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二章 人间蒸发
第一千五十二章 人间蒸发
在夏中明的协调下,省交警总队的人便来到了临海,与陆清平进行了接洽。陆清平就把自己掌握的情况跟怀疑向交警总队的人作了汇报。
交警总队的人听了,也是感到诧异,便重新对这个案子进行侦查。而临海市公安局的人见省里来人,要重新调查此事,虽然颇有不满,可是省里来人,他们也没法阻挠。
陆清平与省交警总队的人一起合作,传唤与肇事司机一起乘车的两个,可没想到的是,一问肇事者司机,肇事者司机却说那两个人他不认识,只是搭他车的乘客,他们在发生事故之后就离开了。
没想到肇事者司机居然会改口说不认识他们,而在此之前,交警问他情况时,他说是认识的,但是交警失误在没有具体问他们的情况,只是问他们所乘坐的位置,然后就把这个问题给放过了,交警总队的人知道此事,不禁大发雷霆,骂这边的交警无能之至!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也完全是交警队无能之至,而是因为在车祸发生之后,海州公司的人都去了交警队进行公关了,涉及到他们公司的人,因而他们就替肇事司机求情,交警队本来存怀疑态度的,可是现在见到海州公司的人过来求情,一时之间就送个人情,把这个事情给放过了。
现在肇事司机突然改口,无疑事情太过蹊跷。问他之前为什么说认识,他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如果说不认识,不好解释这个事情,因而就说是认识。
看到肇事司机这样讲,交警总队的人虽然不信,可是却戳穿不了他的谎言,一时的失误确实可能存在,存在那种随意说谎话不觉得会承担责任也是有可能的,然而这无法打消办案人员的怀疑。
交警总队的人再问他当时两名乘客中是否有一名乘客坐在副驾驶位子上?肇事司机就说没有,他们都是坐在车后面的。
看到他这样讲,交警队的人就把监控放
给他看。一看这个情况,肇事司机有些哑语了。不过,他很快就解释道,他们一开始是坐在副驾驶位了,后来又到后面坐的。
离现场只有五百米的距离,这么短的距离,怎么可能再从副驾驶的位子跑到后面去坐?肇事司机明显是在说谎。
交警总队的人一追问肇事司机,肇事司机却坚持是这种情况,而且他当时吓蒙了,乘客坐哪儿,他一时也记不清,在交警队做笔录出现失误也是正常的,肇事责任他也承担,现在为什么要追问他这个问题?
交警总队的人看了看,突然厉声对他道:“我告诉你,你不是肇事那么简单,你在肇事时根本没有刹车,你并不是肇事,而是想故意杀人!”
故意杀人几个字一被说出来,肇事司机的身子颤抖了一下,忙说道:“我没有杀人!”
“你敢说你没有杀人?一般人在发生事故时,会本能地踩刹车,而你却没有这种反应,除了故意杀人,你还有什么解释?”办案人员逼问道。
肇事司机却坚持道:“我没有杀人,我一时慌张,忘了踩刹车,也有可能我踩刹车了,但踩到油门上了。”
“那你在发生事故后,你怎么没解释踩油门的呢?你是海州公司的司机,长期开车,驾驶经验丰富,怎么可能突然变踩刹车为油门?你不可能犯下这种错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狡辩!”办案人员直视着肇事司机道。
肇事司机看了他们一眼,不说话了。看到这个情况,办案人员认定这里面一定有情况。牛总从海州公司离职不久,而肇事者是海州公司的人,这里面的关系不能不让人怀疑,如果真是肇事司机故意杀人,那么谁是背后的指使人呢?肇事司机应当没有这样的动机,感到这个事情重大,交警总队的人就立刻向省公安厅报告,要求派最好的刑侦专家来调查这个事情。
由于肇事司机坚持不承认自己是杀人,而现有证据也无法证明他是故意杀人
,因而在控制他二十四小时之后,就只好把他给放走了。
在肇事司机离开之后,省公安厅的刑侦专家赶来了。
他们把陆清平找了过来,了解这里面的情况,陆清平就牛总在夏华水泥厂工作的情况,以及这里面的恩怨关系讲了一下。
刑侦专家判断,肇事司机不可能仅仅是一人犯案,那两个不知名的乘客十分可疑,万一是那两名乘客指使肇事司机做了这事,那怎么办?如何找到这两名乘客?
当务之急,是一定要找到两名乘客,而肇事司机说不认识他们,是临时搭他的车,这明显是在说谎,只是现在没有证据证明他说了谎,因而必须要让肇事司机说出来这里面的情况才行。
刑侦专家决定再次对肇事司机进行审讯,他们带来了最好的审讯专家,希望能从肇事司机那里获取到口供,虽然他们知道审讯非常的难,毕竟只要肇事司机开口承认了,他就犯了大罪了,因而肇事司机不到最后,是不可能承认这个问题的。
然而就在他们再次传讯肇事司机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肇事司机不见了。
交警队的人给他打电话,发现他已经关机,而带人上门找的时候,他老婆却说一大早就离开家,不知去了哪里。
肇事司机故意杀人的嫌疑陡然上升,如果在此之前只是怀疑,而在这个时候,很明显他是畏罪潜逃了。
现在需要想尽办法将肇事司机给找回来。由于肇事司机没有杀人的罪证,公安机关还无法对其进行通缉,因而只能暗中对肇事司机进行调查抓捕。
然而肇事司机似乎跟从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找不到了。办案人员怀疑他会不会被遇害,如果被遇害,很明显,是有人在杀人灭口,会是那两个乘客杀人灭口吗?
办案人员感受到了此案的复杂性,他们再次找到陆清平,让他帮忙分析这个案子,让他分析谁会是该案的主谋。
第一千五十三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一千五十三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陆清平见办案人员来征求他的意见,他就提出一个问题,肇事司机没有动机去杀牛总,而有动机杀牛总的人,应当是与牛总有矛盾的人,在此之前,牛总从海州公司跳槽到夏华公司,而且还与海州公司弄出了矛盾,因此,海州公司极有可能会报复牛总,这从肇事司机的身份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想调查这个事情,就要调查海州公司。
他把这个话一说,办案人员立刻陷入沉思,他们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该案与海州公司有关,如果直接调查海州公司,显然不会有什么收获,反而会打草惊蛇,让嫌疑人有所准备,而且当前肇事司机已经逃跑,无法找到,不论是生是死,不找到肇事司机,根本就找不到幕后主使人,这就弄成了一个无头案,死无对证。
看到办案人员面部凝重,陆清平便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建议:“如果肇事司机是别人雇佣杀人,那么必然要支付报酬,可以查一查肇事司机最近的经济状况,如果能查到这个情况,就有可能知道是谁雇佣了他。
闻听此言,办案人员连连点头,然而如果支付报酬,难道还能给肇事司机转帐吗?办案人员立刻奔赴银行,调查肇事司机的银行流水,看一看有没有异常,包括他妻子的帐户。
然而经过一番调查,办案人员一无所获,没有发现肇事司机有收到过大笔款项的情况,而且奇怪的是,肇事司机如果逃跑,必然要携带大量现金逃走才是,可是却没有发现他取款的记录。而他的妻子也对他们讲,肇事司机没有问她要过钱,她家里头平时也没多少现金,肇事司机也从来没有从外面拿来过来大额的现金。
虽然肇事司机的老婆未必会说实话,但是从她的表现来看,办案人员认为她的话可能没有假,一般情况下,肇事司机不会将这种情况告诉他的老婆的,他老婆不知道这个事情也很正常。
案子陷入了死局。肇事司
机找不到,又查不到其他线索,此时如何才能找到案子的突破口,查清这个问题呢?
省公安厅的人员一时找不到新的线索,为了引蛇出洞,麻痹嫌疑人,他们放风说此案已了解,就是一宗普通的交通事故案,然后将所有材料交给交警队,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省公安厅的人就回了省城,虽然看上去案子暂时中止了,可是嫌疑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还是要观方向,一时之间不可能暴露出来,因而案子什么时候破就是遥遥无期的事了。
方仁正对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同时他也要过来看望一下牛总,表示一下慰问,不然牛总心里头肯定会觉得自己不够被重视。
此时,牛总的身体有所恢复,一见到他,便连忙想起身迎接,方仁正急步走过去,扶住了他,问他现在的情况。
牛总就说还好,方仁正就问了他当时的情况。牛总现在又开始回忆起来,想来想去,他忽然想起一个细节,也就是就在车子要撞上的时候,他一回头看到了一张面目狰狞的脸,这张脸现在很模糊了,但是当时很清晰,但是接着他就晕过去了,前段时间,头脑不清醒,就没回忆起这个细节,然而现在再让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就有点印象了。
听了他的话,方仁正就问他,如果现在再看到那张脸,能认出他来吗?牛总先是摇摇头,接着却说道:“差不多吧。”
方仁正就让陆清平把肇事司机的照片拿过来给他看,而在此之前,肇事司机为了表示后悔之意过来看过他,但是那个时候他恍恍惚惚,而且他也不愿意见到肇事司机,因而就没什么印象。
现在再次看到肇事司机的照片,他审视半天,一会儿摇头,又一会儿点头,确定不了了。
“这就是肇事司机,如果你看到的是这张脸的话,应当能记起来的。”方仁正看了看他说道。
牛总又看了半天,说道:“我感觉这个人面相有些善,不像是
那个人,但是我也不好确定。”
肇事司机是在海州公司工作,牛总原来虽然是老总,可是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员工,他一眼看见肇事司机比较面善,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再面善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
“你当时可看到副驾驶位子上有人吗?”方仁正又问了问他。
牛总想了想,突然说道:“我想起来,副驾驶位上好像有人,我只是扫了一眼,感觉是两个人,而且两人的衣着似乎也是一样。”
听到这话,方仁正与陆清平眉头都是一皱,说道:“你确定?”
牛总想了想道:“我确定是两个人,但是另一个人长什么样,我没看清,当时时间太短暂了,容不得我作出什么反应。”
谈到这儿,方仁正和陆清平二人都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肇事司机找不到,而那两名乘客更是找不到,现在仅仅凭牛总的回忆,是没有什么用的。
回去以后,方仁正对陆清平道:“我觉得,这个事情一定与张立强父子有关,公安机关现在不好直接调查他们,我们能不能调查?”
陆清平问:“方总,您想怎么调查?”
方仁正看了他一眼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我们没法直接去问张立强父子干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找他的身边人了解情况,只要能查出他们有什么异常,对破案也有利的。”
陆清平道:“张立强父子的身边人都是他们的亲信,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东西,恐怕很难。”
方仁正道:“我不是说了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钱,我不信他们不心动,而且他们也未必知道张立强父子的事情,只是让他们提供张氏父子在案发当天的活动轨迹给我们就可以了,这个事情,我让赵文龙去办,你看怎么样?”
陆清平听了,点了点头,赵文龙现在成了著名的赵八指,在临海的市井当中,颇有些名气了。
第一千五十四章 赌徒
第一千五十四章 赌徒
赵文龙现在真的成了赵八指,虽然他在夏华公司上班,并且负责人事工作,可是他切两指的事情早传了开来,而且他越来越感到,要想成大事,必须要有胆量,水泥厂刚开业之际,有一些地方上的小混混过来闹事,都是他出面解决。
与此同时,水泥厂的保安队伍也成立了,方仁正让他兼任保安队长,带着一伙人保卫水泥厂的安全,他原来带到京城的那十来个人,在他的要求下也回来跟他干了。
作风强悍,手下又有人,同时又在夏华公司这样的大公司里头干,赵文龙的名气就大了起来,而人的名气一大,往往不称呼其本名了,而是叫起了绰号,赵文龙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赵八指的名头可是让很多人如雷贯耳。
跟着方仁正干,而且还担任了职务,这待遇肯定不会少,比起从前的待遇,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方仁正来到临海布置任务,让他去打探情况,他岂能不干?而且一定要干好。因而在方仁正吩咐之后,他就立刻想法设法去接触张立强父子的司机。
张立强的司机是一个老家伙,年龄比较大了,也比较忠诚,想接触他很难。而他儿子的司机却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给他儿子开车的时间不长。
他看到这种情况后,便决定去接触他儿子的司机。由于他本身就是临海人,再加上当了保安队长,没少与当地的地痞流氓打交道,这些鸡鸣狗盗之徒,虽然大本事没有,但是小本事却还是有的。跟他们一打听,就找到了能与张立强儿子司机认识的人。
而且还打听出来,这小子好赌,经常出入各种大的赌局。赵文龙一看,就决定通过参加赌局,跟张立强儿子的司机认识一下。
做这件事方仁正给他的预算是五十万,因为拉拢张立强父子的身边人,不仅仅这次的事情需要,如果真能拉拢过来,以后就能确知张立强父子的一些事情了。所以
,五十万的预算花出去也值。
不过,赵文龙喜欢精打细算,他不可能把这五十万全花了,全花了,多可惜啊!经过朋友介绍,便利用一天晚上,赵文龙亲自去市里一家地下赌场里头参加赌局。以前没参加过赌博,可是只要跟朋友学习两下,也是很容易学会的,而且他也不是要赢,只是想借此结识张立强儿子的司机而已。
到了赌场之后,赵文龙果然发现张立强儿子的司机在里面,正与别人赌的很嗨,他过去一看,还赢了不少钱,面前一大撂钞票。
看到这种情况,他就一时没有参加赌局,先看张立强儿子司机的赌况。此时,张立强儿子的司机兴高采烈,高兴的不得了,赢了钱的嘛。然而乐极生悲,这小子下了几个大的赌注,转瞬间就面前的钱全输了出去。
一看到这种情况,这小子就急了,把身上带的两万块钱全部拿了出来,赵文龙见状,便提出也要加入赌局。其他人一看,又来新人了,便连忙招呼他入坐。于是赵文龙就与张立强儿子的司机坐到了一起。
坐下后,赵文龙没下大注,只是玩玩而已,结果,第一局他居然赢了,而张立强儿子的司机却是又输了。
而且这小子赌的比较大,一局上千块,赵文龙刚开始赢了几百块钱,可是随后他就输了,而且一下子就输了上千块钱。这让他感到这赌场里面有猫腻,张立强儿子的司机估计是一个冤大头,先故意让你赢,接着就让你输个底朝天。
想到这儿,他更不敢下大注了,只是参加一下玩玩而已。其他人见他十分小心,不禁多看了他两眼,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是赵八指,赵文龙用手套把手给伪装起来了。
玩了几个回合,张立强儿子的司机就把两万块钱给输光了。一见到这种情况,张立强儿子的司机估计输红了眼睛,便要赌场里头专门放水的人给他借钱,他好继续再赌。
这赌场里头专门放水的人跟赌场是一伙的,
他们把钱借给赌徒,然后收利息,相当于是高利贷,如果赌徒赢了,便把钱还给他们,可是如果输了,那就要打借条,甚至还要求有抵押,赌徒回去之后,就要及时把钱给还回来,如果不及时还,放水的这伙人可是要上门讨债的。
张立强儿子的司机是这里的常客,因此借起钱来是毫不费劲的,然而正当他要伸手借钱时,赵文龙却一下子凑到他耳边说道:“朋友,我刚来,不太会玩,要不你帮我玩玩怎么样,我这里有十万块钱,玩输了算我的,玩赢了,我们一人一半对分怎么样?”
没想到有人会这样对他讲,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张立强儿子的司机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有点不大相信,这个时候放水的一看赵文龙多事,抢了他的生意,便不大高兴地道:“有钱自己玩,这么玩是什么意思?”
赵文龙抬头看他一眼道:“我愿意让他帮我玩不行吗?有哪条规矩规定不让我把钱拿给别人玩?”
他这么一说,其他赌徒才不管你钱是从哪儿来的呢,便说道:“就让他俩这么玩吧。”
其他赌徒这么一讲,那个放水的人就不说话了。张立强儿子的司机见状,也不客气了,便把赵文龙的钱拿了过来开始赌。
不知是其他赌徒失了着,还是张立强儿子的司机运气突然爆棚,接下来几局,居然连赢几把,把输去的两万块钱又赢了回来了。
一看到这种情况,他就对赵文龙道:“我回本了,你自己玩吧。”
见他这样讲,赵文龙笑笑道:“那我给你两万,你手里还有两万,合在一起是四万,你拿这四万给他们赌,如果输光了,我们就走,如果赢到十万,我们也走,行不行?”
“赢了不准走!”有人这么说了一句。
赵文龙立刻道:“谁这样定的规矩?赢钱了不准走,以后谁还敢来?”
他这样一说,其他赌徒就不说话了。
第一千五十五章 不大方
第一千五十五章 不大方
两人继续一起赌博,结果两人没有笑到最后,赌到最后,四万块钱全输了出去,而且最后一把还欠了别人一万块钱,赵文龙见状,就替张立强儿子的司机还了一万块钱,然后拉起他走了。
出来后,张立强儿子的司机自然表示感激,此时已是凌晨,赵文龙见状,还带他去吃了宵夜。一看到这种情况,张立强儿子的司机非常感激他,并且对他说道:“那一万块钱,随后还你。”
赵文龙听了,道:“不用还了,就当是交个朋友吧。”
“你叫什么名字?”张立强儿子的司机忙问。
“我叫赵文龙。”赵文龙答道。
“我叫李天来。”张立强儿子的司机道。
赵文龙笑笑道:“你的名字起的好大气,从天而来的。”
李天来也笑笑道:“掉下来就摔死了。”
赵文龙看他一眼道:“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
李天来道:“我在海州公司开车。”
“给人开车当司机啊,那不错,待遇还可以吧?”赵文龙故意问。
李天来道:“还行,一个月五千多块,在我们临海,这待遇可以了。”
“那真是不少。”赵文龙笑了笑道。
“平时还有点外快。”李天来又笑了笑道。
“有啥外快?”赵文龙问。
李天来狡黠地笑道:“我给老总开车,多少还是能弄一点好处的,平时衣食住行都不用花自己的,你干什么工作?”
赵文龙看他一眼,笑了一下道:“我在夏华公司工作,当保安队长。”
“你在夏华公司工作?”李天来立刻吃了一惊。
赵文龙道:“是啊,不过我原来在京城打工,跟着建筑队干活,每天累个半死,也没有赚到钱,后来我碰到了夏华公司的老总方仁正,是他帮了我,把他弄到他的公司来干,现在一个月一万多吧,不包括年底的奖金。”
怀疑地看了看赵文龙,李天来忽然说道:“你今天
是不是故意借给我钱的?”
赵文龙笑道:“我不故意借给你,难道还能是无意借吗?无意借给你,你也借不到啊。”
李天来道:“我是说,你借给我钱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赵文龙哈哈笑道:“我能有什么目的,只是想跟你交个朋友,不好吗?”
李天来道:“你们夏华公司跟我们海州公司,那可是有矛盾的,我们怎么交朋友?”
赵文龙笑道:“有矛盾,那是老板之间的事,我们都是打工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李天来看了他一眼道:“我是跟老总开车的,老总如果知道我跟你们夏华公司有什么往来,他肯定会骂我的。”
赵文龙笑道:“你们老总就这么心胸狭窄吗?”
李天来看他一眼道:“他最近骂你们夏华公司骂的厉害,你说他要是知道我与你有交往,会是什么情况?你们夏华公司也太厉害了,把我们公司的副总都挖走了。”
赵文龙笑道:“这个可不怪我们,是你们公司不舍得花大价钱聘他们,这年头,谁给的钱多就跟谁干,你说是吧?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的。”
李天来抬头看他一眼道:“你说的倒也是,我一个月五千多块钱,到头还是不够花的,你呢,一个月一万多,年底还能有奖金?”
赵文龙道:“有啊,年底估计还能拿个十万八万的。”
“这么高?你们公司难道对员工这么好?我有点不相信。”李天来看了看他道。
赵文龙笑道:“这个我没有必要骗你,对了,我们公司的副总,也是你们原来的副总出车祸这事,你知道不知道?”
李天来听了,看他一眼道:“知道啊,大家都说是报应呢,谁叫他去你们公司的。”
赵文龙笑道:“人家愿意到我们公司来,怎么叫报应?听说肇事者是你们公司的人?”
李天来道:“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司机,这小子平时开车挺好的,谁知道会撞上人,不过,公司会替他拿钱赔的。”
“公司为什
么愿意替他赔钱?”赵文龙问。
李天来道:“他是公司的员工,公司替他赔钱是照顾他。”
赵文龙笑道:“那你们公司比较大方啊,这可是要赔不少钱呢,但是我又听说肇事司机跑了,是不是公司又反悔了,不愿意帮他赔了,他本身又没钱,所以跑了啊?”
李天来道:“我听老板讲,他是因为赌博赌输了跑了,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赌博赌输了?你见过他赌博吗?”赵文龙听了,心里一动,不禁问道。
李天来摇摇头道:“我没见过他赌,但是赌博不是很正常吗,男人哪有不赌博的?”
赵文龙笑了笑道:“对了,你们老板对他这事很上心吗?”
李天来道:“老板挺关心他,出事那天,老板还让我带人专门去交警队一趟,帮他找关系,不然,交警队肯定就把他给关起来了。”
“还有这事?你们老板挺不错的,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赵文龙笑着问。
“小老板,大老板哪会管这种小事。”李天来道。
听到李天来说这么多,这让赵文龙没有想到,看来方仁正判断的没错,张立强父子的身边人未必会知道这里面的事,而李天来作为张立强儿子的司机,也是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因而才跟他说这么多,否则的话,他肯定是不会跟他说这些事情的。
“老弟,你们老板这么关心一个普通的司机,对你也应当不错才是,给你的工资有些少了。”赵文龙故意这样说道。
李天来道:“应当不少了,公司的员工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钱,不到两千,我拿五千还少吗?”
赵文龙笑着道:“你觉得是不少了,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给的更多的情况,我们老板的司机,一个月不少于两万,你跟他一比,你觉得少不少?”
一听这话,李天来震惊了,道:“有这么高?怎么可能。”
赵文龙笑道:“我们老板有钱啊,而且大方,不像你们老板,虽然也有钱,但是不大方。”
第一千五十六章 百密必有一疏
第一千五十六章 百密必有一疏
赵文龙这样说了之后,李天来的面色便有些窘,谁不想跟出手大方的老板干?如果自己的老板有钱又大方,作为下属,那肯定高兴啊。
看了他一眼,赵文龙道:“如果兄弟你想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我可以帮你介绍。”
李天来听了道:“我只是一个司机,到了你那里能干什么?你们老板不可能再让我给他当司机的。”
赵文龙笑了笑道:“其实不管干什么,都有赚到钱的,和赚不到钱的,如果你还想留在海州公司当公司领导司机,也是有机会赚到钱的。”
李天来看了他一眼道:“这话怎么讲?”
赵文龙笑了笑道:“你可以不必到我们公司工作,就可以赚到钱,而你还可以拿着海州公司给你所开的工资。”
闻听此言,李天来不知是什么意思,便又问他,赵文龙这才笑着说道:“兄弟,其实我借你的那一万块钱是公司的钱,如果你愿意成为我们公司的员工,这一万块钱就算是给你的了,而如果以后你能听我的安排,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我可以继续给你钱,每一次的数额不少于一万,你看行不行?”
“你要我做什么?”李天来心里跳了一下。
赵文龙道:“你不是跟你们公司领导开车吗?你只要把你所听到知道的消息告诉我,你就可以得到这笔钱了,没有任何的危险。”
李天来听了这话,心里一琢磨,想了想道:“这是不是就是让我当你们公司的特务,专门给你们提供情报?”
赵文龙点了点头,李天来一看,便警惕地看了他一眼道:“这就是你今天借我钱的目的吧?”
赵文龙道:“可以这么说,但是也不全是,这借给我的一万块钱,全当是交个朋友了,如果你不答应,也无所谓,反正你们公司有好多人都想到我们公司干,你要想赚钱,就要头脑灵活一些啊。”
李天来闻言,眉头皱了皱道:“我回去考虑考虑,留个联系方式吧。”
赵文龙见他还有所犹豫,自然不好勉强他,便留了联系方式,就与他分手了。第二天,他把情况报告给陆清平,陆清平听了之后,越发感到张立强父子绝对与此事有关,不然,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出了事,张立强父子怎么会这么关心,专门安排人去协调关系呢?
陆清平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方仁正,方仁正听说这个情况后,一面对赵文龙高效的工作效率表示高兴,一面考虑着这里面的情况,此时,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他现在不是刑侦专家,可是他也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因而便反复考虑这个事。
现在一听说张立强的儿子专门安排人去协调交警队的关系,他忽然对陆清平道:“我现在想起一个细节,牛总之前说他看到那两个人穿着差不多,但是后来又说记不清了,监控里面难道看不出来他们两人穿着是不是一样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陆清平马上再次去看监控,结果这一次他注意了,由于此时的监控条件比较差,影像不十分清晰,根本看不见人的面孔,即使看到,也是十分的模糊。
但是即使这样,也能看出,司机与副驾驶上的人衣着的颜色是一样的,只是无法分清肇事司机与副驾驶位上的人到底长的什么样。
两人的穿着一样,这与牛总所提到的细节一致,只是当时时间太短,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但是根本摄像头,现在可以是确定两人穿着的衣服确实很相似了。
这就很巧合了,肇事司机明明说,那两名乘客是半路上来的,怎么会这么巧两人穿的衣服居然会一样呢?
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名堂?陆清平分析着这个事情,然后打电话给方仁正,跟他说起这个情况。方仁正听了,果真有这个情况,这跟他之前的猜测有些吻合了。
他就对陆清平道:“清平,我有一个猜测,你觉得肇事司
机会不会不是真正的肇事司机呢?如果你是张立强,他会想到让公司的员工去故意制造车祸来针对牛总吗?如果他这样想这样做了,那就是胆大包天,因为这样做的话,是很容易露馅的,他应当考虑到后果,同时肇事司机作为海州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如果张立强让他去故意杀人,且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胆量,关键是他有这个能力吗?另外,如果真的是肇事司机去故意杀人,为什么还在车上带了两个人?这不自相矛盾了吗?难道说他还要故意带两个见证人,见证他故意撞击他人了?再说,他在当时,知道自己要去故意撞击他人,为什么又要允许他人上车?”
方仁正把这些疑点一说出来,陆清平突然恍然大悟,方仁正说的没错,这太不符合常理了,除非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否则的话,不符合作案的逻辑,然而现在种种迹象表明,肇事司机绝对有杀人的嫌疑,不然他为什么跑了呢?
陆清平忙问道:“方总,那您觉得这个情况会是什么情况?”
方仁正道:“我分析,肇事司机不是真正的犯案凶手,而真正是犯案凶手的应当是那两名在发生事故后离开的乘客,这两人才是真正的凶手,然而现在却找不到他们。”
陆清平道:“这两人到底如何犯案的呢?”
方仁正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肇事司机有可能不是真正的肇事司机,如果是别人撞击了牛总之后,然后让肇事司机来顶包呢?”
陆清平一听这话,忙说道:“我明白了,那两名乘客有可能是真正的肇事司机,然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让那个肇事司机顶包呢?”
方仁正笑了一下道:“这正是张立强父子的狡猾之处,也是他漏出破绽的地方,百密必有一疏,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方总,那我也知道,为什么副驾驶上的人会与司机穿一个颜色的衣服了,那是为了方便他们之间进行顶包。”
第一千五十七章 避重就轻
第一千五十七章 避重就轻
方仁正道:“你说的没错,这正是他露出破绽的地方,穿着一样衣服,而且还是半路上来的,巧合太多了,而且肇事司机一会儿说乘客坐在后面,一会儿又改口说此前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显然他说谎了,而他只所以会说谎无疑是为了掩盖他们之间进行调包的事实,因而真正的肇事司机绝对不是他,他当时应当是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人,等到事故发生后,他与真正的肇事司机调了包,由他顶替真正的凶手充当肇事司机,以此掩盖,他们是在故意撞击牛总的事实,这便是他们的作案手法。”
方仁正这么一说,陆清平顿时感到事情很清晰了,这无疑就是一起故意杀人啊,或者说是故意伤害,反正牛总没被撞死,这是一个幸运,如果不小心被撞死了,也是很有可能的。
只是不明白的是,为了制造一起以车祸掩盖故意杀人的事情,为什么必须要调包呢?搞的这么复杂,直接让凶手充当肇事者不是一样吗?
把这个情况一说,方仁正便道:“刚才说了,那个假的肇事司机未必有能力和胆量做到制造这起车祸,你想想,如果以前没做过这样的事,让他现在去通过车祸来杀人,难度有多大?既要跟踪目标,又要把握机会,撞击的表演又要达到分寸,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般人既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胆量,那个假的肇事司机以前又没有案底,怎么敢做这样的事?但是张立强父子用他当替罪羊,说明他与张家关系不错,并且肯定得给他不少的好处,或者说,他当时也不知道顶包掩盖的是一起故意杀人,或许他真的以为发生车祸了,然而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如果万一他不愿意顶包,那就麻烦了。所以那两名乘客一定不是肇事司机所说的是从半路上搭车的人,而是事先就跟踪过牛总,并且最终下手的人。“
“那两个人是哪儿来的呢?”陆清平问。
方仁正道:“这就是需要调查的情况了,我分析,这两人应当是张立强父子请来的人,而且很有可能是专业杀手,只是现在找不到他们,如果省公安厅能突审他们,或许会有所收获。”
陆清平道:“省公安厅在没有掌握证据之前,恐怕不会抓他们吧?”
方仁正道:“你去省公安厅把这个情况反映一下,另外,我觉得张立强父子如果要雇佣他们,必然要支付给他们钱财,如果能查一下他们父子最近的消费记录或许会有所收获,毕竟这是一个高级杀人手段,不付出高价钱雇人,是不大可能的。”
陆清平听了他的话,马上去省厅汇报这个情况,并提出他的想法,省公安厅此时也是在监控肇事司机的情况,另外也在对张立强父子进行一个监控,但是没有发现他们涉案的情况,一切都只是怀疑,然而只是怀疑的情况肯定不能作为犯案的证据的。
现在陆清平一向他们反映了这个情况,并且提出自己的调查思路,省公安厅的人眼前一亮,心想陆清平的分析太清晰了,简直就是一个破案的犯本。
根据陆清平提供的情况,省公安厅立刻派人再次来到临海,这一次他们没有经过当地公安局,而是悄悄地来到临海,深入调查张立强父子以及海州公司的资金往来情况。
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如果仅仅是张立强父子的个人资金往来还好说,没有多少,可是海州公司的资金量可是来往太多了。
先查张立强父子的资金往来,查了半天,他们发现有一笔十万块钱的帐款打到了省城一个个人的帐户上,时间点正好在案件发生之前几天,这让办案人员觉得有些怀疑,因为在此之前,双方之间没有任何的资金往来
有些让人感到蹊跷,然而做这样的案子,才花十万块钱,而且还是雇佣两个人,这有些让人不大相信,价钱有些低了。
但是也不能排除这个嫌疑,办
案人员立刻秘密调查了这个收取资金的人,经过暗中调查,发现此人是一个生意人,但在此之前曾经因为诈骗而入过狱。
一看到这种情况后,办案人员就感到更加怀疑了,此人有案底,而又收了张立强儿子的钱,这不是很可疑吗?
要不要先将他给抓起来?办案人员一时有些犹豫,怕一搞错了,会惊动到张立强父子。
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以调查过他去的旧案为名,请到了派出所。办案人员一打眼看去,发现他有些紧张,便更加怀疑他了。
不过这小子很快就镇定下来,问公安人员找他有什么事。公安人员就问他最近有没有干过什么事?如果有,马上主动交代 否则从重处罚。
此人跟公安人员打过交道,公安人员这么问他,他当然没什么可怕的,知道是公安人员虚张声势,想从他嘴里套出什么话,就直接跟公安人员讲,他什么也没有做,就是一直在家里做生意,没有做过违法的事。
公安人员一听,就瞪眼看他,问他真的没有做过违法的事?
看了公安人员人一眼,这小子就先低了一下头,接着就对公安人员说道:“我最近就是与人打了几次牌,赢了一点钱,别的没什么了,而且数额也比较小,才几千块钱而已,这个不算什么吧?”
“你小子别避重就轻,我们为了这点事来专门找你?你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不?我们是省厅的人,省厅的人会因为这样的小事来找你吗?”公安人员便看着此人说道。
身子微微抖了一下,此人便道:“我真不知道你们要找我干什么,我一直呆在家里,哪儿也没有去,我能犯什么法?我以前是犯过罪,可是我现在守法了,守法了,还不行吗?”
看到这小子说的很笃实,办案人员一时也有过动摇,但是他明明收了张立强儿子的十万块钱,这个事情无论如何是要调查清楚的。
第一千五十八章 真伪
第一千五十八章 真伪
办案人员看他一直否认自己做过什么坏事,一时之间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问及那十万块钱的事,此人一听这话,身子先是一动,接着便说道:“这是别人还给我的钱,这有问题吗?”
办案人员就问是谁还给他的,他就把情况讲了,张立强的儿子与他认识,曾经向他借了十万块钱,前些日子还给他了,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看到他这样讲,办案人员自然是不大相信,问他什么时候借的钱,在哪儿借的钱,此人就一五一十的讲了。
听了他的话,办案人员无法证明他的真伪,如果想证明这里的情况,就必须找张立强的儿子问话,然而如果此时一找张立强的儿子,那就彻底惊动到张立强父子了。
然而如果 不找张立强儿子问话,这条线索就断了,这可怎么办呢?
而与此同时,调查人员仍然在临海调查海州公司的银行流水情况,他们是以税务调查的名义进行的,以免惊动到张立强父子。
而就在这个时候,调查人员突然发现了一个情况,也就是说海州公司有一笔帐款,打入了南云省一个家企业里头,这家企业是一家贸易公司。
数额是五十万元,海州公司与外来公司的资金量都不小,这五十万元不算多,乍一看上去,跟普通的资金往来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为什么会吸引到办案人员的目光呢?
因为这笔往来帐目有些蹊跷,蹊跷就在于海州公司与南云省方面很少有业务往来,而此时就在案发前几日,这笔款打了出去。
怀疑到这笔钱有问题,调查人员便让税务部门以查帐为由,去了海州公司,将今年的帐目抱到税务局进行查帐。
而税务局去海州公司执行此次任务时,还遭遇了海州公司的阻拦,不让税务局的人过来查帐。一看到这种情况,只好让税务局长直接给张立强打电话,说税务局只是例行查帐,并没有其他目的,让他不用担
心。
一看到这种情况,张立强才下令工作人员配合税务局,把帐交了出去。
调回来的帐,调查人员立刻进行查看,调查那笔帐目的相关情况,结果发现该笔帐没有相关的业务往来单据,只是一张汇款单,也就是说,这笔业务往来有可能是假的,海州公司跟这家贸易公司没有什么业务往来。上面有张立强儿子签的名字,应当是张立强儿子支出出去的。
发现了这个情况以后,办案人员就觉得可以找张立强的儿子谈话了,问一问这里面的情况,同时还要去南云省这家贸易公司去看一看情况,调查这家贸易公司的相关背井。
此时,张立强父子对省公安厅的调查有所察觉,但是一直不知道具体调查到哪一步了。税务局人来查帐,他们父子俩虽然觉得有点问题,但是他们还很镇定,觉得不会查到这个地步了吧?
但是当办案人员来到公司,把张立强儿子给带走的时候,张立强一下子感到慌了。他急忙去找关系,来了解这里面的情况。
而他儿子让办案人员给带走之后,便是一脸的惊恐之色,因为这里面是什么情况,他是一清二楚的,而且他不知道办案人员掌握了他什么情况。
因而他到了公安局之后,便是一言不发。办案人员见他不说话,那就很怀疑他了,便问他情况,张立强儿子经过一阵紧张之后,就开始质问办案人员为什么要找他,他犯了什么法了吗?
张立强的儿子毕竟想到自己家大财大,有势力,哪能就这么投降了呢?看到他开始叫了起来,办案人员就不动声色,问他认识不认识省城里的那个人?
一听这话,张立强儿子先是惊了一下,接着就说认识,两人之前在省城认识的,算是好朋友。看到他承认这个情况,办案人员倒是出乎意料,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省城那人就有可能没什么嫌疑了。
问他十万块钱的事,张立强的儿子也讲了,就是之前借那人的,又还给他了
。说的情况与省城那人差不多,这就让办案人员很失望,这么说来,省城那人与本案应当没有什么关系。
一看到这种情况,办案人员只好问起海州公司给南云省那家贸易公司打五十万元的情况。一听到这话,张立强的儿子一下子很紧张,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是我们公司向南云省购买的办公用品,现在还没有发货。”
“你们怎么跑到南云省那边买办公用品?不是舍近求远了吗?”办案人员问。
张立强儿子道:“那边的货便宜,再说了,我们去哪儿买东西,你们公安也能管的着?”
看到他这样讲,办案人员便冷哼道:“货还没有发,你就把钱打给人家,是不是太急了些?”
“他们要求先给钱,后发货,这样不可以吗?”张立强儿子又道。
“那为什么现在货还没有到?”办案人员质问。
张立强儿子道:“你们问我,我还要问他们呢,要不,你们公安帮我把货要回来?”
看到他非常淡定,办案人员感觉遇到了高手了,对方很有反侦查经验,早就把情况给预料到了,准备好了托词,如果这样的话,那还真是行动早了,不该这么早就把张立强儿子给叫过来。
然而这个时候如果把他给放了,他一出去,再做出相关的安排,那就更难查了。
“怎么办?”办案人员心里头发了急。
办案人员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这个事情,除了需要马上去南云省了解贸易公司背井外,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张立强的儿子出去,然而要想不让他出去,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如何找法律依据?
“像海州这种公司,肯定有着偷税漏税的情况,要不以偷税的名义将他给扣留吧,让临海市公安局执行。”办案人员经过研究后说道。
此时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办案人员立刻安排临海市公安局介入侦查,以偷税名义将张立强的儿子给拘留起来。
第一千五十九章 防线崩溃
第一千五十九章 防线崩溃
张立强突然得知自己儿子居然让公安局以偷税名义给抓起来了,立刻大光其火,而且他儿子是政协委员,公安局说抓就抓了?
要说为什么在此之前公安机关对此有顾忌呢,主要还是张家影响力比较大,所谓抓人容易放人难,万一搞不准,可就不好收拾了。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张立强立刻活动起来,先去找市长书记,后去省里头找政协,给公安机关施压。
找到书记市长那里后,书记市长突然得知此事,也是感到蹊跷,急忙将公安局长叫过来问话,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海州公司毕竟是临海的重点企业,怎么能随便把人家的老总给抓了呢?
公安局长就说这是省厅指示,他们左右不了,而且省厅此时在破大案,安排他们这样干的。
听了公安局长的话后,书记就不大高兴,问他们到底是听省厅的,还是听市委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事先通知市委?命令他立刻处理好这个事情,给海州公司一个交代。
挨了书记的批,公安局长自然感到很冤,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去找省厅协调此事,不然书记一怒之下,免了他的官那也是有可能的。
而王束那里倒没有怎么说他,只是了解一下情况,便完事了。得知这里面的复杂情况后,他还给方仁正去了电话,又问了问这里面的事,方仁正便告诉他,张立强父子有很大的可疑,省公安厅的做法是对的。
王束听了,便点了点头,如果张立强父子真的涉及刑事案件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海州公司就会面临营业风险,市里头就要考虑下一步的情况了。
省厅得知市里头和省政协都在过问此事,因而压力就比较大,省厅的领导发话,除非在三天内破案,否则立即将人给放了。
因为这个情况,办案人员奔赴南云省调查情况。结果发现这家所
谓的贸易公司根本没有营业的地址,工商登机上的地址根本就是假的,或者说早已经不用了。
而他们一查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却是发现法定代表人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找到他时,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这说明有人冒用了老农民的身份证注册了公司。
一看到这种情况,办案人员就知道张立强的儿子说了假话,把情况立刻传了回去,这边的公安人员就开始再次审讯张立强的儿子。
而张立强的儿子一看到这种情况,便一时不说话了。而南云省那边的办案人员则继续调查贸易公司的情况,如果找不到贸易公司的实际经营人,即使张立强的儿子开口说话,也没有证据指控他。
张立强的儿子面对这一局面,虽然感到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他不到黄河心不死,在没有证据指控他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开口的。
见他不说话,办案人员也没有办法。只好等待着办案人员在南云省的调查结果。
而办案人员在南云省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之后,这才知道,他们也正在调查这家贸易公司,他们怀疑这家贸易公司专门给别人洗钱。一听到还有这事,那就足以证明张立强的儿子是在说谎话,并且他把钱打给一家洗钱公司,目的是什么?
一看到案情果然非常严重,张立强的儿子涉嫌一起故意伤害案,或者说涉嫌故意杀人案,省公安厅真正高度重视起来,连厅长也不再要求三天之内破案,否则就把人给放了,很明显张立强的儿子涉及严重刑事犯罪,谁也包庇不了。
省公安厅一高度重视,马上加大了对肇事司机的追捕力度,除非此人死了,否则肯定能找到他,如果是死了,也要知道他死在哪里。
既然要把这个事情给调查清楚,那就是全面展开调查工作了,他们把之前出警的交警队人员都给叫了过来,了解当时的出警情况。
经过交警
队人员的回忆,他们对当时到底谁是肇事司机一事也说不清了,事后海州公司的人的确过来找过他们,让他们从轻处理,而他们看在海州公司的面子上,便没有往深处想,虽然有所怀疑,但是还是以交通肇事案结案了。
种种迹象表明,这起车祸案的确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目前只要找到作案的凶手,就能真相大白,指证张立强的儿子了,目前还不得知张立强是否涉案。
经过五天五夜的努力,公安机关在边疆一个地方抓到了躲在出租屋里的肇事司机,抓到他时,他正披头散发,没有个人样,这边的条件太差了,早知这样,他就不往这边跑了。
现在一看到公安机关出现在他的面前,先是一怔,接着立刻举手投降道:“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
不用公安机关的人问他,他就把情况讲了出来。他的确不是肇事司机,只是张立强儿子找过来的替身,真正的肇事者是那两名乘客,他们都是张立强儿子请过来的客人,说是远方来的朋友,有什么事都听他们两个的,他只要跟着他们就行了,事成之后,给他十万块钱,并且还重用他。
公安机关一听这话,问这两名乘客是哪里人?长的什么样?肇事司机就告诉他们,说听口音是南方人,长的情况他只能简单描述一下,说不上来。当时那个人开车撞上人之后,就立刻与他调换了坐位,让他坐到驾驶座位上,然后说成是交通事故,他当时不知道撞上的人是他们公司原来的牛总,那两个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都是张立强的儿子说的。
肇事司机基本上把真相给讲出来了,办案人员立刻将他带了回去。到了此时,张立强的儿子不承认也不行了。当他得知肇事司机被抓了之后,他就彻底崩溃了,失去了心理防线,面对办案人员,他只好垂下头来道:“我说,但是我绝没有伤害牛总的意思,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
第一千六十章 疯狂失态
第一千六十章 疯狂失态
张立强的儿子交代了事情的经过,虽然他声称没有伤害牛总的意思,但是实际上他专门花大价钱请来杀手,然后伪装车祸针对牛总,明显有伤害甚至杀牛总的意图。
要说他本来想请杀手去针对方仁正的,可是张立强没同意,因为方仁正的名气太大,如果方仁正遭遇了车祸,很容易引起警方注意,而且方仁正一般不在临海生活,而如果出了临海,他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而在临海,出了这种事,他可以找当地公安摆平此事。
要说本来很顺利的,一发生车祸,公司就去找了人,按照交通肇事来处理了,可没想到,方仁正会派陆清平过来调查这个情况,最后报告给省公安厅,导致事情功亏一篑。
张立强实在没有想到这个情况。现在案子暴露出来了。而张立强儿子所请的那两个杀手,根据张立强儿子的交代,公安机关弄清了他们二人逃跑路线,一路追击,最后在粤东省将这两人给抓住,并带回了临江省。
所有人员都落网了,张立强儿子是主谋,自然要受到刑事处罚,而至于张立强呢,现在没有证据指认他,因为张立强的儿子不会指认他老子与此案有关,什么事情都是他做的,而张立强只是隐在幕后,这让公安机关没法追究他的责任。
然而他儿子此次被公安机关抓了起来,并且犯了很重的罪,对海州公司的打击也是很厉害的了。海州公司的客户听说海州公司老总居然故意杀人被抓了起来,都非常吃惊,一个个都不敢跟海州公司做生意了。
而夏华公司则加大了竞争力度,海州公司内外交困,不到半年,销售额急剧下降,银行贷款也迟迟还不上,一看这样,银行也坐不住了,就去找张立强还贷款,张立强一看,公司一不景气,银行的人都瞧不起了。
看了看银行的人,张立强就不理会他们,让他们滚蛋。银行行
长看他是这种态度,就去找市政府,告诉市政府,如果海州公司再不还款,他们就起诉,封海州公司的厂子。
海州公司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也涉及社会稳定和就业,市政府也不能不管。王束立即把张立强叫过来,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司现在是什么情况,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张立强一脑门的火就指控方仁正搞不正当竞争,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请市政府再协调银行给他多贷一些款,他好重振公司。
王束就把银行的意见跟他讲了,张立强就不管那套,只要求市政府再想办法贷款给他。一看到这种情况,王束就不大高兴了,这不是在要挟市政府吗?
“老张,是不是你的经营有问题?你说方仁正搞不正当竞争,得有证据啊,人家投资大,生产的产品好,有竞争力,你应当向人家学习才是。”王束看了看他说道。
闻听此言,张立强就看了他一眼道:“王市长,我觉得你这是在偏向方仁正,本来临海有一家水泥厂就可以了,你非要让他再在这里投资,他这明显是在针对我,现在好了,我们公司垮了,失业好几千人,你和方仁正都高兴了。”
“老张,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什么时候偏向方仁正了?有人来投资,我作为市长能不让他们投资吗?你公司倒闭了,我高兴什么?我有什么理由高兴?”王束一听这话,彻底生气了。
张立强哼了一声道:“我知道你与方仁正的关系好,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也清楚,如果你不帮忙协调银行给我贷款,哼哼,那我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
没想到张立强居然威胁他,王束不禁冷笑一声道:“你们海州公司的确是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杀人的事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一听王束这样讲,张立强的脸色一下子成了猪肝色,说道:“王市长,那是我儿子干的事,我事先根本不
知道,你不要诬蔑我!”
王束冷冷地道:“你儿子做的事,你不知道?公安机关也向我报告过,别以为我不知道,只是法律没法指控你而已,本来我也不想说这个事,但是你既然跟我这样讲,我也就不客气了。”
看到王束不怕他威胁,张立强便叫起来道:“王市长,法律没有追究我,就说明我没干这事,你身为市长,简直是信口雌黄,我现在完全可以告你诬告陷害我!”
见张立强发狂了,王束就很平静地坐在那里,他是市长,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总不能与张立强在这里跟泼妇骂街一般地跟他讲话。
看到王束不说话了,张立强也平静了一下道:“王市长,我不想得罪你,也不想跟你结仇,但是你要帮我,否则我就鱼死网破,把临海市掀个底朝天。”
见他彻底疯了,王束大着眼睛看了看他,便沉心想了想道:“老张,你先回去,市政府不会见死不救,但是前提是你要冷静,不能这般胡来,银行那边,我去跟他们讲讲,人家银行也是企业,总不能见看着赔本,还贷款给你,你至少要让人家放心才行。”
张立强见王束答应帮他的忙了,而且觉得自己刚才可能真的失态了,便立刻道:“我会保证贷过来的款不会逾期,我会拿财产进行抵押。刚才我可能有些激动,请王市长谅解。”
看了看他,王束就挥手让他回去,等与银行联系好了,再跟他讲。张立强又想了一想,想再和王束说几句好话,可是不知怎么说好,只好站起身走了。
等到他一走,王束阴沉着脸色,想了一想,便去找书记了。张立强现在有些失控,如果不想办法控制他,以后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水泥厂也是一个重点单位,别发生什么生产事故,那样的话,政府就麻烦了。作为市长,他可是第一责任人,当然了,如果真发生了生产事故,书记也免不了承担责任。
第一千六十一章 期待
第一千六十一章 期待
临海市工业委主任突然被逮捕,牵扯到了张立强,因为张立强曾经向他行过贿,检察院把张立强也给抓起来了。
张立强一被抓,海州公司群龙无首,市政府立刻派驻人员进驻海州公司以稳定局面,同时经张立强同意,安排张立强的二弟接手海州公司。
然而此时海州公司已经濒临破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将严重影响海州公司的生存。经与张立强的二弟商量,提出要引入其他资本,以便挽救海州公司。
张立强的二弟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主意,因为他此前并不参与公司经营,只是有一点股份而已,而他也见不到张立强。
因而市政府就提出让夏华公司入股海州公司,以便让海州公司起死回生。张立强二弟一听要这样做,他就有些不大愿意,说要请示张立强。市政府问他是让公司破产好,还是让公司继续经营下去好?如果公司破产了,你的股份就等于是零。
在市政府的劝说下,张立强的二弟终于同意让夏华公司入股企业,以便救治海州公司。结果,方仁正就安排人过来,洽谈合作事宜,由夏华公司注资到海州公司去,并且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由夏华公司主导公司经营工作。
张立强的二弟虽然觉得这样不大好,张立强知道后一定很生气,可是考虑到他自己的利益,以及市政府的安排,最后也只好服从安排。
经过这样一番运作,海州公司便成了夏华公司的一部分了,张立强在海州公司的股份被压缩到百分之三十,他虽然有股份,但是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并且他现在正在牢里,也没法行使话语权。
方仁正在海州公司重组之后,来到了临海,与新的管理层见了面。大家看到曾经辉煌的海州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被夏华公司收购,所有人都感到夏华公司的实力雄厚,以及生杀予夺的强悍作风。
对赵文龙的工作比较满意,方仁正想再提携他一下,就把他找过来道:“你不要在临海干了,我让你还是回去干房地产吧,我安排你去省城工作,先负责房地产的施工工作,等熟悉之后,再安排你职务。”
听了他的话,赵文龙心里头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跟着方仁正干,今后一定是大富大贵,方仁正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他都会去干。
此时,金玉街的开发已经是如火如荼了,争取明年全部竣工,然后在2008年之前完成整个街区的建设。
而此时已经到2006年的年底了,方仁正在这一年里投资了汽车业和面板业,这是他今年以来收收获最大的两个事情。
至于金玉街的开发,虽然也是一个重点项目,但是他觉得意义不及投资汽车业和面板业。
和军从晋西北那边过来找他了。到了年底,和军要过来向他述职。看到他过来了,方仁正便好好地招待了他一番。
方仁正平时基本上不问晋西北那边的事,和军在那里把一切都管理的很好,而且煤炭这玩意只要能开采出来就会赚钱,简直不需要费多大力气,而要费力气的地方恰恰是在煤炭经营之外。
和军虽然十分敦厚,可是现在也学会了交际,学会了如何与当地的官员打交道,在晋西北那边,只要干煤炭的,几乎无人不知道有一个和总,和老板。
有一次和军跟他提到这事,说他不是老板,方仁正就笑着跟他讲,你现在也是老板,有股份的嘛。
方仁正在晋西北的煤矿简直就是金山银山,房地产虽然也很赚钱,但是相比起来,在房地产方面需要付出的精力太多了,而且回收资金的时间也长,不像煤炭只要能挖出来卖出去就是利润。
在一开始可能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地方上的那些流氓地痞都想着从中分一杯羹,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基本没
有人再敢去打夏华公司的主意了。
和军此次到京,向他报告了这一年的收入情况,去年的收入是五十亿,而今年的收入居然达到了一百亿,增加了一倍。
方仁正听说今年煤炭的收入这么高,心里面也是一乐,可是转念一想,他在煤炭上收入这么高,下一步作啥用呢?
他已经煤炭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面板业、汽车业以及芯片的研发了,他之前说过,不用煤炭上的一分钱,全部用来发展其他行业,而这些行业短期内见不到什么效果,可是他也必须要投,但是今年的收入暴涨,他下一步到底需要干什么呢?
他并没有当国内首富的想法,也没有想当世界首富的想法,其实当了世界首富如果对社会无贡献,也没什么意义,而且他也不想出这个名。
当个低调的富豪是最好的,所谓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一个商人,如果仅仅守着个人的那一亩三分田,是格局最小的,那个首富李老板讲,我就是一个商人,不要用太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我,这话说的格调太低了,你明明利用了商人之外的东西发了财,而在发了财之后,又说自己只是一个商人,如果你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就不要利用政府的关系去搞这搞那,你只去搞生产经营就可以了,然而一个搞房地产的,怎么可能不与政府打交道?怎么可能只作一个纯粹的商人?
一个人的地位高了,责任就重了,商人也是如此,你不是首富,只是一个小商人,大家自然不会期待于你,但是你成了巨商大贾,别人就会有所期待了,你不能回避这个期待,以小商人的眼界和心胸去看待别人的期待。
因而方仁正觉得李老板的话有矛盾之处,而且也不符合一向的人设,实在是自己把自己给看低了,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商人,绝不能以此为理由,而不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一千六十二章 科技
第一千六十二章 科技
方仁正就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一个大商人的社会责任,如果他只是满足于自己有钱,个人的生活过的好了,那他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就跟那些赚了钱的煤老板一样,有了钱之后,跑到京城买几十套房子,然后没事去天上人间转一圈,或者出国游玩,实力再强一点的,可以去炫耀一下,搞个千万嫁女,不都可以吗?
然而搞这些东西,除了逞一时之快外,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华夏人都是这样的精神境界,华夏早就亡了,不复存在了,这样的有钱人,跟致了富的猪有什么区别?
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但人与人之间又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普通百姓,因为他能力有限,平时忙于个人家庭生计,没法让他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但是他是社会的基础,一个人算不得什么,但是所有人加在一起,却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石,需要大家去尊重他,但是不能期待他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
然而对于一些能力强,地位高,富裕起来的人员,就不能再以普通小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地位大,能力大,责任就大,特别是那些高官和大贾,如果和普通小民一样,只知道吃吃喝喝,满足于个人欲求,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沦丧,这就叫作上下失序,妖魔鬼怪就会现身。
而方仁正在平时接触当中,却是见到不少这样的人,虽然身居高位,家财巨万,可言谈举止,个人爱好跟普通小民没什么区别,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那社会就要彻底沦丧。
古人云,贫而乐,富而好礼,如果富了不好礼,而是好色,好玩,好吃,好喝,那就是道德崩溃了。
方仁正平时也是很注意这个问题,因而他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他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别人或许看不到国家以后所面临的压力,但是他知道,国家的实力绝不仅仅体现在
经济实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科技实力了,谁的科技实力强了,谁就是强国,反之,如果科技实力不强,你国家再富裕,那也不是强国,最多就是一个国际土豪,中东的那些产油国家们,都是这样的情况。
因而发展科技实力非常重要,房地产只所以会让人瞧不起,主要原因不还是这一行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吗?那些房地产巨头可以从事这个行业,而在一些小地方,那些大字不识的小建筑商也可以从事这一行业,而一些不学无术之徒善于利用自己的关系来开发房地产,攫取巨额利润,这样人人都可以进入的行业,哪有什么科技含量呢?就跟地主人人都可以当一样。
方仁正想来想去,他觉得赚钱已不是公司最主要的目标,发展科技才是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以后,不管是房地产还是煤炭,都要想办法把最先进的科技给用上去,即使不能去制造高科技,也要给高科技以市场。
这当然只是在公司层面上的情况,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要为国家做点什么,他知道国家以后有一个千人计划,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促进国家科技发展。而现在呢,还没有实施,如果他先想办法引进国外的高端人才怎么样?
如此一想,他觉得眼前的天地开阔了,汽车业和面板业,以及芯片业,都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持,然而现在公司并没有从国外聘了多少这样的人才。
面板业里面有倭国人的参与,他不好再引进高端人才了,而汽车业是王书同在搞,得和他讲一下这个事情,只有芯片业是公司完全主导的,如果能从国外吸引高端人才过来就好了。
“军哥,我让孙小菲去你那里吧。”方仁正与和军谈了一会儿,便跟他讲道。
听到这话,和军心里一动,忙道:“可以。”
方仁正看他一眼道:“你在那边的工作挺好的,但是孙小菲现在在京城没什么事情可做,就去你那里吧。”
和军听了这话,笑道:“方弟,我一切都听你的,我这边正好也缺人手。”
方仁正也笑道:“那就好,孙小菲在交际上有一套,让她去你那里,也正合适,其实我让她去,主要目的还是想安慰她一下,在京城无事可做,把她派到你那儿,就相当于是优待她了,在你那里,毕竟工资待遇高。”
和军听了,就笑了笑。方仁正说的没错,由于他安排汪小雅与严小依来负责金玉街的开发工作,孙小菲与薛露萍回来之后,就处于无事可做的境地,虽然也让她参与金玉街开了,可是汪小雅与严小依在那儿,双方都感到不好合作,因而他只好让孙小菲撤出来,在公司总部呆着。
然而如果这样时间长了,肯定不行。他便想到这个主意,让孙小菲去晋西,把工资待遇给她提高,等于让她养老几年,不是挺好的吗?
把这个情况跟孙小菲一说,孙小菲就笑着道:“你这是把我给发配了。”
方仁正笑道:“如果发配,没有这么好的发配,你一年给你五百万的薪水,这样的好事去哪儿找去?”
孙小菲看他一眼道:“你不是说我将来能成为亿万富婆吗?”
方仁正笑道:“你别着急啊,等公司上了市,我给你一部分股份,成为亿万富翁只是分分钟的事。”
听了这话,孙小菲才高兴起来,一年五百万的薪水的确是有诱惑力了,当然了,这样她就必须要离开京城了,这让她有些舍不得,可是她现在达不到方仁正的要求,比不上汪小雅严小依这些人,本来方仁正还想让他负责夏华商业,可是夏华商业现在还没有统一起来,她无法甩开手脚去做这件事,她只好暂时离开京城去晋西了。
而薛露萍现在直接就是歇业在家,方仁正不想让她再干什么,而她要经营奢侈品也需要等到金玉街建好了才行,为这事,薛露萍找过他几次,都让他给打发回去了。
第一千六十三章 挖人才
第一千六十三章 挖人才
方仁正在过完春节以后,便去了王书同那里,跟他商量着引进高端人才的事情。王书同是一个拼命三郎,他去了之后,发现王书同满头大汗地从生产车间里面刚走出来。
见到他这个样子,方仁正笑着道:“王总,你怎么亲自下车间?”
王书同揩着汗水道:“有个技术问题,他们不懂,我去看看,我是从小作坊起家的,进车间干活是常事。”
方仁正不禁佩服道:“王总,这我得向你学习,你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房地产,还从来没有去搬过一块砖呢。”
王书同笑道:“你们干房地产的,是躺着赚钱,还用搬什么砖?而我们汽车业不行,如果我什么都不懂,技术问题不解决,没有人会买我们的车的。”
方仁正感慨地道:“相比起来,我们干房地产的简直就是废物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这也是我要投资汽车业的原因。”
看了他一眼,王书同道:“你跟别的房地产商不一样,他们才不会关心我们国家的汽车业如何发展,他们坐的可能都是进口车,不会坐国产车的。”
方仁正闻言大惭道:“王总,我现在坐的车还是进口车,实在是对不住了。”
王书同看他一眼道:“这个也不怪你,主要还是我们国产汽车业还不争气,我们的技术积累还不够,人家国外汽车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我们才几十年?对不对,主要还是我们产业技术还落后。”
方仁正听了之后说道:“王总,倭国的汽车业发展挺快的吧,他们的生产汽车历史也不比我们长多少,另外,棒子国的汽车业时间更短吧?”
王书同听了之后连连说是,道:“相比起来,我们干的没有棒子国和倭国好,没有人家那股子拼劲,想四平八稳地追上人家,那是不行的,现在基本上是合资汽车业的天下,国有厂子也不行,我们是民营企业,想要在夹缝中生存,难之又难,但是我们
有信心生存下来。”
方仁正一听,连忙举起大拇指道:“王总,如果国内再多一些你这样的企业家就好了,可是现在净是一些只知道闷声发大财,而无责任感的商人,我自己呢,虽然好一些,但是比起你也是差远了,如果自我反思一下,我们的身上是有原罪的,我们把赚钱当成目标,实在是没有品格的行为,像您这样,一心想发展一个行业的企业家,实在是太少。”
方仁正说的是肺腑之言,王书同原来也不是经营汽车业的,而是做其他行业赚钱的,等到他有一定资本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汽车业,哪会去想着要通过汽车业能赚到多少钱?虽然他也想赚钱,但是赚钱已经不是他最终的目标,这样的企业才最可贵,不投机,实干。
王书同腼腆地笑了笑道:“方总,你太过奖了,我没有那么崇高,我也想赚钱,如果不赚钱,我就只有死亡了。”
方仁正笑道:“你赚钱是为了发展这个行业,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这是不一样的。”
王书同看了看他,问道:“方总,你此次过来找我有什么事?”
方仁正道:“王总,我也与你的想法一样了,想振兴我们的科技实力,而如果要想振兴科技实力,就必须要有人才,我在想着,我们该如何去挖人才呢?”
王书同一听他来找自己是这个事,便想了想道:“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重视,别人也重视,国内人才就那么多,想挖国外的人才,难啊。”
方仁正道:“我知道很难,但是我们如果不去做,怎么知道挖不来呢?”
王书同问道:“你想怎么挖?”
方仁正道:“花大代价,用高薪聘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我们愿意给他们高价,我想还是能吸引的来的。”
王书同听了却道:“这可不一定,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人才,不仅仅是看有没有钱,更重要的还是要看整体的环境,比如国外的科研条件好,他
们呆在国外,有利于他们搞科研,他们自然就不愿意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另外,人家跟我们不是一个种族,到了我们这边来,生活也不方便啊,所以想直接用大价钱挖来人才,不大好办。”
方仁正一闻听此言,便是感到犯了难,如果有钱还不能挖来人才,那真是没有什么办法了。要知道华夏现在的经济发展条件还不行,科研条件肯定是比不上西方国家的。
不过,王书同看了他一眼道:“此路不通,我们还有另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方仁正忙问。
王书同道:“我们可以去国外收购企业。”
方仁正一听忙问道:“企业好收购吗?难道要收购汽车企业?”
王书同道:“对,肯定是要收购汽车企业。”
方仁正道:“发达国家的那些汽车企业可不是那么好收购的吧?”
王书同道:“当然不好收购,但是我们可以曲线救国,去收购那种不太优秀的车企。”
方仁正一听,忙道:“王总你现在已经有办法了吗?”
王书同道:“我现在正在与北欧的一家车企进行谈判,想把北欧这家车企给收购了。”
方仁正一听说道:“北欧的汽车业发达吗?”
王书同道:“它肯定没有欧米的汽车业发达,但它也有它的擅长之处,欧米人不会让我们收购的,所以我们只好以迂为直,曲线救国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家企业,一方面可以消化吸引它的技术,同时北欧与欧米企业有交流,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再与欧米企业打交道,在它们那里人才流动相对容易一些,这样就可以挖一些人才过来了。”
方仁正听了,觉得王书同非常聪明,先不要一步到位,曲线救国也是很好的,他得学习王书同这种做法,想办法吸引芯片业的人才。
王书同就带着他去看了看他们公司的科研情况,他已经在公司里头建立研发中心了。
第一千六十四章 资本无国界
第一千六十四章 资本无国界
在王书同的公司里头呆了两天,方仁正对王书同的公司也算是深入了解了,而他在投资王书同公司的时候还没有这样了解过呢。
不得不说,王书同有着很高明的远见,不但气魄大,而且考虑也长远,他早就设立了研发中心,专门来用钻研汽车技术。
“王总,你一年在研发上投入不少钱吧?”方仁正想了想问道。
王书同道:“公司现在资金短缺,我是尽最大努力拿出一亿的资金用来搞研发,相比起发达国家,我这点研发费用,了了无几,人家一年的研发费用可能达到几十亿美元,这也是我们在技术上落后于人家的原因。”
方仁正听了说道:“如果我们要想追上人家,只有等到有一天,我们的研发费用超过他们的时候才能达到吧?”
王书同道:“起码应当是这个样子,当然了,研发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形成全社会尊重科学,重视科学人才的氛围,但是你看现在年轻人有多少喜欢科学技术的?大众追逐的还是那种明星,全民都娱乐化了,你看大街上现在有多少洗浴中心吧,有钱人出国的出国,移民的移民,有多少人能沉下心去做一些事情?如果我们整体的社会氛围不利于发展科学技术,那么我们国家的整体科学实力是难以比的上发达国家的。这样就会导致发达国家越来越发达,而我们永远也追不上的情况,方总,你说是不是?”
王书同这番话让他很有同感,方仁正马上说道:“我们难道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了吗?”
王书同看他一眼道:“弯道超车在个别领域或者可以,但是要整体上超越发达国家,必须要把基础建好,基础做好,科研条件提高上去,这样才能吸引到外来人才到我们国家来,不然,人才都跑到米国去了,我们拿什么与人家竞争呢?”
听了他这话,方仁正便对他道:“王总,我觉得十年之内,
我们就有机会与发达国家一决雌雄了。”
王书同道:“你指的是科学技术方面吗?”
方仁正道:“对,至少在个别领域。”
王书同摇摇头道:“方总,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但是我认为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毕竟我们与先进国家差距太大了。”
方仁正笑道:“历史其实是喜欢弯道超车的,所以你常会看到一些落后民族,反而把先进民族给灭了,你说这是不是在弯道超车?”
王书同哈哈大笑起来道:“你这话说的有道理,落后未必就会一直落后,先进也不可能一直先进,万事万物都是有兴有衰,这是必然的。”
两人聊了半天,感觉很投机,方仁正觉得跟王书同在一起能学到不少的东西,这是他在从事房地产工作所不能体悟到的东西。
王书同就把收购国外企业的事情跟他详细讲了,方仁正听了之后,连连点头,觉得这一招很好,不与发达国家正面杠,但是在不声不响之间,把自己发展起来了。
然而他现在如果想吸引人才的话,能不能这样做呢?芯片产业的人才都在发达国家,北欧也没有啊,这可怎么办呢?
方仁正决定跟王书同一起到北欧去,跟他学习一下,看一看北欧的车企情况。王书同同意了,因为方仁正答应再给公司进行投资,煤炭上赚的钱还有五十多亿,这些钱,他想全部给花出去。
王书同见他这么支持自己搞汽车业,也是找到知音了,因而方仁正说什么他就答应什么。跟着王书同就一起到了北欧。
北欧靠近北极,十分寒冷,此时虽然已经是春天了,可到了那边,还是比较的寒冷。王书同是真的是拼命三郎,到了之后,消息都不消息就去开展工作了。
王书同带来了一个团队,而他则只是跟着学习就行了,不用他参与什么事情。北欧这家企业原来也是一家老牌企业,可是后来经营不善,出现了巨额亏损,集团公司不
得不对外把这个汽车公司给处理掉,王书同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展开行动,经过几次谈判,此时已经基本接近收购尾声了。
跟着王书同进了这家公司看了一看,方仁正感觉这家公司的技术的确非常先进,明显比王书同国内的厂子高出一个层次,而现在王书同居然能收购成功,也是一个奇迹。
想到这儿,他便琢磨了一下,像王书同的这种机会太少了,在芯片行业或者其他高科技行业,很难碰到这种情况的,毕竟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出现亏损很正常,而芯片行业体现出来的是赢者通吃,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出现亏损了,那也是技术代差明显的缘故。
因而要像王书同这样,通过收购亏损企业,以达到弯道超车的目的,有些不大可行,那么他到底该怎么做呢?
看着老外与王书同在那里交流,肤色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东西方人之间的差距,现在一些高新技术都掌握在西方人手中,要让他们去华夏支持华夏人发展技术,这确实很有难度。
但是如果要让西方人帮助西方人,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就没有这种肤色上的差距了。
方仁正想了想,如果自己变成了西方人,白皮肤和蓝眼睛,西方人大概就不会防着自己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他也不想变成西方人,他以做一名华夏人而自豪。
方仁正琢磨了一会儿,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心想,都说资本无国界,资本家有国界,西方人只所以会防着自己,那是因为自己是华夏人,而且还是华夏的资本,如果他换一个角度想想,如果是一个西方资本出现在那些高科技企业之前,他们还会有所防备吗?他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资本变成西方资本呢?
一出现这个想法,方仁正突然感到自己打开了思路,他要想办法把国内的资本转移到国外,然后成立一个西方的资本公司,然后投资西方的企业,以此来达到他吸引国外先进人才的目的。
第一千六十五章 出手大方
第一千六十五章 出手大方
跟王书同在北欧呆了有半个月,方仁正也游了几处北欧的风光,要说北欧这个地方真的是不错,经济发达,环境干净,如果不是天气太寒冷了,真是一个好的养老去处。
不过,人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国家,因而说来说去,还是要把自己的国家给建设好才行。
王书同与北欧这家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占了百分之百的股权,从此以后,这家企业就是王书同的了。
签订完协议之后,王书同非常兴奋地道:“方总,我是华夏第一家能收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民营企业,真没想到能收购成功,我以为会遇到阻碍的,没想到还是成功了。”
王书同这次的收购事件被喻为一次蛇吞象的过程,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王书同的胆量和魄力让他取得了成绩。看到这种情况,方仁正心想,如果在芯片领域也有王书同这样的人物,是不是就好些了?
从北欧回来以后,方仁正就去了港岛,他要琢磨着在西方成立投资公司的大计,然后入股西方的高科技企业,即使不能获得他们高端的技术,也可以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润。
到了港岛之后,方仁正便与李馨月见了面,向她了解了夏华公司在港岛发展情况。李馨月就向他报告了。
听完汇报以后,方仁正就对她说道:“馨月,我想在米国成立一家投资公司,然后对外投资高科技企业,你觉得可行不可行?”
李馨月看了看他道:“方总,你怎么想到国外进行投资?我们国内的经济这么好,到国外去,岂不是背道而驰?”
方仁正笑道:“我知道在国内投资赚钱,可是我想到国外投资高科技企业,跟我在国内投资的目的不一样。”
闻听此言,李馨月笑道:“方总,你对高科技企业感兴趣啊?”
方仁正笑道:“没错,谁不想掌握先进科技?”
李馨月听了之后说道:“如果到海外投资,需要监管部门同意
,大量资金出去,是需要批准的。”
方仁正笑道:“这个好办,我知道怎么做。”
李馨月听了,道:“那你把钱转移到海外,是自己成立公司呢,还是交给别人去打理?”
方仁正道:“我当然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不过,我需要代理人,我不能露面。”
“你不能露面,为什么?”李馨月感到有些诧异。
方仁正道:“因为如果我露面了,人家不一定相信我,因此需要找到一个西方面孔的人来代理我去投资,你觉得可行不可行?”
李馨月看了他一眼道:“有这个必要吗?难道西方人还不让我们投资不成?”
方仁正道:“馨月,你别看那些发达国家标榜投资自由,其实是假的,你如果投资他的重要企业,他就会横加阻挠的,所以我就不能出面,安排别人去做。”
李馨月问道:“那你想找谁来代理你呢?”
方仁正想了想道:“我想安排你去负责经营,但是你不担任名义股东,名义股东,我要找西方人担任。”
“我去负责经营?”李馨月有些吃惊。
方仁正道:“没错,你去,我才能放心把钱放到西方人的头上,如果完全用西方人,万一他们把我卖了怎么办?”
李馨月听了,点点头道:“方哥,我感觉怎么搞的这么复杂,你难道不怕投资赔了吗?”
方仁正笑道:“我要掌握高科技,赔钱也是值得的。”
方仁正跟李馨月谈了谈,就决定拿出十亿美元,投到米国去,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代理人,伺机投资高科技企业。
而这个西方代理人他找谁呢?方仁正琢磨了一下,想到了伊丽莎,也就是那个团普公司的人,之前一直呆在海江,后来团普撤资,她也走了。
现在跟她联系一下让她代理自己可以不可以?想到这里,他就给伊丽莎联系了一下,他还保留着伊丽莎的联系电话。
打通之后,伊丽莎还挺高兴的
。方仁正就问她现在在什么地方高就?伊丽莎就高兴地告诉他,她现在去了华尔街,不在团普公司里头干了,这老头挺怪的,有时候实在受不了了他。
方仁正笑了笑,心想等这老头当上总统之后,那才叫真让人受不了呢,现在只不过让他公司的人受不了,到时候将让你们全国人都受不了。
方仁正就跟她讲,自己想到米国进行投资,问她可不可以?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帮他的忙,到时候,每年给她一定的佣金。
伊丽莎听说有钱赚,立刻高兴极了,便连忙说没问题,她现在就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呢。
方仁正听了,就告诉她,过几天去米国找她,到时候再面谈。方仁正便带着李馨月一起飞了米国。
到了米国之后,伊丽莎亲自过来迎接他们,显的非常热情。到宾馆之后,方仁正先进行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伊丽莎那里谈起投资方面的事情。
伊丽莎听了半天,才明白他所说的意思,便笑了笑道:“你把资金放在我这里,是没有问题的,绝对保证安全。”
方仁正却道:“伊丽莎,我可不是把资金放在你这里,而是要亲自经营这笔投资,我只需要你做一些程序上的工作,每年我给你佣金一百万美元。”
听到方仁正能给她一百万美元,伊丽莎高兴极了,道:“那没问题,方,你是一个出手大方的老板。”
方仁正笑道:“你原来的老板团普先生出手不大方吗?”
“他啊?是一个小气鬼,但是还要让别人说他大方,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伊丽莎笑道。
方仁正哈哈大笑起来道:“他喜欢吹牛,没有人比我更懂投资了,没有人比我更懂房地产,对不对?”
“哈哈,方,你对他了解这么深吗?”伊丽莎禁不住大笑起来。
李馨月在旁边听了,也不禁笑了起来,她也见过团普一回,觉得他是一个老色鬼,不知道伊丽莎有没有成为他的一个猎物。
第一千六十六章 根深蒂固
第一千六十六章 根深蒂固
方仁正与伊丽莎谈好之后,便先将资金转到港岛,经过港岛又转到艾曼群岛,经艾曼群岛再转多到了米国,由伊丽莎出面成立投资公司,并由李馨月负责管理。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这笔资金看起来不像是华夏的资金了,几个股东都是米国公民,即使米国人发现该笔资是海外流入,起码也不会那么敏感了。
一切办好之后,方仁正就让李馨月呆在米国专门瞄准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让她多与米国硅谷的人交往,与他们交往不仅仅是为了想投资高科技企业,而是为了结识硅谷那边的高科技人才,如果有人想到华夏去发展,那就太好了。
看到方仁正一门心思干这些事情,李馨月觉得他真是一个很特别的商人,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这高科技企业将来肯定有发展前途,以后谁掌握高科技,谁就能掌握未来。
只是这样的事情急不得,高科技企业虽然有前途,可是也有经营不下去倒闭的,而且华夏也不是需要所有的高科技企业,而是需要国内所没有的高科技企业。
不过此时,伊丽莎建议他先在华尔街里头做投资,先赚一笔再说。方仁正听了,略是一想,便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的事情,现在已经是2007年了,明年不就是了吗?一想到这里,他吓了一跳,此时他还没有什么准备呢。
这个时候米国金融业如火如荼,没有人意识到会发生金融危机,而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想到这里,他就问伊丽莎有没有短期的理财渠道?伊丽莎就说有,他就跟伊丽莎讲,给他做半年的理财,半年之后,他要全部把钱抽回来,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伊丽莎听了,就建议他搞一年的,现在把钱放到华尔街,是稳赚不赔的事。
方仁正当然不会听她的,就让她做半年的,半年之后,就要回收。说实在的,他也想搞一年的,但是担心到
时候临近金融危机暴发的时候,钱就有可能收不回来了,即使收益再高又有什么用?因而弄个半年的就差不多了,能及时收回,没有风险。
而忙完这个事情之后,他想了想,又对伊丽莎道:“你与团普老总还联系不联系?我想与他见上一面。”
伊丽莎笑道:“你怎么又想见他?”
方仁正道:“他是一个好人,好长时间没见到他了,我有点想念他。”
伊丽莎笑了笑,道:“好吧,我帮你联系一下,他现在与我还有联系。”
团普在米国是一个娱乐明星,从本质上讲,他是有一个有胆有识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几次起死回生,并且把生意做的那么大,虽然他不是什么世界首富,可是他的一言一行,比世界首富的影响力都大。
虽然他他刚当上总统时,有人轻视他,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对手,如果用一句史记的话来形容他,团普者,米大统领也,性明达,不修文学,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一见如故。
老团绝对是一个很通脱的人,虽然有时候脸皮很厚,吹牛不上税,可这不影响人家办实事,人家宁要里子,不要面子。
而且老团要面子也很有一套,明明是没面子的事,他都用精神胜利法,搞成有面子的事,这也是一种能力。
此时,老团还没有产生竞选总统的想法,因而他平时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是跟女士交往时,爱玩花花公子的那一套,如果他想到自己以后要当总统,大概不会这么傻玩了吧?
经伊丽莎的联系,方仁正再一次见了团普老大。团普老大一见到他,立刻裂开大嘴一笑,道:“方,你现在比我有钱了,你们国家抢了我们米国人的生意。”
方仁正一听这话,微微一笑道:“老团你何出此言?我变的有钱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快,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抢了你们的生意啊。”
团普看他一眼却道:“方
,你不懂,我们国家现在对你们国家有着巨额的贸易逆差,这都是你们国家造成的,导致我们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好多工人失业了,这主要是你们的原因。”
一听他现在跟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方仁正立刻明白他后世为什么一直指责华夏的原因了,这老小子虽然不是政府官员,但是老是干着政府官员的事,没事就想着华夏抢他们生意的事,说实在的,华夏并没有抢了他的生意,他干房地产现在好的很,钱没少赚,至于其他米国人失业,管他鸟事?
当然了,这话没法跟他说,再说了,人家团普虽然是商人,可也是米国的精英,他可是军校毕业的,虽然经了这么多年的商,可是人家好歹也是米国的一个精英人士,精英人士平时是干什么的?那可不能只知道去赚钱,米国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可是人家也是有爱国之心的,没事的时候也要为国家着想一下。
这是团普与一般资本家不同的地方,也与华尔街的那些大佬们不一样,那些大佬们跟华夏某些人一样,也是只知道赚钱。团普的钱相对于他们来说,实在不值一提,但是这老小子责任感强,老想着国家的事情,不然,他也不会去竞选总统了。
看到他跟自己说起这些事情,方仁正就知道,这种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但是根深蒂固,也要跟他讲一讲,让他明白,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能怪华夏,要怪只能怪他们是发达国家,而华夏是发展中国家。
想到这儿,他就对团普道:“老团,你们是世界帝国,而我们只是发展中国家,你们不用生产东西,就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你们国家的强大之处,现在反而说我们抢了你们的生意,这有些不合逻辑啊。”
团普一听说道:“怎么不合逻辑?我们的产业都转移到你们国家了,导致我们的厂房破败,工人失业,不怪你们怪谁?我们国家是强大,但是这样下去,迟早要让你们国家给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