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九章 好味楼,霸王餐
“咱们钱货两清了,没问题,你们就签字画押。”王麻子拿出写好的两份楔子,递过来。
徐氏和孙大海仔细看了之后,没问题,签了字,按了手印。
孙三郎,孙五郎很高兴能回家,但却不知道爹娘哪来的钱赎回他们。不过现在是在外面,他们也不好意思问。
“爹,咱们回家吗?”孙盈盈问,她现在想去找孙大湖,大闹一场,把他做的那些丑事公之于众。
孙大海听了之后摇了摇头,面色阴沉,“现在不回家,咱们去好味楼。”
听到父亲的话,孙盈盈笑了,“就应该过去问问四叔,他到底为什么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我们这一家子被他欺骗的好惨!”
徐氏此时已经泣不成声了。
孙石头义愤填膺,“这孙大胡最不是东西了,平时标榜自己是读书人,是体面人,没想到里面这么黑这么恶毒,连自家人都骗。三郎和五郎可是他的亲侄子呀!”
于是一行人直接到了好味楼,孙大海找了一个桌子坐下,小伙计连忙过来招呼。
孙大海直接点了一桌子菜,价格十一两多。
小伙子也看着一家其貌不扬,点这么多菜,担心他们付不起钱,“客观点这么多,吃不完吧?”
“吃不完我们可以打包回去嘛!”孙大海笑呵呵说道,眼神冰冷,“我知道小哥是好意,担心我们点了这么多菜,付不起钱。这你大可以放心,我弟弟就是孙大湖,是你们这边的账房,是他让我先点这么多菜,他要请贵客吃饭呢……”
听到这话,小伙计不疑有它,“好嘞,客官稍等,小的这就去给你准备……”
孙盈盈听到父亲的话,旋即明白,过来父亲准备吃霸王餐,然后赖在孙大湖的头上。
徐氏有些紧张,但是他知道孙大海不是一个乱来的人。
孙石头小声问:“你这是想坑孙大湖一把吧?”
“他孙大湖敢欺骗我,敢欺辱我两个儿子,我孙大海就是拼了命也不会放过他的。”孙大海冷声说道,这一次一定要教训孙大湖。
孙大湖这种人就必须狠狠的反击,这样他才心有余悸,才不敢继续陷害人。
不一会儿小伙计,端菜上菜,摆了满满的一桌。
“吃饭大家敞开肚皮吃,吃不完咱们打包带走。”。孙大海连忙说道,今天一早吃了一点东西,中午忙着找女儿忙着接儿子,根本没有时间吃饭,现在肚子早就空空了。
其他人也是这样,看到满桌子饭菜不由分说的大吃大喝。
小伙计有些紧张,不过有孙账房在,这些人没钱付钱,他就又找孙账房付钱。
吃饱喝足之后,孙大海说道:“小伙计,没吃完的帮我打包一下,我要带走,另外把帐记在孙账房的账上。”
小伙计有些为难,更加担心了“要不我把孙账房叫过来?”
“行啊,那你把他叫过来吧!”孙大海就等这句话呢。
小伙计听到这话稍微松口气,应该是跟孙账房认识的,要不然他可要倒霉了。
第一四五零章 当面对质
孙大湖从楼上下来,看到孙大海,又看到孙大海旁边的孙三郎,孙五郎,心里咯噔一下。
他之前就猜测孙大海可能会从王麻子那边把孙三郎孙五郎接回来,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他还想着领了这个月的工钱呢!
“三哥,你怎么来啦?”孙大湖陪笑,有些心虚,不敢看两个侄子怨恨的眼神。
孙大海似笑非笑地看向孙大湖,“你把我儿子卖伐木场干活,你看看三郎五郎他们这么小个子,还没长成你这个做叔叔的,居然如此狠心!我儿子用命换来的一个月二两的工钱,你拿着就不烫手吗?”
“三哥,这你也不能怪我啊,实在是你之前花的钱太多了,娘才让我想想办法的!”孙大湖连忙解释,把事情全部推到了孙老太孙老头的身上。
“再放你的狗臭屁,现在就揍你!”孙大海暴怒,“老子腿瘸了,照样能把你揍得屁滚尿流。老子虽然腿瘸了,但脑子不傻,我大女儿卖到大户人家做丫鬟就换回来十五两银子,我在吴家驿馆总共花了十二两辆银子,我妻子出去干活,我女儿把月钱送回来,你们嫌弃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把三郎和五郎送出去做学徒,我们一家没有多吃一口饭,你凭什么骗我?把我儿子送到伐木厂里面去?工钱我一个子也没见到,你孙大湖干的是人事吗?”
好味楼的一些食客,原本是孙大海一家是吃霸王餐的,但是听到这话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那我这里有二两银子,你先拿回去……”见众人都看过来,孙大湖也不想孙大海在好味楼闹起来,毕竟是他工作的地方,万一被东家知道了,影响了生意,定要骂他。
孙大海拿书楔子,“三郎五郎总共干了半年,有十二两的工钱,这些钱我不要了,刚才我们在这边吃顿饭,记在你的账上了,就当是给三郎五郎赔罪了……”
孙大海知道这十二两银子,他是拿不回来了,即使现在孙大湖为了息事宁人给他二两银子,等到回到村里之后,还会让孙老太撒泼,一哭二闹三上吊要回去。
听到孙大海不要钱了,孙大湖心里暗爽,“不就是吃顿饭吗?好说好说……”
“我们已经吃好了,这就走了,以后你再打我们家主意,再骗我,再陷害我们,我孙大海就算拼了命也要跟你同归于尽。”孙兴海冷冷说道,表情阴沉,眼神里恶狠狠的目光吓得孙大湖后退两步。
那边小伙子听到孙大湖愿意付账,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了,毕竟这么多人都听到了孙账房,想赖账也不行。
孙石头看到孙大海来了,这一出,心里暗暗佩服,这大海虽然憨厚,但是内心也是精明的。
徐氏心里偷笑,这样也算是给儿子出气了。
孙大海家人拎着几包还没有动的饭菜,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等到孙大海一家走远了,小伙计拿着账单来到新账房的面前,“孙账房这是账单……”
第一四五一章 也被讹了
等到孙大海一家走远了,小伙计拿着账单来到新账房的面前,“孙账房这是账单……”
孙大湖浑不在意的拿过来,直接上面写着几十道饭菜的名称下面,总十二两银子,顿时气得头晕目眩。
这孙大海居然阴他!
众目睽睽之下,他还做不来冲出去追孙大海的事情,更何况那孙大海。不要脸,他还要脸面呢。这事情闹开了,他在县城名声也不好了。
于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签了字,但是他身上只有三两银子。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就写了欠条,明天把剩下的付上。
讹了孙大湖一顿,孙大海一家心情也好了一些。
孙石头竖起大拇指,“孙大湖这个哑巴亏,他不得不吃下了。只是那个人心里阴着呢,你让他出血十二两银子,他心里不知道憋着是什么坏报复你!”
“对付孙大湖这样外强中干的人就不能够软弱,否则他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人!”孙大海回答说道,“反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我不能够放过他,否则我对不起我的儿子。现在我也分家了,跟那边关系不大了。以后三郎五郎就叫大郎二郎吧,毕竟我们现在是九房的人了。”
“说的是。”孙石头点头替孙大海高兴,“你也是走运的,有了这些钱打底呀,日子就能过起来了。”
“是的,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还是开眼的。我孙大海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对得起天地鬼神,老天爷自然不会亏待于我。”孙兴海感慨万千,“这次出来不容易家里面什么都没有,多买些回去吧。只是你也知道的,孙家人以为我手里没有钱,现在突然买这么多东西,他们一定会非常疑惑好奇。到时候还要劳烦石头哥帮我说说,就说我是借你们家的钱……”
“这个好说。”孙石头回答,“就说是我家借了你几两银子……之后你们再去山上采药卖钱,那样就能够把日子过起来了。”
“是的。”孙大海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对徐氏说,“大郎二郎现在回来了,盈盈也在我们身边,可怜梅梅现在已经跟着主家到了府城那边。待会经过布庄的时候,你去给梅梅买两块料子,做两身衣服,连同信件一起委托李管家带过去,也算是我们做父母的尽心了……”
“好好。”徐氏擦擦眼睛点了点头,男人有担当,这也是她心甘情愿跟孙大海一起不离不弃原因。
一家人买了必须的粮食,米面粗粮,油盐酱醋,还有给孙梅梅做衣服的布料。
孙石头看到孙大海把家里的日子过起来了,并没有,因为腿瘸了就意志消沉,也替好兄弟开心。
赶着牛车回来,已经天黑了,石头帮忙把牛车上的东西搬进家里,喝了口水就回家了。
即使徐氏盛情邀请孙石头留下来吃饭,他也没有答应。
孙石头回来之后跟父亲说了孙大海的情况,孙族长终于彻底放心了。
一路上,孙盈盈已经把家里发生的事情跟两个哥哥说明了,听到经过之后,孙大郎,孙二郎都非常气愤。
第一四五二章 种西瓜
孙大郎红着眼睛,“我和弟弟在伐木场干活,咬牙坚持,就是为了让爹娘和妹妹在家里能过得好点,可他们居然那样做!真是可恨!”
孙二郎同仇敌忾,点了点头,“是的,好在我们分出来了,要不然我们就算累死了,那也是白死了。”
“都是爹娘没用,被你们四叔骗了,没去看望你们,否则也不会······也不会让我儿在伐木场苦熬半年。”徐氏哽咽说道,看到两个儿子瘦瘦的,心里更加难过。
“娘,您别这样说,现在也不晚,回来之后,咱们好好合计,对了,盈盈,你认识药材,教教我,我也去采药,多赚一点钱,咱们就能把日子过起来了。”
“好,我教哥哥。”孙盈盈点头,有两个哥哥帮忙,家里的活就能干完了,即使孙大海这个壮劳力不能干,家里不种粮食,改种植西瓜,卖了西瓜,买粮食,也是一样的。
现在是阴历四月,刚刚进入夏季,一般的西瓜种子当然不行,但孙盈盈空间的那些西瓜种,全部都是改良过的,五十天就能收获。
于是今天晚上就开始育种,争取过两天就把家里的西瓜苗载下去。
虽然女儿没有赎回来,好在知道消息了,知道大女儿过得不错,两个儿子也回来了,徐氏的心情好一些,开始张罗饭菜。
吃饭的时候,孙盈盈问:“多娘,我们家分到那三亩沙地在哪啊?”
“就在家旁边啊,从山脚下到这里,说是三亩,其实有四亩多!里面虽然不至于荒着,但也长得豆子长势并不好。”孙大海回答,叹息一声,“只不过是沙地,收的粮食只够交税的,看来以后的生计指望不上这土地,还得另想出路,现阶段就只能采药了。”
孙盈盈点头,“原来是这样啊,咱们不知道沙地种什么合适,但吴大夫那样厉害,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说是沙地种植西瓜,长得可好了。”
徐氏听了一愣,“怪不得你刚才撒泼打滚也要买那些西瓜种子,你直接说是吴大夫说的,不就行了?”
“嘿嘿嘿,我忘了。”孙盈盈挠挠头,“我们现在就开始育苗好不好?现在种西瓜,还能赶得上今年最热的时候,一定能卖好价钱!到时候,咱们卖西瓜,然后买粮食,等到了冬天,我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孙大海摸摸小女儿的脑袋,“我家盈盈就是聪明,过目不忘,还能让吴大夫看重收为徒弟,将来以后也是有大作为的。”
“我会努力的。”孙盈盈点头,“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努力识字,这样才能看懂医书!”
徐氏笑了笑,“天黑了,咱们洗漱早些休息,明天一早,再教你们。”
“谢谢娘亲。”孙盈盈点头,她识字,但认识简体字,繁体字也认识,但不会写,有时候还会认错,所以识字的任务,迫在眉睫。
另外,她想要有一番作为,不识字是绝对不行的哦~!
第一四五三章 饱满的西瓜籽
大郎,二郎,很疲惫,洗了澡,换了衣服,早早睡下了。孙盈盈给他们喝的水,都是空间泉眼泉心处的水,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疲劳,修复身体,让他们睡得更好一些。
毕竟之前年纪太小,骨骼没有长好,身体累出来一些暗伤,等过段时间,她以学了医术,再给两个哥哥调理身体,让哥哥们的身体壮壮的,好好的。
这一夜,孙大海,徐氏自瘸腿之后,第一次睡得安稳一些了。
孙盈盈睡觉之间,已经用空间的那些西瓜种替换了今天购买的那一包西瓜种,放在破了口子的大瓷盆里,放在锅屋里,里面放了一些空间泉水浸泡。
早上起来,吸饱了水的黑色的西瓜种子鼓鼓的,居然有大半盆,隐隐约约好像就要露出来芽一样。
徐氏看到这么多西瓜籽,“哎呀,昨天那一小包的西瓜籽泡了这么多?”
“当然是昨天的西瓜籽啊,只不过吸饱了水,变大了,而且那个老板也说了,这可是好种子,从府城那边进货,可能跟我们这边当地的不一样吧。”孙盈盈胡乱找了借口,“我们家里就这点地,估计用不完,到时候给村里相熟的人家,就算没有地种,种在院子里,后院里,就算不能卖钱,也能摘了吃了,给孩子们甜甜嘴!”
“你这小人精,我看你是想吃西瓜了。”徐氏笑道,“今天我带你两个哥哥,把那上面长得瘦不拉几的豆子全部拔了,晒干了,给你石头大伯家的牛吃,毕竟我们经常借牛车,人家从来不要钱,咱们就给老黄牛准备草料。”
“嗯,好!”孙盈盈点头,“我问清楚种子店的老板,如何育苗,所以这些活我做。”
昨天孙石头带人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凉棚,现在凉棚下面,挖了十公分深的坑,然后在里面放了一些肥料还有一些草木灰和一些在河边挖得肥沃的泥土,然后把西瓜籽放在里面,等待西瓜籽发芽。
徐氏去孙石头那边牛,把边上沙地翻一遍,方便种植西瓜。
孙族长孙石头过来帮忙,劝解说:“这些豆子虽然长得不好,但终归有些收成,你就算手里有点银子,但也不能这样糟蹋啊!”
孙大海不想让女儿在外人面前暴露太多,把所有的事情揽在自己的身上,“我从吴大夫那边打听了,沙地种植最适合种植西瓜,我想着反正豆子只能收个几斗,还不如试试呢?”
“真是吴大夫说的?”孙族长听到这话,微微一愣,那是读书人,见多识广,如果真是吴大夫说的,那应该就没有错了。
孙大海点头,“是的,我不骗族长。西瓜籽买多了,村长,我记得你家也有一亩半的沙地,要不我也给你一点西瓜苗,种试试?”
孙石头年轻人,当然想试试,“爹,既然是吴大夫说的,那就有谱,如果仅仅是收几斗豆子,还不如试试?再说了割下来的豆草,也可以喂牛啊,也不浪费。”
第一四五四章 分种子
“那······那等大海家种了,剩下的种子,我们再用,免得大海家不够用。”孙族长说道,“咱们动作快点,这两天把地翻好。”
不仅仅有孙族长的帮忙,还有村里其他人过来看看,帮忙。有的人觉得孙大海狂妄,不种粮食,种西瓜,以后喝西北风都没地方;有的人则是觉得与其收那一点豆子也吃不饱,还不如种西瓜,如果种出来了,买粮食吃也是一样的。
等到翻好地,施了肥之后,孙盈盈按照要求,让他们种好西瓜苗,居然还剩下一半。
孙族长也跟孙大海家里一样,把家里的沙地全部种了西瓜。其他人看到族长也种了,也纷纷过来要要西瓜苗。
曾经给她家帮忙的,孙盈盈就多给一点;没来帮忙的,只给,够家里自己种就好。
孙老太担心被孙大海一家没饭吃,来他们家要粮食,所以这些天一直没有露面。
现在听说孙大海种西瓜,顿时来劲了,孙老太站在孙大海的家门口,指着徐氏骂道:“你个不会过日子的,好好的豆子居然就这样割了,你们就等着饿肚子,喝西北风吧。”
“我们种了西瓜······”徐氏小声反驳,不想听孙老太的话。
“西瓜个头,咱们孙家庄什么时候种出过西瓜呀?你就瞎搞吧,到时候喝西北风,怪我这个做伯娘的没有提醒你们!”孙老太在徐氏面前指指点点,唾沫横飞,越说越得意,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个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长辈呢。
村里一些看热闹的人听到孙老太自称为伯娘也都微微一愣,虽然之前大家都听说孙大海被过继给九房了,但这孙大海毕竟是孙老太的亲生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很绝情?
徐氏气得牙咬的咯咯响,看向孙老太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不耐烦,“这就不劳烦四伯娘担心了,我们就算喝西北风也不会去你家喝的。”
徐氏的话让众人也是一愣,不过也可以理解,被自己的婆婆,现在是伯娘了当面指着鼻子这样骂,而且还这样前婆婆。
孙老太听到徐氏反驳的话,刚想像以前那样大骂,但是又想到现在徐氏已经不是他的儿媳妇了,是侄媳妇,的确不能像以前那样想骂就骂,想打就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这个做伯娘的提醒你,你居然不识好歹,不领情,我还懒得管呢,以后饿死了别找到我家门……”
说完之后孙老太转身昂着头就走了,当着村里人表明了立场。
徐氏听了之后气得浑身哆嗦,“四伯娘,你放一万个心,知道你们不待见我们家,我们也不会到你们面前碍眼的……”
说出这样的话,几乎用尽徐氏全身的力气,不想在外面被人看笑话,转身回家。
很多村民拿了孙大海家的西瓜苗,心里也成孙大海一家的情份,所以在孙老太来这边说的那些话,也给大家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这孙大海之所以愿意分家,估计也不想在那家里被欺负了。
第一四五五章 采药材
尤其是孙石头把孙大湖骗两个侄子去伐木厂干活的事情宣扬开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孙大湖居然是个面善心恶心思歹毒的人,连自己的亲哥亲侄子都不放过,何况是他们这些一个村子的村民呢,因此大家心里都防着呢!
以后孙大湖说话话,他们也要提防着,免得被骗了,还不知道呢!
孙盈盈此时特别开心,原来说是三亩,其实是四亩三分地,所有的西瓜总算是种好了,只要这些西瓜能够成熟,今年家里就彻底不用愁了。
本来徐氏想让孙大郎,孙二郎在家里好好休息,但他们两个心心念念家里没钱,而且大姐还在给人做丫鬟,心里憋着一口气,所以种完西瓜之后,立即就催促孙盈盈一起上山采集药材。
“大哥,二哥,我觉得咱们不能单独上山采药材,我想叫村子里跟我们家关系不错的几乎人家一起上山采药,一起卖钱。”孙盈盈对着正在整理工具,修背篓的大哥,二哥说。
“为什么?”孙二郎年纪不大,想问题很简单,“叫的人太多,咱们就挖不到那么多了。”
倒是比较稳重的孙大郎想了想,“你啊,难道忘了咱娘曾经给我们讲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我们家困难,或许他们对我们同情,但是当我们家日子比他们好的时候,他们就因为觉得收获少,跟我们家关系疏远,有更甚者,在背后下黑手。”
听到这话,孙二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告诉他们也无所谓,反正后山那么大,药材那么多,就靠我们三个根本就采不完。”
正在不远处磨刀的孙大海,徐氏听到孩子们的谈论,相视一看,微微笑了笑,经历这段时间的人情冷暖,孩子也比以前稳重精明多了。这是好的现象,最起码以后做事更成熟。
“你们说得对,记住了,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最安全的,否则就会成为嫉妒的对象。”徐氏柔声说,“不过呢,如果我们某一天比他们好太多,以至于让他们产生高攀不上,敬畏的感觉,也可以不用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知道了,娘亲。”孙大郎,孙二郎连忙回答,“二郎,你去叫人!”
孙石头家的儿子孙大柱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带着孙二柱,还有族长家的小闺女孙小兰,还有几家相熟几家孩子一起上山采药。
他们都听说了孙盈盈采药可以卖钱,现在听说愿意教会他们如何辨认药材,一个个想挣钱,都过来了。
“盈盈,你真愿意教我们认药材吗?”孙小兰跟孙盈盈年纪差不多,脸圆圆的,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在家里被疼着长大的。
“那当然了,我爹说了,几位叔叔伯伯对他们家多有照应,无以回报,既然我认识这才药草,教会大家如何采药,卖了钱,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一些。”孙盈盈笑着回答,这时候当然要把人情做出去。
孙小兰听了,眼睛一亮,“你们真好,等赚了钱,我请你吃桂花糕!”
第一四五六章 收购药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孙盈盈要给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好!”孙盈盈点头,然后带着大家一起上山,到了一片茂密的地方,开始从中选出几种常见的药材,告诉大家,并且告诉大家怎么挖才能保持最好的品相。
都是农家孩子,以前是没人告诉,不知道这是药材,现在听到孙盈盈的讲解,很快就记下了。
中午的时候,大家吃的是干粮,省得上下山来回跑,浪费时间。到了太阳快要落山,采到足够多的药材,这才准备回家。
孙盈盈给每人准备了几种常见药材的样本,一家给一份,“以后,你们再检查你们的药材,是不是跟这些一样,如果有差异,就拿出来,不要放进去。另外,分门别类,用稻草捆绑起来,我跟我爹和石头大伯一起去给你们卖药材!”
“好,回家一定好好捡!”孙大柱说道,家里已经给他说媳妇了,已经给了聘礼,但他给未来的娘子买一件礼物,但手里没钱,如果能采药赚点钱,他就不用跟爹娘张口了。
“回家,天都黑了,看不清,明天捡。”孙盈盈劝解,她可不希望药材里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是哦,那明天早起,反正现在天气暖和,天亮的早。”孙大柱回答,早起又不算什么,农家哪有睡懒觉的。
于是一行人背着背篓,排成队,鱼贯而下。
徐氏看到儿子女儿回来,面带微微笑,“快点去洗澡,换衣服,马上就能吃饭了。”
家里衣服虽然旧,但被徐氏洗得干干净净,即使有破的地方,也被补得工工整整,而且孙盈盈的衣服上,现在修补的时候则是绣上了好看的小花。
孙盈盈喜欢徐氏这样的生活态度,虽然苦,但也尽量让生活充满美感。
“好嘞!”孙盈盈先去洗漱间,孙大郎,孙二郎则是清理带回来的药材,分工很好。
晚饭虽然很简单,但有之前腌制的兔肉,配上豆角一起炒,味道还不错,当然了,不能跟前世相比。不过,孙盈盈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现在的生活,不过她相信大米会有的,肉也会有的。
对了,烤鸭啊!
她怎么把这么好吃的东西忘记了?
她不敢在古代表现出会医术,就怕太妖孽,会被人当初妖怪,拉出去烧了,但瞎鼓捣点吃的,难听的会被说这丫头嘴馋,好吃,但好听的,则就是善厨艺,这在古代是一项光荣的美德!
只是现在没有时间,等拜完师,有空再说吧!
徐氏写了信,还有给孙梅梅准备的衣服,一起装在包裹里,让孙大海一起带过去。
第二天,徐大海借了孙族长家的牛车,然后把孩子们昨天采到的药材,统计好,整整齐齐地放在牛车上,然后带着孙盈盈一起去县城吴家医馆。
孙石头有事,让儿子孙大柱跟着去的,一路上赶着牛车,这样孙大海也能舒服一些。
到了先生,孙大海买了一些礼品,然后带着女儿上门拜师。
第一四五七章 妇婴之道
吴家医馆小学徒徐昌辉,看到孙盈盈来了,立即去叫室内的师傅,这可是未来的小师妹来拜师了。
“小师妹,你快去拜师吧,这些药材,先拉倒后院,我挑挑拣拣就可以称重了。”徐昌辉笑眯眯说,愿意在小师妹面前表现好一点。
“谢谢徐师兄。”孙盈盈感谢说道,“用不同颜色的绳子绑的,是不同的人的,徐师兄称重的时候,注意点。”
“好!”徐昌辉点头,最近天热,需要各种各样的药材,自家炮制的药材,效果好,而且还干净,便宜,比从药行那边购买更加划算。因此,徐家医馆对于孙盈盈等人送来的药材来者不拒。
孙盈盈来到室内,然后呈上拜师礼,然后跪在地上,给吴大夫磕头,“师傅,请喝茶。”
“呵呵,好,那我今日就喝了你这杯茶。”吴大夫笑眯眯的,大夏朝的风气比前朝开放,女子也可以读书,也可以学习一定的手艺,但大多是厨艺和女红,学习医术的人很少,但也是有的。
比如接生婆,如果会一些医术,接生的时候,母亲和婴儿成活的几率更加高一些。
喝了茶,吴大夫从边上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籍,“你现在是我第六个徒弟,也是我唯一的女徒弟。碍于世俗眼光,你一个女子,主攻妇婴一道,可好?”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性,孙盈盈明白,男女有别,不像前世那样,所以她能够理解师傅的一片苦心。
“谢谢师傅,那徒儿就学妇婴一道。”孙盈盈回答,“这是师傅对盈盈的保护,一片苦心,徒儿理解接受师傅的好意。”
吴大夫听了之后,眉开眼笑,点了点头,“嗯,不错,你能明白为师的苦心就好。听说你母亲识字,先教会你识字,写字,故而我这里有一份药材医典,你拿回去看,遇到不懂的,可以来县城问我,等到你再大一些,再来为师这边系统的学习医术。”
“是,师傅。”孙盈盈应下,现在她的毛笔字不好,的确要好好练习,而且她要把用最短的时间,把医典背诵下来,然后在假装来师傅这边请教。
吴大夫点头,“那好,你先跟你父亲回去吧,对了,如果你还能采到其它的药材,也可以送过来,有多少,要多少。”
即使吴家医馆里用不完,他也可以带着徒弟炮制了,然后卖给药行。他炮制的药材,在县城的药行,能卖出很好的价格。
“好,正好我们后山上有很多药材,这些年来因为村里人不认识,故而无人采摘。我现在正好练练手,带着村里人采摘,也能给村民带来一项收入。”孙盈盈回答,“师傅,要不,我让我爹和石头大伯一起收购药材,然后统一运到吴家医馆好,可好?”
“嗯,如此甚好!”吴大夫点头,微微笑了笑,“等你认全了药材,我再教你炮制药材。”
一个好大夫,都是会炮制药材,这样才能更好到了解药性。
第一四五八章 高看
一车的药材买了三两五钱银子,孙大柱非常开心,他昨天采摘的那些药材,居然能分到半两银子,五百文呢!
从师傅这里告别,孙大海带着孙盈盈,孙大柱一起去李家。
李管家那边亲自接待,递过来一个荷包,“大海,你这女儿孝顺,这不,托人捎回来一两银子。”
孙大海听到之后,心里酸酸的,“这丫头,一定也不想想想自己。家里小女儿成为吴家医馆吴大夫的徒弟,学会了采药材卖药材,日子好过了,不需要她省吃俭用了。李老伯,你这边有纸笔吗?我再给信上添几笔,免得这丫头省钱往家里捎钱,委屈自个儿。”
“有纸笔,你稍等一下。”李管家去屋里拿了纸笔,对这孙大海一家又高看了一眼,尤其是站在孙大海身边的孙盈盈,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双灵动的大眼睛,即使面对他,也能够从容面对,不是个普通的小姑娘。
现在拜了吴大夫为师,只要好好学,将来也能成功有名的女医。大周朝,大夫不少,但女医并不多。那些医术好的,都能成为大户人家的座上宾。毕竟女人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有女医在,大人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及时的治疗。于是李管家对孙大海一家更加客气了。
孙大海写了一封信,虽然字体并不很好看,但胜在工整,一个庄稼汉,没上过学堂,跟着媳妇学习识字,十分难得。
“麻烦,李老伯了。”孙大海感谢说道,“里面孩子娘给梅梅做的两件衣服,不是什么好料子,胜在柔软舒适,还请李老伯帮这个包裹捎给梅梅。家里日子好过了,这银子,还请李管家帮忙再捎回去。”
李管家笑呵呵,点头说:“好,小事一桩,我也结个善缘。”
从李家出来,孙大海心里终于松口气,希望女儿知道家里还念着她。孙盈盈也松口气,从李管家的态度来看,证明姐姐在府城李家那边过得不错,应该在李家小姐面前得脸。
拜师完成,也跟姐姐那边取得联系,孙盈盈算是了却两件心事。孙家人的精神面貌,也因为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回到家里,孙盈盈直接跟着父亲来到孙族长家里,“族长爷爷,我师傅说了,让我教大家认药材,然后村里人都可以去山上采集药材,然后让我加代为收购,也可以让村民家里多一些进项。”
孙族长听说两个孙子昨天采集的药材居然卖了一两银子,这可是一亩地一年的收成啊!早就想着怎么开口,但想到孙大海家里的日子刚有门路,他又不好意思开口。
“那行,你教大家的,到时候你家收购,从中赚取一点钱,也好。”孙族长说道,眉开眼笑,“往年我们孙家村因为在山窝子里,土地少,山地多,一直穷困潦倒,没成想那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药材,这些药材还能卖钱,还咱们以后也能多一项收入了······”
第一四五九章 分家的底气
村子里的男孩子一年年长大,娶媳妇都是老大难,村里的闺女都想着嫁出去。现在能有一些收入,说不定今年村子里就有不少办喜事的。
“对的,但大家也要记住不能全部拔光了,否则等到明年就没有了,所以族长咱们跟村民说,不能赶尽杀绝,要留下幼苗,这样咱们年年都能依靠后山的那些药材得到一些收入。”孙盈盈交代说道,免得村民为了能在多卖钱,竭泽而渔,到时候后悔莫急了。
孙族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对,应该提醒,要不然村里的那些短视的,恨不得能给拔光了。”
孙大海看着女儿在族长面前都能够侃侃而谈,说话条条是道,有些吃惊,但想到女儿能够被吴大夫看重,必然是聪慧异常,不同于常人。
村里听说采药材可以赚钱,早就开始眼热了,在背地里议论纷纷,毕竟穷惯了,有了赚钱的路子,谁都想学。
孙盈盈正因为猜到这一点,所以才主动说出来,免得人心在这样的嫉妒之下变坏了。
那孙老太听说孙盈盈不仅仅认了县城吴家医馆的吴大夫做徒弟,还让孙大海代收药材,不仅仅没有因为离开他们家过得穷困潦倒,反而越过越好,这让孙老太内心十分郁闷。
孙家的其他人也觉得没趣,眼红着呢!
“娘,这孙大海,徐氏必定憋着坏呢,私底下不知道贪了多少好处,否则怎么有胆子提分家呢?”王氏气不顺,她就是说看不得徐氏过好,长得好看又如何?会识字又如何?恨不得把徐氏踩到脚底下。
孙老太听了之后,更是气不打一处出,“那个丧良心的两口子,简直都是坏透了,居然防着老娘呢!若是他们早先说出来怎么采药,认药材,那现在咱们家一天能挣好几两银子了,哪能让村里人沾光!这个败家的玩意,孙大海,徐氏,简直就是一肚子心眼子,一肚子坏水,就算把心跟他吃了,也养不熟的白眼狼······”
孙老头皱眉,他也在怀疑孙大海主动从家里提出分家的底气从何二来?难道这是隐瞒发财的路子吗?
孙大江小声说:“下午族长召集村民去认药材,咱们去吗?”
“去,当然去,别人能挖,我们也能挖!”孙老太没从孙大海那里得到独门的发财路子,现在大家都去挖药材,他们不去挖,看着别人赚钱,岂不是傻子?
孙丽丽躲在窗户下面,听着爷奶说话,也从孙小兰那边得知孙盈盈的确知道怎么认识药材,而且还拜师吴大夫,可厉害了。现在全村的小孩都羡慕孙盈盈,甚至就连村子里的王地主家也在打探孙盈盈的情况,说想要给儿子定下孙盈盈这样能够旺家的女孩子。
那个傅盈盈为什么没有摔死在陷阱里面?
真是太可恨了。
虽然之前推了孙盈盈掉进陷阱里面没有被长辈训斥,但是孙丽丽能够明显感觉到二婶一家对她的排斥。
第一四六零章 赚钱的门路
就连亲娘也对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有些失望。
孙丽丽攥紧双手,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他一定要超过孙盈盈,绝对不能够被孙盈盈比下去。
她现在只是一个农家女,有什么样的手段才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呢?以孙丽丽的见识,还想象不出来。
孙族长开始组织村民在祠堂那边议事,“一家一户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跟着盈盈一起认药材,这样大家就可以到山上采药补贴家用,日子也能好过一些,但是我这里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咱们只采长成的药材,那些小苗,一定不能够采下来,否则明年咱们就采摘不到药材了……”
“是,村长。”听到孙组长的阴殷殷嘱托,大家纷纷点头,这个道理众人还是明白的。就算在灾荒年,大家宁愿饿肚子吃野菜,也不会把种子吃掉一样,因为种子吃了第二年就没有种子种地了……
孙盈盈带着大家来到山上,只教他们适合在这个季节采摘的药材。虽然只不过是简单的十几种,但是因为数量多,质量好,在吴家医馆那边,卖了不错的价格。
孙盈盈这边收购的价格比直接送到县城那边便宜一文钱,但是村民也理解孙大海家的困难,更何况孙盈盈是县城吴家医馆的吴大夫的徒弟,人家是看在孙盈盈的面子上才收这样的价格。
如此一来,孙盈盈家里每天也能有个半两银子的收入,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十几两足够家里的开支。
现在两个哥哥,也去采药,每天的收入不菲。
还不过短短半个月,孙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赚了不少银子,就连孤苦老头周老头跟着采药材卖药材,赚了三两银子,更别说那些全家出动一家十几口的人,卖药材赚的钱就更多了。
孙大江王氏带着家里人也采了很多药,往孙大海面前一放,得意洋洋的说:“大海,我今天收获的挺多,你赶紧给我撑撑……”
“这可是我们精心采到的药材,你可不能短了我们的秤。”王氏担心孙大海忌恨之前他们家欺负孙大海一家,所以当着众人的面说了出来。
“我家做生意一向公平交易,无所无期,只要药材品相好,当然不会短了你的秤。”孙大海黑着脸说道,本来好心情就被这一家子破坏了。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反正他都已经从那个家分离出来了,再跟这样的人生气有些不值当。
只是当孙大海打开那些捆着的药材之时,看到里面有很多还没长成的小苗,就被他们采回来了,顿时皱眉,“这些药材还没长成,你们采过来糟蹋了这些药材,之前村长明明说过不准采没长成的药材,要不然等到明年就没有药材可采了……”
“没长成的药材,那也是药材呀,你可不能因为我们之间有点矛盾,就为难我们。”王氏顿时柳眉倒竖,尖声怒斥,“我可是听说了,这药材卖到县城里面还贵一文钱呢,你们可不能挑三拣四心黑地压价……”
第一四六一章 坚决不收
孙大海听到这话,气得喘不过气来,“你自己看看,你让村民看看,你这药材太小太嫩了,根本就不适合炮制药材。这可都是治病救人的东西,药效不好或者没有药效,那就是害人性命啊!”
“我不管,我采回来了,你就得收,不收我就不走了。”王氏掐着腰,仗着长嫂的身份,怼孙大海。
徐氏正在做饭,听到外面王氏撒泼的声音,气不打一处出,“原来是四伯家的大嫂子啊,你的药,就是拿到县城去卖,也卖不出价钱,你在我们家撒泼,简直就是欺负人。若是家家户户都像你这样,我们家替吴家医馆收药材的事儿,也做不下去了,那行,以后村里人想去哪卖就去哪卖,我家还不起早贪黑,还被人说三道四······”
徐氏现在腰板硬着呢,家里有钱,心里不慌,而且她女儿现在是吴家医馆的徒弟,以后学成了那就是女医。
她曾经在大户人家做过婢女,知道女医的地位很好,即使那些那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也对女医恭敬有加。
故而,只要撑过这几年,等女儿长大了,学成了,到时候儿子女儿,也都各自程家,家里就能彻底过上好日子了。
王氏见徐氏对她说这样的话,浑然没有平时的恭敬,顿时气得瞪大那双并不明亮的眼睛,“好啊,现在刚分家就翅膀硬了,就不把我这个长嫂放在眼里,你眼里还没有长幼尊卑······”
村里其他人在看热闹,尤其是很多人听说孙大海家里多赚一文钱一斤的药材,让他们心里不舒坦。
徐氏反唇相讥,“我们现在已经过继到九房了,你可不要在我面前摆长嫂的架子,你现在没有资格了。另外,就算四伯,四伯母生了大海,但自从不分一点家产给我们就把我们过继出去,这亲爹娘,那就是伯母,伯伯了,以后说话注意点,可别张口闭口让我们还像以前那样被你们欺负!你这样违背之前村长说的,不准采集未长成的药材,还想以次充好卖高价,简直做梦,赶紧带上你的药材,哪凉快哪待着去······”
孙大江一直以为王氏吵架厉害,这孙大海和徐氏根本就不是对手,可没想到人家说得头头是道,一点都不给他们脸面。
王氏气得脸红脖子粗,想要撒泼,但有没那个脸。
“他婶子,大海,你看这采都采回来了,你今天就收了,明天我们会注意点的。”孙大江见妻子落下风了,这才开口。
孙大海摇头拒绝,“不收,你们拿走吧,我绝对不会收这些没长成的药材,我这个价格也的确比医馆那边便宜一文钱,毕竟我这边检查,而且还要雇佣族长家的牛车,这些都要钱。如果你们要是觉得我家的收购价格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去县城卖!下一个,快点,天快黑了,我这边都快看不清了!”
那些跟孙大海家里关系不错的,纷纷上前,把自家的药材送上来,经过检查之后,当场就能拿到钱,每个人都能赚一两百文,一大家子就能有半两银子或者一两银子。
第一四六二章 胸有成竹
不过孙大海再次交代,不要采摘还没长成的药材,否则不收。
也有一部分村民,觉得在县城那边每斤多买一文钱,他们这几十上百斤的,就能多卖上百文的钱,就偷偷地把药材带回家,准备明天亲自送到县城去买。
孙大海当然看到这样的情况,像是没有看到一样,没有阻拦。
晚上吃饭的时候,徐氏愤愤不平,“那些人真是忘恩负义,若不是盈盈告诉他们认药材,他们哪能赚到钱?现在就因为那一文钱,就不卖给我家,真是气人!”
孙盈盈听了,哭笑不得,“娘亲,你消消气,其实这事情我早就预料到了,我已经跟师傅说了,我这边会有一文钱的差价,那也是因为我这边通过筛检,都是上好的药材。村民去卖,价格可没有我家的收购价格高,所以那些人稍后还会卖给我们的。”
孙大郎想了想,皱眉问:“可县城不仅仅吴家医馆,还有其他好几家,他们若是把药材卖到其他家该怎么办?”
“对啊,看来咱们家的生意做不长了。”徐氏叹息,“幸好,大郎,二郎也能采药,不用担心收购不到药材没有生计了。”
孙大海一点不担心,他以前在农闲的时候都在县城打短工,知道其他医馆可不像吴家医馆这样厚到。
村民去卖药材,能卖七成的价格,就不错了,说不定连一半都没有。
看到孙大海没有说话,也一点不紧张,徐氏问道:“相公,你就不担心?”
“有什么担心的,反正咱们家里也不缺这点钱,只是不希望白忙活而已。”孙大海笑道,“再者,卖药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看吧,以后他们还会卖给我家。”
见孙大海都不担心,徐氏也不再惦记了。
吃了饭,就开始点灯,教小女儿识字,孙大郎在收拾农具,孙二郎则是拿着一本书,在那边小声地背诵。
且说那王氏,孙大江背着今天采到的药材气哼哼回到家里,孙老太一愣,“这药材怎么没卖?”
“那孙大海真是个没良心的,居然不收我家的药材,而且他家的价格比医馆里少一文钱,大江准备明天自己送县城去卖!”王氏连忙说,“娘啊,那孙大海,徐氏真是忘恩负义啊,一点也不顾念爹娘的养育之恩,真是坏透了!”
“生来就是讨债的,当年就应该掐死他。”孙老太咬咬切齿说道,“既然他们不收,总有人收!”
正说着,孙大湖回来了,灰头土脸,愁眉苦脸。
孙老头看到最出息的儿子回来了,赶紧换了笑脸,“老四,你这是怎么了?”
“娘啊,这孙大海真不是东西,他······他居然跑到好味楼吃饭,整整吃了十二两啊!”孙大湖回答,“这可是半年的月俸啊!”
“什么?十二两?”孙老太惊呼,“这孙大海吃了等着投胎吗?十二两银子,怎么不吃死他?”
“是啊,十二两。”孙大湖苦笑,“我这正攒聘礼呢,一下子被孙大海吃光了。”
第一四六三章 不是亲生的
“不行,既然是孙大海点的,也是他们吃的,就给他们给钱。”孙老太一听钱,就坐不住了,“我得去把那十二两银子要回来,他们卖药材,手里有钱,不担心他们赖账······”
说完,孙老太就要冲出去。
“站住!”孙老头大声说,然后看向孙大湖,“大湖,村里都传你把三郎,五郎送到伐木场干活,这可是真的?”
“呃呃······”孙大湖一愣,有些犹豫,但这事情瞒不住,于是点了点头,“那里工钱多······我就想着给家里多减轻负担,所以就······”
孙老头看向孙大湖的眼神,有些失望,“当初家里把三郎,五郎送出去,只是想给他们找个吃饭的地方,学点手艺,那王麻子虽然刻薄,但也是守规矩的人,所以我才同意的。可你把他们两个未成人的孩子送到伐木场干活,那里的活那么重,就连成年的壮年汉子都吃不消,两个孩子岂能吃得消?你这是想让他们死在里面,是不是?”
“不······不是!”孙大湖连连摇头,“爹,你也说了,那王麻子虽然刻薄,但那边从来不出人命,所以给他们安排的活并不重,累不死人!”
“呵呵,累不死?那你去干一天试试?”孙老头冷声说道,他的确看不上孙大海一家,尤其是孙大海腿断了,但他从来没想着害死人,但这四儿子居然对侄子就能用欺骗的手段,仅仅是为了一个月二两的银子,关键这银子还没有到他的手里。
孙老太见老头子生气了,反驳道:“这事情我知道,他们吃我的,喝我的,不挣钱给我,我凭什么养着他们?”
“你啊!”孙老头懊恼,“你就刻薄吧,那可是人命啊!那三郎,五郎在伐木场干了半年,正好十二两银子,孙大海在你一顿霸王餐,也是十二两,这事情你这样过去了。你若是在去孙大海那边闹,到时候着实了村里说老四阴狠恶毒的话,这老四是读书人,在县城有体面的活都是骗来的,若是有这样的名声,以后还怎么混?你们母子眼睛只有钱,难道就不能有点其他的东西?”
“爹······”孙大湖没想到村里都已经传开了,面上很难看,以后在村子里名声不好了。
“老四啊,你娘是个无知妇人,在家里胡闹就罢了,可你是读书人啊,做事怎么如此不顾后果?”孙老头生气,对这个儿子很失望,“你是觉得你那孙大海这辈子都是瘸子,这辈子翻不了身了,所以你就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就算三郎,五郎死,你三哥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毕竟梅梅被卖给大户人家,大海只有一个小丫头在身边,翻不出风浪,你有恃无恐了,是吧?”
孙老头平时闷不吭声,但他心里有数,知道很多事情。对孙大海之所以这么冷漠,也是因为孙大海不是他亲生的,如果是亲生的,他也绝对不会允许家人作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