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期待李寒再一次出手
顾远说完之后,所有的参赛选手们全都暗自点头。
在文君故居举办诗词比赛,有这样一道题是应该的,的确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向卓文君表示致敬。
主办方想得非常周到。
而这种命题型作诗题,也是最常见的题目之一,难度不大,任谁都能够完成诗作,关键就看诗作的质量高不高?
不过,对于这道题来说,难度却是不小。
古代女子在得知了自己的丈夫或是恋人,有了异心之后的所想所做,这种情感方面的命题,要比以一种事物命题的难度大得多。
况且,还是一个女子在感情方面的情感,而现场的选手们大多数都是男性,难度无疑就更大了。
这诗不好作啊!
当然,如果诗好作了,那就没有多少比赛的意义了。
比赛嘛,肯定是要有难度的。
这一次的作诗时间是半个小时,所有的选手们都在争分夺秒的构思着自己的诗句。
特邀嘉宾席上。
汤再生对于这一道题十分高兴,说道:“顾会长考虑得非常周到,有心了。”
余秋道:“这里是文君故居,出这样一道题目是应该的。只是,这题的难度很大啊!要作出诗不难,但要作出一定的质量,可就非常难了。”
汤再生道:“难度的确很大。女子具体会怎么想?会怎么做?答案是开放性的,有非常多种想法和做法。可以像卓文君一样,既然已经有了异心,那就从此断了吧。也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办法让丈夫或是恋人回心转意。另外还有非常多的想法和做法。关键就看谁的描写更为细腻和生动了。”
余秋道:“的确如此。谁的描写更为细腻和生动,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情感。那么,谁就能够得到更高的分数。”
汤再生笑道:“其实这题李寒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李寒先生的《白头吟》,或许会是一些选手仿写的对象。”
李寒也笑道:“《白头吟》的描写,其实不算有多细腻。真要仿写的话,可拿不了高分。”
汤再生道:“达到《白头吟》这种程度的诗作,细不细腻就已经不重要了。”
余秋笑道:“那就看选手们能够达到《白头吟》几成火候了?”
汤再生道:“让人颇为期待啊!”
评委席上。
顾远和另外两位评委也在低声交谈,对于选手们的诗作,同样很是有些期待。
而这个时候,网络上同样有非常多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在议论这一道题目。
网络上的他们是如何知道现场的题目的?
这自然是因为现场有人及时将现场的情况,共享到了网络上。
及时共享的人是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他的工作就是及时将现场的情况,共享到网络上。
这是顾远特意安排的。
顾远知道网络上有很多的诗人、诗词爱好者都在关注这一次比赛,那他自然要及时将现场的情况向他们共享了。
因为,这样做会让在网络上关注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有一定的比赛参与感,会进一步扩大此次比赛的影响力。
如果等到比赛全部结束之后,再在网络上发布比赛的情况,那效果肯定会打很多折扣。
而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看到有人在及时更新现场的情况,也十分欣喜。这样多少能够弥补一些,他他们无法去到现场的遗憾。
在之前比赛第一环节的时候,李寒出手,让他们很是有些兴奋。他们关注比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李寒,就是想要看到李寒在比赛上出手。
没想到才第一个比赛环节就看到李寒出手了,这也算是一个惊喜。
然后,又期待着李寒能够再一次出手。
只可惜李寒接下来都没有出手了,实在是非常的遗憾。
再然后,就到了现在,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议论着这一道题目。
因为卓文君和《白头吟》的原因,让他们对这一道题的兴趣非常大。
选手们能够作出怎样的诗?他们非常的期待。
然后,还有一种比这更大得多的期待,那就是这一道题同样可以说与李寒有着很大的关系。
那么这一次,李寒会不会选择再一次出手?
终于又再一次看到了李寒出手的可能,如果李寒真的出手的话,他的作品可就比选手们的作品,值得期待得太多太多了。
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都已经开始有些兴奋了。
……
比赛现场。
半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到了,选手们也都构思好了自己的诗句。
不管质量怎么样?都必须要写出来了。
等选手们的诗句都写出来了之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将选手们的诗作一一收起,放到三位评委面前。
三位评委点点头,有些期待的开始看选手们的诗作。
似乎还是能够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因为三位评委还是会是时不时的点一下头。
三位评委都看过了的作品,也同样被工作人员拿到了三位特邀嘉宾面前。
汤再生笑道:“选手们的作品到底怎么样?现在总算是能够知道了。”
李寒、余秋二人各自点头,然后三人开始翻阅选手的诗作。
全部看完之后,汤再生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总的来说,还算是可以的。没有什么惊喜,但也没有失望。算是中规中矩吧。看样子,对于选手们来说,这道题的难度还是稍微大了一些。”
余秋道:“能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做到这样的程度,也算是不错了。不能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
汤再生道:“也是,毕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算是你我,也未必能够作得有多好。”
接下来,和前面的几个环节一样,三位评委评选出排名前十的作品,三位特邀嘉宾对作品进行点评。
参选选手们对自己作品的质量也有判断,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作品中规中矩,或者说非常普通。
但没有办法,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毕竟不是李寒,一出手就能够惊艳全场。
对了,李寒?
想到李寒,选手们就是眼前一亮。这一道题与李寒也有很大的关系,不知道顾会长会不会再一次邀请李寒出手?
似乎很有可能啊!
因为顾会长很明显的,也非常希望李寒能够多多出手。
李寒出手,那自然不是他们能够相提并论的。
所有的选手们全都非常期待!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首经典诗:《有所思》
现场负责及时共享现场情况的那名工作人员,也及时将前十名的作品,共享到了网络上。
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看了之后,感觉还行,算不上失望。
半个小时的时间,能够写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不错了。很多人都认为至少比自己写的好。
不过,也仅仅只是这样而已。
看来,终究不是人人都是李寒的,终究不是一出手就能让人惊艳的。
不知道李寒这一次会不会再出手?前十名的作品中,至少有五首作品都有模仿《白头吟》的痕迹,只是模仿得明显火候不够而已。
而《白头吟》的作者李寒就在现场,如果能够再出手,再写一首这样的诗。那就真的太有意思了,也太让人期待了。
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也同现场的参赛选手一样,极为期待李寒能够再一次出手。
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写出让人感到足够惊艳的作品,或许就只有李寒亲自出手了。
……
比赛现场。
正如选手们猜测的那样,顾远这个时候的确在考虑,要怎样再一次邀请李寒出手?
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想好了之后,顾远说道:“李寒先生写出《白头吟》,弥补了上前千年的遗憾。刚刚又亲笔为文君故居题诗,可见李寒先生与这个地方是有着某种不解之缘的。不知道李寒先生是否有兴趣,再在这里写下一首诗呢?”
写下一首什么诗?顾远没有说,但任谁都知道是写下一首刚刚第五环节的诗。
所有的参赛选手们,听后全都变得有些兴奋,他们果然没有猜错,顾远果然也是在想方设法的,让李寒在这里留下更多的诗句。
这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
汤再生、余秋二人,也同样早有让李寒再留诗一首的想法,趁机也是各种游说。
再留下一首诗吗?
对于顾远、汤再生、余秋几人的游说,李寒并不意外。在顾远刚刚说出第五环节的题目之后,他就已经猜到,顾远肯定又会趁着这一题的时机,让他再留下一首诗。
现在事实果然如此。
这一次李寒依然不打算拒绝,因为在前世还真有一首诗,非常符合这一次的条件要求。
那是一首十分经典的诗,也是李寒非常喜欢的一首诗,趁着这个机会将那首诗写出来,似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李寒十分愿意,甚至是希望让前世的那些经典诗作来到这个世界。
于是,李寒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再一次献丑了。再写一首诗,求大家指正。”
顾远哈哈大笑,说道:“李寒先生太谦虚了。李寒先生,请!老实说,这真的是太让人期待了。”
汤再生、余秋二人也同样十分欣喜,又尤其是汤再生,如果李寒再在文君故居留下一首,关于古代女子在得知了自己的丈夫,又或者是恋人有了异心之后,所想所做的诗的话,那搞不好会和《白头吟》形成姊妹篇。
这无疑又会形成一段佳话,一段关于文君故居的佳话。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将会十分的珍贵。
想着想着,汤再生都有些激动了。对于李寒的落笔,极为的期待!
现场所有的参赛选手们,也同样非常的兴奋和激动,李寒真的要再一次出手了,太让人期待了。
他们自己的作品太过普通,自己都有些看不过眼,但没有办法,他们就只有这样的实力。想要看到关于这样一道题能够让人惊艳的诗,那就只能是李寒亲自出手了。
负责共享现场的情况的那名工作人员,也非常激动的在第一时间,将李寒将要再次出手的消息,共享到了网络上。
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同样在一瞬之间变得兴奋和激动。
李寒真的要再次出手了。已经有了《白头吟》在前,李寒这一次又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
比赛现场。
李寒再一次拿拿起笔,准备开写。
顾远和另外两位评委见状,赶紧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快步来到李寒的座位旁边。
他们这一次要亲眼看着李寒落笔,要亲眼看着李寒一字一字的将诗写出。
汤再生、余秋二人见状,相视一笑,他们能够理解顾远和两位评委的急切。
现场的选手们见了,也想围过去看着李寒落笔,但终究还是没有过去。他们是选手,全部都围过去的话,显然是有些不像话的。
李寒不再犹豫,落笔开写。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
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有所思》,前世汉代时开始流传的一首乐府诗,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中的经典。
这是最符合这一道题目的诗,没有之一。
也是描写女子在得知情郎有异心之后,所做所想最为细腻的诗,没有之一。
李寒刚刚在写这一首诗的时候,仅仅只写出了前面句的时候,在旁边观看的顾远、汤再生、余秋几人,就忍不出的想要赞叹出声。
但他们知道诗还没有写完,怕惊扰到了李寒的思路,所以将想要大声称赞的话语,生生的咽了回去。
然后,李寒每多写一句,他们就更多激动一分。要想忍住不要出声喝彩,就忍得愈发的辛苦。
李寒的这一首诗,竟然比他想象中的更好。甚至是要更好得多。
关于女子遭遇感情挫折方面的诗,几乎不会再有比这首诗更好、更为细腻的诗了。
等李寒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停笔之后,顾远、汤再生、余秋等人,再也忍不住的喝彩出声。
“好!实在是太好了!简直叹为观止!”
“李寒先生的诗,本来就不会有凡品。而这一首,更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
顾远、汤再生、余秋等人惊叹不已,这一首诗的质量,竟然如此之高。
现场所有的选手们,这个时候则在暗自心惊。
因为,他们看到顾远、汤再生、余秋几人,这个时候比看到李寒第一次出手的作品时,还要感到不可思议和激动得多。
难道,李寒这一次的作品,会比第一次出手时的作品,好得太多?
……
第三百四十八章 除了感叹,还是只有感叹
想到这里,所有的参赛选手们,可谓十分的心痒难耐,他们也想看啊!
可是,顾远、汤再生、余秋几人,却依旧在那里自顾自的欣赏,似乎一点没有把诗展示出来,让他们也看看的意思。
一众参赛选手们很是心急,却又不好出声要求。只得相互之间面面相觑,有些无奈。
好一会儿之后,顾远、汤再生、余秋等人,才似乎终于把他们想起来了。
顾远哈哈大笑一声,对一名工作人员说道:“把李寒先生的这首诗展示给大家看吧,想必大家都等得有些心急了。”
一众选手们听后,心里不禁全都暗自腹诽,“我们哪里是有些心急,分明是十分心急了好不好?”
腹诽过后,工作人员也已经将诗展示出来了。选手们全都迫不及待的看过去。
一看之下,他们终于明白,顾远、汤再生、余秋等人刚刚为什么会把他们“忘记”了?
因为,这首诗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
甚至用“精彩”都不足以形容了,而应该用“经典”。
是的,在他们看来,这首诗已经是经典。
同样的题目,李寒的作品不知道要比他们的作品好上多少倍?两者之间简直天上地下,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中间不知道差着多少个量级。
他们终于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和李寒之间的差距。
差距太大,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办法缩短差距,十分残酷,但选手们并没有觉得沮丧。
当差距太大的时候,沮丧没有任何的意义。与其沮丧,还不如兴奋,还不如好好欣赏和享受李寒的诗作。
全国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不知凡几,但李寒只有一个,他们也根本没有必要沮丧。
还是欣赏这一首让人叹为观止的诗要紧。
真的是写的太好了,每一句都好,都经典。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第一句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却给人营造出了一种极强的画面感。
一个美丽的少女,矗立在海边,眺望着大海的南边,心里思念着自己的情郎。
有人,有情,有意,对应着物境、情境、意境,给人的画面感十分强烈,同时也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铺垫。
少女久久的眺望大海的南边,只因为她的情郎在大海的南边。可见少女是一个痴情的少女,她非常爱她的情郎。
那么,当她的情郎有了异心之后,她会怎么想?怎么做?让人非常的期待,这就给了人一种非常强的期待感。
为什么大家会知道下文里少女的情郎会变心?
因为题目。这首诗是根据第五环节的题目作的诗,那少女的情郎,肯定会变心了。
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第一句,却传达出了这么多的东西,不得不让人感叹和佩服,功力强的人写出来的诗句就是不一样。
李寒为什么会是李寒?从这看似平淡无奇的第一句,或许就能够知道原因。
然后第二句,“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少女想要送一样礼物给情郎。而情郎在那么遥远的地方,她要送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爱意呢?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少女最终选择了一副配有双珠的瑁簪。
虽然看不到具体的实物,但能到想象得到,那一定是一件精美绝伦的佩饰品。
然而,少女觉得这样还不够。
接下来,“用玉绍缭之”。
少女又用美玉对着瑁簪一层一层的缠绕、装饰。
本来就已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礼物,少女竟然还要用玉一层一层的对其装饰。
少女痴情可见一斑。
这两句更加形象、细腻的表现出了少女的痴情,也表现出了少女对情郎的思念之浓。
用这方式表现少女的痴情,一众参赛选手们除了感叹,还是感叹。
这样的表现方式,那些写言情小说的作者们,完全可以套用啊,效果绝对会非常好。
如此痴情的少女,在得知了情郎变心之后,会怎样?越来越让人好奇和期待了。
而下一句,情郎真的变心了。
“闻君有他心”,听闻情郎变了心,少女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
怎么办?少女会有怎样的反应?
“拉杂摧烧之”,这就是少女的反应。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折断,然后再将其砸碎,最后还一把火把它烧了。
可谓是在狂风暴雨的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燃起了愤怒的烈火。
之前精挑细选,好不容易才选出来的礼物,之后又用玉一层一层的缠绕、装饰,绝对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现在直接将其折断、砸碎,最后一把火给烧了。精挑细选,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礼物,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化为了灰烬。
少女之前的爱有多深,现在的恨就有多深。
而仅仅只是折断、砸碎、烧毁,还不足以让少女解恨。
最后少女还“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在礼物被烧成灰烬之后,少女还将灰烬迎风撒了出去,让风把灰烬吹得四处飘散,再不留一点痕迹。
“拉”、“摧”、“烧”、“扬”,四个动作一气呵成。
少女心中的恨,被这四个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所有的参赛选手们看到这样的诗句,真的是想仰天大喝,以表达自己心里的兴奋和激动。
仅仅只通过十三个字,就将少女毅然决绝的恨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形象,画面感十足,比过百字、千字的描写。
这样的诗词功力,让人除了感叹,还是只有感叹。
然后,选手们又想,这少女在得知情郎变心的反应,与卓文君有些像啊。
不过,还是有区别的。而更大的区别在后面。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少女毕竟是少女,在一连串“拉摧烧扬”的泄恨之后,又不禁回想起了曾经和情郎约会时的甜蜜时光。
那个时候,天色已经比较晚了。在约会的时候,不小心引起了鸡狗的鸣叫,连兄嫂都可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妃呼”,回想起和情郎约会时的甜蜜时光之后,少女不禁又心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秋风肃肃晨风”,心软了之后,似乎又没有恨意了。
因为,少女的恨意渐渐转化为了悲伤。
然后,在悲伤中闻得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发出声声悲鸣。感物共鸣之下,又不禁再次想起了自己的情郎。
是爱还是恨?又或是一个人暗自悲伤?是继续在心里想起情郎,还是要将情郎彻底的忘记?
少女陷入到了矛盾之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东方须臾高知之。”
也许,等到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就会知道答案了吧。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将整首诗看完,所有的参赛选手们都是长长一叹,这首诗写的太好,绝对可以说是经典。
如果他们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就好了。可惜这注定是不可能的,别说是他们,就是顾远这样的著名大诗人,也未必能够写得出来吧?
长叹之后,又再一次变得兴奋,他们竟然能够在现场见证这首诗的诞生,实在是太幸运了。
这一次报名参加比赛,实在是一次非常正确的决定。
李寒不仅两次出手,第二次出手竟然是一首如此的经典,这是他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一次来参加比赛,比他之前认为的更值。前有一首《白头吟》,现在又来一首《有所思》,两首诗有相似之处,且都是经典,能够算是姊妹诗了吧?
在现场见证《白头吟》的姊妹诗诞生,这是可以在以后拿出去吹牛逼的,绝对让很多人羡慕又嫉妒。
《白头吟》是替卓文君写诗,而《有所思》的描写,比《白头吟》更加细腻,诗中的少女在面对感情背叛时的心里和动作,更加的丰富和形象。
单从艺术价值上看,《有所思》只怕比《白头吟》更高。
所有的参赛选手们无不啧啧感慨。
只是,这首诗似乎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似乎并不完整。或者说,就像是还没有写完,后面还有下文的样子。
诗的最后一句,“东方须臾高知之。”
翻译过来就是说,也许,等到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就会知道答案了吧。
少女在泄恨之后,又想起了和情郎约会时的甜蜜时光,心里越来越矛盾,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在心里想,“也许等到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就会想明白了吧?”
全诗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少女是不是真的想明白了?后面并没有给出答案。
这让人十分的心痒难耐啊!
少女到底有没有想明白?她到底打算怎么样做?你倒是说清楚啊!就这样结束全诗,不是让人心里难受么?
这又不是写小说,答案可以在下一章揭晓。这是诗啊,全诗结束了,答案也就没有了。
看来,李寒是打算让他们自己去想答案了。
坑人啊!
选手们又不禁有些腹诽。
当然,结尾虽然坑人,但丝毫不会影响这首诗的经典。这是诗,不是小说,还非得给你把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不成?
作为一首诗这样结束,完全没毛病。
选手们在心里种种感叹,顾远、汤再生、余秋等人,也同样在感叹。
汤再生有些激动,《有所思》绝对经典,绝对有资格成为《白头吟》的姊妹诗。
今天请李寒前来为文君故居题写《白头吟》,竟然还收获了一首姊妹诗,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汤再生在心里琢磨着,等比赛结束之后,一定要邀请李寒将这首《有所思》也题写出来,到时候和《白头吟》一起展示,所造成的影响肯定会更大。
至于李寒现在的这份原稿,汤再生当然也十分想要。但他知道肯定竞争不过顾远。
这是省诗词协会举办的诗词比赛,原稿归省诗词协会收藏,的确更说得过去。
当然,前提是李寒愿意献出原稿。
在汤再生看来,李寒应该不会拒绝献出原稿。省诗词协会这一次赚大发了。
顾远自然也知道他们省诗词协会这一次赚大发了,笑呵呵的点评说道:“这首《有所思》整诗可分为:相思、决绝、犹豫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描写少女从热恋、失恋,再到眷恋的心里三部曲。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李寒先生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余秋也同样说道:“拉、摧、烧、扬,是个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一个敢爱敢恨,爱恨分明、爱如烈火、恨如炸药的血性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李寒先生这诗,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李寒听后连连表示表示谦虚。
而这个时候,现场负责共享现场情况的工作人员,正在将这首《有所思》共享到网络上。
网络上。
正在关注比赛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早已等得望眼欲穿。
他们相信,李寒的作品绝不是那些参赛者的作品能够相提并论的。看过了参赛者前十名的作品之后,他们现在非常迫切的想要看到,前十名的作品和李寒的作品比起来,差距会有多大?
终于,他们等到了。
《有所思》!
仅仅只看了几句之后,他们就已经有了答案。
差距有多大?不知道,反正中间不知道隔了多少个量级就是了。
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嘛。
网络上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开始变得兴奋,李寒的诗果然总是能够让人感到惊艳,果然从来不会是凡品。
将整首诗看完之后,他们也和现场的参赛选手们一样,心里各自感慨都有。
然后又感到非常的遗憾,遗憾自己没有在现场,亲眼见证这样一首诗的诞生。
再然后,诗的结尾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让他们觉得十分遗憾,他们也非常想要知道,第二天太阳升起来之后,少女到底有没有想明白?
其实,这种在结尾处没有给出答案的诗,并不少见,有很多诗都这样。
只是,其余那些诗结尾处没有答案,就没有答案吧,他们想要知道答案的想法并不迫切,即便是没法知道答案,心里也不会觉得遗憾。
但这首诗不一样,这一首诗不知道答案的话,心里是会觉得相当的遗憾的。
只因为这首诗写得太好了,那个痴情至极又敢爱敢恨,爱恨分明、爱如烈火、恨如炸药的少女形象,实在是太突出了,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根本就挥之不去。
这如果不知道答案的话,会让人的心里十分难受的啊!
但可惜却没有答案。
唉!这是这首诗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不过,虽然美中不足,网络上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关于《有所思》的讨论,却是越来越热闹。
《有所思》也越传越广,很多之前没对这次比赛进行关注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也都注意到了这首诗。
《有所思》?我擦!这谁的诗?写得也太好了吧,堪称经典啊!
卧槽!原来是李寒的诗,怪不得呢......等等,你说这首诗是李寒,在此时正在进行的文君故居诗词大赛上写的一首诗?还是比赛第五环节的题目?
文君诗词诗词大赛我当然知道了,只是现在没有关注而已,准备等比赛结束之后了解一就是了。
没想到李寒竟然真的出手了。还好还好,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我立马关注。
就这样,有越来越多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开始关注了。
……
第三百五十章 李寒要成为情诗王子的节奏
比赛现场。
在《有所思》的风波之后,比赛继续,最后还剩下三个比赛环节。
三个比赛环节很快结束,顾远没有再请李寒出手,一首《有所思》已经足够了。
比赛正式结束,三位评委根据选手们八轮比赛的综合表现,最后评定出了最终的前十名。
前三名即这次比赛的冠军、亚军和季军。第四至第十名,获得本次比赛的优胜奖。
冠、亚、季军的获得者,自然十分的兴奋和激动。优胜奖的获得者也十分高兴,虽然没有获得前三名,十分遗憾,但也算是有所收获。
剩余没有获奖的选手们,自然就更是觉得遗憾了。
不过,也没有关系。能够在现场亲眼见证《有所思》的诞生,就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是现场颁奖流程,李寒、汤再生、余秋三位特邀嘉宾,为十名获奖选手颁奖。
获得冠军的选手叫做林牧,在接过李寒颁发的获奖证书后,很是有些紧张的说道:“李寒先生,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李寒笑道:“当然可以了。请问!”
林牧道:“请问李寒先生刚刚完成的《有所思》,后面还有下文吗?”
这话一问,现场包括顾远、汤再生、余秋在内的所有人都被吸引了。
《有所思》最后没有给出答案,所有人都知道。
大家也知道这首诗已经是一首完整的诗了,其实没有必要给出答案。
如果真的给出了答案,效果或许还没有现在这样好。
不过,因为《有所思》中所描写的少女,形象刻画得实在是太成功了,又让人非常想要知道,她最后到底有没有想明白?
所以,林牧的提问又是能够理解的,也是现场众人大家都想知道的。
所以,所有人都在留神听李寒的回答。
李寒笑笑,说道:“《有所思》这首诗自然已经结束了,没有下文了。”
李寒这样说,所有人并不觉得意外,这样结束或许的确才是最好的。
所有人都点点头,那个问题没有答案,看来只能当作是一种遗憾了。
“不过,”又听李寒继续说道,“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问,那个问题没有答案,似乎的确是有点遗憾。”
林牧道:“是的,李寒先生,的确让人觉得有些遗憾。这主要是因为李寒先生将那个少女的形象塑造得太好了。”
李寒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再写一首诗吧,算是给出一个答案吧。”
嗯?
我擦!
林牧听后一愣,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过了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变得很是兴奋和激动,说道:“李寒先生,这是真的吗?”
不只是林牧愣了愣,现场包括顾远、汤再生、余秋在内的所有人,全都愣了愣。
李寒要再写一首诗?
而且,这首诗还可以看作是,对《有所思》最后少女到底有没有想明白的问题的回答?
这特么绝对是意外的惊喜啊!
这首诗,也太让人期待了吧?感觉比李寒写《有所思》之前的时候,更加让人期待。
现场所有的参赛选手们,再一次变得兴奋和激动,这一次来参加比赛,未免也太值了吧。
给人的惊喜,简直一波接一波啊!
即便是顾远、汤再生、余秋三人,这个时候也颇有些兴奋和激动,今天的收获,比想象中更要大得多啊!
现场负责共享现场情况的工作人员,在兴奋之余,赶紧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共享到了网络上。
现在网络上在关注本次比赛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可是越来越多了。这次比赛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而李寒接下来的这首诗一出,这次比赛的影响力应该还会变得更大。
实在是让人激动和期待!
网络上。
越来越多正在关注比赛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都及时得到了李寒将要再写一首诗的消息。
他们和现场的参赛选手们一样兴奋和期待。
这一场文君故居诗词大赛,比他们之前认为的,要更加精彩得多。
……
比赛现场。
李寒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的确是真的。
然后,走到一张长桌前,准备将诗写出来。
这一次,除了顾远、汤再生、余秋几人之外,所有的参赛选手们也都迅速围了过去。
这一次,他们也要亲眼看着李寒落笔。
之前在比赛当中,他们不好围过去。但现在比赛已经结束了,那就没有关系了。
李寒没有犹豫,落笔直接写道: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邪》:邪,音为:yé。语气助词,“上天啊”的意思。
这首诗和《有所思》一样,也是前世《铙歌十八曲》中的一首。
在《铙歌十八曲》中,这两首诗是分开单独存在,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有文人大佬指出,这两首诗其实可以放在一起,《有所思》为上篇,《上邪》为下篇。
这种说法被非常多的人认可,他们也认为应该这样。
上篇中,少女陷入到了矛盾当中,不知道该怎么办?
下篇中,少女找到了答案,她不会与情郎分离,除非山无陵、天地合、江水枯竭、冬雷夏雪。
一个陷入情网的傻丫头,但这或许就是情窦初开的少女。
是对是错?这个不好说。但这却是最美丽的爱情誓言,也是人人向往的爱情誓言,这个是不会错的。
这一首诗,肯定是一首优秀而经典的诗,也同样是不会错的。
所以,李寒趁着这个机会,也将这首诗写了出来。
他自然也认为,这两首诗其实是可以放在一起的。那么,就一起把它们写出来吧。
李寒停笔之后,周围的选手们很多都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山无陵、天地合、江水枯竭、冬雷夏雪。真是一个痴情的傻丫头!”
不过,这或许就是最纯粹的爱情吧。
这样感叹过后,所有人又都忍不住的喝彩出声。这首诗很简单,就是几句誓言而已。
但这誓言太过于美丽,让人忍不住就要为之拍案。
这首诗同样会成为一首经典。
前有《白头吟》,后有姊妹篇《有所思》,现在又来一首《上邪》。这三首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三首最精彩的情诗。
李寒这是要成为情诗王子的节奏啊!
一众参赛选手们在心里如此感叹!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准备回村了
顾远也在心里感叹,这一首《上邪》,也绝对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
不管是从创作手法看,还是从艺术上看,都是如此。而那一连串誓言文字本身,也是精品。
整首诗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少女的爱情之火,犹如岩浆喷发而不可遏制,气势雄放。
一连串美丽的誓言,句式短长错杂,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读起来节奏十分明快,就仿佛能够倾听到少女急促的呼吸声一般。
的确可以说是最美丽的誓言了。
然后,全诗的创作手法也十分高明。一开始就从正面发出誓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
可以说一开始就已经到了极点。
但作者仍然觉得意犹未尽,然后思路一转,又从反面竭力诉说。说是“乃敢与君绝”,但其实仍然是“长存此心永不褪减”。
因为,与君绝的前提是,山无陵、天地合、江水枯竭、冬雷夏雪。
要达到这样的条件之后,才能与君绝,那自然是永远也绝不了了。
一正一反,所表现出来的意思却是一样的,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顾远感慨而又极为的欣喜,这一场诗词比赛选在今天,选在文君故居举办,实在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因为,有了李寒的这三次出手,这一次比赛的影响力,绝对小不了。
这一次的比赛,绝对能够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之内,经常被人提及,说起来津津乐道,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
汤再生也同样感慨而又欣喜,本来只是邀请李寒来为文君故居题诗,却没有想到会有两次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想到题诗,汤再生说道:“李寒先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李寒先生可否答应?”
李寒能够猜到汤再生口中的“不情之请”是什么?笑了笑,说道:“汤先生是否是希望我将《有所思》和《上邪》这两首诗,也一起题写出来?”
汤再生哈哈一笑,说道:“果然瞒不过李寒先生。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我希望能够将这两首诗,与《白头吟》一起展示,以供游客们赏析和参观。还请李寒先生答应。”
李寒点头,说道:“这自然没有问题。”
汤再生大喜,连忙命人去准备和《白头吟》用纸一样大小的宣纸。
顾远、余秋二人向汤再生道贺,文君故居今天的收获可谓不小。
汤再生的心情极好,连连表示这应该感谢李寒,以及顾远举办的这一次诗词比赛。
不多时,工作人员拿了两张同等大小的宣纸过来,李寒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别将《有所思》和《上邪》,题于两张宣纸上。
题写完之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收起,拿去做下一步处理。
至此,这一次的诗词大赛完美落幕。
每一个人都有着非常大的收获,包括李寒,他趁机推出了《有所思》和《上邪》两首诗,就是收获。
是以,李寒这个时候的心情也非常好,跟那些和他道别的选手们,一一寒暄,说着“再见”。
……
现场的比赛结束了,网路上关于比赛的种种议论,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上邪》,也同样很快在网络上传开。众多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看了之后,都是长长的感叹,真是一个痴情的傻女子。
然后又感慨这样的爱情誓言的确太过于美丽,也太过于让人向往。
只可惜,几乎只能向往而已。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当然,尽管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但却不妨碍大家对这首诗的喜欢。
非常的喜欢!
喜欢这样美丽的文字,美丽的誓言!
所以,这首诗在网络上越传越广,渐渐的,传出了诗词界范围。
很多并非诗词界,并不知道这次文君故居诗词大赛的人,都看到了这一首诗。
只看了一遍,他们就被吸引了。
这誓言之前从来没有看过啊!
卧槽!原来是一首刚出的诗,怪不得之前没有看过呢。
谁的诗啊?写得相当的好啊!
只是,能够真正做到这种誓言的人,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吧?
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信了你的鬼!
当然,即便是没有人能够做到,但这样的誓言本身,还是很让人兴奋的。
如果有人这样对自己说了,明知道对方不可能做到,心情也会相当的高兴的吧?
是谁的诗?自然很快就会有答案。
原来的李寒的诗,我就说嘛,除了李寒谁还能写出这样的诗?
李寒的诗,即便是对诗词不怎么感兴趣的人,那都是有些兴趣的。
因为,李寒有好几首诗的影响力,都已经超过了诗词界范围。
比如:《悯农》、《西湖初晴后雨》、《白头吟》等等。这些诗,即便是对诗词不怎么感兴趣的人看了,那都是会喜欢的。
而现在,这样的诗毫无疑问又要加上这一首《上邪》了。
即便是对诗词不感兴趣的人,也几乎都会喜欢这首诗。这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爱情誓言,是人人都向往的吧。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上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慨,李寒真的是一个全才。
歌曲《天亮了》人气正高,现在又来了一首诗。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作品,还真是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然后,这种感觉让人非常喜欢,也非常让人期待。谁也不知道李寒下一次,又会突然在哪个领域,给你弄出能够让你感到惊喜和兴奋的作品?
反正随时都会有惊喜出现。
这就使得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等着,也期待着李寒什么时候,又突然带给他们一个惊喜。
他们知道他们一定会等到的。
而且,每一次都不会等得太久,只是不能确实是哪个领域而已。
而正是因为不能确定是哪个领域,那种惊喜的感觉才更加强烈。
越来越多的人为此感到兴奋,他们等着,一直都在等着。
……
文君故居。
汤再生作为东道主,邀请李寒、顾远、余秋几人吃饭,几人自然欣然应邀。
觥筹交错之后,李寒向汤再生、顾远、余秋等人道别,他要回村去了。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写在学校大门两侧的对联?
缘溪村。
同顾远、余秋、汤再生等人告别之后,李寒直接回到了缘溪村。
在外面呆了这么久,还是感觉家里的空气更好。
村口处。
杂货铺老板李忠池看到李寒回村,十分欣喜的打招呼道:“小寒,回来了啊!”
李寒笑道:“是啊,池叔,回来了。这段时间生意怎么样啊?”
说到生意,李忠池脸上乐开了花,说道:“非常不错。小寒,现在来村子的客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还有不少吟江市外的人来了。我这生意啊,真的是越来越好了。村里大伙儿都羡慕呢。”
李寒道:“这样就好,希望池叔生意越来越好。”
“哎!好好好,托小寒你的福。”李忠池很是高兴,又说道,“对了小寒,前几天双龙中心学校的林校长来找过你,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哦?”李寒说道,“林校长找我?他没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李忠池摇头道:“没有。我让他给你打电话,他说不用,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等你回来之后他再来就是了。”
李寒点头,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我明天去找吧。”
林校长叫做林志忠,是双龙乡中心学校的校长,应该都快要退休了吧?
李寒以前在双龙乡中心学校读书的时候,林志忠就是校长,那个时候都四十多岁了,现在应该差不多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了。
不管林校长找自己什么事?既然现在知道了,那就应该主动去拜访林校长,不能让林校长再来村子找自己了。
林校长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李寒,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李寒的老师,李寒是应该主动去拜访的。
今天时间有点晚了,就明天去吧。
和李忠池道别,走进村子,农场出口临时收银处,李小茹正在忙碌,几位客人提着菜排队等着结账。
农场里出产的蔬菜是对外销售的,现在每天都能吸引大量的客人来这里买菜。
这里的蔬菜口感太好了,很多客人都不会介意到这里来买菜的路程有些远。
当然,也有很多客人是来村子里游玩、散心,又或是钓鱼之类的,回去的时候顺便带一些菜回去。
正在排队结账的客人,李寒看了看,都比较面生,并没有之前熟悉的老顾客,也就没有出声打招呼。
同样也没有出声打扰李小茹。
等到这一波客人全部结完账离开之后,李寒才走过去说道:“小茹姐,辛苦你了。”
李小茹上下打量李寒几眼,有些欣喜,说道:“你回来了啊,你出去的这段时间,动静可是不小啊。又是诗,又是歌的。我问你啊,你到底是怎样认识夏小钰的?”
李寒道:“干嘛?你喜欢听她唱歌啊?”
李小茹道:“那一首《天亮了》,她唱得确实好听啊。真是没有想到,她都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李寒道:“十三岁而已,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李小茹道:“你自己比她也大不了几岁嘛。哎,问你呢,到底是怎么认识的?”
李寒心里感叹,终究是年轻人啊,对这些事情还真是感兴趣。
随后,李寒便将如何巧遇夏小钰的事情说了。
李小茹听后感慨,说道:“能够遇到你,小姑娘也算是足够幸运了。”
和李小茹聊了一会儿天之后,李寒向着家里走去。
一路上碰到有村民,和熟悉的客人,都会聊上几句。无论是村民,还是客人看到李寒,都显得十分高兴。
回到家里之后,老爸、老妈都在。
老爸、老妈问了一些李寒在外面的事情之后,也说到了林志忠校长之前来找过李寒的事情。
李寒表示他们明天就去学校找校长。老爸、老妈点头,说这是应该的。
……
第二天,上午。
李寒骑上摩托车到了双龙乡街上。今天恰好逢集,街上颇为热闹。
与大城市的街道比起来,这种乡村街道别有一番风味,让李寒觉得十分亲切。
大城市很好,但终究不如家乡亲切。
将摩托车停放在街头,李寒打算走到双龙乡中心学校去。
没用多长的时间,到了学校门口。
李寒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这里读的。可以说这里是李寒绝对的母校,有着非常多美好的回忆。
走进学校,一路到了校长办公室。
不知道林校长在不在办公室?敲门试一下。很快,里面传来“请进”两个字。
看来在办公室。
李寒轻轻推开门走进去,看到办公桌前坐着一个50多岁的男子,正是林志忠校长。
应该有十来年没有见过林志忠校长了,但一见到之后,李寒立刻就认了出来,喊了一声,“林校长。”
林忠志则不认识李寒,看着推门而进的李寒,用询问的语气说道:“你是……”
李寒笑笑,说道:“林校长,我是李寒。听说林校长去找过我,所以……”
听李寒说了名字之后,林忠志有些意外,但更多的却是欣喜,哈哈一笑,说道:“原来你就是李寒,果然是一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李寒,请坐,请坐。”
李寒谢过,在办公桌旁边的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
林忠志起身,给李寒倒了一杯水,递给李寒。
李寒接过,再一次道谢。
林忠志笑道:“我前几天的确去你们村子找过你,主要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请你帮一个忙。”
李寒道:“林校长请说,如果能够做到,我定不会推辞。”
林忠志道:“你刚刚进校门的时候,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学校的校门刚刚翻修过。”
李寒点头,他的确注意到了。
林忠志道:“我打算在校门的两侧,写上一副对联,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联。然后为就突然想到了你。从你流传在外的那些对联故事上看,你的对联水平很高,脑子又活,就想着也许你能够创作出一副合适的对联。所以,就去了你们村子找你。”
原来是这样,李寒点头。
“对联?用在学校大门两侧的对联?”李寒在心里琢磨着。
忽然,他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副对联。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副对联,拿来用在学校大门两侧绝对合适。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于是,李寒说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林校长,我曾经也在这里读书,这种事情我自当义不容辞。”
林志忠听后十分欣喜,说道:“你这样说,我实在是太高兴了。那这件事情就麻烦你了。不知道你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李寒笑道:“林校长,现在就可以。事实上,我前段时间无意中构思出了一联,一直没有写出来,我感觉那一联正适合林校长的需求。”
“哦?”林忠志大喜,说道:“还有这么巧合的事情,看来我去找你的想法,的确是正确的。既然如此,那你现在可否将那一联写出?”
李寒道:“当然可以。”
林忠志更是大喜,说道:“我这里有纸笔。”
说着,拿出一只毛笔和一页白纸递给李寒,很是有些急切的样子。
李寒接过,也不犹豫,将毛笔蘸上墨水之后,写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是前世几乎能够算是家喻户晓的治学名言,语出前世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
自韩愈说出这句话之后,这句话传承了千百年,经久不衰,激励了无数学子刻苦奋进。
这一句话,用在学校大门两侧,显然是非常适合的。
林志忠一定会满意。
事实当然如此。
林志忠看到李寒写出的对联之后,神色陡然间变得极为惊喜,甚至还有些激动,一连说了很多个“好”字。
这副对联比他想象中的更好,寓意十分深刻、积极,而理解起来又非常容易,即便是小学生看了,也能理解其中的寓意。
这绝对是挂在这所只有小学和初中的学校校门口,最理想的对联。
林志忠将对联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是有感觉,越是越是喜欢,如果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读出,甚至还能感觉到这幅对联中,隐隐包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神奇力量。
越读,林志忠越是显得激动。心里也越是感慨,李寒,果然名不虚传。真是难以相信,李寒竟然是这里的学生。
“对了,李寒。”林志忠说道,“你小学的时候,是甘华琼老师班上的吧?”
李寒点头,说道:“是的,林校长,是甘老师班上的。”
林志忠感慨道:“甘老师真是教出了好学生啊!”
李寒笑道:“甘老师的确教得很好。看样子,林校长对这幅对联很满意呀。”
林志忠道:“何止是满意,简直是太满意了,比我理想中的对联还要好。李寒,我代表双龙乡中心学校向你表示感谢。”
李寒忙道:“林校长太客气了,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林志忠大笑道:“好!说得好!我接下来就安排工人,将这副对联临刻在校门两侧。”
之后,两个人随意聊了一会儿,林志忠邀请李寒一起吃午饭,李寒答应了。
……
中午。
李寒和林志忠在双龙街上的一家饭店里吃饭,林志忠告诉李寒,临刻对联的工人他已经联系好了,今天下午就开始临刻。
李寒点头,心里有些好笑,看样子林校长是真的很急切啊。
而这个时候,李寒为学校创作了一副对联的事情,已经在学校的老师们之间传开了。
“听说校长对那一副对联非常非常满意,是亲自联系的临刻师傅。那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对联啊?你们有没有谁听说过了?”
“没有。只知道校长非常满意。校长,包括我们找了那么久,都没有找到满意的。李寒一出手就让校长非常满意。果然名不虚传,他在对联上的造诣的确同样很高。哎!真是不敢相信,他竟然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他小学时候是甘老师班上的。教出了这么一个学生,足够甘老师骄傲了啊!”
“甘老师?哪个甘老师?”
“甘华琼老师,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你不认识。”
“原来是这样。话说,那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对联啊?真是让人好奇。”
“今天下午,师傅们就会开始临刻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
……
下午,学校门口。
两位师傅正一人一边,在临刻那副对联。
周围聚集了一些看热闹的人,有没有上课的老师,也有周边的居民,还有路过的行人。
林志忠亲自在这里看着工作们操作。李寒也在这里,下午没什么事情,干脆就在这里看会儿热闹。
这个时候,老师们终于知道了对联的具体内容,也就终于知道林志忠校长,为什么会非常非常的满意了。
这对联的确是太好了,甚至都感觉在治学方面,不会有比这更好的对联了。
“李寒还真是名不虚传。”老师们在心里感慨。
然后,有年轻一些的老师,忍不住在经常聊天、交流的教师飞信群里装了一个逼。
“我们学校不是正在找一副,适合写在学校大门两侧的对联吗?现在,终于找到了。而且,还是一副非常非常好的对联。另外,还是一副纯新的原创对联。你们猜一猜是出自谁之手?”
他们之前就在群里说过对联的事情。所以,群里的老师们都知道这个事情。
有些老师还帮忙找了一些对联,但都让人不怎么满意。
现在听到说对联找到了,还是一副非常好的原创对联,老师们不禁都来了兴趣。
“找到了?非常非常好的对联?是什么样的对联?写出来我们看看,看是不是真的非常非常好?”
“原创对联?谁写的?你们的林校长?”
“当然不是我们林校长了。我们林校长的确有些对联才能,但还写不出这样的对联。这是出自一个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之手。”
“从你们学校毕业的年轻人?那可就多了啊。这没法猜啊!赶紧的,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们是谁?再把对联写出来我们看看。”
“不不不,这个人很好猜的。你们前不久才听了他的新歌,还感动得不行。”
“新歌?难道他是音乐人或是歌手?”
“都是吧。哦,对了,那首歌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唱的。”
这样一说,就相当于直接告诉答案了。
群里面的老师们都是一惊,“竟然是李寒!”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想用这一副对联
为什么会是李寒?
老师们在惊讶过后的第一反应,全都是不可思议。然后有对双龙乡熟悉一点的老师突然想到,李寒所在的缘溪村,就属于双龙乡。
那么,李寒小的时候,应该就是在双龙乡中心学校读的书了。
原来如此。
知道这一点的老师在群里一说,其余的老师们才明白,原来李寒是双龙乡的。
他们以前只知道李寒在缘溪村,却不知道缘溪村属于双龙乡。
而双龙乡又属于寻仙镇。
在这个世界,乡要比镇低一个级别,镇管辖乡。
其实,在前世之前的时候,乡也是要比镇的级别低,后来才慢慢发展为乡镇同级。
知道李寒是双龙乡学校毕业的之后,群里其余的老师们,对于双龙乡学校的老师,可谓是十分羡慕。
然后,那一副对联到底是怎样的?老师们比之前更加好奇了。
李寒擅长很多个领域,对联领域就是其中之一。李寒的对联,那一定是非常让人期待的。
“孙老师,你们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们对联是什么吧?”
“就是啊,知道是李寒的对联之后,我们的好奇心更强了。”
“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那就告诉你们吧。”
双龙乡学校的年轻老师们,感觉这一个逼装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公开对联的具体内容了。
于是,他们在群里公开了对联的具体内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联内容一经公开,群里其余的老师们眼睛就是陡然一亮。
只在一瞬之间他们就相信了,双龙乡学校的老师们之前的说法,这副对联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
读起来特别有感觉,多读两遍的话,甚至能够让人感觉隐隐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神秘力量。
群里其余的老师们兴奋了,他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李寒为什么在对联领域,也会拥有那么大的名气了。
看看人家这对联,简直比他们之前找的那些对联,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个档次?用在学校校门的两侧,简直完美。
“这对联真的是太好了。比我们学校大门两侧的对联,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也比我们学校的对联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我们学校那对联,看着好像很有逼格的样子,但理解起来太费劲了。那些学生们能够理解才怪。也就只能做一个装饰的作用。”
“我们学校的对联也差不多,看上去像那么一回事儿,但事实上学生们连上面的字都未必认得全球。除了装饰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
“……”
老师们纷纷吐槽自家学校的对联,从群里吐槽到了群外。而李寒对联的内容,就这样慢慢在他们各自的学校里传开了。
“袁老师,你刚刚说的对联在哪里看到的?这对联相当的好啊,完全可以用在我们学校门口啊,把之前那看都看不懂的对联替换了。这么好的对联,我之前竟然不知道。”
“你之前不知道才正常,因为这是有人今天才创作出来的对联。”
“是谁?这是什么情况?”
“我有一个教师群,里面有双龙乡学校的老师。他们学校在找一副对联,然后就有人帮他们创作了这副对联。”
“是谁帮他们创作的?相当厉害啊这个人。”
“当然厉害了。那个人是李寒。”
“李寒?竟然是李寒。李寒在对联一道上的造诣,果然非常深啊!等等,李寒为什么会为一所乡村的学校创作对联?”
“因为李寒所在的缘溪村,就属于双龙乡。”
“卧……,原来是这样,明白了,明白了。”
对联在学校里越传越广,那自然会传到校长的耳中。很多个学校的校长,先后听说了对联的事情。
然后,将人家的对联,与自己学校的对联一比较,瞬间觉得自己学校的对联,差了不知道多少个级别。
再然后,忽然有了一种想要将自己学校的对联替换掉的强烈想法。
想想如果自己学校的大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每天进进出出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能看到。
那该有多好?
不错,一定要将对联替换了。
而要替换的话,肯定需要得到创作者的授权才行。如果没有得到创作者的授权,以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无法直接联系上李寒,但校长们却是有办法联系上双龙乡学校的校长,林志忠。
……
双龙乡学校大门口。
校长林志忠正在看工人们临刻对联,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长乐县范围内一所学校的校长,之前见过几次面。
听校长说明了来意之后,林志忠有些诧异,“你是如何知道这副对联的?”
电话里,校长哈哈一笑,说道:“林校长,现在是网络时代,消息传递起来是非常快的。不只是我知道了,很多学校估计都已经知道了。”
“原来如此。”林志忠点头。至于别的学校也想用这副对联一事,他并不介意。
当然,即便是他介意也没用,他既不是这副对联的创作者和所有者,也没有花钱买断这副对联的所有版权。
林志忠表示,他可以帮忙去问一下李寒的意思。
电话里,校长自然是各种感谢。
挂断了电话,林志忠正打算去问一问李寒,李寒也在现场。然而,又接到了一个电话,依然还是一所学校的校长,目的也和之前的校长一样。
就这里,林志忠一连接了好多个电话,都是学校校长打过来的,目的也一样。
林志忠有些感慨,又有些骄傲。这一副对联虽然不是出自他手,但他却是这副对联能够诞生的发起者。
这副对联能够诞生,他也是要记上一功的。
现在有那么多的校长都想用这副对联。而且,以后只怕还会更多。林志忠自然感觉很是有些骄傲。
他当然也的确可以骄傲,这副对联的诞生,的确和他有着不小的关系。
还有就是,这副对联的作者李寒,是他们学校毕业的。这也是他骄傲的一个原因。
林志忠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走到李寒身边,将有很多学校都想用这一副对联的事情说了,问李寒愿不愿意给他们使用?
李寒当然愿意了。
李寒表示,只要那些学校不将这副对联作商业使用,他愿意免费授权给那些学校使用。
林忠志点头,说道:“肯定是不能商业使用的,他们定然也清楚这个问题。当然,我会再次给他们强调的。李寒,就目前的情况看,你这一副对联的功劳,绝对不小。很多学校都会感激你创作出了这样一副对联。我们双龙乡中心学校因你而骄傲。”
李寒连连谦虚,说这是他的荣幸。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影响越来越大
得到李寒的首肯之后,林志忠给刚刚给他打了电话的校长们,一一回了电话过去。
校长们得知李寒愿意免费授权之后,全都十分的欣喜。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林志忠替他们转达对李寒的感激,并且表示他们自然知道,不能在商业上使用。
得到授权后的校长们,立即行动起来,当即将工作安排下去,以最快的速度将学校门口的对联换了。
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校长们都很是有些急切。
然后,越来越多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看到了这副对联。
无论是谁,都能够一眼看出这副对联的好。
这就使得几乎每一个看到这副对联的人,都会非常惊喜的将这副对联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也有分享在网络上的。
这就使得这副对联在网络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着。越来越多长乐县以外的学校,都注意到了这副对联。
凡是注意到了的学校,几乎都对这副对联很感兴趣,都有将这副对联挂在学校里的想法。
不一定非要挂在学校大门口,学校里有非常多的地方,都适合挂上这副对联。
这其中还包括高中、大学这样的高等院校。
而要挂上这副对联,那也需要和最开始的那些学校一样,取得这副对联作者的授权。
作者是谁?这个早已经和对联一起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
于是,有门路的学校都开始通过各种关系,希望联系上李寒,并且得到李寒的授权。
……
双龙乡中心学校大门口。
对联已经基本临刻完成,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工序。
林志忠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是感慨。
李寒依然还在这里。
大门两侧即将完工的对联,在前世随处可见,而在这个世界,李寒还是第一次看到。
一时之间,李寒心里也十分感慨。前世今生,在这一刻,似乎又重合了一丝。
这个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是吟江市画协会长黄坚打过来的。
黄坚在电话里表示,吟江市第六中学的校长找到他,拜托他向李寒询问那一副对联的使用权。
李寒这才知道,他的那一副对联已经在网络上彻底的传开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希望能够在校园里使用那副对联。
有些学校通过各种关系网,有办法联系上他。而有些学校暂时没有办法联系上他。
学校想要使用那一副对联,是好事情,只要不用作商业用途,李寒并不会拒绝任何一所学校使用。
只是,仅仅只是吟江市内,就不知道有多少学校,如果每一所学校都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前来征询他授权意向的话,那李寒估计这几天时间什么都不用做了,就一直接电话吧。
李寒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李寒直接在网络上公开授权,任何学校想要使用那一副对联,只要不用于商业用途,都可以免费使用。
这样一来,各所学校就不用想法设法的连续他。他也就不用接电话接个没完了。
李寒的公开授权,同样在网络上传播得非常快。
大家一看,是完全免费的授权,不禁全都十分感慨,李寒这一次是有大爱啊!
如果他不免费,而是每所学校都收取一定的使用版权费,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学校愿意支付的,那绝对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现在李寒完全免费授权,那绝对是大爱,网络上因此出现了很多的赞誉声。
各所有意想要使用那一副对联的学校,尤其是那些暂时没办法联系上李寒的学校,得到这样的消息,可谓相当的欣喜。
然后,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方式对李寒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在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临刻那副对联。或在学校大门两侧,又或是在学校里其它的什么地方。
就这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里出现,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而其作者李寒,写出这样一副对联,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入侵”了这么所学校的事情,也开始被大家津津乐道。
很多人都在感慨,李寒不愧是李寒,不过就是写了一副对联而已,竟然也会成为全网的焦点。
大家本来还在感叹《上邪》这一首诗,一转眼,李寒又整出一副对联来了,还真是给人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而这一副对联,写得的确是真好,挂在校园里,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适合。
让学校的学生们长期看到这一副对联,那一定是会对一些学生,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让他们更加奋进的去学习。
人不够聪明?学习成绩不好?这些都没有关系,“勤奋”和“刻苦”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唯一途径。
这绝对是会对一些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这显然也是有那些多学校,都已经或者正在引进这副对联的原因。
从长远来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副对联对提高学生们爱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会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也许并不明显,但一定会存在,这是能够肯定的。
这样讨论着,网友们不禁变得有些兴奋,这绝对能够算是李寒带给他们的又一个惊喜。
他们没有想到,继《上邪》之后,李寒这么快就在对联领域创作了一个惊喜。
还真是惊喜不断,网友们很兴奋,也非常喜欢这副对联。
……
数天之后,这一副对联甚至还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注意。
基础教育司主任郭学平,很是有些欣喜的说道:“这一副对联好啊,非常好!我们应该积极推广这一副对联。”
助手刘宇说道:“李寒已经公开授权,任何学校都可以使用这一副对联。”
郭学平点头道:“李寒做得非常好,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这副对联本身也同样非常有意义。算上之前的《狼来了》、《悯农》等作品,李寒已经多次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了。这个李寒还真是不简单啊!”
刘宇道:“李寒同时擅长多个领域,他现在的名气的确是越来越大了。”
郭学平缓缓点头,然后一副所有所思的样子。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想和仙鹤合影
缘溪村。
一条小溪蜿蜿蜒蜒,穿村而过。
这条小溪原本没有名字,但随着近段时间以来,到村子里来游玩、散心的游客越来越多,而这条小溪,是游客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渐渐的,游客们将这条小溪称为“缘溪”。
既然村子叫做缘溪村,那村子里的这条小溪,自然就叫做缘溪了。
这种说法完全没毛病。李寒和村子里的村民们,也觉得这种称法挺好的。
“缘溪”这个名字渐渐正式成为了小溪的名字。
缘溪很长,其中有一段是游客们游玩最集中的地方。
这一段风景最好,溪水两岸道路平整宽敞,就像是两条天然的绿色走廊一般。
因此,李寒将这一段缘溪称之为“缘溪走廊”。
然后,在距离缘溪稍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一段道路,同样像是天然的绿色走廊。
在那里看不到缘溪河道,但却能够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
李寒便又将那一处天然绿色走廊,称之为“听溪走廊”。
缘溪走廊、听溪走廊,都是很美、很有诗意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很快在游客们之间传开,并且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喜欢这两个诗一样的名字。
而在听溪走廊,除了可以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之外,还能够听到非常多种悦耳的鸟鸣声。
因为,在听溪走廊附近聚集、生活的鸟儿们越来越多。
即便是不在这里生活的鸟儿,也会经常到这里来距离、嬉闹。
其中还包括美丽的天堂鸟,以及同样美丽且更高贵的仙鹤。
天堂鸟和仙鹤不常出现,而一旦出现,必然引得在这里游玩的游客们的欢呼,然后各种拍照。
如果运气极好,甚至还能够走到天堂鸟,或是仙鹤身边,跟它们来张合影。
它们甚至还会配合,显得极为聪明,就像已经成精了似的。
只是天堂鸟和仙鹤愿意配合合影的时候极少,尤其是仙鹤,几乎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高傲模样。
不过,如果是游客们远远的给它拍照,它倒是很愿意配合。
现在,听溪走廊的游客们,就正在兴奋的各种拍照。
因为,难得现身的仙鹤现身了。
游客们非常兴奋,今天的运气真是很好。
这只仙鹤非常漂亮,要比他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仙鹤漂亮很多。
而且,体型也要大很多。几乎要大上一半的样子。
游客们甚至在想,如果有一个人坐在它的背上,它只怕都能够载着那个人飞翔。
它的体型真的非常大,也不知道是如何长成这么大的?
这样一只美丽、体型又巨大的仙鹤就在眼前,的确能够让人感到兴奋。各种拍照自然就少不了。
如果能够与它合影一张的话,那就更让人兴奋和骄傲了,以后也可以在他人面前装逼。
游客们都是这样想的,但却没有人敢过去和仙鹤合影。
别看现在仙鹤对游客们拍照一事,一副无所谓的神态。但一旦有人靠近,它很有可能直接就飞走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面对一个体型这么大的家伙,大家心里多少有点敬畏,也不太敢靠得太近了。
“妈妈,我好像跟它合一张影啊。”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对身边一个30岁左右的女子说道。
女子说道:“妈妈也想。可是,我们一旦过去的话,它肯定就飞走了。我们就看不到了,这里的叔叔阿姨们也看不到了。所以,我们就在这里多看一会儿,好不好?”
“哦,好吧。”小女孩说道。倒是十分听话。
李寒今天没有事情,便到村子里溜达,也到了听溪走廊,恰好听到了刚刚小女孩说的话。
看了看小女孩,很是漂亮可爱的一个小丫头,人也听话、懂事。
便说道:“小妹妹,你想要去跟它合影吗?”
小女孩和女子同时扭头看向李寒,小女孩说了一个“想”字,女子则有些疑惑的看着李寒,不太明白李寒的意思。
李寒呵呵一笑,对女子说道:“抱歉,打扰你们了。我是刚刚听到这个小朋友在说,她想要和仙鹤合影,这才出声询问的。我有办法帮她,让她能够和仙鹤合影。”
“真的?”女子很是有些怀疑。现在周围都是游客,她倒是不怕李寒有什么坏心思,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估计是在吹牛逼。
“真的!”李寒肯定的说道。
“你有什么办法?”女子依然怀疑。
女子怀疑很正常,李寒不觉得意外,又说道:“很简单,让她直接走过去就是了。”
“这……”女子眉头一皱,然后将小女孩拉到自己身后,说道,“谢谢!我们还是不合影了。”
直接走过去?开什么玩笑。她自然不会让小女孩直接走过去。
直接走过去的话,仙鹤要么直接飞走,要么有可能伤害到小女孩。
那么大一只仙鹤,连大人都有可能伤到,更别说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了。
周围离得近的游客,都听到了李寒和女子之间的对话。
然后全都看向李寒,在心里嘀咕,这个长得这么帅的小伙子是啥意思?让人家一个小女孩直接走过去,太扯蛋了吧?仙鹤直接飞走了还好,但如果伤害到了小女孩怎么办?不靠谱嘛。
切!这算什么办法嘛。还真以为他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而这个时候,有人哈哈大笑一声,说道:“这位美女,你应该相信这个小伙子。他让小姑娘直接走过去,那是一定没有问题的。”
这个声音很大,周围很多人都听到了,一起扭头看去。只见说话之人是一个大概30多岁的年轻男子。
男子脸上笑呵呵的,似乎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女子问男子道:“不好意思,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也是周围其他游客想问的问题,女子问了之后,大家都在等男子的回答。
男子又是一笑,说道:“你们如果知道这个小伙子的身份,就会相信他说的话了。”
然后,男子又对李寒说道:“老板,好久不见,你总算是回来了。”
这个男子是最开始就常来村子里钓鱼的老顾客了,与李寒已经很熟悉了。
李寒自然也认得男子,同样一笑,说道:“也没多久没见嘛,张老哥最近可还好?”
男子道:“还成,还成。”
这个时候,女子和周围的游客们,自然已经知道了李寒的身份,眼睛里都是惊喜的神色。
竟然会是李寒!他们竟然遇到了李寒!
原来这就是李寒,果然如传言中一样年轻帅气。
如此年纪就已经有了那么大的名气,女子和周围游客心里,惊喜过后又不禁十分感慨。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鸟类资源很丰富
感慨过后,女子又再一次变得惊喜。正如刚刚那男子说的一样,既然年轻小伙子是李寒,那他刚刚说的就一定是真的了。
也就是说,自己的女儿真的可以就这样走过去,和仙鹤合影了。
因为,这只仙鹤十分听李寒的话,相当于是李寒的宠物,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那么,李寒让仙鹤配合,仙鹤一定会配合。
女子很惊喜,对李寒说道:“李寒先生,非常抱歉!我之前并不知道你的身份。所以……所以……”
李寒笑道:“没有关系,我能够理解。现在,你就可以带着小姑娘过去了,它不会伤害你们的。”
本来是小女孩一个人过去的,但李寒知道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女子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放心,让小女孩一个人过去。
既然如此,那就主动让女子陪着小女孩过去好了。
女子连声感激,将手机递给旁边的一个游客,请旁边游客给她们拍下照。
然后,女子拉着小女孩的手,小心翼翼的靠近仙鹤。
现场所有的游客全都盯着女子和小女孩。只见她们靠得离仙鹤足够近了之后,仙鹤既没有飞走,也没有伤害她们的举动。
相反,似乎还非常配合女子母女二人拍照。
卧槽!这只仙鹤果然成精了。
游客们阵阵感慨,女子和小女孩则十分的兴奋和激动。这一次来缘溪村,实在是来得太对了。
竟然真的与仙鹤合影了,这要是发到网上去,是一定会火的。
女子很兴奋,不仅请游客帮忙拍了照,还录了像。
拍完之后,另外又有几名游客找到李寒,表示他们也想与仙鹤合个影。
李寒表示可以。
游客们十分兴奋,连连道谢。
李寒口中的“张老哥”,叫做张运,这个时候说道:“老板,为什么到这里来的鸟儿们,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越来越多了?我记得以前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啊。”
李寒摇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事实上,李寒还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只能够猜到肯定和天堂鸟和仙鹤有关。
现在鸟儿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俨然成为了村子里的百鸟园,还是纯自然形成的那种,没有人为进行打造和干预。
这是好事情,李寒也就懒得去纠结具体是什么原因了,管它的呢。只要不是什么坏事,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就行。
张运道:“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这里看鸟儿,感觉要比动物园看鸟儿好上无数倍。以后专门到这里来看鸟儿的人,怕是会越来越多。”
李寒笑道:“不管客人是多是少,我们都会非常欢迎。”
李寒和张运两个人在这里聊天,刚刚那个女子,也就是小女孩的母亲,这个时候已经将她们和仙鹤的合影和视频,发到了网络上。
然后,正如她所想的一样,很快就收到了网友们的点赞和评论。
“哇!这是丹顶鹤吗?体型怎么这大啊?真漂亮!这是哪里啊?”
“卧槽!这丹顶鹤的体型也太大了吧?不是,更关键是,人为什么能够离它这么近?”
“我知道这里哪里。看来,传言果然是真的啊!”
“你知道?这是哪里?”
“缘溪村。而这只丹顶鹤,就是李寒的那只仙鹤。网络上有传言说,那只仙鹤偶尔会在缘溪村的听溪走廊现身。如果运气极好的话,就能够与它进行合影。视频中的母女,显然就是运气极好之人。而由此来看的话,那个传言的确就是真的了。”
“缘溪村?李寒的仙鹤?我擦!那这么说来,这就是李寒垂钓于竹筏上的那个视频里的那一只仙鹤了。怎么感觉它比那个视频里的时候,体型又大了一些?”
“在视频镜头里,我好像还看到有其它的鸟类,而且数量还不少。那里的鸟儿资源那么好吗?”
“不知道啊,我也没去过。我只是看到网上有人在说,说缘溪村听溪走廊那里的鸟儿资源十分丰富。看得人眼花缭乱的,还有一些似乎还是颇为珍惜的品种。”
“我擦!真的假的?”
“应该是真的吧?视频和照片你们也看到了。连丹顶鹤这种珍惜涉禽都有,另外还有非常稀少的天堂鸟。这两种鸟都有,鸟儿资源丰富也正常。”
“早就听闻缘溪村李寒农场出产的食材非常美味,风景又好,现在还有这么丰富的鸟儿资源。搞得我好想去看一看啊!就是太远了。800多公里的距离。卧槽!”
“……”
点赞数和评论数越来越多,的确已经有了火的趋势。
女子十分高兴,挑一些网友们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比如说有人问这里的鸟儿资源是不是真的很丰富?
她回答说的确是的。有人在一个小时之内,就看到了十几种不同的鸟儿,有大有小,有常见的种类,也是不常见的种类。
就这样,缘溪村听溪走廊的鸟儿资源十分丰富的说法,在网络上越传越广。
然后,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对一个问题感兴趣。那就是在那些鸟儿种类中,除了丹顶鹤和天堂鸟之外,都还有哪些比较珍惜的种类?
“丹顶鹤有了,会不会有朱?我还没见过朱呢。动物园里也没见过。只在电视上见到过。”
“朱可能没有吧。朱可是比丹顶鹤还要珍惜的。有丹顶鹤的话,有其它几种珍惜鹤类倒是有可能的。比如说黑鹤、黑颈鹤、赤颈鹤这些。”
“缘溪村听溪走廊都还有些什么样的珍惜鸟类?好像有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啊!我也很感兴趣。这样吧,我这里距离缘溪村不远,我明天就去缘溪村一探究竟。到时候我会在网上直播,有想看的就关注我吧。我明天带你们看缘溪村听溪走廊的鸟儿。”
有人在网上这样说。
然后,还真有很多好奇的人对其进行了关注。
那人见自己忽然多了很多粉丝,可谓极是兴奋。当即在网络上查询、收集关于鸟儿种类的资料和图片,以便明天直播的时候用到。
……
今天是中秋节,乡下在这里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
也祝福您和您的家人,身体永远健康!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是鹤?还是鹳?
第二天。
到缘溪村听溪走廊来观鸟的客人依旧不少,甚至还有写生的画家,背着画架和作画的工具,到这里来写生。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这里丰富的鸟儿资源。
此时,就有一位年轻画家,放好了画架,摆放好了作画工具,做好了作画的准备。
他现在正在抬头观察,准备捕捉到一个让人心动的画面之后,就开始作画。
然后,在观鸟的游客中,又有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用手举着手机四处拍摄,一边拍摄,还一边很是兴奋的说道:“朋友们,兄弟姐妹们,这里就是听溪走廊了。大家看看这里的环境,果然十分美,让人心情沉醉。怪不得这里的鸟儿资源那么丰富呢。这里还有一位画家在写生,他现在还在观察,还没有开始画,我们等会儿再来看看他到底会画些什么……”
这个兴奋的小伙子叫做周进,府南省蜀都人。他就是昨天在网络上说,今天要来听溪走廊进行直播的那个人。
自他昨天在网络上这样说了之后,多了很多关注他的人,这让他十分兴奋,今天一早就赶到了这里。
然后打开直播,才刚刚打开一会儿,观看人数就已经有了数百人,这让他更是兴奋。
然后,开始通过手机镜头捕捉鸟儿们的画面。
他知道,大家之所以关注他,之所以看他直播,是为了看这里的鸟儿们,而不是为了看他。
“大家看这是什么鸟?应该有人认识……对,就是斑鸠,一种常见的鸟……”
“卧槽!大家看这里,这是白头翁吧?白头翁现在好像非常少见了啊!这绝对是大惊喜啊!”
“……”
……
村子里。
李寒迎来了两位老朋友,黄坚和王昌。
黄坚呵呵笑道:“李寒小友,我们有段时间没见了啊。”
李寒也笑道:“也没多长时间嘛。二老今天过来,打算到哪里去转一转?”
王昌道:“听溪走廊。近段时间以来,听溪走廊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是越来越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种,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鸟类。让人十分欣喜。”
黄坚也说道:“听溪走廊观鸟,可以让人的心情愉悦。”
李寒道:“我发现现在听溪走廊已经成为村子里最热门的地方了。”
王昌道:“感觉还真是。”
三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听溪走廊而去。
既然黄坚、王昌二人要去听溪走廊,李寒没什么事,也就打算陪着一起去。
……
听溪走廊。
各种鸟鸣声或清脆、或沙哑、或低沉,交织在一起,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吵闹,反而还会让人的心情非常愉悦。
这或许是因为在这里,人人都能够感觉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因吧。
周进依然还在这里直播,他已经发现了十几种不同的鸟类。
其中虽然没有特别珍惜的鸟类,但不乏比较罕见的鸟类,让人特别的兴奋。
不仅他兴奋,他直播间里正在收看直播的数千人,也同样十分兴奋。
收看他直播的人数,已经涨到了数千人,每一个人都十分惊喜。
听溪走廊的鸟类资源,竟然真的如此丰富,这是他们亲眼所见,绝不会有假。
这才不长的时间,就已经发现十几种不同的鸟类了。
这资源也太丰富了吧,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不过,让人稍微有些遗憾的是,发现的十几种鸟类,都是体型比较小的鸟类,并没有体型大都鸟类出现。
“李寒先生的仙鹤呢?今天怎么不出现啊?我想看仙鹤,想看体型巨大的鸟类。”
“仙鹤出现的时间本来就很少,今天不出现才是正常的。不过,体型大的鸟儿给人的视觉冲击感的确要强得多,我也想看体型大的鸟儿。”
“体型大的鸟儿除了仙鹤之外,还有什么?”
“应该还有其它鹤类吧?就看主播和我们今天的运气怎么样了?”
“……”
直播间里有很多人都在表示,希望能够看到体型大的鸟儿。现场的游客们,也同样如此希望。
体型越大,视觉冲击感越强,给人的感觉自然也越震撼。
而就在这时,有人兴奋的喊了一声,“快看那边,是不是仙鹤来了?”
仙鹤来了?
现场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全都抬头看向一个方向,包过那一个在这里写生的年轻画家。
周进也赶紧将手机镜头对准了那个方向,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听到了喊声,他们也都精神大震,瞪大着眼睛盯着手机屏幕。
然后,果然看到在远处的天空上,有数只白色大鸟飞来。
嗯?为什么会有数只?难道不是那一只仙鹤?
等数只白色大鸟飞得近了一些之后,无论是现场的游客,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都发现了,还真不是那只仙鹤。
这几只白色大鸟的体型虽然也很大,但与那只仙鹤比起来,还是要差上不少。
不过,大家也并没有失望。仙鹤没来,来了这么几只体型大的鸟,那也是可以的。
大家期待的大型鸟类终于来了。
在听溪走廊的一侧,有一株很大的松树,十分漂亮。
几只白色大鸟落在了松树上。
所有人这才看清,这几只白色大鸟和丹顶鹤的体态有些像,应该也是鹤的一种。
是什么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
游客们发现他们根本分不清楚,只知道肯定不是丹顶鹤。
丹顶鹤很好辨认,而其余白颜色的鹤,就有些分不清楚了。
不过,不管是什么鹤。这里除了丹顶鹤之外,还有其它的鹤类生存,这是能够肯定的了。
一时之间,现场的游客们一边兴奋的各种拍照,一边讨论这到底是什么鹤?
那位年轻画家也赶紧重新铺开一页新的画纸,他要将现在这幅鹤息松树上的画面画下来。
周进则兴奋的在直播间里说道:“大家快看!大家快看!大家希望看到的大型鸟类来了。大家有没有认识这是什么鹤的?”
李寒、黄坚、王昌三人,这个时候也到了听溪走廊。
听到现场的游客们都在讨论,那到底是什么鹤?
黄坚淡淡一笑,说道:“鹤?那真的是鹤吗?应该不是鹤吧?”
王昌道:“能够栖息于树上,的确不是鹤。而应该是鹳。不过,具体是什么鹳?连我也搞不太清楚。是白鹳吗?”
李寒笑道:“白颜色的鹳,称为白鹳肯定是不会错的。”
王昌哈哈一笑,说道:“李寒小友这话不错。”
黄坚莞尔,然后看到那边有一个人正在作画,不禁眼前一亮。
身为吟江市画协会长的他,看到这样的情况,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说道:“我们过去看看。”
李寒、王昌二人点头。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松鹤图的问题
之后,李寒、黄坚、王昌三人,慢慢走到了年轻画家身后。
不出所料的,看到年轻画家正在画的画面,正是不远处鹤息松树上的画面。
当然,准确的说,应该是鹳息松树上。但现场似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那是鹤。
大家会搞错,其实也比较正常。
因为,鹳和鹤本就十分相似,都属于大中型涉禽。
体态上也相似,都是喙长、颈长、腿长等等。
飞行姿态也相似,都是头颈和腿伸直、缓慢扇动巨大双翅飞行。
如此相似的两个种类,会搞错很正常。
当然,如果仔细分辨的话,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而像现在这样的情况,不用仔细分辨,也能够知道松树上的那些是鹳,而不是鹤。
因为,鹤是无法在栖息于树上的。
为什么?
因为,鹤的后趾位置高,与前面三趾不在同一平面上,且退化短小,不能与前面三趾形成对抓。
也就是说,鹤的脚趾无法抓稳树干,所以无法栖息于树上。
而鹳可以。
因为,鹳后趾与前面三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没有退化,能够与前面三趾形成对抓。
从而可以牢牢的抓稳树干,就像其它的鸟类一样。
所以,能够栖息于树上的一定是鹳,而不是鹤。
年轻画家的绘画技艺还是非常不错的,作画的速度很快,松树、“白鹳”很快就在画纸上呈现了出来。
黄坚不禁暗自点头,在他看来,小伙子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小伙子画的白鹳出现了一点错误。
他画的白鹳四个脚趾在同一个平面上,紧抓树干。这没有错,是鹳的脚趾。
但其它的部分,比如头部和颈部,他画的又明显是鹤。
因为,他画的头部比例较小、颈细长,这是鹤的特征。
而鹳的头部比例较大,颈更显粗壮,整体看上去比鹤要“强壮”一些,鹤的形体更“苗条”。
所以,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小伙子画的白色大鸟,为鹳的脚趾和鹤的身体,鹳不是鹳、鹤不是鹤,有些不伦不类。
当然,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完全没毛病,是一幅美丽的“鹤”息松树图。
小伙子将画画完之后,感觉到自己身后有人,然后回头一看。先是一愣,继而大喜。
连忙站起身说道:“黄会长好!见过黄会长。”
“哦?”黄坚有些意外,说道,“你认识我?”
小伙子说道:“黄会长,我叫杨徐灿,吟江市人。”
原来如此,既然是吟江市人,又喜欢作画,那肯定是认识黄坚的。
黄坚微微一笑,说道:“原来如此,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
叫做杨徐灿的小伙子说道:“能在这里看到黄会长,是我的运气。不知黄会长可否点评一下我刚刚完成的这副画?”
黄坚点点头,在这里碰到一个吟江市的年轻画家,他心里也非常高兴。
然后,黄坚对小伙子的画进行了一番点评,基本上都是肯定。
最后说道:“不过,如果要认真评判的话,这幅画其实有一处错误。”
“有一处错误?”杨徐灿一惊,连忙请教道:“是什么错误?还请黄会长指出。”
这个时候,正在直播的周进,以及周围其余的游客们,也被吸引了过来,大家都围在四周。
然后都看到了杨徐灿的画,也听到了黄坚刚刚说的话。
到底有一处什么样的错误?大家也不禁有些好奇。
包括直播间里的观众们。
“这个年轻人的画,画的非常好啊!这松树、这白鹤,都很好啊。怎么会有一处错误呢?”
“年轻人口中的‘黄会长’,很明显是专业的。看看他怎么说?”
“……”
黄坚笑笑,说道:“我猜你刚刚在画这几只大鸟的时候,并没有仔细观察,而是看了一个大概之后,就根据自己脑海中鹤的形象,开始画的吧?”
杨徐灿心里一惊,他还真是这样的。但关键是,黄坚为什么能够看出来?这也太神奇了吧?
不只是杨徐灿觉得神奇,周围的游客和直播间里的观众,也同样觉得神奇。
杨徐灿说道:“黄会长所说不错。不过,黄会长是如何知道的?”
黄坚说道:“那边松树上的几只大鸟还在那里。你可以将你画的白鹤,与那几只白色大鸟仔细对此一下,然后或许就会知道了。”
真的吗?难道是几只白鹤画得有什么问题?这不可能吧。
想着不可能,但杨徐灿还是开始仔细对比自己画的白鹤,与松树上的“白鹤”有什么不同?
现场的游客们和直播间里的观众也在对此,看着没什么不一样啊!
而杨徐灿经过一番仔细的对比之后,赫然一惊,他真的发展了不同的地方。
树上的白鹤比自己画的白鹤更“强壮”一些,颈更粗,头部比例更大。
只是,这有什么问题吗?人都有胖瘦之分,鹤有所区别,应该也正常吧?
这样想着,杨徐灿将自己发现的不同说了出来。然后又说这应该没有问题吧?
周围其余的游客和直播间里的观众,在听到杨徐灿所说的不同之后,仔细一看,还真是有些不同的。
然后,他们也和杨徐灿一样,不认为那有什么问题。杨徐灿不过就是画“瘦”了一些而已。
黄坚笑道:“要说没有问题,当然也可以。但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树上的那几只白色大鸟,它们其实并不是鹤。而是鹳。而你画的‘白鹤’,其实是鹤的身体,与鹳的脚趾的综合体,是错误的。”
啥?不是鹤,而是鹳?
杨徐灿和周围的游客,以及直播间里的观众,都是一愣。
黄坚继续解释,将鹳与鹤的区别,以及鹤不能栖息于树上的原因等等方面,全都简单的解释了一遍。
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一直都把鹤与鹳弄混淆了。
而鹤不能栖息于树上,他们则是现在才知道,真是长知识了。
这个时候,有昨天也在这里,且拍到了丹顶鹤照片的游客,拿出手机点开丹顶鹤的照片,果然发现丹顶鹤的后趾,与前三趾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且已经退化变得短小。
这样的脚趾,的确是无法抓牢树干的。
怪不得他们始终没看到丹顶鹤上树呢,原来是根本上不去。
那么,杨徐灿画的“白鹤”,的确就有问题了。
杨徐灿连连表示感谢,感谢黄坚指出他画里的错误。
而这个时候,一个游客忽然说道:“黄先生,现在我们知道了,丹顶鹤无法栖息于树上。但有一种著名的‘松鹤图’,里面的丹顶鹤就是栖息于松树上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松鹤图?
对啊,松鹤图是什么情况?
杨徐灿和其余游客,以及直播间里的观众们,这个时候也都想到了,在国画里面,经常都能够看到,丹顶鹤栖息于松树上的画面。
那绝对画的是丹顶鹤而不是鹳,因为丹顶鹤是非常好辨认的。
既然丹顶鹤无法栖息于树上,那那些国画是怎么回事?
黄坚笑道:“‘松鹤图’中的鹤,的确是丹顶鹤。而丹顶鹤立于松枝上的国画,自古以来便有,是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的图案,是一种吉祥的图案。
因为这种图案有‘松鹤延年’的喻意,很受画家们喜欢。
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画法可以说是错误的,因为丹顶鹤不能站立于松枝上,在自然界看不到这样的画面。
那么,‘松鹤图’为什么会出现呢?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古代的画家们,将栖息于松树上的,外观相似的鹳或是鹭,误认为了是鹤。
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又将鹤画为了丹顶鹤。
因为,丹顶鹤是仙鹤,象征着长寿。与松树画在一起,那就是松鹤延年,非常吉祥。
然后,因为其吉祥的寓意,‘松鹤图’慢慢在民间传开,一直到了今天,都还十分受画家们喜欢。
所以,‘松鹤图’固然是一种错误的画法,固然在自然是看不到这样的画面,但它却又合理的存在。
它已经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已经是一种文化。”
……
第三百六十章 解趣味题,得李寒“松鹤图”
原来如此。
所有人都暗自点头,他们都明白了,松鹤图其实是一种艺术加工后的作品。
黄坚补充道:“的确是一种艺术加工,也是自古传承下来的经典图案。而它本身是不合理的这一点,我们也应当了解。”
所有人再一次点头,他们感觉今天还真是长了一点知识。
这个时候,杨徐灿说道:“黄会长,非常感谢你为我们介绍这些。如果我们有幸能够见证黄会长亲自挥毫,画一幅松鹤图的话就好了。”
这话一出,现场其余的游客,和直播间里的观众,全都露出十分期待的神色。
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黄坚吟江市画协会长的身份,绘画造诣很深。
如果能够现场看到黄坚挥毫,那绝对让人非常期待。
“画一幅松鹤图?”黄坚想了想,又看了看李寒,笑道:“李寒小友,我认为你来画会更加合适。”
“李寒来画?”所有人都是一愣,不是因为李寒的身份。
他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李寒的身份,包括直接间里的观众们。
而是因为大家在想,李寒也会画画吗?
愣了片刻之后,才猛然间恍然。
我擦!差点忘了,李寒在绘画一道上,那也是非常擅长的。
上一次的全国青年绘画大赛上,李寒还神奇般的夺得了第一名呢。
都怪李寒擅长的领域太多了,自上次的绘画大赛之后,又没有再向外界展示绘画方面的作品。
搞得他们都忘了,李寒还擅长绘画一道。
如果是李寒画的话,似乎更加让人期待。
所有人又都期待的看向李寒。
李寒笑道:“黄老,我那点绘画能力,哪能和你相比?这事儿啊,怕是得你亲自来才行啊!”
黄坚摆手道:“李寒小友谦虚了,你的绘画能力未必就在我之下。”
两人一番推辞之后,最终还是李寒“妥协”了,那就画一幅松鹤图。
李寒之前没有画过松鹤图,这是第一次画,他还是非常有兴趣的。
杨徐灿很兴奋,连忙铺开一张新的画纸,摆放好笔、墨、颜料等工具,说道:“李寒先生,请!”
李寒道过谢之后,走到画架前,提笔开始作画。
周围的游客也很兴奋,现场看李寒作画,这样的机会绝对可遇不可求。
正在直播的周进更是兴奋,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的超大惊喜。
他刚刚询问过李寒了,说他正在网络上进行直播,问李寒他能否直播李寒作画的过程?
李寒表示可以。
这让周进十分激动,现场直播李寒作画的过程,这种机会一辈子或许都只有这一次。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这个时候同样十分激动。他们今天看直播,本来只是想看看听溪走廊都有些什么鸟类?
却哪里想得到,竟然能够看到李寒现场作画?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叫做运气?这就叫做运气!
现场。
李寒作画的速度很快。松树,就是不远处的那一颗松树。
然后是丹顶鹤,一共画了八只。四只歇于树下,四只立于树上。姿态各异,十分灵动。
虽然从实际情况看,丹顶鹤不能立于松树上,但正如黄坚刚刚所说,松鹤图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种文化传承,这样画完全没毛病。
等李寒画完停笔之后,现场众人声声喝彩。
黄坚则哈哈大笑一声,说道:“李寒小友的绘画功力,比之上一次大赛的时候,似乎又进步了不少啊!”
李寒谦虚几句。
黄坚又说道:“不知李寒小友打算如何处理这幅画?”
如何处理?
李寒在画之前就想好了,他打算随机送给现场的一位客人,就当作是他今天发放的福利,以感谢这些客人到村子里来游玩。
于是,李寒笑笑,说道:“如果现场的朋友们有人有兴趣要的话,就赠送给现场的一位朋友吧。”
什么?当真?
李寒此话一出,现场包括杨徐灿、周进在内的所有游客,全都在一瞬之间变得极为激动。
如果说刚刚在现场亲爱看到李寒作画,是一种幸运,让人兴奋的话,那现在李寒这样一说,那就更让人兴奋和激动了!
李寒的这一幅松鹤图,单丛绘画造诣上看,或许不算顶尖。
但是,李寒现在才21岁。在以后,他一定会成为最顶尖的画家。再加上李寒还同时擅长非常多个领域,他的身份十分特殊。
在以后,他一定会成为极为知名的人物。
那么,他的这一幅画,绝对极具收藏价值。
它的收藏价值甚至可以说难以估计。
如果能够得到这一幅画……
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再也无法淡定,十分的兴奋和激动。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本来很想说见者有份,他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机会可以得到那幅画?
但他们也知道,这样说肯定是不合适的。李寒肯定只会在现场游客中选择,他们只能在直播间里看着,十分羡慕的看着。
那么,现场有那么多人,而且肯定人人都想得到那幅画,李寒打算赠送给谁呢?
这是个问题。
现场。
黄坚道:“那么,李寒小友打算赠送给谁呢?”
关键的时刻来了,现场所有人全都看向李寒,有些紧张,更是十分期待!
李寒想了想,说道:“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吧。谁先说出正确的答案,就赠送给谁。”
游戏?
所有人都点头,这样倒也有趣。想要得到画,就各凭借本事了。
不过,是什么样的游戏?所有人都期待的看着李寒。
即便是黄坚、王昌二人,也不仅十分有兴趣。
李寒道:“假设这里有三个装水的容器。容量分别为10升、7升和3升。10升的容器里装满了水。
现在,需要大家在不借助其它任何容器的情况下,通过这三个容器相互间倒来倒去,准确的将10升水,分为两个5升。
这里没有容器,大家直接说出倒水的步骤就可以了。谁最先准确的说出来,这幅画就赠送给谁。”
说完,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听着好像很有意思啊。
然后,全都迅速的在心里计算着。
黄坚、王昌二人也在心里计算,他们也颇有兴趣。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同样在计算。他们虽然无法得到那幅画,但对这个倒水的游戏,却十分有兴趣。
两分钟之后,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十分兴奋的大喊道:“我倒出来了。”
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方法。
先将10升容器里水倒进3升容器,倒满为止,又将3升容器里的水,全部倒进7升容器。
之后重复再重复两次。第二次的时候,将七升容器倒满之后,3升容器里还剩下2升水。
2升水出来之后,又直接有一个3升容器。原10升水分为两个5升,就非常容易了。
小伙子的答案正确。
其余的人听了小伙子的答案之后,不禁十分懊恼,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遗憾啊!实在是太遗憾了!
最终,小伙子得到了李寒的这幅松鹤图,整个人极为的激动。
而其余人,自然是极为的羡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