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TXT下载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全文阅读

作者:三羊泰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txt下载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六章 陪葬吗

    王茹以为雪晗会欢喜的接过去,然后嫉妒的,没想到会对她说教,脸黑了,“我的好意不接受就算了,不用你教我。”

    雪晗淡淡的,“日后别拿外男送你的首饰送人,免得误会你侮辱人有坏心,自己得罪人都不知道,你走吧,日后别来了,我们没有任何的交情。”

    雪晗又扫了一眼珍珠手链,听娘讲话本,她心智一直在长,那个施公子送这么精巧的首饰,这显然是把王茹看成自己人了,手链和手镯不同的,手镯是救命之恩的谢礼普通又不突出,手链明显是算计好尺寸的,而且很配王茹,施公子的心思太明显了。

    王茹手里攒的银钱不少,又认定了周雪晗和男主没机会了,也不愿意装了,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了。

    竹兰一回头默了,大闺女也偷听啊!

    雪梅尴尬了,她也没忍住,咳嗽一声,“娘。”

    竹兰撩开帘子,“去看看雪晗。”

    雪晗听到动静,知道娘听到谈话了,忍不住吐槽,“娘,王茹被施公子看为自己人不自知,还洋洋得意的,我记得郑婶描述施公子十六七岁了,过一两年一定成亲,王茹没背景,拿得出手的就是方子了,日后顶天被收为姨娘,她却一点都没意识到,不知收敛一定害了她两个姐姐。”

    竹兰知道小闺女心善,“你提点了问心无愧就好,王茹如何做你管不了的。”

    雪晗听多了话本,叹气道:“女人不易,没名声的女人活路难寻。”

    雪梅有点蒙,“娘,王茹是谁?一出手就是珍珠手链?村子里什么时候来了户有钱人家?”

    竹兰清了清嗓子,讲了王老四家发生的事,最后总结道:“现在王老四家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雪梅抽搐着嘴角,周家村的热闹真是多,不过,“娘,三丫的变化是不是太大了,三丫大字不识一个,从小胆小懦弱,现在不仅变的胆大了,还会做吃食了,三丫从来没做过饭啊,她怎么突然就会了,怎么做出的辣白菜和香肠?还有三丫识字了?雪晗教的吗?”

    雪晗摇头,“姐,我教给过三丫,可三丫笨的很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后来她不学了,我没在教过,至于她识字不知道谁教的了。”

    雪梅沉思了,“这是怎么回事?”

    竹兰吃着松子,别以为古代人都傻,王茹不收敛的变化村子里都门清,今天早上睡不着,她和周书仁聊天,周书仁和她说,昨天周族长也谈了王茹的变化,有人说是不是撞鬼了,还有人红眼特意去王家长辈面前说王茹是妖怪。

    还好王家长辈不蠢,深知王茹真说成妖怪,王家不管男女都没活路了,整个王家都要给王茹陪葬,新王朝刚建立,王家出妖怪,这是在说皇上不仁德吗?不该坐皇位吗?这是活的不耐烦了啊!

    打死王家长辈都不能认,只能可劲的给王茹圆谎,心里恨不得王老四一家子赶紧走,走的越远越好,后来,王老四出在多的钱一点地都买不到了。

    周族长特意和周书仁讲,日后一定远着王家,不能再有任何的联系,瞧,都精明的很!

    竹兰和周书仁暗幸,幸好两人一点出格的都没干,顶天在原身会的基础上延伸,新鲜的事物王茹顶着,他们低调低调。

    竹兰把王家圆谎的理由讲给两个闺女,“王家说,王茹被祖宗托梦,在梦里和祖宗学的。”

    雪梅,“.......”

    雪晗,“.......”

    这理由真不走心!

    竹兰勾着嘴角,“还有脑子没扯上神仙和佛主托梦!”

    雪梅,“........对,王家还知道什么不能碰。”

    竹兰心想,能当家族长辈的脑子都在线呢!

    雪晗被姐姐纠结的表情逗笑了。

    竹兰也乐了,“日后别接触王老四家就对了。”

    两姐妹点头,都觉得王茹挺邪乎的。

    次日,周族长两口一起来的,周族长来看抄书的情况,顺便和周书仁聊天。

    族长夫人则是来和竹兰联络感情的。

    竹兰招呼着,“雪梅,快去泡壶好茶拿糕点来给你王奶奶尝尝。”

    雪梅放下针线,“好的,娘。”

    周王氏看着炕上做好的衣服道:“这是给你做的衣服?”

第一百零七章 古代才恐怖

    竹兰摆手,“我多大人了,可穿不了鲜亮的衣服,这是雪梅给自己做的。”

    周王氏听说了,雪梅两口子带孩子回娘家了,昨个也从老头的嘴里知道些情况,心里感慨周书仁两口子疼闺女,“女娃投胎你们家真是享福了。”

    不是谁家爹娘都把女儿当回事愿意出头帮忙的,一想二十两的抄书活给了女婿,惊叹周书仁家的底子厚,心里越发亲近了。

    竹兰感慨,“女子本就不容易,爹娘在不疼岂不是过的更艰难,爹娘就是子女的依靠不是。话说回来,论起疼闺女,婶子也别谦虚了,您和叔也是数一数二的。”

    周王氏心想,她和杨氏不同,她家只有一个闺女又是老闺女自然宝贝了,不过夸她,她也高兴,想到八卦聊了起来,“你听说王老四家的事没?”

    竹兰接过闺女端进来的茶壶,给周王氏倒了茶水摇头道,“没听说,王老四家又出什么事了?”

    周王氏语气嫌弃,“王茹那丫头单独跟男人走了十天,昨个坐着马车回来,带回来好几箱的东西,说是买方子的施公子送的,王茹也不小了,虽然农村不太讲究,可也不能没大人陪着独自跟去的,孙氏还到处炫耀王茹身上的首饰是施公子送的,一点都不在乎王茹和另外两个女儿的名声!”

    竹兰真没想到,王茹没炫耀,反而孙氏到处炫耀了,虽然农村对于女人的名声相对宽厚些,可私自收礼物依旧不允许的,在无知的妇人都懂的道理,孙氏不会不知道,皱着眉头,“孙氏不会是想坐实了施公子看上王茹吧!”

    周王氏抿了口茶,“我也是这么猜的,孙氏想赖上施公子,不过真愚蠢,施公子又不是本地人,孙氏到处炫耀损害的只是自家闺女的名声,对施公子一点影响都没有,都说娶妻娶不了贤的,一定不能娶蠢笨拖后腿了,真是一点都没错。”

    周王氏顿了下,突然尴尬了,“那个,我没别的意思,我说的是孙氏。”

    竹兰,“........”

    不解释,她真没多往李氏身上想,解释了跟点名李氏没区别了。

    周王氏僵硬的转了话,“真不知道王茹跟着干什么去了,我可不认为一个农村小丫头,又没有美人的潜质,会早早的被看上了,会不会王茹又做出什么方子了?”

    竹兰真没注意王茹不在村子,他们家真的太忙了,不过,王茹不会无利跟着走的,仔细回忆着情节,后面都是跳着看的,真没仔细看,而且情节早就跑偏了,她也不知道王茹拿出什么了。

    但是,正如小闺女说的,施公子给了不少精巧的首饰,的确是把王茹看成所有物了,那么王茹一定是拿出更有意义的东西了,施公子终于正视王茹的不同了,肯下心思哄了。

    不过,王茹不像村姑,施公子一定会查的,王茹的变化瞒不住,王家的理由更骗不了人,没了救命之恩,王茹为了证明自己又过于主动,她和施公子的关系互相算计,王茹的异常如果没了利用价值,等待王茹一定不是好结果。

    竹兰看的深远,更告诫自己,一定要低调啊,别以为古代没网络没监控就有待无恐,古代反而更恐怖,人命不值钱,太出格的话,古代人的思想接受力不强,宁愿错杀不远放过,分分钟把你当妖怪,烧死你都是便宜的。

    周王氏吃了两块糕点了,没等到回话,一看杨氏走神了,“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竹兰回神,“没,我就是想,王张氏一定不会放过王老四家的。”

    周王氏不是本村王姓族人,她是王家村的,顶看不上王张氏了,“昨天就闹了,硬赖在王老四家没走,这回王老四不大出血,年都别想过消停。”

    竹兰忍不住吐槽,又开始循环模式了,“孙氏的月份也不小了,三个月后就该生了,也不知道王老四能不能如愿。”

    周王氏,“谁知道呢,反正两个人年龄还能生,这一胎不是继续生,现在王老四家条件好了能养得起。”

    竹兰心里想,王茹上次动过手了,这次也不知道会不会动手了,附和着,“的确能养得起了。”

    竹兰和周王氏又聊了会孩子,周族长喊人回家了,竹兰和周书仁亲自送到门口才回。

    晚上,竹兰把王茹的情况和猜想讲给了周书仁,顺便告诫周书仁,“你日后真当官了也别拿现代的新事物出来,不仅要顾忌王茹,也要低调符合古人。”

    周书仁真想过,“放心好了,我早就考虑过,不会做任何出格的事,顶天会多看前几朝的书籍,总结精华,不会拿出任何超越时代的东西,不过,如果王茹拿出来了,如果有用利民,我就不用客气了。”

    竹兰安心了,周书仁心里有成算,睡意扛不住了,“睡觉吧!”

第一百零八章 热热闹闹

    时间过的很快,王老四家的热闹在继续,竹兰家孩子多了,过得也热热闹闹的,一转眼就了大年三十。

    竹兰和周书仁在古代过得第一个新年意义不同,一大早,周书仁带着儿子孙子先去祭祖,回来后拿出早早买好的红纸写春联。

    竹兰也发掘了新的技能,她根据原身的记忆剪窗花,剪得有模有样的。

    等对联窗花贴好了,竹兰带着儿媳和闺女准备午饭,竹兰家比其他人家多吃一顿饭,中午准备吃锅子,晚饭的时候按照往年做团圆饭。

    火锅,竹兰和周书仁一直想念的,火锅在很早就有了,宋代的时候精细了火锅吃法,北方人冬天很喜欢,不过以乱炖为主,架空的朝代冬日火锅挺流行的,所以两人吃火锅一点都不出格,县里的酒楼每年冬日都会推出火锅。

    为了吃火锅,两口子买了大的陶瓷盆和炭回来,周书仁又去酒楼买了酒楼火锅烧炭的托底,

    涮锅子的肉,竹兰一直没舍得吃的羊肉,可惜买不到牛肉,家里人多又切了不少猪肉片,过年家里买了五条三斤多的草鱼,竹兰让李氏片了一条草鱼刷锅子,素菜简单,只有冻的豆腐,豆腐,萝卜,白菜,土豆几样。

    汤底是鸡汤和大骨头汤,酱料别想了,县里的酒楼的火锅也没有酱料,顶天有些葱花和辣椒面。

    其实说白了,火锅和现代的火锅差的很多,按照竹兰的看法,酒楼的火锅就是炖锅,乱炖。

    竹兰家人多,也没功夫一片片下着吃,两锅码放整齐直接炭火炖的,鱼片不抗煮涮着吃,其他的都是不怕一起炖。

    午饭一大家子坐好,火锅的盖子一掀开,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几个孩子眼睛都在肉上,不对,应该说除了竹兰和周书仁,一大家子都盯着肉。

    第一次过年如此大方,可劲吃肉!

    周书仁动了筷子,有些受不了几个儿子的眼神,咳嗽一声,“好吃,都动筷子吧!”

    话音一落,只见筷子飞舞了。

    一家子都没吃过火锅,只闻其名,从未敢奢望过,今个如愿了。

    竹兰和周书仁当家人,竹兰把控着伙食,早就不馋肉了,反而喜欢吃些清爽的,两人夹的最多的就是豆腐白菜,开始鱼肉片没人动,只有竹兰和周书仁。

    后来见他们吃的香,几个儿子尝试后眼睛都亮了,只可惜一条鱼的量,一人一筷子没了。

    李氏吃的眼泪汪汪的,太好吃了,边吃边给孩子们夹。

    赵氏的速度也不慢,因为只照顾闺女,比李氏吃的都多,赵氏觉得自己有福气,赶在过年前出月子了,好吃的一点也没落下。

    因为竹兰照顾姜笃,雪梅只需要喂闺女,吃的也不少,自从回娘家住,雪梅早就接受娘家伙食好的事实了,一顿午饭,光羊肉就切了八斤,猪肉也有五斤呢,谁家过年这么奢侈,要不是出嫁女带着女婿长住娘家不好,雪晗都想带着孩子长住了。

    隔壁桌的姜升从开始不好意思白吃饭,慢慢自然了,岳家真没嫌弃他们一家子,尤其是这些日子不仅抄书赚钱,还能看岳父带回来的书,别说儿子闺女念叨要长住岳家,他都不想走了!

    一顿火锅,吃的热热闹闹的,为了一块肉都能抢起来。

    竹兰笑着,热闹好,越热闹才越有感情,人与人不管是血缘还是陌生人,都是要相处才有深厚感情的,瞧瞧昌廉都不针对容川了。

    吃过火锅,一家人吃的身体热乎乎的,孩子大人都昏昏欲睡。

第一百零九章 最聪明的

    竹兰作为当家婆婆,休息没人敢叫,等竹兰和周书仁起来,晚饭都准备差不多了,竹兰起来也没出去,对着起身的周书仁道:“往年孩子们的红包都是两文钱,你看今年给多少?”

    说着,竹兰拿出钱匣子,里面不少的铜板。

    周书仁思量后,“今年我们第一个新年,全家都有红包,大人每人十文钱,孩子每人五文,你在多准备一些一文钱的红包,明天上门讨要红包的孩子不会少,我是书字辈的,族谱里,我的辈分挺高的。”

    竹兰看着叠好的红包,“一会,我多叠一些出来。”

    低头看着钱匣子里的铜板,一共才两百文多些,还得翻出两串铜钱才行,没办法,周书仁辈分高,有和周书仁差不多大的喊周书仁爷爷呢!

    上门讨红包,族内孩子大部分都会去条件好的,竹兰家重新融入,条件因为书的关系,基本都知道有底子,明天讨红包的孩子只会多不会少。

    周书仁套好了棉袄,“厨房不用你忙活,我陪你叠红包。”

    “好。”

    竹兰先把给家里的红包放入铜板单独放好,才继续叠红包。

    晚饭两人才出去,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红烧鱼,红烧肉,炖排骨,小鸡炖蘑菇,香肠,火腿汤,凉菜,红烧猪蹄,猪肘子,红烧干虾。

    一直没舍得吃的干虾,一顿就用了一半。

    孩子们欢呼了,大人们笑容也没断过,都知道日子会越过越好,一顿饭唯一剩下的是鱼,故意剩下的寓意年年有余。

    守夜,孩子们扛不住了,早早的睡了。

    竹兰带着闺女儿媳妇叠红包,叠了满满一篮子,等都装好了,叫醒孩子吃饺子,这才洗洗睡了。

    大年初一,竹兰难得早起,深怕讨红包的提前上门,堵炕上就丢大人了。

    早饭也是饺子,馅是调好的,早早的吃过饺子。

    竹兰和周书仁坐在堂厅,一家一家的拜年,周老大开始,周老大和李氏,“给爹娘拜年了,祝爹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竹兰掏出红包,“好,好,平安顺遂,拿着吧!”

    李氏没想到她也有红包,飞快捏了下不少,吉利话不要钱的冒,“谢谢爹娘,祝爹娘福寿安康,岁岁平安,吉祥如意,万事大吉,恩,还有什么来着。”

    明云要哭了,娘说的都是他和弟弟要说的,呜呜,娘根本不知道这些吉利成语,都是听他和弟弟念叨的,“娘。”

    求你别说了。

    周老二也是一脸的菜色,捂着心口,不是第一个拜年本就吃亏,老二就老二吧,至少老大不会说太多,可瞧瞧大嫂都干了什么,不过扫了一眼弟弟妹妹们,瞬间平衡了,还有更闹心的!

    明云深怕娘在开口紧忙拉着弟弟跪下拜年,“祝愿爷爷奶奶越活越年轻,长命百岁,笑口常开,心想事成。”

    明腾聪明的重复了一遍哥哥的,刚才皱着的包子脸又眉开眼笑了,哥真厉害!

    周老二默念了一遍三字经,在闺女耳边小声说了两句,等爹娘发了红包,赶紧拉着媳妇上前拜年,“给爹娘拜年了,祝爹娘大吉大利,好运连连。”

    赵氏紧忙重复一遍,随后呼出口气,过关了。

    竹兰从李氏开口后,把家里人的脸色看在眼里,差点没笑出声,坏心的等着最后拜年的小闺女,利索的给了老二两口子红包。

    玉霜上前,家里长的最好的,穿着新衣奶声奶气的,“祝爷爷奶奶开门见喜,喜气洋洋,十全十美,合家欢乐。”

    竹兰噗呲笑出了声,老二够损的啊,故意让闺女说四个,昌廉的眼神都带刀了!

    周书仁也乐了,拿着红包给孙女,“好,好,红包拿着。”

    周老二笑眯眯的看着大妹和妹夫,心情好啊,往年不觉得后面拜访坑,今年才发现,年龄越小越倒霉啊!

    姜升步伐有些僵硬,吉利话不少,什么财源广进啊,丰财聚宝,可不合适啊,他们又不是商贾,他们是耕读人家,呜呜,他想的都被说了,低头对儿子讲了一句,才拉着媳妇拜年,“给岳父岳母拜年了,祝岳父岳母,子孙满堂,儿女孝顺,周家蒸蒸日上。”

    雪梅拿着红包呼出口气,丈夫不容易。

    姜笃小脸长肉了,一笑还有小酒坑,“祝外公外婆,幸福如意,喜气盈门。”

    周昌廉暗道,还好,还有,忙上前,“给爹娘拜年,祝爹娘永葆健康,五福临门。”

    竹兰看着一脸菜色的闺女,在看一副过关的三儿子,笑着给了红包。

    周昌廉站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看着弟妹,心情格外的好。

    昌智无视了无良的哥哥们,一点都没慌,大步的上前拜年,“儿子给爹娘拜年了,祝爹金榜题名,祝娘容颜永驻。”

    周老二昌义,“........”

    周昌廉,“........”

    他们怎么没想到,光往拜年吉利词上想了。

    周书仁挑眉,他只跟老大说了,可几个儿子心里有知道了啊,新年好兆头,笑着道:“好,红包拿着。”

    竹兰也爱听啊,女人没有不爱美的,本就白长了十岁,更在意容貌了。

    容川拜年了,“给叔婶拜年了,祝叔官运亨通,祝婶诰命加身。”

    真是难为死他了,他才刚读书啊,能想到的吉利词都说了,还是金榜题名给的提示,不过也是他心里的祝福了。

    竹兰和周书仁对视一眼,这个祝福好啊,不过,周书仁道:“叔谢谢容川的祝福了,不过,这话出了门就不要说了。”

    容川脸一红,也知道不能在外面说的,“恩。”

    最后剩下雪晗了,雪晗看着几个哥哥目光都集中在她脸上,说好疼爱妹妹呢?他们就是这么爱护妹妹的?

    竹兰咳嗽一声,雪晗忙上前,“给爹娘拜年,祝爹娘情比金坚,永结同心,再添个弟妹。”

    竹兰被自己口水呛到了,咳咳,这又不是成亲,这丫头说的是啥?

    周书仁却觉得小闺女祝福到了点子上,乐呵呵的,从荷包里拿出一两的银角子放到了要给的红包里,“好,好,红包拿着。”

    雪晗笑嘻嘻的,她才不傻,爹眼里都是娘,这么说一定没错!

    周家其他兄弟,“........”

    小妹才是最精明的,瞧瞧老爷子乐的,给了今年最大的红包!

第一百一十章 打算

    竹兰刚回神,拜年的孩子到了,竹兰和周书仁示意周老大把装红包的篮子摆好,孩子们也进了堂厅,第一批娃娃真不少,二十个都是周族长和几个族内长辈家的娃娃。

    一个孩子拜完年,竹兰给一个红包加一块糖,小孩子手指撵到了铜板,孩子们欢喜极了,砰砰跳跳跑了继续拜年去了。

    一上午来拜年的不止族内的孩子,村子里孩子好些也来了,隔壁郑家的孩子都来了,大过年的也不能区别待遇,来拜年的都给了,幸好买的糖够,竹兰家发了一百多个红包,来的孩子真不少。

    竹兰笑的脸都僵了,早就把小闺女说的话忘在脑后了,坐的时间久了腰难受,吃过午饭不会有人来拜年了,躺着休息一觉到晚上。

    大年初二,闺女回娘家,竹兰和周书仁带着周老二回了杨家,老大一家回了李家,周家中午饭,还好有赵氏,虽然做的没李氏好吃,比雪梅强太多了。

    初二过后就互相拜年了,族内几个长辈家拜个变,没有闲的时候,一圈下来至少长二斤肉。

    中间有个不愉快的小插曲,竹兰家给红包都有铜板,朱氏打上了容川的压岁钱,朱氏顾忌族长的警告没亲自来,让自家闺女来的,竹兰知道没出面,她不能什么事都给容川挡了,张家的事要靠容川自己。

    还好容川不傻没给,反而把压岁钱都交给了雪晗,竹兰和周书仁念叨,“这么小就知道上交银钱了,不错,不错。”

    一转眼到了初七,姜家分家的日子,早上竹兰拿出白面做了面条,初七人日子吃面条拴寿命,吃过面条,竹兰和周书仁陪着闺女回姜家,赶车的换成了老大。

    孩子没带回去,屋子好久没生火了,分家第一天,怎么都要等收拾妥当了,免得孩子受罪。

    竹兰家到姜家,姜勇已经请了里正和姜家的长辈,就等着姜升两口子。

    里正不想管闲事,姜家长辈脑子在线也没数落姜升,分家文书按照周书仁说的默写,姜升没异议签字按手印,三份分家文书,周书仁拿了一份。

    竹兰以为只把姜升自己分出去,没想到姜家整个家都分了,老两口和姜家老大一起过,姜升抄书要拿十两银子出来,这些日子姜升抄了两本,十两直接拿出来了,姜家把银子也给分了。

    姜家的粮食没留多少,大部分都换成了银钱,姜升细粮没分到,分到了一百斤的玉米面,其他的碗筷分了一家四口用的,因为没地所以农具不用分了,家禽也没分姜升,说白了,姜升就得了住的草房一间,一百斤的粮食。

    姜家分家宴也没有,姜母彻底怨上姜升了,哪怕姜母和善人也喜欢当家的感觉,现在当不成家了,分家后看都没看姜升,姜勇倒是亲近些,还存着希望姜升考上秀才给家里地免税收,没做绝。

    竹兰拉着闺女回了屋子,“屋子里有炕锅能做饭,缺的是柴火,一会让你大哥买一车回来,还有粮食,你们村离县里近,我陪你去趟县里把缺的都买齐了。”

    雪梅干笑着没动,“那个,娘。”

    竹兰问,“有什么难言之隐跟娘说。”

第一百一十一章 平衡

    雪梅咳嗽一声,“娘,我不想回来住了。”

    竹兰愣了下,皱着眉头,“那可不行,不是娘不疼你,你和女婿刚分家就住娘家,对你的名声和家里都不好,你要是不放心孩子,孩子可以留下,你和女婿不行。”

    雪梅脸红红的,她真没有赖在娘家的意思,“娘,我的意思不是住家里,我听族内的婶婶说族内有一家搬到县里了,房子空了出租,我和姜升商量住在周家村,不仅抄书方便,姜升也能时常和爹请教。”

    竹兰恍然,她说呢,她一路上说该怎么过日子为雪梅两口子打算,两口子一直干笑呢,原来打好了主意啊,不过,一分家就住到娘家村子,对闺女的名声也不好。

    雪梅猜到娘想什么,“娘,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姜升向岳父请教,是为了考秀才,而且我们也没有地了,真的怕人说,春耕秋收,我们都回来帮忙绝不含糊。”

    竹兰没瞎答应,出门去找周书仁了,她对古代的了解没周书仁透彻,出门一看周书仁沉着脸,又看女婿低头的样子,周书仁已经知道闺女的想法了,“你怎么看?”

    周书仁拧着眉头,家里有个童养夫了,本来就是他主张的分家,大女婿分家就搬过去住,好像他多霸道似的,思量一番,“住过去可以,不过要等到春耕后。”

    至少等他今年考上了秀才,请教学文的理由才更有说服力,姜升一家子住过去才不会有人议论。

    姜升心思一转明白岳父的意思了,岳父比他学识厉害,秀才没问题,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周全,忙道:“小婿急切了,给岳父添麻烦了。”

    他是真被岳父的学识折服了,否则不会起念头,他也知道不好的。

    这么说定了,该过日子用的还是要买齐,周老大先去买了一车劈好的柴火,等卸车后,拉着竹兰和雪梅去县里。

    在县里买了米缸水缸罐子碗筷等,又把调料置办齐,最后是细粮。

    竹兰也掏钱买了鸡蛋,肉,还有萝卜白菜,装了满满一车的东西才回姜家。

    周书仁带着姜升在村子里买了二手的桌子,椅子,碗柜,挑水的水桶扁担啥的,尽量买齐全免得借用被讽刺。

    竹兰给闺女贴补两百文的东西,雪梅自己花了一两左右,周书仁又贴补了二百文,分家花了一两四百文银钱。

    竹兰和周书仁尽量给闺女置办齐全,他们越来越把几个孩子当自己的,什么事都希望面面俱到,别苦了孩子。

    这可把姜家几房媳妇嫉妒的眼睛都红了,谁家的女儿嫁出去不是泼出去的水,可看看周雪梅,她们觉得自己就是捡的,在眼红也没办法分家了,弟弟一家有岳家依靠,也不敢在作妖讽刺。

    要说后分分家吗?还真不后悔,没分家周家也不会这么帮忙的,反而说不好给姜家施压供姜升读书,不如现在自在。

    姜升留在家里烧火看家,雪梅跟着回了周家。

    日后姜升要在家里抄书,周书仁不放心原版书拿回去抄,姜升抄前两本,他和容川抄剩下的两本,姜升带回去的是手抄版抄写。

    日后家里孩子看也是手抄本,原本周书仁要封存保管起来的。

    晚上吃了顿好的,明天两个孩子要和雪梅回家住,雪梅的想法行不通后,孩子自然带回去了,免得嫂子有意见,尽量不给爹娘添麻烦。

    次日一早,竹兰给大闺女打包东西,这些日子一家子的衣服,一床旧棉被,李氏做的辣白菜和香肠,竹兰还抓了一只下蛋的母鸡,最后又塞给大闺女二两银角子。

    雪梅吃喝在娘家,回家连吃带拿脸红的不行,“娘,我已经很愧疚了,您别再给我银钱了。”

    竹兰想估计当娘的都有贴补孩子的毛病,她特别理解杨家可劲贴补原身,要不是怕女婿养成惰性,她还想拿更多的,“你不拿就是嫌弃少了。”

    雪梅鼻子酸酸的,“娘,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竹兰眼里带笑,“娘都知道,娘也就今年贴补你,等来年姜升考上了秀才,娘就不补贴了成不?”

    心里想可惜啊,除非姜升考秀才成了禀生,否则依旧没有银钱和米粮补助的,每一年只有禀生朝廷才给发银子和补助。

    所以依旧需要周书仁帮忙的!

    雪梅对相公有信心,知道娘的好意收了银钱,“谢谢娘。”

    竹兰没亲自送大闺女一家回去,让老大和老二一起送的,外孙子外孙女养出感情了,两个孩子哇哇的哭,弄的竹兰心里都是滋味,少了嘴巴特别甜的姜笃,好像少了好几个孩子似的,没啥精神头回去躺着。

    周书仁拿书进来就见竹兰眼神放空,凑过去坐着,“明个准备下收拾行李,我们去平州吧。”

    竹兰惊讶了,“不等着出正月吗?”

    周书仁道:“不等了,出了正月铺子不好买了。”

    竹兰有些急了,一年铺子租金不少钱呢,一个铺子就够全家年用了,银钱干存不生钱,买铺子才钱生钱,“我安排下,咱们明个就走?”

    周书仁笑着,“我明天要先去找马车和车队,快也要一两天启程。”

    竹兰不急了,“这次出门除了我们两个,你还打算带谁?”

    周书仁早就考虑好了,“我不在老大要撑着家,而且也要管着李氏,老二能填补老大的不足,昌廉和昌智读书不带,容川也不能带,容川不适合搞特殊,我们这次只带雪晗自己,也防着我们不在闺女被王茹惦记。”

    竹兰算着时间,买铺子都办好,一个来回也要七八天,好些日子不在李氏要好好敲打,别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了。

    竹兰和周书仁是行动派,次日一早,周书仁就去县里找到了去平州的马车和车队,后天一早启程,平州地界交通枢纽又是北方没南方富有,平州地界安稳的很,跟着车队走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

    竹兰在家拿出了八天用的粮食,又数了一百铜板出来作为紧急家用,竹兰把银钱给了李氏,粮食给了赵氏。

    李氏手里有不少银钱,不会死捏着一百文,而且每个人都有压岁钱,就算有事也不会为了银钱为难,李氏拿银钱和没拿一个样,赵氏心里有成算,拿着粮食制衡李氏,李氏又爱补脑,一定以为她偷偷交代赵氏看着她,竹兰给李氏加了一把锁,她不在家李氏也不敢乱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自己脸的感觉

    竹兰和周书仁去平州的理由是去拜访周书仁交的朋友,周书仁临走前一天和族长打了招呼看护家里。

    竹兰临走又把老大两口子叫来敲打了一番,“老大啊,我和你爹不在家,你要照顾好家里,家里就交给你了。”

    周老大第一次当家,有些害怕又有些激动,“娘,我一定照顾好家里。”

    竹兰盯着李氏,“我不在家,你的皮子要是松了,我回来一定给你好好紧紧,管好自己的嘴巴,如果管不好就管好自己的脚,记住了没?”

    李氏本来因弟妹拿了粮食心里就没底,娘又敲打了她,给她八个胆子也不敢啊,“娘,我一定老实。”

    竹兰打发走老大两口子,检查了行李没遗漏了,她和周书仁拿了一千两一百两整银,又带了十几两的碎银子,她怕不够,一件衣服缝了内口袋,里面藏了一条珍珠项链和一对玉镯子,到了平州不管银钱够不够都当了。

    马车来了,几个孩子才知道奶奶和爷爷要出门,大孙子明云渴望的看着,还好竹兰理智没同意,挥着手,“等奶奶回来给你们买礼物,在家要听话。”

    几个孩子见奶奶进车里了,哇的哭了,竹兰示意赶车的师傅赶紧走,出了村子竹兰才敢撩开帘子回头看,确认孩子没跟着跑才松了口气,“也不知道几个孩子闹腾会不会挨揍。”

    周书仁斜了一眼竹兰,“你什么时候见他们挨揍过?别看人不大有分寸的很。”

    竹兰回忆不吭声了,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接地气爱操心了。

    雪晗兴奋的不行,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也不嫌弃冷趴在车窗前往外看。

    马车先到县里等车队,车队准点从县里出发,平州离县里不远,冬日四个时辰,夏日三个时辰就能到。

    每天来往平州的人不少,车队大部分是商户,剩下的都是去平州拜年访友的。

    竹兰遭了大罪了,没有减震的轮子颠的竹兰吐槽的心都没了,自己一点都没意识到,从靠着周书仁慢慢改成周书仁抱着她。

    雪晗也不新鲜往外看了,到处都是雪,因为赶路很少停下,连个交流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后半程晃悠的昏昏欲睡。

    天擦黑到了平州,周书仁在城门前检查路引,等通过后和车队分开了,示意师傅拉去客栈。

    古代的客栈和电视剧差太多了,竹兰选的还是比较好的,住一晚一百五十文的二等房,进去一看,被子脏兮兮的,难怪有钱人家出行连被子都带,行李就装好几车了,竹兰觉得已经很接地气了,脏兮兮的被也能接受,喊了小二过来添了一百文换了两床干净的棉被过来。

    棉被送到了,竹兰都无语了,她说伙计怎么不走,原来就等着添钱换棉被呢!

    周书仁又要了热水和抹布,对着换被罩的竹兰道:“让你拿被罩没错吧,这都是我出去一趟的经验。”

    竹兰心想电视剧骗了她,顾忌闺女在没多说,只是点头,“恩。”

    热水来了,竹兰又把床板子,桌子椅子都擦拭了两遍,等干干净净了,竹兰才觉得舒服。

    周书仁问,“晚上想吃点什么,我去下面点。”

    竹兰赶车中午就没吃,又忙着打扫卫生肚子早就饿了,难得出来一趟不打算亏待自己,“点两道招牌菜,主食就面条吧,暖暖身子,对了,再要一壶热水回来。”

    周书仁,“好。”

    晚饭在房间吃的,周书仁点了烧鸡,一道炒菜,三碗肉丝面条,三人的胃口都不错,吃的干干净净的。

    晚上睡觉,竹兰有些不自在了,床不大,闺女不小了不能睡中间,陌生的地方一家子住一个房间才安全,雪晗要住最里面,竹兰就夹在中间了。

    雪晗高兴能和娘一起睡,欢喜的换了衣服躺下,竹兰盯着两床被子,哪怕和闺女一个被窝也有点不自在。

    周书仁心情很好了,等竹兰躺下利索的吹了油灯躺进被窝,勾着嘴角,床小挺好的。

    竹兰侧着躺好像在周书仁怀里一样,脸有些发热了,相处几个月的确很熟悉,可也没亲密过啊,雪晗躺下就睡着了,一天赶路挺累的,竹兰想东想西昏昏沉沉也睡了。

    次日一早,竹兰懵逼的没敢动,瞪大了眼睛她怎么跑到周书仁被窝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赵渤

    竹兰死死的盯着自己的爪子,她跑到周书仁被窝就算了,还好抱着周书仁的腰?整个人都贴周书仁身上了,瞬间脸充血出了汗,更是一动都不敢动,当初还说周书仁不许打她主意,现在她投怀送抱了,脸被打肿的感觉,不对,她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周书仁早就醒了,咳咳,客栈唯一不好,晚上挺冷的,哪怕房间里烧着炉子也不暖和,床不比炕,竹兰睡惯了炕晚上自然找热源,真不是他动的手脚,竹兰自己钻过来的,当然顺势抱了!

    竹兰飞快的冷静下来,她不能等周书仁醒来,小心翼翼的松开手,一点一点的挪回了被窝,竹兰抱紧了闺女才松了口气,还好周书仁没醒!

    出门又不用早起,竹兰心惊肉跳了一把,又小心翼翼的累的够呛,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周书仁失笑的睁开眼睛,要不是怕竹兰日后都不自在,时机又不对,他做了好久心里斗争才没吓唬竹兰!

    竹兰醒了,周书仁洗漱好了,竹兰有一丝不自在,不过见周书仁没反应,松了口气帮着闺女洗漱。

    早饭也在房间吃的,包袱里都是银钱不敢出去。

    周书仁道:“今天我先去登门拜访赵兄,赵兄家没女人,我自己去拜访就行,正好拜托他找牙子打听宅子和铺子。”

    竹兰,“好,那我看着包袱。”

    周书仁交的赵兄是回程认识的一名秀才,因有些家底所以游学去了南方,回程找了镖行一起回来的,与周书仁聊得来交换了地址,所以说来平州拜访也不是假话。

    周书仁是吃过午饭回来的,竹兰忙问,“赵公子怎么说?”

    周书仁谢过闺女倒的茶水,喝了一口缓缓口才道:“赵姓在平州是大姓,赵渤兄哪怕是旁支,只要在平州地界没人敢刁难他,他说明个过来,一会和掌柜的说一声,明天中午准备一桌好菜。”

    竹兰心想,周书仁一定主动交好赵渤的,这人为的就是赵这个大姓,赵家牵线买铺子和宅子,通过牙行得到消息就不用怕惦记被人为难,这人把什么都算计到了,她想帮忙都没办法,古代对女人的限制太致命了,拧了手帕给周书仁,“全靠你费心了。”

    周书仁偷瞄着竹兰,心疼他了啊,心咚咚跳快了,边擦脸边想着,适当的疲惫也是必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我应该做的,都是为了我们。”

    竹兰不自然了,耳根子有点红,她想到了早上钻被窝,“我去和掌柜子的说一声,你先休息会。”

    周书仁愉悦的很,对上小闺女眨着的眼睛,咳嗽一声,忘了有孩子在了。

    第二日,竹兰没在过界,一晚上抱着闺女就没撒手,害的周书仁后悔带雪晗来了,非给自己弄个电灯泡,还是超大瓦的。

    赵渤带着牙子来,有赵渤镇着,牙子对周书仁很客气,买铺子和宅子竹兰不好跟着,周书仁叫了马车,独自去看的。

    竹兰倒是想去看看,可惜有赵渤在不方便,只能在家干等着。

    中午,周书仁等人回来了,牙子回去等消息了,周书仁独自招待了赵渤。

    竹兰怨念啊,哪怕架空朝代,女人能立女户能和离,可对有身份的人家,女子依旧不会抛头露面的,一桌子的菜,竹兰一口没吃上。

    等周书仁送走赵渤大概下午两点多了,还好没喝多少酒,大部分都在谈论学文。

    竹兰等了一上午了,忙问道:“你看了铺子和宅子,有看好的吗?”

    周书仁知道竹兰憋屈一天了,把看到的讲了,“南城富商户多,主要看的是南城的铺子,西城贵,我们没背景不敢买,因为赵渤的关系牙子介绍的都是没问题的铺子,位置不太好,勉强算是二等铺子,我看了两家日后能好出手的铺子,一间两百两,一间一百八十两。”

    周书仁缓了缓口又喝了一杯茶继续道:“宅子是赵渤介绍的,赵渤没出五服的亲戚,因去京城投奔亲戚托族里卖房子,两进的宅子在西城和南城交界处,大件的家具都变卖了,只有空房一座,要的比较贵五百两。”

    竹兰嘶了一声,平州的宅子五百两高价了,不过又一想贵不在宅子,贵在位置和赵氏的名,买了赵家的宅子有一丝香火,日后地痞泼皮也不会上门欺负你,在古代背靠大树好乘凉诠释得淋漓尽致,“一共八百八十两,拿的银钱够。”

    周书仁,“还有税没算上,要去官府办红契,真有问题官府才会管你,还要给赵兄一笔感谢费,牙子的费用,打点差役的银钱,九百五十两下来就不错了。”

    竹兰默了,周书仁要是没认识赵渤,至少要多花一百两,而且还买不到好的地方,古代地位背景太重要了,想了想开心的事问,“铺子的租金一年多少?”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利索

    周书仁脸上也带了笑意,“二百两的铺子大一些,一年三十两租金,小的一年二十五两,一间铺子就够家里一年的花销了。”

    竹兰脸上也有了笑意,宅子是不准备租出去的,过些日子周书仁要来平州考秀才的,考上秀才,虽然因为年龄大了不好去书院,却能来平州交流的,只等着明年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宅子要留着住的。

    第二日,周书仁带着银钱把看好的铺子和宅子过户了,中午又请了一顿酒,才带着契书回客栈。

    竹兰翻看着契书,“你怎么过户到我名下了?”

    周书仁眼里含笑,“我都是你的,自然过到你名下。”

    竹兰的盯盯的看着周书仁,她被撩了,绝对没看错。

    “娘,咱家真的有铺子宅子了?”

    雪晗真的见到了契书,恍惚爹娘的利落,前后才两天不到,家里真的添了铺子和宅子!

    周书仁不开心了,后悔死带电灯泡出来了,多好的气氛又给搅没了。

    竹兰注意力自然的转移了,她也不傻,一回忆周书仁早就过线了,哼哼,周书仁欠她一条命呢,这么精明的周书仁,她可不好追,乐的周书仁黑脸。

    雪晗后知后觉打扰爹讨好娘了,一下子藏娘身手才不用面对爹幽深的眼睛,呜呜,她也不想来好不好,这些日子见爹娘相处好吃的都不香了,腻得慌!

    竹兰瞪了一眼周书仁拉着小闺女道:“昨天你不是听到了,怎么还惊讶。”

    雪晗,“我惊讶爹娘办事利落,更惊讶一下子拿这么多银钱,差不多一千两银子呢!”

    她以前觉得上百文就是大钱了,后来拿到了玉佩,觉得一两银子都不是大钱了,好不容易接受家底厚实,转眼就见到了一千两,她说娘怎么死守着包袱呢,后知后觉心惊肉跳,他们家带着一千两!

    竹兰觉得小闺女被刺激了,安慰了一番,等闺女接受现实了,才叮嘱,“铺子和宅子你自己知道就行了,等该告诉家里的时候,我和你爹会告诉,雪晗会保守秘密的对不对?”

    雪晗挺直了腰杆,爹娘信任她,“我一定守好秘密,谁也不告诉。”

    竹兰笑着,“娘相信雪晗。”

    周书仁把话引过来:“我托了牙子转租铺子,明天就该有消息了,等都办好了,我们在平州到处逛逛。”

    竹兰到平州一直没出过房间呢,“好,对了,一直没问,赵渤二十三了,怎么还没成亲?”

    周书仁抽搐着嘴角,“他是家中独子,几个姐姐成亲后,爹娘身子不好,等到了成亲的年龄,爹去世了要守孝三年,好不容易守孝完考上秀才,老娘帮着张罗婚事敲定了人家,老娘高兴也去世了,又要守孝婚事也黄了,守孝过后又想着游学也没急着,想等明年科考,如果考中了举人后说亲,他也想找个好岳家依靠,所以回来也没找。”

    竹兰明了,这是为了日后的前程想,轻笑一声,读书人迂腐的有,可大部分能考上秀才没有傻的。

    晚上竹兰等闺女睡着了,把项链和镯子交给周书仁,“明个出去当了吧!”

    周书仁放好,“好。”

    他也不喜欢竹兰带原身留下的首饰,当了就当了,日后他给买新的。

    次日,牙子来了消息有人租铺子,周书仁出去一天才回来,晚上等雪晗睡着了,拿出来租金和当首饰的银钱。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失望

    周书仁指着银钱,“租金五十五两,当首饰二百五十两,这次的珍珠项链和镯子比上一次的好,加上北方的珍珠比南方贵一些,多当了五十两,我直接换了两百了银票,十两的金子,五两的银角子要的碎银子。”

    竹兰对银票不放心,她更喜欢实物,“在换一百两金子吧,银票就留一百两日后出行方便。”

    周书仁,“明天一起出去换回来。”

    竹兰买铺子花了九百五十两,请酒席花了十两,带的银子还剩下一百五十多两,加上租金当的银子有三百多两,手里一共四百五十多两,可惜不能再买铺子了,他们没背景多买就该惹麻烦了,“出来一趟,又带回去不少银钱。”

    周书仁拿出五十两,“这些钱等走的时候交给赵兄,让他帮着购买家具,剩下的算是感谢费。”

    竹兰也不怕赵渤骗他们,赵渤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这么干,而且赵渤帮了家里不少忙,何尝不是看好周书仁,前期投资了更不会因小失大。

    古代一些世家喜欢帮助寒门学子,何尝不是前期投资,日后真有出息的,定会反哺庇护,为了名声也很少有白眼狼的存在。

    从家到平州事情都办妥了用了五天时间,竹兰和周书仁打算好好逛两天。

    平州是北方最大的州城,在往北州城没平州繁华了,继续往北就是驻扎的驻军了,附近都是流放地,县城都是驻防的家属,并不繁华。

    次日一早,竹兰收拾好银钱,抱着包袱终于看到了自家的宅子,两进的院子房间有十几间,厨房有两个,后院一个,前院一个,竹兰最高兴院子里有水井,仔细看过后,竹兰很满意了。

    看过房子,又坐马车去看了铺子,因为在南城铺子多,竹兰拉着闺女逛了不少的店铺,平州的皮子很有名,竹兰没忍住进去逛了。

    店里往来的人很多,伙计很忙,竹兰也没打听,听着伙计给其他客人介绍,上好的火狐狸皮三十两一张,白狐狸皮稀有八十两,还有熊皮,这就更贵了要上百两了,貂皮次等的十几两不等,好的也二十两起。

    竹兰摸了摸没买,回到马车上,竹兰对周书仁道:“平州的皮子比京城便宜,北边边疆的皮子更便宜,等有机会一定多置办一些,送礼或是自家用,体面又有面子。”

    周书仁出去一趟对古代了解的深了,“去北边收皮子别想了,北边都是有固定人收的,你过去也没人卖你,不管你出多少钱也不敢卖,日后置办就在平州,或是家附近谁家打到买回来吧!”

    竹兰道,“太可惜了,中间差价不少呢!”

    周书仁幽幽的道:“聪明的不止你一人,谁都知道差价大,愣是没人眼红敢伸手的,每条举利后都有皇亲贵族庇护的。”

    竹兰也不谈论了,到底在外面谨慎些好。

    马车到了首饰铺子,竹兰在现代就很喜欢首饰,对古代的首饰更喜欢,以前是银钱少,现在手里余钱多了,难得逛街首饰铺子一定要逛逛的。

    州城的首饰铺子比县里高级多了,一层不止是金银首饰,还有些玛瑙和宝石镶嵌朱钗。

    竹兰眼睛放光了,碎红宝石的金耳环,玛瑙镶嵌的镂空银簪子,还有手镯每一样都很好看。

    周书仁终于体会到好友给女朋友花钱的感觉了,只要喜欢花多少都值得,“喜欢就买,别不舍得。”

    竹兰手痒痒,咧着嘴,“好。”

    手指着簪子和镯子,“伙计,什么价钱?”

    伙计都是火眼精精,对什么客户买什么客户看看能猜个大概,这是要买的客户,热情的介绍,“夫人的眼光真是好,这两样是一套的首饰,镂空设计的精巧轻便,红宝石点缀又添了富贵,夫人加上旁边的耳环,整一套十五两银子。”

    竹兰没被伙计忽悠,虽然镶嵌了红宝石,却是边角料剩下的碎宝石,成色也不好,没说要买,反而道:“把适合**岁女娃的首饰拿出来看看。”

    伙计也不急,经验告诉他越不讲价的反而是要买的,利索的开了柜子拿了孩子用的首饰,“这些镯子和耳环都适合小姑娘带,蓝宝石,玛瑙的都有。”

    竹兰一眼就喜欢上了,大人的首饰都是大气的,小姑娘的首饰偏花样多,还都带了些碎宝石,哪怕带出去做客也不显寒酸,竹兰问了价钱,“这些价钱怎么算?”

    伙计,“孩子的不贵,一对镶嵌宝石的镯子一两银子,耳环半两一对。”

    竹兰挑了四套镯子和耳环,又把刚才看好的首饰选了出去,随后又挑了三支带宝石的银簪子,一共花了二十八两。

    竹兰付了银钱,哪怕不舍得也要买的,日后周书仁来平州,她过来是要招待客人,一点首饰没有容易被看清。

    周书仁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二楼,等竹兰付了钱,周书仁手里抱着个小盒子,回到马车上,竹兰才问,“你买了什么?”

    周书仁开了小盒子,里面是一些边角料的碎宝石,“楼上有定制首饰,宝石料子不少,我就挑了一些看着有些光泽的买了,一共花了二十两。”

    竹兰数了数各色的宝石边角料不少,“你要自己拿宝石找人定做?”

    周书仁笑着,“家里的金银首饰款式早就老了,不如融了定做新的,至于怎么做,我不懂交给你了。”

    竹兰接过盒子,“等你有功名的,否则一些首饰做出来也不能带。”

    就像她稀罕的珠宝额坠,普通百姓不许,她刚才在首饰铺子看到好几位官家女眷带,高傲的不得了,却漂亮极了。

    只可惜伙计没等她开口,直接科普了一些首饰什么人能买什么人能带,说白了就是阶层特定的优越感!

    周书仁对首饰没研究,真不知道首饰有这么多的学文,他只以为不带龙凤雕刻就行。

    随后又去了成衣铺子,家里不缺布料,竹兰主要是看看衣服的样式,一眼就看上了黄色的披风,暗道还好皇帝不穿黄,架空朝代也没规定不许穿黄。

    最后买了些平州特有的糕点,又给几个孩子买了些精巧的木雕做礼物,在外面吃的午饭,天黑了回的客栈。

    第二日去了平州的寺庙,竹兰还期待了下遇到得道高僧指点迷津啥的,结果来拜佛的官家家眷不少,到处是家丁拦着,别说高僧了,连和尚都没见到几个,都被叫去念经了。

    平州除了寺庙没什么逛的,精致的园林不像后世是景点对外开放,古代都是私家的进不去,回到客栈收拾行李,次日跟着车队回家。

    回到周家村,天还没黑,竹兰扫了一圈人,问老大,“李氏呢?”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发火

    周老大心里为妻子默哀,这运气寸的被娘抓到了,对上娘黑着的脸,不敢隐瞒,“她去王老四家看热闹了。”

    竹兰真不放心李氏,又不好在大儿子面前问赵氏,“就说我回来了,你去喊她回来。”

    周老大利索的起身,飞快的走了。

    竹兰先把买回来的木雕分给孙子孙女,打发走了孩子,才拉着赵氏回卧室,示意赵氏坐下问,“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家里没出什么事吧!”

    赵氏心里清楚,娘是问大嫂,把怀里的儿子放在炕上,没敢说谎,“娘,你和爹走后大嫂就没敢出门,今天王老四家闹的厉害,她才出去的。”

    竹兰提着的心落地了,逗了逗又长了不少的小孙子,“几日没见又胖了。”

    赵氏心里热乎,家里吃的好,她的奶水充足,孩子吃得饱长的快,“都是托娘的福。”

    竹兰没问赵氏三儿子和老儿子念书的情况,做嫂子的盯着小叔子不好,这两个儿子在族学读书,依照周书仁的地位不会有人欺负他们。

    竹兰从包袱里掏出首饰盒子,一大一小,大的装的女娃的首饰,小盒子装的三根银簪子,拿出一根蓝宝石的,“你很配蓝色,这根簪子给你。”

    赵氏瞪大了眼睛,这是她第一件首饰,要说不羡慕大嫂带首饰是假的,当家的瞧见她偷偷看大嫂簪子,说也买一根,只是她舍不得,家里多了个孩子,银钱怎么存都觉得少,谁让她没有大嫂有本事,一想挺心塞的,谁能想到只会吃的大嫂一举超过她,簪子是真稀罕人,手有些抖不敢接。

    竹兰见赵氏迟迟不接,拉过赵氏带在了赵氏头上,美人带簪赏心悦目,要是美人不哭就好了,“一根簪子也至于你哭的如此伤心?”

    不知道以为她要死了呢!

    赵氏感动的啊,婆婆是除了娘对她最好的人,当家的都要靠后了,当家的一直念叨说给买簪子也没付出行动,完全忘了银钱都在自己手里的事,“娘,呜呜,娘。”

    竹兰,“........”

    哭也行,可别拉长音,好像她真要没似的!

    李氏进来不管赵氏哭啥,一眼就看到了赵氏头上的簪子,心里咯噔一下,丧着脸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腿,早知道就不去看热闹了,感觉自己错失了十两银子,心里一悲,嚎了,“娘啊!”

    竹兰虎了一跳,“........”

    吓的在外和儿子聊天的周书仁冲了进来,以为竹兰出什么事了,见竹兰好好的,气的脸都白了,这两个糟心的儿媳妇,黑着脸,“嚎什么?咒你们娘呢?”

    李氏吓到了,第一次见公公发火,吓得直打嗝,“嗝,没,没。”

    竹兰按了按眉心本来颠簸就够累的了,还要应付糟心的心累,拿出镶嵌玛瑙的簪子给李氏,“这是你的,时间不早了,我也挺累的赵氏带孩子回去吧,李氏赶紧去做饭都出去吧!”

    周书仁脸色就没好,周老大和周老二灰溜溜的带着媳妇撤了,爹发火吓人。

    竹兰见周书仁的脸色没好,心里忍不住甜了下,这人是真紧张自己啊!

第一百一十七章 热闹

    竹兰的确有些累了,也没整理包袱里的衣服,放在一边等明天直接洗了,从平州带回来的东西,她也不想整理了,她只想休息会,咳嗽一声问,“好久没躺舒服的热炕了,我拿干净的衣服出来,你也换一身躺下休息会?”

    周书仁脸色好多了,刚才真的吓到他了,几步的距离,他脑子想了很多可能,如果竹兰真的出事了,他该怎么办,他们从穿来就是一体,谁也分不开谁,还好竹兰好好的,“好。”

    竹兰拿出干净衣服,她和周书仁也没避开换,反正都穿着里衣,不过,竹兰忍不住看了一眼周书仁,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她对周书仁早就不设防了啊!

    两人换了衣服,躺在暖和的被窝里休息,谁也没睡,竹兰想着周书仁对她的紧张,周书仁想着竹兰。

    等晚饭好了,一个时辰后了,三儿子和老儿子读书回来了,知道大嫂闯祸爹黑脸了,都没敢来正房。

    竹兰和周书仁休息过后,脸色好多了,晚饭因为竹兰没交代,李氏惹到公公也不敢来问,不过也没傻的不知道讨好,主食是玉米饼,做的酸菜炖鱼,还拿一碗白面做了疙瘩汤。

    一晚上,周书仁都不怎么待见两个儿媳妇,一个动不动就哭,以前不忌讳,现在忌讳了,一个动不动就嚎,把竹兰吓出心脏病怎么办,古代的医疗水平有限!

    周书仁一黑脸,不止李氏和赵氏,整个周家都不敢吭声,以往吃饭能说几句,今个都老实的不得了,筷子都没碰到碗盘,一点声音都不敢出,反正周书仁浑身散发着我不高兴,谁也别惹我。

    竹兰是累了,特别想清静,突然觉得适当的冷冷脸很重要,最近好脸色太多,家里的胆子都大了不少。

    饭后,李氏和赵氏小心翼翼的收拾桌子。

    周书仁不错眼的看着竹兰,竹兰没帮忙和雪晗说了两句,跟着周书仁回卧室了。

    等晚上,周书仁端热水进来,竹兰擦了身子子换了新的里衣,周书仁才进来,竹兰心里对周书仁无微不至的照顾是有感觉的,本想聊几句,可热乎的被窝太舒服了,没等周书仁洗漱好,自己先睡着了。

    周书仁站在地上看了一会,绷着的脸笑了,他们的被子都交叠在一起了,嘴硬的人啊!

    次日一早,竹兰舒舒服服的起来,看到一堆的衣服,好心情没了,今天要洗两大盆的衣服,哎,第n次想念全自动烘干洗衣机!

    早饭,竹兰拿粮食出来,早上大米粥,三儿子和老儿子在族学念书了,中午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能回来吃饭,不用带饼子包子了,早饭就简单多了。

    饭后,李氏来刷好感了,“娘,我看你有一堆的衣服要洗,我给娘洗。”

    竹兰穿过来是食物链顶端,没穿来前,一直都是李氏和赵氏洗衣服,可她有些小洁癖,她不喜欢别人动她的衣服,自己用的被罩也不行,“不用了,你先帮我整理带回来的东西。”

    李氏早就看到两个箱子了,只是怕公爹,一直没干吭声只能干看着,“好的娘。”

    竹兰带回来的两个箱子,都不是竹兰买的,她买的都是灵巧的,两箱都是赵渤准备的,赵渤帮着找铺子买家具赚了不少,本来赵渤就有家底,希望和周书仁交好,周书仁送买家具的银子,赵渤把准备的回礼送到了客栈。

    竹兰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打开来看,一箱子里两件披风,披风的皮子是兔皮,从颜色上给竹兰和雪晗的,兔皮做的不贵,两件能有三两银子,里面还有一些布料。

    第二个箱子里是肉,有包好的酱肉,还有一些生肉,竹兰仔细看了几眼,“牛肉?”

    李氏没吃过牛肉,却见过不少种类的肉,“娘,好像不是牛肉,我看着像狍子肉,我爹打到过。”

    竹兰暗道可惜了,以为是牛肉呢,不过狍子也知道,肉也很好吃,古代野物多也没有动物保护法,吃的山珍特别的广,不像现代只要能吃的就差都给你吃成保护动物了,“送的不少,晚上包狍子肉的饺子吃。”

    李氏早就馋肉了,娘走了就留了两斤肉,又因为在赵氏的手里,她细水长流,好久没大口吃肉了,再次认定娘在家伙食好。

    竹兰把包的酱肉拿出来,在外面一天一夜冻实了,赵渤回礼包了八包,一包一斤装,加上十几斤的袍子肉,算上两个装回礼的箱子回礼不轻了。

    赵渤回礼的两个箱子不是周书仁买的便宜货,木头是好的,两个箱子不大手工精巧还有雕花。

    李氏也看上了箱子,胖乎乎的手一个劲的摸。

    竹兰,“.......擦灰呢?”

    李氏脸皮厚没觉得讽刺,“娘,这两个箱子真好看。”

    竹兰心里翻白眼,直接分配了,“别惦记了,两个箱子我谁也不给。”

    李氏收回了手,娘要给别人她还能争取下,谁也不给不敢吭声了,“娘,我去把狍子肉分成小块。”

    竹兰嘱咐着,“一块一斤左右。”

    “好的。”

    竹兰等李氏分好了狍子肉,喊了周书仁出来,周书仁拎着一包酱肉和一斤狍子肉去了族长了。

    竹兰让老大跟着去族长家借牛,回来给杨家送两包酱肉和四斤狍子肉,再给大闺女家送去一包酱肉和一斤狍子肉。

    至于簪子,竹兰没急着给,准备等闺女搬过来住给。

    随后把披风给雪晗,雪晗到底是小姑娘,稀罕不舍得穿,穿上了又不舍得脱,还在院子里走了走,随后紧忙脱下来放了起来。

    竹兰的披风灰色的,兔毛也是灰的,她更喜欢雪晗浅绿色配白兔毛的披风,不能看了,她会嫉妒!

    雪晗的脏衣服竹兰没管,她一直教育雪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是老闺女,她也没让李氏和赵氏帮忙。

    一天竹兰都在洗衣服,古代洗衣服遭罪,她是婆婆家里的老大,所以热水没断过,手没怎么遭罪,可其他农户基本都是儿媳妇洗衣服,热水顶天烧一锅,大冬天手或多或少都有冻伤。

    对了,架空的历史有肥皂,这是竹兰觉得惊喜的地方了,至少不用草木灰。

    还有架空历史的牙粉也不错,虽然没有现代的牙膏好,也不错了,周家一直用牙粉的,竹兰穿过来后知道只早上刷牙,重新订了规矩早晚各一遍。

    晚上包饺子,竹兰白天听到了王老四家的吵闹声,才想起来问李氏,“王老四家又出什么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儿子

    李氏光忐忑了忘了王老四家的热闹了,娘问了才想起忘了重要的事,“孙氏被王茹扯倒了,七个多月的孩子早产了。”

    竹兰不信王茹这么蠢自己动手,“母女两怎么闹起来了?”

    李氏昨个去了有一会了,打听了不少,“孙氏的娘家几个嫂子不是啥好人,当初孙氏娘过世就把漂亮的大孙氏卖了当丫头,小孙氏长的不好又一副不好生养的样子才嫁给了王老四,王老四家有钱了,也上门打秋风了,王茹不让王张氏占便宜,何况是孙家了,几次没占便宜就没少在孙氏面前说王茹坏话。”

    李氏顿了下神秘的道:“孙氏的几个嫂子够损的,知道孙氏想要儿子,没少念叨孙氏第一次差点流产王茹冲撞的,次数多了孙氏心里也信了几分,不仅不往王茹身边靠,还趁王茹不在家偷拿王茹的首饰,这次王茹回来正好撞见了孙氏偷拿她银钱,扯着孙氏不让走,孙氏想跑没站住摔倒了。”

    李氏撇撇嘴道:“孙氏就没把三丫当闺女,三丫赚了不少钱,孙氏倒在地上骂的才狠呢!”

    她也生了闺女宝贵的不得了,别说骂了一手都没伸过,孙氏骂的话她都不愿意学嘴。

    竹兰心里道,孙氏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对自己孩子是了解的,母女连心,孙氏不仅是听了孙家话对王茹有芥蒂,还因为心里清楚王茹不是三丫。

    赵氏接话道:“孙氏不是以前胆小怕事的孙氏了,人有钱了变化真大,都不敢认了。”

    竹兰问,“知道孙氏生的儿子还是女儿吗?”

    李氏真知道,当家的找她正好生了,王老四笑的疯癫,她要是多留一会还能得到银钱呢,“生的儿子,差几天进八月,七活八不活,应该能养活。”

    竹兰心想王茹生存模式又加难度了,还是她和周书仁间接给添加的,有了儿子的王老四闺女彻底成赔钱货了,只是可怜两个大一些的女娃,因为孙氏的炫耀,本来有人家打听也没音信了。

    不过,好像王茹也不同意两个二姐姐嫁到乡下,王茹一直是现代人的思维看事情,完全不知道没背景又能嫁的多好,王老四的两个闺女长的不好,王茹出挑那是现代化妆神迹,不化妆底子也不太好。

    竹兰知道王老四家的情况了,也不问了,李氏和赵氏谈了别的话题。

    晚上不是纯白面的饺子,添了一些玉米面也没敢多添,怕粘度不够煮碎了,还好李氏把控的不错,饺子没破,肉馅的饺子吃到肚子里,几个孩子围在竹兰身边,明腾撒娇道:“奶奶日后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好不好。”

    竹兰捏着明腾的鼻子,“你是惦记奶奶在家有好吃的吧!”

    明腾被说中了心思不好意思了,眨着大眼睛急忙否则,“我是想奶奶了。”

    竹兰笑眯眯的,“可是奶奶出门就能给明腾带礼物了,下次带小弓回来好不好?”

    明腾纠结了,瞪圆了眼睛,“鱼和熊掌为什么不能兼得呢?”

    竹兰乐了,“你还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不错,不错。”

    明腾骄傲了,“我听哥哥背,我就会了,哥哥说了,我幸好像他,没随爹娘笨脑袋。”

    明云,“........”

    弟弟喂,你坑死哥哥了,感受到爹的眼刀子了!

    周老大,“........”

    他是不聪明,可被儿子说笨扎心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嫉妒

    次日一早,竹兰家刚吃过早饭,王老四就上门送红鸡蛋了,还邀请周家去参加洗三。

    竹兰恨不得和王老四没有任何来往呢,不可能去参加洗三,直接回绝了,“我们两家没交情,明个洗三家里就不过去了。”

    竹兰连回绝的理由都没找,就怕王老四脑回路补脑,不如干脆的回绝别来往。

    王老四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恨不得把所有看不起他的人都邀请到,他对周家有心结,可又不敢惹,不甘心周家看不到他的风光,目光落在周老二身上,“老二,我们疏远了也是有过交情的,我好不容易得了儿子,你怎么都要过去庆贺庆贺吧!”

    他唯一能顺心的就是在周老二身上找回优越感,他心里有秘密,从小他就羡慕周老二的,虽然同是老实的二儿子,可周老二从不被打骂,穿得好吃得好,现在他有钱有儿子了,周老二还跟父母过,他想让周老二羡慕他。

    周昌义想骂人了,他儿子没出生前,王老四有事没事往他身边凑,显摆自己有钱了,日子过得好,暗里讽刺他没用和爹娘一起过,妻子大气都不敢喘,还一副劝解说如果连生闺女也没什么,让他看开些。

    他骂了也讽刺了,可王老四的脑子有病只愿意听自己想听的,最后他轻易不出门。

    等儿子出生了,王老四就躲了,他心情舒畅了,没想到王老四生了儿子又来了!

    周昌义顺了顺气,暗道跟脑子有病的人不值得生气,冷着脸,“大门在身后,拿着鸡蛋不送。”

    王老四被人赶一点都没生气,反而心情愉悦,认为周老二嫉妒他,“周老二,你不会是羡慕我吧!你想分家单过也分啊!”

    周老二要吐血了,谁他娘的要分家,他家老爷子要有功名了,他巴不得一辈子不分家,“王老四你脑子有病,县里的大夫不错,你家不差钱了多去看看!”

    竹兰被王老四恶心到了,“老二啊,明个去你书祯伯伯家要条狗回来养着,日后遇到人言不懂的直接放狗,别气坏了自己个不值得。”

    周老二,“........”

    厉害了我的娘,明着骂王老四是听不懂人话的,却一个脏字都不带,他还有的学。

    王老四脸涨红着,他的确喜欢听自己爱听的,却又不是什么话都听不懂,自从有钱了气性也大了,儿子有了底气更足了,恼羞成怒了,“好,好,欺人太甚,日后两家就别来往了。”

    竹兰无语的望天,疑惑的问周书仁,“我们两家什么时候来往过?不是一直不欢迎王家吗?”

    周书仁,“别为了听不懂话的人郁闷,外面怪冷的回屋子。”

    王老四气白了脸,一点面子都没有,又不敢闹,他心里清楚,他要在村子里过活,就不能得罪周族人,看着没人的院子,白着脸走了。

    李氏好奇啊,没忍住出去转了一圈回来道:“王老四生了儿子不得了,整个周家村挨家挨户送红鸡蛋,我的乖乖,冬天的鸡蛋一个要一文半,一户送六个,差不多十文钱呢,这手笔也太大了,周家村虽不是镇子,可也有一百多户人家呢!”

    赵氏抽了口凉气,“王老四真舍得。”

    李氏,“我打听到孙氏生子当天,王老四就撒了喜钱,算上给稳婆的谢礼,这两天就花了二两多了。”

    竹兰道:“明天孩子洗三没算呢!”

    李氏捂着心口,“这才刚生了儿子就这么花费,日后长大了还得了?”

    竹兰心想,估计王茹也在想长大了还得了?

第一百二十章 心思

    竹兰猜对了,王茹因孙氏早产挨了一巴掌本就恨得要死,孩子生了是儿子,每每听到便宜爹的笑声就窝火,恨不得一把火烧了整个院子,要不是出去一趟对古代了解多了,她真想重新弄个身份。

    只可惜不行,她不能弄死王家人,也不能弄死整个周家村的人,她的底子就不会干净,而且她也信不过施卿,施卿真的帮着办了新身份,她又不认识官府的人,谁知道户籍是真是假,施卿越用的上她,她越怕没了户籍,施卿直接掌握她的生死。

    大丫也有了新名字,王欣,她有些怕小妹,不敢看妹妹有些狰狞的脸,可不得不劝,“小妹,你也别犯倔跟爹道个歉,爹正高兴事就过去了。”

    王欣高兴有了弟弟,有了弟弟,证明娘能生儿子,她的名声能好一些,不会像以前背后议论她和娘一样只能生女儿,要不是妹妹会赚钱,媒婆都不会上门,而且有弟弟也有了依靠,万一被欺负也有人出头。

    二丫王荣看着小妹扭曲的面容,心里撇嘴,她有个秘密谁都没告诉,娘上次流产她知道是三丫的手笔,可她没告密,因为她也不希望有弟弟,本就是老二没存在感,弟弟出生后更没存在感了,她能做的就是为自己考虑,“大姐,小妹心情不好也是应该的,明明是娘不该偷拿小妹的首饰,反而成了小妹的错,家里的银钱都是小妹赚的,大姐你心里可要清楚。”

    王茹顺气了一些,家里还有人心里清楚,从荷包里拿出个一两银角子,“二姐,娘知道我偷给你们银钱一直抠你们的银钱,以前家里没弟弟,娘还能考虑我们,现在有弟弟了可别再被娘哄骗了,银钱自己抓手里才踏实。”

    王荣欢喜的接过银子,她又不傻,娘每次要钱她只给一半,反正她在娘的眼里不讨喜,也以为她得不到小妹的喜欢,只有大姐傻傻的都给了,“谢谢妹妹提醒,姐姐记住了。”

    王欣见小妹没给她,知道她的话惹小妹不高兴了,低着头不吭声。

    王茹看在眼里哼了一声,她要听话的人!

    王家的官司,竹兰不清楚也不想知道,她忙着准备大孙子和容川的入学六礼束,古代大部分入学都是在正月或是冬日,避开春耕秋收。

    族学也是如此,竹兰特意打听这一批入学的孩子有二十人,周姓占了十人,剩下的十人有村子里五人,外村五人,都是提前考过通过入学的。

    竹兰家哪怕有周书仁,明云和容川也学要考验一番的,大家族有供给族学的田地,族学是不需要钱的,可惜周氏没有能人给族内专供族学费用的田地,所以哪怕族人入学也是要交束的。

    古代很讲究初入学,周书仁科普过,大地方有家底的人家,初入学会备齐六礼,都是寓意好的,桂圆,莲子,红枣,红豆,干肉条,芹菜。

    每样都有寓意,芹菜勤奋,莲子苦心教育,红豆鸿运高照,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肉条学生心意,当然也可以用别的替代,这几样是用的最多的。

    像是周家村这样的小地方入学,农户大部分都穷苦,入学礼就看心意了,大部分都是肉条一类的。

    竹兰问周书仁,“两个孩子初入学礼,如往年送十条肉吗?”

    周书仁,“还是送十条肉吧!”

    竹兰点头,“成,我明天把肉先买回来。”

    转天就到了入学的日子,孩子入学是大事,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精气神十足的站在院子里准备去族学。

    竹兰也挺激动的,等了一会脸黑了,“李氏,你还去不去了?磨蹭什么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8301/ 第一时间欣赏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 作者:三羊泰来所写的《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为转载作品,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介绍:
竹兰穿越女配逆袭种田文中,实现三级跳,结婚,生子,当婆婆,抓重点,逆袭文中的恶婆婆。
26变36不说,附带六个娃,两个儿媳,几个孙子,外带活的丈夫,划重点不是原装的,是坑她穿越的人。
竹兰成了原身才知道,被两个儿媳坑惨了,大儿媳妇嗓门大,自带补脑功能,一点小事到她嘴里就变了味。
二儿媳妇胆小懦弱,逢人就哭,活脱脱把竹兰塑造成了恶婆婆形象。
竹兰,“.......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某人,“还有我。”
竹兰,“呵呵,就你坑我最惨!”
某人,“......”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