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决赛对手
比赛开始,吴超跳得球权。
吴超进攻能力有限,尤其是没有作为高中锋的低位技巧。所以他也不进内线,将球交给队友后,老老实实在外线去做墙,但他的队友还指望他这条大腿呢,最后又把球硬塞到他手上。
廖凯在外线盯防。
他余光瞥见吴超的单打:技术粗糙,脚步根基不稳,又没有足够的体重到低位去背打,反而跟一个外线一样在三分线内正面持球……
廖凯相信他的队友一定能防住吴超,便安心守在协防位置上,重点防备其他球员的空切跑动。
但大家都是临时组队,从没有在一起演练过,也没有教练的布置,纯粹是凭打球习惯在打,所以并没有球员能够成功切入。
吴超没有传球的合适机会,仓促之下凭着身高强投,不中。
队友们抓下篮板后,第一时间交给了廖凯。
运球过半场,这也是个技术活,他们可不想在教练和领队眼皮子底下丢人、暴露自己的技术短板。
廖凯后场得球之后,从容地持球推进……
对现在的廖凯来说,除非遇见福格森那种逼抢高手,他压根不担心有人能对他的持球形成压迫,他有太多的办法能轻松应付对手的贴防。
而且随着球性的增长,他还希望对手来贴防他,来下手抢他的球,这样他摆脱防守会更加轻松。
更何况,吴超和他的队友们根本就不敢上前贴防廖凯,就放任他从后场一直运到前场……
廖凯便持球,便指挥队友落位:谁来挡拆,谁落底角,谁站罚球线做轴……
其实这些指挥也只能是做做样子罢了,因为大家之间没有配合,一切的站位都是死的,没有动起来,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机会来。
廖凯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
球场上,最珍贵的就是时间,最考验的球员的也是时间的稍纵即逝,一切的决定和反应必须要在瞬息间做出。
廖凯也没有等待,他只需看上一眼,就知道需要自己去创造机会,将这盘死棋下活。
还未等挡拆瓷实,廖凯已经提前起动,一个轻微地肢体假动作后、朝着他熟悉的右手边猛然起速……
廖凯的速度是怎样的?在场的球员都清楚。
但他们又不清楚。
廖凯是朝着底线起速,防守球员立即追赶。
但当廖凯在高速中完成转向,折向杀入禁区时,防守球员还在追赶……
甚至他还是朝着底线方向在追赶。
廖凯起速、变向、杀入禁区……整个过程留给防守球员的时间,只足够他做出最初的那个反应。
篮下,吴超一直在镇守。
进攻端的吴超唯唯诺诺,但到了防守端,他却化身为遮天蔽日。因为他有2米10的身高和2米18的臂展,偏瘦的身体又保证了他身形和脚步的灵活,加上强硬的性格不惧对抗,护框和协防均是顶级水平。
吴超能够被视为南队内线的不二首发,靠的就是他一手护框本领。
但廖凯却不会将他的防守放在眼里。
他有太多方法可以将吴超的防守瞬间摧毁。比如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冲着吴超的身体靠去,冲刺的速度加上他出色的力量,可以将吴超直接撞出底线去。
即便是直接起跳,在吴超的头顶强扣,他也有十足的把握能将手里球砸进筐里。
但廖凯却没有这么做。
高速冲刺途中,他看见了吴超的站位,他下意识地减速、碎步调整,向侧方横跨了一步,避开了吴超的身躯,然后将球分给了三分线外完全空位的队友。
“好球!”远处观战的冯超和马丁内斯都坐不住了,从板凳上站了起来。
虽然队友将喂到嘴里的三分吐了出来,马丁内斯仍是对廖凯的传球赞不绝口:“太棒了!简直是球场上的魔术师!我们在场外看球的人都不一定能发现这个机会,但他却在球场上表演了出来,真是赏心悦目……”
“而且他是在高速奔跑和激烈对抗的情况下做到的这一点。”冯超补充道。
在成为这支国青队的领队之前,冯超曾在辽省队打了十年篮球,又从基层球队开始执教,一步步被提拔进国家篮协,自然也不会是外行。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就盯着场上廖凯,甚至廖凯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引发他们激烈的探讨……
这也是两人分别到国青队来领职后,交流最多的一次了。
球场上,只有一节时间的比赛很快结束了,17:7,廖凯队顺利晋级下一轮。
如果不是站出来应战廖凯,吴超和他的队友们或许不会在首轮就被淘汰。
在这种级别的对抗下,吴超一个人就能撑起球队的禁区防守,迫使所有进攻球员都只能飘在外线。
事实上,廖凯的四名队友也不敢踏入对方的禁区。
但偏偏有廖凯的存在,他能肆意切割对手的防守,就像拿着一把菜刀切割豆腐块,毫不费力,从容自如。
他超强的个人能力换来的不只是个人数据,还有整支球队战力的提升。他仿佛就是一根支柱,或为队伍建构起一个体系、一个框架,然后其他队友只需完成螺丝钉般的简单的任务,一支能作战的球队就这样形成了。
冯超和马丁内斯也看出了这一点,他们已经在构思成形后的u17国青队,该如何围绕廖凯来搭配……
测练赛仍在继续。
廖凯率队友再下两城,杀入决赛。
他们决赛的对手是由姜博文和张昊率领的全部来自粤东竞技校(粤东宏远队梯队体校)的五名球员。
在前几天的测试中,廖凯所有单项测试均排第一,而排在第二的就是姜博文。
本次南队集训,最大的发现也就是姜博文。
姜博文从小是练足球的,凭着发达的腿部肌肉和无与伦比的奔跑能力,经常在绿茵场上上演一个人从后场带球狂奔到对方禁区内射门的好戏,但他在10岁后身高暴涨,便转行改练篮球,也很快被粤东竞技校召入,并重点培养。
第400章 队长承让!
姜博文也不负众望,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转型成功,从众多篮球少年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了粤东宏远队的重视。
现在,17岁的姜博文身高1米96,司职小前锋,已经被确定下赛季将提拔至cba龙头老大、九冠王粤东宏远一线队,并在cba联赛里正式亮相。
在粤东队内部,易建联等老大哥也十分喜欢这个长着刺猬头的新人,戏称他为下一个朱芳雨。
前景一片光明。
当廖凯和姜博文面对面站在场地中央,四周的球员们只觉得有一种无形压力从他们身旁向周围扩散开来……
就好比两大武林高手,终于要拔剑相向。
两个队内实力最强的球员也终于要在球场上一较高下了。
而且他们又都是锋线球员,又太多可以拿来比较的地方。
比如……连身形都相似。
其实准确点说,姜博文更高,但廖凯手长脚长,再加上臂膀粗了整整一圈,反而显得他更高大一些。
姜博文更符合大家期待中的华国顶级锋线球员的模样,精壮有力,身形协调,一看就是能跑能跳的主。而廖凯,则只能说是一个怪物了,在看到他之前,没有人会想得到华国竟会有他这样的球员存在。
当然,大家也知道,姜博文再强,也不足以去挑战廖凯,但他身边的队友明显比廖凯强,而且都来自同一所体校,彼此之间有默契、有配合。
而且他身边还有人称“小杜锋”的张昊。
张昊和姜博文不同,从小就在粤东体校内接受篮球培训,技术性内线,虽然身体素质并不算突出,但手感柔和,基本功扎实,球商很高,再加上身背4号球衣,便有了“小杜锋”这个称呼。
所以这一场对决,胜负难料,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看着眼前这五位来自粤东的篮球精英,廖凯也不敢轻视,他知道,自己得打起精神来了。
刚才三轮对决,他一直在收着打,就像面对吴超的协防选择了躲开一样,他很少持球强攻,吸引防守重心后第一机会都是传给了队友。
一则,既是培养队友的比赛感觉,也是给队友们足够的展现机会。
再则,站在对面的对手也是他的队友,他不想让他们太难堪。
每当他持球,只是一个轻微的晃动,或是随意地改变了一下拍球的力度,防守球员就会被吓得立即退后三步,重心压得极地的身体差点因为匆忙调整而扑倒在地。在这种情况下,他实在下不去手……
廖凯照例先伸出手来,和对手一一握手,并轻拍他们的肩膀以示鼓励。
姜博文等人也很友好地和廖凯握手,还说着些“队长承让!”之类的谦虚话……
张昊却突然冒出来一句:“朱总(朱芳雨,现任粤东宏远俱乐部总经理)给我们立了军令状,让我们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他说,他的弟子不能输给王仕鹏的弟子……”
正说着,姜博文一巴掌拍在他屁股上:“你个傻佬!那是朱哥开玩笑的话,你听不出来啊,还拿出来说!你不嫌丢人?”
张昊脖子一缩,也不敢顶嘴,乖乖地跑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
“凯哥!别跟这傻佬一般见识,我们肯定不是你的对手,手下留情……”姜博文又朝廖凯解释。
廖凯被这俩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的给唱糊涂了,也不知道谁的话更靠谱,按他一贯的方式回:“我不会手下留情。我相信,你也不会。”
姜博文当然不会手下留情。
第一次进攻,他就在外线像一只永不疲倦的野狼来回反跑,一旦凑准机会,立即钻进内线,接队友传球后上篮命中。
“有点意思……”廖凯看完后,在心里嘀咕。
他看得清清楚楚,姜博文那小子脚步十分灵活,而且极会跑位,在没有队友帮助的情况下、有防守人纠缠的情况下,生生跑出一个篮下的空档来。
随着持球水平的大幅提升,廖凯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无球反跑篮下这一招了,现在看见姜博文用这种方式得分,看得他脚痒痒,也想去试一下。
当然,现在还不行,这支球队还需要他来支配球权。
而且凭着他们这五个人的生疏配合,即便他跑出空位来,也没有队友能及时地将球传到他手中。
来到进攻回合,廖凯也不假装叫战术了,自己运着球就朝防守薄弱的地方奔去……
面对全由粤东竞技校组成的默契团队,他只能把节奏拉快,不给对手落阵地的时间,乱中取胜。
但姜博文的移动速度丝毫不逊色廖凯,一直紧紧死缠。
无论廖凯跑向哪里,他都能保证自己贴在廖凯的进攻线路上。
而且这小子头脑清晰,他并没有正面阻挡在廖凯的进攻方向上,妄图单凭一己之力就将廖凯拦住,而是贴在身旁,压缩廖凯的进攻空间,将廖凯往边线或底线撵。
廖凯两次行进间的变速,都被姜博文给压制住……
这时候,廖凯才发现事情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
然而比赛形势瞬息万变,并没有给他留下思考的时间。
就在他迟疑之际,另一名防守球员扑了上来,加上一直死缠的姜博文,他们终于对廖凯形成了合围。
廖凯只得匆忙应对,将球分给了短角区的空位的队友。
队友却没有明智地第一时间选择投篮,而是持球奔向篮下,试图挑战篮筐,但协防过来的张昊用一记火锅告诉他这是痴心妄想。
张昊弹跳一般、移动速度一般,但他对球路的判断十分准确,用来对付除廖凯外的廖凯队其他球员,绰绰有余。
“好球!”
“帅!”……
这一记盖帽赢得了四周所有球员的叫好声,也将馆内的气氛推向**。
已经是最终决赛了,只剩下两支存活球队争夺冠军,所以此时场上任何一个动作都能牵动场下球员和教练的神经。
更何况是这样一记精彩的盖帽!
而且,终于有人能让大魔王廖凯吃瘪了,大家伙心里可一直期盼着呢。
第401章 他真是个天才!
即便张昊直接封盖的不是廖凯,但能将廖凯逼入死角,让他的球队陷入困局,这已经是破天荒的成就了。
比赛也只会越来越精彩。
回到防守端,廖凯正常对位姜博文,但他可不能像姜博文防他那样死缠烂打,因为他还得留意补防队友。
所以他选择了收缩防守,压两步防,注意堵住姜博文向内线渗透就行。
而姜博文也很聪明,只尝试了一次的突然起动,被廖凯堵住后,就干脆带着廖凯来到远端底角,然后挥手示意队友们不要给他传球,从远离廖凯的另一端发起进攻。
于是,在廖凯队的半块球场,八名球员全部集中在罚球线左侧,而右侧就留下廖凯和姜博文孤零零的两个人。
“粤东这帮小子……太狠了!”场边的冯超苦笑道。
这显然是他们提前就商量好的战术,他们要用这种方式来完全隔绝廖凯在防守端与队友的联系。
而他们的战术很快就收获了成效。
没有了廖凯的加入,另外四名队友的防守惨不忍睹……
在这种个人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粤东技校队仍然不胡打,几次突分、完全搅乱了对手的防守后,才由张昊在篮下上进一记空篮。
0:4!
进球之后,姜博文召集五人一起挥拳庆祝,以这种方式来彰显他们团结的力量……
“凯哥!加油!”
却是吴超等队员看不下去了,在场边鼓着劲给廖凯打气。
只有一节10分钟的比赛时间,如果前面崩了,后边根本就没有抢救的机会。
廖凯心里也很着急,但他还是冷静地安慰了垂头丧气的队友们:“没事!我们再用进攻打回来就是。”
用进攻打回来,——这也是廖凯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再次来到进攻端,廖凯的眼神里已经没有丝毫的犹豫。
还是姜博文在对他死缠烂打……
廖凯持球推进至对方半场后,一刻停顿也没有,一个快速的转身回拉甩开的姜博文的贴防,接着一个顿步,抢住半个身位,就压着姜博文朝内线搏杀。
内线,张昊和另一名对手匆忙补过来……
他们补得足够及时。
因为无论进攻或是防守,他们的眼睛一直盯在廖凯身上。
两人一左一右、一前一后,牢牢地占据了三秒区内所有空间。
他们深信,只要他们不退缩,除非廖凯能长出翅膀从他们头上飞过去,不然,肯定不可能接近篮筐。
廖凯的背上当然长不出翅膀来。
况且姜博文一直贴在他的身侧,迫使他分力去对抗,压根没有蓄力起跳的机会。
但接下来,他的选择让球场内外所有人大开眼界。
廖凯径直踏入禁区,一步冲到张昊的跟前才收球,所有人,——除了廖凯,都以为廖凯这是要正面撞上去……
张昊被吓得闭上了眼睛,但他的双脚却死死地钉在地板上,没有丝毫退缩……
其实,即便他想退缩,也已经来不及了。
然而廖凯却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正面冲撞张昊的时候,在已经扑到张昊眼皮子底下时忽然横跨出一大步,像是摁下了体内的闪现键,在战车相撞的毫厘之间闪过了眼前两人,一下就跨过了身前的两人,出现在篮筐的左侧。
他再顺势单手找板抛投,皮球乖巧地砸板后反弹入网。2:4。
随着皮球入网,围在球场四周的所有球员都激动地蹦跳起来、大吼大叫……
“我艹!”
“艹!”
“太帅了!”
“凯哥就是凯哥!——无敌!”……
他们兴奋之后,各种感慨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可苦了更远处观赛的冯超和马丁内斯等人,只能努力地伸长脖子,从球员们蹦跳不停的身体缝隙中努力去捕捉球场上发生的一切。
但好在,他们还是看见了球场上,看见了廖凯是如何在极致呈现他的进攻天赋……
看完后,马丁内斯怔住了,难以置信地把他的大光头摇成了拨浪鼓,嘴里自言自语:“天才!他真是个天才!……”
冯超更是兴奋难耐,也顾不上自己的领导身份了,激动地冲到场边,他要在最近的位置、最好的位置来观赏廖凯的没一个动作……
球场上,廖凯为球队打开局面,却招来了对手更凶猛地反扑。
他们要把防守失利的邪火全部撒在进攻上来。
可怜了廖凯的队友们,没有了廖凯的帮助,被蹂躏得不成样子,对方一人,他们就得两人扑上去才能勉强防得住。
最后,粤东竞技校队又完成了一次篮下轻松得分。2:6。
廖凯也曾试图回去协防,但姜博文这小子太滑头了,廖凯刚有撤身的念头,他就不安分地上下乱窜,逼得廖凯只得半途又转回来防他。
回过头来,廖凯用长两分为球队在进攻端搬回颜面。4:6。
再次来到防守端,廖凯知道,他必须得有所改变了,不能让对手次次都这么轻松得手。
于是,眼见对手又将球渗透到篮下,张昊正在低位施展他的背身技术,廖凯再也按捺不住,几个箭步直奔篮下,要赶在张昊出手之前将他手里的皮球夺过来。
然而,张昊也看见了补回来的廖凯,手腕一抖,将球分向廖凯身后……
身后,一定是姜博文切了进来。
张昊传得十分及时。他和姜博文同在竞技校里训练,又一起代表粤东宏远青年队参加粤东篮球联赛,太熟悉姜博文的打球习惯了。而且他也绝对相信,既然廖凯能够赶回篮下,姜博文也一定会进来。
要说持球技术,姜博文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但这小子简直天生就具备敏锐的球场嗅觉,从不会放过球场上的任何一个狭小的缝隙……
然而廖凯也不慌乱,他既然敢收缩进来,就做好了第二次补防的准备。
所以他前脚蹬直,回身一转,立即又变成了回防姜博文。
“好快!”
场下球员们情不自禁发出的感慨声,既是为张昊和姜博文二人的熟练传切配合,更是为廖凯在电光火石之间连续做出的两次补防而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