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这个明星有些咸鱼TXT下载这个明星有些咸鱼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全文阅读

作者:在乡下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txt下载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首与陶瓷有关的歌曲?

    第二天。

    《雨霖铃寒蝉凄切》依然被很多人各种议论。

    这一首词注定会越传越广。对于整个诗词界来说,这一首词都是精品,可遇不可求。

    缘溪村。

    对于这一首词所带来的影响,李寒并不意外。这首词可以说是前世著名词人柳永,最著名的一首词了,其威力自然非同小可。

    村子里,从村子到九龙峡的竹筏项目已经正式开启。

    开启之后,十分受到游客们的欢迎。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李寒在九龙峡,一人一鹤一竹筏垂钓视频的影响?要坐竹筏去九龙峡游玩的客人非常多。

    有部分客人甚至是在知道了,缘溪村开通了这么一个项目之后,特意赶到村子里来,要坐上竹筏去九龙峡一游。

    这就导致了原本准备好的十只竹筏,远远不能满足客人们需求。

    就目前的情况看,别说十只竹筏,就是数十只、上百只竹筏只怕都难以满足。

    没办法,只能让客人们每天请早了。如果来晚了,竹筏全都已经出发,那就只能等着了。

    当然,再适当增加一些竹筏也是有必要的。

    所以,村长又安排了一批人,现在正在做竹筏,打算再做十只。

    渡口处,做竹筏的村民在忙碌。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也在这里。

    李寒在这里帮忙,两个丫头则对于如何做竹筏颇有些好奇,看得颇有兴致。

    “老板,亲自做竹筏啊!”有客人说道。如此称呼李寒的,一般都是经常来村子的常客。

    李寒笑道:“打打下手而已,你们也要去九龙峡?”

    客人道:“是啊,但似乎来晚了。”

    李寒道:“的确来晚了。不过,待会儿也许会有竹筏回来。”

    客人道:“那我们就在这里等着,等到中午的时候,如果都还没有竹筏回来,那就明天早一点来。”

    在这里看村民们做竹筏,聊聊天、摆一摆龙门阵,对于客人们来说也挺有意思的。

    李寒自然表示欢迎。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几波客人。也是一边等竹筏回来,一边看村民们做竹筏,然后聊天、摆龙门阵。

    ……

    景德镇,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炎国自古就被誉为“瓷器之国”,而景德镇又可以说是其代表和象征。

    在历史上,景德镇陶瓷就已经名扬海外,现在自然更是如此。

    陶瓷文化毫无疑问可以说是景德镇文化的代表。

    最近,景德镇文化部门打算举办一场大型陶瓷展,以进一步宣传陶瓷文化。

    只是,陶瓷虽然享誉世界,但真正对陶瓷文化感兴趣的人却并不多,尤其是年轻人。

    要让一个年轻人来了解陶瓷文化,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要想点什么办法,让更多的年轻人对陶瓷文化有那么一些兴趣才行。

    一场会议上,此次陶瓷展负责人吕洪梁说道:“诸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众人低声商议一阵之后,有人说道:“要想年轻人有兴趣来咱们的陶瓷展参观,来了解陶瓷文化,就必须要让他们对陶瓷有些兴趣。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听歌,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么方面考虑。”

    “歌吗?”吕洪梁道,“发行一首与陶瓷有关的歌?”

    刚刚那人道:“是的。当然,必须是一首好歌。让人听了之后,能够对陶瓷产生一定的兴趣。不说所有人听了之后都能够产生兴趣,至少要有一部分人能够产生兴趣。”

    吕洪梁道:“方法是可以。我们也可以找音乐人写这样一首歌。只是,一首与陶瓷相关的歌曲,几乎不可能会有人喜欢吧?除非是本身对陶瓷就有些兴趣的人,才有可能会去听。”

    这话众人都赞同。的确,一般人如果听说是一首写陶瓷的歌,估计是不会有兴趣去听的。

    那么,用歌曲来吸引人对陶瓷产生兴趣的做法,就没有意义了。

    刚刚那人道:“如果是一首纯粹介绍或者宣传陶瓷的歌,那当然是不行的。需要加入一些其它的元素才行。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听些什么,情啊爱啊之类的流行音乐。也许,可以将这些元素加入到歌曲里面。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吕洪梁道:“这样的歌曲怕是不好创作啊!不过,也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可以尝试一下。如果能够得到好的歌曲自然最好,得不到好的歌曲也没有关系。”

    刚刚那人道:“我也是这个意思,终究是要尝试过后,才知道行不行?那么,主任,我们是只想那些最著名的音乐人发出邀请,还是向所有的音乐人都发出邀请?”

    吕洪梁道:“所有的音乐人吧。这样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小林,你向音乐界发布我们的需求吧。然后,作品出来之后,我们先听小样,如果让人满意的话,条件可以慢慢谈,定然会让对方满意就是了。”

    小林就是刚刚说话的人,叫做林祥,闻言说道:“好的,主任。”

    ……

    林祥并没有直接向外界公开,说他们需要征集这样一首歌曲。而是通过自己的办法,直接在音乐界发布了他们这一次的需要。

    消息很快在音乐界传开,很快就引得一众音乐人们议论纷纷。

    除了少数对此没什么兴趣的人之外,大多数人都还是很有兴趣的。

    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音乐人。

    毕竟,这是景德镇镇文化部门需要的歌曲,要求的内容又与陶瓷这样一种享誉世界的产品有关。

    如果真的为此写出一首歌,而被景德镇文化部门征用的话,所获得的报酬其实是次要的。

    关键是这本身是一件足够荣耀的事情。

    只是,要创作一首宣传陶瓷的歌容易,但要让这首歌让人喜欢,尤其是让那些对陶瓷不感兴趣的人喜欢,怕是相当的不容易啊!

    很多的音乐人为此议论纷纷。

    “要创作这样一首歌,其实问题不大。关键是要让人喜欢,这就不好操作了。”

    “的确如此。不说让别人喜欢,即便是我自己,其实都觉得自己如果创作这样一首歌的话,多半都不会好听。”

    “……”

    有不少音乐人都是这样想的。

    所以,又有不少音乐人其实并不看好,景德镇文化部门这一次能够得到一首满意的歌曲。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去景德镇游玩一趟

    当然,也有很多音乐人有不同的看法。

    “其实吧,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些,能够让人喜欢的元素就可以了。”

    “这个大家都想得到。关键的难点就是在这里啊,让人喜欢的元素要如何添加?”

    “这个就只能说各凭自己的本事了。总之,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有想法的都可以尝试一下。”

    尝试一下吗?这话没错,很多音乐人都想尝试一下,包括之前那些觉得自己的作品,估计很难让人喜欢的音乐人。

    尝试一下又不用付出什么代价,那自然是要尝试一下的。

    还有一句话说得也没毛病,那就是各凭自己的本事。

    然后,很多音乐人突然又提到了李寒。他们其实不想提起李寒的,但又忍不住的总是要提起。

    没办法,李寒推出的那几首歌曲,无论是对外界来说,还是他们来说,影响都非常大。

    “你们说,李寒这一次会出手吗?如果他要出手,诸位怎么看?”

    “我们上次不是说了吗?他最好是不要再到我们音乐领域来捣乱了。所以,他最好是不好出手。当然,我这不是怕他又能写出一首什么好歌,而是纯粹不希望他再来我们音乐领域而已。他前天推出的《雨霖铃》不算。虽然《雨霖铃》也可以说是一首歌,但毕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歌不一样。算是一种特殊的音乐领域吧。那个领域与我们没有关系。所以,随便他怎么折腾。”

    “无妨,他即便是要出手也没有关系。很多人不是一直都想压制那小子一下吗?现在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啊。他出手了,然后有不少人都比他的作品更好,这样非常完美啊!”

    “这话倒也没错,但关键是能够压制得了他吗?”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李寒的音乐天赋或许的确很高,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歌都擅长。尤其是这一次的歌。这一次的难度非常大,而我们有这么多人,还不信压制不住他一个人?”

    “这么说来,李寒这一次出手的话,其实是好事了?”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

    有不少音乐人都在议论李寒,一些没有参与讨论的音乐人看到之后,都在心里想,“李寒吗?如果这一次要出手的话,倒是也好。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的较量一番。”

    ……

    景德镇陶瓷文化部门。

    吕洪梁问林祥道:“怎么样?小林,音乐人们对此可有兴趣?”

    林祥道:“有不少音乐人还是有兴趣的,其中不乏一些著名音乐人。虽然这一次的难度很大,但我们还是可以好好期待一下的。也许会有惊喜。”

    吕洪梁道:“这样就好。当然,我们也不能就这样等着,这里只是一个希望。大家还需要商量看有没有其它的什么办法?”

    林祥道:“主任,我们明白。大家也一直都在商量。”

    吕洪梁点头道:“这样就好。”

    ……

    尽管林祥并没有向外界公布相关的消息,但消息还是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了。

    不少网友都看到了相关的消息,然后越传越广。

    这当然是正常的,网络时代什么消息都传得很快。

    然后,不少网友对此都颇有议论。

    “陶瓷?这玩意儿没多少人感兴趣吧。想要通过一首歌,就想让人对陶瓷产生些兴趣,这不大可能吧。”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种陶瓷,也都在用陶瓷。对于我们来,陶瓷就是些日用品而已,确实对其不感兴趣。除非是那种古董陶瓷,很值钱的那种。”

    “景德镇这一次应该是想用一首歌来宣传陶瓷和陶瓷文化,想法很好,毕竟喜欢听歌的人多。但这种歌曲应该不怎么好听吧。估计不会有什么效果。”

    “谁知道呢,不是说现在有音乐人正在为此创作歌曲吗?到时候看效果吧。”

    “到时候看吧,听不听都无所谓。反正这也没什么好值得期待的。”

    “……”

    ……

    缘溪村。

    李寒还不知道景德镇陶瓷文化部门征集歌曲的事情,他虽然也可以算作是音乐人,但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他几乎游离在音乐圈子之外。

    确切的说,他是游离在各个领域的圈子之外,他是一个散人。

    不过,苏雨情在网络上刷消息的时候,却是刷到了相关的消息。

    景德镇陶瓷?

    苏雨情去过景德镇,那里古朴而又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她很喜欢那里。她喜欢那种有历史文化感的地方。

    所以,对于这个消息她十分留心。

    一首与陶瓷有关的歌曲?这是要通过一首歌曲来宣传陶瓷和陶瓷文化吗?

    苏雨情眼前一亮,她对陶瓷其实也不是说有多大的兴趣,她只是觉得陶瓷文化是炎国的骄傲,有更多的人有兴趣去了解它,自然是非常好的。

    虽然景德镇不缺游客,去游玩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其实都只是把那里当作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而已,并非是为了去感受陶瓷文化。

    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对,但如果有更多的人对陶瓷文化感兴趣,那总是好的。

    所以,苏雨情觉得景德镇文化部门的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就看音乐人们能不能够写出一首,能够起到这方面作用的歌了?

    音乐人?

    苏雨情看了看旁边的李寒,想了想,说道:“李寒,小月,我们去一趟景德镇,怎么样?”

    嗯?

    李寒、秦小月二人同时看向苏雨情,有些不明白苏雨情怎么突然想起要去景德镇了?

    苏雨情扬了扬手机,将相关的消息说了。

    原来如此。

    “与陶瓷有关的歌曲?”李寒在心里想这个问题。

    秦小月则高兴的说道:“好啊,我们去景德镇玩一趟。我都好几年没有去过了。”

    说到完,秦小月总是非常积极。

    然后,二女一起看向李寒。

    很明显,李寒去,她们才会去。

    景德镇吗?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李寒自然是可以去的,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出去玩一趟也好。

    “好,走吧,就去景德镇。”李寒说道。

    二女听后,相互一击掌,都十分高兴。

    那么,说走就走。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青色的来历

    瓷都景德镇。

    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到了之后,先在一家酒店里订好了房间,然后走出酒店,到了瓷都大道。

    人不少,有本地人,也有前来游玩的人。

    再走到陶瓷历史博览区内,很明显就能感受到一种陶瓷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走在博览区里,苏雨情问李寒道:“你说一首歌曲真的能够让人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兴趣吗?”

    李寒道:“如果歌足够好的话,还是有那么一点可能的。虽然不可能听了那首歌之后,大家就突然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了多大的兴趣。但适当的让人有些兴趣想去多了解一下陶瓷,还是很有可能的。”

    苏雨情说道:“可是能有这样足够好的歌吗?”

    李寒道:“也许有吧。”

    苏雨情嫣然一笑,说道:“在哪里?你自己写的吗?”

    李寒笑道:“我暂时还没有什么灵感。现在不是有很多音乐人都在尝试创作吗?先看看他们的作品怎么样?”

    苏雨情道:“对于他们的作品,我倒是不抱什么希望。”

    李寒笑笑,说道:“雨情,你对陶瓷似乎颇有些喜爱。你最喜欢哪一种陶瓷?”

    苏雨情道:“我的确挺喜欢陶瓷的。因为,陶瓷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一个炎国人骄傲的文化和传承。我们国家的陶瓷自古以来就享誉世界,千百年来,可以说是百瓷争艳、美不胜收。至于我喜欢哪一种陶瓷?这个倒是不好说。每一种陶瓷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和魅力。非要说一种的话,那可能是青花瓷吧。”

    “青花瓷吗?”李寒点头道,“青花瓷是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到了元代时期则已经非常成熟。然后到了清代发展到了巅峰。”

    秦小月说道:“李寒,你对陶瓷这么熟悉的吗?”

    李寒笑道:“我也只是知道一点皮毛而已。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想要熟悉的话没那么容易。”

    苏雨情道:“的确如此。前面有一家天青陶瓷工坊,里面应该就有青花瓷,我们进去看看如何?”

    李寒、秦小月二女自然没有意见。

    三人走进天青陶瓷工坊,里面琳琅满目的摆放着各种陶瓷,几乎每一件陶瓷都十分精美。

    这些陶瓷都号称是,通过传统手工制瓷工艺制作出来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寒三人是看不出这些名堂的。

    一路看过去,秦小月突然“咦”了一声,站到一个瓷器前,说道:“这个什么瓷器怎么只有一种颜色?”

    李寒、苏雨情两人一看,果然只有一种颜色,这在瓷器里是比较少见的。

    一般的瓷器都会有颇为花俏的纹饰,颜色看上去并不单一。

    而这个瓷器却没有任何的纹饰,在所有的瓷器中颇为特殊。

    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讲究吗?

    李寒思索,他的陶瓷知识并不丰富。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种可能,这应该汝窑瓷。

    汝窑瓷似乎一般就是一种颜色吧?而且就是这种似青似蓝似绿的颜色。

    李寒笑道:“小月,你看这种瓷器是什么颜色?”

    “颜色?”秦小月说道,“青色吧。然后又好像有些带蓝。”

    李寒道:“说法没错。不过,并不准确。它的颜色其实有一种准确的说法。”

    “哦?”秦小月疑惑,问道,“什么准确的说法?”

    李寒道:“这种颜色叫做天青色。”

    “天青色?”秦小月道,“为什么会是天青色?还有,天青色到底是什么颜色?”

    李寒道:“天青色其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颜色。什么是天青色?这个也没法定义。因为,它是刚刚下过大雨过后,又突然放晴时,天空中出现的颜色。那种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秦小月道:“既然是一种无法定义,也并不固定的颜色。为什么又要把这种陶瓷颜色命名为‘天青色’?”

    李寒笑道:“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

    啥?

    秦小月错愕,说道:“啥意思啊?像诗又不像诗的。”

    苏雨情道:“这个我知道,相传这句话是宋徽宗说的。在宋朝时期,汝窑专供皇室使用。所以,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便去宋徽宗为其颜色定名。当时刚好下过一场大雨,天空又突然放晴。宋徽宗便看着天空中的颜色说道,‘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将颜色定名为‘天青色’。”

    李寒笑道:“不错,想要看到天青色,就必须要等到一场大雨过后,然后天空又极时放晴才可以。可谓破不容易。”

    秦小月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有这么一个说法。

    这个时候旁边有人忽然说道:“‘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两位年轻人这般年纪,却还知道这种说法。不错,不错。”

    三人同时扭头,只见说话之人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此时正看着他们点头微笑。

    李寒说道:“倒是让先生见笑了。”

    男子正是景德镇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吕洪梁。

    这家天青陶瓷工坊是景德镇官方陶瓷制作工艺坊。

    所以,吕洪梁来这里的次数不算少。

    今天刚刚进来便听到两个年轻人在说关于“天青色”的来历,不禁很是有些欣喜。

    知道相关说法的人不多,更何况还是两个如此年轻的人。

    吕洪梁很欣喜,然后稳不住的出声赞道。

    听李寒如此说了之后,吕洪梁道:“年轻人说的很好啊。三位似乎都不是本地人,是专门过来游玩的吗?”

    李寒道:“的确如此。我来自府南,她们两位从魔都过来。”

    吕洪梁笑道:“欢迎!欢迎啊!三位进店来可是要选陶瓷?”

    李寒道:“暂时倒是不选,拿着不方便。我们只是打算进来看一看青花瓷。”

    吕洪梁道:“原来如此。三位请便。对了,那边那些都是青花瓷。三位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尽可来问我。”

    李寒连忙道谢,之后又问道:“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吕洪梁笑道:“我姓吕,吕洪梁。”

    李寒道:“原来是吕先生。”

    之后,李寒三人向吕洪梁告辞,到了青花瓷区域。

    ……

    大家七夕快乐啊!

    该躁动的就躁动起来!

    ……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好选择

    青花瓷区域里,各种青花瓷器依然琳琅满目,精致而又漂亮。

    即便是平时对瓷器不感兴趣的人,在这里看到这么多精美的青花瓷器,都很可能在这一瞬间,产生对瓷器的喜爱。

    这种喜爱不一定能够持续多久,但至少在这一刻是喜爱的。

    李寒就是这样的感觉,他平时也对瓷器没什么感觉,但现在对这些瓷器都颇为喜欢,觉得每一件都很好看。

    秦小月似乎也是这样,还似乎想要一口气豪买一通的样子,但这玩意儿并不方便携带,只能算了。

    如果是李寒一个人的话,他倒是可以将瓷器放进空间里,但现在有苏雨情、秦小月二女,显然就不行了。

    不能买那就多看看。

    是以,三人在店里转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离开。

    出了店之后,苏雨情说道:“这里举办陶瓷展的话,只要能够将人吸引到现场来,大家看到各种精美的瓷器之后,应该多少都会对瓷器产生一些兴趣的。至少在展出现场,能够对瓷器产生出一些兴趣。”

    李寒、秦小月两人都同意这话,关键就是要将人吸引到现场来。

    苏雨情道:“就看这一次的歌曲会不会有点效果了?李寒,要不你也创作一首,怎么样?对其他人的作品,我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秦小月也道:“我也这样认为。”

    李寒笑道:“刚刚的确有了些灵感,让我想想吧。不过,有实力的音乐人还是很多的,他们的作品未必就会比我的差。你们两个啊,应该对他们有信心才对。”

    苏雨情嘀咕道:“反正我觉得他们的作品,都应该没有你的好。”

    秦小月差不多也是这样嘀咕的。

    李寒笑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三人继续去到其它的地方。

    ……

    除了李寒之外,另外也有一些音乐人在今天来到了景德镇。

    他们是来找灵感的。

    这一次的歌曲难度很大,但如果有什么好的灵感的话,要创作出一首优秀的歌曲,也不是不可能。

    而找寻灵感的最佳去处,自然就是瓷都景德镇。

    所以,有好些音乐人都来了。他们并不是约好一起来的,而是各自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音乐人之间,有些是相互认识的,在这里碰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某陶瓷工艺坊里,有两位恰好相互认识的音乐人,就碰到一起了。

    “袁先生,原来你也来了这里,这倒是巧了。”

    “原来是刘先生。看来,想到来这里寻找灵感的人,果然不只我一个啊。另外只怕还有人这个时候也正在这里。”

    “这应该能够肯定。怎么样,袁先生,可有什么好的想法了?”

    “想法倒的确是有了那么一点。不过,应该比不过刘先生心里的想法。”

    “袁先生谦虚了,我现在可没有什么想法。这一次能不能够力压那李寒?可就全仰仗袁先生和另外几位大师了。”

    “刘先生才是谦虚了。这样一次应该是仰仗刘先生才对。”

    “……”

    两个人相互恭维一番,真真假假。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敌人”李寒,但相互之间也是竞争关系,自然不可能完全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他们来到景德镇之后,倒还真是多多多少少都获得了一些灵感,因而倒是比之前更加自信了。

    他们现在的想法是,既要压过李寒,又要压过其余的音乐人,然后自己得到这一次的荣誉。

    他们两个人如此想,其余还有一些到了景德镇,又真的获得了某种灵感的音乐人们,也是这样想的。

    然后,他们决定就在景德镇将作品写出来。

    ……

    景德镇文化部门。

    林祥对吕洪梁说道:“主任,我发现好像有几位著名音乐人都到了我们景德镇,他们应该是特意来寻找灵感的。可见,他们对这一次的作品非常重视。我觉得我们可以比之前更加期待一些了。”

    吕洪梁道:“我今天也碰到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对于‘天青色’的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的。这可真是让人欣喜。这是我们这一次举办陶瓷展的好兆头啊!”

    林祥听后也同样很是高兴。

    莫非,他们这一次的陶瓷展,真的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

    在景德镇真的获得了灵感的音乐人,在欣喜之下,开始在自己住的酒店房间里开始了创作。

    两天过后,作品初成,有人很欣喜,很满意。也有人皱眉,出来的效果并没有之前预计的好。

    再修改,再加工、润色。

    又是两天过后,有人对自己的作品彻底满意了。

    然后,制作伴奏带,找歌手演唱小样。

    作为知名音乐人的他们,总是能够找到歌手演唱小样的。

    而且,还是颇为知名的歌手。

    拿到小样之后,直接到了景德镇文化部门。既然人就在景德镇,那又何必通过邮箱在网上传小样呢?直接拿上门去,毫无疑问要方便许多。

    吕洪梁亲自接待,十分热情,并且一再就对方的支持表示感谢。

    然后请对方将小样留下,他们将在所有收到的小样中进行对比,选出最好的一首。

    对此,音乐人自然也能够理解,也知道会是如此。那就对比选择吧,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是有信心的。

    就这样,吕洪梁先后在现场接到了,十来份音乐人送过来的小样,再加上邮箱里收到的小样,总共有了二十几份。

    有些小样让人一听,就不得不摇头。但也有些小样让人眼前一亮,感觉不错啊!

    经过仔细的试听、对比,吕洪梁、林祥等人挑选出了五份最好的小样。

    然后,这五份小样中哪一份最好?就有些难以选择了。即便是所有人通过投票决定,每一份小样的得票数都差不多。

    那要如何选择?

    林祥出了一个主意,既然文化部门的人难以选择,那干脆就把这五份小样一起发到官网上,然后开通投票功能,让无数的网友们来选择。

    反正最终选择出来的歌曲,本来就是要正式发行,供网友们听的。那还不如提前发布小样,让网友们自己选出最喜欢哪一首。

    这样,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说不定会比直接发行一首确定的歌曲,效果更好。

    吕洪梁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效果应该的确会更好。

    那么,就这么决定了。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对李寒的作品很“关心”

    当然,在这之前还需要征得五首歌曲小样作者本人的同意。

    五位音乐人并没有意见,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是好事。

    所以,五首歌曲小样很快上传到了,景德镇旅游官方网站上,并且开通了投票功能。

    然后,景德镇旅游又官方通告了相关情况。接下来就只有需要等待消息在网络上传开,网友们去试听投票了。

    消息的确在网络上慢慢传开了。

    景德镇文化部门征集歌曲一事,几天前大家也都听说了,并且还有过相关的议论。

    只是,大家并不认为与陶瓷有关的歌曲,能够有什么好听的。也不认为景德镇文化部门,想通过一首歌曲来吸引大家去参加陶瓷展的想法能够行得通。

    自然而然,对这一次的歌曲大家并不期待。

    有些人想的是歌曲出来之后,去听一下也无妨。也有人想即便是歌曲出来了,他们也懒得去听。

    反正肯定不会好听,那又何必去浪费那个表情呢。

    现在,五首歌曲小样的消息传开之后,网友们自然又是一阵议论。

    有人说,既然歌曲已经出来了,那就去听一下吧。五首歌曲小样让我们投票选择,倒是比之前有意思了一些。

    也有人说,本来一首都懒得去听,现在更是来了五首,那就更加懒得去听了。你们去听吧。

    哦,对了,听了之后记得给我们说一下好不好听?如果真的有好听的歌曲的话,我们倒是也可以去听一听的。

    就这样,部分网友选择了去试听。

    来到景德镇旅游官网,点开第一首叫做《熏陶》的歌曲小样,试听之后,感觉好像还可以啊。

    网友们还是有些惊喜的,感觉比之前想象中的要好上不少,虽然是在宣传陶瓷和陶瓷文化,但也加入了一些流行元素,曲风也比较轻快自然。

    虽然不能说有多么多么的好听,但也让人能够听得下去,尤其是到了副歌部分,还真能够让人在一瞬之间,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那么一点兴趣。

    但可惜持续的时间太短了一点。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给人有些惊喜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网友们之前的期待值太低了一些。

    然后,继续点开第二首、第三首……

    一连五首歌听下来,总的来说感觉还是可以的。每一首歌都算是有一些惊喜。

    然后,试听完了就要投票,网友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景德镇文化部门的人觉得难以选择,但网友们却没有这个困扰,他们做出选择很容易。

    投票的网友越来越多,每一首歌的得票数都在不断增长。

    ……

    景德镇文化部门。

    林祥欣喜的对吕洪梁说道:“主任,总投票数已经超过了50万票,看来对歌曲感兴趣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如果这些人听了歌之后,都能够对陶瓷和陶瓷文化,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兴趣就好了。”

    吕洪梁说道:“这的确才是关键。如果这些听了歌的人,对陶瓷和陶瓷文化没有产生什么兴趣,那即便是再多的人有兴趣来听歌,也没有什么意义。”

    林祥道:“主任,那你说他们会产生兴趣吗?”

    吕洪梁道:“这个不好说啊!我们的身份特殊,无法站在普通网友的角度来做出判断。”

    林祥道:“主任,那我们在开通一个投票功能吧。就问大家听过了歌曲之后,是否会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兴趣?”

    吕洪梁点头道:“可以,我们也需要直观的了解一下网友们听后的感受。”

    于是,在歌曲投票选项的下方,又多了一个投票选项。

    大家在听了歌曲之后,是否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了兴趣?

    下面的选项分别是:“非要有兴趣”、“有兴趣”、“一般”、“兴趣不大”、“完全没有兴趣”。

    然后最下面还有一个“其它”,网友可以自己留言表述。

    ……

    那些选择去试听的网友,在网络上问话。

    “有哪些去试听了?感觉怎么样?”

    “感觉好行,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算是有些惊喜吧。你们也可以去听一听,顺便投下票,支持一下景德镇旅游嘛。”

    听说比想象中的更好一些,算是有些惊喜之后,又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去试听。

    既然有些惊喜,那就值得去听一下了。

    当然,也有人依然没有选择去试听。大家之前的期待值本就不高,有些惊喜又有什么用?

    然后,因为“有些惊喜”选择了去试听的人,在听过了过后,点了点头,的确比想象中的更好一些,没事的时候倒是也可以听一听。

    然后,他们也投票。

    ……

    一众音乐人对这一次的投票自然非常关注,又尤其是五首歌曲小样的作者。

    他们成功从二、三十首歌曲小样中突围出来,算是第一步取得了成功,现在只需要网友们的投票数最高,他们就将最终的成功,荣获这一次的荣耀。

    而现在五首歌的得票数相差比较接近,谁都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所以,五名音乐人都稍微有一点紧张。

    其余那些投了小样,却已经被淘汰了音乐人固然十分遗憾,但他们在听过了五首歌曲小样之后,又都渐渐释然。

    这五首歌曲的确都比他们的要好。

    罢了,这一次的荣耀就让这五个家伙去争抢吧。反正已经有了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不只是他们开心,而是所有的音乐人都很开心。

    因为,这五首歌曲小样中,并没有李寒的作品。

    原因有两个。

    第一,李寒已经投了小样,然后被淘汰了。

    第二,李寒并没有参加这一次的竞争。又或者想要参加,却到现在都还没有创作出作品。

    一众音乐人自然更希望是第一种原因,然后是第二种原因也行,到现在都还没有创作出作品,估计是会直接放弃了。

    “还是更希望是第一种原因,然后还能够搞到他的歌曲小样就更好了。想要看看他这一次终于神奇不在了的歌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也想看。现在不是有好多人就在景德镇吗?有没有办法搞到李寒的歌曲小样啊?当然,前提是他投了小样的。”

    “谁知道他有没有投小样呢?也许到现在都还没创出作品呢。”

    “……”

    一众音乐人对李寒的作品,很是有些“关心”。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青花瓷》

    景德镇一家酒店房间里。

    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刚刚试听完了官网上的五首歌曲。

    李寒感觉还行,五首歌都还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但也不能说有多优秀。

    这种歌曲的创作难度的确还是不小。

    苏雨情说道:“我就说吧,对他们的作品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虽然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歌能够让人产生对陶瓷和陶瓷文化的兴趣才怪呢。”

    秦小月也说道:“的确很难。如果非要在这五首歌中选择一首的话,景德镇文化部门这一次的想法,注定是要落空了。”

    “所以……”苏雨情、秦小月二女同时看向李寒。

    意思很明显,该你出手了。

    李寒的确是准备出手了,因为前世的确有一首非常好的歌曲,完全能够满足这一次的需求。

    听了那首歌之后,不说会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多大的兴趣,但的确会让人有那么一些兴趣的。

    当然,不会是所有人都会有那么一些兴趣。但也并不需要所有人都产生一些兴趣,只要能够有一部人,能够产生一些兴趣就足够了。

    在景德镇呆了这么多天,李寒对陶瓷和陶瓷文化,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这让他更愿意将前世的那首歌带过来。

    于是,李寒说道:“可以。在这里呆了这么久,的确是想创作一首歌。”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听后都是大喜,终于又能够听到李寒的新歌了。

    而这个时候,景德镇旅游官方上第二个投票项目,投票的人数也渐渐多了起来,渐渐能够看出结果了。

    得票数最大的是倒数第二个选项,“兴趣不大”。

    有近百分只六十的网友,选的是这个选项。

    然后最后一个选项,“完全没有兴趣”,得票数排名的二,比率占到了百分之三十多。

    再然后“一般”选项,得到了少数的票。

    至于前面两个选项,“非要有兴趣”和“有兴趣”,就几乎没有得到什么票了。有那么十几票,还不知道投票者是抱着什么心态去投的?

    然后,也有网友在“其它”选项里留言表示,歌还是可以听一听的,但要说能够让给人产生对陶瓷和陶瓷的兴趣,就非常非常的勉强了。

    苏雨情看到投票结果之后,说道:“看吧,绝大多数网友都兴趣不大,或是完全没有兴趣。我们的判断还是准确的。”

    李寒点头,现在看来,的确应该让那一首歌出马了。

    ……

    景德镇文化部门。

    林祥非常遗憾的叹息一声,说道:“主任,看来我们真的需要重新想办法了。”

    吕洪梁也很遗憾,说道:“歌其实的确是好歌,但如果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准备尝试新的方法吧。”

    林祥道:“那我们还需要正式推出,网友们选出来的最佳歌曲吗?”

    吕洪梁道:“还是推出吧。这样也不会辜负那么多音乐人的付出。我们需要对他们表示感激。该拿出的报酬也要拿出。况且,推出之后,或多或少都还是会有些用的。”

    林祥道:“那就等到两天后,投票截止之后,将得票最高的歌曲正式发行。”

    吕洪梁点头。

    ……

    一众音乐人都在皱眉,尤其是五首歌曲的作者,眉头更是皱起。

    听了歌之后,很难产生对陶瓷和陶瓷文化的兴趣?

    一个个要求还真是高啊!

    这五首歌都不能让他们产生兴趣,那还有什么歌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

    不过,转念再一想,这样的结果似乎也并不是太意外。

    “唉!其实也不算太意外。想让一首歌就产生对陶瓷和陶瓷文化的兴趣,本来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能够让他们觉得歌曲好听,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倒是也是,这本来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能够对歌曲本身产生兴趣,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功了。况且,对于陶瓷和陶瓷文化方面来说,或多或少都还是会有点用的嘛。”

    “不管怎样,我们这一次都算是压制住了李寒。即便是从这么方面看,我们也已经成功了。”

    “对了,在景德镇的人有没有去打听啊?李寒这一次投小样了没有?”

    “我去打听过了,似乎并没有投。”

    “没有投吗?那可真是相当的遗憾。还想看一看他这一次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的确遗憾。但这似乎也能证明他这一次创作不出歌曲。除非,他是根本就没有打算这一次要创作歌曲。”

    “感觉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他年轻轻轻的,这种出风头的事情,他不可能会错过。应该没有创作出来,或者是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所以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一次是非常成功的。”

    “……”

    ……

    李寒作好曲谱之后,又和苏雨情、秦小月二女一起去到一家录音室,制作好了伴奏,并且自己演唱了小样。

    一个小样而已,他也懒得去找歌手了。

    在之前,仅仅只是看到歌词,两个丫头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听了李寒唱的小样之后,两个丫头兴奋不已。

    连问李寒,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李寒笑笑,说道:“《青花瓷》!”

    “《青花瓷》?”两个丫头缓缓点头,歌名倒是干脆直接。只看歌名的话,或许不会让人有什么兴趣,但听了歌之后,甚至是仅仅只是听到前奏之后,就已经喜欢上了这首歌。

    温柔委婉、淡雅脱俗的曲调旋律,让人脑海里轻易的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烟雨江南的画面。

    烟雨江南的画面,那是非常多人都很喜欢的。

    还有,苏雨情想到了李寒之前问过她,问她最喜欢哪一种陶瓷?

    她回答的是“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难道……

    苏雨情心里极是欣喜。

    “走吧,我们把小样送到景德镇文化部门去。”李寒说道。

    既然人就在景德镇,李寒也选择了直接送过去。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连忙答应一声。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这就是理想中的歌

    到了景德镇文化部门。

    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表明来意。

    吕洪梁恰好不在,林祥热情的接待了三人。

    刚开始听到说又有人来送歌曲小样的时候,林祥还很有些意外,他还以为不会再收到新的歌曲小样了呢。

    然后,心里又有些期待。不管怎样,每一份新的歌曲小样,都是一个希望,都是值得期待的。

    只是,当他看到李寒如此年轻之后,又有些遗憾。这么年轻,能够创作出什么好歌?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李寒。

    不过,林祥还是热情的接待了三人。

    “多谢这位先生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先生如此年轻就能够自己写歌了,实在非常的不容易,敢问先生应该如何称呼?”林祥问道。

    李寒笑笑,说道:“李寒。”

    “原来是李先生,”林祥点点头,说道,“再一次向李先生表感……嗯,等等,李寒?”

    林祥一个激灵,看着李寒说道:“李寒先生?几天前推出《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李寒先生?”

    李寒笑道:“那的确是我的作品。”

    竟然真是李寒!

    林祥惊讶、意外,又十分惊喜。之前没有收到李寒的歌曲小样,他一直都十分的遗憾。

    也不知道李寒是没有兴趣创作?还是说已经创作了,但质量却拿不出手,就没有发歌曲小样过来。

    林祥和吕洪梁就在不久之前,还在说起事儿了呢。李寒没有发小样过来,让他们都十分遗憾。

    他们本想联系上李寒,邀请李寒为这一次的歌曲出手。

    但他们同时又有些担心,万一李寒其实已经创作了歌曲,只是对自己这一次的作品并不满意,这才没有发小样过来。

    如此是这种情况,再去邀请李寒出手,显然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只能罢了。

    没想到李寒竟然也到了景德镇,现在还亲自送歌曲小样上门。

    林祥极为惊喜,对李寒连连表示感谢,感谢李寒对他们的支持。

    李寒表示为陶瓷和陶瓷文化,创作一首歌曲是应该的,然后告辞离开。

    林祥送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出门之后,急匆匆的返回,迫不及待的打开李寒的歌曲小样。

    前奏一传出,林祥就只感觉听得十分舒服,不自觉的微微闭上了眼睛,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

    歌词唱出之后,更是觉得惊喜,然后越听越惊喜,待听到副歌部分的时候,更是极为的兴奋。

    这首歌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得多。

    就在刚刚之前,当他知道了李寒身份的时候,他对这首歌就已经有了比较高的期待值。

    而现在,尽管他的期待值已经比较高了,但依然感到极大的惊喜。

    他正在听到的歌,比他期待的还要好得太多了。

    比现在官方上的那五首歌,也要好了太多,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林祥相信,这首歌一出,一定会让一些人真的对陶瓷和陶瓷文化产生一些兴趣,这正是他们理想中的歌曲。

    将整首歌听完之后,林祥已经颇有些激动,他们景德镇陶瓷竟然真的征集到了一首理想的歌。

    李寒,果然名不虚传!

    激动的林祥将歌曲从新播放,第二次听依然十分享受,浓郁的国风、温柔婉转的曲调,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烟雨江南的画面。

    一连听了几遍之后,林祥终于停了下来。然后拿出手机,拨通了吕洪梁的电话。

    十几分钟之后,吕洪梁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一进门便急声说道:“小林,你在电话里说的都是真的?”

    林祥笑道:“主任,你听一遍之后,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好好好!小林,快放!”吕洪梁说道。

    林祥点头,再一次点击播放他已经听了很多遍,但依然还想再听的《青花瓷》。

    前奏传出,吕洪梁立刻就是眼前大亮,他已经有些相信林祥说的都是真的了。

    仅仅只是前奏就能够让人听得如此舒服的歌,一定不会简单。

    然后,听着听着,他就完全相信了林祥所说,这果然是一首非常理想的歌曲。

    他们竟然真的得到了这样的歌曲!

    吕洪梁这个时候,也忍不住有些激动了。

    再然后,他听到了副歌部分,又是微微一愣。但这个时候他还来不及去想太多。

    直到将整首歌听完之后,吕洪梁才说道:“‘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小林,这一句歌词应该是源于,‘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一句话吧?”

    林祥说道:“是的,主任,这还是很明显的。天青色需要等到大雨过后才会出现。而歌词里说‘烟雨’,而不是‘大雨’,应该是因为‘烟雨’两个字意境更美。知道这一句话的人并不多,但李寒先生知道,难怪能够写出这样的歌。”

    吕洪梁缓缓点头,之后说道:“小林,李寒送歌曲小样过来的时候,是不是三个人一起的?还有两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

    “咦?”林祥疑惑道:“主任,你怎么会知道?你向其他人打听过了?”

    吕洪梁哈哈一笑,说道:“果然是他们。小林,你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过,我在天青陶瓷工艺坊里,遇到两个年轻人,将‘天青色’的来历说得头头是道一事吗?”

    林祥自然还记得,突然恍然,说道:“主任,难道你遇到的那两个年轻人,就是李寒和其中一个女生?但是你怎么知道还有一个女生?”

    吕洪梁笑道:“那天其实是三个人,只是说‘天青色’来历的人,只是李寒和其中一个女生。所以,我才说是两个年轻人。”

    “原来如此。”林祥笑道:“看来,李寒先生早就到了我们景德镇了。主任,我们应该可以确定就选择这首《青花瓷》了吧?应该不可能有比这首更好的歌了。”

    吕洪梁点头,说道:“小林,将这首歌也上传到官网上吧。其他几位音乐人听了《青花瓷》之后,想必也会理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青花瓷》的。”

    林祥说道:“好的,主任。网友们听了这首歌之后,会如何评价?又会不会真的因此而产生对陶瓷和陶瓷文化的一些兴趣,真是让人期待啊!”

    吕洪梁笑道:“的确很让人期待!”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歌是百听不厌的

    官网上本来只有五首歌,但是现在却突然多了一首。

    有网友发现了这么一个情况,有些好奇,竟然还在添加歌曲。

    《青花瓷》,这个名字倒是直接干脆。只看名字,很难让人产生什么兴趣。

    不过,既然都看到了,那还是顺手试听一下吧。

    这一试听,立马就是一愣,这歌……

    卧槽!好听啊!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网友们颇有些兴奋,景德镇文化部门这是在憋大招啊!之前先将小招放了,最后突然来这么一个大杀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首先这歌词就写得真好,明明是在描述青花瓷的样子,却偏偏用一句“一如你初妆”,瞬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婉转细腻,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只是,天青色为什么要等烟雨?虽然不太明白,但却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整句歌词的意境之美。

    再加上曲调,宛如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词美、曲美、意更美!

    一首关于陶瓷和陶瓷文化的歌,竟然可以美到这种程度,这到底是哪个天才音乐人的作品啊!

    网友们听得很是有些激动,一首好歌,尤其是这种让人感到极大惊喜的好歌,的确是会让人有些激动的。

    一曲听完,心里回味无穷。

    景德镇文化部们这最后的大杀器,威力实在是太大了一点,简直就将前面五首歌瞬间比下去了。

    前面五首歌,的确都是好歌,但也仅仅只是好歌而已。

    而这一首歌,是一首可以让人回味无穷的绝佳之作。

    两者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激动的网友们开始为《青花瓷》大势宣传,他们知道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官网上多了这么一首歌。

    “惊喜!大惊喜啊!景德镇旅游官网上多了一首歌,叫做《青花瓷》。大家赶紧去听。别看歌名不怎么吸引人,但点开之后就是惊喜!”

    “原来景德镇文化部门还留着一个大杀器。我感觉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可能真的会实现了。至少我听了《青花瓷》之后,颇有些兴趣想去看一看,青花瓷到底是怎样‘自顾自美丽’的?”

    “关于陶瓷和陶瓷文化的歌,竟然还可以如此好听。到底是谁的作品啊?也不把词曲作者标注出来,真是的。”

    加上《青花瓷》,总共六首歌曲,都没有标准词曲作者。

    这是吕洪梁、林祥等人商量之后的决定。

    因为在最开始的五首歌曲中,他们最终只会选择一首。他们有些担心另外四首歌的作者,会因为落选而感到在那么多的网友面前有些丢面子。

    所以,干脆就不标注词曲作者。

    前面五首歌都没有标注词曲作者,李寒的《青花瓷》自然也不能标注了。

    不知道词曲作者是谁?网友们虽然很好奇,但也并不着急。反正过不了多久肯定就会知道的。

    因为,景德镇文化部门选择的歌曲一定会是《青花瓷》,到时候自然会公布是谁的作品?

    还不知道景德镇旅游官网上多了一首《青花瓷》的网友们,这个时候非常意外。

    真的假的?

    还有最后一个大杀器现在放出来了?就算是大杀器也没有那么夸张吧。

    心里有些怀疑,但还是陆续登陆进了景德镇旅游官网,点开了《青花瓷》。

    然后,更多的人变得惊喜。

    原来,那些家伙说的并不夸张,这真是一首非常美,也非常好听的歌曲。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青花瓷》。

    《青花瓷》在网络上的人气越来越高,一些之前没有关注到这一次事件的网友,也都注意到了《青花瓷》。

    我擦!什么情况?

    青花瓷不是一种陶瓷吗?怎么突然之间有了这么高的人气?这特么都上了热搜榜了。

    等等,你说青花瓷是一首歌?我擦,还有用“青花瓷”做歌名的?

    什么歌?介绍青花瓷的歌?

    可以这样说?

    既然可以这样说,那一首介绍青花瓷的歌,应该没什么好听的吧?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有了这么高的人气?

    我们去听一听就知道了?

    那么请问,在哪里才能够听到呢?

    景德镇旅游官网?这又是什么情况?景德镇旅游官网什么时候可以听歌了?

    心里很是有些疑惑,不过转念又一想。景德镇那是瓷都,而一首介绍青花瓷的歌,跟瓷都扯上关系,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

    算了,先不管那么多。既然景德镇旅游官网能够听到《青花瓷》,那就先去听一下再说。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更多之前没有关注此次事件的人,也登陆进了景德镇旅游官方,点开了《青花瓷》。

    一听之后,他们终于有些明白,《青花瓷》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在网络上拥有不低的人气了?

    这特么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听到这样一首歌曲。

    然后,看到上面还有五首歌曲,后面还有投票选项。

    这就让他们隐隐有所猜测了。

    在网络上去打听到底是什么情况?

    很快,终于完全整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

    然后,又依次将上面五首歌听了一遍,差距很明显。

    那么,结果毫无疑问,景德镇文化部门肯定会选择《青花瓷》。

    而《青花瓷》的影响,能够达到景德镇文化部门之前的预期吗?

    网友们在心里想,似乎的确是有可能的。

    别人他们不知道,但就他们自己的来说,他们听了《青花瓷》之后,的确对青花瓷这种瓷器有了些兴趣。

    至少比以前的兴趣更大了。

    这是一首好听的歌,也是一首不简单的歌!

    能根据景德镇文化部门这一次的祈愿,写出这样一首歌的人,可以说相当的牛批!

    网友们啧啧感叹,然后又一次点击了播放《青花瓷》!

    好歌,那是百听都不会厌的。

    ……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回来就出尽风头

    一众音乐人们,自然也注意到了新上传的《青花瓷》。

    对此,他们倒并不是太意外。应该是有人交歌曲小样交得迟,质量又还可以,景德镇文化部门就将其上传了。

    只是那五首歌的作者皱了皱眉,这是又来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吗?

    既然是新的竞争对手,那就先试听一下,看到底有没有资格作为竞争对手?

    带上耳机,点击播放。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应该说暂时没然后了。

    因为,他们已经彻底的愣住了,暂时没有什么反应。

    不只是五首歌的作者没有反应,其余一众音乐人们,也暂时没有什么反应。

    他们心里只是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首歌到底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歌曲?

    这样子一来,还有其余五首歌什么事儿?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五首歌的作者才终于回过神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景德镇文化部门,一定会选择他们刚刚听到的《青花瓷》,已经没有他们的歌曲什么事儿了。

    这虽然是他们很不愿意承认的一点,但又不得不承认。

    他们刚开始还想看看那首歌,有没有资格做他们的竞争对手?却谁知应该是他们的歌,没有资格做人家的竞争对手才对。

    这特么绝对是一个非常悲伤的事实。

    他们五个人的作品,在得票数上焦灼了这么长时间,本以为不到最后时刻,是无法分出胜负的。

    却谁知突然杀出来了一首《青花瓷》,这倒是也好了,没他们的歌曲什么事儿了,他们就不用再为自己的歌曲紧张了。

    这真是够草淡的!

    然后,这特么到底是谁的作品啊?

    不只是他们五个人想知道,所有的音乐人都想知道。

    而答案很快就有了。

    ……

    景德镇文化部门。

    吕洪梁、林祥两个人,从将《青花瓷》上传到官网之后到现在,心情始终都是极好。

    外界无数网友们听了《青花瓷》后的反应,和他们所想的差不多,全都感到极为的惊喜,甚至还有些兴奋。

    都说这首《青花瓷》是他们故意留在最后的大杀器。

    对于这种说法,两个人既有些好笑,又有些得意。

    然后,最重要的,有好多网友都在表示,他们听了《青花瓷》之后,还真的对陶瓷和陶瓷文化有了些兴趣,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定要到景德镇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景德镇的陶瓷和陶瓷文化。

    这最让吕洪梁、林祥两个人感到激动。他们这一次之所以要征集这样一首歌曲,为的就是这样一个目的。

    现在,这个目的真的达到了。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正式向外界公布,《青花瓷》词曲作者的身份了。

    外界现在有很多人都在等着呢。

    ……

    外界的确有很多人都在等着,他们都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这么牛批?能够写出这样一首歌曲。

    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答案。

    李寒!

    原来是李寒!

    很多人都极是兴奋,因为他们已经猜到了。

    能够根据某些条件限制,而量身创作作品,李寒应该是最厉害的人之一,甚至是没有之一。

    之前的电影《活埋》、短剧《心梅》的插曲《雨霖铃》,以及其余为影视剧创作的主题曲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证据。

    而这一次,依然可以说是根据一些条件来进行作品创作。

    那么,《青花瓷》的作者最有可能会是谁?

    一定是李寒的可能性最大。

    事实也的确如此。

    很多网友兴奋了。

    “哈哈哈!我就知道会是李寒。像这种量身创作歌曲的事情,一定是李寒最擅长,质量肯定也是最高的了。”

    “能够将一首关于陶瓷的歌,写得让人白听不厌,李寒的确堪称这方面第一人。这首歌又给了我们一个极大的惊喜。”

    “原来是李寒的作品,这就不奇怪了。从《雨霖铃》到《青花瓷》,一首古典词牌曲,一首现代流行歌,都可以是说是经典。既擅长古典词牌曲,又擅长现场流行歌,从这么方面来说,李寒可以算是音乐界第一人了吧?”

    “从这么方面来看的话,的确没毛病。”

    “对了,我记得最开始得到消息的时候,大家似乎都不看好,都说这一次的歌曲不值得期待,还说景德镇文化部门的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现在,事情的结果完全不是大家说的那样啊!”

    “哈哈哈!的确如此。这主意是我们忽略了,李寒这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寒这一次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吧?”

    “用一首歌曲竟然真的让一些人,对陶瓷和陶瓷文化有了些兴趣,的确可以算是一个奇迹!”

    “这首歌的确非常好听,感觉怎么听都听不够。”

    “……”

    网友们兴奋的议论纷纷,《青花瓷》在网络上的人气再涨,“嗖嗖嗖”的直接到了热搜榜的前几名。

    而且,还在继续往上面窜。

    ……

    网友们兴奋了,一众音乐人们则在唉声叹气。

    竟然真的是李寒。

    其实,他们是有所猜测的。

    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李寒根据条件限制来创作歌曲的能力,真的很强。

    还有,如果作者是其他音乐人,他们应该会知道是谁?就像那五首歌曲一样,虽然也没有标注词曲作者,但他们轻易的就知道了作者分别是谁?

    所以,《青花瓷》的作者,很有可能就是李寒。

    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更不希望作者是李寒。

    所以,之前谁也没有说出来。

    他们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那就是希望他们的猜测是错的,作者并不是李寒,而是另有其他人。

    无论是谁都可以,只要不是李寒就行。

    他们如此期待着。

    但可惜,结果真的是李寒。

    唉!

    之前大家还在幸灾乐祸,说李寒这一次,要么就是交了作品然后被淘汰了,要么就是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根本就没有交作品。

    还希望是第一种情况,这样他们就可以看看,李寒这一次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的确看到李寒的作品了。

    结果却只能一声声叹息。

    李寒不是已经跑到其它领域去了吗?怎么又跑回他们音乐领域来了?

    而且,一回来就又出尽了风头。《青花瓷》被各种赞誉,热度已经冲着热搜榜第一去了。

    这尼玛真是……

    一众音乐人们心情复杂。

    ……

第二百八十章 回到村子

    音乐人们心情复杂,网友们兴奋,而《青花瓷》的热度还在上涨,已经直接冲到了热搜榜第一的位置。

    国家音乐协会也早就注意到了这样一首歌。

    国家音乐协会会长姜学海,在连续听了几遍《青花瓷》之后,也不禁十分欣喜,哈哈笑道:“没想到景德镇文化部门那边,竟然真的征集到了一首理想的歌曲。李寒那年轻人,的确非常厉害啊!”

    旁边有人说道:“这首歌的确写得非常好,词曲都非常好,是一首绝佳之作。”

    姜学海点头,之后亲自撰文,在国家音乐协会官网上,对《青花瓷》进行了点评。

    他写道:“突然听到《青花瓷》这样一首歌,不禁喜不自禁。这首歌有着浓郁的国风元素,借助青花瓷这样一种美丽的瓷器,婉转细腻的描写了一种离别的愁绪,含蓄而韵味别生,越是回味,越是甘甜。

    这是一首词、曲、意都绝佳的歌曲。

    论词句,它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而又含蓄。

    论曲调,它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论意境,它又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让人听之就能够感觉到江南烟雨之美。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花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姜学海的点评,很快流传到了网络上。

    网友们见了更是兴奋,一众音乐人见了,则又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景德镇文化部门,吕洪梁、林祥二人也看到了。

    吕洪梁哈哈笑道:“姜会长的评价非常高啊。不过,《青花瓷》的确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林祥道:“的确如此。主任,现在《青花瓷》比我之前预计的还要火啊!”

    吕洪梁感慨道:“这就是一首真正好歌的魅力。小林,你联系一下李寒,问他们还在景德镇没有?我想请他们吃顿饭,亲自对他们表示一下感谢。”

    林祥道:“好的主任,我这就联系。”

    ……

    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还在景德镇,接到林祥的电话之后,同意了对方的邀请。

    见到吕洪梁之后,三人才恍然,原来那天在陶瓷店里碰到的人,就是景德镇文化部门的负责人。

    而吕洪梁看到李寒三人之后,心道果然是他们。

    双方好一阵寒暄,这一顿饭宾主尽欢。

    饭后,李寒表示他们接下来就准备离开景德镇了,并且祝福景德镇接下来的陶瓷展取得圆满成功。

    吕洪梁则表示,景德镇随时欢迎李寒三人再来游玩。

    ……

    第二天上午,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离开景德镇。

    回了缘溪村。

    农场里,有多种蔬菜都已经开花,第一批蔬菜即将成熟。

    农场负责人之一的李明久看到李寒回来之后,十分高兴的说道:“小寒,你回来了。李良建家的丫头已经回来了,就等着你回来呢。”

    李寒笑道:“已经回来了吗?那我现在就是去找她。”

    李良建家的丫头叫做李小茹,比李寒大两岁,之前一直在省城上班。

    现在回来,是因为听说李寒的农场,需要一个年轻人负责收银工作,便决定回来帮李寒。

    原因很简单,一则,这里本就是她的家。二则,李寒现在绝对是一个明星人物了。三则,李寒开的工资,会比她在省城上班时更高。

    李小茹回来,李寒也很高兴。无论是农场,还是饭店,又或是以后再开展什么别的项目,终究是需要一些年轻人的。

    现在李小茹回来,算是一个开始。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来。

    所有回来的年轻人,李寒都非常欢迎。

    到了李小茹家院子外面,李寒喊道:“良叔,在家吗?听说小茹姐回来了,她在家吗?”

    “小寒回来了啊。在家,都在呢。”李良建一边回答,一边屋里出来。

    看到李寒之后,又说道:“小寒,快进来坐。”

    “好嘞。”李寒答应一声,走进院子。

    这个时候,一个颇为漂亮的年轻妹子从屋里走出,正是李小茹。

    李小茹小的时候不算漂亮,现在长大了,倒是长成了美女一个。

    “小茹姐,好久不见了。”李寒笑呵呵的说道。

    李小茹打量了李寒好一会儿之后,才说道:“小寒,这才不到一年没见你,没想到彻底成大明星了啊!还有这村子都因为你而变得出名了,也彻底变得热闹了。小寒,你这是开挂了吧?”

    李寒神秘一笑,说道:“小茹姐,你还真说对了。我还真是开挂了。”

    李小茹翻了个白眼,她会相信才怪。

    又说笑了一阵之后,谈到了正事上面。

    现在李小茹暂时负责一下农场的收银工作,以后的话,应该会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

    谈完了之后,两个人又一起到了农场。

    在农场入口处,专门修了一处用于收银的地方。条件很不错,李小茹很满意。

    李小茹说道:“小寒,那以后你的那些鱼、龙虾、螃蟹之类的,需要统一在这里交钱不?”

    李寒道:“也好。正好这里是村口位置,以后就让他们到这里来称重交钱。”

    李小茹点头说道:“这样合适。现在我们村子里每天的客流量大概有多少?”

    李寒道:“这个倒是不清楚,小茹姐有兴趣的话,不妨大概统计一下。”

    每天有多少客人到村子里来?李寒对这个是不关心的,管他有多少人来呢。

    李小茹有些无奈,不过,她也猜到了李寒是不会关心这些的。

    李寒不关心,那自然只有她来关心了。她决定不定期的大概统计一下,来村子的客人数量。

    “小茹姐,你看看这里还差些什么东西?你自己购买,到时候来找我报账就可以了。”李寒说道。

    李小茹答应一声。

    之后,两个人又在农场里转了一圈,顺便商量了一些其它的事情。

    再之后,李寒请李小茹到家里吃饭,当然还有苏雨情、秦小月二女。

    看到苏雨情、秦小月二女,李小茹感叹,竟有这么漂亮的妹子。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则跟着李寒一起喊“小茹姐”,说小茹姐也十分漂亮。

    李寒笑道:“就是啊。小茹姐,你也很漂亮。”

    李小茹道:“小寒,大半年不见,你这嘴也变甜了啊!”

    李寒哈哈一笑,表示他只是说的事实而已。

    ……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下一部武侠小说是一种新的风格?

    吃过午饭后。

    李小茹回到农场,她还得为自己即将开始的工作做准备。

    李寒则带着苏雨情、秦小月二女,到村子里闲逛。

    路上碰到有相熟的客人,都会非常惊喜的和李寒打招呼,说老板你回来了啊!

    李寒一一回礼,说自己今天刚刚回来。

    到了小溪沟边,看到有几个人在溪水沟里摸螃蟹。

    不是村里的熊孩子们。

    现在已经开学了,熊孩子们都已经上课去了。只有等到放学后和周末的时候,才能在村子里看到熊孩子们的身影了。

    在溪水沟里摸螃蟹的是几位客人,都比较年轻。李寒看着有些面熟,应该不是第一次来村子。

    李寒觉得有趣,走过去问道:“几位,收获怎么样啊?”

    水沟里的螃蟹是谁都可以来摸的,而且可以自行带走。

    正在摸螃蟹的几个人听到声音,全都抬头,直起身子,看到是李寒之后,全都感到颇有些惊喜。

    有人笑道:“老板,你回来了。收获还不错,摸了怕是得有二十几只了。老板,这条水沟里的螃蟹非常多啊!”

    李寒笑道:“的确是不少。只要你们肯摸,今天之内,摸上上百只螃蟹,那都是有可能的。”

    客人点头道:“可能性非常大,我们这才摸了没多久,就已经摸了二十几只了。”

    这个时候,李寒的电话响了,是李小茹打过来的。

    “小茹姐,怎么了?”

    “小寒,有两位先生找你,说是武侠风云杂志社的总编和他的助理。你要见他们吗?”

    武侠风云杂志社的总编程伟峰?

    李寒有些意外。

    之前连载《七种武器》期间,他和程伟峰交流比较多,却是没有见过面。

    不知程伟峰这个时候来村子有什么用意?

    虽然疑惑,但人家既然来了,那自然是要接待的。

    “小茹姐,我现在在村里的小溪这里,你带他们到这里来吧。”

    “好,小寒,那我现在就带他们过去。”

    挂了电话,苏雨情问道:“是谁要来了吗?”

    李寒点头,说道:“武侠风云的总编和他的助理。”

    苏雨情也点头说道:“那应该是特意来拜访你的。上一次你的《七种武器》,让他们《武侠风云》杂志,现在已经隐隐成为,武侠类的第一杂志了。”

    李寒道:“可能是吧。”

    ……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李小茹引着两个男子到了这里。

    李寒迎了上去,笑道:“程总编,欢迎、欢迎啊!”

    程伟峰哈哈一笑,说道:“李寒先生太客气了,是我们打扰了。”

    随后,程伟峰给李寒介绍了一下他的助理,李寒和助理又寒暄两句。

    之后,程伟峰笑道:“李寒先生,首先要恭喜你的《青花瓷》现在大火啊!”

    李寒道:“大家能够喜欢这首歌就好。”

    程伟峰感慨道:“不仅仅只是《青花瓷》,李寒先生的每一样作品,都非常的受欢迎。就连这缘溪村,现在只怕也是全国闻名了。我们刚刚一路走过来,看到有不少的游客,一路上都颇有些热闹。”

    李寒谦虚几句,之后邀请两人到村子里转一转。

    两人表示这样就最好了,他们一路走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村子非常漂亮,真的想去到处转一转。

    之后,李寒介绍了一下苏雨情、秦小月二女,双方又客气几句。

    再之后,一行人向着一个方向行去。

    路上,程伟峰和助理两个人,对村子里的各种美景,始终赞不绝口。直言走在这样美丽的村子里,简直让人心情舒畅,连呼吸都舒服了许多。

    李寒笑道:“既然如此,那欢迎两位以后常来村子。”

    程伟峰和助理两个人均表示,一定会常来。

    走了一段路程之后,程伟峰再一次就李寒选择在《武侠风云》杂志上发表《七种武器》一事,表示了感谢。

    李寒笑笑,表示程伟峰不必如此客气,双方是合作关系,不存在谁要感谢谁。

    话虽如此,但程伟峰知道,武侠杂志社有很多,李寒可以随便选择。

    而李寒却是唯一,他们武侠风云杂志社,不可能再找到其他的像李寒这样的合作者。

    所以,他们是应该表示感谢的。

    所以,程伟峰又再次表示了感谢,然后说道:“李寒先生,《七种武器》已经完结。不知道李寒先生可还有继续推出武侠小说的打算?”

    李寒道:“有机会的话,应该会继续推出的。”

    前世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有很多,李寒自然不会只推出一部《七种武器》。

    程伟峰道:“那不知道我们武侠风云杂志社,可还有机会继续与李寒先生合作?”

    李寒道:“如果程总编觉得没有问题的话,当然是可以的。”

    程伟峰大喜,说道:“我们非常期待与李寒先生再一次合作。李寒,我想冒昧的问一下,李寒的新作品应该和《七种武器》是同一种风格吧?”

    李寒笑笑,说道:“这就不一定了。根据读者们的评价看,《七种武器》这种行文风格,会是一种很受大家喜欢和欢迎的行文风格。但武侠小说不一定非要用这种行文风格,它还可以是其它的行文风格。”

    “其它的行文风格?”程伟峰道,“李寒先生的意思是,下一部武侠作品会是一种,和《七种武器》并不相同的行文风格吗?”

    李寒道:“的确有这个可能。”

    程伟峰心中又是一喜,说道:“难道李寒先生的新武侠作品,已经有所构思了吗?”

    李寒道:“算是吧。”

    构思?对于李寒来说,自然是不存在的。他直接用作品兑换券,将作品兑换出来就可以了。哪里需要什么构思?

    不过,话不能这样说。所以,他只能表现出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构思所得。

    程伟峰听后更是欣喜。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李寒随时都有可能推出新的武侠作品了吗?

    这可真是大喜事一件!

    根据程度峰得到的消息,现在有不少武侠名家都在积极准备新作品。他们打算向李寒发起挑战。

    然后赢了李寒,以报他们被《七种武器》彻底碾压之仇。

    如果李寒毫无准备的话,怕是会有些麻烦。

    现在听李寒的意思,很明显是有所准备了,程伟峰也就不担心了。

    他们武侠风云杂志社,现在正在积极的寻求与李寒达成长期合作关系,自然不希望李寒遇到那样的麻烦。

    现在,程伟峰放心了。

    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有武侠名家们对李寒发起挑战了。

    这样一来,李寒的新武侠作品,很有可能就会问世了。

    他们《武侠风云》杂志,很明显的又会迎来热卖潮。

    实在是让人期待!

    ……

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复仇了?

    武侠小说界的一众武侠名家们,的确都在积准备自己的新作品。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武侠名家们也没有刻意隐瞒,别说程伟峰知道,就是很多的武侠迷们都知道。

    而这让武侠迷们十分期待!

    《七种武器》完结,李寒的新武侠小说作品,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推出?

    主要是李寒的心思并不完全在武侠小说上,又是《雨霖铃》,又是《青花瓷》的,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想起,再创作一部武侠小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其余的武侠名家们,通过积极准备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七种武器》那种程度的作品,估计不大可能,但只要能够接近《七种武器》的程度,武侠迷们就非常满足了。

    当然,最最期待的始终是李寒的作品,但愿李寒能够早一点推出新作品。

    ……

    王萧生也在准备新作品,受到《七种武器》事件的影响,他原本正在火热连载的作品《寻仇天下》,不得不草草完结。

    对此,王萧生非常无奈,也非常遗憾,但再继续连载《寻仇天才》的意义已经不大。

    与其继续连载《寻仇天下》,还不如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新书准备上,以便早一点推出新书。

    现在,他的新书已经构思完成,并且已经将开篇写了出来,已经可以开始连载了。

    他对自己的新书很满意,的确比之前的作品,要上升了一个档次不止。

    就算是比之《七种武器》,那也是只好不差。至少在王萧生自己看来,是这样的。

    “大家的作品都准备得怎么样了?”王萧生在武侠名家圈子里问道。

    “差不多了,开头已经写出来了,随时可以开始连载。”

    “我也差不多了。我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很满意,与过去的作品相比,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老实说,这还真是得感谢李寒。他的《七种武器》虽然将我们压得十分狼狈。但不得不承认,《七种武器》拓展了我们的眼界,激发了我们的思维,甚至是让我们看到了武侠小说的一片新天地。正是因为有了《七种武器》,我们才能在新作品上,取得这么重大的突破。至少对我自己来说,是这样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你说的是对的。我自己这一次的新作品,也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也的确是因《七种武器》的影响。”

    “李寒的《七种武器》让我们如此狼狈,我们却又因为《七种武器》而受益,这真是一件让人草淡的事情。”

    “……”

    这绝对是一个悲伤的事实,武侠名家们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

    当然,他们只是内部交流时会这么说,对外界是不会这样说的。

    王萧生无奈的叹息一声,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新作品能够提升一个档次不止,也与《七种武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七种武器》在武侠小说界肆意轰炸,将他们这些老牌武侠名家炸得狼狈不堪,但似乎又为他们炸出了一片新的武侠天地,让他们有了某种顿悟。

    这才在自己的新作品上,纷纷有了重大的突破。

    不过,即便是如此,李寒依旧是他们的“仇人”。那厮一到武侠小说界,就将他们彻底碾压的事情,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他们积极准备新作品,为的就是反碾压回去,向武侠迷也向外界证明,武侠小说界终究是他们这些老牌武侠名家的地盘。

    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受益于《七种武器》而手软。

    现在,他们要出手了。

    以王萧生为代表的十几位武侠名家,先后在自己的公众账号上宣布,自己的新书即将开始连载。

    其中,有人是长篇作品,也有人是中短篇作品。

    武侠名家们只是宣布自己的新书要开始连载了,并没有说其它的什么内容。

    但是,消息在网络上传开之后,武侠迷们全都看得出来,武侠名家们这是要一雪之前,被《七种武器》彻底碾压的前耻了。

    不然,不会有这么多武侠名家同时宣布开新书。

    这倒是有意思了。

    武侠迷们眼前大亮,这么多武侠名家同时出手,阵仗相当的大啊!

    这么大的阵仗让武侠迷们十分兴奋和期待!

    那么,这么多武侠名家们的新作品中,会不会有能够比肩《七种武器》的作品?甚至是超越《七种武器》的作品?

    估计可能性不大。尤其是超越《七种武器》的作品,可能性应该几乎没有。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武侠迷们很期待。就是不知道李寒在得知了消息之后,会不会采取措施?然后为了不被反碾压回去,也推出一部新作品?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更加让人期待了。

    ……

    十几位武侠名家同时开新书,阵仗的确很大,连部分娱乐媒体都别惊动了。

    这些娱乐媒体之前都报道过《七种武器》的相关事件,现在十几位武侠名家同时开新书,让这些娱乐媒体嗅到了一丝“复仇”的火焰。

    武侠名家们这是要准备复仇了啊!

    好事!绝对的好事!

    武侠名家们能不能复仇成功?娱乐媒体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事情本身的看点,让他们又有可以让人感兴趣的新闻报道了。

    于是,多家娱乐媒体同时报道。

    “以王萧生为代表的多位武侠小说名家,同时宣布将推出新作品。他们能否复仇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继之前被《七种武器》彻底碾压之后,武侠名家们终于出手了!他们要用新作品为自己正名!那么,李寒会让他们如愿以偿吗?”

    “……”

    ……

    缘溪村。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之后,李寒请程伟峰和助理两个人到家里休息。

    两个人欣然应允。

    到了院子外面,看到堰塘田坎上,围着好多人在钓鱼。

    程伟峰不禁想起了,网络上流传的一种说法,那就是缘溪村李寒喂养的鱼非常美味,是最好的鱼食材。

    难道,就是这池塘里的鱼?

    不禁问道:“李寒先生,敢问网络上流传的最美味的鱼,是否就在这口池塘里?”

    李寒道:“网络上的传言多有夸张的成分。不过,这里面的鱼倒的确有些不普通。”

    程伟峰眼前一亮,说道:“那倒是要试一试了。李寒先生可否借鱼竿一用?”

    李寒笑道:“自然可以。”

    随后,李寒请程伟峰稍等,到院子里拿了三根鱼竿,还有凳子和鱼饵。

    既然程伟峰有兴趣钓鱼,那就钓鱼当休息了。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概是关于一个女剑客的故事

    重新回到院子外面。

    分别递给程伟峰和助理两个人,一人一根鱼竿和一张凳子。

    随后,三人相继下竿。

    不远处正在钓鱼的客人见了,笑道:“老板今天要亲自钓鱼啊!”

    李寒也是一笑,说道:“好久没钓了,今天试试手。”

    然后,另外又有几名客人和李寒打招呼,相互说笑一阵。

    一旁的程伟峰见了,说道:“他们与李寒先生似乎颇为熟络啊!”

    李寒点头道:“他们经常都会来这里钓鱼,都是老熟人了。”

    程伟峰缓缓点头,心里则稍微有些意外,李寒现在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明星人物了,但给人的感觉,他仅仅只是这口池塘的老板。

    而在那些钓鱼客人的眼里,李寒似乎也仅仅只是这里的老板,而没有明星的身份。

    那些客人当中,不乏年轻人,不可能不知道李寒明星的身份,但在他们的眼里,并没有李寒“明星”这个身份。

    他们和李寒打招呼、说笑,就像是在和自己的一个老朋友,打招呼、说笑一样,显得十分自然。

    按理来说,面对一个明星人物,是不太可能这样和谐自然的。

    之所以会这样,绝不是因为他们神经大条,可以刻意去忽略李寒“明星”的身份。

    而是因为李寒的原因。

    是李寒种种自然的表现,让客人们渐渐不再去在意他明星的身份。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程伟峰心里感慨,李寒是他知道的最惬意潇洒的明星,这是真正的大隐于市。

    这个时候,助理突然“咦”了一声,说道:“总编,我刚刚看了一眼一个我们行业的飞信群。里面大家都在说,武侠名家们这一次来势汹汹。难道,他们已经宣布要开新书了?”

    “是吗?”程伟峰说道,“拿给我看看呢。”

    助理答应一声,将手机得给程伟峰。

    程伟峰接过,翻看了一些助理说的那个群的消息记录,然后确定了,一众武侠名家们真的宣布要开新书了。

    这还真是说来就来啊!

    而且,已经有好几家娱乐媒体都已经进行了报道,动作真是够快的。

    他今天来缘溪村,武侠名家们今天就宣布发新书,倒是也巧了。

    当然,这是好事情。不是说这种巧合是好事情,而是说武侠名家们齐发新书是好事情。

    首先,这些武侠名家中,包括王萧生在内的好几位武侠名家,都是和他们武侠风云杂志合作的。新书自然会在他们《武侠风云》上连载。

    第二,武侠名家们发新书了,李寒的新武侠作品,怕是也不会远了。

    如果是之前,程伟峰还有些为李寒的担心,但是现在知道了李寒已经有所准备,他也就不担心了。

    武侠名家们的新书一定不差,但李寒的新书一定更好。程伟峰对此很确定。

    当然,李寒会不会因此而推出新武侠作品?还不一定。

    不过,可以问一下。

    于是说道:“李寒先生,我刚刚看到的消息,多位武侠名家同时宣布要发新书了。你看这……”

    李寒笑笑,说道:“刚刚听你们的对话我就猜到了。这是好事情嘛,大家一起发书才热闹。”

    “哦?”程伟峰道:“这么说来,李寒先生也准备要发新书了吗?”

    李寒道:“这个倒是不着急。早发晚发其实都差不多。况且,我这一次只打算发一部短篇作品,就让他们那些长篇作品先发吧。”

    “短篇作品?”这让程伟峰有些意外,他还以为李寒要发一部长篇作品呢。

    等等,难道又是像《七种武器》系列一样,由六部短篇作品组成?

    李寒道:“不是。这一次是真的短篇作品,只有一部。”

    程伟峰犹豫片刻,说道:“李寒先生,一般来说,长篇作品都要比短篇作品更容易吸引人。这一次众位武侠名家又来势汹汹,而且以长篇作品居多。李寒先生是不是用一部长篇作品好一些?”

    李寒道:“一般来说,的确如程总编所言。不过,如果短篇作品足够精彩的话,也能够成为经典。当然,主要是因为接下来这一部作品,是我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的。与这一次其余武侠作家们齐发新作品,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程伟峰缓缓点头,他明白了。

    的确也是,李寒之前就已经说了,他的下一部作品,应该是一种不同于《七种武器》行文风格的作品。

    而那个时候,他和李寒都还不知道,武侠名家们已经宣布要发新书了。

    现在,即便是知道了其余武侠作家们,为了复仇而齐发新书,李寒也不准备改变自己的计划。

    程伟峰琢磨着原因应该有两点。

    第一,李寒对自己的新作品有自信,即便只是一部短篇,也足以抗衡那些武侠名家们的长篇作品。

    第二,李寒对于结果并不在意。那些武侠名家们能够复仇也好,不能够复仇也罢,对他来说,都没有关系。

    然后,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短篇作品?程伟峰又不禁十分好奇,说道:“李寒先生,可以透露一下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李寒道:“大概是关于一个女剑客的故事吧。”

    “女剑客?”程伟峰道,“主人公是女性吗?”

    李寒点头。

    程伟峰再一次意外,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般来说都是男性吧?然后会有女主角。

    主人公是女性的武侠小说,应该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李寒这是又要玩什么新花样了吗?

    就是不知道市场的接受度怎么样?

    毕竟,一直以来,大家看的武侠小说,主人公都是男性,大家也都习惯了。

    现在突然来一部主人公是女性的武侠小说,也不知道读者们能不能接受?

    不仅是短篇小说,主人公还是女性,这能够抗衡那些武侠名家精心准备的作品吗?

    程伟峰心里不禁有些嘀咕。

    这个时候,又听李寒说道:“程总编,你觉得一部武侠小说,如果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背景,会怎么样?”

    啥?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背景?

    这似乎不怎么样啊,读者们应该不太喜欢吧。读者们应该还是更喜欢,纯粹一点的江湖世界吧。

    程伟峰将自己的看法说了,然后又说道:“李寒先生,你的新短篇作品,该不会就是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背景吧?”

    李寒笑道:“的确是这样考虑的。”

    “这……”程伟峰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主人公是女性,就已经有些冒险了。现在背景还是真实的历史背景,这就更冒险了啊!

    程伟峰很想劝一下李寒,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冒险。但他也知道,应该没什么用。

    罢了,李寒应该有自己的考虑和把握,还是等着看结果吧。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新高度的引领者和缔造者

    不再去想关于李寒新作品的事情,然后和李寒随意聊着天。

    不多时,水面上的浮筒有了动静。程伟峰神色一喜,这是有鱼上钩了。

    然后,浮筒的动静变化证明,的确是有鱼上钩了。程伟峰开始全神贯注,做好了拉鱼的准备。

    看准时机,猛的往上一提鱼竿,一股巨力从水下传来。

    有了!

    程伟峰哈哈一笑,说道:“李寒先生,看来晚上有鱼吃了。”

    李寒道:“看着还不小,估计能有个四、五斤的样子。”

    说完之后,李寒起身去找了一个网兜过来。四、五斤的鱼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没有网兜几乎不可能拉起来。

    待看清鱼的样子之后,发现竟然还是条红尾鲤鱼。

    李寒笑道:“程总编,运气不错啊!”

    程伟峰颇有些得意,然后三人合力将鱼弄上岸,至少有五斤多,算是不小了。

    ……

    一个星期之后。

    一众武侠名家的新作品先后发行,分别在数家武侠类杂志上进行连载。

    对于无数的武侠迷们来说,一场阅读盛宴正式开启。

    虽然暂时没有李寒的新作品,让人十分遗憾,但有这么多武侠名家的作品,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其中,最值得期待的又要数王萧生的作品。

    《少年狂剑》,便是王萧生这一次的作品,长篇作品,预计在五十万字左右。

    很多武侠迷选择看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少年狂剑》。

    看了开篇的几万字之后,还是让人颇为惊喜的。比起王萧生的前一部作品《寻仇天下》,这一次的《少年狂剑》要好了太多,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不止。

    而武侠迷们惊喜的,并不仅仅只是《少年狂剑》这部作品本身,而是王萧生这种质量明显提升的能力。

    现在这部《少年狂剑》,就能上升一个档次不止。那再下一部作品呢?岂不是还有可能会更好?

    王萧生果然还是一位实力非常强的作家。

    然后,武侠迷们自然而然的,开始拿《少年狂剑》和李寒的《七种武器》作比较。

    不只是《少年狂剑》,这一次所有武侠名家的作品,武侠迷们都会拿去和《七种武器》进行比较。

    《七种武器》俨然已经成为了,武侠迷们判断一部武侠小说质量怎么样的一个标准。

    能够到达或者接近《七种武器》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而无法接近《七种武器》的作品,就根据其接近程度,定义其质量的高低。

    《七种武器》在武侠迷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这种地位和意义,与《七种武器》出现的时机有关,是《七种武器》让武侠迷们感觉到了武侠的新天地,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如此精彩。

    哪怕是以后,李寒或者是其他的武侠小说作家,写出了比《七种武器》更好的作品,《七种武器》的这种地位和意义也不会改变。

    当然,具体到这一次的情况,武侠迷们将王萧生等武侠名家的作品,与《七种武器》进行比较,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已经众所周知,武侠名家们这一次之所以会一起发新书,就是为了要复之前《七种武器》将他们彻底碾压的仇。

    那么,你的作品至少要比《七种武器》好,才算复仇不是。

    就算无法比《七种武器》更好,那至少也要有多部作品,都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七种武器》的程度嘛。

    不然,复仇就只会是一个笑话。

    那么,武侠名家们能否复仇成功?武侠迷们非常愿意扮演这么一个判官的角色。

    首先是王萧生的《少年狂剑》。

    从开篇的几万字判断,大多数人认为虽然比之《七种武器》还有一定差距,但如果后续能够更加精彩的话,应该能够勉强达到《七种武器》的水准。

    当然,这里比较的仅仅只是剧情的精彩程度,而不比行文风格。

    《七种武器》里那种天马行空,又肆意潇洒的文字,其余的作者是很难学习的。

    其实也没必要去学,保留自己的文字风格就可以了。只要故事情节好,人物塑造的好,那就是好作品。

    非要去学习《七种武器》的行文风格的话,搞不好就会学得是是而非。新文字风格学不好,自己的文字风格也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看《七种武器》的文字风格会很享受就是了。但这毕竟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情节内容。

    这种文字风格的作者有李寒就够了,倒是没必要所有的作者都是这种文字风格。

    在王萧生的《少年狂剑》之后,武侠迷们又分别将其余一众武侠名家们的作品,与《七种武器》进行了比较。

    总的来说,武侠们还是非常惊喜的。

    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够接近,甚至是比较接近《七种武器》的程度。

    这就已经足够了。

    原本,武侠迷们认为,即便是这些武侠名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创作出接近《七种武器》的作品。

    没办法,看他们之前的作品,跟《七种武器》相比,真的差得很远。

    现在看来,他们还是低估了这些武侠名家的能力。

    看来,人家能够成为武侠名家,还是有道理的。

    那么,这些武侠名家们这一次的作品,为什么都能够在突然之间,上升了一个档次不止?

    他们之前的作品可不少,为什么之前的作品,都没有明显的质量提升?

    答案非常明显,那就是他们都受到了《七种武器》的影响。

    是《七种武器》让他们这一次的作品,迅速提升了一个档次不止。

    想必,就是武侠名家们自己,也无法否认这一点。

    如此看来的话,《七种武器》的地位和意义,还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说从此之后,武侠小说整体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七种武器》就是这种新高度的引领者和缔造者。

    而《七种武器》又是李寒跨界到武侠小说领域的第一部作品。

    那么,又可以说是李寒一跨界到武侠小说领域,就将武侠小说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又算是李寒创造的一个奇迹吧。

    简直牛批到爆!

    想到这里,一众武侠迷们又不禁再一次变得兴奋和激动。

    ……

第二百八十五章 《越女剑》

    兴奋和激动过后,再回到武侠名家们这一次的作品上。

    他们是为复仇而来,现在看起来虽然不能说复仇有多成功,但是他们却向武侠迷和外界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写出比《七种武器》更好的作品的。

    不是说这一次的作品比《七种武器》更好,而是说他们有这个实力和潜力。

    武侠迷们对此还是非常兴奋和期待的,李寒的作品再精彩,但数量毕竟有限,他们在以后也不可能只看李寒的作品。

    肯定还是需要有更多的武侠小说作家,能够写出更多的精彩武侠小说作品的。

    现在,他们可以说是彻底放心了。

    在以后,除了李寒的作品,最最让人期待之外,那些武侠名家们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这才是武侠小说该有的样子。

    武侠迷们很兴奋。

    ……

    一众武侠名家们一直都在网络上,关注着武侠迷们的讨论和评价。

    武侠迷说他们都是因为受到《七种武器》的影响,才能让这一次的作品,上升一个档次不止。

    对于这种说法,武侠名家们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是受到了《七种武器》的影响。

    就连王萧生对此,也是承认的。

    那么,的确可以说,李寒那个小子一来到武侠小说界,立马就将武侠小说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一个让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然后,武侠迷们还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武侠小说从此之后,的确是要在整体上,跨上一个新的高度了。

    这对于所有的武侠作家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和机遇。

    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让自己的作品脱胎换骨。那么在以后,将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相反,如果不能抓住这次机会,不能让作品明显进步的话,就注定会慢慢被市场淘汰。

    能够抓住这次机会,靠的是天赋和努力。

    现在,这一次发表了新作品的武侠名家们,已经向武侠迷和外界证明了,他们有这个天赋,在以后他们依然是武侠名家。

    就看剩下的武侠作者们,能不能够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其实,已经注定了有不少的武侠作者,都会因为无法抓住这次机会,无法让自己的作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慢慢被市场淘汰。

    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之前能够算是名家的作者。

    市场的竞争终究是残酷的,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那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让人觉得遗憾和惋惜,但这就是竞争。

    王萧生和一众武侠名家们对此,都颇有些感慨。

    然后,大多数的武侠迷们评价他们这一次的作品,比之《七种武器》还是存在着一点差距的。

    这让他们微微皱眉。

    还存在一点差距?这不可能吧。

    他们的作品不说比《七种武器》更好,但至少不会比《七种武器》差吧?

    最多也就是没有李寒那种天马行空、又肆意潇洒的文字而已。

    但那并不重要吧?

    当然,出现这种判断差别也是正常的。

    毕竟,武侠名家们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和武侠迷们评价他们的作品,那肯定是会有差别的。

    而这就让他们觉得有些遗憾了,他们原本还以为这一次能够完美复仇呢。

    不过,他们也算是成功向武侠迷和外界展示了他们的实力,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这一次没能完美复仇,那就再等下次吧,他们还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再然后,王萧生和一众武侠名家们又在讨论,既然他们的新作品都已经发行了。

    那么,李寒会再推出一部新作品吗?

    如果会,他自己还能够保持《七种武器》那样的高水准吗?

    第一部作品让人惊艳,然后第二部作品却极具缩水,这样的作家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如果李寒的新武侠作品,还不如《七种武器》,那就有意思了。

    王萧生道:“大家说,李寒这一次会推出新的武侠作品吗?”

    “那谁知道呢。也许会,也许不会。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他推不推出作品都一样。反正我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当然,如果他推出新作品,然后质量却不如《七种武器》,那是最好的。”

    “他这段时间不是在写歌吗?又是《雨霖铃》,又是《青花瓷》的,估计没时间写武侠小说吧。”

    “不得不说,无论是《雨霖铃》,还是《青花瓷》,都非常好听,都足以成为经典。他真的是一个天才人物。如果评价综合实力的话,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天才。这是要承认的。”

    “其实我有些好奇,他的下一部武侠小说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倒是希望他这一次能够推出新的武侠小说。”

    “我也有些好奇,关注着吧。”

    “……”

    ……

    武侠迷们同样在讨论这个问题。

    虽然这一次以王萧生为代表的,一众武侠名家们的作品,其质量让他们非常惊喜,也看足了瘾。

    但是,李寒的新武侠作品,始终是他们最念念不忘的,也是最期待的。

    那种天马行空的文字,如诗一般,让人看着就非常享受。

    第二部作品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会不会比《七种武器》更好?等等问题,都让人非常的好奇和期待。

    ……

    甚至是就连部分娱乐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展望。

    “以王萧生为代表的武侠名家们,已经先后发行了自己的作品。他们向外界证明了,他们依旧拥有着创作武侠小说的顶级实力。他们依旧是武侠小说界的名家。那么,李寒会作何选择?会推出自己的新武侠作品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类似于这样的报道不少。

    可以说,李寒是否会在这个时候发行新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了整个武侠小说界,以及部分非武侠小说界的人关注的焦点。

    所有人都在一边关注,一边议论。

    而这一切随着武侠风云杂志社的一则官方公告,达到了议论的顶峰。

    公告的主要内容是,“李寒最新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将发表在下一期的《武侠风云》上。届时,欢迎大家阅读!”

    公告一出,整个武侠小说界顿时热闹了。

    当然,部分非常武侠小说界的人,也同样热闹了。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7385/ 第一时间欣赏这个明星有些咸鱼最新章节! 作者:在乡下所写的《这个明星有些咸鱼》为转载作品,这个明星有些咸鱼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这个明星有些咸鱼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这个明星有些咸鱼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这个明星有些咸鱼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介绍:
重生平行世界,前世的疲惫,让李寒只想做一条安静的咸鱼。明星?出名?算了,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他回家前写的一首主题曲却火了。我出名了?罢了,那就做一条明星中的咸鱼……这个明星有些咸鱼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个明星有些咸鱼,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这个明星有些咸鱼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