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亚细亚之战
“北洲易取,大王何故拱手让与秦王?”
“北洲本为太子之地,因太子与秦王共请父皇方得进取,今番我若执意西进恐不为父皇、太子所喜,得不偿失。”
“只是安息众骑如何处置?”
“令其先往亚美尼亚,待看秦王手段,若那时彼尚未得小亚细亚,再使安息骑击之。”
“是!”
刘理也明白自己是因为身毒和安息的等级制度才能迅速平定两地,而罗马帝国领土内没有这项制度,想要顺利进攻小亚细亚不是那么顺利。而且刘理也没有刘永手中的迪亚杜门尼安,加上安息众骑在罗马人眼中都是蛮人,天生不利统治。
刘理也不是没有进取的地方,身毒南方还有很大一片土地,只因当时安息时机成熟,所以他才抢先进攻安息,这次他可以先全据身毒,再看刘永的手段行事。
刘永出兵叙利亚,小亚细亚的托里努斯也很快收到了消息,他也是少数几个知道汉军战力的人,可他毕竟没有亲眼看过,于是他想到了利用地形优势先防守为主。
托里努斯选中的地区就是卡帕多西亚,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并且是他选定的首都加拉太必经之路,不愁汉军不来。
“大王,此地山谷纵横甚为凶险,需防敌军伏兵之计。”
“前军早已派出数拨斥候,此地山谷虽多然皆为矮丘,斥候可登高而望,便是有伏兵我料亦无所遁行。”
“大王,前方山谷之中多有伏兵!”
刘永的话还没有说完北面的斥候就跑来回报,果然有伏兵在山谷。托里努斯的想法是好的,但他错估了自身的战力,同时他也没有想到汉军还有望远镜这种东西。
玻璃在大汉已经广泛使用,可望远镜一直是战略物资,军中也必须要是军候以上才能使用(斥候除外)。专利法的制定使得大汉上下都开始注重发明创造和保密工作,就连现在已经过时的炼铁技术也没有外传。
“杨先生之意若何?”
“此地虽为险要,然彼军动向尽在我掌控,大王可令将士于左右两翼绕过伏兵之处,而后前后夹击,此战可获全胜。”
“杨先生妙计,便依此计行事。”
“是!”
这次埋伏秦军托里努斯不敢亲自领军,而且埋伏秦军的人数也只有六千多人(一个军团,军团辅助兵没有上战场),本以为即便这个军团不能获胜,也能让秦军元气大伤,没想到反被秦军包围,地形受限六千将士一个都没有逃走。
“汝可回告托里努斯,言汝等已大获全胜,更擒获敌军大将,召其率军南下。”
“是,请大王放心。”
明知是死,埋伏秦军的军团有许多人投降了,包括这支军团的主将。刘永找到他,答应只要他引诱托里努斯的大军南下就可以重新恢复以前的贵族地位,还答应如果战局顺利会让他做他老家的长官。
能被托里努斯派出来第一波进攻的将领本身就不被托里努斯重视,主将第一时间应承了刘永的话,率一部分士兵快速赶回了加拉太。
“你真的取胜了?”
“是的陛下,那些汉人根本不熟悉卡帕多西亚的地形,我们轻松歼灭了他们大部分军队。如今叙利亚行省空虚,正是陛下南下进攻的时机。”
“为什么你的军团没有回返?”
“汉人俘虏很多,而且帕提亚蛮人也时常从东面进攻叙利亚行省,所以他们已经先一步前往安条克了。”
“好,这次获胜你功劳很大,我一定不会忘了你。”
一句话打发了将领,托里努斯当天就率军南下,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让本来还有些摇摆的将领坚定的站在刘永一方。
托里努斯也不会完全相信这个将领,加拉太距离安条克上千里,而且中途经过卡帕多西亚,托里努斯可以从中观察战局的真假。而这些都在刘永等人的计算之内,刘永甚至又派了一批降军进入卡帕多西亚城中宣扬胜利,所以等托里努斯到达这里,有许多欢呼的人群迎接他。
托里努斯部下其他人开始拼命赞扬他,他也开始幻想占据埃及这个膏腴之地,再向西夺取罗马,真真正正的成为罗马帝国皇帝。
“轰!”
又是相同的群山山谷地形,这次托里努斯所部就没了望远镜的支持,秦军再一次轻松包了饺子,而且这一次是一个灭国大饺子。
托里努斯为了彰显他的实力,压服叙利亚行省,让叙利亚行省的人承认他的帝位,这一次南下出征托里努斯带来了他所有的三个军团(其中两个是新建的)。
可托里努斯做梦也没想到,他所有的将士一战报销,自己也成为阶下囚。
“托里努斯,你可愿降?”
“我愿意,我愿意,请不要杀我。”
托里努斯完全没有骨气,刘永还没有威胁,他就立马跪了。望着软泥一般的托里努斯,刘永满心厌恶。
“既愿降,孤便不杀汝,汝先入军中,待此战后再作计较。”
“谢大王!”
托里努斯如此没有骨气和担当令原本的部下大失所望,一些原本坚持的人也放下了赴死的心,纷纷向刘永投降,刘永不费一兵一卒再度获得了一场大胜,东部行省震动。
“何人!”
“兄长是否看错了?”
“我确看到人影。”
“此地之军皆平,又有何虑,兄长但放宽心。”
托里努斯想到自己王宫之中的财物和女人,越想越不甘心,于是他乘夜从军中逃跑,企图潜回加拉太。而这种举动肯定被刘永得知,刘永就顺势派出几人尾随托里努斯,相机行事。
被后方演戏的人员吓坏的托里努斯慌不择路,也不管其他直往北奔走。
“啊!”
“扑通!”
“兄长,这事当如何?”
“既有天收,也省得你我动手。”
慌不择路的托里努斯掉进了河流之中,这位自封的罗马皇帝是个旱鸭子,不过多久就彻底沉底没了动静。尾随的将士向刘永回报,刘永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刘备升天
东洲
“大王,船队已回返,东洲地形已绘制成册,且北东洲果多平原,土地肥沃,正是绝佳宝地。”
“既如此,东西运河与驰道需尽快建立。”
“我等早已谋划妥当,请大王放心。”
刘禅据东洲早期跨洋东来的人很少,归降的殷商遗民文明层级太低,语言有不通,发展速度缓慢。之后在刘理的支援下东洲有了许多技术人员,可发展几年也只是整合玛雅地区。
刘禅不甘心那么缓慢的发展,于是他找到了冀州那些豪强、士人,这些人在刘备有意的政策倾斜下早就没有以前的势力,不过他们在本土还是有些威望的。刘禅许诺这些人,帮助他更快地发展东洲,这样发展出来的地区这些人可以取得一到两层税收收益。
不同于中原,其他四洲的土地是可以买卖的,有了刘禅的承诺,那些老一辈习惯以前生活的人上了刘禅的车,他们利用自身名望呼吁冀州之人到东洲开荒,有着黄金热的加持,东洲确实加快了步伐。
北东洲西部地区多山,向南发展有许多山区,于是刘禅让海军沿海岸线完善整个东洲的轮廓,同时派人从玛雅地区北上探查东部地区,果然发现了大片平原。
膏腴之地在望刘禅正准备大展拳脚,却意外收到中原来信。
“报大王,中原急信,陛下令大王回返中原。”
“父皇何故相召?”
“在下不知。”
“先生以为如何?”
沮鹄说道:“闻听陛下讲政务皆放于太子处置,与大将军、骠骑将军居于涿郡故乡,早不问国事。”
“先生之意,中原有变?”
“太子掌御上下,玉米、土豆等便植南北东西,民皆富足,中原盛世变不得。”沮鹄说道,“陛下相招大王不可不去。”
“言之有理,孤即刻启程,此间诸事劳烦先生处置。”
“请大王放心。”
加拉太
“此城既下,小亚细亚在望。”刘永问道,“先生以为孤先治此地,亦或驱兵东进。”
“恭贺大王!”杨修说道,“下臣有三策,请大王自决。上策,大王可率得胜之师乘胜追击,据罗马都城,以迪亚杜门尼安为共主召四方兵入罗马,但有不从便率军击之,不出数载北洲可平。中策,大王据此地坐看北洲烽火,而后伺机而动,蚕食北洲之地可也。”
“那下策为何?”
“下策,大王遣人送迪亚杜门尼安至此,令其自治此地,并驱使其西攻北洲之地。如此北洲皆乱,待时机成熟,人心思定之时攻之,可一战而下。”
“下策恐为他人所得不可取也,楚王于安息虎视眈眈若孤不取他定来取,孤当行上策。”
“大王英明。”
“报大王,中原急信,陛下令大王回返中原。”
“父皇于此时相招可是因北洲之故?”
“前方太子与大王共请北洲之事,陛下既已允诺必不会更改,恐有其他急事。”
“如此上策难行,孤心有不甘。”
“大王不必忧虑,我料陛下所招必不只大王耳。”
“先生之意……”
杨修点头说道:“大王可依诏回返中原,楚王亦当返。大王临行前可令众军休整操练,他日大王回返便可西进。”
“先生之言有理,我军方至确不可操之过急。”
花拉
“大王,安息之众残暴亚美尼亚民众多有死伤,其地不堪兵扰,多往北走。安息众骑无所得,似有不稳之相。”
“责令安息之地不可再入劫掠之营,原有之兵待其自散便可。多募民修桥铺路,羊毛之事亦不可懈怠。”
“是!”
“秦王之处,现在若何?”
“秦王方下小亚细亚,我料此时当于彼地休养生息,观北洲战局再做计较。”
“身毒南地坎坷不利大军远征,孤意只率一军前往,余部可留此地,观北洲动向,若秦王不取北洲孤便领军前往。”
“是!”
“报大王,中原急信,陛下令大王回返中原。”
“可知父皇为何相招?”
“在下未知。”
“暂缓南进之事,待孤于中原回返再作计较。”
“是!”
雒阳
“太子,陛下相招,请太子往幽州一行。”
“可是父皇有所求?”
“在下实不知,请太子恕罪。”
“无妨,待孤与众相议定政务,即刻成行。”
“是!”
涿郡
“大哥,你招众侄儿至此所为何?”
刘备卸下重担开始颐养天年,关羽和张飞也一同来涿郡居住,三人畅谈昔年好不快活,一些退休的老人也时不时到涿郡做客,还有如简雍这边直接搬到了刘备隔壁。
本来刘备是想直接退位的,又怕国内出现什么天灾变故,有编辑在手还能有一张底牌,所以他还保有皇帝的职位头衔,其实所有政务已经让刘封全面接手了。同时刘备还规定后代老皇帝需要给予太子一定时间的锻炼期,就宛如刘备现在这般。不过到达涿郡的三人刘备就不要求两兄弟以皇帝相称,两人口呼大哥更显得亲切。
“父皇!”
刘备下诏有先后,四个皇子差不多时间到达,前面几天刘备也不说事,只是让几兄弟联络联络感情,其实此前刘备已经和他两个女儿交代过了。
“为父自感体弱,料不日将往见先祖,故招汝等回。”
刘封说道:“父皇春秋鼎盛,何以言此。”
“生老病死不可逆,我儿远在四方,若为父急去恐不便回,而今归来相距,他日有事当不回。”
“父皇!”
刘备制止了几个儿子的话语说道:“为父尚有一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汝等切记。”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几人说话语境有些沉重,几个儿子不自觉有了泪花,刘备喝道:“为父尚在,何事哭泣!”
“是!”
之后几天,关羽和张飞也叫了自家孩子到这里,距离相近老人也带着儿子到来,众人联络感情,刘备几个儿子也明白了刘备意思,他们各自找到了一些愿意帮助自己的人。
几年后,刘备已到弥留之际,因为早有准备几个儿子中只有刘封来到床边,刘备不想立什么托孤重臣,所以其他人都在门外等候。艰难对刘封说了几句话后,刘备眼前开始飞速闪过自己的一生。
而就在这个时候,刘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了“编辑”的声音。
“侦测到宿主即将死亡,系统自动扫描宿主直系亲属,扫描成功,转移中……”
“革……安……”刘备言讫而亡。
(全文完)
完本感言
首先感谢众位读者数月来的陪伴,你们的建议和投票都是对作者极大的支持。
本来作者准备继续写完北洲攻略,但又认为写到这里已经没多少新意了,与其和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不如就此完结。如今的剧情也基本完成了作者最初的设想,混乱不堪的北洲也不再是大汉的威胁,大汉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再次拜谢诸君的追读。
只因工作关系,后面一个多月的推荐票和月票加更没能补偿,在此作者献上诚挚的歉意。
若是有缘,我们下一本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