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实力不允许我低调TXT下载实力不允许我低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全文阅读

作者:落寞的蚂蚁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txt下载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133 大范围恐慌

    因为少了龙国矿业公司这个玩家,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开始下跌了。

    尤其是在铜精矿粉这一块,下跌的就最为明显。

    以前一万一千多美元一吨的价格,现在已经下降到了一万美元左右。

    可却依旧有价无市,日韩的企业,虽然也进口一部分的铜精矿,可他们的消耗非常有限。

    至于欧美,他们都是以长协价的方式进货的。

    国际价格对他们影响不大,说白了国际价格就只是针对龙国的。

    可现在人家龙国人不接招了,你们随便涨,反正我们就是不买了。

    和铜矿问题一样的,还有lng,原本涨价让各种资源商们兴趣满满。

    可问题是最近一段时间,来自龙国那边的订单数量开始骤减。

    他们也几次询问了对方的原因,对方却说了是他们国内资源结构在调整。

    如果你们等不及,那你们可以卖给欧洲。

    反正现在欧洲那边也正在闹气慌,而且现在还是冬天,用天然气的高峰期。

    我们就不和他们挣了,说的很是高风亮节。

    可听在欧美的能源供货商耳朵里,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如果龙国人不参与竞价了,那他们就真的只能面对欧洲的买家了。

    可欧洲的买家,又哪会那么乖乖听话?

    你就说德国人和法国人,会任由你宰割吗?

    他们可是出了名的刺头,而且他们可有着非常多样性的反制手段呢。

    你如果给他们的天然气价格贵了,那人家就去找毛熊买了。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生意上的事儿了,而是政治上的事情了。

    而且你如果给他们涨价,那他们肯定会报复的。

    而且人家出口给你的东西也可以涨价,你也离不开他们的供货。

    最关键是,人家还可以对你往欧盟输入的商品加税。

    反正他们也有很多手段反制,所以和他们做生意,可是非常不舒服的。

    这样一来,大家就尴尬了,价格炒的在高,可没人接盘这可怎么办?

    以前龙国是重要的买家,甚至说不好听点,还可以任他们予取予求的。

    毕竟龙国是技术弱国,很多技术都依赖他们,商品外销也依赖他们。

    如果不愿意遵守他们的定价,最后头疼的肯定还是龙国人自己。

    可现在不一样了,人家技术开始独立了,商品也更有竞争力了,最关键是人家的能源和资源也不依赖他们了。

    你们随便涨,反正我们就是不买,看你们卖给谁。

    这下尴尬的就是这些能源和资源的巨头了。

    最近一段时间lng的价格,已经明显是下来了,此前最贵的时候,都涨到了一千多美元一吨,可是现在却已经降了几百美元了。

    而铜精矿粉这一块,也是出现了明显下降的势头。

    之所以把价格调整下去,是因为他们想把龙国客商给吸引回来。

    可问题是,想要看到效果,目前看来,最起码也要一个多月以后呢。

    这还要看龙国那些码头的仓库里,到底还有多少存货。

    如果存货多的话,估计还够他们在用两三个月的。

    谷  那么如果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们不从海外进口铜精矿粉。

    那大家还玩个卵?

    一想到这,汉密尔顿公爵顿时就头疼欲裂了。

    他给自己到了一杯威士忌,然后又喊来漂亮的女仆人给他拿来一个冰桶。

    加了两块冰,喝了一大口,这才感觉焦虑舒缓了很多。

    这种守株待兔的感觉真是太让人不爽了……

    不过唯一让他感觉好受一些的新闻,就是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股价,最近也突然出现了波动。

    而且还是向下的波动,目前看来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据说,到不是他们的铁矿石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钴矿出了问题。

    也是和他们的铜精矿一样的问题,突然之间,龙国人就停止从海外进口钴矿了。

    这尼玛,到底怎么了?

    要知道龙国此前可是已经查明了,是个贫钴的国家,他们国内的钴矿储量还不到全球的百分之一。

    而现代工业很多项目,都是离不开这种稀有金属的。

    尤其是他们大力推广的电动车项目。

    以前他们没有大力发展三元锂,就是因为他们境内缺乏钴矿,和镍矿。

    都要从非洲,和印尼,还有袋鼠国那边进口。

    而世界上几个主要的稀有金属矿,基本都被力拓和必和必拓给控股了。

    原本这帮粗鲁的袋鼠,还想着靠着这些矿产资源,在狠狠的从龙国人身上捞一笔呢。

    没想到这次却被人扇了个大嘴巴。

    龙国的好几家电池制造企业,突然大肆宣传,要进军三元里产业。

    甚至都已经开始建造工厂了,可问题是,他们工厂虽然是投建了,可却并没有大手笔从国外进口钴精矿粉,和镍精矿粉。

    而这两样稀有金属,可是制造三元锂电池,不可或缺的东西。

    他们难不成发明了什么新技术,可以绕开这种三元锂电池了?

    这不可能啊?以前他们可没对外公布说,技术上取得过如此重大的突破哇?

    那他们到底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而且根据他们的线人发回来的线报说,龙国的不少电池企业,竟然已经自己提炼了大量的钴元素,和镍元素了。

    可他们如果没有大量从海外进口矿粉,那他们的这些原材料是从什么地方提炼出来的?

    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据说力拓和必和必拓那边已经都疯了,他们是想尽了办法,想要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还有巴西的淡水河谷,那边现在也派出了团队,到龙国去游说了。

    他们也想弄清楚状况,此前他们可是龙国的主要铁矿石供应商。

    可问题是他们和力拓,还有必和必拓一样,也不是仅仅出产铁矿石的。

    什么铜精矿,钴矿,镍矿,这些稀有金属矿,他们也拥有不少的。

    这时候龙国突然开始减少从国外采购各种稀有金属矿了,这些世界级的矿产资源巨头们,一个个立刻就都慌了。

    甚至不夸张的说,已经形成了大范围的恐慌了……

2134 一个手艺人的养成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到底是什么情况,但他已经隐约猜到了,这帮龙国企业,之所以突然减少了对矿产的需求。

    这肯定是和他们突然具备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有关。

    一想到这,汉密尔顿公爵就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血压有些升高。

    要说这些年了,欧美各国之所以还能过着富裕的生活,靠的就是他们祖辈的积累啊!

    在欧美,很多人都认为米国人是最厉害的,鹰国人已经沦为了跟班。

    可实际上,他们两边却是一个双重结构的大企业结合体。

    比如米国,主要掌握着科技,军工,医药,和最主要的能源领域。

    而至于鹰国,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没落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虽然鹰国现在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欧洲国家,可实际上在他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英联邦。

    比如枫叶国,袋鼠国,奇异果国,还有南非,阿三等等。

    这些国家,可都是属于英联邦体系的,说句在实在点的。

    他们名义上虽然都是独立国家,有时候可能还会有点冲突,可真到了有事的时候,他们是会抱团的。

    当然这个小团体里也分层级,比如袋鼠,枫叶,奇异果肯定是一个层级的。

    至于南非和阿三,那只能算外围,连亲戚都算不上。

    而这些国家,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然资源都非常的丰富。

    当然阿三国是个意外,他们属于人力资源丰富的那种。

    这样一来,就富裕了大阴帝国非常强大的潜力。

    而他们掌控着各种稀缺的金属矿产资源,就和米国掌握着科技霸权,一起形成了一个头部的势力范围。

    这也是他们的国民能够享受高福利,基本不怎么重事生产,却依旧能够过得好好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龙国不但在科技方面在发力追赶,甚至连资源方面也在另辟蹊径。

    这完全是换一条赛道来玩,这要是让他们玩成了,那今后他们还混个屁?

    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那些矿产资源的船给找出来,然后把这股势头掐死。

    一想到,汉密尔顿公爵就放下了酒杯,下定了决心。

    他拿起电话,给米国那边打了一个越洋电话。

    这件事光是靠他自己是很难能办妥的,还要靠米国人帮忙。

    调动军方的卫星是不太可能了,但是米国有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卫星。

    而且他们的商业卫星,那可不是一般的强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起其他国家的军事卫星还要强大。

    这个时候,就要动用他的人脉关系网络了。

    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汉密尔顿公爵,一共打了十几通电话出去。

    把他目前掌握的情况,和那些人都做了交代。

    其中有三个人最后答应他会帮他这个忙,当然这人情可不是白欠的。

    他知道,等到人家有需要的时候,他必须得还这个人情。

    不过这都无所谓,只要对方答应帮忙就ok了。

    而与此同时,在南印度洋的深处某片海域。

    陈成跟着船队,已经在这片海域,来来回回深耕了又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船队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谷  从原来的一条采矿船,发展到了四条采矿船。

    连带着跟着他们功能和补给的船只,都形成了一个船队。

    里面一共有两条农业船,专门生产玉米,另外还有一条化工合成船。

    再把那些玉米收过来之后,直接提炼萃取酒精,然后在加入他们用红树林提炼出来的‘杂油’。

    把酒精变成一种固体燃料,来给几条采矿船提供动力能源。

    甚至远处的‘演习’的军舰,现在也增加到了三条,一条万吨大驱,还有两条小型护卫舰。

    这些军舰的一半能量,也是他们那条化工船提供的。

    而作为一名学徒工,陈成在船上的工作可是非常繁杂的。

    他一边和那些海底矿工们学习操控机器人,一边和船上的轮机长,学习如何修理船只,和船上的动力系统。

    才不过几个月的学习,他的技术和知识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成长。

    现在他已经成了船上的小队长,不过知识职称,却没有实际的工作岗位。

    因为任何一处有需要,他都可以去帮忙,因为他会的东西太多了。

    采矿工人累的时候,他可以去替补开采矿机器人。

    当水下机器人遇险的时候,他还可以才做救险机器人下水去切割,粉碎大石头,去拯救那些采矿机器人。

    当船只有问题的时候,他还会用气焊切割,还能修船,修理发动机。

    甚至当年在农业船上种玉米的本事,他也没落下。

    正因如此的全面,他已经成了船队里小有名气的多面手。

    无论哪条船上,有什么情况,他都能够过去提供帮助。

    正因如此,他现在的工资已经涨到了一万六千元……

    没错,这可是基础工资,加上出海补贴,奖金等等乱七八糟的。

    一路算下来,他现在一个月,已经可以拿到三万多的薪水了。

    这让陈成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一样,要知道半年多前,他不过还是一个对前途充满迷茫的技校学生。

    可是现在,他已经挣到了金领一般多的工资。

    最关键是,国内能赚这工资的,大多都是那些985学it的学生。

    可那些学生,又有几个能干过三十五岁的?

    基本一过了三十五,如果还没走上领导岗位,那就要面临被淘汰了。

    而且哪怕是走上三十五岁的,也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保不齐干到四十几岁,一样要面临被淘汰的下场。

    反正国内互联网的职场就是这么残酷。

    而反过来再看他的岗位,那可是可以干一辈子的。

    因为他现在可以骄傲的称呼自己是一个手艺人……

    最关键是,他知道自己掌握的这些手艺,是越老越吃香的。

    他现在年纪还不够,将来等他年纪,和经验都到位了,等到他可以带徒弟的时候。

    那时候,他能赚到的工资会更高。

    甚至年入百万,都不是梦……

2135 越搞越大

    而之所以能赚这么高的工资,陈成知道,这自然是和他们最近大量开采的大量稀有金属矿有关。

    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在这一代的海域连续作业。

    就已经开采了将近五十万吨的钴精矿砂,这些矿砂后期经过晾干,筛选之后,就会成为钴精矿粉。

    而这些矿粉,在国内动不动一吨就能买到二十几万。

    如果在提纯冶炼成钴的话,那一吨都要几十万。

    而他们开采的可不光是钴,还有镍矿,还有最近他们还找到了一个铂金矿。

    这些可都是宝贝啊,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

    这些资源,都是咱们国内非常紧缺的,甚至哪怕在国际上,都是紧俏货。

    就比如钴和镍,这就是造锂电池的重要资源。

    以前咱们国内是紧缺这两种资源,尤其是钴,咱们国内的矿藏储量,甚至还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一。

    镍矿虽然能好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关键是矿石的品味还非常低,开采冶炼的成本非常高。

    可是国际上,这么重要的矿藏资源,又大多存在于那么少数几个国家。

    这就非常不利于咱们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发展了。

    而自从他们找到了这些海底矿产,并且大量开采出来之后,国内的稀有金属紧缺的问题就大大得到了缓解。

    而且据他所知,目前在这一代的海域里开矿的,可不止他们这一个船队。

    还有好几只其他的船队,在这附近的另外一处海域里开采其他的矿产。

    据说,还有铬,这也是咱们国内非常紧缺的一种资源,这些资源以前咱们都是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的。

    可是自从有了他们这些船队之后,国内的稀有金属资源紧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很多冶炼企业,现在也是马力全开,开始疯狂的收货,并且冶炼储备。

    那些企业也是非常狡猾的,他们突然得到了新时代能源公司的稳定供货渠道之后。

    他们就开始疯狂的大量下订单,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先把这些资源给垄断了。

    然后拿回去,自己在慢慢提炼,等到提炼出来之后,也不急着往市场上大量投放。

    他们会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决定什么时候大量放货。

    反正这帮家伙,可是狡猾的很。

    不过不管如何,国内那些嗷嗷待哺的企业,总算是转危为安了。

    咱们再也不用面临,花高价,还要看着外国人脸色的时代了。

    而且那帮洋鬼子,动不动就说涨价就涨价,咱们的企业一年累死累活,最后算下来,全特么都给他们打工了。

    自己一年到头,就赚了点辛苦钱。

    而他们那些矿产巨头,啥也没做,却躺着就把钱赚了。

    然后回他们的国家交税,却养活他们国内那群懒汉。

    这次,咱们可不和他们玩了。

    你们不是喜欢涨价吗,请你们随便涨,我们不接招。

    不过虽然没有你们的矿石,但我们的工厂也一样不会停,我们依旧有充足的原材料,来生产各种商品。

    只不过这些商品,可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你们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次得是咱们商量着来,现在国际各种大宗商品价格都涨到这个地步了。

    你们要是不给我们涨价,那可不行,除非你们能找到合适的供货商。

    谷  不过就算你们能找到,那也无所谓,我们会用成本优势怼死他们。

    等到把他们都怼死,到头来你们还是得和我们商量商品采购。

    等到那个时候,定价权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这就是国内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在进行技术升级的主要原因。

    有了新技术,有了足够的原材料,咱们的产品在国际上就有着足够的竞争优势。

    而与此同时,国家也成立了一个战略资源储备中心。

    像这种稀有金属矿砂,他们也在大量收购进行封存,储备。

    比如钴,镍,铬,铂金等等,都大量收购储备。

    因为这些稀有金属,咱们国内并没有太多的矿。

    这时候新时代能源公司,可以大量搞回来,自然他们就是有多少能吃下多少储备起来。

    将来甚至还可以拿到海外市场上,去割一波外国人的韭菜。

    正因如此,现在他们这些采矿船,那绝对是国家的香饽饽。

    对于公司而言,那也是印钞机一样的存在。

    所以对于船上工作的人员,现在也都能拿到高薪的待遇。

    哪怕是农业船上那些种玉米的,现在一个月乱七八糟加一起,也能拿到两万。

    因为去的海域太远了,而且长时间不能回到陆地上,所以提高大家的生活待遇自然也是必须的。

    不光是在工资方面,能够给大家充足的保障。

    在吃喝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他们船队里,出了各种工作船,和能源补给船,还有货船之外。

    每个船队,还都专门配备了一条补给船。

    这条补给船上,装满了各种蔬菜瓜果和新鲜的肉类,酒水,饮料等等。

    专门负责给所有的船只送上补给,等到他感觉自己的货仓快被清空的时候。

    他们就会把所有的货,给几条船一分,然后自己提前返航。

    到印尼,或者泰国,去大采购一番。

    毕竟那边也有不少华人,吃喝的风俗习惯,和我们类似。

    到那边也能买到,我们需要的各种补给。

    不过最近几天,让大家开心的事儿就又多了一件。

    那就是在他们船队的附近,突然多出一个大型海产养殖基地。

    没错,一个大型的海上渔场。

    其实这玩意,大家以前也早就有听说过,只不过这样的海上渔场,以前都是在国内近海海域存在的。

    谁也没想到,这次这玩意,被弄到了深海……

    而且这个海上渔场的规模和是相当的大。

    就好像是一个大号的海上钻井平台一样。

    不过这些平台可不是一个,而是八个,呈八卦方向排布。

    然后在用渔网,把他们链接到一起,八个大型的平台,总共能够掌控的海域就高达数万平方米。

    而在这些平台的下面,则养着数十万条金枪鱼……

2136 金枪鱼大作战

    要说以前这种海上农场,名厨集团也不是没搞过。

    不过以前搞得那些,规模虽然不小,但也没办法和这次的规模相比。

    这次这个渔场,他们真的弄得太大了。

    而且以前那些渔场,他们主要都是给弄到了鄂霍次克海那边。

    在那边利用当地冷水的优势,大量的养殖三文鱼。

    其实要说起海鱼,很多人可能会以为三文鱼很高端。

    实际上并非如此,早期的三文鱼,其实价格并不贵。

    甚至在欧洲,也就是一般的鱼类,因为和三文鱼比起来,人们更加喜欢鳕鱼。

    而三文鱼之所以价格高涨起来,这主要还是因为,随着龙国经济的发展。

    龙国人民对海产品需求的暴增,再加上日式料理,在国际上大流行的开始。

    这都从方方面面拓展了三文鱼的需求和市场。

    所以三文鱼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了。

    其实要说大海里面,真正营养价值高,并且美味的鱼,那可远远不止三文鱼。

    金枪鱼也是其中的一种。

    要说起金枪鱼,这种鱼的营养价值,那可比三文鱼还要高。

    因为这是一种战斗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种鱼终其一生都是在海里疯狂的游动。

    这种鱼他就不能停下来,而且速度还奇快。

    而且很是生物学家在分析过后,还把这种鱼称之为完美的鱼类。

    因为这家伙充分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命在与运动,只要还活着,他就要一刻不停的游动。

    正是这样疯狂的运动,也让这种鱼的身体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

    甚至有人把这种鱼的肉和牛肉做过比对,甚至它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还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eda,fda等活性物质。

    对人的大脑,和心血管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只不过在几十年前,这种鱼还是一种便宜到发指的鱼类。

    甚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根本就没多少人吃这种鱼。

    以至于这种鱼,在海里泛滥。

    当时喜欢海钓的米国人,就专门钓这种鱼。

    只不过他们钓起这种鱼之后,并不是为了吃掉他们,而是为了把这玩意当成一种衡量的工具。

    就是为了比一比钓鱼的人们,谁钓上来的海鱼更大。

    在称重,拍照,然后获取排名之后,这种鱼就会被扔掉。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米国亚特兰大附近都臭烘烘的,因为那座城市就是海钓比赛组织最多的城市。

    后来有些厂商,开始收购这种鱼类,用来制作各种猫罐头和狗罐头。

    所以那个时期,各种金枪鱼,可以说活跃在世界各大海域角落。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崛起之后。

    当时的日本人,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货物运送到米国,贩售。

    而这些货物也给日本人赚取了大量的美元,可是在米国,当时已经没什么日本人能看得上的东西了。

    他们不愿意购买米国的货物,可又不能让那些运货的飞机空着回去。

    当时全日空方面就有个专家,琢磨着在米国寻找一样,可以运回日本,又能卖的上价的好东西。

    刚好他就发现了,这种米国人都不吃的大鱼。

    动辄就是七八百斤,而且脂肪海量极低,营养价值还贼高。

    这不就是一种可以用来做鱼生的完美鱼类吗?

    要知道当时日本人随着钱包越来越鼓,生鱼片可是越吃越高级。

    本来国内那几种传统鱼生,翻来覆去他们都已经吃腻外了。

    刚好这种金枪鱼就完美的填补了日本市场的一个空缺。

    于是日本人就大量从米国进口金枪鱼回去。

    然后米国人也就奇怪了,这怎么回事儿?

    以前都没人要的东西,怎么突然就变成抢手货了呢?

    后来一眼就,特娘的嘞,感情以前咱们真是暴殄天物了啊!

    这金枪鱼居然是这样好的东西呢!

    于是米国人也开始吃,甚至很多日本人还把日料店,开到了米国,开到了欧洲。

    最后甚至开遍了全世界,于是这样金枪鱼就成了大量被捕捞的目标。

    短短几年时间,这玩意就从原来泛滥的不值钱的垃圾货,成了抢手的昂贵食材。

    甚至到现在,很多金枪鱼,都已经开被吃绝户了。

    而以前因为这金枪鱼,太过昂贵,咱们国内吃的人也并不多。

    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国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搞,各种名贵的海鱼也开始渐渐走上了国人的餐桌。

    以前名厨集团就大量饲养三文鱼,而现在三文鱼,在名厨制造快餐里,已经成了一道经典菜系了。

    比如就有鱼排套餐,用的就是三文鱼。

    还有红烧鱼块,鱼丸汤,烟熏三文鱼套餐等等,这些现在可都是名厨制造的经典菜系。

    当然价格是小贵了一点点,要三十块左右一份。

    可即便如此,却依旧是很多人们趋之若鹜的套餐。

    因为大家都不傻,虽然这套餐的价格贵,可是和其他地方比,他们也太实惠了。

    不信你去日料店看看,八块钱就俩寿司,上面就那么一下片的三文鱼。

    可你在这里,吃四碟寿司的钱,你就能米饭管饱,还能吃到一大块三文鱼。

    最关键是这三文鱼,可以香煎,可以红烧,还可以清蒸,还可以是炸鱼排。

    各种口味,那是相当的哇塞!

    而且还有两个蔬菜配菜,外加一碟小菜,还有一杯饮料。

    这样一个套餐才三十几,你说这不比那寿司店划算?

    虽然寿司店吃的是情调,和名厨制造却是生活呀!

    而且他们家可不光有这种套餐,还有一盒盒鱼罐头呢。

    一份才五块钱,买回家去就可以给自己加餐。

    近些年来,随着健身人群的增加,很多人都把他们家的鱼罐头,当成是增肌的最佳营养补剂。

    因为他们用的可是真金白银的三文鱼。

    而现在,他们终于是不在局限于三文鱼了,而是把手伸向了更加昂贵的金枪鱼。

    毕竟和三文鱼比起来,金枪鱼的价值更高一些。

    而在南印度洋这一带,就是非常适合养殖金枪鱼的水域。

    因为以前,袋鼠国就有渔业公司在这一带养过……

2137 这也是门技术活

    因为经济利益的缘故,很多国家的渔业公司都曾经琢磨过要饲养金枪鱼。

    但大多都没有取得成功,因为饲养金枪鱼的难度很大。

    之前也说过,这金枪鱼我们大家日常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切好的生鱼片。

    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可实际上这玩意可是海里顶级的猎食者。

    哪怕是鲨鱼,见了他也得绕道走。

    因为这玩意的速度非常快,还长着一口非常锋利的牙齿。

    真要和鲨鱼撞上了,都能和鲨鱼硬钢。

    而且大家可别以为这玩意体型小,实际上这玩意大的,动不动就能涨到七八百公斤。

    小的随随便便也能涨到二三百斤。

    至于那种几十斤的,那只能算是还没长成的小鱼苗。

    另外就是这玩意终其一生都是在海里不停的游,所以不夸张的说,浑身都是肌肉。

    力气非常的大,而且速度还奇快,这玩意还有一个外号,那就是炮弹鱼。

    就是用来形容他的速度的。

    所以很多国家的渔业公司都曾经想过要大量饲养这种鱼类,可是都没有成功。

    直到袋鼠国的一家渔业公司,开始介入这个领域。

    这就不得不说,这家公司的命好了。

    因为是袋鼠国的企业,而袋鼠国又位于南半球,他们国家的下半部分,又和南极比较近。

    所以那一带的海鱼,海水非常寒冷,而且还非常的干净。

    他们公司掌控的水域,风浪也比较小,平时也没什么大风大浪,所以他们就开始尝试人工饲养金枪鱼。

    不过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走了很多弯路。

    最后一种尝试了三十多年,终于是掌控到了人工饲养金枪鱼的办法。

    他们大量饲养的还是金枪鱼中价格比较昂贵的蓝鳍金枪鱼。

    所以这些年来,他们也是靠着这个手段,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名厨集团,自然是早就盯上了这块蛋糕了。

    只不过以前,因为没有太大的需求,所以就没有自己动手。

    而现在,刚好自己公司就有一个船队,常年在南印度洋一带工作。,

    安保条件又非常足够,于是公司索性就派出了一个饲养团队过来在这一带,专门挑选了一片合适的海域来饲养金枪鱼。

    而他们这个八卦形状的大网,可不是开玩笑的,网绳都是用可立粉做成的新材料贬值而成的。

    非常的坚固坚韧,用来所渔网其实都有点小材大用了。

    他们也推算过,他们这八所浮动型的鱼塔控制着数万平米的海域。

    一次就可以养殖数十万条的金枪鱼,如果没有人来故意捣乱的话。

    一季他们光靠这些金枪鱼,收入就能有三亿美元左右,能够出品优质的金枪鱼,至少十万吨左右。

    这就是深海渔场的魅力,只要做得好,一票就能回本。

    当然养殖金枪鱼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就是鱼苗的培育。

    要搞到足够多的金枪鱼卵,然后在培养池里,孵化成小鱼苗。

    然后再把这些鱼苗,投放到这个大号的‘养鱼池’里。

    不过在这个养鱼池里,你可不能光是投放鱼苗,你还要有足够多的饵料。

    而这些饵料,就来自于大海了。

    谷  要知道这些金枪鱼,可不吃别的东西,他们只喜欢吃各种小鱼。

    所以这时候你在附近,就要有不少小鱼轮。

    这些渔轮的作用,就是大量的捕捉,小鱼小虾。

    而小鱼小虾又从哪里来?

    自然是他们的两条农业种植船啦。

    要知道这两条农业种植船,可是会定期排放一些用过的农业废水。

    而这些营养液,对玉米是没用了,可实际上却依旧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

    用来种植其他农作物,都是可以的,可惜名厨集团财大气粗。

    根本就不屑于把这些功效减弱的营养液回收,就是简单处理之后,就交给那几条捕鱼船。

    那些捕鱼船,就会把这些营养液投入到海水中,自然就会引得大量浮游生物过来。

    而有了浮游生物,自然就有鱼有虾了。

    而他们也不是竭泽而渔,他们还会不断的往海里投放饵料。

    因为化工船,在不断的用玉米萃取乙醇,然后合成成为固态燃料。

    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玉米渣,也就是俗称的酒糟。

    如果实在陆地上,这些酒糟还可以拿去喂鸡喂鸭,或者拿去养猪喂牛。

    可是在大海上,这些酒糟就没什么用了,堆在船上只能是浪费。

    还不如投到海里当做鱼饲料呢。

    而那些船不停的抛洒这些鱼饲料,自然就会大量吸引一些鱼虾过来。

    当然他们也不会用绝户网,只要每天打到足够的分量,他们就收手了。

    而这些打来的小鱼小虾,又会被拿去喂养那些金枪鱼。

    而且金枪鱼,在这一片海域里,也不会静置的。

    他们会投放一些诱饵,在前面带路,绕着这一片海域兜圈子,让这些金枪鱼不断的游走。

    借此来保证他们的野性,也顺带着来保证这些鱼尽可能的吃起来有野味。

    而在这个养殖过程中,有几样东西是最让管理者们糟心的。

    第一个自然就是恶劣的自然天气,要知道他们可不像袋鼠国的斯特恩公司那样。

    人家是专门承包了一片海域,那一带,每年也就有几个月有一些大型的风暴天气。

    一旦过了那个季节,常年都是风和日丽。

    所以非常适合从事渔业养殖活动。

    而他们就没那个条件了,所以他们要非常关注天气。

    而且还要有超强的机动力,一旦发现有风暴来袭,他们就要迅速移动,闪躲这些风暴。

    其次,就是在闪躲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远的躲避一些过往的货船。

    虽然这一代海域,很少有船只经过,但不代表一条都没有。

    每天还是有不少穿,从好望角开往袋鼠国的。

    所以要尽可能的绕开那些繁忙的海域。

    另外就是要注意躲避鲨鱼的袭击,大量的养殖金枪鱼,这自然会引起那些海洋猎手们的关注。

    虽然金枪鱼不一定会怕鲨鱼,可那毕竟说的是成年的大号金枪鱼。

2138 不赚白不赚

    而他们养殖的可大多都是未成年的,而且就算长成,他们也会控制金枪鱼的体型。

    不会让他们长得太大,如果长得太大,可就不好捕捞了。

    第三就是海盗了,这也是他们必须要预防的一帮家伙。

    所以这养殖金枪鱼看似赚钱,可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名厨集团可不是一般的公司,他们的背后可有泛美农业开发公司,再给他们做后盾呢。

    在卡拉帕格群岛的农业实验室里,可隐藏着无数的黑科技。

    就比如他们就专门为金枪鱼研发了一种饲料~

    要知道以前金枪鱼可是坚决不会吃死物的,这种鱼之所以无法大规模养殖。

    一方面是他们要不停的游动,对空间场所的要求非常大。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口味非常刁钻,只吃活得小鱼小虾。

    所以你没办法给他们加饲料,这样就造成了养殖这种鱼成本极其高昂。

    所以很多公司,在进行过一两次尝试之后,就放弃了。

    可是名厨集团可不一样,根据卡拉帕格群岛那边的农业实验室提供的黑科技。

    他们专门研发了一种新的饲料。

    不过这种饲料的投喂方式也非常有意思。

    这种饲料,主要就是用大豆蛋白,或者是玉米提纯物,加上一些各种肉类的边角料制成。

    比如万公子那边养牛场,在屠宰牛之后,都会剩下一些边角料。

    各种肥肉边,各种筋膜,还有一些不能吃的内脏,立即火鸡的内脏,和不能吃的边角料等等。

    把这些边角料搜集起来,用绞肉机打碎。

    然后在混合上大豆分离蛋白,在混入玉米提存剩余的物质。

    然后加入一个容器里,在添加上一些实验室调制出来的特殊‘调味料’。

    其实是一种能够刺激金枪鱼食欲的特殊物质,这样一来。

    金枪鱼就会把这种饲料,看成是他们经常吃了一种小鱼。

    而且投喂的方式,也非常特别。

    在投喂的时候,要把这些饲料刚到一个特制的食物投放器里。

    然后放到水中,用快艇来拖拽。

    这样快艇在前面跑,这个食物投放器就在后面源源不断的像挤压饼干一样。

    把挤压成型的饲料投放到水中,而金枪鱼群就在后面跟着,挤出多少他们就吃多少。

    而且这种饲料的营养价值可一点都不低,说句实在话。

    如果不考虑口味,光是考虑营养价值的话,人吃都可以。

    用来养鱼,那自然更是在合适不过了。

    而有了这种饲料的加成,再加上投喂的过程,还可以不听的溜鱼。

    这就达到了双重目的,一方面可以让鱼动起来,一方面还可以把鱼喂饱。

    当然也不是每天都只喂这些东西,还会有一定的时间段,投放他们捕捉到的小鱼。

    正是在这种双重营养的关造下,这些金枪鱼,很快就能长大。

    基本三个月左右就能长到合格的尺寸规模。

    因为对于捕捞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公司一般也不会把鱼养的太大。

    基本只要一百公斤就算合格。

    这个分量的金枪鱼,对他们而言就刚刚好。

    谷  事实上袋鼠国那家斯特恩公司养殖的金枪鱼,分量要比这个还小。

    一般也就只有二三十公斤,甚至四五十公斤就算大的了。

    其实这种金枪鱼还可以继续长大,可之所以不往大了养。

    一方面是考虑到,鱼太大,会有冲网的威胁。

    毕竟他们的渔网就算再结实,也架不住一群七八百斤的大鱼,天天撞啊?

    而且就算撞不破,这些鱼的皮肤也是非常娇嫩的,如果把皮肤刮破了。

    在这样大海的环境里,他们可是非常难以自愈的。

    基本都会引发炎症,混在鱼群里,时间久了,那可是会引发瘟疫的。

    而且就算随便死了几条,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所以斯特恩公司那边,都是等到金枪鱼长到二三十公斤就开始抓了,四五十公斤对他们而言就是大的了。

    因为他们为了保证品质,说白了就是为了保住b格,为了能在市场上卖高价。

    所以他们都会选择让员工徒手来抓鱼。

    因为养殖的蓝鳍金枪鱼皮肤非常娇嫩,如果使用器械抓捕。

    一个不小心就会破坏金枪鱼的皮肤,不美观是一方面。

    第二点是非常不利于冷藏运输。

    因为他们的鱼都是卖给那些寿司店的,那帮日本人对鱼的品质要求极高。

    如果鱼破了皮,就很难做到保鲜。

    就算运到日本,也卖不上高价。

    所以袋鼠国那帮养鱼的,大多数都是采用手抓的方式。

    等到丰收的时候,就把渔网拉起来,然后让工人们穿着水靠下水去抓鱼。

    这样做法非常慢,而且也非常危险。

    所以要给付给员工们非常高的薪水,否则你就很难能雇到工人。

    可是对于名厨集团的海上养鱼场来说,他们可不会用那么笨的办法。

    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手段。

    他们样的鱼个头最大能长到一百公斤左右,钓过鱼的都知道。

    这么大的鱼,可是非常难抓的,而且在水里力气可是非常大的。

    而他们会在头一天,再给鱼投食的时候,在饲料里略微加那么一点‘镇定剂’。

    当然这点镇定剂,是专门针对金枪鱼开发的,对人类是无效的。

    基本第二天鱼儿也就代谢出去了,不过会因为吃了这种食物,而倒是浑身无力。

    这时他们的海上渔场,就会升起渔网,把鱼儿放到浅水位。

    这是他们就会派出小船,到这水面上,是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渔网捕捞这些金枪鱼。

    这些渔网可以释放轻微的电流,直接把这些金枪鱼电晕,又不至于电死。

    这样捕捞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太激烈的挣扎,导致皮肤破裂。

    这样捕捞的结果就是,甚至他们捕捞上来的鱼,在到了货船上之后,甚至在几个小时后清醒过来的时候还是活的。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金枪鱼的新鲜程度。

    而这些鱼当中,最新鲜的一批,是要卖给日本人的。

    反正日本人的钱,不赚白不赚……

2139 奇特的商业逻辑

    要说对金枪鱼的喜爱,那恐怕世界上除了日本人之外,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这帮家伙可是对金枪鱼极度痴迷的一群人。

    要知道,其实金枪鱼也有好多种,可唯独这蓝旗金枪鱼却是日本人的最爱。

    而另外一种黄鳍金枪鱼,价格居然连蓝鳍金枪鱼的一半都达不到。

    而蓝鳍金枪鱼大家价格,在两年前,就已经达到了每公斤一万美元以上的地步。

    当然这得是符合标准的,至于标准,那就是要看金枪鱼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分布比例。

    脂肪含量既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

    因为太高就会很肥腻,和如果太低,又影响肉的口感。

    所以别看日本人愿意为蓝鳍金枪鱼花大钱,可这钱花的也是有条件的。

    因为他们对金枪鱼的品质要求极高,因为这种蓝鳍金枪鱼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浑身是宝。

    身上的肉可以用来做刺身,寿司,骨头可以熬汤。

    而蓝鳍金枪鱼身上最贵的部位,就是他们的骨髓。

    日本人甚至要把这些金枪鱼身上那根大刺,剁成一片一片的小节,就为了吮吸里面的骨髓。

    因为蓝鳍金枪鱼的骨髓里面含eda的分量极高,对人类的大脑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所以这鱼最贵的部位,自然就是骨髓了。

    而要说日本,其实也又尝试过养殖蓝鳍金枪鱼。

    可惜因为他们岛国附近的海域污染非常厉害,所以养殖规模一直不是很大。

    至于是什么污染,和为什么污染,大家都懂得。

    所以他们只能在北海道,靠近鄂霍茨克海那一带,搞了几个小规模的蓝鳍金枪鱼养殖厂。

    每个规模都不大,而且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所以规模也非常有限。

    所以日本每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蓝鳍金枪鱼进口国。

    而主要他们进口金枪鱼之后,一方面是在自己国内消费。

    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大量出口,主要出口的地方,则是洛杉矶,和纽约。

    这一点肯定很多人也想不到,米国人在大西洋上大量捕捞金枪鱼。

    卖给日本人,然后转了一圈,日本人又把这些金枪鱼出口到米国,卖给米国人。

    嘿嘿,就是这么一个商业逻辑。

    为啥米国人不自己吃呢?

    因为米国人不会做,这帮牛仔,真的只适合吃烤牛排,和汉堡。

    你让他们做寿司,或者是刺身,他们真的做不来。

    可却偏偏又非常爱吃日本料理。

    所以在洛杉矶,和纽约都有着大量的日本高档餐厅存在。

    每天都会从日本空运不少新鲜的金枪鱼过去,然后在有那边的日本师傅做成刺身或者生鱼片,卖给米国牛仔们吃。

    而米国牛仔也愿意为这些美味的日本料理付高价。

    平时要在这些日本馆子吃一顿,以米国人的饭量,想要吃饱,基本都要一百多刀……

    这在十美元就能到全是烤牛排,炸鸡的自助餐厅,饱餐一顿大肉的米国人而言。

    这价格已经相当奢侈了,可却依旧挡不住米国有钱人,对这种顶级日料的喜爱。

    这就不得不和日本人多年的宣传,和对米国的渗透有关了。

    谷  因为大家可以看到的各种餐饮杂志上,每年搞出来的各种评选里。

    其中排在前十,最健康的各国食物里面,肯定少不了生鱼片和寿司这些东西。

    再加上日本那高的吓人的平均年龄,就更是让米国有钱人相信,多吃几顿日料能够有益于他们的健康。

    这也是日料价格那么昂贵,但在米国缺如此流行的主要原因。

    而且不光是在米国很贵,在欧洲也一样很贵,同样也有一大票人原以为价格昂贵的日料买单。

    而这也是上品质的蓝鳍金枪鱼能买到一万美元一公斤的主要原因。

    富裕阶层,原以为这昂贵的食材买单。

    此前加拿大一些渔业公司,也曾经像尝试养殖蓝鳍金枪鱼。

    可是他们简单尝试过后就放弃了,因为蓝鳍金枪鱼生长周期非常长。

    按照他们的养殖模式基本都要养殖三年以上,才能成熟。

    而且蓝鳍金枪鱼不吃死物,只吃活鱼,这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养殖成本。

    所以最后算下来,还不如到野外去捕捞划算。

    这样一来,就没什么人来养殖蓝鳍金枪鱼了。

    这也导致了蓝鳍金枪鱼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那时候人们也没少捕捞金枪鱼。

    而那个时候金枪鱼的年产量,都能达到十七万吨左右。

    不过那时候的金枪鱼,大部分都被拉去做了猫狗罐头。

    后来日本人开始大量用蓝鳍金枪鱼做刺身,寿司之后,就引发的蓝鳍金枪鱼的捕捞狂潮。

    最高的时候,一年全球都能捕捞一百多万吨。

    于是很快,蓝鳍金枪鱼就面临被吃绝种的危险。

    以至于现在蓝鳍金枪鱼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到现在动不动就能搞出一条要卖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格。

    当然这样的鱼,很多也有炒作的意图在里面。

    而普通的金枪鱼,价格虽然没到那个地步,但也相当不便宜。

    因为供应的数量实在太少了,去年日本全年消耗的蓝鳍金枪鱼的数量,也才2.2万吨左右。

    这也就造成了蓝鳍金枪鱼,在日本市场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的局面。

    因为不光是他们自己要吃,同时还要出口到米国和欧洲的高端市场呢。

    所以这次名厨集团在南印度洋搞的蓝鳍金枪鱼养殖,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卖到日本去赚日本人的钱。

    而这些鱼,果然一运到日本市场,就立刻被抢购一空。

    因为这些鱼的品质实在太好了。

    尤其是日本人吃蓝鳍金枪鱼的时候,特别喜欢这鱼肉里带着的一股特殊的酸味。

    这也是蓝鳍金枪鱼不适合被熟做的主要原因,因为一旦作熟了,这种独有的酸味就会消失……

    可惜肖锋是没办法欣赏这种酸味,就和他无法喜欢臭豆腐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这并不妨碍,名厨集团大量给日本提供蓝鳍金枪鱼。

    谁让日本人有钱呢,别看他们天天吵嚷着丢失了三十年,可实际上他们却一直在闷声发大财。

    这些年,他们从咱们这边可没少赚~

2140 投资北美

    要说这帮日本人,在吃的方面,可一样是非常舍得花钱的。

    而且最关键是这帮家伙,那是狡猾狡猾地。

    他们不光自己吃,还能把这玩意卖给米国人吃,而米国人还心甘情愿愿意为这玩意买单。,

    反观咱们龙国,想要出口一些高端食材,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米国的各种新闻媒体,对咱们的产品,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偏见。

    甚至还专门会撰稿来抨击咱们的食品。

    所以这些年来,尽管怎们也有不少餐饮企业走了出去,到了欧美。

    可是大部分,都还是赚咱们龙国人自己的钱。

    只有一个名厨制造算是成功了,不过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快餐。

    虽然影响力是不小,但你要说真的能从米国赚多少大钱,那还真没那么容易。

    虽然也赚了不少钱,可如果考虑到扣税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

    其实还真剩下不多,当然这要把‘原材料’的成本考虑进去。

    如果把牛肉,等这些主要‘原材料’的成本刨除去的话,那肯定赚了很多。

    只不过那就不是名厨集团赚了很多了,而是肖锋赚了很多。

    毕竟他搞来的不老少牛肉,都是从异界搞来的没成本的牛肉。

    如果要是从这个世界搞的话,那他肯定赚不了那么多。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名厨集团也正在考虑,在北美建一个料理包生产基地。

    毕竟北美那边的食材成本实在太便宜了。

    你就比如牛肉,这地方的牛肉,价格可比国内便宜太多了。

    谁让人家这里有着天然的大牧场和大农场呢。

    米国和枫叶国,这两个可是天然的农业强国。

    一个米国农业方面的产值就不用说了,枫叶国还没加大产能呢。

    可能是因为害怕和米国造成产业重叠,到时候在被米国佬教训。

    所以加拿大的农业虽然也很发达,可却一直没有太过发力的搞。

    但凡去过加拿大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资源多的更是过分。

    甚至不夸张的说,比起袋鼠国来,那是完全不遑多让。

    且不说那些埋在地面下的矿藏资源,就说农业。

    别看他们和毛熊一样是高纬度国家,可他们国内适合耕种的土地也一样不少。

    最关键是他们国内河流众多,适合灌溉。

    所以他们如果搞农业,虽然不一定能比得上米国,但你要说追上袋鼠国,那绝对没什么问题。

    可惜,他们的发展方向和袋鼠国不太一样。

    袋鼠国就致力于搞各种矿,还有发展农业。

    而和米国挨边的枫叶国,则更加倾向于学习米国,搞点高科技产业啥的。

    所以他们国家的高科技产业还是可以的,但是农业就一般般。

    所以加拿大不夸张的说,更像是一个米国的小号备份。

    而他们在农业方面,只是随便搞搞,但产出也不是他们国内那两千多万人能消耗的完的。

    每年他们也要大量出口各种农产品,比如小麦就是他们的主打拳头产品。

    牛肉,奶制品也是一样。

    不过在牛肉方面他们因为养殖规模不像米国和袋鼠国那么夸张,所以出口数量也是有限。

    但是他们牛肉的品质却非常高。

    曾经有一段时间,名厨集团正考虑在枫叶国搞一块农场试试。

    不过后来因为考虑到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因素,后来就放弃了。

    谷  不过他们打算在bc省,靠近米国的地方,搞一个工厂。

    专门用来加工料理包,因为这里挨着米国的主要牧区之一,蒙大拿州。

    也就是当年背背山拍摄取景的那个州。

    那边是米国北部的主要农牧地区,有一片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而这片草原还是和加拿大共享的,加拿大那边的埃德蒙顿省,也有一片这部分草原。

    所以光是这片区域出产的牛肉,就非常多了。

    从这里直接购买牛肉,然后加工,在销往全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能够有效的拉低成本。

    另外就是名厨制造在北美地区也开了不少分店,到现在已经开了快一千家了。

    而他们在北美的这些分店,和在国内的快餐店可并不完全一样。

    不光是买各种中式快餐,也在卖着不少西式快餐。

    比如汉堡,披萨在他们的店里也一样有卖。

    而这些汉堡披萨,等西式快餐,也是一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牛肉的。

    如果依旧是从国内加工完,在出口到北美地区,那就非常麻烦了。

    不光要面临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到进出口检疫等等方面的成本。

    可是如果在北美地区建这样一个料理包工厂,就能解决这样的麻烦了。

    以前他们是在南美地区建了一个工厂,对北美地区直供。

    可是做了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这样还是不划算。

    毕竟从南美运输到北美,也是要考虑到运费的。

    而且在北美转一圈,最后算下来,人家的土地,电费等等其实都不贵。

    唯一贵的也就是人力成本了,只要像曹总一样,不要那些员工加入公会。

    所有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而在考察了几个地区之后,好几个北美的城市都对他们敞开了怀抱。

    因为现在这些地方也一样需要工作~

    需要投资~!

    毕竟不是所有的米国人和枫叶国人,都是有钱人。

    他们也一样需要那些低端工作来养家活口的。

    甚至还有个城市,给了他们非常优惠的政策。

    比如免费的土地,和几年的税收减免。

    唯一的条件,就是他们要大量雇佣本地工人。

    而名厨集团派出去的代表,表示这点完全没有问题。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本地工人不能加入公会。

    否则的话,我们就不投资~

    关于这一点,他们和一些地方政府,来回拉扯了好多轮谈判。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公会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可以说,米国近些年在制造业领域的衰败,和那些公会是脱不开干系的。

    动不动就要求涨工资,不给涨工资就罢工。

    罢工也就算了,还不让企业正常开工,甚至到厂里去搞破坏。

    哪个投资者,能受得了这个?

    所以一些低端制造业,干脆选择到东南亚投资建厂,这样一来苦的,就是米国那些本地工人了。

2141 开辟新市场

    当然那些本地的政府,也知道公会是个什么玩意。

    其实他们心里都恨不得这些玩意死绝了才好。

    因为这玩意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背离了他们建设的初衷了。

    最开始确实是为了保障工人利益而建立的,可是到现在,却已经成了……

    很多企业都被他们搞的是苦不堪言,最后破产的,或者干脆关闭工厂,到东南亚去投资的。

    而随着工厂的搬迁,或者倒闭,最终受害的确实当地的管理者们。

    因为大量的人失业,都要领救济金。

    或者需要政府安排工作,如果不给他们找出路,这些人到处流浪,就会导致治安问题。

    所以这也是当地政府最头疼,害怕的事情。

    所以他们也不希望有公会到人家工厂里捣乱。

    而名厨集团提出这样的提议,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是外来人,也是容易被欺负的。

    如果真要被公会讹上,那搞不好,三天两头人家赔钱了,就要关闭工厂了。

    当然理解归理解,他们可不敢直接和名厨集团媾和。

    最起码表面上是要装作和他们谈判的,反正就是磨洋工,等时机而已。

    而名厨集团自然也不怕这个,就和他们慢慢谈好了。

    虽然现在从南美的工厂运料理包过来,可他们依然是有利可图的。

    当然如果在北美地区的工厂能够建好,那自然就最好。

    那就意味着在北美一千多家餐厅的料理包,和原材料成本又可以下降一部分。

    毕竟从太平洋对岸的待门岛上的工厂里运过来,或者从南美的工厂运过来,海运成本虽然低,可还是会影响到公司收益的。

    而且北美地区的名厨制造,可是牛肉消耗最大的快餐店了。

    在国内,名厨制造的快餐餐单,上能有数百种快餐。

    当然除了集中招牌主打,其他的快餐,都是定期要轮换的。

    可是在北美地区,就非常简单,他们一共只有一百多种品类。

    虽然也是定期轮换,不过每次也就十几种可以提供。

    虽然简单,但却很符合米国人的胃口。

    因为大家都知道,米国人的想法非常简单。

    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那就喜欢盯着一样东西猛吃。

    很少会换其他新的食物来试试的。

    所以他们在北美的餐单上,除了主打的红烧牛腩饭,和牛腩面。

    还有炒饭,炒面,这几种米国人最喜欢的。

    还有几种牛肉和,鸡肉类的盖饭之外。

    就是牛肉汉堡,和披萨了。

    而从老美对汉堡和披萨的消耗上来看,也可以看得出老美对于牛肉的偏爱。

    这两种快餐,几乎是和他们的中式招牌饭和面,销量旗鼓相当的两种畅销品。

    也正因如此,肖锋才动了心思想要在北美建厂的。

    当然这次大量养殖金枪鱼,他也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

    那就是要不要在这些快餐店里,再增加一些寿司类的套餐。

    毕竟这玩意,在米国可是相当受欢迎的。

    而且一家中餐馆,提供寿司也没啥抹不开面子的。

    毕竟寿司,真要追根溯源,其实也是从我们这边传到日本去的。

    因为几百前年,我们就开始吃饭团了。

    而寿司,其实就是从饭团演化而来的。

    而早些年真正把寿司做出来的,其实是南朝国人。

    谷  只不过在他们那边,叫做紫菜包饭,后来传到了日本,就渐渐的演变成了寿司。

    而现在米国,只要是中式的自助餐厅里,几乎你都能看到有寿司在贩卖。

    所以他一个名厨制造快餐,如果搞点寿司来买卖,好像倒也没啥问题。

    反正这玩意制作也没啥难度,咱就是做快餐的。

    也不用像小日本的高档餐厅那样,请来个师傅,然后神神秘秘的炒作包装好长时间。

    用来切鱼的刀,都要吹嘘半天,什么什么定制的云云。

    其实和大润发里杀鱼大妈,用的杀鱼刀,在本质上没多大区别。

    从国内名厨集团的职业技术学校,挑选出一些精选的寿司师傅,去那边就足够了。

    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提高客单价。

    要知道在米国,一份汉堡,或者披萨套餐,也就是十美元左右一套。

    至于像红烧牛腩饭,和牛腩面,或者炒饭炒面,也就贵一两块钱。

    那是因为给的小菜多一点……

    而如果你在快餐厅里,再买一些寿司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尤其是蓝鳍金枪鱼寿司~

    这样的寿司,你别看普通老百姓不是经常能吃得起。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毕竟这可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互联网把很多原来知识领域的鸿沟都给拉平了。

    你让那些普通老百姓,去高档日料店,花一百多美刀,吃一次高档日料。

    他们肯定不舍得,可如果你说话三五十美刀,你在咱们快餐店,就能吃到一样分量的寿司。

    你看他们愿不愿意?

    就算是再穷的人,估计也愿意花钱来尝尝。

    毕竟好奇心,人人都有。

    对这些普通消费者而言,虽然不能顿顿都去高档日料店吃金枪鱼寿司。

    可我隔三差五,来快餐店,消费一次金枪鱼寿司,我总能消费得起吧?

    而且名厨集团的企划部,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计划。

    关于寿司,他们可是打算高低搭配着来售卖的。

    贵的,自然有蓝鳍金枪鱼寿司,一盒也能卖三十刀。

    另外就是也有便宜的鲷鱼寿司等等,一盒也就十美元起步。

    而且还分大小盒的,毕竟以米国人的食量,你十美元只卖人家八个寿司,人家非把你摊子掀了不可。

    小盒算半份,那就是八个,大盒的最起码要十六个起步。

    这样你才能让人感到实惠,让人家愿意为你这产品买单~

    当然他们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光是在米国贩卖。

    在国内,也打算同期上架的。

    其实在国内也有一大票的日料爱好者的。

    咱如果剔除那些历史因素而言,其实寿司确实是一种相对健康的食物。

    因为每一份的荤素搭配,都考虑到了,而且能让你看的明明白白。

    就是去日料店吃,那真是太贵了。

    八块钱一碟,就两个~

    想要吃饱,那基本都得二百起步。

    如果是在快餐店,那就用不了那么贵了。

    可以把价格控制到五元两个,那就可以了~

2142 日本市场大爆发

    而且在咱们的快餐店,这寿司也不是主食,但却可以当做‘小菜’。

    没错,如果大家像尝尝,传说中的蓝鳍金枪鱼,自然可以点两份尝尝。

    顺带着还可以点其他的主食来填饱肚子,而点这样的寿司,完全是用来解馋的。

    当然如果你不差钱,自然也可以只点寿司,在名厨制造里享受一顿寿司大餐。

    当然在这里吃的价格,那肯定要比专门去寿司店要便宜太多了。

    而这寿司店的主战场,在肖锋看来,主要还得是在日本,和北美等地。

    他们名厨制造快餐,可不仅仅是在北美开了一千多家店,在日本,他们也一样开了一千多家呢。

    可能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在日本开这么多家店。

    这主要还得是靠福元有信呢爷俩在日本当带路党做的好哇!

    这些年来,肖锋考虑某方面的原因,就把日本的代理权交给了福元这爷俩。

    没想到这爷俩,竟然把这门生意给发扬光大了。

    要知道在日本,本来做餐饮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

    但是名厨制造却靠着超乎寻常的品质,和超人一等的口感,在日本年轻人当中也迅速打开了市场。

    主要还是口味太霸道了!

    要知道日本可是一个把服务做到了极致的国家,而且在他们本国,各种各样的便当快餐也是不少。

    便利店里就有盒装的快餐,而且满大街都是各种拉面店。

    不光是他们本国的企业,国外的企业也不少。

    金拱门,开封菜啥的,在日本就有不少分店,还有各种披萨店。

    所以在日本想要做好了餐饮,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

    可福源爷俩代理的名厨制造,去能脱颖而出,这就不得不说主要还是因为名厨制造超强的产品力了。

    什么是产品力?说白了就是竞争力!

    和我同价位的,没我量多,和我量一样多的,没我价格便宜。

    和我一样价格便宜,量又多的,口味没我做的好。

    这就是竞争力,也就是产品力。

    在这种竞争力的加持下,名厨制造快餐,很快就在日本站稳了脚跟,打响了名气。

    和以前那种,只针对国人的国内快餐品牌不一样。

    这名厨制造,可不光是咱们喜欢吃,日本人也一样喜欢吃。

    尤其是待门岛上的科研团队,还专门针对日本人,开发了不少日本口味的视频。

    比如日本人餐餐都不能少的味噌汤,还有他们最喜欢吃的纳豆。

    在制作的时候,都会加入少许的‘调味粉’。

    而这种调味粉,可是目前名厨集团的最高机密。

    有了这种调味粉的加持,日本人只要吃过他们家一次,那立刻就上头了。

    甚至有不少人,都再也离不开他们家了。

    正因如此,福源爷俩,代理的名厨制造,开始在日本是遍地开花。

    很快就在东京开了好几十家,然后又一路朝着上百家去了。

    当然之所以开这么多家,这主要也和日本国内的快餐店环境有关。

    这爷俩也是因地制宜。

    因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所以很多快餐店的面积也都非常小。

    再加上日本人喜欢独居的属性,很多日本的快餐店都开成了一人食的格局。

    就好像大家去吃拉面,就给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格子间。

    每个人也就半米左右的宽度,两边都是挡板。

    在这个小空间里,你可以随便怎么吃面条,发出各中声音,也不用觉得尴尬。

    正是借鉴了这种小快餐店的格局模式,这爷俩就对名厨制造日本分店进行了改革。

    也开成了很多小格子间的格局。

    店面的面积都非常小,最小的甚至只有五十平米左右。

    而其中后厨的面积,就有二十多平,而前面的堂食区,也就只有二十多平。

    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压缩房租。

    当然这样做的另外一个目的,也是鼓励客户店外面,或者外带。

    这样虽然会让饭菜损失一些口感,但对利润而言,那是只多不少。

    正是开了很多这样的苍蝇店,所以名厨制造在日本是越开越多。

    一直开了一千多家。

    当然也不可能每家都是苍蝇店,他们也是非常讲究布局的。

    一片区域内,如果有五家苍蝇店,那就必须要配一个大店。

    毕竟不能让所有的客户,都总是点外卖,或者外带是不是。

    毕竟他们本来就是料理包加工的成品,如果总是让客户外带的话,带回家肯定会损失一定的风味的。

    如果味道上不占优势了,那他们必定会损失一定的客户流量。

    不过还好,日本人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

    尤其是尝过了名厨制造的味道之后,更是有很多人直接就被迷住了,甚至被迷得不可自拔。

    如果小苍蝇店吃的不过瘾,他们也会找一家大的,可以堂食的店进去过瘾的。

    而这次肖锋就打算在这些大店里,增加寿司。

    蓝鳍金枪鱼的寿司,价格比专门的寿司店,便宜那么一点点。

    这样一来嘛,不管怎么算都有得赚……

    福源那爷俩赚一部分,可赚大头的却是名厨集团。

    反正日本人的钱包,他是必须算计到位。

    在日本推广的同时,在北美也要同时推广,毕竟北美这帮有钱人也一样喜欢吃寿司的。

    到时候就算店里增加这么几款单品,就能给他们赚不少钱回来。

    所以他们在难印度洋这边的海上渔场,那可要辛苦一段时间了。

    另外从国内,还有不少海上渔场,正在源源不断的造出来。

    将来会被派到南海,或者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上去进行海上养鱼的工作。

    当然这些渔场养殖的范围,可绝不仅限于蓝鳍金枪鱼。

    像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也是要大量养殖的。

    这些金枪鱼的价格虽然不如蓝鳍金枪鱼那么夸张,但也不算便宜。

    而且也可以做成刺身,和寿司,只不过价格就不比蓝鳍金枪鱼的那么贵了。

    而且相对于蓝鳍金枪鱼而言,这两种金枪鱼就没那么娇贵,很好养活。

    不像蓝鳍金枪鱼那样,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尤其是水温,高一点都不行。

2143 多点开花

    而黄鳍金枪鱼,主要生活在热带,也亚热带海域,分部范围很广。

    我们国内刚好有大片海域,可以养殖这种金枪鱼……

    比如东南沿海,还有南部海域,哪里的环境,都非常适合养殖这种金枪鱼。

    而这种黄鳍金枪鱼的价格,之所以比不上蓝鳍金枪鱼那么贵。

    主要还是因为这种金枪鱼体脂率太低,能有百分之二那么低。

    而蓝鳍金枪鱼则是能达到百分之七左右。

    这样蓝鳍金枪鱼吃起来,就更加的爽滑,甜美。

    而黄鳍金枪鱼,吃起来相对就更柴。

    不过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也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类了。

    当然价格比蓝鳍金枪鱼可就低多了。

    甚至在非洲地区,这种鱼的价格,那真的便宜到令人发指,这主要也和当地人不擅长烹饪有关。

    不过如果运回到国内,那就只能冰鲜了。

    当然这也是晓峰充分考虑到咱们的国情之后才做的决定。

    毕竟咱们不像日本人那么财大气粗,咱们才刚填饱肚子没多长时间。

    这样的鱼,咱们有的吃就不错了,就别太讲究什么新鲜之类的了。

    当然如果某些客户钱多的没地方花,他们自然可以选择下订单,直接给他们空运回去。

    不过在肖锋看来,名厨集团的这些海上渔场,要养殖的,可绝不仅仅是金枪鱼。

    更多的还是要养殖,和金枪鱼同属于蜻鱼科目的鲣鱼。

    这种鱼可以说是金枪鱼的亚种,可金枪鱼长得很像。

    但个头可比金枪鱼小太多了。

    蓝旗金枪鱼也分几种,比如太平洋,大西洋,和南方金枪鱼三种。

    而这些金枪鱼的个头也各不相同,比如越往北,金枪鱼个头就越大。

    比如在日本海一带的金枪鱼,就能够长到七八百公斤。

    而在北太平洋上的金枪鱼,最大的都能长到两千多斤。

    至于南方金枪鱼,也就是袋鼠国那一带的金枪鱼,长到七八百斤,就已经是极限了。

    至于黄鳍金枪鱼,个头一般也就是在一百二十斤,到五百斤之间,在往大就长不了了。

    而鲣鱼则可以看做是更小一些的金枪鱼,最长就能长到一米左右。

    最大也就二百来斤,还是很适合养殖的。

    这种鱼因为个头小,而且不便于用来做日料。

    所以用途也就更加多样了,日本人喜欢用这玩意做木鱼花。

    说白了就是把鱼晒干,然后每次吃的时候,刨下来一点借味。

    我们吃章鱼小丸子的时候,上面撒的木鱼花,就是这玩意的鱼干做的。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太穷酸,所以才衍生了这种吃法。

    而欧美那边,则是喜欢把这种鱼做成罐头。

    价格相当低廉,味道也非常不错。

    而肖锋打算给国内大量推广鱼罐头,其实还真没怎么用过这种鱼呢。

    而且这种鱼,不光可以用来做木鱼花,还能用来做汤,做菜,反正用途就很多种多样了。

    而最适合的用途,在肖锋看来还是做成鱼罐头。

    五块钱一罐,每罐一百五十克,固态物都能有一百克。

    这样一来,买一罐,就相当于买了二两肉。

    很方便懒人们使用,而且不光可以用来做饭团,拌饭,还可以用来做汤,反正吃饭可就多了。

    原来他们名厨制造的快餐店里,也有一些鱼罐头外卖。

    不过那些鱼罐头,大多都是用杂拌鱼做的。

    说白了,就是在鄂霍茨克海上,打捞上来的各种杂鱼。

    在掺杂上一些三文鱼的边角料,高温蒸煮之后做成的。

    那种鱼罐头就非常受欢迎,被很多单身的小伙伴们称之为最佳懒人料理。

    每次去名厨制造都喜欢买上几罐在家屯着。

    如果不想做饭的时候,就可以焖一锅米饭,配上两盒罐头,有饭有肉齐活了。

    或者煮面的时候,也开上一盒,丢到面汤里,那面的味道就更加鲜美。

    这当然也有肖锋提供的独家调味料的功劳。

    毕竟很多鱼类,如果处理不当,那腥味是去不掉的。

    可正因为他从异界带回来的独特香料,只要往鱼肉里加那么一点点,那鱼腥味就消失不见了。

    做出来的鱼罐头,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而且他们家的鱼罐头,那可绝对属于优质蛋白质。

    很多健身人群,更是爱他们家的鱼罐头到没边。

    到现在他们家的鱼罐头,都一直处于畅销的情况。

    甚至经常会买到脱销,而且也只在国内有销售。

    在海外,那可真是没有。

    当然正因为受欢迎,公司内部也多次讨论,是不是应该涨价或者上产能。

    不过涨价这个想法,才提出来,就被肖锋给否决了。

    本来当初做这个鱼罐头,想的就是要惠及国内的老百姓的,怎么能涨价?

    所以价格就不能动了,那就要在产能上面动脑筋了。

    现在虽然他们在鄂霍次克海有专门的捕捞队,也和皮特他们的公司,有长期的合作

    可毕竟鄂霍次克海那边的产出就那么多,而且那边也不是皮特一家说了算。

    最近也有不少毛子注意到了他那便宜小舅子发财了,所以都在打探他小舅子来钱的路子。

    所以皮特也不敢,在海上搞出太大的动静。

    毕竟那边虎视眈眈的对手可不在少数,如果让他们发现这条财路。

    那帮家伙你让他们做点好事,他们根本不会。

    但你要说他们给你坏事儿,那肯定能给你办的妥妥的。

    所以想要在鄂霍次克海那边提升产能,目前有点不太现实。

    既然出了这样的事儿,那肖锋一琢磨,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本来他们的海上牧场,也是经过鄂霍次克海那边的恶劣天气考验了。

    那就不妨拿到咱们的东海,和南海的宽阔地带。

    在那边随便养,因为那里的水温高了,也不适合养三文鱼了。

    那就不妨大量养殖鲣鱼好了。

    反正这种鱼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不光水产市场上很畅销。

    关键是还可以做成罐头,这样就能满足他们提升产能的愿望了。

    而且煎鱼罐头,在海外也已经畅销多年了。

    早就被老外验证过的东西,拿到国内来,肯定也能吃得开……

2144 过日子全靠罐头

    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养鱼场,被开到了南印度洋地区。

    在这一带来回游走工作的天鲸号船队,可是跟着饱了口福了。

    虽说之前,他们自己号称是吃鱼,吃到了腻。

    可问题是那鱼都是他们船上的厨子做出来的,至于那鱼做的好不好吃,那真的要看厨师的水平了。

    虽然他们抓的都是海鱼,刺都比较少,而且也没有太多的鱼腥味。

    可如果厨师技术不够,那做出来的鱼,就真的……

    陈成他们船上的厨师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做出来的菜,真的只能用能吃来形容。

    这可能也和当初船员招聘的太急有关,对于厨师这玩意,反正只要手艺能过得去。

    能把饭做熟,吃不死人,那就ok了。

    所以就让这么一个二把刀厨子混上了船,而吃了他做的饭之后。

    很多船员都觉得,就算自己去做,可能都比他做的好吃。

    不过通过多方投诉,上面已经定了,这次他们船跑完回去,就把这厨师换掉。

    当然也是要给人几分面子和机会,并不是直接把这厨师开除。

    而是先送到省城的技术学校去深造一段时间,如果在那个厨师学校,他能学出来。

    那将来还是有机会在重新登船给大家做饭的,毕竟这船上的厨师赚得可一点都不少。

    人家也是好不容易争取到这样的机会,咱也不能一下说废掉就给人家废掉。

    不管咋说,名厨集团还是一家非常有人情味的集团的。

    不过唯一要遭罪的,可能就要数现在天鲸号上的船员了。

    不过大家也只能忍着,因为船上的食材也不多,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样。

    所以大家平时吃的最多的还是鱼,各种海鱼。

    但那厨师的做法,真的把大家吃的只想吐。

    直到最近有了各种海上养鱼场到了这块海域之后,情况就好多了。

    因为各种鱼类的增加,主要是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管够……

    大家可能奇怪,这么名贵的鱼,怎么就随便管够了呢?

    这当然是因为每个养鱼场都有损耗的哇?

    要知道渔网圈起来的海域空间就那么大,虽然固定了养鱼的数量。

    但渔场里总是有那些想不开的鱼,会不听指挥到处乱游。

    而这种鱼的速度又非常快,一旦撞到那些网上,很有可能就把皮肤给弄破。

    要知道这些金枪鱼的皮肤可是非常娇嫩的,以他们的速度如果撞到渔网上,哪怕渔网不是金属材质的也能给撞破。

    一旦要是撞破了,那就要看这些鱼自身的恢复能力了。

    如果恢复的好,那还可以让他们活着。

    可如果恢复的不好,有炎症出现,那渔场这边就要采取手段了。

    他们会把这些鱼筛选出来,直接除掉,就这么简单。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这种大海里,他们也没办法投喂抗生素。

    更关键的是,他们之所以在这种汪洋大海里养鱼,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模拟鱼类自然生长的环境。

    保证鱼的野味和健康,投喂抗生素这种事,他们是不屑于去做的。

    而这种破了皮的鱼,如果不尽快处理的话,身上很容易会引发炎症。

    到时候混在鱼群里,还容易把其他鱼给感染了,玩意引起瘟疫,那就麻烦了。

    所以每天他们都会仔细观察那些受伤的鱼,如果能挺过来,那自然就让他们继续活下去。

    如果一看不行了,那就立刻处理掉。

    而这些被干掉的鱼,自然要尽快吃掉不能浪费。

    可惜光是靠他们这些养鱼场,是吃不完的。

    于是就给附近的各种采矿船,还有补给船,护卫船上送过去。

    金枪鱼肉本来就非常娇嫩,不适合长时间冷藏运输。

    一旦冷冻,那就破坏了风味了。

    所以很多船,都是拿到鱼之后,首先选择吃点鱼生。

    剩下的就交给附近的作业船,也就是陈成他们嘴里说的罐头船。

    这些船一般都是跟着那些小型捕捞队出没的,只要捕捞队捞上来鱼了。

    除了一部分,会交给海上渔场,给那些金枪鱼做饲料。

    其他的大部分,都会被他们做成罐头鱼。

    因为这种罐头船上,有着很多不同种类的设备,还有各种不同口味的调料。

    只要把鱼送过去,半天的功夫,他们就能给你做成,各种口味的罐头。

    番茄酱的,油浸的,水浸的,香辣的,麻辣的,反正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而陈诚他们最近一段时间,就是吃鱼罐头吃了个饱。

    而且人家那边可不止是有鱼罐头,还有各种各样的罐头。

    甚至鲍鱼罐头,螃蟹罐头,人家都有。

    反正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自己都是靠这条罐头船才能活着。

    这天陈诚他们又到了一个经常去的海域,到了之后先把船挺稳,然后就把机器人派了下去。

    最近一段时间,陈成他们的工作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因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这些海底开矿机器人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

    比如各种传感器的问题,还有各种零部件,因为长期在水下工作,都开始出现了锈蚀。

    为了保证机器人能够正常工作,他们的保养工作量日趋增大。

    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好消息就是所有的开矿工人,随着操作机器人在海底下工作越来越多。

    大家的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跟着过来的哈工大老师,已经根据大家日常工作。

    编撰了一份详细的作业手册,不过这份手册,目前还在继续完善当中。

    很多大家在海底下工作时候,遇到的情况,都会被记录下来。

    整理然后分类,现在陈成每天工作都很充实。

    现在他已经转正成为一名‘矿工’了,当然因为他擅长机修和焊接等工作。

    他在船上可是人见人爱的万金油,因为很多工作,别人做不了他都能做。

    而他的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基本薪资已经涨到了两万五。

    再加上出海津贴,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奖金,他现在一个月基本能拿到四万块左右。

2145 技术骨干

    加上年中,和年终的两笔奖金,他现在一年能赚到六七十个w,这可是他从来都没想过的。

    别说没想过,甚至可以说是想哦度没敢想!

    想想看他早前同班的那些技校的同学,现在也有不少毕业的了。

    可是那些人在干什么?

    大多都进了工厂,在流水线上打螺丝,要不就是在服装厂踩缝纫机呢。

    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赚个几千块,至于月薪过万,那除了有几个家境好的哥们以外。

    其他的基本都没戏!那几个家境好的,也是靠着家里安排进了好单位。

    要么就是回去接了老爹老妈的班了……

    至于像他这样,工作一年就能一年赚六七十个w的,还真就一个都没有。

    甚至当年他初中时,那些现在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也都没有。

    想想看以前,他那些初中同学,现在也有好多在985,211这种重点高校的。

    想想每次在班级群里,那些人说话的时候,一个个都趾高气昂的模样。

    甚至他请教点问题,那些人都对自己爱答不理的。

    现在他已经不在把他们当成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对象了。

    因为他知道那些人就算毕业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自己。

    而他也知道,自己算是运气好,这一步是踩到风口上了。

    而他的老师也和他描绘了未来这个行业发展的景象。

    像他这种有技术的,尤其是掌握了多种技术的,有经验,又努力。

    那么就有几个发展方向,一个就是老老实实在船上干矿工,和机修工。

    因为掌握的技术多,所以将来发展潜力很大,而且船上肯定离不开自己。

    自己将来的工资只会更高,但再高也是要有个顶的。

    估计到三万块就到顶了,当然这是说基本工资,不过今后加上各种出海津贴,加奖金,一个月到时候也能赚到五万块。

    加上各种奖金,到时候一年能赚八十万左右。

    不过这也就是极限了,再高是不太可能了,除非今后自己带徒弟。

    可问题是以他的资历和年纪,想要带徒弟,恐怕最起码还要在磨炼个十年。

    当然如果自己觉得这个薪资也不错,那就可以这样一直干下去。

    而另外一种方向,那就是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在磨炼几年。

    积累到足够多的技术和经验,然后报考他们哈工大。

    因为再过几年,他们要开一个双渠道的考试了。

    就等着省城那个技术学院第一批的学员毕业,然后在到岗位上实习两到三年之后再开。

    这也是学校方面早就准备的一次尝试,就是要把实际和理论相结合。

    不光是只招收高考上来的人才,也要从社会上招收人才。

    对人才也实行双轨制,一些是学术型的,另外一些则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

    而这种实干型的人才,将来考上大学之后,也是可以往两个方面发展。

    一个是学习理论知识,然后会到原来的岗位上工作。

    另外一个就是往设计方面走了,成为新型的工程师。

    因为在一线干过很多年,所以也深知一线各种机械设备的弊病,以及操作工人的需求痛点。

    把这些结合起来,就可以设计出最好最新的机械。

    然后以这些机械为基础,还可以设计下一代的全新型机械。

    而这种工程师的前景,就比原来那种纯粹工人要有前途的多了。

    毕竟这种工程师更加高端,而且最关键是,这种工程师,今后主要的工作是在岸上。

    虽然有时候也要出海工作,可出海的时间也只是为了试验机械设备。

    一旦机械设备实验成功,那么人将来还是要回到陆地上的。

    这种工作的好处就是,虽然薪资可能和在船上干差不多,或者高那么一点点。

    但问题是,你可以在陆地上长期生活呀,这样的生活就不影响家庭。

    而前一种,你看似赚得多,可问题是你要常年泡在海上。

    看似一个月可以转五万,可实际上其中两万都是出海的奖金和津贴。

    如果不出海,也就只能转三万的死工资。

    而且如果你和公司申请今后陪着家庭,不在出海的话,那你的工资还会被下调。

    毕竟你的那些技术,在陆地上就用不上了。

    人家公司虽然仁义,可也不是善堂,人家怎么可能还给你开那么高的工资。

    而常年泡在海上的海员,又哪里有家?

    那位老师这么一说,陈成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甚至一直到自己上初中的时候,父亲的角色,在他们家都是缺失的。

    因为父亲是海员,要出海赚钱,所以常年在海上飘着。

    所以他一年到头,出了父亲放假那几天,其他时候都很少能够看到父亲的面。

    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压在母亲肩上。

    甚至有时候,他知道母亲还曾经和别人有过那么一段……

    至于父亲,也是因为知道了母亲的事情之后,所以在船上工作时候分了神,才导致受伤,落下残疾的。

    虽然他的家没有散,但是他却知道,做海员的家属真的是不幸福的。

    而他将来可不想,自己的家也是那个样子。

    所以自从那位老师给他指明了出路之后,他就学习的更加努力,工作的更加认真了。

    一方面是想趁着这几年行情好,多赚点钱,给自己攒点家底。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着多积累一些技术经验,将来考学之后能有用。

    而这几天来,他一边学习技术,另外一边也和那位哈工大的老师,在学习理论知识。

    那位老师看他是个可造之材,对他也是非常照顾,几乎是有什么问题,都会答复。

    这也让他和那位方老师形成了很好的师生关系,他甚至在过个场合说了。

    今后只考方老师的班,方老师交啥,他就学啥。

    还真别说,小年轻这么几句话,还真把方老师个给感动的够呛。

    虽然这方老师年纪也不大,但他从教育陈成这件事上,还真是体会到了那种为人师表的成就感。

    就是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帮助下,陈成迅速成长成为了船上的技术骨干……

2146 小跟班

    既然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还赚了这么多钱。

    陈成工作起来也是更加用心,也想着要学更多的技术,把技术练得更加扎实。

    而今天他的工作,就是和哈工程那边的团队一起,把昨天坏掉的一个机器人修理完善。

    最近一段时间,船上这些机器人,连续长时间,高强度的在水下工作。

    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要说这些采矿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那真的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动辄就是几百米深的水下,要在各种不规则的海床上作业。

    而且这水下,可和陆地上不一样。

    陆地上你要面对的可能就是一个正常的大气压,可是在水压你要面对的压力。

    那动辄就是几倍,甚至几十倍于陆地上的。

    而且还要面对各种暗流,而且水下的温度也非常低,经常就是只有零上几度的水温。

    而且因为海水还有高盐高腐蚀的特性,所以这都对机器人自身的强度,提出了非常强的要求。

    尽管星火科技出品的这些采矿机器人,目前已经可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器人了。

    可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却依旧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这也不能怪星火科技设计的问题,而是这个世界目前发展出来的材料,也就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陈成和哈工程的王老师,以及他的团队在早饭过后,就钻进了修理仓。

    在这里,那具游侠2号,正安静的站在机舱里。

    看着这个五六米高的,钢铁巨人,陈成心里突然泛起莫名的一种踏实。

    他和这个大家伙,曾经一起并肩作战过。

    前些日子,就是这个机器人,在开矿作业的时候,被海底的巨石卡住。

    还是自己开着焊接机器人,在他旁边石头上打洞,把他给救了出来的。

    这家伙右腿上那块补丁,还是自己焊接的。

    这次他又出问题了……

    王老师带着团队,来到这机器人的身后,先是走到了一个钢架子上。

    这个钢架子,其实是一个操作平台,能有三米多高,刚好可以连接到这个机器人,后背的位置。

    在那里,他们打开了机器人后背的扣板,露出了机器人的数据接线插口。

    他们连上数据线,开始读取机器人的数据了。

    昨天这个机器人,下了水之后,工作了两个多小时,就突然罢工了。

    矿工几次试图控制机器人,让他恢复正常,可都白费了力气。

    最后他们也试着操作重启这个机器人的系统,可依旧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反而是彻底的关机了。

    最后还是陈成操控了一台水下救援机器人,把这家伙,给吊装了上来。

    昨天光是为了把这家伙捞上来,就花了他们大半夜的时间。

    这不,今天才开始上工,他们就来查看这机器人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了。

    到底是硬件方面除了问题,还是软件的问题,怎么就导致系统崩溃了呢?

    谷  万老师拿着电脑,看着从机器人里读出来的数据包。

    周围围着他的一帮学生,他们都是参与过这款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团队。

    不过说实话,他们即便是参与了机器人的设计,其实也就是打了个下手而已。

    只是做了一点边边角角的外围工作,真正的具体内容。

    无论是从硬件布局设计,还是机器人操控系统的设计,其实都是人家星火科技那边一手完成的。

    王老师名义上是哈工程的老师,可实际上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星火科技的高级工程师。

    他在哈工程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这所学校培训队伍。

    他带队的那些学生,都是那所大学里的博士生,将来会留校当老师的。

    几乎所有人都和学校签了合同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被调入到这个团队里面。

    这些人可是学校未来会当做核心人才来培养的!

    可能谁也想不到,怎么一所最北边的内陆城市的大学,会和海洋有着这么深厚的关系呢。

    这就是大家不了解这所大学的来头了,事实上这所大学,可是当年我们国内最顶级的大学。

    后来的国防七子,都是从这所大学里拆分出来的。

    而这所大学现在虽然已经沦落成了一所211大学,可他的水下机械化的一些科目,却依旧是我们国内最好的。

    可以说我军的潜艇,几乎都和这所学校有关系。

    而我国下潜最深的蛟龙号,就是出自于这所学校的手笔……

    尽管这些年,被南方的一些大学,挖走了不少人才,可这所大学的底蕴还在的。

    另外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所大学的王牌专业,相对比较冷门,所以被挖的也不是那么惨。

    毕竟他们的王牌专业,大多都和国防,和军方有关。

    研究的项目,也比较偏军用,如果能够在民用领域创造巨大利益的话。

    恐怕这所大学的老师,也和其他北方院校一样,早就被南方学校给挖的惨不忍睹了。

    不过也正因如此,这所大学最近是越发重视和星火科技的合作了。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想沦落下去的话,就必须要留住人才。

    而想要留住人才,那你就要有硬核的拳头学科。

    而这种学科,今后可不能仅仅是偏军方的,更要兼顾民用,能够创造经济效益。

    毕竟学校要发展,老师们要吃饭,你总得给老师们提高待遇,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的。

    所以当此前星火科技提出说,想要搞一个水下项目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毛遂自荐的找上了门来。

    不过他们也确实有这个资本,因为全国数下来,在水下科研方面。

    要说玩得转的,除了他们,还真就没别人了。

    不过即便他们在水下的科技方面,可以说领先全国了,但是在星火科技面前也依旧是个弟弟。

    这次的开矿机器人这一块,他们只能是跟在星火科技身后的小跟班……

    不过这个小跟班,可绝不是白跟的。

    哪怕是给星火科技打个下手而已,可他们却也从星火科技那边学到了不少好东西。

2147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比如这机器人的操控系统,尽管他们只是跟着打了个辅助。

    人家星火科技那边把一些不太重要边角料,控制方面的东西交给他们来做。

    可他们也觉得是捡到了天大的便宜。

    因为这可是人家用ai语言开发的,而这ai语言,有源自于他们编撰的d语言。

    和目前流行的c语言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这机器人使用的芯片,也是人家星火科技自家产的,碳纳米管芯片。

    那运算处理能力,简直甩了目前最顶级的硅基芯片几条街了。

    而且这碳纳米管芯片,在结合上他们编撰的ai控制系统,就让这机器人,真的具备了简单的智慧。

    在接受人类指令,完成规定动作这一块,那简直是让人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要说哈工程以前玩机器人,也玩很久了。

    甚至此前他们的水下机器人,还获得过国际大奖,在国际上那都是排的上号的。

    可是自从几年前,被世界老大宣布禁用一些软件,比如matlab之后。

    他们的科研水平,就出现了相当厉害的滑坡。

    很多人不知道这种软件,在科研领域对我们有多麽重要。

    不过虽然被禁用了,我们也开始研发了自己的软件,但这种工具软件,又哪能是你说研发就能研发出来的。

    就和h公司被禁用的eda一样,很多人一说起来就会侃侃而谈。

    说什么,哎呀,这种软件,我们也不是研发不出来,其实我们也能做。

    只不过是我们做出来没人用,没有商业方面的利益,所以我们国内公司不愿意开发而已。

    如果鹰酱这样逼我们,那我们可就要自己研发了。

    嘿嘿,给我们一段时间,我们肯定能自己研发出来。

    每当听了这话,那些被禁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想呵呵这样的煞笔一脸。

    也不知道是谁给了这帮家伙这样的勇气,好像我们就天下最聪明一样。

    好像只要我们认真,就肯定能研究出来一样。

    可能吗?

    你真当人家世界老大是傻子,是白捡的宝座?

    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人家为什么能当上世界老大的逻辑。

    很多人一说起现在的世界老大,都会说,哎呀,是他们运气好。

    赶上了欧洲内斗,发生了一战和二战,所以人家到处卖军火,大发战争财,所以才当上世界老大的。

    这只能说是一方面的因素,而且要做能占他们发家的比重,也就只能占百分之四十。

    而真正要说这个国家,为啥能成为世界老大。

    要说主因,其实是因为是他们主导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

    也就是第二次的科技大爆炸,其实是米国人和德国人一起主导的。

    是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米国人开始大力推广电厂,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福特研究出了t型车,和流水线。

    还有贝尔发明的电话等等……

    正是这些发生在米国的科技大爆炸,让他们早在1894年,就已经在gdp方面,成为世界第一了!

    也就是早在一战爆发的二十年前,人家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

    并且这个世界第一,一当就是一百多年。

    而一战和二战,不过是两次推进器而已。

    正是这两次大战的推动,才加快了他们成为世界霸主的速度。

    而后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那更是老美一家独领风骚!

    你就比如现在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大家如果去查看最底层的应用,几乎都是人家米国人的。

    就从最简单的晶体管说起,这就是人家米国人发明的。

    然后发展出了集成电路,再到后来的芯片,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等。

    几乎都是出自米国人的设计。

    至于软件那就更不用说了,连编程的语言,和架构都是人家的。

    至于那被封禁的matlab,和eda这些软件,那就更不是你想编就能编出来的。

    你就比如matlab,这就是一种可以将数学家,和统计学家脑海中想象中的东西,给你数据化,拟型化出来。

    说通俗点,就是人家可以建模。

    把那些数据给量化出来,这样就能让人看到之后,形成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而这个建模工具的根本是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学的公式巧妙的结合到一起搭建而成的。

    而你想把这玩意建好,那就需要你在基础科学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

    可在看看我们,数学领域,根本就没什么大家!

    可以说自从建国后,出了华罗庚那一代之后,我们国内就没有过能算得上号的数学家。

    而为什么毛熊,到现在都能如此的硬气!

    就因为人家的数学牛啊!

    可以说数学是现在所有理工类学科的基础,是所有理工类学科的工具。

    没有了强大的数学基础,你的什么科学研究都是空中楼阁。

    你就说h公司,之所以现在敢这么和老美刚,就是因为他们公司有大量的数学家。

    而这些数学家,都是他们花高薪,从俄罗斯还有法国雇佣来的。

    说个数据,大家可能不知道了。

    在h公司有那么一个数学方面的大神,毛熊那边来的。

    他的工资是多少,大家可能想象不到……

    大家可千万不要用,咱们国内那些什么打工的白领,金领的工资水平去想象人家。

    就这么说吧,这位大神的工资水平,甚至可以领先国内几千家上市公司的年利润……

    很多人都的奇怪,那得是多少啊?

    四个亿!

    没错,人家工资就是四个亿!

    不觉得很夸张吗?不过你想想,近些年来h公司接二连三抛出来的各种操作系统。

    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从鸿蒙,到欧拉,从手机操作系统,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再到现在他们搞的中文的编程语言。

    可以说,没有一项是离得开那位大神的!

    这样一想的话,你还觉得给人家四个亿的工资很高吗?

    不高,其实一点都不高,没有了他,我们的科技分本就发展不起来。

    而这也说明了,我们在真正的基础科学领域,落后到底多严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7051/ 第一时间欣赏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 作者:落寞的蚂蚁所写的《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为转载作品,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介绍:
意外获得异界通道,掌握一个星球的资源,原本只想低调赚钱!可肖锋怎么也想不到赚钱赚的这么容易,实力膨胀的这么快!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实力不允许我低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实力不允许我低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