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必须严判
俩人就知道他们赶过来的时候,沈依依已经哭的满脸是泪了,可怜呐,自己也有这么大的闺女,也经常自己出去,这要是也遇见这种人……
这个念头一产生,李大叔拿鞭子指着周秀云,更加气愤了,“你当我们是傻子吗?就这么个小闺女,能打得过你男人?”
“大爷,大叔,我就是个小孩儿,哪里打得过他们两个人,你们可要给我作证啊。”沈依依哭着说道。
“那必须的,走吧闺女,大爷陪着你把这俩人送去镇上,交给公家处理,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了。”
终于有机会报答小恩人了,赵大队长后怕之余,也是很激动的。
那天赵大队长推着空推车子走出胡同没多远,就碰见一群戴着红胳膊箍的,当时他车上那些泥鳅鱼要是没卖掉,那肯定是要被抓了。
所以赵大队长对沈依依别提多感激了,而且那姑娘一看就是因为同情他,才把那些泥鳅鱼都买下了,还多给了他四块钱,还给他一包糕点。
钱当然都交给大队了,留着开春买种子,那包糕点,他一块都没舍得吃,拿回去给几个小孙子小孙女分了分,把几个孩子给高兴的。
赵大队长正愁找不到机会报答小恩人,后悔当时也忘了问问那丫头住在哪,这人还能穷一辈子,说不定啥时候日子好过了,他一定得去谢谢那姑娘。
你说说,赵大队长抱着这样的心态遇见的沈依依,那能有周成业和周秀云的好就怪了。
见俩人还在说是沈依依打了他们,赵大队长扯过两条麻袋,就把那俩人的嘴都给堵上了。
少了那俩人的吵闹声,这世界一下安静了,感觉空气都新鲜了不少。
沈依依和赵大队长对了一下眼神,都知道这时候不能让那俩人看出来他们是认识的,所以这一路谁都没再说话。
很快到了镇上,别管周成业和周秀云咋叫屈,这边是两个小姑娘,而且其中一个才十二岁,谁信他们才是被打的那一方。
更何况这边还有赵大队长和李大叔作证,说他们老远就听见呼救声,赶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小姑娘一边哭还一边求着那夫妻俩别抓她们。
赵大队长说的可都是实情,周秀云那又尖又细的嗓子,老远听见,还真挺像小姑娘的声音。
再加上小春风刮的呼呼的,哪听得清到底是谁喊的。
所以赵大队长和李大叔还真以为是两个小姑娘在呼救,这证作的特理直气壮。
办案的同志听完具体咋回事,气的直拍桌子,这俩人的胆子也太大了,青天白日,就敢绑人,还要绑走卖掉?
沈依依又提了一句这俩人的成份,得,那还说啥了,必须得重判,重重的判。
一看大势已去,咋都说不清楚了,周秀云也顾不得周成业了,哭着喊着,要见她大闺女,还说她大姑爷是镇长秘书。
沈依依看着被拉走的周秀云,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手在脖子上比了一下,吓的那女人当时就消停了。
第768章 后山坳
他们连沈依依一个小丫头都斗不过,还妄想和沈三柱斗,可能斗得赢吗。
周秀云这会儿也后悔了,后悔自己不该听周成业的话,这下可咋办吧,要是没有她说周成业是他们亲爸那事,说不定顾南还能救她,这回就别指望了。
今天这件事能这样顺利,赵大队长和赶车的大叔功不可没。
沈依依一问这俩人是来镇上看种子的,二话不说,就把俩人拉去了三哥家,然后还用问吗,那肯定好酒好菜招待一顿,还得让沈三柱帮忙买种子。
自己吃个足,临走的时候,生的熟的,还得拎回来一些。
不拎不行啊,那丫头那张小嘴,一口一个恩人的叫着,把两个人整的晕乎乎的,还真以为自己干了一件多了不起的大事。
最后的情况就是,俩人吃好喝好,还一人拎了一块生的腊肉,估摸足有二三斤重,然后还端了一大盆红烧肉回来。
李大叔一路走,一路都在笑,说这是遇到贵人了,不但种子的问题解决了,还吃了肉,还给老婆孩儿拿回来这老些肉。
听了这话,赵大队长也不住的点着脑袋。
他们的确是遇到贵人了,虽然今天那件事看着是自己救了那丫头,可他总感觉就是不遇见自己,那俩小姑娘也不见得就能吃亏。
在城里耽搁一天,俩人回到后山坳的时候,正是吃晚饭时间,一盆红烧肉分了好几份,给村里两个五保户送去两碗,俩人也只是一人分得一碗。
赵大队长家一直没有分家,三个儿子都结婚了,孙子孙女一大帮,还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
就那一碗肉,大人连尝尝都舍不得,给几个孩子一人分一块,一碗肉就没了。
相比赵大队长家,车老板李大叔家就宽松多了,家里就四个孩子,一碗肉再加点土豆一顿,一家人都能尝尝肉味了。
沈依依之前只知道山沟村穷,这要是让她来后山坳看看,就知道啥叫穷了。
人不说越穷越懒,越懒越穷。
这句话在后山坳最为明显,这里家家住的都是土窝棚,然后守着大山,几乎家家都没柴烧。
主要是没啥吃的,也不用煮饭炖菜,一把火就能煮熟一锅野菜糊糊,也烧不了多少柴。
然后久而久之,好似家家都没有多余的烧柴,也不觉得有啥不对。
所以家家屋里那叫一个冷啊,几乎比外面也强不了多少。
在后山坳,还有一个特点,全屯子一个冬天你在外面很少能看见有孩子在外面跑,偶尔跑出来一个,瞬间又得跑回去,为啥,因为身上没有棉衣穿,冻的呗。
这里的大人孩子,哪有不穿补丁衣裳的,还棉衣棉裤,哪弄棉花去。
别说棉衣棉裤,没棉被的人家都有,一大家子,就那么两条薄薄的棉被,那不跟没棉被差不多。
像车老板李大叔家条件还算不错的,有三条棉被,两口子扯一条,俩闺女扯一条,俩儿子扯一条,不够盖,身上脱下来的衣裳,压在上面,年年冬天都这样过,大家都这样过,慢慢就养成习惯了,甚至有的人家还不觉得这样日子有多难熬。
第769章 撑死胆大的
能熬过冬天,春天一来就好了,到时屋里也不冷了,也有野菜吃了,日子也就有盼头了。
春天,是这里的村民最盼望的日子,也是最幸福的日子。
后山坳附近有三个屯子,三个屯子情况都差不多,之前赵大队长虽然觉得日子难过,可一看大家都这样,到是也不觉得有啥。
不过自从看见沈依依,又在沈秘书家吃了一顿饭,赵大队长的想法就有点多了。
都是农村的,山沟村离他们这也就三十几里地,咋人家那姑娘就能穿上棉衣棉裤,吃的也水灵灵的。
然后再瞅瞅自家老闺女,还有那几个孙子孙女,一个个头发枯黄,面色也黄,再加上穿的衣裳也都是自家织的土布,连点颜色都没有。
赵大队长现在咋瞅自家这几个孩子,都觉得有点像山里那些个小毛猴儿。
孩子们命不好,摊上他这个没用的爷爷,也不能给孩子们搞来大肉吃。
沈依依给赵大队长拿肉的时候,他还急头白脸说啥都不拿着,那会儿他是真不想要,为啥,因为不好意思呗。
可这会儿瞅着几个孩子吃的甜嘴麻舌的样子,赵大队长又庆幸自己多亏还是拿着了。
“是爷没用,过年都没能让你们吃上肉,是不是馋肉了?”赵大队长摸着小孙子的脑袋,孩子分的那块肉,舍不得一口吞下去,就在那一小口一小口的舔着吃。
“爷,我不馋。给你吃。”小孙子懂事的抬起脸,笑眯眯的就想把他那块肉往自己爷爷嘴里塞。
“狗蛋吃,爷在城里吃了,而且还没少吃哩。”他真没说假话,他的确没少吃,想少吃也不中啊,那丫头还整了一副公筷,不停的给他和李老板夹菜。
这话说起来都让人笑话,他这活了五十几年,今天在沈秘书家吃的那顿饭,是他吃过最好的一顿,也是最饱的一顿。
吃过晚饭,赵大队长就和几个儿子商量,“我今天听沈家丫头的意思,他们自从和蔬菜供应站合作之后,日子才好过一点,那丫头说了,咱们后山坳如果有闲地种蔬菜,她就能帮咱们换一些粮食。”
“咱们哪有闲地啊,现在有一块地,都得让你种上粮食,就这样还不够上交的哩。”赵家老大说道。
赵老二突然一拍大腿,想起来一件事,“爸,我和老三去年不是在山里偷偷开出一块地,那块地隐蔽性好,种粮食还怕山鸡野鸟祸害,正好,用来种菜中不?”
实际赵大队长也想起那块地了。
村里在册的土地上面有规定,必须都得用来种粮食,而且年年征收粮食,也都是按着现有的面积征收。
要不沈依依也不会和赵大队长说这事,今年六九农场那些在册的土地,也得用来种粮食,这样他们泡菜厂需要大量的白菜萝卜大蒜生姜辣椒肯定会供应不上,实际现在就已经供应不上了,要不是孙巧一直硬撑着,可哪联系同行,逼着人家,想要泡菜,就必须拿原材料来换,不然他们泡菜厂早开不下去了。
第770章 老天爷的亲闺女
想到孩子们吃肉时那副可怜样儿,赵大队长点点头,“中,等过几天,你们哥三,再叫上你李叔和他家大小子,再让你李叔找几个靠得住的,在开出一块地,然后都用来种菜。”
说完这段,赵大队长又想起一件事,“沈家丫头还说一个事,她说等开春的时候,野菜他们也要,而且越多越好。”
后山坳这别的不多,就野菜多。
他们这山多,土地比山沟村还要少,可人口却比山沟村多出好几十户。
所以就算野菜不少,年年也不够村民挖的,现在粮食不够吃,大家都快以野菜为主了。
要是沈家丫头说的真准,真能用野菜换粮食,那谁还吃野菜,到时就让大家多多的挖野菜,然后都别吃,都给沈家丫头送去。
人与人之间,还真是缘份,年前沈依依帮了赵大队长一把,今天赵大队长又帮了沈依依。
也是出于对赵大队长的信任,沈依依又给了后山坳希望,未来后山坳在山里偷偷开地种菜,自然也能给沈依依带来好处。
所以说,做人别太周秀云,更不能周成业,咋样,像他们那种人,就得这样对他们,让他们有口也说不清。
听说周成业在里面还试图抹黑顾东和顾南,就说他们俩是他和周秀云生的,不过周成业没有想到,周秀云那边改口了。
周秀云不傻,周成业这次这个大跟头肯定是栽了,她再和他站在一起,坑自己闺女儿子,那以后谁给她养老。
顾南山肯定是不能再要她了,这次的事又没有她啥事,说不定她表现好点,沈三柱就能把她给放出去。
周秀云关在里面这几天,净想美事了,她还指望出去那天,顾东和顾南给她养老哩,自然不能再和周成业站在一起。
这年月这种案子是最好定罪的,再加上这俩人成份还不好,所以很快公家那边就有了消息,周成业几项罪名加在一起,又赶上严打,最终被判了二十年。
等周秀云,因为表现还不错,从轻判罚,被判了五年刑。
沈依依听到这个消息,半天没合上嘴,她是不是做的有点太过了?先是把人揍了一顿,这又……
“小姑娘,心软了?”沈三柱看出妹妹的心思,安慰道:“周成业那种人,让他在外面继续晃下去,早晚得闹出大乱子,要我说,判他二十年我都觉得有点少了。”
这件事她三哥肯定插手了,沈依依冲三哥竖了竖大姆指,“算你狠。”
终于又拔出一颗定时炸弹,周秀云和周成业,正如她三哥说的那样,让那俩人在外面晃荡,迟早是个事。
她这人实际一点都不迷信,不过自从自己稀里糊涂来到这个世界,变成了十岁的沈依依,她偶尔也会神神叨叨的。
就比如过了年发生的这几件事,先是老沈家一家子突然一下都没了,接着周秀云和周成业也把自己给作进去了。
不会她真是老天爷的亲闺女吧?
有人,不对,是有神仙一直在暗处保护她,看谁欺负她,就替她都收拾了。
哎妈呀,这辈份一下整这么猛,那啥,她还有点不适应哩。
第771章 太穷了
转眼到了阳历四月份,也到了农民日子最好过的季节。
实际早半个月前,像小根蒜,婆婆丁,荠菜,柳蒿芽这类野菜就已经漫山遍野都是了。
只不过大家吃了一个冬天的干野菜,这好不容易看见鲜嫩的野菜了,都先可着劲的自己造了个饱。
沈家丫头那边他们还没最后敲定,也不知她说可以帮他们用野菜换粮食那话还算不算。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赵大队长也不好阻拦大家,所以眼看大家一筐筐的往家里背野菜,老头这下可有点急了。
这几天地种的都差不多了,赵大队长才和李大叔去了一趟六九农场,和沈依依最好敲定准了,才回来组织大家挖野菜。
这是沈依依第一次走进了后山坳,实话说,当瞧见那些裹着破衣裳的小孩儿,一个个都瘦的皮包骨的样子,心里还真挺不好受的。
她空间里的粮食只增不减,实际她完全可以让大家吃饱,可却不能把粮食拿出来,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沈依依这次是让陈壮陪她来的,而且还是赶着马车来的。
她给了赵大队长两天时间,让他组织人不但要挖野菜,还要把挖回来的野菜都收拾干净,不过不用洗,只需摘干净就中。
不确定这两天能挖多少,她只把事先存放在三哥家仓房里的一千斤苞米面拉来了。
谁会傻的用粮食换野菜,后山坳的老百姓直到这一刻,才信了大队长的话。
一斤换三斤,实际沈依依开始和赵大队长说的是一斤苞米换三斤野菜,可她这次拉来的是苞米面,赵大队长以为她会多要一些野菜。
没想到还是一斤换三斤,这下大家更高兴了。
“咱们第一次合作,以后可能就不是苞米面了,不过我保证,绝对是纯粮食,带壳的,带苞米瓤子的那不能算。”
“中,咋的都中,我们没挑。”赵大队长这样说,大家也都跟着喊。
还不错,后山坳村居然还有那种称重的大秤,大家忙忙乎乎先称好苞米面,然后又开始称重野菜。
拉来一千斤苞米面,就得拉走三千斤野菜,离和赵大队长敲定才过去两天时间,沈依依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觉得就算他们拿不出三千斤野菜,她也把粮食都留下来。
可等大家把一筐筐野菜都拿来,她才知道这些淳朴的人因为她的许诺,有多拼。
整整忙了一上午,野菜都称完重,还超出了二百多斤。
赵大队长主动说,那二百多斤就算送的,不要粮食,那沈依依哪能干。
小背篓背来干啥的,不就是方便她随时往出变东西的。
沈依依这次给大家拿出来的是一袋袋白糖,不多,每袋半斤,她事先问过赵大队长这里有多户,就做了这样的准备,她说:“大家给我的二百多斤野菜我收下了,所以我给大家拿来的礼物,你们也得都收下。”
这可是白糖,比红糖都贵哩,就是红糖,他们也买不起啊。
可沈小姑娘居然给他们每户拿来一袋白糖?
第772章 不一样的村子
大家伙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里甚至有很多人,以前都没见过白糖啥样,听见议论声,都忍不住前挤,想看看传说中可甜可甜的白糖啥样。
后山坳也有知青,这几个知青自然是见过白糖的,而且还知道这东西有多难搞到,这可是要糖票的。
四五个知青这会儿都变成了讲解员,给大家说,城里每月一户白糖供应量才二两,有时赶上过年过节,大家平时都攒着,都赶在这时候买,你就是拿着糖票也买不着白糖的时候都有。
听这几个城里娃娃一说,大家伙对沈依依送的这份大礼更感激了。
几个比较明事理的中年妇女都赶紧挤到前面,拉着沈依依,都抢着往自家拉。
“这也中午了,沈小姑娘去我家吃饭吧,等下婶子给你贴饼子吃。”
“去我家,去我家,我给你杀鸡,我把我家的老母鸡给你杀了,炖点蘑菇,可好吃哩。”
“还是去我家吧,我家还有点大白面,我给你烙饼吃。”
瞅瞅,多朴实的人,她就给大家拿了一点白糖,瞅瞅把这些老百姓给感动的。
沈依依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忙道:“我第一次来,已经答应赵大娘了,这样,以后的,你们几家我都会去的。”
几个妇女一听沈依依这样说,也能理解,贵人是赵大队长给请回来的,第一顿饭当然要在他家吃。
“那第二顿饭一定要去我家吃。”
“那我家就排第三号。”
“我家第四号。”
见沈依依都答应了,几位婶子大娘才兴高采烈的离开。
赵大队长老伴早在大家邀请前,就领着几个儿媳妇回去准备饭了。
沈依依是真没想到大家会这样热情,实际她是不愿意吃别人家饭的,不过这一刻,她还是决定了,以后后山坳每一家的饭菜,她都要尝尝,当然,挨家挨户去吃饭肯定只是借口,主要是她想借机,给大家拿点东西。
这里真的太穷了,比山沟村不知道还要穷上多少倍。
称完重,算好数量,沈依依又帮着赵大队长,当时就给大家把粮食分下去了。
虽然不多,一户十斤都没分上,可大家抱着那八斤苞米面,还有那一袋糖,那喜悦的样子,就好似抱着啥金贵东西似的。
沈依依已经听见好几个人在说,今天中午终于能吃一顿糊糊了,而且是不掺野菜的,纯苞米面糊糊。
小孩子们也都围在沈依依身边,后来还是大人喊他们赶紧回去做饭吃饭,然后好去挖野菜,这才都散开。
这个村给她的感觉,比山沟村那个只有几十户的小村还要团结。
原有的山沟村开始只有几户老猎户住在这,后来外来户多了,等于是外来户凑的这么一个村子。
估计这也是山沟村村民不团结的主要一个原因,大家没有族亲,都是外来的,肯定没法和这里比。
山沟村没看姓啥的都有,可这里就不同了,这里她刚刚看了一眼赵大队长那个账本,发现姓赵的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还有姓李的也不少,另一个大姓是杨姓,剩下零零散散的姓氏还真不多。
第773章 未来都能用来赚钱
赵大队长家今天中午终于把沈依依给的那块腊肉拿出来了,切了一小盘,炒了一个醋溜白菜。
赶上这时候小鸡都下蛋了,他们家那两只老母鸡这几天一天两个蛋,还挺给力,又炒了一盘韭菜鸡蛋。
这可就是两个荤菜了,然后又炒了一个土豆丝,一个酸笋炒蘑菇。
在后山坳,就这四个菜,那绝对是用来招待上宾的。
知道婆娘会办事,赵大队长事先就没叮嘱,这一看,满意的点点头,“家里也没啥招待的,依依,陈同志,别嫌弃,赶紧坐下吃饭。”
她选择来赵大队长家吃饭,就是想看看这家人啥样,这一看,沈依依对这家人还真挺满意。
一大家子十七口,而且三个儿子都没分出去,还有一个老来女,这还有十来个小孩子,还能相处的这么融洽,可见这家的家风绝对是不错的。
沈依依答应一声,不过在上桌前,却像变戏法似的,从挎包里又掏出两瓶麦乳精,两包奶粉。
背篓都用来装白糖了,她刻意又背了一个大挎包,就是这样打算的,而且事先就把东西都装好了,真不是现变出来的。
“赵大伯,大娘,我看你家几个小孙子小孙女都不大,这东西给孩子们喝,可营养了。”
“我知道可营养了,可这得多少钱啊,依依,这可不中啊,不中,我们可不能再拿你东西了。”
赵大队长两口子都赶紧摆手,几个儿子媳妇一听这东西小孩子喝好,虽然很想要,可也都很懂事的觉得不能让公公欠人情,也都跟着说不用了。
沈依依拿出东西时,就在观察大家的表情,这一刻,她不但看到了赵大队长老两口不是贪心的,那三对小夫妻,她也都看清楚了,眼睛里居然都没有贪念。
她是经历了老沈家那一家子,还有蒋小琴一家,包括李老栓和王桂兰,感觉在山沟村就没有几个不贪心的。
好吧,大家都是外来的,都养成了自顾自的习惯,她不该这样说她爸领导了十几年的村子。
“我这就是给孩子们买的,我听赵大伯说过家里孙子孙女多,你说你们要是不收,那我这饭都不好意思吃了。”
沈依依这样一说,赵大队长才点点头,让婆娘把东西收下。
这顿饭沈依依吃的还不错,赵大队长家里干净,做的菜虽然能吃出来没放啥油,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尤其这道酸笋炒蘑菇,实际这要是炒肉,肯定更好吃。
赵大娘也看出沈依依爱吃这道酸笋,走时让大儿媳连坛子都给她抱来了。
沈依依也没客气,真就把坛子都给人搬走了,正好背篓空着,不装点啥回去,赵家人还总觉得过意不去。
怕坛子打碎,白瞎那老些酸笋了。
沈依依把坛子往背篓里一放,路上赶紧收进空间里。
她敢保证,就这一坛子酸笋,她要是放在兑换那个模块里,用来换粮食,最少能换五十斤大米。
这里缺粮食,后世缺稀罕东西,所以别看大米几块钱一斤,五十斤要一百多块钱,可架不住酸笋这东西更贵。
第774章 酸笋炒肉
晚上沈依依就给家里人炒了一个酸笋炒肉,把一家人给香的,尤其刘兰香那个孕妇,足足多吃了一大碗饭。
酸儿辣女,老二媳妇这胎肯定是个带把的。
沈老娘看在眼里,心里似是有了数,对刘兰香也有了点笑模样,还把那碗酸笋往她跟前推了推。
年前,老刘家一家都来了,胡翠芬和刘明利口口声声说是带着一家人来看闺女的,却在他们家大吃大喝后,提出来要借粮食。
来看闺女都空着手来,吃喝一顿造了他们家多少粮食,走时还想拿一些走。
沈老娘当然不干了,把胡翠芬一通损,然后那婆娘居然撒起了泼,还说要把刘兰香领回去。
这时如果刘兰香能硬气点,把她娘家人都赶走,事后沈依依肯定会劝说沈老娘,哪怕沈老娘不答应,她也会偷摸让她二哥去给老刘家送一些粮食去。
可她二嫂太不争气了,你说你都嫁人了,孩子都生了,能是你妈说领回去就领回去的。
更可和她二嫂现在肚子里还怀着孩子,胡翠芬敢那样说话,不就是想拿沈老娘一把。
当时沈依依急的不行,可刘兰香就是低着个脑袋,就是一言不发。
而且在她两个嫂子拉着她要走的时候,她居然还跟着迈了几步。
这可把沈老娘给气坏了,你妈说要把你领回去,你不但不出个声,还跟着娘家人往外走。
对于这种胳膊肘往外拐的儿媳妇,沈老娘是不会惯着的,你不是想走吗,那就走吧,不然我们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沈老娘这样说,才把那家人给吓住,刘兰香那两个嫂子也不拉着小姑子往外走了。
就因为这件事,沈老娘已经很长时间都不跟刘兰香说话了,婆媳俩之前好不容易把关系处好,这下又完了。
她二嫂当时的做法,明显是向着娘家人,可她怀着孩子,沈老娘又不能真让她滚回娘家去,最后她爸出面,只能给那家人拿了五十斤粮食,这才把那些贪婪的人打发走。
这段时间沈依依这个好小姑从中可没少给这婆媳二人调解,今日见她妈给她二嫂笑脸了,沈依依也很高兴。
“妈,我和赵大娘学了腌制酸笋的方法,等明天咱们也进山挖点笋子去,咱们也腌点中不?”
“那咋不中,到时也给你三艘送点去,我估摸她肯定也能爱吃。”
有了刘兰香这样的对比,沈老娘现在越发的喜欢顾南那种知书达理的好儿媳。
当初周秀云还少来闹了,瞅瞅人顾南是咋做的,那真是就把她当妈,对周秀云连看都不看。
想到这,再看刘兰香,就又不顺眼了。
沈老娘狠狠的瞪了刘兰香一眼,心说等你这胎生出来,要还是个丫头,不用你娘家人领你回去,我也把你赶回去。
刘兰香被婆婆瞪的直发毛,白着脸,赶紧放下筷子。
娘家人来拿走那老些粮食,当时她就说可以从她嘴里省,以后自己可以少吃点。
为此这段时间刘兰香一直都不敢多吃,就连过年的好菜,都只是吃几口,就不敢伸筷子了。
第775章 就差一步
今天小姑子做的酸笋炒肉太好吃了,她这次怀孕又特别喜欢吃酸的,就忘了这事。
刘兰香被沈老娘瞪了一眼后,也想起这件事了,赶紧撂下筷子。
自打老刘家来闹过后,他们家饭桌上的气压就一直低着,大家都快养成食不言了。
她是觉得今天沈老娘的心情还行,就挑头说了几句,想活跃活跃气氛,这又咋了?咋又瞪上她二嫂了?
沈依依仔细回想了一下她们上一句唠到哪了?好像说到要给她三嫂也送点酸笋去?
沈依依很聪明,一下就猜透沈老娘的心思了,可咋能这样对比,她三嫂读了那么年的书,她二嫂连小学都没上过,那理解能力能一样吗。
她妈之前就瞧不上二嫂,后来没了大嫂对比,婆媳关系在山上这一年刚刚有所好转。
要说这胡翠芬也是,你说你来借粮食就说借粮食的,啥后悔把闺女嫁给他们家了,还要把闺女领回去,这话能是随便说的吗。
唉,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她一个连婆家大门都还没摸过的人,真是跟这婆媳俩掉不起头发了。
沈依依赶紧脚底板抹油先溜了,留下孙冬花和王招娣默默的看了一眼,妯娌俩你一句,她一句,总算是把沈老娘的思绪又拉回来了。
这边沈依依回到自己屋里,就往炕上一躺,之前顾祖墨给她打造的那张床,因为冬天实在太冷了,她就让二哥给拆出去了,然后她大哥二哥又给她砌了一铺小火炕。
一晃顾祖墨都走大半年了,也不知这人这会在忙啥呢?这连个信都通不了,他家里发生的事也不知他知道不?
还有文爷爷被袭那件事,也总让她放心不下。
关于自己对陈家旺的怀疑,她和方明透漏过,这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听方明说起过查到的结果。
没有结果肯定就是最好的结果,要不然真查出陈家旺有问题,那可就太让人失望了。
沈依依骨碌一下从炕上爬起来,顺手抄起小背篓,出门就往文博远家的方向走去。
远在大山里的顾祖墨,此刻穿着一件白大褂,正在实验台前忙碌着。
他都已经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十四天了。
这些天都是吴美丽在给这个小师弟送饭吃,偶尔吴美丽走不开的时候,宋建才会跑一趟。
今天宋建一进来,就看自家的小师弟正一只手放在另一只胳膊上,而另一只胳膊,此刻正抬着,用手托着腮,咋说呢,就小师弟这帅帅的造型,反正他是第一次见。
“小墨,遇见难题了?要不要说来看看,说不定师兄还能帮帮你。”
“不需要。”毫无温度,硬邦邦的三个字抛过来后,人家又补了一句,“别打扰我。”
宋建看着手里的饭盒,气的直咬牙,他好歹也是个工程师,如今沦落到给人送饭的地步,还被人给嫌弃了。
“饭给你放桌上了,你师姐让我看着你吃完再走,不然你以为我愿意在你这待着。”
差一步,他就差一步,好像就能和小丫头联系上了。
第776章 对未来的打算
可这时却不知卡在哪了,这都七八个月没有小丫头的消息了,也不知那丫头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给忘了?
顾祖墨打开饭盒,快速吃完饭盒里的饭,就把宋建给轰出去了。
他这项研究必须只能他自己知道,谁都不能参与,谁都不可以知道。
他一定能做到,他肯定能做到和小丫头通上信件,传递东西,他好像都已经摸着她那个空间的轴心了。
开始顾祖墨只是利用自己休假期间,每周有那么一两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
这两个月也不知是遇到问题了,还是研究有进度了,他居然一进去就是七八天,这次更是十几天了还不出来。
一向对自己的爱徒很有信心的吴老都有些坐不住了,“又不是铁打的,总这样不眠不休的可不行。美兰,等下把上面给我那两罐麦乳精给你小师弟送去,督促他每天喝一杯。”
“知道了。”吴美丽吐吐舌头,拉着气哼哼的宋建出来,又往里指了指,“看见了吧,不是我太拿小墨当回事,是老头,天天让我给小墨做肉吃,这又要送麦乳精,我现在是眼瞅着小墨又比你又高了一大截,还不敢把这些好吃的给你。”
“只要你不嫌弃我矮就中。”
“我当然不嫌弃你,我自己也才一米六。”
“你一米六,我一米七六,咱俩这身高正相配。”
“就是,你这样的最好了,搁哪都放心,像小墨那样又高又帅的,将来谁敢嫁给他。”
宋建:“……”这嗑没个唠了,他还以为对象在夸自己,原来人家找他是为了放心。
两个都老大不小,被事业耽误婚姻的人,忙中偷闲,就这样聊几句,就算是处对象了。
谁说的,人家偶尔也会拉拉小手,不过那得赶上休假的时候,躲在屋里干的事,否则让人看见,够他们俩脸红一个月了。
所以顾祖墨就很瞧不上他这个师兄,胆子太小了,就他那也叫处对象,都不如他和沈小猫……
脑子里每天都有只猫在喵喵叫的人,赶紧又投入到工作中,很快,他很快就会和沈小猫联系上了。
和顾祖墨的深情比起来,沈依依就有点大条了。
主要是她太忙了,人家现在不但要管着好几个村收购野菜的事,抽空还得学习哩,不然下半年上不了初中,耽误高考咋整。
七八年恢复高考,还有足足八年时间,实际她就算再晚个一年两年上初中也来得急参加高考。
这不是某人也有点心没底吗,不得多留出两年,多学学。
她都已经计划好了,再有八年恢复高考,那时她虚岁二十,正好可以再体验一把高考,而且这次她绝对有信心,肯定能比上次考的好。
她再也不考农业大学了,这一次,她想考经济方面的学校,这样等她成为首富那天,嗯,履历上也好看不是。
做人一定要有梦想,更何况她对未来哪一年发生的事都了如指掌,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打造出一个首富貌似也不是不可能。
除非,未来那个世界并不是她曾经生活过那个世界,那未来会怎样,就不好说了。
第777章 又来人了
现在附近几个村都在为泡菜厂提供野菜,加上后山坳那里的提供更多,这样终于缓解了泡菜厂缺菜的事。
有了这笔收入,几个村的人终于都能吃上饱饭了,不过考虑到冬天没野菜的时候,就没啥换粮食了,会过日子的,都尽可能省着点吃,细水长流吗,省下来的粮食就可以好好过一个冬天了。
大家不知道的是,实际就算孙巧,也没那么大的本事,每次都能给大家搞来粮食。
还不是沈依依,只要孙巧给结算的是现钱,她就会偷偷把钱留下来,然后按着钱数,再给大家换成粮食。
实际这也是很伤脑筋的,因为她得按着菜站结算的钱数,先去调查好粮食的价格,在核算每个村该分多少,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反正第一次核算的时候,差点没把她给累死。
好在她后来想起了用计算器,不然准确到分角都不能差,就是专职会计算这样的账,也得喊累。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又过去两个月,这期间因为没人来找麻烦,也没发生啥大事,每到一处看见的也都是笑脸,恍惚间,她差点忘了自己还生活在严峻的形势下。
一晃孩子们又要放暑假了,这也意味着她很快就要去镇上上学了。
她三嫂这两天就要生了,一早沈依依背着沈老娘给三儿媳攒的五十个鸡蛋,正要下山,迎面正好和刚进村的几个人碰上。
走在前面的赵航他们都已经很熟悉了,这小子现在可愿意往他们这跑了,只要公社那边有点啥事,来送信的人保准是他。
“沈依依,你要下山啊?”赵航一看见沈依依,就很高兴的和她打招呼。
“哦,是,我要去我三哥家。”沈依依边说边注意打量那几个人,她听她爸说过,这几天要来农场的人就要到了,估摸就是这几个人。
“这是来你们农场的几个知青,冯玉霞同志,林兰英同志,江大山同志。”见沈依依一直盯着几个人,赵恒很热情的给他们做了介绍:“这位就是你们刚刚打听的那位沈依依同志。”
她们打听她干啥?
沈依依这边刚想到这,那两位姑娘已经兴高采烈的走了过来,并同时向她伸出了手,“沈依依同志你好,我们可是人还没到,就听说了你的事迹。”
沈依依:“……”那啥,我也想低调,可实力实在是不允许,那能咋办。
“你做的泡菜可真好吃,沈依依同志,我能进泡菜厂干活吗?”
“还有我,我也想去泡菜厂干活,沈依依同志,你就让我们俩都去可以不?”
果然,她就知道她的事迹肯定和泡菜有关。
沈依依抽回被两位姑娘拉住的手,笑着回道:“泡菜厂现在缺不缺人,我真不知情,这个你们得去问问泡菜厂的负责人,我实际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个干活的。”
“哎呀你就别谦虚了,我来之前都打听好了,泡菜厂那边,你说话最好使。”
两个姑娘一胖一瘦,刚刚说话的小姑娘是赵航后给她介绍的那位叫林兰英的。
第778章 好奇问问
小姑娘看着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胖胖的,肤色也很白,一看就是家里日子过的还不错。
冯玉霞见沈依依皱起了眉头,忙拉了一下林兰英,“算了兰英,沈依依同志好似着急要走,咱们的事,以后再说吧。”
嗯,这个是个会看眼色的,沈依依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转身走了。
两个小姑娘都看不出啥,那个江大山她没细打量,只注意那人穿的还不错,一身眼下最时尚的绿色套装,脚上的鞋貌似也是军用胶鞋,还有他背的那个军挎,也不是市面上卖的那种冒牌货。
也就是说,那人家里一定有在部队工作的,貌似职位还不能太低,不然这时可不似后世,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整这么一身衣服穿。
那两个女知青拉着她也就耽搁两分钟,江大山就一副很是不耐烦的样子,抖着腿,撇着嘴,和电影里演的那些大院子弟一模一样的。
通过江大山这一系列的表现,这几个人,沈依依第一个排除的人就是他。
至于冯玉霞和林兰英,好似那个小胖子林兰英更为单纯一些,而且她已经听出来了,她极力要进泡菜厂干活,绝对是为了吃。
除了这三个知青,另外还有四个人,两男两女,听她爸之前说过,好像那两对都是夫妻关系。
刚刚赵航故意忽略那四个人不给她介绍,肯定是那四个人的成分不好,来到他们这也是接受改造的,地位肯定一来就低人一等。
赵航没介绍,她就不好盯着那几个人瞧。
只能是在碰见的时候,注意看了几眼,第一感觉是,那两对夫妻貌似都很年轻,最起码和之前上山的那些老人家比起来,这两对夫妻的年纪应该都不会超过四十岁,甚至要更年轻一些。
这些人里,不知有没有张老头那伙的?
这几个月过的太平静了,老孙家那姐俩回来待两天就走了,也没见来山上找她四嫂,之后也没什么可疑的人出现,她都快把那件事给忘了。
还有文爷爷那边,近几个月也很消停,也不知是对方发现文爷爷身边有人保护,自动退缩了?还是在等待机会?
沈依依一边想一边往山下走,刚走出没多远,陈壮就蹬蹬蹬追了上来。
“你进城怎么没去通知我。”陈壮似是跑的挺急,说话也有点急。
“我就是进个城,这时大地里都是人,我不觉得会有啥危险,再说你不得挣工分,等过几天挂锄没啥事了,我去哪都叫上你们。”
主要是她这次进城,一半天不回来,就没想叫上陈家兄妹。
“我们父子三人来这里,就是来保护你们的,我们不是来挣工分的。”
沈依依:遇上这个认死理的,她还能说啥,只能说:“好吧。我知道了,以后我去哪都叫上你们。”
这么久了,她一直想问,又怕他们这行有这行的规矩,不能随便泄露。
今天沈依依实在有些忍不住了,她太好奇了,就试探着问道:“那个,你们爷三,怎么都这么听顾祖墨的?”
第779章 要生了
最开始她以为陈家父子是那种地方派来的,可又觉得有些不太可能,一是陈湘那人,太爱计较,有些不太像从那种地方出来的。
不都说从那种地方出来的人,都是受过特训的,就比如她去送顾祖墨那天,在火车站看见那三个人,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与众不同,绝对都是钢筋剔骨的硬汉。
实际方明还有点像从那种地方出来的,陈家爷三?有些像古代大户人家里的护院。
沈依依这样的问话,陈壮自然不会回答。
实际沈依依也没指望他回答,这时路上又碰见几个老乡,大家一聊起来,沈依依早忘了自己刚刚问的话。
今天他们运气还不错,刚走到公路上,车就来了。
知道三嫂前几天就休产假了,再加上今天又是星期天,所以沈依依下车直奔三哥家。
张奶奶正坐在自家大门外和几个老太太唠嗑,见沈依依来了,赶紧挥舞着手喊道:“依依,你三哥三嫂刚刚去医院了,好像你三嫂要生了,你快点追,说不定能追上。”
“啊,好,谢谢你张奶奶。”一听三嫂要生了,沈依依突然就有些紧张起来,这时候生孩子可是说要命就要命的,沈依依赶紧把大门钥匙塞给陈壮,“你进去把鸡蛋放下,就过来找我们,我先去追我三哥。”
再着急也不差这一会儿吧,就开个大门,放下鸡蛋的功夫。
陈壮无奈的瞅着沈依依一眨眼就跑出了胡同,他这边也赶紧打开大门,把装鸡蛋的筐拎进去。
沈依依一路跑,一路看,还真以为能追上三哥三嫂,可等她都跑到医院大门口了,才想起三哥可能是骑着自行车来的,那她咋追的上。
傻啦吧唧的,两条腿累死她也跑不过自行车,活该她被即将要出生的小侄子见笑。
沈依依进来就打听妇产科在哪,她三哥有个同事的媳妇是这里妇产科的大夫,听三哥说,他早打过招呼了。
所以沈依依这会儿也冷静下来了,也能平静的打听事了,然后很快就找到了她三嫂住的那间病房。
不大的一间病房,里面挤挤插插居然放了四张床位,再加上每张床都有陪护的家属,屋里看着人还不少。
现在虽然是夏天,但这屋里都是生孩子的,开窗是不能打开的,所以这味儿……
沈依依一进来,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沈三柱正和同事爱人说话,见小妹来了,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这里都是生孩子的女同志,陪床的也都是女的,他一个大老爷们站在这,别人不方便,他也不得劲儿。
沈依依见三哥满脸是汗,身上的白衬衫都被汗湿透了,还以为他这是一路蹬车蹬的。
“三嫂,先让我三哥出去凉快一会,等下再让他进来中不?”沈依依这样说,也是看顾南现在的状态还行,没有像隔壁床那位,爹啊妈啊的叫唤。
之前顾南就想让沈三柱出去待一会,这屋里不让开窗户,闷热的厉害,他待在这肯定不舒服。
第780章 超级漂亮的小孩儿
正好小姑子来了,不然她还赶不走他,顾南推了推沈三柱,“三柱,你出去吧,我这里有小妹就中。”
有小妹在,沈三柱才敢答应,“行,那我先出去,不过我不走远,就在外面,依依,你三嫂有事赶紧叫我,或是叫你冯嫂子。”
那位女大夫还没出去,沈三柱这时又给她们做了介绍,原来三哥说的同事媳妇,就是冯奇的媳妇。
“苏娟同志,这是我家小妹,你叫她依依就行。”
“这就是你家小妹啊,那我得和小妹说声谢谢,我家可没少吃你做的泡菜。”苏娟也是个爽快人,嘻嘻哈哈几句话,大家就没有了陌生感。
没少吃那还不是因为冯奇的脸皮够厚,几乎每隔几天,就找她三哥要一次,还总是能找到理由。
后来沈依依也养成习惯了,几乎每次给三哥家拿泡菜,都要准备好几份。
赵镇长家一份,刘喜发家一份,嗯,还有就是冯奇那份。
沈秘书和自家男人关系处的好,身为冯奇的媳妇,苏娟已经尽全力了,也才给顾南安排这么个房间。
据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房间了。
想想后世那些大医院,那大楼,那环境……嗯,她还是别想了,后世再好,她也回不去了。
沈依依到这的时候是上午,她三嫂晚上才被推进产房,这期间听着别的产妇嗷嗷大喊着疼疼疼,有的对自家男人又掐又骂的,沈依依是真有点佩服她这位三嫂了。
人家不但一声不吭,就紧咬牙关挺着,因为大夫有要求,产妇别一直躺着,偶尔走出病房溜达的时候,人她三嫂还能抽空关心她三哥饿不饿,热不热,要不要歇一会啥的。
这一对比,她觉得那几个产妇的丈夫,看她三哥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她三哥三嫂感情好,之前她就知道,这次更见识了。
这俩人每天都跟在谈恋爱似的,就是在他们家,当着全家人的面,俩人那眼神一碰上,也都冒着粉红色的小泡泡。
真幸运这俩人没被拆开,这才是嫁给爱情的婚姻,任何时候,考虑的都是对方的感受。
当然,她三哥对她三嫂那也是没的说,瞅瞅,她三嫂进去产房后,她三哥就一直站在门口陪着,然后还,嗯,掉起了眼泪儿。
哈哈,这件事她说啥都不能告诉沈老娘,否则她三哥非挨骂不可。
终于伴随着哇的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他们家这一代终于又多了一个男孩儿。
苏娟事先还准备了一个秤,事后听说就是那种卖东西用的秤,就是有秤砣那种盘秤,沈依依都有点后怕,这要是把孩子掉出来咋整,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
小家伙六斤二两,不太大,在这种根本就不谈营养的时代,也绝对不算小了。
孩子一抱出来,就睁着眼睛,那大眼睛,大双眼皮,那黑黑的头发……
就连负责给顾南接生的老大夫都说她接生过这么多孩子,从未见过长得这么好看的孩子。
当姑姑的一听这话,顿觉与有荣焉,嗯,那啥,我们家基因好,这都是预料之中的。
第781章 她是好姑姑
不过一想到那间病房,沈依依就有些笑不出来了,她可舍不得把自家的宝贝蛋子抱去那种屋子,太闷了,而且那么多人。
也不知那么热的屋子,会不会滋生病菌,会不会有传染病啥的?
就算这些都没有,那嘈杂声,会不会吓到她家宝贝小侄子啊?
一瞅三哥还在那一心惦记着三嫂,沈依依也不管了,拜托苏娟先帮忙照看一下孩子,她得趁三嫂还没出来前,尽可能改变一下现状。
这时的医院没有大楼她到也能理解,可一个镇子就这一家医院有妇产科,还就那么几间病房,这不是坑人吗。
据说四个人一个病房都是条件好的,还有一间屋子六七张床的,苏娟说她们这还有一铺大火炕那种病房,如果人实在多的时候,就会被分配去那种病房。
我滴个娘呦,等她有钱那天,先捐钱给清河镇盖一个大医院,到时先给妇产科来一整层,这女人生孩子多不容易,咋能这样不受重视。
实际沈依依都想把孩子抱回去了,如果大夫同意,就让她三哥去单位求车,身为镇长大秘书,这点事还办不到咋能行。
镇政府就一台吉普车,事实沈依依这个想法,还真有点难为沈三柱了。
不过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儿,沈三柱还是咬咬牙答应了,然后哥俩就去问大夫,得到的结果当然是不行。
苏娟说那位老大夫说了,顾南虽然是顺产,生的时候也还算顺利,但现在出院还是不行,还是需要在医院留一晚,好好观察一下。
老大夫都这样说了,他们也不敢擅自出院,只能先回病房。
好在她早有准备,这一年又是买,又是换,东西都在空间里堆成小山了。
沈依依蹭蹭蹭跑回病房,就开始从背篓里往出掏东西,先铺上一条消过毒的新床单,再拿出一条暴晒过的毛巾被,一半荞麦皮,一半软绵绵的枕头是她通过空间换来的,听说这样的枕头产妇枕了,不但有助于睡眠,还不会落在头疼的毛病。
这要不是怕被人发现她这背篓太能装,她都想把医院的褥子也扔出去。
这还有孩子大人穿的衣裳,也都是新的,而且都已经洗过,经过紫外线暴晒过了。
医院的棉被,床单,枕头,沈依依都让护士收走了。
还有床头旁边那个小桌子,虽然不方便换新的,沈依依就拿块桌布给包上了,然后放上自家的新暖壶,新杯子,这要不是众目睽睽之下,她现在都想在这旁边放上一个大屏风,给三嫂和小宝宝单独隔出来一间屋子。
之前冬天夏天秋天出生的时候她没参与,这个小宝宝算他有福气,摊上她这么个小仙女姑姑。
瞅瞅,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她都能给小宝宝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小世界。
沈依依这边美滋滋的收拾,旁边那几家被她这一番操作,都给整蒙圈了,都瞪大了眼睛在那瞧着。
这年月能在医院生孩子,那都是讲究人家了,瞅这丫头这是连医院都嫌弃,那得是啥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