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六节 天上飞的
“流放,就在给绛哥儿让位,他们的态度就是表明了不争功,也不会让绛哥儿为难如何给他们爵位。但他们不要,不代表我们就不给,所以你说的没错,在这事没想好,没定下之前,绛哥儿不能坐上那把椅子。”
钱荨逸的话代表着一个平衡。
虞公著、刘锐、李洱。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韩绛不可能得到现在的势力。
眼下,以这三家为首,各自退让。
是他们的谦。
可韩绛却不能不给。
这事让钱荨逸思考了很多天了。
完颜襄懂了,这是在等合适的时机。那么最后一个难题,完颜襄说道:“定都了吗?”
钱荨逸摇了摇头。
完颜襄说道:“我提议,定都鄂州,鄂州那里天下汇聚之地,连接天下之地。水路、陆路都极好,若能解决了长江渡河的问题,以你们拥有的造船技术,这不是问题。”
“鄂州,老夫想过,而且问过绛哥儿。绛哥儿说,依现有的技术可能不够,但若是工匠们努力,十年,最多十年,可以用钢铁、水泥、巨石,那怕用二十年时间,在长江上建一座超级大桥,那么鄂州会是中原的中心。”
长江上建桥。
完颜襄听的几乎要疯了。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颜襄问:“钱公,立都有四件事情必须考虑。”
“老夫考虑过了,立都第一要素就是地势人心。鄂州北边是宛城,是我家绛哥儿最早起家之地,南边两湖,瑶、苗、汉都愿意奉我家绛哥儿为主。往西但是巴蜀、长安,这根本就不用说。往东,便是两浙。”
“但,鄂州也有不便之处,城太小,若新建城池花费巨大。”
完颜襄这时接口说道:“我知道,韩少公有心天下大一统,这点气魄应该有。立都必须是富饶之地、四通之地、军强之地。鄂州无险可守,但退一步讲,百年内以你们的军力,只有攻没有守。内乱,无论立都在何处,却是没得守。”
“老夫会考虑的。”钱荨逸确实认真的考虑过将鄂州当成新都的位置。
重要备选之一。
完颜襄已经听到自已想听的,立即说出自已今天来的主题。
“钱公,想吞并我们金国,有三种方案。第一种,力战,我认为眼下你们有力战的能力,但却没有打。有何原因?第二种,等我金国被灭国,前来收残地。最后一种,你们强大到让我们完全无力的时候,势吞。我感觉,你们选的第三种,可这天下,有势吞成功的吗?我们金国,可不是当年你们的吴越。”
钱家,当年的吴越国,就那么并入了大宋。
这话象是在揭吴家的旧事。
但事实确实是如此。
金国可不是当年的吴越国,金国的子民,金国的皇帝也不是当年的吴越王。
想势吞金国,几乎不可能。
钱荨逸却是丝毫也不生气,品了一口茶:“话说,不打你们是因为,你们也是读周礼的,虽然不是同宗,却是同缘。至于势吞,且行且看吧。”
看得出来,钱荨逸确实是自信满满。
完颜襄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明白,自已这一代还能勉强给韩绛制造一点麻烦。
自已若不在,金国后继无人,谁能挡得住。
正说着,突然有人在门个垂手而立。
钱荨逸吩咐了一句:“有事进来说。”
来人入内:“相公,主上到了。”
“主上?”
“是。”
钱荨逸有点感觉不能相信,若是韩绛回临安,那么临安肯定会有信到,留了韩侂胄与钱皓桁在临安,就是为了能把韩绛留在临安。
在金国这边的事情,不希望韩绛参与。
韩绛的思想不适合这次的事件。
这一次,一定要心够狠。
逼到金国没有活路,这才能够取得最大利益。
国战。
不可仁慈。
钱荨逸看了完颜襄一眼,这才吩咐:“到何处了,有没有安排人去迎?”
“回相公的话,在天上。”
“天上。”
完颜襄大吃一惊,怎么会在天上。
完颜襄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几步冲到屋外。
确实没在地上,但肯定也不算天上。
钱宽感觉自已心都要炸开了,紧张的要死要活的。
反观韩绛,却是淡定的不得了。
这船上,一共有两个人。
韩绛呢把试验性质,只成功的试飞了一次的,所谓齐天大圣开出来了。
韩绛咬着一根雪茄还乐呵呵的对钱宽说:“别紧张,这东西真的出问题了也摔不死人,这东西和真正的齐天大圣比起来,若说齐天大圣是一株巨树,这玩意最多算是一个种子。淡定,淡定。”
天上飞的是什么。
总体来说,还是热气球的范畴,只是制作的更大,而且气球带着竹编的骨架。超大好的炉子烧的是上上等好煤,不断的往气球里吹热气。
当然,样子呢,是飞艇的样子,下面有座仓。
实际呢。
为了减轻重量,座仓连木板都没有,四周是绳与帆布的。
超大气球,是七连球。
大概的体积韩绛估算了一下,肯定超过一万五千立方米了。
载重,十一石,但要减去座仓与超大炉子的,还有水、煤的重量。这么大最多可以坐五个人,每人最多带一个小小的行李袋。
钱宽为了护卫,带足了武器。
为了安全,带了双倍的水、双倍的煤。
还带了炸药几包。
韩绛呢,对这东西信心十足。
这东西摔不死人,因为七个球,除非瞬间全部都粉碎,若是有漏气,是能缓缓降落的。
钱歆瑶更是信心十足,因这是她投入巨资,无数人力物力研究出的结果,可以说,想飞上天,这便是起步。
韩绛看到济南城到了,直接往城内飞。
钱宽则负责打出旗语。
济南城的兵马见到旗语,自然就知道谁来了。
钱荨逸面前一百步外空地,韩绛的大气球降落,韩绛呢依然的是自已最喜欢的简单的,没什么装饰,而且是麻、棉制品的衣服。
远远的,韩绛看到完颜襄,快走几步就迎了上去:“完颜相国,我这东西装备军中之后,下次再打金中都,我就可以直接往下扔火瓶,一夜之间给烧平一座城。”
没错,韩绛亲自飞过来,就是来吓唬金人的。
第八三七节 威慑行动
完颜襄还记得自已曾经到过临安。
韩绛还安排人当着自已的面试验了这种,当时在自已眼中这就是一个笑话,最终这东西化成一个巨大的火球,也不知道当时的那几个人是死是活。
可此时,韩绛却亲自从临安飞到了济南府。
用了多久不知。
但以韩绛的身份,亲自飞过来,足以代表这会飞的东西是安全的,成熟的。
那么当年。
有可能是假相,在骗自已的。
完颜襄感受了一下刚才看到空中的韩绛的高度,应该不低于一百丈,这样的距离再强的床弩也射不到,除非是韩绛自已的那种能射出几里的巨炮。
完颜襄在思考的时候,韩绛说道:“这东西还小,真正的齐天大圣可以飞到距离地面五千丈,载重约两千五百石。飞行速度应该可以达到每个时辰七百至一千里。但,我也不胡说,我还造不出来,制造一架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花费不会少了五百万贯甚至更多,那是要上上等精钢打造的。”
钢,精钢打造的能飞吗?
完颜襄不敢相信。
韩绛不管完颜襄信不信,只管讲自已的:“相国,最多再有一年半载的,我打算先造一艘精钢打造的快船,速度应该是现在的船的两倍以上,装上火炮,用来巡逻我的海域,省得有人惦记我这点海。”
韩绛现在的船,面对几乎全灭的金国水师,就是绝对碾压式的胜利。
纯钢的。
这个,要拿什么来打。
可这还没完,韩绛伸出两根手指:“两年,最多两年。我这边打造的纯钢巨兽就能拉出来用,跑起来虽然不怎么快,每个时辰最多不超过五十里,不过却是加装火炮的,纯钢制品,专门用来攻城、克骑。”
“想一想,一个屋子这么大的铁家伙,无视地形就这么冲上前去。铁木真的骑兵再凶,咱不用打,撞就行了。”
真的吗?
完颜襄开始怀疑了。
不是怀疑韩绛,而是怀疑为什么有这么可怕的东西都出现在韩绛这里。
为什么。
韩绛可不会解释这些事。
他看着完颜襄脸上全是这种震惊的表情,自已内心还是非常开心的。
为什么冒险要用大热气球飞过来的呢,就是为了吓唬金人。
接下来,这东西还要再飞一次,这一次才是真正的冒险。
“完颜相国,要不要试一试咱们好玩意,上天转一圈呢?”
完颜襄一咬牙:“试。”
钱宽飞在空中紧张,不是因为他害怕。
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他才不害怕呢,钱宽真正紧张的是害怕韩绛有什么意外的,既然韩绛不在船上,那么钱宽决定让完颜襄这个老家伙体验一下什么可怕。
补充了煤,补充了水,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搬下来之后,还特别给完颜襄加了一把椅子。
飞嘛,这事挺快乐的。
钱宽很快乐,没有韩绛在这大气球上,也就没有了什么让自已担心的。
死算个球。
能抓一把云彩再死,这事能让其他人羡慕一辈子。
地面上,看着缓缓升高的所谓飞艇,钱荨逸问韩绛:“你有什么打算?”
“接下来,我是这么想的。从济南府出发,往北,在金国中都上空转一圈,撒下几千份事先写好的文字,不过写什么我还没想好,大概的意思就是,请金国的百姓不要慌,没有人能够进攻金国中都,除非是我来,我不打,谁敢打我就打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然后再直接飞到大同府。送信。”
送信,这东西送信的成本有点太高。
不过确实比用马匹的八百里加急快一些。
钱荨逸问:“你说的精钢制的船,真的可以?”
“可以,但技术上差的远,我想最初第一艘其实还是木制的,我需要水下叶轮,这东西再扔进去几十万贯我看也没用,这是一种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慢慢来吧。”
听完韩绛的话,钱荨逸大概懂了:“你是在威慑金人。”
“太公说的对,就是威慑。金国这一次大败,金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金国那种狂妄的老贵族们确实是被吓破胆了,我看接下来十年,将来是铁木真真正崛起的十年,他会一统草原,西征、东进、南下。”
钱荨逸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可惜,你也无能为力。”
韩绛也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没招。”
确实是没招。
骑兵不是一天两天训练出来的。
眼下,韩绛手上控制的,真正能够战斗的骑兵能称得上精锐的,仅仅五万骑。而且其中两万骑还是借金国的,自已的只有三万骑。
马。
上上等战马,韩绛只有九万匹,其中六万匹还是金国的。
自已手上的上等战马刚够人数。
拿什么打。
草原上全靠骑兵。
铁木真拥有五千里纵深,打不过就跑。
比起当年汉朝对匈奴更难打。
铁木真比匈奴更强。
钱荨逸说道:“绛哥儿,其实你想错了一事,你轻视脱里汗了。这是一只老狐狸,他下了一步好棋。”
“好棋?”韩绛就不明白了。
钱荨逸说道:“我让你祖父去见桑昆了,从那边传来的消息,桑昆自已的直属部落除了极少数老弱之外,其余的人基本上都逃出来了。我认为这是脱里汗有意放走的,那么咱们分析一下克烈部的情况。”
“太公您说。”
“恩,克烈部,并不是脱里汗的一言堂,还有部族的长老,其余中小部落的头领。他们想要的是铁木真这样的人,击败金国,击杀金国,所以激进的人多。但脱里汗却也不敢完全相信铁木真,所以他留了一个种子。”
钱荨逸说到这里韩绛也给点醒了。
韩绛问:“太公的意思是,为了克烈部的未来,脱里汗同时押了两边的宝。一边是让激进的一派跟着铁木真走。一边让桑昆带着其他人投靠我?”
“没错,我们可以等,你会发现克烈部有许多人开始往南逃,这些都是事先预演好的,还有一些两边都不跟,这些人也是被脱里汗放弃的。我深信,脱里汗给桑昆肯定有秘信,他们之间是商量好的。”
第八三八节 禅位与纳土
这事变的有意思了。
韩绛很在意另一种可能:“太公,您老认为草原会不会一分为二?”
钱荨逸摇了摇头:“不会,绝对不会。”
韩绛思考了好久,却也没有想出答案来,他问道:“太公,依常理推测,草原上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铁木真的,所以应该有被分裂的可能。”
“不会。”
钱荨逸的态度很坚决。
不用韩绛问,钱荨逸就把自已的想法说了出来:“若没有你的出现,草原上一定会有一场长达十年的混战,现在不会了。因为,你太强,有外敌,特别是强敌出现的时候,草原上原有的内部矛盾就会淡化。”
这话不用解释,韩绛听得懂。
也懂其中意思。
再说天下。
钱宽拼命的往炉子里加煤,然后不断的踩着喷气的管道,他想摸到云彩。
这是一个小梦想。
完颜襄的,从最初的平静到此时的惊恐。
人对未知的事务一定会有恐惧心理的。
更可怕的是,钱宽这时来了一句:“这东西我家主君说,打仗不行。我们试了试,似乎也不怎么行,这东西打仗载不了太多东西,而且飞一次挺麻烦。但打仗还是能用的,金国的相公,要不要试试这个。”
望远镜。
超大号的,不是手持式,而是需要放在特定架子上的。
此时的高度越在三百丈左右。
完颜襄只看了一眼,心就凉透了。
济南府如在眼前。
此物挂在空中,就算不往下扔任何的物品,只凭着能看清地面方园几十里的作用,细思何其恐怖。
这仗,以后还怎么打。
钱宽继续开始往炉子里加煤:“金国的相公,咱们去摸一把云彩。”
“不,不用了。”
完颜襄实在没心情再看。
钱宽却继续在鼓动:“金国的相公,这天下间谁也没机会摸到云彩,你能摸到,这机会不容错过。”
“不,下去吧。现在。”完颜襄很坚决的拒绝了钱宽的提议。
钱宽有点小失望。
从旁边往远处看看,似乎云彩不怎么远了。
完颜襄既然想下去,他也不好反驳,降低炉温,减火,控制着慢慢的开始往下降。
半个时辰后,济南府钱荨逸临时居所的书房。
完颜襄坐在茶桌旁双手抱着茶碗发呆。
“相国?”
韩绛轻呼了一句。
完颜襄没有一点反应,此时他脑海之中还浮现着刚才通过望远镜看到的那一幕。
韩绛不急,泡茶喝。
就这么,完颜襄抱着茶碗很长时间一言不发,默默的坐着。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完颜襄一捂胸口,脸色极是难看。
“医官!”
韩绛高喊一声。
完颜襄吐血了,脸色苍白的吓人。
韩绛很紧张。
完颜襄若是在这济南府有个三长两短,对韩绛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并不是害怕和金国翻脸,而是韩绛相信完颜襄是一个聪明人。
和聪明人谈一些事情,要比和那些狂妄的,自大的,自命不凡的人谈要好的多。
花了半天时间,一直到傍晚完颜襄这才缓过劲来。
能说话之后,完颜襄吩咐:“取纸笔来。”
完颜襄写了什么,出于礼貌肯定是不能看的,这封信完颜襄直接派自已的仆从送回金中都,而后闭门谢客。
只说自已病的很重,需要休养。
这可把韩绛搞的有点懵。
“太公,这事接下来怎么办呢?”
“不急,等等看。”
钱荨逸倒是淡定的很,派人去告诉洪迈,暂时和金人也不要谈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
金国那边突然来了一个使节团,拿着金国皇帝完颜璟的节杖。
金国使节团一到,完颜襄就出门了。
先是见过使节团的人,然后直接来找韩绛。
韩绛从金国使节团到就能够猜到,肯定是有事,完颜襄估计有什么计划,金国很可能会作出一些让步什么什么的。
接下来,就看能不能在大同驻军,并且让金国承担大部分军费了。
完颜襄到,见到韩绛足足一柱香时间,就盯着韩绛。
这眼神盯的韩绛有些发毛。
完颜襄绕着韩绛转了一圈之后走到了韩绛面前:“可知当年曹家禅位之事?”
韩绛问:“讲故事,还是讲史。讲故事行,讲史估计没几个人真正知道,曹家会美化那一段历史,而后到了司马家的时候会尽可能的恶化,所以真相是什么,谁知道呢。”
“是呀,真相会是什么呢,建兴侯将来打算怎么对宋王赵扩呢?”
这个问题把韩绛问住了。
确实有点难。
完颜襄其实不是想听韩绛答案,他要说自已的想法:“你们汉人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一个姓柴,一个姓钱。”
“你的意思是?”韩绛似乎感觉到了点什么。
完颜襄没说什么意思,只管说自已的话:“钱家,现在的辉煌是因为当年让国,柴家什么结局你们宋人比我们金人更清楚。有一天,你会不会杀光我们完颜氏?”
“不会。”这一次韩绛回答的很坚决。
完颜襄感觉自已问错了,换了一个问法:“会不会杀掉我们完颜氏九成以上。”
韩绛想了想:“不会超过七成半。”
已经不少了。
完颜襄这才拿出两个卷轴,一手一个递给了韩绛。
两个卷轴的都是至少五寸粗的,拉开都是好几尺长的,上面的文字古雅至极,开篇华丽的讲述上华夏数千的历史,提到春秋战国时金人的生活,先秦时代的东胡……
好长。
韩绛一只手已经捧不开了。
还好,咱有专业的人。
有仆人双手接过,然后数人合力拉开,中间有人捧。
钱荨逸看这些文字很轻松,一边欣赏其文字的优美,一边思考许多话的意思。
就这样,还是让钱荨逸足足读了半个时辰,两个卷轴加起来超过五千字。
读完之后,钱荨逸说道:“这两个卷轴,一个是金帝禅位诏书,一个是效仿我钱氏纳土归宋之举。”
“让我选?”韩绛指了指自已。
完颜襄说道:“纳土非归宋,而是归华夏。我金国承受华夏传承,兴儒学,我金国是代辽而立,在宋之前就已经有辽,辽才是正宗。”
第八三九节 全剧终
韩绛感觉呼吸有点困难了。
这事有点太突然,突然到自已没有半点准备。
倒是钱荨逸心中明白,韩绛的飞艇是压倒金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铁木真这个人太狠,杀人如麻。
如果金国败在铁木真之手,金国贵族的结局比当年汴梁失陷还惨十倍,金国的普通人,也根本不可能有在金国的汉人那样的生活。
韩绛要在大同驻军。
这一幕完颜襄看的明白,这是鲸吞金国的第一步,接下来一步步,挡都挡不住。
不如趁着金国还在完颜氏控制之下,归为华夏一族,共克外敌。
倭岛作战的金国将军几乎三天一份家书。
他们的过的很好,他是享受的是人上人的生活,他们感受到了全新的生活。
完颜襄上前一步,盯着韩绛:“本相提议,立鄂州为都,设天下陪都,立我金国中都为北之陪都。西可用京兆府,往东看你的心,若是本相就立在倭岛,东之陪都,往南,南海不是你野心的极限。”
“我要冷静一下。”韩绛感觉脑袋有点乱。
这事不是小事。
完颜襄也不会催,他要的不是韩绛下决心,而是以钱家、韩家、洪家这些文官士族来作决定。
诏书上没有提半个字的条件,条件不是在韩绛面前提的。
这是大事。
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
钱荨逸发书急招,将当世大贤、名士、原先朝是有才望的重臣等等,自认也少不了韩侂胄,还有自己的孙儿钱皓桁等人都召到了济南府。
绝对是大事。
韩侂胄看完两份诏书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个人来回走,不断的来回走,嘴里喃喃自语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不止是韩侂胄,就是洪迈这样的大贤都晕呼了。
其余人都是懵圈状态。
“散了,回去休息一日,明天再议。”
钱荨逸示意所有人可以回去休息。
韩侂胄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去的,这一切太刺激了。
从第一天支持韩绛开始,韩侂胄好多日子其实是担心与害怕,然后是长时间的高压下的工作。
一直到他被钱皓桁逼着在韩家祠堂立下血誓,他永不会窥视皇位,他才意识到自己收养的这个儿子有一争天下之力。
而后,他想过许多。
不止是他,两大韩氏的族老们也想过许多。
现在,这一切即将变成现实的时候,韩侂胄却突然没了主意。
回到府中,韩侂胄拿着茶碗发了一会呆,猛的站了起来高喊一声:“备车,备船,回临安。”
韩侂胄刚到济南府连一天都没待,走了。
这事让所有人都意外。
钱荨逸不意外。
他知道韩侂胄这是回去见慈烈太后了。
韩侂胄在钱荨逸眼中不是恶人,因为韩侂胄为人孝顺,对长辈与亲族极到,而且从来不欺负平民。
洪迈找到钱荨逸:“相公,我认为纳土更好,这样可以平安的接收金国所有的土地,禅位不好,绛哥儿继承了金国的皇位,那么对大宋就是入侵。”
钱荨逸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但他也有担心。
洪迈说道:“相公,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宋金之间的仇恨,这份仇恨还是很大的。但在我看来,此时未必是件坏事。”
“怎么讲?”
“宋,依然可以纳土,现在是新朝,华夏。华夏立国之初,宛城是从金国打下来的,临洮也是金国的。后来有些州府依附,却并非是叛乱。再后来,交趾、占城、夷南城等等,这些都是原先汉唐之地,也非宋地。”
“恩。在理。”钱荨逸也这样想过。
钱荨逸问了:“那么,接下来呢。”
洪迈回答:“依我之见,摒弃前嫌,将金国众将化为新朝的将军。我们的将军打攻防战有一套,但大骑兵作战都不行。因为咱们没有马,而金国的将军这次对蒙古之战,非战之罪。”
一句非战之罪,算是洪迈对金国将军的一种肯定与承认。
洪迈继续说道:“可以让完颜襄任新的枢密使,不过他肯定会推辞,那么降半级,设枢密副使二人,不置先后,完颜襄可为其一。”
不错的提议。
钱荨逸又问:“那以,完颜璟当如何呢?”
“不用我们去想,完颜襄一定已经想好了。”
“恩。是个办法。”
这事,其实所有人都在等机会推韩绛上位,眼下是机会,却也要谨慎行事。
再说韩侂胄。
他急急的回到临安。
不为别的事,只为了自已的姨母。
火速入宫。
慈烈太后呢,见韩侂胄跪在自已宫门前,吩咐不见。
事情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可见的。
赵扩的禅位诏书早就写好了,韩侂胄也是知道的,他没用就是在意慈烈太后,慈烈太后也知道这个事。
赵扩呢,听说韩侂胄跪在慈烈太后宫门前,他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书籍回屋了,闭上了门。
韩青衣来到了韩侂胄面前,微微屈膝一礼:“叔公,终究到了这个时刻吗?”
都不傻,都懂。
韩侂胄依旧跪在地上没起来,看着慈烈太后的宫门,过了许久之后长叹一声:“你有所不知,金国皇帝给了两份诏书,一份是禅位诏书,一份是纳土册书。原本叔公想着再等等,可此时却由不得你叔父,更由不得你叔公了。”
韩青衣倒是平静:“官家似乎早有准备,可事到临头,任谁也难免伤感。不过官家有心出去走走,看看这天下,也看看他曾经没有见过的,而后静下心来著书为生,我问过官家想去往何处,官家说他在汴梁住些日子,而后而去虞少府找到的那片仙山海岛。”
韩侂胄点了点头:“安心,一切叔公会安排。”
韩青衣听到答案后转身离开。
几个月后。
公元一一九八,腊月初六。
韩绛立国,定都鄂州改名京兆府,建皇宫、立东西两都院,扩建城墙。
正月初一,改国号为华,年号天元,以始皇一统天下为始,历法改制,为华夏一四零零年,不使用天元元年的历法。
之后,一概使用大一统历。
韩绛登基后,第一条法令,立临洮、晋宁府、大同府等十三府为边防重镇。立海南十九港为海防重镇。
停战休兵,全力发展农、工、牲。
修缮长城,防守蒙古南下、东进。全面停止与草原互市,派重兵保护西夏西去诸城,开通于西域的商路。
全力养马、训练骑兵。
就在新都,韩绛下令兴建了一处公园,这个公园以汉唐最大地图为标准,若从空中看,便是疆域图。
这图包括了西夏,蒙古,甚至更北边。
往南,南海自然就是内海了。
往东,最东端就是七星群岛。
韩绛站在这一处正在兴建的公园前,看着木板上的巨大地图,他知道此时才是真正的开始。
保证全民寒有及、饥有食,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