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试产
了解苏氏集团的情况后,苏昱就开始行动了。
毕竟,苏氏集团虽然财大气粗,但这么消耗下去的话,也是白白浪费的,可以早点解决,自然是最好的。
接下来,苏昱就送了一些白玉木给苏氏集团旗下的工厂,还带着一份报告来苏氏集团。
这份报告,其实就是这段时间来,对白玉木所有试验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这份报告,就可以很清楚了解白玉木的特性,以及可以一眼看出白玉木的价值。
就算是要验证白玉木的特性,也是可以通过这份报告,来做具体的试验,不用重复大量无谓的试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而苏昱带着这份报告来,就是为了见苏文元和白令月,让他们知道白玉木的价值。
不然的话,苏文元和白令月也不可能这么轻易接受白玉木的。
虽然说,所有的树木,理论上都是可以用来造纸的,但这些树木也是有好坏之分,比如成本和品质,这都是需要考虑的,不是所有的树木都适合造纸的。
所以,苏昱当然是要让苏文元和白令月知道白玉木的优点后,才可以让苏氏集团接受这一批白玉木,并且马上投入使用。
对于苏昱的到来,苏文元和白令月都是很意外的,但也只是以为他只是来公司看他们,却没有想过其他方面。
不过,苏昱本人倒是直接开门见山,拿出白玉木的同时,也拿出了报告。
同时,他也直接表示自己的来意,让苏文元和白令月知道他来这里的目的,这样才可以更重视这件事。
当苏文元和白令月知道苏昱的来意后,都是很欣慰。
对于白玉木,他们本身倒不是非常重视,但却是为他的心意而感到欣慰。
不管这白玉木的作用如何,苏昱有这份心意,就已经让苏文元和白令月非常高兴了,就算白玉木毫无价值,他们也一样会非常高兴的。
苏昱会有这样的举动,说明他是真的长大了,懂得关心家人,懂得为家人排忧解难。
单单是这份心,就已经让苏文元和白令月非常感动了,其他事情也就不重要了。
只不过,苏昱可不是冲着两人的感动而来的,而是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彻底的解决,让苏氏集团再也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所以,他当即开始认真的讲解白玉木,让苏文元和白令月知道白玉木的价值。
苏文元和白令月都不是普通人,在听了白玉木的特性后,都逐渐认真起来,他们开始意识到白玉木的不凡之处,也意识到白玉木的价值有多大。
如果白玉木真的可以拥有这些特性的话,苏文元和白令月认为白玉木所带来的利益,将比整个苏氏集团都要庞大。
苏文元和白令月并不认为这太夸张,反而觉得低估了白玉木。
白玉木的价值完全挖掘出来的话,那就可以拿下全球大部分的纸浆市场,虽然白玉木只适合造纸,但将全球纸业也是非常恐怖的规模,而纸浆成本占比也是极高的。
所以,掌控了白玉木,很大程度就掌控了全球的纸浆市场,乃至于是全球造纸行业。
如果做到这种程度的话,别说是一家苏氏集团,就算是十家苏氏集团加起来,影响力都可能比不上白玉木。
因为,苏氏集团就算规模再大,就算影响力再大,也是要依赖于白玉木。
在造纸行业发展了那么多年,苏文元和白令月比苏昱,还要清楚白玉木的真正价值,知道白玉木在发展起来后,可以创造多大的价值,他们会更加清楚。
所以,在听了苏昱的讲解后,苏文元和白令月的态度都变得非常凝重。
在这一刻,苏文元和白令月才相信苏昱不是一时兴起,来闹着玩的,而是真的很认真在为苏氏集团讲解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苏文元和白令月让苏昱把所有的白玉木,送到苏氏集团的工厂,甚至运输车队都由苏氏集团提供,他只需要安排时间和地点就行了,其他事情都会由苏氏集团处理的。
对此,苏昱当然是乐意至极,直接把这件事安排下去,让种植基地那边的人接应苏氏集团的运输车队。
苏昱当然也知道就算苏文元和白令月相信他说的话,也是不可能马上就安排生产的。
这些白玉木在送到苏氏集团的工厂后,会马上进行试产和试验,比如验证生产成本和品质,这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成本和品质不过关,比如生产成本太高,或者是品质太差的话,这些白玉木都不可能用于大批量生产中。
毕竟,就算苏氏集团现在再缺原料,也不可能降低品质的。
如果成品品质太差的话,还硬要生产出来,那只会毁掉苏氏集团的声誉,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会让苏氏集团蒙受更大的损失。
苏氏集团真的出现这种事情的话,那美际纸业集团和光晨纸业集团,就真的要笑死了。
所以,就算苏昱现在提供了80万吨的白玉木,但苏氏集团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就全部投产的话,试产和验证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这个过程都不能通过的话,也就没有其他意义了,更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白玉木都投入生产了。
可以这样说,如果这些白玉木都不能满足要求的话,那就是成为无用物,就算白玉木的数量再多,也不可能会投入生产的。
品质和成本都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前者,更是苏氏集团的底线。
对此,苏昱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当然也很清楚这样做,也是对苏氏集团最好的,也是最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因为他的几句话,就不管不问的全部投入生产。
如果苏氏集团真的这么儿戏的话,那他反而会开始担心了。
毕竟,苏昱所得到的结果,也都是实验室出来的,而实际生产能不能做到这种程度,也是不一定的。
所以说,苏氏集团在这件事越谨慎越好,越正规,他就越高兴。
因为,他也是不希望自己好心做坏事的,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想法,而让苏氏集团蒙受了更大的损失。
第七百六十七章 结果
在安排运送白玉木后,苏昱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
他这次出手,只是为了解决苏氏集团所遇到的问题,但不代表他的重心就会偏移到苏氏集团来。
苏昱有自己的事业要忙,根本没有时间接手苏氏集团,就算会接手苏氏集团,也不会是现在,而是他忙完自己的事业后。
现在苏文元和白令月都知道白玉木的存在,也开始接手白玉木,那他自然是不用全程跟进了,有他们在,他自然是可以安枕无忧,可以做其他事情。
如果有了白玉木,苏文元和白令月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眼前的问题,那苏氏集团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成立至今,苏氏集团都不知道遇到多少难关了,其中比这次问题要严重多的危机,也是数不胜数。
那么多的危机,那么多的困境,苏文元和白令月都可以一一解决,并且把苏氏集团发展成了龙头企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而现在,苏氏集团有了白玉木后,苏文元和白令月自然会知道怎么处理的,根本不用苏昱来担心,有他们两人在苏氏集团,那再大的问题都不会是问题了,加上白玉木的相助,那更是毫无疑问。
对此,苏昱当然是要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会全程跟进白玉木的试产。
在他忙着自己的工作时,苏氏集团这边就加班加点的试验白玉木,把白玉木的试产,当作了集团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只是两天的时间,苏昱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了。
白玉木,从制浆、调制、抄造,加工成主要成品,每个主要步骤,都做了多次试验,并且对成品进行了多次且详细的测试。
苏氏集团测试的结果,比苏昱之前测试的结果还要更为详细,而且记录了批量生产的过程和工艺。
从测试结果来看,白玉木制成的成品,其品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比其他纸浆制成的成品,其品质要提高20%,明显质量更好了。
这一次,苏氏集团制造了很多成品,比如铜版纸、白卡纸、轻涂纸、新闻纸、箱板纸、卡纸、高强瓦楞芯纸等,苏氏集团所有的造纸产品,都用白玉木制造出成品。
结果关系白玉木,是适合这些产品,不但非常合适,品质还更好一些,起码上了一个档次。
而且,苏氏集团不单单是做了这些方面的试验,还另外制造了包装用纸、印刷用纸、工业用纸、办公,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几乎所有分类的纸,都尝试制造了。
最终结果,就是只要适当调整工艺,白玉木是可以制造所有纸品的,暂时没有发现无法制造的纸。
另外,只要是白玉木制造的纸,无论是哪种分类都好,其品质都要好于其他纸浆的。
品质方面,苏氏集团认为白玉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绝对比其他纸浆要更加优越,这一点已经证明了。
至于白玉木的成本问题,也同样是验证了许多次。
如果白玉木所制成的木浆,和其他纸浆是同样的价格,那通过白玉木所制止的纸,其制作成本可以降低10%,而且还可以节约10%的时间。
这就代表着白玉木造纸的话,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都会更短,而且品质更佳。
当然,前提是白玉木浆和其他木浆,是同样的价格,如果是更高或更低,那都是无法估算出成本,这个降低10%的生产成本,就是建立在采购价一致的情况。
目前为止,苏昱还是没有跟苏文元和白令月说出白玉木的价格,苏氏集团这边也只能按照现有的木浆价格,来估算白玉木的价格。
其实,就算白玉木制成的木浆,和其他木浆保持一样的价格,绝对会让造纸企业疯狂抢购的。
就算白玉木制成的木浆,比其他木浆的价格略高一些,也会有大把造纸企业收购的。
别的不说,就冲着白玉木浆制成的纸,品质更好一些,就足以抬高价格,加上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省时间,这就更加可以卖更高的价格,造纸企业也一样会接受。
只要白玉木木浆的价格,没有高的离谱,只是比其他木浆高一些的话,那造纸企业都会采购的。
如果按照白玉木的表现,那价格自然是可以卖高一些。
但苏昱并没有这么想过,他会控制白玉木的价格,只会比其他木浆更低,而不会更高。
毕竟,他还是有打算把白玉木推广出去,让白玉木逐渐代替其他木浆,如果价格更高的话,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
白玉木的种植成本偏低,苏昱根本没有必要卖高价,只有低价出售,才可以更快的占领更大的市场。
当然,现在价格只是次要,他更关心的是白玉木的测试结果。
从苏氏集团的试产来看,白玉木的确是非常完美的,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
白玉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比其他木浆用更少的时间,生产成本也降低了许多,而所制造的成品,其品质却是比其他木浆成品更好预想。
时间、成本和品质,白玉木都做到了最好。
不仅仅如此,白玉木绝对是属于最环保的造纸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对比其他纸浆的话,白玉木所消耗的水和能源都更少,而且整个生产过程的污染极低,远远低于其他木浆,完全符合环保要求,也在环保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非常大的提升。
现在国家对环保问题是越来越重视了,而白玉木无疑是最环保的造纸原料,就这一点无疑是比其他纸浆强大许多倍的。
单单是冲着这一点,就足以大力推广白玉木,用来代替其他纸浆。
所以,无论从哪一点来看,白玉木都是最好的造纸原料,没有一种木材,可以比得上白玉木,也没有一种纸浆,会比白玉木更好。
最重要的是,白玉木现在还是新品种,而苏氏集团用白玉木造纸,都是用以前的生产工艺,而不是专门为白玉木准备的生产工艺,就这样还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因此,只要专门以白玉木的特性,研究出全新的生产工艺,那用白玉木造纸的话,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品质,以及环保,都会更好,会有很大的提升。
从这几点来看,白玉木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值得挖掘的。
第七百六十八章 白玉木的定价
白玉木的测试结果,无疑是非常理想的。
所以,苏氏集团这边,苏文元已经开始安排正式生产,把80万吨白玉木都投入生产中。
80万吨白玉木,就是68万吨木浆,也可以满足苏氏集团十几天的产量了,加上原本的库存,短时间是不会出现原物料不足的情况。
因此,苏氏集团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而现在轮到供应商那边头疼了。
只要苏氏集团坚持的时间越长,供应商那边只会越来越着急,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甚至,只要苏氏集团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那完全就可以把这些供应商一脚踢开,完全不需要和这些出尔反尔的供应商合作,只需要采购白玉木就行了。
白玉木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加上高产量,只要扩大种植规模,苏氏集团自然是不缺原料了。
不过,在把成品正式投入市场之前,还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白玉木的采购价格。
白玉木是苏昱提供的,而他是苏文元和白令月的儿子,但家人归家人,苏氏集团需要白玉木,这就是一单生意,苏文元和白令月也不可能让他无偿提供白玉木的,自然是需要花钱购买的。
而且,他也是需要通过出售白玉木,来获得资金,才可以继续扩大白玉木的种植规模。
如果免费为苏氏集团提供白玉木的话,那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白玉木,根本没有办法长期持续发展下去。
如果只是80万吨白玉木的话,那苏昱自然是不会要求的,但苏氏集团需要的白玉木,可不仅仅是80万吨,这连零头都算不上。
苏氏集团未来消耗的白玉木,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80万吨白玉木也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所以,白玉木是不可能免费的,苏氏集团花钱采购才是合理的。
而这次就是苏文元和白令月,主动跟苏昱说这件事,就算后者不要,前者也不可能不给的,而是会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白玉木的所有成本,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十元一吨,随着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规范后,种植成本是会越来越低的,就算是现在的五十元一吨,也是很低的价格了,而且这还是包括了库存和运输等成本,如果剔除这方面的成本,种植成本会更低。
因此,关于白玉木的价格,苏昱已经想过不会太高了,特别是提供给苏氏集团的白玉木,就更是如此。
他还希望可以通过白玉木,让苏氏集团成为臻界第一大造纸企业,乃至于是全球第一大造纸企业,希望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做到真正的巨无霸。
如果白玉木的价格过高,会直接导致苏氏集团的生产成本增高,那在市场竞争力方面,也就没有多大的优势,那也怎么可能发展到全球第一大造纸企业。
所以,从一开始,苏昱就决定白玉木的价格不会太高,保证利润的同时,尽量为苏氏集团创造优势。
在探讨过后,白玉木的采购价,暂时定为税后200元一吨。
按照白玉木不超过五十元一吨的种植成本来算的话,200元一吨的采购价格,可带来150元一吨的利润,也就是百分之七十五的销售利润率,百分之三百的成本利润率。
这么一算的话,白玉木可算是暴利了。
毕竟,一亩白玉木一次收成,有40吨,一年可收成五次,那就是200吨,那一亩的收入就是40000元,而利润则是30000元。
而白玉木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五万亩,如果这些白玉木全部进入收成期的话,那一年带来的收入就是20亿元,以及15亿元的利润。
一年十五亿元,这绝对可以算是利润最高的树木之一了,其他品种的树木,可是很难找到这么高回报的。
好比这次,苏昱为苏氏集团提供了80万吨白玉木,就得到了16000万元,利润也达到了12000万元。
白玉木的收入和利润,都比他之前想象的要高得多。
而且,这还是苏昱特意压低了价格,如果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白玉木的话,那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苏文元和白令月也知道跟他说明了,如果白玉木以两百元一吨的价格出售,那制作成木浆的话,成本是不会超过一千元的。
一千元的成本,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木浆在国际上的采购价格,是不会低于5000元的,而基本都是5400元一吨。
就算是5000元一吨,而白玉木制成的木浆,价格也只是国际木浆的五分之一,这个价格简直无敌了,根本没有一种木浆的价格比得过白玉木,甚至是回收的废纸,其成本也远远超过了白玉木,品质则是更差。
所以,白玉木以200元一吨的价格出售,的确算是白菜价,找不到更低的价格了。
就算有更便宜的树木,但制成木浆的成本,也要远远高于白玉木,而不能做到一千元一吨的成本,这个价格,根本没有一种树木可以做到。
在造纸行业中,以木浆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其木浆成本占生产成本的 65%到70%。
而如果采用白玉木的话,苏氏集团的木浆成本可以降为一千元一吨,这就相当于其他木浆的五分之一,其总生产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六十。
这意味着其他造纸企业需要一万元的生产成本,苏氏集团却是可以做到四千元,并且还可以保证品质更好,生产速度更快。
因此,有了白玉木后,苏氏集团就拥有了无限大的优势。
在白玉木的价格未确定之前,以普通木浆的价格来估算白玉木,苏氏集团都可以拥有极大的优势,现在白玉木制成的木浆,其价格只是普通木浆的五分之一,这带来的优势更是无与伦比,没有比这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了。
这一来,苏氏集团可以借助白玉木的低价优势,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
白玉木让苏氏集团可以做到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更好的品质,更快的生产速度,成为造纸行业的巨无霸。
苏昱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以200元一吨的价格出售白玉木,目的就是让苏氏集团发展起来。
第七百六十九章 100亿货款
关于白玉木的定价,苏昱已经决定下来了。
尽管,200元一吨的价格,显得有些廉价,但他却认为是最合适的。
以白玉木的特性和优点,就算提高到1000元一吨,制作成木浆的成本,也不会超过2000元一吨,这也只是其他纸浆的二分之一都不到,依旧具备着价格的优势。
可以这样说,就算白玉木的价格提升到1000元一吨,苏氏集团依旧拥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而且,就算白玉木没有价格优势,但凭着白玉木的优点,以品质取胜的话,苏氏集团在造纸市场上,依旧拥有着最强的竞争力。
这样一来,苏昱的确是没有必要降低白玉木的价格,完全可以提高五倍,乃至于是更高的价格出售白玉木。
但他却不想这样做,而他之所以定为低价,则是因为他想帮苏氏集团。
白玉木的价格越低,苏氏集团的价格优势就越大,在全球造纸行业中,才具备最大的市场竞争力,才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成全球巨无霸。
如果没有价格优势,单单凭着品质的话,或许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无疑是需要极长的时间。
苏昱不愿意等,也不想等,时间越长,变数就越多,还是尽快实现为好,这样才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变故。
别看他从来都没有管过苏氏集团,但在他的心里,苏氏集团也是同样重要的。
毕竟,苏氏集团是苏文元和白令月一手创立的,而他们对苏昱又是那么好,他自然也是希望苏氏集团可以越来越好,早日成为这个行业的巨无霸,也是他最想看到的。
正因如此,为了让苏氏集团拥有最大的价格优势,在市场拥有最强大的竞争力,他就必须这样做。
有了这么大的价格优势,再加上品质也是最好的,苏氏集团何愁会发展不起来。
如果苏氏集团全部用上白玉木来生产的话,其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只需要原成本的百分之四十,最多也只是百分之五十。
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多少,都会成为利润。
这一来,在成本降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况下,如果苏氏集团适当的降低成品售价,不用降低太多,只需要降低5%到10%,就可以让其他企业毫无竞争力。
并且在降价的同时,苏氏集团的利润不减反增,净利润最起码会翻倍。
这还是建立的产品销量不变的情况下,但随着降价,产品销量只会越来越高,那净利润就不是翻倍那么简单了,分分钟有可能是翻几倍。
甚至,在原物料充足,产能足够的情况下,苏氏集团把产品价格降到最低,把成本降低的部分,都转移到产品售价的话,那销量有可能提升十倍以上,甚至是更多,那利润也同样提升十倍以上。
只要苏昱可以提供足够多的白玉木,那苏氏集团在这个行业里,就是拥有最好的前景。
而他就是希望看到这一幕,才会提供廉价的白玉木,而不是以高价出售。
何况,白玉木以两百元一吨的价格出售,苏昱也是不会吃亏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完全已经可以满足自身的发展,没有必要赚那么多的钱,还是赚自家公司的钱,就更没有必要了。
除了白玉木的采购价格以外,苏文元和苏昱也进行了其他探讨,比如种植规模。
白玉木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五万亩,其中有两万亩已经进入了收成期,而另外三万亩也快要完成全部的建设。
不过,就算是如此,苏文元依旧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就算不考虑外界因素,单单是现在的苏氏集团,就需要十五万亩的白玉木,才可以满足所有的生产需求,这还是产能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
但事实上,在苏氏集团拥有了白玉木后,必然会想办法提升产能,随着打开的市场越来越多,产能自然也会增加,所需要的白玉木,也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苏氏集团现在需要十五万亩白玉木,但未来,则是需要更多的白玉木。
保守估计,苏氏集团是需要三十万亩白玉木,才可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但这只是考虑到长久目标,短期是不需要那么多的白玉木。
但未雨绸缪,就算现在用不上,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毕竟,白玉木可不是流水线出来的,不是想要就可以马上得到的,就算白玉木的生长速度极快,但依旧是需要时间建设和生长的。
不能等发展起来后,再来考虑白玉木的扩张需求,而是需要现在就提前实施扩张计划,这样才可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也不会耽误到时间,效率才会提升到最好。
至于白玉木会不会出现用不到的情况,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就算苏氏集团未来不需要那么多的白玉木,但外界也会疯狂求购白玉木的,根本就不愁卖不出去。
而苏昱也是有这方面的打算,他本身也是想要扩大白玉木的种植规模。
在他的计划中,白玉木不单单是为了苏氏集团,而是准备把白玉木推广成造纸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想要成为最重要的木浆之一,代替大部分的木浆,这才是他的目标。
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小打小闹根本是完不成的,必须最大程度的扩大种植规模,才有可能实现这个计划。
所以,就算苏文元不提出这一点,苏昱也一样会扩大白玉木的种植规模。
为了让苏昱没有后顾之忧,苏文元直接让苏氏集团投入一百亿元,但这一百亿元并不是入股种植基地,而权当是货款,采购白玉木的货款,就当作是提前支付采购货款。
如果白玉木都以两百元一吨的价格出售,那100亿元,可就是相当于5000万吨白玉木。
一亩白玉木的年产量为200吨,5000万吨白玉木的话,就需要25万亩白玉木,一年的产量才可以满足这个数量。
不过,苏文元支付100亿元,也是为了让苏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的去做。
有了这100亿元后,做起很多事情都会方便很多了。
第七百七十章 20万亩
苏氏集团的确是财大气粗,100亿元说给就给。
多少大集团,想要拿出100亿元,是有多么不容易,就算有,也不是那么容易通过董事会的。
不过,在苏氏集团这里,主要是苏文元和白令月控制着整个集团,只要是他们两人觉得没有问题的方案,基本就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而这次,100亿元是用以投资苏昱,这对苏文元和白令月来说,都是乐意至极的。
就算是抛弃苏昱这一层关系,单单冲着白玉木,就值得投入100亿元了,换做其他造纸企业,砸锅卖铁都会投入一百亿元的。
以白玉木所带来的价值,现在投入一百亿元,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何况,苏氏集团每年采购纸浆的金额,是远远超过100亿元的,现在也只是拿一部分的金额,用以采购白玉木,这没有什么不同,反而收益更大,现在也只是提前支付而已。
现在的苏氏集团,在资金方面的确是非常充足的。
造纸等主要业务,为苏氏集团提供了庞大的资金支持,而物流快递这个行业,现在也到了回报期,每天带来的现金流,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所以,这100亿元对于苏氏集团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随时都可以拿得出来。
苏氏集团和其他企业不一样,追求的是稳扎稳打,资金储备永远都是非常充足的,这样虽无法做到利益最大化,但遇到危机时,往往也会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不会轻易被危机打垮。
特别是苏氏集团,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更不能一味的追求加速扩张,而是应该追求平稳,积累底蕴,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苏氏集团的资金储备,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多。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想要拿出100亿元,或许很不容易,但对于苏氏集团来说,却是属于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在苏文元做出这个安排后,资金就马上开始调动起来了。
最多一个月的时间,这100亿元就会全部到账,甚至都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到账。
有了这100亿元之后,苏昱要扩张白玉木的种植规模,就会容易许多了。
这100亿元,他也不准备挪用到其他地方,而是准备用来建设种植基地,先提升白玉木的种植规模,而其他植物,比如仙芝菇也需要扩大种植规模。
而且,新潮流传媒公司和未来科技公司都已经开始盈利了,并且盈利还不低,都是百亿级别的,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的发展和扩张,已经不需要再另外投入资金进去,也就是不需要用到这100亿元。
根据苏文元的建议,苏昱决定先把白玉木的种植规模,提升到20万亩。
现在白玉木有五万亩,也就是需要再增加十五万亩,这样才可以满足20万亩的种植计划。
白玉木是一亩年产量高达200吨,20万亩的话,就是4000万吨,以200元的采购价格来算的话,那就是80亿元,而百分之七十五的销售利润率,也就是60亿元的利润。
20万亩白玉木,一年就可以创造80亿元的收入,以及60亿元的利润。
可以这样说,不出两年的时间,白玉木的收入,就足以完全还清苏氏集团提前支付的100亿元采购款,而后面的创收,就开始是利润了。
这么一算的话,白玉木的确是非常暴利的生意。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200元一吨的低价,如果苏昱愿意提高价格的话,那就更加暴利了。
二十万亩,只是现阶段的一个计划而已,而未来的种植规模,绝对是不止二十万亩,而是更多。
在苏昱的计划中,白玉木未来的种植规模,会扩大到五十万亩,再到一百万亩,乃至于是更大的种植规模,直到满足市场需求为止。
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为苏氏集团提供足够的白玉木,而是准备让白玉木代替大部分的木浆,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木浆,甚至是垄断这个行业。
做到这一点,苏昱觉得不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而已。
毕竟,白玉木的优点太多太大了,其他树木根本做不到这种程度,而任何纸浆也做不到这么大的优势,白玉木所制作的木浆,可以秒杀任何纸浆。
最重要的是,白玉木相比其他树木,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这是最重要的优势,其他树木是不可能做到一亩年产量达到200吨的程度,加上白玉木对环境的污染低,更有利于生产,这都是其他树木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只要白玉木保持这种价格,然后不停的扩大种植规模,就可以代替其他木浆,乃至于是所有的纸浆。
而苏昱的目标,则是拿下全球百分之十的纸浆市场,那就是最少两亿吨的市场。
如果做到这一点,白玉木一年就可以创收四百亿元,这还是只按照白玉木的采购价格来算,如果制成木浆的话,收入则是会更高。
当然,苏昱也知道做到这一点绝不容易,就算白玉木的优势再大,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这个目标,必然是需要不少时间去发展,才有可能做到这一步。
但以白玉木的优势,只要前期发展起来,后期就会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后拿下百分之十的纸浆市场。
这一点,苏昱还是有信心的,白玉木只是需要时间发展,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
如果他真的在国内大规模种植白玉木的话,以此来代替其他木浆,那臻国是有希望从臻界纸浆的最大进口国,转变为最大出口国,乃至于是全球最大出口国。
毕竟,白玉木的亩产量那么高,只要种植规模足够大,那不单单是可以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还有余量出口到其他国家。
白玉木的亩产量可达到200吨一年,这比起其他树木的话,都可以算是超过一百倍的产量了。
这样一来的话,一亩白玉树,就相当于100亩普通树木,那同样的种植面积,白玉木可做到超出一百倍的产量,甚至是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白玉木自然是更容易推广,国家也会支持种植白玉木的。
所以,白玉木的推广和扩张,都会非常容易的。
第七百七十一章 开始反击
关于白玉木的扩张,苏昱并不需要做什么。
对他来说,只需要做出一个决定,比如决定种植规模,以及大概的位置,其余自然会有专人跟进处理的。
就算苏昱这边什么都不做,苏氏集团自然也会派人辅助的,一定会帮他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毕竟,先不说他就是苏文元和白令月的儿子,这是儿子的事业,他们自然会比其他人更加上心,肯定会为他处理好所有的事情,让他拥有最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白玉木对苏氏集团非常重要,这关系到苏氏集团未来的发展和扩张。
单单冲着这一点,苏氏集团就会非常重视白玉木,那就会派人帮忙处理所有的事情,只要苏昱点头,那所有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帮忙处理,完全是不用他操心的。
所以,就算白玉木现在开始扩张,无论多大的种植规模都好,他都不需要烦恼的。
现在苏昱依旧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而不用把时间都放在这上面,苏氏集团会帮他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他也只需要做出决定就好。
白玉木的种植计划,他早就已经决定好了,现在让人去照做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苏昱就更没有什么需要烦恼的,只需要专心去做其他事情就好了,完全不用把时间都耗在这上面。
至于苏氏集团,需要做的事情就非常多了。
苏氏集团得到了80万吨白玉木,也进行了试产,确认白玉木比任何木浆都要好,那完全现在就可以开始大量生产,特别是后续会收获到越来越多的白玉木。
这一来,那苏氏集团不但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可以开始着手反击了。
对于苏文元和白令月来说,这次联手的美际纸业集团和光晨纸业集团,以及一众供应商,都是不会放过了,而是会给最强烈的反击。
关于这一点,苏昱也是支持的,而苏文元和白令月也跟他说出了相关计划。
之前,苏氏集团一直没有涉及生活用纸的业务,主要生产工业用纸和包装纸等等,生活用纸一直以来都是光晨纸业集团的业务范围,也是最大的业务。
在生活用纸方面,光晨纸业集团可以算是国内最大的龙头企业。
不过,苏氏集团之前一直都没有发展过生活用纸的业务,才没有和光晨纸业集团形成竞争,但不是苏氏集团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不想这个范围和光晨纸业集团形成竞争,专心发展夸大原有的业务,并不想顺便吞噬其他同行的业务。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光晨纸业集团先越线,而且还联合外国企业,想要整垮苏氏集团。
所以,苏氏集团自然是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是会开始进行反击,光晨纸业集团想要吞并苏氏集团的业务和市场,那苏氏集团现在就反过来吞并光晨纸业集团的业务和市场。
光晨纸业集团一直都不能满足于生活用纸的市场,想要扩张,想要染指其他业务,那苏氏集团就把光晨纸业集团的生活用纸业务,给一举吞并了。
苏文元和白令月已经决定,现在就开始成立生活用纸的部门,专门推出和经营一个品牌,用来和光晨纸业集团竞争。
而这个生活用纸的原料,就用白玉木制造。
苏氏集团已经做过试验了,用白玉木制作的生活用纸,其品质更好,而成本更低,加上白玉木制成的木浆,本身成本就很低,这更是最大的优势。
生活用纸的标准是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的。
而白玉木制成的生活用纸,其品质是好于现在市面上优等品的卫生纸,但成本却是远远地优等品卫生纸,甚至比合格品的成本还要低上许多。
这一来,苏氏集团完全是可以以价格优势取胜,通过价格更低,品质更好,来经营一个卫生纸品牌,相信是很容易让消费者接受的。
而且,就算是低价出售,苏氏集团的利润依旧会高于其他卫生纸品牌。
比如光晨纸业集团,苏氏集团可以做到的生产成本,是前者的40%,甚至是更低,这么大的价格优势,是可以彻底压制光晨纸业集团。
就算是打起价格战来,也是光晨纸业集团先扛不住,而苏氏集团却是可以在打价格战的同时,还可以做到不菲的利润,完全是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直到拖垮竞争对手为止。
关于这个计划,苏文元和白令月已经考虑好了,完全针对光晨纸业集团的所有产品,做出同样的产品,与其打擂台,通过品质和价格,把光晨纸业集团的消费者全部抢过来了。
生活用纸是光晨纸业集团的主要业务,甚至是最大的业务。
如果光晨纸业集团在生活用纸这个市场一败涂地的话,那这个品牌就算是不死,也是半死不活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威胁了,而这就是苏文元和白令月的目的,彻底打垮光晨纸业集团,让其永远都翻不了身。
这不是苏文元和白令月过于残酷,而是光晨纸业集团先招惹苏氏集团在先,只是光晨纸业集团没有成功而已。
如果这次让光晨纸业集团成功的话,那苏氏集团的下场也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所以,在商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根本没有人情可讲。
而光晨纸业集团在对付苏氏集团的时候,就应该会考虑到这一点,那他们还这样做,也就代表他们已经有了承受这个代价的心理准备,苏氏集团又何必对敌人仁慈。
在击垮光晨纸业集团后,苏氏集团就会开始对付美际纸业集团,甚至会两家集团一起对付。
尽管,在造纸行业中,美际纸业集团的规模比苏氏集团还要,甚至是臻界第一大造纸企业,但也只是现在,而苏氏集团拥有了白玉木后,就拥有了最强大的武器,就算是美际纸业集团,也不一定可以扛得住苏氏集团的反击。
或许,在这次反击中,苏氏集团可以一举把美际纸业集团拉下马来,并且占领后者的市场。
至于一众供应商,苏氏集团也不用专门对付他们,在打击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的同时,这些供应商自然也会跟着一起倒霉的。
第七百七十二章 前期部署
对于苏氏集团的反击,苏昱是赞成的。
他没有多少经商经验,但商场如战场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在商场里,没有什么人情可讲,也没有什么仁慈,越心狠手辣,越容易得到发展,无法狠心的经营者,往往会吃亏,发展更为不易。
更何况,这次不是苏氏集团的问题,而是光晨纸业集团等企业成立联盟,想要一举击垮苏氏集团,是后者不怀好意,而不是前者心狠手辣,
在这种情况下,苏氏集团的反击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人会坐以待毙。
如果苏氏集团经历了这种事情后,还无动于衷,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不是大方,而是会被人当做傻子,以后就会被人认为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拿捏,那反而更加糟糕。
在这个时候,苏氏集团开始反击,让这些不怀好意的对手都付出代价,那才是最应该做的。
毕竟,苏氏集团已经是相当隐忍了,而对手却是步步相逼,那让他们付出代价,也就是理所当然了,也是他们活该如此。
一直以来,苏氏集团都不会无缘无故越线,遵守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底线,也不会轻易抢占对方的市场。
就比如生活用纸方面,苏氏集团就从来都没有涉及过,一直都是光晨纸业集团的天下。
但并不代表苏氏集团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不想越线,抢占生活用纸的市场而已,但光晨纸业集团却是小动作不断,现在更是和国外企业联盟,企图封锁苏氏集团的物料。
如果让光晨纸业集团成功达到目的的话,那苏氏集团的处境就非常不妙,其造纸业务最少会失去三分之一,甚至是更为严重。
既然如此,苏氏集团当然没有必要留情,而是应该全力反击,让对方付出代价来。
所以,对于苏氏集团的行动,苏昱是很支持,也认为苏氏集团再怎么报复都不为过的,这是光晨纸业集团等公司应该付出的代价。
就算苏氏集团不打算反击,苏昱也不会放过光晨纸业集团,而是会让光晨纸业集团等公司付出代价来的,他是绝对不会让对方好过的,他同样是不会手软。
公平竞争,他是非常乐意的,但恶意竞争,什么下三滥的阴谋诡计都用上了,那他就不会轻易结束这件事。
苏氏集团虽然不是苏昱的公司,但也是他家的公司,他自然是有资格报复。
所以,他是不会让光晨纸业集团好过的,也会想过彻底整垮这些使用阴谋诡计的下三滥公司。
只不过,苏文元和白令月早就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有了白玉木后,那更是如虎添翼,报复起来就更加疯狂。
这件事并不用苏昱插手,苏文元和白令月已经开始行动了,相应的报复,已经开始了。
对此,苏昱非常放心,有苏文元和白令月亲力亲为,自然是好事来的。
更何况,现在苏氏集团拥有了白玉木,那就是所向披靡的优势,这只会让对手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这种事情上,苏文元和白令月都比苏昱有经验,也更加清楚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也有了详细的计划,而不需要他来多忧心。
事实上,苏昱现在完全可以不用操心这件事,可以专心去做自己的事情,苏文元和白令月自然会处理好的。
而且,他也清楚这种事情,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
光晨纸业集团的规模,虽然比不上苏氏集团,但规模也算大型集团,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想要让其倒下,那是绝对不容易。
何况,苏氏集团这次要打击的对手,不单单是光晨纸业集团,还有规模更大的美际纸业集团。
在造纸这个行业中,美际纸业集团可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其规模比苏氏集团还要大上一些,更是不能小看,是比光晨纸业集团还要难以对付的对手。
苏氏集团现在虽然拥有了白玉木,但这种优势在前期,是体现不出来的。
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白玉木太少了。
虽然苏昱送去了80万吨白玉木,但这些白玉木也只是解决了苏氏集团的燃眉之急,解决了物料问题,让苏氏集团现在可以暂时不用担心会缺少原物料。
但也仅此而已,这些白玉木想要用来对付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还有那么多供应商,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现在苏氏集团也无法一下子整垮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对供应商造成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反击是无法马上见效。
这一点,苏昱也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苏氏集团的反击计划,只是现在开始部署而已,但不是现在就兵戎相见,而是会完成全局部署,然后在合适的时机,一下子击垮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但不是现在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等待时机。
不过,只要有足够的白玉木,那这次的反击,将会是非常致命的。
现在有两万吨的白玉木,进入收成期,这些产量足够解决苏氏集团所面临的物料不足问题,还可以看创立新部门,做出一些前期部署。
另外,白玉木的种植基地是有五万亩的,这就代表着一旦全部进入收成期,那苏氏集团的物料,基本就不会再出现问题了。
而白玉木的种植规模,不可能会是一直都是五万亩,而是现在就准备扩大到五万亩。
只要白玉木的种植规模,有五万亩的话,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的日子,可能就会开始变得难过,而有十万亩的话,后者就会很难受,业务范围会开始缩水。
要是有二十万亩的话,那就是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真正倒霉,苏氏集团已经可以凭着这一点,让两家集团伤筋动骨,乃至于是彻底击垮他们。
所以,苏氏集团现在无法一下子击垮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那是因为白玉木的产量还不足。
随着白玉木的产量提高,苏氏集团的优势会越来越大,只要白玉木的产量达到一定程度,那就是光晨纸业集团和美际纸业集团的末日。
第七百七十三章 迟迟不出售
苏氏集团的危机已经解除,苏昱也就放心了。
后面,他只需要提供白玉木,以及扩大白玉木的种植规模,提供越来越多的白玉木,这就已经足够了。
其余的是,苏文元和白令月自然会处理的漂漂亮亮,而不需要苏昱来考虑这些问题的。
所以,苏昱现在的重心,已经可以转移回到自己的事业上。
接下来,他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完成《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和《仙剑奇侠传》的后续所有工作,以及做好个人演唱会的准备。
这次的演唱会,是苏昱第一次举办个人演唱会,其意义还是非凡。
所以,他还是很希望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尽量做到不留遗憾,让自己,也让歌迷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正因如此,苏昱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演唱会的相关工作。
这场演唱会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加上日子比较仓促,没有时间慢慢规划、慢慢做,而是要速战速决,以最快的时间做完演唱会的所有工作。
这件事,对苏昱,还是工作人员,都是属于比较大的挑战。
当然,只是比较大的挑战,但不是无法完成的挑战,只是不容易做好,但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要抓紧时间,那演唱会还是可以如期举办,而不会延期。
关于个人演唱会,苏文元和白令月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他现在的工作很多很忙,这也是他们之前不让苏昱知道这件事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希望让他分心,让他要两头跑,这才让他们选择隐瞒了这件事,但最后还是让他知道了这件事,也是他帮忙解决的。
接下来,苏昱就全身心投入这些工作当中,希望可以做到不留任何遗憾。
对于这场个人演唱会,外界还是充满期待的。
因为,苏昱推出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就已经大卖,销量十分火爆,这让所有人都想知道他举办的第一场第一场人个人演唱会,会是什么样的盛况,这就足以让大家所期待了。
现在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商业价值,谁都知道他的歌迷群体是超过很多一线歌手的。
因为,大部分的一线歌手,推出的个人专辑,根本不可能轻易就做到卖出几千万张,个人专辑可以轻易突破几千万张的销量,那可以算是超一线歌手,也就是说那是天王天后了。
而第一张个人专辑,就卖出了几千万张,而且还只用了一个星期,那更是前所未有的,做到的歌手,也只有苏昱一人而已。
这种独一份的成绩,已经足以证明他的人气有多高,也直接证明了他的商业价值。
所以,苏昱现在要开个人演唱会,就算没有请任何嘉宾,也不会有人怀疑他的演唱会会卖不出票,唯一的悬念,也只是演唱会门票会在多少时间之内售罄。
事实上,自从沈州体育馆和新潮流传媒公司先后宣布了,群星要开个人演唱会后,关于这个话题,就一直在每天的热搜榜上,热度一直都没有降低,每天都有无数人在讨论着这个问题,而讨论最多的话题,无疑是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门票,以及什么时候开售。
因为,一直到现在,沈州体育馆和新潮流传媒公司都没有开售门票,无论是网络,还是线下售票点,都没有这场演唱会的门票,也一直没有开售的消息,让歌迷也不知道怎么买到票。
正常情况下,门票会在演唱会正式开始的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销售演唱会门票,最起码也会进行预售,让粉丝可以订到门票。
这样的话,时间会较为充足,也可以根据购买情况,来调整演唱会的计划,以及后续计划。
而且,销售时间提前一些,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粉丝购票,门票更容易卖完,不至于卖不出去,提前出售的时间越早,就越容易卖多一些门票,可以让空位少一些。
就算歌手的人气很高,不愁演唱会的门票会卖不出去,但提前出售门票,也可以做到资金回笼,这也是很重要的。
可苏昱的演唱会,已经离开场的日子不远了,但依旧还没有出售门票,甚至连时间都没有公布出来,这让歌迷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买到票。
对此,这些歌迷可谓是非常着急,他们可是希望早日买到门票,这样才会更安心一些。
关于这种情况,苏昱也是知道的。
甚至就是因为他的原因,演唱会门票才没有开始出售。
主要是因为这场个人演唱会,苏昱产生了一些想法,想要在这个演唱会实施,但他不知道这些想法能否做到,现在还在探讨阶段中。
所以,演唱会门票才没有开售,他甚至都还没有决定好门票价格。
只有这些事情落实下来后,苏昱才会让公司开始出售演唱会门票,现在就无法给出确定的时间,只能让歌迷耐心等待一些时间。
毕竟,这是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还是希望可以让这场个人演唱会,尽量不普通一些,不希望只开一场普通的演唱会,而是希望在这场演唱会中,做出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这个第一次更加美好一点。
正因如此,在这场演唱会上,苏昱总是考虑很多,许多事情都会想好久才会做出决定。
尽管,这场演唱会,原本不在他的计划中,只是突然加进计划中,可他都决定要举办演唱会,那就要做到最好,让这第一场个人演唱会更加精彩一些,留下多一些美好的回忆。
而苏昱的歌迷也是如此,对他的个人演唱会,更是无比的期待。
相对比其他明星,他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太少太少了,其他明星会有很多曝光的机会,而他却是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这让歌迷想要多见到他,都很难做到。
特别是现场,更是歌迷最期待,但也是最难得的。
只有在《歌王》的时候,苏昱才有出现在现场,但可以见到他的人也不多,也就最后一场总决赛,才有一万观众,但那也和演唱会不一样。
所以,他现在要开个人演唱会,这让歌迷是无比的期待。
第七百七十四章 票价风波
群星的演唱会,迟迟没有新消息出来。
特别是演唱会门票,迟迟没有出售,也没有任何声明出来,这不免让外界多了一些猜疑。
甚至,有些人认为群星的个人演唱会是开不下去了,才一直没有出售门票,就是准备不开演唱会了,而他也有可能不会是第一个沈州体育馆开演唱会的歌手。
在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之下,这种声音是越来越多,让歌迷也担心起来。
这么让人期待的演唱会,如果不开的话,那会让人多失望,也是歌迷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好在的是,就在歌迷担心的时候,演唱会官方终于放出了消息,确定了门票的销售时间,以及购买方式,还有售票点地点。
不过,让人担心的是,演唱会门票出售的时间,离演唱会开场时间,只相隔了五天的时间。
群星现在的人气,也没有人会怀疑,现在都相信他的人气非常高,可就算他的人气非常高,但能不能在五天的时间卖出所有的门票,还是充满了悬念。
毕竟,这次的演唱会,可不是小打小闹,不是小规模演唱会,而是有可能是一场十万人次的演唱会。
如果苏昱不开十万人演唱会的话,那沈州体育馆根本不可能会邀请他,之所以会主动邀请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有能力有人气举办一场十万人的演唱会。
没有十万人的话,这场演唱会也不会选择在沈州体育馆了。
十万张门票,想要在五天之内全部卖出去的话,大部分的歌手都做不到,就算是那些人气极高的当红歌手,也不一定可以做到。
就算苏昱现在的人气非常高,但还是会让人怀疑十万张门票,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五天之内卖出去。
这一来,猜测就更多了,而歌迷也多了一种担心。
而且,苏昱的演唱会门票,并不便宜,相反还比很多歌手的演唱会门票价格高。
大部分的演唱会门票,就算是那些高人气的一线歌手,演唱会门票的价格一般都定为380元起,也就是说一些位置不好的看台是380元,而随着位置越好,价格就越贵,同样是看台,有380元,480元,还有680元的,这主要是根据位置的不同而设置的。
另外,演唱会内场的票价会高一些,比如1280元,还有1980元都有。
但不管其他位置的票价多少都好,但演唱会的门票一般最低价格都是380元,这是可以让大众更容易接受的价格。
如果票价太高的话,一些收入水平不高,甚至是一些学生,就买不起门票,演唱会门票销售就会很容易遇冷,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特别是这种十万人级别的演唱会,就更是如此了,起步价太高的话,会把很多人拒之门外。
所以,大部分的演唱会,票价都会定在最低380元,然后再根据位置和视线的变化,而逐步提高价格,这是大部分演唱会的票价情况。
可苏昱的演唱会就不一样了,票价极高,最低票价都要888元,也就是说其他歌手卖380元的门票,他要卖888元。
要知道很多场场爆满的歌手,演唱会门票都是380元起步,根本不会定太高,就更别说是那些人气一般的歌手,票价有可能更低。
当然,也不是没有演唱会的门票卖得非常贵,一些对自己极其有信心的歌手,票价的确是会偏高一些,甚至有人的演唱会门票最低卖到一千元,甚至是三千元。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演唱会的门票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最后现场观众会很少。
毕竟,这种大型演唱会,不是小型演唱会,还是要考虑大众的消费水平,而不是可以随意定高价的,想要让演唱会可以爆满,价格还是要合理一些才好。
可苏昱却是偏偏反其道而行,第一场演唱会就卖到那么高的价格,好像是一点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而且,他的演唱会门票出售的时间,就已经非常晚了,只有五天的时间,还卖得这么贵,这就更难以卖出去了,想要在五天之内,想要把所有门票都卖出去,这让很多人视为不可能的事情。
在演唱会的票价出来之后,原本对苏昱不爽的人,就开始借题发挥了。
这些人在黑他太贪钱,说演唱会门票是天价,想钱想疯了,也有人说他不自量力,太看得起自己了,一个没有开过演唱会的人,也敢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不过,就算是黑的人再多,也不会影响到他的歌迷。
苏昱的歌迷,在知道票价后,还是第一时间想要买到门票,而一些收入可能不高的人,也只是自己遗憾可能看不了演唱会,但却是不会骂他想钱想疯了,而是认为票价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对于歌迷来说,他们都认为他的唱功好,歌也好听,特别是现场,更是非常棒,这么优秀的他,就算演唱会的票价再高都是合理的。
所以,歌迷不会觉得苏昱不对,更不会跟着黑子一起骂他,而是会继续支持他。
苏昱虽然之前没有开过演唱会,但他也不是不清楚演唱会的规则,不是不清楚票价问题,他也知道888元起步的票价,的确是偏高了。
不过,清楚归清楚,他还是坚持这样做,而他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
关于票价,苏昱是不会去改变了,而是会依旧按照这个票价出售,哪怕外界议论纷纷,也不会影响到这个决定。
至于这么贵的门票,加上销售时间只有五天的时间,可不可以把门票全部卖出去,他觉得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还是有信心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一点信心都没有的话,苏昱也不可能这样做了。
他知道不一定可以成功做到这一点,但成功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比失败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苏昱不是盲目自信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得出结果的。
毕竟,他自从宣布要开演唱会后,相关话题热度就没有降低过,每天都会有话题上热搜榜,这么高人气的演唱会,就代表着有无数人关注,那门票自然就不愁卖了。
所以,苏昱还是有信心的,觉得这个问题不大。
第七百七十五章 开售
高票价的风波,越演越烈。
在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高票价甚至变成了天价票。
苏昱的演唱会门票,虽然卖的有些贵,但也算不上天价票,这就是有人在带节奏。
更何况,关于这场演唱会,他是一直没有发布声明,没有通过网络等方式,来引诱粉丝购买门票,自身是没有参与宣传的,那更不能说他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做。
如果说苏昱通过引诱等手段,来让粉丝购买高价门票的话,那就是他的不对,指责也是应该的。
可他没有这样做,一点都没有引诱过,完全从来都没有说过让粉丝买高价票,而是让粉丝自由选择,不会像某些明星,为了利益,就让粉丝做出超过消费水平的事情。
所以,苏昱受到这些指责,是非常无辜的。
好在的是,他对待这些事情,早就已经是平常心了,根本就没有在意,也不会去关注这些黑子。
在苏昱看来,自己问心无愧,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外界的一些质疑和指责,其实没有必要太过关注,这样也会让自己更轻松一些。
所以,对于这次的风波,他一概不回应。
而这次的票价风波,也一直持续到门票开售,还是没有停止。
不过,这个风波很快就被另外一件事盖住了,很多人都在关心演唱会门票能不能在五天之内,卖出所有的门票,这才是现在最多人关注的问题。
本来以苏昱现在的人气,是不会有人怀疑他的演唱会会遇冷,特别是第一场演唱会,就更不可能会崩盘,不可能会有门票卖不出去的情况。
但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判断。
首先,苏昱的演唱会门票开售时间太晚了,离开场只要五天的时间,这个销售时间太过紧凑。
除此之外,这场演唱会的票价过高,最低票价,几乎是其他演唱会的最低票价的三倍,这么高的票价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门票肯定是不容易卖出去的。
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门票,还能不能在五天之内卖出去。
如果这场演唱会是一万人的演唱会,那问题还不大,以苏昱的人气,就算票价很高,还是可以在五天之内卖出一万张门票,这完全没有问题,也没有人会怀疑。
但问题是这场演唱会,可不是一万人那么简单,而是十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最少有十万张门票。
十万张演唱会门票,五天的时间,加上那么高的票价,这能不能做到全部售空,就非常难说了,至少大部分的歌手都没有这个实力,就算是一线歌手也是做不到的,天王天后级别的歌手也是不一定可以做到的。
可以这样说,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卖出十万张演唱会门票的话,这个难度太高了。
所以,大家对苏昱能不能做到这种程度,就是持有怀疑态度,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不可能做成这件事的。
这场个人演唱会,肯定会有很多门票卖不出去,或者说来不及卖出去的。
毕竟,那么贵的门票,那么短的时间,还是十万张门票,难度的确是非常高,就算苏昱现在的人气非常高,但也让人无法相信他是可以做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认为在五天之内,可以卖出五万张门票,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很有可能只有三四万张,很难卖出超过五万张门票,除非是降价。
只要演唱会的票价不降价,那最多只能卖出五万张门票,至少会有一半的门票卖不出去,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当然,如果这场演唱会的票价降低下来,降到和其他演唱会的票价一致,也就是最低价格的门票是380元,那还是有希望卖出十万张门票,但不降价是不可能做到的。
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高票价,是新潮流传媒公司为演唱会所做的营销。
先是提前宣布高票价,让所有人都觉得门票太贵,从而引起话题和热度,让更多人关注这场演唱会,然后在正式出售门票的时候,再把价格降低现在,和其他演唱会一致,这样的话就会让大众觉得门票价格很低,那就更容易吸引消费者购买演唱会门票。
如果这次的高票价,真的只是一场营销,那所有人都会认为演唱会的门票可以全部卖出去的。
因为,只要演唱会的票价降低的话,就会有很多人愿意支持,加上这次的营销,那就更不用担心门票会卖不出去了,而是很快就会卖完。
现在那么多人关注这件事,就是想知道这是不是一场营销,演唱会门票的价格是如宣传一般高,还是会降到正常价格。
这些问题,才是大家最关注的,最想知道的答案。
因此,在演唱会门票正式出售的第一天,其热度就完全掩盖了其他事情,成为当天热度最高的话题。
只不过,让大家失望的是,这并不是新潮流传媒公司的营销,演唱会门票的价格,根本没有降低,还是和之前的宣传一样,票价极高。
最低票价就是888元,往上还有1288元,2088元,以及3288元,甚至还有5888元的价格。
这些价格,让很多人都认为定价太高了,是其他歌手的好几倍,就算是天王天后开演唱会都不敢定这么高的价格,特别是这么大规模的演唱会。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演唱会,门票就不是那么容易全部卖完的,价格还那么高,那就更不容易了,这就算是天王天后,也不敢轻易这样做。
而苏昱现在的人气虽然很高,但他之前从来都没有开过个人演唱会,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人支持他的演唱会,没有经历过考验,谁都不知道他有多少支持者的。
就算专辑销量很高,但也不代表支持演唱会的歌迷就会有很多,这是不一定的。
所以,大家都认为苏昱太过疯狂了,才敢这么做,但很多人都是不看好他的,认为他太过自信,甚至是盲目自信才会这样做。
演唱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有那么多人不看好了。
第七百七十六章 六万张
十万张门票,对于苏昱来说,是一个考验。
关于演唱会的票价,大家是众说纷纭,许多人都认为这个票价不合理。
不过,苏昱的歌迷倒不觉得这个票价会不合理,他们都认为他有这个实力,值得这个票价,最多也只是遗憾可能买不起门票,而看不了演唱会,但不会觉得他的票价过高,不会认为票价不合理。
这些歌迷,对他还是非常宽容,从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支持。
对此,苏昱也没有出来解释过,面对这些质疑,他是一次解释都没有,只要歌迷理解以及支持的话,他觉得没有必要专门去解释,其他人能不能理解,他是一点都不在乎。
当演唱会门票正式出售后,很多人都在猜测在五天之内,可以卖出多少张,猜测最多的人,还是认为四到五万张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可以卖出一半就算是非常成功了。
毕竟,换成其他歌手,也多数是不可能卖出一半的,一线歌手也是一样。
只要苏昱可以在五天之内,卖出五万张演唱会门票的话,就已经比很多一线歌手厉害了,也证实了自己的人气。
不过,当演唱会门票正式开售后,情况却是出乎意料的。
在演唱会的售票网站开始接受订购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网站就崩溃了,用户无法下订单,甚至无法进入网站。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售票网站太垃圾,而是一时涌入的人太多了,加上同时下单的人太多,才会让网站出现崩溃,但这也是因为对于流量的预估过低,没有想到会有这么高的流量涌入。
同时,售票网站的崩溃,也代表着演唱会门票的销量很好。
事实上,这个的确是不错的,售票网站虽然不到五分钟就已经崩溃了,但成功提交付款的订单的确是非常多的。
仅仅只是五分钟的时间,售票网站就收到了一万张门票订单,来自于不同用户的。
如果不是在这么短的时间,接受到一万张门票的订单,售票网站也不至于就这么崩溃了,就是成交量太大了,超过了网站的负荷才会崩溃的。
而且,如果不是网站崩溃的话,在这五分钟里,肯定卖出了不止一万张门票,而是会更多。
一万张门票,就算按照最低票价来算的话,也是888万元了。
但这一万张门票,可不单单是888元的门票,还有很多是其他更高价位,也占了不少比例,总金额远远超出了一千万元。
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知道演唱会门票是有多么抢手了。
如果不是那么抢手的话,也不会那么快就卖出一万张门票,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还导致售票网站崩溃。
对此,苏昱自然是很高兴,他虽然对自己很有信心,但也不代表会对销量无动于衷。
至于其他人就认为这个成绩太不可思议了,五分钟都没有的时间就已经卖出了一万张门票。
不过,就算是现在卖出一万张门票,也不代表十万张门票可以在五天之内全部卖完,很多人还是以及认为不可能做到。
第一时间购买门票的人,都是最喜欢苏昱的歌迷,也就是铁杆粉丝。
只有铁杆粉丝,才会第一时间支持他,那他们很容易就会集中在开售的时候一起购买门票,那在五分钟卖出一万张门票,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着后面还会有这么高的销量。
但铁杆粉丝购买了门票后,后续的销量就不会那么高了,销售速度会降低下来。
在售票网站崩溃了半个小时后,网站的维护人员,终于把网站恢复正常,门票也继续出售了。
但这次抢修,只是坚持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售票网站再次崩溃,这次所有人都进不了售票网站。
于是,售票网站发出临时通知,那就是今天暂时关闭网站,不对外开放,先进行紧急维护,明天再继续出售门票,门票销售暂时停止。
只不过,两次出售时间虽短,一次是五分钟,第二次是二十分钟,加起来也不过是二十五分钟,但销量却是非常理想。
因为,在这二十五分钟里,演唱会的门票就卖出了六万张。
在门票正式出售的前一刻,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演唱会的门票,最高卖出五万张,不可能超过五万张的。
可现在,只用了二十五分钟,门票已经卖出了六万张。
而且,这还是网站两次崩溃,很多人都没有支付成功,网站就已经崩溃了,不然的话,销量会更高,甚至有可能会全部售罄。
这个成绩,推翻了大家之前的所有猜测,销量比任何人想的都要高。
售票网站之所以会两次崩溃,就是因为成交量太大了,在二十五分钟之内就出现了六万张门票的订单,这么大的成交量,以及惊人的流量,对于准备不充分的售票网站来说,不崩溃才是不正常的。
之前都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高的成交量,售票网站会准备不足,也是正常了,没有人会想到流量会高到这种程度。
同时,二十五分钟六万张门票的成绩,也让很多人知道苏昱的人气有多高,也证明了铁杆粉丝的比例,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就算天王天后,也不一定可以做到,铁杆粉丝也没有那么多。
对于苏昱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众多歌迷还是非常期待的,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在现场,这才会出现这么理想的销量。
至于售票网站为什么不继续出售门票,不接受用户的新订单,甚至还关闭了网站,明天才继续接受新订单。
那是因为售票网站接受了六万张门票的订单,已经超过了承受极限。
为了不出现差错,售票网站现在需要先处理好这些订单,才可以接受新订单,这样做会比较稳妥一些,这才会决定明天才继续出售门票。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期间有可能会出现重大差错。
为了稳妥一些,还是暂时关闭网站,先处理后之前的订单,再接受新订单,这才是最保险的做法。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两天十二万张
六万张的销量数据出来后,很多人都哑口无言了。
之前只是一万张的时候,大家还会认为粉丝的订单都集中在前面购买,后面的销量肯定不用是那么理想。
但现在,只用了二十五分钟就卖出了六万张门票,这个成绩就真的很难质疑了。
这下一来,就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五天的时间,卖不出去十万张门票,大部分人都已经相信这五天之内就可以卖出所有的门票。
关于这一点,几乎没有人会怀疑,都相信可以做到了。
二十五分钟六万张门票,这个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有这么好的证明,当然是可以让大部分逆转之前的猜测。
就算是后续的销量不会那么快,但还有四天的时间,也可以卖出四万张票了。
所以,苏昱的个人演唱会,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所有的门票都可以卖完了,也不会有人质疑了,除非是还不知道这个成绩的人。
对于这个成绩,很多歌手都是是羡慕妒忌恨。
毕竟,很多歌手的演唱会,提前几个月就会出售门票,但就算是卖了几个月,也不一定可以卖出六万张,大部分歌手都做不到。
而苏昱的演唱会,却是在二十五分钟就卖出了六万张门票。
这样的成绩,怎么不会让人眼红。
而且,苏昱的演唱会票价还特别高,就算这么高的票价,依旧还是有这么高的成绩,这就更让歌手羡慕和妒忌了。
因为,对比之下,其他歌手的成绩差他太远了,自然会引起同行的妒忌了。
苏昱用最好的成绩,回应了外界的所有质疑。
这场演唱会的票价虽然很高,但他还是可以在五天之内,把十万张门票全部卖完的,根本不会出现有门票卖不出去的情况。
其实,没有这次开售的话,苏昱自身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支持者,会有那么多人第一时间购买演唱会门票。
在这之前,他是不担心演唱会的门票会卖不出去,但他也没有想过仅仅只是用了25分钟,就已经卖了六万张门票,还导致售票网站直接崩溃,这的确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不过,这也证明了苏昱的人气非常恐怖,忠实粉丝所占比例,也是极高。
只有这样,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经历了两次崩溃后,售票网站已经有了准备,加大了服务器,对网站进行了调整,可以接受更高流量的涌入,不至于会轻易崩溃。
第二天,售票网站再次开启,再次接受购票。
这个时候的流量依旧非常高,有很多人就等着这个时候购买门票,甚至比昨天的人还要多。
因为,在出现了昨天的情况后,大家都知道这场演唱会的门票非常抢手,如果不提前购买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买不到票了,这让很多人都急于购买门票,才会出现比昨天还要高的流量。
但好在的是售票网站,这次做足了所有的准备,就算流量再高,也可以应付,虽然网站变得非常卡,但也不至于直接崩溃,用户还是可以提交订单成功购买到门票。
在售票网站开站后,没用多少时间,剩余的门票就全部卖光了,今天成功提交的订单也是六万张门票。
沈州体育馆的座位,本来就是在十万人以上,而为了这场演唱会,沈州体育馆又添加了一些临时位置,让这场演唱会有十二万张座位。
所以,苏昱的演唱会不是十万人,而是十二万人,这也是今天有六万张门票可卖的原因。
第一天六万张,加上今天的六万张,一共十二万张门票。
十二万张门票,在两天之内,就全部卖完了。
之前,很多人还以为苏昱的演唱会,根本不可能在五天之内卖出十万张门票,现在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卖出了十二万张票,而且这两天加起来,也只是用了一个小时而已。
毫无疑问,这次的销售速度,绝对是创纪录了。
一个小时十二万张门票,这可以算是一个全新的纪录,也是一个耀眼的荣耀。
十二万张票,就算全部按照最低票价888元来算,那也是10656万元,超过一亿的销售额,但实际金额绝对不止10656万元的,而是会更多。
毕竟,一张门票888元,只是最低票价,而往上还有很多不同档次的票价。
平均票价,应该是超过一千元的。
不过,不管平均票价多少都好,这次的演唱会门票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一亿元,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这个门票收入,可是让很多人非常羡慕的。
就算是按照最低一亿元的销售额来算,这场演唱会也是非常赚钱的。
其实,对于很多歌手来说,演唱会是很难赚到钱的,开演唱会不亏都是值得庆幸的,只有少数歌手才有可能赚到钱。
但就算不赚钱,甚至是赔本,但只要可以赚吆喝,可以有人支持,就算是赔钱,歌手也是会乐此不疲的开演唱会,这有助于他们提升名气,有了名气之后,很容易从其他地方赚回来的。
不过,就算歌手会赔钱也要开演唱会,可他们一样会非常羡慕开演唱会可以赚钱的歌手,甚至是会妒忌。
而苏昱的演唱会,毫无疑问是可以赚到钱的,而且金额还不低。
一场演唱会,场地和安管费基本占去了30%,还有30%左右的收入,会用在经济公司的宣传费用,也就是说歌手以及团队,可以拿到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40%,甚至是会更低。
而且,这还是在演唱会的票全部卖完的情况,如果有大量的票卖不出去的话,那肯定是会亏本的,歌手根本是赚不到钱。
不过,苏昱的演唱会,有十二万张票并且全部卖出去,票房收入在一亿元以上,当然是不会出现亏本的情况,赚钱那是肯定,如果这都赚不到钱的话,也没有歌手的演唱会可以赚到钱了。
而且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场演唱会的规模虽然很大,但实际的宣传费用却是极低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场演唱会,基本没有什么宣传,也就是沈州体育馆和新潮流传媒公司的几次声明,其余就没有什么宣传了。
可以这样说,这场演唱会的宣传规格,甚至都比不上一些二三线歌手的演唱会。
所以,经纪公司的宣传费用是用不到30%那么多的,也就是说苏昱以及团队,可以拿到更大的比例,而不是只有40%,更接近于70%。
这一来,在这场演唱会,他有多赚钱,是可想而知了。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一票难求
演唱会的确很赚钱,这对于苏昱来说。
虽然,他并没有想过通过演唱会赚钱,但的确是带来不菲的收入,这是不可否认的。
而演唱会的收入,还不仅仅是门票的销售,还有很多是来自于赞助,这也是不低的比例,可以抵消一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场地费和安管费,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苏昱可以拿到的比例,比预料的要高多了,他的收入也更可观。
大型演唱会,只要票卖得出去,那肯定是可以赚钱的,这对于任何歌手来说,都是如此。
更何况,苏昱的个人演唱会,其票价还那么高,甚至是其他演唱会的两三倍,十二万张票还全部都卖出去,这比其他演唱会就更加赚钱了。
所以,其他歌手会眼红他的的演唱会收入,也实属正常,特别是那些赔本的歌手,不眼红和妒忌,但是不可能的。
能遭天磨乃真汉,不招人妒是庸才。
苏昱并没有在意这些眼红和妒忌的人,再多妒忌的人,也不会影响到他,对他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他也不会因为眼红的人多,就不做或者是改变原先的计划,还是会专心做好这些计划,一点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他也的确是早就习惯了。
毕竟,他从出道以来,的确是每件事,都让很多人羡慕妒忌的,不习惯都不可能了。
现在的苏昱,要做的事情,就是专心准备好三天后的演唱会。
第一场个人演唱会,而且还是十二万人的大型演唱会,他必须以最佳状态出现,不希望让这些对他充满期待的观众感到失望,他要尽力做到让十二万人,都对这场演唱会感到满意,尽量让每个人都留下美好的回忆,
为此,苏昱一直在努力着,已经为这场演唱会排练了许多遍,但他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改善,还是希望可以在演唱会开始之前,有更好的表现。
而对于这场演唱会,许多人也是非常期待,特别是他的歌迷。
现在很多人都在猜测这场演唱会的特邀嘉宾会是谁,会请来哪个歌手做特邀嘉宾。
对于特邀嘉宾,大家觉得最有可能的,应该是江弦歌。
一是,江弦歌也是新潮流传媒公司的歌手,同属一个公司,那互相参加对方的演唱会,也是很正常的,而两人的关系也一直很好,苏昱也一直为她提供新歌。
二是,江弦歌开演唱会时,苏昱就作为特邀嘉宾,出现在她的演唱会上,并且为她的演唱会带来最好的表现,为演唱会增色不少。
礼尚往来,那江弦歌就算是为了还人情,也应该会参加他的演唱会。
所以,大家都认为江弦歌是最有可能是演唱会的特邀嘉宾,但除了她以外,还会不会有人是特邀嘉宾。
一场大型演唱会,应该是不止一个特邀嘉宾的。
而且,不说其他公司的歌手,单单是新潮流传媒公司,就有很多值得邀请的歌手,比如初遇,还有陈诗意,以及江弦影和白晴宁,另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歌手,都是有可能是特邀嘉宾。
除此之外,演唱会的特邀嘉宾,也不一定需要是歌手,其他明星也一样可以。
以群星在圈内的人缘,大家觉得就算他没有主动邀请,也会有很多人想做特邀嘉宾的,那特邀嘉宾的名单,就让人值得很期待了。
不过,期待演唱会的人,大多都是买到演唱会票的歌迷,而买不到票的歌迷,则不是期待,而是满满的遗憾。
在演唱会门票没有出售之前,大家都觉得最少有十万张票,应该是不难买到的,也就不急着买票。
可门票一开售,大家才知道有多么抢手。
销售时间说是两天,但其实加起来也只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已,而且期间加上崩溃和卡顿等等,真正可以买票的时间是极少的。
因此,当一些比较晚买票的歌迷,还是买不到票的。
对于歌迷来说,苏昱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还是希望可以在现场的,现在却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想要再买到门票,已经是非常困难的,这自然会让很多人感到遗憾了。
十二万张门票,虽然很多,但苏昱的歌迷更多,自然会有很多人是买不到票的,不可能全部都在现场的。
对此,他也是没有办法的,位置有限,总不能有多少人就卖多少张票吧!
一场演唱会,总是避免不了黄牛,特别是高热度的大型演唱会,黄牛总是不会缺位的,也会用很多办法抢到很多张票。
苏昱的演唱会,之前一开始的时候不被看好,大家都认为门票不可能全部卖完,也就炒不起价格来,黄牛就没有太关注这场演唱会,第一天开售的时候,也没有多少黄牛抢票。
但第一天就卖出了六万张票,而且还是在二十五分钟之内完成的。
这一来,所有的黄牛都知道这场演唱会的门票非常抢手,只要可以抢到票,就不愁赚不到钱的,肯定是可以加钱卖给粉丝的。
因此,第二天开售的时候,就有大量的黄牛参与进来。
这些黄牛抢走了很多票,第二天的六万张票,最少有一万张在黄牛的手中,甚至有两万张,而他们抢这些票,当然是为了赚钱,也就是说他们准备加价卖出去。
事实上,这些黄牛票的确是非常抢手,很多歌迷为了在现场听苏昱唱歌,就算票价翻倍,都照买不误。
本来,苏昱的演唱会票价就很高,在翻倍过后,价格就更高了。
一张888元的演唱会票,被黄牛加价到1800元,都很快被歌迷买走了,而离演唱会的日子越近,票价加价就越夸张。
而一些位置好的门票,就更加抢手了,哪怕加价再高,还是有很多人抢着买。
对于黄牛炒高票价这种事情,苏昱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如果可以那么容易控制黄牛的话,黄牛这个职业,早就消失大半了,怎么可能会存在到今天。
那么多经验丰富的人,都对黄牛没有办法,苏昱就更没有办法了,他只能希望歌迷不要花高价去买黄牛票,不要花这个冤枉钱。
可对于歌迷来说,为了参加他的演唱会,却是心甘情愿的。
第七百七十九章 冲动消费
苏昱的演唱会,票价本来就不便宜。
现在经过黄牛这么一手后,更是直接成为了天价票,甚至有钱也买不到票。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黄牛的炒价造成的,如果不是苏昱的演唱会极其受欢迎,让很多歌迷想要在现场的话,那黄牛就算再疯狂,也不可能把价格炒上去的。
只有演唱会的人气足够高,黄牛才有机会把票价炒高起来。
那么多演唱会,正常价格都不一定可以卖得出去,还要降价卖票,黄牛手中的票只会砸在手里,怎么可能炒的起来。
所以,苏昱的演唱会吸引了那么多的黄牛,还把价格炒到那么高,已经说明这场演唱会是有多么受欢迎了,也间接证明了他的人气之高,的确是超过很多歌手。
单单是这场演唱会的表现,他已经是不比天王天后差了。
可以这样说,在歌坛里,苏昱就是新的天王,无论是专辑的销量,还是演唱会,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国内的歌坛里,他的人气,可以算是最高的歌手之一。
对于歌迷来说,之所以会喜欢苏昱,不仅仅是他的歌好听,也因为是这些歌都是他写的,这才是让歌迷最喜欢他的地方,作词作曲,更比唱功容易让歌迷崇拜。
当然,如果他的唱功不行的话,也会埋没了这些歌曲,歌迷也不会那么喜欢这些歌的。
这些歌曲,和苏昱的唱功,算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日子,一天接着一天的过去了。
苏昱觉得时间过的很快,而歌迷们却是觉得时间非常难过,甚至会觉得非常煎熬,他们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更快一点,让他们可以早点看到他的演唱会,但又害怕时间很快过去了,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他开演唱会。
毕竟,他出道一年的时间,也只是开了一场演唱会而已,现在都还没有开始。
而这场个人演唱会,还是属于意外,如果不是沈州体育馆主动联系他,并且邀请他来开第一场演唱会时,他也不一定会开个人演唱会的,也不知道这第一场演唱会,会在什么时候举办,根本就没有这个打算过。
所以,这场个人演唱会结束后,苏昱还真不一定会继续开演唱会,不知道需要过多久才会举办。
如果是其他歌手,演唱会那么成功,那肯定是会想办法尽量开下一场演唱会,不会拖那么久的,而是趁着热度,赶紧推出下一场演唱会。
演唱会失败了,那没有办法,但成功的话,肯定是会再接再厉的,不会停下来的。
但苏昱就不一样了,就算这场演唱会大获成功,他暂时也没有举办下一场演唱会的计划,而且在他的计划之外,有可能一个月后,就举办第二场演唱会,也有可能是半年,或者是一年都有可能,甚至是几年的时间,都不一定有第二场演唱会。
他是不会因为演唱会的热度高,就赶紧开第二场演唱会的。
哪怕演唱会再赚钱,苏昱也不会轻易举办演唱会的,而他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他的歌迷也很清楚这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见到他举办第二场演唱会,也因此特别重视和珍惜这第一场演唱会。
或许听过这场演唱会后,想要再听到苏昱的演唱会,那就会是无比遥远的未来。
而且,在歌坛里,苏昱的表现更像是在玩,而不是以歌坛为主要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他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歌坛,不再做歌手,也是有可能的。
就算现在的名气再高,他还是不一定会一直做歌手,随时都是有可能退出歌坛,不受外界的影响,而是完全由自己决定。
毕竟,苏昱就算想要在娱乐圈发展,也不一定就要做歌手,不一定需要以唱歌为主,而是可以发展公司。
所以,他的确是随时有可能离开歌坛,不再做歌手,都是有可能的。
这一来,这场演唱会,虽然是苏昱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但也有可能是最后一场演唱会,任何可能性都会发生的。
关于这一点,歌迷也是很清楚的。
毕竟,如果苏昱真的以歌唱事业为主的话,那他不会那么低调到现在,曝光的机会极少,也没有专心发展过,而是尽量减少自己的亮相,这和其他歌手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他这样的歌手,一点都不像是以歌唱为主的,更像是进来玩的,那只要玩腻了,就随时都有可能离开。
所以,苏昱的歌迷都明白这一点,也非常珍惜他每次出现的时间。
这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不一定会是最后一场个人演唱会,但他的歌迷都会把这场演唱会,当作是最后一场演唱会来对待的,这样才可以保证以后不会后悔,不会留下遗憾。
正因如此,这场演唱会的门票才会那么抢手,哪怕黄牛把价格炒到那么高,依旧还是有很多人抢着买。
就是因为苏昱的歌迷,担心错过这场演唱会后,以后就没有机会再看到他开演唱会了,他们都在担心这会是最后一场演唱会,才格外的珍惜,就算花高价也要买到票,就是为了支持他的演唱会,也是为了满足心愿。
一个歌手,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就是最成功的,可以值得骄傲的光荣。
苏昱自然也很高兴,但也有些无奈。
因为,他实在是不想让歌迷花这些冤枉钱,不希望他们从黄牛的手中花高价买票。
本来票价就已经很高了,被黄牛这么一炒后,价格就更加离谱了,超过了很多人的消费能力,苏昱实在是不想见到歌迷花这么多钱,还是希望他们可以理智消费,不要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不要从黄牛手中买票。
之前,他都没有特意为这场演唱会宣传过,现在为了这件事,倒是发了几次微博,就是让歌迷不要冲动消费,让大家都量力而行,更不要花冤枉钱。
只不过,有时候歌迷的热情,也是势不可挡的,就算苏昱这个当事人,也不一定可以让歌迷改变主意。
就算他在呼吁歌迷量力而行,不要买高价票,但歌迷还是会一如既往。
第七百八十章 五月二号
5月2号,一个普通又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并没有重要的节日,也不是什么纪念日,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但之所以说这一天特殊,那是因为这一天,就是苏昱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开场的日子,这也是众多歌迷最期待的日子。
对于歌迷来说,这一天就是非常特殊的日子,意义非凡。
而且,对于苏昱来说,也是如此,这不单单是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而且今天还是他的生日。
以往的生日,他都是跟家人和朋友一起过的,但今年的生日却是不一样,他将会在演唱会和众多歌迷度过这个生日,这也是第一次这样做。
当然,苏昱的家人和朋友,也都会在演唱会现场。
事实上,他是因为苏文元和白令月的支持,才会决定在五月二号这天开演唱会,不然的话,生日这一天,他还是会跟着家人和朋友一起过的。
就是苏文元和白令月非常支持苏昱这样做,他才会把演唱会的时间定为五月二号,而不是其他日子。
所以,这一天对于他来说,以及众多歌迷,都是意义非凡的日子,这是极其特殊的一天。
为了让这场演唱会,有个完美的开场,苏昱早早就来到现场,不想因为迟到而影响了演唱会,也耽误了歌迷,也就没有等到时间快到时才匆忙赶来。
因为,他认为歌迷不是都在沈州市,而是从很多城市来到这里的。
那么多歌迷千里迢迢来到现场支持,苏昱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在演唱会上迟到,他觉得这是对歌迷的不尊重。
因此,就算行程再多再忙,他还是放下其他事情,提前来到演唱会现场。
只不过,苏昱已经提前来到这里了,但还是有很多歌迷比他早来,就在体育馆外面等着,现场是一片人山人海。
这场演唱会是十二万人级别的,全部聚在一起,自然是人山人海的。
为了安全,沈州体育馆不但加强了很多安保,也和公安部门协调,让很多警察来现场维持秩序,尽量让这场演唱会不发生意外。
毕竟,这么多人的演唱会,一定出现意外的话,那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大事件。
除此之外,沈州体育馆已经提前开馆,现在就让观众检票入场,好让人群慢慢散开,而不是全部围在沈州体育馆的外面。
这么多人,当然是坐在体育馆里面会比较安全一点,要是都站在外面的话,发生意外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好在的是,苏昱的歌迷都是比较成熟,而不是那些疯狂的粉丝,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在见到那么多人后,他也是感到很震撼。
尽管,苏昱是知道这次演唱会是十二万人的规模,但听着这个人数,和亲眼见到这么多人,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带来的视觉效果,那是非常震撼的。
同时,苏昱也很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也是和体育馆官方多次沟通,寻找更好的安置方式,避免出现观众受伤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他是没有办法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如果他现在出现在观众的身边,那本来还有秩序的现场,很有可能就直接乱套了,观众可能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激动失态,反而是更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苏昱是没有办法现在就出现,和观众见面的,也就只能在后台和体育馆官方沟通。
离开场的时间越接近,人就越多,到后面,体育馆里面和外面的人加起来,已经远远不止十二万人,可能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
因为,很多没有买到门票的歌迷也来到了这里,他们觉得就算不能进去体育馆听苏昱唱歌,但留在体育馆外面听歌,也算是一种支持,也比什么都听不到强。
正因如此,沈州体育馆里里外外的人加起来,已经是不止十五万人了,人还越来越多。
而且,这还是新潮流传媒公司昨天临时通知,不然的话,今天在现场的人会更多,而不是十五万人,甚至是二十万人都是有可能的。
有很多人在看到了新潮流传媒公司的通知后,才没有来这里的。
因为,苏昱看演唱会的票价被炒到那么高,不忍心歌迷花那么多的钱去买票,也是为了满足那些买不到票的歌迷,他就和直播网站合作,全程直播演唱会。
这样一来,就算买不到票,没有来到现场,也一样可以看到演唱会,只要在家里,用手机或电脑看直播,就可以看到他的演唱会了。
关于这次的直播,完全是苏昱临时决定的,也是为了尽量满足所有的歌迷,才决定这样做。
这个决定,比较仓促,宣传也就比较晚一点,甚至到了昨天才放出了这个通知。
不过,大部分的歌迷,甚至是所有的歌迷都知道这件事,因为苏昱也转发了这个通知,只要有关注他的歌迷,都会看到这个通知的,也就知道有直播这么一回事。
正因为,有了直播,就算不到现场,也是可以通过看直播,观看整场演唱会,很多歌迷才没有特意赶到现场来。
所以,现场的人才会比较,但也达到了十五万人。
可没有这个直播的话,那以歌迷的热情程度,有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到体育馆,超过二十万人,都是大有可能的。
直播,分走了很多人流,才让今天的人流量没有那么恐怖的。
不然的话,现场的安保工作,其难度可能还要再上两个档次,会比现在更加困难。
但就算是如此,十五万人也是非常恐怖了,公安部门再次加派了人手,让更多的警察来现场维持秩序,保证群众的人身安全。
对此,苏昱也是非常清楚安保的难做,明白警察和安保的不容易,他们的奉献,他都看在眼里。
现在他就没有机会做什么,但演唱会结束后,他一定会有所表示,比如奖金之类的,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他只能默默的感激这些维持秩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