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节
苏阿獭发现的问题就是这些康居人大有分而不散的架势,各地的城邦虽然互不统属,但是许多康居大商人相互之间却都是联姻合作。
在这种累世几代的相互信任中,往往都会彼此包庇维护。
像是什么帮着藏匿一些财产,最是平常不过了。
“这些人果然都是贼人,宁可把家财给予外人,也不肯顺从大王的法令,留着真是一些祸害,早就应该杀掉了。”
苏阿獭想了一下,觉得要是去搜捕其余的康居豪商家中,必须得有冉良大王的命令,否则唯恐坏了大王引‘康’入‘汉’的大业。
“到底有哪些家在做这种包庇的勾当,你可是知道吗?”苏阿獭决定先问个明白,然后再去向冉良回报。
“启禀大人,孩儿早已经查明白了,都是有这几家。。。。”
这个康居带路党已经是认了苏阿獭当义父,天天想着讨好这些新来的征服者,自然早就有所准备。
不过,苏阿獭听完勾结叛逆的名单后,不禁是皱起了眉头,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太过于莽撞。
因为在这几家康居人中,有好几家都是已经在冉大王手下获得了官职的新兴康居权贵。
甚至于好几家人都是把女儿嫁给了冉良,算是标准的皇亲国戚了。
苏阿獭不敢擅作主张,立刻带兵返回城中禀报。
不过,当冉良听到这个情况后的反应,却是大大出乎苏阿獭的意料之外。
“我们现在虽然要引‘康’入‘汉’,但是最为重要就是需要他们的忠心耿耿,老老实实的做事,像是这种勾结叛逆的人家,就算是获得官职信任,也都是养不熟的狼崽子!”
冉良用冷冰冰的态度评论着那些新附的康居人权贵。
其实,他也早已经有所察觉,那些康居人明面上老老实实,其实暗地里都是痛恨着他们这些新来的汉人。
“阿獭,在你们草原上,要怎么对付养不熟的狼崽子?”冉良问道。
苏阿獭一听,立刻就是眼睛一眯,笑着回答。
“启禀大王,对于养不熟的狼崽子,自然是一把掐死,然后剥皮吃肉!”
“哈哈哈,那不就结了,既然怎么对付狼崽子都是有先例,怎么对付这些康居叛逆,也就用同样的方法。”
面对冉良轻松的话语,苏阿獭还是有些迟疑。
“大王,这其中好几家可都是康居大族,还有几个都有族中女子在大王旁边侍奉呢。”
“大族又怕什么,谁要是敢勾结叛逆,那就是连根拔起!”冉良毫不在意的说道。
这些康居人之前都抵挡不住自己的军力,如今更是毫不挂在心上。
“至于那几家,国家大事,怎么可能因为几个女子就荒废,该怎么办,就一定要严格法办!”
冉良最后下定了终极命令,那就是只要跟叛逆沾边儿,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康居人,那就是统统要遭受毁家灭族的惩罚。
“有一家敢勾结叛逆,那就屠一家,有十家百家,那就是屠灭十家百家!”
“只有把最为听话的留下来,这将来的引康居入汉,才能是扎实起来。”
。
第780节
苏阿獭发现的问题就是这些康居人大有分而不散的架势,各地的城邦虽然互不统属,但是许多康居大商人相互之间却都是联姻合作。
在这种累世几代的相互信任中,往往都会彼此包庇维护。
像是什么帮着藏匿一些财产,最是平常不过了。
“这些人果然都是贼人,宁可把家财给予外人,也不肯顺从大王的法令,留着真是一些祸害,早就应该杀掉了。”
苏阿獭想了一下,觉得要是去搜捕其余的康居豪商家中,必须得有冉良大王的命令,否则唯恐坏了大王引‘康’入‘汉’的大业。
“到底有哪些家在做这种包庇的勾当,你可是知道吗?”苏阿獭决定先问个明白,然后再去向冉良回报。
“启禀大人,孩儿早已经查明白了,都是有这几家。。。。”
这个康居带路党已经是认了苏阿獭当义父,天天想着讨好这些新来的征服者,自然早就有所准备。
不过,苏阿獭听完勾结叛逆的名单后,不禁是皱起了眉头,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太过于莽撞。
因为在这几家康居人中,有好几家都是已经在冉大王手下获得了官职的新兴康居权贵。
甚至于好几家人都是把女儿嫁给了冉良,算是标准的皇亲国戚了。
苏阿獭不敢擅作主张,立刻带兵返回城中禀报。
不过,当冉良听到这个情况后的反应,却是大大出乎苏阿獭的意料之外。
“我们现在虽然要引‘康’入‘汉’,但是最为重要就是需要他们的忠心耿耿,老老实实的做事,像是这种勾结叛逆的人家,就算是获得官职信任,也都是养不熟的狼崽子!”
冉良用冷冰冰的态度评论着那些新附的康居人权贵。
其实,他也早已经有所察觉,那些康居人明面上老老实实,其实暗地里都是痛恨着他们这些新来的汉人。
“阿獭,在你们草原上,要怎么对付养不熟的狼崽子?”冉良问道。
苏阿獭一听,立刻就是眼睛一眯,笑着回答。
“启禀大王,对于养不熟的狼崽子,自然是一把掐死,然后剥皮吃肉!”
“哈哈哈,那不就结了,既然怎么对付狼崽子都是有先例,怎么对付这些康居叛逆,也就用同样的方法。”
面对冉良轻松的话语,苏阿獭还是有些迟疑。
“大王,这其中好几家可都是康居大族,还有几个都有族中女子在大王旁边侍奉呢。”
“大族又怕什么,谁要是敢勾结叛逆,那就是连根拔起!”冉良毫不在意的说道。
这些康居人之前都抵挡不住自己的军力,如今更是毫不挂在心上。
“至于那几家,国家大事,怎么可能因为几个女子就荒废,该怎么办,就一定要严格法办!”
冉良最后下定了终极命令,那就是只要跟叛逆沾边儿,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康居人,那就是统统要遭受毁家灭族的惩罚。
“有一家敢勾结叛逆,那就屠一家,有十家百家,那就是屠灭十家百家!”
“只有把最为听话的留下来,这将来的引康居入汉,才能是扎实起来。”
苏阿獭此时已经是激动的脸色通红了。
这个命令背后的巨大利益,他自然是知道的明明白白。
屠一家康居人,那即是发一家的灭门财啊。
“大王放心,末将这就是去把那几家康居叛逆统统抓起来严刑拷问,只要是查获罪证,统统都是法办。”
苏阿獭如今正是冉大王麾下的刑曹将军,最是喜爱抓人抄家杀头的。
“嗯,如此是最好,不过,事关重大,也不应该太拘泥于这些手段,要从严行事,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短短的一句话中,这两个罪恶的‘汉人’征服者就判定了成百上千康居人死亡的命运。
随后的几个月中,整个郅支城为中心的冉氏封国中,无数的康居大商人都是惨遭破家灭门的命运。
刽子手苏阿獭在一些康居败类的引领下,把一家家虔诚的拜火教徒送上了去见光明神的道路。
面对血淋淋的屠刀,整个郅支城的康居人立刻都是清醒了过来。
原来这些可怕的汉人手中刀剑是那么强硬,根本不怕他们不合作。
谁要是敢反抗,那就是只有死亡一途,不管曾经是什么高贵的身份,也不管现在是什么官职,统统都是不会被放过。
顷刻之间,整个郅支城内外的康居人全都乖乖听话了。
面对冉大王发布的一个个命令,所有人都是毫不犹豫的接受。
不管是冉良下令所有康居人改从汉姓,还是下令捣毁拜火教屠各教寺庙改建学堂,或者是下令禁绝血亲通婚等等打破当地人上百年习俗的法令,全都是获得绝对支持。
毕竟,以苏阿獭为首的鹰犬们,可是把郅支城的康居人给杀了近乎三成还要多,剩下的人没有被吓破胆已经是不错了,哪还有什么胆量反抗。
面对这么丰硕的成果,苏阿獭等人都是不禁为自己的武功而自豪,天天都是在康居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凸显自己‘汉人’身份的高贵。
可是,那些康居人在心中却跟本不认为这些对冉大王发布的一个个命令,所有人都是毫不犹豫的接受。
不管是冉良下令所有康居人改从汉姓,还是下令捣毁拜火教屠各教寺庙改建学堂,或者是下令禁绝血亲通婚等等打破当地人上百年习俗的法令,全都是获得绝对支持。
毕竟,以苏阿獭为首的鹰犬们,可是把郅支城的康居人给杀了近乎三成还要多,剩下的人没有被吓破胆已经是不错了,哪还有什么胆量反抗。
面对这么丰硕的成果,苏阿獭等人都是不禁为自己的武功而自豪,天天都是在康居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凸显自己‘汉人’身份的高贵。而外围无翁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可是,那些康居人在心中却跟顶顶顶二人二外而刚刚还是无法顶顶多多付所付无不认为这些
凶残的‘汉人’,与西域都护府的汉人是一样的。
第781节
冉良凭借着自己的雷霆手段,在郅支城掀起了狂飙突进一般的教化。
按照他的设想,使用两年的时间整合好郅支城附近的康居人,然后再是用三年的时间控制整个河中一带的康居人。
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他用康居人的民力往南翻山越岭去找慕容部复仇了。
但是,人算总是不如天算,或者说,冉良的人算也总是不那么完美。
五年之后!
冉良虽然已经攻占了绝大部分的康居人土地,实现了名义上的‘康居王’。
但是,其中的实际统治力,却是让他觉得非常的无奈。
“大王,番西城北又是有新的蛮夷侵掠,杀伤居民上千,掳掠牛羊数万,番西的几家康居领主都说元气大伤,今年又是没有办法进贡了。”
“大王,西南的波斯王派兵驱逐我部牧民,还抢掠了牛羊牲畜无算,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还请大王准我等发兵护卫!”
“大王,南边越匿城的康居人又是造反了,勾结了粟弋人,已经是有大小二十多康居部落响应,需要尽快发兵平叛啊。”
郅支城内,一脸严肃的冉良正在听着众将领官员们汇报着一桩桩的军国大事。
作为处于一个四战之地的康居,就如同是一个漏风的筛子一般,四面相邻的国家和部落个个都是有可能化为敌人。
特别是,冉良这种来势汹汹,却又人数没有优势的新征服者,总是要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
“这一年又一年,不是平定了东面,西面又是反,要不就是打退了北面,南面又是来敌人。”
“这样下去,孤想要养兵聚粮,南下复仇的大计,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冉良听着一堆边境告急,整个心情都是越来越糟糕了。
康居人的地盘实在是太大,而他本部的兵马人丁又是太少。
在远离郅支城的地方,就必须要使用那些首鼠两端的康居人。
一旦没有及时给予强大的威压,这些康居人往往都会消极怠工,把各种的征缴供奉给推脱掉,要不就是勾结外部的势力割地叛乱。
整整五年下来,冉良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大王,末将觉得,只要把康国经营妥帖之后,才能想着南下复仇,若是急于求成,只怕根本要两失啊。”
一名穿着大汉外藩官服的官员向冉良劝道。
“先生觉得,我不该去找慕容鲜卑复仇吗?”冉良有些不高兴了。
“大王,微臣并没有这个意思,国仇当然要报,可是根基不稳,如何能复仇呢?”
这个官员面对冉良,没有丝毫的害怕和紧张。
“既然如此,那先生可是有什么良策教我?”
冉良也已经自觉了刚刚态度不妥。
眼前的这位汉人官员,可不是他手下的苏阿獭那些部将,随便骂两句都是可以的粗人。
这位乃是中原鼎鼎大名的高门士族之后,出于太原王氏,乃是大汉皇后的从兄弟。
因为犯了大汉天子豪强迁徙的禁令,被发配到了西域都护府。
机缘巧合之下,苦于文治人才不足的冉良向刘预上书乞求,把西域都护府的罪人官吏统统都借调了过来。
第782章
冉良凭借着自己的雷霆手段,在郅支城掀起了狂飙突进一般的教化。
按照他的设想,使用两年的时间整合好郅支城附近的康居人,然后再是用三年的时间控制整个河中一带的康居人。
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他用康居人的民力往南翻山越岭去找慕容部复仇了。
但是,人算总是不如天算,或者说,冉良的人算也总是不那么完美。
五年之后!
冉良虽然已经攻占了绝大部分的康居人土地,实现了名义上的‘康居王’。
但是,其中的实际统治力,却是让他觉得非常的无奈。
“大王,番西城北又是有新的蛮夷侵掠,杀伤居民上千,掳掠牛羊数万,番西的几家康居领主都说元气大伤,今年又是没有办法进贡了。”
“大王,西南的波斯王派兵驱逐我部牧民,还抢掠了牛羊牲畜无算,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还请大王准我等发兵护卫!”
“大王,南边越匿城的康居人又是造反了,勾结了粟弋人,已经是有大小二十多康居部落响应,需要尽快发兵平叛啊。”
郅支城内,一脸严肃的冉良正在听着众将领官员们汇报着一桩桩的军国大事。
作为处于一个四战之地的康居,就如同是一个漏风的筛子一般,四面相邻的国家和部落个个都是有可能化为敌人。
特别是,冉良这种来势汹汹,却又人数没有优势的新征服者,总是要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
“这一年又一年,不是平定了东面,西面又是反,要不就是打退了北面,南面又是来敌人。”
“这样下去,孤想要养兵聚粮,南下复仇的大计,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冉良听着一堆边境告急,整个心情都是越来越糟糕了。
康居人的地盘实在是太大,而他本部的兵马人丁又是太少。
在远离郅支城的地方,就必须要使用那些首鼠两端的康居人。
一旦没有及时给予强大的威压,这些康居人往往都会消极怠工,把各种的征缴供奉给推脱掉,要不就是勾结外部的势力割地叛乱。
整整五年下来,冉良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大王,末将觉得,只要把康国经营妥帖之后,才能想着南下复仇,若是急于求成,只怕根本要两失啊。”
一名穿着大汉外藩官服的官员向冉良劝道。
“先生觉得,我不该去找慕容鲜卑复仇吗?”冉良有些不高兴了。
“大王,微臣并没有这个意思,国仇当然要报,可是根基不稳,如何能复仇呢?”
这个官员面对冉良,没有丝毫的害怕和紧张。
“既然如此,那先生可是有什么良策教我?”
冉良也已经自觉了刚刚态度不妥。
眼前的这位汉人官员,可不是他手下的苏阿獭那些部将,随便骂两句都是可以的粗人。
这位乃是中原鼎鼎大名的高门士族之后,出于太原王氏,乃是大汉皇后的从兄弟。
因为犯了大汉天子豪强迁徙的禁令,被发配到了西域都护府。
机缘巧合之下,苦于文治人才不足的冉良向刘预上书乞求,把西域都护府的罪人官吏统统都借调了过来。
“大王,如今康居地扩五千里,相邻的各邦国少说也有十几个,其中不乏西面波斯这种的万乘大国!”
王舒虽然来郅支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凭借机敏的才能,很快就摸清了康居国面临的处境。
这么一个标准的四战之地,若是放一个一般人,稍不留意就是轻易的败亡。
但是,冉良凭借手中数万强悍的‘新汉’兵马,竟然只用了五年时间就跌跌撞撞控制了大半土地。
这在王舒看来,绝对是称得上王霸之才了。
但是,冉良随后的策略,却是陷入了歧途之中。
面对新附的土地和人口,冉良想的不是整合吞并,而是想要急于聚集人力物力往南去找慕容部复仇。
这在王舒看来,绝对是愚蠢。
“至于南面的慕容鲜卑,也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慕容鲜卑南下攻略贵霜全境,甚至是直达身毒边境,可谓是兵强马壮,而且慕容氏举族与贵霜身毒权贵通婚,可谓是得到了七八成的民力,绝对不是凭借大王手中几万兵马翻山越岭远征能得胜的。”
“且不说别的,光是最近两年慕容氏给洛阳天子上贡的珍奇中,就有越来越多的象牙等物,大王可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吗?”
冉但是,冉良随后的策略,却是陷入了歧途之中。
面对新附的土地和人口,冉良想的不是整合吞并,而是想要急于聚集人力物力往南去找慕容部复仇。
这在王舒看来,绝对是愚蠢。
“至于南面的慕容鲜卑,也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慕容鲜卑南下攻略贵霜全境,甚至是直达身毒边境,可谓是兵强马壮,而且慕容氏举族与贵霜身毒权贵通婚,可谓是得到了七八成的民力,绝对不是凭借大王手中几万兵马翻山越岭远征能得胜的。”
“且不说别的,光是最近两年慕容氏给洛阳天子上贡的珍奇中,就有越来越多的象牙等物,大王可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吗?”
冉但是,冉良随后的策略,却是陷入了歧途之中。
面对新附的土地和人口,冉良想的不是整合吞并,而是想要急于聚集人力物力往南去找慕容部复仇。
这在王舒看来,绝对是愚蠢。
“至于南面的慕容鲜卑,也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慕容鲜卑南下攻略贵霜全境,甚至是直达身毒边境,可谓是兵强马壮,而且慕容氏举族与贵霜身毒权贵通婚,可谓是得到了七八成的民力,绝对不是凭借大王手中几万兵马翻山越岭远征能得胜的。”
“且不说别的,光是最近两年慕容氏给洛阳天子上贡的珍奇中,就有越来越多的象牙等物,大王可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吗近两年慕容氏给洛阳天子上贡的珍奇中,就有越来越多的象牙等物,大王可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
第783
“大王地处四战之地,如今凭借勇武超然,可以保的无忧,一旦将来军力渐弱,如何能抵挡得住四方八方的侵扰?” “西域都护府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援,真正能依靠的还是自己啊。” 王舒毫不客气说道。 冉良闻言默不作语。 “大王,若是真的为将来子孙后世谋划,就应该利用如今手中兵马强盛的时候,先筑起一个强盛的邦国!” 冉良一听,立刻就是来了精神。 王舒这个皇亲国戚绝对不是简单的浮夸世家子,既然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肯定是有不凡的见识。 “先生,快教一教孤该如何做?”冉良急切的问道。 “大王,康居虽然地域广大,但是贫瘠荒漠太多,并没有什么万乘之国的资本,若是大王想要劳师远征,没有一个坚实的后盾,那是绝对不行的。” “坚实的后盾,什么意思?” “大王,意思就是康居国不是长久经营之地,用来休养磨练兵马是可以的,但是想要依靠康居的国力支撑起来,那是绝对没有希望的,毕竟之前数百年,康居国也肯定出过雄主,却一直都是困在乌孙贵霜等国之下。” “先生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大王必须要找一个新的地方立国生息,康居这里四战之地,就算是经营再得当,也是很难有所作为。” “先生此言,似乎有些不妥啊,陛下封我为康居王,就是要固守此地,成为大汉的藩篱,若是轻易离开,那岂不是悖逆陛下的旨意吗?” 王舒闻言一笑,非常不在乎的说道。 “天高海阔,大丈夫岂能困守于这么一片贫瘠荒漠之中?” “贫瘠荒漠?”冉良不禁有些不赞同了。 康居国这个位置,处于四通八达的中间地带,虽然也是有些荒漠隔壁,但是因为有着河流雪山的灌溉,有着不少的农田和草原的。 要是说什么贫瘠荒漠,冉良是绝对不会认同的。 “大王的眼界还是太窄了,这天下之大,风水宝地可是有的是,康居国真的不算是什么好地方的。” “那先生知道什么好的地方吗?”冉良有些不服。 “在我看来,如今最合适的地方,就是西南的波斯,不仅有沃土牧场,还能向东威逼身毒,向西进拓两河。” 冉良听到这里,已经是满脸严肃起来。 他忽然起身,挥手让一众将领们先行退下,只留下他跟王舒两个人。 这个时候,整个屋内就已经仅剩冉良和王舒了。 “先生,若是冉良猜的没错,你一定是见到过陛下亲笔绘制的那一副天下舆图了吧?” 冉良之前跟随刘预的时候,曾经多次见到刘预草画过一些地图。 在那些草草画出来的地图上,冉良知道了西域、知道了波斯,知道是最西方的大秦。 仅仅是看了几遍,冉良就已经被天下之大深深震撼到了。 如今在王舒的口中,竟然说出了什么海滨、两河 之类的话语,瞬间就是让冉良获得了知己的感受。
第784节
在那些草草画出来的地图上,冉良知道了西域、知道了波斯,知道是最西方的大秦。 仅仅是看了几遍,冉良就已经被天下之大深深震撼到了。 如今在王舒的口中,竟然说出了什么海滨、两河 之类的话语,瞬间就是让冉良获得了知己的感受。 “哈哈哈,大王猜的没错,某的确是看过陛下亲笔绘的一副,两遍下来,就已经是烂熟于心。。” “可是这种舆图,真的能当真吗?如果是越远越不准确,那岂不是要坑害我军。” “大王,放心吧,那舆图的确是千真万确的,某最近几年又是南中、东夷都得到了印证。” 有了这些定心丸,冉良当即就与王舒商议了起来。 如果能给自己找到一条能传千秋万代的地盘,冉良恨不得立即开始行动了。 好不容易在西域杀出一番基业的冉良,几乎是转眼之间,就把手中的财产都是换成了又一次整军备战的后勤人物。 对于冉良来说翻天覆地的大动作,但是对于万里之外洛阳的刘预来说,却是最为不重要的一个变化。 “西域的安危,有西域都护府就够了,冉良所部的各部杂胡,都是一些惯于抄掠的马贼盗匪,真要是经营一城一地,还真是有些委屈他们了。” 刘预在得到小消息后,仅仅是摸摸脸上的胡须,丝毫没有什么愤怒的意思。 “好了,冉良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朕以后也不打算再问你了。” 对于万里之外的康居国来说,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很难影响到中原的安危。 而且刘预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越来越严酷的‘寒冬’! 这个‘寒冬’,并没有别的含义,就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最近两年,虽然是天下少有战事。 但是天灾却是一个接一个没有落下过。 特别是秋冬气候一年比一年冷,长江沿岸的江州、建邺等地竟然连续两年都是下起了雪。 对于那些高门大姓来说,罕见的大雪足以刺激他们诗兴大发。 但是对于南方的百姓来说,却是一场场可怕的灾害。 而在北方中原,却更是冷的更加厉害。 不仅仅是寒冷,伴随而来的干旱,更是让黄河数次断流。 而这其中带来的后果,也远远不止与此。 “陛下,辽州刺史发来奏报,说是辽州军屯受灾,几乎是要绝产,今年越冬的军粮,只怕还缺大半呢!” 公孙盛向刘预说到。 为了制衡东部草原的鲜卑各部,刘预通过扶持宇文鲜卑开始,就是在忠心位置修筑了规模尚可的城墙,建设了好几个城市。 这一切都是为了引诱当地草原各部服从教化,但是随着恶劣严寒干旱的频频侵袭,刘预在当地设立的军屯城池,也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军屯种地若是没有什么好的储是没有什么好的储备,只怕一年的灾荒,就能让整个辽州军屯的将士们饿肚子。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不差饿兵,刘预自然是要把辽州将士们补给补充完。
第785
“陛下,辽州的十个军屯,今年全都是没有收获够用的粮食,就连牲畜也都是各种瘟疫死掉了大半,今年又是要从幽州调拨粮草了。” 公孙盛有些忧愁的说道。 自从刘预在辽州设立了十个军镇以来,几乎是年年都是各种亏欠。 不是今年有旱灾,就是明年有洪涝,要不就是寒潮暴雪。 可以说整个辽州的军屯,几乎是一年又一年的亏空。 “那就从幽州府库调拨粮草,眼看着又要下雪了,万万不可耽误。”刘预说道。 “陛下,今年幽州也是灾荒不小,府库里的粮草除了预留备荒之外,只怕也是没有多少啊。”公孙盛有些为难。 刘预一听,顿时也是有些头疼。 幽州紧挨着塞外的辽州,如果从其他州郡调遣粮草,只怕路途时间就要太长了。 一旦遇上降雪,那就是要耽误了。 正当刘预为难的时候,公孙盛却是开口说道。 “不过,臣听说,辽东郡以及高句丽这两年还算丰收,应该是有不少的粮草储备的,说不定可以。” “辽东郡人丁不多,就算是有粮草,恐怕也没有太多,若是高句丽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能拿出来不少呢。” 刘预瞬间就是看到了希望一般。 自从把高句丽收入羁縻统治后,往年常常会有的战事也基本是停止了,再加上对于高句丽的征调很少,应该是有不少的储备的。 “陛下,高句丽上下依旧是各大部落家族掌握实权,就算是高句丽王想要征调,恐怕也是有些难啊。” 公孙盛盯着刘预说道。 如今的高句丽王,乃是之前高句丽王女为刘预生的儿子。 当初以外甥身份强迫高句丽众人认为王,就已经是引得许多高句丽人不满了。 如今又要征调粮草财货,只怕更加难了。 “哼!那怕什么,朕早就看那高句丽不爽了。” 刘预闻言,却是毫不在意。 他把一个儿子封为高句丽王,就是想要从上到下同化高句丽人。 但是,从这两年的成效来看,结果并不理想。 与那些愚昧落后的胡人部落不同,高句丽本身还是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的,否则也不可能在之前复国成功。 高句丽人除了接受了一个名义上的高句丽王之外,其余的时刻都是依旧维持原本的生存模式。 大大小小的家族势力掌握权力,对于以高句丽王名义发布的命令,几乎全都是阳奉阴违。 刘预早就想要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了。 “若是高句丽暴乱,那就是直接把他们原地抹去,反正辽州十个镇的军士近在咫尺,有些战事历练总好过天天垦荒种田。”刘预笑着说道。 公孙盛一听,立刻就是明白了。 放眼整个大汉四周,除了西域等特别远的地方有分封外藩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势力像高句丽一样享受着特殊待遇。 “陛下,高句丽上下若是顺服,那又该如何?” 公孙盛知道,刘预这是想要清除卧榻之侧的隐患,便询问另外的一种情况。 “哈哈,若是他们乖乖的听命,那就是是更好办了。” 刘预一脸轻松的继续说道。
第786
“陛下,辽州的十个军屯,今年全都是没有收获够用的粮食,就连牲畜也都是各种瘟疫死掉了大半,今年又是要从幽州调拨粮草了。” 公孙盛有些忧愁的说道。 自从刘预在辽州设立了十个军镇以来,几乎是年年都是各种亏欠。 不是今年有旱灾,就是明年有洪涝,要不就是寒潮暴雪。 可以说整个辽州的军屯,几乎是一年又一年的亏空。 “那就从幽州府库调拨粮草,眼看着又要下雪了,万万不可耽误。”刘预说道。 “陛下,今年幽州也是灾荒不小,府库里的粮草除了预留备荒之外,只怕也是没有多少啊。”公孙盛有些为难。 刘预一听,顿时也是有些头疼。 幽州紧挨着塞外的辽州,如果从其他州郡调遣粮草,只怕路途时间就要太长了。 一旦遇上降雪,那就是要耽误了。 正当刘预为难的时候,公孙盛却是开口说道。 “不过,臣听说,辽东郡以及高句丽这两年还算丰收,应该是有不少的粮草储备的,说不定可以。” “辽东郡人丁不多,就算是有粮草,恐怕也没有太多,若是高句丽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能拿出来不少呢。” 刘预瞬间就是看到了希望一般。 自从把高句丽收入羁縻统治后,往年常常会有的战事也基本是停止了,再加上对于高句丽的征调很少,应该是有不少的储备的。 “陛下,高句丽上下依旧是各大部落家族掌握实权,就算是高句丽王想要征调,恐怕也是有些难啊。” 公孙盛盯着刘预说道。 如今的高句丽王,乃是之前高句丽王女为刘预生的儿子。 当初以外甥身份强迫高句丽众人认为王,就已经是引得许多高句丽人不满了。 如今又要征调粮草财货,只怕更加难了。 “哼!那怕什么,朕早就看那高句丽不爽了。” 刘预闻言,却是毫不在意。 他把一个儿子封为高句丽王,就是想要从上到下同化高句丽人。 但是,从这两年的成效来看,结果并不理想。 与那些愚昧落后的胡人部落不同,高句丽本身还是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的,否则也不可能在之前复国成功。 高句丽人除了接受了一个名义上的高句丽王之外,其余的时刻都是依旧维持原本的生存模式。 大大小小的家族势力掌握权力,对于以高句丽王名义发布的命令,几乎全都是阳奉阴违。 刘预早就想要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了。 “若是高句丽暴乱,那就是直接把他们原地抹去,反正辽州十个镇的军士近在咫尺,有些战事历练总好过天天垦荒种田。”刘预笑着说道。 公孙盛一听,立刻就是明白了。 放眼整个大汉四周,除了西域等特别远的地方有分封外藩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势力像高句丽一样享受着特殊待遇。 “陛下,高句丽上下若是顺服,那又该如何?” 公孙盛知道,刘预这是想要清除卧榻之侧的隐患,便询问另外的一种情况。 “哈哈,若是他们乖乖的听命,那就是是更好办了。” 刘预一脸轻松的继续说道。 “他们能交出粮草,那就是说明还算是识时务。” “既然肯识时务,那就是把高句丽的丁口全都迁徙进来,让高句丽永远变成一个空虚的王号。” 刘预说罢,非常得意的笑了起来。 “若是能借此消除高句丽的隐患,那将来从白山至辽水,就可以作为草原上储备越冬的地方,一旦遇到暴雪极寒,牛羊马匹都可以存活下俩了。” 经过多少年的战乱,整个中原地区非常严重的缺乏人口劳动力,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拼了命的垦荒耕种,也不过是能提升个一两分的产量。 而在草原上,最怕的就是暴雪严寒,不仅是白雪封路,更是能把牛羊马匹,甚至是人丁都能冻死。 如果能把高句丽人迁徙到关内,那就是完全能把中原的生产提升好几个程度。 而留下来的高句丽的地盘,则可以作为安置部分草原牧民过冬的地方,或者是直接用来给大汉朝廷养马。 “陛下,这样的话,恐怕高句丽根本不会答应了。” “朕根本不在乎高句丽肯不肯答应,只要对我们有利,高句丽人就要有接受损失的自觉。” “陛下若是要这般打算,那不如先想办法,从高句丽手中把粮草钱财都弄出来,这样辽州十镇的军士们也有了粮草储备,然后再是收拾高句丽也不迟啊。” 如果说刘预对于高句丽是要用雷霆手段的话,那就公孙盛就要先把他们榨出了最多的油水。 “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如果不处置好,将来也是能成为心头大患的。” 刘预肯定了公孙盛的想法,让他尽管放手去办。 不管是用偷用抢,只要能骗的高句丽人肯掏腰包,那就是算作大功一件。 在紧邻中原的辽东白山密林中,存在着高句丽这么一支有家国文明程度的势力,绝对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隐患。 刘预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什么名声,只要能吞掉高句丽就好了。 很快,随着洛阳天子的使者车驾向着辽东进发,关于辽东的一个重磅消息也是传播到了高句丽人耳朵中。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让高句丽人上下都是暗暗窃喜。 割据从辽东郡出来的消息,洛阳的大汉皇帝有意让高句丽人内附辽东郡,保留着他们原本的家族。管是用偷用抢,只要能骗的高句丽人肯掏腰包,那就是算作大功一件。 在紧邻中原的辽东白山密林中,存在着高句丽这么一支有家国文明程度的势力,绝对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隐患。 刘预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什么名声,只要能吞掉高句丽就好了。 很快,随着洛阳天子的使者车驾向着辽东进发,关于辽东的一个重磅消息也是传播到了高句丽人耳朵中。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让。 割据从辽东郡出来的消息,洛阳的大汉皇帝有意让高句丽人内附辽东郡,保留着他们原本的家族。
第787
近几年来,这些高句丽贵族都是一个个觉得他们当‘土霸王’的日子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毕竟汉人的中原温暖富饶,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们这点穷山恶水呢。 甚至于,当汉廷要把辽东郡划出安置他们的消息,几乎是没有人怀疑的。 中原人丁凋零,那么多的肥沃良田都是耕种不过来,辽东郡苦寒之地送给高句丽人耕种那是最为正常不过。 白山,丸都城。 高句丽的几大部族首领们正齐聚一起,商议着从辽东郡刚刚传回来的新消息。 “汉人皇帝已经是打算把辽东郡给我高句丽人耕种了,但是如何划分土地,并且授予什么样的官职,却都是要与之前想的大为不同啊。” 一名高句丽中年人带回来最为新的情报。 “大为不同,那是什么意思,难道汉人皇帝,不是打算把辽东郡整个交给我们,然后让我们自行划分吗?”一名高句丽老者疑惑道。 对于羁縻统治来说,仅仅只需要册封一个国王,随后的其它事情,基本都是让藩国内部自行处置的。 “那汉人皇帝打算如何办?” 众人都是充满好奇的问道。 负责带回来情报的高句丽宫使立刻说道。 “汉天子已经决定,把辽东郡划分为三个小郡,然后再是扩为一倍数量的县邑,然后把上到郡,下到县的官职、土地全都是售卖给我们!” 此话一出,一众高句丽贵人们顷刻都是愣住了。 过来好一会儿,才有人缓过神儿来。 “你说什么,他们要把辽东郡县的官职土地卖给我们?” 这些高句丽贵人们都是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中原的汉人天子最为重视什么德行道义,遵照儒家名教的指点,应该是讳言钱财的。 更何况,是这样赤果果的叫卖官职。 “汉人皇帝不是最为在乎脸面嘛,怎么可能是真的?” 立刻就是有人表达了怀疑,不过,这点怀疑很快就是被带回消息的人解除了。 “在辽东郡主持此事的人,乃是崔毖崔使君!” “崔使君出身高贵,肯定不会言语诓骗我们,而且,几年前崔使君被慕容鲜卑逼迫出逃,又曾经受到我们高句丽的庇护。” “这般情谊,大家就是不要怀疑了。” 一听到崔毖的名字,屋内的一群高句丽大佬们都是一个个长出了一口气,立刻把心收回去了。 崔毖,那可是前朝晋室的东夷校尉,本来就是出身清河崔氏的高贵种子,肯定不会坑害他们。 在几个高句丽贵人的示意下,众人都是相信了此事。 “那你快说说,汉人皇帝对于辽东郡县官职土地打算是卖什么价钱?”为首的一名高句丽人催促问道。 所有人立刻都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官职土地的价钱问题上。 毕竟高句丽地处偏僻,除了一些毛皮珍珠药材等物产之外,根本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钱财货物。 如果辽东的官职土地太贵的话,那就是完全没有争取的必要了。 不过,就算是这个问题也很快就让众人放下心来。
第788
按照描述,辽东郡分为三郡三十八县,正好与高句丽内部大部族数目相差不多,其中的要价虽然是不便宜,但却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 “中原连年遭受灾荒,汉人皇帝索要的粮食,可是比金银珠宝靠得住的多。” 一名头发花白的高句丽老者捋着胡须念叨着。 因为汉人皇帝这一次索要数量颇多的粮草,对于珍珠鸟兽毛皮等却是没有看在眼里,放任他们去了。 屋内的一群高句丽贵人们,立刻都是表现出大为不满,表示坚决不允许这种**裸的金钱买卖。 但是其实在心中,他们都是一个个在焦急的盘算着,各自家中到底能拿出来多少的钱粮卖买官买土地。 “这么多的粮草,还要运往平州城才算数,简直就是天价粮食啊。” “没有我们高句丽人,他们辽东永远都是一片蛮荒。” “所以大家根本不用着急,只要大家同进退,那将来辽东三郡的粮田薄田必然是要依仗我们了。” 为首的几个高句丽长者都是呼吁大家伙不要上当,不管他们买不买汉人的官职,那将来肯定是要送给他们的。 只要让这个买卖做不成,那高句丽人最后就可以捡便宜了。 屋内的众人闻言,立刻就是异口同声的答应了下来。 “要让那些汉人知道,这辽东哭寒之地,没有像我们一样吃的人,恐怕早就喂了野狼了。” 在众人的一致口稳中,全是让静观其变的。 但是,前脚大家伙刚刚离开,后脚就马匹不停蹄的去往辽东平洲城了。 这些高句丽贵人秘密派出的使者,全都是要去在崔毖面前试探官职价钱的。 什么不在乎官职,让汉人无法做到完成任务,全都是哄骗小孩子的把戏。 辽东郡就是那么大点地方,一家把位置号的良田或者官职给买去了,那剩下的就只能去钻山沟了。 所以,辽东三郡的官职土地售卖,很快就是进入了异常火爆的状态。 对于此事,持节上使崔毖崔使君当然是‘头疼’不已。 每一家高句丽贵人出价都是差不多,很难区分开来差距。 最后,崔毖崔使君只能表示,采用先来后到的规矩,哪一家高句丽贵族先把粮草钱财押运到平州城来,谁就是能获得先挑先选的权力。 这可就不是简单的价高者得了,而是手快者得了。 顷刻之间,原本还一团和气的高句丽贵族们立刻陷入了白热化的相互竞争中。 因为汉人皇帝要求以粮草落入府库为准,所以各家豪强贵族都是想尽办法自行押运去了。 大批的牲畜、奴仆等也都是全用上了,唯一目的就是期盼能先到平州。 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贵族豪强们几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三十多个郡县的‘赎买钱’给运到了平州。 大为高兴的崔毖告诉这些高句丽老友们派来的人,让他们回去等待朝廷册封的文书就可以了。 等到诏书下来,还要有各种的赏赐,肯定还得要大批车马人丁运载。 所以,这一次各家押运‘钱财’来的车马人丁,也就不用回去了,先在平州等待一些时日,等到带着朝廷的赏赐再回去。
第789
果然,正如高句丽贵人豪强们期盼的那样,根本没有过几天大汉皇帝的旨意就传回来了。 崔毖崔使君立刻派人去丸都城召高句丽豪强贵人们来平州接领诏书,崔毖的使者还带来了一大堆崭新的官服和仪剑鱼袋等等。 几乎所有人都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官职,大家都是一个个喜笑颜开,纷纷期盼着将来入领辽东郡后的美好日子。 为了早一点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几乎是好不犹豫的就踏上了去往平州城的道路。 数百里的山林道路,这些高句丽豪强们快马加鞭,仅仅用了两三天就抵达了。 “崔使君有令,诸位先在驿馆歇息休沐两日,等到后天是大吉之日,给各位授予朝廷的封诰!” 面对一大群风尘仆仆的高句丽贵人,崔使君的门下非常客气的接待了他们。 因为道路远近的关系,还有不少的高句丽豪强尚未赶到。 而且,崔使君还告诉他们,他们的高句丽王还在幽州往着赶的路上,两天后正好赶到才能开始正式的封诰仪式。 对于这个等待,这些高句丽贵人们也都是觉得有道理。 虽然那个‘高句丽王’仅仅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但也毕竟是他们名义上的君主,这一次要担任‘护高句丽校尉’,自然是不能缺席的。 就这样,一群高句丽贵人豪强们好吃好喝等了两天,终于是把所有人都是等齐了。 只不过,他们却没有等到年幼的‘高句丽王’,而是等到了高句丽王的母亲,大汉皇帝的后妃高阿卉。 “王太后怎么亲自来了?” 一看到高阿卉,所有人都是有些惊讶。 高阿卉母子虽然顶着高句丽王的头衔,但是却几乎都是居住在洛阳很少露面的。 看着眼前的这些人,高阿卉却是面无表情。 她冷冷的扫视了一眼,然后非常有威严的说道。 “我今日来,就是想要亲口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事情。” 众人都是一阵疑惑,纷纷问道是何事。 “如今圣天子临朝,海内俨然,诸胡杂夷都是蹶角受化,我儿乃是汉室贵胄,却领着高句丽的王号,实在是于理不合。” “所以,自今日起,我高阿卉以王太后名义,退高句丽王号,恭待天子处置。” 一群高句丽贵人闻听此言,都是迷迷糊糊得没有搞懂高阿卉到底是什么意思。 “公主,这是什么意思?” “公主是要大王退位?那何人来继大王之位?” 两个德高望重的高句丽老头颤抖着胡须问道。 其他人闻言,都是一个个面露喜色。 高阿卉一个女子,凭借夫家的势力,抢夺了父兄的王位,他们早就是不爽了。 如今高阿卉如此识相,肯交出王位,那就是实在是太好了。 这就说明他们这些高句丽贵族们近几年暗中的抗拒起到了作用,让汉人皇帝不得不放弃。 不过,高阿卉随后的话,却是如同雷霆一般,把他们给震得魂不附体。 “嗯,你说的不错,高句丽王的确是要退位,不过却不会再有什么人来继承王位的。” 高阿卉语气冰冷的说道。
第790
这就说明他们这些高句丽贵族们近几年暗中的抗拒起到了作用,让汉人皇帝不得不放弃。 不过,高阿卉随后的话,却是如同雷霆一般,把他们给震得魂不附体。 “嗯,你说的不错,高句丽王的确是要退位,不过却不会再有什么人来继承王位的。” 高阿卉语气冰冷的说道。 在她的心中,对于刘预彻底抹掉高句丽王国的做法是一万个不情愿的。 可是,她心中清楚的知道汉军是如何的强大,那是百倍国力于高句丽的,别说是让高句丽人不再尊奉自己的王,就是把高句丽和丸都彻底推平也是非常轻松的。 权衡之下,高阿卉就乖乖的听从了刘预安排,亲自来辽东料理高句丽王国的后事了。 “公主,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立刻听出来高阿卉是话中有话。 “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从今往后,就再也没有什么高句丽王,也没有什么高句丽国了。” “天子将会改国为郡,重新处置田亩丁口,尔等作为高句丽王的家臣,将会全数迁往洛阳继续侍奉。” 高阿卉的话音落下,所有的高句丽贵人豪强们都是全都呆愣愣的傻掉了。 所有人都是被这个消息给震的呆若木鸡。 过了好一会儿,才是有人爆发一声哀号。 “公主!王祖开国到现在五百年,怎么可以如此啊!” 一名头发花白的高句丽老者痛心疾首道。 众人也都是反应了过来,全都是涌起了巨大的怒火,争先恐后的向高阿卉逼问起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原本安静的府院周围忽然是一片喝令和兵甲碰撞声。 “咔咔咔!” 随着一阵甲叶摩擦的声音响起,府院前后门同时涌入了大批穿着明光甲胄的汉军。 这些汉军全都表情凶恶,再加上手中明晃晃的刀枪弓弩,所有的高句丽贵人们都是吓得安静了下来。 又是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周围的墙壁上也是出现了许多手持弓弩的汉军。 “哈哈哈,老夫来晚了,让诸位久等了。” 随着一声爽朗浑厚的声音传来,大汉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崔毖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崔使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一名高句丽老者看到崔毖,立刻就是致礼问道。 很明显,此人与崔毖早已经是老相识了。 “怎么,刚才高昭仪没有说明白嘛?从今往后,废高句丽国,改置为白山三郡,你们也不用在苦寒之地吃苦了,全都是迁往洛阳,圣天子给你们准备好了肥沃的土地,华美的豪宅,还有顺从的西域胡奴,可比这里的山林野人奴隶强多了。” 崔毖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脸上一直都是挂着世家子弟高人一等的姿态。 府院中的高句丽人,可都不是傻子,如何听不出高阿卉和崔毖的意思。 简简单单两句话,就把一个偌大的高句丽王国给废掉了? 就把他们这些上百年的高句丽贵人给迁到中原当汉人的臣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哈哈,昭仪乃是高句丽王太后,话已经是说完,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崔某就把下一步如何处置教给大家!”崔毖一脸和煦的笑容。 “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 两个高句丽老者怒气冲冲的冲出来说道。 崔毖冷冷瞥了一眼,露出一个讥笑。
第791
“尔等不过是山林野人,幸得高昭仪在陛下面前美言,可以有到洛阳过优渥的日子,怎么可以如此不识抬举?” 崔毖的话中满满的都是嘲讽。 府院内的高句丽众人都是面露怒色。 他们都是完全明白,辽东塞外虽然是有些落后,但是他们在这里却都是妥妥的人上人,如果都到了洛阳,那可是汉人的地盘,他们就要反而变成奴仆了。 这种落差怎么可能让他们不愤怒呢。 “尔等不仅不感激皇恩浩荡,反而还在这里呶呶不休,实在是大不敬!” 崔毖忽然脸色一沉,向着左右喝令道。 “来人啊,把这两个犯上鼠辈就地正法!” 随后两个彪形壮硕的军士就冲上前来,在场的所有高句丽人都是被惊到了。 这几年来,辽东郡内刑罚宽松,就算是对待高句丽人、扶余人等羁縻人员,也都是非常的宽容,只是捕杀一些作奸犯科之辈。 这样明晃晃的要杀两个高句丽贵人,可是大大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眼见着两个凶神恶煞的军士冲出来,一些高句丽首领立刻跪下,想要恳请放过这俩老者。 不过,他们的反应还是慢了一步。 “噗!” “噗!” 两声闷响之后,鲜红的血液在地上肆无忌惮的流淌着。 “谁敢不遵号令,这就是下场!” 崔毖下令把两个人头高高举起,以恐吓在场的其余人等。 此时,所有的高句丽首领们都是彻底傻眼了。 瞧着架势,崔毖或者说汉人已经铁了心要把他们赶出高句丽老家了,哪怕是有一丝一毫的反对,也是毫不犹豫落下屠刀呢。 高句丽人绝大多数的贵人头领们,立刻全都是成了乖乖听命的俘虏,不敢再有人敢反抗了。 几天之后,从辽州赶来了一万多名骑兵随着高阿卉前去接管丸都的高句丽国。 高句丽人的各部首领几乎大部被擒获,留守丸都的高句丽人群龙无首之下,根本是没有做什么抵抗就彻底投降了。 “哼,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什么高句丽国了,这丸都城也就不应该再叫什么都城了。” 在强大的援兵威胁下,整个丸都城内的高句丽人只能是去往借一两个鸡蛋过活了。 “崔公说的对啊!陛下已经下令,等到把人丁都迁徙走之后,要拆毁这丸都城!” 高阿卉望着眼前的丸都城,话语中没有丝毫的悲愁和惋惜,仿佛面前的丸都城不是她的母国家乡一般。 崔毖闻言,不禁对这个自己子侄辈的高句丽女子佩服起来。 果然,女人绝情起来,真正的是六亲不认。 “至于那些高句丽人,圣天子临朝,最是爱民亲民,否则可就不是毁掉丸都城这么简单。” 崔毖与高阿卉正在监工的时候,忽然是有些楛味道传来,应该不是这个花草,可能是那个凉茶里的东西。 洛阳,大汉皇宫。 刘预望着眼前包封的奏表,整个人的心情都是大好。 “哈哈哈,崔毖不愧是在辽东带过,已经是把高句丽大小豪强们给收拾的服服帖帖。”
第792
“陛下,高句丽毕竟只是蛮荒小国,如今这一次迁徙齐民耗费巨大,又要在辽东监视,或又浪费了啊。” 一旁的公孙盛看到刘预高兴,立刻就是提醒道。 眼下的猪哥自然是更便宜易写错的,就算是有真定王刘杨的叛乱,也是瘦啊没有组织刘预入驻公城中。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辽东可不仅仅是一个荒凉的郡县,还是将来一个可能的威胁存在的问题。” “别看高句丽国力弱小,但是这一次盘点出来的丁口,却是丝毫不少于中原一个中下州郡,再加上这里土地肥沃,若是不早点消没它,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变成讨厌这个车了。” 刘预可是知道,历史上的白山黑水见出过哪些凶残至极的军事力量。 这就充分说明,如今高句丽的地盘是远比西域还要总要。 “不过,这些高句丽人从丸都附近迁徙去幽州,路途辗转好几百里路,其中的艰险恐怕不小啊。”公孙盛说道。 刘预闻言,却是丝毫不在意。 “这些高句丽人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将来进入中原,如何能给汉人充当佃农?” “而且,就算是路上多死了一些高句丽人,那也是对于我们有利无害。” 对于这些高句丽人死活问题,其实刘预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这么多的人口,如果不多死伤一些,刘预反而还担心将来鸩占鹊巢呢。 正当刘预跟公孙盛商量着,如何把这些高句丽人分散安置的时候,一名内侍捧着一份急报走了进来。 “陛下,刚刚从辽东传来的急报!” “拿过来!” 一听到是辽东郡,刘预直接一把抢过奏表,非常认真的看了起来。 “陛下,可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刘预轻轻一笑,把奏表递给公孙盛。 公孙盛接过来一看,不禁是脸色一沉。 “崔毖愚蠢,实在是误国之贼!”公孙盛忍不住开口骂道。 这封崔毖呈上来的奏表中说,不少的高句丽贵族都是抗拒迁徙,纷纷在山林里结寨自保,不肯听从官府朝廷的号令。 为了逼迫他们听话,崔毖向北引北扶余、肃慎等部落南下挤压高句丽人。 可是没曾想到,这些北扶余肃慎等部族受到了高句丽人的鼓惑,已经是相互联合起来,不仅重新占据了丸都城,还大张旗鼓的举兵恢复了高句丽国的旗号。 “丸都城不是已经拆毁了嘛,这些叛军占据了又是有什么用?”公孙盛不禁疑惑道。 “那么大一个城池,怎么可能真的拆干净,不过是毁掉了一些房屋罢了,而城墙多半是完好的。”刘预说道。 “陛下,如今高句丽降而复叛,果然是奸诈之徒,应该速速出兵剿灭啊。” 刘预闻言,却是摇摇头。 “太晚了,时节已经是入冬了,塞外白山黑水之间的恶寒,可不是适合行军打仗的时候。” 迁徙高句丽人的计划才进行了极少部分,就发生了这么一场叛乱,着实是让刘预有些意外。 “崔毖实在是无能,竟然做出这种节外生枝的举动。”
第793
“这件事,崔毖做的倒也未必是有错。” 刘预对于高句丽人叛乱这件事情,倒是愿意用另外一种态度去看待。 “对于这些不服王化的高句丽人,他们早一点叛乱,就早一点方便我们下手铲除他们。” “更何况,高句丽人引来了更北面的扶余、肃慎等部,这可是节省了将来往北探山入林寻找的麻烦了。” 公孙盛一听,立刻也觉得很有道理。 “陛下果然思虑周全,臣细细一想,倒也真的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平定高句丽叛乱简单,将来能守住那一片白山黑水不出乱子,却是更加重要,也是更加有难度。” 刘预对于未来的的规划中,基本都是沿袭华夏一脉相承的拓展方式。 每到一处地方,都要以耕种为拓展的基础。 但是现在的东北地区,不仅仅是有无边无际的深山老林,还有着数不清的沼泽湿地,与后世肥沃富饶的黑土地有着极大的区别。 没有足够的劳力开荒,将会很难立足。 而就算是移民开荒,这个时代的气候也是相当不友好,极有可能一场寒潮天灾下来,就让农民的全年辛劳化为乌有。 “那里乃是东胡故地,天生的苦寒,五谷不成之地,想要守住的话,恐怕只能跟草原上一样,先筑城储备人丁,然后再慢慢垦殖。” 公孙盛努力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刘预闻言,却是轻轻摇摇头。 东北的山林与草原可不一样,自然也不能用一样的模式。 在草原上筑城,那是把守控扼住了水源地,也就是相当于掌控了草原游牧民的命脉。 在草原上游牧,可不是漫无目的的瞎走,而是循着一个个以水源为节点的线路进行游牧的,没有水源那成千上万牛羊马匹就无法活下去。 而在辽东的深山老林中,并不缺乏水源。 “这个事情当然是不好对付,否则当年的四郡怎么会慢慢衰败呢。” 刘预自然也是为难。 他决定还是先把眼下的高句丽叛乱收拾了,然后再挑合适的人用合适的办法去经营。 在这个地方,刘预已经下定决定要建立直属朝廷的统治,任何的封藩镇守,或者是羁縻统治,那都是为将来挖坑呢。 谁知道那样的话,会不会提早养出来好些彪悍的白眼狼,就如后世大萌的某龙虎将军一般。 很快,刘预对于征讨高句丽叛军的命令就送到了辽东。 在这份诏令中,刘预对于崔毖一连串贪婪短视的行为并没有斥责,只是让他继续坐镇辽东,然后与辽州刺史宇文逊泥衍一起出兵剿灭叛军。 这所谓的叛军,不仅仅是占据丸都城的高句丽人,还有北面的北扶余、肃慎等。 接下了天子的命令后,崔毖先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非常庆幸,没有因为逼反高句丽人而受到责罚。 不过,他也明白,这更多的是因为现在高句丽已经叛乱了,与其责罚他让高句丽人看笑话,还不如按下此事,等到平定了高句丽人再说。 “唉!只恨当初有些慌乱,把高句丽人的兵力说的有些少了,无法动用幽州辽东的镇兵,只能等宇文部的鲜卑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