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
毕竟,等到丁零人与鲜卑人决出胜负,下一次的直接相遇就是交战了,根本没有什么提前实战的机会。
正当刘预与苏峻二人犯难的时候,一直在旁边护卫的桓温却是小心翼翼的开口了。
“陛下,卑职觉得有个地方,似乎可以!”
刘预一听,顿时就是来了兴致,连忙问道。
“哦,什么地方,快说。”
桓温轻轻一弯腰,用手指着西面说道,“陛下,难道忘了过了黄河,还有一股西贼吗?”
一听到‘西贼’的说法,刘预顿时就是恍然大悟。
所谓的西贼,自然就是指的盘踞在西北的西羌人。
这些人可谓是癞皮糖一般的恶心,经常就是在边境挑起事端,然后伺机抢掠汉人百姓,侵占华夏领土。
“对啊,西贼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练兵之地。”刘预有些高兴地说道。
“可是,西贼最近可挺老实的,并没有做什么敌意的事情啊。”苏峻却是在旁边说道。
刘预一听,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现在西贼挺老实的,倒不是他们良心大大的好,而是因为他们身为强盗集团,自然也是非常了解强盗集团的心理。
他们知道汉人边军强盗集团的凶残,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可怕了。
坚决不能让这些可怕的汉人,威胁到自己的安危。
所以,他们都觉得保持克制冲动,就是保了自己的平安。
“陛下,家父刚刚上任知秦州刺史,就派了大批商贩潜入西贼境内充当间谍,收获了不少的情报,如今的西贼盟主已经定下了隐约的计划,正是要打算进犯西北边关的城寨!”桓温说道。
自从桓温加入到刘预的锦衣亲兵后,他的父亲桓彝立刻受到了刘预的特殊拔擢。
从原本的一个郡守,瞬间连胜好几级别,成了秦州刺史这一封疆大吏。
这对于在地方官吏蹉跎了半辈子的桓彝来说,简直是比打了鸡血还要厉害。
桓彝为了大搞一番事业,大规模布局了一些间谍打探情报。
“这是真的情报吗?朕怎么不知道?”刘预有些疑惑。
“陛下,这些卑职家父探查到的,还没有来得及确认,故不敢轻易向陛下禀报。”桓温说道。
“嗯,这点小事儿,朕不怪你!”
刘预想了一下,然后继续关注主体领导的意思。
“那你说说,要是让锦衣新军渡河作战,能否取得全胜。”刘预问道。
历史上的发羌西羌人一向都是坚韧不拔著称,要是自己沦陷到了胶着战中,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陛下,现在锦衣亲军的优势极大,不论是步战,还是马战,甚至是攻城略地,都是已经在西羌人水平之上。”
“所以,卑职敢向陛下保证,一定可以横扫西贼!”
桓温的话,顿时就是让刘预心中涌起一阵尊重。
桓温的话信心满满。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参与操练,桓温对于自己所出的这一支‘黑枪’骑兵可是信心十足。
要是按照刘预的说法,应该是叫做火枪骑兵,但是桓温越多训练,越是觉得这一支骑兵应该叫做黑枪骑兵。
顾名思义,就是猥琐的打黑枪。
第976
刘预的这一支火枪骑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是火枪和长矛刀剑,至于什么骑兵常用的弓箭,基本只有少量的骑兵使用。
毕竟,弓箭的威力怎么可能与火枪想比。
“嗯,说的有道理,本王倒是觉得可行。”刘预说道。
西北的发羌人,多少年来一直威胁陇西益西地区,让原本富庶的地区陷入了连年的治安防御中。
这个时候,必须要好好巩固一下防守,顺带要向着这些蛮族反攻一些。
“陛下,既然要对付西贼,那派去多少兵马呢?”苏峻在旁边的问道。
“现在全军有三千人,北面的草原还算是安稳,辽东一带,暂时也不需要支援,不如就全去吧!”刘预说道。
如今刘预手中的新式军队基本上有三个部分,人数最多的纯新兵组成,由刘预亲自统领坐镇洛阳一地,由祖逖、赵昆等人代替自己统帅操练。
另外一个部分,则是刚刚在少年中招募的新军,也是由刘预亲自挂名统帅,这一部新军也是使用火枪,但是都是没有经验的少年,还基本都是步兵,只能作为预备的后备力量,没有野战进攻的能力。
剩下的一部分,则就是由苏峻统帅的这一支锦衣新军,三千军士都是有征战经验,又装备了威力强劲的火枪,还有人均一匹马代替行军,可谓是标准的强兵。
听到刘预要把三千锦衣新军全都派去西北进行征讨,苏峻顿时觉得一阵激动。
很显然,大汉天子陛下这是要让自己大干一场啊!
苏峻的上进立功之心,不知道盼着一天盼了多久了。
“陛下,三千人马全去支援陇西吗?”苏峻激动的问道。
刘预看了一眼苏峻,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
这种一心想要立功的能人,必须要在战场上发挥才能,否则就是埋没人才。
“不错,三千人马尽数去陇西边军,不过却不是去支援边军,而是以你为主,统领当地州军讨伐西贼,必须要把西贼打服,挣得一个至少三五十年的和平安稳!”
刘预将来要对抗内外隐患,就必须要有稳定的后方,最近的关中和益州自然是非常重要,要是这些边塞蛮族人三天两头来烧杀抢掠,那做什么都是白费。
“陛下放心,卑职一定不负使命!”苏峻激动的说道。
刘预想了一下,知道要派苏峻去作战的话,必须要给他安排一个有分量的头衔官职。
“对了,你现在是锦衣亲军都督,才是正七品,到了那里指挥各军恐怕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朕打算要设置陇西诸军都护府,品秩就先定二品,以皇太子遥领,命你为陇西都护府副都护,权领大都护职权!”
刘预的这番话说完,面前的苏峻和桓温两个人都是彻底愣住了。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刘预竟然给出了这么一个夸张的任命。
苏峻这升迁速度,简直是一日千里啊。
原本的锦衣亲军都督,属于新设立的官职,在品秩上级别并不高,顶多算是一个从七品武官。
第977
但是,刘预刚刚要新设立的陇西诸军都护府大都护,却是标准的二品大员!
按照大汉新的规矩,普通的都护府都护品秩可以高,也可以低,但是由宗室亲王兼任的都护,那就不是简单的节度使了,而是叫做‘大都护’。
大都护,只有正二品一个级别,所谓副手的副都护,则是跟着水涨船高,可以属于四品。
再加上正副品,上下品的缘故,刘预的一句话,就让苏峻的官职连升了九级!
九级啊!
现在大汉王朝官品订立,各种立功升迁都是要严格考核。
多少文臣武将奋斗十年,都未必能升迁这么多级别。
桓温年轻的脸上满是羡慕,如同发呆了一样看着苏峻,几乎都要冒出来小星星了。
他从来没有想到,陛下竟然如此器重苏峻。
苏峻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沉声说道。
“陛下器重,臣铭感五内,可是现在寸功未立,不敢受这样的提拔!”
这一番提拔实在是太快速了,让苏峻不得不估计人言影响。
刘预却是一脸不以为然。
“功名利禄,不给上阵杀敌的大丈夫,难道给只会舞文弄墨的是书生吗?等你到了陇西军中,多杀几个发羌贼人,多砍几个脑袋,那些有异议的人就闭嘴了。”
苏峻顿时就感到心中涌起一股热血,天子陛下的这般重用,令他感到除了粉身碎骨报答之外,别无他法了。
“臣谢陛下厚恩!”苏峻答道。
刘预微微一笑,扶起了苏峻。
他又转头看向桓温,然后说道。
“桓元子,你现在虽然年纪轻,但也已经跟随从军多年,最近又是在锦衣新军中表现不错,朕也觉得你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桓温现在不过才刚刚十八岁,在整个大汉军中这个年纪连一个有品秩的武将都是不能,现在听到刘预要提拔自己,立刻高兴的手足无措。
“朕刚刚已经想好了,你们父子二人有才干,等到打败了西贼,还需要与他们长久周旋,等到了陇西,你便先在苏峻手下任大都护府长史,以后便代替太子操持西北军务!”
桓温一听到这个决定,整个人都是愣住了。
他之前能想到要提拔自己,但是总觉得最多也就是授予一个八品的入流官,毕竟一个十七八岁的年纪,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
但是,刘预随口一说,就给了一个大都护属下的行军长史,这可是仅次于副使的官职,按照品秩获得六品武官是轻轻松松。
“陛下,我,我,,”桓温只觉得脸红心跳,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好了。
刘预见状,也不与他多废话,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很不错,朕很看好你,等去了陇西,拿出十成十的本事,让西贼见识一下我天朝男儿的厉害!”
桓温顿时就是热泪盈眶,他哽咽着点点头。
“陛下放心,桓温此生不忘忠义,一定铭记陛下教诲,誓要扫灭西贼!”
刘预点点头,又是对着桓温勉励了一番。
历史上的西部发羌人,可是接连熬死了一连串的对手,要不是一千多年后,当时蒙古人实在是太凶,只怕还要更多自主呢。
第978章
刘预把韩重招到了自己府中,看到韩重表情有些许落寞,立刻就是猜到了他的想法。
作为锦衣亲军都护主将的苏峻已经得到了重要任务,率领全军去了西北略阳作战去了。
而作为锦衣亲军副都护职位的韩重,却是被孤零零的留在了洛阳,不由不让韩重心中有异样的心思。
甚至于,韩重在见到刘预之前,狠狠想了一番自己的最近所作所为,实在没有想到哪里得罪了陛下。
“阿重啊,朕记得你就是西北略阳军人?”刘预笑着问道。
“陛下说的对,末将正是略阳人!”韩重连忙说道。
“你一定是很纳闷,朕这一次派人苏峻去略阳军防备西贼,为何不派你去吧?”刘预道。
韩重连忙恭敬说道:“陛下顾虑大局,肯定是有原因,阿重一介武夫,不敢多想,全屏陛下安排!”
刘预见状,立刻就是哈哈大笑。
韩重不仅会打仗,对于怎么做人也是极为擅长。
现在看来,果然是不虚。
刘预现在看重的也正是韩重这一份能力。
“哈哈,你说是自己是一介武夫,朕却是不这么觉得!”
“陛下,末将读书少,本来就是一介武夫。”
“不不不,朕已经看出来了,你可是心思玲珑,朕让你留在这里不去略阳,可是有大用处!”刘预神秘的说道。
韩重一听,顿时就是来了精神。
他原本低沉的心思,顿时就是活泛了起来。
“陛下,只要能让阿重为陛下效力,不管是做什么,都是全力以赴!”
“嗯,不错,朕相信你的忠心的!”刘预勉励道。
随后,刘预就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阿重,朕决定派你去白山黑水山,替朕去招抚整编当地的等义军!”
“义军?”
韩重一听,立刻就是有些疑惑。
“不错,正是这些义军,他们已经是白山黑水山中聚拢了一万人左右,其中半数都是当地土著百姓,这么多人来历复杂,如果不派一个得力之人替朕去招抚整编,很难将来有大作为。”
自从等白山黑水山的义军举兵以来,便接连派人来向刘预请求派官员去镇守。
原本的义军是归属于高句丽人,但是高句丽败亡后,当地就陷入了混乱,他们没有了官身,成了一介白衣。
等人不愿意继续效忠北面的肃慎人和鲜卑野人,便急需要向天子刘预投诚。
“陛下,末将资历浅薄,那里有辽东郡等人都是军中前辈,恐怕会妨碍陛下大事啊。”韩重有些为难道。
这倒不是韩重故意摆姿态,而是从实事求是来说,的确是这么个情况。
等人资历、官职、功劳等,他们都是比韩重高得多的。
就连从年龄上来说,辽东各军首领也都是在韩重之上。
“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些都是一些虚的,只要朕信任你,那你就是代表朕,一定也能做好任务的。”刘预毫不在意的说道。
韩重的领兵作战能力,肯定是比苏峻差一些的,甚至于也未必辽东军等人强。
第979章
但是,韩重的统帅、调度和招抚能力,却绝对是首屈一指。
现在白山黑水山的各路六夷义军不缺人马,缺的就是一个主心骨。
只要韩重能有陛下刘预在背后撑腰,绝对可以把这一支义军拧成一股绳。
“陛下,还请收回成命啊!”韩重依旧是有些不敢接受。
刘预见状,故意摆出一副生气的模样。
“好你个泼才,莫不是嫌弃朕埋没了你的才能,让你白山黑水山还委屈了?”
韩重闻言,连忙着急的摆手辩解,“陛下不要误会,末将没有这个意思啊。”
刘预把脸色一缓缓,然后继续说道,“好,既然你没有这个意思,那朕就必须要你去。”
韩重只能是深吸一口气,按捺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
他的情商极高,自然是看出来了陛下陛下明面责备,其实是器重的含义。
“陛下,末将遵命,一定不负所托。”
刘预这才是点点头,拍了一下韩重的肩膀。
“如此甚好!”
“阿重啊,朕已经决定任你为白山黑水义军都护,替朕节制所有的义军,不论是肃慎系还是鲜卑系,只要是入了白山黑水都护府,统统都给你指挥。”
“陛下放心,阿重一定做好!”韩重激动的说道。
按照刘预之前的约定,他与赵构以白山黑水划分势力范围。
但是,现在白山黑水山的大部分义军,几乎都是肃慎人,韩重以后的任务就是率领他们完成归化。
这几乎就是要彻底进军大东北腹地。
而对于刘预来说,已经是根本不在乎什么翻脸不翻脸了。
反正肃慎人和扶余人基本都是废物,只要是遇到鲜卑人,绝对是没有一点用处。
既然是这样,那自己就要抓紧时间抢人抢地盘。
在给韩重布置完了任务之后,刘预便立刻让韩重回去准备了。
除了一些必要的随行护卫,刘预还给韩重拨发了一批军备,用来武装那些义军。
在韩重走后,刘预展开一张巨大的地图,开始盘算着自己的一系列布置。
苏峻率领军队去西北略阳军稳固防线,给关中挣得一个和平。
而韩重方向,则是收拢白山黑水山的众多义军为己用,以期望不久能以这些义军收服整个大东北地区。
而在北部的云州,刘预预判丁零人肯定会败退,到时候鲜卑人肯定会重点向着云州扩张。
这一个方向上,才是刘预最为关注的一点。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去往西北的苏峻差不多也能挫败西贼的进攻了,肯定能及时回援。
“只要守住了漠南草原,那从此就有了获取大量战马的渠道,再加上编练的新军,到时候推平丁零人,收复北海到北极的土地,就不再是一个难题了。”
刘预对于未来的布局,已经是初见成效,现在不确定的事情,就只剩下丁零人的大军与鲜卑人到底能狗咬狗到一个什么程度。
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希望丁零人能尽可能多的杀伤鲜卑人。
这样以后,整个草原才能做到尽在掌控。
第980
西域,木鹿城。
作为萨珊波斯的东北的第一要地,谁要是控制了木鹿城,基本就是掌握了进入萨珊的钥匙。
冉良穿着错平西银的宝甲,望着远处的萨珊军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我还以为纳扎哈尔巴也气势汹汹而来,肯定有什么了不起的进步呢,现在看来,这些萨珊军不过如此。”
在他对面的敌人,正是萨珊帝国数一数二的大将,呼罗珊总督纳扎哈尔巴也。
冉良这一次带来的五万平西兵马,都是平西国右路军的全部精锐。
根据在出征前大会上制定的战略,冉良率领大军先击败纳扎哈尔巴也,尽量把这一股最后的萨珊军势力全部歼灭。
然后下一步,就是由冉良率领大军进攻呼罗珊,随后再南下攻略萨珊腹地。
只要击败了呼罗珊的波斯人,那平西大军就可以从呼罗珊出发,向南进攻俾路支,向西进攻埃兰波斯。
“父王,我看这些萨珊人不堪一击,不如让我率领铁骑冲锋,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旁边的冉闵说道。
对于自己儿子的勇武,冉良是非常了解的。
不过,他现在还没有立刻进攻的打算。
“急什么,先让大军休整一天,等到明天再进攻。”
“可是,纳扎哈尔巴也等人要趁着夜色逃跑了,那该怎么办?”冉闵说道。
“哼,纳扎哈尔巴也已经把赌注都押在这里了,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逃跑,我军远道而来,必须要先养足精神,等到战胜之后才可以有力气追杀。”冉良说道。
“哈哈,父王果然是考虑的周全。”冉闵笑着道。
随后,数万平西大军就在萨珊军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从容不迫的安营扎寨。
对于平西汉人这一番托大,纳扎哈尔巴也自然是看在了眼里。
他旁边的部将都是劝道。
“总督,现在冉良远道而来,不如我们趁机进攻,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是啊,大王,只要击败了冉良的这一支援军,那河中所有的盗贼,肯定就是吓破胆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破!”
对于要求立刻出击的计策,纳扎哈尔巴也却是没有答应。
“不可冒险!冉良,乃是现在平西汉人的第一猛将,你们的想法,他如何猜不到?”
“他现在明目张胆的扎营,说不定就是引诱我们进攻的计策,早已经布置了伏兵,也不是没有可能。”
纳扎哈尔巴也望了望远处平西人的大军,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自从平西人举兵进攻萨珊以来,除了几场小败,几乎所有重要的大战,都是以平西汉人获胜而告终。
哪怕是纳扎哈尔巴也这种有不屈意志的统帅,都是对于平西人有了一些心里阴影。
总觉得用阴谋算计平西人,极容易被平西人反遭算计。
“传本总督令,全军停止攻城的准备,原地休整,明日再与平西汉人堂堂正正一战!”
纳扎哈尔巴也下达了自己的决定。
他现在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这一方的数量优势,去啃掉冉良的平西大军。
第981
在木鹿城外。
萨珊与平西汉军,双方的大军就这么进入了非常默契的静坐对峙。
次日一早。
太阳喷吐着红光,从天空上升起。
冉良的数万大军也早已经是备战完毕,开始缓缓的出营列阵。
“父帅,我已经派斥候出去了。”冉闵骑着马跑过来说道。
“很好,务必要让斥候多杀伤萨珊军的耳目,不能让他们打探到我军的动向。”冉良说道。
原来,在下半夜的时候,冉良就派出了手下大将马忠率领五千精兵,偷偷出营,准备迂回到萨珊军的后方,在战事胶着的时候给萨珊人致命一击。
“父帅放心,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冉闵说道。
在平西大军展开的时候,纳扎哈尔巴也也指挥着萨珊军摆开了阵列。
不过,与平西大军齐刷刷的布阵不同,纳扎哈尔巴也手下的萨珊军竟然是出现了一阵混乱。
纳扎哈尔巴也的这些军队中,马尔基亚那人本来就是有些军令不严,现在又是刚刚加入了许多的萨珊、呼罗珊人部落,相互之间更是配合不利。
一个简单的出营布阵,竟然就是出了乱子。
“里拉!”纳扎哈尔巴也见状,立刻就是眉头一皱。
“末将在!”里拉连忙上前。
纳扎哈尔巴也望着出现混乱的地方,交给萧斡里剌一支火焰令牌。
“带着我的军令,去恢复秩序,凡是有不听号令者,杀无赦!”
纳扎哈尔巴也脸色冰寒的说道。
“遵命!”
里拉立刻领命而去。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对面的敌人,可是第一敌人平西王冉良。
本来就应该以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现在竟然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混乱,实在是太危险。
必须要立刻清除这一隐患!
但是,对面的冉良是何等厉害的人物。
这么明显的机会,立刻就是让冉良捕捉到了。
“哈哈哈,纳扎哈尔巴也这个小子,竟然连手下军队都约束不了,竟然还敢来送死!”
冉良举起手中的马鞭,一指对面萨珊军的一处节点,大声的说道。
“冉闵!”
“孩儿在!”冉闵立刻大声领命。
“给你三千铁骑,给我猛冲那一处萨珊军!不杀他个三进三出,不得退兵!”冉良大声说道。
“遵命!”
冉闵大声领命,然后拨转马头,就去点自己的麾下军队去了。
在冉良的嘴角,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
“纳扎哈尔巴也徒有虚名,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片刻之后。
随着一阵呜呜作响的号角声响起,平西军特有的哨子也是接连响起。
冉闵率领三千铁甲骑兵向着萨珊军的薄弱之处冲杀过去。
“杀!”
“杀!”
随着一阵阵的马蹄声响彻战场,三千平西骑兵如同锋利的剑刃,狠狠地向着萨珊军阵列刺去。
“不好!”
纳扎哈尔巴也见状,顿时就知道了危险。
“耶尔松,帅你的兵马,去截击这一股平西兵!”
纳扎哈尔巴也立刻下令。
他绝对不能让平西人冲击到自己阵列的薄弱点。
大批的马尔基亚那人和新归附的部落,都是很难承受压力的。
一旦让平西人重点攻击,极有可能导致全军的连锁溃败。
平西人可是极为擅长这一手战术的。
第 982
洛阳,皇宫内。
自从草原又一次不太平后,刘预就有了想要北上征讨的打算。
漠北草原的各部蛮族,简直就是层出不穷,根本不是漠南草原的鲜卑各部可以比的。
刘预决心用一次强力军事行动,震慑一下他们
刘预便向身旁的公孙盛问道。
“现在朕的国库中,还有多少粮草,够支撑多久?”
公孙盛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启禀陛下,先国库中的粮草已经是不多了,出去给锦衣亲军征讨西贼的供给,还要留出给各地驻军的粮草,而且不是的地方今年又是遭遇灾荒,还要留出赈灾的粮草,勉强能够应付到秋收。”
听了公孙盛的话,刘预顿时就是一阵皱眉。
“这么少吗?若是朕想帅五千亲兵北上塞上,那还能够吗?”
听到刘预的话,公孙盛顿时就是一阵惊讶。
“陛下,你说什么,难道是要亲自去塞上前线吗?”
刘预点点头,然后说道。
“不错,朕就是这么想的,塞上位置重要,胡虏一定是要进犯的,王赞等人虽然有才干,但是还太年轻了,朕不去亲自坐镇,还是不放心的。”
塞上的位置重要,几乎是中原的西北门户。
若是能守住塞上,不仅可以保障太原的安全,还能开通一条从草原西去的商贸之路。
这对于被西羌搞乱的河西商道来说,简直是有着巨大的财富源泉。
所以,刘预必须要保证塞上一带在自己的百分百胜算保证下。
“陛下,若是率领亲军北上的话,那粮草最少要耗费平常的三倍,而且还不算兵器弓弩和铠甲修缮的费用,哦,现在还有不少的战马草料,也都是耗费巨大,恐怕国库也是支撑不住。”公孙盛为难的说道。
因为手头紧巴巴的,公孙盛几乎是把所有能省的地方都给省了。
但是,现在天下灾荒战乱爆发,光是省钱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唉,看来朕又要想办法,再多搞出一些钱粮了。”刘预又是开始琢磨起来。
“陛下,就算你有办法,恐怕也是有些来不及了吧,胡虏肯定会马上就要来进犯,留出来的时间不多了。”郗鉴在旁边说道。
刘预点点头,然后就又开始认真的琢磨起来。
忽然。
他灵机一动,立刻高兴的拍掌大笑。
“哈哈,有了!”
“啊?陛下这么快就想到了吗?”
郗鉴、公孙盛二人都是惊讶的齐齐愣住。
“不错,朕刚刚想到一个好主意。”刘预笑道。
“陛下,可否告诉我等,是什么主意?”公孙盛问道。
“一个字,借!”
“借?”
“对,就是借!寻常老百姓家中日子紧巴巴,还知道找亲朋邻里借钱借粮呢,如今我们大汉要抵御胡虏,为什么不借呢?”刘预说道。
“陛下,打算找何人借钱呢?”郗鉴疑惑到。
“是啊,陛下,上万人马的粮草军备,可不是寻常大户富商能支撑的,恐怕全天下也不超过十几家顶级豪族!”公孙盛也是摇头说道。
“朕率领大军,是为了所有华夏子民,现在缺钱了,要借钱,自然是要找华夏子民借钱!”刘预说道。
“华夏子民?”
“这是指代谁?”
第983
“朕率领大军,是为了所有华夏子民,现在缺钱了,要借钱,自然是要找华夏子民借钱!”刘预说道。
“华夏子民?”
“这是指代谁?”
公孙盛、郗鉴两个人听罢,更是糊涂的不行了。
“哈哈,简单一点说吧!”
刘预清了呛嗓子,然后就向公孙盛郗鉴二人详细解释起来。
“朕决定发行一种债券,上面加盖朕的大印,还有三省台府的大印,以此来作为保证,凡是花钱购买这种债券的人,都是大汉的忠义,等到将来击败了胡虏,他们就可以拿着这些债券,找到朕的官衙,换回去自己的本钱,还有朕给他们的利息!”
刘预的话让公孙盛嘴巴都是长得大大的。
他从来没有想到,一个朝廷竟然还能真的向小民老百姓借钱。
“陛下,打算是跟每个人借多少呢?”公孙盛疑惑道。
刘预一听,就知道公孙盛没有理解好自己的意思。
“不不,朕这不是打算去征税,而是真的要借钱,借多借少,都是遵照个人意愿,又不是征收税赋,必须摊派到每个人头上。”刘预说道。
“那陛下打算卖多少债券?”公孙盛又是追问。
“这个具体数目,朕还没有想好,等到你回去后,可以拟定一个具体需要的数目,不过,这个债券最低数目是一百钱,然后是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刘预说道。
公孙盛顿时就是确定,自家陛下这是真的要跟普通老百姓借钱。
区区一百钱,几乎是一个寻常人家轻易就拿出来的一笔钱。
“遵命陛下!”公孙盛说道。
旁边的郗鉴,这个时候却是琢磨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陛下,这债券恐怕没有这么好卖吧?寻常小老百姓,都是害怕官府朝廷,若是卖了债券,将来官府不承认的话,这些小老百姓根本无从申诉,既然没有保证,他们恐怕连买都不会买。”
郗鉴不愧是洞察人心,立刻猜到了其中的关键。
“这个问题,朕也是已经想到,既然有人害怕风险,那就给这些债券加上一些保证。”刘预说道。
“陛下,请问是什么保证?”郗鉴问道。
“通关凭证!”刘预说道。
“什么通关凭证?”郗鉴一愣,他从来没有听过还有这么一个东西。
“确切的说,是大汉通关行商的凭证,有了这个凭证,将来就可以在大汉边境做生意,不会再有人禁止!”
刘预随后就把自己的想法给全部说了出来。
历史上原本富庶的丝绸之路,因为西贼的战乱,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现在刘预已经打算重点发展一条从河东出发的北部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从河东北上,穿过草原然后继续西进西域。
现在草原上各部互不统属,只要刘预派人做好沟通,各个部落有利可图,可能会拼命保证商路的安全。
只要商路稳定,那这就是一本万利的聚宝盆。
谁要是能获得通商的资格,就等于是获得了一座摇钱树。
有这个作保证,就不怕了。
第984
“现在的陇西道商路,几乎被凉州和秦州的人垄断了,现在要是增开新的通商,绝对能获得众多商人豪族的青睐。”
汉魏以来的商业氛围,可以说是越来越浓厚,要不是司马氏父子胡搞八搞,活生生弄出来一个‘八王之乱’,肯定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说不定一个‘西域大通商’,就有可能激发出更高的社会活力。
“陛下,普通小民若是买了一百钱的债券,那应该要怎么办呢?这么点钱,根本不够几顿饭钱的,怎么给他一张通商证呢?”公孙盛问道。
“哦,朕也不是只简单卖债券,这通商资格作抵押的话,也是有债券数目门槛的,比如购买了十万钱的债权,那获得通商证就是可以豁免多少数量的商品,如果是百万起的话,那就又是另外一个数量的通行证,而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只是购买了几百钱,几千钱的债权的话,朕也给他们准备了一个新的抵押物。”
“那就是成立几个大大的股份商社,每个人凭干股分红,到期可以自愿退股拿钱。”
刘预的话顿时就是让公孙盛和郗鉴愣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朝廷竟然是要办商社,而且是要与普通升斗小民分股。
“陛下,这股份商社,要做什么买卖?又是有谁打理呢?”郗鉴问道。
刘预轻轻一笑,然后说道。
“呵呵,这买卖自然要做最挣钱的,而且要做独一份的买卖,就比如向草原上卖盐,向西域卖丝绸,只要是挣钱的买卖,我们统统都做,除了各家通商证的商贸,做什么买卖,由我说了算。”
刘预知道,现在大汉内部的商贸已经是极度繁荣,甚至是碾压周围所有国家之和。
自己只需要开出一条细微的缝隙,露出来的一点点商机,就能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历史上明末的山西晋商,就是通过在边境向萌古人和胡人走私,获得了海量的财富,养活了一大圈的汉奸晋商群体,许许多多后世满清吹嘘的红顶子晋商,就是在这个时候积累的财富。
“陛下的想法,总是这么天马行空,但是如果普通百姓或者豪商们,都不愿意接受呢,那该如何办?”郗鉴又是担心道。
毕竟,朝廷的名头太大了,这是优势,也是劣势。
普通人根本无法与这么强大的权势对抗,要是被刘预把债券的钱给黑了,那就白费了。
“朕曾转战千里,救活了无数中原百姓,这点信任,我相信还是有的!”
刘预一边说着,一边又继续解释道。
“中原的百姓,都是一群忠义之士,这么一群忠义,一定会相信朕的。”
“至于江南、荆襄一带,那里更是有不少的豪商,只要中原这里起了一个好头,他们绝对会跟风买进的!”
“陛下的办法要是使用的话,那我们可就要真的财货充足了!”
郗鉴激动的说道。
要是按照刘预的办法,不仅能够筹集到大量的粮草钱粮。
第985
而且还能让百姓们不受到税赋的压力。
毕竟,能有钱财购买债券的人,肯定不会是饥寒窘迫的贫民。
“不错,陛下的这个方法,可谓是造福当世啊,不仅能让国库充足,还能让士人百姓获得实惠,实在是高!”公孙盛也是赞叹道。
“哈哈哈,这办法是好,不过不要忘了,朕还要给他们利息呢,这利息从哪里来,自然就是要打胜仗来的,开辟了新商路,保证了安宁之后,才能有这些的!”
刘预轻轻笑道。
说一千道一万,这一切最根本的基础就是要大胜仗。
只要打了胜仗,不仅可以还清旧债,而且还可以发行新的债券,用更多的钱,去打更多的胜仗,抢到更多的粮食、土地、人口和财富。
“陛下,那这债券要用什么名号呢?”郗鉴问道。
刘预想了一下,然后说道:“现在大汉复兴在即,就叫做‘复兴大借款债券’吧!”
“复兴大借款?会不会有些太直白了?”郗鉴有些担忧道。
在家天下王朝环境下,作为朝廷的威严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哪怕是遭到了奇耻大辱,也往往都是讳莫如深。
就比如司马氏俩皇帝被匈奴人抓了俘虏,大多数的中原百姓也只能说是‘二帝北狩’,听一听,多么的文雅高端,这俩司马家的皇帝不是去当俘虏,而是去了北部狩猎去了。
打猎嘛,难免走的远一些,也难免迷路了,走着走着就落到了匈奴人的监牢里送了性命。
这种天下昭然的大败,都能给这么一个名头,刘预的‘复兴大借款’就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
怎么可能让朝廷背上缺钱的名头呢?
哪怕是给穷鬼加税,也不能借钱啊。
不过,刘预却是并不在意这些。
“怕什么!明明就是大事当头,穷了就是穷了,再遮遮掩掩的怕百姓们说,那还算是什么,圣贤都曾经说过‘知耻而后勇’,连借钱这点事儿都不敢提,那才是可怕!”
刘预毫不犹豫的做出了最后决断。
“也不用改了,就按照朕的说法,就叫做‘复兴大借款’!”
“凡是有要购买‘复兴大借款’的百姓,都告诉他们,这笔钱粮是用来打胡人拓地盘,朝廷大军要打胡人,不得不向忠义之士借钱,但是越是忠义之士,朕就越不能让他们吃亏,所以,这笔借款不仅给利息,而且在还本还息之前,都用全国的盐税,还有丝绸商路的通行商证做担保!”
“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们知道,大汉四处征战,不仅仅是大汉朝廷的事情,也是全天下百姓的事情!”
“也要让天下百姓知道,战争,从来不仅仅是一笔赔钱的买卖!它也可以是赚钱的买卖,或者说,战争从来都是赚钱的买卖才对!”
刘预觉得,这一次‘复兴大借款’之后,不仅仅让百姓们知道了军事是何等的有利可图,也能让他们知道,这一场战争是他们人人参与的。
只要是买了‘复兴大借款’,那所有人都会在心中真真切切的期盼着大汉获胜!
第986
洛阳城。
天色刚刚微亮,城内的各处衙门门口,就已经是挤满了各种穿戴的人群。
几乎是全城的大汉官兵,还有官府的衙役都是出动警戒。
哪怕是在这么多的人维持秩序下,还是有不少的拥挤情况发生。
因为,今天是大汉天子陛下宣布的‘复兴大借款’发行的日期。
‘复兴大借款’中,三台与六部代表大汉朝廷,向全天下百姓发行债券,借款一千五百万钱,用于向北发兵保卫陇西,以及向北攻略漠北的军事行动。
所有的债权都不记名,只认券不认人,两年为期限,以官营的盐税和丝绸商路的通商权做抵押,两年利息是五成高息!
这么一个‘复兴大借款’一出,几乎是整个洛阳城内都是轰动了。
现在的光景世道下,各个土豪富绅都是没有什么好的生财之路,眼看着各家的买卖是稍有起色,北面的胡虏人又是要闹来了,一个个都是忧心忡忡。
现在大皇帝陛下要派大军向北征讨漠北胡虏,又肯给这么高的利息,全都是争抢着买。
不少的豪绅家也是有过担忧,害怕这债券到期后不能兑付,毕竟官府要是赖账,他们可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最后这些豪绅们都是算计明白了,就算是买了债券,收不回本息,也能在朝廷面前买个好处不是嘛,明眼人都知道,将来大汉的皇帝要是清算谁没有买,肯定要被杀猪放血了。
大不了买债券的时候,全都是少买一点罢了。
“当当当!”
随着三声锣响,各个衙门的大门都是齐齐的打开,里面走出了官吏,向着围堵在门口的百姓们高声喊道。
“奉台省度支令,复兴大借款今日开售!”
霎时间,早已经等待多时的百姓富绅们都是争先恐后的涌进了衙门,各种钱袋子挤压的哗哗声响成一片。
。。。
当傍晚申时,各处衙门已经关闭之后。
皇宫旁的勤政殿中。
公孙盛手捧着厚厚的账本,兴高采烈的向刘预汇报着。
“陛下,仅仅一天时间,洛阳的五百万复兴大借款,就已经是售卖一空了!”
这一次的复兴大借款,被刘预下令分成了三部分,分别在洛阳、长安和建邺售卖。
洛阳的五百万借款,正好可以用来支撑第一步的行军需要,剩下两地的借款,可以慢慢作为后续补给。
“不错,洛阳的百姓们,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都是大大的忠义啊!”刘预笑着说道。
“陛下,两年五成的高息,就算不是忠义,也要抢着买啊!”公孙盛说道。
“是啊,陛下,我听说不少的豪绅,因为买的少了,都在懊悔不已呢。”郗鉴说道。
这个情况,刘预倒是有所耳闻。
不少的豪绅本来不想多买,只怕不买的话,将来会遭到陛下报复,才扭扭捏捏的买个几万债券。
但是,当普通老百姓争先恐后的来抢购的时候,这些豪绅就已经是后悔了。
毕竟,这可是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的买卖啊!
各家商号累死累活的干,抠抠索索的省,一年都不可能挣到五成的利润。
现在买个朝廷作保的‘复兴大借款’,又有美名,又有实惠,是猪油蒙了心,才不肯多买啊。
但是,当这些豪绅们再回家取钱回来的时候,购买‘复兴大借款’的队伍已经排出三条街了。
。
第987
排队的一半人都是没有买到复兴大借款。
“这个事情,朕倒也听说了,凡是购复兴大借款的人,都是大大忠义,但是有许多人都是想要做忠义之士,却是没有捞到机会,朕也实在是不忍心啊。”刘预得意的说道。
“陛下,莫不是打算再发卖吗?”公孙盛问道。
“不错,朕决定在洛阳再推出‘复兴大借款二期’!”刘预说道。
“二期?陛下打算再借多少?”公孙盛问道。
“洛阳的忠义之士,实在是太多了,必须得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所以朕决定在洛阳发行一千万的复兴大借款!”
刘预想着,自己之前还是低估了民间财富的能力,这一次直接翻倍,应该就是能让所有想借钱给自己的百姓们机会了。
“一千万?会不会有些太多了?”郗鉴担忧道。
“是啊,陛下,一千万有些多了吧,要是发卖不出去,那可就是有些失了官府颜面啊。”公孙盛说道。
他还是有些拉不下来脸面做买卖,总觉得不能让官府没有脸面。
“不用怕,一千万虽然是多,但是只要慢慢卖,总能是卖完的,十天卖不完,那就卖一个月,一个月要是卖不完,那就卖两个月,反正这追加的一千万军费,也不是非常的急迫。”刘预说道。
“好吧,陛下既然这么想,那我就立刻去安排!”公孙盛说道。
刘预点点头,便让公孙盛去安排了。
虽然大汉已经有了比较好的防伪纸张凭证,但是要做出来一千万金额的债权凭证,还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还要在发售复兴大借款之前做公告公示,最少也得两天的时间。
公孙盛抓紧时间的准备复兴大借款二期的时候,刘预也已经利用第一期的五百万军费,做好了亲军随时北上云中,随时出征漠北的准备。
云中的王赞和辽州的宇文逊泥衍等人,又是派人送来军报,漠北的胡虏大军已经是草原上准备祭天大会,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之前反对的各个东北鲜卑部落,几乎是被驱赶一空。
在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漠北的丁零胡虏大军,应该很快就会向着漠南扑来。
刘预必须要抓紧时间向北进发,只有自己亲自坐镇,会一会这些新兴的漠北草原新势力,才能让他心里踏实。
两天之后,刘预基本做好了大军开拔的准备,只等着公孙盛回来之后,把洛阳的后勤政务移交给他。
今日是复兴大借款二期的发行日,公孙盛害怕大借款售卖情况太差,损害官府威信,已经是亲自去坐镇助阵。
当天空的太阳刚刚西斜,不过是未时的时候,公孙盛就是神情木然的回来了。
“先生,你这是怎么了?”刘预见状连忙问道。
他猜想,肯定是复兴大借款二期卖的不咋样,让公孙盛受到了不少打击,才搞成这副鬼样子。
“先生,就算是卖的不好,也不必如此,朕现在军费勉强够用了,哪怕是三个月,甚至是四个月卖完,也是无妨的。”刘预又紧接着劝道。
公孙盛闻言,却是呆愣的摇摇头。
“陛下,并不是卖的不好。”
“哦,那你这样子,是因为什么?”
“陛下,是因为卖的太好!一千万,一千万啊!半天就已经卖光了,甚至还有大批的百姓豪绅又是没有抢到啊!”公孙盛咬着牙说道。
很显然,今日争先恐后抢够的场景,已经深深震撼到他。
别说是公孙盛,就连刘预,也是被这个消息震得不轻。
“你说什么,一千万,半天就卖光了?”
第988章
刘预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洛阳的百姓们竟然有如此高的购买力。
“你是说一千万,一天时间卖完了?”刘预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
公孙盛点了点头,用力的说道。
“是啊,全都卖完了,不是一天,只是半天时间!”
刘预往身后的太师椅上一坐,立刻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太好了,这样一来,朕就可以在西北打一个富裕仗了!”
“陛下,西北之战的军费够了,而且恐怕还要远远余下好多!”公孙盛也是笑着说道
今天洛阳百姓们继续争先恐后购买复兴大借款债券的热情,让公孙盛的内心十分的感到。
他原本觉得这些人都是贪图利益,为的是陛下允诺的那些利息来。
但是,当他看到国库中满满当当聚拢的金钱之时,一颗心中竟然还是莫名的感动。
这些人的钱,可以让陛下的大汉军队讨伐胡虏,开拓山河,让华夏的封狼居胥荣光再现四方。
为了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付出一些利息给这些百姓们,根本就不算是什么。
公孙盛现在已经坚定不移的认为,这些肯购买复兴大借款债券的百姓们,全都是一个个的忠义之士!
而且,全都是那种忠义到极点的忠义之士。
“余下的军费,也不能放在国库里生利息,还是要它们物归其用,现在东北的白山一带,已经来求援,说那里的条件很是艰苦啊。”刘预说道。
公孙盛点了点头,应声说道。
“陛下说的没错,东北白山黑水,高山崎岖难行,本来就不富足,现在用兵多时,更是声产不足,他们已经两次请求支援粮草和补给,却因为不足,仅仅给了一次。”
刘预对于这个情况,自然是不愿意耽误自己在大东北去扩张殖民。
“那就把剩下的军费,全都给他们支援去,务必要让尽快整编好高句丽遗民等的本地兵马,将来朕北上定边,可还要他们出力呢。”刘预说道。
“陛下放心,属下一定尽心尽力,把此事办好!”公孙盛立刻说道。
“嗯,这件事情,交给你我放心!”
刘预点了点头勉励了公孙盛两句,然后又是继续说道。
“朕马上要亲自率军北上了,洛阳的事情,就交给你统领了,除了做好内政,剩下的就是保证苏峻他们对抗西贼的后勤,再就是东进白山黑水的行动。”
“陛下放心,属下一定做好!”
在完成了对于留守事务的嘱咐后,刘预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隔日一早。
大汉天子刘预,便在洛阳城北门誓师北上。
他这一次亲率五千兵马,全都是拥有数次大战经验的老兵,由车骑将军赵昆担任辅佐,作为自己的副手。
大军刚刚走了半天,就在路上遇到了从西北而来禀报军情的斥候。
斥候很快就被带到了刘预面前。
“启禀陛下,漠北急报,丁零胡虏已经是聚集大军十万,兵分三路朝着大鲜卑山进发,其中乌洛呼所部一万前锋,已经是沿着大漠进入辽州北面。”
第989
“启禀陛下,漠北急报,丁零胡虏已经是聚集大军十万,兵分三路朝着大鲜卑山进发,其中乌洛呼所部一万前锋,已经是沿着大漠进入辽州北面。”斥候说道。
“这么快?”
刘预一听,顿时就是有些吃惊。
不仅仅是,漠北丁零人东侵的速度快,而且东侵的路线,也出乎他的预料。
他本来以为丁零人会从北面草原杀来,却没有想到竟然会从大漠边缘,进入东部草原的辽州。
“辽州一带,就是原本的鲜卑故地,沿途都是没有多少城镇,这些丁零人敢孤军深入,看来是有些骄狂的苗头了。”
刘预想了一下,轻轻的笑道。
旁的车骑将军赵昆一听,立刻就是问道。
“陛下,不如给我一千骑兵,让我去会一会这些丁零人,看看是他的脑壳硬,还是我的长枪硬!”
赵昆一边说着,一边抖了抖自己的武器。
“呵呵,不着急,区区一个丁零偏师,还不值得我们动手,再等一等后面的丁零新单于,这个才是朕的目标。”刘预说道。
对于这一次草原攻略战,刘预觉得不能是简单地把敌人击退,那样的话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必须要把新兴的漠北丁零人打疼打残,如果能消灭他的丁零人主力,那胜利的意义远远超过消灭一堆契合、坚昆杂鱼小兵。
“你回去告诉宇文逊泥衍,朕亲率的中军精锐马上就到了,此战将由我亲自指挥,让他在派兵把守好各处要塞,在见到丁零主力的大军之前,绝对不能出城野战。”刘预吩咐道。
“属下遵命!”
斥候立刻带着刘预的命令向北返回了。
“陛下,乌洛呼这一部丁零人怎么办,难道让他在境内肆无忌惮的胡乱烧杀吗?”赵昆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按照草原蛮族人的习性,一旦进入大汉北境内,肯定是少不了一番烧杀抢掠。
“他们可沿着大漠进入,一路上都是高山峻岭,倒是绕开了我军的关隘,但是自己也是孤军深入,既然要深入,那就让他再深入一些,到时候扑杀上去,他想要跑,也就跑不掉了。”
刘预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
必要的时候,不仅要对自己的兵卒残忍,就算是对待普通的百姓,也是一样的。
他已经决定,最少要吃掉完颜银术可这一支嚣张的金兵。
“这一路胡虏兵,如果没有丁零单于主力的策应,肯定不可能这么胆大包天。”
刘预想了一下,命人拿出了地图查看了起来。
按照送来的军情这一路丁零兵,似乎是要直插辽州腹地。
“陛下,说不定这是胡虏的阴谋啊!”
赵昆看着地图,忽然说道。
“阴谋?说说看,为什么这么说?”刘预说道。
“陛下请看,若是要对付这一路胡虏兵,必然要调集兵马在这两处河滩堵截,但是这两处关隘都是有一个虚弱的后背,一旦聚集了兵马,要是被丁零人从后背突袭,后果不堪设想啊。”赵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