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射日
听到春亭口中所提到的太阳二字,众人若有所思,纷纷点了点头。
毫无疑问,纵使时间再过千年,山河已改,故人不在,这世间的一切都已经不再是如今的模样,可是那时天上的太阳却并不会与今日有任何区别。
正所谓太阳烛照,太阴幽荧,无论在何等传说故事之中,太阳的地位永远都是那么的崇高,关于这一点从来都没有任何人产生过置疑。
曾有一种说法,便是说在盘古开天身殒之后,其双眼化作的太阳与太阴分别与两仪中的阴阳两气相结合,太阳烛照与太阴幽荧便由此诞生。
在这种说法里,太阳烛照与太阴幽荧被称为圣神,这二者化生出了四象,而四象组合下又诞生出了世间的所有神兽、凶兽乃至异兽、凡兽,为这方天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
暂且不论这种说法的真实性究竟有几何,单单从这段简单的描述中,我们便大致可以感到古人对于太阳的崇敬。
很显然,像这般远远超脱了我们理解的东西,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永恒之物。
“在混沌未开之际,除了盘古大神以及三千混沌魔神之外,这方天地别无他物,自然也没有所谓的太阳。”
看到我们理解了他的话语,春亭再度开口,为我们说起了这太阳的故事。
“等到盘古大神持斧开天之后,因为有感于这方天地太过冷清,所以便将自己的身躯化为世间万物,其左眼所化正是照耀至今的太阳。”
“世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修道之人也有用目光伤人的神通,而既然就连常人的眼睛都有如此重要,那么由盘古大神左眼所化的太阳自然更加非同凡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女娲娘娘便将自己的主意打到了太阳之上。”
讲到这里,春亭低下头看着疑惑的众人,用考量的语气对我们问道。
“在上古神话之中,若是提到与太阳有关之事,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比起春亭之前提出的问题,他此刻口中的问题实在是太过简单,所以还未等他话音落下,沈浪便抢着对他回答道。
“我知道,我知道,提到太阳,第一反应的当然就是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
“有许多神话故事,在不知真相之前并不会感到任何异常,可是如果你知晓了其中的隐情,再次听到后便一定会发现一些问题。”
听到这番回答,春亭不置可否的露出了神秘的笑容,随后便对沈浪反问道。
“我刚刚说过,太阳乃是盘古大神左眼所化,动动你们的脑子好好想想,盘古大神到底又几只左眼?”
面对春亭的反问,沈浪顿时哑口无言。
沈浪刚才口中所提到的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两个故事,众人自然不会感到陌生,那是所有人自幼听着长大的神话故事,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三岁孩童都已经听长辈讲过这两个传承了千百年的故事。
可是直到春亭发出反问之后我们才忽然发现,暂且不提夸父逐日一事,后羿射日这个故事似乎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在传说中,上古时期天上曾经出现过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互为兄弟,共同生活在汤谷中的扶桑树上,其中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最后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之上。
每当新的一天开始,神州需要光明之时,栖息在树梢上的太阳便从汤谷升起,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和热洒遍神州的每个角落,直到傍晚之时,这尊太阳才会到禺谷落下。
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既美满又幸福。
可是好景不长,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十个太阳不免觉得有些无聊,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周游天空,在新的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同升起,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
一个太阳照耀神州乃是为神州洒遍光和热,让世间得以见到光明,可若是十个太阳一同出现,那神州中的生灵便完全无法承受这份过于浓烈的光和热,随着十个太阳一同升起,神州大地顿时便乱作一团。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团,他们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烤干了河流,无论人类还是妖族都完全无法抵御这样的热量,毫无疑问,若是长久下去神州定然会变成一片焦土,再也没有任何生机。
正所谓危难之际必有英雄,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位英雄果然出现了。
这个英雄名叫后羿,他是个不折不阔的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因为有感于神州大地被十个太阳所炙烤,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所以他暗下决心,要射掉那天空多余出来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于是,后羿翻过了重重高山,穿过了片片荒漠,最终来到了东海边的一座大山,在登上山顶之后,他弯弓搭箭,瞄准天上正在散发出毒辣光芒的太阳,嗖地一箭射了过去。
一箭射出之后,那高高在上的太阳居然真的被后羿射落了。
在感受到热量的降低之后,后羿忍不住面露喜色,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拉开弓箭,将箭头对准了下一个太阳,随着箭支再一次射出,第二尊太阳也从天上掉落了下来。
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的把箭射向了太阳,无一虚发,在射掉了九个太阳后,天地间的光和热终于恢复了正常,神州避免了被化为焦土的危险。
到了此时后羿功成身退,他放过了最后一个太阳,对其做出了警告后便转身走下高山,从此世间便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这便是后羿射日的故事,我们自幼听着这个故事长大,但是却一直都只是将其当做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
可是到了如今,在听到春亭所言后,众人顿时便想到了这个故事中的问题所在。
既然太阳乃是盘古大神左眼所化,那在这方天地中便绝不可能出现第二尊太阳。
既然如此,那传说中后羿所射之物到底又是什么?
第八十三章 后羿
尽管此时的众人依旧不清楚上古时代究竟发生过什么,但是想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即便当初真的有着后羿此人的存在,那他所射的也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太阳。
可是我们早已知道,所有的传说故事无论听起来有多么荒谬,多么夸张,这个故事都一定有着相对应的起源,只有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才会被后人所加工并且流传至今。
既然如此,那当初到底发生过什么,如果后羿并没有射落过真正的太阳,那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留下?
在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到底又埋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不知为何,春亭刚才明明表现的那样慌乱,可是如今脸上却又般的极度镇静,他看着我们不停变化的表情,莫名其妙的露出了笑容。
“对于后羿,你们有多少了解?”
“后羿本名为羿,是上古五帝时期的神话人物,在传说中他是帝尧的射师,更是搭箭射日,拯救苍生的大英雄。”
对于这些传闻中的故事,沈浪自幼便极有兴趣,所以春亭话音刚刚落下,他便抢在众人开口前对其回答道。
“传闻后羿五岁便被父母抛弃在深山,由于他自幼在山林中生长,所以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箭术,各种古籍中,也大多记载着他在少年时期便可以射杀怪兽的事迹。”
“到了帝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草木全部枯死,神州一片焦土,与此同时又有怪兽为害人间,于是尧派羿射去九日,并且铲除各种怪物,最终还这方天地一片宁静祥和。”
语毕,沈浪便用期盼的目光看向春亭,从他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对于这段记载他定然有着足够的自信。
“其实如今你所知道的一切,实际上都只不过是有些人想要让你知道的罢了。”
没想到,对于沈浪这般自信的回答,春亭却缓缓摇了摇头,开口的语气中满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沧桑。
“在上古时期的确有名为后羿之人,但是此人却并非你们所熟知的那个故事中持箭射落九日的英雄,真正持箭射日者另有其人,其真正的名字并非后羿,而是大羿!”
听到春亭这样的回答,众人的表情再一次变得茫然起来。
我们早已知道,所有的故事都一定有其根源,所以即便在上古时期真的有名为后羿之人,我们也不会对此感到过于震惊。
而真正让我们震惊的,其实是春亭的后半句话。
千百年来,无数人都是听着后羿射日的故事长大,可是如今春亭居然言之凿凿的告诉我们,这个故事中持箭射落九日的英雄并非是后羿,而是大羿?
这实在是大大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在听到这个答案后都面露茫然,此时此刻,除了春亭之外还有一个人保持着同刚才一般的冷静。
此人,便是刚刚才恢复了某些记忆的弈和。
“后羿又称夷羿,他乃是夏代有穷氏的首领,其本名其实单单只有一个羿字,之所以在名字前加上一个后字,其实是因为后字是夏代君主共用的尊号。”
看到我们迷惑不解的样子,弈和冷冷开口,虽然听起来语气不善,但是解释起来却颇有耐心。
“在夏代时,夏后启的儿子太康一心只为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身为有穷氏首领的羿趁机发难,带领手下驱逐了太康,在太康死后,羿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后,夏国的实权在当时便已经被操纵于羿之手中。”
“等到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再一次驱逐了相,自己登上宝座,成为了夏代的第六任国君,而既然他成为了国君,那他的名字前自然就要加上了一个后字,由羿变成了后羿,这便是史书中所记载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
看着我们若有所思的模样,弈和继续对我们说出了后羿最终的结局。
“虽然这时候的后羿已经成为了夏代的国君,但是他却一心只顾四处打猎,将政事全部交给了手下寒浞打理,寒浞借此机会收买人心,培养挡党羽,最终在一次后羿打猎归来之时,寒浞便派遣手下将其杀害。”
听到这里,对于所谓后羿的生平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若是按照弈和这般说法,那么这所谓的后羿其实就是古时的一个君主而已,尽管他已经做到了万人之上的位置,可是在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故事中,他并没有任何地方涉及到了传说中的射日一事。
很显然,弈和既然选择了对我们做出解释,那他自然就不会在其中有所隐瞒,想到这里,我们顿时便可以确定,作为夏代国君的后羿确实与射日一事毫无关联。
而既然如此,那真正以箭射日的大羿又究竟是何方神圣?
如果真的是大羿射落九日拯救了神州,那么为何在后世所流传的故事中,我们所知道的主角却并非是大羿的名字,而是那夏代的第六任国君后羿?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得头痛欲裂,由于其中实在是过于复杂,所以大家纷纷放弃了思考,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对此事明显有所了解的弈和,想要听他为我们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太古人族比起妖兽虽然过于孱弱,但是却有着无尽的智慧,因此在人族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之后,终于在神话时代的末端慢慢登上了这方天地的舞台,逐渐从原始的部落时期过渡到后世的国家时期。”
看到我们疑惑的目光后,弈和并没有多做犹豫,只见他先是不着痕迹的瞥了春亭一眼,然后便对我们继续语气冰冷的耐心解释道。
“到了帝尧之时,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将毒辣的光和热洒遍了神州大地,草木枯萎,民不聊生,与此同时,世间又忽然出现了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等危害世间的凶兽,就在这样的危机之时,尧想到了自古流传的一句神秘箴言。”
“十日齐出,苍生啼哭,大羿箭落,九日不出。”
第八十四章 箴言
十日齐出,苍生啼哭,大羿箭落,九日不出。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实在是过于庞大。
首先,弈和刚才口中说的极为清楚,这是一条自古流传的神秘箴言。
可是一定要注意一点,在这句话中的自古二字,所指的并非是如今的我们,而是远古时期的帝尧。
毫无疑问,帝尧几乎已经是人类有史可查的最早存在,若是这条箴言对于帝尧都能称得上自古流传,那么留下这条信息的人,便只有可能是那最为神秘的神话时期之人。
而在神话时期,神州大地却并不是只有人族的存在,换句话说,那也就意味着留下这条箴言的并不一定是人族,同时还有可能是某位妖族,或者是某些传说中的绝顶大能。
而第二点,便是这十六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以我们如今的想法来看这句话,其中的含义极为明显,那便是有一天十个太阳会一同出现在天空,因此导致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啼哭,等到大羿弯弓搭箭射落太阳之后,其中九个太阳再也不复出现。
可是依然不能忘了,这其实是一条自古流传的神秘箴言。
以现代人的角度,自然轻易便可以理解这句话中的含义,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帝尧那个时期,其中就多了许多耐人深思的事情。
毫无疑问,若是没有听过后羿射日的故事,那我相信绝对没有任何人,敢于想象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的场景,无论从个角度考虑,这都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而既然如此,那么留下这条箴言的人为何会知道有朝一日天上会十日齐出,他又是如何得知大羿能够弯弓搭箭,并且成功的射落其中的九个太阳,还神州一方安宁?
想到这里,那便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留下这条箴言之人,早在十日齐出之前,就知道了天地间共有十个太阳的真相,并且他清楚地知道,有朝一日这十个太阳会一同出现在天空之上,所以他才会留下箴言,对后世之人告知生机所在。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大羿也一定不是寻常人等,有极大的可能,大羿正是传下箴言之人所特意留下的后手,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神州所面临的危机。
只有这样,所有的一切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
虽然这番猜测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在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之后,最后仅存的一种可能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汗毛倒竖,惊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真的有人早在十日齐出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神州未来会面临的处境,并且留下箴言与大羿作为解决危机的生机所在?
如果真的有人能够做到如此地步,那此人的修为与身份便早已不是常人能够想象,即便是传说中的神仙在世,与其相比也绝对有所不及。
这个猜测实在是太过可怕,所以我的身体忍不住发出了微微的颤抖,心细的亓芷自然发现了我的异样,连忙凑到我身边,将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关心的问道。
“川哥哥,你怎么了,怎么看你的身体一直都在颤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亓芷,我没事的,不用担心。”
看到亓芷关切的模样,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静着自己激动的情绪,然后对亓芷挤出了一个难看的微笑,等到自己的身体勉强不再颤抖之后,这才将目光看向弈和,开口的声音中依旧有着几分难以掩饰的震惊。
“弈和,我刚刚忽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你不妨听一下,看看是不是我杞人忧天了。”
尽管弈和如今的表情与语气都因为恢复记忆的缘故变的冰冷起来,但是在听到我的话语之后,他还是努力挤出了笑容,看似诡异的用冰冷的语气对我恭敬的回应道。
“大人您说,弈和洗耳恭听。”
我再一次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其缓缓吐出,几次三番之后,这才强迫自己的声音正常下来,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缓缓说出了自己脑中所浮现出的猜测。
随着我的讲述,众人的表情顿时变的同我先前一般,一个个目瞪口呆,满脸的不可思议,看向我的目光如同再看向一个疯子一般。
对此,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因为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猜测实在是过于大胆,众人能有这样的反应并不稀奇。
终于,在众人的沉默之中,我说完了自己所想到的唯一可能,然后便充满期盼的看着弈和,希望他能给我一个最终的答案。
不知为何,弈和并没有直接对我回答,而是又看了春亭一眼,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冷笑。
“大人,许多事情可不是仅凭智慧二字便能够勉强解释的,不然为何在场之人都是思维缜密滴水,不漏之辈,最终却只有大人你,凭借这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便想到了故事中所隐藏的真相。”
闻听弈和所言,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弈和并没有直接作出回答,但是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听出,对于我刚才那番如同天方夜谭般的猜测,他并没有任何反驳。
那也就意味着,神话时期真的有一位大神通者,提前知道了后世会出现十日齐出的天地浩劫,于是他不仅留下了那十六字箴言,同时将大羿此人留作后世的生机所在!
尽管弈和所言确定了我这番猜测的正确,但是此时在我的心中非但没有任何获悉真相的喜悦,反而充斥着满满的震惊与恐惧。
毫不夸张的说,能做到这一切的人几乎已经能够掌握天道的运转,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究竟是什么人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此人在这个故事中又有着怎么样的身份?
既然他早已知道后世会出现十日齐出的重大危机,那么他为什么不将其扼杀于源头,而是放任十个太阳继续存在?
而既然他已经放任十个太阳的存在,那么他为何又要留下大羿作为自己的后手,将其中九个太阳从空中射落?
第八十五章 大羿
显而易见,这件事远没有传说中那般简单,姑且不论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单单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就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到费解。
“天上十日齐出,地上凶兽齐至,帝尧在见到神州果然如那箴言所描述的一般后,便派遣自己的手下前去寻找在箴言中所提到的大羿,苦苦寻找了许久之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部落内找到了大羿的踪迹。”
对于我们的疑惑,弈和却好像没有任何想要解释的意思,他并没有提及那神秘之人的身份,而是对我们说起了十日齐出之后的事情。
“从手下回报的消息帝尧得知,大羿此人出身不详,传闻在其五岁时便被父母抛弃在深山,由于他自幼在山林中生长,所以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箭术,而在得知此事之后,帝尧不禁联想到了箴言中所提到的箭落二字,帝尧心中清楚这定然会不是巧合,而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由于事态紧急,所以帝尧也没有仔细思考其中的蹊跷,而是诚恳的请求大羿出山拯救苍生,对于这般大事,大羿也没有丝毫推辞,而是听从了帝尧的建议,从神州中出现的凶兽开始下手。”
“在大羿出山之后,他先是于畴华之野诛杀了凿齿,然后又屠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一番扫荡之后地上的凶兽都已经被其消灭,不复出现。”
“而就在大羿将地上的凶兽全部消灭之后,他便将自己的目标放到了天上。”
不难听出,对于大羿当初的壮举弈和的心中还是颇为佩服的,尽管他此时语气还是那般冰冷,但是话语中却难掩一份由心底发出的尊敬。
“不同于地面上所出现的凶兽,太阳始终高高的悬挂在天上,大羿虽然修为惊人,但是却并不能够飞天遁地,万幸他还有着一手百发百中的箭术,所以很快他便决定,放弃先前那般近身搏杀的方法,转而用箭术对抗天上的太阳。”
“在作出选择之后,大羿自然不会过多犹豫,在帝尧的支持之下,大羿很快便搜罗到了神州中的天材地宝,并且将其打造成了一把比人还要高的神弓,等到弓成之日,他便带着这把神弓一路向东。”
“大羿一路东行,他翻过高山,穿过荒漠,最终在东海边的一座大山前停下了前行的步伐,他缓步登上山顶,然后弯弓搭箭,瞄准天上正在散发出毒辣光芒的太阳,嗖地一箭射了过去。”
“后来的事情便如你们所知道的一般,大羿成功的射落了九日,只留最后一个太阳为神州散发光明,随后他便功成身退消失在了世间,从那之后在这片神州大地便再也无人见过他的踪影。”
尽管弈和这番讲述语气很是平淡,但是众人在听后的心情却完全无法轻易平静。
大羿的强大,在这简短的描述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凿齿、九婴、大风、修蛇、封豨……
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些异兽到底都有着什么样的神通,可是我们确信,这些异兽都是极为可怕的洪荒异种,如今的我们哪怕面对其中的任意一尊异兽都绝无任何还手之力。
可是大羿却不同于我们,在他出山之后,他便将这些异兽一一诛杀或者镇压,为神州大地的安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等到地面上的危机解除之后,大羿也并没有抽身而退,而是将目标对准了天上,想要消灭那忽然多出来的九个太阳。
无论其中过程是否有着另外的蹊跷,但是毫无疑问,事实证明大羿最终成功了,他真的射落了其中的九个太阳,还了神州一片安宁祥和。
可若是如此,那么一个另外的问题便出现了。
像后羿这般强大之人,为何在射日之后便再也不复出现?
难道是大羿在射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因此导致他就算射落了太阳,最终也身受重伤,不复出现?
而且,弈和刚才只不过是讲述了大羿出山之后的事情,并没有提及到任何大羿的来历,对于那留下箴言的神秘人同样只字未提。
这其中是否还有着另外的隐情?
或许是看众人的表情太过疑惑,所以本已停止讲述的弈和忽然开口,他将目光对准了我,口中话语如有深意,似乎是想要对我有所提示。
“大人,你可知道太阳在古时又被称作什么?”
“我记得古籍中曾有过记载,提及古人认为在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这只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满是闪烁的金光,因此古人又将太阳称作金乌。”
我脑中飞速闪过曾经看过的古籍记载,然后对弈和颇有自信的回答道。
“与此同时似乎还有着另外一个神话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太阳并非盘古大神左眼所化,而是天帝之子所化,其本体生就一副乌鸦模样,但是却又不同于世间常见的乌鸦,这只乌鸦全身金色并且生有三足,天帝命其驾驭日车,为神州带来光明。”
就在这时,我的话音还未落下,便看到一旁的沈浪如同恍然大悟一般,看向我激动的问道。
“川哥,你刚刚说在有的神话故事之中,太阳的本体是一只三足乌鸦,并且这只乌鸦还是天帝所生之子?”
“没错,在古籍中确实有这样的说法流传于世。”
虽然不知沈浪想到了什么,但我还是点了点头,对他认真且耐心的解释道。
“在这个故事中,天帝共生有十子,这十子皆为通体金色的三足乌鸦,它们既有人的特性也有神的特征,这十子被天帝安置在了汤谷中的扶桑树上,夜以继日的控制着神州的日升日落。”
“那就没错了,川哥,我找到了这些故事中相通的地方!”
在得到我的确认后,沈浪的表情更加激动,看向我们兴奋的说道。
“亭哥刚才便已经说了,所谓天帝正是大禹,而如果传说中的金乌真的是天帝之子,那么这所谓的金乌便一定与大禹脱不了关系!”
第八十六章 金乌
沈浪所言真的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尽管众人都没有想到,会是看似憨傻的沈浪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但是随着他的话语,众人顿时若有所思,彼此紧皱的眉头拳都纷纷舒展开来。
与此同时,就在听到沈浪兴奋的话语后,弈和那冰冷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意。
而见到弈和这副模样后,众人如何还不清楚,沈浪刚才说的并没有错误,他居然真的找到了这些故事中相通的部分。
关于后羿射日这个故事,民间一直流传有多种说法,除了刚才所提到的十日齐出之外,还有一种最为著名的,便是所谓的金乌之说。
正如我刚才所言一般,在第二种说法中,太阳并非盘古大神左眼所化,而是天帝之子所化,传说天帝共有十子,其本体便是十只金色的三足乌鸦,非人非神,但是却又似人似神。
我们刚才已经从春亭的口中得知,山海经中所提到的天帝便是大禹。
而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在这个传说中所提到的太阳,实际上便是大禹之子所化。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细节需要注意。
在这个故事中,十只金乌最后被天帝安置在了汤谷中的扶桑树上,每天凌晨轮流从汤谷升起,傍晚至禺谷落下,以此让世间黑白交替,完成昼与夜之间的转换。
而就在春亭刚才所提到的那段关于山海经的记载中,分别出现了三个地方的名称,其中之一正是这个故事中所提到的汤谷!
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我早已不相信所谓的巧合,既然在春亭与弈和的口中同时出现了汤谷的名字,那便意味着汤谷一定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可是,虽然如今我已经有所头绪,但是在一番思索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禹的儿子乃是启,启在大禹死后取代伯益而继位,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了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
可是与此同时,启却也荒于音乐和饮食,到了他在位晚期时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而若是这样看来,启便与那些故事并没有任何关联,他虽然身为大禹之子,成为了夏代的君王,可是归根结底他也只不过是一介凡人而已,绝不可能是那传说中的金乌。
而既然启只是一介凡人,那么在传说中为何会有天帝之子化为太阳的说法,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说法,究竟是从何而来?
“神话是神话,史实是史实,无论神话是否真实发生过,也无论史实听起来有多么的荒谬,这二者都绝不能混为一谈。”
就在大家因为此事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春亭忽然开口,话语中有意无意的对我们提示道。
“禹帝确实只有启一名后代,可是有些故事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十只金乌虽然并非禹帝之子,但是这十只金乌确实与禹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禹帝化名天帝帝俊,携手东皇太一一同建立了古天庭,在最初的繁琐阶段结束之后,禹帝便想起了女娲娘娘未竟的造神之事。”
看出我们目光中的疑惑之后,春亭在原地缓缓踱步,口中为我们说起了这二者间的联系。
“韩川,我刚才便告诉过你们,其实女娲娘娘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在将创造之力分给禹帝之前,女娲娘娘曾经做过一次短暂的尝试,尽管那一次并没能创造出真正的神,但是却也不算毫无收获。”
“女娲娘娘那次短暂的尝试,便是以天空上的太阳作为目标,试图通过自己的创造之力创造出与太阳一般无二的存在,可是还没等女娲娘娘看到最终的结果,她便因为另外的事情离开了神州。”
“虽然没能等到最终的结果,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心血无法轻易放弃,所以在离开之前,女娲娘娘为这些半成品选择了一处妥善的安置之地,并将此事告知禹帝,希望禹帝能够将其完成。”
“不知为何,女娲娘娘这番尝试并没有选择自己亲手创造出的太古人族作为模板,而是选择了世间的一种飞禽,所以若是这番尝试取得成功,最终出现之物也绝不可能同太古人族一般,而是会呈现出飞禽之状。”
说着说着,春亭忽然不再继续讲述,只见转过身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我们,口中缓缓对我们问道。
“诸位,既然话都说到了如此地步,那我相信大家应该都已经清楚,在我口中所提到的存在究竟是什么了吧?”
很显然,在场之人中绝没有一人是真的憨傻,春亭既然已经说到了如此直白的地步,那我们只需要简单的思考,便完全可以猜到当初女娲娘娘的那番尝试究竟为何。
以太阳为目标……
以世间的一种飞禽作为模板……
毫无疑问,在将这两个特点结合到一起之后,这所谓的存在便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女娲娘娘当初所尝试创造的,便是传说中的天帝之子,化身为太阳掌控神州昼夜交替的三足金乌!
想到这里,众人便已经能够大致复原出当初所发生过的真相。
女娲娘娘想要创造出三足金乌代替太阳,可是却因为要事不得不离开神州,或许是出于不甘心,不想自己的心血白费,所以在她临走之前将此事告知了大禹,希望大禹能够将其完成。
而大禹却并没有第一时间着手此事,而是和东皇携手建立了古天庭,在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后,他这才来到女娲娘娘当初所选中的安置之地,继续完成了当初的那番创造。
从理论上来说,这十只金乌无疑是女娲娘娘所创造而出。
但是毫无疑问,女娲娘娘却没等金乌现世便离开了神州,所以这十只金乌出现在世间所看到的第一个人一定就是大禹。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世才会留下金乌是天帝之子的说法!
第八十七章 夸父
就在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另外的传说。
这个传说便是同样伴随着我长大的夸父逐日。
毫无疑问,每个人在年幼时一定都听说过夸父逐日的故事,可是如今,在得知了这么多上古的秘闻之后,我忽然发现在这个故事中同样隐藏着诸多的秘密。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传说在上古时期,神州的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高山,在这座高山上居住着一个名为夸父族的部落,生活在这一部落中的都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的巨人,其首领更是以部落作为自己的名字,被人称作夸父。
那个时代的神州荒凉落后,妖兽横行,夸父为了让部落中的人能够活下去,所以每天都率领众人与洪水猛兽搏斗,在战斗后将自己所捉到的黄蛇挂在自己的耳朵上作为装饰,并且深深以此为傲。
忽然有一天,天上十日齐出,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部落中的人们根本无法正常的生活,见状夸父便立下雄心壮志,他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改变神州的处境。
于是,夸父从东海开始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追赶太阳的旅途,饿了就摘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是稍做休息,然后便继续对太阳的追赶。
就这样,夸父跨过了座座高山,穿过了条条大河,在几乎毫不停歇的追赶了九天九夜之后,终于在禺谷见到了太阳的踪迹。
可是夸父却高兴的太早了,或许是因为过于激动,又或许是因为过于劳累,就在他伸手想要捉住太阳的时候,他忽然感到一阵头昏眼花,居然就那样晕了过去。
毫无疑问,等到夸父从昏迷中缓缓醒来时,太阳自然早已不见了踪影。
尽管如此,可是夸父却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继续出发,可是他距离太阳越近,太阳的光和热也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
于是,夸父走到了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在黄河水被他喝干后,他又转身去喝渭河里的水。
可是谁知道,夸父在喝干了渭河水后,依然难解身体上的焦躁,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寻找一片新的水源。
但是不得不承认,夸父实在是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无法继续坚持,他的身体慢慢地倒了下去,就这样消散在了神州大地,同时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了出去,化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为往来之人遮风挡雨。
这就是所谓夸父逐日的故事,我相信对于这个故事,即便是幼儿园中的孩童都不会感到陌生。
而我之所以会想起这个故事,完全是因为在另外的记载中,所谓夸父逐日的故事,与我们平日所听闻的故事有着些许不同。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毫无疑问,在这段记载中很明确的介绍了夸父的身世。
在大荒之中,有一处名为成都载天的高山,山上有耳朵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之人,此人名为夸父。
传说中被尊为幽都之主的后土生下了信,而信又生下了夸父,若是这样看来,那么夸父也就是信的儿子,后土的孙子。
除此之外,在野史之中,夸父还有着一个关系极为密切的好兄弟。
而他这个兄弟的名字,正是刚刚我们才有所了解的大羿。
在野史记载中,夸父乃是后土的孙子,天生便富有大神通,在见到十日齐出的人间惨剧后,他不忍神州生灵涂炭,于是毅然决定前去落日处的禺谷捕捉太阳,解救人间。
人力毕竟有时尽,尽管夸父修为强大,可是他却依然不敌太阳的毒辣,在追赶了九天九夜之后,最终壮志未酬就消散于天地之间,并没有完成捕捉太阳的愿望便含恨而终。
就在夸父死后,大羿第一时间便得知了夸父的死讯,他乃是夸父的好兄弟,自然对夸父极其了解,在听闻事情的经过后,他马上便明白了夸父意欲何为。
对于好兄弟的惨死,大羿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一是为了完成夸父的遗愿,二是为了解救神州的危机,三便是心中存了替自己兄弟报仇的念头,总之,大羿最终下定决心,要想办法改变天上十日齐出的局面。
于是他精心铸造了一把神弓,然后带着弓箭来到了夸父当初出发的东海高山之上,仗着自己强大的实力,自信的拉弓搭箭,将箭头对准了天空上的九尊太阳。
最终,九尊太阳一一被大羿射落,神州的危机就此得以解除,大羿也凭借此举告慰了夸父的在天之灵。
想到这里,我的脑中忽然灵光一闪,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在野史传说中,夸父乃是幽都之主后土的孙子,在他的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在他的手中同样握着两条黄蛇。
仅仅这一句话,便足以让我引发诸多的思考。
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确定,被尊为幽都之主的后土当初便是古天庭中之人。
而姑且不论其记载是真是假,也暂时不去深究夸父与后土的真正关系,仅凭二者有所关联一事我便可以大致确定,夸父一定与古天庭有着某种关系。
与此同时,从记载中不难看出夸父似乎对黄蛇情有独钟。
而无独有偶,就在刚才所提到的黑齿国与雨师妾这两个地方中的人,身边同样常年伴随着青红双蛇。
既然如此,那么夸父身上的黄蛇与黑齿国和雨师妾中所提到的青红双蛇,是否又会有所关联?
第八十八章 真相
而如果这些蛇类之间确实有所关联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如今的我找对了方向。
在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这两个故事中,其真正的相通点,便是高高悬挂在天上的太阳,以及那不知来历也不知详情的各色蛇类。
而除此之外,两个故事中的最后一个相通点,便是那被罗睺所毁的古天庭。
在后羿射日的故事中,若是按照太阳便是金乌的说法,那么在传说中身为天帝的大禹便是金乌之父,与此同时,他与东皇太一也是古天庭的实际掌控者。
而在夸父逐日的故事中,夸父身为后土之孙,既然后土是古天庭中的人,那么若是说夸父与古天庭毫无关联,想必没有人会轻易相信。
太阳、蛇、古天庭、大禹。
在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四者之间,究竟又有着怎么样的关联?
就在这时,一旁的弈和忽然冷哼一声,随后缓缓开口,虽然他的目光在看着壁画,但是听其话语很明显是在对春亭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春亭,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你真的是一点都没变,还是从前那个不招人待见样子,明明自己什么都知道,可是就是喜欢看别人一脸茫然的样子。”
“弈和你莫要说我,你自己如今不也是一样?”
对于弈和话中的不满,春亭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对其反问道。
“若是不然,为何你现在也同我一样闭口不言,如果你真的想要对众人做出解释,那我又岂会拦着你?”
“你以为我像你一样?明明清楚所有的事情,却非要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对于春亭所言,弈和也不甘示弱,而是语气不善的继续回击道。
“我的记忆只是片段恢复,勉强算是想起了自己的使命,对于如今所提到的这些事情,我能够想起的不见得比众人要多。”
“罢了,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对于弈和如今的回答,春亭依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他似乎早已有所预料,只见他话锋一转,言语间似乎打算不再对我们有所隐瞒。
“对于那传说中的金乌,想来大家应该都已经有所猜测。”
“春亭,所谓金乌应该便是你刚才所提到,女娲娘娘在离开神州之前所进行的短暂尝试,不过还未等女娲娘娘看到尝试的结果,便因为要事离开了神州。”
若是春亭愿意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信息,那我们自然便不用继续胡乱猜测,于是我连忙开口,对他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而在离开神州之前,女娲娘娘或许心有不甘,于是将这番尝试告知了大禹,希望大禹能够在其走后将其完成。”
“不过大禹却并没有第一时间着手此事,而是先后建立起了关山与古天庭这一明一暗两方势力,在所有的事情走上正轨之后,他这才继续着手女娲娘娘当初的那番尝试。”
“而正所谓金乌金乌,既然呈现出了乌鸦之状,那便证明此物定然有着动物的特征,所以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这金乌乃是女娲娘娘的产物,但是金乌在来到世间之时,见到的第一个人定然是大禹无疑。”
“金乌即便有着动物的特征,那必然也会有着动物的习性,正是这习性才导致金乌将第一眼所看见的大禹当做了自己的父亲一般,而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世才会留下金乌是天帝之子的传闻。”
“没错,韩川,你的这番推论完全正确,传说中的金乌正是女娲娘娘当初那番尝试后的产物。”
对于我的回答,春亭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在原地来回踱步,缓缓为我们说起了后续的故事。
“尽管从结果来看,金乌的出现证明了女娲娘娘造神计划的可能,但是由于女娲娘娘中途离开,所以导致金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物,尽管其有着如同太阳一般的光和热,但是却缺乏最为重要的智慧,神智仅仅如同三岁孩童一般。”
“毫无疑问,既然人类的智慧都是由女娲娘娘所赋予的,那女娲娘娘的智慧自然早已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程度,所以尽管女娲娘娘中途便离开了神州,但她还是预料到了后世会出现的问题。”
“正因为担心金乌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危机,所以女娲娘娘在将此事告知禹帝的同时,还将另外的一些秘法传授给了禹帝,在这些秘法的帮助下,禹帝只要细心钻研便一定能够解决后世的危机。”
听到这里,我顿时恍然大悟,看向春亭脱口而出。
“春亭,莫非传说中帝尧所看到的那十六字箴言,实际上就是出自大禹之口!?”
对于我的猜测,春亭再一次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直接开口确认,但是表情中的赞许之意已经极为明显。
见到春亭的表情,我知道自己的猜测没有错误,在整理了所有的信息之后,我已经大致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上古时代,女娲娘娘想要依靠自己的创造之力创造神祗,于是她以金乌作为尝试,可是还未等结果出炉,她便因为要事离开了神州。
但是这番尝试并没有就此宣告完结,奉女娲娘娘的命令,大禹接替了这个任务,并且在神州稳定之后亲手将金乌孵化而出,所以后世才留下了金乌是天帝之子的传说。
但是这金乌毕竟不是真正的神祗,由于金乌只是女娲娘娘随手进行的尝试,所以金乌并没有最为重要的智慧,其神智如同三岁孩童,行事仅凭本能,只要一时不察,便注定会为神州带来灾难。
但是女娲娘娘却早已有了应对之法,尽管她已经离开了神州,但是她在离开前就已经为大禹传授了秘法,只要大禹能够研究出秘法中的真谛,那么即便日后金乌乱世,神州也依然会有一线生机。
大禹毕竟乃是神州千年中都难得一见的绝世奇才,对于女娲所留下的秘法,他在苦苦钻研之后终于有所领悟,于是他依照秘法做出了布置,同时留下箴言于世,其目的便是为了在金乌乱世之时,让世人得知真正的救世之法。
第八十九章 非人
而只要我们能够想到这里,那么在后羿射日这个故事中所隐藏的真相,其实便已经极为明显。
通过先前的解释,我们如今已经清楚,上古时期那所谓十日齐出的惨剧,其实便是由当初女娲娘娘所创造的金乌而造成的隐患。
毫无疑问,天上的太阳贯穿古今,无论时间如何变化,它都会一直高高的悬挂在苍穹之上,不管世间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它都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既然如此,那么在上古时期那所谓的十日齐出之时,在这十日之中便一定有着一尊真正的太阳,至于其他九尊所谓的“太阳”,实际上便是女娲娘娘当初所创造出的金乌。
而若是从这个思路去考虑,那么女娲娘娘当初所创造出的金乌便并非传说中的十只,而是只有九只。
又因为这只不过是造神计划正式开始前前一番小小的尝试,所以这番尝试的产物金乌尽管极其强大,但是却并没有太高的智慧,一切行事都如同动物一般只凭本能,只要无人看管,它们就一定会为神州引发灾难。
所以,女娲娘娘在将金乌的孕育之地告知大禹的同时,也将日后对金乌的破解之法传授给了大禹,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日后金乌引发灾难之时还神州一片安宁。
毫无疑问,大禹修为通天,强大无比,即便日后金乌做乱,大禹也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变故,可是莫要忘了,大禹背负着守护神州安定的责任,正因如此,所以大禹心中清楚,在日后真的发生变故之时,自己未必能够第一时间出手解决变故。
所以,大禹在一切事物走上正轨之后,才前往了女娲娘娘当初孕育金乌之地,仗着自己强大的修为以及女娲娘娘所传授的创造之力,居然真的让那番未完成的尝试得到了结果,孕育出了九尊金乌。
这九尊金乌的出现,证明了女娲娘娘的造神计划并非是什么异想天开之事,所以对于这九尊金乌,大禹定然感到十分激动,可是与此同时,如何将其安置又成为了新的问题。
最终大禹做出决定,将这九尊金乌依然安置在汤谷中的扶桑树上,与太阳生活在一起,轮流交替为神州带来光明,同时他还派遣了大妖竖亥在一旁守卫,防止金乌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大禹其实还并不能完全的感到放心。
通过女娲娘娘离开神州前的提醒,大禹深知金乌行事如同三岁孩童一般,行事全凭本能,自己在汤谷之时还可以令金乌有所收敛,可是只要自己离开,金乌便一定不会老老实实的听从自己的吩咐。
于是,大禹认真钻研起女娲娘娘临走前所传授的秘法,最终对这秘法终于有所领悟,在研究出了能够克制金乌的存在后,他这才放心的离开了汤谷,并且派遣手下去神州之中散播那流传于后世的十六字箴言。
虽然不知女娲在离开神州之前前究竟对大禹传授了些什么,但是在联想到后世所流传的各种神话故事后,我的心中又一次升起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传说中那位射落九日的大羿,会不会本身就并非人类?
虽然听起来有些大胆,但是如果仔细想来,这番猜测其实真的有着一定的可能性。
在上古时代,人族实在是过于孱弱,忽然出现了一尊能够射落太阳的存在,这本来就很不合常理。
不过很显然,无论真相如何,这些事情都注定不是后世之人能够轻易猜到真相的,于是我索性不再继续思索,而是将目光看向春亭,口中激动的对他问道。
“春亭,传说中的大羿,究竟是不是人?”
尽管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怪异,但是这的确是我目前最大的疑问。
如果能够证明大羿的身份,那对于上古时代的这段秘闻,我想我已经可以做出一番完美的复原。
对于我这番听起来颇有些没头没尾的询问,众人的脸上纷纷浮现出茫然之色,一个个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似乎不清楚我这个问题到底有着什么意义。
“韩川,何出此言?”
不过不同于众人如今的反应,在听到我这个问题之后,春亭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异样,只是会过头看着我,口中饶有兴趣的对我反问道。
“大羿如果不是人难道会是妖么?你为什么会忽然想到这样的问题?”
尽管春亭没有给我一个直接的回答,但是看到他波澜不惊的模样,我的心中忽然有了信心,口中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羿既不是太古人族也不是洪荒妖兽,他真正的身份其实是大禹创造而出的特殊存在!”
随着我的话音落下,四周一片哗然,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惊讶之色。
其实,对于大家这样的反应,我并没有感到过分的意外。
因为就连我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我刚刚脱口而出的这番猜测,听起来实在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毫无疑问,神州上下千百年间,无数人都听着所谓后羿射日的故事长大,虽然这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故事,可是却早已融进了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了几乎不可辩驳的真理。
可是,如今的我居然敢于在此大放厥词,仅仅三言两语间,便彻底否认了大羿作为一个人族的身份。
但是尽管如此,此时此刻我对于自己的这番猜测,却并没有升起任何后悔的念头。
因为在结合了所有的前因后果之后,我口中所说出的这个看似最为荒谬,最为不可能的猜测,反而变成了当初所发生的最有可能的真相。
那便是传说中射落了九日的大羿,其实并非出自人族也并非出自妖族,他独立于这两个种族之外,无论哪个种族都并非是他真正的归属。
若是依照我的猜测,那么在上古时代,大禹为了解决金乌造成的隐患,于是便用自己所掌握的创造之力创造出了一个强大的非人存在,而这个存在最终便被其取名为大羿!
第九十章 兵解
不难发现,即便此刻从我口中说出了如此匪夷所思的猜测,可是春亭依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惊讶,而是看着我富有深意的问道。
“韩川,凡事不能仅凭猜测,你如今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不妨便说给大家听听。”
很显然,出于一路走来对春亭的了解,所以在见到他没有第一时间出言反驳之后,我便几乎已经可以确定自己的猜测并没有任何错误。
“毫无疑问,女娲娘娘既然有了造神的想法,那便一定会有所行动,仅凭金乌一事便不难看出她当初所做过的尝试,此事虽然是需要严格保密之事,但是大禹既然身为女娲娘娘所选中守护神州安宁之人,那以他的身份便定然会有资格接触到这等秘辛。”
不过,在看到身边众人脸上那副迷茫的样子后,我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对大家耐心的说出了我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大禹固然修为通天,以他的修为足以压制日后金乌可能造成的隐患,但是大禹却身负着守护神州安宁的重大责任,以他的状态未必能够在金乌做乱的第一时间出手镇压,而只要此事拖得太久,神州就必然要经受十日齐出所带来的灾难。”
“所以大禹做出了第二手的布置,既然以他的身份足以接触到女娲娘娘的造神计划,那他便必然会对这个计划中的一些细节加以留心,即便大禹自己不足以完成所谓的造神计划,可是他无形中却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且,女娲在离开神州前将金乌的孕育之地告知了大禹,并且对大禹又传授了一些人所不知的秘法,在这些秘法之中,很有可能便夹杂着女娲对于所谓造神的心得与想法。”
“毫无疑问,大禹乃是神州上下千年天资最为卓绝之人,他既然掌握着女娲所留下的秘法,又有着活生生的金乌作为他的实验目标,以他的本领,其实完全有可能研究出足以克制金乌的存在。”
随着我的讲述,众人的表情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对我的猜测有了一丝赞同,见状,我的语气更加自信,从原本的稍有犹豫变成了如今的侃侃而谈。
“于是,大禹最终创造出了这特殊的存在,这般存在非人非妖而且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命令,或许是由于不想引人瞩目,又或许是担心有人破坏他的计划,所以大禹从未对人提起过此事。”
“一番思考之后,大禹便将他所创造的这般存在命名为大羿,并且为其伪造了一个自幼被父母赶入深山的虚假身世,化身为人族隐于深山,其目的便是为了应付日后十日齐出的危机。”
“若是大禹没有遭遇到什么意外,那么在金乌做乱之时他便会亲自出手镇压,可是如果那时大禹真的被什么事情束缚住手脚,这被命名为大羿的特殊存在,便会按照大禹事先设置好的内容行动,射落九只金乌还神州一片安宁。”
随着我的话音落下,众人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是互相之间以目光进行询问,口中安静的不发一言。
很显然,关于大禹非人非妖的这番猜测实在是过于耸人听闻,可是就在刚才,在听完我的整番猜测过程后,大家却又发现一切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正是在这略显矛盾的情况下之下,众人才会不知说何是好,陷入沉默。
看出众人的犹豫之后,我也没有继续开口解释,而是在脑中慢慢的复原着当初的故事,试图找出其中依旧残存的未解之谜。
若是这样看来,那么大羿的出现其实是一次偶然。
换个说法,所谓大羿的出现,其实是意外之中的事情,在上古时期若是没有金乌做乱,十日齐出的特殊状况,那么这世间便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一个人物。
可是转念一想,大羿的出现却又是一种必然。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只要女娲娘娘有了造神的想法,那她便一定会有所尝试,而只要她有所尝试,那么就一定会出现类似十日齐出这样的事情。
而只要神州出现了危机,那么就算没有出现大羿,也定然会出现中羿、小羿之流,因为无论是女娲还是大禹,他们所希望的都是神州安宁,对于任何影响神州安危的存在,他们都绝不会轻易姑息。
所以,大羿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千载以来,千百万人都听过那后羿射日的故事,没想到最终却被你看破了其中隐藏的真相。”
见到场上的沉默后,春亭淡笑一声,看向我语气感慨的说道。
“正如你所说,大羿的确非人非妖,他之所以被命名为大羿,其实便是因为禹帝觉得他是自己所创造出的存在,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所以才为其用了这个大字。”
“而后来大羿之所以会被人以讹传讹变成后羿,其实也是有人不希望这段秘闻被后世人知晓,所以才更改了大羿的名字,将其与夏朝的君主后羿相混淆,以此隐瞒当年发生过的真相。”
“至于为何射日之事后世间便再也不见大羿的踪迹,便是因为禹帝吸取了金乌做乱的教训,他担心大羿有朝一日也会失去神志,危害神州,所以在创造大羿之时,便留下了解决危机后自行兵解的指令。”
“严格遵循禹帝命令的大羿不同于没有神智的金乌,在射落九日之后,大羿便自行返回了深山,然后在深山中自行兵解,就此消散在了天地之间,正因如此,所以后世再也不见关于大羿的任何传闻。”
尽管春亭有时会出于某些目的对我们有所隐瞒,但是一路走来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是他口中说出的事情,其中就从来没有过半分虚假。
所以,在闻听春亭此言后,众人顿时便不再犹豫,尽管心中依然极度震惊,但是却已经暗暗接受了这个足以让人颠覆认知的事实。
大羿,大禹所创,金乌做乱时,他出山以箭射落九日,随后便回归深山自行兵解,自此消散于天地之间,不复存在。
第九十一章 危机
毫无疑问,关于传说中大羿的故事就这样宣告了结束。
可是就算如今的我们已经确认了大羿真正的身份,我们却依然找不出二者之中的关联。
此时此刻,我们最大的疑问,便是在眼前的壁画上,所雕刻的那人面蛇身的洪荒异种到底是何方神圣。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春亭绝不会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情,既然他特意为我们提到大羿的故事,那就证明大羿一定与我们如今的处境有着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关联。
可是毫无疑问,即便大羿真的非人非妖,而是由大禹创造而出的存在,但是在所有的古籍中,都没有任何关于他呈现出人面蛇身的记载。
既然如此,那大羿又会与我们眼前的壁画有着怎么样的关联?
“虽然在修为上比起女娲娘娘依然尚显不足,但是在成功的孕育出了金乌,并且创造出用以克制金乌的大羿之后,对于所谓创造之力的掌握,禹帝其实已经不在女娲娘娘之下。”
而就在众人迷惑于此事中的蹊跷之时,春亭缓缓开口,用轻描淡写的语气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最深处的真相。
“所以,尽管女娲娘娘已经离开了神州,但是禹帝却极有信心的重新开启了那番造神计划,并且真的根据女娲娘娘当初的设想,创造出了一批极为强大的生物。”
“由于当初女娲娘娘那番造神的计划乃是以自己作为模板,所以重新开启计划的禹帝并没有节外生枝,而是依然沿袭了当初的构思,正因如此,所以那些由他所创造出的生物,无一例外的呈现出了同女娲娘娘一样人面蛇身的特征。”
说到这里,春亭微微停顿了一下,而我们也借机消化着他口中这个让人不敢相信的事实。
如果按照春亭的说法,那么如今的我们对于眼前这幅壁画上所雕刻异兽的身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幅壁画上所雕刻的异兽,居然不同于无支祁那般神州中原本就有的异兽,而是大禹根据女娲娘娘最初所设想的造神计划而创造出来的特别生物。
也正因为这番计划原本是女娲娘娘所提出的设想,所以在大禹并未进行过多改动的前提下,由他所创造出的特别生物都同女娲娘娘呈现出了相同的特征。
而这所谓的特征,自然也就是古籍中所记载,只有大德之人才会出现的人首蛇身的异状。
想到这里,我顿时便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恍惚间似乎感受到了黑暗中那血色双眸的注视。
如果按照春亭所言,那么在后土最后一次返回幽都之地时,所携带的那尊异兽便正是由大禹所创造出的特殊生物。
或许是后土想要延续古天庭的最后一丝火种,又或许是在这尊异兽身上还藏着某些重要的秘密,总之,在古天庭土崩瓦解之时,后土拼尽全力以重伤之躯将这尊异兽带离了古天庭,回到了幽都之地。
在回到幽都之地后,后土便将这尊异兽与代表着幽都之主位置的万魂之印,一起交给了土伯,确认土伯清楚了自己交代的事情之后便转身离去,再也没有出现在神州之中。
虽然不知后土对土伯到底交代过什么,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在后土离开后,土伯便隐于幽都之地,直到祖龙亲至幽都他才从隐居之地出世,将异兽与万魂印一同交给了祖龙,此后也不复出现。
随后,祖龙便命人于幽都之地中建造了这座黑石之城,并且将那尊异兽留在了黑石之城中,千百年来始终无人到访此处,直到今日我们的突然出现。
很显然,如果这里真的千百年来都没有过任何外来者,那也就证明当初后土带至幽都之地的那尊异兽,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离开此处的机会。
换句话说,那也就代表着如今那尊异兽依然留在了这座黑石之城中,并且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所看不到的黑暗之中。
而既然就连大禹为了解决金乌之乱,随手创造出的大羿都有射落九日的可怕能力,那么这尊他用心创造而出的强大存在,又岂是我们能够与之抗衡的?
想到这里,我的面色不由得紧张起来,在一阵四处张望之后,对众人认真的说出了我心底的担忧。
听到我的担忧之后,众人的表情中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了一丝紧张,同我一样四处张望,生怕忽然从某个地方袭来一阵要命的攻击。
“川哥,你不用这么自己吓唬自己吧。”
没想到,沈浪却对我的担忧不以为意,见到众人紧张的样子后,他看着众人笑嘻嘻的说道。
“大家不至于这么紧张吧,毕竟从神话时代到如今又过去了何止千年,既然都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说不定那尊异兽早就消散在这黑石之城中了呢。”
“沈浪,你怕是过度乐观了。”
只不过,沈浪话音刚刚落下,一旁的凌轩便面色严肃的对他说道。
“洪荒异种本就是人类难以想象的存在,千百年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确实足够漫长,可是对于那些异兽来说也不过是稍久一些罢了,你不妨想想在万象神宫之中,那无支祁有着何等的威势。”
闻听凌轩所言,沈浪脸上的笑容顿时便僵住了。
沈浪口中所言的设想虽好,可是凌轩刚才的话语却轻而易举的打翻了他所有的想象,让他根本无从回答。
在万象神宫中,无支祁对于我们可以说是压倒性的强大,若不是最后关头它恢复了神智,只怕我们所有人都要殒命其中。
而毫无疑问,无支祁乃是神话时期的上古巨凶,从它的身上我们便不难看出,千载时光似乎对它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或者说,即便它受到了时光的侵袭,可依然不是现在的我们能够抗衡的存在。
而既然无支祁都能在万象神宫中存在千年,那么在这黑石之城中所隐藏的异兽,又怎么可能早已消散于天地之间?
想到这里众人心中清楚,如今的我们早已处于危机之中,只是不知这危机到底何时会彻底爆发。
第九十二章 轩辕
或许是不想看到众人紧张而又担忧的表情,所以本来笑容已经褪去的沈浪,再一次强打起精神对大家强颜欢笑的说道。
“大家别这么紧张,这不只是一种可能么,我记得当初在万象神宫中的无支祁,也说过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终点了,这句话便在向我们证明着,即便对于洪荒异兽来说,这千年时间也绝对不是毫无影响。”
“况且,后土当初是从动乱的古天庭中把那尊异兽带到幽都之地的,而既然就连修为通天的后土在那样的情况下都身受重伤,若是那尊异兽曾经遭遇过什么意外,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之事。”
“所以,黑石之城中的这尊异兽很可能不及我们在万象神宫中见到的无支祁,千年时光已过,说不得它早已归于尘土,若是如此那我们岂不是杞人忧天,白白担忧一场?”
“沈浪,不要再安慰大家了,能把心态放平确实是件好事,可是有的事情我们迟早都要面对,无法逃避。”
尽管沈浪说的轻松,可是他脸上的强颜欢笑逃不过众人的眼睛,见状,凌轩缓步走到了沈浪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认真的说道。
“即便如你所说,这黑石之城中的异兽曾经在古天庭覆灭时受到过某种伤害,寿命比不得万象神宫中的无支祁,可若是这样,那我们刚才所遭遇的那番攻击又如何解释?在这黑石之城中难道还有另外的存在么?”
闻听凌轩此言,沈浪脸上那本就强打起来的笑容便再也无法保持,只见他目光呆滞的望向眼前的壁画,久久无言。
见状,凌轩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再一次用力的拍了拍沈浪的肩膀,然后便转身走到了春亭的身旁,对春亭态度认真的说道。
“亭哥,我知道你对于这尊异兽的身份早已有所了解,当然我也能看出你似乎不太想对我们如实告知,可是既然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了危机之中,那我们就应该有着知晓真相的权力,若是我们连敌人的身份都不清楚,那危机到来之时,大家又该如何自保?”
“罢了,既然到了如此地步,你们也确实该知晓当初的事情了。”
似乎是凌轩所言打动了春亭,就在凌轩话音落下后春亭便长叹一声,看其样子似乎已经打算对我们全盘托出,不再隐瞒。
“禹帝继承了女娲娘娘的愿望,以自己所掌握的创造之力融合了女娲娘娘最初的想法,一番尝试之后,终于创造出了女娲娘娘口中的神。”
“不过创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所谓的神被创造出来之前,禹帝也经历过多次失败,或许是因为禹帝精通创造之力的缘故,所以这些失败品同样呈现出了人首蛇身的状态,只不过并没有强大的修为。”
“虽然这些只不过是失败的存在,但是这毕竟是自己亲手所创造出的生灵,所以禹帝并没有无情的将其销毁,而是为其开辟了一方净土,然后将其安置在其中,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春亭语气一变,居然又说出了一段山海经中的记载。
“轩辕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听到这里,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春亭口中的这段记载,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由于这段内容通俗易懂,所以就连平日里总爱问东问西的沈浪,这一次都没有开口询问。
如果用现代的话加以解释,那便是说轩辕国在穷山的附近,这里即便不长寿的人也能够活到八百岁,此国在女子国的北边,在此生活的人都长着人的脸与蛇的身子,尾巴盘结在头上。
在轩辕之国中,即便不长寿的人也能够活到八百岁。
与此同时,此地之人居然都有着一副和女娲一般人首蛇身的特殊模样。
更有甚至,若是按照古籍中的记载,所有华夏人的共同祖先,那位在传说中统一了神州的黄帝,正是出自与于这人面蛇身的轩辕之国!
而在将这几件事情与春亭刚才所言相结合之后,对于这所谓轩辕之国的真相,众人已经心中了然。
之前便已经说过,人首蛇身这一异状乃是上古之时大德之人所独有,若是如此,那这轩辕之国中便充满了神秘。
老话说得好,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所以毫无疑问,即便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便是出自于这轩辕之国,那在这轩辕之国中的人,也绝不可能人人都是大德之辈。
可是山海经中却清楚的写到,这里人人都是人首蛇身之状,并且即便不长寿的人,也能够轻易的活到八百岁。
而我们已经知道,山海经乃是大禹命伯益和后稷所著,那其中便定然不会有所差错,既然如此,那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可能。
这轩辕之国,正是大禹为了安置造神计划的失败品而特意开辟的国度!
大禹的目的乃是为了完成造神计划,所以虽然计划曾经多次失败,但是在这些失败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大禹所掌握的创造之力。
又因为这番造神计划乃是以女娲娘娘为模板,所以这些失败品才会呈现出那般人首蛇身的奇异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轩辕之国中的人为何不同于太古人族的孱弱,居然能够轻易活到八百余岁,而且每个人居然都会呈现出那般人首蛇身的特征。
而若是往更深处思考,我们似乎接触到了更加不得了的事情。
刚才便已经提到,在传闻中,所有华夏人的共同先祖轩辕黄帝便是出自这神秘的轩辕之国。
而既然轩辕之国乃是大禹所特意开辟,为造神计划的失败品所生存的特殊国度,那出自此处的轩辕黄帝,莫非也是大禹那番造神计划的产物?
可若是这样,那这件事情明显又有些不合常理。
众所周知,轩辕皇帝乃是华夏的人文始祖,其历史要比大禹更加久远。
而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后世之人的大禹,又怎么可能创造出比他更为久远的轩辕黄帝?
第九十三章 身世
毫无疑问,只要提及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每一个华夏子民都定然会感到无尽的敬仰。
在传说中,轩辕黄帝乃是古代华夏部落的联盟首领,同时也是上古时期神州万千人族共主,被后人尊为五帝之首,乃是无可争议的华夏人文初祖。
据传闻记载,轩辕帝乃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因其居住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因其建都于有熊,所以亦称有熊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统一中华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最终一统神州。
而尽管大禹的功绩不比轩辕帝那般显赫,但是只要提及大禹的名字,神州子民同样会感到由衷的尊敬。
据史书记载,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因其立下了治理洪水的不世之功,所以被帝舜所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史称大禹、帝禹。
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把其看做与传说中的伏羲、黄帝相比肩的贤圣帝王,其最卓著的功绩,无疑便是千百年来被人所不断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一事,而除此之外,大禹还以鼎划定九州、奠定夏朝根基。
不过很显然,我如今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两位传说中的人物到底做过什么事情,而是在他们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古籍中,对于大禹的身世中曾有明确的记载,其上清楚的写到,大禹乃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其父为鲧,其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若是按照史书中的记载,那么大禹便是轩辕帝的后人。
可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刚才脑中升起的猜测便注定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大禹既然是轩辕黄帝的后代,那么作为后人的大禹,又怎么可能为自己的祖先开辟出一方生存的国度?
“春亭,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刚才其实就是在暗示我们,那所谓的轩辕之国正是大禹为造神计划的失败品所开辟出的国度,在其中生活的人们实际上都是造神计划的产物。”
在一阵深思之后,我依然没有想通其中的蹊跷,于是我也只能停下了自己的思索,看向春亭直截了当的问出了我心中的疑惑。
“不过我依然有一事不解,春亭,你口中所提到的这座轩辕之国,与那传说中轩辕黄帝所居住的轩辕丘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韩川,你发现了事情的重点。”
听到我的疑问后,春亭忍不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难听出他口中语气甚至都变的轻快,似乎到了如今,对于那尊隐藏在暗中的异兽他早已有了应对之法。
“正如你所说,轩辕之国正是禹帝为了安置造神计划的失败品所特意开辟出的国度,传说中那位于逐鹿大战蚩尤,最终统一了神州的轩辕黄帝,也的确出自这轩辕之国。”
“春亭,这怎么可能?”
本来就对此事有所不解,所以在听到春亭的回答后,我丝毫没有任何犹豫的脱口而出道。
“史书中早有记载,大禹乃是黄帝之孙,古人体质孱弱,寿命极短,毫不夸张的说,在大禹诞生之时轩辕帝甚至都已经不在神州,既然如此,他又如何能够开辟出那所谓的轩辕之国,这岂不是如同本末倒置一般?”
“韩川,按照你的说法,此事的确没有丝毫可能,但是如今你所知道的一切,其实都只不过是史官们在史书上留下的记载。”
看到我激动的样子,春亭不知为何哑然失笑,只见他转过了身子,背过着我用沧桑的语气缓缓开口说道。
“可是你莫要忘了,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为寇,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其中的许多东西甚至未必能有野史真实。”
“更何况在上古之时牵扯到了诸多神话时代所遗留的秘密,正因如此,所以许多事情都并不能让后人知晓,韩川,你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史书中所记载的就一定是真实的么?”
闻听此言,我的情绪马上便冷静了下来,身旁的众人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安静。
很显然,若是在踏上这条路之前,那时的我一直觉得史书中所记载的全部都是真的,对于春亭刚才这番言论,我听到后也定然会嗤之以鼻,不予丝毫理睬。
可是到了如今,在经历过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其实是对的。
所谓的历史,其实并不客观。
历朝历代,对于前朝的历史都多有修改,史官们只要存了一丝私心,许多真相便会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再也不为世人所知。
而就算史官们清正廉明,不存任何私心只为还历史一个真相,可是正所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千载时光中,谁又能保证所有的史官都没有发生过任何错误呢?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问题。
那便是出于事件本身的重要性,许多事情从最开始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就是虚假的一幕。
若是这件事情最初的源头便是错误的,那么后人又如何能够在这错误中发现被隐藏的真实?
更何况,就算我们退一步说,当初的历史都是真实的,那我们也不能否认,上古时代到如今何止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谁又能保证流传下来的历史都一定是准确的呢?
虽然依旧无法理解轩辕黄帝与大禹之间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想到这里之后,对于这件事情我已经不再感到过于震惊。
或许,这便是千载时光中所尘封的一个秘密。
因为这二者同时牵扯到了上古之时的某件隐秘之事,所以当事之人不约而同的隐瞒了二者间真正的关系,并且伪造出了一个莫须有的身世,其目的正是以这所谓的身世来掩盖事情最初的真相!
第九十四章 重名
想到此处,我再一次放弃了思考。
如果这番猜测属实,那在这之中就一定涉及到了神话年间的某件隐秘之事,毫无疑问,以我的能力,绝对无法对当初的事情完成复原。
而很明显,眼前的春亭显然知道些许当初的真相,既然如此,那我又何必苦苦思索?
于是,我无奈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在缓解了一下刚刚过度使用的大脑后,这才对他出言问道。
“春亭,当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轩辕黄帝所居住的轩辕之国,确实是禹帝为造神计划的失败品所特意开辟而出的国度。”
或许是看出了我们的脑子已经陷入混乱,所以春亭也不再继续对大家为难,而是看着众人若有深意的开口说道。
“不过史书中所记载的却也没有错误,大禹此人确实是轩辕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这一点同样无可置疑。”
众人本以为马上就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可是听到春亭这两句话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深深的无奈。
尽管在春亭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确定两个事实,可是毫无疑问,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真的是大禹开辟了轩辕之国,那么事情便又回到了最初的远点。
身为轩辕黄帝玄孙的大禹,究竟是如何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在轩辕黄帝之前为其开辟出了轩辕之国?
“轩辕之国确实是禹帝所开辟,轩辕黄帝也确实出自轩辕之国,至于在史书中所记载,大禹乃是轩辕黄帝玄孙一事同样属实,这三件事都没有任何问题。”
在看出了众人的无奈之后,春亭不由得淡笑一声,然后便用循循善诱的语气继续对我们说道。
“不要将自己的思路局限在某一个点上,多注意我话语中不同于往日的地方,其实只要你们足够冷静,完全是可以找出其中的问题的。”
闻听此言,众人心知肚明,即便到了现在,春亭也依然没有直接说出口的意图。
所以众人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去仔细消化他刚才那番话语,试图找出他口中那所谓不同于往日的地方,从中挖掘出当初的真相。
而不知是如春亭所言般我的思路被局限了,还是因为刚才那过度的思考影响了我的大脑,总之,我完全无法冷静下来,自然也无法挖据出他话语中所隐藏的真相。
“春亭,问题应该是出在大禹身上吧。”
而就在这时,薛楠忽然双眼一亮,看向春亭试探的问道。
“平日里,只要提及大禹你都会尊敬的称其为禹帝,刚才说到开辟轩辕之国时,你依然称其为禹帝,可是等到提及史书中的记载,你口中的称呼忽然就变成了大禹。”
说着说着,薛楠眼中的目光越来越亮,口中那试探的语气也逐渐变的自信起来。
“刚才我还以为你只不过是一时口误,所以没有多加注意,可是在你有意对我们重复了一遍之后,我这才发现你口中前后两次的称呼依然不同,一为禹帝,一为大禹,听起来似乎并非同一人一般。”
“所以春亭,从你前后两次的不同称呼中,我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说到这里,薛楠稍微停顿了一下,只见她深深的呼了一口气,然后才在春亭鼓励的目光中,说出了自己那大胆的猜测。
“你口中那个为造神计划的失败品开辟出轩辕之国的禹帝,便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大禹,他奉女娲命令守护神州,先后成立了关山与古天庭,并且继承了女娲的心愿,延续当初那所谓的造神计划。”
“而在史书中所记载那轩辕黄帝的玄孙大禹,其实并非我们所知道的那个大禹,只不过是一位与其重名之人,正因如此所以你才会称其为大禹而并非禹帝,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这个人其实根本就不是你口中那位禹帝!”
随着薛楠话音落下,众人满面震惊,短暂的沉寂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春亭,想要知道他对于这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到底有何看法。
“你们看,我刚才便告诉你们不要将思路局限,只要能够找出我话语中不同于往日的地方,你们其实就完全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春亭忽然笑了出来,看向薛楠的目光中有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赞赏与宠溺。
“不过很可惜,目前看来只有薛楠自己发现了这处玄机,除了薛楠之外的所有人,思路都走进了死路之中。”
闻听春亭所言,众人如何还不清楚,薛楠这番听起来石破天惊的猜测,居然真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春亭口中所称呼的禹帝和大禹,居然真的并非一人,而只不过是重名之人!
虽然这个猜测乍听起来实在是太过离奇,但是在仔细消化了一番薛楠刚才的解释后,众人却又觉得此事本该如此。
薛楠说的没错,以往春亭在提及大禹之时,口中所称的永远都是极为尊敬的禹帝,虽然不知具体原因,但是却从无例外。
可是就在刚才,春亭居然两次称其为大禹而并非禹帝,这明显不同于他以往的称呼。
或许,这就是他刚才口中所暗示我们的他与往日的不同。
而姑且不论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在不考虑其他问题的情况下,仅仅从这一点中,我们便不难看出薛楠的细心以及她对于春亭的关注。
毫无疑问,春亭到底如何称呼大禹这很可能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因为此事看起来实在无足轻重,所以众人甚至不约而同的将其忽略,并没有任何人听出其中的不同。
可是薛楠却并非如此,在所有人都一片茫然的时候,她轻而易举的便找出了春亭话语中对我们做出的暗示。
仅此一点,便不难看出,薛楠的确是我们中最为细心之人。
而除此之外,所有人相互对视,表情中写满了心照不宣。
尽管并没有人开口说些什么,但是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第九十五章 表象
或许,薛楠之所以能够发现春亭话语中给出的暗示,并非只是因为细心而已,其真正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她对于春亭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注。
而毫无疑问,到了这个程度的关注往往都源自于特殊的感情。
所以,众人的脸上才会纷纷露出笑意,因为从此事中,便不难看出薛楠心中所隐藏的对于春亭的深情。
细心的薛楠,自然能够看出我们脸上的笑意为何,在众人心照不宣的注视下,她的脸上不由得泛起了一丝红晕。
很显然,在涉及到私人感情之后,即便平日里一直都对我们呈现出英姿飒爽女侠模样的薛楠,也经受不住众人如今这般看热闹的表情,所以她连忙转移了话题,看向春亭如同求救般的说道。
“春亭,这到底是什么回事,上古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大禹,而这两个大禹到底只是单纯的重名,还是在其中又涉及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众人脸上那如同看热闹的表情,自然跳不过春亭的眼睛。
同时,对于薛楠脸上那求救一般的表情,春亭同样了然于心。
若是放在以前,春亭多半不会理会,一向冷着脸的他,对于这样的事情不会表达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可是在薛楠于大相国寺遇袭之事后,春亭明显有所改变,对待薛楠的态度同以前大不相同。
就比如现在。
在看到薛楠脸上涨红的表情后,春亭忽然笑了出来,接着我们便看到春亭居然毫不避讳的拉住了薛楠的手,并且不顾我们脸上的笑意,一把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身旁。
看到春亭如此举动,众人表情不由得有些兴奋,与此同时,似乎是没想到春亭会有这样的举动,所以薛楠的脸颊越发的涨红,低着头不敢与大家对视。
不过,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看得格外清楚,即便薛楠难得的露出了小女人的害羞,但是她却丝毫没有将自己的手从春亭手中抽出的想法,而是顺着春亭的力道来到了他的身旁。
尽管此时此刻我们身处在未知的危险之中,但是看着眼前如同无事发生的春亭,以及满面羞红依然强装镇定的薛楠,众人的心中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了四个大字。
好事将至。
“上古之时的确曾出现过两位大禹,一位便是奉女娲命令守护神州,并且建立了关山与古天庭两方势力的禹帝,而另一位便如同史书中所记载的那般,乃是轩辕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
春亭的性格早已不用多表,他做事从来都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所以他并没有在意我们的表情,而是拉紧薛楠的手,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对我们坦然说道。
“这两位大禹并非仅仅是重名那么简单,如果换个角度来解释,禹帝才是真正的大禹,而后世那个所谓的大禹,其实只不过是禹帝所创造出用来掩盖当年真相的表象而已。”
“在将金乌孕育而出之后,禹帝便开始了女娲娘娘未竟的造神计划,不过很显然,这所谓的计划并不完美,因此禹帝也多有失败,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失败品。”
“不过,尽管这些只是失败品,但是却依然沾染到了禹帝所掌握的创造之力,以及在这番造神计划中最为本源的女娲之力,所以比起太古人族来说,这些失败品有着极为漫长的寿命,并且会呈现出如女娲娘娘一般人首蛇身的特殊模样。”
“为了避免这些失败品引发某些变故,所以禹帝开辟出了轩辕之国,并且将这些失败品安置在了轩辕之国中,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隔绝失败品与人类的接触,尽可能的减少未知的变故发生。”
看着我们的注意力逐渐回归正轨,春亭也不再继续为难我们,他如同不经意的转过头看了一眼薛楠之后,终于对我们说出了这个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玄机。
“在长久的失败之后,禹帝终于勉强完成了造神计划,亲手创造出了可以媲美神祗的完美生物,不过与此同时,在创造过程中诞生的失败品也越来越多,安置在轩辕之国中的失败品已经可以自成一个种族,也就是轩辕族。”
“禹帝本以为造神计划完成之后,一切事情都已经趋于完美,可是谁又能想到,就在这时发生了古天庭的变故。”
“尽管不知道禹帝和东皇一战的结果如何,不过毋庸置疑的是,经过那一日后古天庭便土崩瓦解,十二洪荒妖神那般修为强大的妖族同时消失,昔日统治了这片天地的古天庭最后居然只有一些修为低微的存在勉强逃出生天。”
说到这里,春亭的表情忽然变的严肃,语气中也多出了几分认真。
“哪怕是生存在神话时代那些修为强大的大妖们,对于此事也仅有这样的认知,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千载已过,当初的事情本应该早已无人知晓。”
“不过万幸,在关山秘传的记载之中,对于古天庭覆灭之后的事情其实还另有一番描述,根据记载所言,古天庭土崩瓦解之后,禹帝其实并没有感到十分的意外。”
“大禹并没有感到十分意外?”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实在无法理解,性情急躁的沈浪更是忍不住打断了春亭的话语,皱眉对他疑惑的问道。
“亭哥,据你所说古天庭乃是大禹和东皇共同建立而成,这方势力乃是他心血的见证,那在见到其毁灭之后他又怎么可能表现的如此平静?”
“神话时代,最为顶尖的大能们都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预言了人族后世当兴的结局,可是毫无疑问,那个时代的人类远不及妖族强大,无论修为体质还是寿命,除了智慧之外,人类一无所有。”
对于沈浪的疑问,春亭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唏嘘。
“而既然人类有朝一日会成为这方天地的主人,那也就代表着妖族定然会遭到某种毁灭性的灾难,只有在灾难过去之后,妖族因为式微退出舞台,那时的人类才能真正符合后世当兴的预言。”
第九十六章 火种
听到春亭口中说出的解释,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不过,或许是因为每一个人对此事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春亭暂时中断了自己的讲述,他放开了薛楠的手走到一旁,然后为我们留出时间让我们交流一下彼此所想到的内容。
见状,我们自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大家围到了一起,各抒己见,试图还原出春亭刚才所言的相关真相。
终于,在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众人统一了彼此的看法。
关于所谓人族当兴一事,此前其实我们便有所耳闻,而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则正好在无形之中为我们验证了这则预言的真实性。
可是正如春亭所说,神话时代的人族,除了智慧之外无论那个方面都根本无法与妖族相比,那也就意味着想要人族当兴的前提,便是妖族有朝一日会从这方天地离场,逐渐走向没落。
毋庸置疑,在神话时代神州中最为强大的势力,便是由大禹和东皇两位天之骄子所建立的古天庭。
而我们已经心知肚明,古天庭之所以能够统治那个时代,除了大禹和东皇的强大个人修为之外,便是因为东皇以万妖之皇的身份整合了神州中的妖族,并且将其中最为强大者都收入到了古天庭之中。
在古天庭之中,本就有着大禹和东皇这两位堪称无敌之姿的领袖,同时又加上了那个时代这方天地的主角妖族,二者强强相加之下,古天庭这方势力自然也就成为了神州中最为强大的势力。
可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尽管古天庭是因为妖族的加入而强大,可是同时这方势力却也是因为妖族的加入而覆灭。
既然大能们都通过各自的手段,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那也就证明人族当兴乃是天道所趋,无论何等修为的大能,他们都绝对无法阻止上天注定的进程。
若是如此,那就注定了妖族终有一日会走向没落,消失于神州大地,这是一个无法避免也无法挽回的结局。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真的等到妖族没落的那一天,作为收容世间所有强大妖族的古天庭,又怎么可能依旧安然无恙?
后续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已经清楚,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天意注定,魔祖罗睺通过心魔让古天庭发生内乱,让古天庭一夜之间便土崩瓦解,妖族也从此式微,退出了这方天地的舞台。
正是在这之后,孱弱的人族才算是正式踏上了这方天地的舞台,逐步成为了神州大地的主人。
想到这里,在综合所有的事情之后,我们很明显便会得到一个结论。
所有事情的前提,便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人族当兴。
此前已经得到结论,人族当兴也就意味着妖族的没落,此事既然是天意所趋,那就注定无法避免,就算当初没有魔祖罗睺的心魔干扰,妖族也绝对会遭遇到另外一次足以灭族的危机。
而就连我们都能想到这里,那传说中的大禹自然不会对此事毫不知情。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大禹才并没有对古天庭的覆灭感到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妖族的没落乃是天意使然,自己根本无力抗拒。
不过若是换一个角度想想,其实大禹并非没有提前作出布置。
早在他和东皇成立古天庭之前,他便已经成立了另外一方势力。
这方势力自然便是其中只有太古人族的关山。
大禹既然奉女娲法旨守护神州,那自然会从女娲口中得知后世人族当兴之事,所以他才会在成立古天庭之前先行建立关山,并且在其中收揽的全部都是太古人族,其目的便是为了防止妖族的没落,迎接后世兴起的人族。
从现在来看,大禹的目的很显然已经得到了成功。
关山这方势力,从神话时代至今从来都没有断绝过传承,即便到了千百年以后,势力中依然有着春亭这样的绝世奇才。
想到这里,我不得不暗暗发出感慨。
大禹这一步棋,下的堪称完美。
他通过明面上的古天庭吸引所有敌人的注意,同时暗中发展被其隐藏起来的关山,等到妖族没落,人族当兴之时,尽管古天庭已经土崩瓦解,但是关山却已经有了不小的气候。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大禹损失了一方强大的势力,可是暗地里,另外一方势力却得到了充足发展,关山不仅传承至今,甚至依然能够遵循着他当初所定下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
时隔千年,在神话时代大禹所布置的这番惊天谋划,居然到了现在才初现端倪!
在统一了彼此的看法之后,众人便将各自的目光一同看向了春亭,然后由我走向前方,对前方的春亭说出了我们讨论后的结果。
由于这是集合众人智慧与思路所得到的的结论,所以我的话语中并没有半分犹豫,将目光紧紧的看向春亭的双眼,语气满是自信。
“不错,真的很不错,管中窥豹虽然并不可取,不过若是入手点足够多的话,这倒也不失为一种能够由小见大的方法。”
在听到我说出众人的结论之后,春亭满意的点了点头,看似随意的对我们点评道。
“正如你们所说,禹帝之所以没有感到意外,便是因为他早已知晓人族当兴,妖族终将没落之事,所以对于满是妖族的古天庭,禹帝清楚早晚会有走向结束的一天。”
“尽管禹帝知道此事终究会来,不过他却依然没有放弃希望,虽然禹帝事先并不清楚这件事会以什么样的状态袭来,但是他依然做出了防备。”
说到这里,春亭再一次转身看向了眼前的壁画,同时他轻轻将手向壁画上伸去,看其神情,似乎眼前并非木石,而是一尊有血有肉的存在一般。
“而这所谓的防备说穿了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番后手罢了,根本不能起到任何抵御天道的作用,只不过在最后时刻可以为妖族延续一丝火种,让其不至于真的消失在神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