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五胡之血时代TXT下载五胡之血时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五胡之血时代全文阅读

作者:疯狗先生     五胡之血时代txt下载     五胡之血时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18

    北方的汉军兵分三路备战,虽然暂时还没有准备好发动进攻的舟船和士兵,但是对于江东来说,更是无时无刻感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种令人窒息的压迫力,就已经令人发狂了。

    建康。

    晋领军将领纪瞻的府邸。

    当夜色降临,纪瞻后宅的小门悄悄打开。

    很快,好几拨人从街道上穿入小门,一切都是极为的隐秘迅速。

    在奴仆的引领下,这些人走廊穿巷来到僻静的书房。

    领军将军纪瞻早已经在此等候了。

    几盏蜡烛点上之后,整个屋内都是亮堂了起来。

    为首的一人乃是晋散骑常侍顾毗。

    “世叔,我们来了。”

    顾毗领着几个人向纪瞻行礼道。

    作为顾陆朱张年轻一辈中的才俊,顾毗等人都是一向侍奉纪瞻如同自家族亲一般恭谨。

    “嗯,来的时候,可是扫好了后面?”纪瞻点点头轻声的说道。

    “世叔放心,没有人跟踪的。”顾毗说道。

    “那就好,尔等都坐下吧。”纪瞻摆摆手说道。

    顾毗等人都是次序落座。

    别看这个纪瞻的这件书房不大,今夜落座的这几个人,却都是足以撑起大半个江东的存在。

    为首的顾毗乃是江东豪强大佬顾荣的儿子,正是中年鼎盛的时候。

    其余的贺系、张干、朱此等人,也都是各家大族豪强的首领。

    “今日叫你们来密会,你们可知道是为何?”

    刚一落座,纪瞻就是开口问道。

    顾毗、贺系等人都是相互一望。

    “世叔,可是北面有了消息,难道是要发兵了吗?”顾毗问道。

    纪瞻闻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不是此事,这种事情关系重大,怎么可能提前告诉我们,我劝你们也不要天天想着这些,只要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不要出了什么纰漏。”

    “若是让人们知道了什么风声,不管事情如何进展,对于我们的名声可是大坏事。”

    顾毗、贺系等人都是齐齐点头。

    自从纪瞻准备在汉军南下的时候当带路党之后,立刻就是把关系最好的几家江左豪强都是拉拢到了一起。

    在一人连累全家的时代,这种等同造反叛变的事情,自然是做的人越多越好。

    人多力量大,到时候晋室必然死的透透的,也就是没有办法找自己麻烦了。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还是太损耗家族名声了。

    其余各家都是变着花样的做着未来投降的打算。

    绝对不能让人们提前察觉那些准备。

    “世叔,若不是响应北军的事情,那又是何事?”顾毗连忙追问道。

    “我刚刚得到消息,传闻有人向司徒进言,说是要以外军宿卫建康,尽数削去我等兵权。”纪瞻说道。

    几个人闻言都是大惊。

    如今建康城,乃是江东的防务,基本都是掌控在他们的手中。

    这也是他们几个大家族有底气向刘预要求各种投降条件的资本。

    若是司徒王导和皇帝联手罢免了他们的兵权,那且不说能不能顺利喜迎王师了,也就根本没有办法把司马家的皇帝卖个好价钱了。

第719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要卖晋室皇帝人,就要变成王导等人。

    “世叔,绝对不能让此事得逞啊。”贺毗立刻激动的出言说道。

    简直就是开玩笑啊。

    他们江东几家大豪强,还想着借此巩固根基呢,怎么可能让王导那些侨族操弄。

    只有傻子才会乖乖把坐庄的资本交出去。

    “是啊,世叔,那些北伧原来欺负我们也就是罢了,如今刘预大军即将南下,他们都要彻底变得一无所有了,竟然还想要抢夺我们位子,简直是太无耻了。”贺系在旁边大声职责到。

    其余的几个人,也都是纷纷开口痛骂起来。

    早在三国时代,南北的地域歧视就是已经大兴了。

    北方人讥笑南方人为‘貉’,南方人讽刺北方人为‘伧’。

    作为世家玉君子的贺系能骂出来‘北伧’的话,足以说明他内心的气愤了。

    “世叔,不知道是何人向司徒进言?”

    众人骂完之后,立刻又是向纪瞻问道。

    “这个老夫没有问,就算是问了,司徒也不会跟我说的。”纪瞻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很快就是统一了看法。

    “那这么说来,所谓的有人进言,不过是王司徒的借口,一定是他们这些侨姓想要驱逐我们,才想着借此行事。”贺毗说道。

    一群人又是愤愤不平的把王导也给骂了一顿。

    旁边的纪瞻闻言,从头到尾都是一言不发。

    按照关系来说,纪瞻和王导的私交很好,也曾经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

    当年一穷二白的司马睿下江东,要不是有王导拉拢纪瞻等人,哪里轮得到他司马睿当话事人。

    只不过,世事移变。

    如今纪瞻等人为首的江东大族,与王导为首的北方侨姓士族的利益已经是发生严重的偏移。

    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北方汉朝浴火重生的气势,区区一个残晋已经是没有什么胜算了,就连割据自保也已经是不可求了。

    除了陶侃这种没有宗族势力凭仗,只能好好恪守臣节的寒们之外,哪一家豪强士族不是开始谋划战后的规划了。

    江东豪强们想要把司马晋室的残躯卖一个好价钱,那些北方侨姓更是想如此。

    毕竟,经过颠沛流离的南渡,这些北方侨姓都一个个落魄的很,根本比不了各江东豪强资本丰厚。

    如果不能在残晋覆灭上捞到足够的好处,那将来江东平定,他们一个个回流到了北方,简直难以想想如何自处。

    要知道,北方多年清账厘定田亩,早已经把他们的祖业给抹得一干二净了。

    “这些北伧,根本没有多少兵马,怎么可能拱卫的了建康?”

    立刻就是有人指出,如今南渡江东的流民虽然多,但是大都穷困不堪,要是组织防御,没有江东各家豪强的支持,那是绝对没有可能成事的。

    “哼,你想的太简单了。”

    顾毗闻言撇撇嘴,有些戏谑的说道。

    “他们想的哪里是什么拱卫建康,他们想的是把我们赶出建康,然后独揽建康和江东防御之事,等到北军南下,再度情势而定。”

第720

    “那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啊!”

    当得知真相后,所有人都是齐声愤慨。

    “世叔,王司徒他们能调遣的兵马,如今除了江州陶侃之外,就是只剩下京口的流民了,若是能把京口流民收归我们统属,就不必再害怕他们了。”顾毗在旁边说道。

    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北方侨姓世家,在江东的势力根基,除了建康城中的朝堂之外,就是江州荆州和京口一带了。

    如今荆州王敦势力被打的稀里哗啦,江州的大忠臣陶侃又是被汉军定死不得动弹,也就是只剩下京口的流民军。

    “若是收拢京口的北伧们,怕是有些难啊。”贺系有些为难的说道。

    京口一带的流民,都算是比较早南渡的一批流民。

    既然是比较早,那就意味着早就与江东豪强产生过矛盾,双方可谓是颇有积怨。

    毕竟,当初这些北方流民来的时候,对于江东豪强的冲击可是不小的。

    “那些北伧,都已经是丧家之犬,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也就是收拢了,有什么难的?”

    立刻就是有人不屑的说道。

    “哪有这么容易,若是这么简单,我就不会找你们前来商议了。”

    一旁的纪瞻发话道。

    “世叔可是有了什么计议?”顾毗问道。

    纪瞻对于这么聪慧的后辈,心中很是满意。

    他微笑的点点头,然后神色肃然的说道。

    “如今北方南下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等到江东安定之后,要想治民理政,非得是用官吏不可。”

    “虽然刘预已经允诺要我们举荐的贤能留任,但是也肯定会重新选拔官吏。”

    “这事情麻烦就是在这里,北面选用官吏必然就在我们和侨姓之间再选,若是能在之前把侨姓给收拾一番,等到以后,除了我们还能有何人可用?”

    听到纪瞻的话后,众人都是纷纷明白了今日的主要目的。

    原来纪瞻考虑的是以后的长久之计。

    “若是把侨姓和京口流民一并收拾了,那将来刘预若是想要治理江东,就非得我们不可了。”贺系说道。

    “世叔果然是深谋远虑。”顾毗也是赞叹道。

    “所以京口的流民军,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掉,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入建康。”纪瞻说道。

    如今马上就要大难临头,江东豪强与北方侨姓只能是各自纷飞了。

    往昔的合作对象,如今动起手来也是不能手软的。

    “京口流民凶悍难制,若是利诱不成,那就只能是力拼了。”

    众人都是觉得,当前情况下,要想收拢京口流民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那是自损的蠢办法,怎么可能用?”

    纪瞻立刻摆手否定道。

    “那世叔可是有办法?”

    “京口流民将来必定是重要的,我们虽然之前有过结怨,但是也并非不能化解。”

    纪瞻轻轻的说道。

    “如今各家侨姓马上就要失势,京口各流民帅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看出来。”

    王导等人为首侨姓,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拥护晋室司马睿。

    如今残晋马上有覆灭的可能,他们最大的资本也就要没有了。

第721

    如今残晋马上有覆灭的可能,他们最大的资本也就要没有了。

    “既然是这样,我们何不加大一点诚意,让各家流民帅靠拢到我们身边来。”

    “世叔,要怎么加大诚意?”顾毗等人都是好奇的问道。

    “我早已经看好了,京口几家流民帅势力最强,最是能得人心,他们族中都是有未婚配的子侄,咱们每家也都是一起与他们结为姻亲,高门配寒微,必然能收获他们感激涕零,建康侨姓也就是不足为虑了。”纪瞻笑呵呵的说道。

    此话一出,顾毗、贺系等人都是目瞪口呆。

    他们都是被这话给震惊了。

    “世叔,莫不是在开玩笑?”顾毗不可置信的问道。

    “当然不是开玩笑!”纪瞻说道。

    顾毗、贺系等人都是齐齐吸了一口凉气。

    “世叔,这样可是要失婚宦的啊!”贺系说道。

    “对啊,世叔,高门娶寒门也就罢了,若是与之嫁女,那岂不是要污白壁于泥淖嘛!”顾毗痛心疾首的说道。

    自东汉以来,各州郡的世家门阀慢慢形成了一套门当户对的婚配制度。

    等到曹魏立国,更是从官方保障了这种制度,东吴的豪强世家也是毫不落后。

    高门世家迎娶寒门小姓的女子,往往还是说的过去,对于女方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但是嫁给寒门子弟,那却是万万不能的。

    不仅仅是要承担名声问题,还有就是要陷入‘婚宦失类’的罪名中。

    甚至于会导致一个大家族成为旁人眼中堕落的豪门。

    没有了众人一起抬轿子,一个高门沦为下等,也就是一眨眼的事。

    所以,一定要与京口的流民帅们联姻,顾毗、贺系等人才是如此反应剧烈。

    “你们啊,还真是太糊涂了。”纪瞻连连摇头。

    “世叔,此话何意?”

    “等到将来江东安定,你们真的以为刘预会任由我们累世任职州郡吗?”

    “可是,他不是已经答应了吗?”

    纪瞻对此不屑一顾。

    “君王行事,反悔者不知道有多少,北方高门大姓众多,还不是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与那些寒门微末,甚至是兵户苍头一起选士籍,怎么会给我们太长久的。”纪瞻说道。

    “放眼江东,将来王导等侨姓必然是要落入失势的,而且刘预又喜爱用寒微之人,京口流民对于江东事务熟悉,又是有兵马自保,必然会被刘预重用。”

    “恐怕将来取代我们的人,就是京口的这些北伧!”

    听到纪瞻的话,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他们都知道,纪瞻的话多半就是将来的必然了。

    “可是如果与他们联姻,那我们可就是要有婚宦失类的损失了。”

    有人依旧是担心。

    “这怕什么,整个江东来说,谁家是不是高门,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吗,咱们一起同进退,何人能奈何我们?”纪瞻毫不在意的说道。

    “京口至少有民众十余万,精壮数万,只要能得其中半数,那王导等人就无法掌控江东防务重任,必然还得依赖我们。”

    “笼络了京口这些北伧,不仅能压制王导等侨姓,还能保障我们各家将来的安危。”

第722

    淮南,寿州。

    刘预从来没有想过,对于江东的征服竟然会是如此的顺利。

    甚至于,顺利到让他怀疑是不是江东众人合力在演出一场巨大阴谋。

    “你是说,现在建康城已经是戒备森严,严禁军民外出了吗?”

    刘预向面前报信的密探再一次问道。

    “启禀陛下,的确是如此,小人离开建康的时候,晋主司马睿已经是据守内城,封锁了全部的城门,举兵把守要害。”

    “外面的城防已经是被司徒王导等人联手控制,领军将军纪瞻等人率领本部兵马在石头、采石等地驻扎。”

    刘预一听,心中已经是乐开花了。

    如今自己大军尚未准备妥当,江东众人竟然已经是先行内乱起来。

    先是皇帝司马睿看穿众人都要把自己当成肥羊的意图,以宫中与太子府的护卫内侍为主力,控制了内城,并且占据了一处水门,做好了进退有据的态势。

    而司徒王导等为首的侨姓世家,忽然之间就是被皇帝给摆到了不受信任的位置上,根本没有办法号令内城,只能各部引本部兵马占据了外围的城防。

    至于纪瞻等江东豪强,他们的本部兵马势力最为强劲,立刻就是抢夺了采石等重要的军事要害。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要自相火并吗?”

    一旁的公孙盛对于折服场景很是不解。

    刘预哈哈一笑,然后说道。

    “人心已经是散了,根本就是没有人想着保卫江东了,只是想着在最后能捞到一个更好的利益吧了。”

    “司马睿想要保存自己的性命和脸面,王导等人想要保存宗族以后兴盛的资本,江东豪强等人则是想要维持主导地位。”

    “各方已经是无法相互信任,自然是能抢的多少筹码,那就是尽快抢到多少筹码。”

    公孙盛一听,立刻就是明白了。

    一旁的荀邃却是还有疑问。

    “陛下,晋室已经是人心尽失,司马睿已经是没有了反转的余地,为何还要顽抗呢,只要采石或者外城有一处告破,区区一个内城也无法保住啊。”

    刘预闻言,慢悠悠的解释道。

    “朕早就得到消息,说是司马睿藏匿了不少的水军舟船,似乎想要渡海南逃。”

    “什么,渡海南逃?”

    对于这个说法,荀邃却是大为怀疑。

    “陛下,海上波涛凶恶,往往都是常有覆海之灾,他们怎们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

    在没有非常成熟的航海技术的现在,哪怕是靠近海岸线的近海航行,也往往都会有暗礁险滩的危险。

    茫茫大海就是意味着危险。

    从汉魏以来的亡国之君的待遇来看,除了凶残的胡虏,基本都是对亡国之君以礼相待的。

    司马睿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

    毕竟,如果乖乖投降,虽然没有什么自由,再损失一些尊严,但是一个公侯爵位总归是跑不掉的。

    “司马睿总归是有些志气的,可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司马氏吧,不过是几十年的王朝,却仅仅只有一任君主得到善终。”

第723节

    “这种奇耻大辱,估计就算是司马睿这种人,也是不能接受的吧。”

    刘预戏谑的说道。

    江东,京口。

    作为沿江的城邑,京口的规模其实并不大。

    而且这里的土地多有滩涂沼泽,江东豪强在早早占据了肥沃好地以后,北方南渡的百姓就只能选一些低洼的荒地开垦了。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如今的京口总算是有些人丁繁茂的样子。

    在京口南面流民聚集的地方,几家最大势力的流民帅正在碰头商谈着什么。

    “现在这世道,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一名粗豪的黑脸流民帅坐在上首率先开口说道。

    就在昨日,建康城中发生了诡异的变故。

    城中的皇帝、大臣和豪强们突然之间相互戒备了起来,各自率领兵马自保一方。

    不仅如此,随后各方势力的使者,纷纷都是往京口奔赴而来。

    “看不懂就看不懂吧,那些高门贵人们行事,咱们什么时候看得懂过。”

    立刻就是有人出言嘲讽道。

    “嘿嘿,更看不懂的还在后头呢,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刚刚得到消息,建康城中好几家高门大姓,已经是打算派人来我们京口,与我们结为姻亲呢。”

    一名精壮健硕的流民帅开口说道。

    此话一出,立刻就是引来了众人哄堂大笑。

    “刘七,你是不是昨夜喝酒昏了头,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也不看看咱们是什么门第,怎么可能有高门来跟我们联姻!”

    “就是啊,那些高门大姓恨不得鼻子都长到天上去,哪里肯正眼瞧我们。”

    “除了需要兵丁作战,会说一些好话哄哄人,就已经很好了,哪里可能什么联姻。”

    “哈哈哈,刘七兄,我看你是惦记哪家高门的女郎,想的有些失心疯呢。”

    众人纷纷都嘲笑了起来。

    这个被叫做刘七的汉子闻言,也是并不恼怒,而是依旧笑嘻嘻的说道。

    “你们这些人,真是目光短浅的和那。”

    “也不好好看看,如今是什么情势了,北面大军随时南下,建康城中的皇帝公侯们,马上就要做了阶下囚,那还有本事在维持什么高门大姓的脸面。”

    “北军来了,那又如何,还不是高门是高门,寒门是寒门,咱们继续做咱们的平头百姓。”有人出言说道。

    “嘻嘻,所以我说你们是目光短,等到北军南下,那就是要变天了,谁规定的高门大姓永远是高高在上,咱们就必须被踩在脚底下?”刘七说道。

    有人心思敏感,立刻察觉了刘七话里有话。

    “刘七兄,你可是有什么好的门路,要指点给兄弟们吗?”

    “门路自然是不敢保证,不过早做一些打算,我还是想了一些主意的。”刘七说道。

    众人闻言,纷纷都是靠拢了上来。

    刘七见状,心中大喜,脸上努力保持着平静,然后才是说道。

    “我乃是彭城刘氏,当年大汉楚元王之后,你们可是还曾记得?”

    此话一出,有些人心中顿时大为鄙夷了起来。

    眼前的刘七,的确是彭城郡人,不过也就是一个寻常人家,所谓的彭城刘氏的光辉门第,也根本轮不到他这个小宗旁支身上。

    否则,怎可能与大家一起窝在京口种地过活。

第724

    刘七的这点身份,除了自己用来自夸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稀奇的。

    最起码,如今这间房子里,就不止他一个姓刘的。

    不过,众人还等着他说出个子丑寅卯,也就没有人来拆台。

    “刘七兄,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快别卖关子了。”有人已经等不及了。

    刘七把嘴巴一列,笑着说道。

    “如今北方已经明君当世,虏丑降服,你我本来就都是北人,要不是灾荒战乱,谁愿意在这里受一帮子南貉的恶气!”

    短短一句话,立刻就是引得不少人长吁短叹。

    这些年来受过的委屈和困难,只有他们这些亲自体会的人才有。

    “眼看着大汉天兵马上就要打过来了,这些高门大姓也好,还是江东土豪也罢,都不过是想着拉我们当垫脚石,给自己谋将来进身的权势罢了。”

    “哪有人真的在意我们的生死!”

    刘七说罢,把手中的佩刀往桌案上一磕。

    “砰!”

    “但是,他们恐怕已经是忘了,这天下马上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

    刘七挺直了腰板,扫视了一圈众人,然后继续说道。

    “自己的命运,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面前的一群流民帅,被刘七的一番话鼓动的血气升腾。

    虽然不知道刘七具体要干什么,但是这几句话光是听一听,就是十分的畅快。

    “刘七兄,到底是要大家伙干什么?”有人紧接着问道。

    “咳咳!”

    刘七闻言,清了清嗓子之后才是坚定的说道。

    “干什么?咱们手中有人有兵器,又有大半个京口在手中,只要咱们举起汉军的旗帜,广陵的数万兵马瞬间就可以渡江而来。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江东立刻就是重回大汉手中。

    你们说,这一份功劳,到底是有多大?”

    刘七说罢,便笑嘻嘻瞧着众人。

    “要真是这样,那这份功劳得大的够封侯了吧?”

    一名流民帅说道。

    经过这么些年的耳濡目染,他们早就对北方汉军的功勋爵位有些了解了。

    现在汉军被阻隔在长江天险北面,若是他们能京口为汉军解决渡江的问题,那简直就是胜过十万大军。

    “哈哈哈,说的太对了!”

    刘七笑着拍了拍这名流民帅的肩膀,非常满意的笑道。

    “的确是封侯,而且差不多能当得起万户侯!”

    众人一听,立刻都是眼睛放光,齐齐吸了一口凉气。

    面对一众贪婪的目光,刘七更是一阵得意。

    只听他继续说道,“嘿嘿,你们可还别这么没有见识。”

    “我说的这个万户侯,还不仅仅是一个,谁要是能挑头,至少是一个万户侯,至于跟从出力的人,也是少不得一个千户侯啊。”

    “差不多我们人人都是能有份!”

    北方的汉朝自从立国以来,一方面是施行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新朝新法,另一方面却是大为复古往日两汉的功勋制度。

    万户侯的实际利益,足以让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为之奋斗终生了。

    大家刚刚对于万户侯,都是有着一个可望不可及的艳羡。

    虽然都是眼馋,但是却知道很难落到自己头上。

第725

    而刘七刚刚所说的‘千户侯’,却是实实在在的戳中了他们内心。

    “千户侯,那也是极好啊!”

    “一千户,可是快到一个小县了,也是不少了。”

    “天爷耶,俺可没想过什么万户侯,只要给我一个千户侯,能传给我家蒲娃子,就是死也值得了。”

    众人已经是七嘴八舌的讨论起‘千户侯’的各种好处来了。

    所有人都觉得,做人不能太贪心。

    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刘七,你快说,咱们要怎么办,直接抄家伙嘛?”

    有的流民帅已经按捺不住了。

    “不不不,那可不行,咱们虽然人手不少,但是缺少弓弩和甲胄,也没有什么舟船水军,一旦贸然起兵,就算能一时夺得京口,也难以很快联络上对面的汉军,而且若是后面有官军杀来,也是一个大麻烦。”刘七摇摇头说道。

    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军事据点,京口所在地设置有晋陵郡,不仅有驻防各城的兵马,而且长江上还有水军巡逻防备。

    “那你倒是快说啊,咱们应该怎么办?”

    “是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被拖沓了,快点说罢。”

    “若是明天对面的汉军打了过来,咱们这些人可就是不值钱了。”

    众人纷纷催促刘七。

    “好吧,我已经是想好了计划,你们仔细听,看还有什么疏漏不成。”

    刘七招手,让众人向自己靠拢的更近了一些。

    “如今晋陵郡太守谢府君,就在这京口城中,建康城中的公卿们都说谢府君是一等一的聪明人,而且是有威望号令郡中各城。”

    “只要咱们进入城中,一起推举谢府君为盟主,必然能收获大半水军效命,再加上能打开兵库,获得甲胄和武器,就可以坐等胜利了。”

    众人一听,纷纷都是相互商议合计了起来。

    刘七口中的谢府君,乃是晋陵太守谢鲲,出身陈郡谢氏,是妥妥的上等人。

    别看谢鲲出身高贵,又以年轻才俊出任郡守,但是在刘七他们这一帮地位底下的流民帅面前,却往往都是极为和善,经常都是以同为南渡人的身份拉进彼此的关系。

    所以,最后所有人都是觉得此计可行。

    “只要推举谢府君为盟主,那大半个晋陵郡,就是我们的了。”刘七说道

    “再加上取得武库兵备,就算汉军一时难以渡江而来,我们把这京口守上个三五个月,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这种成则富贵传家,败则杀头的买卖,自然是越有把握越好。

    众人很快齐齐赞同刘七的提议。

    为了防止众人只见出现事后反悔的情况,他们立刻就是决定今日就是施行此事。

    只要各家分散进京口,然后再迅速涌入太守府,只要找到太守谢鲲,那事情就是好办了。

    到时候,不管是用刀枪酷刑也好,还是磕头作揖也罢,肯定是要把晋陵太守谢鲲推举为盟主的。

    这个将来能换的一个‘万户侯’的盟主,他谢太守是非当不可了。

    不仅是要借晋陵太守的名头,还要借一借‘东郡谢氏’的名头。

第726

    京口城。

    晋陵太守谢鲲正在奋笔疾书。

    陈郡谢氏本是诗书传家的儒学之家,一向恪守名教道统。

    但是自从南渡江东以来,谢鲲就开始与积极参与玄学,很快就给陈郡谢氏争取到了丰厚的政治资本。

    别看谢鲲天天都是风流不羁的名士做派,但是心里却是明镜似的,对于家族前途是极为在乎的。

    如今建康城中乱象连连,谢鲲必须得抓紧写信告诫那些在各州郡任职的谢氏子弟们,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轻易的不要参与任何一方的争斗。

    否则,一旦将来出现变故,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儿名望的陈郡谢氏就要危险了。

    “来人!”

    谢鲲写罢最后一封信,便唤来了奴仆。

    “主人,有何吩咐?”一名忠厚老仆迈着小碎步进来。

    “把这些信,都派可靠的人给七郎他们送去。”

    谢鲲把已经用漆蜡封口的信交给了老仆。

    办事妥当的老仆,很快就找了几个可靠的家仆拿着信出门去了。

    谢鲲不禁心中一片惆怅。

    如今的江东局面诡谲,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抉择了。

    眼看着北面汉军大有吞并江东的气势,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保证此时万无一失。

    毕竟,长江天险的威力可是不可名状的。

    而更令他感到无力的是,就算是没有北方的威胁,江东内部也是一片勾心斗角,丝毫看不到将来的前途在哪。

    “府君,外面有人求见!”

    正当谢鲲愁绪满满时候,忽然有小吏前来禀报。

    “何人?”

    “为首的刘况、何平等人,说是有要事求见。”

    “刘况,何平?”

    谢鲲知道,刘况等人都是京口的流民帅,手下的北方流民大都以他们马首是瞻。

    “带他们进来吧。”

    几日之前,谢鲲得到从建康来的密令,司徒王导将会派人来京口选调流民兵马入建康,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刘况等人前来,可能也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想要谋求前往建康的富贵前程吧。

    不过,当晋陵太守谢鲲见到流民帅刘况等人之后,却很快就发现事情绝非这样。

    谢鲲本来以为只有刘况、何平等寥寥数人,却没有想到竟然涌进来一大群人。

    几乎整个京口的流民帅都是来了。

    “府君!”

    面对一群向自己行礼的粗汉,谢鲲顿时察觉到了其中的诡异。

    “尔等前来,可是有什么事?”谢鲲决定开门见山。

    这个时候,隐约从外面的街道中传来一阵阵的嘈杂声,似乎是有大批人在跑到。

    “府君,咱们今日前来,乃是想要让府君牵头谋大事!”刘况开口说道。

    谢鲲微微皱眉,有些不悦,然后开口说道。

    “刘七,你这是说什么浑话,哪来的什么大事!”

    “府君,如今江北几十万汉军整军备战,随时都要南下,到了那个时候,必然是兵戈战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刘七毫不退缩,只听他继续说道。

    “与其倒时候被汉军杀了当填壕,还不如索性举兵响应,咱可是听说了,北面的天子早就下来诏令,凡是有托土献城者,一概以城土立赏。”

第727节

    京口城。

    晋陵太守谢鲲正在奋笔疾书。

    陈郡谢氏本是诗书传家的儒学之家,一向恪守名教道统。

    但是自从南渡江东以来,谢鲲就开始与积极参与玄学,很快就给陈郡谢氏争取到了丰厚的政治资本。

    别看谢鲲天天都是风流不羁的名士做派,但是心里却是明镜似的,对于家族前途是极为在乎的。

    如今建康城中乱象连连,谢鲲必须得抓紧写信告诫那些在各州郡任职的谢氏子弟们,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轻易的不要参与任何一方的争斗。

    否则,一旦将来出现变故,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儿名望的陈郡谢氏就要危险了。

    “来人!”

    谢鲲写罢最后一封信,便唤来了奴仆。

    “主人,有何吩咐?”一名忠厚老仆迈着小碎步进来。

    “把这些信,都派可靠的人给七郎他们送去。”

    谢鲲把已经用漆蜡封口的信交给了老仆。

    办事妥当的老仆,很快就找了几个可靠的家仆拿着信出门去了。

    谢鲲不禁心中一片惆怅。

    如今的江东局面诡谲,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抉择了。

    眼看着北面汉军大有吞并江东的气势,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保证此时万无一失。

    毕竟,长江天险的威力可是不可名状的。

    而更令他感到无力的是,就算是没有北方的威胁,江东内部也是一片勾心斗角,丝毫看不到将来的前途在哪。

    “府君,外面有人求见!”

    正当谢鲲愁绪满满时候,忽然有小吏前来禀报。

    “何人?”

    “为首的刘况、何平等人,说是有要事求见。”

    “刘况,何平?”

    谢鲲知道,刘况等人都是京口的流民帅,手下的北方流民大都以他们马首是瞻。

    “带他们进来吧。”

    几日之前,谢鲲得到从建康来的密令,司徒王导将会派人来京口选调流民兵马入建康,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刘况等人前来,可能也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想要谋求前往建康的富贵前程吧。

    不过,当晋陵太守谢鲲见到流民帅刘况等人之后,却很快就发现事情绝非这样。

    谢鲲本来以为只有刘况、何平等寥寥数人,却没有想到竟然涌进来一大群人。

    几乎整个京口的流民帅都是来了。

    “府君!”

    面对一群向自己行礼的粗汉,谢鲲顿时察觉到了其中的诡异。

    “尔等前来,可是有什么事?”谢鲲决定开门见山。

    这个时候,隐约从外面的街道中传来一阵阵的嘈杂声,似乎是有大批人在跑到。

    “府君,咱们今日前来,乃是想要让府君牵头谋大事!”刘况开口说道。

    谢鲲微微皱眉,有些不悦,然后开口说道。

    “刘七,你这是说什么浑话,哪来的什么大事!”

    “府君,如今江北几十万汉军整军备战,随时都要南下,到了那个时候,必然是兵戈战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刘七毫不退缩,只听他继续说道。

    “与其倒时候被汉军杀了当填壕,还不如索性举兵响应,咱可是听说了,北面的天子早就下来诏令,凡是有托土献城者,一概以城土立赏。”

    “大家伙已经是想好了,咱们一个京口,就已经是够一个万户侯了。”

    “府君往日对大家不薄,这个万户侯,自然是要献给府君,咱们这些人能得到一个吃饱饭的差遣也就,,,,”

    刘七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谢鲲厉声呵斥打断了他的话。

    “住口!”

    “尔等本为流离失所之人,幸得陛下仁德,划地以存身,如今大敌当前,不想着报效君父之恩,竟然想要据城投敌,简直是无耻!”

    谢鲲红着脸痛斥道。

    说罢,他就向着左右的僚属小吏吩咐道。

    “来人,把这口出逆言的刘七给我拿下!”

    几个小吏掾属刚想挪动脚步,就看到刘七身后的一群流民帅都是凶神恶煞的盯着他们,再也不敢乱动了。

    谢鲲见状,心中也是一阵惊惧。

    但是他面不改色,依旧保持着一郡长吏的做派,向着外面大声命令,想要呼唤府中的郡兵部曲。

    “府君,还是不要作其它心思,咱们的人已经是都进城了。”刘七说道。

    “什么,刘七,你这是造反啊!”谢鲲痛心疾首的说道。

    “哼,府君说笑了,咱们哪里是造反,这叫做弃暗投明,也就做迷途知返。”刘七笑着说道。

    “你难道不记得君父恩情了吗?”

    谢鲲想着,如今这些流民入城逼迫自己,郡兵部曲多半还不知道实情,只要拖上一些时间,等到官军反应过来,一定可是逼迫他们退缩。

    毕竟,京口城内的武库可是在郡兵的掌控中。

    没有自己的命令,寻常流民根本连武库边角都闯不进去。

    “切,府君就不要提什么恩情了,要不是他司马家的昏君加乱臣贼子,怎么会让胡虏祸乱了中原,怎么会让咱们有家不能回,在京口这里受那些南貉子的鄙夷?”

    刘七非常不屑的说道。

    听到这话,谢鲲就已经知道,今日这些流民们是铁了心要搞事情了。

    他还在飞速的想着怎么拖延的时候,面前的刘七等人,却是一点都不给他机会。

    “我等愿意奉谢府君为盟主,以京口城献土大汉皇帝!”

    “对,我等愿意奉府君为盟主!”

    “奉府君为盟主!”

    一群人都是大声的吆喝起来,旁边的几个小吏掾属眼看着一场造反发生在自己眼前,全都是吓得瘫软了。

    “来人,扶着府君,咱们去武库去兵甲!”

    想着怎么拖延的时候,面前的刘七等人,却是一点都不给他机会。

    “我等愿意奉谢府君为盟主,以京口城献土大汉皇帝!”

    “对,我等愿意奉府君为盟主!”

    “奉府君为盟主!”

    一群人都是大声的吆喝起来,旁边的几个小吏掾属眼看着一场造反发生在自己眼前,全都是吓得瘫软了。

    瘫软了。

    “来人,扶着府君,咱们去武库去兵哒哒哒哒哒哒多多甲!”

    “来人,扶着府君,咱们去武库去兵甲!”

第728

    广陵。

    这里是长江下游北面的第一重镇,也是汉军南征的东路集结点。

    本来还没有做好渡江准备的汉军,现在却已经是旌旗高展,摆出了一副马上要渡江的架势。

    “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将军,刘况等人已经是控制了京口,只要派一部兵马渡江,则整个晋陵郡就可以不战而降。”

    作为征东将军的吴信,此时正在听着几个部将劝道。

    在京口起兵叛晋的流民帅刘况,已经是亲自来到了广陵拜见。

    并且把裹挟晋陵太守谢鲲的事情都给说了出来。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晋军在江面上的力量已经是瞬间土崩瓦解。

    不少的晋军都是纷纷响应,加入了谢鲲、刘况的叛军中。

    趁着这个机会,众将都是纷纷劝吴信出兵。

    “京口只是一座小城,并不需要太多的兵马,只要吴将军派一二千人渡江,让儿郎们知道王师所在,末将一定可以守住京口,甚至于拿下整个晋陵郡!”

    流民帅刘况看到吴信迟迟不肯表态,立刻及时说道。

    刘况虽然亲自前来,可谓是彰显了自己的态度,当时让吴信真的派兵渡江,还真的是风险很高。

    好在这个刘况非常懂事,主动提出了这个建议。

    “好,此事虽然关系重大,必须要禀报陛下,但是我也愿意先相信你,马上就给你派一千人渡江去京口。”

    “这些兵马先让江东百姓们知道,王师不日就将南下收复。”

    “等到陛下的军令到了,我在亲率大军渡江。”

    吴信觉得还是先用一千兵马去试探一下比较好。

    虽然没有请到主力大军,但是有这一千人的兵马,刘况也是足够回去有交代。

    如今京口的流民军,已经是取得了城中武库的甲胄兵杖,又得到了足够半年多支用的粮草。

    只要全军上下用心,哪怕建康的晋军倾巢而来,也是能够抵抗上半年的。

    江东京口的消息,很快就被吴信派人送到了刘预面前。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刘预整个人都是有些不好。

    往往倒霉的人,喝凉水都要塞牙。

    到了自己这里,却是躺在家里都能捡到宝贝。

    “这个谢鲲是何人?”

    刘预看着手上的信件,有些好奇的向郗鉴问道。

    因为在信中提到,京口流民帅刘况等人举兵造反,却是没有人领头,而是冲进京口,推举以了晋陵太守谢鲲为盟主。

    这个谢鲲手上根本没有什么兵马,刘预实在是有些好奇,为何会有这么大魅力。

    “回禀陛下,谢鲲乃是陈郡名士,与南渡众人皆是品玄论道的高手,在江东众人眼中乃是威望过人,刘况等人肯定是害怕自己名望不足,不能降服京口其它势力,才推举谢鲲的。”郗鉴说道。

    刘预听到这个说法,也是觉得有道理。

    不过,这个事情,却也是让他有些不爽。

    那些流民们,都已经下决心造反了,竟然还是又给自己找来一个高门大姓当首领才算是安心。

    这说明什么?

第729

    这说明什么?

    此乃妥妥积重难返啊,非要给自己找一个高门大姓才行,否则造反都是要有可能失败。

    “看来,等到平定江东后,这些南渡的高门大姓,也是都不能留在原地了。”

    刘预皱着眉头想到。

    本来,按照刘预的设想,在平定了江东之后,就要利用南渡的士族大姓继续制衡当地的土著豪强。

    但如今看来,这些高门大姓的影响力恐怕有些过强了。

    若是让他们不挪窝,只怕那些流民、百姓也都会难以受到流官约束。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只要稳住京口,就可以接应兵马渡江,而不用担心被敌人在岸上阻击,这样一来,也就不用害怕采石登陆暗藏埋伏了。”郗鉴说道。

    江东的纪瞻等人虽然都是信誓旦旦的保证汉军渡江登陆的安全,但是刘预并没有百分百的信任。

    一旦汉军水师遭到打击,那就是严重影响并吞天下的时间计划。

    “京口既能把守江面,还能向南进据吴中、会稽等人,等到那个时候,建康城就会变成个一座孤城。”

    只听郗鉴滔滔不绝的说道。

    “这样既不用从采石渡江,又不需要担忧建康久攻不下,实在是堪称完美。”刘预也是轻声的说道。

    江东豪强把守渡口采石等要害,南渡士族们占据建康城。

    不管是他们谁出力,刘预在战后都要给他们允诺的好处。

    这些豪强大族的胃口,早已经让刘预越来越讨厌了。

    如今,京口的一帮子穷困流民举兵起义,实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

    “速速派人给吴信下令,让他以广陵兵马,全力支援京口,一定要守住京口要害,只要守住一个月以上,朕的兵马就可以开进道京口面前。”

    刘预先是决定迅速抢占京口。

    别看刘况等人颇有信心,但是刘预却不想有什么意外丢了京口。

    “再派人去给沈充传信,让他在荆州迅速把这个消息传开,让那些蠢蠢欲动之辈安分一些,别以为江东众人真有什么本事硬抗。”

    刘预觉得,这件事情对于上游晋军的信心打击是致命的。

    原本以为的千里长江防线,竟然被搞出了一个破口,绝对让许多人无心再战。

    “还有,再派人去一趟建康城,告诉王导等人,朕的大军不日就将要南下,当我军舟船见到建康城墙的时候,他们谁人还想着投降献土,那时候就可能要完了。”

    建康城中的一众南渡士族高门,早已经暗中与刘预取得了联系。

    不过,他们那些人对于如何‘弃暗投明’却是内部都没有统一起来。

    只是想让刘预先保证,不会伤害他们的家门和亲眷。

    至于剩下的献建康城,则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

    “他们这些人,总是想着待价而沽,朕已经想好,这一次平定江东后,一定要狠狠杀几个横行不法之辈。”

    “只要杀上几个害群之马,剩下的人就绝对是老实了。”

    当刘预忙着欣喜的接受各种卖身投靠之后,建康城中却已经是一片愁云惨雾了。

第730

    建康。

    当京口流民作乱,并且推举晋陵太守谢鲲为盟主的消息传来之后,大权在握的王导立刻就是慌了。

    这种情况下,王导根本没有不慌的理由。

    如今整个江东的最后的储备兵力,除了吴地豪强的部曲之外,剩下的就是京口流民了。

    如今流民们已经自行造反了,也就标志着建康失去了最后的支援。

    “天灭晋祚啊!”

    王导不由得拍着大腿长叹一声。

    “京口既然已经发生变故,那整个江东马上就要乱起来了,汉军肯定会从京口南下,江水防线也就是不复存在了。”

    族兄王澄也是面色苍白的说道。

    王导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可能根本就乱不起来。”

    “乱不起来?你是说,汉军可能疑神疑鬼,不会派兵渡江支持京口吗?”王澄疑惑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江东恐怕乱不起来,只要吴地豪强望风而降,也就是没有什么战事,既然没有战事,那也就乱不起了。”王导苦笑这说道。

    “啊!难道吴地就没有一个忠臣吗?”

    王澄说罢,自己忽然发觉此言似乎有些讽刺。

    他们这些北方南渡的世家大族,享受了好几代晋朝的恩惠,在大难临头的时候,还都是只想着自家事情。

    吴地豪强都是些饱经欺辱的人,又怎么会真的忠于晋室了。

    “兄长此话,恐怕自己也不相信吧,江东怎么可能还有什么忠臣了。”王导说道。

    王澄默然不语。

    按照如今的局势发展,整个建康一带的防线已经是形同虚设了。

    只要汉军渡江,建康就是一个巨大包围圈的中心了。

    “若是建康遭遇兵戈,只怕生民遭勠,公卿蒙尘啊!”

    王导最担心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晋室还存不存在了,而是最担心琅琊王氏随同建康一起给晋室陪葬。

    “建康城,已经是守不住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啊!”王澄在旁边催促道。

    “兄长说的有道理,是得想办法。”王导认真的思索着。

    王导很快就是与他商议出了计划。

    既然江东已经是完全没有守住的希望了,那就索性直接放弃抵抗吧。

    南渡世家和江东豪强在此事上,肯定是想的一致的。

    剩下的唯一难点,就是如今龟缩宫城的皇帝司马睿了。

    “如今宫城内,只有你还能进去,不如快去劝劝陛下,不要再做顽抗了,抓紧写一封降表吧。”

    王澄在旁边催促道。

    “我听闻刘预颇有宽宏大度的气魄,只要他肯定投降,一个富贵王侯总归是少不了的。”

    “而且众人都知道江东事务并不全由他,也就是没有什么威胁,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

    王澄滔滔不绝的把投降的好处给说了一通,就怕王导劝不动司马睿。

    当王导下决心要进皇宫之后,也就是把这一套说辞都架到了自己的设想中。

    因为司马睿借用太子府的兵马封锁了宫城,除了极为受到信任的王导之外,其余的外臣统统是不能进入。

    王导的车驾来到宫门外后,护卫头目立刻就是殷勤的迎上前来。

    “快去通报,就说我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想陛下禀报!”王导说道。

    护卫们不敢耽搁,立刻就是去了。

    当听说王导入宫要求见,大晋皇帝司马睿立刻就是一阵烦躁。

    “天命不再,王导这肯定是要来羞辱朕啊!”司马睿感慨道。

    旁边的皇太子司马绍也是面色消沉。

    他们也是刚刚收到京口流民作乱的消息,只不过具体的情节还不太清楚。

    但是司马睿父子也已经明白了,建康失去了最后挣扎的资本。

    现在他们父子正在商议最后的出路。

    “父亲,不管如何,王司徒都已经是与我们离心离德了,我看根本没有再见的必要了。”

    “还是抓紧下定决心,咱们放弃建康,乘坐舟船南下吧。”

    “只要出了建康,天地广阔,足够我们在别处兴复了。”

    但是,却是到这种关键时刻,老旧的思想还是压制住了他。

    “还是见一见比较好,就算君臣失礼,也是没有关系的。”

    司马睿随即命人去把王导请了进来。

    如今的司马睿形体已经变得瘦削异常,若是早些时候,还是有几分富态的。

    王导一见到司马睿憔悴的模样,心中顿时就是五味混杂。

    不管怎么样,当初可是坐而论道,饮酒品诗的,怎么没刺向里面的呢。

    现在却只剩下冰冷的客套了。

    如今情势危机,王导也顾不得什么拖累,什么脸面了。

    “陛下,京口流民作乱,裹挟了晋陵太守谢鲲,不知道陛下可有耳闻?”王导开口说道。

    “朕听说了,正在与太子商议,打算派水军前去平乱呢。”司马睿面色如常。

    王导一听,瞧了一眼司马睿,然后又一次想道,这个标志性的懦弱之人,竟然还真在想办法自救。

    这份执著,让王导也是疑惑。

    “陛下,臣今日前来,就是想问问陛下,对于将来是如何打算的呢?”王导问道。

    “将来,那自然是交给太子。”

    司马睿开始紧张胡说八道起来。

    这个世界上暴露出来的秘密,大都是从慌张的脸色上。

    “陛下,江东已经是势微,许多儿郎的妻子兄弟双亲,也都是在家中等着他们回家呢。”

    王导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陛下,如今天命已变,为了江东百万士民,为了晋室宗庙能留存,也为了陛下的仁德爱民名声。”

    来,那自然是交给太子。”

    司马睿开始紧张胡说八道起来。

    这个世界上暴露出来的秘密,大都是从慌张的脸色上。

    “陛下,江东已经是势微,许多儿郎的妻子兄弟双亲,也都是在家中等着他们回家呢。”

    王导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陛下,如今天命已变,为了江东百万士民,为了晋室宗庙能留存,也为了陛下的仁德爱民名声。”

    ,如今天命已变,为了江东百万士民,为了晋室宗庙能留存,也为了陛下的仁德爱民名声。”

第731

    只要汉军渡江,建康就是一个巨大包围圈的中心了。

    “若是建康遭遇兵戈,只怕生民遭勠,公卿蒙尘啊!”

    王导最担心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晋室还存不存在了,而是最担心琅琊王氏随同建康一起给晋室陪葬。

    “快去通报,就说我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想陛下禀报!”王导说道。

    护卫们不敢耽搁,立刻就是去了。

    当听说王导入宫要求见,大晋皇帝司马睿立刻就是一阵烦躁。

    “天命不再,王导这肯定是要来羞辱朕啊!”司马睿感慨道。

    旁边的皇太子司马绍也是面色消沉。

    他们也是刚刚收到京口流民作乱的消息,只不过具体的情节还不太清楚。

    但是司马睿父子也已经明白了,建康失去了最后挣扎的资本。

    现在他们父子正在商议最后的出路。

    “父亲,不管如何,王司徒都已经是与我们离心离德了,我看根本没有再见的必要了。”

    “还是抓紧下定决心,咱们放弃建康,乘坐舟船南下吧。”

    “只要出了建康,天地广阔,足够我们在别处兴复了。”

    司马绍开始滔滔不绝的劝他趁乱逃离建康。

    但是,却是到这种关键时刻,老旧的思想还是压制住了他。

    “还是见一见比较好,就算君臣失礼,也是没有关系的。”

    司马睿随即命人去把王导请了进来。

    如今的司马睿形体已经变得瘦削异常,若是早些时候,还是有几分富态的。

    王导一见到司马睿憔悴的模样,心中顿时就是五味混杂。

    不管怎么样,当初可是坐而论道,饮酒品诗的,怎么没刺向里面的呢。

    现在却只剩下冰冷的客套了。

    如今情势危机,王导也顾不得什么拖累,什么脸面了。

    “陛下,京口流民作乱,裹挟了晋陵太守谢鲲,不知道陛下可有耳闻?”王导开口说道。

    “朕听说了,正在与太子商议,打算派水军前去平乱呢。”司马睿面色如常。

    王导一听,瞧了一眼司马睿,然后又一次想道,这个标志性的懦弱之人,竟然还真在想办法自救。

    这份执著,让王导也是疑惑。

    “陛下,臣今日前来,就是想问问陛下,对于将来是如何打算的呢?”王导问道。

    “将来,那自然是交给太子。”

    司马睿开始紧张胡说八道起来。

    这个世界上暴露出来的秘密,大都是从慌张的脸色上。

    “陛下,江东已经是势微,许多儿郎的妻子兄弟双亲,也都是在家中等着他们回家呢。”

    王导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陛下,如今天命已变,为了江东百万士民,为了晋室宗庙能留存,也为了陛下的仁德爱民名声。”

    “臣肯定陛下,向北面奉表归降,臣愿意为陛下争取到最大的优待。”

    王导呼啦啦的把一套说辞全给倒了出来。

    听完之后,司马睿整个人都已经是傻掉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王导竟然是来明目张胆的劝自己投降的。

    一个臣子,来劝自己的国君投降。

    这等奇葩事情,司马睿还真是第一次耳闻。

    “仲父,可是在开玩笑?”司马睿失望的问道。

第732

    对于王导的无理要求,司马睿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若是一般的情况,做一个退位的国君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如今晋室的两个皇帝一个个下场都是凄惨,司马睿可是心有余悸,哪怕刘预颇有名声,司马睿也不敢冒险。

    万一哪天来一个乘船溺死,或者是饮酒暴毙,再或是吃饭噎死之类的,那就太可怕了。

    更何况,司马睿在自己心中很是清楚,当年宣帝父子三人干过的事情。

    用寻常人的眼光来看,绝对是缺德冒烟的事情。

    这种事情会不会给自己招来报应,司马睿也是很害怕的。

    面对司马睿的坚决态度,王导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当王导失望的走后,司马睿立刻与儿子司马绍紧急商议起来。

    “如今看来,不仅是京口丢失了这么简单了,王导等人已经是彻底变心了,不再是晋室的臣子,而是时刻想要用咱们父子换取富贵的奸人了。”

    太子司马绍非常生气的说道。

    若是在往日,太子直呼王导的名字,司马睿一定会不高兴的训斥的。

    但是,他现在却是丝毫没有制止。

    “事已至此,非人力可以为了。”

    司马睿哀叹一声,然后继续说道。

    “若是我们父子不想当阶下囚,恐怕就必须得逃离建康了。”

    司马绍一听,立刻就是回答道,“父亲放心,舟船已经是准备妥当了,随时都是可以出发,虽然比之前少了一些水手,但是也足够把我们运出建康了。”

    在皇太子司马绍的计划中,原本的水手数量还要多一半的,但是因为建康城中乱糟糟的情况,不少的水手都是偷偷逃跑了。

    这就是让原本的舟船队伍大大缩水。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是能够逃命的。

    “好吧,咱们只能舍弃建康了。”

    父子二人商议完毕后,司马绍立刻就是去召集部将,准备随时乘坐舟船从水门出逃建康。

    他们早已经在交州合浦郡置办好了后路,虽然不能再当什么皇帝,但是学习当年赵佗任亹等人,封锁北面的山路要道,还是能做一方君王的。

    而且,从合浦郡往南,还有好几个足以安身的番人邦国,以备不时之需。

    司马绍行事果断,很快就是布置好了潜逃的时间和路线。

    这些舟船的数量,足够把他们的家眷心腹足足千余人都是给带走。

    没有任何迹象,司马睿趁着夜色悄悄登上了舟船。

    最后再望一眼即将离开的宫城,司马睿不禁是老泪纵横。

    自己可能是古往今来最惨的皇帝了,好好的时候不能掌权,遇到危难了,却是没有什么人追随。

    堂堂一个皇帝出逃,竟然只有一千人。

    简直就是太让他觉得羞愧了。

    司马睿暗暗想着,等到了交州,一定好好治理民众,然后再积蓄粮草兵器,为可能的一点儿希望做准备。

    什么希望?

    当然是中原有难,重新恢复晋室的希望。

    若是司马懿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子孙在仓皇跑路的时候,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复国,肯定会留下感动的泪水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9413/ 第一时间欣赏五胡之血时代最新章节! 作者:疯狗先生所写的《五胡之血时代》为转载作品,五胡之血时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五胡之血时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五胡之血时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五胡之血时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五胡之血时代介绍: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名现代人穿越到西晋末年,成了一名反贼。安乱世,平五胡,镇东虏,征西域,再兴汉室江山。看乱世之奸雄,扶华夏之将倾。群号,2731-89340五胡之血时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五胡之血时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五胡之血时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