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宫羽实在是想不明白,周生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要离开私塾,所以,他现在倒是干脆冷静下来,干等着周生作出解释。毕竟是他把自己叫过来的明显,这周生是有些话要说出来不吐不快,那么自己也就没必要现在这边跳着脚的,着急上火反而像是小丑一样,倒不如等周生把所有事情说完之后,自己再做反应。
也许是知道宫羽并不会说出什么话语了,也许是沉默的时间有些过长,周生也怕宫羽感到不耐烦,干脆起身走人了,那么自己这一肚子话也没有人可以诉说了,所以这一次,宫羽并没有等多久,周生已经悠悠的开口了。
“我之所以离开私塾,并不是家里的问题,也并不是我的问题,实际上是我觉得待在哪里都不合适,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格格不入的人,待在哪里都是浑身不舒服。”
听了周生的这样一番话语,宫羽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想法。他心里倒是有点淡淡的赞同,这周生的这一番话。实际上周生在四十中的确是非常另类的,他平时并不与任何一个人交往,好像每个人都无法走到他周围的那个世界里。
他一个人待在自己的世界中,从早到晚并不想和任何人有任何的交流,即使是老师与他交流的时候,周生也仿佛是勉强的。与老师有一定的互动,但实际上,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周生浑身都紧绷绷的,好像在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
所以私塾中的老师私底下,也曾经谈论过周生这个存在感超低的学生,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但每个老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和周生交流的时候都存在着一种压力,这种紧张的气氛好像在他们走向周生的时候,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直到他们停下脚步站在旁边时,能够达到一个顶点,等到他们说完话之后,这周围紧张压抑的情绪才会慢慢的减弱。
很多老师都赞同这一说法,他们也表示,在他们与周生的接触过程中也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即使他们最终没有和周生有什么正面的交流,但是只是从旁边走过时,都能够感到那种很紧张的情绪。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老师们也尽量少的去打扰周生,毕竟他们也能够体会到这种紧张压抑的情绪,他们也不希望周生老处于这种状态之下,这对于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都是非常有损的。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的接近,可能会给周生带来压力的时候,大家都尽量与他保持距离之后,周周却突然提出要离开这里,而他的理由却是他觉得与周围格格不入,在哪里都非常不舒服。宫羽不由的问出了,他在很早以前心里曾经产生过的一个疑问,“周生,那你在家中待着也不自在吗?”
家这个词,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你在外面需要坚强,需要努力,需要拼搏,需要强大,但是在家中却没有必要,家人永远是宽宏待你,家人是斩不断的关系,家就是一个温馨而富有感情的地方。
在那里,你有着一群关心你的人,爱护你,他们会无私的帮助你,虽然说也有可能家庭成员之间会互相有些口角,有些小摩擦,但是这些都是小事,当遇到外面利益侵害的时候,家就会团结在一起,家人们就像拧成一股的麻绳,一致对外,坚韧无比。
这是宫羽对家的感受,他知道他们家曾经有个四分五裂,几乎天崩地裂的情况,但是那又如何,他们挺过来了。现在,他们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每天离开家的时候,他总是有淡淡的惆怅,回到家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分外的安心。
在家里他可以完完全全做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眼光不在于别人的言语,家里人有时候会开些玩笑话,有的时候会故意讽刺,但是这些都是出于善意的,你知道他们并不是特意的针对你。也许他们只是别扭的想摆脱一下自己的尴尬,或者是笨拙的想调节一下情绪。
但不管怎样,家人之间的关心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早之前,终于意识到周生的这个带人问题的时候,就曾经想过,周生这个人在外面与所有人都保持着距离,也不知在面对他家里人的时候,周生又是怎么样的。
当然那时候,宫羽只不过想一想,而且他总觉得,即使在外面是一个人,回到家中也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在刚硬坚强的人和他家中也会变得温柔而体贴。
那时候他觉得,也许在外面与所有人都要隔绝一段距离,保持着安全空间的周生回到家中,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开心直率的笑着,哭着。
可是随着宫羽的这句话问出来,周生那边却是没有立刻回答,直到宫羽都感到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周生这才慢慢的吐出一句话来,“我在家里也同样感到难受,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和我没有办法相处。”
这一下宫羽知道,周生这个问题比较大了,谁在家人的面前,还会觉得相处不来呢。毕竟你生长在那个环境中慢慢长大。肯定会适应家庭的各种制约和便利。或者说一个房子中存在着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棱角,但是因为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相互之间的棱角,都变得圆滑了很多,所以说,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不适应自己的家呢?但是很显然,周生就是这个特例。
有些不理解的宫羽不由得开口问道:“你和你家人有什么不一样的?”他是实在理解不了,一个人怎么会从家里人都会格格不入呢?这样的情况完全超乎他的认知。
但很显然对于宫羽来说,已经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在周生看来却是完全正常。听到宫羽下意识这样就惊讶的问了出声,还有些不清楚为什么,宫羽对于这句话的反应如此强烈。
第242章
周生有些不知该如何解释,片刻之后也只能把自己平时的感受说出来:“也就是那样,我在家里和在外面都是一样的,我和他们说话好像很困难,我也不愿意跟他们过多的接触他们说的那些话。
在我看来,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都是一些戴着面具的人,他们总是会说一些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是口是心非的话,这些都是我不愿意听到的。我不想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这些废话,或者说是这些谎话,我也不愿意看他们表面上,露出来的那种伪善的样子。”
这还是第一次,终于听到有人介绍自己家人的时候用这一样的形容词。一时间他倒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既然周生都这样说自己的家人了,那看来是不是周生的家人真的存在什么问题呢?可是宫羽还是不明白,于是他干脆把自己的疑问问出来,你说的那些废话和谎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的家人都不愿意说实话吗?
同时在心里,宫羽倒是深深的同情起周生来,自己家人如果都是谎话连篇的人的话,那么也真是难以生存了。不过都是一家人,只要他们说这些谎话,并不是特意伤害谁的话,你想想倒是可以视而不见,也不至于像周生这样反应强烈,觉得自己家中也待得没有容身之处。
也许是觉得,自己他情绪被人理解,或者是想要用具体事实来说服宫羽,让他明白此时自己悲痛的心情,所以这一次周生说的比较多,“是呀,我在家里的时候看着我母亲和我嫂子,两人天天的就知道吵架,可他们吵的那些话其实都不是他们心里的,他们吵的那些理由都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情,实际上他们心里想的却从来不说出来。
家里但凡有什么事情,都能让她们找到由头来吵架,而实际上她们所要争的不过就是管家全吧,他们想要的就是一家人,其他人都要听他的,这才达到了她们的目的。可是他们自己也知道,对方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打败了对方,自己才能够在这个家中拥有绝对的权力。
本来俩人都是看对方恨不得是眼中钉,肉中刺的样子,但实际上,偏偏俩人还要表现出非常有爱的模样,互相关心,说一些恶心扒拉的话,而实际上但凡只要找到一些由头,他们就会在其他人面前说着对方的坏话,如果再升级的话,两人就会在家中大打出手,吵个天翻地覆。”
难得听到周生这一大段话,可见他心中对于这种情况有多么的反感。宫羽却是很难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自己家中要争吵的事情也实在是没有,更何况自己哥哥还没有娶嫂子,家中的事情都是母亲和妹妹在操持,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争吵的。
而且一个家里又有多少事情呢,家中但凡有什么大事的话,自家大哥肯定会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好坏利弊通通分析一遍之后,询问大家每个人的意见。
反正宫羽是很难想象,周生嘴里所说的那种情景的,他相信即使是自家哥哥以后娶了嫂子,自家也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的。即使田小姐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不能动,不能有任何反应,而是像正常一样,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他也相信,自家哥哥会处理好自己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会让他们每天在家中过得如同炼狱一般。
实在是无法想象周生所描述的那种情景,也更难以理解他面对这种情景时的心情,宫羽最终也只能选择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话题,“那你的兄长和父亲呢?”
既然家中的两个女人每日都要争吵,那她们的丈夫呢?难道就不出来劝劝吗?哪天让她们吵来吵去的又有什么好处呢?家应该是安静的是个祥和的港湾,而不是充满了争吵争斗,甚至于仇恨的地方。
没想到宫羽的话音刚落那边,周生却是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我父亲那个酒鬼什么也不管,他好像一天到晚只要有酒可以让他喝那么,别的事情就是天塌下来他也不会管的。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油瓶倒了他也不会扶一下。
而我兄长,他好像一天到晚所想的就是怎样给自己那个小家里多扒拉些一些财产。在他看来自己妻子去和老妈争吵,得益的是他们自己推翻,所以,我觉得我嫂子之所以每天能够跟我母亲吵个不停,背后一定要有个兄长的支持。”
这下宫羽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自家的兄长那是最最可靠的一个人,全世界的人里面就是这家兄长最为能干,最能让人依赖了。他是从来没有想过,还有鼓动自己妻子去自己母亲吵架的男人。
而即使自己的父亲因病瘫在床上,无法下地行走,但是他该尽的责任他是没有任何推脱的。而且父亲之所以受伤,不能下地,还不是为了养家吗?是为了他们这些儿女,所以,在这样有责任心,充满了关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宫羽,实在无法理解,周生嘴里所说的那些事情的。
而此时,也不需要宫羽说些什么,周生已经气愤的继续往下说下去了,“其实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我兄长那张伪善的脸,每天好像就是他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是吧。这边说说那边说说其实,每次他说完了之后效果都是反的,可能这就是他的目的吧,但是就因为他在两面上都说两边都做好人,好像母亲和他妻子都觉得自己最大的依赖就是我兄长了,反正在他们眼里我兄长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而我呢,这个冷冰冰的怪物就是我们家中的异类。”
现在宫羽倒是有一些知道了,周生想要说些的话,估计在他家中他这个兄长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不仅没有阻止两个女人的争吵,甚至于在两方面煽风点火。
第243章
听了周生的话语,这下宫羽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自家的兄长那是最最可靠的一个人,全世界的人里面就是这家兄长最为能干,最能让人依赖了。他是从来没有想过,还有鼓动自己妻子去自己母亲吵架的男人。
而即使自己的父亲因病瘫在床上,无法下地行走,但是他该尽的责任他是没有任何推脱的。而且父亲之所以受伤,不能下地,还不是为了养家吗?是为了他们这些儿女,所以,在这样有责任心,充满了关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宫羽,实在无法理解,周生嘴里所说的那些事情的。
而此时,也不需要宫羽说些什么,周生已经气愤的继续往下说下去了,“其实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我兄长那张伪善的脸,每天好像就是他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是吧。这边说说那边说说其实,每次他说完了之后效果都是反的,可能这就是他的目的吧,但是就因为他在两面上都说两边都做好人,好像母亲和他妻子都觉得自己最大的依赖就是我兄长了,反正在他们眼里我兄长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而我呢,这个冷冰冰的怪物就是我们家中的异类。”
现在宫羽倒是有一些知道了,周生想要说些的话,估计在他家中他这个兄长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不仅没有阻止两个女人的争吵,甚至于在两方面煽风点火,一直让两个女人都以为自己得到了支持,自己是正义的那一方,所以这个争吵就不断的发展下去。
对于这样的人的作为,宫羽是难以理解的。这不就是从内部再破坏你家的团结和稳定吗?怎么会有人做出这样舍本求末的事情。
再联想到周生所说的,自己在家中的处境,宫羽当然是非常同情他的。如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周生的确与他家里的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平时他在私塾中的表现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喜欢安静,自己也是寡言的一个人,让他们在那种吵闹矛盾不断的环境中生长,也的确是难为他了。
思忖的片刻,宫羽也还是努力的劝说周生,“那你有没有把你兄长的这些事情,和你母亲说清楚呢。”
原本宫羽是想说父母的,但是周生前面已经说了,他的父亲除了喝酒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管,那么和他父亲就是没有办法说了。那家中也就只能和母亲说了,即使周生去和他嫂子说些什么事情,估计也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
再怎样,周生的母亲对于自己儿子所说的话,都会有几分在意的。所以,宫羽这才觉得他的母亲是个突破口,如果能够说服周生的母亲认清楚眼前形式的话,也许周生的家庭也不至于混乱成那种情况。
却没想到,宫羽这个好心的提议到了周生那里却是冷笑连连,“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和他们说什么话。他们这些人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那一点点利益。就是让他们趴在地上学狗叫也是可以的。”
对于周生这样说自己的家人,宫羽其实是有些反感的。他轻轻蹙起了眉头,一时之间倒是不知该如何搭话,毕竟这些情况都是周生单方面说出来的,是以他的角度看待所有事情的这里面是否公正,是不是存在着了严重的偏颇,这些都是宫羽无法确认的。
也许是因为没有听到宫羽的回话,周生在阴影中长长的又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其实我以前也试图跟他们说,起过这些事情,跟他妈仔细分析了一下事情的利弊,让他们如果要吵的话,干脆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要这样遮遮掩掩故意撒泼,如果要争,那就真枪,实弹的争,不要指桑骂槐,或者牵扯到其他人。”
听到周生这样说,宫羽总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头的,但是再想到他所说的话语好像也是很有道理的。毕竟一家人如果能够坐下来,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那应该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吧。
但是怎么听周生的语气,都不像是事情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意思,果然,没等宫羽提问周生径自的往下说下去,“可是他们这些虚伪的人还要遮遮掩掩,死活不承认自己心中的那些想法,反而说是我利欲熏心,毫无人性,说我虚伪。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很显然,这一次周生是想把自己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牢骚一下子,宫羽清楚,也许这些话憋在他心中已经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人能够听他说这些,所以,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确定要离开私塾了,这次周生倒是难得的把自己一肚子积累的话全都吐了出来。
“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太累了,呼吸都是困难。而且,我的想法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说的话,那些人就会很惊讶的看着我,好像我说的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语。其实那又有什么,我不过是把他们那种虚伪的隐藏起来的真心说出来罢了。可是他们呢,就仿佛是被我捅一刀似的,立刻翻脸不认人,坚决不承认,自己也是我说的那样。”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之后,周生也不等宫羽有任何反应,就继续往下说了下去。“我真的受不了了,跟他们在一起,每天都要委屈自己,根本就不能说自己的心中所想说的话。那些人也是这样子,他们每天说的话做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他们心中想说的想做的。他们每天一睁眼做的就是,装作自己好像是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对别人都是有多好就有多好。但实际上,这些人心中想的不过都是自己罢了。
可是他们又死活不承认。不仅如此,不仅他们自己也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就连他们旁边的人也都是这样子,甚至像我这样子,就喜欢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异类,他们根本就不允许我的存在,他们不愿意看到我,不想听我说出来的话。”
第244章
没等宫羽提问周生径自的往下说下去,“可是他们这些虚伪的人还要遮遮掩掩,死活不承认自己心中的那些想法,反而说是我利欲熏心,毫无人性,说我虚伪。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很显然,这一次周生是想把自己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牢骚一下子,宫羽清楚,也许这些话憋在他心中已经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人能够听他说这些,所以,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确定要离开私塾了,这次周生倒是难得的把自己一肚子积累的话全都吐了出来。
“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太累了,呼吸都是困难。而且,我的想法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说的话,那些人就会很惊讶的看着我,好像我说的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语。其实那又有什么,我不过是把他们那种虚伪的隐藏起来的真心说出来罢了。可是他们呢,就仿佛是被我捅一刀似的,立刻翻脸不认人,坚决不承认,自己也是我说的那样。”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之后,周生也不等宫羽有任何反应,就继续往下说了下去。“我真的受不了了,跟他们在一起,每天都要委屈自己,根本就不能说自己的心中所想说的话。那些人也是这样子,他们每天说的话做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他们心中想说的想做的。他们每天一睁眼做的就是,装作自己好像是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对别人都是有多好就有多好。但实际上,这些人心中想的不过都是自己罢了。
可是他们又死活不承认。不仅如此,不仅他们自己也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就连他们旁边的人也都是这样子,甚至像我这样子,就喜欢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异类,他们根本就不允许我的存在,他们不愿意看到我,不想听我说出来的话。”
很难得的听到周生这么一长串的话语,只要是让私塾里其他的人听到的话,简直就会不相信周生还有说这么长话语的时候。毕竟在他们印象中,周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尽量只是用微笑代替一切语言,好像他的笑容里包含了一切,并不需要他开口说些什么。
而这次,周生仿佛是彻底的放飞了自我了,仍然还在那里喋喋不休,“他们这样也就罢了,居然要求周围人也和他们一样,他们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努力的就是想把我变得和他们一模一样一样的虚伪,一样的伪善,我为什么要变成那个样子?那个我讨厌我丑陋的模样,他们这些人不给我生存的空间,那么算了,我也不需要和他们再混在一起,勉强自己,每天还要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漏洞百出的那种种的丑剧。”
听到周生这样说,宫羽却是心中不由得一惊,刚才周生已经说了他要离开私塾,不再来私塾上学了。原本宫羽以为他是回家或者是有了其他的方向,但是听着周生的话语,却发现他好像就连家庭也不愿意待了。
那他要去哪里呢?宫羽不由得担起心来,即使这个人和自己相处几个月的时间,即使他们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宫羽从刚才周生所说的那一番话中,感到了他浓浓的失望与愤懑,这样的感情很容易感染别人。起码现在宫羽心中就有些为周生担心了。
那边终于发泄完了的周生,此时又沉入了寂寞,好像他所处的空间一直都灰暗了下去,整个人都掩映在阴影之中,让人看不清情绪和表情。
想着刚才自己心中的担忧,宫羽不由得开口询问:“那周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这句话他问得十分的小心,毕竟刚才听周生那一番叙述就可以听出来,周生现在处于非常激动的一种情绪之中,也不知自己这句话是不是会让他更为激动,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好在宫羽的担心还是多余了。
不过,周生虽然没有显示出过于激动的表现,但是却是迟迟没有回答宫羽的这个问题,好像他根本就不知该如何回答,或者是说他从来没有想过,宫羽会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等了片刻,就在宫羽以为,周生不会回答自己问题的时候,周生却又幽幽的开口了,只不过他说出来的话,却与刚才宫羽的问题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没想到你会这样问我。我以为在这世上不会有人再关心我的去留,也不会有人在意我的存在。毕竟在这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担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考虑自己的前途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够一个人所有关心的事情了,还有人会关心我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吗?这真是让我没有想到呢。”
听到周生这样的感慨,不知为什么宫羽心中一酸,他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要说他和周生的感情还真是没有什么,实际上他们俩之间的交流非常的少。周生与自己说过的话,不比与私塾中其他人说的很多,可是不知为什么,宫羽在周生身上总能看到,有一点点和自己类似的影子。也不说不上具体是哪个方面,不是看待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对于一些事物的反应,具体哪一个方面确实无法距话,但是,宫羽确实在心中曾经,从周身上看到过熟悉的感觉。
所以刚才宫羽的确是为他担心,听了他的话语,他不管周生是不是所说的话句句都是实话,但是他心中的那种感受,却是真实存在的。甚至于,宫羽认为,也许周生心里的感受,要比他所说出来所表现出来的还要强烈很多。
毕竟周生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言论的人,像这样的一个人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十分之一说出来,表达清楚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而听了周生刚才那一番感慨之后,宫羽心中感到的只是悲凉。周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会关心他,会在乎他的去留,会担忧他的前途。
第245章
等了片刻,就在宫羽以为,周生不会回答自己问题的时候,周生却又幽幽的开口了,只不过他说出来的话,却与刚才宫羽的问题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没想到你会这样问我。我以为在这世上不会有人再关心我的去留,也不会有人在意我的存在。毕竟在这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担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考虑自己的前途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够一个人所有关心的事情了,还有人会关心我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吗?这真是让我没有想到呢。”
听到周生这样的感慨,不知为什么宫羽心中一酸,他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要说他和周生的感情还真是没有什么,实际上他们俩之间的交流非常的少。周生与自己说过的话,不比与私塾中其他人说的很多,可是不知为什么,宫羽在周生身上总能看到,有一点点和自己类似的影子。也不说不上具体是哪个方面,不是看待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对于一些事物的反应,具体哪一个方面确实无法距话,但是,宫羽确实在心中曾经,从周身上看到过熟悉的感觉。
所以刚才宫羽的确是为他担心,听了他的话语,他不管周生是不是所说的话句句都是实话,但是他心中的那种感受,却是真实存在的。甚至于,宫羽认为,也许周生心里的感受,要比他所说出来所表现出来的还要强烈很多。
毕竟周生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言论的人,像这样的一个人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十分之一说出来,表达清楚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而听了周生刚才那一番感慨之后,宫羽心中感到的只是悲凉。周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会关心他,会在乎他的去留,会担忧他的前途。
这些本来都是每个人自己关心自己的,很少有外人会关心自己,就连自己的家里人都不关心这些,在他们看来,自己这个异类早一点消失才是最好的事情,当然也许在干活或者需要自己出力的时候,他们首先会想到,这么一个人,可是其他的时候呢,他们宁愿家里不存在这一个人。
这样清楚的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让周生其实心中也是更为的冷静,心肠也越来越坚硬。一开始他还会伤心,会感到悲伤,为自己在这个家中的情况感到,但又甚至于想要去乞求一下亲情,可是渐渐的他也就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奢望。
也许,这些人的确把自己看作家人,也许自己和外人比起来还是要强上他们一点点的。可是有一点却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他的这一家人都没有那个胆子去招惹外人,却可以随意的欺负自己。
这些人美其名曰什么家里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可实际上呢,只有在利用你的时候你才是有价值的。也许。在他们这些人思想中,自己这个家人还不如外人,毕竟外人不会,每天起来句句都戳他们的心窝子,也不会在他们眼前转来转去的碍眼。
也许出生就是感受到了来自家人这种浓浓的伤害,以至于越来越寡言,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私塾中,他也早就封闭了自己的心,不愿意再接触任何人,就连家人都这样对待自己,那自己又怎么可能敞开心扉面对其他人呢?
而且,那些人所说的周生的话,说他自私,说他虚伪等等,虽然周生自己心中呐喊着,挣扎着不愿意承认,但多少还是对他有了一些影响,毕竟在周生的心里,他的家人还是有特殊性的,所以这些人所说的话,出生即使再不愿意承认,但是心底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周生,有时候也不禁在怀疑着,自己是不是自己错了,而其他人是对的,自己才是那个最自私,最无情无义最虚伪的那个,也许其他人是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无私,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博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把一颗心掏出来,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家。
但是很快的,周生就会看到令自己失望的地方,种种迹象又证明自己原来想法才是正确的,自己的确并没有认错他们。这些都让周生一次次的在怀疑自己,然后受到打击,然后确认之后,然后更为受到打击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徘徊着循环着,没有能够走出来的那一天。
有的时候,周生总也是很愤慨的,但实在是受够了家里其他人的那些嘴脸,可是自己发火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无非是让那些人在指责自己的时候又加上一条罪名,那就是自己的脾气不好,容易发怒和其他人发火吵架,这些都成了自己的问题。
真是好笑,周生有的时候想自己,如果真的能够像他们那样闭着眼睛生活,昧着一颗心,面对其他人的话,或者说,他们的确是用了真心,只不过那颗心只看得到自己,看不到别人的付出。
他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自己为这个家兢兢业业,他们是从心底是这样认为的,而不是像周生看到的那种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能够看的清清楚楚。每个人想的都是自己,都看不到其他人的付出。
在他们心里,自己就是只从地上捡起了一个东西,那么也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必定他们是要有多细心才能看到地上还落了一个东西,是要有多仔细才能分析出这个东西需要捡起来,是要有多努力才能弯下腰去把这东西拾起来,是要有多有耐心,才能把东西顺利地放回到原处,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工程。
而别人呢,又做了些什么?不过就是洗了洗菜,做了做饭,洗了洗衣服,扫了扫地,或者是该他们每天去做的活计,这些都是千篇一律,小菜一碟,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只有自己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的付出才是最大的,其他人看不到这些,那他们都是白眼狼,他们都是忘恩负义,他们都是瞎子,或者说是睁着眼装瞎,他们都是对自己不公平的。自己的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第246章
有的时候,周生总也是很愤慨的,但实在是受够了家里其他人的那些嘴脸,可是自己发火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无非是让那些人在指责自己的时候又加上一条罪名,那就是自己的脾气不好,容易发怒和其他人发火吵架,这些都成了自己的问题。
真是好笑,周生有的时候想自己,如果真的能够像他们那样闭着眼睛生活,昧着一颗心,面对其他人的话,或者说,他们的确是用了真心,只不过那颗心只看得到自己,看不到别人的付出。
他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自己为这个家兢兢业业,他们是从心底是这样认为的,而不是像周生看到的那种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能够看的清清楚楚。每个人想的都是自己,都看不到其他人的付出。
在他们心里,自己就是只从地上捡起了一个东西,那么也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必定他们是要有多细心才能看到地上还落了一个东西,是要有多仔细才能分析出这个东西需要捡起来,是要有多努力才能弯下腰去把这东西拾起来,是要有多有耐心,才能把东西顺利地放回到原处,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工程。
而别人呢,又做了些什么?不过就是洗了洗菜,做了做饭,洗了洗衣服,扫了扫地,或者是该他们每天去做的活计,这些都是千篇一律,小菜一碟,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只有自己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的付出才是最大的,其他人看不到这些,那他们都是白眼狼,他们都是忘恩负义,他们都是瞎子,或者说是睁着眼装瞎,他们都是对自己不公平的。自己的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有多久周生都没有感受到被人关心的温暖了,那个一团乱糟糟的家里仿佛就是受了某种诅咒,一般每个人都像是忘却了自己作为人还有温柔善良的那一面,而他们所表现出来所有貌似善良的表现,不过是他们用来伪装自己的假面罢了。
其实有很多时候,周生都是很讨厌自己这种能力的,好像从他懂事开始或者是更早的时候,他就能够看穿面前之人的真面目,能够听到人家心底那最隐秘的声音,一切伪装在他面前都荡然无存。
想到自己的这种能力他就生气,是觉得他的家人之所以对自己又恨又怕,还是非常情有可原的。认谁自己心中刚刚升起一些邪恶的念头,立刻眼前之人就已经觉察到甚至也反馈回来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谁都会知道,眼前这个孩子已经完全看穿了自己。自己在他面前就像是果体一样,一点**都没有,谁又愿意面对这样子的周生呢。
有时候,周生都觉得他们家之所以像受了诅咒,一般发展到现在这种情形,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毕竟因为自己这么一个像是每个人身体最真实想法,直接反馈的人物存在,所以至于大家,已经不再想要太多的隐瞒自己,同时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心中那不太光彩的想法,反而产生了一种畸形病态的心理。
在这种心理下,反而他们表面上更为虚伪,装出来的样子,其实,在外人面前估计都难以。让别人觉察,可是偏偏这些高中生面前就像气泡一样会被直接戳破,这多少给家里其他人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毕竟认真说起来,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是住着魔鬼的,人在心里偶尔都会升腾起一些恶念。这可能就是人这种动物的一种本能,可是这些恶念不一定每一条都会被主人重视,每一条都会被这个身体的控制者认真执行,其实往往大多数恶念都是人们自己心中的一种对现实不满,或者是对某些事物的一种本能反应。
而他们实际上也不过只是心里想想,并不会付诸于实施或者执行这些带有恶意的想法和念头。每个人都这样的话,那么大家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甚至于人们可能从来不会正视这个问题,可是就因为有众生的存在。
最起码,周生的家人们都是非常清楚的,周生能够看清楚别人心底真实的想法的,有了这样的铺垫在前,周生的家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难免就会反思再反思,然后再转过来思考上几遍。而往往最终他们都会落入左右为难,或者是举步维艰的境地,痛苦的原地挣扎着。
没有人会愿意一直过这样的日子,时间长了,人们难免会产生反抗的意识。所以,周生的家人们实际上也不知该拿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周生,只能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反对周生所说的任何的话,然后努力的想要给他洗脑,灌输他自己那些可笑的念头,根本就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问题就在于,周生并不是容易被说服的一个人。实际上,他这个人很难被说服,而且观察细微,虽然周生在学业上并不非常突出,但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思也不全在学业这方面。
在周生看来,学习差不多就行,毕竟他不认为自己是想去科举当官。他是真的没有这种**,在他看来每天要看到自己家人中各种小心思,各种小算计,已经是非常累的事情了。实际上除了家里人以外,周生已经不愿意和任何人有过多的接触了。
他怕的就是像他接触多了之后,就会清晰的看清对方的意图,从而猜到或者看到对方心中那龌龊的想法。当然周生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产生这些想法,但是往往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无意识中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这是周生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除了家里人不得不接触以外,其实对外面所有人他都一视同仁的保持距离。
在学业上,周生是并不想去考科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想当官。考过了科举之后,想要当官,一般都是从地方官做起。
第247章
周生的家人们都是非常清楚的,周生能够看清楚别人心底真实的想法的,有了这样的铺垫在前,周生的家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难免就会反思再反思,然后再转过来思考上几遍。而往往最终他们都会落入左右为难,或者是举步维艰的境地,痛苦的原地挣扎着。
没有人会愿意一直过这样的日子,时间长了,人们难免会产生反抗的意识。所以,周生的家人们实际上也不知该拿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周生,只能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反对周生所说的任何的话,然后努力的想要给他洗脑,灌输他自己那些可笑的念头,根本就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问题就在于,周生并不是容易被说服的一个人。实际上,他这个人很难被说服,而且观察细微,虽然周生在学业上并不非常突出,但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心思也不全在学业这方面。
在周生看来,学习差不多就行,毕竟他不认为自己是想去科举当官。他是真的没有这种**,在他看来每天要看到自己家人中各种小心思,各种小算计,已经是非常累的事情了。实际上除了家里人以外,周生已经不愿意和任何人有过多的接触了。
他怕的就是像他接触多了之后,就会清晰的看清对方的意图,从而猜到或者看到对方心中那龌龊的想法。当然周生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产生这些想法,但是往往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无意识中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这是周生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除了家里人不得不接触以外,其实对外面所有人他都一视同仁的保持距离。
在学业上,周生是并不想去考科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想当官。考过了科举之后,想要当官,一般都是从地方官做起。而面对那么多人的时候,周生都不能够保证,自己看到那么多人感受到那么多恶意的时候,是否还能够清醒的认识一切,是不是自己会丧失理智,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被家里人送到私塾以后,周生就没想过学习上会怎样拔尖儿而显眼。实际上,他一直处在中游位置也是他努力的结果。
他不想让自己学习太好,那样太容易被别人过多的注意,被老师能看中,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当然他也不会学习太差,被别人鄙视,并且被老师们嫌弃,这也是他不愿意感受到的情绪,所以处在中游不上不下,这刚刚好符合他的心意。
说得上私塾这件事情,其实周生的家人也是因为受不了他在家里时间过长,而采取的一个不得已的措施。毕竟周生的哥哥就没有上私塾,他家里经济条件也不过是温饱,并没有到那种非要送孩子去读书习字的程度。
而且最主要的是,周生的父亲是个老酒鬼,家中的事情他一律不管,而他们家有一间杂货铺子可以当作一家人的营生,也算是日用吃食不愁。
但是因为周生的父母都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他们根本不觉得送孩子去私塾有什么好处。可能往往也有人对他们提起过这件事情,但是对于一个酒鬼来说,什么也没有比自己酒杯中的酒,更为重要的了。而对于一个后宅只知道一些筋头巴脑的妇人来说,又怎么想得明白,送两个儿子去私塾对他们的未来有多大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周生受到这么好的待遇,比他哥哥更为幸运的被送到私塾呢?那就要从头说起了。周生这个能够看透人心底想法的能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一家人多多少少都对这个小孩子有一些惧怕的,心里谁也不愿意往他面前凑。
所以周生小的时候是寂寞的,但是他也渐渐习惯,也不喜欢和太多人接触。但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免都会抬头不见低头见,而随着周生年岁越大,他表现出来的情绪越多,家里人对他的忍受能力也越来越低了。
一开始,他们当然不可能就送周生去私塾,在他们看来,读书这件事情就是又费银子,又浪费了一件事情。看看他们周围人送孩子去读书的,也有那么几户人家,可实际上呢,他儿子上了私塾之后又有什么好处。
不过是多识几个字,将来有可能当个读书先生或者是账房一类的,那么遥远的事情还不如把那银钱留下来,保证眼前生活更为重要。
周生的哥哥那时候,他的父母就是这样想的,到周生这里自然还是这样。对于这个小儿子,他们也从来没觉得,需要把他送到私塾里去认识几个字。
但是架不住周生年纪越来越大,而随着他年纪的增长,他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基本上,所有人待在他身边都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小时候,他以及他周围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把别人吓哭。邻里街坊都接到过自家孩子的告状,说周生总是用特别凶的眼神在看着自己,所以经常的,周生的母亲就会接到邻居的投诉。
但好在这种惊吓本身就很难鉴定,再加上并没有小孩子真正的打架那样会有什么外伤,所以也就是说两句的事情。但是这也让家里人知道,这个周生估计是不大正常,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孩子在眼前实在是非常碍眼,都不敢看周生那双澄澈的大眼睛。
但不管怎样,都是自家孩子,周生的家里人虽说很难适应,觉得周生碍事,并且心中淡淡的总是有一种恐惧,但是他们并没有想要把周生怎么样,甚至也没有想过,要把他赶出家里。后来一直到周生的大哥结婚了,娶了一位小娇娘之后的事情,就变得有些矛盾冲突剧烈了。
那时候,周生大哥和妻子那是新婚燕尔,感情最是浓厚的时候,而且新媳妇进门,周生的母亲对于这个儿媳妇还是比较稀罕的,并没有上来就苛责什么,所以一家人都是和乐融融的,当然这除了周生这个特殊份子。
第248章
周生得父母他们当然不可能就送周生去私塾,在他们看来,读书这件事情就是又费银子,又浪费了一件事情。看看他们周围人送孩子去读书的,也有那么几户人家,可实际上呢,他儿子上了私塾之后又有什么好处。
周生年纪越来越大,而随着他年纪的增长,他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基本上,所有人待在他身边都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小时候,他以及他周围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把别人吓哭。邻里街坊都接到过自家孩子的告状,说周生总是用特别凶的眼神在看着自己,所以经常的,周生的母亲就会接到邻居的投诉。
但好在这种惊吓本身就很难鉴定,再加上并没有小孩子真正的打架那样会有什么外伤,所以也就是说两句的事情。但是这也让家里人知道,这个周生估计是不大正常,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孩子在眼前实在是非常碍眼,都不敢看周生那双澄澈的大眼睛。
但不管怎样,都是自家孩子,周生的家里人虽说很难适应,觉得周生碍事,并且心中淡淡的总是有一种恐惧,但是他们并没有想要把周生怎么样,甚至也没有想过,要把他赶出家里。后来一直到周生的大哥结婚了,娶了一位小娇娘之后的事情,就变得有些矛盾冲突剧烈了。
那时候,周生大哥和妻子那是新婚燕尔,感情最是浓厚的时候,而且新媳妇进门,周生的母亲对于这个儿媳妇还是比较稀罕的,并没有上来就苛责什么,所以一家人都是和乐融融的,当然这除了周生这个特殊份子。
这位新进门的小媳妇一直觉得,周生这个小叔子估计是看自己不顺眼,否则为什么看向自己的目光总是那么渗人呢。但是毕竟是刚进门,自己还没有什么把握,直接对原本这个家的成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的,所以这小媳妇一开始是忍着的。
但是后来,她发现这一家人对周生的态度也就那么一回事,好像对自己这个外人都要比周生亲热上好几分呢。这不仅仅是自己的新婚丈夫,就连自己这后来的爹娘也是一样的态度。这给了小媳妇不少的底气,也是渐渐的,周生大哥的这位新媳妇也就是周生的新大嫂,开始慢慢做起妖来。
一开始,她也不过是说些酸话,表示一下自己心里受到惊吓的感受。渐渐的,她的话越来越露骨,经常在周生大哥和母亲面前,说这个小叔子看自己的目光,实在是有些人自己心脏总是受这样的冲击,感觉浑身别扭,总是怕怕的。长此以往下去,估计对自己身体有着不好的影响,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孕育子嗣。
上升到这一阶段的时候,这一家人不能不在重视这件事情了。原本小媳妇在他们面前告黑状的时候,其实这些周生的家里人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感受呢,只不过他们因为毕竟是一家人,他们顾忌着都是亲生的,即使有再大的意见,也只能憋着,他们也想不出来还能拿周生怎么样。
这小媳妇的行径其实是给家里人一个发泄的途径。以往他们不敢想的,不愿意去想的,这一次可以让他们想个够了。所以一家人对待周生的态度,从这位新大嫂进门之后,就越来越冷淡,比以前更加的难以忍受的。往往他们都是对周生采取冷处理,不愿去理他,甚至连看都不想看到他。
在这样的家庭里待着的周生,又怎么可能感受到温情,实际上他觉得那颗心冷的像石头一样。小的时候,他那时候还不能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所以一旦读取了对方心里的某些想法,自己立刻反应过来,也直接让人家看透了这一点,是非常不好的。
那时候周围很多人,都很害怕和自己接触。小孩子心思简单,今天可能怕得哭着回去了,第二天却又照样找他来玩儿,所以小时候,周生是真没觉得自己这个能力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他也注意到了,跟小孩子相处起来要轻松的很多,毕竟当他在大人面前展现这种能力的时候,往往感受到大人那种非常排斥,以及极度恐惧厌恶的情绪是非常强烈的。那时候他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都是自己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大人和小孩的差距要差这么多。
但是渐渐的周生也大了,他也渐渐明白了周围人的心思。小孩子当然是无所谓,睡一觉第二天起来,估计昨天自己吃什么,玩什么,他们都记不清楚了,一起都是崭新得开始。在他们印象中,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小朋友,经常会引起他们有些不适,但是其他却没有什么。毕竟周生不是那种野蛮孩子,不会欺负人,不会抢人东西,这在小朋友中间就算是比较有人缘儿的了。
但是当大家年纪渐长,都渐渐变成半大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意识到,周生这个能力有多么的可怕。原本还跟他略微有些来往的伙伴们也一一离开了他,这下子,周生的世界好像也就只有待在自己家里了。
可当自己家里的环境也变得异常恶化的时候,周生都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可以去哪里了。难道自己要躲在屋子里,一天都不能出门吗。难道自己要像个囚犯一样,等着别人把饭菜扔到屋子里,而自己却不能离开屋子一步吗。这样的生活是周生坚决不能接受的。
所以那段时间,其实周生反抗也是非常严重的。你们不愿意看到,我偏偏要在你们面前转来转去,你们不愿承认我的存在,我偏偏要让你们知道,你们心中那些龌龊的想法,都被我看得一清二楚。
这样一来。周家的气氛异常紧张,一时间。家里所有人和周生之间的矛盾简直激烈到了白热化。那时候,周生的大哥是反抗得最为强烈的,毕竟在其他人面前,他那个新媳妇还要注意一下脸面,所以一直在背后鼓动着周生的大哥,让他为自己出头。
第249章
渐渐的周生也大了,他也渐渐明白了周围人的心思。小孩子当然是无所谓,睡一觉第二天起来,估计昨天自己吃什么,玩什么,他们都记不清楚了,一起都是崭新得开始。在他们印象中,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小朋友,经常会引起他们有些不适,但是其他却没有什么。毕竟周生不是那种野蛮孩子,不会欺负人,不会抢人东西,这在小朋友中间就算是比较有人缘儿的了。
但是当大家年纪渐长,都渐渐变成半大人的时候,大家也都意识到,周生这个能力有多么的可怕。原本还跟他略微有些来往的伙伴们也一一离开了他,这下子,周生的世界好像也就只有待在自己家里了。
可当自己家里的环境也变得异常恶化的时候,周生都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可以去哪里了。难道自己要躲在屋子里,一天都不能出门吗。难道自己要像个囚犯一样,等着别人把饭菜扔到屋子里,而自己却不能离开屋子一步吗。这样的生活是周生坚决不能接受的。
所以那段时间,其实周生反抗也是非常严重的。你们不愿意看到,我偏偏要在你们面前转来转去,你们不愿承认我的存在,我偏偏要让你们知道,你们心中那些龌龊的想法,都被我看得一清二楚。
这样一来。周家的气氛异常紧张,一时间。家里所有人和周生之间的矛盾简直激烈到了白热化。那时候,周生的大哥是反抗得最为强烈的,毕竟在其他人面前,他那个新媳妇还要注意一下脸面,所以一直在背后鼓动着周生的大哥,让他为自己出头。
而看到两个儿子互相之间掐架,周生的父母也是不愿意的。他老子当然可以灌下一桶酒,直接醉倒呼呼睡去,什么也不用管。那他老娘还要管着这一家人的吃喝嚼用,整天看到自己两个儿子像斗鸡眼一样,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他这位当娘的心里,当然也是十分不舒服的。但很显然,周生的母亲是偏向自己大儿子的。
所以很快,周生的母亲给周生找了一份学徒工的活计。给周生找这么一份活计,简直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一方面呢当然是周生有了手艺之后,以后养活自己不成问题,没准还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收入。也算是自己没白养他这么多年。
另外一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赶快让周生减少在家待的时间。一开始,他母亲给周生找的学徒活计还是在家附近,所以周生每天晚上还能回家睡觉,只不过一大早就要离开家去师傅那里当学徒。
学徒工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活计,一般贫苦人家才会把孩子送到那些有手艺得老师傅店铺里当学徒。毕竟想要学门手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些老手艺人把自己的手艺都看得珍贵无比,对待这些学徒工,仿佛是看到来抢自己饭碗的人,态度不可能温和。
可是这些老师傅又需要一些学徒来帮自己干活,免费得劳动力,还有拜师礼可以拿何乐不为呢。当然,这些学徒能学到什么,学习多少就不一定了。还有一些老师傅甚至还需要一些机灵的学徒来掌握自己的技术,以便于自己得手工艺能够传承下去。
所以这些老师傅对待学徒们的态度是非常恶劣的,一开始把他们看的根本就不像是看人一样对待,所以很多家里没吃过这样苦,受过这样累的孩子,都受不了这份学徒的工作。他们往往做几天就会直接辞工,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淘汰方法。这些老师傅们也是用这种方法,淘汰掉那些没有毅力没恒心的学徒们。
周生倒是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学徒生涯,他也没有觉得,为什么大哥能够在家里,只是轻松的在母亲不方便的时候帮忙看看店就可以了,不用干别的活计,而自己则要天天早早离开家门,去老师傅那里受苦挨骂学手艺。
其实在周生看来,能够离开家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当他有多么高兴,看到家里自己的家人心中的那些龌龊想法吗?他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家门,只不过之前没有机会,这一次母亲给他找来的学徒工的工作,对周生来说,他当然是非常高兴的接受了。
艰苦的学徒生涯,往往很多人都在前几天的时候就退缩了,直接辞工,但是周生并没有。他每天坚持着早早起床去老师傅那里学徒,而且工作起来也非常的努力,好像是专心致志的想要做好这一门手艺,起码态度是非常端正的。
本来对于老师傅们来说,这种态度端正而且手脚勤快又有坚持恒心的孩子,应该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但是事情到了周生这里,就发生了天大得变化。
人家都是学徒受不了了师傅的压迫以及艰苦的生活环境,大量的工作内容,以至于直接逃回家去辞工。可是到了周生这里,却变成了那位老师傅带着周生回去,甚至原本周家送过来的拜师礼全部退回去,恨不得倒贴些银钱他们也乐意,只求让周生离开自己的店铺。
原来周生虽然还是积极的学习手艺,但是,他还没有学会完全忽略看到人们心里真实想法的能力,所以渐渐的,他的眼神就出卖了自己。那些老师傅都是人精自然,很是敏锐的感受到了周生眼神的变化。
谁心里没有点儿阴暗面,谁心里没有点邪恶的想法,这都被人家看到了,简直就像光天化日之下裸奔一样,谁知道这一点的时候,都不会感到舒适的。
想到这样一个在旁边能够透过所有伪装,看清你本质的人,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这些老师傅心里的压力顿时压力山大。当然他们就不乐意,有那么多学徒乖乖的勤恳的等着自己指使,何苦要放这么一个令自己心生恐惧的家伙,待在自己身边呢。
第250章
其实在周生看来,能够离开家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当他有多么高兴,看到家里自己的家人心中的那些龌龊想法吗?他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家门,只不过之前没有机会,这一次母亲给他找来的学徒工的工作,对周生来说,他当然是非常高兴的接受了。
艰苦的学徒生涯,往往很多人都在前几天的时候就退缩了,直接辞工,但是周生并没有。他每天坚持着早早起床去老师傅那里学徒,而且工作起来也非常的努力,好像是专心致志的想要做好这一门手艺,起码态度是非常端正的。
本来对于老师傅们来说,这种态度端正而且手脚勤快又有坚持恒心的孩子,应该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但是事情到了周生这里,就发生了天大得变化。
人家都是学徒受不了了师傅的压迫以及艰苦的生活环境,大量的工作内容,以至于直接逃回家去辞工。可是到了周生这里,却变成了那位老师傅带着周生回去,甚至原本周家送过来的拜师礼全部退回去,恨不得倒贴些银钱他们也乐意,只求让周生离开自己的店铺。
原来周生虽然还是积极的学习手艺,但是,他还没有学会完全忽略看到人们心里真实想法的能力,所以渐渐的,他的眼神就出卖了自己。那些老师傅都是人精自然,很是敏锐的感受到了周生眼神的变化。
谁心里没有点儿阴暗面,谁心里没有点邪恶的想法,这都被人家看到了,简直就像光天化日之下裸奔一样,谁知道这一点的时候,都不会感到舒适的。
想到这样一个在旁边能够透过所有伪装,看清你本质的人,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这些老师傅心里的压力顿时压力山大。当然他们就不乐意,有那么多学徒乖乖的勤恳的等着自己指使,何苦要放这么一个令自己心生恐惧的家伙,待在自己身边呢。
于是就出现了很难得的景象,这有手艺的老师傅居然带着小学徒退回来,并且奉上所有的拜师礼,甚至还多送了一些礼物,为的就是能够把这个学徒退回到他家里去这样得奇观。
那个时候的周生还很幼稚,可以说他也是刚刚知道,周围人并不喜欢自己的能力。虽然说他在家人面前并没有任何隐瞒,但实际上到了外人面前,他还是尽量克制的。只不过他这功力明显是刚刚起步,修炼完整还差得很远,所以到了老师傅面前,他那点伪装就好像窗户纸一样就被戳破了。他眼神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一开始他的秘密一开始就被那位老师傅了解了。
当然知道了这人能够看透自己的内心,这位老师傅当然是非常不高兴的。但是,看着周生又是这么勤快肯干的一个孩子,老师傅心中又犹豫了。毕竟怎么看周生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后继之人,他既勤劳又肯吃苦,还有恒心毅力,怎么看都是一个非常合适继承自己手艺的人,也就是他有着一些瑕疵,所以才让老师傅一直犹豫着。
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这老师傅一点都不想在,让周生再待在自己店里了。这位老师傅是位铁匠,他在县城中开铁匠铺子也有了几年的年头了。早年他在其它地方谋营生却是不知道的,只不过后来搬到县城中之后就没有离开,一直开着这家铁匠铺子。渐渐铁匠铺的名声也传出去了,再加上他的年纪不小,手艺也不错,所以附近人都很尊敬他。
而与他的手艺出名的同时,他对学徒的严厉也是出了名的。每天他要求学徒们到店的时间,要比其他的店铺早上一个时辰晚上,放这些学徒回家的时辰也要晚上不少。而这一整天几乎学徒们都要忙碌着干活,中午的饭食又非常的不好,所以愿意去他家学徒的人不少,但是流动率非常的高,基本上,很多孩子都是受不了,这位老师傅那里的环境和对待条件的。
这也就决定了,这位老师傅难得有看上眼的孩子,要不是周生在其他方面表现的太过优秀,这位老师傅估计早就把他赶出店铺送回家去了。那就在老师傅送周生回去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确是使得一下子,让老师傅下定了决心把周周送回家去,再也不愿意他带着自己的店铺里了。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只不过这县城中得铁匠原本就这老师傅一家。所以大家习惯买铁器的时候,都到这家打铁铺子。那一天生意还算不错,早上来了一位客人,刚刚预定了一把剪刀。
这位老师傅让手下的伙计接待了那位客人,并且把要求记了下来。当然那人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他需要剪刀的尺寸。只不过那人确是再三的要求,他需要这把剪刀非常着急,所以希望老师傅能够腾出时间,先把他这把剪刀打造出来,他估计着时间就会来取。
当时那人也是说了很多好话,不停的行礼,这才让那位老师傅决定先接下他这一单生意。毕竟打造一把剪刀,并不费什么事情。
而那人看到了师傅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当时非常的高兴,再三的感谢着老师傅,甚至对店里所有的人都热情的招呼着。等这人走了之后,那位老师傅倒也的确像他答应的那样,让伙计开始准备打造剪刀的材料。
只是没想到,老师傅这边还没有开始打造把剪刀呢,铁匠铺门口又来了生意。这次来的这一位,看起来像是位行走江湖的侠客。
虽然这人一身的灰尘风尘仆仆,但是可以看出来这位大侠在江湖上混的应该还是不错。起码他的衣着打扮,所用的料子都是一般人穿不起的,再加上一些配饰以及他刀柄上挂着的挂饰,都可以证明这个人身家颇为丰厚,根本就不差钱。
第251章
老师傅是难得有看上眼的孩子,要不是周生在其他方面表现的太过优秀,这位老师傅估计早就把他赶出店铺送回家去了。那就在老师傅送周生回去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确是使得一下子,让老师傅下定了决心把周周送回家去,再也不愿意他带着自己的店铺里了。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只不过这县城中得铁匠原本就这老师傅一家。所以大家习惯买铁器的时候,都到这家打铁铺子。那一天生意还算不错,早上来了一位客人,刚刚预定了一把剪刀。
这位老师傅让手下的伙计接待了那位客人,并且把要求记了下来。当然那人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大概描述了一下他需要剪刀的尺寸。只不过那人确是再三的要求,他需要这把剪刀非常着急,所以希望老师傅能够腾出时间,先把他这把剪刀打造出来,他估计着时间就会来取。
当时那人也是说了很多好话,不停的行礼,这才让那位老师傅决定先接下他这一单生意。毕竟打造一把剪刀,并不费什么事情。
而那人看到了师傅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当时非常的高兴,再三的感谢着老师傅,甚至对店里所有的人都热情的招呼着。等这人走了之后,那位老师傅倒也的确像他答应的那样,让伙计开始准备打造剪刀的材料。
只是没想到,老师傅这边还没有开始打造把剪刀呢,铁匠铺门口又来了生意。这次来的这一位,看起来像是位行走江湖的侠客。
虽然这人一身的灰尘风尘仆仆,但是可以看出来这位大侠在江湖上混的应该还是不错。起码他的衣着打扮,所用的料子都是一般人穿不起的,再加上一些配饰以及他刀柄上挂着的挂饰,都可以证明这个人身家颇为丰厚,根本就不差钱。
那人在门口看了两眼之后,直接大步的就走进了铁匠铺子,少了,铁匠铺里面众人一眼直接奔着老师傅走了过来。小伙计倒是非常有眼色,此时匆匆忙忙的赶上前询问着:“客官,您有什么需要打造的东西吗?”
那人原本就是奔着老师傅直接去的,被小伙子这一打岔,确实有些不耐的,他挑一下眉头,却最终并没有说些什么,而是继续面对老师傅开口说道。
“我这把刀用起来很顺手,但是,最近我的力气长了,所以这把刀用起来有些轻。我也不需要重新打造一把刀,我只需要在这刀身上加些配重。”
这人是完全忽视了小伙计得问话,直接奔着老师傅说出这样一番话的,好像这点里就老师傅一个人似的。
本来他这活计并不困难,毕竟一把刀上加些配重是很简单的事情,不涉及到刀刃,其实这种活计一般小伙计都能够完成,却没想到这人直接奔着老师傅去。可他态度是非常坚决的,这件事情好像非得要这位老师傅操作才可以。
还当着这一屋子人的面,这人态度就如此的嚣张,可见平时也是习惯了如此的主,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到人家店里这样说法是否合适。
但平时非常严厉的老师傅这一刻却好像脾气好的不得了,就连那小伙计都不知该如何接这位大侠的话的时候,这位老师傅已经一边点头一边答应下来:“好的好的完全没问题。您什么时候需要这把刀呢?我尽力给你做好。”
而老师傅这一番回答,其实让店里其他人都惊得下差不多吓掉了下巴,可是这位进来的大侠却仿佛已经预测到,或者他本来就知道这位老师傅该如何回答,所以,对于老师傅的回答,他只是一笑而过,根本就不觉得,这个老师傅是放下了自己的身价在跟他说话。
也许对他来说他走到哪里,不管有什么资历有什么能力,有什么身价的人,都是这样对他说话的,所以他这位大侠还真是没有想太多,反而觉得一切理所当然。他解下一直在手边的佩刀,直接递给了老师傅,并且嘱咐着说道。
“你可要小心伺候这把刀,这把刀跟了我可有很多年了。我用的它是最趁手的,你记着只要加一两的配重上去,不要多也不要少,别的都不要管。”
而听到这位大侠所说的需要加的配重,居然只是一两,店铺里其他人心中都要笑出声了。他们原本听着这位大侠所说的那么慎重,什么最近觉得力气长了,什么都需要配重等等这些,还以为这位大侠要在刀上配多少的重量呢,结果只是一两。只一两得配重,还要他如此慎重的再三强调,简直就让人难以直视了。
本来往打好的刀上装配中这件事情就非常简单,随便一个小学徒都可以做到,更何况只是一两的配置,这几乎对于刚来两天没多久的学徒就可以完成。
别小看学徒,在这老师傅手底下能呆两天的学徒,也已经是非常厉害了。这两天之内,他们起码手底下这些基本功都得掌握好,而且必须做得漂亮,做得不好的人都已经被这老师傅赶回去,以资质顽劣为由直接踢出铁匠铺,而且拜师礼还是给老师傅给扣下来的。
也不是没有人对这个要求感到郁闷,甚至提出过反对得,可是谁让这教徒弟的是老师傅呢。再说了,老师傅也说这两天,他就要给的那些东西。足够配得上他们送过来的拜师礼了,所以渐渐的。也就人们接受了这位老师傅的条件,再也没有说过什么。
所以说这活计还真的是非常简单。只不过需要随便找个学徒就可以完成,可这人偏偏把刀交给了老师傅,并且一再强调他这刀有多么的贵重,然后并且要求老师傅亲自操刀,把这配种加在自己刀上。而且他也说了,如果让他满意的话那赏钱是大大的有,但如果不满意的话,他们这一家店都赔不起他这把刀。
第252章
那位大侠解下一直在手边的佩刀,直接递给了老师傅,并且嘱咐着说道:“你可要小心伺候这把刀,这把刀跟了我可有很多年了。我用的它是最趁手的,你记着只要加一两的配重上去,不要多也不要少,别的都不要管。”
而听到这位大侠所说的需要加的配重,居然只是一两,店铺里其他人心中都要笑出声了。他们原本听着这位大侠所说的那么慎重,什么最近觉得力气长了,什么都需要配重等等这些,还以为这位大侠要在刀上配多少的重量呢,结果只是一两。只一两得配重,还要他如此慎重的再三强调,简直就让人难以直视了。
本来往打好的刀上装配中这件事情就非常简单,随便一个小学徒都可以做到,更何况只是一两的配置,这几乎对于刚来两天没多久的学徒就可以完成。
别小看学徒,在这老师傅手底下能呆两天的学徒,也已经是非常厉害了。这两天之内,他们起码手底下这些基本功都得掌握好,而且必须做得漂亮,做得不好的人都已经被这老师傅赶回去,以资质顽劣为由直接踢出铁匠铺,而且拜师礼还是给老师傅给扣下来的。
也不是没有人对这个要求感到郁闷,甚至提出过反对得,可是谁让这教徒弟的是老师傅呢。再说了,老师傅也说这两天,他就要给的那些东西。足够配得上他们送过来的拜师礼了,所以渐渐的。也就人们接受了这位老师傅的条件,再也没有说过什么。
所以说这活计还真的是非常简单。只不过需要随便找个学徒就可以完成,可这人偏偏把刀交给了老师傅,并且一再强调他这刀有多么的贵重,然后并且要求老师傅亲自操刀,把这配种加在自己刀上。而且他也说了,如果让他满意的话那赏钱是大大的有,但如果不满意的话,他们这一家店都赔不起他这把刀。
对于这样的说法,其实店里所有人都不以为意的。他们这些人大部分人在这打铁铺子里,也已经待了不少时间了。以他们的眼力,完全能够看出来那人的所谓佩刀抽出来,展示了一番那刀,也就是普通的打造水平,只不过比较华丽,刀身上还装饰着一些华丽的花纹。
也不知这样一把华而不实的刀,这位大侠是怎么一直用的很趁手的?而且那些花纹怎么看怎么碍事,这把刀刃上的血槽都没有,也不知这位大侠拿着把刀出去,到底是干了些什么,反正跟人打架是绝对不好使的。
这也就是现在是上门为客的一个顾客,而且看起来还是一位非常有钱的有钱人,那么这些学徒当然不可能说些什么。这要是在外面换个地点,这些人早就会嘲讽开了,有这样贵重的一把刀吗?简直就是华而不实而已。
而且那刀看起来就可以看出来打造他的那种材料,并不贵中是普通的身体,这样一把刀在铁匠铺子里,一个月的学徒就可以打造出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把刀,居然被那人说得如此的重要,真是让人感到好笑。但火眼金睛同时又严厉不已的老师傅,此时却仿佛眼瞎了,心也盲了,脾气也变得贼拉好了,反正所有男人的要求一概答应下来,点头哈腰的不停的示好。
老师傅这一番举动让所有店里其他人也算是大开眼界了,要知道平时,这位老师傅对县城中那些上门来要求打把菜刀,打把剪刀,打个锄头等等的邻里乡亲们,那态度可是高的很啊。他不愿意的话,人家可是不愿意给你打造,随便指个学徒给你打造出来的东西,你也得花钱买不是。
就像早晨刚来的那个顾客,打把剪刀的时间并不长,也不费多大功夫,但是他也得说尽了好话,不停的行礼作揖才能让老师傅点下头略微答应,他亲自操刀给他打一把剪刀。你要知道,老师傅的手艺还是在那里的,他打造出来的剪刀,起码要比学徒们打造出来的好使上一分。
可是那人却好像完全不放心的模样,即使那刀已经交到了老师傅的手中,但他仍然在旁边,不停的唠叨着自己的要求,“一定要自己做,亲自给我这把刀上加配重,不能让其他什么学徒工给我做这件事情。这把刀可是相当于我的命啊,如果做不好的话,你们这个店以后也就别开了。”
那老师傅当然是满口答应,同时再三的保证,自己肯定会按照客人要求,完成这次把刀的改造。
而最后那人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老师傅立刻开始改造他这把刀,同时还规定了时间,大概一个时辰后,他就会回来取他的这把宝刀。
一个时辰,改造一把刀完全是绰绰有余,但是这一个时辰之内却不允许老师傅在改造一把刀的之余,还要把先前定下来的剪刀打造出来。
听到这个时间限制,老师傅捧着呢,把刀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这把刀真的是什么绝世佳品,他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神情也没有其他的反应,反而还像刚才那样笑眯眯的不停的点头答应着。
倒是旁边待着的两个小伙子,其中一个有些焦急的想要开口,提醒一下老师傅。毕竟今天早晨第一单生意已经接下,那位需要那把剪刀的客户也是着急想要这把剪刀,大概到中午的时候就会过来取。
而现在离午时也就一个时辰的时间了,如果老师傅把这把刀的时间也定得这样刚刚好的话,那么那个人的剪刀肯定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可就在他,刚要开口提醒自家师傅的时候,他的手臂却被另外一个伙计拉住了。当这个伙计转头望过去的时候,却发现那个伙计只是无奈的对着他摇了摇头。这一下这个伙计也知道了,大概现在并不是他提醒这件事情的时机,毕竟那个伙计一直比他要机灵,更得老师父的欢心,听他的应该没问题。
第253章
可是那人却好像完全不放心的模样,即使那刀已经交到了老师傅的手中,但他仍然在旁边,不停的唠叨着自己的要求,“一定要自己做,亲自给我这把刀上加配重,不能让其他什么学徒工给我做这件事情。这把刀可是相当于我的命啊,如果做不好的话,你们这个店以后也就别开了。”
那老师傅当然是满口答应,同时再三的保证,自己肯定会按照客人要求,完成这次把刀的改造。
而最后那人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老师傅立刻开始改造他这把刀,同时还规定了时间,大概一个时辰后,他就会回来取他的这把宝刀。
一个时辰,改造一把刀完全是绰绰有余,但是这一个时辰之内却不允许老师傅在改造一把刀的之余,还要把先前定下来的剪刀打造出来。
听到这个时间限制,老师傅捧着呢,把刀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这把刀真的是什么绝世佳品,他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神情也没有其他的反应,反而还像刚才那样笑眯眯的不停的点头答应着。
倒是旁边待着的两个小伙子,其中一个有些焦急的想要开口,提醒一下老师傅。毕竟今天早晨第一单生意已经接下,那位需要那把剪刀的客户也是着急想要这把剪刀,大概到中午的时候就会过来取。
而现在离午时也就一个时辰的时间了,如果老师傅把这把刀的时间也定得这样刚刚好的话,那么那个人的剪刀肯定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可就在他,刚要开口提醒自家师傅的时候,他的手臂却被另外一个伙计拉住了。当这个伙计转头望过去的时候,却发现那个伙计只是无奈的对着他摇了摇头。这一下这个伙计也知道了,大概现在并不是他提醒这件事情的时机,毕竟那个伙计一直比他要机灵,更得老师父的欢心,听他的应该没问题。
而两个小伙子之间的互动,当然也被老师傅看在了眼里,在这个店里,虽然她一直笑着面对着客户,但实际上眼睛余光一直在扫着其他人。
这样有钱有势的客户,老师傅之前也见过很多个,只不过来了这个小小的县城之后,见到这样贵人的机会少了很多,倒真是有些忘记了这样客户的模样了。今天来的这位却是让老师傅尘封的记忆再一次苏醒过来。
这位老师傅原本是在京城那里开了一家打铁店,生意也还不错,渐渐的有了些名气之后也有一些有身份的人到他们店里订购一些东西。虽说不一定是那些大人物们亲自来订货,但是一般订货这些东西的时候,老师傅还是能够一眼看出来那些仆人们的态度。从他们的态度就可以分析出,他们背后主家的身份又是几何。
只不过后来这位老师傅得罪了其他人,不得不离开了京城的繁华之地,来到这样一个偏僻鸟不拉屎的小县城。虽然渐渐的附近人也都是很尊敬这位老师傅的,但是这样身份的差异处境的变化,都让老师傅心中有那么一股不甘的郁气。
谁愿意,这就白白的手艺钱浪费在这种地方,根本就不需要表明自己有多高超的技艺,打造的那些东西又是什么,剪刀,菜刀锄头斧头等等。这些东西即使是手艺超差的铁匠也能够完成任务,怎么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技艺呢?只不过自己虽然身怀绝技,却不得不弯着腰缩在这么一个小地方,确实让老师傅心中很是难受憋屈。
也是因为自己无意中曾经得罪过人,所以老师傅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确实比以前强了不少。以前他就是不知道把握人心,所以根本就没注意自己随意说的几句话,居然就正好戳中了别人心中最隐秘的地方,搞得最后,自己只能狼狈的逃离京城,自己的这一番手艺全是白白浪费在这样一个小县城里。
所以说,在这个小县城定居下来之后,或者说,他得罪了那位贵人之后,这位老师傅对于自己周围环境的把控力那是超强的,所以他一直注意着自己身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大脑是高速运转着。就是因为这样细致的观察,以及快速的反应,让这位老师傅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周胜情绪中的变化。
要说周生情绪变化,最厉害的当然就是,那师傅答应给那位客官亲自操刀,增加配重这件事了。那一刻老师很明显看到了周生,情绪中明显的变化,他那两双眼睛透露出来的,想法却是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因素,有了然有困惑,有敬佩,有蔑视。
这些复杂的情绪,却是一下子从周生那里传递出来。这本身要是说出去都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一件事情,但它却是确实发生在了自己身边。其实最主要老师傅会特意注意周生那边的反应,也是因为他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
从这几天相处下来,其实老师傅对于周生还是非常满意的,这小伙子有眼力又肯干,同时还非常有耐心,坚持不懈的特性,这些特点都非常符合了师傅的要求,对于周生他甚至起过,是不是应该把自己这一身手艺传递下去的想法,但是渐渐的老师傅却发现周身除了这些特质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仿佛能够看穿别人的心意。
往往平时相处下来,偶尔的老师傅会对某个人不满,发些脾气训斥几句,但是周生往往好像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对那人,投去同情的目光,甚至那种目光,他还在自己发火之前。这一次两次的老师傅当然也就注意到了,如果周生真的能够看穿别人内心,那这个人也就太可怕了。
老师傅可不想,把这样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那样自己心中的所有想法还有什么隐蔽性啊,那简直都像是自己把所有内心想法抛出在外一样,简直太难受了。
第254章
在这个小县城定居下来之后,或者说,老师傅在得罪了那位贵人之后,这位老师傅对于自己周围环境的把控力那是超强的,所以他一直注意着自己身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大脑是高速运转着。就是因为这样细致的观察,以及快速的反应,让这位老师傅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周胜情绪中的变化。
要说周生情绪变化,最厉害的当然就是,那师傅答应给那位客官亲自操刀,增加配重这件事了。那一刻老师很明显看到了周生,情绪中明显的变化,他那两双眼睛透露出来的,想法却是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因素,有了然有困惑,有敬佩,有蔑视。
这些复杂的情绪,却是一下子从周生那里传递出来。这本身要是说出去都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一件事情,但它却是确实发生在了自己身边。其实最主要老师傅会特意注意周生那边的反应,也是因为他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
从这几天相处下来,其实老师傅对于周生还是非常满意的,这小伙子有眼力又肯干,同时还非常有耐心,坚持不懈的特性,这些特点都非常符合了师傅的要求,对于周生他甚至起过,是不是应该把自己这一身手艺传递下去的想法,但是渐渐的老师傅却发现周身除了这些特质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仿佛能够看穿别人的心意。
往往平时相处下来,偶尔的老师傅会对某个人不满,发些脾气训斥几句,但是周生往往好像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对那人,投去同情的目光,甚至那种目光,他还在自己发火之前。这一次两次的老师傅当然也就注意到了,如果周生真的能够看穿别人内心,那这个人也就太可怕了。
老师傅可不想,把这样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那样自己心中的所有想法还有什么隐蔽性啊,那简直都像是自己把所有内心想法抛出在外一样,简直太难受了。
所以渐渐的有了怀疑之后,那师傅其实一遇到什么事情,首先第一反应就是去观察招生的变化,有很多次偷偷发现周围发生的事情,还没有真正发生的时候,周生,那边就有了一些反应,紧接着旁边肯定有人情绪会发生变化,或者说是激烈的变化。
观察了几次之后,这位老师傅对于众生的怀疑越来越重,所以今天,在观察周围情况的时候,这位老师傅重点就是观察周生那边的反应。
这时候的周生当然不能极好的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心中的所有想法都像是直接暴露在,他那双眼睛和脸部表情上。
所以别看老师傅这一边还在点头哈腰答应着客户的要求,其实他心里早已经暗暗记下了周生那边的反应。而随着他心理的这些变化,他又眼睁睁的看着周生那边,迅速的朝自己这边看了一眼,然后扭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这一切的变化发生在电光伙食之间,老师傅立刻反应过来,估计周生又看明白自己心中的想法了。所以他这是怕自己再去观察他的反应,干脆转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不让自己看到他这边的反应。虽说知道周生已经示弱转身去做别的事情了,但其实老师傅心中还是非常不舒服的。
虽说他对前面这位客官百般的应允,但实际上这位老师傅心中也是十分不痛快的。毕竟眼前这位虽说看起来的确是不差钱的主,从他的衣着打扮举止行为就可以看出来,这家伙估计身价不菲,但这又怎样呢,这样的人物如果放在以前,老师傅对他的态度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
想到那时候自己店里来往的都是那些贵人的小厮,像眼前这样的货色根本就没有那个胆量,走到自己面前来,老师傅心中就气闷。可是现在连这样的货色自己都要小心对待,毕竟一直在打造那些日常家居用品以及农具之后,老师傅自己心中也是渴望着真正的能够打造一些东西出来的。
但是看了看手中这把刀,虽然表面上还是非常尊敬,一脸顺从的模样,老师傅心中却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还以为自己的机遇又来了,能够彻底翻身或者说以这个为起点,你在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到京城,回到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光。
可是现在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只是给这样一把华而不实,而且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材实料,打造出来的大刀上加些配重,而且还只是加一两的配重。这对老师傅来说,简直就像是闭着眼睛都能完成的工作,这样的活计又怎么可能显示自己非凡的技艺,从而被别人美名远播呢。
眼看着自己的翻身机会,像煮熟的鸭子一样飞走了,当时自己刚才那一番内心的变化,都被别人看个精光,老师傅心中升起了一团火气。
所以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明明是这位老师傅贪图别人的钱财,然后迎合这位有钱的客户,把那位本来应该排在前面的客户推到了后面。
这样的操作本来在其他商家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谁给的工钱多,那么谁就会得到便利。虽然说,老师傅是答应了那位要剪刀的客户在前,但是也架不住这家店毕竟是老师傅的,那么它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都是这位老师傅自己做主的。
其实周生也是说不上什么的,实际上他也的确什么也没说。只不过,在一开始情绪有些变化,但是很快,他也就意识到老师傅那边好像对自己这边有所警觉。
所以周生干脆闭上耳朵,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好像自己置身事外一样,根本不让其他的事情干扰到自己。他也怕自己忍不住暴露了自己的秘密,但是,周生却是没有想到,实际上他的秘密已经完全惹火了这位老师傅。
所以第二天的时候,老师什么也没说拉着周生,就来到了他们家。
第255章
看了看手中这把刀,虽然表面上还是非常尊敬,一脸顺从的模样,老师傅心中却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还以为自己的机遇又来了,能够彻底翻身或者说以这个为起点,你在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到京城,回到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光。
可是现在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只是给这样一把华而不实,而且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材实料,打造出来的大刀上加些配重,而且还只是加一两的配重。这对老师傅来说,简直就像是闭着眼睛都能完成的工作,这样的活计又怎么可能显示自己非凡的技艺,从而被别人美名远播呢。
眼看着自己的翻身机会,像煮熟的鸭子一样飞走了,当时自己刚才那一番内心的变化,都被别人看个精光,老师傅心中升起了一团火气。
所以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明明是这位老师傅贪图别人的钱财,然后迎合这位有钱的客户,把那位本来应该排在前面的客户推到了后面。
这样的操作本来在其他商家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谁给的工钱多,那么谁就会得到便利。虽然说,老师傅是答应了那位要剪刀的客户在前,但是也架不住这家店毕竟是老师傅的,那么它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都是这位老师傅自己做主的。
其实周生也是说不上什么的,实际上他也的确什么也没说。只不过,在一开始情绪有些变化,但是很快,他也就意识到老师傅那边好像对自己这边有所警觉。
所以周生干脆闭上耳朵,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好像自己置身事外一样,根本不让其他的事情干扰到自己。他也怕自己忍不住暴露了自己的秘密,但是,周生却是没有想到,实际上他的秘密已经完全惹火了这位老师傅。
所以第二天的时候,老师什么也没说拉着周生,就来到了他们家。当然老师却是破天荒的,是把周生的拜师礼也带来了,生怕周生的家里人,就因为这点东西非要把周生留在自己店里。
就这样周生的第一次学徒生涯,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一家人看着摆在桌子上的东西,再看看站在那里懵懂,无措的终生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招生的哥哥,倒是满不在乎的又跑到旁边干看着那些东西,捡着自己能用的,直接放在了怀里,但嘴里也没有停着。
她在那里嘟囔着,但声音大的足够所有人听得清楚,“这小子到底有什么用啊?花了这么多东西给他送去拜师,结果呢,人家根本就不要他,连东西都退回来了。这老师傅可是远近闻名手艺最好的打铁人了,虽然说他那里也的确有很多人退下来,但都是自己退的,这还是第一次老师傅直接把人带回来呢。”
周生哥哥说的话当然并不可信,老师傅那里退的人不少,大部分当然是受不了那里的苦直接自己逃走的,但也有小一部分人,也是那位老师傅看不过眼觉得是在蠢笨,或者只是一般资质根本看不上眼的,那些人也的确被老师傅给退了回去。
只不过那些人的拜师礼却是没有退回去的,要说这位老师傅破天荒第一次退拜师礼,就是周生这一次了。而且由于老师傅在这附近也的确是有些名声,所以今天,他带着周胜,拿着东西大咧咧的从铁匠铺走到周生家里这一路上,看热闹的人可是不少呢,所以就剩这件事情,也的确,变得邻里邻居都知道了。
只不过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位老师傅特意对周生如此的特例。要说老师傅把周生从铁匠铺里直接赶出去,他们都不会有任何议论或者觉得有什么热闹可看的。
但是这位老师傅可是第一次带着学徒背着拜师礼,把学徒退回去的。这就让人们有了种种的猜测,不知周生到底做了什么让老师傅如此气愤,就连拜师礼的也一定非要退回去不可。
而那长舌妇们已经开始颠倒黑白的各种猜测,总之所有人都认为,周生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就连老师傅都给惹怒了,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场。
周生此时站在自家的堂屋里,也有些反应不过来。今天一大早,自己也像往常一样早早的赶到铁匠铺,打算表现得更好一点,好让老师傅能够把手艺传授给自己,以后自己也能够有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只是没想到,当他第一眼看到老师傅的时候,周生就觉得自己面对的好像并不是这些天来一直相处的老师傅,仿佛自己面前的就是一团烈火。那团火熊熊燃烧,仿佛把老师傅整个人都包围其中,让人看不清踪影。
还没等周生弄明白这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自己已经被老师傅拉着,回到了自己家。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师傅已经不见了人影儿,自己哥哥正在那对着拜师礼,从中挑挑拣拣,嘴里更是唠叨着一些话语。
那些话周生都不想听,无非就是说他这个弟弟没用一类的话语吧,这些话周生从小听到大,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而且他觉得自家哥哥对着自己的时候,一张嘴除了这些话,再也说不出别的了。
那时候周生心中是有些惶恐不安,同时也有些沮丧的。他没想到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居然没有得到老先生的认可,最终居然还被退回到家里来,这让他觉得有些惭愧。
但其实这个时候,周生也没有弄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而被辞退的。他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当然他的父亲并不在这里,估计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吧,他的母亲紧锁眉头,虽然在看着自己,仿佛又没看着自己,眼睛有些空洞,不知心思到了哪里。
要说,这时候唯一把注意力还放在自己身上的周生发现,也只有自家大嫂一个人了,可是当他眼神望过去的时候,他大嫂却是猛的一转头,把眼睛看向了别处,根本就不与周生的眼神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