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风雨歇马镇TXT下载风雨歇马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风雨歇马镇全文阅读

作者:齐云久枝     风雨歇马镇txt下载     风雨歇马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零五章 三个人早早醒来

    酉时,谭为琛、谭为仁和蒲管家领着程班主、程向南父女俩和梅其宝来了。

    为招待程班主、程向南父女俩和梅其宝,谭国凯派贺管家到鸡鸣酒家叫了四桌菜,在程向南出嫁之前,谭国凯、昌平公主想和女儿在一起好好吃一顿饭。

    在谭家遭遇大难的时候,程班主、程向南父女俩和程家班不离不弃,和谭家人生死相依、同舟共济,他们甚至打算好好唱戏以维持谭家人的生活,这份天高地厚的恩德,谭国凯和昌平公主不能不铭记在心。

    当然,谭国凯也想利用值此机会好好感谢一下欧阳若愚和代王朱桂。这次,谭国凯能化险为夷,谭家能转危为安,全仗欧阳若愚以身犯险、以命相搏。

    至于代王朱桂,他对昌平公主的姐弟深情,让谭国凯非常感动,朱桂脱离苦海以后,并没有赶回大同和望眼欲穿的家人团聚,而是亲自护送谭国凯和昌平公主回歇马镇。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也曾力劝朱桂回家与妻儿老小团聚,至于送谭家人回歇马镇有的是人,让朱桂南北往返,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确实有点于心不忍从北京到青州,再从青州到大同,一来一去,至少要一个月左右。

    可朱桂坚持要把谭国凯和昌平公主送回歇马镇,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拗不过他,只得依从。朱桂还表示,回大同的事情不急,会试、殿试结束以后,再回大同不迟。这样一来,代王朱桂回大同和家人团聚还要等一些时日。

    席间,谭国凯和程班主商量好了第二天迎亲和送亲的时间。程班主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他要为所有参加婚礼的宾客准备一场京剧和一场越剧。

    唱京剧的仍然是梅家班,时间放在明天下午。

    唱越剧的是王家班,时间放在明天晚上;两个戏班都是友情出演,他们说,以后,他们要是有事的话,一定请程家班捧场。程家班还包下了整个状元楼,所有的酒宴都放在状元楼。

    无论是唱戏,还是酒宴,都是洪仲夏和聂先生两个人负责张罗的。

    这次来喝喜酒的掌柜有六十多个洪掌柜和聂先生在四十三个掌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九家这十九家店铺是夫子庙周边的店铺不但六十几个掌柜来喝喜酒,他们还要携带自己的妻儿来喝喜酒。

    由此可见,程家班在夫子庙和夫子庙周边的影响越来越大。单喜宴就有三十几桌,这么大的规模,只有把状元楼全部包下来才能容得下。

    程班主做梦都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喝女儿的喜酒。

    自从程家班回到秦淮戏院以后,夫子庙人奔走相告,这些日子,夫子庙人茶余饭后说的都是程家帮的事情。

    洪掌柜还派一些人帮程家班清理戏院,收拾桌椅。包括收拾戏院后面的屋子。

    程家班的人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

    整个晚上,程向南都和母亲呆在一起,母女俩有说不完的话。

    现在,昌平公主已经把程向南当成了亲生女儿,十九年前,她儿女双全,十九年后,儿子和女儿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这一切都好像是老天爷安排好了似的。

    呆在昌平公主房间的还有冉秋云、林蕴姗、尧箐小姐、婉婉小姐、婉如小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剥花生、嗑瓜子。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温馨的、其乐融融的时光,以前从来不曾有过。

    大家的情绪都很亢奋,一点倦意都没有。

    亥时过半之后,贺管家、邓嫂和两个丫鬟走进房间。

    谭宅还给谭家的第二天,贺管家就派人把邓嫂请回来了。

    邓嫂和两个丫鬟的手上各拎着一个食盒。按照谭国凯的吩咐,贺管家让邓嫂做了几样可口的夜宵。夜宵分别是臊子面、面皮和小面:臊子面和面皮是山西风味的面食,小面是四川重庆的面食。

    邓嫂做的臊子面、面皮和小面非常好吃,大家围着圆桌子,每一样都吃了半小碗。

    昌平公主最喜欢吃面食,她吃了半碗臊子面和小半碗小面再想吃面皮的时候,肚子已经有点撑了。

    上次,程向南出嫁前,昌平公主对邓嫂做的臊子面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她开始吃的第一碗面就是臊子面,小面稍微有点辣,昌平公主一向不吃辣,今天,她试着尝了一口,发现味道很不错,于是吃了半碗小面小面微辣。

    从来不吃辣的昌平公主竟然吃了半碗微辣的小面,辣是可以开胃的,可见邓嫂还是动了一点脑筋的。

    自从回到歇马镇以后,昌平公主的胃口越来越好,身体恢复的也很快,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谭国凯唯一的愿望是昌平公主的身体能渐渐好起来。在昌平公主的影响下,老爷、冉秋云和林蕴姗也开始喜欢面食。

    因为这件事情,谭国凯对儿子为琛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过去,谭国凯一直为昌平公主的身体焦虑不安,他除了在生活中关心昌平公主和经常请梁大夫给昌平公主给昌平公主把脉用药以外,从来没有在昌平公主的饮食上动过脑筋。

    可儿子为琛回到他们身边才区区几个月的时间,他马上就想到找一个会做面食的厨师。如果不是谭国凯突遭不测,谭为琛一定会把邓嫂接到歇马镇伺候父母特别是母亲大人的饮食。

    吃完夜宵之后,昌平公主和程班主、冉秋云和林蕴姗则将程向南领到她的房间谭老爷已经发话了,这间房子是专为女儿留的,以后,只要程向南回侯爷府,就住在这间房子里。

    亥时,谭为琛和高鹏送程班主和梅其宝回夫子庙。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程向南将程班主和梅其宝送到院门外,看着程班主、谭为琛和梅其宝上了马车,看着马车朝西街驶去。

    看到程家班能在应天府扎稳脚跟,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悬着的心完全落了地。程家班能在夫子庙把戏唱下去,程向南也有了自己的归宿,儿子为琛的心也就定了。

    这么说吧!在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的心里,程家班和儿子为琛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的。儿子为琛在程家班生活了十二年,程班主父女两待为琛如亲人,程家班,程班主和程向南永远都是儿子为琛的牵挂。

    所以,当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看到琛儿和程班主父子情深的时候,心里面非常的宽慰。

    晚上,和上一次一样,昌平公主睡在义女程向南的房间里面,不同的是尧箐小姐也和昌平公主、程向南睡在一个被窝筒里。

    三个人躺在床上,说了很长时间的话,昌平公主看着程向南和尧箐小姐相继闭上眼睛,自己也慢慢进入了梦乡。

    寅时过半,昌平公主就醒了。但她怕惊醒躺在她怀中的程向南,所以没敢动弹,只是圆睁着双眼望着微微有些亮光的窗户。看着晨曦慢慢在窗户上现身。

    很快,昌平公主听到了鸟鸣声小鸟已经准备离巢了,后窗外就是后花园。她有十九年没有听到这种鸟鸣声了。

    一阵叽叽喳喳的鸣叫声惊醒了程向南,她睁开眼睛,看了看后窗,又望望昌平公主:“母亲,您早醒了?”

    “娘刚醒,向南,天还没有大亮,你再睡一会今天可是你最累的一天。”

    尧箐小姐翻了一个身也醒了。

    昌平公主理了理尧箐小姐的长发:“尧箐,你是一个有身孕的人,以后翻身不能这么大动静。”

    “娘,小家伙恐怕还没有成形呢?等小家伙在我肚子里面闹腾的时候,尧箐一定会小心谨慎的。”尧箐道。

    “不行,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小心才是。”

    “太太,您有何吩咐啊?”梅子站在门外低声道她听到了屋子里面说话的声音。

    “梅子,你已经起床了吗?”

    “太太,梅子听到您和向南小姐说话的声音,就起床了。”

    “母亲,孩儿想起床了,您让梅子进来吧!”向南小声道。

    “梅子,你进来吧!”

    梅子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地拨开珠帘,她的身后还跟着紫兰。

    紫兰从衣袖里面摸出一盒火柴,推开火柴盒,抽出一根火柴,划着了,将灯架上的红烛点亮了六个灯架上的红烛全点着了。天还没有亮东方的天空只有一点点鱼肚白。

    梅子和紫兰也走进珠帘,她们一边穿衣服,一边往里走。

    昌平公主和程向南已经坐起身,她们正在穿衣服。

    “紫兰,你怎么也来起床了。”昌平公主道。

    “是不是向南吵醒了你们?”程向南道。

    “我们早就醒了,怕吵醒太太,一直躺在床上没敢动弹。”紫兰道。

    屋子里面的人正说着话,楼梯口传来了脚步声。不一会,两个人走进房间。

    “大姐,您已经起床了。”冉秋云道。

    进来的人是冉秋云和林蕴姗。

    自从林蕴姗回归谭家大院以后,她大部分时间都和昌平公主、冉秋云呆在一起。除了守在昌平公主的身边,林蕴姗唯一去的地方就是隐龙寺。

第三百零六章 十三弟带来惊喜

    林蕴姗只要到隐龙寺去,就会在谭家的禅房里面待一个时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迷途知返的人,一种是一条黑道走到底、至死不知道悔改的人,林蕴姗应该属于第一种人,当然,林蕴姗迷途知返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于是,在昌平公主的指挥下,梅子、紫兰、冉秋云和林蕴姗开始给程向南梳妆打扮,尧箐小姐也想上手,但被昌平公主拦住了昌平公主只让她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

    梅子刚给程向南洗好脸,门响了。

    紫兰走到门口,打开门:“紫兰给代王请安,代王,您您怎么来了。”

    “紫兰,我看到向南小姐的房间的灯亮了,听到说话的声音,料想你们已经开始给新娘子梳妆打扮了,你把这个匣子拿进去。”代王低声道。

    “代王,这匣子里面是什么呀?”

    “不要问这么多,你们打开便知。我下楼去了侯爷还等我到花园里面去走走呢!”代王将一个漂亮精致的木匣子递到紫兰的手上,然后下楼去了。

    紫兰关上房门,抱着木匣子走进卧室,拨开珠帘。

    “紫兰,是谁叫门啊?”昌平公主道。

    “是代王。代王把这个交给了我。”

    “木匣子里面是什么东西?”

    “代王没有说,他说我们打开便知。”

    “你怎么不让代王进屋啊?”

    “代王说老爷在楼下等他到花园走走呢?”

    “十三弟竟然也会故弄玄虚快快打开。”

    木匣子是用红绸缎系起来的。

    紫兰将木匣子放在圆桌上,解开红绸缎,打开木匣盖子。

    所有人都惊呆了:木匣子里面是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紫兰脱口而出。

    程向南和尧箐小姐走到圆桌跟前。

    “太太,下面还有东西。”紫兰道。

    在凤冠霞帔的下面还有一个小木匣子。

    “快打开来看看。”

    梅子打开木匣子,里面是金饼。梅子数了一下,一共是一千两。

    “太好了,我女儿有福了。有皇上赏赐的凤冠霞帔,我女儿就不委屈了。十三弟果然是一个有心人。他想给我们一个惊喜,所以,一直秘而不宣他也真能沉得住气。”昌平公主的眼睛里面闪着泪花。

    “大姐,这一定是代王向皇上讨来的。”冉秋云道。

    “是啊!上次,向南的婚事中途夭折,今天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母亲,这这合适吗?女儿不过是一个唱戏的,如何配得上这凤冠霞帔?”

    “你是麒麟侯和昌平的女儿,如何不配?二娘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是皇上赏赐的凤冠霞帔,皇上赏赐的东西,女儿怎么能不接受呢?紫兰,你快去把代王请过来,就说我有话问他。”

    “紫兰遵命。”紫兰转身走出珠帘和卧室,打开房门。

    不一会,走廊上响起脚步声。

    昌平公主和冉秋云走出房门,远远地看见紫兰领着代王朝这边走来谭国凯也来了。

    昌平公主迎了上去,冉秋云跟在后面。

    “十三弟,你真沉得住气,从北京到歇马镇,这一路上,你只字未提凤冠霞帔的事情。”

    “十三弟想给皇姐和外甥女一个惊喜。姐夫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我本想早一点告诉姐姐,可姐夫说,等外甥女出嫁的时候再说不迟,说早了就没有意思了。”

    谭国凯的脸上挂着微笑。

    “十三弟真是一个有心人。亏你能想这么远。”

    “姐姐,不是我朱桂有心,是皇上和太子殿下有心,皇上想补偿皇姐和姐夫。十九年前,先是琛儿出事了,后来,盈盈又没了,皇上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

    “这里面还有太子殿下的事情?十三弟,你的意思是,你没有跟皇上提凤冠霞帔的事情,是皇上皇上和太子殿下想到的?”

    “正是,十三弟虽然没有正形,但不至于这么冒失和莽撞十三弟确实想过这件事情,但思量再三,没敢在皇上面前提这件事情。”

    “皇上释放十三弟的时候,问十三弟有什么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十三弟都没有敢提这件事情。皇姐是知道的,皇上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想留你们多住几日,可皇姐说,外甥女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回到家以后,你就要给外甥女补办一个像模像样的婚礼。”

    “我是说过这件事情,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真是有心人啊!”

    “是啊!皇上从太子殿下的口中听说了这件事情,所以在十三弟启程的前一天,皇上把十三弟招进宫,让太子殿下亲手将凤冠霞帔交给十三弟。皇上还说:皇姐嫁女儿,他也要送一样东西才是。所以,皇姐只管接纳就是。皇姐菩萨心肠,这也是上苍给皇姐的福报。”

    昌平公主和冉秋云目送代王和谭国凯走下楼去,然后回到房中。

    大家要给程向南梳妆打扮,可执拗的程向南坚持要先为母亲梳妆打扮。昌平公主明白女儿的意思,出阁之后,她就很难再有机会为母亲梳妆打扮了。

    昌平公主只能依从。

    于是,大家在程向南的指画下,先给昌平公主梳妆打扮。梳头发,盘头发,戴发卡,佩戴头饰;洗脸,修眉,描眉,施粉,抹胭脂,上口红。

    梳头发,盘头发,戴发卡,佩戴头饰,这是昌平公主每天早晨必做的事情,至于修眉,描眉,施粉,抹胭脂,上口红,从十九年前回到歇马镇以后,昌平公主就免了,没有那个心情了。

    如今,儿子为琛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昌平公主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用冉秋云的话说,大姐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冉秋云所言非虚,现在的昌平公主确实年轻精神了许多。用昌平公主自己的话说,现在,她简直是一个老妖精。

    事实是,昌平公主也感觉到自己的容颜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忙完昌平公主以后,大家开始为程向南梳洗打扮。今天,程向南是主角。

    程向南坐在铜镜前面,以梅子、紫兰为主,以冉秋云和林蕴姗为辅,再加上坐在一旁的昌平公主和尧箐小姐的指指点点。

    半个时辰以后,一个无以伦比、绝美的新娘子诞生了。看着铜镜里面的新娘子,程向南也不敢相信铜镜里面的人就是她自己。她知道自己很美,但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美。

    早饭是在程向南的房间里面吃的,昌平公主、冉秋云、林蕴姗,包括几个丫鬟,都是在程向南的房间里面吃的早饭,吃完早饭,再给程向南补一次妆,就可以蒙红盖头了。

    蒙红盖头以后,程向南就不能再摇头晃脑,自由活动了。新娘子自然要有新娘子的样子。

    离迎亲队伍到侯爷府还有一段时间,程向南不想早早就蒙头盖布。

    程向南确实和尧箐小姐、婉婉小姐不一样,在蒙红盖头之前,她在房间里面不停走动,她还走到前窗前看看楼下的庭院。

    庭院中间的甬道上铺着一条红地毯,甬道两边的水缸里面游动着红黄两色金鱼,所有的门,包括甬道两边路灯上挂着大红灯笼,所有窗户上都贴着红双喜和红窗花。

    程向南又走到后窗跟前看看后花园。天已经大亮,花园里面的亭台轩榭、甬道假山、石桥石船、河道和小湖尽收眼底。父亲和母亲决定在应天府住一段时间,谭为琛不是要参加今年春天的会试吗,尧箐小姐也会在应天府住一段时间,所以,程向南会经常到麒麟侯府来陪父亲和母亲大人的。

    昌平公主让梅子到院门外去看着,只要迎亲的队伍一到,立马跑回来通报,其实,根本用不着派梅子到院门外去等候,只要听喇叭唢呐声就行了,迎亲队伍还没有到谭宅院门前,喇叭唢呐声就提前到了。

    但梅子还是到院门外去等着了。

    院门外还有几个家丁在等候,这几个人是贺管家安排的贺管家早想到了。

    辰时刚尽之时,屋子里面的人听到了喇叭唢呐声还有锣鼓的声音,锣鼓是黄梅小调最主要的乐器,程向南能听出来,程家班的乐师们也走在迎亲队伍里面,冉秋云和林蕴姗将程向南拉到床沿上坐下,尧箐小姐和紫兰将绣着牡丹花、编织着黄色流苏的红盖头蒙在程向南的头上。

    不一会,梅子冲进珠帘:“太太,迎亲队伍已经来了,老爷他们已经到门口去了。”

    梅子的身后跟着两个迎亲的喜娘,这两个喜娘,一个是程向南的师姐曼子,一个是程向南的师妹舜卿。

    程向南站起身,一头扑到昌平公主的怀中。

    昌平公主抚摸着程向南的后背:“今天,是女儿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是,千万不要让眼泪把脸弄花了脸弄花了就不好看了,在琛儿参加会试之前,我们会一直住在这里, 老日方长。你什么时候想娘了,你就回来,娘也会经常去看你的。”昌平公主一边说,一边示意梅子和紫兰将红盖头重新盖在程南向的头上。

第三百零七章 程向南行跪拜礼

    梅子和紫兰搀扶着程向南,跟在曼子和舜卿后面走出房间,沿着走廊上的红地毯一直走到楼下,昌平公主和冉秋云走在程向南的后面,林蕴姗则走在最后面。

    楼下聚集了很多人,等新娘子走到楼下的时候,大家跟在后面朝院门走去。

    迎亲的乐队里,除了程家班的人,还有梅家班和王家班的人梅家班和王家班的人除了奉献一场戏以外,他们直接参与到迎亲的队伍里面来了。好家伙,二十几人的乐队,把喜庆的气氛营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迎亲队伍的两边和后面,跟着黑压压一大片人。

    走路的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赶马车将马车停在路边,挑担子的放下担子,很多小孩子在迎亲队伍两边跑来跑去。

    红地毯一直铺到院门外的台阶下。台阶下停着一辆超大的、披红挂彩的马车就是贺管家找人整修的那辆马车。

    这辆马车跟随谭家人从应天府到歇马镇,又从歇马镇到普觉寺,现在,这辆大马车又回到了应天府。

    这次,迎亲的队伍没有带花轿来。按照谭国凯和昌平公主的吩咐,今天,新娘子要坐马车出嫁。虽然车厢上雕刻的龙被换成了其它图案,但仍然不失奢华和贵气。

    今天是麒麟侯和昌平公主嫁义女的日子,这辆马车正好派上用场麒麟侯和昌平公主嫁女儿,用这样的马车,已经算是很低调了。

    程家班来了不少人,加上梅家班和王家班的人,一共有五六十人。

    梅其宝骑在高头大马上,头戴礼帽礼帽上插着两个对称的红色羽毛,身穿红袍和紫色皮袄,一根编成花的红绸缎从左肩上系到右腰上。梅其宝双手扶在马鞍前面的抓手上,一个小哥走在马的右边,手里牵着马的缰绳。

    两个喜娘在院门前停下。

    梅其宝跳下枣红马,立在马前,做行礼的准备。

    贺管家走上台阶,躬身将谭老爷、昌平公主、代王、欧阳大人引到台阶下。冉秋云和林蕴姗、盛老爷夫妻俩,李俊生夫妻则站在老爷太太的身后。马、霍、荣三家人站在代王和欧阳大人的后面。

    梅其宝在两个喜娘的引导下,走到红地毯上,双膝跪下,给谭老爷、昌平公、代王和欧阳大人主行了三个跪拜礼。

    两个喜娘退到两边,梅子和紫兰搀扶着新娘子的胳膊,走出院门。。

    在贺管家的引导下,几个车夫将几辆马车赶出西院门。

    六个家丁,每人的手上都拿着一根很长的竹竿,竹竿的头部系着三挂一丈长的鞭炮。

    梅子和紫兰搀扶着新娘子走到第一辆马车跟前。

    高鹏将脚蹬放在地上,两个喜娘掀起珠帘,梅子和紫兰将新娘子扶上脚蹬,扶到马车上,马车的后面和左右两边是镂空窗户,窗户是开着的,前后左右都挂着珠帘。看热闹的人无论站在那个位置,都能看到身穿霞帔、头蒙盖头的新娘子。

    新娘子走上马车的时候,十八挂鞭炮要同时炸响。

    梅子和紫兰坐在向南左右两边,用手扶着新娘子的腰。

    一个牵马人将枣红马牵到马车的前面此时梅其宝已经坐到马上。

    伴随着喇叭唢呐和锣鼓之声,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开始缓缓前行;围观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来。

    喇叭唢呐、锣鼓居前,梅其宝骑在马上跟在后面,后面是喜车,喜车后面是迎亲的队伍,最后面是送亲的队伍。谭老、昌平公主、代王和欧阳大人坐在二辆马车上,谭为琛和尧箐小姐坐在第三辆马车上,盛老爷、盛夫人和两个小女儿坐在第四辆马车上,李俊生夫妻俩坐在第五辆上,冉秋云、两个女儿坐在一辆马车上,谭为仁、婉婉小姐和阿玉坐在一辆马车,林蕴姗一家坐一辆马车,马家、霍家、荣家各坐一辆马车。

    在这一天,程家班的迎亲队伍和谭府的送亲队伍成了应天府一景,队伍所到之处,眼睛里面看到的是黑压压的人群。

    半个时辰以后,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右拐进入夫子庙,道路两边的店铺前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当队伍走到大牌坊下的时候,从前面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些鞭炮是沿街店铺放的。

    当队伍走过大牌坊的时候,便能看见秦淮戏院了。

    伴随着鞭炮声,还有喧天的锣鼓声。

    当队伍快走到秦淮戏院的时候,两个舞龙队和两个舞狮队迎了上来上一次只有两个舞狮队。这两个舞龙队是洪仲夏等众掌柜刻意安排的。程向南和梅其宝的婚礼能续上,大家都非常高兴。所以,大家都愿意为这场特殊的婚礼增添光彩。

    两个舞狮队一边舞,一边走在队伍的前面;两个舞龙队则将队伍围在中央,也一边舞,一边随队伍前行。

    这时候,秦淮戏院大门前的广场上人声鼎沸,沿街店铺二楼的窗户和走廊上站满了人。人群像潮水一样从西边和东边往秦淮戏院的广场涌来。

    两个舞狮队一边舞,一边将迎亲队伍迎到秦淮人家的大门前的台阶下。

    吹喇叭唢呐和敲锣鼓的人退到一边,牵马人勒住缰绳,扶住马头,梅其宝翻身下马。两个喜娘将中间打着蝴蝶结的红绸缎的一头递到梅其宝的手上。

    两个喜娘掀起珠帘,搀出新娘子,另一个喜娘将红绸缎的另一头递到新娘子的手上。

    此时,九个年轻的后生,站在戏院门前的台阶上,每个人的手上拿着三串长长的鞭炮,鞭炮的另一头并排躺在地上,六个小伙子走到台阶下面,划着手里的火柴,将鞭炮点着了,十八挂鞭炮同时炸响,顿时,烟雾弥漫,鞭炮声震耳欲聋。

    新娘子的前面有一个火盆。

    在两个喜娘的搀扶下,新娘子拎着长长的多瓣裙,迅速跨过火盆。

    梅其宝牵引着红绸缎,在众人的注目下缓缓走进戏院的大门。

    在走上台阶之前,程向南跪在地上,给洪中夏等六十二个掌柜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此时,程班主正领着洪掌柜、聂先生、邓掌柜和纪子枫等人站在台阶的上面,这是程班主的意思,在谭家和程家班遇难的时候,洪掌柜等人给过谭家和程家班很大的帮助,这份天高地厚的恩德,程家班是不会忘记的。

    程向南跪在地上给大家行礼的时候,所有人都手足无错,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新娘子身着皇上赏赐的凤冠霞帔给大家行跪拜之礼这个礼确实太大了。

    洪掌柜和聂先生走到程向南的跟前:“程班主,这这万万使不得,我们是什么身份?怎么能接受少班主这么大的礼呢?别说少班主身上穿戴了凤冠霞帔,就是不穿戴凤冠霞帔,我们也不能接受这么大的礼。”

    自从程向东离开程家班以后,程向南成了程家班的少班主。

    昌平公主和谭国凯在代王和谭为琛的搀扶下走到洪掌柜、聂先生、邓掌柜和纪掌柜的跟前:“洪掌柜,聂先生,邓掌柜、纪掌柜和诸位掌柜,昌平这厢有礼了。我女儿的跪拜大礼,你们是一定要接受的。”昌平公主右手抓住洪掌柜的手,左手抓住聂先生的手。

    “洪掌柜和聂先生同时松开昌平公主的手,退后一步,双膝着地:“小人给昌平公主请安,给麒麟侯请安,给王爷请安。”

    其他掌柜也同时跪下,给昌平公主、谭国凯和代王行跪拜大礼。

    代王和谭为琛扶起聂先生。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扶起洪掌柜:“洪掌柜,你们太多礼了。”

    一对新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戏院大门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出现了一阵骚动,不一会,人群让开一条路,紧接,出现一顶八抬大轿。

    轿子在第一辆马车旁边停下。

    从轿子里面走出来的人原来是新任江苏巡抚左君恩。

    左君恩身着便服走到昌平公主、谭国凯、代王和欧阳大人的跟前:“微臣左君恩给代王请安,给欧阳大人请安,给昌平公主请安,给麒麟侯请安。”

    谭国栋和魏明远将左君恩领进戏院的时候,又有三顶轿子停在台阶下。从轿子上走下来的人分别是安徽巡抚王贤重、青州知府严守义和君县县令叶平贵。

    程班主迎上前去,双膝着地:“程家班班主程五洲给巡抚大人、知府大人,知县大人请安。”

    王巡抚上前两步,扶起程班主:“贺喜程班主,恭喜程班主。”

    王贤重、严守义和叶平贵在距离代王、欧阳大人、谭国凯和昌平公主五六步远的地方,双膝着地,给三个人行了跪拜大礼。

    在戏院前广场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在人群中,不乏上一次来看热闹的人。

    上一次,程向南和梅其宝的婚礼就是在花轿落地的时候被钦差硬生生掐断的,人们从这里把先前的婚礼续上了。

    续上的婚礼和先前的婚礼相比,不但不逊色,反而更加热闹和风光,上一次,看热闹的人仅限于夫子庙地区,这次,看热闹的人除了夫子庙地区的人,还有夫子庙和附近的人。新娘子,大家都见过,但穿戴着凤冠霞帔的新娘子,大家没有见过。

第三百零八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整条大街被人群堵的水泄不通。

    程班主将众人引进前堂。

    一对新人拜天地的仪式即将在前堂举行。

    前堂的中间是门厅,前后是十扇带窗门,偌大的屏风前放着五把太师椅,太师椅的前面放着两个蒲垫子。中厅两边是敞开式厢房,东厢房是客厅,客厅里面摆放着长条几,长条几的前面摆放着八仙桌,八仙桌的前面摆放着两排八张太师椅;西厢房是饭厅,一张八仙桌和一张大圆桌,大圆桌的周围摆放着八个镂空鼓形圆凳,八仙桌四面摆放着八张椅子。

    穿过门厅就是后院,最后一排是后堂,东西两边是十几间厢房,程班主住在后堂,程向南和梅其宝的婚房在东边第一间厢房里面。大师兄魏明远住在西边第一间厢房里面。

    今天的主婚人是代王朱桂。

    门厅前后和东西两边站满了人,院子里面也站满的人。

    新郎和新娘站在蒲垫前,梅子和紫兰搀扶着新娘,曼子和舜卿站在新郎左右两边。

    随着魏明远一声“时辰到”,代王朱桂走到两个铺垫的中间,大声道:“新人就位,高堂就坐。”

    其实,新人已经就位。

    尧箐小姐和紫兰搀扶着谭国凯坐在中间右边的椅子上;婉婉和梅子搀扶着昌平公主坐在中间左边的椅子上;荣婉如和阿玉搀扶着程班主坐在昌平公主左边的椅子上。洪掌柜被魏明远扶到谭国凯右边的椅子上坐下,中间一个位子是为代王朱桂准备的。

    朱桂朝魏明远点了一下头,魏明远大声道:“奏乐!”

    顿时,喇叭唢呐齐鸣。

    朱桂扯开了嗓子,大声道:“一拜”

    “等一下等一下!”一个人突然冲进了前堂,大声道,“等一下。”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蒲管家。

    “代王,暂缓一下。”谭国凯站起身,走到代王跟前。

    魏明远朝乐队举了一下手,奏乐声戛然而止。

    “蒲管家,什么事?快说。”昌平公主走到蒲管家的跟前。

    “老爷,太太,你们看”

    人群让开一条路。

    大家看到了梁大夫、徐掌柜等一大群人。

    “老爷、夫人,谭家所有店铺、作坊的掌柜和主事都要来沾谭家的喜气。”梁大夫道。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感到万分的惊喜。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并没有派人给诸位送喜帖,主要是考虑到路途遥远,有些人,特别是几个老御医身子不方便,所以不想让大家奔波劳顿。

    现在,他们竟然都来了,这使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感到很意外。

    谭国凯、昌平公主和大家一一握手致谢。

    前来道喜的有徐掌柜等三十个几个掌柜,还有皇甫先生等六位御医,让谭家人没有想到的是,鲁掌柜和回春堂的黎少堂黎掌柜也来了。

    翟中廷之流已经彻底垮台,鲁掌柜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继续做药材生意了,“一笑堂”也回到了鲁掌柜的手中,“一笑堂”和“回春堂”已经合二为一,继续挂“一笑堂”的牌子。现在,“一笑堂”还是怀仁堂的药材供应商人。

    谭国凯非常激动,他紧紧地握住皇甫先生和鲁掌柜的手,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侯爷体恤照顾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我们不能不来凑凑热闹,昨天晚上,我们就到应天府了。”皇甫先生道。

    “惭愧,国凯怠慢各位了,国凯本不想惊动各位,没想到感谢太感谢了,国凯何德何能,竟得各位如此厚爱。”谭国凯的眼眶有些潮湿。

    “侯爷蒙难,我等干着急,没办法,今天,我们到应天府来,除了沾点喜气,主要是想见见侯爷和公主殿下大家都想见见侯爷和公主殿下。”

    “华悟本见过侯爷。”华悟本紧紧握住谭国凯的手,使劲摇晃着,“侯爷,今日得见侯爷,悟本欣喜万分。”

    “悟本兄弟,今日能见到故人,谭国凯真是太高兴了。”

    谭国凯紧紧地握住鲁掌柜的手:“鲁掌柜,国凯没想到能在应天府见到您,国凯太高兴了。”

    “谭老爷,鲁焕能是有罪之人,今天是厚着脸皮来见谭老爷和为仁少爷的。谭老爷宅心仁厚,仇将恩报。焕能感佩之至,三生铭记在心。”

    “国凯没有看错鲁掌柜,瑕不掩瑜,鲁掌柜还是我谭国凯的好兄弟。鲁掌柜在危难之中仍然帮衬谭家,国凯铭感五内。”

    “听说,谭老爷的儿子失而复得,焕能真为谭老爷和公主殿下高兴,唯一遗憾就是没能参加公子的婚礼,今天,鲁某如果再不来,必将悔恨终身。”

    “都怪国凯疏忽,竟然没有派人去请鲁掌柜,还望鲁掌柜海涵。”

    “侯爷,快给新人行礼吧!”鲁掌柜道。

    “是啊!侯爷,快让新人行礼吧!”皇甫先生环视大堂,知道吉时已到,今天的主角可是一对新人啊!

    在蒲管家和谭为仁德安排下,鲁掌故和皇甫先生等人一一就坐。

    待大家坐定之后,代王清了清嗓子,再次大声道:“大礼开始,一拜天地。”

    谭国凯将代王拉到中间一把椅子上坐下。

    在四个喜娘的搀扶、引导下,一对新人对着门外的天空那个磕了一个头。

    “二拜高堂。”

    一对新人对着坐在椅子上的五个人磕了一个头。

    “夫妻对拜。”

    一对新人面对面互相磕了一个头。

    “礼成,送入洞房。”

    伴随着喇叭唢呐的欢快声,四个喜娘和众多女孩子簇拥着新娘,沿着红地毯,走进婚房。

    当天晚上,喜宴到亥时结束,戏到子时才结束。

    程班主包了秦淮人家所有空余的客房,散戏之后,程班主领着程家班的人将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一送到秦淮人家,当天晚上,谭家人也被安排在秦淮人家。

    第二天下午,代王、欧阳大人和谭为琛告别麒麟侯和昌平公主启程回京。随代王和欧阳大人同行的有窦安、曹锟、黑鹰、李可飘、赵庭臻,段殷虹、汤耀祖。

    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派高鹏、窦怀恩和秦顺文一路照顾谭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7885/ 第一时间欣赏风雨歇马镇最新章节! 作者:齐云久枝所写的《风雨歇马镇》为转载作品,风雨歇马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风雨歇马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风雨歇马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风雨歇马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风雨歇马镇介绍:
风雨歇马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风雨歇马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风雨歇马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