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九
而且就跟丧尸士兵手里的步枪一样,这种直升机尺寸增加并没有多大的难度,最简单的就像是增大枪管口径一样,把外部尺寸还有发动机同步增加就行了。
当然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体型增加,并不等于外部蒙皮还有里面骨架的直接拉长,还需要考虑到结构强度,整体的受力构造也必须要同步增加才对,不然造出来的飞机或者根本飞不起来,或者在天上被气流一冲,直接解体。
尤其是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作为喷气式发动机的一个变种,它同样有着和普通喷气式发动机一样的核心机,尤其是燃烧室还有压气机风扇,放大一点可以,想要增加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推力,可没有那么容易,不然这个世界上能生产小推力和中推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并不算少,可能生产大推力发动机的国家就只有寥寥三四个了。
一台合格的航空发动机,没有几十上百次的实验,各种气流高空台验证,根本无法定型,这也是现代航空发动机从立项到生产的周期长达数年乃至十几年的原因。
不过像灵儿还有丧尸基地的智能生命,依托本身赖以存在的主脑,都有着一种特别的本领,虚拟构建,也就是俗称的脑补。
用主脑强大的算力,有了被完全检测的样品,只需要输入未来需要生成产品的功率,就可以逆推出需要多大尺寸的核心机,再进一步细化到主轴多粗,风扇多大,这种逆推并不只是简单的图纸,配合纳米虫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
重要的是这种构建方式速度极快,一秒钟内就能重复几次,会产生大量的有效数据,每一个有效数据,背后都是一台合格的航空发动机。
不过就跟我们前面说的一样,由于样本太少的缘故,并且小型直升机的发动机,无论材质还有结构,都跟大型直升机有着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就是,大型直升机的发动机其实一般会有两个以上,变速器的结构也有很多不同,也就是说在没有实物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想要凭空把小型直升机,改造成大型直升机,丧尸基地的智能生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和所有的喷气式航发一样,为了提高燃气涡轮的耐高温性能,所有的燃气涡轮,都是由特种耐热的合金构成,表面更会喷涂上耐高温的涂层,然而这些合金很多都是比较罕见的稀土元素,附近没有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厂家,其实很难把它们完全凑齐的,恰巧在丧尸基地附近数百公里以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厂家存在,整个北方地区,也只在s市南边二百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航发制造厂。
以前,末世没有发生的时候,只要不是特别稀有,受到国家管制的合金元素,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能够在网上找到,现在却不成了,就算能在储备仓库找到记录,可是没有具体的形象,就算丧尸识字,也难以分辨出来,更别说大部分合金元素的外观差距并没有多大,就算是像灵儿这样,掌握了地球传承的智能生命,在没有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只看外观也根本分辨不出来。
缺少合金元素,导致的结果就是燃气涡轮的耐热不过关,要想安全使用,就要降低涡前温度,这样一来,安全确实安全了,却使得整个航发的功率急剧降低,毕竟涡前温度越高,燃气的温度和压力才会越大,动力涡轮的转数才会越高,从而达到比较高的功率,在末世前,夏国的发动机之所以远远逊色于其他两个超级大国,主要就是因为燃气涡轮的合金构造问题,不能耐高温,其他的加工能力方面的缺陷反而要放在次要地位。
别看方文基地离着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距离很近,但是他也没有专门为了这些特种合金专门打通这一条路,最初当然是没有时间了,等有了足够的武力之后,反而需求就不再那么迫切了,这就是掌握了原理自我研发和照抄的区别。
有了耐温耐压的要求,灵儿就会启动专项研发,以每秒钟数千次的速度,对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进行摆列组合式的尝试,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不需要各种稀有的合金,只用几种常见的金属和碳元素,就成功制备了几种各种用途的燃气涡轮,其中耐温最高可达2500摄氏度,为自研的航发的超大推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就算是抄作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把小羚羊一样的轻型直升机,升级为厚重的大型直升机,丧尸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远距离侦查的侦察机,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奇形怪状,却大了许多的直升机,从丧尸基地里升起来,然后以各种莫名其妙的方式坠毁,解体。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是几天后,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新式直升机,开始成功地在天上翱翔,螺旋桨的噪音一度统治了整片天空。
同样在这五六天的时间里,方文基地的补给场也完成了地面混凝土的铺装凝固,已经有了作为飞机跑道使用的强度,就连核心的油料加工厂也都完成了大半,只等着干制的柴油菌孢子运到,就可以开展下一步的油料生产工作。
而随着重型卡车和运输直升机的不断往来,大量的设备还在源源不断地安装着,几万平米无比平整且空旷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如蚂蚁一样忙碌着的智能机器人,以及作为监工和观察者到来的,为数不多的十位人类监工。
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最先建立的超大型柴油全效发电机组,以及用电力支撑的各种自动化武器。
尽管大型的变异野兽早在这几天的时间内,就被打扫得差不多了,可是这种植物分外茂盛的区域,恰恰就是各种昆虫的游乐场,别看场地清理以后,地面上已经看不到一棵活着的植物,可是半夜施工的灯光,却引得附近的趋光性昆虫发了疯一样,前赴后继地扑过来,然后被各种火焰喷射器,激光发射器所击杀,每天到了白天,光明到来,虫群稍稍退却的时候,地面上打扫起来的昆虫尸体,都是数以百斤记的。
尽管这些昆虫尸体还有这充当营养液原料的作用,可是光是为了击杀它们,消耗的柴油就有数吨之多,在补给站的油料生产没能够自给自足之前,光是运输它们,就要消耗极大的运力。
三二零
也幸亏是基地的生产能力足够的强大,目前也没有比较重大的生产任务,于是大部分的生产力都集中在重型载货汽车上面,其中还有大部分都是运输油料的油罐车。
随着大型运输车辆的增加,每到白天,从基地到这个补给站,几百公里的距离上,车辆几乎连成了线,络绎不绝,从早到晚,就不曾断绝过,原本已经回到了原始时代,最天然的山水间,再一次出现了排气管冒出的,带着丝丝柴油气息的淼淼白烟,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工业时代的气息。
而晚上,这些车辆是决计不敢出门的,它们的身上,由于燃料还有体型的限制,最多只能搭配静电防御体系,近距离击杀靠近的小虫子,不像电动车辆,可以把包括电池还有电机在内的原件全部包裹起来,本身不会留太多的缝隙,给那些在夜间活动的小虫子以可乘之机,这个包裹物也能做的很厚,反正所有的超导导线和电机都要在一个近乎恒定的温度下工作,才有最大的效率,而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空调才有这最大的效率,而它们也完全没有和外界交换气流的必要。
而使用生物燃料发动机以后,本质其实是利用燃料的氧化反应来做功,就避免不了需要外界的空气参与,燃烧后的废气,氧气含量已经大大降低,再次参与到燃烧反应里,不仅不能助燃,反而有害,还要彻底的排出去。
这样一来,不管是进气口还是排气口,都将与空气直接连通,有着大量的的缝隙,尽管这些缝隙可以用细网之类的封住,却总会留下一些隐患,比如细网的孔径不宜过小,层数不能太多,否则会阻挡空气的流通,从而降低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要知道,现在的虫子可不是以前的虫子了,外形奇形怪状,再难看出它们是什么种类了。
就一以前可以简单分辨出的昆虫为例,也就是有着三对步足,一般成虫会有两对翅,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组成的节肢生物,是末世前世界上最广泛存在的动物,我们常见的蚂蚁蚊子还有蝴蝶等等,都属于昆虫的一种。
而现在能够看出是蚊子的东西,不仅是身体变得长大,模样也是各不相同,或是多出两对眼睛,或是多出几对步足,虽然许多大体还能看出原来的模样,可是再难用往日昆虫的定义来确认了,白天常见的苍蝇也跟它们差不多,只不过变的程度略少一点而已。
还有另外的无数种虫子,除非是末世前的昆虫学家,还一直在跟踪它们的变化,不然根本就认不出谁是谁。
其实这些虫子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长期暴露在暗能量浓郁的环境中,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了一点支配暗能量的本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基地目前生产的武器装备,对于暗能量聚合体的攻击,抵抗能力并不算好,尽管单只的暗能量攻击并没有多大的效力,可是数量多了,就真的有蚁多咬死象的可能,从进气口还有排气口钻进去,从而破坏掉整个发动机。
白天走在路上,尽管也能够引来很多的虫子,不过比晚上引来的就差不多少了一个数量级,排气管还有通风口的重点防护,足以让绝大多数的虫子铩羽而归,而且白天的光线充足,基地随时可以派遣战斗单位,喷洒杀虫剂之类的东西,保驾护航,对于只能依靠光线来观察的基地来说,白天的阳光,一样的至关重要,到了晚上,灵儿也只能固守,没有主动出击的能力。
尽管这些卡车都是载重达到了五六十吨的重载,然而经过合理配置的大量轮胎,足以把整辆车的的重量均匀分布在每个轮胎上,不会让某一处有超出地面承受能力压强。
毕竟末世开始才不过大半年的时间,春天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道路都经过了养护,这么久以来,路上也没有车辆经过,所以哪怕是植物疯长,洪水侵袭,大部分的道路维持的还算不错,而且基地选定这个位置做为补给中转基地以后,打通道路的同时,还特意为那些被洪水冲垮过的地方,和一些桥梁进行了加固,所以哪怕是遇到这样大规模的重载运输车队不停碾压,大部分的路面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通过能力。
而在另外的地方,架设光缆的工人已经接近到丧尸基地两百公里的距离内,不过这里已经不是他们毫无顾忌,随便架设光缆的地方了。
以前的时候,没有方文基地这个对手出现时,丧尸基地对于附近并没有多大的关注,毕竟那时在丧尸基地附近,并没有值得称道的敌人,就算是这里靠近山林,有大型的猛兽出没,被暗能量侵蚀以后,它们不仅个头巨大,还异常的凶猛,普通的丧尸不仅对它们造不成伤害,还纷纷沦为它们的食物。
不过这些东西,不管是猛兽也罢,高等级进化过的丧尸也好,它们都没有远程攻击的能力,高等级进化体丧尸的暗能量聚合体攻击可能会超过五百米,可是这样的距离,还处于普通的制式军用步枪的有效攻击范围内,就算是高等级丧尸还有猛兽们的防御力再强,速度再快,也难以快过丧尸基地主脑的反应速度,还有各种的大口径重机枪连续不断的攻击,它们终究也只能在枪弹下饮恨而死。
所以最开始丧尸基地的智能生命,对于基地的安全有着盲目的自信,直到方文基地的飞机如苍蝇一样,在天上盘旋不休,基地也被一顿导弹差点彻底摧毁,他才开始重视起基地的安全来。
现在,一百公里以内,都是丧尸基地的巡视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就连侦察机也要飞行在一万米以上的天空,不然随时都有可能从地上射来一串高射炮弹,就算是这种炮弹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没有制导,精度极低,可一旦被引诱到某个陷阱,凭借着丧尸基地智能生命的指挥能力,侦察机还真有可能被打下来。
二三二 小型盾构机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基地和方文都有着足够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末世,威胁还是要尽早解决的好,毕竟暗能量这个东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对面什么时候爆发出一个大招来,直接把他搞死。
所以和小型盾构机一起出发的,还有一支以无人驾驶战斗机械为主体的装甲部队,它们会承担盾构机的护送任务,并且会直到寻找隐蔽地点,开始挖掘坑道才离开,并且充当先头部队,以盾构机的起点为圆心,绞杀这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异类,包括野生的丧尸还有丧尸基地的对手。
盾构机之所以不用飞机空运,而是使用地面部队运输,纯粹是因为号称小型的盾构机,实在有点大,虽然只有一米五左右的直径,长度就接近了二十米,哪怕大部分主体结构使用了足够轻的碳纤维,它的重量也达到了八十吨!
这样的重量,使用直升机吊装就比较困难,速度很慢,毕竟这里离前线太近了,很容易被丧尸基地发现,固定翼飞机的载重量尽管足够,却要场地的配合,反而使用地面部队运输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还可以顺便把周围的环境清理一番。
在灵儿的预案中,不仅早就找到了一处相当隐蔽的山坳,还修改了小盾构机的运行区间,为了避免噪声震动之类对地面的影响,它的运行区间一般会下沉到地面下五到十米,太浅无法保证管道的安全,尽管管道的外壁挤压处理后,只会比同直径的厚壁金属管强度更高,可是这一带,未来很可能是两个基地交锋的主战场,自己这边还好,有各种能够精确打击的电磁武器,丧尸基地那边却继承了人类文明的特点,就是绝对的攻强守弱,在普通武器没有足够的攻击力的时候,它能做的就是不断增加武器的当量,枪管的口径,离地太近的话,很容易被殃及池鱼。
尽管到了这个深度,地质情况会非常的复杂,单纯的泥土或是岩石还好,这个深度已经遇到了第一层地下水,其中有大量的卵石存在,这东西不管是钻进还是隧道挖掘,在末世前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不过对于使用了末世后黑科技的高频振动钻头的盾构机来说,地质构造的松软或是坚硬,完全构不成阻碍,反而因为这个层次的含水量较多,为后面的土壤的纳米级分解和压缩,从而制造管道,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基地当初刚刚建立时候,灵儿层用纳米虫挖了一个五公里深的地热井一样,到现在那里还是基地的主要电力来源,之所以不是唯一,还是因为基地的太阳能,生物柴油生产都有了突破,但是仅仅从经济性和容量的角度,地热井还是唯一的。
地热井的建造,管壁就是不断压缩而成的,尽管管壁的材质都是普通的泥土,沙砾或是岩石,却在高频振动,纳米级分解的条件下。做得异常坚实,坚实程度堪比钢铁的厚度足有八十厘米,剩下的一米多也有普通岩石的致密。
有这样的坚实管壁,才能有五公里深,两米直径的地热井存在,最重要是,挖这个地热什么都不需要,连一点泥浆垃圾都没有。
尽管那时候有无物不噬的纳米虫存在,可到了五公里以后,纳米虫已经无能为力,后来地热电站扩容,灵儿已经沿着原本地热井继续向下钻出了十余公里深的巷道,并且分出了数条,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的热能。
她所采用的技术,就是可以应用在小型盾构机上面的高频震荡粉碎压实技术,尽管这项技术比照纳米虫近一米多的压缩程度要少上很多,只有三十厘米的致密压缩,也有一定的韧性,不过地下全是岩石,不需要多强的支撑力,而管道的话,普通的水泥管道都没有这么厚。
三百多公里,在道路还没有完全破坏的今天,大概也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全效发动机动力足,马力大,速度上由于没有人类驾驶员的拖累,反而会更快,一般时速都在八十公里以上,如果不是因为小型盾构机害怕太过剧烈的颠簸,它们的速度肯定会飙上一百四五。
仔细研究了一下灵儿的计划,方文完全没有什么值得补充的地方,在屏幕上目送车队出发,他才有些郁闷地把自己弄进虚拟战场,发泄一下情绪。
虚拟战场是最新上线的虚拟现实游戏,少不了许多游戏爱好者的建议,灵儿把那些建议归纳后,扩展开,就成了一个新的游戏。
尽管这个游戏同样有着强烈的写实风格,比如各种武器,在这里学会了,现实里一定也会了,却融合了网游元素,升级打怪捡宝pk,有了相当的娱乐性,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气。
尽管这时候天才刚刚亮,可虚拟世界早已经人满为患了,大概有许多人从昨天晚上就一直不曾下线。
在这里方文并没有给自己特殊的待遇,也是从一个小兵练起,这东西完全就是一个熬时间的,你付出多少精力,才能把级别升得很高,没有特权在身,哪怕意识爆表,低等级也没有办法跟高等级斗。
连续几次,刚出安全区就被人给爆头狙杀,方文也不得不气哼哼地退出了虚拟战场。
末世以来,受到暗能量的影响,人们的情绪本就异常波动,很容易爆发,有这么一款游戏,才让人们有发泄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真正的人类出击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就算是资深战士,也没有多少的执勤任务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各种机器人。
尽管机器人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可是可以量产,不怕死,就是最大的优点,尤其是它们的钢铁身躯,不用害怕躲藏在土壤中,草丛里的各种毒虫,取代人类士兵都是早晚的事。
长此以往,人类会不会变成机器人圈养的宠物呢?方文不由得有些细思极恐。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哪怕是在这个s市城市圈的范围,全部搜集出来,也不过将近四十万的数量,要知道在末世前,这里可是有着两千万以上的人口在这里生存。
暗能量杀死的人类只有百分之三十,可在随后的巨变中,死掉的人却占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多数人是在这以后数月时间内,陆续死亡的。
要知道方文掌握基地,清理城市的速度绝对不慢,他这里都如此,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三二三 思考者
不管未来方文想做什么,称霸世界也好,走向宇宙也好,哪怕仅仅是为了延续人类的文明,都需要足够数量的人类存在,因为这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一个文明,需要的不仅仅是机器人士兵这样的生产者,其实在末世前,大多数的底层劳动人民,都是生产者,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是随时会被取代的。
文明需要的是思想,当知识的传承不成问题之后,思想就成了最大的财富。
不管是幻想,还是空想,哪怕是妄想,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因为哪怕是妄想,也代表了一种方向,就跟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一样,当时看来,许多都是妄想,可他的许多设想,比如鹦鹉螺号潜艇,不过几十年的功夫,就变成了真正的现实。
在大刘出现之前,又有谁会想到地球可以像一个大型宇宙飞船一样,可以被发动机推动,开始一段耗时几千年的星际之旅呢?
或者这个创意对于地球不合适,毕竟地壳的下面,是涌动的岩浆,科技进展到力场控制的程度前,至少需要对于地球本身做一个完整的了解才成。
就像是ct或是x光做人体检查那样,构建出地球的全息影像,才有可能找到有足够支撑力,能够支撑的位置,进行加固,不然再强大的地球发动机架设在地球上,也只会把地球上那层比蛋壳厚一点的地壳压碎,再扎进地心,形成一场堪比小行星碰撞造成的伤害。
不过如果把这个目标换成已经冷却过的小行星,或者干脆就是头顶的月亮,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说不定未来人类还真的有一艘小行星改装的战舰呢。
别管这些是有根据的幻想,还是干脆就是荒诞不经的脑洞,都是人类的思想,谁能提供这些思想呢?就是思考者。
思考者跟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是在普通人中间产生,他们或许人到中年还默默无闻,然而哪怕他们只提出一个问题,就有可能把整个文明往前推进一大步。
更别说这些普通人中间,会有埃萨尔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是马斯克普朗克这样的天才了,他们拥有以一己之力,推动这个世界前进的力量,人口基数越大,产生这样的天才几率就越高。
所以尽管知道,再这么圈养下去,很容易把人给养废,但是在没有彻底解决掉那边的丧尸基地之前,方文也没有把他们放出去的勇气。
毕竟丧尸基地跟普通的丧尸还有各种变异生物不同,是真真切切掌握了地球武器的军事组织,一颗大点的巡航导弹,就能让这帮人集体报销,关键是没有了雷达,这玩意实在难以预防,活人不像是机器人,完全是工业化生产,死了一个,后面还有十个跟着补上。
不过丧尸基地在北方,现在基地的主要探查方向也是在北方,南方的力度就小了很多,这帮人,尤其那些觉醒了能力的人,就可以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向南方探索前进,毕竟他们跟普通人不同,虚拟世界对于异能的模拟还不完善,让他们适时出去战斗,有助于对于体内暗能量的掌控。
解决了家里这帮活人的问题,方文才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来,一场战争的准备,总是千丝万缕,让人忙的找不到头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是十天过去了,战车工厂新研制了一种口径高达四十毫米的电磁轨道炮,以三十倍音速飞行的高耐热合金金属弹头,可以一击彻底夷平一座小山的重型坦克,这款坦克只会装备十辆,完全是用来平射攻坚的。
虽然现在无污染的小当量氢弹,早已进入了工业生产阶段,威力更大,可这东西就算是对于目前的基地,都是一种大杀器,一旦没有成功引爆,被人缴获,反而成了危及自身的力量。
毕竟以生产能力来说,两边基地相差无几,并且除了两边基地都拥有的纳米虫防御可以解除或者说彻底消弭氢弹爆炸的影响外,连以能力者都行。
正是最近基地里觉醒了精神能力的异能者,产生了能力升级现象,才发现他可以在超过两千米的距离上,解除炸弹爆炸的保险,灵儿才做出了慎用氢弹的决定。
要知道在暗能量的应用上,那边的丧尸基地才是行家里手,也就是丧尸中异能丧尸的能力普遍不高,攻击距离更是短得可怜,才不得不利用地球武器,进行远程攻击,可谁也不会低估它们的异能力,毕竟在两千米以外,核爆的威力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了,而且丧尸变态的生存能力,使得它们在这个位置,都有着百分之五十的存活率。
使用常规武器打这场战争,是灵儿和方文一致做出的决定,毕竟在武器上,基地有着绝对的优势,有了生物柴油之后,连电池续航的劣势,都消失了不少。
这时候,小型盾构机的推进距离已经达到了三十公里,再前进八十公里,通讯基站就可以把丧尸基地覆盖在内,那时候,就是总攻开始的时间。
刚刚跑到外面转了一圈,闷热的空气使得方文出了一身的汗,尽管正午的太阳已经落到了南方最远的的位置,可是这天气,却丝毫没有一点冷下来的意思。
“灵儿,今天几号了?”方文一边在浴室擦着湿漉漉的脑袋,一边有些抱怨地问道。
“今天是新历一年一月十五日,指挥官阁下!”
“一月十五日我懂,可新历是什么?”方文有些不解地问道。
“指挥官阁下,去年的暗能量大爆发,几乎彻底毁掉了地球的生态,电能的缺失,使得地球进入了新的时代,既然是新时代,就应该叫做新历,有什么问题吗?”灵儿很淡定的声音在他的房间里回荡。
方文有些抱怨地说:“问题倒是不大,可是你取名的时候,是不是该征求一下我的意见?”
“那么指挥官阁下,您的意见是什么呢?”
“算了,就这样吧!”方文只是例行反驳,完全没有更改的意思,这时候他才想起来,最近所有的工作界面上,都已经标注了新历的字样。
“可是按道理说现在已经是北半球最冷的季节了,可你看这哪有一点冬天的迹象,就算是暗能量爆发引起全球变暖,也不至于会暖成这样子吧?按照现在的温度,明年夏天这里就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吧?”
“指挥官阁下,你注意到没有,这几天刮的都是北风,而且随着风力的增加,气温还在不断地升高,在这种季节,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就证明了在北方,有一团冷空气正把所有的热气都往回推,想来您盼望的降温,很快就会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