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好儿子,好弟弟
听到这话,康明帝微微眯着眼睛,微微笑了笑,“呵呵,小四现在开始想媳妇了。”
“是啊,以前小四从来就不考虑银子。”太子也笑着说道,相比较权势,弟弟想要银子,那真是太好了,还是他的好弟弟的,“如果儿臣觉得只给小四一成的利润太少了,毕竟这些都是小四鼓捣出来的,可不好意思坐享其成,我不要这一份收益,就给小四算两成收益吧。”
康明帝已经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利用这些琉璃不仅仅从湖商那边可以赚到大量的金银,也可以从那些世家豪门富商那里赚钱。
太子说的的确挺有道理,只给小四一成的利润有些少了。
“那这样吧,小四两成,太子你也两成,你们那母后也得到两成,剩下的四成归朕。这事情朕和太子不便插手。小四虽然有安王的爵位,但在朝中并没有官位,所以可以让下面的管事做这些生意。”康明帝很大方,毕竟是白得的,所以也愿意多分一些给太子和安王。
太子听到这话,心里微微一愣,但也放心了。
父皇这是跟他传递,以后不会给安王大权,但却允许安王做个富足的王爷。
这一点,太子可以接受,而且乐见其成。
这个弟弟对他这个哥哥也十分地恭敬,有了好处,没有私藏,拿出来跟他分享。虽然现在的天下还是父皇的,还不是他的,但以后只要弟弟能够一直这样赤诚,他一定会善待。
“父皇,其实我只要一成,就可以了,父皇和皇兄整日为国操劳,用钱的地方多。现在国库的钱用于国内的建设,父皇勤政爱民,勤俭节约,早就想弄个避暑山庄,但因为不想占用国库的银子被那些大臣拒绝,一直没有实现。那咱们就不用国库,用私库。毕竟这东西是我琢磨出来的,我手下制造出来的,跟朝廷没有关系,也不算是与民争利,到时候儿子用这些钱给父皇和母后建造一个避暑山庄。”白宜修笑着说道,他能够赚钱的项目多着呢,这辈子都不会缺钱花,所以没必要把钱看得太重,分享出去,孝敬长辈和兄长,得到的会更多。
康明帝听到白宜修的话,这颗老父亲的心,暖暖的,“你这孩子,怎么······怎么就这么贴心呢?”
“谢谢父皇称赞,皇兄一直以父皇为榜样,勤俭节约,我记得皇兄以前看上了一把宝剑,但当时江南那一带发生水患,皇兄把大部分的银子全部捐出去赈灾了,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皇兄的义举。父皇,皇兄你们关心国家大事,我从小体弱多病,得到家人的关爱,我回报不了天下,但我可以回报父皇和皇兄。”
当听到白宜修当着父皇的面称赞他当年的勤俭节约,带头捐钱抗灾的举动,太子白宜善内心激动,哎呀呀,真是亲兄弟啊!
夸奖他的时候,也能夸得如此清新自然,毫不做作,令人心花怒放。
第1751章 誓做贤王
果真在白宜修说完这话的时候,康明帝看向太子的眼神更加慈祥了,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太子也是极好的,朕那边还有当年曾经上阵杀敌的宝剑,传给我儿,弥补当年我儿的遗憾。”
对于有能力的儿子,康明帝也很喜欢。
最起码等以后把皇位传给太子之后,太子能够管理好大周,继续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康明帝也相信,一手带大的孩子,是孝顺的,不会主动挑战他的权威。
太子白宜善听到这话,更是激动,连忙起身,“父皇,那把宝剑曾经陪着父皇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宝剑配英雄,只有父皇才德才能拥有那样绝世无双的宝剑。儿臣在父皇庇护之下,不配拥有父皇的断殇宝剑。”
听到儿子称赞他当年的丰功伟绩,康明帝更加开心了,没有哪个父亲不想成为孩子的榜样?。
“不得不说,宜善,宜修,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当年朕吃得苦,不想让你们再经历一次。
当初朕只是一个宫女所出的皇子,无权无势,被分到了西北那样的贫瘠封地,每一年都要跟那些蛮人打仗,保护百姓,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
只是没想到京城里的皇兄争斗如此激烈,死了两个兄弟,先帝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就把朕才偏僻的西北弄到了京城,并且传位于我。
那时候我和你母后大婚没多久,谁也没想到皇位会落到我的头上。朝堂之上,我们没有根基,上面还有先帝,那日子战战兢兢······”
康明帝开始在两个儿子面前忆苦思甜,让两个儿子了解现在的日子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父皇威武。”太子白宜善站起来,立即恭敬说道。
白宜修也笑着说:“父皇,儿臣明白您说的话,咱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同时我也明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我跟其他的兄弟相处的少,不能跟他们的关系只是一般,但我可以在父皇和皇兄面前保证,我白宜修这辈子只做贤王,辅佐父皇和皇兄。”
康明帝,太子听了都是一愣,到了他们这个阶层,说话很少说得这么直接,可安王白宜修偏偏就说了。
可见这个弟弟内心坦坦荡荡,的确没有争大位的想法。
不愧是亲兄弟,现在恢复健康了,就这么给力,以前真的没有白疼这小子。
太子白宜善心里感慨万千,其实也不能怪他这么敏感,因为下面的兄弟一个个成年,有老实的,也有小动作不断的。
从太子妃被人下毒来看,表面上是徐侧妃,其实他和母后一起讨论之后,觉得应该还有其他人,故而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对皇宫的掌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针对他的储君之位,针对他未来的皇位。
因此,太子白宜善不能有任何的大意马虎。
他是太子,那只能是太子,只能是下一任的皇帝。如果不是,谁上位,他都没有好下场。
第1752章 推心置腹
康明帝听到这话,一手轻抚着胡须,一边点了点头,“宜善啊,不管其他兄弟怎么样,最起码你还有一个真心真意待你的兄弟。
想好年朕还是皇子的时候,因为身份低,从来不敢想大位,只想着在外面天高海阔做一番事业,娶妻生子,好好活下去。
京城里的那些皇子,一直盯着太子的位子,没有一个人真心待他,上面有先帝压制,后面有兄弟盯着,就算是圣人,也会犯错啊,做什么都是错,不做也是错,然后又一错再错。
哎······朕现在想想当年的太子哥哥真的好惨,故而朕这些年一直把你带在身边教导,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像先帝那样压制优秀的太子。
你好好学,不骄不躁,等朕觉得你可以了,朕就把皇位传给你!”
之前虽然康明帝把白宜善立为太子,那是礼法上的,也是认可的,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推心置腹地说这些话。
白宜善明白,今日是因为安王的赤胆忠心让父皇备有感动,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承诺。
对此,太子白宜善深表感激,也的确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
虽然下面的皇子逐渐长大,而且慢慢地领了差事,有的人不安分,总是想着做点什么,就算不能动摇他的太子地位,但可以恶心他。
“父皇,儿子跟在您身边,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父皇的一片苦心。”太子恭敬回答,“宜修对我一片赤诚,儿臣也一直谨记在心,以后定不会辜负宜修的情义。”
白宜修在边上微微笑了笑,他爹就是给力,总能现身说法,教育太子和皇子。这样的一个礼贤下士,开明的好皇帝,必须青史留名啊!
因此白宜修准备做一些事情,让这个爱好名声的贤德皇帝青史留名。
琉璃和镜子的事情牵扯甚大,故而康明帝和太子都派了人过来跟在安王的身边一起管理,销售。
安王也乐得人手充足,这些人只负责销售,至于生产,还是他的小庄子里的那些人,所以可以做到足够的保密。
白宜修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专门让人给孙盈盈送信。
孙盈盈这才知道太子妃怀孕了,居然比她预料中早,可见太子妃的身体调理地非常好,故而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现在太子妃怀孕了,她就能代替父亲回锦屏县,把母亲和哥哥接到京城。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孙盈盈专门用空间的药材和空间水熬制了一瓶保胎丸。如果遇到一些意外,这个保胎丸,足可以保护太子妃以及肚子里的孩子安然无恙。
太子妃于婉仪回到东宫之后,就让身边的心腹李嬷嬷亲自过来感谢孙盈盈,并且送上了丰厚的赏赐。
李嬷嬷再次看到孙盈盈的时候,心情多变。
原本只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农家女,可这才短短时间,摇身一变,居然成了镇国公的孙女,这可不一般哦!
“盈盈姑娘,太子妃有喜了,特别开心,还想邀请盈盈姑娘去东宫一趟,不知盈盈姑娘是否有空呢?”李嬷嬷笑着说道,然后看向孙盈盈。
第1753章 感激之情
孙盈盈微微笑了笑,态度一如既往,并没有因为身边发生变化就变得自命不凡,点了点头,微微笑了笑,“过两日我要回锦屏县,正好去给太子妃把把脉,交代一下,我才能放心离开。”
听到这话,李嬷嬷一愣,略微担忧,“孙姑娘,回锦屏县何事啊?”
孙盈盈回答:“我母亲和哥哥姐姐们还在锦屏县,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父亲要在身边尽孝,故而需要我回一趟锦屏县,亲自把他们接过来。来回估计需要一个半月,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哦,原来如此啊!”李嬷嬷点了点头,她当然希望孙盈盈一直留在京城,可以随时进宫。
可现在的孙盈盈已经不是以前的农家女了,而是镇国公的孙女,另外,还是安王的“好友”,即使是太子妃也不能强制要求孙盈盈一定留在京城。
于是孙盈盈跟着李嬷嬷一起进宫,先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然后又去东宫那边给太子妃诊脉。
太子妃于婉仪此时穿着一身见到精致而又简单的舒服的衣服,正歪坐在榻上,听着宫女们念着要处理的事情。
现在为了不累眼睛,就让宫女念着,她听着。
这样就不直接接触这些纸张,免得有人在纸上做“手脚”。
此时听到李嬷嬷说孙盈盈过来了,立即停止处理东宫的宫务。
“盈盈,可把你等来了。”太子妃于婉仪看到孙盈盈的时候,笑容更加真切了,不仅仅是因为孙盈盈的医术,更是因为孙盈盈身份的转变。
孙盈盈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不卑不亢地行礼,“太子妃殿下,万福金安。”
“好了,可别如此客气,生分了。”太子妃于婉仪亲自起身,上前拉着孙盈盈的手,“来来,快给我看看,肚子里的孩儿,是否康健?”
“是!”孙盈盈恭敬回答,然后坐在李嬷嬷搬过来的秀墩子上,认真地给太子妃把脉。
果真跟她猜测的一样,太子妃的身体真得非常好,所以才能比她预计的时间提前半个月有了身孕。
“怎么样了?”太子妃急忙问道,内心忐忑。
对宫里的御医,太子妃于婉仪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了,毕竟她中了无子果的毒,太医院里居然没有一个人诊断出来。
一辈子的希望,差点葬送在御医的手里了。
或许他们真得不知道,但这也不能弥补他们渎职。
孙盈盈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回太子妃,您的身体恢复地比我预测好很多,可见你平时已经非常用心地锻炼身体,而且按时吃药。因此,你和肚子里的胎儿都很好,只要以后稍加注意饮食,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太子妃于婉仪听了之后,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盈盈这么一说,我总算可以放心了。之前整日不安稳,就怕有个意外。哎,这辈子,能有个儿子足以······”
太子妃于婉仪在孙盈盈的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1754章 安胎丸
今日的太子妃于婉仪比没有化妆,故而孙盈盈能够看清楚太子妃的面相。经过三个月的调理,太子妃的面相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这里的面相并不是长相,在一般人的眼睛里,并不能看出来,但在孙盈盈的眼睛,却是一目了然。
“呵呵,太子妃有福气,这一胎顺利生产之后,三年抱俩,五年抱仨,也不是不可能!”孙盈盈笑着说道,有些事情就是神奇。
太子妃于婉仪听到孙盈盈称赞她以后多子多福,非常开心,没有反驳,更没有谦虚,谁都想这样,“呵呵,那我就多谢盈盈吉言了。”
“不用谢!”孙盈盈客气说道,然后又说,“过两日我就要回锦屏县,接我母亲和姐姐哥哥们来京城,而且还有一些事情必须处理。太子妃现在身体康健,我也能放心离开了,估计两个月才能回来。”
“啊?”太子妃于婉仪一愣,面露不舍,“盈盈妹妹,能不能一直在京城啊?哎,自从那个宫里的御医没有一个诊断出无子果,让我好几年不孕,我这心里特别地不信任那些御医。你若是走了,我估计睡觉都不踏实了。”
孙盈盈听到这话,笑着说:“太子妃不要着急,现在您这边的人也都是值得信任的,平日里你自己也注意一些,另外,民女还给太子妃准备了一瓶安胎丸。若是真的有意外,吃了安胎丸,应该就能没事了。不过,如果一切正常的话,那就没必要吃了。”
太子妃于婉仪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很快就明白了孙盈盈必须回到锦屏县的原因。
“盈盈,你说得对,我的确要增加身边的人伺候,不能有半点马虎。”太子妃于婉仪回答,“也明白你这一次不得不离开京城的原因,你在离开之后,还给我准备了安胎丸,真是令我感激不尽。只盼盈盈,你能早日回来。”
“多谢太子妃的理解,民女感激不尽。”孙盈盈点了点头,“如果顺利的话,或许还用不了两个月呢!”
太子妃能够感受到孙盈盈的开心,于是也点了点头,“对了,盈盈,这个安胎丸怎么吃?虽然不希望出现意外,但是也要以防万一!”
“早中晚三粒就可以了,不要多吃,一旦不见红了,就停止!”孙盈盈交代说道,仔细观察了太子妃的面相,应该不会出现大的意外。
“但愿永远用不到!”太子妃于婉仪笑着说道,既然不能够强制孙盈盈应在京城,那么也不要表现出不高兴,得罪人。
身居高位,更应该礼贤下士,这样才能够收服人心,为为她所用。
“是的,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还是不用!”孙盈盈肯定太子妃的说法,内心还是希望太子妃能够健健康康顺利生下皇孩子。
太子妃非常擅长观察人,而且特别会聊天,“对了,盈盈。之前听安王说你这边有东西可以滋养皮肤,去除皱纹,让人变得年轻!不知是否是真的?”
第1755章 羡慕
孙盈盈点了点头,笑容明媚,“哈哈,这是真的!我姐姐和我大嫂经营的护肤品铺子,就是我研制出来的一些配方!我这次回去,不仅仅要代替父亲祖父祖母吧,娘亲姐姐哥哥们接回来,同时也会把那些铺子作坊搬到京城,到时候太子妃就能够用上那些可以提亮肤色去除皱纹的护肤品!效果真的非常好!”
听到这话,太子妃于婉仪更加开心了,“我相信盈盈从来不说谎话,也不会在这件事情欺骗于我,可以我就等着盈盈早日回京城,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护肤品。”
“那是必须的,如果不是因为缺少几样药草,民女早就给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殿下熬制那些护肤品了!”孙盈盈笑着回答,有了皇家最有权势的女人,用了她的护肤品,还愁在外面卖不掉吗?
太子妃很高兴,只是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之前听安王说怀孕的女子并不适合用护肤品,所以我现在连胭脂水粉都不用了,就怕对孩子不好!”
最主要是担心有人在里面做手脚。
孙盈盈点了点头,“是的,一般的胭脂水粉的确不适合孕妇用,不过我那边推出了一款润肤的,虽然起不到遮瑕的作用,但是却可以保持皮肤不再干燥,否则脸上一点什么东西都不用的话,皮肤容易起皮或者会有些痒!”
“对对对,我这脸上的确有些痒,又不敢乱用东西!”太子妃于婉仪之前还因为孙盈盈离开内心感到遗憾,但是现在听说能够从锦屏县那边带回来这样的神奇护肤品,又特别的期待。
太子妃于婉仪,还专门留了孙盈盈在东宫那边吃饭,对孙盈盈十分热情。
从皇宫里出来之后,孙盈盈回到镇国公府,然后就开始让身边的采荷帮她准备行礼,准备回锦屏县。
孙大海看到女儿忙忙碌碌,心里十分羡慕,“盈盈啊,其实我也想回锦屏县,我想亲自去问孙老头,孙老头,孙老太我到底是不是他们亲生的,还想把你娘和你哥哥姐姐嫂子们,亲自接到京城。”
听到父亲的话,孙盈盈连连摇头,父亲回去了,也只会被气得瑟瑟发抖,甚至还有可能被人进行道德绑架。
自从她的相面之术有了精进之后,孙盈盈慢慢地发现,她逐渐地可以换一些有法力的符文了。
到时候她用尽全力画一个真言符,不用费心思就能够得到真话,到时候,她一定要把当年的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因此她回去比父亲回去作用大很多,而且作坊里面还有那些药材,都需要特殊的整理,才能运到京城。
“爹爹,不让你去是有道理的。”孙盈盈仔细思索之后,决定跟父亲说清楚,免得父亲心里难过。
“哎,老爷子,老太太舍不得,所以就不让我回去,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孙大海苦着脸,对亲生父母,他从心里想亲近,可他更想念妻子,儿子,女儿······
第1756章 学习的重要性
孙盈盈理解父亲的心情,于是耐心地劝解,“爹爹,你现在是镇国公世子了,是勋贵,以后要经常跟着祖父应酬的。因为小时候没有接受教育,故而你不懂得四书五经这些,别人也会理解,不会苛求你,可是有一样,父亲,你必须要做得比别人一样好,甚至比别人更好。”
“啊?”孙大海一愣,急忙反问道:“那你说说,哪一样?”
“礼数,礼节。”孙盈盈回答,表情认真严肃,“咱们现在不是农家出身了,现在是勋贵,我们享受着祖父拼杀,建功立业得到的爵位,荣光。既然处于上层社会,咱们就不能不学上面的礼数,礼节,否则就会被人笑话。以后父亲要跟着祖父一起出行,礼数不对,丢的不仅仅是你自己的脸面,还有祖父的,镇国公府的。父亲,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孙大海听了之后,恍然大悟,点了点头,“是哦,盈盈你说得对,的确是这样!这几天你祖父一直带我了解镇国公府的情况,但学得非常认真,但应对并不自如。另外,我能够感受到那些族人,表面上恭敬,但他们偶尔看向我的眼神有轻视。要想改变这些,的确需要学习。”
“对,不仅仅要学习,而且还要好好学。”孙盈盈点了点头,“爹,你可以跟祖父和祖母提起,让他们帮你想办法。之前一直没安排,可能是担心你敏感,没好意思。只是咱们不能没有自知之明,等爹爹学会了,我也把娘亲和哥哥姐姐嫂子们接过来了,到时候爹爹你要好好教导我们。”
“好,我好好学。”孙大海点了点头,表情凝重,“我没有你聪明,要学很长时间,迫在眉睫,不能耽搁了。那行,我这次就不回去,在这边练习。盈盈,你回去之后,对于孙家······对孙家那边,如果能问出来当年的真相就问,问不出来也无所谓。”
“呵呵,当然能够问清楚,只是啊,咱们这一次估计要花不少钱。”孙盈盈说道,“但愿孙家那边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就算我们不出手,他们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反正尽人事,听天命。”孙大海说道,“到时候,你祖父会派人跟你一起回去,有些事情你听管家的。”
“嗯,知道了,爹爹。”孙盈盈点头,目送父亲离开。
希望在离开的这两个月,父亲能够学会那些复杂而又非常有必要的礼节和礼数。
除了一些衣物,孙盈盈并没有带很多东西,一天的时间就收拾好了。
孙盈盈给白宜修写了一封信,交给采荷。
采荷是白宜修安排在她身边的人,因此把信件交给采荷之后,采荷有渠道把信件快速地送到白宜修的手里。
白宜修看到孙盈盈要锦屏县,快速地安排下面的管事做事,然后也收拾了行李,也要跟孙盈盈一起去锦屏县,去看看孙盈盈重生之后,生活过的地方。
第1757章 迫不及待
只是临走的时候,被康明帝叫到了皇宫,商谈琉璃的事情。
白宜修把之前的计划,全部给康明帝和太子说了,然后就有几分坐立不安,神思不定。
康明帝见状,微微皱眉,“宜修,你这是怎么了?凳子上面有钉子吗?”
白宜修讪讪笑了笑,“嘿嘿,凳子上没有钉子,心里有钉子。”
“呵呵,说说,你心里有什么钉子?”太子白宜善也来了兴致,“我和父皇都洗耳恭听!”
“事情都安排好了,我留在京城也没什么大事儿,故而想出去云游一番。”安王白宜修笑道,眼神灼灼,“父皇,皇兄,你们也知道我从小身体不好,从来就没有出过京城,没见识过大周的山山水水,所以呢,趁着现在天气好,就想出去走走了。”
听到这话,太子白宜善笑了笑,“你想游山玩水是假,想跟着镇国公的孙女一起回锦屏县是真吧?”
康明帝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对,朕也是这么觉得的,定是你想跟盈盈一起回去。”
白宜修都快哭了,“既然你们知道,那就赶快放我走了呗,琉璃和镜子的事情,我已经全部安排好了,不会出事的。”
“你哦!”康明帝看到儿子哭笑不得,琉璃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就这样安排给别人。
“父皇,你就成全我吧,皇兄,快帮我求求父皇。”白宜修连忙说道,然后想了想之后,“这样吧,我只负责生产,销售的事情,父皇和皇兄你们看着办,反正到时候分我一成利润就好。”
太子白宜善笑道:“父皇,既然宜修都这样说了,那咱们还是答应了吧。”
不过看到儿子急不可耐的样子,康明帝点了点头,“去吧,别说我对你不近人情。不过,我给你准备的侍卫,一定要全部带上,否则你哪都不想去。”
“好吧······”白宜修苦着脸,那么多人真麻烦,不过这是父皇对他的关心,不能拒绝,“谢谢父皇。”
不过一想到马上就可以追孙盈盈了,白宜修顿时开心了。
既然进宫了,白宜修去了凤栖宫,跟皇后娘娘告辞。
皇后当然不放心了,可是看到儿子这么想去,就算硬留在京城,那也是身材曹营心在汉,于是就同意了。
看到儿子喜笑颜开地离开,皇后娘娘内心有些惆怅,“哎,儿大不由娘啊!一个个的,有心上人了,就跟娘亲不亲了。”
在边上伺候的王嬷嬷在边上笑着说道:“皇后娘娘可别这样说,太子和安王都是纯善孝顺之人,不管什么时候跟娘娘都是亲的。再说了,太子和安王以后都有自己的小家,娘娘不也还有陛下吗?这么多年,陛下对皇后娘娘一直情深义重,敬重有加,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听到王嬷嬷的劝解,刚刚有些惆怅的心情好了一些,“说的是,是本宫太强求了。再者,宜修以前身体不好,不能出行,对世俗之事了解不多,现在想出去见识,也好。”
第1758章 同行
“对,游山玩水之后,心情好,身体更好。”王嬷嬷说道,“反正时间也不长,安王就会回来的。再者,陛下派了这么多人保护安王,必然万无一失。”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鸟儿大了终归要飞离父母的身边,翱翔于天际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白宜修之前已经准备出份,现在从宫里回来之后立即召集人上路。
因为琉璃和镜子的事情,所以白宜修已经耽误了两天。
孙盈盈已经在昨天的启程了,当时他在庄子上里,没时间回来,没有赶上送孙盈盈,而且他内心也决定处理完事情之后就会去追孙盈盈,所以并不觉得太过遗憾。
本来白宜修想骑马,这样可以快一点追上孙盈盈。
可是侍卫不答应。
首先安王白宜修从来就没学过骑马,另外,骑马也不是轻松的活,他们也不敢让安王白宜修太过劳累。
平平安安的护送白宜修,然后再把白宜修带回京城,这才是他们的任务。
“王爷,您就不要为难属下了!”陈彪苦着脸说道,看到身板瘦巴巴的王爷想要骑马,顿时就要哭了。
“你不说我不说,父皇远在京城不知道的!”白宜修笑笑呵呵的说道,然后翻身上马。
陈彪握住马的缰绳,然后挡在面前,“就算没人跟陛下告密,但手下也不能够玩忽职守,不遵守陛下的命令。再者王爷您之前没有骑过马,很危险的。”
“我骑马的次数不多,不代表我不会骑马。”白衣秀坚持说道,“咱们的马车这么慢,怎么可能追得上已经提前两天离京的那队人呢?”
“这很简单呀,只要派个兄弟起码追上去告诉他们,等我们一下不就行了吗?”陈彪想了想,连忙回答说道。
他们的速度提高不了,但是他们可以让前面的孙盈盈那一对人马停下来等他们。
“呃呃……”白宜修听了之后讪讪笑了笑,“哈哈哈,光顾着追,怎么就忘记了这个办法呢!既然如此,那你赶紧派人通知吧!”
“是王爷!”陈彪大喜过望,终于不用担心王爷擅自骑马追赶了。
陈彪派了两个侍卫看马加鞭,追上前面的孙盈盈。
孙盈盈接到白宜修的通知之后,直接在客栈里面等了两天,就等来了白宜修一行人,两人结伴而行。
听说锦屏县的徐氏在丈夫走了之后一直惦记着。
家里的大儿媳妇身子重,再过个把月就生了,否则徐氏绝对不会让丈夫一个人去京城,她也一定要跟着。
感受到母亲的焦躁,孙二郎安抚着娘亲说道:“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盈盈虽然是被吴香莲绑架过去的,在京城那边九死一生,但虎口脱险之后,已经安定下来了,否则也不会有人给我们专门送信啊。”
“是啊,娘亲,爹爹是跟着吴大夫吴师娘一起走的,路上一定会安全的,所以您就不要担心了!”孙梅梅也劝解说,虽然她心里也十分担心,但总比之前没有消息,那时候好多了。
第1759章 好消息
周依柔也笑了笑,“娘,你这几天着急上火的,别到时候盈盈回来了,您身体撑不住了,到时候我们可怎么跟爹爹和妹妹交代呀!所以你一定要保重身体,这样才能够让妹妹在京城不那么担心!”
“二郎之前说得对,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在家里面瞎担心也无济于事,还让你们也跟着我,着急上火的!”
在一家人的安慰之下,徐氏好了一些,喝了女儿泡的菊花茶,下下火,“梅梅,你带好两个孩子;
依柔你照顾好自己的身子,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大郎烤鸭店你要看好了,保证质量多赚钱;
二郎,你要好好读书,但同时也要保重身体,有好身体才能撑过考试。
你们一个个都很懂事,而且也想得明白,只要咱们家里过好了,一切安排妥当了,这样你爹在京城也能够放心,盈盈也不会担心我们。”
“是的,娘,你能这样想那就更好了!”孙大郎笑着说道,一家人重新鼓起勇气一起面对明天。
日子过得漫长而又充实,大家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给家人添乱,不让父母挂心。
出了正月没几天,吴大夫和吴师娘就回来了。
徐氏听说他们回来了,等不及吴家那边送来消息,她就先赶过来问情况了。
“吴大夫,吴夫人,我们当家的和盈盈现在怎么样了?为什么没有跟你们一起回来呢?”徐氏急忙问道,又开始担心了。
“孙家弟妹,你可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吴师娘笑着说道,“本来我回到家,今天就想登门拜访的,没成想你就来了。盈盈之所以没回来,是因为她现在是安王爷和太子妃的大夫,给他们治病,调理身体呢!大海不放心盈盈,所以在那边陪着她呢!我这边还有很多大海和盈盈给你们捎回来的东西,还有信件。”
“王爷太子妃……”徐氏听了之后目瞪口呆,“我的天呐,我现在感觉像是在做梦!我们只是普通的农家,居然也跟天家沾上边了!”
“是啊,以前我也觉得是做梦,但是这不是做梦,是真实的!”吴师娘笑着说道,“盈盈就是这么厉害,绝不仅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一定会成为著名的女医。”
“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很高兴,但是我更希望盈盈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徐氏笑着说道,感慨万千。
家里面因为女儿的改变生活好了很多,现在又因为女儿的能力,她们家估计很快就可以改变门庭了。
“是的。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不管孩子走得多远,站得多高,做父母的都担心,都挂念!”吴师娘笑着说道,安慰着徐氏,“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了,咱们做长辈的除了鼓励他们,剩下的就只有在背后祈祷他们能够一切顺利!”
“对!”徐氏笑了笑点头,“若是舍不得,孩子是成不了才的!”
吴师娘和徐氏聊了一个上午,并且盛情招待了徐氏一起用午膳。
第1760章 双喜临门
下午徐氏回来的时候,带了整整两大车的东西回家。
这些都是孙盈盈,孙大海,还有白宜修给徐氏等人准备的礼物。
不仅仅有上好的布料,还有各种各式的特产。
孙盈盈想着嫂子快要生孩子了,所以给孩子也买了很多东西,有一个沉甸甸的长命锁,纯金的。
看到这些东西,徐氏和家人这才相信盈盈在京城过得很好,而且有孙大海在那边陪着,他们也彻底放心了。
当天晚上周依柔肚子疼,孙大郎赶紧去请来吴师娘给接生,然后在天快亮生下一名男婴。
徐氏喜极而泣,抹着眼泪,“谢天谢地,母子平安!”
“恭喜,孙家弟妹!你们家这是有长孙了!”吴师娘笑着说道,真心实意的恭喜。
“多谢你,吴夫人!”徐氏连忙感谢,“若不是你,依柔不知道还要遭多少罪呢!”
“孙家弟妹,可别这样说,依柔也是我娘家亲侄女,就算你不请我不谢我,我也会全力以赴的!”吴师娘连忙谦虚地说道,对这个侄女很看重。
侄女周依柔嫁到孙家,真是享福了。
不仅仅公婆慈善,兄弟姐妹都很友爱,而且盈盈居然还通过针灸的办法,治好了侄女的结巴,现在已经能像正常人说话了。
这一桩桩,都是大好事,都是天大的福气。
吴师娘在确定侄女没事之后,这才回家,给孩子准备洗三用的东西。
徐氏赶紧让孙二郎给远在京城的丈夫,女儿写信,告诉他们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婴,眉清目秀的,特别俊······
孙盈盈和孙大海收到信件之后,非常开心,再一次送回来很多东西。
时间过得很快,孙二郎这段时间一直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想考中秀才,不仅仅可以让家人扬眉吐气,改变门庭,将来也能够成为家人的依靠和榜样。
考童生就是在县城,故而孙二郎只需要住在家里。
孙大郎亲自送孙二郎去考试,并且在外面等着。
孙二郎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考试很顺利,而且还有孙盈盈从京城那边打探到的一些考试注意事项。
孙二郎都一一规避了,虽然有些疲惫,紧张,吃不好,睡不好,但总算考完了。
一连考三场,每一场的第二天就会公布名单,终于在三次考试之后,孙二郎考到了第一名,成为童生。
一个月之后,再去府城那边考试。
孙二郎考中了童生这件事情,写信告知了京城的孙盈盈,孙大海。
考秀才是全府城的童生一起考试,故而孙二郎不敢大意,为了熟悉环境,也为了避免水土不服,故而孙二郎决定早些去府城。
孙大郎把店铺交给李富贵,然后要陪孙二郎一起去府城。
“大哥,爹不在家,家里面都是老弱妇孺,你再跟我去,若是家里有什么事鞭长莫及解决不了,那岂不是要糟糕了?”孙二郎拒绝,“二毛,这些年一直是我的书童,让他跟我去就行了,能够照顾好我的!”
第1761章 去找二哥
“这可是你最重要的考试呀,家里人不跟着,我不放心!”孙大郎虽然也担心家里,但是毕竟是在县城里面,他们也算是熟悉了,应该不会有事。
可是府城那边就不一样了,就担心二弟到了那边吃亏或者是出事。
“大哥放心吧,真的没事的!”孙二郎安慰说道,“如果你不放心,那么让李富贵也跟着我吧,他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做事,什么都懂,有他们父子二人跟着,能把我照顾得很好的,真的不用担心!”
徐氏在边上听了,也点了点头,“大郎,二郎说的有道理,还是要有男丁在家的。另外李富贵和二毛两个人陪在你二弟身边,应该足够了!二郎,你在外面也小心一点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点,无大错!”
“我记住娘亲的话了!”孙二郎笑着说道,如果大哥跟着他一起去府城,他才会担心呢。
“二郎,既然我不能跟你一起府城陪你考试,那我就给你多准备点银子,穷家富路,多带点钱总没有错!”孙大郎对于不能陪着二弟一起去考试,心里面有些愧疚,所以只能在金钱上面弥补我二弟。
孙二郎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那我就不拒绝,谢谢哥哥了!”
孙大郎给孙二郎准备了二百两的银票,又给装了一些散银子给李富贵,让他一路打点孙二郎的衣食住行。
于是在初夏的时候,孙二郎踏上了去阜城考试的道路。
等到孙盈盈,白宜修赶到府城的时候,正赶上秀才考试。
孙盈盈早就知道二哥要在今年下场考试,非常激动,“我二哥也在府城,我现在就派人去打探二哥住在哪。”
听到这话,白宜修问道:“府城有这么多人来考试,现在想要找到你二哥犹如大海捞针。”
“反正我带来的人多,一个一个地找,应该能够很快找到的,就算今天找不到,还有明天后天呢!”孙盈盈说道,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二哥了。
自从年前被吴香莲派来的人绑架到京城之后,她就十分想念家人,虽然父亲早早地来了,但是娘亲哥哥姐姐们没有来,她仍旧十分惦记。
“我刚才打听过了,明天就会放吧,到时候咱们去放马的地方等着,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你二哥,或者跟你二哥一起来阜城的仆人!”白宜修建议说道,这样做总比兴师动众去一家家客栈调查打探好多了。
孙盈盈听了之后,眼睛一亮称赞说道:“白宜修,还是你聪明!”
“很简单的事情,哪里需要我的聪明才智,你只是关心则乱,一时间没有想起来罢了,等你冷静下来就能够找到更加简单更加合理的办法了!”白宜修笑了笑说道,“好了,现在不早了,咱们赶紧去驿站那边休息吧。”
一起回到驿站,孙盈盈洗漱好,趴在床上看书。
白宜修也有些劳累,早早地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孙盈盈吃过早饭就急匆匆地带着白宜修来到了发榜的地方。
第1762章 兄妹相逢
为了在外面行走方便,此时的孙盈盈一身男装,站在白宜修的身边,就像是白宜修的弟弟一样。
因为他们的衣着非常光鲜精致,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大家族出来的,所以很多人跟他们套近乎。
孙盈盈没工夫跟这些人说话,她的两眼扫视着周围,希望能够找到二哥,或者是家里的仆人。
二哥读书一直很勤奋,而且非常聪慧,夫子经常夸奖二哥,所以这一次,二哥能够考上秀才的几率非常高。
里面挤的人太多了,孙盈盈白宜修,不好进去,于是让身边的陈彪过去看看有没有一个叫孙承瑞。
陈彪人高马大的,而且一身劲装黑着脸,一看就非常不好惹的样子。
陈彪武功很高,而且力气很大,很快就挤进去了,从头开始看,居然在第十六名就看到了孙承瑞的名字。
看看后面的籍贯,也是跟孙姑娘一样的,应该就是孙姑娘的二哥了。
很快陈彪就从里面挤出来了,难得笑了笑说:“孙姑娘,您的二哥孙承瑞在第十六名名,中了秀才了!”
孙盈盈听了之后眼睛一亮,“正好我二哥中了,不枉他这几年一直埋头苦读!”
就在这时候孙盈盈听到熟悉的声音,“二少爷,二少爷,中啊中啊……”
孙盈盈转头,然后大声喊:“二毛……”
刚从人群里挤出来的二毛头发都乱了,听到有人大声喊他猛的转头,然后就看到了孙盈盈,以前他也经常看孙盈盈穿男装,所以并不意外,刚要喊小姐,但是想到这是在外面,于是立即惊喜地改口,“小……小少爷……二少爷,小少爷回来了……”
听到这话孙盈盈快步地走向二毛,那边的孙二郎也快步走过来,然后就看到了彼此。
“二哥……”孙盈盈大喊,惊喜万分。
“小……”孙二郎看到孙盈盈穿着男装,也连忙改口,“小弟……你怎么在这边了?”
孙盈盈拉着孙二郎的手,激动说道,“二哥,恭喜你啊,如愿以偿了,而且也改变了我们家的门庭。”
“幸不辱命,还需要再接再厉。”孙二郎笑道,然后看到风度翩翩,俊逸无双的白宜修走了过来,“盈盈,你还没说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你······你不是应该在京城吗?爹呢?他也来了吗?”
孙二郎看看四周,并没有看到父亲孙大海的身影。
“说来话长,发生了很多事情,但请你先不要激动担心,发生的都是好事。”孙盈盈担心二哥激动,于是连忙提醒,“爹爹还在京城,现在也看了榜单,咱们一起回驿站那边再说。”
“驿站?”孙二郎一愣,“你怎么住在驿站?这是谁?”
孙盈盈压低声音,小声回答:“这是安王爷,此番过来是为了游山玩水,正好跟我一路,我们就结伴同行,一起去锦屏县。”
“啊?”孙二郎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就要行礼,“参见王爷!”
“免礼,人多眼杂,还是先回驿站吧。”白宜修说道,温润地笑着,平易近人。
第1763章 兴奋而又惆怅
孙二郎上了孙盈盈和白宜修的马车,十分紧张局促,他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能和王爷坐在同一辆马车上。
这样的感觉,简直······简直太刺激了!
“二哥,你不要拘谨,王爷很平易近人的。”孙盈盈笑着说道,身份上的差距,让二哥在面对白宜修的时候,总是觉得低人一等。
“王爷平易近人,就是我自己控制不住。”孙二愣笑着说,“盈盈,赶紧说说吧,如果说来话长,那你就长话短说。”
孙盈盈摇头苦笑,仔细思索片刻,“首先,我治好了太子妃和安王,证明了自己的医术,并且结交了王爷和太子妃这样的贵人;
其次,爹爹不是孙老头,孙老太亲生的。前段时间,爹爹的亲生父母找上门,并且验证了爹爹身上的胎记和痣,全部对的上,现在已经认亲了;
最后,咱们的祖父非常厉害,是曾经镇守边疆四十年的镇国公。”
“啊?”孙二郎在听到前面孙盈盈治好了安王和太子妃的时候,虽然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么快,但在意料之中,可后面的两个问题,直接让孙二郎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孙盈盈也知道这样的话,太过惊世骇俗,令人不敢置信,所以并没有催促二哥。
好一会儿,孙二郎用力掐了自己的手背,感觉到疼痛,这······这不是梦!
“盈盈,我知道你不会骗我,但······但我还是不敢相信。”孙二郎苦笑,“爹······爹为何有这样复杂的身世?”
“当年父亲被贼人绑架,威逼利诱祖父······”孙盈盈把了解到的那些当年的情况跟二哥说了一遍,“其实二哥你想想,就算父亲的亲生父母没有找过来,我也觉得孙老头,孙老太不是爹爹的亲生父母。”
“嗯!”孙二郎也重重点了点头,“我也赞同,哪有放着孝顺的能干的儿子不疼,非要疼那几个歪瓜裂枣?以前我就怀疑了,只是没凭没据的,也没人相信。”
“说啊,我也怀疑。现在爹爹正在京城那边跟在祖父身边学习各种礼数和礼节,我就代替爹爹处理这边的事情,等我们回家,一起商量之后,在回孙家村。
这一次,不仅仅要搞清楚父亲是不是亲生的,而且理清楚这边的事情,最后还要把作坊还有店铺,还有家人一起带到京城。”孙盈盈说道。
“天呐,我之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就是想改变门庭。现在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了秀才,发现我们家居然是镇国公之后,命运真的是让人不可捉摸了。”孙二郎听到孙盈盈的解释之后,颇有几分惆怅的说道。
“二哥,虽然像你说的那样,但是我觉得人总要往前看,反正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只要我们一家团结一致而且努力上进,能够客服一切困难!”孙盈盈担心阿哥的心态失衡,所以连忙安慰解释。
第1764章 为了自己命运
看到妹妹关切的表情,孙二郎微微笑了笑,已经能够做到平静面对了。
“盈盈你不要担心我,我能够想明白的!”孙二郎苦笑说道,只是没有想到他也成为豪门公子了。
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了驿馆,白宜修做东,然后邀请孙二郎孙盈盈吃饭。
吃过饭之后,孙盈盈说:“二哥你赶紧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咱们就前往锦屏县!”
“本来我还想参加后面的那些文会,结交一些朋友,现在看来不需要了。”孙二郎的目的很功利,既然以后他是公侯家的公子,而且还要去京城再结识下面的一些秀才,没什么作用。
“二哥说的是!”孙盈盈也十分赞同,“本来就不认识,就算认识了也没有多大用,再说了吃个饭听他们吹牛也没什么意思!”
“呵呵……”孙二郎笑了笑,这些年读书并没有结交朋友,只有三两个能够谈得来的同学,不过他们连童声都没有考过,故而没有一起来府城,“那我待会回到客栈就收拾东西,一早咱们就回家。娘亲每天都在念叨着你和爹,家里的侄子,外甥特别可爱,嫂子和姐姐的生意也非常好,大哥的烤鸭店做出来的烤鸭更好吃了!”
“是的呢,到了京城之后,我就特别想念大哥做的烤鸭,就像现在吃饱了,一想起来烤鸭的味道,还想流口水呢!”孙盈盈咽了咽口水,“我打算好了,到了京城咱们也要开一家烤鸭店……”
如果没有靠山开店不容易,但现在他们背靠镇国公府,而且妹妹又是安王和太子妃的座上宾,在京城开个烤鸭店,小事一桩。
“一定可以!”孙二郎也乐呵呵,虽然以后他是镇国公的公子了,但是他还要努力的读书,即使不需要改变门楣,但却改变自己的命运。
孙二郎虽然只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他经常听书馆里的负责讲解京城里的那些事情。
镇国公功高盖主,急流勇退,上交兵权就是其中的一件,只是当时他只是一个听众。
虽然觉得可惜,但是这样才能够保全性命和家族。
祖父镇国公镇守边关四十年,现在已经把所有的兵权上交给康明帝,所以才保得全身。
父亲是农家汉子,只能简单的认字写字,大哥只会做烤鸭,也没有大的本事,侄子还小,现在就他能够读书,然后考上功名,走文官的路子,然后光宗耀祖。
孙二郎带着二毛回到客栈里,李富贵已经等的着急。
“二少爷,你们去哪了?”李富贵连忙问到,中午的时候他定好饭菜,少爷和二毛都没有回来。
李富贵亲自去找,也没有找到,不过得到了少爷高中秀才的消息。
听到李富贵的问话,孙二郎笑着说:“李大叔,我妹妹回来了,我跟她一起吃饭了。今天晚上咱们就收拾东西,明天咱们就回锦屏县。”
“哎呀,少爷,我这边替你收了很多帖子,邀请你参加宴会和文会,你不去吗?”李富贵拿着手里的一沓请帖,十分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