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敬业的天赋型演员
关于慈善,苏昱并没有想太多。
他没有想过借用慈善之名来博名声,也没有想过用慈善来帮自己往上走。
或者,以现在的苏昱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借助来慈善之名,来帮助自己,他早就不需要做了。
对于他来说,现在做慈善,更多的是突然想这样做了,纯粹想要做慈善想做好事,才会有药神慈善基金。
也可以说是在拍摄《我不是药神》时,让他感触良多,才会有这个计划。
所以,药神慈善基金才会是一个纯粹的慈善活动,而不会掺杂于其他利益进去,苏昱也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这也是药神慈善基金会公开所有的资金流向,以及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因。
“这才是慈善,其他人都是玷污了慈善两字。”
“不愧是我最喜欢的影视公司,不但电视剧和电影拍的好,连做慈善都比别人做得好。”
“大气有魄力,电影都还没有上映,就捐款二十亿,我看谁还敢这样做。”
“就冲着这二十亿捐款,电影票我是买定了,就当我也支持慈善了。”
“没有药神慈善基金,我都会看电影,有了这个药神慈善基金,那更是要看了。”
“希望药神慈善基金可以起一个好头,让其他慈善基金也跟上,不要再让善款不明不白,也不要再让好人寒心。”
“不说了,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票什么时候可以预定,我要去买十张。”
在发布会结束后,网上的评论可谓是极为精彩,很多人都参与进这次的话题中。
而且,从评论上看,对于新潮流传媒公司的药神慈善基金,网民都是非常支持的,也希望通过支持电影来支持药神慈善基金。
看来,这个药神慈善基金,应该会对《我不是药神》起到一个不错的宣传效果。
只不过,《我不是药神》现在还没有上映,也不知道这些评论会不会实现,或许也只是网民的说说而已,根本不会起到增加票房的效果。
但不管怎么样,对于药神慈善基金,网民还是非常支持的。
就算《我不是药神》没有获得一分的票房,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公司形象,也会因为这个药神慈善基金而得到提升,大众会对新潮流传媒公司更有好感。
公司形象,也算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或许也是可以创造不低的效益。
至少,在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商业活动中,大众的支持力度会更大一些,唱片、电视剧和电影等等都是如此,更容易获得成功一些。
而在娱乐圈中,众多传媒公司都是被骂的对象,大众对传媒公司似乎鲜有好感,唯有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形象是一直非常正面。
这次过后,新潮流传媒公司必然会被更多人喜欢,这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二十亿元的善款,苏昱觉得不算少,但也不算多。
尽管,二十亿元的善款,已经是《我不是药神》制作加宣发的好几倍,这笔善款也让《我不是药神》的成本,凭空增加了几倍。
但苏昱依旧觉得不算多,也不会对新潮流传媒公司增加什么资金压力。
别的不说,就单单现在还在上映的《唐伯虎点秋香》,为新潮流传媒公司创造的净利润,就远不止二十亿元。
甚至,新潮流传媒公司愿意的话,凭着《唐伯虎点秋香》创造的利润,就可以成立起几个慈善基金,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新潮流传媒公司的月利润,都是过百亿的,年利润更是破千亿元。
所以,二十亿元的善款支出,对新潮流传媒公司来说,的确是小问题,不会有什么负担。
就算这二十亿元的善款,完全是纯支出,没有产生一分一毫的效益,对新潮流传媒公司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苏昱做慈善,从来都是量力而行的,而从来都不会做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也不会给公司造成太大的压力,一步步的慢慢来,才可以持久,而效果也有可能会更好。
在药神慈善基金引起讨论热潮时,苏昱还在拍摄《新难兄难弟》,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到拍摄。
尽管,药神慈善基金是他提起并决定这样做的,但他也没有出风头的意思,并没有想站在发布会上,也不想让其他人因为这件事,而关注到自己。
甚至,苏昱都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新难兄难弟》的拍摄,还在继续进行中,一刻都没有被耽误。
而《新难兄难弟》的拍摄进度也是非常神速,甚至是比预期计划都要快上一些,而最让苏昱满意的演员,当属连景辉。
原本,他以为连景辉作为新人,没有演过主角,经验不足的连景辉,拍摄速度应该不能太快的。
可没有想到的是,连景辉的进步非常快,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拍摄,不但非常投入,效果出来后也是非常好,这才大大加快了拍摄进度。
连景辉的表现,让苏昱非常满意,也对得起他之前对连景辉的评价,那就是天生适合做演员。
在演戏上,连景辉的天赋非常高,演什么像什么,什么角色都可以很快入戏。
因此,苏昱对连景辉是越来越满意了,对连景辉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一个敬业的天赋型演员,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评价。
在他合作中的演员之中,连景辉算是少有得到这个评价的演员。
而另外一个是李诗,她同样是天赋型演员,天分极高,同样也是很敬业,但比起努力程度,还是要比连景辉差了一点。
不是李诗不够努力,而是连景辉太过努力了。
或许是连景辉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次机会,才会异常的珍惜,努力程度也远超其他演员,太过想出人头地的他,得到机会后,所爆发出来的潜力和努力,也的确是很惊人的。
连景辉的付出,以及进步,苏昱都看在眼里,才会给他如此之高的评价。
不过,连景辉的付出,也的确是值得的。
苏昱给连景辉提供的机会,也是极为难得的,不是每个演员都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而且,《新难兄难弟》这部电影,都可以算是苏昱为了力捧连景辉才会拍摄的,其他新人可以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过。
在这么好的机遇面前,如果连景辉还不好好努力,把握住这次机会的话,那的确是说不过去了。
《新难兄难弟》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为连景辉量身定制,如果他都没有一个好的表现,那他以后也很难再获得这么好的机会了。
现在不努力做到最好的话,真的会遗憾终生。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兑换设备
仅仅只是用了十天,《新难兄难弟》就已经杀青了。
这不是单个演员杀青,而是《新难兄难弟》整个剧组一起杀青,所有镜头都已经拍完。
十天的时间,对于其他剧组,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对于苏昱的剧组来说,早就已经是稀松平常了,之前的电影都是如此迅速。
事实上,很多电影剧组想要在短时间完成拍摄,也不是难事,只是无法保证质量而已,为了保证质量,才会需要那么长的拍摄时间。
但苏昱的剧组就不一样了,哪怕是十天半个月,也足够完成一部电影的拍摄,并且质量绝对是上乘,不会因为拍摄时间太短,而无法保证电影质量、
而有趣的是,就算其他剧组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拍摄,但影片质量却依旧是堪忧,有些还是一坨屎,连剧情都讲不清楚。
当然,苏昱可以做到快速拍一部电影,并且做到质量上乘,也是主要凭着主要几点。
一是,他有前世的作品可以借鉴,甚至可以做到完全复制下来,自然不会出现差错,也不用拍摄太多无用的镜头。
二是,在拍摄之前,苏昱都会提前准备好休息的拍摄计划,可以更合理化的规划时间,以及有公司的全力支持,这也是很重要的低一点。
三是,他在剧组中,有绝对的掌控力和威信,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和调配,从而保证了超高的工作效率。
凭着这三点,苏昱才做到了其他人无法做到的超高效率。
而这三点,恰恰是其他剧组所无法复制的,也是他的最大优势。
这一部《新难兄难弟》也是如此,加上剧情也简单,而场景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没有什么大场面的镜头,拍摄起来就更加简单了。
有了经验丰富的剧组,自然可以做到十天就完成拍摄工作。
在《新难兄难弟》的杀青宴过后,作为导演的传播者,突然消失了。
当然,苏昱也不是被绑架,也不是无缘无故玩失踪,而是去做一件事情,一件比《新难兄难弟》更加重要的事情。
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超级工厂的第一批核心设备。
超级工厂的一期工程,现在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只要核心设备就位,基本就开始准备第一次试产。
所以,苏昱现在就是去解决这件事,超级工厂的核心设备,全世界只有他一个可以提供,他不去做这件事的话,那谁都拿不出这些核心设备来。
没有他的话,这个超级工厂就成为了摆设,耗费巨资后,却是什么都做不了。
苏昱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才建成了这个超级工厂,自然不能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当然是会想尽办法凑成这批核心设备出来。
而现在,他做的事情,就是去无人的大仓库里,把核心设备兑换出来。
之前,苏昱让助理找的大仓库,就是为了核心设备而准备的,准备用来放置这些核心设备。
而这些仓库,分别在不同的城市,为了节省时间,他一天就要跑好几个城市。
好在的是,这些仓库位于不同的城市,但都在省内,也都在临近的城市,这才让他可以一天就跑好几个城市。
如果发布到天南地北的话,苏昱一天都去不了一个仓库。
为了完成这件事,他足足花费了两天三夜的时间,跑了七八个城市后,才把这件事做完。
在经过两天三夜后,苏昱总算是把第一批核心设备都凑齐了,有了这些核心设备,超级工厂的前期生产,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他的爆点值也因此缩水了三分之一,因为他除了兑换核心设备以外,还要兑换设计、生产工艺等等,这些加起来的爆点值,就把他的积蓄花去了三分之一。
苏昱好不容易就积累出来的爆点值,就这么花了三分之一,这的确是让他很心疼的。
尽管,他的爆点值现在还剩下三分之二,看起来还很多的样子。
可要知道,这些爆点值可是苏昱出了很多歌,又拍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才辛辛苦苦赚来的,就这样没了三分之一。
而且,这才是第一批核心设备而已,随着超级工厂的规模扩建,加上以后生产的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需要爆点值的地方还多着。
如果只有这三分之二的爆点值,还是远远不够未来的消耗。
所以,苏昱知道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还必须想办法赚到更多的爆点值,才可以满足超级工厂以后的发展,他可不希望出现因爆点值的原因,而使超级工厂无法发展的情况。
新潮流传媒公司全球化,现在就更势在必得了。
一直以来,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市场都集中在臻界,而其他五大界的市场,却是一直未能打开
如果新潮流传媒公司可以把六大界的市场全部开拓出来,苏昱拍的电视剧和电影,可以遍布全球,在全球上映的话,那获得的爆点值,将会是十倍以上道
只要可以打开全球市场,那他就不用忧虑爆点值的问题。
因为,那时候只要拍一部电影,获得的爆点值,都会比十部电影都要多,甚至之前拍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可以继续获得几倍有余的爆点值。
那时候的苏昱,将不用再考虑爆点值的问题,超级工厂所需要的爆点值,也可以轻松满足。
所以,新潮流传媒公司能否做到全球化,就是非常重要了。
只不过,苏昱也知道想要做到全球化,并不容易,这不是实力问题,而是界与界之间的限制,各大界对于跨界企业,都会有很大的限制,现在基本没有出现过真正的跨界企业,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别说是跨界发展,就连在臻界发展,都会受到很多国家的限制。
如果不是因为新人生集团掌握了一些资本,新潮流传媒公司的电视剧和电影,想要在其他国家打开市场,那肯定是限制重重,而不可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过于这一点,苏昱也是非常清楚。
所以,他知道新潮流传媒公司想要做到全球化,跟公司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还是要看新人生集团,可否成功让其他五大界主动打开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因为新人生集团的确是拥有这个资本,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
新人生集团现在正在开发的一种产品,让臻界的其他国家,也让其他五大界的政府和企业,都心动不已,想要得到这种产品的话,就必须对新人生集团打开市场。
因此,苏昱的想法,还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前提是新人生集团的产品,可以开发成功。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永远领先一点
在设备兑换出来后,苏昱并没有急着交付。
不过,他倒是先通知了苏京墨,让她准备好运输车队,几天后就可以去搬运生产设备了。
对于这一批生产设备,苏昱可谓是小心翼翼到极点。
他倒不是担心这一批核心设备,会被其他人偷走,而是担心会被其他人发现他的秘密。
在这一批核心设备中,苏昱可是花费了爆点值,在里面装了定位系统,还有自毁系统。
这个定位系统,一点都不简单。
只要在全球范围之内,都可以准确找到这些设备的位置,除非是被送上月球了,或者是在五千米以下的地里或深海,不然就没有定位不到的可能。
而自毁系统,也可以随时启动,让里面的核心器件全部自毁,成为一团糟的样子。
如果一来,就算这些核心设备全部被偷走,只要苏昱不同意,就没有人可以使用这批设备,大不了就是一拍两散,谁都用不了而已。
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些核心设备会被偷走,只是担心会被人知道这些设备是如何出现的。
正因如此,苏昱才会小心翼翼,不让其他人发现这个秘密。
在那么多的城市找封闭式仓库,也都是为了保守秘密,他可是做了很多准备后,才把设备给兑换出来。
而且,新人生集团的超级工厂,虽然备受关注,但不知道这个超级工厂的具体项目,更不知道所需要的核心设备,是由苏昱直接提供。
这一来,也没有人会关注到他的身上,也就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密。
再加上苏昱还如此的小心,那就更不能被人发现了。
现在只要等新人生集团的运输车队,把这一批设备送到超级工厂,进行安装调试,就可以准备试产了。
而苏昱只需要把产品的生产工艺拿出来,再配合这一批核心设备,就可以马上第一次试产。
至于第一次试产的成功率,有多高,他敢保证是99%,失败的可能性接近于1%,而且就算是失败,也只可能是人为因素,而不可能是机器或工艺问题。
从工艺到设备,都是由大新闻系统出品的,那是属于未来的成熟产品,现在自然是不会出现问题了。
所以,苏昱相信第一次试产,应该会很成功的。
这种高科技产品的第一次试产,甚至还是属于实验室的第一次试产,基本上都是要失败无数次后,才有可能成功,以及实现商业化,这不可能是第一次就成功的。
但超级工厂不一样,这看似是第一次试产,但基本是非常成熟的产品了,只是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才属于超前而已。
因此,苏昱认为只要准备妥当,基本是不可能会有失败的可能性。
对于这第一次试产,他是非常期待,希望可以见到自己想要的产品,不知道这种产品在面世后,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又比现有的同类产品领先多少年,这都是他所非常期待的。
超级工厂生产的第一种产品,将会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产品,关联到民用、商用,乃至于是军用,每个人都很难离开这种产品,除非是已经和现代社会脱节的人,才会和这种产品没有一点关联。
这种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产品,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且,这种产品还是属于臻国缺少的完全自主产品,可以填补臻国工业上的不足,让臻国工业再进一步,甚至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乃至于是全球领先的程度。
这种产品在面世后,苏昱相信是可以改变全世界,推动全世界的发展。
不过,他深知一点,领先一步是属于天才,属于跨时代的产品,但领先太多,未必就会是好事,有可能会造成毁灭式的打击,让这个行业失去了进步的空间,无法再发展起来。
这种产品,终究是属于大新闻系统的产物,而不是这个世界的自研产物。
如果超出这个时代太多的话,那对这个时代的相关研究,会造成破坏式的影响,那以后相关研究,就有可能停歇,甚至永远消失。
这对于苏昱个人而言,当然不是坏事,代表他可以进行垄断式的发展,将会没有任何限制。
可问题,对于全世界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毕竟,苏昱可能永远活着吗?而大新闻系统永远都会存在。
要是他突然有一天死了,或者是大新闻系统突然消失了,没有办法再提供这种产品,那失去自研能力的行业,还可以继续发展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相关行业将会直接崩溃。
对于这一点,苏昱一直都考虑进去,从没有忽视这一点,他不会因为个人原因,不会为了赚钱,而让整个行业都面临崩溃的风险。
所以,他可以通过大新闻系统,推出领先全世界的产品,但不会领先太多,而是会让其他企业看到追赶的希望,这样才可以保持继续研究的动力,而不至于彻底放弃研究。
比如现在的产品,性能是一百的话,那苏昱就推出110,或者是120的产品,最多也只是150,但不会做出200,甚至是1000的产品。
哪怕,苏昱现在可以推出1000的产品,但他也不会这样做。
一下子领先那么多,会让同行全部崩溃,无法生存下去,相关研究也会一下子停歇,时间一长,就彻底失去这方面的研发能力。
所以,苏昱现在就算可以做到这一点,也不可能会推出这种产品。
事实上,他现在兑换的设备和工艺,也的确是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一下子比全世界领先数十年都是有可能的,但他并没有打算这样做。
而苏昱的计划,是整体领先两到三年,局部上限可以高一些。
这样的话,其他企业至少还可以继续生存,也还有研发的动力,至少可以留住低端市场。
而后,他会慢慢提升,让公司的产品永远都处于领先,但又不会领先太多,让同行有着追赶的动力,而又不可能真的让他们追上来。
这样一来,苏昱既可以做到赚钱,又不会对行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最重要的是,他也可以不用担心如果失去了大新闻系统,这个行业就彻底崩溃,再也不可能发展,甚至出现倒退十几年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不可能会发生了。
除了让同行保持研发和追赶的动力以外,苏昱也会让自家旗下的企业,也一直在研发中。
哪怕,用不到公司的研发技术,但也会一直保持着研发,绝不可能中止,就算这是无意义的浪费资金,他也不会停止的。
这相当于双重保险,至少不会发生最坏的情况。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346亿
苏昱忙完设备的事情后,工作重心又回到电影上。
《新难兄难弟》虽然完成了拍摄,但后期剪辑也是需要他在场处理的。
而且,除了电影之外,苏昱还要准备演唱会。
当然,这不是他的演唱,而是江弦歌的个人演唱会,而且还是在沈州体育馆举行。
这不是苏昱的演唱会,但他也一样会非常上心。
江弦歌是新潮流传媒公司的签约歌手,也是公司最重要的歌手之一,就这一点,他也要上心才行。
更何况,江弦歌还是苏昱的老婆,那他更要上心。
就算只是名义上的老婆,而实际并没有发生过关系,也是不一般的关系。
而且,苏昱也非常喜欢和江弦歌合作,以她的声线和唱功,很多歌曲交给她来唱,往往都会让他非常满意,甚至是会让他觉得很惊喜。
演唱会也是如此,他希望一些歌曲,可以让江弦歌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也让这个世界的人,听到这些歌曲,也可以算是不埋没了这些歌曲。
因此,苏昱现在的工作,还是非常忙碌的,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
而超级工厂启动在即,所需要的天量爆点值,也让现在的他充满了动力,更想要尽快完成这些工作,从而换来更多的爆点值。
苏昱的性格,一直都是未雨绸缪。
哪怕他现在还有不少爆点值,但他也不会等到爆点值用完后,才来想办法赚爆点值。
对于苏昱来说,从来都是喜欢提前准备好一切,他需要有计划有规划的生活,工作上也是如此,提前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不想被工作在后面追着。
因此,就算现在还有不少爆点值,但他也开始计划好一切,尽可能的赚到更多的爆点值。
只有确定爆点值,足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甚至还会有剩余,苏昱才不会那么忙于工作,但现在来说,离这个目标还远着。
现在的他,还没有到退休的时候,在没有实现所有目标之前,他都还需要继续这样忙碌。
当然,苏昱也是乐在其中,才会一直这样忙碌,而一刻都不会松懈。
如果他对这些工作不感兴趣,越做越是无趣的话,早就撂担子不干了,怎么可能还会做到现在,每天都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苏昱又不是工作机器,当然是有兴趣,喜欢做这种工作,才可以一直保持这么高的工作强度。
对于他来说,这些工作就算再多,他也是乐在其中。
在忙碌的工作中,时间过得非常快。
很快,二月份就过去了,而这属于春节的二月份,也算是正式结束了。
今年的二月份,臻国电影市场总体表现,不算是太理想,但其票房还是优异前一年,并且做到了不错的增长。
而且,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优异表现,还让臻国电影市场2月份总票房,刷新了臻界影史纪录,达到了372亿元,这也是臻国内地影史单月大盘首次突破350亿大关。
只不过,臻国电影市场在2月份拿到了372亿元的总票房,其表现还不算是太理想,主要也是因为在这个2月份里,完全是《唐伯虎点秋香》一枝独秀,其他电影都成为了陪衬。
这种情况,可不是好情况。
要是《唐伯虎点秋香》没有在2月份上映的话,岂不是代表臻国电影市场在2月份的票房成绩,会非常的不理想。
因为,仅仅统计《唐伯虎点秋香》在上映期间的国内票房,就高达276亿元。
这也就是说《唐伯虎点秋香》一部电影,就占了二月份票房的74%,如果没有了《唐伯虎点秋香》的票房,那二月份的票房就只剩下96亿元。
就算没有了《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后,其他电影的票房会高很多,就算翻倍,总票房也只有192亿元,就算翻两倍也只是288亿元而已。
除非是翻三倍,总票房才有可能超过372亿元。
可从其他电影的口碑和表现来看,就算没有《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想要翻三倍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最好的情况也只是翻两倍而已,也就是只有288亿元的票房。
如果只有288亿元的票房,那别说是刷新臻界影史纪录,连上年二月份的总票房都还没有达到。
所以说,今年的二月份,臻国电影总体表现并不算理想,是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上映,才让其超越了去年的成绩,并且还刷新了臻界影史纪录。
276亿元,仅仅只是《唐伯虎点秋香》在国内的票房,而海外票房一概都没有统计进去。
说实话,《唐伯虎点秋香》在海外表现并不算是理想,比不过《倩女幽魂》三部曲在海外的表现,其海外票房是远远低于国内的票房。
目前为止,《唐伯虎点秋香》的海外票房,也就只有70亿元而已。
而《倩女幽魂》三部曲的海外票房,每一部都超过了70亿元,这的确是《唐伯虎点秋香》所欠缺的。
但《唐伯虎点秋香》的国内票房极高,单单国内的票房,就可以跟《倩女幽魂》三部曲的总票房相比。
《倩女幽魂》三部曲的总票房,分别是280亿元、264亿元和272亿元。
而《唐伯虎点秋香》在国内的票房就有276亿元,也就比《倩女幽魂》的总票房低了4亿元,却是高于另外两部。
虽然,《唐伯虎点秋香》的海外票房的确是不算高,但加上国内票房,也让《唐伯虎点秋香》打破了《倩女幽魂》,创造的臻国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现在《唐伯虎点秋香》以346亿元的总票房,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臻国电影。
而且,《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还一下子把这个纪录,提升了66亿元,这让后来者更是难以追赶。
不知道在这之后,需要多久才会出现票房比346亿还要高的臻国电影。
在今年的二月份里,《唐伯虎点秋香》又再次成为了一个奇迹,一个臻国电影历史中的票房奇迹,也是给这个春节,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个春节,乃至于是这个2月份,因《唐伯虎点秋香》而来的笑声,那是数之不尽。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新任务
《唐伯虎点秋香》的票房,苏昱自然是喜出望外。
毕竟,346亿元的票房,也代表他完成了任务,可以领取任务奖励了。
这个任务的要求,是单部电影的票房达到300亿,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类型限制,什么电影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单部电影总票房达到就可以。
一开始的时候,苏昱以为这个任务不好完成,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拍了很多电影后,才有可能出现一部300亿的电影。
可没有想到的是,他接到这个任务,就只拍一部《唐伯虎点秋香》,这就已经完成这个任务了。
《唐伯虎点秋香》的票房,不单单达到了300亿元,还超过了46亿元,这比任务要求还要高,轻松完成了任务目标。
因此,苏昱就可以领取这个任务的奖励,足足有20点体能。
在领取了这个任务奖励后,他通过能量棒的帮助,一下子把体能都加了上去,这也让他的体质更加更加强悍了。
现在苏昱的体能,已经达到了224点,这20点体能,被他平均分配到五项数据上,分别是力量240、速度220、耐力220、协调220、灵敏220
这种身体素质,已经超越了常人所能达到的极限,而且是全方位的超越。
当然,苏昱现在的身体素质,还没有影视那么夸张,但对于现实世界而言,他的确是超人一般的存在,一拳打死一个人,那都不算是夸张,而是的确可以做到。
就算同时面对一百个成年人,他都可以保持不败之地。
以苏昱现在的力量,可以一拳打死一个人,而以他的速度,也没有人追得上他,至于他的抗打击能力也是非同小可。
只要不是要害,普通人的拳脚,对他几乎是没有什么威胁。
就算是车轮战,苏昱也可以坚持最长的时间,他的耐力和体力,都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如果没有具体的测试,谁都无法知道他现在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现在的他,也的确是无人能及,而不是吹嘘出来的数据。
《唐伯虎点秋香》的确是给苏昱,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单单是这20点体能,就已经让他喜不胜收了,更别说是还有其他收获,大量的爆点值,以及给新潮流传媒公司贡献了高额利润。
276亿的国内票房,新潮流传媒公司可以拿到手的票房分账是195亿元。
而70亿元的海外票房,也可以让新潮流传媒公司拿到35亿元左右的票房分账,在国内票房加海外票房的分账,就达到了230亿元。
一部《唐伯虎点秋香》,就给新潮流传媒公司创造了230亿元的票房。
就算减去税务、制片成本和宣发成本,新潮流传媒公司最终到手的净利润,也差不多是200亿元左右。
对《唐伯虎点秋香》的制片成本和宣发成本,这部电影的收益率又是几十倍。
这仅仅只是票房利润而已,还有网络点播加上电视播放等收入,《唐伯虎点秋香》的利润是远不止200亿元。
至于苏昱在《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的票房利润分账中,依旧是35%的比例。
也就是说两百亿元的利润,他一个人就会拿走70亿元,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收入,也是他作为导演和演员的片场。
70亿的收入,在导演和演员中,可算是无人能及了。
除了苏昱以外,怕是找不到第二个导演或演员,在一部电影中有这么高的收入了,而他这个收入也不算是过分。
自编自导自演的他,也是《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的最大保障,没有他的话,电影拿不到这么高的票房。
35%的利润分账,也不算是高的离谱,换做其他人,对电影也这么大的贡献,也可以拿到这么高的收入。
而换做其他导演或演绎,可不能保证电影可以做到几十乃至于是上百倍的收益。
如果其他导演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也一样可以拿35%的分成,甚至50%的分成都是没有问题,别说是几十倍的收益,就算可以保证做到10倍的收益,分走35%的利润都不算过分,所有影视公司都会答应的。
但除了苏昱以外,却是没有第二个导演和演员,敢保证做到这一点。
所以,他一个人只拿35%的利润分成,其实已经不算是高,已经算是友谊价了,如果新潮流传媒公司不是他自己的公司,那他一定会拿更高的利润分成比例。
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后,苏昱又接到一个新任务。
这个新任务,那就是以他为名义所制作的电影,其单部电影的票房达到350亿元,就算是完成任务。
在看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苏昱甚至有点庆幸《唐伯虎点秋香》的票房,没有突破350亿元。
如果《唐伯虎点秋香》的海外票房再高一些,总票房突破350亿元的话,那今天这个新任务的要求,就绝对不会是350亿元,而会是一个更高的数字。
苏昱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大新闻系统的任务,主要就是为了激励他,达到更高的高度,一点一点的添加任务难度。
如果他现在做到了350亿的电影票房,那下一个任务,肯定会是更高,会是一个他没有达到过的票房。
这个大新闻系统,就是要苏昱不断的刷新自己的纪录,让自己做到更好。
如果没有这些任务的话,那他真有可能顺其自然,不会太过追求最高票房纪录,那说不定就很难出现再破新高的成绩。
对此,苏昱有些无奈,但也知道大新闻系统的任务,也是为了让他成长,不想让他停下来而已。
350亿元的任务要求,看起来只是比《唐伯虎点秋香》的346亿元,多了四亿元,但难度可不是仅仅只是4亿元。
毕竟,《唐伯虎点秋香》可以完成346亿元的票房成绩,也算是比较幸运的。
就算是苏昱再来一次,都没有把握做到346亿元,就更别说是做到了350亿元这个票房了。
而且,《唐伯虎点秋香》还是在春节档上映,作为一部贺岁片,优势是极大的,而他可没有把握在其他档期,也做到这个票房纪录。
对于苏昱而言,这个新任务的确是不容易完成。
350亿元的单部电影票房,现在他完成的希望不大,最有希望也就是在下一个春节档的时候,再拍一部大火的贺岁片,再借助臻国电影市场的上涨,才有希望做到350亿元的票房。
除此之外,苏昱觉得其他希望就不大了。
而好在的是,这个任务同样是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慢慢来,就算完成不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我不是药神》上映
在《唐伯虎点秋香》下映后。
无比受关注的《我不是药神》,接着而上。
之前《我不是药神》的一个预告片,就已经点燃了影迷对这部电影的期待。
而后,二十亿元的捐款,也让《我不是药神》成为近期最高的话题,社会讨论度可谓是无与伦比。
除此之外,《我不是药神》的成本,也是颇为吸引人。
在传播者制作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总成本是最高,就连《倩女幽魂》三部曲的总成本,都低于《我不是药神》。
传播者的电影中总成本最高这一点,这对于影迷来说,也是最大的噱头。
当然,《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成本并不高,满打满算也只是一亿元,而宣发成本也同样不高,最多不会超过三亿元。
而《我不是药神》之所以会成为总成本最高的电影,还是出自于20亿元的捐款。
因为,之前的20亿元捐款,是以《我不是药神》为名义捐助的,相当于一种另类的宣传方式,自然也成为了《我不是药神》的成本。
加上这20亿元的捐款,《我不是药神》的总成本,就高达20亿元。
所以,《我不是药神》才会成为传播者的成本最高的电影,也就成为一个噱头。
只不过,所有影迷都知道这个总成本最高是怎么回事,大家也只是说出来娱乐一下而已,没有想过炒作,也没有想过黑电影。
但有时候,就是人红是非多。
新潮流传媒公司以《我不是药神》的名义,捐助20亿元。
虽然,这是以电影为名义,有着宣传的成分在内,可20亿元却是实实在在的捐助,一分没少的到底慈善基金账户,这一点都没有弄虚作假。
这种捐助,本来是好事来的,但却是有些人看不过眼。
这些人说新潮流传媒公司拿慈善来炒作电影,为了宣传《我不是药神》而不择手段,还说什么慈善不应该掺杂其他目的。
在上映的时候,这种话题就越来越多,都是来黑《我不是药神》。
这些别有用心的话,也的确是让人恶心,明明是好心做好事,还是会被一些人说三道四。
好在的是,大多数人都是明眼人,也对这种行为看不过眼,还是有很多网民自发的批评这些黑人的话。
“有本事其他电影也有样学样,我不管是宣传还是炒作,只要是真金白银拿出来的捐款,那我都支持。”
“无论是什么电影,只要也拿出二十亿来做慈善的话,那就算是烂片,我也可以吹出花来,问题是有其他电影这样做吗?一部都没有。”
“有些人是上下嘴一张一合,就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二十亿元的捐款,他们就一点都看不到。”
“那么多电影,用十几二十亿去宣发,就没有想过捐款,不见你们去说,而《我不是药神》拿着20亿元来做慈善,反而是被你们说三道四。”
“不管其他人怎么黑,《我不是药神》我是看定了,还要二刷三刷,我话就放这了。”
话糙理不糙,这些话,还是看得心里暖暖的,大部分人的三观还是很正的,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话,就牵着鼻子走。
而在这些影迷开始反制后,之前黑《我不是药神》的人,一下子全部没声了。
主要还是引起太多的热潮,这些人也不敢得罪太狠,也就不敢继续说了,而那些电影公司同样也是如此,虽然也想要宣传自家的电影,但也不敢碰这个话题。
毕竟,《我不是药神》拿出真金白银的20亿元来做慈善,而对于其他电影公司来说,可舍不得这么做。
在这种时候,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越是高调,就越容易受到影迷的抵触,这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之后就没有人敢黑《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前,都不会有人拿慈善这件事来黑《我不是药神》,因为也的确是没的黑。
当然,这些人也在等《我不是药神》上映,想要抓住电影本身的弱点来黑这部电影。
如果《我不是药神》拍的不好,或者是剧情有问题的话,这些黑粉,绝对是会群起而攻之,肯定是会铺天盖地的。
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问题,也会被放大无数倍的。
不过,苏昱认为这些人,还是没有机会的,对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或许《我不是药神》不可以让人喜欢,或许有很多人都不愿意看这种电影,但不管怎么样,《我不是药神》都绝对可以算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而不可能会是一部烂片。
只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就算不喜欢,也不可能会评价为烂片,除非是为了黑而黑。
当然,对于票房,苏昱觉得随缘就好,就没有太过的期待。
在上映第一天时,《我不是药神》应该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首日票房,但在那之后,就应该不好说了,票房会很低迷。
因为,苏昱知道这种话题的电影,实在是很不讨喜,很多人都不喜欢看这种电影。
大多数人看个电影,还是为了消遣时间,为了看个开心,而不是为了沉思,为了思考,大多数观众都是不喜欢太过沉重的电影。
而《我不是药神》就是一部较为沉重的电影,虽然有一点喜剧成分在内,但还是避开不了沉重。
所以,《我不是药神》的受众应该不会太大,电影票房也应该比较有限的。
正因如此,苏昱对这部电影的票房,还是不会太看重,他主要还是关注口碑,以及这部电影所引起的社会话题和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话题,希望可以推动某些方面的进步。
只要可以做到这一点,他觉得就算票房再低,都是值得的。
或许,《我不是药神》现在的热度很高,很多人都想看这部电影,但在上映之后,就不好说了,很多人在知道这是什么电影后,就可能不会看这部电影了。
对于这种情况,苏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票房再低,他都可以接受。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50%的排片
《我不是药神》的上映热度,十分之火热。
因为,这是传播者的第十部电影,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
对于传播者的影迷来说,这第十部电影,无论如何都是要支持的。
更何况,《我不是药神》的官方宣传片一出,就点燃了整个网络,对于影迷来说,就更具备吸引力。
而且,新潮流传媒公司又以《我不是药神》的名义,捐出了二十亿元的善款,用于贫困病人的治疗,可以让那些真正困难的病人,也得到活下来的机会。
或许,这二十亿元,并不能帮到多少人,但就算只可以帮到一人,也算是解救一个家庭。
在这件事上,这是属于真正的慈善,也是是属于功德无量的捐助。
所以,无数人对新潮流传媒公司,也对《我不是药神》中,好感大增,就更加愿意支持这部电影。
对于无数影迷来说,其实是很讨厌电影的宣发,不管电影好坏,就是几亿十几亿的宣发砸下去,然后劣币驱逐良币,让一些烂片出来污染观众的视线,流量电影大行其道,真正的好电影却是被埋没。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影迷来说,其实对电影宣发很是反感,特别是那种铺天盖地的宣发,更是如此。
电影的宣发,很重要,但要适度,而过度的宣发,则是会让影迷反感。
而现在的流量电影,就是过度的宣发,也就让影迷越来越烦不胜烦,现在是越来越厌倦了。
不过,对于《我不是药神》的宣发,影迷还是非常支持,也不会感到厌烦的,这种把宣发用来做慈善的方式,无论多少次,都不会让人觉得厌烦的。
当然,前提是真正的做慈善,而不是借助慈善之名来炒作电影,实际上却没有出一分钱,也没有真正的帮到过一人,这就是影迷最讨厌的。
但《我不是药神》显然不是如此,真金白银的二十亿元,已经足以表明诚意和态度。
所以,现在影迷对《我不是药神》的好感,可是远远超过其他电影,就冲着二十亿的捐款,就可以让很多人买电影票支持这部电影。
更何况,这部电影还是传播者的电影,还有无名的参演。
而无名饰演的程勇,也是影迷支持的原因之一,在宣传片中,无名饰演的程勇,可是油腻大叔的形象,就冲着牺牲形象,就足以让影迷支持这部电影了。
正因如此,《我不是药神》在上映时,热度之高,可谓是同期电影所不能比的。
三月份的臻国电影市场,除了《我不是药神》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影,一部吸引观众的电影都没有,既没有国产大片,也没有外国片。
本来,在春节过后,电影市场都会偏冷淡一些,属于淡季,那些大片都不会选择这个月份上映。
更何况,《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前的热度,就已经爆棚了,势头非常凶猛,这让其他电影公司也不得不考虑,也就放弃了在这个月上映。
如此一来,整个三月份,就算是《我不是药神》的一枝独秀,根本没有什么竞争者了。
以现在这种情况,《我不是药神》理应获得极高的排片才对。
不过,在上映的第一天,各大院线就只给了《我不是药神》安排了50%的排片。
50%的排片,也不算低了,可如果按照《我不是药神》的热度和名气,加上同期电影几乎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只有50%的排片,那就很低了。
按理说,《我不是药神》拿到80%的排片,都不算是问题。
《我不是药神》在上映的第一天,只能拿到50%的排片,让很多人都感到费解,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各大院线针对《我不是药神》。
不怪会出现这种念头,以《我不是药神》的热度,的确是可以拿到更高的排片,而不是只有50%的排片。
其实,这次倒不是各大院校针对《我不是药神》。
以传播者现在的名气,加上《我不是药神》现在的热度,这些院线公司还真不敢针对《我不是药神》。
就算是为了利益,这些院线公司都不可能会针对《我不是药神》,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的。
之所以只安排了50%的排片,主要还是这些院线公司在看了《我不是药神》后,给出的结论时,这种题材的电影,不会太受欢迎,受众有限。
正因如此,各大院线公司才会只安排了50%,给《我不是药神》。
归根到底,《我不是药神》这种题材的电影,还是被认为是冷门题材,认为不可能会大爆,排片自然是不可能更高了。
这还是因为三月份,没有什么大爆的电影,不然也没有50%的排片。
对此,苏昱也是无所谓,他都没有那么在意《我不是药神》的票房,又怎么会那么在意排片。
更何况,这仅仅只是第一天的排片而已,如果票房超过预期的话,那后面的排片自然会得到提高,而票房达不到预期的话,再高的排片也是无用。
因此,在各大院线公司定了排片后,苏昱很轻易的接受了,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对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很多知道内情的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很难过五十亿元,可能以传播者的名气,能拿到三四十亿元的票房,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毕竟,现在的电影市场,这种题材实在是不受欢迎,观众也不喜欢看这种电影。
别看苏昱之前拍的《天若有情》和《阿郎的故事》,结尾都是悲情的,但至少前面都不是悲情的,而是有很多喜剧成分,还有热血、激情、刺激等成分。
最重要的是,对于这种电影,所有观众都知道是虚假的,就算是悲情结尾,大家看过之后,也很快就恢复回来。
因此,《天若有情》和《阿郎的故事》,都可以获得那么高的票房。
但《我不是药神》就不一样了,这是一部根据现实真实案例而改编的故事,就这一点,已经让观众看过之后,很难做到释怀。
如果仅仅只是电影故事的话,观众看过之后,会留下感动,但不会影响太久。
可如果是真实故事的话,那观众就无法轻易放下,大部分的观众也会主动避开这种类型的电影,基本是不会看这种电影。
所以,《我不是药神》是很难跟《天若有情》和《阿郎的故事》对比,这并不是属于同种类型的电影。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药神》可以拿到三四十亿的票房,的确算是不错了,而基本是很难过五十亿,哪怕这是传播者的电影,也有很多人得出这个结论。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票房大爆
爆了,大爆了!
在《我不是药神》上映的第一天里,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观影热潮。
各大电影院,可谓是场场爆满,出现了座无虚席的情况。
一些繁华地段的电影院,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根本买不到《我不是药神》的电影院。
甚至,一些冷门时间段的场次,也都是爆满了,所有的电影票都售罄。
为了看这部电影,很多人在买不到白天和晚上的电影票后,就转而买起了深夜的时间段,专门等到那么晚才去电影院,就是为了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在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还认为《我不是药神》不可能会大爆,认为票房会很低。
可没有想到的是,《我不是药神》在上映的第一天就大爆,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这种盛况,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出现过了。
50%的排片,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热情,很多消费者都是买不到《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票,而其他电影的场次,却是出现了极大的空虚,一个放映厅根本没有几个人买票。
这让各大院线都极为后悔,早知道会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给《我不是药神》更高的排片,这样才可以赚更多的钱,也不至于给其他电影白白浪费了放映厅。
苏昱知道这种情况时,也感到很意外。
不过,经过公司的分析后,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是偶然,而是属于必然。
第一这是传播者的电影,而且还是传播者的第十部电影,还有无名的出演,这对于影迷来说,就是空前巨大的号召力。
第二,二十亿元的捐款,起了一个很好的宣传效果,很多人是冲着这笔捐款,而来支持这部电影的。
这两点合在一起,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所以,《我不是药神》在第一天上映时,就已经出现了大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观影热潮。
只不过,第一天虽然大爆了,但不代表观众会喜欢这种提出。
这第一天的盛况,主要还是支持传播者和无名的影迷,以及二十亿捐款所带来的效果,也就是说这种情况根本不知道可以持续多久,说不定第二天就消失了。
如果《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电影,那现在就肯定不用说了,一定会是一路大爆下去,说不定会打破《唐伯虎点秋香》创造的票房纪录。
可《我不是药神》并不是喜剧电影,而是一部偏沉重的喜剧电影,这就决定了受众和上限。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药神》哪怕是第一天大爆,也很难可以一直火下去。
对于今天的这种盛况,苏昱也很是意外,也很高兴,但也不会以为《我不是药神》会一直火下去,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不是药神》很有可能第二天就不火了,或者说会越来越火,但却是不会有更多的人来看这部电影。
在第一天上映过好,当第一批观众看过这部电影后,就都会知道这是什么电影,那其他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在知道这部电影后,就很难再来电影院买电影票支持这部电影了。
所以,《我不是药神》可能会越来越火,但却是很难体现在票房上。
对于无数观众来说,或许他们会兴致勃勃的讨论这部电影,但真正让他们到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话,可能就无法这样做了,不是舍不得买电影票,而是不敢看这种电影。
对此,苏昱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觉得奇怪的。
而对于他来说,只要可以引起热议,就算是达到目的,而这就已经足够了,不会太追求票房。
不过,《我不是药神》在第一天上映的盛况,还是让苏昱意外不断。
上映六个小时,《我不是药神》在国内的票房,就已经达到了8亿元。
而上映十个小时,《我不是药神》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12亿元。
在上映十五个小时,《我不是药神》的国内票房,再创新高,突破16亿元。
上映十八小时,《我不是药神》成功拿到了二十亿元的票房,跟《唐伯虎点秋香》创造的首日票房纪录相持平。
而在上映二十小时后,《我不是药神》在国内的票房,已经达到了24亿元,离《唐伯虎点秋香》创造的单日票房纪录,也只差了1亿元。
上映二十三小时,《我不是药神》在国内的票房,正式达到25.2亿元,也就是说臻国电影单日票房最高纪录,被拉升至25.2亿元,一举打破了《唐伯虎点秋香》创造的票房纪录。
而在上映二十四小时后,《我不是药神》在国内的票房,已经达到了26亿元。
26亿元,是《我不是药神》的首日票房,也是属于臻国电影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一个史无前例的最高纪录。
要知道,《唐伯虎点秋香》的首日票房,也只有20亿元而已,而《我不是药神》却是足足高了六亿元。
最重要的是,《唐伯虎点秋香》在春节档上映,而且还是电影大盘最高的大年初一。
但《我不是药神》的上映时间,却是属于淡季的三月份。
在这种电影淡季下,《我不是药神》还可以拿到26亿元的首日票房,的确是很不可思议的成绩,这已经属于臻国电影历史中的奇迹。
而且,《我不是药神》在全臻界多个国家,同时上映。
26亿元的票房,仅仅只是统计了臻国电影市场所产生的票房,而海外票房还没有统计出来。
《我不是药神》的海外票房,其表现也非常亮眼,也超过了传播者之前的所有电影,第一天的海外票房就拿到了16亿元。
一天获得16亿元的海外票房,这也是传播者第一部做到这种成绩的电影。
同时,这也是第一部臻国电影,可以在上映第一天就拿到了16亿元的海外票房,这对于臻国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里程碑。
26亿元的国内票房,加上16亿元的海外票房。
《我不是药神》在上映的第一天,就获得了42亿元的首日票房。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看,还是不看?
42亿元的首日票房,惊爆了整个电影市场。
《我不是药神》的首日票房,不仅仅是打破了臻国电影首日票房最高纪录。
而且,在全臻界的电影历史中,都没有出现过首日票房达到过42亿元的电影,现在唯有《我不是药神》做到了这一点。
在这一天起,《我不是药神》成为首日票房最高的臻界电影。
这个纪录,对于臻国电影市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过,但现在终于以《我不是药神》做到了这个史无前例的壮举。
这个票房,也让很多人感到傻眼。
在上映之前,可是很多人预料《我不是药神》的受众有限,可以拿到三四十亿的票房,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而且总票房很难过50亿元。
可没有想到的是,在上映的第一天,《我不是药神》就拿到了42亿元的首日票房。
有了这42亿元的首日票房作为打底,《我不是药神》后面的票房就算是出现滑铁卢,一落千丈的票房走势,总票房也是可以轻松超过50亿元的。
而且,目前来看,《我不是药神》的总票房,有可能达到100亿元,至少80亿是稳了。
这个首日票房,也让很多人感叹,不愧是传播者,每一部电影都会大爆。
事实上,也不怪会有那么多低估了《我不是药神》,就连苏昱对于这个首日票房,都感到很意外,这也是超过他预料的票房成绩。
在《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前,他就已经猜出以这么高的热度,在上映第一天时,应该可以拿到不错的票房。
毕竟,在没有看《我不是药神》之前,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电影,很多影迷都是第一时间买电影票支持,那第一天的票房自然是会很高,而后面的票房就不好说了。
苏昱的确是做出这个预测,可也没有想到《我不是药神》的首日票房会有42亿元。
不单单在国内拿到26亿元的票房,而且还拿到16亿元的首日票房,这的确是让他感到相当意外的,也超出了他之前的所有预料。
目前来看,《我不是药神》的总票房,应该是可以达到80亿元,100亿元也有盼头。
《我不是药神》在上映的第一天,在臻国拿到了26亿的臻国票房。
这可不是臻国电影大盘大大提升,《我不是药神》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而是因为《我不是药神》,而提升了今天的臻国电影大盘。
在这一天的臻国电影大盘,仅仅只有30亿元而已。
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不是药神》占今日大盘的86.6%,其他电影加起来的票房占比,也不过才13.4%。
而且,《我不是药神》是以50%的排片,拿到了86.6%的票房占比。
如果《我不是药神》没有上映的话,那这一天的首日票房,绝对不可能有30亿元那么多,很有可能是不过5亿元。
所以,《我不是药神》的上映,推升了臻国电影大盘。
《我不是药神》的首日票房,可是让众多院线公司极为后悔,早知道就不安排50%的排片,而是要安排80%以上的排片。
因为,从《我不是药神》的上座率,场均人次,都可以判断出只要排片更高,《我不是药神》的票房都会更高,也就代表电影院有更多的收入,利润也会更高。
而排片给其他电影,才是最亏的,很多电影的场均人次都是极低,上座率更是没有办法和《我不是药神》比,甚至只有《我不是药神》的零头。
所以,各大院线给《我不是药神》只安排了50%的排片,而把50%的排片分配给了其他电影,明显是很吃亏的。
只不过,这一天已经过去了,后悔也是于事无补了。
而各大院线在《我不是药神》的首日票房出来之前,就已经临时调整了次日的排片,《我不是药神》的排片临时增加到70%。
“原本是笑着来看这部电影,结果却是哭着离开了电影院。”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爷爷,看到了放弃爷爷的爸爸,那时候的他肯定很痛苦,我突然可以理解他作为人子又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无奈和挣扎。”
“在电影院里,我泣不成声,好久没有这么哭过了。”
“悲剧电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据真实故事而改编的悲剧电影,这是我一直不敢看的类型,结果却是被我不是药神骗了进来,看过之后会难过,但又不后悔看这部电影。”
“电影只是电影,但看过《我不是药神》后,又不禁感叹电影又不仅是电影,这是一部值得沉思的电影佳作。”
“这是一部拿现实题材拍商业类型片的电影,但不得不说很精彩,是一部高分的国产电影,是一部很有社会意义的电影,希望这种电影可以越来越多。”
“原以为是喜剧电影,原以为会和《唐伯虎点秋香》一样,让我笑的没有一点形象,但看到后面时,我已经是哭得一塌糊涂。”
“听了朋友的推荐后,买了电影票的我,却是迟迟未能决定要不要看这部电影,我还是害怕看这种电影。”
“楼上,听我的,去看这部电影不会让你后悔的,或许会让你很难过,但这绝对是值得让你难过的高分电影。”
“真的被感动了,整体非常成熟,每一个演员都非常出色,特别是无名的程勇,我都要认不出是他演了,也挑不出半点的毛病,赞一个。”
“一场大病,真的会摧毁一个人,也会拖垮一个家庭,希望每个人都不会被疾病困扰,也希望每个病人可以战胜病魔。”
“这人间极大的恶,就是穷,它让你想做一个好人,也不得如意。”
“传播者你拍喜剧拍得那么好就算了,为什么拍这种电影,也要拍得那么好,你这让我去不去看这部电影?”
在上映之后,影迷的评论,一下子涌现出来。
原本,很多观众是打算参考一下影评,再决定看不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可在看了这些影评后,很多观众反而是犹豫起来,或者是极为矛盾,更不知道要不要去看这部电影了。
毫无疑问,《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在影评中都是极为优秀的,每一个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给出了高分,可这种电影越是高分,就越是让人不敢去看。
因为,越是高分,就越代表真实,这叫观众怎么看这种电影。
可是这么优秀的高分电影,口碑这么好的电影,如果错过的话,会不会很遗憾,这也是观众所摇摆不定的地方。
看,还是不看?
这成为很多人的问题,不知道怎么选择的问题。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95%的票房占比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心疼电影票。
一张电影票二三十块,说贵也不算贵,只要电影好看,那就一点都不算贵。
只要这部电影精彩一些,所有观众都会觉得物超所值,并不会觉得电影票贵,也不会心疼于这点钱。
可是,这些消费者却是害怕看了《我不是药神》后,会让自己很难过,才一直犹豫着要不要看这部电影,一直迟迟未能决定。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做选择的难题,让很多人都感到为难。
如果是以往,如果是其他电影,那这些观众不会这么犹豫,不想看的电影就直接不去看了,也不会这么为难。
可《我不是药神》不一样,这么火的电影,口碑又这么好。
对于一部高分的国产电影,很多人还是不希望会错过的,还是想支持这部电影。
如果《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电影,就如《唐伯虎点秋香》一样,那观众不会有如何犹豫,绝对会第一时间买电影票支持这部电影。
就算是二刷三刷,很多人都是非常乐意的。
如果《我不是药神》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不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国产佳作,那观众也不会这么犹豫,不想看这种题材就直接不看,而不会像现在这么矛盾。
可惜的是,《我不是药神》不是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电影,而是一部偏沉重的现实电影,而且也是一部非常少见的高分国产佳作,这就让很多人都矛盾起来了。
非常想要去看这部电影,但又害怕看这部电影,这就是大部分观众的情绪。
在看了第一批观众的影评,这些人就更加犹豫,早知道的话,他们就不会看这些影评,直接去看这部电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不上不下。
对于这种难得的高分国产电影,观众还是很想支持一下,特别是口碑这么好的电影,更是无比的吸引着他们。
可是,他们就是想去看这部电影,又怕看了之后,会无比的难过,会让自己很难受,而不敢去看电影。
但不去看这部电影,他们又不想错过这么精彩的电影,担心自己以后会后悔错过这么好的电影。
这种心理是极为矛盾的,可是却出现在很多人的心里。
“早知道就不看影评了,直接去看电影,也好过现在买了两次电影院都不敢去看而报销。”
“不管去不去看《我不是药神》,就冲着二十亿的捐款,我就要买张电影票支持一下。”
“原本我也是冲着二十亿的捐款,打算买电影票支持一下而不去看,结果看了影评后,现在却是很想去看了。”
“有没有组队一起去看《我不是药神》,就算会哭大家也可以一起哭,好过一个人在电影院想哭都不好意思哭。”
“没有那么夸张,看过这部电影后,的确是会有些难过,但泪点也没有那么夸张,这部电影更多的还是让你沉思,而不是难过伤心,有机会的话还是去看一下这部电影比较好。”
“看个电影,比当年高考选学校都要挣扎,我这到底是怎么了?”
“从小到大就不敢看悲剧电影,这种以现实改编的电影就更不敢看了,可这又是我最喜欢的传播者拍的电影,这让我怎么做选择?”
“不管了,先买张电影票,就算不看,也要支持一下。”
在网上,苏昱看到很多人都买了电影票,却是不敢去电影院看《我不是药神》。
其实,他觉得《我不是药神》并没有那么夸张,虽有些煽情,但也不是整部电影都是充满着泪点,也有不少镜头是可以让人笑出来,也只是结尾的时候,让人比较感动而已,但更多的是感动,而不是难过。
除了比较感性的人以外,苏昱觉得大多数人看《我不是药神》,还是可以接受得了,会难过一段时间,但不至于会让人变得消沉。
《我不是药神》终究是根据正能量的现实事例改编的,整体上还是激励人们的电影。
所以,苏昱觉得去看过这部电影后,都不会让人觉得失望的,也不会让人那么痛苦,他还是挺建议每个人都看这部电影。
而事实上,第一批观众看过之后,也是如此推荐《我不是药神》。
这一来,也是有无数人不敢看这部电影的人,在听了推荐之后,也是买了电影票决定去看一下这部电影。
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不是药神》的热度依旧很高,甚至比第一天上映时,还要高很多。
但《我不是药神》终究不是喜剧电影,而是一部话题沉重的电影,热度虽然持续增高,但票房还是不可避免的降低了。
在第二天时,《我不是药神》以70%的排片,但只拿到了21亿元的票房。
不过,《我不是药神》在臻国电影票房占比,却是高达95%,也就是说其他电影的占比,也就只有5%。
这一天的臻国电影大盘,只有22亿元,而《我不是药神》就拿到了21亿元。
尽管,很多人都因为《我不是药神》的题材,而不敢看这部电影,导致第二天的票房降低,但不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对其他电影的兴趣,也大大降低。
如此一来,《我不是药神》第二天的票房虽然降低了不少,可其他电影的票房,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如果不是《我不是药神》贡献20亿元的票房,这天的臻国电影大盘,那就会惨不忍睹了,其他电影加起来也只有一亿的票房,也的确是惨不忍睹的数据。
对于《我不是药神》的日票房降到20亿元,苏昱也算是有心理准备,甚至他都觉得这个票房,已经很不错了。
在第二天还可以拿到20亿的日票房,这说明《我不是药神》的票房走势,还是高于预期。
而且,《我不是药神》的海外票房,还给苏昱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
第二天的海外票房,不减反增,在这一天里拿到了18亿元的日票房,比第一天的16亿元,还多了两亿元。
这个18亿的海外票房,就让苏昱感到很意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票房成绩,同时也很惊喜。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再次捐款
《我不是药神》在海外的评价极高。
而且,这次的海外院线给《我不是药神》支持力度是极大的。
这些海外院线给《我不是药神》安排的排片,甚至高于同期的本土电影。
而《我不是药神》为什么可以获得这种待遇,这说起来,还是和新人生集团有关,甚至是有很大的关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新人生集团的一种产品,在近期又取得关键性的进展,似乎离上市已经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和新人生集团达成合作,这些海外国家就对新潮流传媒公司提供极其优越的待遇,给旗下电影安排的排片也就越来越高。
所有的政府,所有的资本家,都在关注新人生集团现在正在开发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药神》可以获得特殊待遇,也不足为奇了,加上《我不是药神》本身也极为优秀,配合高排片的情况下,海外票房才会出现不减反增的情况。
而且,《我不是药神》在海外的评价极高,票房走势应该会非常理想,并且会持续很长时间的火爆。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
《我不是药神》在上映的第三天,在臻国电影市场拿到了85%的排片,以18亿的票房拿下了98%的票房占比。
而同一天,《我不是药神》再次获得18亿的海外票房。
上映的第三天,《我不是药神》的热度依旧火爆,国内加海外票房,拿到了36亿的日票房,连续三天成为日票房冠军。
《我不是药神》上映三天,就分别拿到了42亿、38亿、以及36亿的日票房,而总票房已经高达116亿元,64亿的臻国票房,加上52亿的海外票房。
对于《我不是药神》,苏昱这个导演的预期目标,是获得五十亿的总票房,而认为票房上限应该是100亿元。
在上映之前,他一度认为《我不是药神》的票房上限是一百亿元。
而《我不是药神》在前世,也的确是30.7亿元,这在当时就已经被视为这种电影的上限,除非是电影市场大爆发,不然很难再超过这个票房纪录。
所以,苏昱才会认为在这个世界里,《我不是药神》的票房上限,应该在100亿元左右。
可没有想到的是,在只上映三天的情况下,《我不是药神》就已经拿到了116亿元的票房,而海外票房更是达到了近45%的占比,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这种票房成绩,苏昱自身都很意外,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明明是不受欢迎的电影题材,明明是被视为小众电影,《我不是药神》却是可以打破常规,打破所有人的认知,获得前所未有的票房纪录。
三天116亿元,就连在春节档上映的《唐伯虎点秋香》,都没有达到的成绩。
《我不是药神》创造了三天116亿元的票房纪录,所引起的社会热议,也是前所未有的,每天都有无数的话题,在围绕着《我不是药神》。
在这种盛况之下,不少国家部门机构,都注意到《我不是药神》,所引起的社会热议,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这种情况,在臻国电影历史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不是药神》不但获得极高的票房,还做到了其他电影所做不到的事情,让很多人都参与了这个话题,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的热议。
在上映之前,《我不是药神》都被视为,不能盈利的电影。
当然,《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都不算高,就算是一部小众电影,不能获得高票房,但以传播者和无名的名气,还是可以做到盈利的。
但新潮流传媒公司以《我不是药神》为名义,捐赠了二十亿元的善款,这也加入了《我不是药神》的总成本之内。
在多了二十亿的捐款支出后,《我不是药神》的总成本增至24亿元。
如此一来,《我不是药神》的票房最少拿到了50亿,才可以保证收支平衡,而不至于亏损,而按照新潮流传媒公司以往和各大院线的合作协议,甚至需要更高的票房才可以盈利,比如60亿元,或者是70亿元。
所以,在《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前,很多人都认为《我不是药神》,有可能成为传播者第一部亏损的电影。
可没有想到的是,《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三天,就拿到了116亿的票房。
就算《我不是药神》后面没有再产生一分的票房,就算《我不是药神》的总成本高达24亿元,可是有了这116亿元的票房后,就不用担心会亏损,而且盈利还不小。
可以这样说,在现在的票房下,《我不是药神》的回报率,已经是接近100%。
一部小众电影,在如此之高的成本下,还可以获得盈利,这本来就是很少见的,而且还做到了100%的回报率,这更是极为不可思议。
但《我不是药神》就是做到了,传播者又制造了一个新的奇迹,让他的传奇又多了一个。
而在《我不是药神》获得116亿的票房后,新潮流传媒公司又当即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再次追加善款,而且还是一次性增加三十亿元的捐款。
这一来,《我不是药神》的捐助总额,就达到了五十亿元。
一部电影,就捐出了50亿元,这在电影历史中更是前所未有过。
在《我不是药神》之前,的确是有不少以电影名义捐款的,但从来都没有达到50亿元这个金额过,《我不是药神》是第一部捐款金额达到50亿的电影。
哪怕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除了《我不是药神》以外,就没有第二部电影捐出如此之大的金额。
这五十亿的捐款,也让很多人感到很吃惊,这也的确是足以让人震撼的大手笔,更是其他电影公司从来都不敢尝试的壮举。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药神》的热度就更加高了,而围绕着捐款的话题,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而这次捐款,也上了多个热搜。
在这一天里,前10个热搜中,有八个热搜是关于《我不是药神》和捐款事件。
新潮流传媒公司的举动,也被视为娱乐圈最正能量的公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捐助对象
这次捐款,依旧是苏昱的决定。
《我不是药神》的票房,出乎他的意料,便决定追加捐款。
不过,这次的捐款和第一次捐款,又有些不一样。
第一笔的二十亿善款,主要是帮助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为其支付治疗费用,这是第一笔捐款的用意。
但第二笔三十亿的善款,却不是用于捐助病人的治疗费用,而是用于研发新药,电影中所提到的疾病,其相关研究和试验,都可以获得资助。
而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大学实验室,只要满足条件的相关项目,都可以获得资助。
这30亿元,主要是用于开发新药的研发上,希望可以推动国内的相关项目,从而让更多人受益。
其实,苏昱一开始想捐三十亿元的时候,也考虑是不是直接捐给有需要的病人。
这三十亿元用在这上面的话,肯定会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拿到捐助,也可以帮到更多的人获得治疗的机会,这是无需质疑的。
可苏昱过后一想,觉得这样做是治标不治本的。
这些病人,之所以无法支撑治疗费用,主要是药费过高,超出了很多家庭的收入水平,才会拖垮了那么多家庭,也让很多病人而陷入无力支撑药费的困境。
如果这些钱,全部都用于在这捐助上,那的确是可以帮到一些人,但却是无法帮到所有人。
这些捐款,最终还是会流入那些天价药的药厂手中,而白白便宜了这些外国药企。
而捐款终究是有限的,只是可以帮到一些人,而不能帮到所有人,再多的捐款都是解决不了问题,只是养肥了一些人而已。
所以,苏昱认为这些捐款只是可以做到燃眉之急,而不能真正的治本。
在考虑这一点后,他就决定不直接捐款给病人,而是用于资助相关项目的研发,希望国内也可以开发出治疗这些疾病的特效药。
只要国内也存在这种特效药的话,那外国的特效药价格一定会降下来,这样的话,才可以帮到最多人。
特效药的价格,只要可以降下来,就不会拖垮所有的家庭,而是可以让病人也有办法承担医疗费用。
所以,这次的三十亿捐款,主要就是用于资助特效药的开发,只要满足条件的实验项目,都可以申请资金支持。
而这次的资助中,新潮流传媒公司依旧是无赔资助,不会收取任何收益。
就算特效药开发成功,新潮流传媒公司也不会收取任何的利润,不参与所有的分成,这还是属于实验室项目所有。
但新潮流传媒公司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接受资助的实验室都必须签订一个协议,那就是特效药开发成功后,在售价方面,必须更合理,而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定高价,必须最大程度的低价出售。
毕竟,这些实验室如果拿了资金后,在成功开发出特效药,却是天价出售特效药,那就违背了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初衷。
新潮流传媒公司之所以会捐出三十亿元,就是为了降低病人的负担,让治疗费用降到病人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但如果开发出来的特效药,依旧是天价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新潮流传媒公司没有要求任何收益的条件,而仅仅只是限制了相关项目的未来售价,就是为了保障会是人人受益的平民药。
而为了更加履行好这一点,新潮流传媒公司捐助的对象,更多的是国家级的实验室,这可以让人更加放心。
苏昱知道三十亿元,对于特效药的开发成本来说,其实并不算多。
甚至,三十亿元都不能开发出一种特效药出来,但也可能成功开发出几种特效药,这都是有可能的。
只要可以成功,那就会使很多病人都受益,这才是真正治标又治本的方式。
就算不能成功,但这三十亿元,也可以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加快自研特效药的步伐,也是有诸多好处的。
所以,三十亿元直接捐助给病人的话,只有一部分人受益。
但如果用于资助研发的话,却是有可能让所有病人一起受益,而且还是长期受益。
苏昱就是考虑过这一点后,才会觉得把这三十亿的捐款,都用在这上面,他希望的是可以真正的解决问题。
而且,三十亿元就算不能开发出特效药来,至少可以推动相关发展。
除此之外,如果这三十亿元可以见到一些效果,让苏昱看到成功的希望,那他后面也可以继续追加捐款,不一定只有三十亿元。
有效果的话,他可以持续追加资金,一直到成功为止。
对于苏昱来说,这三十亿元更多的是一个尝试,如果效果理想的话,他后面才可以继续这样做,并且加大力度。
而效果不理想的话,他也可以及时调整方向,来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到病人。
这第二笔捐款,依旧和第一次一样。
新潮流传媒公司在宣布这个消息后,三十亿的资金就马上到达药神慈善基金的账户中,同样是接受所有人的监督,也会公开每一笔资金的去处,以及最终效果。
对于网民来说,这才是干实事,才是真正想做慈善的。
其他电影,说捐款,但钱却是迟迟不能到位,或者是等到电影票房分账下来后才会捐出去,这还算是比较好的,有的捐款就直接无声无息了,后面提都没有再提过。
但新潮流传媒公司就不一样,说捐款就当天捐出去,哪怕《我不是药神》的票房分账还一分都没有到账,就已经提前支出三十亿的资金到慈善基金的账户里。
这样一对比,谁在做慈善,谁在作秀,已经是一目了然。
其他人是不是作秀,大众或许不是很清楚,但新潮流传媒公司是真正的在做慈善,这却是所有人都清楚看到,而没有半点弄虚作假。
从第一笔的20亿元,到第二笔的30亿元,这都是真金白银,一分都不假。
而且,这两笔一共五十亿的捐款,也不是摆在账户里好看的,而是真正捐了出去,也真正到达有需要的人手里,这也是一清二楚的。
以新潮流传媒公司现在的名气,以《我不是药神》现在的热度,加上药神慈善基金的公开透明,这些资金哪怕有一点问题,出现了一点猫腻,都会被人发现并曝光出来的。
而药神慈善基金到现在,都没有被人曝光出任何问题出来,就足以说明这不存在着任何猫腻。
药神慈善基金,是真正的慈善,这一点已经是没有人会否认。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无所畏惧
第二笔捐款,让《我不是药神》的热度再升一层。
原本,《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之前,捐出了二十亿元,就已经是很大手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可在上映仅仅三天的情况下,《我不是药神》就创造了116亿元的票房,而新潮流传媒公司也没有让人失望,再次宣布捐出三十亿元。
这两次捐款,前后达到了五十亿元,除了电影本身会受益以外,新潮流传媒公司就没有其他受益的地方,除了可以获得好名声以外。
不过,苏昱之所以捐出这五十亿的善款,也不是为了收益,而仅仅只是想做好事而已。
如果是为了收益,为了利润的话,那这五十亿元,他拿去做其他投资,还可以拿到不错的回报率,而用在这上面,反而没有收益,风险还更高。
最重要的是,如果以慈善之名来牟利的话,一旦被曝光,那就真的身败名裂了。
对于这种事情,苏昱自然是不可能会做了,他是不可能会借助慈善来为自己牟利的,这种事情,他还不屑于去做。
更何况,如果他仅仅只是想要赚钱的话,有更多更好的办法,回报率也更高的项目,而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做这种冒险的事情,他还没有这么傻。
除此之外,对于苏昱来说,五十亿元也只是小钱,他还不会在意这点钱。
就不说其他公司,单单是新潮流传媒公司所创造的利润,也远不止50亿元,随便拍一部电影,赚来的钱就不止五十亿元。
所以,苏昱还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做猫腻,主要是他真的想做好事,想帮到一些人而已。
这次捐款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一点都没有掺杂利益在其中。
而在这次捐款过后,也引起全臻界的关注,所有人都在惊讶于《我不是药神》的大手笔。
在《我不是药神》之前,有那么多电影通过捐款慈善,来宣传电影,可从来都没有这么大手笔过,比起来《我不是药神》,其他电影的慈善,就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甚至上不了台面。
毕竟,其他电影的捐款,多数都是几百上千万,而且能不能到账,还是两说,以及钱会用到什么地方去,那就更不好说了。
而《我不是药神》就不一样了,不但捐出了五十亿,而且都是当天到账,还公开所有资金的去向,这是其他电影绝对无法做到的,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这样做。
先不说大部分的电影公司,都没有实力拿出五十亿元来做慈善。
就算是那些电影巨头,有这个实力的电影公司,也舍不得拿出五十亿那么多来做慈善,对他们来说,几百几千万搏一下好名声,还是值得做。
但拿五十亿元来换一个好名声,那就不值得做,对于这些巨头来说,也是如此。
正因如此,新潮流传媒公司做出这种事情后,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轰动,才会被人视为真正的大手笔。
不过,新潮流传媒公司这样做,也不可避免的会得罪一些圈子,会得罪一些人。
比如那些通过慈善来作秀的人,就会对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做法,感到很生气,让这些人所谓的慈善,就被直接揭开了面巾,也让大众很难再相信他们的慈善,而且也没有办法解释善款的何去何从。
除此之外,药神慈善基金也会得罪一些私人的慈善基金。
这些私营慈善基金,多数都不会公布资金去向,哪怕资金是来自于大众的捐款,依旧是没有公布过真正的去向,一点都不透明,账单还不明不白。
如果没有对比的话,就算有人提出质疑,也不会有多大的声音。
但经过药神慈善基金这么一对比的话,这些私营慈善基金的行为,就显得很不堪,而大众也会开始关注这些资金的去向。
而这些慈善基金还不公开账户,以及解释清楚资金的去向,那大众也不会再相信这些慈善基金。
对于这些慈善基金来说,账单通常都是存在问题,当中会有很多不清不楚的账单,而且很多资金也没有用到真正的实处去,而被挪用到其他地方,这都是没有办法解释的。
所以,药神慈善基金现在的做法,无疑是得罪了慈善基金。
事实上,苏昱也很清楚这一点,新潮流传媒公司两次捐款,以及药神慈善基金的制度,都会成为这个圈子里的公敌,也会得罪很多人。
不过,他是知道这一点,但也不是很在意。
对于苏昱来说,他并不想惹麻烦,不会去招惹一些人,但也不会害怕了这些人。
如果这样做,真的得罪了某些人的话,那他也无所谓的。
要是这些人想要针对药神慈善基金,想要报复新潮流传媒公司,那苏昱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不想增加麻烦,但就不代表他会害怕这些人,也不会担心得罪了某个圈子。
毕竟,在臻国,他也是属于站在最顶尖的阶层。
苏昱自身的能量,加上苏家和白家,还真不会惧怕任何势力,也不会得罪不起某些人。
如果针锋相对的话,那他也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最终倒霉的人,还不一定会是谁,但基本是不可能会是苏昱,他还没有怕过哪个人。
对于苏昱来说,只是不想麻烦而已,但并不是怕事。
如果真的有些人想要拿这件事做文章的话,那他也会奉陪到底,他想做的事情,还真不会因为害怕得罪一些人,而不敢去做。
以他的性格,越是有人阻拦,就越是会去做,直到成功为止。
井水不犯河水,苏昱不会主动去招惹人,但也不怕被人惦记,无论对方什么人,他都可以奉陪到底
如果他真的有这方面的顾忌,那药神慈善基金就不会成立,也不会有两次捐款。
而苏昱这样做了,就代表着他从来都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过,也从来都不会担心因为这件事,而得罪一些圈子。
更何况,这些圈子的所作所为,也让他很是不齿。
这些拿着慈善之名来大肆牟利的人,是他最讨厌的人之一。
如果这些人还想要真多药神慈善基金的话,那苏昱也不介意把他们的遮羞布给撕下来。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一颗种子
两次捐款,让《我不是药神》再火了一把。
而高达五十亿的捐款,也让很多人更想看《我不是药神》。
在上映第四天的时候,《我不是药神》的日票房,又出现了小爆的情况。
《我不是药神》在这一天里,国内票房再次拿到了18亿元,而海外票房却是高达20亿元。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第二次捐款的话,《我不是药神》在这一天的票房,是不可能有38亿元多,乐观估计只有35亿元,而保守估计的话,更是只有32亿。
而《我不是药神》可以获得38亿元的日票房,比第三天的票房还高一些,主要还是第二次的三十亿善款。
这三十亿的善款,让观众对《我不是药神》更有好感,也就更加愿意到电影院买票支持。
关于这一点,苏昱还是很清楚的。
两次捐款,对于《我不是药神》的好处还是非常大,对电影起到一个很正面的宣传,甚至有很多人之所以会买电影票,就是因为这两次捐款。
事实上,苏昱认为《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可以在上映三天的情况下,就拿到116亿元,与第一次20亿的捐款,是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就是看到了《我不是药神》捐出了二十亿元,也就想着一起捐款。
不过,药神慈善基金又不接受外界的捐款,而对于其他慈善基金,又不能让人放心,最后也就通过买《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票,来表示对慈善的支持。
正因如此,《我不是药神》才可以在三天之内,就拿到了116亿元的票房。
如果没有二十亿的捐款,《我不是药神》不会造成那么高的热度,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票房,其票房可能会腰斩都是有可能的。
同理,第二次捐款,也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让观众再次想买电影票支持这部电影。
当然,《我不是药神》可以获得这么高的票房,除了两次捐款以外,与自身的优秀也是脱不开关系。
如果《我不是药神》不是一部佳作,仅仅只是一部烂片的话,那就算两次捐款,就算捐出了一百亿元,《我不是药神》也不可能拿到这么高的票房,同样会出现腰斩,甚至是更夸张的情况。
《我不是药神》的高票房,跟自身的优秀,以及两次捐款都是脱不开关系的,属于强强结合后,才出现了这种盛况,缺一不可。
而《我不是药神》在海外所获得的关注,以及票房,也是超过了苏昱之前的所有电影。
这一点,单单从海外票房就可以看出了。
《我不是药神》在上映四天就获得了154亿元,而海外票房占比高达46.7%,达到了72亿元,在第四天时,海外票房甚至高过臻国票房两亿,这也是从来都没有过。
要知道,《唐伯虎点秋香》在海外上映一个月,也才拿到了70亿元的海外票房。
而《我不是药神》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有了72亿元的海外票房,已经超过了《唐伯虎点秋香》。
《我不是药神》的海外票房,之所以可以超过《唐伯虎点秋香》,其热度也超过《倩女幽魂》等电影,一是和排片有很大的关系。
《我不是药神》获得众多海外院线的支持,所获得的排片,是《唐伯虎点秋香》等电影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是,《我不是药神》的类型,在海外更受欢迎,受众更大一些。
《唐伯虎点秋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喜剧电影,但也是一部华夏文化较多的古装喜剧,而且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跟台词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而很多台词,在翻译成其他语言后,就会失去很多味道,甚至变得意思完全不一样了。
这一来,《唐伯虎点秋香》的看点就少了很多,非华语地区的人,是很难理解到这部电影的台词亮点,自然会失去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对于华夏文化不了解,也听不懂华语的话,对《唐伯虎点秋香》的兴趣就不是那么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唐伯虎点秋香》在海外受限,就比较有限了,海外票房自然是高不到哪里去了。
而《我不是药神》就不一样了,完全现代背景的电影,外国观众自然可以看得明白,受众就大了很多,加上排片高,又有两次的捐款作为宣传,那引起的热度就非同小可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药神》是比《唐伯虎点秋香》的优势更大一些,才可以做到四天就有72亿的海外票房。
苏昱不知道《我不是药神》的极限在哪里,但也知道这部电影在海外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电影。
或许,在众多电影中,《我不是药神》的海外票房会是最高的,同时也是海外票房最高的臻国电影。
《我不是药神》的火爆,是出乎意料的火,所引起的社会热议,也是铺天盖地,让很多人都关心到这个话题,而这也是苏昱所想看到的。
苏昱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关注到这个问题,并且想到办法去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让更多人受惠,而这一点比票房更加重要。
目前,他还不知道《我不是药神》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但目前已经起到一个很好的开始。
或许,一部电影什么都做不了,也什么都改变不了,但至少可以埋下一颗种子,一颗有可能改变现状的种子。
现在是无力改变,可未来是谁都说不准的,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
而现在,埋下的一颗种子,却是有可能在未来开花结果,从而让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中。
苏昱知道自己的个人能力有限,但他也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一些改变。
《我不是药神》,就是他所做的一件事,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也或许什么都改变不了,但至少他去尝试做这件事,为此而努力过。
而且,《我不是药神》的上映,也让社会关注到这个话题,关注到这个群体,这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除此之外,苏昱捐出了五十亿,也是可以帮到一些人。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实验验证
在《我不是药神》上映期间。
苏昱也不是只关注《我不是药神》,手头上的其他工作也是没有停止过的。
比如《新难兄难弟》的后期制作,也在进行中,进展还不错,完全可以在计划时间之前制作好,甚至可以提前不少时间。
除此之外,关于江弦歌的演唱会,苏昱也一直在跟进,帮助选歌之类的。
而这个演唱会,现在已经开始排练,也开始拟定嘉宾,而他自然是会作为嘉宾,出现在演唱会上。
毕竟,苏昱也知道歌迷很想看到他,没有时间去开演唱会,那作为嘉宾参加江弦歌的演唱会,也算是满足一下歌迷的小小心愿,这也是可以的。
除了他之外,还会邀请其他嘉宾,这都是需要提前拟定好名单,并且开始安排排练的。
本来,一个歌手的演唱会是会提前很久之前就开始准备的,甚至提前一年都是常有的事情,而江弦歌的演唱会就没有提前那么早就开始准备。
在时间上,这个演唱会还是比较匆忙的。
但好在的是,这次邀请的嘉宾,大多数都是新潮流传媒公司的歌手,档期上也更容易安排一些,排练也是如此,时间虽紧凑了一些,但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
除了准备演唱会以外,苏昱还抽空去了一趟未来科技公司。
而他去未来科技公司,就是把这次超级工厂的第一个产品,交给苏京墨,主要就是设计和生产工艺,让苏京墨安排转交过产品部门。
苏京墨在接手过后,就马上安排公司的研发部门进行实验。
因为,苏昱提供的是完整的设计,而不是半成品,不需要公司投入研发,而是可以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验证阶段。
只要未来科技公司的实验室通过验证的话,那就可以在超级工厂进行第一次试产,也可以开始安排发布会,对外公布这件产品。
而苏昱之前兑换出来的核心设备,早就被苏京墨安排运输车辆,给送到超级工厂。
现在超级工厂已经安装了这批核心设备,并且已经开始进行调试中,只要等公司的实验验证通过之后,就可以马上进行第一次试产。
对于这件产品,苏昱可谓是非常重视。
而且,这件产品对于未来科技公司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存在,相当于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填补了之前的空缺。
未来科技公司现在的主要项目,还是软件方面的,主要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而苏昱这次交给未来科技公司的产品,却不是软件方面,而是属于硬件,也是真正的高科技产品,这对于未来科技公司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毕竟,未来科技公司在超级工厂这个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已经是数百亿,无论的投资总额也会破千亿。
但如果这个产品得以成功的话,那单单是这个产品,所创造的利润,就可以完全填补超级工厂的投资总额,甚至都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只需要几年就可以收回超级工厂所有的投资。
而超级工厂,所可以生产的产品,不仅仅只有一样,而是会有无数种,现在仅仅只是准备生产第一种产品。
可仅仅只是第一种产品,就可以让超级工厂收回所有的投资,可见这件产品有多么不凡了。
所以,苏昱才会如此重视这个产品,而对于未来科技公司来说,也同样是非常重要。
这个产品,甚至可以关系到超级工厂的存在必要性。
如果这个产品试产失败,而无法实现商业化量产,无法推出市场的话,那就代表这个超级工厂根本是没有意义的,而就是说未来科技公司的几百上千亿元投资,都会打水漂。
而一旦成功的话,就代表着超级工厂对未来科技公司很重要,甚至会成为改变世界的起源地。
苏昱不知道这个超级工厂,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但如果按照他的设想而成立的话,那这个超级工厂对世界的影响,将会空前绝后,而不单单只能影响到臻国,而是可以做到辐射全臻界,乃至于是全世界。
事实上,苏昱打造这个超级工厂,就是往超级科技的方向发展的。
在他的计划中,这个超级工厂最后会成为一个高科技集中的起源地,会汇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也会做出最顶尖最高科技的产品。
未来,代表着最先技术的科技产品,都会先在这个超级工厂出现。
这个超级工厂,将会做到“高、精、尖、新”四点,成为最顶尖的高科技工厂,这就是苏昱的目标,也是未来科技公司现在正在努力的方向。
而苏昱也是希望未来科技公司,可以做到如公司名字一样,代表的是人类的未来,世界的未来,科技技术的未来。
这个超级工厂,就可以帮未来科技公司实现这个目标。
只要超级工厂可以成功,那未来科技公司就可以成为一家代表未来技术的公司,而眼前正在实验室的产品,就是一个开始。
如果这个产品,可以成功做到的话,那就可以填补臻国在工业上的一些不足。
或许,臻国可以借此从工业大国成为工业强国,至少可以加快这个目标的进程,而如果超级工厂全部实现的话,那臻国更是可以成为全世界最一流的工业强国。
当然,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甚至连第一次产品都还没有做出来过。
但只要未来科技公司按照苏昱的计划来发展,不断的吃透大新闻系统所提供的领先技术,那未来科技公司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超级工厂也一定可以做到。
对于这个产品,苏昱是非常重视,这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
只有这第一步顺利完成后,其他计划才可以上马,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只要可以成功,那收益将会远远超过每个人的想象。
苏昱不知道这个产品,可以产生多大的利益,但却是知道影响非凡。
而且,这个产品就算是做出来,就算是达到预期效果,但想要真正推广出去,还是会遇到很多阻碍,不是技术方面的难题,而是来自于各国的封锁。
所以,未来科技公司未来需要克服的困难,以及挑战,那是数不胜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