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1章 饿肚子
康明帝本来以为睡不着,但躺下之后,困意来袭,很快就入睡。
这一睡,就到了下午,起来之后,有些慵懒。
康明帝再次拿出来仔细看,然后让内侍誊抄一边,送给太子,让太子先看看。
太子白宜善拿到了康明帝命人送过来的东西,当然不敢怠慢,仔细研读,这才知道这是弟弟白宜修的手笔。
不知不觉,看得入迷。
太子妃于婉仪走了进来,太子白宜善都没有发现。
她把茶放在了桌子,小声问:“殿下,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太子白宜善抬头,笑着说:“宜修写的一些有关建立皇家钱庄的要点,真是让我打开眼睛。不行,婉仪,我先带孩子,孤还要再次研读,斟酌。”
父皇既然让人送过去,想必父皇也看到了。
估计不久之后,父皇就会叫他过去商量,甚至过了年之后,找那些朝臣过来商议。
他如果吃不透,就得等皇弟白宜修进宫的时候,请教白宜修。
本来白宜修,以为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需要看几天,然后再找他讨论。
没想到上交之后,才不过两天,康明帝就把他提溜到皇宫了。
太子白宜善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父子三人在御书房讨论了很久。
甚至忘了吃饭,每次宫人来叫的时候都被康明帝赶出去了。
最后还是皇后娘娘亲自过来敲门,“陛下,太子,安王,你们自从早饭吃了之后,到现在为止就没有再吃东西了!现在都已经下午了,你们不觉得饿吗?”
这么一说,白宜修肚子咕噜噜的响了,“母后,我好饿,可是父皇和皇兄他们一直问我问题啊……”
皇后娘娘听到这话顿时急了,“国家大事重要,但是我儿的身体也更加重要!现在立即马上必须跟我回凤栖宫吃饭!”
里面一个是她的丈夫,两个是她的儿子,此时她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而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
白宜修小跑来到母后的身边,连忙恭维说道:“母后,你应该早就过来了……”
皇后娘娘听到这话,又瞪了康明帝太子白宜善,“你看看你们……大过年的饿肚子,居然还是大周最尊贵的人家,说出去谁信呢?”
太子白宜善看幕后生气了,赶紧笑着说:“母后,都是儿子不懂事,要在这边商讨问题,父皇和皇弟都是我拉着不让走的!”
他是太子,当然不能够让父皇顶着母后的怒火。
康明帝笑呵呵的,“好了,去吃饭!皇后就不要生气了,朕知错了!”
听到康明帝这么说,皇后娘娘这才松了口气,“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想要成就大事,不能光靠脑子,还得靠身体呀!不吃饭身体就不好,身体就不好,再谈其它,都是空谈!”
皇后娘娘一边走一边说,康明帝太子和安王白宜修纷纷点头应是。
此时此刻一家四口就像普通的人家那样听着唠叨声,一起吃饭。
宫中举行除夕宴会,白宜修见到了孙盈盈。
第2142章 原由
第二天白宜修又开始闭关了,然后开始攻克银票和存折的防伪,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来。
大年初一,齐天恒带着妻子过来给镇国公府老夫人老太爷请安。
镇国公老爷子把齐天恒叫到了书房,“去年你在寒城做的事情,非常不错,立了几次功!再接再厉,今年应该能官升一级!”
镇国公老爷子是兵部尚书,统筹全国的兵力以及官兵的升迁。
官兵想要升迁,当然需要功劳,这齐天恒能力不错,升迁的名单里面就有齐天恒。
到时候齐天恒就是从三品的将领,以齐天恒的年纪,达到此刻的官位已经非常显赫。
听到这话,齐天恒连忙恭敬说道:“多谢大伯提点。”
镇国公老爷子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他的周旋,同样的功绩为什么别人暂时升迁不了,齐天恒就能够升迁?
说完了公事,镇国公老爷子,沉声说道:“前两日,我让仆人跟你说的话,你那边是怎么想的?”
青齐天恒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大伯,你哪天让仆人找我的?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看到齐天恒一脸的不明所以,镇国公老爷子微微皱眉,“就是那日在镇国功夫举办宴会,你的女儿齐淑敏在水榭那边落水了!你可知道她因何落水?”
齐天恒看到镇国公,老爷子面色不善,“那日我喝醉酒了,回去之后就闷头大睡了!我好像听冯氏说过大伯您派人过来看看我是否到家了,并没有说落水的事情!大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镇国公老爷子见齐天恒并不知道,于是叹息一声说道:“本来我不想管小辈的事情的,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我不得不跟你说说了!
这可是安王亲自跟我说的,本来安王要当面找你的,质问你如何教养淑敏的!只是我念着小辈还小,所以就拦住了!”
齐天恒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大伯淑梅敏一个闺阁女子怎么会跟安王认识吗?又怎么会得罪安王呢?”
镇国公老爷子摇了摇头,“安王说在寒城的时候有几次淑敏故意接近他,但是被他躲避开来了!前几天的宴会,有个丫鬟告诉安王,说盈盈在水榭那边等他。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是安王看身形,觉得那不是盈盈,转身就走了!那个女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落到水里了,幸好家里的仆人发现的早,然后把淑敏救了上来。
其实那水很浅,根本就淹不着人,那是淑敏故意的跳到水里的。淑敏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安王很生气,镇国公府当着那么多族人的面,也觉得很尴尬!
我让身边信得过的仆人告诉你,闺女年纪大了,也该说婆家了,早日定了亲,也能够定下来心!
这样的事情幸亏发生在镇国公扶我让人压下来了,所以并没有传到外面去!若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人家,现在京城里面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到时候淑敏没了名声,以后还能找什么样的婆家?”
第2143章 屈辱
听到这话,齐天恒终于明白了,气得面色铁青,甚至身体有些颤抖,额头青筋毕现,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这样屈辱!
齐天恒气愤,但想到更多的是前程,不能得罪安王白宜修:“这个死丫头,回去我定要教训她!大伯,还请你在安王面前美言几句,都是我教导无方!”
镇国公老爷子沉声说道:“那是自然,你是齐氏一族能力很强的后辈,你可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自断前程啊。
这幸亏淑敏之前的举动是针对安王,他性子和善,而且也给我这老头子一点面子,故而不会深究。若是换成淮南王睚眦必报的性子,你现在估计已经被报复了。”
齐天恒听到这话,一阵后怕,再次感谢镇国公老爷子,“谢谢大伯,我现在就回去好好教导淑敏,早些给她定下来亲事。”
他只有一儿一女,虽然平日里感谢重视儿子,但对女儿也十分心疼。
这女儿很显然喜欢安王,若是安王也对淑敏有意思,就算让女儿做个侧妃,他也会乐意的。可这安王没有这心思,他当然不能够任由女儿继续胡来。
不仅仅得罪人,而且还影响名声。
既然如此,当然要听从镇国公老爷子。
镇国公老爷子点了点头,“大年初一你来给我拜年,我跟你说这事情,的确糟心,但毕竟是自家的孩子,耐心说说,可别动怒。
那是姑娘家,万一想不开······哎,反正你这做父亲多费心!”
齐天恒点了点头,再次行礼告辞。
冯氏本来还想在这边多说一会儿,但听说丈夫要走,她也不好意思留下来。
到了外面,冯氏问:“你为何现在就走?以前都是吃了午饭才走啊?”
齐天恒面色难看,然后眼神复杂地看向冯氏,“淑敏做出来那样的事情,我还有什么脸面留在镇国公府吃饭啊?
那天我喝醉了,你没喝醉。大伯派人来说的那些话,你为何没有转告于我?”
冯氏听到这话,免流尴尬,“其实······其实淑敏还小,她就是想不开。毕竟安王那么优秀,芝兰玉树,咱们姑娘着迷,那也是情有可原!”
齐天恒摇了摇头,“以前我相信你,觉得你非常能干,家里的事情交给你我放心。去年淑敏去了寒城那边,我虽然好奇,但女儿既然来了,我也不能赶走。
原来在我不知道的事情,这丫头做了这样的事情。幸亏安王仁善,而且跟大伯这边很亲厚,否则他直接对付我了。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品官,每一次战功都是提着脑袋拼来的。我不求你们给我脸上增光,但能不能不要往我脸上抹黑啊?”
冯氏也知道丈夫说的是事实,但毕竟是亲生女儿,不能够嫁给如意郎君,心里遗憾,她也很难过了。
冯氏哽咽,“若是没有那一家子来,镇国公府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咱们的女儿就会成为王妃了。”
齐天恒听到这话,说不出半句话。
第2144章 野心
不得不说,齐天恒内心深处也是这样想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一次的举动,但没成功。
好一会儿,他才沉声说:“让你不能成为世子妃,国公夫人,是我没能耐,你当初嫁我这样的人,现在若是后悔,我可以给你和离书。
可我没有能力给你挣一个一品国公夫人的诰命,你也不能因为眼红大伯的亲生儿子一家,扭曲了内心。”
冯氏听到这话,吓得面色苍白,“我······我就说说,我没后悔嫁给你。”
再说了,孩子都这么大了,谁还能和离啊?
齐天恒点头,“那就好,回家吧。回去之后,立即张罗给淑敏说亲,并且把她关在家里,哪也不能去,直到出嫁的那一天。
如果你这边两个月之内,不能给淑敏定亲,那我这边就会给淑敏张罗婚事,到时候我不管你同不同意。”
说完,齐天恒就走了。
冯氏急了,追了上去,“相公,你别生气,淑敏还小,我以后会好好劝她。”
齐天恒没有回头,而是看向冯氏,“她已经十五了,已经不小了。想想你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跟定亲了,十六岁就嫁给了我。
若是男子还能晚两年,若是你再不给她定下亲事,养大了她的心,再想找个好婆家做正妻不容易。
若是她自甘堕落做妾,我会直接把她从家谱上除名,我就当没这个女儿。”
冯氏看到丈夫阴沉的脸,知道丈夫这次气疯了,再也不敢继续劝解了。
快步跟着丈夫,快点回家,冯氏希望能够劝说女儿安分下来。
回到家里之后,缝是跟齐淑敏说了齐天恒的决定。
齐淑敏非常生气,但是她也知道,父亲一旦说了决定了就不会改变。
安王那边,她是靠不上了。
但是还有其他的皇子呀,齐淑敏还想试一试。
于是经过仔细思索之后,齐淑敏对冯氏说:“娘,以我的身份嫁给皇子,王爷做不了正妃,但侧妃还是可以的!我想搏一下!我想给娘挣来诰命,希望娘亲可以受人尊敬,备受推崇!”
冯氏听到这话,心生怜惜,“一入鸿门深似海,并不是每一个勋贵的后宅都像镇国公府那样干净。就算你进去了是侧妃,那毕竟也是妾,受到正妃的管辖!
淑敏,你还是好好考虑吧!对了,你爹好像再过两个月就能够官升一级,从三品,到时候你就能够说很好的婆家,真没有必要选择那些皇子王爷之类的!”
齐淑敏削尖了脑袋,都想成为王子飞或者王妃。
现在她根本听不进冯氏的话,反而更加重视冯氏后面一句,“娘,你说我爹要升官啦?”
冯氏点了点头,“是的,再过两个月就是从三品的将军!再过一两年又能够升一级,到时候是正三品,那也是非常高的官位了!
你父亲一向兢兢业业,而且手握兵权,前途还是非常广阔的!所以呀,给你找个好婆家应该可以!”
齐淑敏则是想得更多,她爹可不是手无实权的将军。
第2145章 野心(二)
现在镇国公府的人脉,虽然大部分都在镇国公手里,但是,镇国公任回来的那个乡下儿子,孙子只会做点小生意,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也就是说,镇国公后面的两代人不会有兵权,那么到了最后这些兵权也会慢慢的转移到父亲的手里。
如此一来,父亲稳步生迁,将来必定能够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军。
到那时候一定能够为她撑腰,是她非常重要的助力。
就算成为皇子王爷的侧妃,也没人敢轻视她。
想到这之后,齐淑敏笑了笑,“娘亲,你说我进宫怎么样?”
冯是听到这话,连连摇头“陛下都已经那么大年纪了,比你父亲大很多!”
齐淑敏笑得荡漾,“我当然不是奔着陛下去的!东宫不是有个太子吗?太子只有太子妃和两个侧妃,还剩下一个名额呢?娘亲,咱们运作一下能不能成功?”
冯氏摇了摇头,“宫里的事情谁都说不准!若是镇国公老夫人给你运作的话,或许还有几分可能,但是现在他们绝对不会为你做这件事情!
孙盈盈是安王妃,跟太子妃是妯娌,他们绝对不会帮你,也不会让你做太子的侧妃,给太子妃添堵!”
齐淑敏听到这话,一阵懊恼,摆了摆手,“看来还得靠我自己呀!安王那边边,我这边是没办法了!既然如此,那我只能改变对象了,过了正月十五,爹爹就要回到寒城了。
这段时间我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不让娘亲难做,但是娘亲您再给我半年的时间!若是我还不能给自己找个好前程,我就甘愿听从娘亲的安排,找个人嫁了!”
冯氏知道女儿心高气傲,如果她强制压着女儿,这个女儿指不定又作出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呢!
因此,只能够顺着女儿!
时间过得很快,白宜修用了一个正月,终于完善了这些制作工艺。
就把所有的材料交给了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父皇,开办钱庄所用到的存折还有银票制作方式都在这里!只要按这种方法做就没问题!
这些制作方式我都分开来了,每个人只能够做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对不会让一个人学会所有的步骤!
另外我这边还建议制作这些东西必须用囚犯,而且还是死囚一辈子要被关押起来的那种人,一直拖到死,这样才能够保密!”
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纷纷点了点头,“这些小事情就不需要你担心了,朕和你皇兄可以操持。”
白宜修点了点头,“父皇和皇兄一向思虑周全,一定能够妥善安排!若是皇家钱庄建立,到时候我就把我所有的银子全部换成银票!北方的我那些城池,我也会极力推行,并率先使用!
咱们这是皇家钱庄,银子换银票等价不收费用!不过在进行大宗交易结算之时,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另外还可以收一些抵押物贷款,如果规定时间内能够偿还本金和利息,就可以拿回抵押之物!如若不然,那就只能收取抵押之物等等……”
第2146章 开学
反正所有的细节,白宜修都写在文件里了,父皇和皇兄会商量的,朝堂上的那些朝臣,尤其是户部,一个个比都很精明。
他不想做那么繁琐的事情,所以把这些交出去就行了。
出了正月,他又要开始踏上北上的行程。
随着北方的冰雪融化,路变好了,大量的颜色好看而又柔软结实的皮料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
至于鞋子的制造工业以及原材料,白宜修都写给孙盈盈了。
于是孙盈盈和孙盈盈姐妹两人开始在京城附近招收妇女和年轻女子,开始大量生产这种漂亮的鞋子。
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走出家门赚取银子。
这样的轻工作坊非常适合女子,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只要勤奋,努力做事。
每个月居然能够赚一两银子,一年就有十二两银子,甚至比家里土地产出还多。
也有一些母亲勇敢的把女儿带进来,十五岁往上经过考核之后可以拿全部工钱。
十三到十五岁中间,会降低劳动强度,每个月可以拿七百文。
十岁到十三岁,还属于半大的孩子,所以做的活更不重,每个月可以有五百文的工钱。
有的女子识字就被提拔出来管理那些不识字的,管理者每个月可以有二辆甚至更多的银子。
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出家门,通过自己的双手赚取了远远高于家里男子的收益。
这样的转变,让女子越来越自立自强,在家里面也有了地位。
正因为这样,曾经那些生了女孩扔掉或者掐死的现象也越来越少。
曾经的赔钱货,在底层的农家或者是底层的无产无业的百姓眼中,逐渐改变。
虽然赶不上男子的地位,但是也不像以前那样低了。
阳春三月,医学院已经开始招生了。
孙盈盈这边没有足够的人手,所以第一期只招五十人。
家里开了很多作坊,下面有很多工人,有这样的机会,孙盈盈当然优先照顾自己的工人,仆人的孩子。
倾城美颜坊的那些工作人员也有很多成亲了有孩子,她们也想争取这样的机会。
这让这些处于低层的人能够看到希望能够改变。
很快五十个名额全部满了,甚至还有一些人想报名没报上,急得都快哭了。
最后孙盈盈把人全部收下了,总共六十六人。
这些人年龄在六到十岁,其中有一部分还不识字。
于是孙盈盈把那些不识字的安排在一起,直接招收了一个秀才,教导她们识字。
等到他们认识足够的字了,然后再教他们医药方面的知识。
现在只有二十几个人识字,有男子,也有女子。
孙盈盈这边实行的是男女共同上课分开坐。
虽然不同于以往,但是大家求知似渴,也就不在意这些。
这些人都是主动过来的,所以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
他们有足够的上进心,而且足够的勤奋,每天的学习都非常认真,超额完成孙盈盈的教导。
另外,孙盈盈还开始教他们现代数学,用更简单数字代替繁琐的算学。
第2147章 新式的算学
因为理工学院那边也招收了二百个学生,其中必学的,就有数学。
白宜修不在京城,所以这节课也是孙盈盈去上。
虽然孙盈盈是女子,但是她穿着端庄,而且讲的课程是他们以前不知道的。
除了一开始有人议论,但后来都被孙盈盈的那些新式的数学知识折服。
另外来这边学习的大部分都是走科举无望,只能够另寻他法的人。
这个书院是安王建造的,按王妃给他们上课,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另外隔壁书院的那些学生男女还混合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呢,也没传出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新式的知识,废寝忘食。
孙盈盈看到这些学生瘦了,而且精神并不好,所以就开始请来武功不错的人教导学生练武,强身健体,并且要求全体师生每天打一套强身拳。
孙盈盈和白宜修正在用他们的能力改变着周围的一切。
虽然每一次改变都很小,但是改变的次数多了,变化也很大。
康明帝在修墓的时候,还亲自来到理工学院这边看看,毕竟儿子不在这边,他也要对儿子关心的书院给予关注。
此时的康明帝微服私访,穿着普通人的衣服站在窗外听课。
听了好一会儿,康明帝发现他居然听不懂,黑板上的那些字符他不认识。
于是康明帝小声问身边的太子。,“你认识那些吗?”
太子白宜善面露尴尬,但实事求是,摇了摇头,“父皇,那些字我有些认识,那些像是特殊符号的一样的东西,我就不认识了。”
康明帝听到太子白宜善不认识,他觉得好像不那么难堪了,“我也不认识,像是看懂了,但好像又不懂!”
太子白宜善附和,“儿臣也是这样,难道这是这镇国公二姑娘和宜修两个人研究出来的?”
康明帝想了想,摇了摇头,“不清楚,只听说有个新式的算学,算学之前我学过,故而就没在意。既然听不懂,那就不听了,咱们去那边坐坐。等盈盈一会下课,咱们再好好问问。”
太子白宜善赞同,“是,父皇。”
于是父子二人在办公室等着,大约一刻之后,孙盈盈上完课,抱着教案回来。
看到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也在,孙盈盈连忙行礼,“陛下,太子殿下,不知您今日过来,有何要事?”
这时候,采荷已经端着茶,进来了。
经过侍卫的检测之后,才放到康明帝和太子的面前。
康明帝喝了口茶,笑呵呵说:“听说书院开始上课了,宜修去新城那边之时,拜托朕,多多关照你们的书院,故而今日休沐,朕亲自过来看看。”
一阵寒暄之后,太子白宜善当然不能让康明帝开口询问那些不懂的问题,于是笑着说:“刚刚,看你在上课的时候,用了各种不同于往常的符号,这就是新式算学吗?”
孙盈盈一愣,恍然大悟,猜测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对算学好奇,但又不懂。
第2148章 有趣
孙盈盈笑着说:“是的,这些算学知识很有趣,有的是根据我们现有的算学进行简化的,毕竟都是文字,太过复杂,所以就想着简化,用特殊的符号代替。不知道盈盈有没有荣幸能够为陛下和太子讲解一下新式算学吗?”
康明帝,太子白宜善都很满意,这孙盈盈就是聪明,通透,不用他们主动提,她这丫头就主动提出来了。
孙盈盈看到办公室里没有黑板,也没有粉笔,不适合教学,“陛下,太子,还请移步到教室,那里有黑板,方便讲解。”
“那好,盈盈带路。”康明帝,太子白宜善欣然答应。
也就是今日,镇国公老爷子闲着没事,也来孙女的书院来看看,自然就看到了正带着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进教室的。
镇国公老爷子当然不能够让孙能跟陛下和太子独处一室。
即使是教室也不行,毕竟一个是未来公公,一个是未来兄长,不合礼数。
可巧了,靖海王顾珏诚今日陪着孙梅梅也来书院看看。他们很好奇,想看看孙盈盈上课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于是到了最后,教室里坐了五个人,康明帝,太子白宜善,镇国公老爷子,靖海王顾珏诚,孙梅梅!
采荷想得很周到,已经从学生那边借来了五本书,在他们各自的前面,摆放了笔墨纸砚。
孙盈盈看着下面的年龄大的学生,有些哭笑不得,但也很激动,然后开始从1、2、3·······开始讲解。
加减乘数······等等!
再坐的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学习新事物,效率也非常高,而且也擅长接受新的知识。
随着孙盈盈的讲解,这些人的眼睛越来越亮······
哎呀呀,新式算学,配上之前的文字算学,能够更加迅速正确有效地进行演算。
中午的时候,还在食堂利用木餐盘,吃了一份快餐才离开。
只是他们这些人走的时候,把那边初级算学书带走了。
那些书是采荷临时跟同学借的,现在却被这些大人物拿走了。于是采荷只能去库房找来五本书,还给这些同学。
孙盈盈上课内容很有趣,太子白宜善回去之后,跟太子妃于婉仪商量了一下,直接把大郡主送到了孙盈盈的身边,美其名曰让孙盈盈教导。
大郡主早就想出宫了,父亲是太子,一直住在东宫。
她除了长大了之后,出嫁了,能够出宫,其他时候,很少被允许出来。可现在跟着未来的二婶读书,就可以天天出宫,真是太好了。
后来,大郡主直接赖上了孙盈盈,跟她同吃同住。
大郡主的三个伴读也都是勋贵之家的女儿。
现在大郡主跟这孙盈盈一起学习,这些人自然也要跟着。
一来二去,这些小姑娘都喜欢上了这样的教学方式。
于是太子直接安排德高望重的夫子,来到书院这边教授四书五经方面的内容。
每天上课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用于学习孙盈盈书院里的那些课程。
第2149章 好的改变
孙盈盈觉得这样也好,于是把学习四书五经的内容,当成了语文课,她教的那些当做数学课,还有德育课,体育课等等。
因为有这些皇家闺女过来,于是只能男女分开上课。虽然有些麻烦,但在京城这边的评价也更好了一些。
好在其他课程有别的老师上课,孙盈盈只要上数学课,给学医的人,上医学科,另外,还会上一些浅显易懂的物理课。
每天孙盈盈都很忙碌,有时候甚至住在了书馆里面。
贵女们只想增加见识,但那些出身普通的女子,真的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非常努力。
不过,贵女们看到那些普通女子学习很努力,她们的考试成绩很差,自尊心受伤,有的闹脾气,但孙盈盈在,她连大郡主都能教训,更别说其他人了。最后,老老实实学习,努力进步。
在这里,没有特权。
想学就学,不想学,就退学
就这样半年过去了,不管是高门闺女,还是寒门女子,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学习强度。
同时,太子妃于婉仪也发现了女儿的改变,不像以前那样刁蛮了,而且学得知识也非常多。
说的话,有时太子妃于婉仪都听不懂了。
等把那些教材要过来,太子妃于婉仪跟着学习了一遍之后,惊讶于女儿的转变。
另外,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也发现了这一点,觉得这些真得非常实用。
太子白宜善想了想,“父皇,宜修好像也会这些,其中一些教材都是宜修编写的,马上中秋节了,不让让宜修回来。毕竟新城那边的建设,已经有条不紊,只要按照之前的计划就行。”
康明帝想了想,点了点头,“那稍后去信,让宜修回来。正好中秋节了,一家团圆。”
此时的白宜修已经培养了自己的一批心腹,帮他做事,故而接到康明帝的召令之后,就收拾东西回来了。
他管辖之下的草原上,种植地都是上好的牧草种子,牧民放牧收益很好,另外,那些不适合放牧的,就用来种地。
越来越多的中原地区的百姓迁到那边,在那边得到新的土地。
高产作物的种植,土豆,玉米,更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迅速解决温饱。
白宜修设立的那些部门,有条不紊地按照他的规定做事,而且还有专门的检查部门。
若是有人作奸犯科,中饱私囊,下场会很惨。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一切上了轨道,白宜修可以放心地离开这边新建造的城池了。
中秋节前夕,白宜修回到了京城。
白宜修沿袭了前世的习惯,中秋节给岳父家送节礼。
这边刚回到府里,先进宫请安。
第二天,白宜修就带着重礼去了镇国公府。
孙盈盈此时还在书馆呢,这边白宜修听说孙盈盈在书院,放下礼物,跟镇国公老爷子,孙大海喝了茶,就去了书院。
孙盈盈看到白宜修过来很开心,正好中秋节放假三天,她上完课,就跟白宜修回来了。
第2150章 算计来的亲事
马车上,孙盈盈问:“陛下让你这时候回来,是因为想你了?”
白宜修回答,笑得颇为得意,“一方面如此,另一方面想让我给国子监和太学那边上新式算学课。”
听到这话,孙盈盈恍然大悟,明白过来,“原来如此啊,上次陛下和太子亲自考察了咱们书院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学习更好,估计才动了这个心思。”
白宜修笑道:“这样很好,新城那边,已经上了轨道,剩下的很多事情,也有官府和我的手下做事。
我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现在回来教书也好,这也是咱们两个人的期待的。”
孙盈盈笑了,“是的,我可开心了。”
因为白宜修的到来,孙盈盈每天都很开心,看到真人可比写信好多了。
中秋节过后,白宜修就开始在国子监和太学教授算学,另外,也会在书院教授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
就在孙盈盈忙于教书,教授医术的时候,突然从母亲那边得到齐淑敏定下了亲事。
饭桌上,徐氏唏嘘不已,“之前我就知道这齐淑敏心大,果真如此。
父亲之前还跟齐天恒说,让他给女儿找个好人家。不过这齐天恒好像没听进去,居然答应女儿成为淮南王的侧妃。
侧妃虽然有个妃,但实际上还是个妾啊!”
听到这话,孙盈盈一愣,“母亲,你可知这齐淑敏如何跟淮南王走到一起的?”
她之前忙着教书,对齐淑敏并不关注,没想到这齐淑敏可真是能耐。
镇国公老夫人淡然地笑了笑,“人各有命,你觉得侧妃不好,但对于齐淑敏来说,她觉得那是顶好的。
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说了。那淮南王看着荒唐,行事多变,以后咱远着点就好。”
徐氏点了点头,“说的也是,咱们过自己的日子,不掺和那么多。”
孙盈盈挑眉,明天就是齐淑敏成亲的日子,不过只是侧妃,而且还曾经惦记白宜修,她才不会去参加齐淑敏的婚礼。
再说了,那是侧妃,也不适合大办。
于是镇国公老夫人第二天也没去,徐氏带着儿媳妇周依柔去坐了一会儿,并且送了添妆就回来了。
孙盈盈去了倾城美颜坊,还有事情要处理。
这齐淑敏好像是要显摆一样,明明另一条路更顺畅,可这齐淑敏偏要让人抬着轿子从倾城美颜坊经过。
因为是侧妃,淮南王没来迎接,但也派来了家里的管家过来,排场很大,也很体面。
孙盈盈坐在倾城美颜坊的三楼,看着出嫁的队伍,颇为意外。
不过,这也符合齐淑敏的个性。现在终于攀了高枝,当然要显摆一下,她齐淑敏并不比她孙盈盈差。
孙盈盈摇头失笑,她跟白宜修那是情投意合的感情,可不是齐淑敏投机算计过来的婚事。
这是在三皇子府,举行宴会。
冯氏找了娘家的亲戚关系,得到了请帖,让女儿跟了进去。本来想算计太子的,但太子白宜善那天有事没来。
第2151章 为什么哭?
齐淑敏转而算计三皇子,但三皇子妃是个厉害的,指使府里的下人,转手就把齐淑敏送到了臭名昭著的淮南王的怀里。
这淮南王对漂亮女人来者不拒,就接纳了。
同时,也因为齐淑敏的父亲齐天恒升官,是从三品的实权将领,而且还跟镇国公老爷子关系甚好。
这淮南王睡了齐淑敏,就不能像对待那些烟花之地的女子那样随便,所以才有了齐淑敏的侧妃之位。
到了最后,还不是借了了镇国公府的势,居然还来她面前显摆。
不要脸!
算了,孙盈盈很忙,也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齐淑敏这样的人身上,但愿这齐淑敏如愿以偿之后,能够安分,不要找她麻烦。
可就在齐淑敏的花轿从倾城美颜坊经过,很多人追上去看热闹。
只有一个穿着青衣的女子眼神落在远去的花轿上,一动不动。
孙盈盈仔细一看,原来是吴相慧。
她怎么一直盯着齐淑敏的花轿?
难道她跟齐淑敏的关系很好?
不对,吴相慧哭了!
绝对不可能是高兴地哭了,那就是伤心地哭了。
这吴相慧比齐淑敏大十二岁还多,跟齐淑敏并不相识,可为何对着齐淑敏的花轿哭泣呢?
孙盈盈仔细思索,十分不解。
采荷给孙盈盈端茶进来,看到二姑娘沉思,小声问:“二姑娘,想什么呢?”
孙盈盈想不明白,于是跟身边的采荷讨论,采荷很聪明,或许从采荷的角度能有其他的看法。
孙盈盈跟采荷说了大概,指了指泪流满面的吴相慧,“······事情就是这样,这吴相慧为什么哭?”
采荷不假思索就回答:“很简单啊,既然两个女人之间并不认识,而且没有交集,那么就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推测了。
这吴相慧盯着齐淑敏的花轿,可能羡慕齐淑敏嫁给了淮南王,也可能因为淮南王娶了齐淑敏,但吴相慧不能嫁给淮南王,所以遗憾地哭了。”
“啊?”孙盈盈一愣,仔细思索之后,点了点头,“我发现这样的推测居然很有道理呢!”
采荷颇为得意,“跟在姑娘身边时间久了,奴婢自然也变聪明了。
对了,奴婢觉得应该查查吴相慧是否认识淮南王。”
孙盈盈点了点头,“吴相慧当初疑似在太子妃生孩子的时候动手脚。
吴相慧这样的女医,不缺钱,不缺地位,到目前还没成亲,缺少的就是那份感情了。
或许她当初是为了男人才会那样做。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咱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查查到底是谁对太子的子嗣下手。
淮南王是宗亲皇室,陛下的亲弟弟,是太子和安王的亲叔叔,说不定有这样的动机。”
采荷赞同,“是,姑娘,既然有怀疑,那就调查。”
孙盈盈派出去人调查,这一查,几天之后,还真让孙盈盈收到了调查结果。
这淮南王和吴相慧在城外的金光寺见面了。
他们私下见面,而且吴相慧带着幕篱,非常隐蔽。
第2152章 造反的证据
不过因为之前孙盈盈派人盯着吴相慧,因此可以确定那个带着幕篱的女子就是吴相慧。
吴相慧哭了,而且还在淮南王怀里哭得稀里糊涂。
这样的消息,让孙盈盈目瞪口呆。
难道真的是淮南王对太子的子嗣下手?
可康明帝身体康健,太子身体不错,而且还有两个庶子。
即使太子妃生不出来,也有儿子继承皇位啊!
就在太子白宜善和他的儿子都死了,那继承皇位的也该是白宜修!
另外康明帝还有其它好几个儿子,而且身体康健。
怎么轮,也轮不到淮南王啊?
想到这,孙盈盈还是想不明白,于是决定把这些消息传递给白宜修。
白宜修那边有更多人手,或许知道更多的皇家隐秘,或许能够更顺利查到当年的真相。
以前的很多事情表面上结案了,但是还有很多蹊跷的地方。
白宜修拿到孙盈盈的传递过来的信息之后,顿时一愣,。
他私下里立即派人调查,朝着淮南王是否有造反的方向调查。
利用三个月,白宜修查到淮南王每个月都会有大笔的资金流动,而且去向不明。
以白宜修的能力只能调查到此了,于是就把调查内容交给了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
一个是大周最高权力者,一个是权力的未来继承者。
他们的手里有大周最为严密庞大的情报网,当他们拿到白宜修调查的内容之后,顺藤摸瓜。
查到吴家医馆每个季度都会给淮南王上百万两银子,还有各种物资。
这些东西去向不明,再次经过更加严密的调查。
居然在西山府吴王的封地下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练兵,足有五万之众。
一个藩王根本就不能够养这么多兵,淮南王图谋不轨,另外他还特别阴险,居然把练兵之地弄在了吴王的封地上。
万一暴露了,还能嫁祸给吴王。
除夕夜,一直留在京城的淮南王进宫参加出息晚宴。
只知道喝了很多酒,烟花绚烂,看着坐在那个位子上的皇兄,眼露羡慕!
他还年轻,他还有机会!
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外面太阳已经升起!
淮南王逐渐睁开眼睛,脑子混混沌沌的。
他好一会儿,才看了看周围,发现并不是他的淮南王府。
淮南王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很熟悉,又陌生。
突然“吱呀”一声,门开了,从外面进来两个人,康明帝和太子白宜善。
“皇兄,你怎么在我家啊?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淮南王迷迷糊糊嘟囔说,咂咂嘴巴,有些口渴了,起身倒水,“咕噜咕噜”,喝了几口。
康明帝看向淮南王,轻声问道:“七弟,这些年,朕对你如何?”
“啊?”淮南王一愣,心里很紧张,但他却不敢露出太过惊讶的表情,假装不解,“皇兄,你这是在说什么呢?
我也算是皇兄看着长大的,而且还给我很好的封地,这些年我胡作非为,皇兄对我也是偏袒爱护的,否则我哪能过得这么滋润?”
第2153章 抢夺皇位
康明帝听着淮南王的话,不自觉的露出嘲讽的笑容,而且脸上的表情十分失望痛心,“既然朕对你这么好,为何还想着造反?
这个位子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这些年,你只看到朕荣耀之时,却不知道朕为了治理好大周殚精竭虑,不敢有片刻放松。”
“啊?”淮南王目瞪口呆,大吃一惊,皇兄怎么会知道?
好一会儿,淮南王才连忙说:“皇兄,我没有······”
康明帝有些失望地看向淮南王,若是淮南王承认了,他还当这个弟弟是个汉子。
可他现在都这样说了,这淮南王居然还不承认,还在狡辩!
太子白宜善想说话,但康明帝摆了摆手,不让他说。
毕竟是长辈,太子白宜善默默不语。
康明帝摇头苦笑,“小七,你从吴家医馆那边每年得到四百万两银子,甚至更多,加上其他的,还有你封地的产业,一年就够奖金五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足够你在吴王的封地里练兵了。”
听到这话,淮南王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皇兄什么都知道!
淮南王此时已经从地上站起来,看向看向康明帝,眼睛里充满愤怒和嫉妒,“明明我才是父皇最宠爱的皇子,父皇本来准备把皇位传给我了,都是你和太后,使用阴谋诡计,篡改了圣旨,抢了我的皇位。”
康明帝,太子白宜善都是一愣,不敢置信地看向淮南王。
好一会儿,康明帝才缓过来神,缓缓问道:“小七,你这些话都是从哪听来的?你当时才七岁,你知道那时候若是父皇把皇位传给你,你早就被那些个皇兄弄死了,根本活不成。”
淮南王不信,“那时候就剩我和你了,父皇那么疼我,当然会把皇位传给我,而不是你这个父皇从不在意,也不心疼的儿子。”
听到这话,康明帝心里苦涩,“你说得对,我不是父皇最宠爱的孩子,但他宠爱的那些孩子互相残杀,搞死了对方。
他没有选择,不得已选择我。那时候我已经成年,而且守护西北,战功卓著,已经有了子嗣。
父皇把皇位传给我,就能够稳定住风云涌动的朝堂。若是传给你,你那时候才是个七岁的孩子,而且还是娇宠长大的孩子。
你只能成为一个儿皇帝,是那些大臣和外戚手里的傀儡皇帝。父皇虽然喜欢你,但他更加看重大周的江山。
朕辛苦和努力,勤政爱民,才有现在的大周中兴。这一切都不是说说而已,都是我奋斗来的。
你不是七岁的孩子了,你想问题的时候,请用脑子,不要意气用事,也不要觊觎不属于你的东西。
你的封地是父皇亲定的,还有你能够留在京城,这是父皇对你最后的恩惠和关爱,但你好像没有理解他的苦心。”
淮南王不敢置信,疯狂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父皇那么疼我,那么宠我,怎么可能不把皇位传给我呢?”
康明帝听到这话,更加失望了,这个人脑子里面难道都是水吗?
第2154章 察看圣旨
康明帝沉声说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觉得父皇把皇位传给你,你还能活着吗?
我是手握重兵的,有十全的藩王,你才是一个七岁的稚子,你斗得过我吗?
用你那脑袋好好想想,父皇从此至终都没有想着把皇位传给你!
如果他能够再活十年,等到你十七岁的时候,再驾崩,或许你有可能登上皇位!”
淮南王听到这话,疯狂的神色有了些许改变。
难道父皇真的没有想着把皇位传给他?
好一会儿,淮南王仍旧不甘心,才抬起头问:“父皇真的没有传位于我?”
康明帝点了点头,“本来就不是,大道理小道理都跟你说了,你如果还不信,那我把父皇留下来的传位圣旨给你看看!
那上面没有任何涂抹的痕迹,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是父皇亲自写下的!”
康明帝跟边上的内侍说了一声,内侍就赶紧去把那份圣旨拿过来。
今天就让淮南王死心!
淮南王默默无语,瘫坐在地上。
过一会儿,内侍拿过来传位圣旨。
康明帝打开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递给淮南王,“那时候你还小,没有看圣旨。现在你都长大成人,那你仔细看看吧!”
淮南王急忙接过来圣旨,打开来一字一句,仔细
这的确是父皇的字迹,而且那时候父皇重病,手有些抖,写字有些变化。
甚至上没有任何的涂改痕迹,而且还有父皇的玉玺,私印……
几番对比,淮南王也确定这份圣旨是真实的。
想到这么多年来,他因为皇位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私下里手段多样,就像耍猴戏一样。
淮南王再一次瘫坐在地上,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面色蜡黄,这一次他死期到了。
就在这时候,淮南王起身就要撞在柱子上,太子白宜善连忙冲上来,拉住了淮南王。
淮南王怒目而视:“我做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这是我一人所为。
府中的那些女子,还有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跟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关系。我一死了之,所有的罪责我承担!”
太子白宜善看到如此光棍的淮南王有些生气,“你倒是一死了之了,可是留给我们大周皇族白家一个烂摊子!
你是白家子孙,从小享受了皇族供奉荣华富贵!现在也该是你为皇族尽忠的时候了!”
淮南王听到这话有些不解,“我都以死谢罪了,这还不算尽忠啊?”
太子白宜善,连忙反驳,“你这哪是尽忠,明明就是畏罪自杀!”
康明帝也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小七,我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手段把你软禁起来,并不是为了杀你!”
淮南王听到这话,顿时傻眼了,“皇兄,你要做一个合格的皇弟,我作为一个藩王都造反了,你应该砍我的脑袋,弄死我,绝不能妇人之仁!”
听到这话,康明帝,太子白宜善都是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这淮南王到底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啊?
第2155章 利用
康明帝露出气愤痛恨的表情,这些年的仁慈都喂了狗,“你也知道你的罪孽深重,难道现在你就不想着将功折罪吗?
你是从谁那里听到传位圣旨是被朕篡改的?谁在挑唆你对皇位有企图?
另外,除了这些,你还做了什么?你把这些事情,全部说出来,我才能够顺藤摸瓜,找到那些在阴暗之处,想要颠覆咱们白家江山的主谋!”
淮南王听到这话,微微一愣,表情复杂,然后看了看皇兄,“皇兄,你是说有人利用我?”
康明帝没好气说:“你觉得呢?兄弟阋墙,是乱家之源,皇家也不例外。那些人能够挑唆你,自然也可以挑唆别人。”
淮南王听到这话,心情更加复杂了,想说,但又怕辜负太多的人,“是我身边的一个老太监,他跟我说传位诏书被篡改了,本来我应该继位的。
吴家那边他们投靠于我,并且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银子,永远练兵。还有······算了,就这些了。”
到了最后,淮南王良心发现,并没有把吴相慧说出来。
毕竟那个女子是在他的指使之下,才会想要谋害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如果吴相慧有错,那就是喜欢上了他这个坏人。
太子白宜善眯着眼睛,看向淮南王,“还有吴相慧吧?当初太子妃生产的时候,她曾经动了一些手脚。如果不是盈盈回来的及时,说不定孤的嫡子也不能够顺利降生。
七叔,这些年,我白宜善自认对你很恭敬,你为了那些虚无的皇位,居然就谋害太子妃和我的孩子。”
淮南王面露尴尬,“那时候不是一心想造反吗?让你有了嫡子,我岂不是更没有机会了?”
太子白宜善听到这话,又气又怒,指了指他自己,“我这个太子还在呢,而且父皇看重我,我的地位稳固。
另外,我就算没有嫡子,我还有两个庶子。就算我和两个庶子没了,还有宜修呢,我父皇还有其他的儿子,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啊?”
听到这话,淮南王缩了缩脖子,摇了摇头,“之前我父皇有那么多儿子,最后还不是只剩下我和皇兄?”
太子白宜善瞪着淮南王,举起拳头,想要狠狠地打淮南王一顿好,“你······”
康明帝很显然更加重视淮南王这边的有用线索,“宜善,这些事情稍后再说。小七,把你知道的,还有那些吴家,以及练兵的兵符,全部给我。”
淮南王也知道成王败寇,他的事情已经被康明帝知道了。即使他再负隅顽抗,也不能守住那些秘密,最后说不得还便宜了别人。既然如此,还不如将功折罪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淮南王也知道这些年康明帝对他这个仅存的小兄弟不错。如果不是之前有皇位的诱惑,他也不会冒险练兵,也不想造反当皇帝。
淮南王把随身携带的兵符交给了康明帝,“那个太监还在我的府里,从他那里想必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就当是我为白家皇族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