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尘埃落定8
天成转了一圈回到村里,直接去了天顺家。
“哥,你这么早来,有啥急事吗?”正在院里刷牙的天顺看到进来的天成招呼道。
“怎么,哥没有急事就不能早来了吗?”天成故作嗔怒道。
天顺急忙喝了口水在嘴里“咕咚、咕咚”涮了几下口里的牙膏沫,猛地吐了出来,急忙回应着:“我一猜就是为今天的量地而来,不然你不会这么早来找我!”
“你真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了,猜得咋就这么准?”天成换了笑脸说道。
“看你把我夸的,我哪里有那本事,若真成了你肚子里蛔虫,那还真让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天顺的回话将天成逗乐了。
“其实说白了,还是你安排得好,明确让我负责,并且除了村委里安排两个,还要再找上两个村民,我一大早就在考虑找谁呢?”天成笑了笑,接着说道。
“有人选了吗?”天成顺着天顺的话问道。
“有了,穆新征算一个,我琢磨着这哥们脑子灵活,会办事,跟着量地,准是个好手,另一个是村西头的马汉邦,不知他能不能抽出时间,要是抽不出时间来,就让马二炮跟着去,让他调休一天,你看如何?”天顺的人选让天成很是满意,首先是穆新征,正是自己想推荐的,天顺让马汉邦或马二炮去,都合乎情理,从村里姓氏上划分,马家也应去一个,这样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行,我看这人选没有问题,我来并不是为这事来的,只是顺便问一下,我想告诉你扩建猪圈的用地面积的事,刚才我去地里转了一圈,大致用步子迈了一下,从种猪场向东量出一百米来,至于南北,就按地块的实际宽度核算就行,这样算下来也约有十亩地的光景,另外,我今天要去趟县城,量地的事你看着办就行了!”天成说完盯着天顺,想听听他还有什么意见。
“行,你放心,等你回来,就差不多量完了,再说所有数据都基本核算个差不到了,分到最后剩下的机动地,若是少的话,直接包给村里的一个人种算了,你看行不?”天顺听到天成要划出十亩地来,脑海中立即就得出所剩的机动地不会超过五亩地,假如再让全村人分,实在有点难。
“行,至于承包的标准,按七百斤小麦的标准收取年承包费,不能高于我用地的标准,毕竟与我用地的性质不同,种庄稼本来就收入不多,要高的话,承包下来种着不划算,估计也没有人会包,如果这个价没有人包下来,你们量地的几个人商量一下,有个人承包下来就好!”天成知道天顺能说来这句话,一定也有了想法,所以接着天顺的思路说了出来。
“还有一件事,就是我的私事了,我去县城捎着你嫂子去她娘家串个门,这样中午瑞雪与晶晶在你家吃顿……”
还没等天成说完,天顺便把天成的话柄争抢了来:“这个你放心,没问题,两个侄女来吃饭,我至少也要准备两个菜不是?”
“你也不客气,你们吃什么,就让她们吃什么!”天成觉得天顺有点太客气了。
“你就放心吧!这事小弟绝对能管好饭!”天顺接着笑了笑说道。
“家里的事就全交给你了!”天成说完,便与天顺道了声别,回了自己家。
第三三五章 夫唱妇随
天成回到家时,莲英的饭已经做好。
“吃过饭,咱们去你父亲那里看看,该带点什么?你想好了吗?”天成进了厨房,对着正在准备盛饭的莲英轻声问道。
“你有时间了啊?”莲英停下手里的活,回头对天成问道。
“就是没有时间,也得挤时间,这又不是别的事,没有人能取代我不是?”天成脸上有点坏笑地说道。
“要是有人取代你,还不醋死你!”莲英把脸一沉,放下手里盛饭的勺子,伸手向天成肩上打来。
天成并没有躲,而是用肩接住莲花的巴掌,装作很痛的样子道:“唉哟!唉哟!开个玩笑就下手这么重,再说了你就是想别人陪你,得有人愿意啊!”
“再胡说八道,我可以撑嘴了!”莲英故作发怒的样子道。
天成正欲回应,大门外兴冲冲地跑进来两个孩子,天成转口道:“我们家两位公主放学了!”
莲英不再作声,忙着将饭盛好,往堂屋里端。
天成随后端着饭碗往堂屋走,对晶晶与瑞雪说道:“今天中午我们都不在家,放学后到你天顺叔家去吃饭。”
“给俺们钱,俺们买方便面吃不行吗?”晶晶歪着头问道。
“不行,你天顺说了,中午还要给你们做两个好菜吃呢!你要是买方便面,就会错过吃两个好菜了!”天成主真地说道。
“要不我做好饭留在锅里,中午她们俩回来热一下吃!”莲英插了一句道。
“不合适,我已经给天顺兄弟说过了,到时候,她们俩不去,他会来叫她们的。”天成有点生气的语气,立即让晶晶不再说话,
晶晶与瑞雪刚出大门,莲英便忙着从箱底拿出一块布料来,往布袋里装,天成打趣道:“没想到礼品早已备好,这才几天,就想他们了!”
“哪有人像你一样,没心没肺的,啥也顾不上,只想着你那猪娃了,再过些日子,你就快成猪爹了!”
莲英的话真的将天成逗乐了,站在院里的天成竟然“咯咯咯”地笑起来,边笑边说道:“可别说,我真的成猪爹,你就是猪妈了!”
天成夫妻二人开着玩笑,便骑上摩托车出了门,一溜烟向村外驶去,十来里的路程对天成的摩托车来说,那如同刮了一阵风一样,两个人在车上真没有说上几句话,已经到了李集的村口。
提起这李集与小王庄紧邻的李集姓李的是本家,据老年人说,那李集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因为娶了同村的女人,便生气闹起了架,这架虽然没有打出人命案来,却也是势不两立之势,这娶妻的人家,为了安宁起见,不得不搬了出来,在小王庄村旁落了户,承租庙里土地耕种,后来庙里的土地租种的人多起来,都住在一起,便形成了村庄,这李集搬来的住户不仅是第一家,而且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于是新的村庄便起名李集村,庙里出了事后,那地自然也就成了现在这村里人家自己的土地。虽然两个村都叫李集,但由于位于东西两个方向,于是也便有了东李集与西李集之说,小王庄村紧挨的李集但是西李集,天成与莲英的婚事就是西李集村的李为民给提的。
第三三六章 来去匆匆
在往常,天成进村便下车,虽然自己不抽烟也要让村里的老少爷们敬上一根烟,而今天来得匆忙,出门没有带烟,更何况自己还要去县城有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办呢!
天成直接将摩托车开到了自己岳父的家门口,停了下来。
“这是从哪里来的啊?”正在院里抽烟的任凡平看到天成两口子进门,有点吃惊地问道。
“叔,这些日子里,忙得很,这不来之前,我正在准备扩建猪圈呢!”天成急忙解释道。
“前两天我听老徐家提起这事,知道你在做大事情,你们年轻人的事,脑袋转得快,咱是跟不上形势了,能想着来看看我就好啊!”
“看你说的,好像把你忘了似的,看我给你买了什么来!”莲英说着,从包里掏出装的一块新布料,伸到自己的父亲面前说道:“这面料节前你就念叨,俺回去就买好了,只是事情多,没有时间给你送来,这不现在给你捎来,找村里的李叔给你做身新衣服,可别老说你闺女不想着你,俺想着你也得有时间才行!”
“看你说的,就你这嘴皮子,也就在我面前说得利索,到了别人面前就哑巴喽!”任凡平嘲笑起自己的闺女来,说得蛮认真似的。
“我哪里像你说的,只是我在别人面前不想说,也没有什么要说的罢了!”莲英说着自己笑起来。
“从小就在我面前看着长大,现在都什么年纪了,还没大没小的!”任凡平半批评半开玩笑道。
“小时候,俺可是最听话的喽!你别不知足喽!”莲英边说边拿着布料进了屋里,与自己母亲说话去了。
天成看莲英进了屋里,加头对任凡平继续刚才的话题:“叔,这件事与上次建的种猪场,离开了徐老弟,这次我扩建猪场的事,他可能都对你讲了,要没有他指点,我也不敢轻易上马这件事!现在做的事有点多,自然来看你的机会就少了!”
“看你说的,你们的事,俺虽不参与,但是也能想明白,我那同学很支持你做的,说明你做的都是对的,这一点我还是同意的,再说了你现在是村里的支书,你是全村人的领路人,现在这十里八乡,提到你们村,哪个不知道你们村发生的事?我虽然做不了,但是心里却十分清楚,你是个能做大事的人,我高兴还不及呢!哪里会怪你不来看我呢?”任凡平说着抬手做了个进屋里的动作,顺便说了句:“咱爷俩进屋里说话!”
“叔,我带莲英来看看,免得您惦念我们,我上午还要去县城一趟,去找您的老同学梁老的女婿,与他商量点事,所以我就不久停了,从县城回来,咱们回头再聊!”天成有点歉意的说道。
“看你忙的,这真是腚还没着板凳儿,这就要走,去吧!对你来说,忙点是好事啊!”任凡平说着又伸手做了一个出门的手势。
“婶子,我还要去县城,回来咱娘俩再说话!”天成向屋里对着正在与莲英说话的老岳母叫道。
莲英的母亲打住与莲英的对话,忙应声道:“看看,这还没有喝一口水就要走啊!”
“我还回来接莲英呢!”天成笑着回应道,挥了几下手,便走出大门。
任凡平跟到大门口,看着天成将摩托车调过头,只听“突突突”几声响,瞬间,天成便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处。
第三三七章悄然变化
按照天成的习惯,一个月下来,必然要到县城走上几趟的,可是自打当上村里的一把手,反倒被村里的事务缠住了手脚,节后的两个多月里,仅来了一趟县城,还是因为参加农广校的学习而来,现在不比以前,以前因为购买饲料或猪药也要跑上几趟,而现在因村里的饲料厂,解决了饲料的问题,就是涉及猪药的事情,填上的兽医站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凡是在县里能购到的,镇兽医站都能买到,这一点对于王天成而言,感到改革开放的脚步已经影响到自己生活的许多方面,变得方便了许多。
现在镇上的变化虽谈不上日新月异,但是镇中心路两边的房屋闲置的越来越少,甚至是有个沿街的门便会多多少少经营点东西,这些变化,让天感到一种潜在的商机,可这商机又如何抓住呢?王天成还没有理出头绪,就是这种疑惑,让其不得不来县城寻找想要的答案。
刚进入县城,天成骑车下了省道,拐弯进入县城的一个主干道,便注意到道路两边不知何时增加了一些摊位,这些摊位有卖衣服的,有卖鞋帽的,有卖日常用品的,应有尽有,路人的行人谈不上摩肩接踵,却也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不得不让天成放慢了车速,小心奕奕地在人流中穿行。
“王书记,你这是去哪里?”人流中一个高声叫嚷的声音让天成猛地一惊,一个点刹,摩托车好似孙悟空叫出的“定”那么及时,立时停在了原地。
“哎呀!这么巧,在这里碰上了魏书记!”天成立时认了出来,自己农广校的同学魏成宽,这魏成宽是这县城所在镇魏集村的村支书。
“你这是去哪里?”魏成宽说着递过来一只烟,天成推过魏成宽的手,连声回应道:“别客气,俺不用烟!”
“有些日子没来县城,特意来县城随便转转,随便买些东西!”天成嘴上说着,心里在想,自己来县城的事,也不方便对面前的魏书记提及,再说了自己八撇没一撇的事情,说起来不是废话么?
“哎呀!你想买什么,尽管在这路两边买就行,你上次来,这路两边没有这么热闹吧?”魏成宽问道。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这里成集市了吗?”天成顺势问道。
“哪里什么集市,这是县里决定繁荣商业经济,推出的自由市场一条街,我在这里要了两个摊位,所以除了忙村里的事,就是来摊位上看看。”说着,魏成宽指了指不远处路边上摆着的一个各类电料的摊。
“那是你的摊位啊?你家嫂子摆的,这是第三天,我随便来看看,你要是购家里用的电料,就不用考虑到别处购了,到我这里买,我给你个批发价!”魏成宽笑着调侃道。
“没问题,没问题!”天成答应着,眼神却没有离开那个电料摊。一个看上去有点肥胖的妇女脸上堆满了笑,正在给买者拿着东西,接着问道:“那忙着的一定是嫂子喽!”
“是啊!是啊!要是我不在,你只要对她一提咱这关系,要是要小东西,直接拿着用去,要是多了,直接给你个批发价!”魏成宽忙着介绍道。
“那好,下步一定想着麻烦你!”
“不麻烦,我还怕你不来麻烦咱呢!”
“你看摊上忙了,你先去帮忙,我再转转!”天成说着,跨上摩托车,重新启动起来,摩托车发出“呜呜”的几声闷响,魏成宽忙让出道来,天成向人群中缓缓驶去。
第三三八章 市场繁荣
天成出了热闹的小道,看看天色尚早,便想着先去看天标那里,顺便看看上次租的门头收拾得如何?
当天成来到天标所在的副食品市场,面前的境况确实有点令他意外,此时的人流比节前还要多,靠近一头天标的猪肉摊点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生鸡销售摊位,沿着街面一排望过去,十余家生鸡摊位,一字排列在街道的正中央,每个摊位两旁都挤满了男女老少,当他们选到自己满意的活鸡时,便会拎着挤出人群,要么随着人流离去,要么送至路两边负责宰杀的门市旁宰杀。
站在市场的一头,扑鼻而来的便是宰杀生鸡的血腥味,天成皱了皱眉,就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再加上地面到处流淌着的污水,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穿行恐怕也不是易事,就是推着过去,也担心会拥堵在那里。
于是天成便绕道来到市场的另一头,这里没有污水,然而在路中心搭建起来的棚子却格外抢眼,棚子下面搁置的水泥板上面,摆满了各式肉品、菜品,人自然也不起另一头人少,天成不得不下了车,推着车缓步融入人流中。
各类摊点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相互问候声、磨刀霍霍声、砧板上的砍斫声,那真叫声声入耳,再加上路边门市摆在自家门口的各类货品,将本来并不宽裕的马路挤占得只能并排过往来往的自行车,甚至于在有些狭窄之处,两辆自行车并行都不太可能,更何况天成的摩托车呢!
伴随着嘈杂声,不时飘进鼻孔的调料香,让天成有点喘不过气来,走过熟肉摊时,刚出锅的肉香味,让天成不由得多看了一眼那冒着热气、堆在大铝盆中如同小山的棕红色的肉块,刺激得味蕾涌动出无数的唾液,让天成食欲大开,喉节不停地抖动了几次,强忍着不再去看,不再去想。
天标的门面位于副食品市场的正中央,当天成挨到天标的门面前,虽然不足两百米的距离,却让天成足足挤挨了半小时,天标夫妻看到天成的到来,感到有点吃惊。
“哥,你来得真巧!”谢小美脸色红润地对天成叫道,随即便被面前正在询价的顾客打断了与天成的问话,忙着回答顾客的问询。
天成愣在那里,再看天标,忙着在那里给人张罗着称肉算帐,俨然成了一个真正的行家里手。
谢小美送走刚才的顾客,又对天成讲道:“你看我们这天天忙得,上午根本没有时间喝水!”
“忙点好,你们进了这么多品种,不忙才怪呢?”天成指着谢小美面前的各类干货说道。
“没有办法,这期间,本来没有想进这么多品种,可是哪里能满足客人的需求,今天要的这个没有,明天要的那个没有,这也是按客户的需求进的,我们不仅是零售,还兼做着批发,下面赶集的人也到我们这里批发,所以一忙起来,什么也顾不上!”谢小美说到这里,突然打住又去招呼面前的顾客。
天成看天标夫妻忙得无暇顾及与自己回话,便对忙着的谢小美说道:“你们忙吧,我先去办事,办完事我再来看你们!”说着便顺着人流向前挤去。
“哥,你有什么事吗?”正在忙着的天标随口问了一句。
“没有,我只是顺便来看看你们,我到下午再来找你吧!”被人流挤着走的天成回了一句,便逐渐远离了天标的门市。
天成看到鸡市场时,心里“咯噔”一下,没有了主意,这下还是务必要穿过这“泥水塘”,正在焦虑的天成,突然看到人流在不远处拐了个弯,门市中间出现了一个走廊,这无疑疏散了拥挤的人流,天成顺着人流转出了副食品市场,进入一个县城不知名的胡同,刚才紧张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
第三三九章 事有凑巧
在市场里挤出来的天成,看看天色已不早,便直接到了农业局大门口,将摩托车多少锁在了大门口外的路边上,径直向农业局楼上走去。
来了于广州办公室门外,听到里面有说话声,抬起敲门的停在了半空中,打断别人的工作显得有点失礼,自己还是站在门口等一会,等于广州忙完了才有时间与自己聊事情,现在推门进去,难免会让人尴尬。
天成退了一步,转身向办公楼的大厅走去,恰好看到办公室里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女子,天成未曾多看一眼,那女子却对天成叫道:“唉,这不是王老师吗?你是来找于主任的吧?”
天成这才注意到招呼自己的女子恰是上次领自己去见梁老的小程,急忙应承道:“是啊!你看我这眼神,真的不好意思!”
天成的歉意也许让小程也觉得其太客气了,轻声笑着说:“没关系,在这里我是主人,你是客,怎么能说不好意思呢?你怎么找到他了吗?”
“他办公室有人在,等他忙完!”天成连忙解释道。
“有人?他办公室没人的时候还真的不多,你直接敲门就行!”小程关照的话语,让天成心里很是感激。
“谢谢你的提醒,我试试!”天成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转过身来。
小程紧走了两步,轻轻地在于广州的门上敲了两下,然后推门对坐在里面的于广州说道:“于主任,你来新客人了!”
“让他进来吧!”随着于广州的招呼,天成便紧跟着站到了门口。
还没等天成说话,坐在那里的于广州看到站在门口的天成,立即站起身来:“这真是巧,刚才与关主任正在聊养殖的事提到你,你这就站在了门口,你说这还真是神了!”
天成心里微微一愣,心里对于广州提到的关主任一份好感,随即对着坐在于广州对面的关主任点了一下头:“关主任,我叫王天成!”
“请坐!”关主任上下打量了一眼天成,回应道。
“谢谢!”天成说着,注意到于广州向自己伸手做了让座的手势,天成便按于广州的意思坐在了于广州旁边那个长条椅上。
身后的小程连忙从门旁的橱子里拿出一个水杯,倒满了水放在天成的面前:“请王老师喝水!”
天成又客气了一回,小程便走出门去,并悄悄将门带上。
于广州将目光投身坐在那里的天成,恰好与天成投向于广州的相碰撞了一下,立即心领神会,天成忙说道:“你们提起我一定与我的事有关!”
“当然,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关主任是我们县畜牧局主管养殖的主任,刚才俺们谈到对全县养殖大户扶持的事情,你首先跃入我的脑海中,所以就向关主任推荐了你,你看这巧不巧吧,说曹操,曹操到,咱这正好说与你听听!”于广州解释说道。
“太感谢两位领导了!”天成随口说着客气话。
“刚才我和于主任谈到当前猪肉价格低迷,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很多养殖户开始弃养,这对于生猪饲养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县局让我出台相关抢救措施,这不我来于主任这里取经,于主任说,这事还要先调查研究,问问有经验的养殖户,便提到了你!”关主任直接了当,将问题摆在了天成的面前。
天成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来前只想着向于广州讨教些问题,没有想到现在却反了过来,成了关主任向自己讨教问题,一时语塞,竟然难住了。
第三四O章 以奖代补
于广州看到天成的窘相,立即解围道:“我说的调查研究,就是想知道你对于当前生猪市场价格低迷有什么想法,你怎么做的?”
天成立即明白过来,接口说道:“俺的想法很简单,当前的生猪价格走低,只要还有点赢利,就可以养,假如没有赢利,直至赔钱,那时才真让养殖户欲哭无泪,所以现在养殖户是害怕价格再降下去,到那时,才会出现大范围的弃养!”
“你说的这句话倒是真的,你是弃养还是继续养呢?”关主任认为天成说得没有错,现在虽然价格走低,还没有到赔钱的程度,估计很多人还是能养得下去,但是如果再降,是真的要采取补救措施,政府将赔的部分补上,让饲养户无利的情况下,不至于赔钱。
“我现在与别人不同,有件事我没有与两位领导沟通呢!”天成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着于广州听自己说话的眼神,好似对于自己提到的事情很感兴趣。
“什么事,还有这么重要?”于广州问道。
“说起来也不算大,春节后,我就是觉得老百姓只要不赔钱,一定会增加养殖量,于是在村里的饲料厂,又增加了一条加工生产线,饲料产量是原来生产量的一倍,未曾想,刚开工便遇到了这种境况,现在饲料明显过剩,养殖户的减少,让我也是一筹莫展,但是愁过之后,就想着总是平衡木,今天大家养得少,几个月后,大家吃肉的热情还不是一样高,等吃肉的多起来,那猪肉不成了抢手货吗?”
“对,你说分析得很有道理,是会成为抢手货,但成为抢手货的日子里,很多养殖户如同赌博一样,刚刚摆脱贫困的人们,哪里能赔得起呢?”关主任说道。
“是啊,我也这么想,可是我那饲料厂生产饲料销不出去,出现了剩余,我得想办法销出去,于是便想了一个转内销的方式,扩建我的养殖场,准备放养更多的生猪,消化掉我们自产的饲料,以保证我们饲料厂的收入,养猪场是我自己的,种猪是我自己的,饲料厂是村里的,我只要不赔钱就是这村里创造出最大的收益,只有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全村老百姓的收益。”天成一口气说出了心里的想法,让于广州与关主任不由得从心里佩服。
“这样吧,按照你的说法,我们政府为了保证你不赔钱,采取补贴方式,对于在这期间养殖的生猪,按照每月一补,以此调动大家养殖的积极性,你看妥吗?”关主任最后还是将意见抛给了于广州。
“这样做最好,但是补多少,那总要定个数吧!”天成听完关主任要补的建议,立即提议道。
“现在还能保本运营,提出来补贴,自然有点不妥!可制定奖补政策,就是要有前瞻性,不能等出了问题,才开始研究出去相关政策!”关主任补充道。
“别人都有天成这想法,关主任也不至于担忧啊!”于广州笑着说道。
“我担忧是小,百姓损失是大,所以这是县政府的意思,哪里是我关某担忧呢!”关主任笑着应道。
“你现在多养,不担心赔钱么?”于广州将目光从关主任身上转向了坐在长条椅上的天成。
“担心是有的,可是有市场在说话,肉再便宜,也会有人吃,我又怕什么呢?最后就算为大家服务了,充当了服务员,又何妨呢?”天成的话立即引逗了两位主任,两个人笑声也让天成跟着尴尬地笑了起来。
“你放心,我现在有了答案,回去拟定方案时,就是以奖代补,反正只要不让百姓赔钱,就是在为咱们百姓服务,有你这句话,我又怕什么呢?”关主任高兴地说。
第三四一章 燃眉之急
三个人的聊得很高兴,天成详细介绍了自己这一年多来发展副业的心得,特别在生猪价格下滑,依然能够扩大饲养规模,更是让关主任对天成的思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广州看天成与关主任聊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自己只是时不时插上一句。
“我看你们再聊上一天,也没有聊完的话题,也到吃饭的点了,中午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如何?”于广州十分客气地说。
“你看这,真不好意思,这是我一时聊得高兴,将时间给忘记了,怎么能让你破费呢?我请你们二人吃饭!”关主任边说边端起面前的水喝了一口。
“今天碰到两位领导在这里,不然我也听不到这么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咱们饭店里接着聊。”天成说着站起身来。
由于关主任骑的自行车,三个人出了农业局大门,便进了大门对面的小餐馆,三个人互相谦让了一下,很随意地点了几个菜,便走进了吧台旁的一个小单间坐了下来。
“你们聊得很合拍,下步的合作可能还很多,毕竟是一个负责养殖,一个做管理,你们聊了这么多,你对这位关主任还不了解吧?”天成转向正在忙着倒水的天成问道。
“我估计也不是外人!”天成笑了笑回应道。
“真让你说对了,这位关主任姓关名胜利,与我是八年的同学,小时候可以说两小无猜,原来在外地商业系统上班,调到咱这畜牧局上班还不到一个月,正缺少养殖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你来也是帮了他大忙!”于广州很认真地说。
“看你说的,立马让我不知如何说好了!”天成故意开了个玩笑。
“老于说得没错,局里真的让我调研这方面的材料,前几天,我们局长向分管县长汇报了全县养猪场的现状,拟出台个解决方案,你来前,我正与老于商量推荐几家养殖户,借机会一起去转转呢!”关主任立即解围道。
“我正盼着你们能去我那里呢,哪天能去的时候,我找车来接你们如何?”天成听到关主任要到村里去的话,觉得这可是个好机会,一来去村里指导下工作,二来也为村民搞副业鼓鼓劲。
“你太客气了,我们哪里敢让你来接,到时候,我们自己骑着自行车就行,到时候说不准还要麻烦你组织些人一起座谈座谈呢!”关主任回应道。
“刚才只顾说我们的老同学,你对咱这老兄还不了解,他现在是村里的一把手,带领村民搞的副业可是红红火火,一年下来,这副业收入是农业收入的好几倍,在这方面,可是走在全县前列的!”于广州对天成的做法很赞赏地说。
“你是农村里的能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连年解放思想,连年更新观念,连年都是认清形势,到如今,能像老兄这么解放思想,带领全村人致富的还真的为数不多,现在终于看到了,农村里就缺少你这样的带头人!”关主任说着对天成翘起了大拇指。
“哪里,说笑了,咱只是做了份内的事,我现在遇到了火烧眉毛的问题,借这个机会,请两位领导给我出出主意呢!”天成此时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只是在办公室与关主任聊得热火朝天,没有来得及提,现在绕了几个圈,终于回到了正题……
第三四二章 饲料得名
天成说到火烧眉毛的事情,立即引起了于广州与关胜利的兴趣。
“怎么,我说你这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看这一入正题就是大事情来了!”于广州敲着桌子说道。
“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看现在我们村生产的饲料出现了过剩,仅靠我新增的猪场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是也不能全部消化掉,还是要靠销售量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这次来,我就是想与你们讨教,我如何才能将饲料的销售市场做得大一些,火一些?”来之前,天成意欲让为饲料起个名字而来,可通过与关胜利的交流,却发现如果仅为自己的饲料起个名字,无疑是高射炮打蚊子——太大材小用了,于是话峰一转,便扯到整体销售这件事上。
天成说完,眼珠在两个人身上来回翻动着。
“这个事情是个系统工程,为什么这么说,做好销售有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无非是产品、质量、价格、手段,四者缺一不可,你现在的产品是饲料,是什么牌子,定好名字,那就是有没有价格优势,有了价格优势,才能抢占市场,抢占了市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那就要求质量一定有保证,最后一点就是上述三个都有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当下不比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生产看计划,而是要积极开拓市场。”这关主任不亏是在商业系统里走出来的人才,经这张嘴巧妙地分析了一下,让天成脑洞大开,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老关说得没有错,市场经济讲的就是市场,开拓市场,比你生产更关键,假如没有市场,你生产得再多,没有变成现金,只会积压在仓库里,不能变成效益!”于广州补充了几句。
“现在市场很关键,在开拓市场方面,还有什么高招没有?”天成刚提出问题,店里的伙计端着两个热菜走了进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先吃,边吃边聊!”于广州拿起面前的筷子,示意大家动筷子夹菜的动作。
天成略一迟疑,转头对着外面喊了一句:“老板,给俺来瓶好酒!”
“哎!咱们今天不喝酒,下午我们都有会要参加,喝了酒让人看着不好!”于广州急忙应承道。
“说好的边吃边聊的!”关胜利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天成觉得有点过意不去,还未等店老板提酒进来,便抢先一步走了房间,来到吧台前对老板说道:“不喝酒,那来点饮料,顺便再要些吃的面食!”点完饭后,天成便掏出钱来结算了吃饭的帐,以免吃完后再争着付钱,让自己有点过意不去。
“喝点饮料,以此代酒!”天成说着,分别将饮料打开放在了两个人的面前。
三个人又客气了一回,接着聊起刚才的话题。
“做好市场开拓,当前最好的办法是在各地设销售点,有了销售点,自然也就拓宽了销售渠道,销的量自然就会上来了!”关胜利很自信地谈了自己的想法。
“对,这是最有效的办法,至于你说的牌子,也要有个响亮的名字,不然如何给人介绍呢?”于广州提醒道。
“提到这名字,还需要两位领导费费心,看看有什么更合适的名字没有?”天成立即接过了于广州的话题,这真是顺水推舟,比起自己专门问个名字便利得多。
“起名字好多种,你那里有什么特色的地方吗?”关胜利问道。
“特色地方,还真的没有,不过解放前,我们那里有个桃花寺,在当地相当有名气,与咱这饲料也风马牛不相及啊!”天成皱了下眉头道。
“咱就借用这个桃花寺,就叫桃花寺牌猪饲料,虽然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也别出心裁,说不定将来还能做成大产业呢!”关胜利的提议,让天成觉得这个名字比起用“顺成”要好得多。
“咱就用这名字,将来我们饲料要是出了名,这桃花寺的名字也会跟着出名呢!”
此时的天成对于今天的县城之行很是满意,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又碰到了关胜利这样给力的人。
第三四三章 迎客忘食
饭局结束后,于广州与关胜利自然又争着付饭钱,当听老板说钱已付过了,两个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关胜利握住天成的手说道:“今天你是客,我们是主,怎么能让客人揭帐呢?不过下次我一定补上,咱们初次认识,倒是很有缘,你放心,我最近几天就安排去你那里,到时候,还约着我们于大主任!”
“一定,我一定奉陪!”于广州急忙答应道。
天成开心地笑了笑:“我随时恭候你们大驾光临!”
三个人出了饭店便挥手告别,天成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略有些西斜,低头看了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一点,天成立即明白,自己与他们的不同,有工作单位就要按时上班,而自己是个自由人,至少可以自己支配时间,没有大的约束。
来县城的目的不仅达到了,而且还多认识了一个朋友,并且新认识的朋友,又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密不可分,这对于自己来说,真可谓是意外的惊喜。天成想到这里,心里美滋滋的,不由得随口哼起了自编自唱的小调:“太阳一出红彤彤,小县城里变化多,大街之上搞市场,人欢马叫喜洋洋。哎哎哟!哎哎哟!人欢马叫喜洋洋哪!”
天成的唱词刚念叨完,摩托车已经行至食品市场的街口,也许恰是午饭时间之故,与来时大不相同的是,街上除了有几个正在忙着收摊的少许的几个人,顾客实在是凤毛麟角般的稀少,天成径直开到了天标的门市前停了下来。
“哥,你吃了吗?”天标丢下手里的编织袋问道。
“都几点了,你们还没有吃吗?”天成有点疑惑地问道。
“咱这市场上的饭哪里有点,早饭常常是顾不上吃,中午不忙完,哪里有时间吃饭?小美刚走,回去准备饭了,我收拾完就回去吃饭!”
天标的话让天成不由得心生疼爱之心。
“这怎么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小时候,你因少吃一点都不中,现在早饭不吃怎么能行呢?”天成责怪道。
“你来时也看到了,生意摊前挤满了买东西的人,你怎么能放下生意去吃饭呢,再说这些日子都习惯了!”天标言语间无奈的表情,差点让天成笑出声来。
“不是习不习惯的事,人不吃饭怎么有力气干活?特别是早饭,更应当按时吃,老年人整天念叨‘早吃好,午吃饭,晚吃了’,这话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天成突然又联想到刚才与自己吃饭的于广州与关胜利来,在这里做生意与在单位上班的比起来,还是在单位上班的好,至少可以按时吃饭,作息有规律啊!
“话虽这么说,可早上五点多收拾摊子打开门,别看天还没亮,那买东西的人是一个都不少,并且要的货还多,接一个客户要整上好大一阵子,这个还没走,那个又来了,哪里顾得上吃饭,有时忙起来,一直忙到上午,水还没有喝上一口的时候,也是常有的!”天标描述着自己繁忙一天的开始。
“看来你们在这里的生意比原来好不少!”对于天标的话,天成感到自从开了这间门市,生意应该比原来好了很多。
“那倒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就是忙点,心里也高兴啊!”提到生意上的收入变化,天标立即变成另一个人似的。
第三四四章 心系村民
“听你这么讲,忙也是值得的!”天成看天标说话的神情,顿时也跟着兴奋了许多。
“值得,值得,节前跟你提及的我要买下这房子,结果咱真的想买了,人家又要长钱了,咱就想着买不如租的划算,也就放弃了买的想法,假如都像现在的这生意,我看过不了多久,还是要买下来的好!”天标话语中明显变得轻快,提到买房子对他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似的。
“那就好,我现在家里又要扩大猪场,需要的钱也不是一星半点,你要是有钱,还入我那猪场的股吗?”天成虽对于猪场的盈利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胜算还是要大一些的,对于弟弟的入股,自然还要是说一声的,免得以后提起来遭到弟弟两口子报怨。
“你还扩大猪场?现在的猪肉价格比节前降了快三分之一了,怎么还敢再养猪?听说邻省有个庞家村,那里有个养猪的,因为猪肉价格下滑,养的猪难以出手,男人上吊了,你这不是明摆着往火坑里跳吗?”天标听到天成的话有点急眼的样子说道。
“这个你尽管放心,哥还是能抗得住这点风险的,再说了现在能卖的猪,喂的成本自然高些,而现在起步喂养的成本也跟着降了些,我还怕他什么,就是再便宜,哥心里还是有数的。”天成的自信在天标眼里就是大哥风范,自然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哥,说句真的,你在家养猪,不一定比我在这里挣的钱多,要不你就别干什么村干部,干脆直接来县城,咱兄弟俩一起做这批发生意算了,我帮你联系个房子,可以卖一些其他的土特产品,也不比你在家里忙里忙外赚得少!”天标的话语,无论让谁都能听出在这里的生意已是赚得钵满盆盈。
“看来,你是真赚到了钱,不然说话都变得财大气粗!”天成笑道。
“哥,实话不瞒你,自打我租了这门面,生意真是比以前好多了,自然用钱的地方也多了,刚开始时,什么货都需要进,我手头上的钱全砸在这些货上了,现在每天见钱也不少,可是重复着进货,所以最后算下来,挣的钱全在这一堆堆的货上压着呢!”天标说着,转身指了指屋里堆着的货说道。
“你说的我也明白,你不入股,哥也不会怪你,况且我现在扩建猪场,钱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也不差你的那点钱,你就放心干你的事,将来你赚大了,哥也跟着你高兴啊!再说了,人各有志,你哥就是个操心的命,我原来为你的事操心,现在你的心哥不用操了,现在哥操的是全村人的心,尽管操心没有什么利益,但是如同给你操心一样,哥操的心不为利,为的就是让你好,就如同哥让你来县城卖肉一样,看到你赚钱哥高兴,要是让全村人都跟着富裕了,那哥心里才更有成就感,这就是你哥!”天成的话让天标心里感激哥,又觉得面前的哥已不再是自己的哥哥,而是全村人的大哥哥。
“你说的俺虽然不能全明白,但是小弟为有这样的哥而自豪!”天标随即捧了天成一句。
“你还学会捧人了,看来在县城与在农村就是不一样,这学的词也新鲜啊!”天成的话有点酸溜溜的,说得天标有点不自在起来。
“哥,你啥里候回来的?”身后的谢小美打断了兄弟二人的对话,天标感觉解了围似的,求救于谢小美道:“你来得可真巧,刚才哥说我在县城里学得八不象了呢!”
“哥说得是对的,我做好饭了,快让哥跟着你一起回去吃饭,我在这里收拾!”谢小美白了一眼天标,迎合着天成的话说完,便低头麻利地收拾摊子上的东西。
第三四五章 用心规劝
天成立时催促天标道:“快回去吃饭吧,饿过了哪里还吃得下!”
“没事,刚才与你说的到现在没有吃饭是不假,但是每天来时都备些零食,随时抽空吃上一些,以免肚子受屈。”天标对天成笑了笑回应道。
“那就好,我就不耽误你们收拾东西了!”天成说完便发动起自己的摩托车。
谢小美看到天成要走,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计,大声说着:“哥,你别急,我准备的东西你带着!”
经谢小美一提醒,天标顺手从外面摆放的案子下面拿出一个包裹来:“这是给晶晶与瑞雪买的衣服,带回去让她们两个试试,合不合身,不合身的话,下次带回来可以调换的!”
“调换!买久了还能调换?”天成难免有些疑问道。
“这是从自由市场上买的,卖衣服的是我中学时的同学开的,自然也就方便调换了!”谢小美的回应让天成心里也觉得眼前的弟媳还真有点天生做生意的料。
“那好,你们忙吧!”天成说完,踩下了油门,缓缓地松开了手中的离合,至于天标在后面说的什么,天成已经听不上半句了。
从天标那里出来,天成又回到来时走的县城里的小道,这次天成顺便买了些日常用品,同时也为岳父任凡平买了一条不错的香烟。
天成到李集村,已是下午的三时,任凡平看到天成买的香烟,心里自然高兴,一边欣赏着一边说道:“看你这么高兴,到县城一定是讨到了好的结果。”
“那是啊!”天成接着将县城里看到的变化一一倒了出来,尽管天成未加入什么精彩的词汇,却让任凡平听着真如同听书一样离奇。
任凡平听完天成的话,笑了笑说道:“俺天天看电视,有时候怀疑电视上讲的哪里会发展那么好,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还真的相信外面的变化是真的!”
“现在的变化比你我想象的都要快呢!县城的变化这么快,是俺们坐在这自家围墙里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天成附和道。
任凡平抽了两口烟,没有立即讲话,好似在思考着什么,天成看着他的沉思,不便打断他的思路似地在等着倾听,任凡平吐出一个大大的烟雾团,慢悠悠地说道:“莲英已经将你那里的事跟我讲了,你们的事咱也搞不懂,不过俺也只认一个常理,政策好了,也要悠着点儿,虽说是好人自有好报,你为村里所有人能够富裕做事,村里人不会忘记你的好!但是却要防着自己栽跟头啊!”
天成点了点头:“叔,你说的我明白!”
“政策一转天地确实宽了!这是俺原来从没有想到的,你现在大小是个村官,带领乡村们致富是你要做的,俺支持你!”天成不明白这位原来从不过问自己事的老岳父是怎么了,怎么讲起了这些无厘头的话来?
告别岳父岳母,天成带着莲英回到家里,天成突然问莲花道:“今天你爹怎么说话老是怪怪的呢?”
“怎么怪了?”莲英觉得天成说的话让自己好似摸不着头脑,歪头看着天成,满脸的困惑。
“他说你已经将事跟他讲,还说我做的事他搞不懂,并提醒我村里人不会忘了我!也不知你对他讲什么了?”天成最后一句话,就是想知道莲英对她父亲讲的内容。
“我也没讲什么,就说你现在建猪圈的事!”莲英的话仅几个字,立即让天成明白,原来这老爷子在绕着圈规劝自己,不能盲目扩大猪圈,更不能养那么多头猪啊!这老爷子也真的用心良苦啊!
天成没有作声,看着莲英看自己的表情,天成从莲英脸上,好像又读出老爷子话语中新的内容——这也许是莲英的意思,而让其父放出话来,让自己抽出身来,担心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第三四六章 童言无忌
天成在院里站了一会儿,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将一天发生的事情全部反馈了一遍,一声不吭地走了出去。
莲英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悄悄地叹了口气:“这人也真是,一天还没有歇脚呢!”刚走出自家的胡同,转到村中的大路上,便碰到放学回来的姊妹俩——晶晶与瑞雪。
“爹,你又去哪里?”晶晶看到天成,甜甜地叫道。
“你穆大爷今天在学校吗?”天成没有回答晶晶的问话,反问道。
“在呢!”晶晶的回答,让天成心里立即回应道:“我要去找他!”
“你在县城里见到我叔了么?”晶晶接着问道。
“见到了,怎么啦?”天成看着晶晶眼角的表情,觉得有点异常。
“瑞雪想了一天了,听说你去县城,她就在念叨呢!”
晶晶的话音刚落地,瑞雪便低声问道:“大爷,俺娘没跟你说啥时候回来?”
天成听得出来,瑞雪好像似受了多大委屈似的,知道瑞雪又在想他父母了,没有直接回话,转了一下话题问道:“中午在你天顺叔家吃得好吗?”
“好!”姊妹俩几乎是异口同声。
晶晶又抢话道:“炖了肉,还炒了鸡蛋,并且做得比俺娘做得好吃!”
“小馋猫!”天成刮了下晶晶的额头笑道。
“是真的好吃,还不让说么?”晶晶反驳道。
天成还欲说什么,就听瑞雪低低地问道:“他们也不回来看我!”
天成自知冷落了瑞雪,便笑着向前走了半步,抚摸着瑞雪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爹娘在县城好得很,他们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考得好,便要接你去县城读书呢!”
“真的吗?”瑞雪看抬头看着天成的脸,露出天真无邪的表情反问道。
“当然是真的,那他还说什么了?”瑞雪继续问道。
“还说要听你大娘的话,还有就是给你们俩买了新衣服,快回家看看喜不喜欢?”天成怕说多了伤孩子年幼的心,突然话峰一转,督促两人快回家看新衣服。
天成虽然没有回答晶晶的问话,此时听到给自己买了新衣服,也顾不上再问下去,拉起瑞雪的手,便向家中奔去。
天成看着两人进了家门,看了看西落的残阳,西边的半边天被染红了,注定明天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天成略沉思了一下,便转身向村东头走去。
村民们的厨房沸腾起来,各家烟囱争相冒出的烟雾,逐渐汇聚在一起,笼罩着整个街道,如同在仙境中一般,偶然不知从哪家飘出的肉香,让闻者垂涎欲滴,特别是那些收工回家饥肠辘辘的人们,在这香味的刺激下,早已忘记了一身的疲惫,飞也似地向家中奔去。
天成边走边与碰到的村民打着招呼,虽说话语不多,却也显出自己对村民们的一分尊重,透出自己的一分诚意。
天成走过学校门口,大门还没有关,天成注意到,从分给纪忠奎住的那间房里透出红红的光,天成不禁一愣,这年轻人现在做什么呢?
天成正欲踏进校门去看一眼,身后传来王三元的问话:“大侄子,你来学校有事啊?”
王三元早已听说纪老师的事情让天成给摆布平了,现在是不是又来看看这纪老师呢?也正是这疑问,才急急地问了一句。
“没,没……”天成竟然也语无伦次起来。
第三四七章 幡然醒悟
“你是不是去看咱们的纪老师呢?”王三元看着天成的有些不自然的表情接着问道。
“他这些天没有什么事了吧?”天成稳定了一下情绪,对于天成来说,这纪老师在这里遇到这么大的难题,帮助是他是应该的,只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晓,怕纪老师心里过意不去,所以听到三元提及是不是找这位纪老师时,心里难免生出点紧张。
“自打那件事情之后,这纪老师变化可大了,每天晚上的灯都是很晚才熄,也不知做些什么?”王三元叹了口气道。
“忘了拉灯了吧!”天成低声猜测道。
“看着不像啊!”王天元也跟着压低了些声音。
“我不是找他,本来想找老穆哥,看到他房间亮着灯,本想看看他,经你这么一讲,我倒没有必要看了!”天成说着笑了笑,向老穆家走去。
刚走到老穆家的大门口,院里正在玩耍的穆宝眼尖:“叔,你来找我大的吧?”
“就你心眼多,一猜就准啊!”天成被穆宝的机灵逗笑了。
“他叔,放学回来,就扛着锨出去,可能是到菜园里翻地去了,让穆宝去叫他!”听到院里说话声的秀花从厨房里探出半个身子回应道。
“嫂子,不用去叫了,我到菜园里找他就行。”天成说完便向老穆家的菜园走去。
现在的老穆除了在学校教书,再也不像穆珍读小学时那样,放学后,第一件事便是管教穆珍,不是指导作业,便是检查其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许是从穆珍身上吸取了些教训,对于穆宝的学习,虽然算不上放任自流,也已经不再像对待穆珍那样,事无巨细地关注了。也正因为此,放学后,常常自己找些农活去做,一来分担穆艳母女的农活,二来宽慰自己那份有点受伤的心。
绕过半个村庄,天成便看到菜地里站着一个人在晃动着身子,天成知道,那一定是老穆。
这十亩菜园曾是为全村人餐桌上的依赖,每当收蔬菜时,种菜者丰收的喜悦写到脸上,全村人也会喜气洋洋地来领取那份属于自家的蔬菜,充实着自家的菜篮子,这场景已经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自打村时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将菜地按人分到了各家各户,尽管依然种着各类蔬菜,却没有集体劳作的场景。
现在已是仲春时节,菜园里能种的菜品还不多,天成向远处望去,变成大火球的太阳已经躲进西边地平线半个身子,麦地、夕阳、蓝天,连成一片,也只有在这田野里能够欣赏到这番美景。
老穆已注意到向自己走来的天成,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迎了上去:“你怎么溜到这儿来啦?”
“来找你呢!没想到你现在真的是大忙人,放下教书杆,便是镰刀锄!”天成回应着。
“哪里跟你比,你是干大事的人,我现在除了教书哪里还能找什么事?”老穆说得有点无奈的语气。
“算了吧,我还不了解你,你心里装的全是学校的学生,而我装的是全村的百姓。”天成笑了笑说道。
“看你说得咱们都高尚得很了!”老穆经天成这么一夸,心里很是高兴。
“咱不说这个,给你汇报个事,前些天提到的那个饲料起名的事,我去了趟县城,农业局的领导送了名字,你给参谋一下!”天成直接点题,透出来找老穆的目的。
“叫什么?”老穆急不可待地问道。
“桃花寺!”天成脱口而出似的,回答得特别迅速。
“这名字好,结合咱村的历史,说明咱这饲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老穆对于桃花寺,脑海中还是有些浅显的记忆,少时老人们还时常提起,至于那段故事,虽已尘封,却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就用这个了!”天成顺口表示道。
“你就是专门跟我说这个的吗?”老穆有点疑惑,按照工作程序,天成也没有必要因为确定饲料的名字来找自己,更何况这名字也与自己没有任何瓜葛呢!
“是,也不是!”天成说着模棱两可的话。
“说吧,还有什么事?”老穆对于天成到这里来找自己,感觉一定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倒还真有一件,咱学校的纪老师没有因为上次事件闹情绪吧?”天成接口问道。
“这个……”老穆迟疑地怔在那里。
此时的老穆慢慢地从衣袋里摸出一根香烟来,叼在嘴上,又不紧不慢地掏出火柴,“嗞”的一声划着了火,引燃了叼在嘴上的香烟。
“要说情绪,还真的没有,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依然很是认真,听他们班的学生讲,他教的课依然讨学生喜欢,这怎么能说其有情绪呢?”老穆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其实对于纪老师的表现,老穆还是十分满意的。
“我刚才从学校过来,看到他屋里亮着灯,听三元叔讲,这位纪老师每晚熄灯很晚,该不会有什么心事吧?”天成对于老穆介绍的纪老师与王三元提到的纪老师有些不同,所以故意提醒老穆说出了上面的话。
“这件事情我也知道,自打上次事情之后,我发现纪老师有点变了,变得爱学习了,他桌上增加了高中的课本,利用课余时间,他在复习高中的那些丢下的文化课,我也曾因为这事单独找他聊过!”天成说到这里,又抽了一大口烟,那烟头处的好似急眼似的红了一下,接着又暗了下去。
“他学这些干吗?”天成对于纪老师的奇怪做法有点不解地问道。
“他现在忙着复习这些功课,准备迎接高考,他说自己在这里教书也不是个办法,收入少不说,也不是长久之计,将来还不是一样要像自己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种土地,看不到人生的方向不说,将来还不知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老穆说着看了看天成。
“这还真是演绎塞翁失马的故事啊!”天成感叹道。
“上次事件,记纪老师真的是幡然醒悟了,好似一夜之间换了一个人,他跟我讲,教书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学习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人生有了方向,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这话讲得很有哲理!我很支持他,毕竟是学校,教书育人,教的不仅是小学生,育的是有志向的人啊!”老穆对于纪老师的变化很是惊叹,也很是感慨。
“我也支持他,如果从我们这里考出去,也算是咱们村的荣光!”天成有点兴奋地说。
夕阳好似被什么拉了一把,掉进了地平线,天色暗了下来,老穆又接上的烟头也几乎燃尽,老穆提起了插在一旁的铁锨,说道:“是啊!我也祝愿他能从咱们这里金榜提名,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天成一时没有回话,看了看西边暗下去夕阳红,低声说了句:“回家喝汤吧,不然一会又该让穆宝叫你了!”
两人说完,并肩向村里走去……
第三四八章县城来客
镇上的张书记对于天成的新猪场非常关心,专门请镇上建筑公司为猪场进行规划设计,并请建筑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亲临指导,据称,猪场建起来后,一定是全县最为气派的猪场。
技术人姓古,单字一个代,这名字很大气,让人过目不忘,当初天成见到他时,听到名字觉得这名字,一定是个因循守旧的人,未曾想,在这里指导施工期间,所有与之接触的人,对他的评价,却是很有现代超前意识,并且是一位从来不把困难放在眼里的人,在他的建筑意识中,好像没有什么困难似的。
天成对古代的施工方案很是满意,所以除了每天到工地上例行公事地转上一圈,工地上的任何事务全部交给了古代去处理,背后有人竟偷偷地称之为“二老板”。
转眼一个星期已经过去,猪圈地基已经全部完工,为了让地基牢凝固一下,按照古代的提议,工地放假一天半,所有的施工人员全部回家休息一天,天成站在打的地基前想着心事,盘算着下步的规划。
“王哥,家里来客人了!”天成回头一看,叫自己的是穆新征。
“哪里的客人?”天成随口问了一句。
“听说是县城里来的,嫂子让我叫你快点回去呢!”穆新征又向前走了两步,提醒着天成。
“县城里的?”天成重复了一句,这县城里来找自己的人,莫非是关主任来了?想到这里,天成快速向家中走去,说是走,也是疾走,平时小跑的人也没有天成这次走得快。
离大门老远,便看到莲英在大门口张望,看到急冲冲赶过来的天成,就冲他喊道:“县里来的领导,我正愁着找不着你,如何招待呢!”
“这有什么知不知道的,先倒上水,不管谁来,不要慢待了人家!”天成的语气中明显出现因急走呼吸急促而带来的停顿。
“不是倒上了,只是你不来,家里人如何接待?”莲英有点浮躁地回应,让天成又加快了些脚步。
天成进了大门,看到停在院里的两辆自行车,当时一愣:“怎么这县里来的领导真的骑自行车来,当听到堂屋里的说话声,心里一阵激动。天成没有猜错,来的正是关胜利与于广州两个人。
“今天我这真是幸运之至,你们两个一起来我这指导工作,真有点让我这里蓬荜生辉。”天成刚进屋门便高声说道。
于广州急忙站起来回应道:“我们哪里有那么大能量,借周末只是来随便转转,也算给久在樊笼里的我们,找个复得返自然的机会。”
“你客气得很,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关胜利接过于广州的话客气道。
“没什么,两位能来我这里,真的让我很感荣幸,从县里回来也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里,我的猪场也盖得有了些眉目,咱们坐在这里说话,不如咱们边看边说。”天成做了一个约两人的动作,两个人来的意思也正是如此,便欣然站了起来,三个人走出大门。
恰好碰到穆新征,天成使了眼色,向新征问道:“你今天没有什么事吧?”
穆新征摇了摇头,表示了肯定。
“今天跟着搞接待服务!”说完又扭头对站在一旁的莲英说道:“中午不用做饭了,我们去村西头马汉邦的饭店里去吃!”
天成说完,陪着于、关两个人向自己的种猪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