《礼经》中并没有提到礼之三本。

    这让他们如何回答?

    “宫城可是能答出来?”

    封青岩问着宫城。

    宫城苦笑摇头,道:“城答不出,让封圣失望了。”

    但是,封圣竟然知道他叫宫城,内心又暗暗窃喜,想不到封圣竟然知道我的名字。

    “西门冰可是能答出来?”

    封青岩看向西门冰。

    西门冰有些羞愧摇头,道:“冰,亦无法答出。”

    封青岩便看向其他八人,最后目光落在赫连山身上,道:“赫连山可是能答出来?”

    “礼之三本是为天地者、先祖者,及君师者。”

    赫连山苦思一阵道。

    “天地者?”

    “先祖者?”

    众人听到赫连山的回答,皆是蹙眉头。

    “敢问赫连兄,以何根据说天地者、先祖者及君师者,为礼之三本?”

    宫城沉吟一下问。

    但是内心,却是比较赞同赫连山的说法。

    君子桥外众人听到,皆是眼前一亮,似乎很快便想通了。

    “赫连兄有何依据?”

    西门冰道。

    赫连山一笑,便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宫城和西门冰等人一听,便立即无法反驳了。

    而且,越想越觉得赫连山所言有理。

    君子桥外众人听到赫连山之言,皆是点头赞赏不已。

    “天地者,先祖者,君师者,乃礼之三本也。”书院的教谕不断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赫连山的回答实精彩了。

    “善!”

    封青岩微笑点头,并复述道:“天地者,先祖者,君师者,乃礼之三本也。”

    “礼化与乐礼有何展异同?”

    封青岩看向赫连山再问。

    在众人的目光下,赫连山思索片刻便言:“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还有呢?”

    封青岩点点头后问。

    赫连山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再者?”

    封青岩问。

    赫连山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封青岩点点头,便道:“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

    赫连山回。

    封青岩道:“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赫连山回:“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这时宫城、西门冰等十人的脸色,皆是大变起来。

    封圣所问他们已经答不出来,但是赫连山却对答如流,赢得满堂的喝彩。

    到此时,已经不用再比下去了。

    他们已经输了。

    ……

第261章 人生三大境界

    君子桥上。

    封青岩的问答吸引越来越多人。

    而且,不少精彩的问答迅速传出来,特别是赫连山的回答,更是让不少人拍案而起,心中激动不已。

    “赫连山大才也。”

    有书院教谕如此道,“仅凭礼之三本,便可名传天下矣。”

    “赫连山答礼之三本,日后便是礼之三本。”亦有书院教谕如此道,被赫连山的礼之三本惊艳到,似乎浑身都有些颤抖起来。

    或许赫连山没有意识到,礼之三本的惊绝之处。

    但是,大教谕、老教谕等人,却是意识到,心中皆是惊叹不已。原本他们还有些担忧,怕赫连山败于比礼,谁知道比礼却是赫连山成名之比。

    单凭礼之三本,足以名传天下了。

    而且,赫连山与封青岩的一番礼化与乐礼的对答,亦是精彩绝伦,让人忍不住拍案而起。

    这时书院的教谕才发现,似乎自已等人小看了赫连山了。

    小看自然是因年纪的原因。

    但是,年纪小并不等于才疏学浅。

    君子便是最好的例子。

    君子亦不到弱冠之年,却是已经创出圣术“坐而论道”,尊为虚圣。

    而君子桥四周之外,亦是被赫连山的才学惊艳到了。

    对礼之心得,更是他人远远所不及。

    “难怪封圣会选赫连山为圣府春官,现在赫连山怕是只差境界了。”灵水河畔上有人感叹道。

    “的确如此。”

    不少人点头,皆是被赫连山折服了。

    “诸位还需再比下去?”

    封青岩询问宫城、西门冰等十人。

    宫城、西门冰十人沉吟一下,皆是摇头,带着些羞愧道:“无需再比了,吾等已输。”

    “仰之大才也,城有所不及。”

    宫城朝赫连一礼道,便朝桥的一端走去。

    “仰之大才也,冰有所不及”

    西门冰同是一礼道。

    “仰之大才也”

    陈宣等人,皆是朝赫连山一礼道,走快步走下君子桥。

    “不敢,山侥幸尔,诸位之才,山亦佩服不已。”赫连山一一回礼,并没有恃才傲物,依然如往常般。

    “仰之大才也。”

    此时封青岩对众人道,为赫连山扬名。

    今日之比礼,以及他之话,必定会传于天下,而“仰之大才也”,同样会传于天下。

    因而世人皆知“仰之大才也”。

    所以赫连山之名,正式传于天下,为世人所知。

    至于能不能名动天下,甚至是名满天下,便要看赫连山自已了,毕竟虚圣只能助他成名。

    而不是成他成名。

    赫连山能够达到何种高度,一切都要靠自已了。

    赫连山闻言立即朝封青岩恭敬行礼,内心十分感动,毕竟是虚圣助他成名

    即使连赫连山,对于成名的诱惑,亦无法抵挡。

    或许整个天下,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挡得住。

    “无需多礼,此乃汝应得。”

    封青岩笑言,便朝书院走回去,一边走一边高声道:“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便赠与诸位,望诸位早日登圣达贤。”

    君子桥两岸众人闻言,皆是浑身一震。

    “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时不少人震惊看着封青岩的身影,隐隐约约感受到此句话中,似乎蕴藏着无比恐怖的力量。

    “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封圣之言,便是把人分成三大境界,第一大境界便是诗,第二大境界便是礼,第三大境界便是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此时立即有些开始思考起来,封圣所言之“诗境”,到底是为何境?道:“难道人之第一境,便是无邪?无邪,即纯”

    “纯是何?”

    “纯,即是无杂,便为无杂念。”

    “难道封圣所言是,人之第一境界是无杂念,静心读书?”有人想到此,便隐隐有些激动起来,感觉到自已似乎窥视到封圣所言的人生三大境界了。

    “倘若人达诗境、礼境,及乐境,是否可入圣境?”

    封青岩离开了。

    但是,君子桥两端的文人墨客,并没有立即散去。

    此时他们竟然坐而论道起来,纷纷讨论起来封圣所言的人生三大境界,希望从中找到破境之法,或是悟得人生大道等。

    诗、礼、乐三境,的确给人带来无限的震撼。

    此时书院的教谕、教习,亦纷纷讨论起来。

    “诗境,便是无邪,无邪为纯,即无杂”

    有教谕如此说道。

    “诗境的确是无杂,此言吾赞同。”

    又有教谕道。

    不久后,君子桥上的比礼,果然传于天下了。

    而赫连山的礼之三本,更是传遍天下,得到无数人的认同,特别是儒生。

    “赫连山何人?竟然能说出礼之三本?为何之前无名?”

    “之前无名,现今乃名传天下也。”

    “封圣之人生三大境界,诗、礼、乐,不知封圣是否达到乐境了?不过,封圣能说出人生三大境界,或许早已达到乐境,乃至大成了”

    此时天下有不少人,在思索着封青岩的人生三大境界。

    虽然虚圣并没有说过,此乃人生三大境界,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诗、礼、乐便为人生三大境界。

    稍后修改

    稍后修改

    此时他们竟然坐而论道起来,纷纷讨论起来封圣所言的人生三大境界,希望从中找到破境之法,或是悟得人生大道等。

    诗、礼、乐三境,的确给人带来无限的震撼。

    此时书院的教谕、教习,亦纷纷讨论起来。

    “诗境,便是无邪,无邪为纯,即无杂”

    有教谕如此说道。

    “诗境的确是无杂,此言吾赞同。”

    又有教谕道。

    不久后,君子桥上的比礼,果然传于天下了。

    而赫连山的礼之三本,更是传遍天下,得到无数人的认同,特别是儒生。

    “赫连山何人?竟然能说出礼之三本?为何之前无名?”

    “之前无名,现今乃名传天下也。”

    “封圣之人生三大境界,诗、礼、乐,不知封圣是否达到乐境了?不过,封圣能说出人生三大境界,或许早已达到乐境,乃至大成了”

    此时天下有不少人,在思索着封青岩的人生三大境界。

    虽然虚圣并没有说过,此乃人生三大境界,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诗、礼、乐便为人生三大境界。

第262章 丢失的记忆

    在儒家,不少境界不低的儒生,如东楼晦般,细细回想自已的一生时,眼中不禁出现震惊之色。

    似乎自已,还真踏入了虚圣所言的诗、礼、乐三大境界中。

    这让他们瞬间便认同了虚圣的说法。

    “或许人之一生,便是诗、礼、乐三大境界。”

    在二十七书山里,有老儒生如此说道,希望能够从诗、礼、乐三大境界中,寻找到自已破境之路,“可吾蹉跎大半生,却还在诗境中打转,难以踏入礼境中”

    “由诗境入礼境的关键是什么?”

    在儒家弟子中,不少人在自问,可惜谁亦没有答案。

    不过,却越来越多的儒生,认同了封圣所言之诗、礼、乐三大境界,欲要以诗、礼、乐三大境为突破口。

    “敢问大仁主,可是认同封圣所言之诗、礼、乐三大境界?”在大仁宫里,不少儒家弟子在询问。毕竟虚圣所言的三大境界,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般,让他们难以抵挡。

    “敢问大仁主,何是诗境,何是礼境,何是乐境?”

    “敢问大仁主,诗境可是无杂无念?”

    “敢问大仁主,诗、礼、乐三境之后,可是圣境?”

    刚从圣殿回来的大仁主,亦听说了人生三大境界,看着大仁宫内的儒生,便微笑道:“当诸位读尽天下之诗,习尽天下之礼,悦尽天下之乐,便可知何是诗境,何是礼境,何是乐境。”

    “读尽天下之诗?”

    “习尽天下之礼?”

    “悦尽天下之乐?”

    大仁宫内的儒生皆是一愣,便有儒生站出来道:“天下之诗何其多,如何读得尽?天下之礼,何其繁,如何习得尽?天下之乐,何其众,如何悦得尽?怕是穷一生之力,亦难以读尽其中一境,何况是三大境呢?”

    不少儒生闻言,皆是点头认可。

    诗,狭义是指诗经,但虚圣所言之诗境,又岂会单单是指诗经?倘若,诗仅是指诗经,礼仅是指礼经,乐仅是指乐经,怕是世人早已经达诗、礼、乐三大境界了。

    虚圣所言之诗、礼、乐,既是指诗经礼经乐经三经,但又不仅仅是指诗经礼经乐经三经。

    “大仁主,如何才能读尽天下之诗?”又有儒生询问。

    毕竟,读尽天下之诗,乃是不可能之事。

    众儒生都好奇看着大仁主。

    大仁主沉吟一下,便道:“一诗通,万诗通一礼通,万礼通一乐通,万乐通。如此,便可读尽天下之诗,习尽天下之礼,悦尽天下之乐。”

    “一诗通,万诗通?”

    众儒生听到皆是思考起来。

    不少天资聪明的儒生,听到大仁主之言,犹如醍醐灌顶般,顿时茅塞顿开,满脸的喜悦之色。

    “大仁主所言,便是一法通,万法能?”

    有儒生激动问。

    大仁主听到有些诧异,便看向那儒生,满脸赞赏道:“孺子可教。”

    至于大仁主,为何认同封青岩之言,因他亦踏入了诗、礼、乐三大境界中。不过目前,他只是在礼境中,似乎快要触摸到乐境了。且,只要他踏入乐境,则有机会触摸到圣境。

    至于乐境之后,是不是圣境。

    他亦无法肯定。

    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乐境之后便为圣境,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乐境则包含了一部分的圣境。

    诗、礼、乐三境。

    在短时间内传遍周天下。

    不管是各诸侯国,还是各大教派,皆引发了大规模的热议。

    有人认同,有人否定,各有论据。

    而儒家持认同态度,并着手去研究诗、礼、乐三大境界,希望从中寻到成圣之秘。

    这时,封青岩的意识,再次回到城隍府,并招来了图央。

    自从回到葬山书院,他的意识会每隔几天,便回到城隍府一次,管理城隍府的事务。

    “拜见府君。”

    片刻后,图央便来到城隍府前。

    封青岩的身影从城隍府中走出,沉吟一下便道:“汝可知,自从圣人归隐后,天下何是发生了何等大事?”

    “何等大事?”

    图央愣了愣,并不太明白府君要问什么。

    封青岩迟疑一下,道:“吾听闻,圣道各派的重要文献,皆有所缺失。且,缺失较为严重,导致后人无法查阅圣人文献,可是何故?”

    “是”

    图央正想开口说,但是突然间忘记了。

    其实,并不是突然间忘记,而是他一直以为自已记得、知道,但是现在才发现,自已早已经忘记了。

    此时他的脸色猛然一变,为何会这样?

    难道记忆又丢失了?

    “是什么?”

    封青岩看着图央的脸色,心中诧异不已。

    “还请府君共恕罪,属下的记忆丢失了。”图央脸色一变后,便拜下道。

    “丢失?”

    封青岩皱了皱眉头,思考一下便道:“如此说,你以前知道?”

    “或许知道。”

    图央迟疑一下道。

    他感觉到,他是知道,但是现在却忘记了。

    “可有相关文献留下?”

    封青岩问。

    “还请府君稍等片刻。”

    图央道,得到封青岩的允许后,便飞身回侯府。

    不久后,图央便来到一处数丈大小的密地,里面堆满了他以前自斩前,留下来的记忆以及天下大事、秘事等。

    此时他迅速查阅起来。

    眨眼间,便大半个时辰过,他的脸色变了变。

    接着便是一个时辰过去,他变得有些骇然起来,以及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这、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不记得自斩前的记忆,但是他却隐隐感觉到,自已自斩前明明留下无数记忆。

    但是自斩后,似乎只剩下一小部分了。

    是谁动了手脚?

    这不可能有人动了手段,难道只是自已的错觉?

    图央冷静下来后,便觉得不太可能,或许只是自已想多了而已。或许自斩,对灵魂亦有巨大的损伤,只是自已不知而已。

    不久图央便出来,来到城隍府前道:“府君,或许是属下记错了,似乎府中并没有相关文献记载。”

    封青岩静静看着图央,沉吟一下道:“侯府中,可是有藏书库房?”

    “有。”

    图央点头,道:“却是不多。”

    “前面引路。”封青岩道,打算亲自查阅一下,毕竟青山侯府存在了两千余年。

    或许能够发现一些端倪。

第263章 为何如此?

    青山侯府的藏书库并不大,位于侯府十分冷清的右后方。

    平时几乎没有人来管理,更难得见到一个鬼影,毕竟阴鬼并不需要读书,所以藏书真的不多。

    封青岩原以为,图央所言的“不多”,只是相比于书院的谦虚说法。

    谁知,是真的不多。

    他看到后,便有些愣住了,问:“这便是侯府藏书库房?”

    “是。”

    图央有些羞愧道。

    毕竟书库里,并没有几本书……

    封青岩扫了一眼,便随手拿起一卷看了看,接着就放下来,然后又拿起来。他倒是发现,书库里的不少书籍,竟然是鬼商时代的书籍,心中暗暗有些惊讶。

    “府老不用在此等候。”

    封青岩拿起一卷书看了一阵后,发现图央还站在身后候着,便开声道。

    “那属下告退。”

    图央一礼道,便走出藏书库。

    这时封青岩认真阅读起来,虽然不少书籍是鬼商时代的书籍,但是并没有多少对他有用的信息。

    不过倒是让他知道,鬼商有八百诸侯。

    “嗯?”

    不久后,封青岩便在其中一卷书中,飘落一张泛黄的纸页。他蹲下身子捡起,发现泛黄的纸页,已经烂掉不少了。

    但是隐隐可见,纸页上画着不少殿宇。

    殿宇各异,或是有闪电划过,或是有火焰腾空,或是有洪水滔天,或是有大雾笼罩……

    “这是什么殿宇?”

    封青岩有些好奇起来,便见纸页的上方,还有两个模糊不清的字迹。

    经过他仔细辨认后,隐隐认出是“众殿”二字。

    不过在“众殿”两字之中,似乎还应该有一个字,但是字的位置却烂掉了。

    “众神殿?”

    这是封青岩的第一反应。

    “倘若是众神殿,有雷电者应为雷神殿,有火焰者为火神殿,有洪水者为水神殿……”

    封青岩低声道。

    在他正想认真研究时,发现手中的纸面烂掉了。

    “难道真是众神殿?”

    封青岩诧异道,并不在意纸页烂掉,“为何我没有听说过?书上亦没有记载?”

    “众神……”

    “神夏……”

    “难道众神殿与神夏有关?”

    封青岩倒是有些好奇起来,可是关于神夏的记载,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大多是片言只语。

    神夏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神话传说了。

    “圣周,又称为人周或武周,圣周前为鬼商,鬼商前为神夏。而人周为圣道,鬼商是为鬼道?那神夏,便是神道?”

    封青岩诧异想着。

    或许在神夏时代,真的存在众神殿亦不奇怪。

    但是神夏的众神,不何不见了?

    是被鬼商灭掉了?

    圣周能够灭掉鬼商能够理解,毕竟圣道可克制鬼道。但是,说鬼道可克制神道,便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怎么可能?

    倘若烂纸上的众神殿为真,说明众神掌控的乃是雷电、火焰、洪水之类的力量,怎么可能被鬼道克制?

    克制鬼道还差不多。

    那神道为何被鬼道灭掉了?

    “这不应该啊。”

    封青岩诧异道,越想越觉得不可能。

    那么,必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导致神道被鬼道灭掉。

    那神道发生了什么?

    这让他想到了鬼道被圣道所灭……

    虽然说圣道克制鬼道,但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鬼帝发生了诡异,导致天下处处皆化地狱。

    说鬼道是被圣道灭掉,还不如说是鬼道被诡异灭掉。

    难道神道亦是如此?

    封青岩心里越来越好奇,神夏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被鬼商灭掉。而鬼帝,又为何会发生诡异,才会导致被圣道灭掉?

    这又要追溯到诡异的源头了。

    可惜诡异的源头,怕是连圣人亦不知道。

    封青岩摇摇头,便继续翻阅其他书籍,希望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他翻书很快,一目十行,且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阅读,很快他就翻完藏书库里的书。

    “可惜了……”

    封青岩翻完书有些失望道。

    但在此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是鬼商虽然被圣道所灭,但是鬼帝后裔并没有完全被灭。

    他当然不是鬼帝后裔。

    但从图央及幽都的身上,说明天下还有鬼帝后裔的存在,只是隐而不出而已。

    他还听到一些传说,说是鬼帝后裔隐居于九幽之下。

    那么神后的后裔,亦有可能没有死绝。

    他走出藏书库,便招来图央,道:“府老可知众神殿?”

    “众神殿?”

    图央蹙着眉头想了想,便道:“似乎有听说过,但属下的记忆丢失了,怕是无法……”

    封青岩无奈点点头。

    “属下似乎对众神殿,隐隐有种熟悉的感觉,但属下实在记不得了。”图央沉吟一下道,他丢失的记忆,实在是太过厉害了。

    即使自斩前,明明已经记录下来,但是自斩后,却感觉记忆失去了一部分。

    至于失去多少,他无法得知。

    这时已经快要天亮了,封青岩便回到城隍府,意识回到书院的本尊,晨读后就来到后殿。

    “老师可听说过众神殿?”

    封青岩问。

    安修闻言,沉吟一下便摇摇头,道:“老师并没有听说过。”

    “老师可听说过众神殿?”

    在封青岩离开后,安修便问东楼晦。

    东楼晦现身,想了想便道:“传说,神后欲建众神殿于九天之上,东山之上便有神后登天留下的脚印。”

    “传说东山上,有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诸圣追根溯源的碎牌,难道都是真的。”

    这时安修有些诧异起来。

    “真真假假,谁又能辨?”

    东楼晦摇摇头,一边走一边道:“两千余年前之鬼商,已经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而鬼商之前的神夏,如若神话般。”

    “不过,老师从读尽二十七书山所知,神后的确欲建众神殿于九天之上。至于有没有成功,为何神夏又被鬼商所取代,老师便不得而知了。”

    一阵后,安修便写了一张字条,把他所知的信息告知封青岩。

    “传言,神后欲建众神殿于九天之上?”

    封青岩打开字条有些诧异道,看来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东山上便有神后登天留下的脚印?”

    片刻后,他便有些诧异起来。

    我明明是要追寻圣道各大教派文献缺失之事,为何突然对神夏感兴趣了?此时,他不禁仰头看着天宇,难道有神秘的力量,悄无声息在影响他的意志?

    为何如此?

    ……

第264章 前往幽冥

    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

    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

    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

    诸圣追本溯源的碎片。

    封青岩盘坐于甲字院后的山谷里,静静思索东山上的四大神迹。

    拥有诸神的神夏,能够被新生的鬼商所灭,或许与夏后的登天有关。虽然神夏已经覆灭,或许夏后早已经在九天之上,筑建了更加恐怖的众神殿。

    或许此便是诸圣,封锁九天的原因。

    商帝悟道……

    封青岩隐隐感觉到,或许商帝便是在悟道中,感染了不可名状的诡异。

    也就是说,商帝悟道失败了。

    可商帝为何要悟道?

    在当时,商帝已经是最强大之人,掌控阴间与人间。而且,所悟的又是何道,为何会感染诡异?

    还有,诸圣为何要追本溯源?

    在追根溯源时,诸圣看到了什么?而诸圣归隐,是否与追本溯源有关?

    按理来说,圣人没有必要归隐。

    但是圣人归隐了。

    封青岩越是思考,越是感受到世界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可怕至极的力量。或许,连神夏的消失,商帝的诡异,以及诸圣的归隐,皆此有关系。

    至于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他倒是没有联想到什么。

    难道还隐藏着世界的真相?

    此时他睁开眼睛,默默地看着天宇,或许有些事情,自已成圣便会知道了。

    况且这些事情,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回到甲字院沐浴、更衣、静心,便背着琴往百花谷走去。

    “封兄。”

    百花谷里,子雅珍见到封青岩,便站起来迎接。

    “子雅兄。”

    封青岩微笑点头,便把琴解下放在琴台上,道:“柏幽小娘子有夭夭小娘子在身旁,必定不会有事。”

    “希望如此。”

    子雅琴道。

    “或许子雅兄不知,夭夭小娘子的实力,已经踏入大儒级别了。”封青岩盘坐下来道。

    “大儒级别?”

    子雅琴倒是有些惊讶起来,道:“数月前,夭夭小娘子不过是一普通人,为何实力会增长如此快?”

    “这我倒是不知道。”

    封青岩摇摇头,内心亦是好奇无比。

    夭夭小娘子的实力,增长得实在太过诡异,太过恐怖了,根本无法以常理来衡量。

    两人聊了片刻,封青岩便再次弹奏《招魂》。

    诡异的黑暗降临。

    一个个面目狰狞的阴魂,欲要从诡异的黑暗挣扎出来,可惜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拦住了。

    封青岩的目光,透过诡异黑暗的“路”,投进神秘的幽冥。

    片刻后,他便在躺着的大山不远处,寻到了柏幽小娘子的魂。在柏幽小娘子的不远处,有一道艳红无比的身影,在诡异的黑暗中,犹如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般。

    正是身穿凤冠霞帔的夭夭小娘子。

    此时夭夭小娘子,依然穿着凤冠霞帔,让封青岩有些想不明。

    那张冰冷的而妖艳的脸上,有一双更加冰冷的眼睛,她静静立一座黑漆漆的山头上。

    山头寸草不生。

    她的目光一扫去,四周的游魂皆不敢靠近。

    “嗷——”

    这时有凶残的厉鬼,朝神情茫然的柏幽小娘子掠去,但是被山头上的夭夭小娘子扫了一眼,厉鬼便浑身颤抖起来,露出惊恐无比的神色。

    厉鬼惊叫一声便疯狂逃走。

    夭夭小娘子没有理会阴魂,亦没有去追杀厉鬼,她只是静静站在山头上。

    她微微仰着头。

    她似乎在看天宇,亦似乎在“看”封青岩。

    此时四目似乎在相视,让封青岩心中一惊,难道夭夭小娘子能够感应到他?

    但想了想,便觉得不可能。

    片刻后,夭夭小娘子闭上眼睛,似乎在感应什么。紧接着,她的眼睛猛然睁开,朝一个方向看去。

    “她在看什么?”

    封青岩便顺着夭夭小娘子的目光看去。

    片刻后,他在数千里之外,寻到一个强大无比的身影。那个身影浑身迸发着滚滚的黑雾,同样令四周的游魂不敢靠近,就连凶残的厉鬼,亦闻风而逃。

    这是大凶?

    封青岩心中一惊。

    但想到夭夭小娘子的实力,似乎可硬扛大凶,并没有太过担心。片刻后,他突然发现那道身影,似乎比大凶还要可怕。

    因为那道身影,在半路上遭遇大凶。

    但是恐怖无比的大凶,眨眼间就被那道恐怖的身影斩杀了。

    这不是大凶!

    封青岩隐隐猜测到那道身影的身份,有可能是幽都的鬼王,甚至就是遁入幽冥的游巡王。

    那道身影不断朝夭夭小娘子靠近。

    不久后,两人的距离就已经从数千里,到将近一千里了。

    这时山头上的夭夭小娘子,似乎确认了什么,便掠下山头,一手抓住柏幽小娘子,朝幽冥的深处掠去。

    那道身影,似乎亦感应到,便快速掠去。

    不好!

    封青岩心中暗道。

    此时他几乎确定是幽都的游巡王了。

    游巡王遁入幽冥,是为了逃避圣殿的追杀,但为何要追杀夭夭小娘子?

    从眼前的情况来,幽都游巡王的确是在追杀夭夭小娘子。

    幸好幽冥神秘无比,似乎夭夭小娘子亦对幽冥较为熟悉,游巡王并没有那么容易追上夭夭小娘子。

    一路上,夭夭小娘子避开不少大凶。

    但游巡王却只能一头撞上去,甚至与数头大凶开展厮杀。

    不久后,封青岩就发现游巡王,似乎无法再感应到夭夭小娘子了,只能够在幽冥里乱闯乱撞,让他暗中松了口气。

    这时他停下弹奏。

    子雅琴却是紧张起来,问道:“封兄,幽冥可是出事了?”

    封青岩沉吟一下,道:“倒是没有出事,但我在幽冥中,似乎发现幽都游巡王的行踪。”

    “游巡王?”

    子雅琴有些诧异。

    “游巡王似乎在寻找夭夭小娘子。”封青岩沉吟一下道,“不过幽冥很大很大,并没有那么容易撞上,子雅兄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子雅琴苦笑一下。

    一阵后,子雅琴抬头道:“封兄,我打算前往幽冥。”

    封青岩闻言眉头一皱,道:“子雅兄可是考虑清楚?幽冥神秘无比,凶险万分,且恶鬼横行。即使是阴魂,亦难以在幽冥生存,莫要说是生人了。你此去幽冥,怕是不仅寻不到柏幽小娘子,有可能连自已亦搭上了。”

    “我已经考虑清楚了。”

    子雅琴道。

    ……

第265章 背上的黑影

    百花谷里。

    封青岩与子雅琴相对跪坐。

    两人沉默一阵,封青岩便道:“既然子雅兄已经决定,我便不再劝了。”

    子雅琴笑了笑,道:“即使死,亦无憾。”

    “何时出发?”

    封青岩问。

    子雅琴沉默一阵,便道:“便明日吧。”

    “如此快?可是准备好了?”封青岩眉头一皱,感觉子雅琴的决定,太过于仓促了。

    “我已经准备了十年。”

    子雅琴道。

    “明日我送你。”

    封青岩道。

    子雅琴点点头,便拿出一坛酒,道:“可喝?”

    “喝。”

    封青岩道。

    两人便喝起来。

    不久后,封青岩便背着琴离开,回到甲字院便找来不少玉瓶。

    第二天天色一亮,封青岩便来到百花谷,而子雅琴亦从百花谷里出来,身后跟着不少依依不舍的奴仆。

    “公子,吾等亦要去。”

    棣棠、木槿等侍女满脸决绝道,“吾等生是公子之人,死亦是公子之鬼。”

    稍后修改

    稍后修改

    稍后修改

    请见谅

    请见谅

    请见谅

    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

    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

    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

    诸圣追本溯源的碎片。

    封青岩盘坐于甲字院后的山谷里,静静思索东山上的四大神迹。

    拥有诸神的神夏,能够被新生的鬼商所灭,或许与夏后的登天有关。虽然神夏已经覆灭,或许夏后早已经在九天之上,筑建了更加恐怖的众神殿。

    或许此便是诸圣,封锁九天的原因。

    商帝悟道……

    封青岩隐隐感觉到,或许商帝便是在悟道中,感染了不可名状的诡异。

    也就是说,商帝悟道失败了。

    可商帝为何要悟道?

    在当时,商帝已经是最强大之人,掌控阴间与人间。而且,所悟的又是何道,为何会感染诡异?

    还有,诸圣为何要追本溯源?

    在追根溯源时,诸圣看到了什么?而诸圣归隐,是否与追本溯源有关?

    按理来说,圣人没有必要归隐。

    但是圣人归隐了。

    封青岩越是思考,越是感受到世界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可怕至极的力量。或许,连神夏的消失,商帝的诡异,以及诸圣的归隐,皆此有关系。

    至于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他倒是没有联想到什么。

    难道还隐藏着世界的真相?

    此时他睁开眼睛,默默地看着天宇,或许有些事情,自已成圣便会知道了。

    况且这些事情,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回到甲字院沐浴、更衣、静心,便背着琴往百花谷走去。

    “封兄。”

    百花谷里,子雅珍见到封青岩,便站起来迎接。

    “子雅兄。”

    封青岩微笑点头,便把琴解下放在琴台上,道:“柏幽小娘子有夭夭小娘子在身旁,必定不会有事。”

    “希望如此。”

    子雅琴道。

    “或许子雅兄不知,夭夭小娘子的实力,已经踏入大儒级别了。”封青岩盘坐下来道。

    “大儒级别?”

    子雅琴倒是有些惊讶起来,道:“数月前,夭夭小娘子不过是一普通人,为何实力会增长如此快?”

    “这我倒是不知道。”

    封青岩摇摇头,内心亦是好奇无比。

    夭夭小娘子的实力,增长得实在太过诡异,太过恐怖了,根本无法以常理来衡量。

    两人聊了片刻,封青岩便再次弹奏《招魂》。

    诡异的黑暗降临。

    一个个面目狰狞的阴魂,欲要从诡异的黑暗挣扎出来,可惜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拦住了。

    封青岩的目光,透过诡异黑暗的“路”,投进神秘的幽冥。

    片刻后,他便在躺着的大山不远处,寻到了柏幽小娘子的魂。在柏幽小娘子的不远处,有一道艳红无比的身影,在诡异的黑暗中,犹如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般。

    正是身穿凤冠霞帔的夭夭小娘子。

    此时夭夭小娘子,依然穿着凤冠霞帔,让封青岩有些想不明。

    那张冰冷的而妖艳的脸上,有一双更加冰冷的眼睛,她静静立一座黑漆漆的山头上。

    山头寸草不生。

    她的目光一扫去,四周的游魂皆不敢靠近。

    “嗷——”

    这时有凶残的厉鬼,朝神情茫然的柏幽小娘子掠去,但是被山头上的夭夭小娘子扫了一眼,厉鬼便浑身颤抖起来,露出惊恐无比的神色。

    厉鬼惊叫一声便疯狂逃走。

    夭夭小娘子没有理会阴魂,亦没有去追杀厉鬼,她只是静静站在山头上。

    她微微仰着头。

    她似乎在看天宇,亦似乎在“看”封青岩。

    此时四目似乎在相视,让封青岩心中一惊,难道夭夭小娘子能够感应到他?

    但想了想,便觉得不可能。

    片刻后,夭夭小娘子闭上眼睛,似乎在感应什么。紧接着,她的眼睛猛然睁开,朝一个方向看去。

    “她在看什么?”

    封青岩便顺着夭夭小娘子的目光看去。

    片刻后,他在数千里之外,寻到一个强大无比的身影。那个身影浑身迸发着滚滚的黑雾,同样令四周的游魂不敢靠近,就连凶残的厉鬼,亦闻风而逃。

    这是大凶?

    封青岩心中一惊。

    但想到夭夭小娘子的实力,似乎可硬扛大凶,并没有太过担心。片刻后,他突然发现那道身影,似乎比大凶还要可怕。

    因为那道身影,在半路上遭遇大凶。

    但是恐怖无比的大凶,眨眼间就被那道恐怖的身影斩杀了。

    这不是大凶!

    封青岩隐隐猜测到那道身影的身份,有可能是幽都的鬼王,甚至就是遁入幽冥的游巡王。

    那道身影不断朝夭夭小娘子靠近。

    不久后,两人的距离就已经从数千里,到将近一千里了。

    这时山头上的夭夭小娘子,似乎确认了什么,便掠下山头,一手抓住柏幽小娘子,朝幽冥的深处掠去。

    那道身影,似乎亦感应到,便快速掠去。

    不好!

    封青岩心中暗道。

    此时他几乎确定是幽都的游巡王了。

    游巡王遁入幽冥,是为了逃避圣殿的追杀,但为何要追杀夭夭小娘子?

    从眼前的情况来,幽都游巡王的确是在追杀夭夭小娘子。

    幸好幽冥神秘无比,似乎夭夭小娘子亦对幽冥较为熟悉,游巡王并没有那么容易追上夭夭小娘子。

    一路上,夭夭小娘子避开不少大凶。

第266章 天梯浮山

    长亭外,古道边。

    萧萧秋风卷起残叶,飞满天。

    封青岩一身白衣如雪,在亭子下静静伫立,目送子雅琴离开。

    在他的身后,依旧跟着左右少史令,他们执笔记录这一幕,连封青岩所唱之送别歌,亦一字不漏记录下来。

    在牛车消失于天边时,封青岩并没有立即离开。

    这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来,眯着眼睛扫视四周,似乎感受到一股若隐若现的杀气。

    有人要杀我?

    封青岩并不意外。

    他有些意外的,竟然有人敢出手。

    难道是幽都鬼王?

    他猜测起来。

    在周天下,最想他死的人,或许便是幽都了。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反而有可能是圣道百家,甚至是儒家之人。

    谁又知道?

    不过,亦有可能是他的错觉。

    因为杀气太淡太淡了,淡到几乎让他感受不到。

    倘若是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

    所以他并不确定。

    这时左右少史令相视一眼,隐隐发觉到封圣的气息有些不对,但是他们并没有出声询问。

    他们的职责,只负责记录封圣的言行举止。

    “有杀气。”

    封青岩淡淡道。

    在这一刻,他终于清晰捕捉到一缕杀气。

    那一缕杀气很淡,似乎是顺着秋风从西北而来,刚好吹到他身上,让他恰好捕捉到了。

    左右少史令闻言,立即警惕起来。

    那柔和的目光,立即变得如刀锋般,冷冷扫视四周。

    这时封青岩朝西北看去,眉头随之蹙起来,没有再感受到杀气的存在,似乎想要杀他的人走了。

    走了?

    他仔细感应。

    似乎真的走了,或许是放弃杀他了。

    这时他踏上天空,却没有朝西北追去,反而化身为大鹏,朝葬山书院飞回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只巨大的大鹏光影,浮现在封青岩身上,展开翅膀飞掠而去。

    左右少史令愣了一下,便踏空追去。

    不过他们的“平步青云”,实在是无法追上封青岩,只好使出“风起九万里”,如同封青岩般化身大鹏飞去。

    “有杀气?”

    这时,一道身影落在封青岩刚才站的地方,疑惑朝西北方向看去,不禁有些诧异起来。

    为何他没有感应到杀气?

    一个是文士境,一个是文王境,为何文士境感应到了,文王境反而没有感应到?

    东楼晦微微蹙起眉头。

    但是此时,他又不能离开封青岩太远,往西北去搜查

    “真有杀气?”

    东楼晦有些迟疑,此时亦无法肯定,到底有没有杀气。

    他思索了一下,便转身朝封青岩追去。

    不管有没有杀气,封青岩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且有可能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在东楼晦离开后。

    往西北十里外的一个林子里,一个白衣青年已经满头大汗了。

    此时,他感应到封青岩等人离开,似乎终于松了口气,但他无法想象,不过是文士境的虚圣,竟然能够感应到十里外的杀气。

    且是他不小心泄漏出来的杀气。

    太可怕了。

    幸好他收住了念头,以及心中彻底放弃。

    一阵后,他便恢复过来,自语道:“如此亦好,能够近距离接触到虚圣”

    此时,他已经彻底放弃,心中没有了杀意,自然可以近距离接触到虚圣,甚至还有机会进入葬山书院。

    “还不到弱冠之年,便能够窥视到圣境,果然是风华绝代。”

    白衣青年心中惊叹道。

    “不过圣路不是断了?为何封青岩还能够窥视到圣境?”白衣青年有些想不明白,便思索起来自语:“难道是圣路重现了?”

    “这是不是说明,天梯浮山亦能够重新相连起来?”

    此时白衣青年眼前一亮,内心隐隐有些激动,倘若天梯浮现能够重新相连起来,是不是说明

    可惜只是他的猜测。

    “到亳城看看”

    白衣青年低声道。

    一阵秋风吹来,他蓦然化为一片白雾,渐渐消失于天地间。

    不久后,亳城百里外的灵水河边,浮现一片淡淡的白雾,一个白衣青年便从白雾中走出来。

    白雾散去。

    他站在灵水河边,朝葬山书院看了看,便往亳城走去。

    但是,他突然间停下来,转身回到灵水河边,看了看河中的倒映,眉头便微微蹙起来。

    在他的眉心处,有一小团淡淡的白雾。

    这是雾之印记。

    他沉吟一下,便双手捧起河水,往眉心处抹去。

    眉心处的雾之印记,便被隐去了。

    但是,依然有可能被大儒级别的存在看穿,甚至连文士境的虚圣亦隐瞒不了。

    毕竟,虚圣能够感受到他十里外的杀气。

    这时他蹙着眉头站起来,朝四周看去,目光最后落在葬山上。

    葬山有神。

    他一眼便看出来了。

    可惜葬山下有一座书院,还是儒教的八十一书院之一。

    所以,他不能去找葬山神帮忙。

    那找谁?

    倘若是东山君出手,即使是大贤亦无法看穿他眉头心的印记,但是东山君已经是周天下的东山君

    他叹息一声。

    此时他闭上眼睛,接着身子渐渐化为一片白雾。

    白雾顺着灵水河,朝上下游散去。

    片刻后,白雾皆朝灵水河下游散去,看着如同河水散发的雾气般。

    在白雾不知飘出多少里,或许是数百里,或许是数千里,白雾终于停下来了。

    一道白衣身影从白雾中走出,看着灵水河淡淡道:“雾白见过灵水神。”

    但是灵水河并没有反应。

    白衣青年不禁一笑,道:“雾白并无他意,只想求一滴无根水而已。”

    灵水河依然没有反应。

    “既然如此,那雾白只好自取了,还望灵水神见谅。”白衣青年沉吟一下道,身子再次化为一片白雾,竟然融入到灵水河中去了。

    片刻后,灵水河突然河滔滚滚,掀起数丈高的巨浪,似乎发怒般。

    一道模糊不清的水影出现,显得无比愤怒,但是面对白衣青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被取走一滴无根水。

    白雾散去。

    白衣青年已经从灵水神手中,抢走了一滴无根水。

    “雾白谢过灵水神。”

    白衣青年把无根水涂于眉心处。

    此时,怕是连大儒,甚至是大贤,亦难以发现他眉心的雾之印记。他看着依然发怒的灵水神,笑了一下道:“雾白他日定当助你取河神之位”

第267章 黑影如磨

    灵水河愤怒,掀起滚滚大浪。

    此时更是凝出一道模糊的水影,愤怒无比看着白衣青年。

    它凝练一滴无根水,需要多少个日夜?现在竟然被人强行取走一滴,如何让它接受得了?

    雾白并不在意,只是笑了笑道:“难道你不信我?”

    水影瞪着雾白。

    “不要轻易起风浪,伤了航行的船只便不好。”雾白淡淡道,“倘若被儒家大儒发现,怕是有你好受,说不定出手灭了你。”

    灵水神闻言,立即平静风浪。

    稍后修改

    稍后修改

    稍后修改

    请见谅

    请见谅

    请见谅

    长亭外,古道边。

    萧萧秋风卷起残叶,飞满天。

    封青岩一身白衣如雪,在亭子下静静伫立,目送子雅琴离开。

    在他的身后,依旧跟着左右少史令,他们执笔记录这一幕,连封青岩所唱之送别歌,亦一字不漏记录下来。

    在牛车消失于天边时,封青岩并没有立即离开。

    这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来,眯着眼睛扫视四周,似乎感受到一股若隐若现的杀气。

    有人要杀我?

    封青岩并不意外。

    他有些意外的,竟然有人敢出手。

    难道是幽都鬼王?

    他猜测起来。

    在周天下,最想他死的人,或许便是幽都了。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反而有可能是圣道百家,甚至是儒家之人。

    谁又知道?

    不过,亦有可能是他的错觉。

    因为杀气太淡太淡了,淡到几乎让他感受不到。

    倘若是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

    所以他并不确定。

    这时左右少史令相视一眼,隐隐发觉到封圣的气息有些不对,但是他们并没有出声询问。

    他们的职责,只负责记录封圣的言行举止。

    “有杀气。”

    封青岩淡淡道。

    在这一刻,他终于清晰捕捉到一缕杀气。

    那一缕杀气很淡,似乎是顺着秋风从西北而来,刚好吹到他身上,让他恰好捕捉到了。

    左右少史令闻言,立即警惕起来。

    那柔和的目光,立即变得如刀锋般,冷冷扫视四周。

    这时封青岩朝西北看去,眉头随之蹙起来,没有再感受到杀气的存在,似乎想要杀他的人走了。

    走了?

    他仔细感应。

    似乎真的走了,或许是放弃杀他了。

    这时他踏上天空,却没有朝西北追去,反而化身为大鹏,朝葬山书院飞回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只巨大的大鹏光影,浮现在封青岩身上,展开翅膀飞掠而去。

    左右少史令愣了一下,便踏空追去。

    不过他们的“平步青云”,实在是无法追上封青岩,只好使出“风起九万里”,如同封青岩般化身大鹏飞去。

    “有杀气?”

    这时,一道身影落在封青岩刚才站的地方,疑惑朝西北方向看去,不禁有些诧异起来。

    为何他没有感应到杀气?

    一个是文士境,一个是文王境,为何文士境感应到了,文王境反而没有感应到?

    东楼晦微微蹙起眉头。

    但是此时,他又不能离开封青岩太远,往西北去搜查

    “真有杀气?”

    东楼晦有些迟疑,此时亦无法肯定,到底有没有杀气。

    他思索了一下,便转身朝封青岩追去。

    不管有没有杀气,封青岩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且有可能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在东楼晦离开后。

    往西北十里外的一个林子里,一个白衣青年已经满头大汗了。

    此时,他感应到封青岩等人离开,似乎终于松了口气,但他无法想象,不过是文士境的虚圣,竟然能够感应到十里外的杀气。

    且是他不小心泄漏出来的杀气。

    太可怕了。

    幸好他收住了念头,以及心中彻底放弃。

    一阵后,他便恢复过来,自语道:“如此亦好,能够近距离接触到虚圣”

    此时,他已经彻底放弃,心中没有了杀意,自然可以近距离接触到虚圣,甚至还有机会进入葬山书院。

    “还不到弱冠之年,便能够窥视到圣境,果然是风华绝代。”

    白衣青年心中惊叹道。

    “不过圣路不是断了?为何封青岩还能够窥视到圣境?”白衣青年有些想不明白,便思索起来自语:“难道是圣路重现了?”

    “这是不是说明,天梯浮山亦能够重新相连起来?”

    此时白衣青年眼前一亮,内心隐隐有些激动,倘若天梯浮现能够重新相连起来,是不是说明

    可惜只是他的猜测。

    “到亳城看看”

    白衣青年低声道。

    一阵秋风吹来,他蓦然化为一片白雾,渐渐消失于天地间。

    不久后,亳城百里外的灵水河边,浮现一片淡淡的白雾,一个白衣青年便从白雾中走出来。

    白雾散去。

    他站在灵水河边,朝葬山书院看了看,便往亳城走去。

    但是,他突然间停下来,转身回到灵水河边,看了看河中的倒映,眉头便微微蹙起来。

    在他的眉心处,有一小团淡淡的白雾。

    这是雾之印记。

    他沉吟一下,便双手捧起河水,往眉心处抹去。

    眉心处的雾之印记,便被隐去了。

    但是,依然有可能被大儒级别的存在看穿,甚至连文士境的虚圣亦隐瞒不了。

    毕竟,虚圣能够感受到他十里外的杀气。

    这时他蹙着眉头站起来,朝四周看去,目光最后落在葬山上。

    葬山有神。

    他一眼便看出来了。

    可惜葬山下有一座书院,还是儒教的八十一书院之一。

    所以,他不能去找葬山神帮忙。

    那找谁?

    倘若是东山君出手,即使是大贤亦无法看穿他眉头心的印记,但是东山君已经是周天下的东山君

    他叹息一声。

    此时他闭上眼睛,接着身子渐渐化为一片白雾。

    白雾顺着灵水河,朝上下游散去。

    片刻后,白雾皆朝灵水河下游散去,看着如同河水散发的雾气般。

    在白雾不知飘出多少里,或许是数百里,或许是数千里,白雾终于停下来了。

    一道白衣身影从白雾中走出,看着灵水河淡淡道:“雾白见过灵水神。”

    但是灵水河并没有反应。

    白衣青年不禁一笑,道:“雾白并无他意,只想求一滴无根水而已。”

    灵水河依然没有反应。

    “既然如此,那雾白只好自取了,还望灵水神见谅。”白衣青年沉吟一下道,身子再次化为一片白雾,竟然融入到灵水河中去了。

第268章 大字辈圣人

    深坑巨大无比。

    有滚滚的黑雾冲天而起,伴随着可怕的诡异气息。

    夭夭小娘子站在悬崖的边缘,仰头看着天宇的深处,似乎是在凝视封青岩般。

    这时四目似乎在对视。

    但是,封青岩却看不清夭夭小娘子的眼睛,只看到一脸的决绝。

    夭夭小娘子凝视天宇数息,瞥了一眼飞掠而来的游巡王,便纵身朝深坑跳下去。

    如同火焰般的身影急速下落。

    霞帔飘飘。

    但眨眼间,就消失于滚滚的黑雾中。

    这时游巡王飞掠而到,蹙着眉头凝视深坑,似乎有些想不明白,夭夭为何会跳入深坑。

    深坑深不见底,通向未知而可怕的神秘之处,传言藏着诸多不可名状的“诡异”,甚至还存在无比恐怖的“禁忌”,乃是最可怕的绝凶之地。

    即使是圣人,亦不敢贸然进入。

    大贤级别进入,几乎是十死无生,难以从深坑下逃出来。

    而肆虐人间的恶鬼,便是从深坑中逃出。

    “哼!”

    游巡王冷哼一声。

    虽然他乃是强大无比的鬼王,但是站在深坑的边缘上,隐隐约约感受到深坑之下,似乎散发着可怕至极的恐怖气息。

    这亦让他有些心悸。

    深坑下藏着无比可怕的存在

    “传言,此处深坑能够通向虚危界,亦不知是真是假。”游巡王微微探身子朝下方俯视,可惜深坑中的黑雾实在太过浓烈了,连他亦无法看到底。

    “嗷”

    一声怒吼从深坑之下传上来。

    恐怖的声波震得黑雾,如同煮沸的水般,令游巡王心中一声。

    这起码是大贤级别的存在!

    难道是“诡异”?

    游巡王顿时变得警惕起来。

    虽然说“诡异”与鬼王、大贤是同境,但是鬼王并不想碰上“诡异”。因为,即使最后拼命杀死了“诡异”,但是自身亦有可能感染上诡异气息,使得自已变成了恶鬼。

    不管是恶鬼、猛鬼、凶鬼,还是大凶,其实皆算不上真正的诡异。

    它们只是感染了诡异气息而已。

    只有“诡异”,才是完整的诡异,乃是一个不可名状的完全体。

    轰隆隆

    一只雾状的黑手,突然从深坑下探上来,朝游巡王拍去。

    虽然游巡王忌惮“诡异”,却不见得会怕,更不会被吓得逃走。此时,他见有“诡异”竟然从深坑下,朝他攻击上来,冷哼一声便朝雾状黑手杀去。

    片刻后,他生生击碎雾状黑手,却小心躲避散发出来的诡异气息。

    嗯?

    这时,竟然又有一只黑手,从深坑下拍出来。

    游巡王蹙着眉头,并不想与诡异纠缠,毕竟诡异隐藏在深坑之下,他亦斩杀不了。

    而且,在深坑上战斗,有可能吸引其他“诡异”。

    倘若被两三个“诡异”围攻,怕是不死亦会重伤,甚至有可能感染诡异气息。

    咻

    此时游巡王化为一道黑光,在深坑中的滚滚黑雾中飞行,速度快如闪电般。

    那只再次探上来的雾状黑手,根本就追不上游巡王的速度。

    游巡王之所以称为游巡王。

    自然是因速度快如闪电,自然无比恐怖。

    而他,正是凭借恐怖的速度,才能够逃避大仁主等大贤的追杀。

    在他飞上深坑时,深坑之下又探出一只黑手。

    果然

    游巡王冷哼一声,速度更快了。

    此时从深坑下,已经探出四只雾状黑手,似乎皆是“诡异”级别的存在,令他心中震惊不已。

    眨眼间,游巡王回到深坑边缘,站在悬崖边上。

    轰隆隆

    此时深坑之下,传出滚滚轰隆声。

    浓烈的黑雾如同火山喷发般,冲天而起,让游巡王心中惊讶不已。

    深坑之下发生什么事了?

    他听从深坑之下传上来的声音,似乎是深坑之下发生恐怖的战斗,看样子是有好几个“诡异”发生混战。

    “看来是死了”

    游巡王突然道。

    即使是他此时落入深坑,怕是亦无法逃出“诡异”之手,更不要说是大儒级别的夭夭小娘子了。

    “倒是有些可惜。”

    游巡王蹙着眉头道。

    他追寻夭夭小娘子,并不是为了报什么仇,而是为了追查夭夭小娘子身上的秘密。

    夭夭小娘子数月前,不过是人间寻常小女子而已。

    谁知,一脱凡身,便立即变得恐怖起来,眨眼间便达到大儒级别。

    不过此时,游巡王并没有立即离开,还在深坑的边缘徘徊,不时观察深坑的情况。

    反正他现在没事做。

    “奇怪了。”

    游巡王有些诧异起来。

    他隐约感受到深坑之下,不时传出可怕的气息,似乎不断有“诡异”在暴乱般。

    深坑之下,之前一直较为安静,如同一潭死水般。

    为何现在突然变得躁动起来?

    难道与她有关?

    游巡王诧异想着,但是想了想便摇头。

    不过是一个小小阴魂而已。

    此时,他忍不住仰头查看,让他有一种错觉,似乎黑漆漆的头顶,总是有人在窥视他般。

    但是怎么可能?

    他否定。

    但是,那种被窥视的错觉,却时不时浮现心头,让他有些疑神疑鬼。

    而鬼王的实力,让他否定。

    但是感觉

    他似乎记得,夭夭小娘子纵身跳下去,仰头了一下天宇。

    难道头顶真有人在窥视?

    但是他十分肯定,头顶并没有人。

    即使是不可名状的“诡异”亦没有。

    那

    难道是有人在人间窥视他?

    他心中骇然。

    但想了想,便觉得不可能。

    即使是圣人,亦无法在人间窥视幽冥。

    除非是大字辈的圣人。

    这时封青岩却有些诧异起来,游巡王竟然能够发现他?不过,他看到游巡王,似乎并没有肯定,只是有些怀疑而已。

    的确,谁能够想到,有人竟然能够窥视幽冥?

    这的确是连圣人,亦难以做到的事。

    此时封青岩有些叹息,夭夭小娘子纵身跳下深坑了

    这怕是九死一生啊。

    从表面上看,是被游巡王所逼,但是封青岩却种错觉。

    似乎夭夭小娘子,不过是顺势而已。

    她的目的,就是深坑。

    “为了什么呢?”

    封青岩思索。

    而他亦隐约感受到,深坑似乎变得不安静了。

    幽冥怕是再次乱起来。

    幽冥一乱,人间怕是亦会乱,到时黄泉鬼地会出现更多恶鬼。

    而在此时,封青岩脸色一变,他似乎看到深坑之下,有无比恐怖的存在,从深坑之下爬上来了。

    深坑边缘的游巡王,猛然警觉过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9833/ 第一时间欣赏拜见君子最新章节! 作者:连山易子所写的《拜见君子》为转载作品,拜见君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拜见君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拜见君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拜见君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拜见君子介绍:
第一天,走过九德之门,为名满天下三鼎君子,为天下所朝拜。第三天,创出无上圣术,封古来今往第一虚圣,为天下所独尊。第六天,斩杀幽都鬼王,建青山城隍府掌生死,为天下所禁忌。第九天…………君子群:739752071拜见君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拜见君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拜见君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