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章 也不是小姑娘了
如今正是南方的汛期,好几个省份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雨。更可怕的是,汛期并没有能够阻止蝗灾。
桂安郡的蝗虫铺天盖地,那边的官员一天三次发急件到朝廷哭诉求助。
早朝上恐怕还在商议这些事。
云黛在承乾殿等了会,没等到赵元璟,先把红豆等来了。
靳岚是朝廷命官,这会儿也在朝堂上。
红豆正在授课,得到宫里传召,当即丢下几个贵女,跟着保兴进宫来了。
“娘娘,”她欢喜的进来,跪下给云黛行了个大礼,“昨儿就听说您回来了,我想着您舟车劳顿,过两天再进宫看您的。”
“起来吧。”
云黛拉她起来,“过来坐着说话。”
红豆笑着坐下,看着皇后娘娘娇美的容颜,笑道:“娘娘这段时间看着清减了些,倒是越发显年轻了。”
云黛扫她一眼,“你也不错啊。还是一样貌美如花,就是打扮的越发老气了。”
红豆似乎是想刻意弱化自己的容貌,穿着打扮与宫里那些四五十的嬷嬷没什么区别。通身上下一点也见不到鲜颜色。
“我比娘娘大两岁,再过两年就三十了,也不是小姑娘了。这样挺好,每日里授课,也显得稳重些。”红豆笑道。
“喝茶。”云黛推给她茶杯。
“娘娘怎么在这里见我呢?”红豆好奇的问。
她好像没怎么来过皇上的承乾殿。
云黛问:“你知道采采刚才进宫了吗?”
“我……不知道。”红豆笑道,“这孩子大了,时常自己进宫找公主们玩耍,有时候连我也不告诉。”
“你虽说忙,也得抽点时间关心她。”
红豆听着这话不对劲,忙问:“娘娘,是不是采采惹祸了?”
“采采是哭着来的,吓的浑身冷汗。”
“她怎么了?”红豆皱眉,“昨天靳家老爷子寿辰,派来马车接她回去的。又说要在那里过一晚,我就没在意,想着下午课结束了,去接她的。”
云黛便把采采哭诉的内容说了一遍。
红豆听了冷笑:“采采我抚养着呢,他们家想偷偷摸摸把亲事定下?除非我死了。我去找靳岚,若此事当真,我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大不了闹个鱼死网破。我是不在意的,倒要看看爱面子的靳家是否能受得了。娘娘,我这就把采采接回去。”
“现在采采被我留在宫里了,暂时不叫她回去。让她跟两个公主在一起待几天。我看她是吓着了,毕竟还是个孩子。”
红豆咬牙道:“他们害了自己的女儿,又来磋磨我的女儿,一家子都坏透了!我倒要问问靳岚,他的宝贝小女儿是否也定亲了!”
这时外面传来说话声和脚步声。
皇帝下朝回来了。
云黛和红豆忙起身行礼。
“皇后果然在这里,卫娘子也在啊。”赵元璟的笑声传来,身后还跟着秦王以及靳岚。
他们两个见到云黛,也各自行礼。
赵元璟牵住云黛的手,说道:“刚才下朝后,朕把小皇叔叫来,跟他再商量商量。谁知保兴把靳岚拦住了,说皇后娘娘传召靳岚,朕便把他一起带过来了。”
第二千三百零一章 听闻大人即将要大婚了
云黛说道:“是有件关于采采的事情,想要跟靳大人询问一下。”
“采采怎么了?”赵元璟看向靳岚。
靳岚也一头雾水,看了眼红豆,说道:“采采……昨儿接到府里的,我出门前,叮嘱过管家,下午送她回去的。”
云黛说:“本宫听说,靳老爷和靳夫人给采采把亲事都定下了?”
“亲事?”靳岚一惊,立即否认,“臣并未听说过此事。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
“采采哭着跑到本宫面前说的。”
“这……”靳岚朝红豆看。
红豆冰颜沉沉的,并不看他。
赵元璟道:“靳岚,这采采的亲事,几年前朕就说过,除了皇后和她娘亲,不许任何人插手的。你们家里是不记得朕的话,需要朕再提醒一次吗?”
靳岚忙跪下:“臣不敢,臣知罪。”
“回去把事情好好问清楚,给皇后和卫娘子一个交代。”
“臣遵旨。”
靳岚站起身退出去。
红豆道:“娘娘,我能去看看采采吗?”
“去吧,好好安慰她,这孩子吓坏了。”
“多谢娘娘体恤。”
红豆对帝后行了礼离开。
殿外。
靳岚站在门口,看见她出来,忙道:“红豆,等下,我有话与你说。”
红豆停下脚步,道:“论理,我与你没什么好说的。但采采终究是姓靳,我不想让她跟她的父亲变成陌生人。所以从未阻拦你们见面。但你们也不要做的太过分。采采是我的命,谁敢动她的念头,我不怕鱼死网破。”
“红豆,这件事我必须要解释。我真的完全不知道。”
“是吗,你的父亲母亲已经收了孙家的聘礼,这件事你怎么解释?那孙家的子弟,根本就是个**熏心的混账,好好的姑娘娶回去,每两年就折腾没了。你把采采朝他的火坑里推?”
“我真的完全不知情,我现在就回去问清楚。红豆,我对采采的疼爱,并不比你少。你相信我绝不会害她。”
“你也许不会害她,但你的家人,就不好说了。”
红豆的语气冷冷的,“若果真如此,昨天你们府里特意接她回去,怕也是另有所谋。以后我不会再让采采去你们府里。”
“红豆……”
“对了,忘了恭喜靳大人。”
“什么?”
“听闻大人即将要大婚了。”
“……那不过是父亲他们在自己张罗罢了,我从未同意。”
“你们这样的人家,你能做出忤逆长辈的事情吗?不过还是要恭喜你,成亲毕竟是好事。”红豆笑了笑,转身走了。
靳岚看着她的背影,眉头越皱越紧。
他疾步走出皇宫,坐轿子回到靳府。
“少爷回来了。”管家讨好的迎着。
靳岚面带寒霜:“老爷老夫人呢?”
管家见他神色不对,小心翼翼道:“老爷出门了,老夫人在后院。”
靳岚把披风脱了扔给他,急匆匆去了后院。
方氏也在这里,坐着陪婆母说话。
她看见靳岚进来,欣喜起身:“夫君……”
靳岚没理她,沉着脸走到靳夫人面前,说道:“母亲,儿子有件事要问。”
第二千三百零二章 孙家的聘礼,又是怎么回事?
靳夫人抬眼看他一眼,不紧不慢道:“从外面回来也不知去换件衣服,灰尘仆仆的。你这急赤白脸的,倒像是来质问我。出了什么事?”
“我怎么在外头听说,您给采采定亲了?”
“你听谁说的?”
“您只告诉我,此事是真是假。”
“这种事,不过是我昨儿见了几个贵妇内眷,偶尔说起来罢了。你也不知在哪里听了只言片语,就来责问我。”靳夫人显得有些不高兴。
靳岚没想到竟真有这种事。
他强忍怒意,说道:“母亲,宫里早就说过,采采的亲事,不是咱们家能定的。您难道都忘了?自从祖父过世,咱们家在士族地位跌落,在朝堂,也已经很不得皇上喜欢,您就别再添乱了行吗?”
靳夫人勃然怒道:“我作为祖母,给孙女儿谈一谈亲事,叫添乱?”
“采采不是一般的女孩儿!”
“她是郡主,她也是靳家的孙女!”
“母亲敢去皇上皇后娘娘面前说这话吗?”
“……我为何要去帝后面前说这些。”靳夫人的气势弱了些,“你急什么,我不过是跟她们闲聊的时候提了几句,又没定下来。”
靳岚追问:“那孙家的聘礼,又是怎么回事?”
“聘礼……哪有这回事?”靳夫人的眼神有些闪躲。
靳岚如何能忽略这一点。
“母亲,您说啊,您真的收了孙家的聘礼?”
“没有。并不曾说是聘礼。”靳夫人无奈,“昨儿你父亲寿辰,来了好些亲朋,孙家那个送了寿礼上门,总不能把人家撵出去?”
“寿礼便是寿礼,怎么又跟聘礼扯上了关系?”
“昨儿寿辰人来人往的,也不知怎么的,孙家夫人就看中了采采,喜欢的不得了。一直说想要回去做媳妇……”
靳岚沉着脸:“孙家那小子的无耻下流品性,谁不知道?母亲您实在是糊涂!”
“我也没有答应下来,但孙夫人一直念叨,又不知从哪儿打听,知道你父亲最爱砚台古玩,把他家里珍藏的一件极为稀有的砚台拿了来……”
“糊涂!”
靳岚大怒,“为了区区一块砚台,你们就要把采采嫁给孙家?何况采采才几岁?你们未免太过分了!”
“只是玩笑罢了,又不是正经下定了……”
“玩笑也不行,何况你们还收了孙家的礼!”靳岚伸出手,“把砚台给我。”
“你要作甚?”
“还回去!”
“何至于此?”靳夫人不以为然。
靳岚又气又无奈:“母亲难道要看着儿子被陛下彻底厌弃吗?从今儿开始,采采的事情,家里谁也不许多说一个字!”
靳夫人气的不行:“你,你……就是这么跟为娘的说话?”
方喜妹听了半天,见婆母恼怒,小声说:“夫君别生气。咱们靳家的孩子,长辈连说句话也不能……是否过于苛刻了?”
“你闭嘴!”靳岚断喝。
方喜妹慌忙垂下头,不敢再说半个字。
靳岚去了父亲书房,找到那方名贵的砚台,骑马去了孙家,把砚台丢给孙家,并警告他们不许打沧澜郡主的主意。
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还惦记着红豆
否则,他们家承受不起帝后的怒火。
这件事,自然让孙家恼怒无比。
这是极为丢面子的事情。
但靳家即便地位不如从前,也不是他们能轻易招惹,只得忍气吞声。私底下在外头散步一些于靳家不利的谣言。
又极大的削弱了靳家在士族的地位。
靳夫人也气病了,又是请郎中又是煎药的,折腾了好些天。
在此期间,靳家又马不停蹄的相看了好几位贵女,抓紧给靳岚娶正妻。
靳岚心中是不愿的,他一直还惦记着红豆。
但和离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他心里也清楚,红豆是再不会回头的了。
他作为靳家的嫡长子,要继承和主持家业,这几年身边只一个妾室,也确实是不像话。靳母病了,后宅的事情,总不能交给一个妾去料理。
靳夫人也是这个意思。
她说自己已经老了,想颐养天年,把中馈交出去。
若靳岚一直不娶正妻,难道要让方氏这个妾主持后宅吗?
堂堂靳家,这种事也让人笑话。
靳岚已经推脱了好几年,靳夫人靳老爷都已经无法忍受,加上近来靳夫人身子不适,这件事就迫在眉睫了。
靳岚心中未免觉得苦闷。
他从未忘记过红豆,可是红豆对他已经没有情义。即便有,也不可能再跟他重修旧好。
下朝后,他独自骑马,不知不觉又来到了红豆的铺子外。
他在店外候了许久,偶尔看见红豆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心中便觉难过。
一直待到晌午,几位上课的贵女坐着轿子离开后,红豆也走出铺子。
靳岚忙牵着马过去。
“你怎么来了。”红豆看他。
他经常在店外呆站着,这么久了,她不可能毫无察觉。
但他从不主动进店,也不打搅她。
红豆也就随他去,并不理会。
没想到今天他主动过来了。
靳岚看着她明艳容颜,莫名有些紧张,低低道:“我……有事与你说。”
“那就说吧。”
“我,能进去说吗?我说几句话就走,绝不会打扰到你。”靳岚用征求和商量的语气,甚至有些卑微了。
红豆让开身子:“进来吧。”
虽然从铺子门口走过无数次,这还是靳岚头一次真正的踏进这间铺子。
这是间卖绣品的铺子,前面小小的门脸,布置的干净雅致。隔着帘子还有后院,显然就是给那些贵女们授课的地方。
靳岚扫视着屋里摆放着的各种精美绝伦的绣品,由衷称赞:“红豆的手艺天下无双。”
红豆淡道:“娘娘说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该说这些过于自负的话。”
靳岚笑道:“这话说的对。”
“你到底有什么事?”红豆问,也不请他坐下。
靳岚就站着。
“前几天我问过母亲,关于给采采定亲的事情了。”他说,“母亲的确有那方面的意思,但并不曾真的定下。只是言语间说笑时谈起来。”
红豆嗯了声。
靳岚接着说:“我已经很慎重的跟他们谈过,以后绝不会再插手采采的任何事,尤其是婚事。”
第二千三百零四章 红豆,跟我回去吧?
红豆道:“我不是不许他们关心采采,但……我看不出来他们是真心的为采采好。孙家,那是什么人家?”
“这件事我也有错,没有及时察觉到,让采采受委屈了。”
“她吓的好几晚睡觉被噩梦惊醒。”
“唉,都是我不好。”靳岚听了心疼又内疚。
红豆说:“这件事也不必提了,以后我也不会再让采采到她祖父母面前去,省的他们看着她不顺眼,总想把她往火坑里推,换几张字画,几块砚台。”
一番话说得靳岚羞愧极了。
这听起来很不要脸,但偏生是真实的发生了。而且是发生在号称百年清贵世家的靳家里头。
太丢人了。
他叹道:“从前祖父在的时候,还能镇着府里。自从一年前祖父过世……不说爹娘她们,其余分支的叔伯们,也都很不像话。已经引起不少言官弹劾,皇上对靳家也越发不满。”
红豆看着他,目光带了一丝怜悯:“没有永远不衰败的家族。”
靳岚苦笑。
家族便是败落,也不能败在他手里啊。
否则他便是靳家的千古罪人了。
靳岚心里沉甸甸的,沉默了片刻,低声说:“红豆,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
红豆道:“没什么打算,就守着这间铺子,做我最喜欢的事情。而我喜欢的事情还能养活我和采采,我觉得,很好。”
“我听说,这段时间也偶尔会有人上门给你提亲。”
“我不会再嫁的。”红豆清清淡淡的说着,“如今我守着采采过日子,过几年采采嫁人了,我就一个人守着这间铺子。我不想迎合和讨好别人,也不想守别人家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规矩。”
靳岚听了,心里有些失落。
“红豆,我……”他看着红豆的眼睛,艰难开口,“这几年,我心里……一直还有你。从不曾忘记你。”
红豆垂下眼帘。
靳岚看着她依旧美丽的脸庞,有些冲动的握住她的手:“红豆,跟我回去吧?我发现,从一开始到现在,无论如何,我都无法把你忘记。”
红豆轻柔而坚定的抽回手:“靳岚,你家人一直在要求你娶正妻,人选大概也定下来了吧。你此刻的彷徨茫然,我能明白,但……我真的不会回头了。”
靳岚的心被刺痛,冲口问:“你心里就真的一点也不喜欢我了吗?”
“我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这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我的决定。”红豆说,“所以,你明白我的心思了吧。回去安心娶妻生子,报效朝廷,延绵靳家尊荣吧。那才是你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在我这里耗费时间。”
靳岚失魂落魄的走出铺子。
外面又下起了雨。
初夏时节,雨很多。
靳岚不去管马,也不管越下愈大的雨,就这么走到外面。
滂沱大雨瞬间浇透了他的衣服。
红豆举着伞跟出来,把一把伞塞给他。
靳岚没有接,一步一步走了。
回到家里,他就病倒了。
大病一场,足足半个月后,才慢慢好起来。
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新人贺氏
再然后,面对父亲母亲的攻势,他终于点头,迎娶贺家的嫡女进门为正室。
婚事很快就准备起来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这些事,自然有府里的人忙活。
靳岚点头同意这件事后,就仿佛彻底忘了,每天早出晚归,一心埋首于户部的繁琐事务中。
谁也不知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最受打击的并不是靳岚,而是方喜妹。
自从红豆离开,她每一天想的都是自己能够扶正为正妻,让娘家再次有面子,也给莲莲一个嫡女的名分。
为此,她拼命讨好孝顺公婆,对府里下人也都和善绝不苛刻。
对夫君,她更是使出百般的温柔。
原以为看在自己的苦劳份上,也该扶正了。
谁知晴天一声霹雳。
府里要来新人了。
听说那是贺家的大小姐,容貌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好,最关键的是,人家才十七岁,嫩芽儿一般的年纪。
再看自己,已经快三十了。
若是红豆,人家容貌在那里,年纪大一点也能扛。但她本就容貌寻常,年纪又大了,拿什么跟十几岁青春貌美的小姑娘比呢。
方喜妹很难受。
一想到自己要对着十几岁的新人行礼问安的立规矩,她就难受的想死掉。
她倒宁愿红豆还在了。
起码都是同时进门的,年纪也差不多……
婚礼那天,她带着莲莲躲在屋里一整天没出门,以泪洗面。
但第二天还是要去给新主母请安的。
新人贺氏果然年轻秀美,一袭喜庆的红妆,稳稳坐着,笑容矜持。
方喜妹强忍着心酸,过去行礼,温顺道:“妾身见过姐姐,祝姐姐和夫君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她接过婢女的茶,捧着送上去。
贺氏接过喝了,打量着她,见她容貌普通,眼界隐有细纹。
“方姐姐千万别跟我客气。大家以后都是姐妹,要相互照应才是。”贺氏递过去一只盒子,“这里面的两只珠钗送给方姐姐黛,姐姐别嫌弃才是。”
方氏忙接了。
表面看起来倒也和睦。
“那就是二小姐吧?”贺氏看见莲莲,招手笑道,“莲莲过来,母亲这里有东西送给你。”
“母亲”二字,再一次深深刺痛了方氏的心。
她咬咬唇,垂下眼帘。
连红豆在的时候,都没有这般过。
真是人比人得扔……
莲莲走到她面前,说:“你就是父亲才娶的妻子?”
她这般显得有些没礼貌,贺氏旁边的仆妇神色不喜。
但贺氏还是笑着:“以后我便是你的母亲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这个给你的,看看喜欢吗。”
她塞给莲莲一只盒子。
莲莲挥手把盒子拍到地上,回到方氏身边,抱住她,问:“娘亲,我为什么要叫她母亲?莲莲只有一个母亲。”
盒子散落在地上,在场众人脸色微变。
连贺氏的笑容也僵了僵。
方氏一巴掌打在莲莲脸上,怒道:“有没有点规矩?那是你父亲的正室,以后你就得叫她母亲。把东西捡起来!”
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有苦无处诉
莲莲虽说是庶出,但因为身子弱,又没有别的兄弟姊妹,在府里是独一份的宠爱。尤其后来跟在祖母身边,哪里受过这种委屈。
她捂着脸,呜呜哭起来,小脸憋的通红。
方氏又气又心疼,但当着贺氏的面,又不能如何,只能惩罚孩子。
谁让人家是主母。
“算了,还是孩子,何至于打她?”贺氏招手,“莲莲别怕。”
莲莲不理她,捂着脸哭着跑了。
方氏忙对贺氏说:“姐姐勿怪,都是我没教好这孩子,素日里任性惯了……”
贺氏身边的丫鬟说:“你也确实该好好教导孩子,若不能养,就把孩子放在我们奶奶身边来……”
“小园,胡说什么。”
贺氏轻轻喝止了丫鬟,对方喜妹笑道,“我不会跟个孩子计较的,你快去看看孩子,别气着了。”
方喜妹屈膝一礼,转身匆匆出去,追上莲莲的时候,莲莲已经气喘憋闷,捂着心口站不住了。
“莲莲,你别吓娘亲……快找大夫来,快些!”方喜妹吓坏了。
莲莲心疾又犯了,闹了好一场。
方喜妹本想跟靳岚诉苦,但靳岚只是来看了眼,陪着莲莲说会子话,就走了。并没有跟她多说什么。
到时婆母得知此事,特意把她叫去训斥一番,说新主母入门第一天,她们就这么闹腾,简直没有半点规矩。
方喜妹又委屈又郁闷。
简直有苦无处诉。
偏生婆母又宣布,从即日起,由贺氏主持中馈,管理家事。
这对于方喜妹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回到自己房里,看着躺在床上的柔弱的女儿,她以泪洗面,对那新人贺氏,未免生出了几分怨恨来。
若非她一口一个母亲,莲莲何至于为了维护自己而那般?
丫鬟端着水进来,见她默默垂泪,就劝道:“姨娘也该为自己以后计较些了。奴婢瞧着那不是个好相与的,才来一天就闹的二小姐犯病了。还不如前面那个好相处呢。过一二年的再生下个小公子,往后府里就再难有咱们容身之处了……”
方喜妹看着女儿的睡容,没吭声。
……
靳岚还是早出晚归,对新人贺氏也是淡淡的,尊重,但并不热情。
他现在全身心都投入了朝廷大事中,倒是办了好几件漂亮事,得到了皇帝的赞许。
其中一件,就是桂安郡的蝗灾,虽说治理大方向上,都是云黛提出的建议,但具体的列出计划下去施行,都是靳岚在做。
很见成效。
这称得上是大功一件了。
还有一件事,则是得到了皇后娘娘的夸奖。
那就是处理摇光山的寺庙这件事。
云黛回来后,先是让皇帝下旨给远在君山的君轻白和黎雁秋赐婚,然后就是奔走在侯府和皇宫之间,盯着明敏给外祖和皇帝治病。
她没那么多精力去管摇光山的事情,就交给了靳岚。
靳岚尽心尽力,谈妥了条件后,已经开始了寺庙迁移这件事。
眼看着要到端午了,宫里也是要过节的。
云黛正带人准备包粽子和做香包,看见晏儿来了,就笑道:“晏儿大了,母后就做一个驱蚊辟邪的香包给你,就不要别的了。”
晏儿笑着应了,走到母后身边看了一会儿,忽然说:“母后,儿臣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
“儿臣能先和采采把亲事定下来吗?”
第二千三百零七章 儿臣是真心的
太子此言一出,保兴和青衣忙停下手中的活,领着其余下人出去。只留下皇后和太子两个说话。
云黛朝晏儿脸上看了看,这孩子神色坦然。
“过来坐着。”云黛拉儿子坐到身边,笑着问,“好端端的为何忽然提起这件事了?”
“母后从前也是说过这事的。”
“我是说过几次,但大多是玩笑话,做不得真的。”云黛柔声笑道,“母后绝不会强迫你娶不喜欢的姑娘。”
晏儿说:“儿臣知道母后喜欢采采。”
“母后是喜欢采采,也愿意让她做儿媳。但前提得是你自己也喜欢,不然呢,母后就把她当女儿疼,也是一样的。”
“晏儿觉得,采采品性柔善,适合做太子妃。”
“只是适合吗,你心里喜欢吗?”
“儿臣挺喜欢采采的。”
“晏儿,这件事不着急的。你还小,采采更小呢。”云黛觉得他对采采的喜欢,大概是跟对两个妹妹的喜欢是一样的,但她并不说破,只笑道,“过两三年再看也是行的。”
晏儿说:“儿臣明白母后的顾虑,但儿臣是真心想跟采采定亲。”
云黛笑道:“你总该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你是太子,大周的储君,未来是皇帝。定亲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凭你一句话就行的。”
“采采的爹娘和离,爹爹又娶了一门新夫人。加上上次孙家聘礼那件事……儿臣看着采采实在可怜。儿臣想,若儿臣先与采采定下婚事,靳家不敢再打她的主意,她也不会被人嘲笑,日子也好过些。”
“哦,原来是为了这些缘故。”
云黛伸手摸摸晏儿的头,笑道,“在母后心里,你还是个小男孩呢,如今已经学主动跟母后提定亲的事情,可见你是真的长大了。”
晏儿白净脸庞微红,腼腆了些:“儿子也不想让母后和红豆姨再为此事烦心。何况儿臣的婚事,总是要定的,如今先定下,等采采大了,若她不情愿,也可以解除婚约。”
云黛笑道:“刚说你长大了,又说孩子气的话。便是民间儿女间的婚事,也不是能轻易解除的。你是男孩子无所谓,对女儿家的影响就太大了。”
“儿臣明白的。所以儿臣也请母后问问采采的意思。儿臣肯定不会是随意后悔的人。”
“母后知道你的品性,但你吧,终归也还是小。心性没定呢。”
“儿臣不小了。当年母后生儿臣的时候,也不过比现在的儿臣大两岁。”晏儿说。
云黛伸出食指,戳了他脑门:“敢拿母后比了?臭小子。”
“儿臣知错。”
“母后的事情……反正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若有可能,母后也不想那么早生孩子。”云黛笑道,“何况当时你父皇都十九了,比你现在可大多了。”
晏儿道:“若母后反对,此时便罢了。儿臣只是看着采采可怜,母后也心疼。儿臣想着若把亲事定下,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
“你是个好孩子。这件事,母后会跟你父皇商量商量,再征求红豆和采采的意思。”
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把亲事定下来
“多谢母后。”
“你过来,就为了与母后说这件事?”
“是,儿臣还想跟母后拿点活血化瘀的药。”
“怎么呢?”
“小二习武,总是胳膊腿儿会碰着,准备些药,给他擦擦。”
“这孩子的学武天赋,比你和幼儿可差远了。”云黛笑道,“动作都有些不协调,跟我一样。”
晏儿道:“小二各方面的确更像母后一些。儿臣和两个妹妹似乎更像父皇。”
他这话也不是自己这么认为,而是公认的。
二皇子的容貌特征,以及擅文不擅武这些,都与云黛极为相似。
太子和两个公主长得则更偏向赵元璟,也都极为聪明。
但在云黛看来,小二的性子却很像赵元璟年轻的时候,越大了越发的有些高冷。
远不比晏儿的温柔敦厚。
二皇子性子也倔强,分明四肢不太协调,根本不适合学武,偏要较劲。哥哥姐姐三天就能学会的招数,他哪怕花三个月,加倍的苦练,也要学会。
这就让他时不时的带了点小伤小痛的。
大家都心疼,但这孩子性子要强,加上学武也不是坏事,也只能随他去。
男孩子摔摔打打的,也能长得皮实些。
云黛听了,就唤来青衣去取药来。
她这里的药都是欧阳配的,对治疗外伤有奇效。
晏儿接了药就回去了。
云黛看着少年挺拔的背影,有些走神。
要给他和采采订婚吗?
好像也不是不行。
午膳的时候,她端着才煮好的几个粽子,去承乾殿。
赵元璟正独自坐在桌后吃饭,一边吃还一边翻看着大臣们的奏疏。
作为一个皇帝,他真的已经非常勤奋。
偌大的承乾殿,空荡荡。
他坐在宽大的桌子后,显得有些孤单。
云黛轻轻走过去,放下粽子,笑道:“吃饭时看书是不好的。”
赵元璟抬头看见她,立即露出笑容:“黛儿过来坐,你来看看桂安郡的奏疏,那边的蝗灾已经治的差不多了。虽有损失,但朝廷还可应付。这都是你的功劳。”
“我哪儿有什么功劳,不过是随口说几句话罢了,有功劳的是皇上,是下面做事的人,是百姓。”
云黛坐到他身边,看桌上都是素淡的,米饭,煮青菜,豆腐,唯一的肉就是一盘百合虾仁。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皇帝的午膳。
云黛说:“虽说你饮食要淡些,但这也太过了。不吃些有营养的,怎么能养好身体?”
赵元璟笑道:“朕习惯了。”
“青衣,你去小厨房把炖着的鱼汤端来。”
青衣应了,很快端来一小罐子鱼汤,奶.白色的汤,又香又鲜。
云黛盛了碗汤,又夹一块鱼肉,把鱼刺仔细剔了,送到赵元璟碗里。
赵元璟也不看奏疏了,撑着下颌,注视着她的动作,笑道:“有娘子疼的男人,果然幸福。”
“吃吧。”云黛莞尔,“我有件事跟你商量。”
“你说。”
“晏儿跟我说,想现在就跟采采把亲事定下来。”
赵元璟喝鱼汤的动作一顿:“上回侍寝宫女的事情,他还反对呢,说自己还小。怎么又提起定亲之事了?”
第二千三百零九章 采采配不上太子殿下
云黛道:“晏儿也是心疼采采,看着那孩子可怜。靳岚再娶了,她简直成了没爹的孩子。再加上上回,靳家要把她给了孙家的事情,也把她吓的够呛。”
“倒也不是不行,晏儿是太子,亲事早些定下,也好。”
“我也是这么想,所以来跟你商量商量。但还得问问红豆和采采的意思,总不能强迫人家。”
“那就问问看吧,若愿意,也可以先定下,过几年再迎娶。”赵元璟道。
采采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容貌品性不在话下,虽说柔弱了些,但做太子妃是没问题的。
总比再去外头选不知根底的贵女们好。
得到赵元璟的赞同后,云黛便找来红豆和采采,把这意思跟她们提了。
红豆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快就提起此事。
采采的漂亮小脸羞的通红。
若非说这话的是她最敬爱的皇后娘娘,她怕是要跑了。
云黛笑道:“采采,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回母后……”她垂着头,声如蚊讷,“采采不知道……”
“你愿意嫁给太子哥哥吗?”
“采采喜欢太子哥哥,但是,但不知道应不应该嫁给他。”采采小声说,“采采也不知道太子哥哥是否愿意。若太子哥哥不愿意,采采也不愿意。”
云黛对红豆笑道:“看着没,到底是人家感情好,这么为太子哥哥着想了。”
红豆有些担忧:“娘娘,太子殿下虽然孝敬您,但您万不可因此就难为太子殿下。采采能做郡主,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不敢再奢求更多。”
“红豆,我知道你的心思,不想让采采进宫。但晏儿也是你看着长大的,难道你还担心他欺负了采采?”
“不,我绝不敢,也不会这么想。”红豆忙站起身,“娘娘,我说句真心话,我是觉得采采配不上太子殿下,她福分薄,担不起太子妃这样的身份啊。采采有娘娘宠爱,已经是修来的福分。”
云黛笑道:“其实这也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晏儿主动提的。他让我跟你们提这件事,愿意现在就与采采定下亲事。等过几年采采大了,再正经迎娶。”
红豆讶然,看了看自己女儿。
女儿这张脸,越长越美,一直是她担忧的地方。
无论红颜薄命,还是红颜祸水,都不是她愿意见到的。
云黛把采采拉到身边,笑道:“你看看我们采采这张脸,满京都的贵女们,还有比她更好看的?”
“好看有什么用……”红豆撇嘴,有些嫌弃。
虽说人都爱美,但若这份美给自己带来的都是麻烦,那她宁肯不要。
云黛笑道:“采采还小呢,就容貌惊人。再长几年还得了?你也不想想,除了宫里,还有什么地方能护得住她。”
红豆看看女儿,皱眉。
采采垂着头,不敢吱声。
娘亲时常对着她叹气,小时还不懂,如今渐大了,她也逐渐明白了缘故。
人若没有足够的能力自保,却拥有着让人嫉妒的东西,不但不是件好事,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祸害。
第二千三百一十章 夫君是天上的月
云黛说道:“你回去考虑考虑,再跟靳岚他们商量下。”
“采采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但靳岚到底是采采的亲爹,对她也还算疼爱。她的亲事,你总不该瞒着他。”
“其实这件事,别人都不打紧,只要采采愿意,我也没什么话说。”红豆看着自己的女儿,“采采,你跟娘亲说,你可愿意嫁给太子殿下?”
采采小脸通红:“我……我也不知道想不想。但若是嫁给太子哥哥,以后便能留在宫里,留在母后身边,那采采是愿意的。总好过……将来去了陌生之处。”
她不懂别的,但对她来说,皇宫就是第二个家,甚至比靳家还要熟悉可亲。
这里是她从小到大长大的地方,这里有她最喜欢的母后,太子哥哥,大公主,二公主。
她熟悉这里的一切。
将来继续生活在这里,她自然是愿意的。
云黛抚摸采采脸蛋儿,笑道:“好孩子,不枉母后疼你一场。以后做母后的儿媳,母后自然更疼你了。”
采采脸蛋红红。
云黛知道她现在又羞又紧张,就放她去找两个公主玩。
采采退出去的时候还是小碎步,走出门就快速的跑了。
看着小少女飞扬起来的长发,云黛和红豆对视一眼,都笑起来。
还小着呢。
未来有无限可能。
红豆回去后,犹豫再三,终究还是请人传了个口信儿给靳岚,请他得空的时候,去铺子里说话。
靳岚得到消息的时候,刚回到府里。
贺氏正伺候他更衣。
小厮进来回了这话,靳岚就有些发怔。
自从那次在铺子里的谈话,已经多久没有见到她了啊。
虽然平常偶尔能从采采那里听到关于她的只言片语,但此时听说她主动要见自己,靳岚久已沉寂的心,还是忍不住的砰砰跳动。
贺氏察觉到他的异样,柔声问:“夫君,卫娘子是谁?”
靳岚没说话。
贺氏心中纳闷了会儿,直到身边婢女用口型无声的比划了下,她才恍然过来,卫娘子,可不就是夫君的那个原配么。
说起卫娘子,贺氏没见过她,只听说她长得极美,生的女儿更是容色无双,深受帝后宠爱,被封为沧澜郡主。
但她还是不能明白,卫娘子为什么要和夫君和离。
夫君是这样的温润俊雅,才貌双全,国之栋梁。
夫君简直就是天上的月,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能做他的妻,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卫娘子为何不懂珍惜?
贺氏想不明白,也不想明白。若卫娘子不和离,她哪有这个机会做夫君的妻呢。
贺氏用崇拜迷恋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夫君。
靳岚换了身常服,说道:“晚上我不在家里吃了,不必等我。”
贺氏忙道:“夫君,天已经不早了,饭菜也准备好了,还是吃一口再出门吧?饿着肚子怎么行?”
“不必了,你自己用吧。”
靳岚说完便抬脚走了。
“夫君……”贺氏跟着走到门口,目送他走远,喊了句,但人家没回头。
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但贺氏并不为意,目光依旧温柔,唇角噙着微笑。
过门后,夫君对她的态度便是如此,客客气气,冷冷淡淡。
但贺氏还是很满足,觉得很幸福。
能如愿嫁给夫君,已经是她最大的幸运。
婢女过来扶着她,“奶奶,您怎么也不拦着点呢?”
“拦什么?”
“您还没明白吗,少爷这是要去见那卫娘子呢。您瞧着没,少爷听说卫娘子要见他,魂儿都没了,饭也不吃便迫不及待去了。”
贺氏说道:“见便见吧,这有什么的。”
“奶奶这般大度,奴婢可觉得不大好。奶奶就不怕他们又发生点什么?毕竟……少爷似乎一直就没忘了卫娘子。”丫鬟说。
“没忘就没忘嘛。”贺氏淡定笑道,“夫君是男子,又是神仙般的人物,怎么会只对一个女子好?他有其他心仪的女子,我是不在意的。”
丫鬟有些讶然:“奶奶真这么想?您就不怕少爷再把卫娘子接回来?”
“接回来?我倒希望能接回来。”贺氏转身回到屋里,拿起扇子轻轻摇着,笑着说,“若把卫氏接回来,也就省的夫君总是惦记着,总想往外跑了。”
“可是……”
“如今我是夫君的正妻,卫氏便是回来,也只有做妾的份。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贺氏神色从容,“正室便要有正室的气度,你看我可曾欺负过方氏?”
丫鬟也就笑起来:“说的也是,奶奶贤淑大度,家事管理的井井有条,上孝敬长辈,体贴夫君,对妾室庶女也不苛刻。便是再来十个卫氏,也撼动不了奶奶的地位。”
贺氏慢悠悠的摇着扇子:“女人呐,最要紧的是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男人在外面再拈花惹草,终究不还是得回家么。”
“奶奶说的是。”
“若夫君心里还惦记着卫氏,又不好开口,我倒是可以出这个面的。”贺氏说。
“奶奶,这件事还是先看看再说,不可妄动。”
“也是,得先看夫君的意思,不能惹他不快。”贺氏想了想,“天越发热了,明儿你叫人开库房,挑几匹好料子,送去给大小姐裁衣服穿。”
丫鬟应了,笑道:“奶奶这个决定好,如今卫氏带着大小姐住在外面,少爷心里岂有不惦记的?咱们不能直接给卫氏东西。给大小姐却是名正言顺的。少爷知道了,也只会念着奶奶的好。”
贺氏微微笑着。
靳岚去铺子见到红豆,因为走得急,还微微喘息着。
红豆放下手中绣活,倒了杯茶递给他,客客气气的道:“靳大人请坐。”
靳岚坐下,眼睛却看着她。
一段时间不见,她依旧清冷,美丽。
十年间,她变的成熟,但清冷倔强的性子从无改变。
偏是这份清冷,让他无比着迷,无路如何也无法忘怀。
红豆坐到他对面,沉默了会儿,说道:“抱歉惊动你过来,有件关于采采的事情,你作为采采的父亲,应该有权利知道。”
“采采的什么事?”
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情理之中
“宫里的意思是,想让太子殿下和采采定下婚事。”
“太子殿下?”靳岚一惊,杯中水差点撒出来。
这太突然了。
也太意外了。
但仔细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这件事,定下了?”他问。
红豆摇头:“没有十分,但也有八分了。皇上和娘娘都同意,太子殿下也愿意。采采……我看她那意思,也是肯的。”
靳岚笑道:“采采自小在宫里长大,比跟家里还亲近,又向来最敬爱和依赖皇后娘娘,自然是愿意的。”
“娘娘特意问了我的意思,又说最好再与你商量商量。我想着你毕竟是采采的父亲,也应该知道。”
娘娘让她回来商量,但她并没有商量的意思,只是觉得有必要知会他一声。
靳岚心里明白,虽觉失落,但并未表现出来。
这些年,他的确亏欠她们母女,也未尽到一个父亲的教养责任。怕是连皇上见采采的面,都比他多。
“若宫里都愿意,咱们自然也没什么反对的话。太子殿下品行才能,是有目共睹的。难得是容貌也好。朝中惦记着这事的勋贵一直不少,采采能得帝后青睐,是她的福分。”
红豆道:“既然你不反对,我明儿便去回娘娘。把这事定下。”
“采采还小呢,倒也不急。”
“是吗?你们家要把她给孙家的时候,怎么不说她小?”红豆冷笑,“娘娘要把这事定下,与孙家这事不无关系。娘娘心疼采采的心,太子殿下爱护采采的心,你们家怎么会懂。”
靳岚心中愧疚万分。
虽然那是爹娘的决定,但他还是很难过。
红豆见他不说话,缓和了语气,道:“娘娘说,太子殿下和采采都还不到成亲的年纪,先事儿定下,过三五年再说。”
靳岚点头:“这是好事,对前朝也好,安定人心。省的那些人一心惦记着太子妃的位置,处心积虑的想把自家女儿朝娘娘和公主身边塞。”
顿了顿,他又道:“对采采也好,事儿定下来,家里头也就熄了别的心思。”
红豆没说话。
屋里有淡淡檀香气息。
很幽静。
事儿谈完了,靳岚有些不想走,但他看得出来,红豆并不愿意他久待。
“红豆……”
“靳大人事务繁忙,这就请回吧。”红豆站起身送客。
靳岚只得走。
他都再娶了,还有什么资格再去肖想别的。
在门口站了一会,他去不远处的馄饨摊子上,吃了碗馄饨,把肚子填饱,这才慢腾腾回家。
回到家,他就把这事儿跟靳老爷和靳夫人说了。
老两口听着这消息,惊的半晌说不出话。
“事儿,准么?”靳老爷问。
“准。帝后和太子殿下,都同意,采采也愿意。大概过几天宫里就会着手定亲的事了。”
靳夫人连声念着阿弥陀佛:“这是靳家的福气到了,靳家盼了多年,终究还是要出一位中宫皇后了。”
这件事,几乎成了靳家的执念。
“怎么就要定了呢?”靳老爷激动的在屋里来回走动,“原想着这些年,娘娘把采采当女儿养,太子殿下也是当她做妹妹的。还以为这事儿没指望了呢……”
第二千三百一十三章 订亲,端午
靳岚淡道:“因为觉得没指望,所以父亲就用一方砚台,把采采给卖给孙家了?”
靳老爷一愣,有些恼羞成怒:“那不过是句玩笑话,我靳家再不堪,还不至于卖孙女儿罢!”
靳岚没有再顶撞父亲,但神情明显不满。
靳老爷的怒气也很快就被靳家即将出一位皇后娘娘的喜悦代替了。
他搓着手,来回走动:“这是大事,天大的喜事。必须得大摆宴席,庆祝一番。自从老爷子过世,那些门生故旧许久不曾登门,这次势必要把他们都叫来,让他们知道,靳家没有倒,也绝不会倒。”
靳岚皱眉:“只是定亲,还是不要过于张扬。将来成亲的时候再说吧。”
“你懂什么?这正是靳家的机会!”
“父亲莫不是忘了,采采几乎不能算作是靳家的孩子了……”
“胡说什么,她是你女儿,身上流着靳家的血,她一天姓靳,就永远姓靳!”靳老爷说,“明天就派马车去,把她接回来。订婚之后,可就不能随意出门乱跑了。这几天该好生教导规矩,否则将来如何能承六宫之重任?”
靳岚冷笑:“你想的倒是挺多。采采本就与家里并不亲近,上回因着孙家的事情,她对您和母亲也寒了心。愿意回来才怪,你怕是沾不上孙女的光了。”
“再怎么样,她也是靳家的嫡女。你不去,明儿我亲自去接,倒要看看她给不给我这个祖父的脸!”
靳老爷甩袖子走了。
背影看着意气风发,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靳岚摇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真是把家里的女孩儿一个接一个的都当作了家族荣耀的工具。
靳岚也是看透了。
端午前,皇帝下旨,太子殿下和沧澜郡主的亲事定下了。
朝野哗然,虽然意外,但也没什么可置喙的。
沧澜郡主虽说是因着卫娘子与娘娘的关系才得到宠爱,但她原本的身份也并不低。靳家嫡出的女儿,做太子妃还是够格的。
只是那些一心培养女儿,要竞争太子妃位置的勋贵失望了。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了。
太子又不可能只有一个太子妃,将来登基,也还是要聘许多嫔妃的。机会还多得是。
毕竟,又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如皇帝陛下那般,十几年只钟情于皇后娘娘一人。
这事儿哗然一阵子,也就慢慢淡下来了。
朝堂上反而更加安定,没有人再整天惦记太子妃的位置了。
没几天,便是端午。
一大早,宫人们便换上带艾虎补子的蟒衣,拜访菖蒲和艾草,悬挂天师画屏。
虽然每年都过端午,但看着宫里热热闹闹的气氛,云黛还是高兴的。
她带着宫人们亲自制作雄黄酒,包粽子,做驱邪避凶的荷包物件儿,
一大早,皇帝便和秦王出发去军中,观看将士们举行射柳比赛。
这在军中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了,这些年战事不断,射柳比赛也中断了许久。为了犒劳安定军心,赵元璟和赵纾早早的就商量过,要在军中好好举行一场,胜者的奖励十分丰厚。
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
订婚后,为了避嫌,采采就不常进宫了。
但端午这样的节日,她还是会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又与两个公主提着用五彩线缠绕的粽子玩乐。
公主们年纪渐大,也有了社交需求。
京中这几年成长起来的贵女数量不少,但能有资格陪公主玩,并且入公主眼的,并不多。
云黛邀请宗室内眷和命妇们进宫,参加端午宴席,也来了不少贵女。为了方便小女孩子们在一起玩,云黛另外开了一席,让公主们和贵女们在一处,不受大人们打搅,可以自由说笑游戏。
两个公主自然是绝对的主角。
她们两个一模一样的容貌,穿着红衫儿襦裙,一个明眸善睐,活泼爱笑。一个肌肤雪白,优雅沉静。
即便在五官上,她们也许不如采采那般绝色,但站在人群中,她们必然是最耀眼的一对儿。
她们坐在上手,长桌子两边,左一是采采,右边是醇王家的孙女顺康郡主。
其余宗室贵女和官宦家小姐,依次排着坐。
浅儿和幼儿最尊贵,但今天贵女们对坐在她们旁边的沧澜郡主也很感兴趣。
毕竟她刚刚才跟太子殿下订婚,是未来的太子妃。
之前她在贵女圈中是被嘲讽的对象。
因为她母亲的平妻出身,被和离的下场。
即便她是郡主,也不是生来便是,那是仗着皇后娘娘与她娘亲的主仆关系得来的。
这让那些宗室里真正的郡主县主们,自然瞧不上。
正经的王公郡主,都没能天天在宫里,跟太子殿下和公主们在一块,她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倒是可以。
顺康郡主便第一个不服气。
如今她还跟太子殿下定亲了。
贵女们心中未免酸溜溜的。
顺康公主忍耐不住,低声嘟囔了句:“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声音不大不小,恰好够所有人听见。
不少贵女低笑。
采采满面涨红,双手攥着帕子。
幼儿啪的一顿杯子,说道:“顺康,你吃饱了撑的没事找茬?什么叫近水楼台先得月?谁是楼台,谁是月?”
顺康站起身,垂首道:“我只是随口说着玩,并没有其他意思。”
“你当谁傻呢?”幼儿哼了声,“便是把你从小养在宫里,太子哥哥也瞧不上你。”
“二公主这般说,有些过分。”
“我说实话而已,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脸,跟采采有什么可比性?”
“幼儿。”浅儿拉妹妹坐下,阻止她再说下去。
顺康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年纪,闻言眼圈已经红了,眼泪在眼眶打转。
这时小太监的声音传来:“太子殿下到——”
众女忙起身行礼。
晏儿笑吟吟走过来,身后跟着二皇子,伴读宋千墨,以及几个随侍太监。
他们身上都挂着皇后娘娘亲手绣的荷包。
二皇子还小,但太子和宋家公子却是少年了,俱是轻裘宝带,华服美冠的俊美少年。
尤其太子殿下,遗传了皇上的五官特征,容貌俊美,一露面,便让贵女们呼吸一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