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4章 怪事
他们不仅利用手中的权力监守自盗,而且还在外面包揽诉讼,狐假虎威,欺压老百姓,强买强卖田地店铺。
这些事情都被赖大家的那些仆人说出来,而且有名有姓,证据确凿。
一路上被众人关注指指点点,贾赫和贾敬愤怒,事已至此,能够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不仅老百姓好奇,就连其他人知道了,也纷纷回家汇报家里的主子。
贾敬和贾赫到了京城县衙,递上了两张诉状。
贾敬在京城消失十年,不经常回来,所以认识贾敬的人并不多,但作为京城这边最擅长吃喝玩乐的人之一贾赫,这些在县衙做事的衙役基本上都认识。
这些衙役不敢耽搁,赶紧把这些诉状,呈上去。
今天是休息日,京城府尹正在县衙后面的院子里家里喝喝茶,跟小妾逗逗趣。
就在这时候下人过来禀告,“大人大人,不好了!荣宁二府的家主贾赫和贾敬绑了百多个罪仆,上告这些罪仆贪污府里的银子,并且狐假虎威,在外欺压老百姓!”
正在喝茶的京城府尹刘大人听到这话被喝到嘴里的茶水呛到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下人又重复了一遍。
京城府尹刘大人再也坐不住,“赶紧伺候我更衣!”
荣宁二府在皇上面前不算什么,但是在他这个京城县令面前仍旧是大人物。
平时他最烦的就是这些勋贵,得罪不起,但是这些人又最爱惹事儿。
现在荣宁二府又闹出来这一章事情,贾赫和贾敬亲自状告,可见是想把事情闹得更大。
这么大的事情,上面的皇上和太上皇以及朝廷重臣勋贵一定也会得知。
如果他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有所怠慢,或者行事不当,或者能力不行,必然会被其他人知道。
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情,将成为他是否能够往上继续升迁的关键。
刘大人不敢耽搁,更衣之后,穿上官服,急匆匆地带人来,到了县衙之上。
贾敬和贾赫已经坐在椅子上,并且手里捧着茶杯正在喝茶。
刘大人上前恭敬行礼,“两位贾大人一起过来,意欲何为?”
贾敬直接拿出来以后的供词放在桌上,贾赫拿出来的供词厚度也不妨多让。
贾敬恭恭手回礼,“刘大人,家门不幸啊,要让你看笑话了!最近发现府里的账目不对,所以进行查账,这才查出来,府里面居然有这么大这么多的蛀虫!
简直就是趴在我们宁国府身上喝血!既然查清楚了,自然不能够放过这些罪奴,我们不仅犯了家规,而且犯了国法。敬肯请刘大人秉公处理,这些罪奴受到应有的惩罚!”
贾赫也点了点头,“我们荣国府也是如此!还请大人定夺!”
刘大人看到不远处跪着的最挪足足一百多人,不仅堂上跪着,还有在门口跪着。
既然贾敬和贾赫要求秉公处理,刘大人自然不会拒绝。
他平时惩治的就是作奸犯科的人,平时最怕的就是这些勋贵护短,惹不起还要秉公办理,就会得罪这些勋贵、权贵。
第2905章 强烈要求秉公处理
当官第一次,居然遇到了让他秉公处理这些罪奴的荣宁二府,而不是遮遮掩掩,糊弄了事。
刘大人为官多年,能够在京城服务业做三年,而且年年考评为优。
不仅能够让皇上满意,还能够让这些勋贵服气,可见是有真本事。
刘大人虽然能够猜到贾敬和贾赫必然另有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处罚这些奴仆。
不过刘大人不在意,送上门来的功劳、政绩,他不会拒绝。只要这些奴仆的罪名成立,处理了,也不会逗着宁荣二府,反正是他们亲自送来的。
刘大人沉声说道:“这下一定并购办理!只是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皇上那边必然得知一定会过问!”
贾敬义正辞言回答:“我贾家当年也是一门忠烈,一心为公。既然现在子孙不成器,我们也愿意做个守规守法的臣子百姓。既然这些奴仆犯罪了,那就应该受到惩罚。
我们兄弟二人,作为家主没有管理好,约束好下面的仆人,也有罪行!不管查到什么,刘大人如实上报就行。我们兄弟二人,回去也会写请罪的折子,上报给皇上,祈求皇上宽大处理。”
现在大哥贾敬回来之后,说话做事,面面俱到,而且口才特别好,很多事情,贾赫只要跟着点头附和就行。
贾赫此时也点了点头,“我荣国府也是如此,还请刘大人秉公办理,如实上报!”
皇上能够查到王氏放印子钱,自然也能够查到其他事情。
如果他们隐瞒了,不仅会连累刘大人,反而让皇上觉得他们不真诚。
既然贾敬和贾赫都这样要求了,刘大人自然更加乐意,“因为涉案人员太多,先进行关押,本官一定一一审问,还请两位大人回去,静候消息。”
贾敬和贾赫拱手,“那就有劳刘大人,刘大人公务繁忙,在下就不打扰了。”
兄弟二人,从县衙里出来,颇有几分难兄难弟的同感。
兄弟二人上了家里的马车,相顾无言。
好一会儿,贾赫笑呵呵说:“大哥,您也别发愁,有些事情不破不立。就算府里没有脸面,但能够保住性命,也是极好的。另外,明天的五十万两银子,即使不动用库房的银子,也够还的了。”
贾敬眉头紧皱,叹息一声,“那些仆人贪墨府里的银子,自然可以留下,但是这些奴仆借着我们贾府的名头在外面作威作福,欺压老百姓得来的东西和银子,咱们不能要。回去之后,让府里得用的人,去下面调查,把这些银子和土地店铺还回去,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予赔偿。”
贾赫一愣,点了点头,“是,大哥,还是大哥想得周到,这些的不义之财,咱们的确不能要。林之孝和吴管家,还算清廉,我让他们去做这些事情。
相信府里的那些下人看到我们的严厉决心,暂时不会作奸犯科好。现阶段,府里的人,还能老实下来,关押起来。等咱们还了银子,度过这次难关之后,再整顿。”
第2906章 腹黑
贾敬点了点头,赞许地看向贾赫,“好,咱们都不逃避了,就算我不当官,我也要在家里教导家里的不肖子孙。”
再逃避下去,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光明正大。
贾赫钦佩地看向贾敬,府里的子孙不成器,有大哥教导,必然能够有所改变,“大哥是正儿八经的进士,教导家世族人,当然极好的。
五叔本只是个秀才,而且还是酸秀才,根本就不足以教导孩子。贾府的族学,现在就会胡闹,里面的孩子一个个的不像样。之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敢说,也没有能力改变。”
贾敬冷眼看向贾赫,“这些族人是我们的根本,就算不能当官,但读书明理,也是好的。你着急,你成为什么不跟我说?
就连宁国府里发生的那些混乱事情,你也不跟我说。如果不是林如海告诉我,我还被蒙在鼓里,等到宁荣二府被抄家了,我就算想挽救,也无济于事了。”
“啊?”贾赫一愣,十分不解,“大哥,你不是在府里留了人?他们没跟你汇报?”
一听这话,贾敬更气了,脸更黑,“被贾珍那个兔崽子收买了。贾珍现在被我关在府里,回去,我得好好教训他。”
贾敬说这话的时候,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吃了贾珍。
贾赫缩缩脑袋,平时他和贾珍叔侄在外一起胡闹,没少一起喝花酒。
贾敬见贾赫不说话,然后提醒,“你回去之后,赶紧把府里的事情稳定了。你家老夫人,不能让出来,对外说病了。咱们宁荣二人落到现在这样,跟你我有莫大关系,但跟二婶有关系。”
贾赫点头,“我明白了,大哥,我这次不会胡来,就是拼了不孝的名声,我也要好好管理荣国府。”
贾敬眯着眼睛,有些恨铁不正刚地看向贾赫,“你是不是傻?直接让老夫人病着了,下面的人伺候不周到,你才派人伺候老夫人,哪有什么不孝?
如果还不能平息,那就让老夫人真病了。等事情结束,在你的一片苦心照料之下康复。明明很孝顺,哪来的不孝?”
贾赫目瞪口呆,他觉得自己厚脸皮,腹黑,但此时跟大哥比起来,不够看啊!
“大哥,这样不好吧?”贾赫犹豫,“毕竟那是我娘!”
贾敬冷声说:“你心软的毛病,这辈子改不了了。你也不看看现在荣宁二府到了什么情况。你们家老太太又是固执的,自以为是,她在中间闹腾,添乱子。
你再想想,你应该孝敬亲娘,但如果保不住荣国府,哪来的荣国府的老夫人?只有一个家道中落的老人家。你现在手段强硬,保住了荣国府,还能让老夫人享受荣华富贵,这才是孝顺。
听到贾敬这么说,贾赫突然很有道理,竖起大拇指,“还是大哥精明,弟弟照做。”
兄弟二人回府之后,一切按照商量好的照做。
贾老夫人哭闹、不依,觉得贾赫这是在挑战她的权威,根本不听贾赫的解释。
第2907章 真正的孝顺
被老夫人的胡搅蛮缠闹得头晕,贾赫气愤说:“你的陪房赖婆子两个儿子赖大和赖升两兄弟在宁荣二府贪墨众多,足有二十万两银子,还偷了御赐之物。
另外,他们在外面借着我们宁荣二府的名头,欺压百姓,豪取强夺,也价值二三十万两。上上下下,这么多,母亲还不觉得儿子不应该处理赖婆子吗?母亲觉得这是贾家,还是赖家?
这些年母亲被赖婆子欺骗,儿子查明真相,母亲还不相信。既然母亲不相信,反正我已经报官了,就让官府调查吧。至于母亲,你想要荣国府老夫人的尊荣,就老老实实待着,否则荣国府倒了,那你就只能吃糠咽菜了。”
贾老夫人傻眼了,仍旧不敢相信,像是魔怔了一样,非要见赖婆子。
赖婆子是她的陪嫁,这么多年做了很多事情,都是赖婆子经手的。与其说不相信赖婆子贪污,更加害怕她做的那些事情传出去。
于是贾老夫人想出去,想把那些事情抹平了。如果抹不平,那就让那些人闭嘴!
死人是无法开口说话的!
贾赫见老夫人仍旧如此大闹,直接在外开了药,熬了给贾老夫人喝了。
喝了之后,贾老夫人只能躺在床上,昏睡着。
贾赫做完这些,跪在地上给母亲磕头。
不孝就不孝吧,以后再好好孝顺。
且说在白天贾赫和贾敬押送罪仆去京城县衙报案,这一路上被人围观。
在顺兴茶楼上,一个包厢里,坐着一个老人家和两个年轻人。
太上皇看到贾赫和贾敬的做派,目瞪口呆,“林海,这就是你说的好戏?”
皇上兴致勃勃,看向贾敬贾赫,“呵呵,朕早就知道这两个狗东西装糊涂、装疯卖傻。现在荣宁二府快要保不住了,也不装疯卖傻,也不出家了。”
这些话,皇帝能说,但白宜修不能说。
太上皇看到贾赫和贾敬就想到了前太子,那是他手把手教导的孩子,感情深厚。
只是皇权这东西,最是让人迷醉。
太子和皇子们逐渐大了,都想得到他的皇位。可他自己还没坐够呢,当然不愿意让出去。
因此,他就看着下面的儿子们争斗,他以为可以控制局面,但却低估太子皇子以及他们背后势力的能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自相残杀的结果。
太上皇眼睛微红,白宜修低头,不敢看。
皇帝也发觉了,心情沉重,但他性格很直,说话也直,“父皇,你想二哥了?”
太上皇没有反驳,点了点头,“我想你二哥,也想你大哥,七弟。他们各个都很优秀,只是,哎,不说了,朕错了太多。”
皇帝居然很耿直的点了点头,“既然父皇知道错了,那就不能一错再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毕竟你再把儿臣逼死了,剩下的那些皇子里面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了。”
一句话,堵得太上皇想暴走打人。
太上皇瞪着皇帝,没好气说:“你不说话,能憋死你啊?朕错了,朕自己能说,你不能说。”
第2908章 嘴巴毒,太耿直
皇帝听到太上皇这话,也知道说错了,“父皇,儿臣就是希望我们大周能够昌盛,没有其他的意思。”
白宜修如坐针毡,太上皇和皇上吵架,一不小心,他这个近臣就倒血霉。
太上皇冷声说:“若不是你公心重,朕也不会选你。贾赫和贾敬都是有能力的,你要是觉得当用,就用。
不要因为他们是前太子曾经的近臣,就故意为难他们。相比较王家和史家,贾敬和贾赫还算有几分赤诚和感恩。”
皇帝想了想,点头,“父皇说的是,若是他们这次帮朕要到银子,国库充裕,朕就重用他们。林爱卿,你说,他们会还银子吗?”
见皇帝提到他,白宜修连忙说:“回皇上,微臣觉得敬大哥和赫大哥,不仅会还钱,而且还会把利息也还上。”
皇帝讶然失笑,“不会是你提醒他们的吧?”
白宜修摇头,“微臣提醒他们还钱,但并没有让他们还利息。估计他们也发现贾家不像话,想戴罪立功。”
皇帝哈哈大笑,“好,只要贾赫和贾敬明天去户部还钱,而且还利息,朕就重用他们。”
太上皇看到意气风发的三儿子,又看看一脸温润如玉的白宜修,赞叹,“还是年轻好啊!”
皇帝一听这话,就想到了不太好的事情,“父皇身体康健,若是有恙,叫御医,千万不要求仙问道。你看看以前的皇帝,求仙问道,没有一个长生不老的,反而一个个死的早,死得快。”
白宜修觉得皇帝说话太耿直,嘴巴毒,太上皇不喜欢皇帝,也很正常。
果真太上皇在听到皇帝的话之后,顿时黑脸了,“朕就算有仙丹,能长生不老,也能被你气死。”
听到太上皇语气不善,皇帝这才意识到太上皇生气了。
皇帝讪讪笑笑,“儿臣也是担心父皇,那些丹药不是什么好东西!咱们的探花郎林爱卿饱读诗书,对这方面也有涉猎。林爱卿,朕不善言谈,你仔细给太上皇解释一下,丹药不是好东西!”
白宜修听到这话,心里吐槽皇帝真过分。
自己说话不到位,居然把锅甩到了他这边。
太上皇似笑非笑地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白宜修,“林海,那你好好说说,朕听着。”
白宜修对丹药有所了解,思索片刻,回答:“回太上皇,林海没有吃过丹药,不知道丹药的最终效果。不过微臣如果生病了,微臣找大夫看病,绝对不会吃丹药。
首先在丹药的原材料上,微臣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里面含有汞,朱砂,铅等很多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
虽然经过其它的药材一起辅助炼药,人吃了之后,一时之间可能会激发身体里的潜能,容光焕发,但逐渐就能掏空人的底子,反而不如不吃。”
皇帝听到白宜修的话,点了点头,“父皇,儿臣就是这个意思!”
太上皇瞥了一眼白宜修,“还有呢?”
白宜修心里暗暗叫苦,现在这样的情况就属于阎王打架,他这个小鬼倒霉。
第2909章 能耐
白宜修再次说道:“微臣信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入口的东西总要更加谨慎一些。先可以拿这些丹药,先喂鸡喂鸭喂狗喂猪,吃个一年半载或者是几年。
如果这些鸡鸭猪狗越来越好,证明这些含有铅汞的丹药是好的。如果连这些鸡鸭猪狗越吃状态越差,甚至最后没了性命,就证明这东西不好。”
皇帝是个实干家,听到白宜修说的前两句话,眼神灼灼,“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的再好不如结果好。到底好不好,要看最后的效果好不好?”
原本太上皇纯粹看笑话,但在听了白宜修的话之后,脸上也露出认真的表情。
斟酌片刻,太上皇点了点头,“不愧是朕当年点的探花郎。江南的巡盐御史,没几个活得长的,你倒是能从江南那个复杂的漩涡里面全身而退,而且还立大功。由此看来,你的确是个有能耐的!”
白宜修起身,躬身给太上皇和皇上行礼,“多谢太上皇,皇上称赞。微臣定当勤勉上进,为朝廷分忧,为大周尽忠,为老百姓请命。”
这个皇帝十分满意,点了点头,“林爱卿不用多礼,今天是微服出行,没有这么多规矩!”
白宜修这才再次坐下来,“多谢太上皇,皇上!”
太上皇也难得笑了笑,“是个能臣,最关键的是不贪!或者是贪的不多!”
皇帝也苦笑,“水至清则无鱼,还是父皇行事周全。以前儿子还是个皇子的时候,眼里只有黑白。只要贪污,全部杀掉。只是登基之后才发现,几乎无官不贪,只不过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有的官员贪了银子,贪得无厌,而且还不干事,鱼肉乡里;有的贪的不多,行事有分寸,看重政绩,做事颇为公寓,还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两相比较,这只能够用贪得比较少,行事有分寸,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的官员!”
白宜修作为臣子,多多少少也贪了一点钱,只是在这时候,不便说话。
太上皇和皇上他们父子二人就贪官问题聊了一会儿。
白宜修就慢慢的喝茶,仔细听着。
聊了一个段落,太上皇看向白宜修,“你那个盐引制度,什么时候开始?”
白宜修回答:“改良盐政的运作方式,微臣已经写了十分清晰详细的条陈,呈交上去;民间这边已经开始有流传,接下来就是皇上下令,授予微臣全权负责的权力。等到盐引制度推行下去,陛下和太上皇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好处。”
白宜修呈交上去的折子上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大大多于缺点。
皇上和太上皇以及心腹大臣议论讨论之后,觉得可以试行。
现在皇上和太上皇暂时取得了一致,他们都想在自己在位期间,出现盛世。
想要这个名声,那就只能利用能臣为天下老百姓做好事,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自然就出现了盛世。
第2910章 回头钱
有了这个目标基础,太上皇和皇上都想利用能臣的真凭实学,推动盛世的出现。恰巧,眼前这个探花郎就是一个能臣。
之后的氛围越来越融洽,说说笑笑,君臣两相宜。
贾赫和贾敬还没到家,他们两人所做之事已经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以及那些勋贵权臣的家里。
那些勋贵非常疑惑、好奇,当仔细听到仆人的汇报之后,顿时起了疑心。
同样是勋贵,他们家的仆人也众多,而且盘根错节。
贾赫和贾敬能够抄出来这么多银子,估计他们的府里也不少。
现在查厨房的账目之时,一个鸡蛋居然十文钱,也出现在他们的家里。
由此可见,有的人也贪墨很多。
这一查不得了,虽然没有荣国府,宁国府那边查抄的多,但也有几万十几万两,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权臣勋贵也开始忙碌起来,时之间整个京城鸡飞狗跳。
这些做主子的心里暗骂,老子的钱都给这些仆人贪了。
平时他们都舍不得花,没想到这些仆人这么有钱。
就在京城盛行查抄家里的大管家,大仆人之时,第二天的京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同样是贾赫,贾敬两兄弟。
他们各自直接从库房里面,搬运很多大箱子浩浩荡荡赶往户部。
众人不知道箱子里面是什么,纷纷猜测。
很多人不明所以,送礼哪有直接去户部送礼的?
不应该偷偷摸摸私下里送过去吗?
贾赫和贾敬,来到户部。
这两位爷怎么来了?
应该不是来借银子的,毕竟昨天他们才从两个蛀虫管家那边查抄了那么多银子!
一个低级的官员上前行礼问:“两位贾大人有何贵干?”
贾敬起身,躬身回礼,“贾某过来想偿还当年宁国府,荣国府借户部的银子!”
啥?
这个官员听到这话,目瞪口呆。
他这是在做梦吗?
户部一直借出去,银子从来就没有收回来过。
今天有两位勋贵,居然主动来还钱。
想到空空如也的国库,这位官员心情激动,“两位贾大人稍等片刻,手下这就汇报给尚书大人!”
户部尚书戴大人正在处理公务,马上到年关,里布那边筹办宫中宴会宴会,还有各种各样的开支,入不敷出。
因为国库空虚,戴大人整天为了银子发愁,头发越来越稀少。
就在这时候,有官员来汇报:“大人大人,好消息,大好的消息!”
戴大人听到这话,提不起兴致,“能有什么好事情?国库里面没钱,什么事情都不能让本大人高兴。”
这个官员连忙回答:“国库马上有钱了!今天宁荣二府的两位贾大人带着一百多万两银子来归还曾经借户部的银子!”
“啊?”户部尚书戴大人听到这话,微微一愣,“还钱?本官没听错吧?”
那个人连忙回答:“没听错,贾敬和贾赫两位大人此时正在户部大堂等着,银子就在我们户部的大院里,整整二十几箱的银子呢!”
第2911章 足够识趣
戴大人听到这话顿时惊喜,“好,真是太好了,速速过去!”
戴大人起身率先走出去,心情愉悦,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贾赫和贾敬昨天两个人闹出来那么大的动静,戴大人当然也听说了,他还让家里的夫人好好审查家里的仆人。
另外,戴大人心里想,贾敬和贾赫愿意还钱,说不定在他们的带头之下,其他勋贵也还钱。
看到贾敬和贾赫,戴大人拱手,“两位贾大人有礼了!”
贾敬和贾赫也连忙站起来回礼,“戴大人有礼了!我兄弟二人盘查家里的账目,发现还欠户部欠国库的银子。平常老百姓都懂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等作为朝臣勋贵,自然也应当做表率!
当初借款五十万两银子,是太上皇仁慈,不忍宁国府太过窘迫。这么多年,有了积蓄。贾某就和赫弟不仅愿意偿还当初的欠款,还愿意出十万两的利息,感谢皇恩浩荡,体恤臣子。”
贾赫也连忙说道:“赫也愿意偿还五十万两银子,并且奉上十万两利息。”
戴大人听到这话,更是一愣,心里琢磨着,这兄弟两人一来,国库里面就多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戴大人笑了笑,“难得两位贾大人深明大义,本官一定会上奏陛下!你们两家各自欠的五十万两银子本官收下,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利息,本官不敢擅自做主!要不你们先带回去,等本官呈报陛下,如果陛下要利息,你们再送过来。如果陛下不要,就罢了。”
贾敬笑了笑,“戴大人,这些银子都已经送过来了,先放再户部!如果陛下不要,到时候戴大人派人给我们送回去,或者通知我们兄弟二人过来领,是一样的。”
宁荣二府做了那么多错事,能不能度过这次难关,就看他们是否识相。
“对,别这么麻烦了,戴大人就按照我敬大哥说的做。”贾赫笑着说道,“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还请大戴大人清点银两,然后把欠条给我们兄弟二人。”
戴大人心情愉悦,数钱这种事情,最让人开心了,“本官这就吩咐人去清点银两,快去把宁荣二府的欠条拿过来!”
户部从上到下都会算账,那些低级官员已经带人开始清点银两,并且检查银子的成色。
足足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不多不少,都是成色极好的银子。
戴大人看到这么多银子,心情愉悦,带银子入库之后,亲自把欠条给了贾敬和贾赫。
贾敬和贾赫领了银子之后,并且在户部的欠款借款账簿还款栏上,签上名字,按了手印画押。
证明户部的银子他们已经还了,并且拿回欠条。
贾敬和贾赫两兄弟刚出户部的门,就看到白宜修带着仆人抬着几个箱子进来了。
白宜修恭敬行礼,笑呵呵说道:“两位哥哥深明大义,小弟佩服!”
贾敬和贾赫看到白宜修装模作样,心里暗说,怪不得这林如海能从江南回来。
第2912章 又来两个还钱的
就凭这做戏的功夫,就不简单。
贾赫明知故问,“妹夫,你来户部有事?”
白宜修也装模作样,回答:“家里欠户部五万两银子,已经三十年。林某在清点府库的时候,看到了之后,心里不安,故而连本带利还给户部,并且感恩太上皇和陛下的恩德,体恤我们臣子。”
“好!”贾敬说道,“就该还钱,我们宁荣二府也还了,无债一身轻,而且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小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咱们这些拿着朝廷俸禄,感受皇恩的勋贵和朝臣,也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白宜修表情严肃,点了点头,“大哥说的是。”
“我们兄弟二人家里繁忙,改日再跟妹夫叙旧。”贾赫笑着说,不耽搁林如海做事。
他们已经按照要求做了,接下来希望能够得到林如海说得效果。
白宜修轻笑,“两位兄长放心,改日一定请两位兄长喝茶。”
三人行礼,然后各自离开。
白宜修进去,戴大人听说皇帝身边的红人,也是来还钱的,心思千回百转。
这林如海是贾敬和贾赫的妹婿,一前一后来还钱,必然有深意。戴大人是皇上提拔上来的,林如海也简在帝心。
现在林如海还钱,而且还让贾敬和贾赫带头还钱,就能够看出来陛下一心想要收回来这些欠款。
戴大人在心里盘算,就算不能全部收回来,能收回来一半,国库就能够撑到明年春税。
戴大人并不像接待贾敬和贾赫那样,直接在大厅里,而是让人带到他专门办公房间。
“林大人,皇上想收欠款,您觉得能收上来几成?”戴大人小声问道,各处都问他要钱,没钱难,有钱了,其实也难,给哪个部门多一点,给哪个部门少一点,都是谨慎繁琐的事情。
白宜修喝了口茶,轻笑,“戴大人,只管收便是,当然是还的越多越好。”
戴大人见林如海不愿意多说,也不愿意多问,毕竟之前他一文钱没收回来,这林如海一张口,就让宁荣二府还钱,而且还给了利息。
现在国库多了一百二十六万银子,就是这林如海和贾敬和贾赫还的。
戴大人对着白宜修拱手,“多谢林大人。”
“都是为了大周江山。”白宜修恭维,并不提皇帝和太上皇,免得这两个大人物又开始争斗。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水靖王带着家里的仆人来户部还钱。
戴大人和白宜修都是一愣,边关的大将军水靖王回京述职,居然也来还银子。
戴大人看向白宜修,轻声问:“可是林大人出面说服的?”
白宜修摇了摇头,“不是。不过,只要来还钱,国库的银子多了,都是好事。”
“对,对!”戴大人连连点头,难得见到这么多回头钱,十分开心,“好,好,好。”
戴大人和白宜修一同出去,拜见水靖王。
“给王爷请安。”戴大人和白宜修同时行礼,不着痕迹打量这个才十五岁的王爷。
第2913章 请教
别看年纪小,但作战勇猛。
水靖的父亲,祖父,长期驻守北疆,抵抗鞑子的侵扰,立下赫赫战功。
老王爷战死沙场,才十四岁的水靖王就带着手下,浴血奋战,一次次击退鞑子的侵袭。
白宜修仔细研究过大周的官员,对这个水靖王非常好奇。没想到第一次见面,是在这样情况之下。
水靖王表情严肃,“戴大人,这是水靖王府在二十年前欠下的十万两银子,还请手下。”
至于利息,水靖王没给。
其实这些钱,水靖早就想还了,但其他人不还,他也懒得做出头鸟。
毕竟常年驻守北疆,手握重兵,已经让朝廷和那些臣子忌惮,所以水靖很低调。
幸好水靖王府是皇族宗亲,是****,世袭罔替,这么多年,战功卓著,所以一直备受器重。
还有另一个原因,皇室这边在军权方面,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故而水靖王府的地位一直很稳定超然。
这么多原因,才有屹立不倒的水靖王府。
前面已经有三家来还钱,戴大人已经习惯了,“王爷稍等,本官这就让人清点银两。”
当银两清点完毕,戴大人亲自归还欠条,水靖王爷签字画押。
水靖王跟白宜修一前一后从户部出来,气氛静默。
水靖王先开口,“多谢林大人今年上缴巨额盐税,本王在北疆那边才能有足够军费,对抗北疆的鞑子。”
白宜修微微欠身,拱手,“王爷过奖了,这是林某应该做的。”
不愧是风光霁月的探花郎,不仅长相俊美,风度翩翩,就连说话也不疾不徐,令人如沐春风。
水靖王轻笑,“陛下盛赞林大人能力卓著,不知道林大人能不能给本王想想办法,让那些鞑子老实一些,不时犯边,着实令人厌烦。
除非他们大军过来,本王能打得痛快。可现在他们三五成群,几人,十几人的小队,四处流村,着实让人烦不胜烦。”
白宜修想了想,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王爷还要找到这些人这么做的根本原因。”
水靖王想了想,然后回答:“草原鞑子丰收年的时候,这样的状况就很少;草原出现灾害或者欠收的时候,这样的状况就很多。这样分析,本王觉得那些人抢东西,跟气候收成有莫大关系。”
白宜修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想办法让那些人得到好处,自然就不来骚扰大周老百姓。”
水靖王摇头,皱眉说:“大周绝对不会给那些人好处,会养成他们贪得无厌的习惯,一不给,就又会固态萌生。看来还得使用武力,把他们打服了,打残了。”
见水靖王没有立即他的意思,白宜修笑着说:“林某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好处,不是直接给那些草原鞑子钱财好处,而是建立某种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购买他们的牛羊马匹,换取我们的粮食。有来有往,既然能够通过良好的贸易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很多人自然就不会冒着性命危险过来抢。”
第2914章 咒骂
水靖王想了想,对比以前和现在,的确发现了异样,“好像有几分道理,自从互市贸易关闭之后,这样的侵扰的确变多了。林大人,还能说得再仔细一些吗?”
白宜修笑了笑,拱手说:“王爷心系大周安危,跟皇上和太上皇不谋而合,若是能够通过陛下,开展商讨如何解决这件事情,更为妥当。”
白宜修委婉地拒绝,也不令人厌烦。
他是简在帝心的朝廷忠臣,跟一个手握重兵的王爷走得太近,说得太多,不妥当。
水靖王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哈哈笑了,“林大人说的是,本王会禀告陛下,多谢林大人提点。”
虽然刚刚他们说的话,并没有避讳任何人,但也要适可而止。
白宜修轻笑,行礼,然后离开。
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暂时没有时间做北面草原上的事情。
他现在要着手盐引制度的推广,希望能够降低盐价的同时,还能增加国库。
白宜修做这些事情,一方面是为了保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造福老百姓,得到功德。目的性很强,也讲究效率。
今天发生在户部的事情,不等戴大人写好奏折送到皇上的手里,就已经传开了。
有的勋贵正在查抄家里的蛀虫,得到了不少银子,心里正在想着该怎么花这笔银子,就听说宁荣二府带头还钱,顿时气得跳脚大骂。
“没想到贾家这个破落户,居然还有这么多银子还钱。”
“当年的贾家老祖宗可没少抢钱,家底子厚实着呢,可不是我们这样的小门小户能比得上。”
“我家欠了三十万两银子,要不要还呢?”
“我家欠了二十万两银子!”
“我家欠了四十万两银子,我就砸锅卖铁,也换不起啊!”
“都是贾赫,贾敬这两个混蛋,两个出头鸟。大家都不还钱,多好!”
······
一时之间,勋贵权臣从昨天笑话贾敬和贾赫,今天就开始跳脚咒骂贾敬和贾赫。
至于林如海和水靖王也还钱,则是被这些人自动忽略了。
他们敢骂没有实权的贾敬和贾赫,但却不敢骂林如海和水靖王爷。
坐在马车上,贾赫和贾敬面面相觑。
贾敬拍拍贾赫的肩膀,鼓励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开始了,咱们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贾赫点头,“宁荣二府能否延续下去,就看这次咱们能不能挺过去。回去之后,关好门户。”
贾赫点头,“大哥,我觉得就怎么回去之后,估计也不安生。府里的还好说,就怕史家,王家那边不安生。”
贾敬冷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来了,你就把王夫人做得那些事情给他们看。王家养出来这样的女子,自然没脸说你,估计也会乖乖把银子交上去。
史家老祖宗还在,下面的孩子糊涂,他可不糊涂。若是史家的人来训斥你,你也言辞呵斥。”
贾赫听到大哥的话,心里感动,“大哥,还是你对我好。”
第2915章 庇护
贾敬说道,“说什么傻话,一笔写不出来两个贾字,我们是兄弟,守望相助,才能让宁荣二府,度过这次难关。对了,回家之后,我继续大儿子,你也管好贾琏和他媳妇。那个贾政,还有贾宝玉,都管管。
至于家里的小姐,闹闹哄哄的,留在家里,并不好。我想想,回去收拾行李,直接送到林家,跟黛玉一起,拜托林如海续娶的妻子孙氏代为管教一段时间。等到家里安顿下来,再把她们接回来。”
贾赫想了想,他续娶的邢氏,不堪大用,也是个抠门爱钱的,但能力不行,而且胆子小,才没有做出错事。
邢氏不仅没有能力管家,更没有能力管教家里的小姐。
贾赫点头说道:“那行,府里的姑娘都还是不错的,让她们留在府里的确有些不便。去林家躲躲,跟黛玉一起,咱们也有精力应对外面的纷扰,也能狠心教训家里的不争气爷们!”
回到宁荣二府之后,贾赫和贾静就开始吩咐丫鬟婆子给姑娘们收拾东西。
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让贾家的小姐们都非常惊慌。
此时听到贾敬和贾赫让她们收拾东西,还以为要把她们赶出去。
一个个的泪水连连,犹如惊弓之鸟一般特别害怕。
这时候守寡的李纨站了出来,“敬大伯,赫大伯,为何要让我们收拾东西出府呢?”
李纨平时默默无闻,在婆婆王夫人的打压冷落之下,几乎算是个透明人。
如果不是还有一个遗腹子贾兰,李纨在荣国府更加没有存在。
事关以后的生活,李纨为母则刚,不得不站出来。
贾赫看向这个侄媳妇,语重心长说说道:“我只能告诉你们,家里发生了大事情,如果我和你敬大伯,能够撑过去,宁荣二府还能够继续存在。如果撑不过去,也是我们贾家的爷们没用,不能给你们提供好的出路。
这段时间我和你敬大伯,不仅要管教府里的不争气爷们,更要应对外面对荣国府的打击。与其让你们在府里面惶惶不安度日,不如把你们一起送到林府,跟黛玉一块,你们还能过安生日子。把你们安顿好,我们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手一搏。”
李纨听到这话,微微一愣,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情,隐约有些明白。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三个女子听到这话,微微放心,家族并不是把她们赶走,这给她们寻找一个安全的。
贾敬也说道:“你们林家姑父是个有能耐的,只有把你们送到那边,我们才能放心!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万事都有转机,现在我们抓住一线生机,只要挺过去了,我再去林府把你们再接回来。”
“谢谢敬大伯,谢谢赫大伯。”李纨及其三春,纷纷说道。
府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她们也帮不上忙,只求不给家里添乱,不愿意接受贾敬和贾赫的安排。
李纨带着儿子贾兰,以及三春,在贾赫的护送之下,来到了林府。
第2916章 宽慰
因为王熙凤被关在家里,所以贾赫也把大姐儿也抱过来了。
林管家突然见到门房警告说,荣国府大老爷送家里的几个姑娘过来探亲。
一般这样的情况都先送拜帖,然后才过来。
可是荣国府大老爷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人送来了。
林管家不敢做主,赶紧汇报给孙盈盈。
孙盈盈正在教林黛玉如何看账本,如何管家。
林管家上前恭敬说道:“夫人,大小姐。荣国府大老爷带着家里的侄女侄媳妇孙女,来府里拜访!”
孙盈盈一愣,看向林黛玉,“可是给她们下了帖子?”
黛玉摇了摇头,“回母亲,没有!”
突然孙盈盈想到昨天和今天的事情,明白了贾赫的用意,“一定是荣国府那边乱糟糟的,顾不上这些姑娘家,所以就送过来了。黛玉赶紧放下账本,跟我一起去迎接!”
林黛玉心理担忧,收拾妥当,跟着继母一起前往正院客厅。
贾赫看到孙盈盈进来,连忙行礼,“林夫人,今日不请自来,实属无奈。家里的仆人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人心惶惶;外面的事情诸多纷杂,无暇顾及府里。因此赫今天上门,请求林夫人照看家里的姑娘们!”
孙盈盈刚才就猜到了,现在并不吃惊。
林黛玉眼含请求,看向继母,大舅此番把人送过来,应该是因为荣国府发生了很艰难的事情。
孙盈盈握住林黛玉的手,轻笑说:“既然贾大人信任我,把府里的姑娘送过来,我自然竭尽全力照顾她们,护她们周全,还请贾大人放心。”
听到这话,贾赫再次躬身行礼,“多谢林夫人仗义出手!”
孙盈盈点头,“两府是姻亲关系,应该守望相助,贾大人莫要客气。”
贾赫临走之前又交代了几句,并且给她们留了五千两银子,作为她们在林府的花用。
一时之间来了这么多姑娘家,孙盈盈赶紧把林婶子叫来,让她打扫几个院子。
李纨已婚守寡,带着儿子,住一个院子;三春平时玩在一起,于是林婶子准备林府里的一个大的客院子,里面有三个套院,三个姑娘家各自住在套院里,非常合适。
至于巧姐儿还小,就放在孙盈盈身边,她和林黛玉照顾,晚上送到李纨那边。
安顿好之后,孙盈盈让人置办一桌十分丰盛体面的酒席,招待她们。
孙盈盈的热情,消减了她们内心的惊恐。
太多的话,孙盈盈没说,毕竟是贾家的事情,她不便多说,只要把这些人招待好就行。
吃过饭,就让丫鬟婆子送她们回房休息。
孙盈盈交代林黛玉,“黛玉,你的这些姐妹嫂子,跟你更熟悉一些。你勤去看看,多关心她们。若是有要求,或者有她们不习惯的地方,只管说。我这边都会尽量满足你们。”
听到这话,林黛玉很感激,“谢谢你,母亲。”
“不用谢。”孙盈盈笑着说,安慰林黛玉,“放心吧,你赫大舅和敬大舅,都是能耐人,而且还有你爹爹帮忙,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第2917章 宾至如归
林黛玉疑惑,“敬大舅做了道士,赫大舅整天花天酒地,他们有什么能耐?”
孙盈盈耐心解释,“黛玉,你有所不知。当年你敬大舅和赫大舅是前太子的伴读,而且你敬大舅依靠自己的本事,正儿八经地考上了进士。你赫大舅,那也是举人。
如果不是后来前太子出事了,也能考上进士。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跟前太子差不多,能是庸人吗?正所谓成王败寇,前太子失败了,宁荣二府两个最优秀的男子为了保护宁国二府的人,只能选择上交手中的权力投诚。
为了避嫌,一个去做了道士,一个整日花天酒地,装疯卖傻。他们的苦心,别人不明白,但我喜欢黛玉能知道。”
“啊?”林黛玉吃惊不已,“原来敬大舅和赫大舅这么厉害,这样一比,二舅舅就不行了,考了那么多年的,就考上了秀才。”
孙盈盈轻笑,“好了,你心里明白就好,可别说出来,免得伤了和气。以前你爹爹在江南复杂情势,不得已把你送到荣国府。虽然说有所不周,但荣国府护你安全,现在该是你帮助这些姐妹的时候了。”
林黛玉点头,“母亲,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这些亲戚姐妹,让她们宾至如归。”
“好,你对她们更加了解,你做这事情最合适。”孙盈盈鼓励林黛玉,让林黛玉多做一些事情,就不会整日伤春悲秋。
林黛玉亲自被姐妹和嫂子送到院子里,并且交代院子里的丫鬟好好照顾这些亲戚。
中午回去之后,林黛玉列了一个单子,让林管家去采买,给她们准备喜欢的礼物。
下午的时候,林黛玉带着她们参观林府。在林黛玉的招待之下,贾府的姑娘,宾至如归。
孙盈盈照顾孩子很有经验,巧姐儿身子弱,又因为突然离开母亲,精神不济。
孙盈盈变着法子给巧姐儿做好吃的,巧姐儿吃着绿色的饺子,小猪模样的奶馍馍,食欲逐渐好转。
就连贾兰也很喜欢吃,饭量增加。
吃过饭,孙盈盈领着大姐儿在院子里走走,消消食,然后再哄大姐儿睡一觉。
晚上,白宜修回府。
孙盈盈就跟白宜修说了贾赫把家里的姑娘家都送到了林府避难,让白宜修哭笑不得。
白宜修摇头失笑,“这贾赫贾敬都是人才,居然想起来把家里的姑娘家全部送到林府。这样宁荣二府就算鸡飞狗跳,也不用担心吓着这些姑娘家。”
孙盈盈一边给白宜修盛汤,一边问:“宁荣二府,能度过这次难关吗?”
白宜修想了想,说:“那要看看陛下给不给贾赫和贾敬安排差事。如果安排了差事,他们能够完成,宁荣二府不仅能度过难过,而且还能升官发财呢!”
孙盈盈轻笑,“那就好,黛玉这丫头心思重,虽然表面上坚强,安慰那些姐妹,但内心很紧张。”
白宜修点头,“万事总有一线生机,不用怕。对了,盈盈,你以前读过过红楼梦吗?知不知道里面的水靖王?”
第2918章 不肖子孙
孙盈盈摇了摇头,“你知道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我怎么会看呢?我的时间,几乎都用在看医书和医学研究。”
白宜修听到这话,“我也没听说,早知道仔细看看了。”
“好了,你也不要懊悔,咱们应该感谢《红楼梦》这本书很红,所以才能知道里面的大概人物。”孙盈盈安慰说道,“若是换成其他的,我更不清楚!”
白宜修笑了笑,“我喜欢三国,对那时候的人物挺了解,但对红楼梦不了解!就知道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还有几个丫鬟!里面倒是有个北靖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水靖王是一个人。”
孙盈盈哭笑不得,“不管是不是,反正咱们尽人事,听天命,不想那么多。”
白宜修点头,“好!”
吃饱饭之后,白白宜修去洗漱。
夫妻二人晚上说话,聊着最近的局势,很晚才睡。
且说贾敬和贾赫两个人回到宁荣二府之后,门一关。
两个人找到了以前的鞭子,开始管教家里的不孝子孙。
贾珍和贾蓉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关在院子里面不准出来,然后让他们的妻子,在院子里面照顾他们。
宁国府主子少,情况比较简单。
把儿子孙子打了一顿,不良于行之后,就把家里的事物交给新提拔起来的管事。
贾敬就去了族学那边,看到那些贾家的子孙在学堂里面不读书,居然在斗蛐蛐。
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按在板凳上。
每人屁股上二十板子,打得屁股开花,然后扔回各自的家里。
贾敬还警告所有在京城的贾家族人,所有人都在家里,关门闭户不要出去。
反正他和贾赫已经捅了马蜂窝,外面的那些人对付了他和贾赫不容易,但对付这些族人轻而易举。
如果有人在外面招摇惹事,惹上官司,他们不会出手。
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
最近宁荣二府的动作也让这些贾家族人风声鹤唳,现在不仅家里的孩子在学堂里被打了,而且他们也被一一警告告。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发生了大事,一个个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敲打完族人,贾敬再次回复。
相比较贾敬,贾赫很悲催。
家里还有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兄弟,贾政。
贾赫刚回到府里之后,贾政气势汹汹地冲进来,“大哥,你怎么能软禁母亲呢?简直太不孝了!”
贾赫一边喝茶一边冷眼看向虚张声势的贾政,“你就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五品官,上头什么情况,你知道什么呀?没打听清楚,就在我面前大呼小叫,看来这十年没管你,没揍你,让你胆子变大了呀!”
贾政看向大哥那双深邃的眼睛,想到了以前,只要他做错事,就会被大哥狠狠的揍。
自从前太子出事之后,大哥就开始花天酒地,沉迷女色。
贾政后退两步,然后说道:“你处罚家里的那些奴仆,是对的。可是咱们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到老了,居然被你软禁在院子里。就连我想见,也不成。到底你要想要做什么?”
贾赫看到贾政气急败坏,悠然自得,又喝了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