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质问
宫耀祖在仔细的询问宫健大伯娘:”你们怎么做的,我都想知道。”他到现在还不死心,宫健家怎么会什么也没有,自己老爹是不是在说谎呢。
宫健大伯娘当然对于儿子的要求是尽量满足的,于是她开口说道:“也没什么,我们两趁天黑人静的时候,就抬来了咱家的梯子出门。靠着梯子,我们翻上院墙。从院墙上下去的时候,我有些害怕,就没敢下去,你爹一人进入宫健家院子。对了,你爹下去的时候,不知道踩到什么,把脚给崴了。”
此时宫耀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是他爹一个人独自进入宫健家的这一点上,至于后面那句,他爹把脚崴了,这件事他虽然听到,但却完全没有在意,直接抛到了脑后。
他直接催促着宫健大伯娘继续往下讲,宫健大伯娘张口刚想继续说,这才想起昨天晚上,由于自己那不甘心的小心思,致使自家男人跑了好几趟,这才把窗子撬开,此时她的有些不知该怎么面对自己儿子,讲起这些。
听到自己儿子再次催促,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只有你爹一人进去了。所以我就把菜刀给他,让他去撬窗子。可是他没掌握好技巧,撬了老半天,又跑回来问过我一次,这才把窗子撬开。之后我就一直在门外等,直到天麻麻的有些亮了,你爹才从里面出来。”
宫健大伯娘最终还是决定,隐瞒起自己那点小心思。只是把事实按照另一种说法,讲述了出来。反正大部分事实就是真的,她的确是在门外一直等着,宫健大伯也的确是费了好长时间,这才把窗子撬开。至于这其中的原因,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宫耀祖并没有怀疑,他只是又问了一句:“我爹是在天快亮的时候,才从宫健家里出来的?”
宫健大伯娘点点头,“是啊,我在外面可着急了,这眼看着天就快亮了,他还磨磨蹭蹭的。直到我听到远处传来一声鸡叫了,你爹这才从宫健家出来。然后就是,我们俩匆匆忙忙的抬着梯子回来了。”
说到这儿,宫健大伯娘又不自然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揉了揉自己身上的几处伤,刚才被宫健大伯打的那几处,还疼得厉害。
而随着她的动作,宫耀祖也看到了她脸上的红肿。宫耀祖知道,这里肯定有事,他娘说错了什么话,被他爹教训了。现在他都不关心这件事,他现在满心满眼想的都是,宫健家里空荡荡的,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宫耀祖不由得继续追问:“那你有没有看到我爹身上,有没有带什么东西出来?”
问完这句话,他又觉得自己有些蠢了,但他随即就听到宫健大伯娘痛快的说道:“没有啊,我看你爹什么也没拿。”
看到眼前一无所觉得宫健大伯娘,宫耀祖也感到有些头疼,要不他爹怎么老说他娘蠢呢。自己问出那句话就是多余
,之前他爹既然已经都说宫健家空荡荡,那么他就不可能,从里面拿出任何东西。自己就是多余问这句话,可是他娘却一点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可见他娘还真是个蠢人。
但蠢人有蠢人的好处,最起码对他娘来说,他这个儿子是非常重要的。自己问什么话,他娘有问必答,这一点宫耀祖还是很满意的。
“那娘你有没有翻一番,我爹身上是不是真的藏着什么东西?”
这几乎成了宫耀祖最后一点希望了。他无比希望着,他爹能够背着他娘,藏了什么贵重东西在身上,也不希望真的如他爹所说,宫健家里什么东西也没有。
宫健大伯娘刚才本来就在郁闷这件事情,此时听到宫耀祖问起,她立刻兴致勃勃的说道:“哎呀,我跟你说,问题就在这。我刚才让你爹把那脏衣服都换下来,可是我把脏衣服里里外外的翻了好几遍,他身上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啊。耀祖你说,宫健家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吗?你爹这一晚上,就什么也没拿到手啊。”
宫耀祖本来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娘居然已经想过,要翻他爹身上穿的衣服。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就像他所能想到的一样,他娘估计也在怀疑,他爹在说谎话。这才有了她娘,难得的精明一回,坚决把他爹身上那脏衣服,换过来翻找的动作。
听宫健大伯娘说,她已经把脏衣服里里外外的都翻找过了,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宫耀祖走的心再一次沉了下去,难道宫健家真的是人去楼空,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他们家到底去了哪里?怎么会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走了?
想到这里,宫耀祖不由得再次开口询问:“宫健他们一家人到底是哪天走的?他们走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去送?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搬走了所有的东西啊?”
听到儿子这样询问,宫健大伯娘努力的回想了半天,片刻之后,她有些犹豫的开口答道:“那个,好像听村子里人说,宫健家是正月十五前后走的。
具体哪一天我也没有细问,那几天我和你爹正赶上身上不舒服,都在家中养病。所以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的。当然,我们也没听说,他们走时候有什么大动静,没听说他们把家当都搬走啊。”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一番话,宫耀祖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你们这事先都没有调查清楚,人家家里的虚实都不知道,你们这样怎么能成事呢。”
听儿子这一番教育口吻的话语,宫健大伯娘不由得有些委屈。可面对的就是自己的宝贝心肝,她的这点委屈也只能忍了下来。宫健大伯娘还不得不点点头,表示赞同自己儿子的观点。
她虽然脸色不太好,但还是为自己辩解着:“那个,耀祖啊,你是不知道,新年那会,我和你爹可是病的不轻。当时差不多一个月我们都没出门。“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57章 计划
宫健大伯娘想了想,继续说道:”对了,你那天回来,就是你拿走地契的那天,我们两个刚刚好了一点。所以宫健家怎么走的,我和你爹还真是不太明白。”
听到宫健大伯娘又提起了,正月那次自己回来,骗他娘的那套说辞,又从她手里骗走了,那三亩地的地契,宫耀祖不由得眉头一皱,他这个娘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又提这个干什么?
难道自己在这家里白白呆了几个月的时间,还不够抵挡这些过错嘛。当然在宫耀祖的心里,这可真的不算什么错,毕竟家里这些东西,在他看来,都是他的不是。
再说了家里还得靠着他以后当官,现在他们付出的都是应该的。否则,自己当了大官之后,他们也别想从他这里占到什么便宜?
于是宫耀祖不耐的说道:“行了娘啊,你还提这些干什么?你就说,你不知道宫健他们家,到底什么时候搬走的,也不知道人家搬走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就得啦。”
听到儿子这样毫不客气的训斥,宫健大伯娘讪讪的闭上嘴巴,然后点了点头。原本她也只是觉得,儿子刚才指责她和男人没有做好事先的调查,就直接动手,想给自己找个理由。
毕竟宫健他们家搬走的那段时间,正好她和她男人正在家里养病,所以不了解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她没想到真要处了儿子的霉头,所以沉默了半晌,宫健大伯娘只能小心翼翼的说道:“是啊,就是这样。”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样回答,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不耐烦的张口就是训斥:“你们两个怎么搞的?你们要是想做这种事情,就应该提前把情况调查清楚吧。不说别的,踩点儿应该踩几次才能动手啊,你就这样两眼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的,就敢翻墙进去,可不是你们活该会空手而归嘛。
事先不调查清楚,都不知道那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就这么莽撞的行动了。你们还想拿些钱出来,等着发财致富呢,你想的真是美呀,你们以为这贼当得那么容易吗?“
宫耀祖的这一通训斥下来,很是利索,一不留神,他居然把做贼这个词说了出来。他急忙闭嘴,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宫健大伯娘的反应,就怕她注意到自己,说出这个“贼”字,会有什么不好的联想,从而怀疑自己在镇上的生活。
但是他还真是想多了,宫健大伯娘从来不觉得,自己儿子说的有什么错的,而且她总是奉行着,自己儿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就是天生的文曲星下凡者的思想,所以听了宫耀祖训斥的那一番话,宫健大伯娘只是在旁边,小鸡啄米般的不停的点头,根本就没有想过这番话背后的意思,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为什么耀祖儿,她这个在私塾里读书的小儿子,怎么会对怎么做贼,怎么撬窗子的这种事情,如此的了解得一清二楚。
宫耀祖眼睛瞪得溜圆的观察着宫健大伯娘的反应,片刻之后,他这才能确定,他娘亲是真的很够蠢,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怀
疑。于是他放下心来,继续吩咐着宫健大伯娘。
“现在你应该去村里其他人家,去打听打听,了解一下宫健家离开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情景?回来和我说,我再分析一下,宫健家到底是不是真的像爹说的那样,什么东西都没有。”
说白了宫耀祖就是,到现在都在怀疑宫健大伯是不是偷偷眯下了什么东西,反而回来跟他们说,宫健家什么也没有。
既然现在他也没有那个胆子,跑到宫健大伯面前,去询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所以只能让他娘通过其他途径,来侧面证实一下,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宫健大伯娘点头应允,宫耀祖连忙催促她说道:“行了娘啊,我交代你的这件事,你还要抓紧越快询问清楚才好。”
对于小儿子的话,对宫健大伯娘来说,那就是圣旨一般。她忙点头应下,急忙起身看了看锅里的粥,儿子交代的事,她可要认真完成。
周熬的差不多了,宫健大伯娘赶忙在旁边碗架上拿碗,先把早餐给儿子装好,然后装了粥和咸菜,就端到了自己房间。
他家男人既然崴伤了脚踝,那肯定不可能自己走到堂屋去吃早饭的,还是把早饭单独送过去比较好。宫健大伯娘也还有些怕她家男人。
宫健大伯娘还记得清楚,她男人肯定是气不顺,看他下手打自己的那个力度就知道了,浑身的疼痛提醒着她,再有丁点的让男人不满意的地方,有借口再打自己一顿,自己这条老命就要去半条了。
还躺在床榻上的宫健大伯,看到自家这个婆娘,居然今天如此的上道,刚才主动的提出要给自己换下衣服,洗脏衣服,现在又乖乖的把早餐,端到了屋里,他很难得的满意了一回。
以至于他昨天晚上,被刺激的一直有些低落的心情,也略微好转了一些,所以吃饭的时候,宫健大伯并没有对自己的婆娘再发任何脾气。
等吃完这顿简单的早饭,宫健大伯娘立刻收拾好碗筷,她临出门之前,又转回来和宫健大伯打了声招呼:“当家的,我这就出门给你去请大夫,让他到咱家给你看一看脚。”
宫健大伯在床上只是哼了一声作为回答。他现在心里很犹豫,自己脚上的扭伤看起来的确很重,现在一动起来,脚踝就很疼,但是他又有些心疼,家里可是没有几个钱了。
毕竟现在家里日子不好过,那些钱只出不进,而家里又刚刚损失了三亩上等好田,简直就是伤筋动骨。他现在要不是因为这脚伤,是伤在他自己身上,他是坚决不会同意,给其他人请大夫看病的。
所以听到他婆娘说要请大夫来,他心里也是满是有矛盾。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家之主,既然受伤了,那自然应该请大夫,毕竟在他身上,即使是小的伤也应该是大事。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58章 闺蜜
可是另一方面考虑,宫健大伯又很清楚家中的经济状况。请大夫肯定是要花钱的,到那时,自己又要破财了,想起来就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就是肉疼。
所以他也只是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在他看来,如果婆娘出门把大夫请回来,那他就乖乖的让大夫给他看脚,看完之后,那大夫要是开了什么药,要是说收钱,到那时他再否决,也是来得及的。
毕竟宫健大伯娘觉得脚踝上的这些小伤,应该不至于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大夫要的药钱太贵,那他干脆就不要花钱买了。反正家里还有些药油,虽说从刚才抹上去之后,就一直是火辣辣的感觉,但他总觉得,这才显示出药效不是。
当然,如果自己婆娘出去这一趟,却没有请回来大夫,宫健大伯在心里也知道,也是有这种可能的。
毕竟自己家里在村子里的一贯名声不怎么地。再说了,上次还欠着大夫的药钱呢,那大夫肯不肯来他家都要两说。
如果那大夫真的不肯来他家的话,那干脆就让自己省了这笔支出,也是不错的。宫健大伯半靠在床头上,心里想着自己的小算计,怎么觉得自己应该都不会吃亏。
而宫健大伯娘真的出门去找大夫了吗?当然不是这样子的,她之所以提出要去找大夫,来给自己男人看病,不过是为自己出门而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出了大门之后,宫健大伯娘直奔平时与她关系最好的一个长舌妇家里。她还记挂着要听儿子的话,好好打听一下宫健家的具体情况。也是,还是耀祖儿在外面见多识广,知道的事情就是多。
听儿子那一番话,宫健大伯娘也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也是嘛,自己和她男人两人什么也不清楚的情况下,就贸然的想着能从宫健家里,捞到什么好处,也是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她现在还是赶快完成他儿子的任务,把这件事情搞清楚才好。
而与宫健大伯娘交好的这户人家,就是村西头的刘寡妇家。刘寡妇的男人死得早,又没留下个孩子,原本她是打算改嫁的,但是刘寡妇的公公婆婆也不是好相与的,他们愣是扣着这个媳妇儿,要给自己儿子守下去。
所以从年轻时候起,刘寡妇和公公婆婆就斗了大半辈子,一直熬到刘寡妇都上了年纪,这才把公公婆婆送走。可是转过头来,刘寡妇才发现自己也早已到了人老诛黄的年纪,此时在想什么嫁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好在公公婆婆也还是留给她的一份家业,也算是在村子中不愁吃喝的主了。
再加上这刘寡妇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东家长李家短,到各家去串门,和她交好的又都是,跟她脾气相投的那一类人,所以这村中与刘寡妇能说上话的也没有几个。宫健大伯娘就是她难得最好的一个闺蜜了。
而上了年纪的刘寡妇,也没有公公婆婆在管着她了,日子过得越发的恣意了。她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走家串户的,和她那几个长舌妇朋友聊天。村里有个大事小情的,刘寡妇总是能够很快的知道。宫健大伯娘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她小儿子让她出门,打探情况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到刘寡妇家里打听打听。
宫健大伯娘运气不错,当她来到刘寡妇家时,刘寡妇正好吃了早饭,准备好出门去聊天。两人是在刘寡妇院门口那里碰了个正面。
一看到宫健大伯娘进门,刘寡妇立刻眉开眼笑的招呼:“大姐呀,哎呀,真是稀客啊。我说早上喜鹊就在枝上叫呢,有好久你都没有来过了。我可是想死你了,今天怎么有空到妹妹我这儿做啊。”
刘寡妇的年纪要比宫健大伯娘小上几岁,当然叫声大姐也是应该。但让刘寡妇这么心甘情愿的喊声姐,又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宫健大伯家的日子过得红火。
村里人都知道,宫老大从他爹娘那里可是几乎把大半的家当,或者确切的说,是肯定是把几乎所以的家业,都继承到了他手里。
即使分家那时候,宫老大碍着面子,分给他兄弟一家一些东西,但他们一家人也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那家里的东西反而给榨得一干二净。
所以村里人都知道,宫老大家里的日子过得好啊,不看别的,就看那矗立在那里的几栋宽敞的大瓦房,还有他们祖上留下来那么好的水田,宫老大家的日子就知道过得有多好了。他家更是村里头一份儿,供出了两个读书人的家里。
听说他家老大在村里私塾读了几年书,调皮捣蛋的,除了被私塾中先生责骂调皮,罚打手板等等,这一系列光荣事迹之外,并没有传出任何他家大儿子读书读得好的消息。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他家供给这大儿子读了好几年的私塾之后,听说还去镇上找了个账房的活计。
这在村里其他人家看起来,已经算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毕竟村里人,对于读书这件事情都是敬仰惧怕的,很多家里条件好的家里,也会让他们家里的男孩子,在私塾中读上一两年的书,但顶天了也就属于识得几个大字的水平。
不要说听说宫家老大那个大儿子,在镇上找了个账房的差使。就说他家愣是把小儿子,送到镇上的私塾里继续读书,就已经让村里人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了,人们在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往往都要羡慕宫家老大,这家底还真是丰厚啊。
谁不想自己儿子读书出人头地,可是那些男孩子送到私塾里呆个一两年。他们也就清楚了,自家孩子还真不是那个读书的料,。即使也有认真读书的孩子,但私塾里的先生看到这些孩子也是直摇头。调皮的是真调皮,根本读不进去,不调皮的又是死脑筋,读半天也完全不明白。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59章 旧事
所以这么多年了,村里私塾里的先生唯一夸奖过的,就是宫家老二他们家的那个大儿子,那个叫做宫健的后生。
这件事到现在,村里人们还会偶尔提起,毕竟多少年了,村里也就是出了这么一个读书的苗子。当然,宫家老大那个小儿子,据说也是读书种子。在镇上私塾里,那也是读的很好的,将来一定会考科举,当大官的。
但这种话,大家也不过是听来随便听听的,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乡下汉子有自己淳朴的观念,那些听来的总没有眼前看到的,更让他们信服。宫健那后生在私塾中被先生表扬,那可是发生在他们眼皮底下的事情。
虽然是已经过去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好多人一提起,都觉得意犹未尽。毕竟村里出了这么一个这么能够读书的孩子,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那时候私塾的先生几乎每天,遇到宫家老二那一家人的时候,都要洋洋洒洒的表扬宫健一大通。村里人听到那些话语的,可真是不在少数。
所以当前几年,宫家老二家里实在是破败不堪,没办法再让宫健那后生继续读书的时候,村里人还是唏嘘了一阵。毕竟难得出了这么一个读书的种子,可是就这么早早的因为家里的原因而辍学,让大家一想起来都觉得可惜。可谁也没说拿自己家里的东西去贴补外人的道理,所以即使很多人都觉得心中惋惜,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村里私塾先生也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受了巨大的打击,所以没两年,他就干脆关闭了村里的私塾,离开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孩子在那以后,再也没有书可以读了。
老村长和有几个开明的人家也都觉得很是可惜,但却是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到村里私塾先生原本就是外乡人,他来这里定居,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原本那位先生也没有想过,会再离开这里,原本私塾先生是想在这里养老的。
但没想到出了宫健这件事,让他感到万分的可惜,在这种心情影响下,居然做出了,离开这个小山村的决定。老村长一想到这件事,都恨不得把宫家老大一家揪出来,让村民们狠狠的批判他家一顿。
在老村长看来,宫家老大一家在村里就是个搅事精。他还从来没见过,兄弟俩人之间能够做出这样事情的家庭。也不知他们父母到底是怎么教育这兄弟两人的,把宫老大养成了这么个自私自利,极其贪婪的性子,对自己的兄弟都不知手下留情,更是变本加厉,对亲手足下手更是凶额。否则以宫家老二那勤快的夫妻俩人,怎么可能把日子过得那么的凄惨,以至于无法供应孩子上学读书。就这样不仅是耽误了一个好好的读书种子,更是耽误了以后全村孩子读书的路。
每每想起这些,村长都恨不得扇宫家老大几巴掌,让他清醒清醒,所
以他每次看向宫老大的目光,往往都让宫健大伯感到冰冷和惧怕。
话题扯远了,我们再回来,刘寡妇之所以称宫健大伯娘为大姐,第一是因为年龄原因,第二就是因为宫健大伯家的日子过得好。在这村里,宫健大伯家里过的日子舒心,那旁边人在羡慕之余,也难免的会有些讨好的意思。
别人可能看不起宫健大伯夫妻俩人的作为,但对于和他们有着相似思维方式的刘寡妇,却并不觉得有什么。所以,以前刘寡妇称呼宫健大伯娘为大姐,她那是心甘情愿叫的。每次两人碰面她总是表现得很是欢喜,恨不得把宫健大伯娘认作自己的亲姐姐一样尊敬。
可是随着近几年来,宫健大伯家的日子却是越过的越往后退,家境越来越不好,而随着这种情况,刘寡妇那一声大姐,就叫的意味不那么纯粹了。
所以现在,虽然刘寡妇嘴上叫着大姐,话语也透着亲热,但其实从她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她的感情波动并没有那么大,眼睛中也没有透出任何真实的欣喜。
在刘寡妇看来,宫健大伯娘现在过的日子,还不如自己的日子过得滋润呢。两家人虽说现在,都是属于不用下地干活,就有粮食吃的那种人家,但与宫健大伯家日子越过越紧张,现在甚至开始卖地的情况来说,刘寡妇现在的情况可就好了很多。
刘寡妇家的地虽然不多,但是租种给别人家,每年交上来的粮食,足够她一个人嚼用。原本刘寡妇并不是个勤俭过日子的人,但是刘寡妇公公婆婆活的时候,可是把她管得很紧。
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握在他公公手里,那时,不要说给会给她些私房钱了,就是刘寡妇自己偷偷做些绣活,挣来的那几个钱,也会被她婆婆给收走。
所以渐渐的,虽然刘寡妇已经不再去做什么绣活,挣一些私房钱了,可是,紧紧过日子的理念,也被她公公婆婆灌输到了脑子里了。所以即使她公婆已经过世,但刘寡妇还是秉承他们过世前的那种方式生活。这也算是潜移默化了。
家里的地,刘寡妇是一亩都不敢卖的。地里收上来的粮食足够她吃喝,多出来的换成银钱,足够她平时的开销了。她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像年轻那会儿,喜欢戴个花呀,擦个粉的,所以这日常开支大大的减少。
每年她还能攒下几两银子。这可都是她的棺材本,刘寡妇每每看着自己口袋中银子慢慢的增多,自然是心满意足的。所以她也越来越看不起,那兜里越来越穷,面上也带着一脸苦瓜样的宫健大伯娘了。
当然要说宫健大伯娘有多看得起刘寡妇,那也是谎话。宫健大伯娘在心里,在背后不止一次的嘲笑过,刘寡妇那就是一个鳏寡孤独,都没有个孩子,看她以后死了,有什么人会给她送终。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0章 亲热
但表面上宫健大伯娘和刘寡妇,这两人可是表现得姐妹情深,每次见面她们都亲亲热热打招呼,她们又喜欢凑在一起,说着其他人的闲话,所以俩人就这样互相嫌弃,而又装模作样的亲近着。
当然,因为村子里像她们这样的人不多,她们还是很珍惜,能有这么谈得来的姐妹的。
等两人亲亲热热的,恨不得手拉手的进屋,刘寡妇给宫健大伯娘倒了一杯茶水,一边嘴里还热情的招呼着:“大姐,你可是有好一阵子没到我这里来了,我可是真是想死你了。今天你这要是来我这儿,我都要准备出门去你家找你了。这几个月不见,我这浑身不舒服,不跟你好好聊聊,哎呀,我这晚上都睡不着觉啊。”
宫健大伯娘此时就顾不上回答了,她只是听着刘寡妇的话语,忙不停的点头,当然更不忘的是,端着那杯茶水就开始小口小口的喝起来。
不是宫健大伯娘不想大口喝,而是这茶水太烫,她只能故作文雅的,不停的往肚子里灌茶水。这么好喝的茶水,她有好一阵子没有喝过了。当然,一边喝茶水她一边用眼神四处打量着,刘寡妇家的这间堂屋。
就像刘寡妇所说的,她几个月没来了,这也的确是实情。毕竟自从宫耀祖上次回家,她男人除了把小儿子关在家里,每天盯着他认真读书之外,也约束着宫健大伯娘,不让她随意出门去串门子。
毕竟在宫健大伯看来,这家是出了件丑事,他可不想让自己婆娘出去,让别人看自家的笑话。
刘寡妇给宫健大伯娘又满上了茶水,一点也不在意,宫健大伯娘四处打量她堂屋里的动作。在她看来,宫健大伯娘这个样子,更是证明了她那一身的穷酸气。
当然刘寡妇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大傻子,那堂屋里放的摆设,几十年都不变的。真正的好东西都被她藏到了自己房间里的炕柜里,她才不怕宫健大伯娘那四处乱瞟的眼神呢。
与那边喝着茶水,还忙忙叨叨四处查探的宫健大伯娘不同,刘寡妇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之后,就安逸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她也不喝茶,只是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她在等宫健大伯娘打量完了屋子,再有心情好好和她聊一聊。
刘寡妇耐心的等着,心里却在思虑着。说起来,今天宫健大伯娘上门,刘寡妇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她心里还存着一个疑问,还等着宫健大伯娘来给她解答呢。
这个疑问在刘寡妇肚子里,已经存了好几个月了。虽然说对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这种每天就想着,从别人家打听些小道消息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疑问,还真是有些不舒服。
更何况,这问题已经在刘寡妇脑海里,来来回回的翻滚了好几个月了,这小山村里没有什么大新闻,谁家出点什么事,刘寡妇都恨不得是顺风
耳,千里眼一般把这些事情搞清楚。
所以几个月前,宫健大伯他们家发生的事情,刘寡妇早已经通过几个人,打听得清清楚楚当时的事情了。当时村里到场的人都听清楚了,宫健大伯亲口承认,他婆娘背着他把家里的三亩地卖掉,直到人家上门来收地,他才知道。
在场的人都没有怀疑什么,都相信了宫健大伯的那番话,对他还挺同情的,都在鄙视议论宫健大伯娘的不是。但这话传到刘寡妇那里,她却不怎么也无法相信。
毕竟之前,刘寡妇和宫健大伯娘聊天的时候,在她面前可是不止一次的提过。宫老大家的那五亩好水田,那可是被宫健大伯看成眼睛珠子般的五亩地。
就以宫健大伯娘的老鼠胆儿,他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个胆子偷偷背着宫健大伯,就把那珍贵的三亩地卖出去。更何况,如果宫健大伯娘真的这样做了,那宫健大伯回头活活打死她都有可能,怎么可能像现在这般没有任何动静。
那件事发生过的那几天,刘寡妇可是特意打听过,宫健家并没有传出什么大的动静,也没有听到过宫老大打他媳妇儿,或者把他媳妇赶回娘家的事情。
这样反常的事情,已经让刘寡妇很是怀疑了,让她更没怀疑的一点那就是,事情发生之后,要说宫健大伯家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们家那个一直号称很会读书的小儿子,突然不再从镇上读私塾了,而改为在家里温习功课。
这不,好几个月的时间都过去了,他小儿子还在家里读书,一家人平时也都很少出门。刘寡妇是远远看到过宫健大伯娘的这个小儿子的。宫耀祖也算是有模有样,在村里四处和人打招呼,行为举止也很是斯文。但是刘寡妇是什么人,她总觉得那斯文的外表,只是宫耀祖的一层伪装。
所以私下里,刘寡妇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总觉得宫健大伯被卖掉的那三亩地,应该与他这个小儿子更为密切关系。而不像宫健大伯表面上所说的那样,是他婆娘也就是宫健大伯娘干出来的事情。
所以刘寡妇这几个月来,一直想找机会,从宫健大伯娘嘴里套套消息。只可惜,因为宫健大伯的管束,这个几个月都没有让她找到机会,今天难得的,宫健大伯娘送上门来,刘寡妇可不高兴嘛。
慢慢把玩着茶杯的刘寡妇,并不着急开口询问,她知道,宫健大伯娘的这个习性。所以,在宫健大伯娘把这堂屋扫描一遍之前,她并不急着开口,否则宫健大伯娘也会心不在焉的回答她的问题,或者干脆地就是词不答句,与其那样浪费时间,还不如等着宫健大伯娘把这屋子仔仔细细看一遍之后,放下心思再和她聊天。
果然,等了一会儿之后,宫健大伯娘终于把刘寡妇这堂屋打量完了。她在心里撇嘴不屑的想着,几十年了都没变过,这屋里一点儿新的玩意儿都没有。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1章 探问
宫健大伯娘瞄完刘寡妇家的堂屋,心里很是不屑的鄙视着,看看这些个家具,看起来都老旧成这样了,那边的把椅子早就摇晃了,居然还好意思摆在那里。
还有自己都来这么半天了,除了上了这杯茶水,居然连个瓜子点心都没有,这刘寡妇还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小气抠门儿呀。
对于宫健大伯娘肚子里这些腹诽,刘寡妇并不关心。看到她终于不再眼神乱瞟,胡乱打量了,刘寡妇这才开口询问道:“大姐,我听说你那小儿子,这几个月一直在家里用功读书啊。”
提到自己的小儿子宫耀祖,这样的话题,宫健大伯娘脸色立刻好了几分。“是啊,耀祖那孩子就是用功。每天他从早到晚一直在书房里读书。哎呀,我真是心疼坏了,这几个月,我这不是没出门吗?主要还是在家里,伺候好耀祖的衣食起居。孩子已经够努力的争取了,他在给我们读书呢,其他的事情我可舍不得再让他操心呐。”
要不说刘寡妇的功力还是很深的,虽然心中很是不屑,对于宫健大伯娘夸这个能读书的小儿子,刘寡妇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是她心里再怎么不以为然,脸上却摆出一副真挚的认同表情。
“可不是,大姐,你可得多费心呢。像耀祖这么能读书,会读书的好孩子,可不得多多费心照顾。”
这话听得宫健大伯娘心里高兴,她也难得的放下了,一直往嘴里灌的茶杯,打算好好和刘寡妇说一说,她那小儿子怎样的出息,怎样的用功读书,还有他之前那一套,所谓的私塾先生是如何看中他小儿子的理论。可还没等她说出话来,刘寡妇那边又继续询问。
“大姐,不是说你那小儿子,之前在镇上私塾里读书吗?怎么读的好好的,突然回家里来了呢?”
听到刘寡妇这样一问,宫健大伯娘表情一顿,她这才想起来,为什么这几个月来自己很少出门。宫健大伯是知道,她这嘴上没把门儿的习惯。再加上她又有几个,喜欢议论别人长短的长舌妇闺蜜,所以,这几个月宫健大伯严令她,禁止出去串门。
主要还是怕她说话的时候,没注意不小心把自己小儿子做出来的那些事情溜出去,到那时,自己小儿子名声就坏了,那可是以后对小儿子当官可是大大的不利的。
想到这些,宫健大伯娘的表情一顿,她有些尴尬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刘寡妇这个问题。但再怎么蠢笨,宫健大伯娘也知道,不能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他她觉得自家男人简直太小看自己了,为了自己宝贝的小儿子,她也不会说漏嘴。
她怎么会有那么蠢,会把自己心头肉般的小儿子卖了呢,自从她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对他小儿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之后,宫健大伯娘就已经下定决心,这件事的真相,就让它烂透在自己心里,对谁她
也不会说出去的。
所以很快的,宫健大伯娘就给自己儿子想到了借口,“这不是,因为我之前办的那件蠢事儿,我这不是也怕我那当家的,给气得出什么事情来嘛。所以提前就把耀祖,而从镇上私塾里叫回来。这几个月,还多亏了我儿子在家。每天劝导我那当家的几句,这才没出什么大事。”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样说,刘寡妇撇了撇嘴,她怎么也不相信,宫健大伯娘说的这套说辞。毕竟在她印象中,这蠢婆娘做事情,从来不会多想一下。她做事不会想前因,更不会想后果。
刘寡妇可不认为,宫健大伯娘什么时候会觉得,因为自己偷偷卖地的事情即将败露,担心她家男人生气,就把救星提前叫回来。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在宫健大伯娘的身上。
但刘寡妇心里再怎么不以为然,在她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表现出一副相信了的表情,她还故作惊讶的说道:“哎呀,还真是呢。我怎么就忘了呢,姐姐,你前些日子还的确是,办了那件傻事儿啊?”
说的傻事儿,刘寡妇还特意拿眼神瞟了宫健大伯娘一眼。果然像她所料想的那样,当她提到那件事,宫健大伯娘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
刘寡妇在心中冷笑着,哼,让你装那大头蒜,在我面前还想撒谎,也不看看你有没有那个脑子。刘寡妇此时已经确认,偷家里地契去卖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宫健大伯娘做出来的。否则,当她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宫健大伯娘绝对不是这样一份表情。那表情是一点内疚心虚都没有,反而充满了一种无所谓。
也许是注意到刘寡妇那瞄向自己的一眼,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是觉得这种事,被称之为了傻事儿,就这样**裸的当着自己的面提出来,宫健大伯娘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她忙解释道:“唉,我那不是,不是因为我那娘亲生病了,我那是着急的。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做出这样的事。这不是我那当家的,也好好教育了我一顿。以后,我可不敢再做这种事儿了。”毕竟把自己家里的地契偷偷卖了,这到哪家也说不过去。
“是吗,哎哟,大姐姐,你那亲娘也真是,时不时的就捎信来给你说病了。这次病的怎样?严重不严重,现在好了没有啊。”
提到娘家人,那也是刘寡妇心头的一道伤疤。毕竟刘寡妇娘家爹娘在刘寡妇出嫁的时候,狠狠要一笔聘礼之后,这女儿就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也不管不顾了。而用着那笔丰厚的聘礼,他爹娘给他弟弟娶了一房媳妇。
在刘寡妇的心里,她娘家爹娘还有她那个宝贝弟弟,都是一家子的白眼狼。用了把自己差不多卖了的银钱,过着舒心的日子,对于她的婆家过得是什么日子,根本就不关心。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2章 借口
自从刘寡妇嫁进来之后,根本就没有回过几次娘家。一开始她嫁进婆家,婆家人并不反对她回娘家,可是回家又有什么,回到家,他爹娘和他弟弟只会继续朝她要东要西,嫌弃她带回家的东西太少,从来不关心询问她一句过得怎样。
渐渐的,她也就不愿意回家去了。到后来,等她男人走了,她公公婆婆防着他跑走,更是不乐意她回娘家,当然她娘家亲人,也不知是不是根本不知道刘寡妇这个女儿的消息,但总之,也是没有人来看过她。所以后来刘寡妇也就习惯了,对她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娘家人。
以往她总听到,宫健大伯娘在那里说着,她娘家母亲又怎么病了,娘家大哥大嫂又怎么上门来,这些事刘寡妇都知道得很是清楚。所以她也知道,宫健大伯娘和她娘家家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她娘家人也经常,借着老太太生病或类似事情做借口,到宫家老大这里来打秋风。
之前刘寡妇,可是看不上宫健大伯娘的这些年嫁人的。在她看来,这些所谓的娘家人啊,个个都是吸血鬼。这些所谓的娘家人,不是一次就把女儿卖个大价钱出去,要不就是细水长流的,不断在出嫁的女儿身上捞东西。
对了这次宫健大伯对外宣称,宫健大伯娘之所以,要卖掉家中的三亩水田,也是因为为了给她娘家娘亲看病。据说她娘是得了重病,急需要钱,宫健大伯娘实在没办法了,就偷偷摸出宫健大伯那三亩田的地契,把那三亩地卖掉了,这才有钱救了自己的娘亲。
虽说对于宫健大伯娘偷家里的东西,背着男人卖掉的做法,很让人是看不惯的,。可是当宫健大伯提起,她这样做的理由,只是为了给自己娘亲看病时,也确实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毕竟事关人命,不知内里的人,还是很同情宫健大伯娘的。
但是刘寡妇根本就不相信,这件事是宫健大伯娘做出来的。那么这所谓的理由,也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了。可是刘寡妇也是很清楚,这几年来,宫健大伯娘的确是给娘家人,捎去不少的东西。
也有好多次,宫健大伯娘的娘家人,的确是以她娘亲生病为理由,向她借钱或者拿东西的。所以当宫健大伯说出那样的缘由时,的确没有人再做太多的怀疑,就连刘寡妇也觉得,这件事还真是很有可能的。
要不是因为宫健大伯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太过于平静,之后又没有好好严惩宫健大伯娘一顿。刘寡妇都要相信他的那番说辞,但宫健大伯的表现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疑点。
刘寡妇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说仅仅是宫健大伯娘的娘亲生了急病这件事,就是说她娘家房子被一把火点了,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马上就要睡大街,饿肚皮了,再给宫健大伯娘两个胆子,她也不敢去背着她男人,把家里的地契偷偷去卖。
而且最为奇怪的就是,如果真
像宫健大伯所说的那样,他婆娘做出了这种事,那他不把他婆娘打个半死才怪。怎么等会让宫健大伯娘好好的,这几个月都过去了,还这样看起来像没事人一样,提起这件事,也不见她有多羞愧惧怕的。
问到了自己娘家娘亲的情况,宫健大伯娘又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毕竟她已经有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娘家了。她手头紧,回去也没有意义。再说上次因为他们家人把自己大哥大嫂得罪了,这几个月来,他大哥大嫂都没有再来过她家。
此时听到刘寡妇的询问,宫健大伯娘也只能含糊的说道:“嗯,还好,已经,已经没事儿了,现在。”
刘寡妇可并没有想,让宫健大伯娘这样轻易的打发,于是他又追问了一句,“还没问你呢,上次咱大娘到底是生了什么病?以至于要花那么多钱。那三亩地要是卖出去,那也是好几十两的银子呢。”
对这个问题,宫健大伯娘更没法回答了,说轻了吧,人家不会相信,说严重了吧,还需要到拿家里地契去卖的程度,她宫健大伯娘也是不愿意的。这样不是在诅咒自己家的娘亲嘛。所以她只能继续含糊的说着:“啊,都是,都是老毛病啊。这次,这次就是比较急,没办法了。”
听着宫健大伯娘这样吞吞吐吐的回答,刘寡妇的嘴角不停的往下撇着。但她还是挺奇怪,今天这宫健大伯娘虽说一直在这里编着瞎话,但是居然还能让她含糊着混过去了,到现在她居然一丝口风都没漏出来。
眼看着宫健大伯娘这话,越说声音越低,刘寡妇干脆再一次提起她的小儿子,她就不信了,自己的直觉还有什么问题。
“那既然家里没什么事儿,怎么一直让你小儿子在家。虽说他一直家里读书,那怎么也比不上在私塾里呀。你这不是耽误他学习吗?”
这句话问的宫健大伯娘有些慌了,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毕竟这件事过去也快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么长时间里,耀祖一直呆在村子里,在家里用功读书,也的确是有些奇怪。
他们夫妻俩之前可是一直说,儿子在镇上的私塾读书。而且之前宫耀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回家。
那时候村里人们问起他,她们夫妻俩还特骄傲的跟人们说,儿子是被先生带出去游学了,所以才没能回家过年的。
可是现在这时候,并不是过节的日子,这样的时候,就把儿子关在家里,读了这么几个月的书,可不是会让其他人感到奇怪嘛。
只是宫健大伯娘在心里埋怨着自家男人,你说说,当时就应该拦着他,不让他做这种荒唐的决定。现在看来,很多人都在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小儿子,这几个月会呆在家里,自己可要怎么说呢。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3章 解释
要不说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这样一紧张,很快,宫健大伯娘居然就给自己儿子,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理由。
“耀祖啊。。。那不是因为过年的时候,我们家耀祖,跟他先生出去游学吗?以至于不光是过年,就连后面的上元节,都没能跟我们一起过。所以这次回来之后,他们老师给他们放了一次长假,所以这几个月来,耀祖才能一直在家呆着。”
宫健大伯娘的话语越说越顺了,说到最后,她都觉得,事情就是像她说的那样。
而在一旁一直想听到些什么的刘寡妇,却不高兴了。她没想到,宫耀祖在家这么长时间,居然就一个放假为理由。难道现在的学子们学习压力都不大,以至于还能一放假就放几个月的时间。
想到私塾中的先生和学子,刘寡妇继续联想,自然想起了,几个月前的童生考试。
当然,在今年之前,刘寡妇是连童生考试这种事情,都没有听说过的。今年也不知怎么的,村里对于学子考试特别的关注,从今年年初开始的童声考试,大家就开始纷纷议论。
那时候宫健大伯和大伯娘夫妻俩,也被很多人拉住,询问童生考试的事情。有很多人都关心,他们家那个据说很会读书,在镇上私塾念书的小儿子,是否是通过同城考试了?还是说,他参加今年的童生考试了?那会不会通过呢。
那时候刘寡妇并没有关心这件事情,毕竟在她看来,这件事离她实在是太过遥远了。对于没儿没女的刘寡妇来说,那毕竟是学子们考功名的事情,与她的生活,一点相关的联系都没有。
但现在,听到宫健大伯娘只是把宫耀祖在家这段时间,说成放假,刘寡妇不由得开口问道:“大姐啊,这耀祖是在镇上私塾里读书的,他们先生这对他们这样轻松吗?一放假能放好几个月的假呀。”
本来刚才信誓旦旦说着的宫健大伯娘,听她这样一问,也有些迟疑了。但是刚说出的话音还没有完全落下呢,她根本就不可能,再推翻她自己的话语,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呃,可不是吗。一般,一般来说,是不会放这么长的假的。但是,但是这不是他们新年的时候,出去游学了吗?那,所以,才难得放这么一次长假。”
看到宫健大伯娘还死按着这个理由不放,刘寡妇也没办法。她也是看出来了,宫健大伯娘这看起来,就是有所准备的。否则自己突然这么一问,她居然每个地方,都能够圆得很圆满,并没有露出任何马脚。
可见她之前不管是被人指点过,还是自己想过圆滑,总之,这次,宫健大伯娘的确是把这件事情,瞒下来了,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一套说辞,刘寡妇暂时也找不到切入。,毕竟她不能张嘴就说人家说谎,难道就以自己那小小的怀疑,就直接当面指出人家在说假话吗?
刘寡妇
还是有理智的,于是她只能换了个话题。这件事她也只能够当做一个疑问,存在自己的脑海里了。没办法,谁让这一直很糊涂的宫健大伯娘,今天难得这么精明一回。
当然,刘寡妇也并没有想放弃这件事,她会把这事放到自己的心里,总有一天,她会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她就不信了,宫健大伯娘现在的警惕性这么高,过了一两年之后,她还能保持这么高的警惕性。迟早真相会被她发现。
于是刘寡妇换了个话题:“对了,大姐。今年的童生试,可是在村里头沸沸扬扬了好一阵子呢,你家耀祖有没有参加这次的重生考试啊?”
其实在心里,刘寡妇早已知道,宫耀祖肯定是,没有通过这次童生考试的。毕竟以宫健大伯和大伯娘两人的脾气来说,如果他们小儿子通过了童生考试,那他肯定宣扬得满村子的人都要知道。
即使是以前不像今年,村子里人并不关心这些学子考试的事情,那时候如果宫耀祖通过了考试的话,这夫妻俩也肯定会,让村里人全部知道这个消息,让所有人羡慕他们的。
而今年,村里人谈论这件事谈论得如此热闹,宫家老大一家人,却没有传出任何消息,由此就可以推断出,宫耀祖根本就没有,通过童生考试。所以刘寡妇根本就没问,这种往人伤口上撒盐的问题,而只是问了下,宫耀祖是否是参加考试这件事。
刘寡妇一提起这件事,可算是又让宫健大伯娘想起她的伤心事。
想到儿子受的委屈,宫健大伯娘一巴掌就拍在自己大腿上,同时唾沫星子满天飞的,开始和刘寡妇讲,她儿子怎样委屈,怎么在学校时,被那混蛋玩意儿欺负,那些丧尽天良的,就是看不得自己儿子会读书。
他们读书读不过他儿子,就暗地里下黑手,这才使得他儿子,今年根本没能参加这次的童生考试。
一边躲着不停飞过来的吐沫星子,刘寡妇一边从宫健大伯娘,那啰里啰嗦的一套话里,提取有用的信息。不管怎样,据宫健大伯娘所说,那就是他这个小儿子宫耀祖在私塾中,由于表现出色,被同窗嫉妒,所以才导致的他这次错过了今年的童生考试。
对于宫健大伯娘的这番话,刘寡妇表示,她也就是听听算了。
宫耀祖在村里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刘寡妇也是见过他的。这后生看起来一幅斯斯文文的样子,但只要看他那双根本就不安分,到处咕噜乱转的眼珠子,刘寡妇就知道,这后生绝对不像他表现的那样,也更不会是像他父母所说的那样,是个老实的读书人。
但鉴于自己是宫健大伯娘的好闺蜜,刘寡妇也在旁边陪着,不留余地的狠狠的骂了几句,那些丧天良的黑心同窗们。
但至于她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就没必要让别人知道了。刘寡妇但求一定要表现出,自己是站在宫健大伯娘这一边的。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4章 帮忙
刘寡妇在村里也就这几个,说得上话的人了,而且其他人每天还要忙碌生计,也就剩下宫健大伯娘,不论什么时候,都有空能陪她聊上很长时间。对于刘寡妇现在这种悠闲的人来说,这样一个闺蜜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说,刘寡妇也是想挖掘出,宫健大伯娘家的那些秘密的,但是比较而言,她更珍惜宫健大伯娘,这个贴心的闺蜜,否则她以后和谁去说,那些张家常李家短去呢。
果然,当看到刘寡妇跟她一起,义愤填膺的谴责那些黑心肝的人,宫健的大伯娘那一口气,终于顺了。
发泄了好一通之后,她终于想起了自己儿子交代她的事情。于是她急忙的开口询问:“大妹子呀,你还记得咱村里,我当家的兄弟那家人,是哪天离开村子的吗?当时他们走的时候,有没有收拾所有的家当走啊?”
宫健大伯娘的这句问话,终于也把刘寡妇问的一愣。她还是先反应了半天,这才意识到,宫健大伯娘所问的人家,是宫家老二那一家人。
那家人基本上,很少出现在她与宫健大伯娘聊天的内容中。首先把那当然是因为,刘寡妇住的离宫健家实在太远了。
再有呢就是,以前宫健大伯娘还会提一提那家人,但自从宫健把家撑起来之后,人家过得越来越红火了,而且还不让宫健大伯娘上门占便宜了,这段时间里,宫健大伯娘却很少再提起那家人了。毕竟提起来,她除了号几句,骂几句又能怎样?
而宫健那家人又没有,什么是非争端出现,一家人和和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很少与其他人产生矛盾,这也导致了刘寡妇对于他们家的关心比较少。
要不是宫健大伯娘,偶尔还会提起他这当家的兄弟一家人,刘寡妇还真是不太在意,村里还有这样一户人家。
毕竟在刘寡妇看来,这种家中没有是非,没有秘密,甚至连吵架都不存在的人家,很难引起她的注意力。
所以当刘寡妇终于反映出,宫健大伯娘所提出的,是哪一家人家之后,她立刻感到兴趣缺缺。她只能是随意的回答道:“你问那家人干什么?据说他家人出门去串亲戚了,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回来了。”
刘寡妇这样一句随意的话语,完全满足不了宫健大伯娘的疑问,她继续抓着这个话题不放。
“对啊,就是那家。你说他是出门串亲戚去了?那你知道,他去看望哪里的亲戚,他们这都走了几个月的时间了,你知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呀?”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一连串的问话,刘寡妇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儿,她怎么知道人家去哪里串亲戚?又什么时候回来?她又不关心那家人,实际上她与那家人非亲非故,说起来倒是宫健大伯娘,跟他们家的关系很密切。怎么他们自己家里都不知道,自己家的这亲戚去了哪里,反而跑到她这里来询问了。
sp;但是刘寡妇知道,宫健大伯娘这样使劲的追问,肯定是有她的目的的。所以她眉毛一挑,不由得问道。
“你问他们干什么?再说那不是你当家儿的兄弟吗,怎么他们出门没跟你们打招呼吗?你倒反过来来问我。我这离你们那边那么远,再说了,我跟他们家平时没有走动,怎么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宫健大伯娘听到刘寡妇这样反问,她心里有些失望,听刘寡妇这个话音,那就是说,她对这件事也了解的不多。
想到这儿,宫健大伯娘有些沮丧的随意开口:“他们离开那会儿,不正是我和我当家的生病了。那几天我们都没有出门,所以他们走,具体哪一天我们都不知道。
再说了,虽说是我们当家的兄弟,可是这两年,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家就连我们俩上门都不欢迎。人家去哪里,自然不会到我们这里来通知我们的。“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样说,刘寡妇在心里更是鄙视她了。说起来,刘寡妇家和宫健大伯家,也算是这村子里唯二的,有田地,不用下地干活就能吃饱饭的人家。
当然,刘寡妇也知道,自家的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要和这两年发起家来的宫健那一家人做比较,自家还差得远呢。但即使这样,刘寡妇觉得自己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还是很有余的了。
而且这刘寡妇虽然就喜欢东家常李家短的到处打听,刨人家的家底儿秘密,可是她却从不会到人家里去偷,也不会东摸摸西摸摸的,到处占便宜。
在这一点上,她倒是比宫健大伯夫妻两个强上不少,这也是她在村子里的名声,也好上很多的原因。虽然大家家里有个什么事儿,总难免被这刘寡妇打听过去,可是要论起来,刘寡妇可要比宫健大伯娘,在村里的地位高上不少呢。
也就因为这样,刘寡妇要不是觉得,和宫健大伯娘能聊到一起去,是情投意合的好闺蜜,对于宫健大伯娘有些行为,她也就睁只闭一只眼了。否则单论宫健大伯娘到人家去占便宜这种行为,刘寡妇就是万分瞧不上的。
听宫健大伯娘的话,刘寡妇的在心中暗暗想到,人家这几年不欢迎你上门,那还不是因为,你们之前在人家家里,不要脸的占了那么多便宜,却还不知道还。
以前也就罢了,现在人家富裕起来了,腰杆硬了,自然不会再让你们这样,随意上门去占便宜了。
当然这些话,刘寡妇也只是在心中想想,她也不敢直接说出来。如果当着宫健大伯娘的面儿,直接把这些话说出来的话,那两人肯定要闹掰。
刘寡妇也舍不得,这个能随时和自己聊上天的好闺蜜。毕竟虽然村子里还有几个与她能聊天的人,但是人家不是家里有地,要去地里忙活,就是家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要忙碌,她们都不能,像宫健大伯娘这样,一天天都可以陪着她聊天儿。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5章 担心
所以虽然刘寡妇心里清楚,但是她轻易的,不会把心里的这些直白的明白话说出来。她还是很珍惜,宫健大伯娘这个闺蜜的。
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再加上刘寡妇本身好打听,消息最是灵通,所以前几年,宫家老大和老二两家到底是怎样相处的,在刘寡妇心里,那是一清二楚。
早些年,宫家老二夫妻俩,那可是两个勤快的人,从一穷二白,就靠这两双勤劳的双手,愣是拉扯三个孩子,渐渐长大,家境也越来越好。从一穷二白到慢慢的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小家,甚至那时候,还把他们的大儿子送到了村里的私塾。
可就是因为他们家,和宫家老大一家连着亲戚,所以宫家老大那夫妻俩肆无忌惮的,跑到人家去随意的拿东西,人家穷的时候,他们没有帮过手拉拔一把,等到人家日子过得略微好一些,他们就跑到人家,占各种便宜,各种的厚脸皮欺负人。
以至于后来,宫家老二受伤回来,那个本来日子还算可以的家,一下子就破败不堪了。
而等到兄弟家里艰难的过不去日子的时候,宫老大却根本没有伸出援手。不要说伸出援手了,就是让他把之前拿走的那些东西还回去,也是不可能。这要不是宫老二家还有个能干的儿子,那家人的日子,估计就要过成全村最悲惨的日子了。
虽然知道宫家这兄弟两家的具体纠葛,刘寡妇却并不很关心这一点。毕竟,她也不是那种,帮理不帮亲的人。虽说,在刘寡妇心里是很瞧不上宫健大伯娘夫妻俩,干出来的这些事的,可是她与宫健那一家人,更是没有过任何交情。
所以顶天了,刘寡妇也只是在心中鄙视一下宫健大伯娘,却也老老实实的,把她知道的大概情况,说了出来。
“我记得,他们家离开村子是在正月十五之前。你也知道,我这里离他们家那边太远了,所以具体是哪一天,我还真是没太留意。
而且村子里的人,也没有太多在意他们家离开。反正我是很少听到,其他人议论他们家离开的这件事情。”
刘寡妇努力的回想,自己脑海中有关于宫健家离开这件事的消息,但她现在却发现,那家人走的还真是安静。从他们家离开到现在,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可是很少有人再提起这件事。
想到这儿,刘寡妇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姐,你怎么对这家人离开这么感兴趣啊?他们走不走也没有多大关系啊。”
当然,她心里补充的后一句那就是,反正人家在村子里住的时候,也已经不让你们夫妻俩上门占便宜了。现在人家在不在村子里,对你们来说,应该没有太大影响啊。
宫健大伯娘一听刘寡妇这样问她,立刻特别顺溜儿的说道:“那再怎么说,毕竟是我当家的兄弟一家人呢。他们家就这样,静悄悄的离开村子,好几个月的时间都
没有回来。我们当家的当然也担心,他这个兄弟到底去了哪里。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回村子,也不知他们是不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了?”
宫健大伯娘异常顺溜的回答,这些本来就是,她和宫健大伯之前想好的理由,所以每次当人家问起时,她条件反射的,就会把这一套所谓的关心兄弟一家人的安危,直接吐露出来。
但刘寡妇一听她这样说,倒还真有几分相信了。她在心中还在惊讶着,她是怎么也没想到,宫健大伯娘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想知道宫健家离开的情况的。
她连忙安慰:“哎呀,可不是嘛,要不说这亲戚还真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说起来,那家人也真是不像话,竟然要出这么远的远门儿,怎么走之前不和这当大哥的打一声招呼呢。。。”
刚说到这儿,刘寡妇立刻想起了两家之间的关系。就以宫健大伯的一贯作风,换任何家,估计人家也不会跟他们这样的夫妻俩,保持亲戚关系。
刘寡妇立刻意识到,自己是说错话了,虽然她这样说,宫健大伯娘可能没听出什么,但是她就是觉得,自己说出这样话,其实有些违心的。毕竟,她自己也是知道,宫健大伯对于那家人以往的作为的,所以她立刻换了一种方式,来安慰宫健大伯娘。
“我说大姐呀,你也不用特别操心。毕竟他家那个大小子,哎,对,就是那个叫宫健的那个后生,据说是非常能干的。所以想来,他们家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刘寡妇是从心底这样认为的,毕竟她可是听到了,太多的有关于宫健的事情。那后生年纪不大,本事却是不小。他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家中从破败不堪,发展到了现在的富足不已。
要知道,在这个村中,宫健家生活水平那可是高出不少的。他家平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村中最好的那一家。
想到这儿,刘寡妇不由得感慨,人家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宫健之前就听说过,在村里私塾念书的时候,私塾里的先生,几乎每一天都要表扬这孩子。
后来宫健因为家里的情况,实在无法继续在私塾中念书了,而那一直在村中私塾教孩子的先生,就因为损失了这样好的一个读书种子,居然心灰意冷,而直接搬离了他们这个小山村。
刘寡妇也听说过,老村长每每提起这件事,都是叹息不已。多次表示先生的离开,绝对是村里所以人的损失。
但这后生虽然不再读书,在经济方面也是非常的厉害。打猎,养殖,做生意,好像就没有他不会的。
作为消息灵通人士,刘寡妇当然知道,之前宫健更是大公无私的,把家中养殖兔子的方法以及种兔,分给了村里其他几户人家,虽然刘寡妇自己并不在那份名单之列,但这并不妨碍,刘寡妇知道这里面的具体情况。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6章 嘱托
对于那样一个能干而大方的后生,刘寡妇也觉得,他们村能出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真正是十分难得。每每想起,她都觉得,如果自己有孩子的话,她也希望这孩子能像宫健那一般能干。
所以刘寡妇觉得,自己提起宫健,肯定能够安慰到宫健大伯娘,毕竟他们可是看着这后生长大的,更是清楚他们这个大侄子的能力和手段。所以宫健大伯夫妻两人应该能够放下一些,担忧兄弟一家人的心情。
可是刘寡妇的这一番好心,到了宫健大伯娘那里,就是完全白费了。她本来就不是,因为关心宫健一家人的安危,而询问这件事。她更关心的是,宫健家走的时候,有没有带走他们家所有的家当。
所以宫健大伯娘仍然坚持的说道:“哎,我们也知道宫健能干,可是他家这次也离开的时间太久了,我们当家的和我已经唠叨好多次了,一直在担心他这个兄弟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你一定要帮我,打听打听他们家离开的具体情况,越细越好。”
“那,那个大妹子呀,还还有件事儿,我是很想知道的。”
此时刘寡妇还在感慨,看了来自己想法有问题,宫健大伯和大伯娘也还算是有救,他们这不就是在关心兄弟一家人的。听到宫健大伯娘这样说,刘寡妇立刻按下心神,认真的听她还有什么嘱托。
只见宫健大伯娘有些犹豫,但很快,她又坚定的说道:“是这样,我很想打听一下,宫健他们家走的时候的具体情况。他们走了的时候,这几个人是坐马车走的,还是坐牛车走的?一共有几趟车?车上看上去,都装了些什么?”
听宫健大伯娘这样一说,刘寡妇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好半天,她也没有反应过来,只要是宫健伯娘关心宫健他们家,什么时候离开的,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这些她都好理解,怎么听宫健大伯娘的口气,他倒是更着重于想知道,宫健家离开时候都带了哪些行李。
由于心里的不确定,刘寡妇不由得又重复了一遍:“大姐,我没理解错吧?你的意思是说,你想知道你当家的兄弟那家人,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都拉了几辆车,车上又都拉了些什么东西?”
刘寡妇说一句,那边宫健大伯娘就忙点一点头,等刘寡妇说完,宫健大伯娘已经点头如捣蒜一般,“对对,我就是想知道,他们走的时候,是不是拉了好几车东西走。”
为了让刘寡妇能够把事情打听清楚,宫健大伯娘也算阖出去了,她干脆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她的这么一直接,到倒把刘寡妇给弄糊涂了,她还从来没想过,这关心别人家里安危,怎么还联系到人家走时候带了多少东西?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不管刘寡妇心里怎样疑惑,但面对宫健大伯娘,她还是很快点头说道:“行,大姐,你就放
心吧。这点儿事儿难不倒我,等我把宫健他们家走时候的具体情况搞清楚,就去家里找你。”
而听到刘寡妇这样保证,宫健大伯娘心里也踏实下来。他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连忙把桌子上多茶水,一干而尽,就站起身来。“那就这样,这事你就帮我多留下心。有什么消息你可记得快点通知我。”
说完还不等刘寡妇点头答应,宫健大伯娘已经站起身,要朝着堂屋外走去了。
看到宫健大伯娘起身就走,夺冠后连忙也站起来在后面假意挽留:“大姐,你怎么这么快就要走呢?你这是着什么急呀,咱们可是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没好好聊聊。”
这番挽留并没有让宫健大伯娘停顿半分,她头也不回的继续朝外走去。此时宫健大伯娘心里也在着急,刚才和刘寡妇聊天儿,兴致上来,倒真的没注意时间。此时,已经到了中午时分,她还得赶紧回家去做饭呢。
看着风风火火就已经走出院门的宫健大伯娘,刘寡妇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转身又回到了堂屋。她在椅子上坐下,喝了一口茶水,慢慢的思考着刚才与宫健大伯娘的谈话。
望着桌边另一只空的茶杯,刘寡妇觉得今天,他仿佛又重新认识了一遍宫健大伯娘这个人。
这不过就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怎么让原本那个口无遮拦,心无计较的宫健大伯娘,一下子变成那个谨慎小心的人呢。这样是几个月之前,刘寡妇相信自己一番话套下来,肯定能够让宫健大伯娘说出,她家哪卖地事件的真实情况。
可今天自己都追问了好几句了,宫健大伯娘愣是一步步的,把谎言编得很是圆满。她就不仅是把卖地这件事情完全担了下来,而且还把她小儿子,这几个月一直在家读书这件事,说得理所当然。
要不是相信自己,对于宫健大伯脾气的了解,还有看到刚才自己提起这件事时,宫健大伯娘眼神中,没有透露出任何的愧疚。就凭宫健大伯娘的一番说辞,刘寡妇都觉得自己都要相信了。
想不明白这件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事实,还有宫健大伯娘怎么会突然变得聪明了,刘寡妇一边把玩着手中的茶杯,一边不得不把这件事情先放在一边。毕竟以现在的情况来说,她还真的没法推断出事实的真相。
既然这件事现在想不通,也只能暂时放置。不可避免的,刘寡妇又想起,宫健大伯娘嘱托她办的那一件事情。
这两家的关系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微妙。原本应该是非常亲近的亲属关系,毕竟那可是亲兄弟。而且宫家那一辈上,也就是这兄弟两人。本来这两人应该关系很是亲密的。
可村子里谁又不知道,宫家老大做事的确很不地道。老人突然离世,他就趁自己兄弟还在悲伤中,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匆匆忙忙就把家给分了。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7章 矛盾
按说家里只有兄弟两人,财产应该是一人一半儿。可宫家老大就是完全不顾脸面,把家产占了绝大部分。他只分了一些破烂,和几亩瘦田给自己的兄弟。
但刘寡妇打听清楚,这兄弟二人最终是怎样分家的时候,她现在还记得,自己那时候震惊的表情。
一方面,她震惊于宫家老大夫妻俩儿的厚脸皮黑心眼,这夫妻两个是完全没有,给自家兄弟一家人活路的打算。就他们分给宫家老二的那些东西和土地,怎么看都不可能养活那一家子人。
同时刘寡妇更为震惊的是,宫家老二就那样老老实实的接受了,这么不公平的分家,他们居然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刘寡妇自认,自己打听消息,那可是村中数第一的。那时候她在村中转了一圈,只听到个别有人私下议论着,宫家老大的不厚道。却没有一个人传言说,宫家老二对这样的分家有什么异议。
当时刘寡妇就在心中,嘲笑着宫家老二一家,觉得他们一家人都是木头,怎么能这样逆来顺受的,就接受了这样不公平的一个分家结果。也不知他们以后打算如何生活下去。在她看来,一家五口人就分到那么点儿东西,和贫瘠的土地,就连一家人的口粮都无法解决,这家人就等着饿肚子吧。
村里有着像刘寡妇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分家必定是宫家自己的事情,他们兄弟二人谁也没有,说要寻找别人主持公道的意思,所以很多人都旁观着。很多人都觉得,宫家老二这一家人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四处借债度日了。
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宫家老二夫妻两人就凭借着,那一点点的资源,还有他们一家人的勤劳肯干,居然就这样,虽艰苦但仍是艰难的,把日子慢慢的过了起来。
当然因为宫家老二一家人,在村子里一向风评很好,与人又是再和气不过了。那时候他们家艰难的时候,村里也不少人会伸出援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一家人能够慢慢的撑过来,并且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小院子,那主要依靠的就是,那一家人每个人都是勤劳肯干,又能吃苦的人。
渐渐的,宫家老二一家也算是在村里站住了脚。而农闲的时候,宫家老二更是不会偷懒,有时间就会出去找些散活干。
而随着他在外面跑动的时间越长,他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后来,一家人缩衣节食,攒钱送了他们家大儿子,到村里的私塾中读书。
刘寡妇还记得,自从那个叫宫健的后生到私塾中读书之后,宫家老大和老二这两家人的矛盾,好像一下子激化了起来。
现在想来,刘寡妇虽然不是很了解当时的情况,但在她心里,还是很能理解,当时两家人的心情的。毕竟谁家的父母,不会觉得自己家里的孩子是最厉害,最重要的呢。
sp;尤其是宫健大伯夫妻两人,这两人占了绝大多数的家产之后,又把家里的地都租了出去,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和粮食,两人觉得自己在村中,那可是属于高人一等的存在。在他们心里,自己一家人,那可不是这村里其他泥腿子所能相比的了。
所以分家之后,前几年看到自己弟弟那一家人,艰苦的在土里刨食,有时候甚至还吃不上饭,宫健大伯那一家人可是乐呵的不成。
可随着后来宫健一家人,慢慢的站稳了脚跟,后来更是建起了自己的房子。宫家老大夫妻俩就已经开始,看他们家不太顺眼了。
从那时起,他们就喜欢到宫健家人面前去说些酸话,或者是占些便宜。虽然不是很频繁,但是有机会,他们不管是嘴上占些便宜,或者是拿些东西,占物质上的便宜,他们都是不会错过的。
即使是这样,两家也还算是相安无事。直到宫健那个后生,上了私塾之后,被私塾里的先生看中,重点培养。不仅是在私塾中,当着其他孩子的面,先生使劲表扬宫健,更是在遇到村里其他人的时候,也会大大的夸奖宫健这个后生,是个难得一见的读书好苗子。
当时宫健大伯那个大儿子,也是在私塾中读书的,他比宫健入学还要早上一两年。但他由于在私塾中,一直是调皮捣蛋的那一个,所以先生对他的意见可是不小。
之前由于宫健大伯家大儿子,在私塾中不认真读书,与一些小孩子一起淘气,私塾里的先生都已经请宫家老大夫妻俩,到私塾中说过好几遍了。先生甚至威胁,如果他家大儿子还不改正的话,那么就会把他们大儿子,踢出私塾。
而与之相反的就是,当宫健一进私塾之后,那先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大加赞扬宫健:这个孩子会读书,又努力,有天赋。那时候,那私塾里的先生恨不得每天要夸赞宫健好几十遍。
所以说那时候私塾里的其他孩子,对于宫健这个先生的宠儿,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有不少孩子因为这种心情,难免的就会回到家里,与自己的家长抱怨。
遇到那懂道理的家长,自然会教育他们的孩子,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内心,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可要遇上那不讲理的家长,也会与孩子一样,甚至会鼓励孩子去敌视宫健。而宫健大伯夫妻俩绝对是后一种中的翘楚。
原本在宫健大伯夫妻两人心中,自己大儿子,那可是最最聪明,最最伶俐的。就看村里那些孩子,都围着自己大儿子转,他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儿子这绝对是当官的料啊。你看他小小年纪,就能领着其他孩子,听她的话,跟他一起玩儿了。
而至于先生好几次找他们去私塾中谈话,说他们儿子在课堂上捣乱这件事情,宫健大伯夫妻俩是没往心里取得,他们是这样想的,老话说的好,只有淘气的孩子才是聪明的。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8章 怎么办
在宫健大伯夫妻两人看来,私塾先生列举出的那些,宫健大伯家大儿子那种种恶行,更是证明了,他们大儿子的天资有多么高,脑子有多么的好用。
至于先生所威胁的,要把大儿子赶出私塾里的话,夫妻俩也是不以为然的。在他们看来,他们大儿子也只不过是还没有开窍,等到时机对了,他们的儿子自然会好好读书。而以大儿子那聪明的头脑,想要读好书,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毕竟他们大儿子那可是未来的大官呢。
可这一切,都在宫健入私塾读书之后,变了一种味道。每天大儿子回家,都会跟他们抱怨,先生又表扬了宫健那小子几次,更是训斥了他多少次。先生有多喜欢那小子,他们大儿子回家就会有多生气。
原本对于私塾里先生,总是指责他们的大儿子,这夫妻俩人就是不痛快。但他们也只是碍于先生在村里的威望,所以两人也只能心中抱怨,却不能表达出来。现在两人一听,那看不起自己儿子的先生,居然对于宫健小子赞赏有加,宫健大伯夫妻俩可更是受不了了。
他们先是到私塾,找那位先生说了好几次,可每次两人都是兴冲冲的去,灰溜溜地回家。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说到讲道理,他们是说不过私塾中教书的先生的。但是他们可不认为,先生所说的那些都是对的,相反他更相信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大儿子。而且从心底,他们不希望,看到兄弟那一家有什么好的。
既然在表面上,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上,宫健大伯夫妻两个占不到任何的便宜,于是他们干脆另辟蹊径,从另外一方面,打击他们一直瞧不上的这一家人。
于是宫健大伯一家人,对于宫家老二一家的欺压正式开始了,两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当然这欺压和紧张,都是单方面的。对于自己大哥一家人的种种做法,宫家老二表现出来的是一味的忍让。
一开始是宫健大伯那一家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到宫健家里去又吃又喝,但凡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会到村子里到处乱说,说自己这个兄弟如何的吝啬,抠门,对他们这个当大伯和大伯娘的,一点都不真心招待。
后来渐渐的,宫健大伯一家人也不再满足于只是吃喝,他们看到一些好东西,也会理所当然的占为己有。
后来更是发展到,不管供电家里什么东西,只要被宫健大伯那一家,不论大人小孩看到了,那么一定会被他们抢走。
宫健那家人就是再勤劳能干,也架不住有另一家吸血鬼一般的不断掠夺。最后宫健那一家除了房子,院子以外,基本上家里的东西,任何值钱的都已经没有了。他们家里一穷二白,但一家人坚持着一个底线,那就是让他们的大儿子继续读书。
刘寡妇一边回忆着这些往事。一边思考着宫健大伯娘拜托她的事情。为什么对于宫健一家人离开
的事情,她现在突然变得如此上心了。要知道,那家人从正月里就离开了村子,已经过去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也没见过宫健大伯娘他们家任何人,出来打听这件事情。
可是就在今天,突然的宫健大伯娘如此郑重的跑到自己面前,非要自己去打听清楚,宫健一家人离开的任何情况和细节,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这几个月时间里,她觉得最近的日子真是太无聊了,终于有一些新的事情发生了,刘寡妇立刻两眼有神,跑到自己房间里。她随意的吃了几块点心下肚,也顾不上再准备午餐,直接就跑出去,她要趁着其他人家中午这段时间,找那几个与他谈得来的闺蜜们聊天,打探消息去了。
不管怎样,刘寡妇决定先把宫健家离开的这件事情搞清楚,然后再找宫健大伯娘,看看那婆娘到底在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而这一边,宫健大伯娘急急忙忙的跑回家里,由于刘寡妇离他们家有些距离,所以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正午了。
看看高高悬在空中的日头,宫健大伯娘也有些担心,她这是回来的有些晚了。往日这个时候,她家都应该已经吃上午饭了,可是今天,她才刚刚赶回门口,还没有来得及去准备呢。宫健大伯娘就怕自家男人一个气不顺,反而把这几天,一直憋在肚子里的那股火,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一进院门,宫健大伯娘却没有直接的向着厨房而去,而是小心翼翼的走到自己房间门口侧耳倾听,想知道自家男人在家里正在做些什么。
房间内很安静,宫健大伯娘听了一会儿,只听到了一阵高亢的打鼾声,她的那一颗提起来心,终于放了下来。看来自家男人是在补觉,也是,昨天晚上折腾了那么久,一晚上没睡,她男人肯定也是累了。
累了好啊,累了他就不会再乱发脾气了,最好是能睡上一天,宫健大伯娘这才慢慢放下心来了。她这才直起身,慢慢朝厨房走去,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中午打算做些什么午饭。
可当宫健大伯娘终于想好了,午饭的内容之后,她走到厨房里,刚刚洗好蔬菜,放到案板上。她这才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些洗好的蔬菜,要拿什么来切呢?原本一直放在案板上的菜刀,此时却是无影无踪。宫健大伯娘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她和她男人去宫健家的时候,是带着菜刀去的。那菜刀可是重要的道具,靠着菜刀能够打开关闭的窗子。
可是她男人回来的时候,可是空着两只手回来的,她清楚的记得,她男人是用两只手攀上墙头回来的,根本手里就没有拿着任何菜刀,而在他攀上墙头之前,并没有通过门缝把菜刀递给自己。
想到这儿,宫健大伯娘一拍额头,有些懊恼的想到:这下可怎么办呢?没有菜刀就没有办法切菜,这午饭该如何做呢?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69章 草
就在宫健大伯娘还在厨房里犹犹豫豫,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宫耀祖从门外晃晃悠悠的走进了厨房。一进厨房,他根本就没了眼皮,直接一手揉着肚子,一边埋怨的说道:“娘啊,怎么还没有吃午饭?我都快饿死了,你这是想饿坏我呀。”
听到小儿子的抱怨,宫健大伯娘一下子更是慌张了。她急忙说道:“耀祖啊,哎呀,居然饿着你了,这不是,这是没办法做午饭了。”
宫耀祖一听这话,他眼皮一撩:“什么?怎么会没有办法做午饭呢?你真想饿死我啊。”
宫健大伯娘这才连忙把事情,跟他说清楚,“那不是,昨天晚上我们把菜刀带出去,结果早晨的时候,你爹没有把菜刀带回来,现在这菜都没有办法切了。”
宫耀祖瞄一眼在案板上,那些洗干净的蔬菜,他满是抱怨的说道:“那就别切了,反正都是野草一样的东西。”
他一边嫌弃的看着案板上的蔬菜,一边又揉了揉自己的肚子。这几个月他在家里可真是受苦了,每天嚼蜡一般的吃着一日三餐。这些粗茶淡饭,他可真的是受够了。可是不吃这些东西,他又能吃些什么呢?难道要让自己活活饿着不成。
对于宫耀祖来说,家里的这些饭食,就像是让他每顿都在吃草一般。所以去吃那切成一段一段的草,还是整根整根的吃草,对他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反正都是草味。
宫健大伯娘听儿子这样一说,觉得这样也可以,最重要的是,她也怕饿坏了自己这个宝贝的小儿子。于是她连忙就要准备炒菜,既然儿子不嫌弃,这菜没办法切,那么就只能先整个炒吧。
等宫健大伯娘妈囫囵的快速把午饭准备好,立刻分出最好的一部分,给儿子端了过去。当然,她在蔬菜底下还是藏了一个荷包蛋的,生怕自己儿子在吃上受了委屈。可她不知道的是,她儿子都快恨死这些东西了。
现在支持着宫耀祖,还在家中继续呆着的力量源泉,那就是眼看着这三个月的时间,马上就要满了。很快他就又可以到镇上与他那些兄弟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逍遥自在的过日子了。
宫健大伯娘给儿子送完午饭,又装了剩下的那份午餐,直接来到了自己房间里,叫醒了还在酣睡的自家男人。
迷迷糊糊被叫醒的宫健大伯,一开始是非常不高兴的。他觉得自己不过是刚刚睡了一小觉,就被自己这个婆娘叫起来了。也不知自己前辈子是不是和这婆娘有仇,总之这婆娘就是看不得自己好是不是?
但还不等宫健大伯发脾气,他肚子里传来一阵咕噜声,这也让他意识到,时间的确是不早了,现在的确是应该吃饭,把肚子先填饱再说。
夹着盘子里整根整根的蔬菜,宫健大伯不由得皱紧了眉头。转头他就训斥自己的婆娘:“你个懒婆
娘,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这菜怎么做的?这样是给人吃的嘛。”
听到宫健大伯这样的训斥,宫健大伯娘这次却根本没有任何的惧怕,本来嘛,这事情可是不怪她的。
只见宫健大伯娘把脖子一梗一点都不服输的说道:“这也不能怪我呀。”
她这句反驳的话语,让宫健大伯更是生气,他啪的一声把筷子拍在桌子上,瞪圆了眼睛,怒视着宫健大伯娘一声吼道:“不怪你,难道还怪我吗?你个蠢婆娘饭都做不好,现在还说不怪你,那你说说应该怪谁,怪天王老子吗?做饭做成这样,难道是我叫你这样做的?”
听到这番严厉的训斥,宫健大伯娘也不甘心受气了,她也学着自家男人的样子,把饭碗往桌子上一丢,梗着脖子说道。
“我这样做饭怎么了?这菜不就是没切吗?你倒是教教我,我拿什么来切菜,我怎么切菜呀?”
看到自己这个蠢婆娘,居然蹬鼻子上脸,也敢摔碟子造反了,宫健大伯更是气往上涌。他刚想骂这个废物点心婆娘,就连切个菜都不会了,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一想到刚才宫健大伯娘那几句话中,似乎在指责着什么?
他再次把那几句话咀嚼了一遍,这才意识到,宫健大伯娘在说些什么,原来这婆娘是在说,她没有工具可以切菜。想到这一点,宫健大伯突然意识到,自己昨天晚上因为宫健家里空无一物,受到了大大的打击,当时自己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又因为时间紧迫,天马上就亮了,急急忙忙的从宫健家里出来,所以当时,好像,的确,是忘记了,那把作为撬窗子重要工具的菜刀。
宫健大伯在心中懊恼,他怎么会忘了,把自家的菜刀居然留在了宫健家里。这下好了,现在大白天的,自己也没办法把菜刀拿出来,自己家里的这顿午饭,的确是没办法切菜呀,离了菜刀可怎么做饭,也难怪自己婆娘敢这样直着脖子和自己对吼,原来问题出在这儿呀。
这一下,宫健大伯想继续维持自己的威严,再训斥他婆娘两句,却也觉得自己实在是没理由怼回去。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又拿起筷子,匆忙的往嘴里扒着饭菜。
看到宫健大伯那边熄火了,宫健大伯娘也端起了饭碗,也埋头吃起了饭。而宫健大伯娘心中却是在暗暗高兴,好难得呀,居然也让自己占了上风一回。
看来那把菜刀遗留在宫健家,也不算什么坏事,宫健大伯娘在心中暗暗高兴,为自己这次难得的胜利,而欢欣雀跃。毕竟这些天来,她一直受够了自家男人对自己的打骂指责,却没有办法还口。这次难得让自己男人吃憋,宫健大伯娘觉得这菜刀丢得好,丢得妙啊。
匆匆忙忙的吃完这顿午餐,宫健大伯一放下碗筷,他有些疲惫的往床榻上一靠,然后把自己受伤的那条腿高高的翘在床边上,这才转头向着宫健大伯娘。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第570章 谁傻
宫健大伯转头问他婆娘:“你早上出去的时候,不说是去给我请大夫吗?怎么?大夫请来了没有。”
那边正在收拾碗筷的宫健大伯娘,一听自己男人这样问,她的身子一顿,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回答。宫健大伯娘早就把这件事情,本来她说是给自己男人请大夫,这不过是她的一个出门借口罢了。
而她如愿出门之后,直奔刘寡妇家去了。宫健大伯娘说了一大通天,又把儿子交代的事情拜托给了刘寡妇。一直到时间不早了,她又匆匆忙忙赶回来做午饭,还真是把请大夫这件事彻底忘了个一干二净了。
可眼前她可不能这么说,刚刚才扳回一把的宫健大伯娘,可不想自己再落到被男人责骂的境地。于是她也只能故意放重了,收拾碗筷的动作,把碗碟弄出一阵乱响,然后才做好心理准备,转头对着宫健大伯说道。
“我去请大夫了,可是他们家人说,大夫出门去邻村出诊了。要不我下午再去他家看一下,看大夫回来没有?”
听到宫健大伯娘这样回答,宫健大伯却并没有怀疑什么。此时他挥挥手,干脆拒绝的说道:“算了,也别请什么大夫了。我看就用药酒擦几天估计也就能好了,现在家里这种情况,能省还是省一些吧。”
想到这儿,宫健大伯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就有些不明白了,自己家那么厚的家底儿,怎么短短几年时间,居然自己的生活破落的这种境地了。他脚扭伤了,居然就因为心疼那几个钱,居然连大夫也舍不得请。
随即宫健大伯又觉得,这都怪宫健那家人。如果像他们设想好的那般,自己去宫健家能够拿出点值钱的东西,或者翻出些银两,自己就绝对不会落到现在这种处境。
想到这儿,宫健大伯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他觉得最近还真是太背了,怎么件件事都不能如自己所愿。一个没留神,宫健大伯动了一下,他那条扭伤了的腿,钻心的疼痛拉回了他跑远了的思绪。
宫健大伯忍着疼痛,皱着眉头,对宫健大伯娘说道:“哎,现在可怎么办呢?咱家的菜刀还在宫健家呢,这一顿饭算是对付过去了,可也不能天天这样呀,我这个脚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啊。你看看,要不去你哪个好姐妹家,借把菜刀回来。”
对于出门借东西这件事,宫健大伯可是不愿意做的。所以这种活计,一般都是宫健大伯娘去做。可是这次借的东西,却不是那么容易借的。菜刀这种东西在农村,一家也就一把,还是每家中重要的工具,谁会轻易借出去呢。
到了此时,宫健大伯娘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是啊,谁家会愿意把自家的菜刀借给别人用呢?况且自己以前借东西,就没留下什么好名声,毕竟他家借东西有个特色,那就是有借不还。
别说这么重要的东西
了,就是普通的无所谓的东西,每次还不是自己去强拿强借的,一般人都不会乐意把东西借给自己。
宫健大伯娘在那里发愁,她在心里盘算着,自己在村里那所谓的几位好姐妹,是否有哪家人能够愿意借给她菜刀用的。或者只是在做饭的时候,自己去人家借一下用。
但很快,宫健大伯娘就意识到,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自己做饭的时候,人家也要准备做饭的,更何况她在村里的那些好姐妹,遇到这种事儿的时候,那几个人跑的比谁都快。
就说那号称,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刘寡妇,每次她去刘寡妇家,也不过就把自己引到那个光秃秃的堂屋里。自己还不知道,那女人心里想的是什么?那堂屋十几年摆饰都不变,家具都破烂不堪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人看得上眼的。而每次自己去她家的时候,那刘寡妇小气的很,除了一壶茶水,连点心瓜果都不会招待自己,生怕自己从她家占了什么便宜似的。
但就是这样的待遇,其实也是她那些好姐妹中,对自己比较好的啦,其他人更是一毛不拔,连杯茶水可能都不给她。
此时宫健大伯娘才有些头疼了。平时她可看不上,在村子里有好名声的那些人。总觉得那些人虚伪极了,为了个好名声,自己不知道吃亏多少,简直就是个大傻子。
可是此时,宫健大伯娘倒有些羡慕那些人了。毕竟那些人在村里办事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前去帮忙。就像自己当家的兄弟那一家人,在自己眼里,那家就完全都是傻子,只会干活的木头人。
可是在那家人最早分家出去,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村里人有不少人都会主动的去给他们家帮忙。这种情况就从来没有发生在自己家里人身上的。
宫健大伯娘难得的在反思着这一点,难到自己一家人是做错了的那一份吗?但很快她就把这个思想狠狠的扼杀了,怎么可能?自己家人怎么会有做错的时候,自己一家人才是最精明,最聪明的。
就看看这些年来,自己在别人身上占了的那些便宜,不说别的,自己在宫健那家人身上占的那些东西,可是不老少呢。当然宫健大伯娘拒绝去想,为什么她们家占了那么多的便宜,日子却怎么越过越差的。
还不等宫健大伯娘再次回忆起,她往日辉煌的战果,宫健大伯那边已经开口说话,打断了她的思绪。
“你个蠢婆娘,还在那里发什么呆?还不赶紧出去找你那些姐妹,看看谁家有多余的菜刀,或者有谁家不用的,咱们先借过来用用。等我的脚伤好了,我再去宫健家把菜刀拿出来。”
原本出门去遛弯这件事,在宫健大伯娘看来是件美事。可是现在,她刚吃完饭,感觉浑身又累又乏,困的可以。此时她可不愿意出门去转悠,更想的是,在床上好好的睡一觉。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