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辉煌从菜园子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吃不起肉了

    市场上卖肉的有好几家,虽然说猪瘟还没有过去,可是卖肉摊子上面的生意还是好的不得了。

    市场里面讨价还加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老板,现在瘦肉多少钱一斤?”

    “怎么,肉又涨价了?瘦肉一斤要40块了,那怎么还吃得起哦!”

    “老板,给我来二块排骨。”

    ……

    吴飞来到其中一个大一点的肉摊子,大部分的人都是占据一个摊位,这个卖肉的一下就占了二个摊位,算是市场里面比较大的。

    这些摊位都是他们常年租下来的,都是市场里面地段比较好的地方。像吴飞他老爸平时赶集卖辣椒玉米等农产品,一般都是在市场外围找一个临时的摊位,一天需要交几块钱的临时管理费。

    只不过有时候东西少的时候,或者卖的快,还没等那些收管理费的人过来,东西就已经卖完了的话,那管理费也就省下来了。

    眼前的摊位上面还剩下一半只猪没有开始卖,猪背上面盖着一个蓝色的印章。其他的都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就还零零碎碎的剩下一些。

    像一只猪的话,毛重和出肉的比例一般在100斤出70斤肉左右。地方黑猪的出肉率会低一点,良种白猪的出肉率比黑猪要高,听说高的可以100斤出74斤肉。

    吴飞最喜欢吃的还是猪身上的五花肉,而一头二百斤肉的猪,其中的五花肉占比一般在四成左右。

    “老板,五花肉多少钱一斤,给我来二十斤五花肉。”吴飞对正忙着给顾客称肉的老板说道。

    摊位里面有两个人,吴飞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就看他们一直忙个不停。

    “好的,老板等一下,马上就给你砍。五花肉今天一斤23块。”

    肉老板手上面的动作不停,嘴里也答应个不停。回答大家的询问,给大家算账收钱。

    “五花肉都要23了啊,怎么现在价钱那么高了吗?”听到五花肉都要卖25块钱一斤,吴飞有点吃惊的问道。

    前没有多久,在村里卖的土猪肉都只买了25块钱一斤呢。当然,那说是土猪肉,其实也是良种白猪,只不过没有怎么喂饲料而已。

    要是像吴飞家里那样的真正的地方黑猪,价钱起码要比一般的肉贵十块一斤还不止。

    年初的时候,吴飞记得当时五花肉好像才卖一斤十一二块的样子,想不到猪瘟一起,猪肉价格居然翻了一倍。

    “没办法啊,现在肉价就是这么贵。问题是这么贵屠宰场还没有猪卖。说不定过几天你再来卖肉,五花肉一斤都要25也说不定。”

    “那么贵的猪肉,吃不起喽。”

    “现在卖猪肉吃,还不如买一只鸡吃呢。”

    ……

    还没等吴飞说话,旁边一起卖肉的人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一起抱怨现在的肉价。说起来,这肉价也涨的实在是有点可怕,半年的时间居然翻了一倍。

    这样下去,过年的时候瘦肉和排骨的价格说不定要涨到一斤50了。要是那样,还真的不如去买牛肉吃呢,现在的牛肉价格也就在一斤40块的样子。

    “买鸡吃现在也买不起了,上一场卖十五块钱一斤的鸡,今天都卖到18块钱一斤了。”

    “就是啊,刚刚去买鸡。和平时一样大小的,以前一般一只就30块多一点,今天一只去了53块钱。去掉毛和杂七杂八的,就没有剩下多少了,都吃不起喽。”

    ……

    在一旁等着卖肉的大爷大妈们,纷纷抱怨现在的肉价。看上去,这些大爷大妈应该都是住在这镇上的,像吴飞这样这个时候来买肉的一般不多,除非是家里请人做事,才会这个时候上街来买菜。

    想不到现在的活鸡价格也涨了,还一下子涨了三块一斤,涨的真是不少。像上次吴飞家里买的那三黄鸡崽鸡,一斤才十块钱的样子,现在应该也涨了。

    前几天老妈还在说,要再买十来只大一点的公鸡回来阉掉,喂起来过年的时候吃呢。

    公鸡要是没有阉掉的话,一般都长得不大,就是能长大也是只长架子部长膘。

    阉掉以后得话,特别要是阉干净了,公鸡的鸡冠就会慢慢的萎缩,性格个会变得不像公鸡那么好斗。长膘长得特别厉害。

    一只阉掉的公鸡和一只没有阉掉的公鸡比较,看上去大小差不多的两只鸡,假如公鸡重5斤,阉掉以后得公鸡起码有6斤以上。

    所以说操劳太多是很伤身体的事情。就像吴飞家里现在唯一的那只公鸡一样,看起来很大,身上其实没有几两肉,吴飞现在都不想吃了。逗死骨头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杀一只老母鸡炖汤呢。

    很快就轮到给吴飞砍肉了,二十斤五花肉起码占了一边猪肉的三分之一。k看到猪老板开始给自己切肉,吴飞赶忙对老板说道:“老板,切好一点,带泡的课不要啊。”

    五花肉里面应该是靠近后腿下面的那一个地方,有一部分肉里面好像有气泡一样,那些肉一点油水都没有,味道也不好。

    要是不知道的,卖肉的总是把那些肉当五花肉卖给你。吴飞过来的时候,老妈在家里可是交代了好几遍的。

    所以吴飞在猪老板开始切的时候就说了不要那些气泡肉。要不然给你切下来了,你再说不要的话,他总是有很多道理跟你讲。

    前腿砍掉、后腿也砍掉,剩下的就是中间的肋骨了。猪肋骨,也就是排骨。把排骨外面的一层皮和一层瘦肉一层肥肉去掉,取下来的肋骨就是我们平时买到的排骨了,去掉排骨的外面那几层骨肉皮就是五花肉了。

    大部分地方排骨和瘦肉的价钱差不多,是猪身上价钱最高的一部分。也有的地方排骨的价钱要比瘦肉还要贵一点。

    不过吴飞他们这里还是瘦肉卖的最贵,比排骨要贵上那么两三块钱一斤,今天的排骨38块钱一斤。两刀切下来一大块的五花肉,放到秤上一秤,25斤就差一点了。

    25斤五花肉也就是575块钱,吴飞想,好久都没有吃过粉蒸排骨了,干脆再买一点排骨回去,叫老妈做粉蒸排骨吃好了。

    “老板,再来几斤排骨给凑满800块钱好了。”说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二百多块钱的排骨也就五斤多还不到六斤。家里这么多人吃饭,这一点肉还不知道能吃几餐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豆腐

    把肉买好,吴飞又买了几十块豆腐干。豆腐干炒肉也是一道吴飞很喜欢的菜,只不过在外面吃到的豆腐干都没有老家的好吃。

    说起来镇上的豆腐在附近县市都很有名气,听说以前有个皇帝经过镇上,吃了镇上的豆腐干以后,亦是啧啧称赞。

    只不过说起来名气大,可惜产量一直都不高。主要还是能做出这样好吃的豆腐,还是因为水的原因。镇上就一口水井里面的水可以做出这个味道的豆腐。一天也就是百来桌豆腐的量。

    其他的水井打出来的豆腐,都没有那么好吃。所以虽然一直都这样传,说是镇上的豆腐好吃。但是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吃过以后,也就是那个样子,和别的地方的豆腐味道差不了多少。

    其实他们买到的都是一些假豆腐,那一口水井就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面,可以说是人家的私产,能做出那个味道豆腐的就他们家两兄弟。

    每天差不多就做一百桌的豆腐,一般卖一半的水豆腐,还有一半就做成豆腐干。

    做了几十年的豆腐,一只都是在菜市场里面摆一个摊位来卖。上午打的豆腐一般就卖水豆腐,下午做的豆腐就会做成豆腐干。

    不过他家的豆腐一般都是一些附近的老顾客来买,要不就是镇上的饭店一次买一桌。

    说起来,他家的豆腐还是限购的,一次最多就买一桌的量。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豆腐干也一样,最多也就能买一桌。吴飞他们这里的一桌是36块豆腐,以前都是卖几毛钱一块的,后来慢慢的从5毛、8毛、1块,涨到现在的1块5毛钱。

    虽然他家的豆腐味道好,并且供不应求,不过价格还是和大家的一样,一块豆腐一块五毛钱。

    说起来,这么多年豆腐涨价每次还是他们家最后才涨的。别人家先涨,然后他们家才跟着涨。也算是吴飞他们镇上的一个奇葩。

    吴飞小时候就不止一次听人说起过他们家的事情。今天来镇上买菜特意赶过来去他家买豆腐,也算是见识一下这个镇上的奇人。

    等吴飞买好肉赶到卖豆腐的地方,就看见一个摊子前面围着一大堆的人,很多人都买好了豆腐,正准备离开呢。

    等吴飞挤到摊位前头的时候,摊位上面的新鲜水豆腐已经一块也没有了。剩下的就还有一担豆腐干。

    一担豆腐干也就是十桌的量,是一个特制的担子装着,一层一层的,一边可以放五层,一担正好是十桌。

    豆腐干要比水豆腐贵一点,一块豆腐干要2块钱,一桌也是36块豆腐干。吴飞直接买了一桌。

    不是吴飞不想多买,这么多年就没听人说过有谁一次可以买到两桌的,吴飞也就不开那个口了。

    本来吴飞还想过来看看那打豆腐的两兄弟呢,不过并没有如愿。今天卖豆腐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应该是那两豆腐佬家里的孩子吧。

    现在正是学校上学的时候,看起来应该是上高中的年纪。不过吴飞并不奇怪,现在又很多的小孩,读完初中就不去读书了。

    并不是家里没有能力送他们去读书,纯粹就是他们本身不想读书。像吴飞他们村里八队的周本熊家的小孩,父母两人都在修高速的工地上面做事,父亲开挖机,母亲在工地打杂,一年不多不少也有十多万块钱的收入。

    可是高中读了一年就不想读了,还是打死都不去的那一种。没办法,只能让他去学美发。这个倒好,做学徒几个月就找了一个比自己大三四岁的女朋友,把他老妈吓得工地都不做了,赶紧回家看着。

    其实在农村40多岁做爷爷奶奶也不是没有,吴飞有一个同学家里就是这样。

    在吴飞还在上高中的时候,那同学的弟弟初中读了两年就不读了。在自家老爸开的班车上面帮忙卖票。

    那班车是他们家和另外一个人家合伙买的,时间不久那同学他弟就把和合伙人的女儿谈上了朋友。

    两人年纪都差不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偷吃的禁果,等两家人发现的时候,那女孩子得到肚子已经很大了。

    要不是肚子大的瞒不下去了,两家人都还没有发现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呢。一只还以为是两个小孩子在谈恋爱,都把他们当成是玩过家家的游戏。

    真的是就像有的小孩说的:“别看我年纪小,你可不要小看我。”真的是不能小看任何人啊。

    那小子就是柳越文的弟弟,说起来可能这个也是有遗传的。听说他老爸也很风流的,开班车那么多年,听说为了男女方面的事情吃了不少苦头。

    柳越文在高中的时候也早早的就谈了恋爱,不过现在可以算是同学中的美谈了,可以是是传说中的人物。也不知道现在高中还有没有他们的传说。

    其实他弟弟比他更加厉害,再柳越文谈恋爱的时候,他弟可能都给他播种了一个小侄子了。

    反正吴飞他们高中毕业的时候,吴飞回家就是坐的柳越文他弟弟开的班车。那时候他弟弟也和人合伙买了一个班车了,自己开车,老婆帮忙卖票。

    反正吴飞看到他弟弟的时候,他弟媳妇的肚子又大了起来。听说那都是第二胎了。

    当时就把吴飞震的不轻,两人最多也就20岁的年纪,特别是柳越文他弟弟,还不到结婚的年龄呢,就已经快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

    上次同学聚会以后,吴飞跟柳越文打电话的时候还问起他弟弟的事情。说是现在已经是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不过现在没有开班车了。

    这些年随着私家车的增加,班车慢慢的不赚钱了。现在买了一个大货车,两公婆专门给人从云南那边拉水果回来卖,至于几个小孩,都是他弟弟老婆的妈妈帮忙带着。

    当时听到这样的消息,吴飞是沉默了好久。真是人生赢家的模板啊,年纪轻轻就把小孩生了,还有岳父岳母帮忙带着。

    等小孩读完大学,自己的年纪也才40来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

    像吴飞他们,等结婚生完小孩,都差不多二十七八了,要是生两个,都要到三十了。

    等小孩读大学的时候,都快五十岁了,进土一半的人,想浪也浪不起来,老了、晚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安装大棚

    吴飞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买了肉、豆腐之后,吴飞又去买了好几样杂七杂八的菜,反正是看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吴飞就买。

    也不知道大家的口味,干脆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好了。虽然说众口难调,但是总会有几个跟自己一样的。

    安装大棚的人在吴飞上街以后没多久就到了,连着敖文枝,一共来了八个人。

    吴飞把车上买的菜都给老妈搬进厨房,其中还有十来棵大白菜。这些白菜都是半路上吴飞从农场里面拿出来的。

    家里自己也有种白菜,可是自家种的现在这个时候还不可以吃呢。还都是青青的叶子,连包都还没有卷包。想要吃,起码还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大棚的钢架早就搬到了地头,只等着敖文枝安排人过来安装了。现在既然人已经到了,就马上开始安装起来。

    其实安装大棚的活计,吴飞老爸就会干,村里今天来帮忙干活的人里面也有好几个人会安装大棚。

    其实安装大棚是一个简单的活计,吴飞在网上面看了一下视屏,拿着那些钢架和配件,相信也能把大棚组装上去。只不过就是慢一点而已。

    不过买大棚的时候就是说好了包安装的,一个平方18块钱,那里面就包含了安装的费用在里面。

    再说,别人是专门做这个的,一年到头不知道要安装多少大棚呢,熟能生巧,那速度绝对不是一般生手能比的。

    吴飞赶到山上的时候,第一个大棚的主体已经立了起来。敖文枝正指挥着安装卷膜器。

    说起来这个卷膜器真的很好,以前的生活,碰到天气突变,气温升高的时候,就只能几个人拉着棚膜。掀开和盖上,都要费老大的力气。

    现在安装了这个卷膜器,就要省事多了。想要让大棚透气降温的时候,只要摇动这个卷膜器,就可以把两边的棚膜打开。

    吴飞这次安装的大棚,棚膜都市三段式的。顶上一块大的,然后侧边各一块。

    当需要把大棚打开透气的时候,就可以转动卷膜器,把棚膜从侧边卷上去。

    吴飞上来的时候,顶上的棚膜和侧边都已经盖好,不过顶上的棚膜还没有压实。

    棚膜是跟风雨接触并且阻挡和对抗风雨的,如果没有压实压严的话,整个大棚都是不稳定的。碰到大的风雨的话,有可能造成整个大棚的损毁。

    不过还好,山里就很少刮什么大风。这么多年都没有碰到过很大的风,特别是这些年村里山上高尚的树木都长起来以后,大风就更加刮不起来了。

    “敖老板,大棚可是要给我弄结实了啊,要是到时候除了问题。我可是知道你家里在哪里的。”吴飞开玩笑式的跟正忙着加固卷膜器的敖文枝说道。

    “吴老板放心,保证你用十年不会出问题。不过要是遇上龙卷风可是不能怪我。”看到吴飞上山,敖文枝一边跟吴飞说话,手里的活也没停下。

    “龙卷风,敖老板在我们这个地方看到过龙卷风吗?”

    吴飞只在电视上面看到过龙卷风,在老家这一片地上,这么多年还没有听说哪里有刮龙卷风的呢。要是正好在自家果园碰上龙卷风,只能说自己的运气太好了。应该去买彩票才行。

    “不过吴老板一下安装十亩的大棚,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买一点保险。农业保险是有补助的,反正花不了你多少钱。要是万一碰上大风大雨,或者下大雪的话,有损失还可以陪一部分。我这里就有整上卖农业保险的电话。”敖文枝对吴飞说道。

    农业保险其实吴飞也了解过,像吴飞这样的大棚,保险费用一亩是500块钱,不过吴飞实际要出的才100块钱一亩,其中的400块钱会由财政补贴。

    也就是说,财政对钢架大棚蔬菜水果保险的保费按照80%给予补贴,其余20%由种植户自担。保费财政补贴和开展保险业务的区(市)两级财政分摊。

    不过最低的保险面积要求是五亩以上,吴飞以下子就安装了十亩面积的大棚,正好符合标准。而每亩大棚的最高赔付金额是3万块钱。

    吴飞上次去镇上问了一下,打算等大棚全部安装好了以后就给把保险买了。

    反正保险费用才100块钱一亩,十亩也就是一千块钱。要是万一碰上什么大风大雨的灾害性天气,还有一个在后面兜底的呢。

    虽然想要保险公司给陪3万块钱一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吴飞也不是冲着那3万块钱的赔偿去的。花这个钱说实话只不过是买一个安心而已,吴飞巴不得这个钱丢了才好呢。

    想要保险公司赔3万块钱一亩,除非你家的大棚被风吹上了天,大棚里面的作物全部损坏,才有一点可能。

    不过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的可能,不过大棚棚膜损坏、卷膜器损坏,那个也是会陪的,不过能陪多少,吴飞就不知道了。

    “等安装好把草莓种下去以后再说。全部安装好这些大棚需要几天的时间?”

    两个卷膜器很快就调试固定好了,吴飞慢慢的摇着,问正在一旁休息的敖文枝。

    “三天时间就足够了。”

    其实现在已经可以安排做种植草莓的准备工作了,大棚骨架已经安装好了,就连棚膜和卷膜器都安装完了。只要把两头一封口,就是一个百分百完成的大棚。只不过里面还没有种上作物,空的。

    “敖老板明天过来的时候,给我带五亩地的地膜过来,明天我就打算开始种草莓了。再等下去,要是气温降低了,到时候就麻烦了。”

    虽然种植草莓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是大棚里面的地膜还没有到位呢。不过这些东西敖文枝哪里都有,吴飞说一下明天就可以带来了。

    至于地膜,吴飞打算买一般的就好了。好的地膜论平方卖,一平方都二三块钱了。这么贵的地膜吴飞可没打算用,太贵了,也用不起。

    不过这么贵的地膜敖文枝那里也没有卖的,他那里就二种,一种一米宽400米长的,一卷160块,还有一种200块钱一卷的。一个大棚用一卷还有多余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种草莓

    一天下来,敖文枝带来的八个人就安装好了六个大棚。由于第一天刚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前置工作要做,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一天应该可以多安装几个。这样看来,像敖文枝说的,三天就可以全部安装完成了。

    下午的时候,吴飞就给苗场的苗老板打了一个电话,交代明天就可以把预定的草莓苗送过来了。

    已经安装好了的大棚,现在就可以开始种植草莓了。时间已经不早,都到了十月的下旬,天气说变就变。只要下鸡场雨,气温就会迅速下降。

    虽然说不会一下子下降到十度一下,不过气温太低了的话,还是会影响到草莓的前期生长,推迟年后草莓上市的时间。

    草莓作为等级少有的集中水果之一,年后越早上市,价格就越高。吴飞还等着草莓明年给自己增加一点收入呢,可不想等到别人家的草莓都上市了,增加的草莓还在大棚里面开花。

    老苗接到吴飞的电话,答应明天一早就给吴飞装车送过来。吴飞预定了4万棵草莓苗,一个育苗盘是50棵苗,4万棵苗就是800个育苗盘。

    800个育苗盘搬起来也很快,比一棵一棵拔要快多了。只不过运输起来的时候,占用的空间要大不少。不过这些都不是吴飞应该担心的事情。

    既然老苗答应了明天赶早装车给送过来,吴飞只需要做开始种草莓的准备工作就好了。

    准备工作吴飞早就做好了,以前家里种辣椒的时候,吴飞在网上帮老爸买了二个辣椒栽苗神器。

    这神奇还是吴飞在网上刷刷屏的时候发现的,一个像小型火箭筒一样的不锈钢钢管,前面尖尖的,用力往地里一按。前面尖尖的部分就会张开,然后从钢管的上面把辣椒苗放就去,拉起钢管辣椒苗就栽好了。

    两个人配合着,一个压钢管,一个放苗,要比以前玩一个坑种一棵苗快多了,效率起码能提升三四倍。

    为了这一次栽草莓,吴飞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又从网上一次买了十个栽苗器。

    说起来很好用得到东西,其实就是一个钢管加上几根弹簧,然后带上一个往下压的手柄。成本30块钱就顶天了,不过卖的可不便宜,花了吴飞一百块钱一个。

    虽然卖的有点小贵,不过老板还是有点良心,做栽苗器用的钢管还是蛮厚实的,应该可以多用几年。

    本来吴飞还想着自己买的那个农用拖拉机能不能用来栽草莓呢,问过以后才发现没有那个功能。再说了,像这种在到里面栽草莓辣椒的,好像全省也没得卖的。

    露天工作的倒是有,不过也是把秧苗栽种好了,然后再覆盖地膜的。不过这样一来,盖地膜的工作量又上去了。

    吴飞一打听,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反正暂时也就20个大棚,现在要中草莓的才10个呢,多花的时间也有限。

    主要还是地形的限制,大型的农用机器不能在这样的地形上面工作。而很多小型的农用机械,自动化方面的功能又有限。像现在很多集成化程度很高的机器,施肥、播种、盖地膜一次就可以完成。

    第二天一大早,敖文枝就把地膜给吴飞带过来了。然后继续带着自己带来的一帮人安装大棚。

    虽然苗场说是赶早给吴飞送苗,不过吴飞知道能在中午以前送到就不错了。把八百个育苗盘装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事情。

    吴飞老爸老妈以前卖辣椒苗的时候,都是四五点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起来忙了。把当天需要的辣椒苗、苦瓜苗、西红柿等各种秧苗准备好,天差不多就亮了。然后匆匆忙忙的吃一点东西,就往集市上面赶。要赶在赶集买东西的人前头到集市上面占好地方做好准备。

    不过苗场里面都是请的人,不可能天没亮就起来帮忙装车,就算早也要等到六点多天亮以后才会开始,等装好车送到吴飞家里的时候,十点以前能到就算早的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没有事情可以做,地膜还没有还是盖呢。正好趁现在秒还没有送过来的时候,把地膜盖好。等下苗送到了,就可以直接栽苗了。

    六米宽的大棚里面,起了五个地垄。每个地垄都只有九十厘米宽的样子。中间留出来二十厘米左右的小路供人通过。

    地垄起得也有差不多二十厘米高,主要是方便草莓开始结果以后,给草莓浇水。

    草莓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别是开始结果以后。那时候苗都长起来了,一棵一棵的浇水的话,效率很慢。

    到时候只能把大棚里面全部都灌满水,让水差不多漫过地垄。不过要注意,是差不多,但是不能过头。

    要是水灌的太多,让水淹过了地垄,就会把水泡到刚刚开始的草莓上面,会造成草莓后期出现烂果的现象。

    所以对草莓进行漫灌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淹到爬满草莓苗的地膜上面。等水把土壤全部浸泡透以后,再把其他的水排掉。也不能让水长时间的浸泡,那样会造成根系腐烂,秧苗坏死。

    到了草莓果实膨大期,还需要给草莓施用追肥,把追肥溶解到水里面,采用漫灌的方法来施用追肥,更加的省时省力。

    为了不造成肥力的浪费,一般漫灌的时候,水位只需要到地垄的一般位置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不需要再往外排水,只需要等待水慢慢的浸透土壤就行了。

    种植草莓是一个吃水的大户,一季草莓种植下来,用水量不少。特别是用大棚种植的,等不来天上下雨,只能靠种植户按着草莓生长的需要,不定期的浇水。

    所以大规模的种植草莓,需要离水源地比较近,方便草莓后期的用水。特别是草莓的采摘期比较长,要想草莓的产量高,在草莓挂果中后期的时候,差不多每采摘一次草莓,就需要对草莓漫灌施用追肥一次。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种草莓(2)

    再铺地膜之前,需要把土壤用水全部浇透,然后把地膜覆盖上去。因为土壤是shi的,地膜覆盖上去以后,就会和土壤紧密的黏在一起,不会随便移动对面就飘起来了。

    这样的话,接下来栽种草莓的时候,差不多和在露天地里一样的方便。

    这次在敖文枝那里买的地膜,吴飞要的是200块钱一卷的。一卷地膜长400米,也就是400个平方,一个大棚才开350个品牌方左右。正好一个大棚用一卷地膜还可以剩下一点。

    虽然地膜只合5毛钱一平方,比不上那一个平方几块钱的质量好。不过看上去还是满厚实的,按照敖文枝的说话,只要使用的时候注意一点,不要用很尖利的东西去刮的话,用过三五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吴飞也不指望5毛一平方的东西能用4年5年的,能用两三年就好了。反正这个草莓,吴飞最多打算采摘三年,然后就会挖掉种别的。

    草莓是多年生的植物,种下去可以最多可以生长5年的时间。不过产量高的也就前面二年,后面慢慢的产量就会越来越低,结的草莓也慢慢的会变小。

    所以很多的种植户都是在年前种下草莓,然后等采摘完一季,就把草莓苗挖掉,再种别的作物。

    这样的话,就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因为很多在城市旁边郊区丈草莓的,都是租用当地农户的土地。特别是大城市,这样的现象特明显。

    种地的九成九以上都是外地的,本地的照旧通过拆迁发家致富了,哪里还需要种地。

    虽然自家不种了,不过租出去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特别是靠近大城市的郊区,土地的租金也比一般农村的贵多了。

    所以大部分的草莓种植户都是当季草莓采摘完了以后,就会挖掉换种别的蔬菜,降低土地租用成本。

    不过吴飞倒是不要考虑这个问题,山上的地方大把的,想种多少都可以。

    只不过在同一块土地上面种一种作为久了以后,也会增加农作物的病害,不利于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所以一般都会进行农作物的轮种,种一季这一种,下一季就会换成另外的农作物。

    吴飞是打算用草莓和西瓜、还有以后需要种的蔬菜来进行轮换种植的。

    今天村里来帮忙的来了八个人,加上自家的几个,铺地膜的工作进行的很快。

    吴飞和姐夫两个人负责拉着水管浇水。然后其他的人负责铺地膜。

    大棚的水管已经安装好了,不过暂时水管里面还没有水。还需要在上面修建一个水塔才能用。

    现在浇水还是用水管从山腰那个鱼塘引过来的水。不过还好,距离不是很远,两个人拉着水管也很轻松。差不多二个小时就可以盖好三个大棚的地膜。

    在上午十点多的时候,草莓苗终于送过来了。装苗的卡车车厢有四五米长,上面都是一层一层的架子。一盘盘草莓苗就放在架子上面。

    老苗没来,送货的是一个苗场的司机,上次吴飞去看草莓苗的时候就看到他在帮忙送绿化树的。

    “师傅,这些苗都混在一起,看上去都差不多。会不会搞混啊?”

    吴飞对送货的司机说道。三种草莓苗放在一起,大小都差不多,全部十五厘米左右。根本就分不出来哪种是哪种。

    “吴老板,这个你不要担心,很好区分的。”

    司机师傅一边把货车四边的栏板放下来,一边跟吴飞说道。

    “你看这些育苗盘,都是有颜色的。黑色的育苗盘最多,是法兰地草莓的。灰色的育苗盘装的是是章姬草莓的,蓝色的育苗盘里面的是红颜草莓苗。搬的时候点一下数目,看有没有弄错。”

    吴飞上次在苗场定的是24000棵法兰地,也就是480盘。红颜草莓和章姬草莓都是160盘,三种总共是800盘。

    “爸,你们先把手头的活放一下,都过来帮忙把草莓苗搬下来。”吴飞对还在大棚里面盖地膜的老爸喊到。

    “大家一种一种的搬,一个大棚放80盘,不要放错地方了。来,先把这种蓝色的盘子搬下去,分两个大棚放着。”吴飞指着蓝色盘子装着的章姬草莓苗对大家说道。

    一个大棚差不多半亩面积,栽种80盘正好是4000棵,160盘章姬草莓正好种两个大棚。红颜草莓也是两个大棚,最多的是法兰地草莓,有3亩留个大棚。

    人多量大,800盘秧苗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面就全部搬到了指定的地方。搬完正好是可以吃中饭的时候了。

    点完数,800盘还多出了10盘来,这是送货的司机跟吴飞说,这几盘多出来的是用来填数的。里面指不定那一个盘子里面就有没有长起来或者死掉的草莓苗,这些就是用来补那些数目的。

    上次在苗场的时候,吴飞就支付了2000块钱的尾数,还剩下一万块钱没有给。吴飞当着司机师傅的面给老苗打了一个电话,感谢了老苗一番,然后用手机把剩下的一万块钱转账给了老苗。

    中午吃饭的时候很热闹,帮忙做事的加上家里几个人,再加上送货的司机,两桌坐的满满的。

    吃饭的时候,大家一下子说起现在的猪肉来,丁云伯伯对老爸说道:“老邦,你家那两头猪现在可值钱了。现在这个样子,过年的时候猪肉看样子都哑涨到50了。”

    “别说了,今年我家那两头猪买的不好,一点都不长,吃的还多。去年那两头猪也是和今年的一个时候买的,喂到年底都有三百多斤一头。这两头喂了差不多七个月了,看起来才200斤的样子。长到年底不知道能不能有250斤呢。你家不是有也喂了好几头猪吗,比我家那两头要大吧?”

    说起家里喂的两头猪,老爸不由的抱怨道。不过地方黑猪本来就长得慢,除了猪肉好吃一点以外,其他的地方都比不过良种白猪。

    “我家的猪和你家的不一样啊,你家的是黑猪,肉卖的贵。我家都是喂的白猪,不过白猪确实长的快,半年就快三百斤一只了。不过我打算过一段时间就杀掉一只,三只猪吃的东西太多了,家里的玉米和红薯都快要吃完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种草莓(3)(第一更)

    “丁云哥,家里红薯还多吗,卖一担给我做红薯干啊。”提起红薯,一个家里没有种红薯的说道。

    在吴飞他们这里,红薯一般都是种来喂猪。红薯和红薯苗都是用来喂猪的好饲料,不过用起来麻烦一点。经常要切,还要煮,不如用玉米和米糠来的方便。

    现在村里喂猪的人少了,挨着的就三家喂了几只猪,吴飞家里、丁云伯伯家里,还有村长家里。

    吴飞家里也种了一点红薯,两分地的面积,拿来喂猪根本就喂不了多久。那些红薯主要还是用来晒红薯干和熬糖的。

    以前吴飞在外面的时候,每年回家出去的时候,都要带一大袋的红薯干,和用红薯熬的糖做出来的麻糖。这是吴飞和姐姐从小到大就喜欢吃的东西。

    所以家里每年过年以前都会做一些出来,前两年吴飞没有回家过年的时候,家里也会给吴飞邮寄一大袋子。

    “过几天你自己来挖好了,一两担还是有的。”丁云伯伯说道。纯粹用红薯、玉米和红薯藤来喂的话,三只壮猪吃起来,一两担红薯也吃不了多久。

    像吴飞家里,做出了剩饭剩菜,主要还是玉米、米糠、还有在粮站买的麦麸,只有少量的红薯和红薯藤。

    吃完中饭,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就正式开始栽草莓了。吴飞把买来的栽苗神器拿出来,交给老爸,等下就由老爸教大家怎么用。

    一个大棚吴飞准备了4000棵草莓苗,一个大棚里面被分成了五垄,每垄地上面分配的秧苗就是800棵。

    吴飞打算每垄种四排,一垄过去正好种200行。没棵草莓之间的距离30厘米不到。

    神器不愧是神器,简单好用。大家看老爸示范了几次就都会了。然后大家两两搭配,一个用栽苗器往地里一按一压,后面跟着的就从育苗盘里面拿出以后草莓苗,从上面的口子放下去。然后把栽苗器抽出来,一棵草莓苗就栽好了。

    一个大棚过去分了5垄,帮忙的八个加上吴飞、老爸、还有姐夫,5组还多出来一个。正好在后面当后勤队员。

    吴飞就是那一个当后勤的,看到哪一组人手里的秧苗快要用完了的时候,就赶忙递一个新的育苗盘过去。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栽苗器还不是用的很熟悉。吴飞还可以再后面看着休息一下,根本就不忙。

    等等一个大棚栽倒一半左右的时候,熟悉了栽苗器的大家速度慢慢的就提上来了,吴飞有时候还跟不上大家的进度。

    等一个大棚栽完,吴飞已经是累的腰酸背痛了。还好,后面大家看吴飞确实搬不过来,也就没等吴飞搬,自己就去搬了。

    栽完一个大棚,时间才过去两个小时不到。这还是大家刚刚用栽苗器,不是很熟练的缘故,等熟练了的时候,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栽完一个大棚了。

    栽种第二个大棚的时候,大家先把草莓苗隔一段距离就放一个,要不然等下栽起来的时候,吴飞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严重拖累了大家的进度。

    第二个大棚用了一个半小时不到就栽完了,随着大家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栽完两个大棚,时间也才下午四点多钟。看来,在收工以前,还可以在一个大棚的草莓出来。

    “大家加油,我们今天再栽一个大棚就收工。”种完一个大棚以后,大家休息一会喝点水,再继续开始栽草莓的时候老爸对大家说道。

    其实在农村做事,一般都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早一点晚一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时候都是做到天快黑了才收工,像现在的这个时季节,天气不好的时候下午六点的时候天看起来就快要黑了。天气好的时候,七点天还是亮的。

    不过今天的天气很好,在栽完一个大棚的草莓也就差不多六点钟的样子,算是能收一个早工了。

    听到把这一个大棚栽完就收工,大家手里的动作不由的加快了起来。这个大棚又比刚刚那个快了不少,吴飞特意看了一下时间,比刚才快了一十五分钟。

    半天的时间栽了三个大棚的草莓,也就是一亩半面积。还剩下7个大棚的草莓,应该明天一天就能栽完了。

    十个需要栽种草莓的大棚上午就已经安装好了,下午已经开始安装种西瓜的大棚了,也就剩下六七个还没有安装好,明天也能全部完工了。

    晚饭都大家都回自己家里去吃,第三个大棚栽完,大家就都收工回家了。就剩下吴飞自己家里三个人和敖文枝他们安装大棚的八个人。

    “敖老板,收工回家了,其他的明天再来。反正也没有几个大棚,明天还可以收早工呢。”

    收拾好工具,吴飞跟还在安装大棚的敖文枝说道。

    看到吴飞他们收拾工具准备收工,敖文枝手里的动作没停,一边跟吴飞说道:“在安装一个,现在还早呢。剩下的五个大棚明天再安装,不过明天就不来这么多人了,到时候可能就来五六个人。先跟你们说一下,明天可以少煮三个人的饭。”

    “那行,反正接下来的这些大棚不急,你们慢慢安装就好。那我们就先收工了。”

    吴飞他们几人收拾好工具,就准备收工了,栽草莓半天,弯腰驼背的,吴飞早就累的不行了。

    至于那些还没有栽完的草莓苗,就都放在大棚里面。反正都有育苗盘装着,相对于苗场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摆的地方而已,就是再多放几天也没有什么关系。

    把工具都归拢好以后,吴飞又跑到上面正在抽水的鱼塘看了看。上午就开始往上面抽水的鱼塘里面,水位明显的下降了不少。不过离吧水抽完还小不少的时间。

    当时从水库把水灌满用了40多个小时,现在再把水抽完,时间可能少一点,但是也少不了多少,起码需要到明天天黑的时候才可以。

    因为鱼塘底部的水不可能全部都能抽干净,吴飞打算抽的差不多了得到时候,再把水泵转移到下面水库去。再往上面的鱼塘转移一小鱼塘的水,到时候就需要慢慢的往上面那鱼塘里面转移水库里面的鱼了。

    吴飞打算把那些暂时还不能卖的鱼,全部都转移到上面最大的那个鱼塘里面去。其他已经可以卖的鱼,就放在下面的小鱼塘和最开始新挖的那二个鱼塘里面。

    这样的话,卖鱼的时候就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功夫,可以快一点把鱼捞出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失的计划(第二更)

    吃晚饭的时候,是一天中一家人聚集的最齐的时候。家里有什么事情一般都是在这个时候来说。

    吃完饭,老妈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对吴飞说道:“小飞,果园里面现在已经花了多少钱进去了,种草莓靠谱不靠谱啊?”

    “妈,种草莓现在很赚钱的,外面有很多种草莓的。我们县城春上的草莓很多都是外地过来的,主要赶上那一波早的,不愁买不上钱,你就不要担心了。”

    至于果园已经花了多少钱进去,其实吴飞也没有数。买鸡粪、安装大棚、买秧苗那些吴飞倒是都在手机上面记着,不过还有很多的钱现在吴飞也不知道。

    村里那些来帮忙的人,前前后后做了好多天,都是老姐帮忙用本子记着的,都还没有给钱呢。至于吴权的挖机和铲车钱,也是一分都没给。等把全部的大棚都安装好了以后,也要给大家结一次工钱才行。

    吴飞想起现在的猪肉价格一天一个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跌下去一点。要是现在这样的价钱,倒是喂一批猪也不错。

    不过想了想,现在喂猪也太晚了一点,还有三四个月就要过年了,就算马上买来猪仔,等出栏的时候都已经过完年了,也知道那时候的猪肉价格怎么样子。

    不过想起早上听人说的,吴飞对老爸说道:“爸,早上去买菜的时候,听到有人说现在鼓励养猪,听说养的多还有补贴,是不是有那么回事啊?”

    “是有这么一回事啊。镇里面上个月就发了一份文件下来,不过我们乡里面一个符合条件的都没有。最少都要求养50头以上,还要求是新建猪栏的。至于直接补贴现金的,最低要求都是500头以上,那样可以申请规模养殖补贴20万。这样的,全县都找不出几个,养猪场早一两年都关的差不多了。”

    老爸对吴飞说道:“难道你还有养猪的想法?”

    “这不是听说现在养猪补贴高吗,要是好弄补贴的话,养一批猪也可以啊?”

    听到吴飞说养一批也可以,老爸问道:“现在养猪你就不要想了,全镇先存的母猪一百头都不到,要养猪还小去外地拉猪仔。你知道现在的猪仔价格吗?”

    “现在猪仔多少钱一斤了,早上也没有看到有卖猪仔的?”吴飞问道,早上倒是没有看到有卖猪仔的。

    “现在40斤左右的良种猪要差不多30了,买一头猪仔起码要一千以上,现在还有几个人敢买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猪肉价钱就跌下来了。到时候喂半年,别猪仔钱都卖不出来,再说了,现在猪瘟还没有过去。养猪这个事情你就别想了。”

    说完,从电视柜下面拿出几张a4打印纸,递给吴飞道:“你看一下,这上上次镇里面下来的通知,最新的养猪补贴标准。补贴不是那么好拿的。”

    通知上面写的很多,吴飞看了一下,发现想要拿小额的补贴也不是很难,难得是想要拿到大额的补贴就不容易了。

    通知上面写着:(1)对存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圈舍的新建、引种、粪污处理、贷款等方面实施补贴,其补贴的标准是:圈舍的新建每平米补贴40元,沼气池每立方米补贴150元,引进良种母猪每头补贴400600元,贷款贴息50%。

    (2)生猪规模补贴标准和补贴数额:1、生猪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补贴80万;2、生猪养殖规模2000到2999头的,补贴60万;3、生猪养殖规模1000到1999头的,补贴40万;4、生猪养殖规模500到999头的,补贴20万。

    第一条倒是还能做到,只不过就算补贴下来也没有多少钱。想要拿到第二条里面的补贴,最少都要养500头以上。

    按照一头猪仔最低一千块钱,养500头最少都要50万块钱。这还是买猪仔的钱,就算拿了20万补贴,也还要30万块。

    最主要的还是不知道猪价的走势,不过现在这个肉价,在吴飞看来绝对是不能长久的。

    要是辛辛苦苦把猪养到可以出栏的时候,肉价给你一下跌,到时候就亏大了。这个还是大概率的事情。

    “你就不要想东想西,把山上的地都翻过来再说,等明年先栽一片树苗下去,到时候再做其他的打算。”

    看到吴飞拿着那几张纸看来看去,老爸对吴飞说道。

    “现在离过年虽然说还有几个月,可是事情也不少。过几天水库也快要见底了,到时候事情多着呢。”

    其实现在只要吴飞把果园里面的那两口鱼塘的水灌满,就随时可以清塘了。

    “爸,明后两天应该就可以把草莓全部栽好。等栽完草莓就准备清底吧,先把下面的鱼苗都放那大鱼塘里面去,其他要卖的鱼就放下面这几口小鱼塘里面好了。”

    “已经卖几千斤鱼了,现在水库里面的鱼应该不多了吧?当时放鱼苗的时候也没有放多少进去。”

    当时放鱼苗的时候,是走的大队的账,老爸这里是有数的。

    每次卖鱼的时候,吴飞都会从农场里面放不少进来,前前后后从农场里面放了多少鱼到水库里面,吴飞也没有数。不过现在听老爸这样一说,才发现出了问题了,跟老爸预估的严重对不上账。

    不过只要吴飞不说,就算老爸心里奇怪,也绝对想不到是吴飞弄出来的。不过吴飞相信老爸就算心里奇怪,也不会到外面去宣扬。只不过以后放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了,不能让老爸发现什么端倪。

    也不知道现在水库里面还有没有真正的野生甲鱼,不过吴飞决定了,不管它有没有,反正到时候清塘的时候,提前一天给放几十个甲鱼到水库里面去。

    反正到时候把村里没事的人都叫来帮忙,众目睽睽下抓上来的甲鱼,相信大家除了羡慕以外,也没有别的话说。

    到时候再提前给韩静雨和钱老板打个电话,连买家都是现成的。要是再拍一个小视频,那就更好了。

    (晚上还有一更。)

第一百二十八章 水库清底(1)(第三更)

    接下来二天不到的时间,就把草莓全部栽好了。不过给一棵一棵的给草莓浇水,让苗上面本身带着的泥巴跟地里的土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又花了吴飞二天的时间。

    栽完草莓,吴飞给大家结算了一次工钱,加上吴权的挖机和推土机的钱,总共花了有两万六七千块钱。吴权的挖机钱还是打了折扣的,要不起码要上三万了。

    接下来就不需要每天都请那么多人帮忙了,剩下的几口小鱼塘要等到水库维修结束以后才开始清理。

    至于山上剩下的大片荒地,拖拉机还是需要每天除草翻地,至于清理割下来的杂草的工作,吴飞请人定制的超大耙子终于好了。

    这个耙子是根据吴飞买的农用拖拉机特意定制的,用螺丝锁在拖拉机安装工件的孔上面,就是一个专门用来推草的耙子。

    耙子用大拇指粗的钢筋焊制而成,宽差不多有三米,长也有三米多,一排过去有十二根指抓,拖在拖拉机的后面,一块地的杂草在割完以后,一个来回就可以清理干净了。

    本来拖拉机刚刚买回来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不过帮忙做这个的人一直拖拖拉拉的,等到吴飞把草莓都种完了,才给吴飞做好。

    耙子连材料加工钱才花了一千块钱,不过以后清理杂草就省事了。这些天请的人,很大一部分人力都花费在清理杂草上面了,顺便算算工钱都有好几千。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清理几天地,然后就换工件翻地挖坑,慢慢的把计划中种植葡萄的地线翻出来,尽量在年前种一部分葡萄下去。

    这些事情吴飞就交给姐夫负责了,不过每天也还是请了两三个人过来帮忙。

    几天过去,水泵不停地工作了差不多二百来个小时,终于把两口鱼塘灌满了。在水泵不停地往鱼塘抽水的时候,水库的泄洪口也在日夜不停地往外面排水。

    几天时间过去,水位已经到了最低的地方,泄洪口已经不能往外面排水了。水库里面就剩下最后的五六亩水面。

    下面的塘底听老爸说,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底了。最后的这一块,大部分的地方深度在二三米左右,不过还有几个好几个大坑,深度超过了五米。

    水库的位置以前是一个山谷,在大集体的时候修了一条大堤,变成了现在的龙山水库。

    大坑的位置以前本来是两个连通的大溶洞,溶洞的下面也没有其他的去路。所以在修水库的过程中用土壤和石头填了起来。

    当时是全部填平了的,不过后来清塘底的时候发现本来填平的地方又出现了两个大坑。不过也没有发现这两个大坑有漏水的现象,大家也就没有管他了。

    不过听村里的老人说,那两个大坑里面经常会藏着一些大家伙。以前大集体的时候,隔个几年就会清一次塘底。就算那样,每次都会从塘底抓到不少大鱼。最大的听说抓到过扁担长的大草鱼。

    不过那大坑自从水库修好以后,就从来都没有人进去过。听说里面的烂泥都有好几米深,还有一个就是,水库四边大大小小的山泉有好多口,水位放到最低的时候,那些泉水全部都汇集到了这一个小小的地方。

    平时的时候,看不到水库水位的上涨,要是到了最后留下两个大坑的时候,那水位就涨的快了。可能一个水泵还抽不过来。

    不过吴飞还是打算把水库的最后这一块的水给抽掉,到时候要是实在没办法,那留下大坑也没关系。

    不是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吗,捞鱼也差不多可以套这个道理,凡事留一线。

    这些天吴飞每天都用渔网捞鱼,然后按照大小放进不同的鱼塘里面。不过最后这几天,安放渔网的地方已经捞不到鱼了,就连渔网都被吴飞清洗干净收了起来。

    水位下降到最后一个泄洪口的时候,安放渔网的那个塘湾已经先一步见底了。

    从渔网买回来以后,前前后后都捞了二十来次,吴飞一次也没有捞到过超过三十斤的大鱼。

    刚开始捞到的那些二十来斤的鱼,全部都是吴飞从农场里面放出来的。也不知道村里老人说的是真是假,要是大坑里面真的藏着大家伙,捞了这么多次,总会捞到一条吧。

    还有就是,吴飞平时喂鱼的时候,也从来都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大的鱼过来抢食。难道那些大鱼都成精了吗?

    就算喂食的时候没有发现,可是它们吃了总是要拉的吧。要是大的草鱼,吃完以后拉出来的比鸡蛋还要大。吴飞也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一次。

    不过这一段时间里面,鱼捞的多卖的也多。周围村民过来零零碎碎买的也不少,就连镇上的钱老板,那个养鱼的网箱里面,全部养满了从吴飞水库里面买去的鱼。

    吴飞用皮卡前前后后给他送了五六次,加起来有三四千斤。总共是六万五千块钱。

    打过几次交道以后,吴飞也跟钱老板熟悉了。看他一下子买那么多的鱼,吴飞问老钱:“你买那么多的鱼,你就一个饭店,要卖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卖完啊?”

    “你别看我这小饭店不大,要是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两三百斤鱼也可以卖掉。特别是从你这里买了那个大甲鱼回去,那些人吃过以后,就隔三差五的来店里。连带这生意也好了不少。”

    钱东来手里提着好几个大大小小的甲鱼,跟吴飞说起来的时候笑的合不拢嘴。

    吴飞从农场里面放进水库的甲鱼,在捞鱼的时候也被捞出来不少。正好被当时过来买鱼的钱东来碰上。

    捞上来的甲鱼三大两小,大的差不多有两斤半的样子,小的也有一斤半以上。吴飞从农场放出来的时候本来就是大大小小随便放的,可不敢全部都放大的,要不捞出来的时候大家不奇怪才有鬼呢。

    大大小小五个甲鱼卖了差不多五千块钱,比买鱼可是合算的多了。后面每一次下网,多多少少都会捞上来几个甲鱼,吴飞都拍上照片发给了韩静雨,不出吴飞预料,只要吴飞发过去的,韩静雨全部都要了。连带这鱼也卖了有一千多斤,算起来又是三万来块钱的收入。

第一百二十九章 干塘见底(2)

    本来吴飞打算把水抽干了就直接下塘清底的,可是正好碰上水库的维修工作收尾了。

    经过两三个星期不停地施工,水库的维修工作终于要结束了。从水库的大堤顶部直到水库倒数第二个泄洪口的位置,全部都打上了混凝土。

    以前都是用的石板,然后缝隙里面灌的石灰泥浆,现在全部都换成了半尺厚的混泥土。

    最先打的混泥土已经全部都变硬了,只有后面的一部分还不能过人。不过明天都有人来给混凝土浇水保养。

    为了水库干塘的时候不损坏混凝土,吴飞在最后的时候又等了三天。喂的就是防止干塘的时候,村里那些看热闹的人在刚刚打好的混凝土上面跑来跑去,损坏了刚刚维修好的大堤。大人的话还好,吴飞怕的就是那些小屁孩,到时候有一个算一个,绝对都会跑来看热闹。

    今天是水库正式见底的时候,经过两个水泵几天不停地往外面抽水,下面的水终于差不多都抽掉了。站在岸上面,已经可以看到鱼背了。

    现在大的水泵已经停止了工作,只留下了一个小的潜水泵还在不停地往外抽水。这个潜水泵还是好几年以前家里买来给水田抽水用的,才两寸的水管,不过现在也差不多够用了。

    前段时间来家里帮忙做事的人,今天全部都来了。还有好几个家里今天没事的人也跑来帮忙了。

    另外韩静雨、康柳、刘萍花、彩电、三达、钱东来都过来了。韩静雨和钱东来早就问过好几次什么时候干塘了,今天是特意过来看水库里面有什么稀罕玩意的。

    至于三达和彩电,是吴飞特意叫过来帮忙的。康柳早就说要和刘萍花过来玩,正好听说今天水库要见底了,于是一起跑过来看热闹的。

    为了今天下水库抓鱼,吴飞可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特意跑到县渔场去借了十条连体全身水库,然后又花两百块钱买了三条。

    反正以后也会用到,现在天气已经凉了,特别是今天下水库抓鱼。那泥水里面的温度更低,不穿着连体雨裤,根本就不敢下去。

    特别是水库这么多年都没有清底,下面还不知道有丢一些事东西呢。石头瓶子还有一些工具,反正杂七杂八的东西应该是不少的。

    上次竹排刚刚做好的时候,吴飞就把一把放在竹排上面的柴刀给掉到水库里面了。更加不要说小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那个石头往水里面丢,看谁丢的远。

    早上家里没有做早饭,蒸了一大锅的红薯。不过等人来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上午九点半了。

    人来的都差不多了,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准备下水去抓鱼。特别是彩电和三达,早早的就穿上了连体雨裤,就等着下水呢。

    “吴飞,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始吧,这样抓鱼可是比钓鱼带劲多了。一直想找一个机会过一把抓鱼的瘾,今天终于等到了。”

    彩电手里拿着一个红薯,一边啃,一边跟吴飞说道。肥大的连体雨裤穿到胖胖的彩电身上,正好合适。

    三达一手提着一个网兜,一手拿着一个大桶,站在岸边跃跃欲试。

    “我们下水吧,不等他们了。”

    “今天让他们年轻人下去,大家就到岸边接,不要下水了。水库里面的烂泥太深,还是他们年轻人有力气。”吴爸对丁云伯伯几个人说道。

    今天下水库抓鱼的主力还是二猛、姐夫、吴飞三人,三达和彩电两人,吴飞可没指望他们能抓多少,等下下了水库,能在那烂泥里面挪动就不错了。

    早上大家还没有来的时候,吴飞和姐夫两人就穿上连体裤下到水库里面去试了一下。就连边上的烂泥起码都有二尺多深,中间靠近两个大坑的地方,两人根本就能不敢靠近。要是一不小心掉到坑里面去,那可是爬出来都费劲儿。

    还好,竹排这个时候派上了大用。等下几人主要就靠着竹排才能抓鱼。

    竹排的中间早就绑了两个大号的谷桶,是以前专门用来储存谷子的,起码可以装上千斤,这次被老爸找出来用来装鱼,正好合适。

    其实经过这么多次的捕捞,水库里面的鱼已经不多了。不过还是有不少的鱼逃过了渔网的捕捞,成了漏网之鱼。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了,逃的过去就可以大难不死,要是进了几人的网兜,那可是难逃一死了。

    吴飞把系着竹排的绳子解开,对彩电和三达说道:“你们是直接下水,还是站竹排上面划水抓鱼?先告诉你们啊,水库里面的烂泥可不浅,等下要是陷在里面,可不要说我没有告诉你们啊?”

    “我们直接下水,这样抓鱼才过瘾。再说了,泥巴能有多深,没看我穿的连体裤,都快要遮住肩膀了,难道烂泥还有一米五?”

    彩电和三达异口同声的拒绝了吴飞的提议。

    “不识好人心,等下哭的时候可不要说我不拉你们一把啊。”吴飞见两人迫不及待的样子,也不多说,直接就上了竹排。

    “你们多拍一点视频啊,等下把精彩的传我几个。”彩电一边准备下水,一边对岸上几个拿着手机拍视频的人说道。

    听到彩电的话,吴飞想笑又赶忙忍住了。还精彩的视频,等下一定会很精彩,可是那样的精彩可能就不是老同学你想要的精彩了。

    边上就有两尺多深的烂泥,那样的深度人还是可以慢慢的移动的,只不过费力一点而已。

    等烂泥到了大腿上面,那时候可就寸步难行了。抬腿都抬不起来,想要走动,根本就动不了,只能用爬的。

    虽然今天是晴天,太阳也出来了,温度也有二十多度。可是水库里面的水温起码比气温低十来度,水沾到身上感觉凉凉的。

    特别是常年不见天日的烂泥,温度更加的低,有一种冰冷的感觉。反正吴飞早上试了一下,就没打算再下那个烂泥塘里面。反正竹排上面抓鱼比直接下水抓鱼还要方便,何必要吃那样的亏。

    不过看着兴致勃勃的两人,吴飞也不制止,等下到了烂泥的深处,两人就知道厉害了。

第一百三十章 水库清底(3)

    所以的网兜早就换上了二米多长的粗木柄,里面的水已经很浅了有的鱼游着游着就游到了岸边,直接站在岸上,用网兜一捞,一条鱼就到手了。

    吴飞、二猛和姐夫几人往竹排上面一站,靠近竹排的鱼一下子就吓得四处乱跑,一只一尺多长的大草鱼直接就冲着彩电去了。

    彩电把一只鱼刚刚递给岸上接应的人,转身过来就看到一只大鱼冲了过来。刚想用网兜去捞,还没等彩电把网兜伸出去呢,大草鱼就直接撞到了腿上面。

    “哎呦!”只听彩电一声惊呼,大草鱼撞到彩电后,一下子就冲进了烂泥中,动弹起来都困难了。

    “彩电,有没有事,撞到哪里了没?”吴飞站在竹排上面,正观察着水库里面的鱼呢,眼睁睁的看到彩电被大草鱼撞了。

    “没事。吴飞,想不到你家水库的鱼还会碰瓷,你看,撞了我以后居然还装死。”彩电装着什么也没有的样子,忍住痛说道。

    “平时碰到碰瓷的我可能拿他没招,今天你来碰瓷可是找错了对象,看我等下不把你宰了。大叔,这只鱼给我单独放着,等下我带走。”

    边说边把陷在烂泥里面的大草鱼抓到网兜里面,递给站在岸上接鱼的丁云伯伯。

    别看彩电装着一点事情都没有的样子,其实吴飞知道被一只一尺多长的大草鱼这样正面撞一下,特别还撞在小腿上面没肉的地方,那种滋味,要尝试过的人才知道。

    正好吴飞就是那个被撞过的人,日子还很近。就在前几天的时候,吴飞蹲竹排上面抓鱼的时候,一条大青鱼从渔网里面挑了起来,直接就撞在吴飞的小腿上面。

    那条青鱼起码有二十斤,当时痛的吴飞站都站不起来,感觉腿都要断掉了。冷汗当时就留了下来,不是痛的,是被吓到了。

    当时青鱼撞到的地方,离着男人致命的要害也就差着半尺的距离。要是稍微的撞偏一点,可能就不是腿痛,而是蛋痛了。

    “彩电,要是痛的话可不要忍着。要不还是到竹排上面来好了。”吴飞对站在那里不动弹的彩电说道。

    “等我多抓几只鱼再说。你看,又来一只大的。”正说着呢,又一只大草鱼冲到靠近岸边的烂泥里动弹不得了。

    说起来,彩电和三达两人下水库还没有走几步呢,一直就在靠岸边的地方,烂泥都还没有没过小腿。就这样一下子都抓了好几条大鱼了。另一边的三达也抓了好几条草鱼和鲢鱼。

    “靠,吴飞,你看我抓到什么了?”吴飞正拿着竹竿,撑着竹排往中间大坑的地方走,就听到三达兴奋的声音。

    “兄弟,抓到什么好东西了?”离得最近的彩电赶忙走了过去。

    “大甲鱼,起码有两三斤重,一直听吴飞说水库里面有大甲鱼,今天至于是见到了。”

    三达边说边举起手里的网兜,果然里面装着一个大甲鱼。

    “兄弟,这是哪里抓到的呢,我们挨这么近,怎么我没有看到呢?”才带你看着三达网兜里面的大甲鱼,羡慕的说道。

    “我正往岸上递完鱼呢,就看到岸边的石头缝里面好像有一个东西在动,靠近了仔细一看,居然是一个大甲鱼。”

    三达指着身后的一个石头缝,对走过来盯着大甲鱼看的彩电说道。

    水库最底下的一条堤基还是最早修水库的时候,用大青石垒起来的。大的条石之间夹杂着一些小的石块,这么多年过去,堤基还保持着最初的形态,只不过大青石中间夹杂着的很多小石块都不见了。

    几十年过去,在青石垒成的堤基上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有水的时候,这些孔洞就是鱼儿的乐园。

    以前夏天的时候,吴飞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天到晚的泡在水库里面,寻着这些石头缝,抓呆在缝里面的鱼虾,有的时候还能抓打大田鸡。

    很多的时候,好几个小伙伴比赛看谁闭气闭的久,深吸一口气,然后潜到水里面去。

    大多数的时候,大家都挨着堤基往下潜,顺便还可以到石头缝里面掏一下鱼虾。

    只不过现在的这个地方,在夏天的时候,水深起码有六七米,比两层楼还要深,是没有人敢往下面潜的。

    再说了,水库里面的水,就算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潜到地下三四米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冰冷冰冷的了。

    要是正好潜下去的地方有一口泉水,那就更冷了。浮上来的时候,绝对冷的你直打哆嗦。

    从小学到高中,吴飞和三达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和村里的同龄人到水库里面游泳,潜水,顺便抓鱼。

    只不过这么多年,鱼没少抓,甲鱼就只看到人有钓到过,从来都没有抓到手过。

    水库里面本来也应该还有甲鱼,不过就算是有,想来也不会很多。这次三达抓到的甲鱼,十有**是吴飞上次从农场里面放出来的。

    不过只要吴飞不说,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不是真正野生的甲鱼。要知道,县城最好的酒店,最识货的人就站在水库旁边,等着水库里面出来的甲鱼呢。

    说起来,水库里面真正能让韩静雨和钱东来瞧的上的也就是甲鱼和黄鳝了。

    不过看现在这个样子,想要抓到黄鳝是不可能的了。这么深的烂泥,连谁都抽不干,还怎么抓黄鳝。除非用药来毒,要不没有其他的办法。

    不过吴飞没打算这样做。其实水库里面应该也没有什么黄鳝,水库一年四季都这么深的水,一点都没有适合黄鳝繁衍生息的环境。

    就算是有一些黄鳝,大部分也是从水库上游的水田里面跑下来的。虽然不会很多,但是要是能抓到的话,应该都是一些大家伙,因为小的早就进了那些大鱼的嘴里了。二十多斤重的青鱼不是拿来看的,那些小鱼小虾的,几乎都进了它们的肚子。

    以前偶尔还能捞一餐小鱼虾吃吃,夏天到水库泡澡的时候,还会有成群结队的小鱼跑过来到你身上啄来啄去,也不怕人。可是自从水库里面养了青鱼以后,就很少能看到那些成群结队的小鱼小虾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水库抓鱼

    “三达,再到石头缝里面仔细找找,既然有一个就应该还有。”丁云伯伯接过三达抓到的甲鱼,交代三达再仔细找一下。

    “兄弟,我们再找一下,这个可是比抓鱼带劲儿。找到一个甲鱼要顶一桶鱼还不止。现在野生的甲鱼好久都没有看到过了。”

    彩电也不抓鱼了,沿着石头缝一个一个的找过去。

    吴飞前前后后一共放了五六十个甲鱼到水库里面,小的有一斤多一点,大的有两斤半左右。

    这段时间里面,又被吴飞陆陆续续的捞了十多个上来,里面应该还有不少的甲鱼。

    不过想要全部抓到手那是不可能的了,昨天吴飞就听说水库下头的人在小溪里面抓到了一个差不多有两斤的甲鱼。

    据说当天就被那人拿到镇上,买了八百多块钱。吴飞可以肯地的说,那甲鱼就是从水库里面跑出去的。

    这一段时间水库一直在放水,虽然泄洪口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但是甲鱼不是一般的鱼,它可是能在旱地上面爬的。

    十有**就是从水库里面翻越大堤,跑到水库下面的小溪里面去了。可惜刚出虎穴就进了狼窝,还是直接下油锅的那一种。

    除了被人抓到的那只甲鱼,跑掉的应该还有不少。水库总共有一百多亩的面积,虽然现在水全部都放干了,不过那些在农场里面养了一段时间的甲鱼,活动能力超强,爬起来老快了。

    从农场里面放出来的甲鱼,时间早的都有两三个星期了,谁知道它们会跑到哪里去。再说现在气温慢慢的开始降低,有些甲鱼说不定在哪里挖一个洞,把自己埋了起来,开始冬眠了呢。

    吴飞也不管那两个一心找甲鱼的家伙,和姐夫、二猛三人开始捞鱼。

    虽然用渔网捞了好几次,但是漏网之鱼还是不少。几个人往竹排上面一站,竹排四周的鱼一阵惊慌,然后就往中间水深的大坑游去。

    吴飞拿着竹竿,撑着竹排往中间那两个大坑的地方划过去。这个时候那个大的水泵又开动起来,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的降了下去。

    随着水位慢慢的下降,那些在四周的鱼随着水流慢慢的游向水位深的大坑里面。

    吴飞把竹排靠在大坑的旁边,三个人看到有鱼游过来,就一网兜捞过去。一般都一捞一个准,很快就捞了不少的鱼。

    “小飞,这次水库能捞不少的鱼啊,不说前几天捞出来的那些鱼,就算今天起码也能捞上千斤的鱼啊。当时你三万块钱买下水库里面的鱼,简直是赚大了。”

    二猛一网兜捞起一条十多斤的大草鱼,对吴飞说道。

    其实水库里面的鱼前前后后已经卖了一二十万出来了,不过村里面的人都不知道而已。

    就知道吴飞家里捞了不少次鱼,每次都给城里的大酒店送去。虽然知道能卖不少的钱,却绝对想不到每次都是几万块几万块的。

    再说了,每次捞鱼的时候都有村里的人过来买,每次也就卖一个几百上千的样子。

    “鱼倒是捞了不少,不过为了这些鱼,工钱和挖机挖鱼塘的钱都花了好几万了,能把这个坑填满就阿米豆腐了。”

    这么多鱼在这里,想瞒是瞒不过去的。不过吴飞也没有必要瞒着大家,从租下水库以后,吴飞家里花在水库里面的钱不少,这些都是大家度知道的。

    一直以来大家虽然知道水库里面出了不少的鱼,但是也没有人说什么闲话的。就算有人说,也是说吴飞舍得在水库里面下本钱。

    就连一车一车的草料都舍得花钱买,还专门安装了一个渔网了抓鱼。农村里面养鱼有谁还会专门买草料的,都是自己去地里割一些草,或者就是喂一些农作物的下脚料。

    其实吴飞买的那些草料花不了多少钱,花的最多的还是挖鱼塘和买鱼苗的钱。

    不过要是吴飞没有农场这个作弊器的话,三万块钱买下水库里面的鱼,不说底裤都亏掉,起码是不要想赚什么钱的,还要倒贴不少的人工进去。

    不过自己有着农场这个作弊器,这一段时间以来,借着水库的名义,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已经卖了差不多二十万的鱼出来了。

    就连甲鱼也卖了不少的钱,这些都是建立在承包水库的基础上。要是没有承包下这个水库,就算吴飞农场里面有千千万万的鱼,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卖出钱来。

    “这么多年水库都没有抽干过,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在大坑里面抓几个大家伙。这几年水库里面发现的最大的鱼就是前几年中学老师钓到的那条四十多斤的鲤鱼了,那简直都成鲤鱼精了。”

    看着水位不断地下降,很快的只留下连个大坑里面还有水了,而竹排上面装鱼的大谷桶也装了大半桶了,起码有四五百斤的鱼了。

    桶里面的鱼已经很多了,在放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把这些鱼弄死。所以先要把这些鱼送到岸上,赶快给换上新鲜的清水,把鱼放到鱼塘里面去。

    现在桶里面好几只大鲢鱼都已经开始翻白了,要是时间再久一点,很可能就会死掉了。

    再说现在桶里面连水在一起都快要满出来了,刚开始的时候吴飞一个人拿着竹竿就可以划动竹排,现在加上姐夫,两个人一起都划不动了,整个竹排都陷在烂泥里面。

    再加上除了两个大坑里面还有水以外,其他的地方全部都是烂泥。竹排上面鱼加上水,还有三个大男人,加到一起起码有一千多斤的重量。

    好不容易把竹排撑出大坑,然后就陷在烂泥里面一动也不能动了。还好老爸对这个情况早有预料,在竹排的一头绑了两根长长的绳子。

    看到竹排陷进烂泥里面,吴飞对岸上招呼一声,早有准备的众人一起用力的拉扯绳子。竹排很快就在烂泥里面划动起来。

    等竹排离着大坑远了一点,三人都跳下竹排,在竹排的后面用力的往前推。

    竹排上面一下子少了四百多斤的重量,岸上众人拉起来的速度马上就快了不少。

    三人说是在后面推竹排,不过一下竹排,烂泥都到肚子的地方了,几个人走起来都费力,只能抓着竹排,让竹排带着往前走。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抓鱼(2)

    随着大家一起用力拉动,竹排越走越快,桑人在烂泥里面移动起来都有点赶不上竹排的速度了。吴飞干脆用手抓住竹排,让竹排带着自己前进。

    姐夫和二猛刚开始的时候还想努力赶上竹排,后来发现在烂泥里面,就算有力也使不出来,好几次推竹排的时候还差点摔一个嘴啃泥。

    两人到后面也干脆放弃推竹排了,也学着吴飞的样子吊在竹排上面,偶尔用脚蹬一下。

    大坑离着岸边也就三四十米的距离,在大家用力拉动下水库很快就拉到了边上。

    除了特意叫过来帮忙的人,村里好多闲着的人也过来看热闹了。二十多个大人一起使力,到了后面,三人根本就是让大家拉着往前面走。

    竹排一靠边,竹排上面的鱼很快就被转移到早就准备好了的大大小小的水桶里面。然后都放到了等在大堤上面的皮卡上面。

    水库大堤离着果园上面的小鱼塘还有着几百米的距离,要是以前的话,还需要人一担一担的挑上去,现在简易公路修好了以后,一皮卡车就可以拉好几担了。

    全部先放进果园中间的网箱里面,等忙完了,还需要给网箱里面的鱼分一下类,明年拿来养的,和接下来要卖掉的都需要分开来。

    这次抓上来的鱼大部分都是一些个头比较大的草鱼、青鱼其中大头鱼和鲢鱼最多。

    其中最大的一条青鱼起码都超过了四十斤了,应该还是以前的老板承包的时候留下来的。

    吴飞在水库里面也捞了不少次鱼了,从来就没有网到过这么大的。想来都是一些成精了的,能长到这么大,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个大谷桶很快就清空了,然后又被换上了新的清水。接下来水库里面还有不少的鱼等着吴飞他们去抓呢,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家伙等着大家去发现。

    至于三达和彩电两个找甲鱼的家伙,一个多小时也收获不小,大大小小的也找到了好几个。

    看到两人不时的从石头缝里面掏出来一个甲鱼,有时候还一下掏两个,站岸上看着的人里面也有人按捺不住,换上连体雨裤,亲自下场了。站那里看热闹,实在是不如亲自动手来的有意思。

    还好吴飞准备做的很充分,又借又买的准备了十多条雨裤,现在还有好几条没有用上呢。

    至于看热闹的人下场帮忙,吴飞喜欢还来不及呢。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反正从水库里面抓到的东西都是自己家的,最多等下给帮忙的人每人送一条白鲢好了。

    白鲢最便宜了,也就十来块钱一斤,要是到年底的时候,白鲢的价格还要便宜一两块钱一斤。反正在吴飞的印象中,白鲢可能是自己吃过的最便宜的鱼类了。

    不过新鲜的白鲢一般很少吃,倒是去超市里面买的那些麻辣鱼块,大多都是白鲢加工成的,吃起来味道感觉也不错。不过都是各种调料的味道,主要还是辣椒油的味道,换成别的鱼,味道可能也一样。

    刚刚抓出来的鱼里面,白鲢也不少,很多都半死不活了。等下都会被挑出来,拿一部分出来送人,其他的都便宜一点卖掉。

    不过白鲢比起其他的鱼类长得都要快,听老爸说,当时放鱼苗的时候,白鲢算是放的比较多的,现在还比大部分的鱼都要大,当然跟农场里面放进来的不能比。

    不过的村里应该有人会买来做干鱼,十来块钱一斤的白鲢,比草鱼鲤鱼差不多要便宜了一半,想来应该有不少人会买。

    主要是现在水库里面的鱼味道很好,村里现在来卖鱼的人都很少了。以前吴飞刚刚回来的时候,三天两头总是能看到用三轮车或者小货车拉着鱼,喊着喇叭来卖鱼的人。

    可是自从吴飞的水库开始捞鱼以后,就很少能看到有人来卖鱼了。虽然价钱要便宜了一大截,可是那饲料鱼的味道根本就没法和吴飞水库里面的鱼比较,买过一两次以后,自然就很少有人去买了。

    休息了一会儿,几人喝了一点水补充水分,然后又撑着竹排往里面大坑的位置移过去。

    第一次的时候水库里面还有一点水,竹排还可以在水面上借一点浮力。现在就一点水都没有了,竹排全部都陷在烂泥里面。

    刚刚出来的时候边上有十多人帮忙拉,很轻松就出来了。现在再想进去,可比刚刚吃力多了。

    撑竹排的竹竿都快要弯断了,竹排都只动了一点点。本来站竹排上面的三人都下了竹排,看来想要像刚才一样撑进去时不可能了,只等下来往里面推才行。

    “来来来,钻石头缝的都过来加把力,先把竹排给推进去。”

    三人使劲了了老半天,竹排没有往前面去一丁点。实在是刚刚被几人给压进烂泥里面太深,一下子倒是出不来了。只能招呼在石头缝里面找甲鱼的几个人过来帮忙。

    三个人推不动,一下子又来了五个人。八个人一起使劲,竹排很快就被推动了,只要动起来了就好办,随着大家用力,竹排越动越快,吴飞和二猛赶忙站上竹排,一人站一边,用竹竿用力的往后面使劲的撑,借着大家的推力,竹排终于可以撑动起来了。

    终于在烂泥快要没过大家的大腿的时候,不需要再推也可以划动竹排了。很快就把竹排划进了中间的大坑里面。

    这次进来的时候,竹排上面多了两个手撒网,一个粗的一个细的。就是大家在网上刷小视频看到的那种用手抛出去罩鱼的那一种,这次吴飞也买了两个。

    粗的是用来罩大鱼的,网孔有拳头那么大。细的就是平时老人说的那种断子绝孙网,网眼很小很小,小鱼仔进了这个网都跑不掉的那一种。

    镇上卖渔网的地方,那种细的渔网现在都没有卖的,听说是上面渔政部门不让卖,抓到了会罚款。

    不过吴飞的这两个渔网都是在万能的某宝上面买的,不存在上面罚款不罚款的问题。那上面各种女票都有卖的,还能少你一个渔网?

    买渔网的时候,吴飞还特意问了一下,卖这种断子绝孙网,不怕渔政部门罚款吗?结果那客服居然问吴飞,还有这种规定,没听说过啊,没有的事吧。吴飞是直接败退。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抓鱼(3)

    说是大坑,其实面积一分地都不到,并且两个坑并不连在一起,中间还隔着十来米的烂泥。

    现在除了连个大坑里面还有水,其他的地方全部都抽干了,就留下深深的烂泥。

    把竹排靠在大坑的边上,几人准备撒网抓鱼。大的那一个撒网,要是全部都散开的话,呈现的是一个直径四米的圆形。

    吴飞在网上看那些户外主播,大手一撒,渔网就像天女散花一样的散的老开了,看上去美轮美奂的。

    吴飞从渔网买回来以后,就在水库里面练习了不少次,刚刚开始的时候,渔网丢出去根本就散不开,就像丢下了一团乱麻一样。

    后来练习的多了,慢慢的才好一点,不过也做不到像网上面那些主播那样,撒出去可以散的很开很规则。现在也就是能做到渔网可以散开的程度,直径四米的渔网,现在也就能散开三米的样子。

    不过这样也差不多了,反正现在水库里面所有的鱼都集中到了这两个水坑里面,吴飞可以慢慢的撒网,一次不行就多来几次好了。

    反正最后的时候,还是要把这两个大坑的水抽干排净,这次说什么也要让水库真正的见一次底。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吴飞还想着要把水库底下的烂泥清理一下,顺便还可以用来做肥料。

    只不过等吴权帮忙把果园上面那口鱼塘清掉以后,吴飞就放弃了再清水库烂泥的想法。请挖机的费用实在是有点高,就是吴权已经给打折了,一天一千块钱的开支也顶不住,实在是划不来。

    撒网一丢下去,虽然只散开了三米不到的宽度,不过水坑里面还是像烧开的水一样,整个都沸腾了起来。

    实在是里面的鱼太多了,很多的鱼都直接跳出了水面,像鲤鱼、鲫鱼、黄刺鱼等个头小的,有的还直接跳到竹排上面来了。

    不过吴飞几人都没有关心那些跳上竹排的小鱼,现在大家都盯着撒下去的渔网。有没有大家伙,就看这几次了。

    一拉渔网,感觉沉甸甸的,吴飞赶忙叫二猛过来帮忙,一个人还有点拉不起来。

    两个人费力的把渔网望拉出水面,渔网里面大大小小的鱼起码有一二十条。随着渔网离开水面,那些小鱼纷纷从网眼里面钻了出去,又重新回到了水坑里面,只留下那些钻不进网眼的大鱼。

    “好家伙,水库里面真的有大鱼啊,也不知道平时都藏在哪里去了,这么大的鲤鱼好多年都没有在水库里面看到过了。”

    二猛用力按住一条两尺多长的大红鲤鱼,就算离开了水面,大鲤鱼也一直在竹排上面跳来跳去,渔网都拦不住它。

    “这鲤鱼起码有三十斤吧,这么大的鲤鱼,不得在这水库活了十多年。”看着这么大的鲤鱼,几人都有点吃惊。

    草鱼青鱼长到这么大很正常,三十来斤的鲤鱼就很少见了。平时市场上面卖的鲤鱼,三五斤的就算大的了,上十斤的都很少,像这样长到三十来斤的鲤鱼,吴飞只是听说过,亲眼见到今天还是第一次,特别的这鲤鱼还是红色的。

    红色的鲤鱼大家平时经常能在公园里面的水池中看到,每次在公园里面看到成群成群的鲤鱼,吴飞就有拿桶抓一桶回去的冲动。

    以前去公园玩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小孩子和一些女孩子给池子里面的鱼喂食。丢一点饲料进去,就有密密麻麻一大群的鱼跑过来争食。并且公园里面的鱼一般都很肥,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虽然每次都有去抓的冲动,不过也只能想一想,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动手抓过。公园里面的那些鱼都是养来当做观赏鱼的,不过吃应该还是可以吃的。

    水库里面每次捞鱼的时候,也能捞到红色的鲤鱼,应该就是眼前这条鱼的鱼子鱼孙了。因为吴飞的农场里面还没有发现有红色的鲤鱼,所以不可能是吴飞放进来的。

    渔网里面除了这一条大鲤鱼以外,还有十来条其他的大鱼。青鱼、大头鱼、草鱼都有,加起来的重量差不多有两百斤,难怪吴飞一个人拉不上来,就算两个人拉起来都吃力了。

    不过其他的鱼就和平时捞上来的鱼差不多大小了,很多应该都是平时吴飞从农场里面放进水库的。

    现在吴飞都有点后悔平时从农场里面放进来太多了,像这样一网下去就两百来斤,现在这两个水坑不变成了鱼窟窿啊,指不定要捞两三千斤上来。实在是一条鱼就十多斤,太算的来了。

    “这鱼好多,赶快叫你爸顺着绳子送东西进来,要是还是把竹排拉出去,等下进来太费力了。”

    看着渔网里面的鱼,一次就拉上来这么多,想来里面还有不少,竹排上的大谷桶一次两次根本就拉不完。看来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小飞,家里不是有几个卡车的内胎吗,叫爸拿两个内胎过来,上面放上一个大盆,上面放上木板,再把桶放木板上面,一次也可以拉不少的鱼,这样也能轻松一点,不要人跟着跑出跑进的。”

    正在从渔网里面抓鱼的姐夫出主意。家里有好几个大卡车上面换下来的内胎,补好以后不能再做卡车内胎了,都被当做游泳圈来用,夏天到水库游泳的时候,人可以直接躺轮胎上面,比一般的救生圈好用多了。

    一般买的救生圈也就半米不到的直径,哪像卡车的内胎,直径都差不多有一米了。夏天到水库游泳的时候,围着轮胎扒四五个人都可以。哪像那买来的救生圈,两个人扒上面都够呛。

    只不过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少了,夏天的时候下水库游泳得到人也不多了,不想以前吴飞他们在家里的时候那么热闹。

    还有就是现在的小孩,不像以前吴飞那个时候,家里纯放养的,上山下水家里的大人都不怎么管。哪里像现在的小孩,管的死死的,一般都不让下水去游泳,现在村里很多十来岁的小孩还不会游泳呢。

    想当时吴飞可是五六岁的时候就学会狗刨了。当然,现在吴飞最习惯的也还是狗刨,实在是从小到上高中的时候都是那个姿势,就算后来学着电视上面练什么蛙泳蝶泳,也还是没有狗刨来得快,来个舒服。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抓鱼(4)

    两个救生圈很快就拿了过来,上面还绑着一块红木板。本来吴飞还想着等下用两个内胎等下要想一个什么办法拉鱼呢,现在直接都做好了,把鱼放红木板上面的大桶里面就好了。

    为了防止在拉动的过程中,红木板上面的水桶滑落,老爸还在红木板的中间钉了一个三角架,全部的水桶都用绳子绑在了三脚架上面。这样就不担心等下木板上面的鱼怎么跳怎么动,水桶都不会再拉动的过程中滑到烂泥里面去。

    两个人抬着轮胎和木板放到烂泥上面,然后又把桶固定了一遍,栓到刚刚拉竹排的绳子上面。

    吴飞轻轻的一拉,上面放着木板和水桶的两个轮胎就被拉动了。比刚刚推竹排的时候要轻松多了。假如刚才推竹排用了二百斤的力气,现在可能就四五十斤的力气就拉动了。

    刚刚竹排进进出出都用了老半天,现在用轮胎拉着木板,几分钟就拉到了中间。木板上面的四个大桶都有五六十厘米高,是家里用来装玉米等粮食的,用来装水也可以装一百多斤。

    把每一个桶里面都加了三分之一的水进去,然后把刚才网上来的鱼全部都放进桶里面。

    看了看几个大桶,里面还有很多的空间,还可以放不少的鱼。反正现在轮胎加上木板也没有什么重量,就算几个桶加上水,全部都装满鱼,可能也就五六百斤的样子。

    “二猛、姐夫,我们再拉一网,干脆把几个桶全部都装满好了,反正岸上那么多看热闹的,不怕他们拉不动。”

    吴飞招呼姐夫和二猛两人,直接把网抛进大坑里面。刚刚竹排加上大谷桶里面的鱼和水,起码有一千多斤了,都被大家拉上去了,现在才一半的重量,就更加容易了。

    刚才一网下去抓了两百来斤,拉网的时候还是两个人用力才拉上来的。这次网到的鱼就明显的少了不少,三个人轻轻松松就把渔网提上了竹排。

    小鱼照样都从网眼里面跑掉了,留在网里面的都是一些大鱼,不过这次十多斤以上的青鱼和草鱼就捞到了三四条,其他的就是大头鱼、鲢鱼、鳊鱼占多数,加起来也有一百多斤的重量。

    把这次拉上来的鱼全部都放进四个大桶里面,正好差不多把水桶装满。对岸上等着的人招呼一声,大家就用力的拉动绳子。

    轮胎猛的往前面一串,水桶里面的水都荡出来不少。还好里面的鱼没有跳出来。

    “大家慢点拉,不要太用力了。要不的等下翻船,这烂泥巴里面可不好抓鱼。”

    吴飞赶忙喊到,要是半路翻船,可是要比现在在坑里网鱼要麻烦多了。到时候那些白鲢十有**都会死光光。

    一个大坑一直拉了三趟,再抛网的时候已经网不到什么大鱼了。加起来,前面这一个大坑起码捞了一千多斤大鱼。不过除了刚刚开始的那一条三十来斤的大鲤鱼,后面就再也没有捞到想那样大的了。

    不过这个坑里的大鱼捞完,还有那些小的呢,像鲫鱼、黄刺鱼,还有水库里面数量最多的那些一两斤重一条的鲤鱼,刚刚可是在那个大鱼网里面进进出出好几次了。

    刚开始担心直接下细网的的话,水库里面的大鱼会把细网冲破。现在大鱼基本上已经全部都捞完了,就轮到里面的小鱼小虾了。

    小虾不要想,不过里面的鲫鱼、鲤鱼、和黄刺鱼倒是不少。就在水库水快要抽完的时候,吴飞直接就从农场里面放了六七百条半斤左右的黄刺鱼,加上前面断断续续放进来的,起码也放了一千把条进来。

    野生黄刺鱼的价格现在已经涨到六十多块钱一斤,不过吴飞给大富豪酒店送过去的还是以前的价钱,每斤六十块。

    村里人买黄刺鱼的很少,一条半斤左右的黄刺鱼就要三十块钱。大家一般都喜欢买鲤鱼、草鱼和鳊鱼。

    细的渔网抛下去,很快的拉了起来。网里面都是刚刚从大网里面跑出去的那些鲤鱼、鲫鱼和黄刺鱼,偶尔还能看到几条鳊鱼。

    不过鱼虽然小,可是数量多啊,一鱼网上来也起码有七八十斤。连续抛了十来次,到最后一网下去只能网到十来条鱼的时候,吴飞终于停手。这个水坑里面的鱼已经差不多清理干净了,就算还有,应该也没有几条了。

    撒了十来次网,总共捞到了四五百斤的鲫鱼、鲤鱼和黄刺鱼。其中鲤鱼最多了,大多都是一两斤一条的,正是适合做红烧鱼的时候。

    另外一个水坑和现在的这个水坑隔着有十多米的距离,靠吴飞他们三个人是移不过去的,只能先把竹排拉到岸边,等下再靠大家推进去。

    所有的鱼都用轮胎先一步拉了出去,所以现在拉着竹排也轻松多了,很快就把竹排拉到了岸边。

    从早上九点多开始,等把这个水坑的鱼全部捞完的时候,已经是快一点了。刚刚在捞鱼的时候还没有觉得,现在一停下来,感觉肚子已经饿的前匈贴后背了。

    看热闹的人大部分都散了,应该是回去吃中饭去了。不过三达和彩电现在还在钻石头缝呢。

    “三达、彩电,吃饭去了。你们还不饿吗?”吴飞对趴在石头缝上面的两人喊道。

    其实饭菜早就做好了,不过吴飞想着反正已经差不多快要捞完了,干脆等把一个水坑的鱼捞完再吃,反正慢一点吃也没什么关系。

    “这么快就吃饭了吗?这石头墙都还没有找三分之一呢。”彩电提了提系在腰上的一个竹篓,往里面看了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家里的竹篓找了出来,那竹篓吴飞已经好久没有用过了,吴飞还以为早就坏掉了。

    “你们两个人找到多少甲鱼,吃完饭再找就是了,难道你们还不饿吗?”

    “你一说倒是真的有点饿了,我抓了四只甲鱼,还有一只三斤多的,不知道常青兄抓了几只。”彩电又看了一眼竹篓,脱下穿了半天的连体裤,看向三达手里提着的蛇皮袋。

    蛇皮袋里面看起来沉甸甸的,应该也有不少的收获。

    “怎么都在这袋子里面吗,没有给他们带回家去?”看着两人一人一个竹篓,一人一个蛇皮袋,吴飞问道。刚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抓到一个就放一个上去吗,现在都自己拿着了。

    “太远了懒得跑来跑去,后来你爸给我们找了一个竹篓,方便多了。拿回去五六个甲鱼了,现在这里的是我们后来抓到的。”

    三达打开蛇皮袋的口子,露出里面装着的甲鱼,吴飞数了数,居然有八个,有六个还都是两斤以上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农家菜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摆了两大桌子。不过吃饭的人也多,村里来帮忙的就有十来个,还有几个单身汉。

    平时都是饿了就做吃的,今天也过来帮忙看热闹了,反正做饭的时候就做了二十多人的量,也就喊来一起吃了。下午的任务还很重呢。

    再加上康柳、韩静雨、彩电还有钱老板,两桌子坐的满满当当的。两桌子才里面,鱼占了差不多有一半,红烧鲤鱼、清蒸鱼头、青椒炒黄刺鱼、还有鲫鱼豆腐汤。

    “叫大家来帮忙,也没有好菜,就只有鱼了。大家多吃点鱼,下午还要麻烦大家。”

    饭菜早就做好了,就等着大家来开饭。看到大家进院子,老妈赶忙招呼大家。

    十月底的天气不冷不热,两个大圆桌就摆在院子里面。客厅里面就能摆下一个大桌子,不过今天大家都在水库里面抓鱼,身上到处都是泥巴,吃饭完还要下水库抓鱼呢,所以也就随便洗洗就开吃了。

    不过吴飞倒是喜欢在院子里面吃饭,外面敞亮多了。特别是人多的时候,在屋子里面转都转不过来,还是院子里好。

    “今天还多亏了康柳和她妹妹帮忙,要不然饭菜一下子还做不出来。来,康柳,吃个鸡翅膀。这是家里自己喂的,你多吃点。”

    老妈和康柳坐在一起,开桌就给康柳夹了一个鸡翅。

    “阿姨,你也吃啊。我也没有帮什么忙,抓鱼都帮忙不上。”康柳看到老妈给自己夹菜,赶忙接了过来。

    “抓鱼有吴飞他们呢,你们看着就好了。你和你妹到家里多玩几天吧,等抓完鱼,叫吴飞陪你们四处转转。”

    对康柳这个未来的儿媳妇,老妈真的是越看越喜欢。说起来,自从吴飞和康柳相亲定事以后,老妈恨不得吴飞马上就把康柳娶回家来。

    以前经常说要吴飞找对象,现在是没是就算吴飞结婚的日子。对老人家来说,给儿女成了家,对子女最大的责任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不过用老爸老妈的话说,现在赶紧结婚生二个小孩,趁老人还能动,还可以帮忙带一下小孩。

    吴飞有时候也想,是不是老爸老妈不想下地干活了,想和村里面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带着孙子孙女,一天到晚就做几餐饭吃,没是的时候就打打牌。

    其实吴飞早就想叫老爸老妈地里的活少做一点,可惜一直说一直不听。以前说起的时候,还反过来说吴飞,你都还没有成家,我们怎么可以不做事。再说了,现在我们还能动,不要你担心。要是想我们少担心你,就早一点找个人结婚生子。

    好像所有的原因都是吴飞没有女朋友造成的,所以不是吴飞以前不想打电话回家,其实是被自家老妈说的有点怕了。

    下午大家还要做事,所以酒就只喝了一点点。吃饭不喝酒,吃起来就很快了。半个多小时,大家就放下了碗筷。

    吴飞实在是饿的有点狠,用大饭碗连续吃了三碗。平时的时候,一般也就吃两碗就饱了。不看说起来只有两碗,这碗跟外面饭店的碗比起来可是要大多了,一碗就要顶饭店里的两碗。

    中午大部分人都吃的比平时要多,主要是今天的中饭有点晚,开饭的时候都差不多快两点了。还有就是大家都忙了大半天,就更加饿了。

    就连三达和彩电都吃了两大碗米饭,菜也没有少吃。还好中午的饭煮的多,菜做的也分量十足,要不然还真的不够大家吃的。

    在农村,请人帮忙做事,要是被人把锅里的饭菜都吃完了,或者还不够吃的话,是要被人说闲话的:“这户人家真小气,请人吃饭,饭都不能吃饱,菜也只做一点点。”

    小的时候,老爸跟吴飞说个一个故事。说是以前有一户人家请人做事,吃饭的时候,就在梁上挂了一条咸鱼,悬在饭桌的上面。那鱼用盐腌过,还在滴盐水呢。

    主人家在鱼的下面摆了一只碗,接着从上面滴下来的的盐水。每吃一口饭,就招呼大家用筷子在碗里沾一下。就这样把一餐饭吃完了。

    吴飞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还是老爸编出来的故事,反正吴飞小时候不知一次听老爸说过,上次还听到老爸说给小朵朵听呢。

    不过以前的事情也实在是说不准,说不定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到吴飞他们这一代,条件已经是不错了。不说别的,最起码都能吃饱了。不过也不是没有条件差的,吴飞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里兄弟姐妹六个,和吴飞同班的是老三。

    那时候整个乡就一个初中,离学校远的走路要走二三个小时。那时候很多的村子都还没有通公路,特别是那些在山上的村子。

    所以吴飞他们从初中就开始寄宿了,一个星期才回去一次。平时吃饭就在学校的食堂吃饭,用米去食堂换饭票,吃的菜大部分都是家里带来的。

    家里条件好的,也会给几块钱的零花钱,让在学校外面的小店里面买菜。学校的食堂是不提供菜的,只有老师才有。

    反正吴飞和姐姐吴莉是每一个星期都带两罐子炒菜,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不过每个星期还是有几块钱的零花钱的。至于菜,大部分都是不容易坏的干菜,最多的时候就是干鱼炒酸辣椒,下饭又不容易坏掉。

    还有就是煮好的咸鸭蛋,特别是冬天的时候,煮熟的咸鸭蛋吃半个月都不会坏掉。

    而那个同学,一年到头都是干辣椒咸菜、咸菜干辣椒,偶尔才看到他带一个咸蛋来学校。

    不过他家里的咸菜做的事真好吃,吴飞有时候也会跟他交换着吃。就算现在,这么多年在外面从来都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咸菜。

    吴飞现在还记得,他家的咸菜一般都是用萝卜菜或者白菜帮子做的,也不知是怎么做的,就是比别人家的好吃。有时候想起来,还怀念那个味道。

    可惜的是初中毕业以后,大家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听说读完初中他就出去打工了。也不知道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6753/ 第一时间欣赏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所写的《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为转载作品,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介绍:
告别996的生活,吴飞回到了乡下老家。偶得神奇空间的他,养养鱼,种种地,偶尔开开同学会,……简介无力,起名也不会,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好了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