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抢救大明朝TXT下载抢救大明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抢救大明朝全文阅读

作者:大罗罗     抢救大明朝txt下载     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269章 又是后记 一 新华国

    加州,金山郡,富贵县。

    这个大吉大利的地名属于新大陆西海岸上的新华国的首善之都,而这种富贵地名在新华国这边也是极为常见的。这个新华国下的十三州的名称都是朱慈烺给起的,有点随意,但还算正常。而州下面的郡和县的名称,则都是当地的三合会投票选出来的......新大陆的三合会当中还能有啥体面人?十之**都是来淘金来抓貂的大俗人,当然要给自己定居的地方起个带着财气的好名儿了。

    所以新华国这边什么富贵县、发财县、金银县之类的名称,都是非常多见的。

    而这么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国家,居然抛弃了帝王家业,办了个共和之国,当然不是因为了建立一个什么理想国。而是因为初次抵达这片“遍地黄金”的热土的人们,都不愿意世世代代的扎根于此,他们都想发了一票之后就回大明老家去享福。而且跟随吴三桂、施琅、陈永华等人抵达新大陆的明军陆海军官兵,也不想世世代代都当新洲人,所以对于在新洲建国兴趣寥寥,更没什么人想放弃明朝的爵禄,跑去当新大陆的贵族。

    而且他们就算想,也没法当新华国的贵族,因为现在大明本土的贵族一般不玩虚的,都是领有勋庄和军户的军事贵族。在新大陆圈一块土地当勋庄倒不难,但是军户难弄啊!

    在新大陆这里,最宝贵的就是人口啊!

    虽然新华殖民地开张的时候,朱慈烺一次就组织了十个千户和三百艘太平洋大帆船远渡重洋。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也保持着一年十个千户的海运规模。

    但是这些军户到了新大陆后,就变成了且耕且战且淘金的“国族”,没过多久就是家家有庄园,人人持火枪。他们经济独立,武力强悍,根本不可能再成为贵族的附庸。

    而在加州黄金被发现后,花费巨大的海运千户就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蜂拥而去的淘金客和商人。这些人就更不可能成为贵族的附庸了,他们都是自己掏钱买船票去的新大陆,都是自由之民,而且还人人有枪!

    所以在新大陆这里,根本没有明式军事贵族存在的土壤。至于和上辈子合众国土豪王一样,依靠工商业出身的大庄园主建立王业,也一样不可能。因为这辈子新大陆的土地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无主”的。新华开局的那些年中,为一年一万户的移民买单的也不是“合众国股东”,而是大明朝廷。因此也没有一个团体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新华国的相当部分的土地给瓜分了。

    因此朱和幸接管的新华殖民地的底层资产,就是将十几万个且耕且牧的家庭农场。

    而将这些家庭农场组织起来的,则是一个个自治的百户堡——这辈子的新大陆殖民是军户开路,第一批大规模抵达的移民就是整整100个百户。这100个百户被分散在新华湾(后世温哥华岛一带)一带的富饶土地上,形成了最初的100个小型殖民据点。

    而在之后的许多年中,又有一千几百个百户陆续抵达,他们沿着新大陆西海岸和几条水流充沛的大河展开,先后建立了1600多个百户堡和十几万个家庭农场,成为新华十三州的基础。

    而这1600多个百户堡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军官统带的。但是没过多少年,那些百户官、千户官,要么返回本土,要么就去十三州的首府当官,要么就成了新华常备军的军官,要么就死在了异国他乡。而且也没有新的官员派下来——就是在大明本土,官府一般也不会下到乡村。

    所以这1600多个百户堡渐渐的就失去了来自上层的管理,就只能开始自治了。而就在这些百户堡开始摸索着自治的时候,一种看着就很不错的自治模式,从大洋对岸传了过来......这个模式就是三合会。

    因为缺乏贵族、宗族、官僚,所以和大明本土还有其他大明同宗友邦、藩属国相比,三合会在新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那可是重要得多了。

    新华国大统领朱和幸和他的夫人丁玉英和侍妾兼小姨子丁玉如,在大明洪宪十八年六月初六上午的时候,就坐着一辆四轮马车里,出了如意街的大统领府,就直奔三合会街上的新华国三合总会而去。

    大统领府距离新华国三合总会的距离并不远,马车在冷清的街道上走了没一会儿,拐了个弯,就上了三合会街。

    如意街和三合会街是两条十字相交的街道,在富贵县县城里算是热闹地段,沿街都是新华国中央的一些衙门,还有一些为装潢得富丽堂皇的银行分店。不过比起城外黄金湾的港区,这里还是差太多了——加州金山郡就在后世的旧金山一带,拥有优良的海湾,气候舒适,而且周围遍布金矿。在淘金热来临后迅速崛起,超过了新华湾,成为了新华国最繁华的地区。

    不过现在的新华国拢共也就三十几万户,二百数十万口,还散布在非常辽阔的十三州土地上,所以最繁华的富贵县,摆在大明本土,也就是个普通县城的水准。

    但是这个富贵县的富贵倒是真的......看看朱和幸夫妻三人乘坐的镀金马车就知道了!

    这种镀金马车在富贵县里面可是非常多见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一辆甚至几辆!

    除了车好,富贵县的房子看着也都很富贵,一座座的都高大气派,围墙很高,木门很厚,里面的屋子也都修得非常坚固,还有包着铁皮的大门和铁栅栏窗户。一看就知道家里存了许多黄金,就怕贼抢。

    朱和幸夫妻三人的黄金马车,倒是在一座“不设防”的衙门前停了下来。守在衙门口的两个胸甲几个认得这辆马车,立即上前恭迎。还有个上了年纪军官从大门里面溜达出来,殷勤的拉开了车门。

    朱和幸认得那人,笑着道:“是吴国喜啊,你家老爷可来了?”

    “来了,来了。”名叫吴国喜的军官原来是吴三桂的家生仆人,小时候跟着吴三桂来了新大陆,先是当兵,后来又提了军官,不过也没当上什么大官,年纪大了就安排在三合会总会当了个护卫队长。

    “来了,来了......老爷知道今天有大事要宣布,一大早就来了,其他大老也都到了,就等龙头您了。”

    今天要宣布的大事只有一件,就是洪宪天子朱慈烺退位,洪兴天子朱和壕即位。

    这件事儿发生在三个月前,但是昨天才送到新大陆的黄金湾!

    母国君主更替,当然是一件大事。所以朱和幸要在三合会总会发表演说,然后带领所有的大老歃血为盟,宣誓效忠新君。

    “好!”朱和幸钻出马车的车门,抬头看了一眼三合会衙门的门口,两根红色的圆柱上贴着朱慈烺亲笔所题的对联。

    上联是: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下联是: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横批:公民之邦!

    朱和幸转过身,伸手对二夫人丁玉如说:“龙头棍带了?”

    “带了!”丁玉如双手奉上了一根雕刻着龙纹的短棍——这根短棍就是新华国三合总会龙头权利的象征。

第2270章 又是后记 二 蒙古大汗,有债必偿

    当朱和幸手持龙头棍,带领一群新大陆的三合会的大老向着朱元璋的神位和朱和壕的画像歃血为盟,宣誓效忠的时候。在遥远的中亚南部,一支大军,正穿行在兴都库什山脉的群山之中。

    如果站在大军中段边上的高坡上张望,那可真是向前望不到头,向后望不到尾,浩浩荡荡的,人马数目早就过了十万。前军已经快要踏入位于兴都库什山脉当中的重镇巴米扬山谷,而后军犹在云山之中。

    大蒙古国大汗朱慈烜便身在这支队伍之中,骑着一匹波斯骏马,头戴着蒙古风帽,套了一身蒙古皮袍,一条金带系在腰间。他虽然是汉人,但现在却是一身标准的蒙古装束。而他统领的大军,基本上也是风帽大袍的蒙古装扮。他们之所以如此,当然是为了省钱了......

    因为早先的蒙古征服和后来持续多年的战争,以及后来没完没了的各种冲突,在大蒙古国统治下的河中,现在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穷苦地方。包括撒马尔罕、布哈拉、苦盏、浩罕、塔什干、希瓦在内的城市,全都一片萧条,各个城市的人口,甚至不到这一轮蒙古征服之前的一半。人口的急剧减少,当然也意味着原本还算繁荣的河中地区的商业、手工业的大衰退。而河中的商业、手工业大衰退之后,朱慈烜这个大汗当就穷了。不仅商税收不着几个,连铁器、布匹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都会时不时的供应不上。

    所以容易缝制的蒙古式样的皮袍子,也就成了朱慈烜所率领的远征大军的戎服。

    而在河中地区的乡村和草原地区,人口的数量倒是没有减少太多。但那并不意味着长期的战争和冲突对河中的乡村和草原破坏较轻,而是因为120个蒙汉千户的迁入,弥补了人口的损失。到了洪宪十八年的时候,这120个蒙汉千户的人口比刚来的时候又增加了许多。在洪宪十六年重编千户的时候,河中地方蒙汉千户的数量,就增加到了210个,比原来增加了90个。而在钦察草原上的蒙古游牧千户,也因为陆续有蒙古人从东部迁移而来,数量也从原本的100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80个。

    虽然这些蒙汉、蒙古千户的进入,补充了河中和钦察草原当地的人口损失,但是这些国族千户只服兵役,不交钱粮。所以朱慈烜这个大汗自然越来越穷,还是没有逃脱成为穷鬼汗的命运。

    而比成为穷鬼更让朱慈烜头疼的是,他的名字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列上“失信黑名单”!

    这倒不是因为他赖账不还——当然了,他这个欠了一屁股债的汗从来就想过还钱!但是只要他老子崇祯还在,他大哥朱慈烺控制的盐业银行总是会想办法为他的大蒙古国放债的……可崇祯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随时可能驾崩!

    而且在八年前就接替崇祯执掌“大明北军”的朱和壕,已经在不久之前接受内禅,成为大明皇帝了。

    这位“土豪帝”虽然几次出征西域,还和朱慈烜一起并肩作战,但是他和朱慈烜之间因为漠北蒙古的归属权,以及漠北、漠南、东道、青海、北庭等处的一百多个蒙古千户的归属权,闹了许多的矛盾——这其实都是崇祯皇帝给儿子和孙子挖得坑,他希望“强大”的大蒙古国可以成为大明西部的威胁,以免大明君臣因为天下无敌而心生懈怠。

    可问题是朱慈烜的大蒙古国一点都不强,而且还债台高筑,三面受敌,根本没有余力去威胁大明。而朱和壕的敌意,又让朱慈烜感到了极大的危机(实际上朱和壕统治下的大明一直和大蒙古保持着友好关系),倒不是担心会和大明兵戎相见,而是担心大明会用债务问题卡大蒙古的脖子......大蒙古国这几十年来不仅借钱不还,而且连利息都没还过一文钱。如果不是崇祯太上皇一直在向朱慈烺施加压力,大蒙古国的信用等级早就被上海银行同业公行调降到“癸”等了(最高是甲等),到那时可就一文钱就借不到了。

    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崇祯(活不了太久了,只有12年了),在年初的时候就给朱慈烜写信,告诉他一定要筹点银子,把欠盐业银行的利息还掉一点,要不然等他死了,大蒙古国想再借钱就难了。

    朱慈烜被债务逼得没了办法,只好在今年三月时下令点兵,召集了10万大军,去印度收保护费来还利息......

    而去印度收保护费的买卖其实也不容易做!

    一是印度的天太热太潮湿,从北面越过开伯山口进去的中亚军队不大适应,呆久了容易得病。

    二是从中亚入印度必经的阿富汗高原是片钉子户遍地的山区,朱慈烜的大军要通过那里并不难,但是要牢固控制通往这片印度的山区却很不容易。需要花费很大的力量和时间,反反复复进行争夺——阿富汗山区的山谷极多,而大多地形险要,而且冬季都会有大雪封山,而夏季又比较干旱。除了在那里生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当地人,外来户要进去扎根都很困难。

    因此朱慈烜想要长久的在印度收保护费也不容易,所以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他虽然几度通过阿富汗山区进兵印度,但都没有久留,而是捞一把就走。

    而被他捞到的钱,也没有用于还债,而是用于征服阿富汗山区。经过二十多年的血腥战争,现在的朱慈烜已经控制了阿富汗半数以上的地区,进入印度的道路基本畅通无阻了。

    他的大军进入兴都库什山脉一路行进而来,都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哪怕骚扰性的攻击都没遇到过一次。

    不过朱慈烜的眉头,却是越拧越紧了。这一路安静的似乎有点过头来!奥朗则布还控制着半个阿富汗呢!

    另外,他现在还没有见到巴米扬屯田千户察哈尔.昂格尔的信使......巴米扬山谷不仅是中亚进入阿富汗腹心地区的重要通道,而且还是一处可以屯田的宝地。

    所以早在十年之前,朱慈烜就设立巴米扬屯田千户,在巴米扬山谷筑城屯田,还迁移了1000户蒙汉军户,在山谷当中屯驻守备,而且还在山谷之中修建了大型粮仓,囤粮数十万石。

    朱慈烜的大军在山道上转过一道弯,出现在前方却依然是光秃秃的重重山峦,眼看前路漫漫无尽头,这位上了年纪的大汗难免有些心浮气躁——如果这次不能征服印度西北部,他欠下的巨债,怕是要传给子子孙孙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前方传来,就看见十数蒙古骑士,举着一面大蒙古国的鹰旗,向着朱慈烜的四斿黑纛飞驰而来,直到被朱慈烜的一名怯薛长飞马上去拦住。

    那名怯薛长和来人谈了几句,就拿着一个锦盒飞马到了朱慈烜跟前,大声报告道:“大汗......巴米扬山谷安然无恙!

    另外,奥朗则布的阿富汗总督阿米尔.汗(就是那个印度大明星的祖先)在去年冬天死去了!”

    “阿米尔.汗死了......”朱慈烜哈哈大笑了起来,“长生天保佑!奥朗则布牢绊德干,阿富汗全靠阿米尔.汗主持,他一死,我等再无忧矣!”

第2271章 又是后记 三 光绪天皇

    “哈哈哈,老二这些可是如愿以偿,入主拉合尔了!”

    “唉,入主了又能怎么样?抢点钱都不够付利息给你的盐业银行的......”

    “老三,你这话说的可就不中听了,我什么时候逼过老二?老二这几十年来,以大蒙古国的名义借了盐业银行一亿几千万两,每年光是利息就得上千万,不都是大明朝廷拿出来补贴他的?”

    “他这不是担心有朝一日没人替他付利息吗?”

    “担那心干什么?老爷子身体好着呢!老三,你来的正好,咱又有俩小妈眼看要生了,回头记得多准备两份贺礼!不,不是两份,得是四份,孝仁,你也得给!”

    “伯父,侄儿一定会多预备两份厚礼的......”

    大明洪宪十八年十一月末的某一天。上海十间堂内,刚刚从皇帝宝座上退下来的朱慈烺。正在一处可以眺望江景的楼阁当中,和从日本国过来的朱慈炯、孝仁两父子一边喝茶,一边说话。

    朱慈炯和儿子孝仁来大明是给太上太皇朱由检祝寿的。朱由检是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人,洪宪十八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好是八十圣寿(虚岁做九),当然得好生操办一下。

    在印度打仗的朱慈烜、朱慈烽、朱慈灿、朱慈烁、朱慈燏五兄弟是不能亲自回来给老爷子祝寿了。但是日本天皇朱慈炯和皇太子孝仁都闲着,当然应该来大明给朱由检拜寿了。

    而朱慈烺在退休之后,就从南京紫禁城搬回了上海十间堂,和自己的孙子,封了皇太子和吴王的朱怡铀共居一城,一边养老,一边教导孙子操控金融的敲门——现在明朝培养接班人的方式很有意思,都是由祖父负责培养孙子,而且是一代从军一代从商。从军的接班人就封燕王,领燕宁四万户,在成为皇太子后担任北京留守,总督直隶、宣大、燕宁、辽西、辽东、辽北、辽南等地军务民政。而从商的接班人封吴王,兼知上海府,在成为皇太子后担任南京留守,总督江、浙、闵、粤四省军务民政。

    这样一来,明朝的皇帝就会在军阀和财阀之间来回轮换,军阀皇帝上台,就会整顿军务,对外扩张。而财阀皇帝上台,则会整顿财政,消化前任的扩张成果,并且填补前任留下的财政窟窿。

    而国家也不会在穷兵黩武或是文恬武嬉的路数上一条道走到黑。

    另外,无论是军阀皇帝还是财阀皇帝,在上台之前都已经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多半还拥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当然了,同时接受培养的皇子、皇孙都不止一人。不过那些备胎所得到的资源不能和正主相比。但是必要的教学、训练和实践机会,都是有充分保证的。

    这些备胎如果一辈子没有机会转正,也会成为相当出色的军事和经济人才。等正主坐稳了江山之后,就可以作为宗室大臣加以重用了。

    而和大明在皇位传承问题上的从容不同,朱慈炯的天皇皇位传承就有点紧张了!

    因为朱慈炯的天皇法统不是来自他,而是来自他的妻子兴武院上皇!

    而兴武院上皇一共只给朱慈炯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继承了宁王之位,一个儿子继承了上杉家,一个儿子留着继承天皇家......好在孝仁皇太子的身体还算过得去,也挺能生娃的,现在已经有十个儿子可以继承天皇家了。

    而为了天皇家的传承不至于中断,朱慈炯已经效仿德川家,成立了天皇御三家,选出三个聪明伶俐,身体也非常健康的孙子在金泽城、水户城、名护屋城成立了三个亲王藩,以传承天皇家的血脉。

    而在后继之人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之后,朱慈炯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带着皇太子孝仁踏上大明天朝的土地——飘洋过海还是挺危险的。

    “老大,”朱慈炯指着自己微有点肥胖的长子,对朱慈烺道,“吾儿孝仁今年也四十多岁了,日本国的天皇、藩主流行提前退休,所以我也不想等到60岁了。等给老爷子拜完寿,回日本后,我就退下来让他当天皇了。”

    朱慈烺听到朱慈炯准备退休,当然是非常高兴的,明治天皇终于退休了......这下洪兴天子(就是那个战无不胜的朱和壕)就可以放心了。

    “老三,那你儿子的年号是什么?”朱慈烺又打听了起来。

    明治之后应该是大正......那么朱慈炯的孙子就该是昭和了!

    “光绪!”朱慈炯道,“光者,光大也。绪者,未竟之功业也。光绪合在一起,就是光大竟之功业的意思!”

    光绪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朱慈烺也是头一回知道,不过他不会告诉兄弟这个光绪是个不大吉利的年号,于是就点点头道:“好的......光绪是个好年号。应该可以光大老三你和兴武院未竟之功业的。”

    “唉,那轮得到他做主?”朱慈炯摆摆手,苦笑道,“日本国流行太上天皇和太上藩主干政,兴武院都退了那么多年,还隔三岔五一个院宣呢!我要是退了位,当然也得搞上几年院政,到了搞不动了,再让他这个光绪天皇当家作主吧!”

    朱慈炯说这话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力有多强......别看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快要六十,但是他的生命旅途可漫长了,现在连一半都没过去呢!

    这位光绪天皇肯定是等不到为他老爹送终的时候了......

    不过这个秘密现在还没什么人知道,朱慈烺当然也不知道,所以就只能在心中祝福朱三太子长命百岁(这是祝福吗?)了。

    ......

    今年已经虚岁七十九岁高龄的崇祯太上太皇的身体,依旧好的出奇,在八十寿辰到来之前,还新添了一双混血儿女,不过他还是不大高兴......这都要过八十大寿了!

    等到九十岁的时候......就要死了!而且他都当了两回皇帝了,再投胎估计没有皇帝可以当了,肯定也得喝完了孟婆汤再投。

    这可就是真的死了!

    想想自己两世为人,如果不算这辈子浑浑噩噩的那十几年,也就才活了一百六十几年......短,好像也不短了,还是舒舒服服的过完剩下的人生,然后去向老祖宗报告吧!

    不肖子孙朱由检,这回总算没有白活一世,总算把大明朝给救了回来,而且看起来还能再延续个二百多年......前前后后五百多年的家国天下,已经超过了两汉,直比殷商。另外,还有许多儿子国、孙子国,也许真的可以千秋万代呢?

    想到这里,正靠在卧榻上休息的崇祯,只是觉得眼皮越来越沉,居然就这样睡去了。

第2271章 又是后记 四 崇祯之梦

    崇祯皇帝睡着了,像他这样白天想太多的人,睡觉的时候就容易做梦,而且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他这几天都在胡思乱想什么大明国祚几何,又在想大明会因为什么原因灭亡?

    大明怎么可能会灭亡呢?

    在他的天才安排下,大明天朝既不会过分穷兵黩武,也不会一味文恬武嬉,而是会在追逐功业和追逐金钱之间来回摆动......这样就能一张一弛的进行发展,在扩张一段之后积蓄国力,在国力充沛之后继续扩张。

    而扩张得到的土地,又可以用来安置大明国内过剩的人口。穷人们有了吃饭的地方,当然就不会造反,这样大明王朝也就没了最大的内忧。

    没有外患、没有内忧,大明王朝怎么会灭亡?大明一定是千秋万代啊!

    “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梦境当中,非常好听的欢呼声突然传入了朱由检的耳中——真是很奇怪的感觉啊,他居然知道自己在做梦,而这梦境......又是那样的真实。

    在梦中,崇祯似乎已经化身成了天神,在九天之下,俯视着苍茫大地,倾听着天下苍生的呼声。

    而他听到的声音,居然是山呼大明皇帝万岁的声音!

    这是天下苍生的呼声啊!

    崇祯心想:大明这下应该要千秋万世了吧?

    想到这里,崇祯就循着声音看过去。然后他很快就来到了一座让他感到惊奇的大城市的上空。

    这座城市似乎位于一条大河的两岸,占地极广,在城市的边缘没有城墙保护。而城内则随处可见高大的砖木也不知是用木石搭建的楼房,楼房的屋顶看着到有点像城门楼或是什么宫殿的屋顶。只是这楼房实在太高,有些个甚至高达十丈二十丈,都快戳破天空了!

    想到天空,朱由检忽然发现天空中有几个巨大的椭圆形的东西在飞!

    那么大,还在天上飞......而且连对翅膀都没有!

    这是仙术啊!

    这里难道是天界?自己难道已经驾崩了......还没到90岁呢,怎么就崩了?谁管生死簿的?

    崇祯正想到这里,忽然又看见那几个巨大的椭圆形不明飞行物上有字儿,写的是:大明天下无敌!

    这里是大明?大明哪里?

    就在这时,下面的欢呼声停止了,然后就听见有人开始嚷嚷着说话,声音很响,直达天际。

    “今日,乃是我大明天朝成立535周年之大庆!”

    大明都535年啦!

    崇祯晕乎了一下,但是马上就明白了......他现在看到的是洪宪十八年之后214年时的场景。

    这说明两点,第一,大明至少在逆子退位后又传承了214年!

    第二,大明已经有了仙术,这可真是太出人意料了......未来居然是一个仙人世界!

    也不知道此时的大明天子有多大的法力?会不会飞?另外,自己死后能不能羽化登仙啊?

    现在没有人能回答朱由检的问题。

    不过有一定可以肯定,一个有了仙术加持的大明,肯定是千秋万代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又往说话的声音传来的地方看过去,发现那里原来是南京皇城洪武门外的广场——洪武门是南京皇城的正门,洪武门到南京内城的正阳门之间原本有护城河和几处兵营,但是在崇祯末年护城河就被填平,兵营也被拆除,然后又在那里兴建了一个大广场。朱慈烺登基之后,就经常在那里检阅近卫军。

    而现在,这个广场当中,则挤满了头戴着幅巾身穿窄袖长衣的男子以及一些穿着一种不知名的窄袖衣服和各色比甲的女子,人数怕是不下10万!

    这10万人现在都屏气凝神,抬头望向高大巍峨的洪武门。而洪武门上,则站着一群穿着玄色窄袖长袍,头戴乌纱帽,要悬长剑的男子。这些人看上去都有点年纪,面目威严,一看就知道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居中的一人,约莫40多岁年纪,身材高大,连鬓胡须,目光炯炯有神,玄色的长袍上还有龙纹!这人正站在一根竖立起来的银色金属长杆前面,长杆头部还按着一个锤子样的东西,高度大概到这人的口部。

    穿着龙纹长袍的男子正在说话,他的声音浑厚,嗓门奇大,估计是用了什么扩音的仙术!以至于九天之上的朱由检仍然可以听得一清二楚。

    “......在我大明535年之庆典上,朕要宣布天地会刚刚全票通过的洪武535年军备整理案和洪武535年造舰案!

    到洪武540年时,我大明将拥有500万装备精良之无敌陆军!还将拥有400万吨之海军战舰吨位......”

    什么?500万陆军和400万吨海军战舰......崇祯被这个数字给惊到了!

    没想到大明天朝居然强盛到这种地步了!

    太好了,有500万陆军和400万吨的海军,应该是天下无敌了!崇祯都兴奋起来了,那么多的陆军和海军,别说打,光是养起来,那花费的金钱就不得了啦!大明能拥有那么多的陆军和海军,说明国力空前强大,国家坚如磐石。

    “大明皇帝万岁!大明万胜!大明天下无敌......”

    广场上的民众也跟着欢呼了起来。

    过来一会儿,那位大明皇帝忽然举起右臂,广场的欢呼声就渐渐平息下去了。

    接着皇帝又开始说话了:“就在刚刚,朕还用大蒙古国的大汗、日本国的天皇、新华国的大统领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通了电话,他们都向朕保证,他们将和朕还有大明坚定的站在一起,共同反对英国、法国、美国、罗刹国、奥斯曼帝国等五国为首的破坏世界和平的邪恶协约国集团!

    如果英国、法国、美国、罗刹国、奥斯曼帝国等五国敢于破坏世界和平,悍然发动战争,那么胜利必将属于同盟国,胜利必将属于大明!大明万岁,大明万胜!”

    英国、法国、美国、罗刹国、奥斯曼帝国现在都是大明的敌人了?崇祯想了想,这五个国除了法国之外都不强。英国也就是几个小岛,最多在占一些新大陆和印度的地盘。美国......不记得有这个国家,应该在新大陆的什么地方吧?西洋人好像管那里叫美洲来着。罗刹国......不值一提。奥斯曼帝国......稍微有点实力,只是比罗刹国强一点罢了,对大明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唯一比较危险的就是法兰西国了!不过凭借大明强大的国力,怎么都不可能输给法兰西国的。

    和这样的敌人作战,输是不可能输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赢到什么程度了!但无论赢到什么程度,大明的国祚又可以延长不少年了......看来大明最后变成一个千年帝国也是有可能的!

第2273章 又是后记 五 世界大战啊!

    崇祯的梦还在继续,在朦朦胧胧的梦境当中,他又来到了一处不知位于何地的战场上空。

    这处战场是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大河展开的,交战双方隔河对抗,都依托河岸挖掘了蜘蛛网一般密集的壕沟,不仅纵横交错,而且纵深很大,一道一道,层层叠叠,最宽处达数十里,狭窄处也有十数里。犹如蜘蛛网一般绵密的壕沟之间,还布设了不计其数的铁制鹿砦和由带刺儿的铁丝缠绕在木桩上拉成的网线。

    在两道敌对的由壕沟、鹿砦、铁丝网,还有许多从九天之上俯瞰时无法发现的暗堡所构成的防御阵地后方,则是高密度的路网,一种是宽阔的土路,一种是两根木轨也不知道是铁轨组成的轨道——崇祯知道有木轨,但是没见过铁轨。不过最让崇祯感到惊讶的并不是这些密如织网的土路、轨道,而是奔跑在上面的车辆。

    行驶在土路上的车辆约有大半是装得满满当当的马车,还有一小半则是没有任何牲口或是人力推拉拖拽的大车,看着都很大,比他这个太上太皇的御撵都要大。而且这些大车还拥有惊人的力量,不仅可以装载巨多的货物,还能拖拽上很大的大炮......不用说,这一定就是仙车啊!

    而在轨道上奔跑的车辆全部都是仙车,不仅没有任何畜力人力去推拉,而且奔跑起来还烟雾腾腾的——这应该就是仙气吧?更厉害的是这些轨道仙车都是一节一节串起来的,看上去都比那些土路上奔跑的仙车要大得多,在轨道上奔跑起来时不仅会喷吐烟雾,而且还会发出一阵阵刺耳的轰鸣,看起来是很厉害的仙术啊!

    崇祯正津津有味的看火车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了嗡嗡的轰鸣,由远及近,声音也越来越响。崇祯觉得奇怪,就扭头一看,嚯,是不明飞行物啊!不是那种胖乎乎的椭圆形的大号不明飞行物,而是两群小小的,有上下两对翅膀的不明飞行物,飞行物上面好像坐着一个仙人。两群飞行物,一群由东向西飞,一群由西向东飞,飞得比那些大个子飞行物要快得多,眼看着就要撞上了。

    这是什么仙术?那么厉害......啊呀呀,要撞上了,怎么也没人指挥一下交通?崇祯正想着过去帮“仙人们”指挥一下的时候,“仙人们”已经在用仙术互相攻击了。

    “仙人们”互相攻击的法术是一种“光束”(其实是空战中用来显示弹道的曳光弹),发出这种“光束”时还伴随着“咔咔咔”的声响,看着听着都很厉害!

    不一会儿,已经有不少仙人驾驶的飞行器被打坏了从空中一头栽下去。有些飞行器中的仙人还跳了出来,他们的背上都背着个包包,打开以后里面有一具大伞,可以让仙人乘伞而落......为什么不是腾云驾雾或御剑飞行?难道是法力不够吗?崇祯看着仙人们的落地方式,就很有一点奇怪了。

    不过还没等他琢磨明白,下面已经开始放大招了!只看见双方的防线后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集结起了数以千计......也许是万计的大炮!万炮齐鸣,地动山摇,声震九天,差一点就把崇祯皇帝的灵魂从空中震落下去了。

    崇祯马上低头去看,可不得了啦!下面已经是一片火海了!双方的炮群打出的都是开花弹,炮弹的落点密集到了完全无法区分的地步,只看见两边的阵地前沿都是一群群的火球升腾而起,瞬间就把一大片的阵地完全淹没,变成了火海......崇祯心说:这也太厉害了吧?用得着这样吗?这片火海当中还能有人存活吗?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发现他梦中世界的一切事物好像都加快了运行,日出日落,只在转瞬之间,而下方这片战场上的一切,也都在飞快的运转。火海很快退去,然后就是人海扑击,不计其数的小人儿乘坐小船小艇,从大河的西岸出发,冲向东岸......结果很快就被东岸阵地上发出的火海吞没!而人海冲击失败之后,火海又一次降临,再次将东岸的大片阵地完全淹没,不知过了多久,又是一轮一轮的人海冲击。而西岸一方,打着龙旗、日之丸旗的军人们在连续数十波的冲击之后,似乎已经精疲力尽。放弃了冲击,转入了防御。

    而此时东岸打着星条旗、米字旗、三色旗的一方,又开始转入扑击,他们也在不计其数的火炮支援下,也如潮水一样,扑向了西岸......不过他们下场也好不了多少,虽然一度突破了部分西岸守军的阵地,打出了一个凸出部,但是随后也失去了力量,转入了防御。而这个凸出部也没能坚持太久,就在西岸军发起的潮水一样的反扑中被夺了回去!

    随后,崇祯又看见这条大河战场的另外一处地点,再次爆发了规模更加宏大的冲突。据他估计,双方投入的军队都超过了100万!

    这是在干什么呀?

    梦中的崇祯这时已经觉察出不对劲儿了......正在进行的战争实在太残酷了,而且规模也太大了!

    双方的军队依托着漫长、坚固,而且纵深很大的堑壕筑垒地带,至少有几百万人守在这两道沿河纵深防线之上。而在这两道堑壕筑垒地带后面,还有用土路(公路)、轨道(铁路)、水运所支持起来的运输网落,使得双方的军队可以迅速的在漫长的战场各处调动!

    在这种情况下,交战的双方都不可能达成有效的突破——前方突破的速度,还比不上后方新建筑垒防御地带的速度,这种战争就是在拼人命拼国力啊......这么个打法,到底图个啥呢?

    突然,场景又发生了转变,从无边无际的大平原变成了浩渺无垠的大洋。

    大洋之上,至少200条冒着“仙气”,似乎是用仙法驱动的战船,已经组成了两个向相而行的纵队。

    其中一队战舰上都挂着龙旗和鹰旗,而另一队战舰上则悬挂着米字旗、三色旗和新月旗......这是要打海战了吗?

    崇祯看着下方海面上列成纵队的巨大战舰,心里面计算着价格......这得多少银子啊?这些战舰看着都跟城堡似的,一条怎么都得上百万两吧?下面这些就两个亿?

    有这么花钱的吗?

    他正想着,下面的两支舰队已经开始放炮了......这舰炮的口径可比陆上的机动火炮大多了!开火的时候声音更响,震得崇祯太上皇的灵魂都在发颤啊!

    海战打了不到一天就结束了,并没有分出胜负,但是双方都损失了至少四分之一的战舰,余下的也有近半带了伤,拖着黑烟向北或向东而去.

    这个时候,崇祯的灵魂似乎看见了一大片的工业区,无数的烟囱冒着黑烟,工厂都在加班加点进行生产,河岸也不知道是海岸边上修建了上百数的大型船台和船坞,全都是满满当当的,要么在新造战舰,要么在维修受损的战舰。

    无数的劳工,正加班加点的在进行劳动!崇祯发现,他们正变得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瘦弱,脸上凝聚的怨气也越来越重了.......

第2274章 又是后记——完了!

    “诸君,朱明失德,天怒人怨矣!十年征伐,数千万人苦于征调,有家难归,有亲难养,不得休息。数百万人阵亡伤残,只抛下孤儿寡妇,年迈双亲!更可恨者,昏君奸臣无视上天示警,不见天降大役,不管几百万人因役而亡,亦不问天下苍生因战因役之苦之难。只知穷兵黩武,只欲大征四方,不仅拒绝西人割地求和,还想再征兵一千万......此等独夫国贼,怎可再为天下之主?况且如今朱明帝统已绝,此乃天意共和!

    诸君!朱明当亡,共和当兴,岁在戊午,天下无战!”

    “朱明当亡、共和当兴、岁在戊午,天下无战......”

    “天下无战......”

    还是在南京城内的洪武门外广场上,还是数十万人的大集会。但是机会的内容,却和15年前完全不同了......很显然,这是一场反战集会!

    而在九天之上通过看快进,目睹了过去15年所发生的大事的崇祯太上,现在也某种程度上同意反战的劳动人民的看法。

    因为他也觉得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如果仅仅是打仗,大明、日本、大蒙古、神圣罗马帝国这五国同盟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

    虽然战争的消耗很大,人员的损失更大,但是大明依旧可以以本伤人。

    长达10年的漫长战争,一共造成了三四百万大明帝国的青年牺牲,负伤致残的人数也达到了两百万!但是相对大明帝国的六亿人口而言,这不过是百分之一的损失率,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大明帝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化国家,钢铁、煤炭、电力的产量,比英、法、俄、美、西、比、意、土等所有参战的协约国加在一起都要多!

    虽然农产品的供应在战争开始后就出现了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从8年前开始,主要的食品和副食品都需要凭卡供应,但是人民群众还是可以吃饱饭的。

    而且大明这边虽然困难,但是协约国那边更困难!

    首先协约国中工农业产值最高的美国,因为遭到了同盟国的重点打击,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所有领土,在开战后不久就全部丧失(包括明尼苏达州的铁矿),而且劳动人口大量死亡或走上战场,因此工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如果不是“卫国战争”的效应(投降就亡国),他们早就退出战争了。

    其次是罗刹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大明、大蒙古的围攻当中!在神圣罗马帝国、大明、大蒙古的围攻之下,罗刹国勉勉强强坚持了8年,就因为实在受不了三线作战的压力,以及神圣罗马帝国攻占伊斯坦布尔,造成罗刹国失去对外贸易通道,无法进口紧缺的食品,而不得不退出战争......

    这个时空的神圣罗马帝国因为反奥斯曼的立场,和大蒙古国结成了“永久同盟”,而且还从18世纪开始进行王朝联姻,所以得到了大明帝国的援助,挺过了拿破仑皇帝的进攻,还在普奥战争中取胜,成为了一统德意志的赢家。

    而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当然就想要进一步统一欧洲大陆了!

    而大明的儿子国新华共和国则梦想夺取更多的北美洲土地,大蒙古国则想要把整个印度都变成自己的属地。

    所以神圣罗马帝国、新华共和国、大蒙古国就想方设法把大明也拉入了军事同盟。

    大明当然也有自己的野心,大明希望将波斯湾变成自己的属地,因为那里发现了许多石油!石油被认为是未来百年最主要的资源,当然要控制在自己手中了。

    另外,大明还希望夺取南非的黄金和墨西哥的白银。因为有了足够的黄金和白银,大明就能控制全世界的货币——此时世界上的货币还是金银复合本位制的。

    虽然战争开始后,实力占据优势的同盟国方面的军事指挥出现了许多错误(太自大了),让对手抓住机会打了几场漂亮的反击战。而且同盟国海军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主力舰队还算可以,但是面对协约国的潜艇有点无可奈何。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海军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溃后,大西洋的海面上(水下还有神罗u型潜艇)也成了协约国海军的天下。

    但是凭借着雄厚的国力,大明帝国依旧可以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

    实际上,胜利已经在向大明招手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在罗刹国退出战争的同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突然在新大陆战场上爆发,然后这种被称为“五日瘟”的疾病,就通过军队调动和物资运输船队传回了东亚。

    所谓的“五日瘟”就是历史上的西班牙流感。不过这回没有让西班牙人背黑锅......交战双方都指责这种疾病是从对方控制的美洲地盘上开始出现的,而且双方都对这种疾病束手无策。

    也许是因为传播到中国的病株有所不同,也许是因为人口更加集中,而且流动性也更强。总之,这种疾病对于此时中国的杀伤力,比另一个时空更厉害!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爆发了三次,造成四五百万人死亡!

    面对两年内三次爆发的大疫,还有因为疫病造成来恐慌、运输中断和供应短缺,急于求胜的大明朝廷居然拒绝了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共同提出的停战呼吁,而且还打算变本加厉,扩大战争!

    大明皇帝甚至认为大明所遭受的瘟疫比敌人所遭受的瘟疫要轻。所以就提出了一个1000万人的总动员计划,准备在未来18个月内,在中东、印度、新大陆三个主场总共投入1000万大军......以求彻底击败敌人,赢得战争,奠定千年霸权。

    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这个决定也许是对的!

    但是大明战争内阁却忽略了人心!

    华夏的人心和西方的人心是不一样的......华夏文明相信天人合一(虽然有了《孔子遗篇》,但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早就印入骨髓),而且华夏文明缺少一个可以替自然灾害背锅的天主。

    另外,被崇祯皇帝、洪宪皇帝续了一命的朱明王朝发展到洪武500年后的时候,已经不怎么得人心了。

    这是因为朱明王朝从崇祯、洪宪时代所奉行的就是“只管百姓吃饱,不管百姓富裕”的国策。

    在崇祯以后的历代君王看来,那么多人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想过好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大明国内就开始出现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局面。贫者只有温饱,而富者却攫取了大部分的好处。

    这个国家其实就是北方军阀和南方财阀的天下,虽然军阀和财阀之间有时候也矛盾重重,但是在压迫劳动人民这件事儿上,还是比较一致的。

    由此,大明的百姓也不认为他们可以从世界大战的胜利中得到多少好处。

    况且,世界大战已经胜利了!英国、美国、西班牙、奥斯曼等协约国,已经同意在现有的战线基础上停战......因为现有的战线是大明一方占据了对方很多土地,所以这样停战就是大明的胜利!

    可大明朝廷依然坚决拒绝。

    这下人民群众不干了!而一部分共和主义者也找到了机会,在他们看来,两年之内断送了几百万人生命的大瘟疫,被认为是君王失德,是上天抛弃了已经存在了550年的朱明王朝......

    而就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更可怕的灾难降临了已经通知华夏大帝550年的朱明王朝!

    王朝的两位继承人,在过去的两年内相继去世,其中一位继承人在一场海战当中牺牲,而另一位继承人则在今年春天死于五日瘟。而且这两人在世界大战开始前,都公开宣称“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所以都没有合法的子嗣......虽然大明王朝有的是旁支子弟可以入继嫡系。但是现在朱明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当中,当权的皇帝又经受不住连失两子和绝后的打击,陷入了疯癫,完全无视民心天意,只想扩大战争......强迫内阁和天地会支持他的决定。

    “陛下......根据《皇明帝业传承之制》,您应该退位了!”

    南京紫禁城内,已经年满60岁的大明末代皇帝正坐在御座上,目光呆滞的看着自己的文武大臣和天地会的领袖们,语气迟缓地说:“我退位......那谁即位呢?我的儿子们都不在了......”

    “陛下,”一个天地会的议政王公抹着眼泪,“现在皇宫外面都是要求您退位并且实现共和的百姓......”

    “他们要造反?”大明皇帝显得非常震惊。

    “不,”一个将军摇了摇头,“不是造反,是革命!”

    皇帝想了好一会儿,“革命......那朕该怎么办?”

    “不如......以退为进吧!您先宣布退位,由临时政府执政,再等胜利停战后召开制宪会议,商定国是。”大明首相低声说,“现在前线的军队对您也非常不满,驻淡广州湾的大舰队已经失去控制,许多战舰被水兵控制!

    如果您坚持不退,就怕和罗刹一样,发生内战,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赢得战争了!”

    “是啊,打输了就全完了!”兵部尚书说,“陛下,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朝廷的,只要能取得战争胜利,接下去的制宪会议上,保皇党人还可以进行斗争......”

    皇帝又是一阵沉默,最后一声叹息:“好吧,那,那我就退位......退位了!”

    崇祯的灵魂看到这一幕,急得都快疯了。这个皇帝脑子坏掉了,现在怎么能退呢?现在退了,大明就很难再回来了!就算帝制能恢复,皇帝仍然是老朱家当,但那也不是原装的大明朝了。

    所以现在一定要坚持,你这个皇帝应该离开南京去北京啊!你要一边摆出内战的架势,一边赶紧和西人议和,和局一成,再发点福利收买人心,大不了再多给天地会一点实权......

    他急得没办法,就猛地向那个昏君扑去,想要附在他的身上,可是却猛地从自己的梦中醒来,而且他还听见身边几个熟悉的声音在哭喊。

    “父皇,父皇,您怎么就不行了呢?”

    “父皇,您可不能走啊!”

    “父皇......”

    什么?不行了?朱由检急了,怎么就不行了呢?我还有11年阳寿呢!老祖宗,我还要交代遗言,让子孙不能退位呢!

    崇祯想喊想说,但是已经喊不出也说不出来了,他的眼前只剩下一片漆黑......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声音在说:五百五十年,该知足了,也让别人做做吧!

    ——————完本了!

大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来啦!

    穿越到了1825年

    发现自己变成了大明诸葛世家的一百零八爷诸葛为道!

    咦?1825年怎么会有大明?诸葛世家又是哪儿来的?本诸葛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这条洪武大帝号蒸汽铁甲战列舰又是怎么回事?

大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来啦!罗罗拜求支援!

    大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来啦!

    穿越到了1825年

    发现自己变成了大明诸葛世家的一百零八爷诸葛为道!

    咦?1825年怎么会有大明?诸葛世家又是哪儿来的?本诸葛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这条洪武大帝号蒸汽铁甲战列舰又是怎么回事?

    ——————————

    罗罗的又一个新书期来了,这次罗罗拿出来的应该是个挺有新鲜感的题材,主角穿越到了一个被穿越者改变了的时空,而且还加速了该时空的科技发展。这样罗罗就能在1825年的时间线上写一战的情节了,巨舰大炮,决战海上,这是早就想写的题材了!

    所以罗罗对这本新书挺期待的,也希望罗罗的老读者们可以喜欢。另外,明天凌晨是罗罗的新书参加第一轮推荐PK的时候。罗罗拜求支援!

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已经有10万字啦!

    穿越到了1825年

    发现自己变成了大明诸葛世家的一百零八爷诸葛为道!

    咦?1825年怎么会有大明?诸葛世家又是哪儿来的?本诸葛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这条洪武大帝号蒸汽铁甲战列舰又是怎么回事?

    。。。。。。。

    罗罗拜求支援!

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已经有15万字啦!

    穿越到了1825年

    发现自己变成了大明诸葛世家的一百零八爷诸葛为道!

    咦?1825年怎么会有大明?诸葛世家又是哪儿来的?本诸葛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这条洪武大帝号蒸汽铁甲战列舰又是怎么回事?

    。。。。。。。

    罗罗拜求支援!

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最后一次求支持!

    穿越到了1825年

    发现自己变成了大明诸葛世家的一百零八爷诸葛为道!

    咦?1825年怎么会有大明?诸葛世家又是哪儿来的?本诸葛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这条洪武大帝号蒸汽铁甲战列舰又是怎么回事?

    。。。。。。。

    这个礼拜的追读数据关系到罗罗的新书能不能上三江,罗罗最后一次拜求支持!

大罗罗为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拜求追读!

    这一周的追读对罗罗而言至关重要,罗罗恳请还在养肥的各位大大支持一下罗罗,可以开宰了!要不然罗罗就不够追读上三江了。

    另外,如果各位对巨舰大炮,列强争雄的世界大战有兴趣,那罗罗的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虽然为了绕开大婶,罗罗在设定上下足了功夫,可能让有些读者对书里面1825年还存在的大明的疆域有些(只有1800万平方公里和东南亚的一堆藩属国)不满,但这是唯一可以写出一场世界大战的路线。所以还请大家理解罗罗的苦衷,而且历史的推演本来就存在多种可能嘛!

    总之,如果大家对巨舰大炮,列强争雄有兴趣,那就请支持一下罗罗,罗罗一定会努力写好这本书的。

    ————————大罗罗拜上!

大罗罗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急需追读——就差几十个了!

    大罗罗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急需追读——就差几十个了!

    下周一的追读数据对罗罗而言至关重要,《1825我的新大明》已经连着两周因为追读数据差了几十个被PK掉没能上三江了。下周一是最后的机会,恳请还在养肥的各位大大支持一下罗罗,可以开宰了!要不然罗罗就不够追读上三江了!

    另外,追读数据就看最后两章的更新在24小时内的点击,就算还在养肥,点击一下也不费事儿吧?罗罗的更新时间都是固定的,每天中午12点上第二更,下星期一点击两下,罗罗的三江就有了。

    ————谢谢大家,罗罗拜求。

    另外,罗罗又搞了个新群,群号599842720,欢迎加入!

呼吁一下追读,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呼吁一下追读,罗罗的新书《1825我的新大明》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现在的追读非常重要,罗罗在此拜求诸位再支持一下罗罗,哪怕想养一养,那这两天也请点一下最后的更新章节!

    ————大罗罗谢谢大家了

隆重推荐罗罗的新书《活埋大清朝》!

    有喜欢看活埋大清朝的吗?清史民国在罗罗刚入行的时候可是大热,现在成了冷门小众,比不了秦汉唐宋明了,可谁让罗罗上回又扑死在宋朝文了呢?看来罗罗的文风不合适写宋朝,只好回头写小众的清史民国了。

    但罗罗还是觉得清朝,特别是清朝初年的历史还是有点意思的。就算不够意思,罗罗也会写得很有意思,力争章章有笑料,回回说相声,这就是罗罗的特色嘛!

    如果有人觉得这活埋大清朝还有那么点乐子,就请支持一个罗罗的新书《活埋大清朝》,本书还是幼苗,急需新老读者的关系爱护和支持。

    另外,罗罗再说一下更新,一日三更,早六点、午十二点,傍晚六点各一更,直到上架!

    ————————大罗罗拜上,拜求支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7184/ 第一时间欣赏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抢救大明朝》为转载作品,抢救大明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抢救大明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抢救大明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抢救大明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抢救大明朝介绍: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九宫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鞑子、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尚书洪承畴在刑场之上,大声疾呼。父皇别跑,儿臣孝顺!——这是被某个来自21世纪的老实孩子灵魂附体的大明太子朱慈烺拎着宝剑,追赶崇祯皇帝时的真心话。书友群:431301049抢救大明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抢救大明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