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4章 大事不妙
白宜修笑了笑,“那不是狭隘,那只是因为接触的少,思考的少,再加上没有人开导教导,所以才会心思过多,多愁善感。”
“是的,爹爹!”林黛玉深以为然,“想到以前,我总是伤春悲秋,看到落花也能掉几滴眼泪!其实仔细想想,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春天生机勃勃,秋天果实累累,伴随着落叶,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今年冬天来了,明年春天还会发芽!可是我以前就不这样,总是拘泥于眼前的一点事物,从来不从长远的规律的方向考虑问题,太过狭隘。”
孙盈盈和白宜修听到林黛玉的话,彻底放下心来,以后不用担心林黛玉了。
且说薛宝钗从林家出来,上了马车之后整个人彻底松懈下来。
薛宝钗端着茶杯的手,有些瑟瑟发抖,心惊胆战。
甄太妃居然真的跟元春表姐联合起来,不知道会掀出什么样的风浪。
皇上正值壮年,而且勤政爱民,得到朝臣的拥护,现在天下太平。
当年七皇子在的时候都没有造反成功,更别说现在了。
太上皇已经全部放权,而且自愿颐养天年不掺合,朝廷上的事情全部交给皇上处理。
即使甄太妃当年深受太上皇的宠爱,同时也有增加那么多的拥护者,仍旧以失败告终。
现在她们铤而走险,还要有所谋算,到底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造反呢?
薛宝钗久久不语,想了一路。
回到家里,正好在门口遇到了大哥薛蟠。
薛宝钗直接跟薛蟠来到了书房里兄妹二人密谈。
薛宝钗压低声音,表情严肃,“哥,情况不妙!之前大嫂娘家父亲说甄家的余孽来到京城,可能是得到了甄太妃的指示。甄太妃现在落于冷宫,她想要成事,必须推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元春表姐。”
听到这话,薛蟠惊愕,“怪不得了,元春表姐进宫那么多年一直没有出头,反而在这时候出头,必然是有人在后面支持!甄太妃之所以选择元春表姐,也是因为当年的甄家跟四大家族这边盘根错节,她能够指使得动!
现在舅舅因为得到贤德妃,其实是甄太妃的帮助,已经成为九门提督!另外还有其他人也开始逐渐露头,就连史家那边,也蠢蠢欲动!不过史老爷子在,还能够镇压住。
荣国府那边,虽然贾老夫人上窜下跳,贾政也紧跟其后,对贾敬和贾赫这两位大老爷对元春表姐成为贤德妃,并不重视,反而很厌烦提防。种种迹象表明,元春表姐这个贤德妃不会长久!”
听到大哥薛蟠的话,薛宝钗也非常吃惊,“大哥,你这些天在外面奔跑也不是白忙活,能够想明白这么多事情!”
薛蟠听到妹妹的夸奖,讪讪笑笑,“我虽然打听到很多事情,但有些事情连不起来,现在听到妹妹说甄太妃跟元春表姐之间的关系,那么很多事情就能够连起来!
妹妹不要夸奖我了,现在咱们已经知道事情的大概,皇上那边自然也知道,咱们更应该明哲保身,低调下来!”
第3145章 必须离京
薛宝钗想了想,点了点头,“大哥说的是!等到再过一段时间,相对安稳,大哥你赶紧带着商队出海,别在家里。”
“可是如果我走了,家里出事了怎么办?”薛蟠心里放心不下。
薛宝钗也听了,轻笑,“你不在家,我们一家老弱妇孺,闭门不出就行了。”
“那万一贤德妃给你赐婚怎么办?”薛蟠担忧,“那时候,咱们就撇不开关系了。”
薛宝钗轻笑,“就算不赐婚,咱们就能撇清关系了?很显然不能,既然如此,那你在京城,反而会被他们叫过去做事。如果你不在京城,而且还给皇上赚来的大量的银子,那就是为皇上做事。皇上看在你勤勤恳恳做事的份上,必然不会牵扯到咱们。
另外,就算我被赐婚了,也无所谓。反正距离成亲,还需要好两三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上手段多样,而且很强硬,绝对不允许甄太妃作妖太长时间。
现在之所以不动手,估计想等那些跳梁小丑都跳出来呢。”
薛蟠点头,“妹妹,你分析地很对。我虽然放不下,但我离开京城,反而牵扯进去不多。妹妹,你在家里,多多操心。”
薛宝钗点头,“哥哥,放心吧。等咱们度过这次难过,一切就好了。
至于我,长得好,而且家里有钱。就算说不到那些权贵人家,但找个青年才俊的进士,也是极好的。有咱们的钱财支持,想必也能够走出来一条康庄大道。”
薛宝钗安慰薛蟠,希望薛蟠能够心安。
果真,在半个月之后,薛蟠准备就绪,准备启程。
薛姨妈一听儿子居然还要出海,顿时急得快要哭了,“儿子啊,咱们家现在起来了,而且你元春表姐现在是贤德妃娘娘,根本就不用你去外面拼死拼活。咱们留在京城,就能够大富大贵。”
薛蟠听到母亲的话,更觉得不妥,但有些事情不能跟母亲说,只能用另外的说辞,“娘,您别担心我。这次的事情,必须我去。这是皇上安排的,而且也是我们薛家稳定的基础。
虽然元春表姐在宫中受宠,但咱们也不能事事都依靠表姐。咱们也要有自己的能力和势力,钱财。如果只能求助别人,不能给贤德妃帮助,那咱们跟废物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元春表姐后面还有荣国府呢!就算有好处,也是先给娘家的父兄,暂时也轮不到我。再说了,京城这边复杂多变,我留在这边,作用不大,还不如到外面闯出一片天地?”
薛姨妈听到儿子的话,哭成一个泪人,“你就是个不省心的,你这是想气死我吗?贤德妃娘娘是你们的表姐,就算不是亲生的姐姐,但也是亲戚,哪有不拉拔亲戚的道理?不行,我得进宫求娘娘,让皇上收回成命,别让你过去。”
薛蟠听到母亲的话,吓了一跳,这是他和妹妹商量好的,必须离开京城。
如果母亲进宫,贤德妃一旦开口,皇上就会换上其他人,不让薛蟠去,薛家的未来可就完蛋了。
第3146章 想得太多
想到这之后,薛蟠连忙跪在地上,“娘,您千万别去跟娘娘说。娘娘虽然得宠,但咱们对娘娘没有多少用处,反而给娘娘添麻烦。如果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帮不上忙,但咱们家里有银子,可以给娘娘银子,让她手里活泛,就能有更多的人给你元春表姐做事。”薛姨妈说道,没人,但有钱也行,也算是帮忙啊。
原本在一边看着母亲和哥哥说话的薛宝钗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娘,上次你进宫,是不是给表姐银子了?”
薛姨妈面露尴尬,点了点头,“本来没想给的,但你表姐说要给咱们家爵位,我为了薛家的子孙后代,就给了她一些银子。”
薛宝钗面色阴沉,问:“到底多少?”
薛姨妈伸出一个手指,“十万两银子。”
一听这话,薛宝钗和薛蟠面相都很难看,“娘,自从去年咱们还了银子,家里虽说还有银子,但那是本钱。
虽然后续哥哥又赚了二十多万两银子,但咱们家开支也不小,而且下面还养了那么多人。你一伸手,就把十万两银子给了元春表姐。”
原本有些心虚的薛姨妈,一想到高官厚禄爵位,顿时有了底气,“你们不要有偏见,贤德妃娘娘现在受宠,答应咱们的事情,必然能够做到。我还准备进宫呢,宝钗,你再给我准备十万两银子。正好趁着你表姐受宠,咱们把你哥哥的官位和爵位定下来。”
自从得知事情的大概真相之后,薛宝钗和薛蟠恨不得撇清关系,谁还稀罕贤德妃的官位和爵位?嫌钱多,还是嫌命长?”
薛蟠刚要反驳,但被薛宝钗拦住了,“娘,家里的银子都给哥哥做本钱了,留下并不多,只有三万两银子,给我们做家用。如果你想每天吃糠咽菜,让侄子吃不好,那你就把这三万两银子给贤德妃娘娘送过去。”
薛姨妈惊愕,“咱们家里就这点银子?你们不会是骗我的吧?”
“有没有骗你,你去账房那边一查,就知道了。”薛宝钗面色沉静,心里却很生气。
薛姨妈皱眉,“哎,现在不能给,那就只能以后赚了钱再给。反正你们别傻,你们表姐现在得宠,咱们多去套套近乎,必然能够得到好处。”
薛蟠懊恼,“娘,您没事还是别去宫里。宫里哪是一般人能进去的,万一得罪贵人,吃亏的还是咱们。”
“我可不是一般人,我是贤德妃亲姨妈。”薛姨妈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贤德妃赏赐了不少东西,更让薛姨妈雀跃不已。
薛蟠忧心忡忡,不知道该怎么办。
薛宝钗把薛姨妈送到后院,这才来到书房。
薛蟠问道:“妹妹,母亲这样不行,我就算出去,我也担心母亲经常去宫里,被牵扯太多。”
薛宝钗想了想,“大哥,你安心出去。为了咱们家能够度过这次难关,我得用点小手段,让母亲不能出家门。”
“总不能绑住母亲?”薛蟠皱眉,“母亲有手有脚,总要出去的。”
第3147章 赐婚
薛宝钗的果决在这时候,展现出来,眯着眼睛,冷声说道:“有种药粉,可以让人浑身无力,不良于行。我想给母亲用上,这样,她就不能随意出去的了。”
薛宝钗权衡利弊,觉得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问题。
“这,这样是不是不好?是不是不孝?”薛蟠犹豫。
薛宝钗嗤笑,“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孝?如果我们不管不问,由着她,那才是不忠不孝。若是牵扯太多,随着甄太妃贤德妃的失势,咱们也跟着倒霉。就算不被砍头,但抄家流放,在所难免。
母亲年事已高,那样的结果,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死。你如果跟她说实话,她能嚷嚷地所有人都知道,稀里糊涂的,不管不问直接就给了贤德妃十万两银子,真当咱们家里有金山银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薛蟠一想到流放,吓得一个哆嗦,“妹妹,你说得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母亲就交给你,现在对不起母亲,但咱们以后孝敬她。”
兄妹二人商量之后,按照薛宝钗的办法做事。
薛蟠走了之后,薛宝钗就给薛姨妈用了药,两三天之后,就卧床不起。即使想去宫里给娘娘请安,现在也不行了。
贤德妃听了之后,还专门派太医来看看,并没有查出来,直说是身体虚弱,需要调养。
太医查不出来结果,就是这个回答。
不过,这样也好,薛姨妈终于不用进宫了。虽然贤德妃有些失望,但薛家这边除了给点钱,或者能在薛宝钗的婚事上做点文章,并没有其他利用价值。
因此,贤德妃贾元春直接把薛宝钗赐婚给西郊大营宋统领做继室。
宋统领今年三十五岁,家里有三子两女,还有几个妾室。正室夫人两年前去世,家里张罗续娶。
贤德妃为了拉拢宋统领,就给宋统领的母亲宋老夫人接触,一拍即合,定下来宝钗。
本来宋老夫人根本就看不上薛宝钗,但是贤德妃跟宋老夫人说了,薛家是皇商,别的没有,但是银子多的是。
薛宝钗的嫁妆绝对不会低于二十万两银子。
宋家现在家大业不大,而且还有两个只会吃喝嫖赌的孙子。即使宋统领位高权重带来钱的门路并不多。
正室夫人活着的时候,还能管理家业。
宋老夫人在儿媳妇去世之后就接了管家权,这才发现大手大脚花钱之后入不敷出。
两年下来,已经捉襟见肘。
这薛宝钗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有这么多银子,正合送宋老夫人的心意。
长得好看可以笼络住儿子的心,有大笔的嫁妆,银子可以供宋佳花用,而且还有很多铺子长长久久能够供给府里。
当薛姨妈得知贤德妃居然把女儿说给了老鳏夫,本就身体虚弱,一直躺在床上直接晕了过去。
薛宝钗面色阴沉,香菱平时没有主见,听到这个消息面露难色,眼睛急红了。
香菱说道:“宝钗要不咱们去宫里?求求娘娘,让她放过你吧!”
第3148章 后悔莫及
薛宝钗看向嫂子,看看气晕的母亲,摇了摇头,“嫂子,我娘现在晕了,侄子还小,也需要你照顾!
现在我有事情要忙,顾不上他们我就把娘和侄子交给你,你一定要照看好家里!”
薛蟠不在家,香菱一切以薛宝钗的话为主心骨,连忙点头说道:“宝钗,你也知道我性子软,没有其它能耐,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家里。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婆婆,照顾儿子,不让你有后顾之忧。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我都支持你,也都赞同你!”
听到嫂子的话,薛宝钗心里感动,哽咽说道:“谢谢嫂子!”
香菱摇了摇头,“我们是一家人,现在咱们遇到难关,当然要一起挺过去!你哥不在家,咱们遇到这样的事情,非常棘手。
好在你年纪小,只是赐婚,等到你及笄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咱们往后拖或许就有转机!保证你千万不要着急把自己急坏了或者想不开,那才是傻呢!”
难得大嫂能够说出这样的一番话,让薛宝钗颇为触动,“嫂子,咱们家经历这么多事情,能有现在的局面实属不易。
我长大了也不是,小时候遇到点事情就哭哭啼啼,也绝对不会想不开!”
香菱听到薛宝钗的话,这才稍微放心,“你能这样想,这是最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总有办法的!”
薛宝钗点了点头,“知道了大嫂!先去书房忙碌,你照看娘亲。”
刚说完,薛姨妈悠悠转醒,看到薛宝钗之后,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我的儿,我可怜的儿啊……”
薛宝钗听到母亲的哭喊,一阵头疼。
如果哭哭啼啼伤心难过能够解决问题,她薛宝钗比谁都能哭。
她现在有事情要做,但是母亲这样,她不放心。
薛宝钗只能停下来,小声安慰,“你,事已至此,你哭也没用。
之前我就说了,可能会给我指婚给那些围攻权重的老鳏夫。你还不相信,现在相信了吧?”
“我给了十万两银子,而且还特地交代了,要给你找青年才俊。那三十五岁的男人,比你大二十多岁,家里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一个个都是不成器的,我还听说那宋老夫人刻薄,前儿媳妇那么贤惠,都被他们刻薄死了。”薛姨妈哽咽,看向女儿,更加心疼,“我家宝钗这么小,若是进了那样的人家,岂不是跟进了狼窝一样啊?”
香菱也是这样想的,忍不住又流了眼泪。
薛宝钗只能把安慰香菱的那一套说辞,再说一遍,至于真正的原因,她没有说,怕泄露丰盛。
这个贤德妃果然很贤很德啊!
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给她说了这样的一门亲事。
薛宝钗在心里暗暗发誓,一旦她有能力,必然不会放过贤德妃,一定要报仇。
薛姨妈听到女儿的劝解,仍旧哭哭啼啼,“哎,那也只能这样了,咱们斗不过人家,毕竟贾元春是高高在上的贤德妃,只能委屈我的儿了。”
第3149章 看碟子下菜
薛宝钗点头,“横竖我还有两年多才能及笄,现在还不用担心。
娘,你休息,嫂子在这边陪你。我还有事情,等我处理完那些账目,我再过来陪您。”
薛姨妈也知道儿子在外面忙,女儿在家里忙活。薛家那么大的家业,可不轻松,“嗯,去吧,别担心我。”
“好,娘亲保重,大嫂,你辛苦一些,照料娘亲。”薛宝钗安排,看向香菱。
香菱点了点头,“妹妹放心,我别的能耐没有,但照顾人的本事还是有的。我一定好好照顾婆婆,也会看好孩子,让你和夫君没有后顾之忧。”
“好!”薛宝钗说完,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背过身,薛宝钗脸上的坚强表情,瞬间瓦解。
回到书房里,薛宝钗控制不住,默默流泪。等到伤心难过流泪之后,才开始处理账目。
就算难过伤心害怕,她也要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
不仅如此,还要隐瞒下来这个消息,不能让哥哥知道,免得哥哥偷偷跑回来。
她的婚事还能拖两年,但哥哥如果回来,可能就要被贤德妃抓壮丁,到时候就算想撇开,也不容易。
贤德妃不仅给薛宝钗赐婚,还给王家剩下的几个姑娘说亲。因为贤德妃贾元春要用王子腾,因此给王家姑娘说的都是位高权重官员家的嫡子,青年才俊,家境殷实。
薛宝钗得知之后,心里暗恨,果真又是看碟子下菜。贤德妃给她安排这样的婚事,还不是因为她薛家软弱可欺?
贤德妃给贾敬和贾赫的女儿贾惜春和贾赫说亲,当场就被贾敬和贾赫拒绝了。
贤德妃虽然是妃,但也没有资格用盖有凤印的懿旨赐婚,只能是口谕。
若是怕贤德妃的,自然会听;像贾敬和贾赫,跟贤德妃贾元春不是一路人,直接就拒绝了。
赵公公听到贾赫的拒绝,顿时一愣,“那可是步兵统领,顶顶好的亲事。娘娘心疼家里的妹妹,才给找这么好的亲事。”
贾赫没好气说道:“我女儿早前已经订婚了,之所以没说,是因为我女儿年纪小。贤德妃的好意,臣心领了。”
赵公公一愣,“那迎春姑娘何时定亲?能否给杂家看看婚书,如此一来,杂家也能回去复命。”
贾赫早就准备好了,本来想给女儿仓促间定一门亲事,奈何很难。贾赫觉得那些人配不上女儿,那些他看上的人,也不傻,不敢跟荣国府结亲。
贾赫自从正视这个女儿之后,非常重视女儿的幸福,故而当机立断,跟贾敬商量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制造假的婚书。
对方男子的姓名,年龄,籍贯,都是假的。
反正贤德妃蹦跶不久了,而且忙于其他事情,根本就没有精力出去查找。
贾赫拿出来婚书,给赵公公看了。
赵公公仔细看了一遍,有名有姓,但他没听说过,反正在京城没有这号人,“迎春姑娘这是要远嫁外地?”
“只要亲事好,嫁到外地也挺好。”贾赫应下,并没有多说。
第3150章 选择困难
赵公公牢牢记住人名籍贯,然后要去宁国府那边。宁国府的贾敬也拿出来婚书,说女儿已经订婚了。
怎么能这么巧?
赵公公怀疑,而且不相信,但人家拿出来正儿八经的婚书和名帖,他也不敢说是假的。
赵公公回到宫里之后,心里忐忑,跟贤德妃说:“娘娘,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两大老爷说迎春和惜春两位姑娘都已经定亲了,不接受娘娘的赐婚。”
“啊?”贤德妃贾元春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了,“他们不愿意?公然违抗我的话吗?”
“说已经定亲了,还把婚书拿出来给奴才看了,上面有名有姓,至于真假,奴才就不得而知了。”赵公公恭敬回答,担心一不小心,贤德妃就生气,发飙。
果真贤德妃气得面色铁青,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找到婆家?一定是贾赫和贾敬故意的。
他们既然这么做,绝对不怕她去查,而且现在她没有时间派人去查。现在他们估计已经散播开了,即使她不满意,那也只能接受。
既然贾迎春和贾惜春不知好歹,那就给贾探春说婆家。其实她还想直接给林黛玉和贾宝玉赐婚,但她有点害怕林如海,不敢为之。
毕竟贾赫和贾敬都敢违抗她的口谕,更别说位高权重的林如海。那可是在皇上和皇后娘娘面前很有体面的人。即使她现在是皇上的宠妃,也不能对前朝的事情,指手画脚。
于是贤德妃又给年纪小的贾探春定亲,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北靖王府庶子三公子,另一个是五成兵马司的嫡次子。
贾探春得知大姐姐给她说了这么好的人家,顿时不敢相信,不知道如何选择。
“祖母,一个是北靖王府,一个是五城兵马司,而且还是京城的高官,孙女不知道如何选,您老见识渊博,能不能帮孙女选选?”贾探春人问道,心里非常激动。
如果大姐姐不是贤德妃,她做梦都不能找到这样的好人家。
看到孙女贾探春欣喜的表情,贾老夫人颇为得意,“都跟你说了,你大姐姐不会亏待下面的妹妹!你看看你的婚事,多好!若是没有你大姐呢,以你的身份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好人!
你能够记住你大姐姐的好意我就放心了!不像有的人根本就不领情,而且还胡乱给惜春和迎春定了人家。他们以为这是为了女儿好,其实这是害了她们。”
贾探春听到老夫人这么说,同仇敌忾,“咱们家里老夫人才是最有远见的,可是大伯不理解。好在咱们家还有大姐姐,还有祖母。”
贾老夫人点了点头,“你能明白最好!你大姐姐给你找的这两个人家都是极好的,但还是王府更加尊贵!
王府虽然是庶子,但嫡子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说不定哪天就没了,作为北京王府为二的年轻男丁,很有可能继承爵位。到时候你就不是北京王府的庶子媳妇,而是世子妃,甚至王妃!”
王妃?
第3151章 野心
听到祖母的解说,贾探春浑身一阵两眼冒光,激动万分,不能自已,“天哪!祖母你说我将来有可能做王妃?”
贾老夫人笑了想,“只是有可能,不一定。”
贾探春笑了笑,“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有心,自然就有可能,而且胜算也很大!”
听到贾探春颇有野心的话语,贾老夫人点了点头,“你这点像我!好好跟我学本事学习怎么管家,将来都能用得上!”
贾探春听到这话,连忙跪在地上给贾老夫人磕头,“谢谢祖母孙女,一定会认真学习!若是将来我有好前程,绝对不会忘记祖母的教导,大姐姐的恩情,更不会忘记宝玉这个亲兄弟!”
贾老夫人说,这么多做这么多,都是为了给宝玉铺路,此时听到贾探春这么说,贾老夫人笑了笑,“你们是亲兄妹,亲姐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只有联合一起团结起来,将来才能有福同享。”
“是啊,老夫人!”贾探春连忙说道。
从荣庆堂出来之后,贾探春心情雀跃回来之后,赵姨娘急忙问:“姑娘老夫人给你选了哪家?”
贾探春笑着回答:“当然是有爵位的,北靖王府庶子!”
听到这话,赵姨娘眉头微皱,“探春,别的人家我不知道,但是在荣国府作为庶子庶女在府里面受的委屈,你我比谁都知道!
北靖王府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能得到的资源并不多,他的近况也并不比你和环儿好多少!你作为庶子媳妇嫁进去之后必然也会受委屈!虽然我也觉得北境王府更好,但是想想这其中的委屈,我就觉得另外一家也挺好!”
听到这话,贾探春微微一愣,然后又看到亲娘露出关切的表情,“姨娘,我知道你是好意,我也知道作为庶子庶女,在府里面受委屈。可不管怎么样,那是北静王府。
即使是庶子,那也是北静王府的庶子,身份不一般!我听祖母说北靖王府的世子身体不好,非常虚弱。身体康健的数字,将来也可能继承爵位!”
原本面露哀戚的赵姨娘在听到这话之后眼睛一亮,“好,这很好!”
老夫人是府里最有见识的,也是最希望探春混得好。以后宫里有贤德妃照应,外面有探春照应,贾宝玉就算是个废物,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赵姨娘想到自己的儿子,是个庶子,无论如何都绕过去贾宝玉,因此赵姨娘已经不想着鸠占鹊巢。
赵姨娘想了想,说道:“探春,虽然你弟弟去年在青山书院读书,我很想念,但我觉得你弟弟在青山书院读书,进步很大。荣国府已经有个宝二爷,你弟弟是个庶子,就算有爵位,也轮不到你弟弟。
思来想去,我觉得让你弟弟继续读书,考功名,才是最好的路。探春,你觉得呢?”
之前贾探春一直讨好祖母和宝玉,以及宫里的贤德妃。现在已经如愿以偿有了好婚事,弟弟这边也要安排起来。
第3152章 读书有出路
贾宝玉可以在家里混吃等死,但环儿不行,还是要考功名。
贾探春点了点头,“环儿,自己想读书吗?”
这时候贾环从外面进来,正好听到姐姐的话,连忙说道:“姐姐,我想读书,虽然在青山书院很辛苦,但在那里夫子很眼里,也很负责。有几次,我的成绩比宝玉还好呢!
不过,宝玉不高兴,我就不敢考得比宝玉好。夫子之前还鼓励我,说只要我努力,就能考上功名。姨娘,姐姐,你们就让我去青山书院读书吧。
留在府里,整日无所事事,让我想起夫子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这个年纪正是该好好读书的时候,更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听到贾宝玉的这一番话语,贾探春和赵姨娘都很吃惊,但也十分欣慰。
她们都知道读书好,考上功名更好!
可是如果不愿意读书,逼迫也逼不出来,所以他们也没想着逼迫贾环。
现在弟弟贾环愿意学习,让贾探春喜出望外。
贾宝玉虽然也是他的兄弟,但是比不上贾环这个同胞兄弟,在内心深处,贾探春也知道亲疏远近。
贾探春想了想,然后说道:“环儿,既然你想读书,我和姨娘都支持你。待会我去找父亲,跟他说这件事情。咱们府里也不缺少这点钱,想必父亲应该会同意。”
“谢谢姐姐。”贾环连忙说道,心里很高兴。
晚上,贾政在外回来,就被贾老夫人叫过去。得知探春可以嫁给北靖王府的庶子,顿时喜出望外。
在贾政的心里,就算是庶子,那也是北靖王府的庶子。
贾政当场就答应了,能跟北靖王府结亲,荣国府以后更加兴旺。
“既然环儿想读书,那就去读书。”贾政说道,不过一想到临走之前已经得罪了青山书院的人,于是又说道:“青山书院那边就别去了,太严厉了。再说了,离得远,不能经常回家,也不好,就在京城附近的书院读书,怎么样?”
贾探春也舍不得弟弟,于是点了点头,“多谢父亲,环儿读书的事情,就拜托爹爹了。”
贾宝玉得知贾环要去读书,专门过来,带着很多好玩的,“环弟,咱们家有大姐姐是贤德妃,探春马上就嫁到王府。
咱们就算一辈子不读书,照样也能富贵一生,留在家里,咱们一起耍耍,多好!”
贾环面露怯懦,而且有些讷讷说道:“我就是想读书明理,我没有宝哥哥聪明,但人也不能太傻,要不然跟着宝哥哥一起出去,岂不是被人笑话?”
贾宝玉看向贾环怯懦的样子,的确有几分上不得台面,“那行,你去读书也好,不通文墨,的确很丢脸。那行,你也别去青山书院了,就在京城附近的私人书院,也能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读书明理,而不是考功名。”
贾环心里暗骂,他就是想躲得远远的,在青山书院读书。那里虽然清苦,但学习氛围很浓,在里面能学到东西。
现在贾宝玉不让他去,那怎么行?
第3153章 聪明,善意
贾环想了想,然后说道:“宝哥哥,其实呢,我就觉得那些曾经看不起咱们的人很过分。那些人说我们这些勋贵就只会享受,不会努力学习。
我觉得那些人很过分,总觉得他们说的不对。你还记得那个曾经嘲笑我们的陈青山吗?现在大姐姐是贤德妃,姐姐马上要嫁入王府,我就算成绩不好,又如何?
他也不敢欺负我,我一定要看看他看我不顺眼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宝哥哥,你觉得好笑吗?”
贾宝玉原本在那边因为一身的“公主病”,被人笑话、欺负,现在一听到贾环这么说,就想到了在青山书院那边的悲催日子。
他不想去,但贾环说的这些很有趣,那陈青山一定非常嫉妒他们,但又无可奈何的表情,一定很有趣。
贾宝玉点了点头,“环弟,你的想法很好,我觉得有道理,那就这么办。你去吧,到了青山书院,看到那些人憋屈的样子,一定要写信告诉我。”
贾环终于放下心来,“好,我去跟爹爹说,我一定写信告诉你们那些好笑的场面。”
“好好!”贾宝玉点了点头,连连称赞。
贾环同样用这个说辞跟贾政说,原本以为需要花费很多口舌,没想到贾政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那些夫子没少鄙视他,现在他的女儿是贤德妃,而且得到皇上的宠爱,那些夫子一定后悔莫及。
他不能去,但贾环愿意去,那就让贾环去看看。
贾环就这样收拾行李,然后去了青山书院读书。
到了青山书院山长虽然很好奇,但是也收下了贾环。
来到青山书院读书,那就遵守青山书院的规矩,本来以为荣国府出了一个贤德妃,贾环会变得很张狂,但是面对别人的挑衅和奚落,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的。
上课的时候也非常用心,而且努力。
贾环作为荣国府的庶子有这样的表现让众人非常吃惊,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贾环之前表现出来的怯懦蠢笨估计是假装出来的,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青山书院读书,所以就没必要假装了。
想到这,大家反而同情贾环。
一来二去,贾环跟青山书院的一些学生处得不错,而且还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贾环还经常写信回来说,青山书院那些看笑话的人倒霉!
其实大部分都是贾环编纂出来的,信里面写的人也是他瞎编出来的人,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学生。
贾环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这些学生到京城去考试的时候,遭到荣国府贾宝玉的打击报复。
用了假的人名,假的事情,自然就找不到真人,也无从报复。
贾环这样做也体现了内心的善意,做事留一线,注定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贤德妃和荣国府的一些做派,让京城的人纷纷紧张起来。
贤德妃的这一番指婚,把四大家族里面其中荣国府和王家的一些姑娘说给了一些手握重兵之人。
这贤德妃只不过刚刚上来,而且还没有一儿半女,现在就开始部署是不是有些早了?
很多人跟贾赫贾敬打听,都被贾赫贾敬岔过去。
第3154章 心虚
白宜修这边也有很多人打听,但他的说辞更加高明,那是荣国府的事情,他一个外姓人不好说。
这样见外的话,听在贾赫和贾敬的耳朵里无味陈杂,但是他们也无可奈何,贾老夫人做的那些事情,简直把林如海和林夫人得罪狠了。
换成其他人,估计早就跟荣国府反目成仇了。
想到这,兄弟二人,反而感激妹夫林如海。
宫里的贤德妃,居然想拿捏为难折辱林夫人,林如海也是有个有血性的读书人,怎么可能忍得下去?
现在之所以没有行动,那是因为时机未到,一旦时机到了,自然不会放过打击报复的机会。
薛宝钗自从被赐婚之后一直闭门不出,外界的人即使想打听,但也打听不到。
倒是宋老夫人一想到还有两年多,才能够把薛宝钗这个金娃娃娶进家门,顿时觉得不舒坦。
恨不得早点让薛宝钗把二十万辆银子抬到宋家。
宋老夫人为了做到这一点,亲自进宫跟贤德妃娘娘请求。
贤德妃贾元春对于给薛宝钗说了这样的一门亲事,虽然对她拉拢人巩固事例至关重要,但是毕竟有些心虚。
即使宋老夫人要求,贤德妃也没有松口。
毕竟薛宝钗年纪还小,如果还没有及笄就嫁入宋家。
以宋统领那个好色的行径,绝对不会放过薛宝钗。
贤德妃的良心还没有完全变黑,当然不能够答应,拒绝了宋老夫人。
宋老夫人有些不满,但一想到儿子的职位,还需要贤德妃这边打点升迁,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家里没有银子,只能变卖产业,希望可以快点度过这两年。
周安帝表现出来,对贤德妃非常宠爱,几乎对贤德妃言听计从。
甄太妃被这样的假象迷住了,以为贾元春真的拿捏住周安帝。
于是甄太妃开始进行下一步指令,让贾元春在皇帝面前请求回府省亲。
贤德妃贾元春眉头微皱,“太妃娘娘,为何我要回荣国府省亲?进宫的女子几乎没有回过娘家,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过特立独行?”
甄太妃笑了笑,看向贾元春的眼神有几分不屑,但是隐藏的很好,毕竟贾元春现在还有利用价值,不能够现在放弃。
甄太妃笑着说:“元春,你现在可是皇上的宠妃,既然是宠妃,当然要有宠妃的样子!恃宠而骄,而且野蛮任性,才能够让皇上觉得你与众不同。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晚上,都热情似火,这样你才能够长长久久的得到宠爱。当年太上皇下江南的时候还带着我呢,那时候我不止一次回娘家!”
贤德妃贾元春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太妃娘娘虽然这样做可以体现出来皇帝对我的宠爱,那么太妃娘娘让我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何呢?”
甄太妃笑了笑,“你是聪明人,我跟你合作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我的目的。”
贤德妃贾元春面色微微苍白,点了点头,“我想得到皇帝的宠爱,必须从太妃娘娘这边得到那个药粉。不管太妃娘娘说什么,我都会照做!”
第3155章 李代桃僵
甄太妃点了点头,“很好,识时务为俊杰!有些事情还不能跟你说,但你要知道我跟你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不会害你!
既然回荣国府,你是高高在上的贤德妃娘娘,荣国府当然要整修一番,才能够恭迎你回去。到时候皇上对你很宠爱,必然会跟你过去。到时候我再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做,只要你按我说的做,你不仅可以成为宠妃,将来还能做皇后。”
听到这话,贤德妃贾元春目瞪口呆,“怎么可以做到这样呢?即使现在皇上宠爱我,但是对皇后娘娘非常敬爱,而且皇后跟皇上之间育有三子一女。有这几座大山在前面,我怎么可能成为皇后呢?”
甄太妃笑了笑,“有志者事竟成!现在咱们的事情已经做了一半,做完剩下的一半你自然就可以如愿以偿!”
贤德妃贾元春瑟瑟发抖,强制镇定,抬起头看向甄太妃,“太妃娘娘,您还是告诉我吧,要不然我做这些事情也不心安,而且十分害怕!如果没有绝对的好处,我没有胆子做这样的事情。”
甄太妃能够看出来贤德妃贾元春的小心思,仔细想了想,觉得说出来也无所谓,反正贾元春跟她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而且这个贾元春野心很大,必然会跟她继续合作。
甄太妃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手里现在有一个人,长得跟皇上一模一样,我想趁着皇上去荣国府陪你省亲的时候,趁机把他给换了!
新换的一个人,跟皇后娘娘和那些儿子们,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他防着这些人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善待这些人呢?
到时候我们就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我们可以掌控后宫,前朝皇帝可以掌控,再加上那些大臣的扶持,咱们就能够非常平稳的掌控整个朝廷,整个大周。”
“啊?”贤德妃贾元春听到这话,顿时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不敢置信,“太妃娘娘,这样成吗?”
甄太妃笑笑,“只要你做得好,能让皇上陪你一起去荣国府那边,自然就可以如愿。到时候,你跟新皇帝生了孩子,那才是将来的继承者。你不觉得这样做,对你也是有莫大好处吗?
跟现在的皇上,就算你得到宠爱,又如何?你只不过是个宠妃,而且还没生下来孩子。有皇后和她的儿子在,皇上也会宠爱你,但无论如何都越不过皇后和那几个皇子。”
贤德妃贾元春听着甄太妃的话,心里一阵火热。
这段时间,她已经享受到受宠的感觉,但也如甄太妃说的那样,无论如何,她都越不过皇后娘娘。
甄太妃的办法,虽然冒险,但操作得当,的确大有可为。
贾元春激动,好一会儿,这才冷静下来,给甄太妃下跪磕头,“多谢太妃娘娘提点,元春一定竭尽所能。”
甄太妃点头,这贾元春的能力不错,这一次一定可以成功。
贾元春一路走,一路思考,回去要不要跟皇上说。
第3156章 权势熏心
跟帝王谈感情,纯粹是想不开。
当年的甄太妃多么受宠,最后又怎么样呢?
最后还是要权势,还要生孩子,等到孩子登上皇位,做上太后,才能彻底稳定下来,不用担心。
在后宫做女官的这几年,让贾元春看透了后宫的一切。其他的都是假的,只有权势才是真的。
回去之后,贤德妃贾元春一直在思索,犹豫。
两天之后,在见到皇后娘娘雍容华贵,接受所有嫔妃跪拜的时候,贾元春有了决断。
周安帝过来,特地询问:“你前两日见甄太妃说了什么?她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贾元春虽然紧张,但在后宫待了这么多年,不是以前那个懵懂的小丫头,已经变成一个心里只有权势的冷心肠的人。
此时贾元春不露声色,回答:“甄太妃想让臣妾跟皇上说,想娘家,想回荣国府省亲,还想让皇上陪着臣妾回去。”
“哦?”周安帝不解,“这是意欲何为?要刺杀朕吗?”
贾元春听到这话,斟酌片刻,点了点头,“还说在去省亲之前,荣国府那边需要整修一下,可能想趁机在其中安插刺客。陛下,臣妾觉得很危险,就算省亲,但皇上不跟着去,这样甄太妃目的落空,也算是失败了。”
周安帝听到这话,摇了摇头,“如果我不去,甄家那是不行动,朕就不能人赃俱获。好,这件事情,朕答应你了。明天就下旨,让荣国府那边安排接驾的情况。”
贾元春每天紧皱,如果只有她一个人回娘家省亲,固然风头无两,但在后宫太扎眼了。
皇后本来就看她不顺眼,现在又这样,岂不是更被皇后娘娘嫉妒,仇视?
思来想去,贾元春建议,“皇上,如果只有臣妾一个人回娘家省亲,太扎眼了。臣妾怕皇后娘娘不高兴,不如您多叫几个姐妹也回家省亲。
反正都是早上去,下午回。中午在娘家吃顿饭,也不算麻烦事情。如此一来,我就不是那个唯一的,独特的,或许皇后娘娘就不那么生气了。”
最近贾元春的一些举动,的确让皇后很生气。
当然了,这是假装的。
皇后和皇上一起演戏,不仅作为甄太妃和贾元春看,也是给其他人看到。
周安帝继续演戏,说道:“爱妃说的是,朕喜欢爱妃,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如果独宠,必然会被御史弹劾,而且太上皇也不允许专宠。如此一来,朕就允许另外三人一起回娘家省亲。”
贾元春听到周安帝的话,十分满意,“多谢皇上。”、
虽然周安帝的宠爱,让贾元春沉迷,但贾元春一直知道,皇帝的宠爱跟皇权比起来,不算什么,因此,她想要得到更大的权势,就必须冒险。
当初跟甄太妃合作,然后跟皇上告密,她赌对了。
现在她还想赌一次,希望能够成为皇后,将来成为太后。
周安帝的圣旨一出,顿时让整个后宫一片哗然,皇上居然同意后宫四位妃子回娘家省亲。
第3157章 反常
周安帝还亲自陪着贤德妃、贾元春回荣国府,所有人这才明白过来。
皇上这是担心贤德妃专宠不好听,所以才故意让四个妃子一起回娘家。如此一来,贤德妃就不显眼了。
即使是御史,也不能弹劾。
皇后娘娘砸了好几个花瓶,心疼地皇后娘娘睡不着觉。那些坏的花瓶都已经摔完了,现在只有完好的。
为了演戏逼真,还必须要演下去。
不仅如此,皇上在来皇后娘娘这边之时,两个人居然还吵架了,顿时让后宫的人惊叹贤德妃的独宠。
就连大皇子二皇子等人在感受到宫里的氛围诡异,纷纷过来安慰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虽然心疼,但并没有跟孩子说明情况。孩子小,万一泄露消息,那就功亏一篑。
同时,皇后娘娘也想让这些皇子经受这些磨难,将来才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才能不断进步。
生为皇子,就要一直有警惕之心,才能够笑到最后一步。
贾老夫人接到圣旨的时候,三呼万岁,等到宣读圣旨的赵公公走了之后,立即召集贾赫贾政和东府的贾敬,一起商量贤德妃省亲的事情。
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时间紧迫,不能耽搁。
即使贾老夫人现在恨不待见贾赫贾敬,但为了能够体面的收拾荣国府,必须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务必让娘娘感受到娘家的重视。
只有感受到娘家的重视,感受到娘家的关心,以后娘娘在宫里才能时时刻刻想着宫外的娘家,才能给娘家谋好处。
贾赫和贾敬接到圣旨的时候,这才松口气。
再过一个月,这样憋屈的日子就结束了。不过,正因为如此,他们更不能掉以轻心。
“赫儿,敬儿,现在贤德妃要回来省亲,而且还是皇上亲自送过来,这可是我们荣国府无上荣耀,你们一个个都要重视。”贾老夫人说道,心里十分高兴,得意。
等的就是这一天,贾赫和贾敬有些迫不及待了。
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惊喜,只要他们度过这次难关,荣国府就可以平安无事。
如何能够度过难关,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破坏甄太妃的计谋。
贾赫看向贾老夫人,然后问道:“老夫人,这是想如何准备呀?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兴土木不行了!具体如何做我们都听老夫人的!”
贾敬也点了点头,连忙附和:“是啊,二婶。贤德妃出自荣国府,能够回家省亲,深得皇上宠爱,我们宁荣二府,与有荣焉?现在能够做一些事情,迎接贤德妃省亲,实属难得!二婶您吩咐,就是我这边全力配合!”
贾老夫人听到贾赫和贾敬的话微微一愣,她以为这两个人一直对贤德妃不理不睬,她还要花费口舌说服,没想到这两个人顺势就答应下来。
贾老夫人笑呵呵,似笑非笑地看向贾赫和贾敬,“你们今天怎么不跟老身唱反调了?往日你们不是看不上贤德妃吗?你们不是对老身的话一向置之不理,不听不闻吗?”
第3158章 服软
贾赫今天耐住性子,笑着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贤德妃深受皇帝宠爱,且由皇上陪着回荣国府省亲,我和敬大哥,就算再不识相也不可能在皇上面前失礼!”
贾敬也点头附和,“赫弟说得对,此一时彼一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二婶咱们摒弃前嫌,务必做到最好让贤德妃娘娘宾至如归,让皇上满意!”
贾政在边上非常得,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两个兄长面前扬眉吐气。
贤德妃是他的女儿,来省亲自然是来看望他的,“大哥,敬大哥,你们能够认识到元春的好,我这做兄弟的心里也就放心了!要不然咱们兄弟不合传出去,多影响贤德妃的名声呀!”
贾赫看向嘚瑟的贾敬,心里鄙夷,言不由衷,“真是羡慕二弟生了个好女儿!”
虽然话说的好听,但是语气却有点酸酸的。
贾政听到这话更加得意了,“虽然元春不是大哥的女儿,但也是大哥的侄女,咱们是一家人,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
贾老夫人听到这话,浑身熨帖,点了个点头,“政儿说的对,是一家人,就没必要这么生分!”
“母亲说的是,儿子知道了!”贾赫笑呵呵回答态度很好。
在贾老夫人和贾政的眼里,这就是服软的征兆。
贾政趁势而为,看向贾赫,然后面带难色说:“大哥,我是贤德妃的亲生父亲,贤德妃来到荣国府省亲,自然是来看望我和母亲。
只是我们二房一家住在马棚那边,贤德妃过来的时候去马棚那边,是不是太失礼了?不如先让兄弟我住到荣禧堂,等到贤德妃省亲过后,我再搬回去!”
听到这话,贾老夫人眼睛也是一亮,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趁着贤德妃回娘家省亲,给老二撑腰,然后老二一家就可以顺势从马棚那边的院子搬到荣喜堂。
不仅住的体面舒适,而且离她荣庆堂也近。
贾老夫人也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老二说的有几分道理,我不能让贤德妃和皇上去马棚那边,这简直就是大不敬!老大,你可不要多想,一定要顾全大局,顾全我们荣国府的体面!待会回去你们就把院子换了!”
贾赫听到这话心里冷笑,他要是把荣庆堂重新换给贾政,那才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如果是以前他直接怼过去就行了,现在贤德妃跟皇上回来请亲,虽然他知道其中并没有好事,但是为了不露馅儿,只能憋着。
尽管如此,但贾赫也绝对不会把荣喜堂让出去。
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韬光养晦需要忍气吞声的一等将军贾赫,而是胸有沟壑,准备大展宏图立功呢,荣国府继承人。
有生之年,若是能恢复祖上荣光,重获国公的爵位,是他贾赫的目标,此生无憾。
贾赫想了想,然后苦着脸回答:“二弟和母亲虽然心疼贤德妃,想给贤德妃体面,可是你们这样做恰恰是打贤德妃的脸!
元春能被皇上封为贤德妃,既然是又贤又德,有这样的美称的娘娘,自然做不出来把大伯一家赶到别处,让自己父亲鸠占鹊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