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法正的疑惑
定阳城,东城的战事依然的持续的进行着,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在这七天的时间里,唐军似乎不知疲倦的在不停的向着东城发动着进攻,每都是一样的,先是投石车和井阑向城内发起进攻,然后就是步卒发动蚁附攻城。
不过,虽然第一次的进攻都被联军给反击下去了,但是联军却也因此损失不小,特别是如今东面的城墙已经有了好几处的裂痕,而且士卒的损失也不小,这几天下来,死伤的士卒已经超过了五千人,但是唐军的损失却似乎与守军差不多。士卒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将领们却很明白,因为唐军的精锐程度远超联军,所以在这个方面占有不小的优势。
不过,这些和西门的这些士卒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都是头两天进攻撤下来的士卒,或多或少都受了一些伤,所以干脆被调来西城守城。说是说守城,其实只是让他们在这里看着,并没有什么危险。
杨老六就是其中的一员,如今他们的那一什已经只剩下他和另外两名士卒了。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东城那边的战事马上又要开始了,正以这时,杨老六突然看到前方有几个人匆匆忙忙的向城门方向跑了过来。正当他准备回城门洞里面休息的时候,他突然闻到了一股血腥味,他忽的一怔,猛然醒悟过来,这是从对面狂奔而来的几个人身上传来的,他猛的站住脚,向着来人的方向看去。
很快三个人跑到了城门外的吊桥边,因为西面并没有战事,所以西门的吊桥和城门并没有关闭,城门处还是有不小人出出进进的。
杨老六终于看清楚了,跑过吊桥的三个人确实是满身的血污,为首的是一名公子哥的打扮,另外两人却是家丁模样。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应该都受了伤的。
几个人跑到城门口,正欲进城,杨老六突然一把拦住道:“你们是何人,为何如此模样,进城做什么?”
为首的公子哥已经跑浑身脱力,只是靠着自己的两个家丁扶着才没有瘫坐到地上,不过嘴巴里却是没有停,不停的喊道:“吾乃城西十里处付家堡的大公子,今天上午的时候,突然有好多唐军从我家堡后的山谷中涌出,然后他们便立即向吾家的坞堡发起了进攻,不行,吾要去县衙,求将军发兵是相救,要不然,付家堡上上下下数百口人就全没有了。”
说着,他强撑着爬起来,向着城内又跑去,许是因为已经到了城内,所以他身体里面撑着他那口气已经松了,话一说出口后,他的整个人都似乎蔫了。
两名家丁见状,连忙一左一右,上前将他扶住,然后向着县衙的方向而去。
几个人离开的情形杨老六已经没有心思再看了,他现在关心的是,定阳西面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唐军,那启不是意味着,定阳已经被唐军给团团包围了!
想到这里,他浑身一激灵,连忙转身向着城楼上面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喊道:“都尉,不好了,城西十里处出现在大量唐军,他们正在攻打那里的付家堡呢。”
本来只有几个人知道的消息,一下子被整个城门口的士卒和民众全部都给听到了,一下子,整个城门口便乱了套,城内的人要出去,城外的人要进来,士卒则忙着准备将城门关闭,于是整个城门口便乱成了一锅粥。
闻讯从城楼里面出来的都尉看到如此情形,气得他大怒,冲到杨老六面前,狠狠的抽了两巴掌,道:“吼什么,没有经过证实,若是敌人暗探谎报军情,少不得治你一个乱军之罪。”
杨老六吓得一下子脸色惨白,讷讷道:“那个确实是城西付家堡的大公子,小的曾经见过一面,而且他们身上有着血腥味,属下敢担保肯定没有错的。”
“那也不能在这里吼啊,你找死是吧!”都尉怒道;
“对不起,属下这不是一时心急吗,所以没有忍住。”说着,杨老六连连向都尉作辑求饶。
“算了,赶紧安排关城门吧,到了这个时候,即便不是真的也只能当真的了。”都尉无奈的说道;
很快城内的县衙里面,剩者为王几人和法正都知道了唐军已经出现在自己身后的消息,他们马上将报信之人招进去,仔细询问了一番,终于确认只有不到千人的唐军小部出现在西面,这让几人都放心不少。
剩者为王一听只有千人左右的唐军出现在西边,马上下令道:“来人,马上派一校士卒前往付家堡,将这一部唐军围歼在那里,顺便找到唐军出来的路径,顺着继续寻找一下,看看不有没有唐军的后续兵马。”
“慢!”传令兵还没有离开,法正突然叫道;
“嗯?”
“将军,让刘豹派一千骑兵一同前去!”
“好,”江山马上答道:“派人传令刘豹将军,让他派一千骑兵随五千步卒一同去歼灭这一千唐军。”
传令兵离开后,几个人又回过头来商议军情,但是江山却发现,法正依然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着什么,半天也没有动静,于是他便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他知道,法正一定又是在想着什么问题。
他们两个人的异常很快便惊动了剩者为王和雄霸,两人也一脸诧异的看着法正。良久,法正才摇了摇头,朝着几人看了过来。
“怎么了?军师,发现在什么异常吗?”江山连忙问道;
“是发现了一丝不对,那就是这几天的时候,城内的地听一直都没有能够发现唐军地道的位置,接时间上来算,他们的地道应该已经到了城墙旁边,但是为何一直没有发现。这几天吾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想来一定是田豫故意下令地道停止挖掘,或者是小心挖掘,然后他在等侍着什么事情,难道他是在等唐军出现在城西的消息吗?”
“只是按吾等事先的察看,唐军即便是有士卒绕到定阳西面,兵力应该也不会很多,最多也是一两千人,与刚才接到的情报是相符合的,但是如果只是一两千人的话,几乎不能够对西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田豫到底是在等着什么呢?”
第1259章 为将之道
法正的话,让三人心中产生了一种不好的兆头,要知道,他们三人都是被皇甫超博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赶到的上郡,像剩者为王和雄霸更是被赶了两次,对于皇甫超博属下的几位军师,两人可是吃足了苦头。
见法正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三人就更加忐忑不安了。
与法正的疑惑和三人的忐忑相比,田豫的心情则是有些焦燥了。没有错,正是焦燥,偏师大军出发已经出发有七天了,但是依然没有半点消息,要知道那五千大军最携带了十天的粮食,如今已经只有三天时间了。
作为第一次独自领兵作战的他,田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就和沙场老将一般从容淡定,但是谁也不明白他心中的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新的一轮进攻再一次开始了,看着巢车之上的田豫脸色越来越沉,庞统走到他的旁边,轻声道:“将军似乎有些心乱了。”
“军师应该知道是何故!”田豫沉声道;
庞统却不正面回答他,而是转而说道:“吾与大王一同征战数年,经历大小战事数十次,记得大王曾经与吾说过一句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如今吾将此话转送给将军!”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如今吾将此话转送给将军!”田豫听罢,将其喃喃在嘴中念了两遍,马上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不由昨眼前一亮,道:“吾王果然是天纵其才!田豫受教了,多谢军师!”
庞统笑而不语,再向田豫看去时,发现他确实已经恢复到了之前的从容镇定,一条条的军令从他的口中发出,每一次都是恰到好处。
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出自宋苏洵《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有一次皇甫超博与庞统在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装了一次13,结果却被庞统给牢牢的记住了。其实,这一次皇甫超博派庞统来担任田豫的军师,也是存了要庞统来指导他的意思,而庞统深知其意,所以每一次只有田豫确实无计可施的时候才会出手,否则就一直在旁边默默的看着。
在庞统看来,田豫虽然年轻,但是确实是可造之材,假以时日,必定能够统率三军,驰骋沙场。
在两人看来,五千偏军成功了最好,要是没有成功的话,亦不可惜。而之前,田豫却把希望过多的寄托在偏军身上,反而迷失了自己最初的安排本心。如今经过自己的提醒,能够很快便调整过来,这正是为将之道。
只是两人都不知道,他们已经没有抱有希望的偏师很快就要给他们带来惊喜了。
定阳城内,六千马步大军很快便集结起来,在付阳的带领下,向着城西十里外的付家堡而去。
大军开始定阳之后,匈奴骑兵便如撒欢的野马一般,直接向着十里外的付家堡冲去,根本就不理会步卒校尉的大声制止,相反骑兵的千夫长还留下一句话:“嘿嘿,汝等就在后面慢慢走吧……”
这五千步卒,因为没有携带辎重,所以走十里要将近半个多时辰的样子,而骑兵轻骑疾行的话,只需要不到一刻钟,因为相隔时间也不会太久,所以步兵校尉虽然怒极,但是也没有派人回报城内,而是指挥着自己属下的士卒加快速度,在他看来,骑兵再厉害也不可能在一刻钟内全部结束战事,自己过去正好收尾。
哈伦是刘豹属下匈奴骑兵的千夫长,这几天时间里,他在定阳城内已经憋得快要发疯了,在他看来,骑兵也在野外驰骋,挥舞着马刀杀向敌人,将其头颅砍下来当作纪念品的,而不是缩在城内当一个缩头乌龟。
这一次正好刘豹需要派一千骑兵出兵清剿唐军散兵,哈伦便从四位千夫长当中夺下了这个机会,没有错,就是夺下了这个机会,骑兵出城剿敌的机会被四人以武力相博,胜者获得。
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哈伦怎么会错过,所以一出城,他便下令属下的一千骑兵快速前进,赶到唐军正在攻打的坞堡,在他看来,一个小坞堡是挡不住唐军多久的进攻的,如果自己去晚了,很有可能唐军已经攻下坞堡甚至已经撤退,所以自己必须快一些,否则自己就是白忙一场了。
在哈伦看来,最好是自己赶到的时候,唐军已经攻入堡内,如此一来,自己可以趁机冲进堡内大肆抢掠一番。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哈伦一把将前来报信的付家大公子扯上一匹马,让几名士卒仔细照看着,一千骑兵一阵风似的向着十里外的付家堡冲去。
此时的付家堡,已经处于激战当中,杀喊之声数里之外皆可闻。堡墙外面和上面,到处都是箭矢,周围还散落着十几具尸体,有唐军装扮的,也有付家堡家丁打扮的,但是无一不是满身血污,有好几人身上还插着几根箭矢。
堡墙之上,俞信正与方格斗在了一起,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打斗着,方格的嘴里还在念叨着:“这定阳城内的兵马怎么还不出来呀?”
话音未落,两人就听到了几里外传来隆轰轰的马蹄声,两人皆是一惊,俞信道:“不好,千算万算,就是没有想到城内竟然会派骑兵出城。听马蹄声最少也有上千的骑兵,我们全部都是步卒,如今应对这些骑兵?”
电光火石之间,俞信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脱口而出道:“对了,关门打狗!我们给他来个关门打狗。”
说着,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意见,很快便做出了决定。确定下来方案后,方格马上跳下堡墙,退回到数十步外的自己中军处,堡墙上下的两支兵马又叮叮当当的打了起来。
第1260章 关门打狗
付家堡东面几里处,柳尚一脸凝重的看着呼啸而去的一千骑兵,面色铁青着没有说话,他们几个人竟然都没有想到定阳城内会派出如此多的骑兵,如今一千骑兵已经向着付家堡方向而去,而在骑兵的后面应该还是有大批的步卒,看来这一战有些悬了。
不过,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了,而且还不知道定阳城内到底会派多少步卒出战。现在骑兵只能交给付家堡的俞信和方格两人来解决了,自己必须先将后续的步卒解决才能够反身支援他们。
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只是片刻的功夫,等哈伦率领一千骑兵赶到付家堡南面的官道时,他看到付家堡的战事还在继续进行着。正准备下令骑兵两翼包抄的时候,正在进攻的唐军也看到了自己的骑兵,猛然间就爆发出浓烈的战意,唐军的进攻在这个时候陡然猛烈起来。
而此时堡墙之上的守兵,看到自己的援兵已经到了后,似乎有点松了一口气赶觉。然后就是在这个一瞬间,唐军竟然攻上了堡墙,随后将堡墙上面的家丁打得节节败退,很快,堡墙上面的唐军士卒入下了堡门前面的吊桥,又很快将堡门也打开了。
堡外的唐军大声呼喊着向着堡内冲去,为首的将领还在大声的叫嚷着什么。哈伦不用想也知道,那名唐将是想要退入堡内,凭借坞堡来抵抗。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正是哈伦所预想的最好的情况,哈伦启会如唐将所愿。
哈伦在马上直起身来,拔出自己的弯刀,向着付家堡的方向大吼道:“儿郎们,冲上去杀光唐狗,堡内的财物任由汝等自取!”
喊完之后,哈伦一马当先,向着坞堡的方向打马狂奔而去,至于自己身边的付家大少爷和他的两名家丁,哈伦根本就没有再正眼瞧一眼。开始的时候他的打算就是带着这个大少爷,若是赶走了唐军也好进坞堡去弄点好处,如今坞堡已经被唐军攻下了,这个大少爷就没有什么用了。
一千匈奴骑兵闻言大喜,一个个怪叫着向着坞堡方向的唐军冲了过去。
看到匈奴骑兵越来越近,唐军士卒更加慌乱起来,争先恐后的往坞堡里面挤,希望自己能够在匈奴骑兵杀到之前跑到坞堡里面去,这让坞堡大门口的情况更加混乱起来了。见此情形,匈奴骑兵更加高兴起来,一个个都呜哇乱叫着冲向坞堡大门。
看着匈奴骑兵冲过去的方向,付阳重重的往地上呸了一口,还好自己家人都已经转移走了,要是真的让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进入到堡内,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付阳叫过两名唐军士卒道:“你们两人,派一个人骑马去告诉柳将军这边发生的事情,记得一定要躲过定阳的步卒。另外一人随我从侧门进堡内去看看,我猜想俞将军他们一定有另外的安排。”
付阳猜得没有错,就在匈奴骑兵靠近坞堡百步以内的时候,堡墙上面开始有唐军士卒稀稀拉拉的箭矢射向正在冲来的匈奴骑兵,一时间便将十数名匈奴骑兵射下马来,不过这样的损失对于匈奴骑兵来说,是毫不在意的,其他骑兵还是俯身纵马向前冲去。
就在匈奴骑兵冲开堡门口二三十步远的时候,还有三四百的唐军士卒没有来得及进入堡门,他们见状,马上不再进堡而是顺着堡墙向两边跑去。
此时的匈奴骑兵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管他们,在最前面的一位百夫长的带领下,直接向堡内冲去。随着前面的匈奴骑兵冲入堡内,后面的骑兵就更加急切的想要进入堡内,毕竟匈奴人的规矩就是先到先得,谁抢到了算谁的。堡内虽然已经进去了五六百的唐军,但是他们却毫不在意,在他们看来,自己有一千骑兵,面对逃入堡内的数百唐军只需要片刻时间便可将其剿杀得一干二净。
现在他们的心思都放在进入堡内能够抢到多少东西,所有的匈奴骑兵几乎都没有别的心思,只是一心想要尽快冲入堡内抢掠。一时间,进堡的骑兵秩序也混乱起来了。
好不容易大部分骑兵都冲入了堡门之内,突然之间,随着堡墙之上的一声大喊:“杀!”紧接着,堡内堡外的匈奴骑兵都发现,堡墙之上突然冒出来无数的唐军弩兵,然后如雨一般的弩箭从天而降,直接倾泄到了他们的头上。
猝不及防下,还在等着进堡的三百余匈奴骑兵在第一轮的弩箭中便倒下了一大半,其余骑兵也都或多或少的受了一些受。而此时,堡内的数百骑兵也都被堵在了一条宽约数丈,长约两百步的街道里,在他们两边的屋顶上,同样也冒出来数百的唐军弓弩手,用手中的弓箭、弩机,向他们发射着箭雨。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是再蠢笨的人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等人已经落入了唐军的圈套当中。
骑兵当中的哈伦见状,连忙勒住马头,大声喊道:“反击,准备撤退,大家不要慌,我们有千骑,只要退出坞堡就没有事了……”
“呃……”
“噗哧……”
他的话音还未落,一支箭矢从旁边飞射而来,直接从他的喉咙射入,将他瞬间便钉死,随着哈伦的中箭死亡,剩下的匈奴骑兵便更加混乱了,有些骑兵想要往前,但是有些骑兵却准备勒转马头,撤回坞堡去,一时间,整个街道上的匈奴骑兵乱成了一团。
而就在此时,堡门外逃往两侧的数百唐军又从后面绕了回来,将外面残余的一百多匈奴骑兵团团围住,分割,击杀。在城头弩兵的配合下,堡外的三百匈奴骑兵无一露网,全部被击杀当场。
随后,唐军留下受伤的士卒收拢外面的匈奴马匹,其余士卒便直接向着堡内杀去。此时,堡门上面门楼的士卒已经将堡门重新关上,而吊桥也都收了上来,堡内的五六百匈奴骑兵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随着退路已经断绝,匈奴骑兵的士气也越来越低,在击杀了堡内的一百余匈奴骑兵后,俞信在堡门的门楼之上大喊道:“下马跪地投降者免死!”
“下马跪地投降免死!”
“降者免死!”
……
匈奴骑兵向来是强者为尊,如今他们已经走投无路,在投降免死的声音中,很快所有剩下的匈奴骑兵下马投降了,俞信与方格两人都大喜,一边安排士卒收拢匈奴俘虏和战马,一边急忙登上堡墙布置防御。
第1261章 无路可逃
从匈奴骑兵开始进攻到所有的骑兵全部下马投降,一共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然后等俞信两人再次返回堡墙之上时,定阳城内的五千步卒已经到了堡外的官道之上,可以说这个时间相当的紧,若是再晚上片刻,堡内的唐军就要面临内外夹击的险地。
不过,饶是如此,两千唐军也损失两百余人,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围堵匈奴骑兵而产生的伤亡,好在俞信反应够快,第一时间将匈奴骑兵的千夫长射杀,否则唐军的骑兵损失就更大了。
如今堡内的唐军除了当场死亡的两百余人外,还有轻重伤兵约两百余人,这些士卒中,重伤者已经被抬到一起进行救治,轻伤的士卒则忙着收拢匈奴俘虏和战马,现在能够参加战事的只有不过一千五百人。
不过,俞信并没有将所有的人都派上城头,只是安排了四百多人在堡墙上面防守,毕竟坞堡只有这么大,能够挤得下的人不多,所以干脆将人分成了三波。
很快定阳城的五千步卒便赶到了堡外两百步停了下来,看着堡门紧闭,上面站满了唐军士卒,领兵校尉不由得气得牙根直痒痒,这些匈奴人找死就算了,现在让自己是骑虎难下了。现在任谁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陷井,若是匈奴骑兵与自己的步卒一起的话,启会如此轻易陷进去。
对于匈奴骑兵的遭遇,他闭着眼睛都能够想得出来,无非就是先诱敌深入,然后再关门打狗。
只是现在一千匈奴骑兵全部都陷在了里,若是自己不战而退的话,估计回到城内就会被斩了。再则他基本上可以肯定,堡内的唐军应该不多,否则他们就不会行如此策略,想要将城内的兵马吸引出来,消耗一些城内的兵力。
只是因为打了匈奴骑兵一个措手不及才会有如此的结果,现在自己的手里有五千步卒,虽然没有攻城器械,但是这种小镇级别的坞堡,也用不了太高级的器械,让人填出一两条通道,直接撞堡门就行了。
想到这里,他一边安排士卒准备填壕进攻,一边还是派出了几名士卒,让他们回城禀报匈奴骑兵已经全军覆灭的消息。
很快,定阳联军就做好了几架简单的攻城梯,并且还砍来了一根巨木,把它当成是撞门的攻城槌用。
在校尉的指挥下,数百定阳联军士卒抬着攻城梯和攻城槌,向着坞堡发起了进攻。
只是让校尉没有料到的是,本以为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攻下的一个小坞堡,却让他的进攻接二连三的失败,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天黑了,校尉有些急了。除去已经受伤的士卒,如今他的手中已经只剩下了三千五百人可用。
怒极之下,校尉下令三千分成三部分,向坞堡的三面堡墙发起了进攻。
这一轮的进攻终于有些效果了,没有过多久时间,就有士卒攻上了堡墙,这一次他们没有像前面几次一般,还没有站稳就被赶了下来。
“校尉,攻上去了,攻上去了……”
看着堡墙上的情形,定阳联军校尉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然后,还没有等他好好的品味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身边的亲兵却又大叫起来:“校……校尉……完了……你看后面……”
“呸,你才完了呢……”校尉一听,大怒,转过头来看向自己的这名亲兵,正准备将其臭骂一番,谁知道他却看到了东面定阳城方向两里外,黑压压的唐军正向自己这边过来,看架式足有数千之多。
“完了!”看到这一幕,校尉心中如同大冬天被一桶冰水从头浇到了脚,浑身冰凉。
到了这个时候,他哪里不明白,这分明就是唐军的一个大圈套,不仅仅是要将一千骑兵吃下,还要把自己的五千步卒也全部吞下,只是他想不通,唐军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兵马出现在这里,看他这架式,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之所以他有如此想法,是因为,除了柳尚带领出现在他身后的三千士卒外,在官道旁边的山沟山梁上面还有好多旗帜在那里,在山梁之上,人影彤彤,至少也有数千人。
“快快,传令下去,进攻的士卒撤退,亲卫营,做好御敌的准备。”校尉反应过来后,冲着自己的亲兵大声吼道;
“叮叮……”
随着鸣金声突然响起,正在与唐军交战的定阳联军士卒不得不舍弃唐军,迅速后撤,好在唐军并没有尾随追击。定阳联军士卒撤回来后,便迅速在校尉身边列阵以待,准备与东面唐军交战。
然后,让人绝望的事情出现了,当唐军的三千士卒抵达堡南的官道之上时,并没有立即向定阳联军发起进攻,而就在此时,在他们的身后,坞堡的大门却打开了,然后从里面出来了一队队的唐军骑兵,足有千人之多,在定阳联军身后几百步之外列阵以待。
见此情形,定阳联军士卒都吓得脸都白了,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个坞堡之内竟然还藏着近千的唐军骑兵,如今南面的数千唐军精锐严阵以待,旁边还有千余骑兵虎视眈眈,大家觉得自己已经穷途未路了。
只有校尉明白,坞堡之内其实并没有唐军骑兵,而是那些该死的匈奴人将自己的战马全部送给唐军,这才使得唐军拥有了这么多的战马。只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哪怕是这一千骑兵全部是样子货,但是自己已经只有三千疲惫之师,如何能够挡得住唐军的进攻。
“看来今天自己会要命丧于此了。”校尉心中暗道;
然后让他奇怪的是,唐军并没有发起进攻,片刻之后,一名唐军士卒排众而出,走到定阳联军前方百步外,那名士卒站定,大声道:“对面的将士听着,我家将军说了,你们已经无路可逃了,若是弃械投降的话,便饶你等一命,待我大军攻下定阳之后,自会妥善安置你们。”
唐军士卒的话让定阳联军将士很多人都心动了,如何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能够活着,除了那些死忠份子,谁不愿意活下去呢。
唐军的话一出口,校尉就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打下去了,面对如此情形,即便是自己想继续,士卒也已经丧失了一战之心,所以他便将五名都尉招集起来,与他们进行商议。
第1262章 大获全胜
唐军的招降并没有出什么状况,虽然这是三家联军,其中也有一些死忠之人,但是最终还是对死亡的恐惧让绝大多数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联军当中起了一点小骚乱之后,便很快平静下来,接下来,几名将领排众而出,当众将自己的武器抛弃在一旁,然后向着唐军的方向走了过去。
接着所有的士卒都轮流走了出来,将自己的武器装备放在了一旁边,然后又回到自己的队列中站好。
很快便有唐军士卒将一队队的联军俘虏全部都送到坞堡之内看押起来,其余人则忙着打扫战场,清点双方的伤亡,将所有的伤员都全部送到坞堡之内进行救治,死去的士卒则都先搬到坞堡西面的空地上,等战场全部清理完成后,再将联军的士卒都统一安葬下来,但是唐军的将士则需要将其火化,然后打骨灰全部带回去,再由各郡县的官府将其送到家中。
数千唐军一直忙到天黑才将所有的事情弄好,所以的战马和武器装备全部都收拢到了坞堡之内,所有的俘虏全部都押到了一起进行看守,而两方的伤员也都安排到坞堡之内进行救治。
安排好坞堡的防御后,柳尚便招集众人议事。很快几人都赶到了议事的厅内,可以看向出来,所有的人都是满面笑容,本来大家都以为今天肯定是一场苦战,没有想到最好竟然如此轻松的就获胜了。
待大家都坐下后,柳尚笑着道:“看来大家都心情不错,好了,今天的战事算是结束了,不过,我们的战事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诸位不要忘记我们的任务是什么。付公子,战后的统计是交给汝来负责的,请你给大家说一说我们此战的收获和损失情况吧!”
付阳闻言,连忙站了起来道:“几位将军,蒙诸位看重,将此事交给小的来做,小的感激不尽。经过统计,我们今天杀死匈奴骑兵648人,招降352人,获得战马1864匹;随后,我们又歼灭联军士卒1684人,俘虏3316人,收获的武器装备足有数千件之多。”
“不错,这一战打得虽然不过瘾,但是收获确实是不少。”方格笑道;
柳尚伸手制止了方格的话,向付阳道:“继续说下去吧,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一提到伤亡,大家都一下子安静下来。
付阳清了清嗓子,小声道:“我军一共伤亡八百五十二人,其中战死和重伤四百九十六人,轻伤三百五十六人。”
“这些轻伤的士卒大概要多久才能恢复?”
“这些是近几天都不可能恢复的,那些受伤很轻的,吾都没有计算在内。”付阳小声道;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能够出动的兵力就是四千多人,而且我们还有近四千人的俘虏需要看守。”俞信闻言道;
“不错,吾正准备说这个问题,如今俘虏都有四千余人,若是继续关押在付家堡的话,万一定阳军大举来攻的话,他们将会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要知道,经过今天的战事,定阳城内必定会警醒过来,吾等想要再如今轻松就获得胜利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柳尚开口说道;
“要不干脆杀了?”方格试探着问道;
“不可!”
“不行!”
其余几个马上反对道:“当初吾等已经承诺降者不杀,若是此事传扬出去,吾等谁也承受不起这个骂名。”
“杀也不可,关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方格无奈道;
“其实,我们可以将其关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付阳试探着说道;
“何处?”
“好让将军知道,临川水南岸有一个坞堡名字叫做曹家堡,曹家堡与我付家堡来是亲家,曹家堡的大公子,娶的便是小子的大姐,若是将军同意的话,小子愿意连夜渡河,说服曹老爷子,然后我们连夜将这些俘虏全部送到曹家堡去,至于看守的人,我们两家加起来有近百家丁民壮,再加上我们有四百受伤暂时不能恢复的将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众人一听,都是眼前一亮,若是如此,那就是一举两得了,只是这曹家堡是不是真的安全呢。
听了柳尚的疑惑,付阳笑道:“这个将军可以放心,曹家堡与我付家堡不一样,他位于临川水南岸,但是却不是挨着临川水,而是要从一个山谷再进去近两里路,建在一个长宽约数里的山谷当中,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安全方面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将军若是不放心,还可以再派一到两屯士卒前往,如此一来就有近五百士卒,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好,那就麻烦付公子了,请你马上渡河去曹家堡,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今天晚上就将所有的俘虏都全部送走。明日就要给东面的将军发信号了,因为今天已经是第七天,明天就是第八天了。”考虑了片刻后,柳尚终于做出了决定。
付阳闻言,马上领命而去。
付阳走后,柳尚又与几人商议起明日的战事来,本来按最初的约定,他们抵达定阳西面之后,便开始向西面城墙发起佯攻,借此来扰乱城内守军的军心。而田豫则会安排大军大举攻城,争取能够一举而下。
不过,就是柳阳诸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运气竟然如此好,顺利的招降了一家本地坞堡之后,又利用诱敌之计消灭了定阳城内六千兵马。
虽然不清楚定阳城内到底有多少兵马,但是柳尚诸将都知道整个上郡三家一共的兵马大概是不到五万人,而自己一战就已经吃掉了对方一成多的兵马,这其中还有一千骑兵,肯定是让联军伤筋动骨的。
虽然不能肯定城内到底还有多少兵马,只是知道应该是不多了,但是即便如此,自己手里只有四千兵马,想要靠这点兵马就去进攻定阳,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几个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使用佯攻之计,吸引掉一部分城内守军的注意力,给东面大军争取机会。
第1263章 发现异常
柳尚几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觉得无计可施的时候,定阳城内的那些人已经是焦头烂,甚至可以说是人心惶惶了。
六千士卒出城,竟然没有一兵一卒回来,城外到底有多少唐军?
要知道,定阳城内的兵马一共才不到两万人。其中剩者为王自己最初有一万大军,但是徐晃从壶口镇撤回定阳的时候,损失了两千五百人,所以在定阳城的战事开始时,他已经只剩下七千五百人了。再加上江山带来的四千骑兵和五千战兵,一共九千兵马;还有就是雄霸带来的三千战兵;拢共的兵马是一万九千五百人。
这几天的战事下来,已经损失了五六千人,这还是徐晃厉害,对于兵马的调配把控得异常精准,才会有如此的结果,若是换成普通将领,估计伤亡会增加一倍。要知道,唐军进攻的士卒都是最为精锐的战兵营,而不是普通的兵马。
可是今天五千步卒出城却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没有半点声息,怎么能不让几人胆颤心惊。如今城内已经最剩下步卒五千,骑兵三千。
眼看着天马上就要黑了,在剩者为王的请求下,江山命令刘豹领着剩下的三千匈奴骑兵出城寻找六千大军的消息,待到天黑时,刘豹这才领着骑兵匆匆返回,带回来的消息让几人如坠冰窟之中,六千大军翼而飞了。
刘豹一直搜寻到付家堡都没有看到一名联军士卒,哪怕是一具尸体也没有发现,只有付家堡堡墙上面站着值守的兵马,刘豹派人悄悄的近前看了一下,确认是唐军无凝,这才急急忙忙的领兵回城了,因为他也害怕自己被唐军在野外给盯上了。
得到消息的三人马上将法正和徐晃两人请来,商议到底该如何应对。法正闻言,也惊得半天都没有说话。良久,才道:“难怪吾一直觉得有不解之处,原来白天的袭击就是一个陷井。只是,这唐军到底有多少兵马出现在西面?若是不能确认此事,恐怕难以作出正确的安排呀!”
说着,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江山看了看剩者为王道:“如今之计,不能再耽误了,我们必须马上撤回,一旦西面的唐军一围上来,那我们就全部都跑不掉了。不管怎么样,他们既然能够全歼我们六千兵马,肯定不是一股小数目的兵马,否则也不会有如此战力。”
“可是……”剩者为王却是不愿意轻易舍弃。
“不错,”法正开口道:“横野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柴烧,如今唐军既然已经出现在西面,那么定阳已经多少意义再守下去了。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出现在西门外,但是不管是他们兵力不够也好,还是因为一场大战之后需要休整也好,唐军即将堵住我们西去的路,这已经是勿容置凝的事情了,他们出现的西门外只是时间问题,一旦他们做好了准备,那么我们就是死路一条。”
看到剩者为王还在犹豫不决,法正又道:“若是想要突围而去,今天晚上是最后的时机,到了明天,哪怕是将军想要突围,估计也做不到了。”
剩者为王被他这么一说,吓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道:“以将军之计,我们该要如何行事?”
“第一,招募士卒。”法正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募兵?我们都要走了,还招募一些新兵干什么?”三人闻言,大为不解的问道;
“征三千到五千士卒,将其中资质比较好的都挑选出来,作为护卫辎重的兵马。然后留下一到两千士卒,将城墙上的精锐全部替换出来,将这些新卒交给受伤的老卒率领,负责守夜和迷惑东边的唐军。”
“命令所有士卒上半夜好好休息,大军二更吃饭,三更出发,以一千骑兵两千步卒开道,两千骑兵和三千精锐步卒断后,新卒护卫粮草辎重。所以,请横野将军必须连夜将所有能够装车运走的东西都全部打包装好,尽可能多的装那些金银钱币和武器装备,至于粮草的话,够我们一个月所需要即可。”
“那剩余的粮草呢?全部烧掉吗?”剩者为王说道;
法正点了点头:“除了这些,我们不能带走的粮草全部一把火烧掉,不过,必须在唐军攻入城之后再烧。而且将军留下来的这些士卒都必须是死士。”
“为什么,留下骑兵,等他们烧掉粮草再去追上我们大部不就可以了吗?”
“不可能的,将军不要忘了,在付家堡还有数千唐军在那里,当我们一万余大军经过时,必定会被他们发现,如此一来,这些人必定是逃不掉的。”
剩者为王发现,法正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最后不得不向徐晃道:“公明,按法军师所说的去做吧,尽快安排好,然后回到城内来主持大局。”
“诺!”徐晃闻言,领命离开,前往军营的方向而去。
夜色之下,定阳城内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但是城外的唐军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不过,城内有些人却也从兵马的调动上面看出了一些端倪,西门杨老六就是其中一人。
正好今夜是杨老六他们这一队兵马在值夜,上半夜徐晃将军从城内适合的年轻人中一次招募了五千士卒,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半夜突然招募兵马本来就是很突兀的事情,不仅如此,杨老六半夜奉命回军营取一些物品的时候,经过几座仓库,发现里面都在紧急装着物品,数百台辎重车上面整齐的码放着各种物品,然后都用毡布盖好。
这种情况,杨老六以前也看到过一次,那是几年前从河东撤离的那一回,见此情形,杨老六马上意识到了今天晚上一定有事情要发生。
回到城墙上之后,他一直在思索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很快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自家的这位将军应该是又要跑了。
“哎,喂,老六……”旁边的都尉发现了杨老六的异常,喊了他几声都不见有反应,连忙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啊!都尉!有事吗?”
“你小子,让你去营地拿一次东西,回来就变成这样了,是不是中邪了?”都尉看到杨老六终于回过神来,连忙问道;
“没有事。”杨老六摇了摇头,回答道;
第1264章 撤离前的准备
杨老六在内心犹豫纠结了片刻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小心翼翼的朝四周看了看,向着都尉走近了两步,小声道:“都尉,你说……这一仗我们会赢吗?”
之所以他会问都尉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两人都同是河东人,当初都尉还是队正的时候,杨老六就是他属下的一个普通士卒,后面一直累功升到了都尉一职。
杨老六知道这个老上司人还是很好的,作战又勇猛,只是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试探的问话。
“嗯?!”都尉猛的一惊,瞪着眼睛看着杨老六:“你小子,皮又痒痒了是吧,这话要是让其他人听到了,少不得让你吃一顿鞭子。瞎说什么呢?肯定能赢的。”
“都尉你真的这么看?”杨老六轻轻的嗤笑了一声:“哄娃呢!”
都尉小心的看了看周围,轻轻的说道:“说吧,你小子刚才是不是看到了什么东西?”
“都尉,”杨老六没有回答都尉的话,问道:“你说,要是我们打不过的话,将军会怎么办?是又和几年前一要带着我们跑,还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都尉再没有什么弯弯绕也明白过来了,毕竟他也是当年从河东一起逃过来的。
“唉,都尉,不怕告诉你,我是真的不想跑了……”杨老六呐呐的向都尉说道;
“你……”都尉突然间也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杨老六的身边坐了下来。“说吧,你小子刚才看到什么了?”
杨老六见状,也不再隐瞒,一五一十的将自己刚才看到的东西全部都告诉了都尉。待听他讲完后,都尉道:“这种事情启是能够由我们这些人能够决定的?”
剩者为王属下一共有一万大军,可以说千人都尉已经是很大的将领了,这一万大军全部交由徐晃统领,下设三名校尉,其中一名亲兵校尉领兵两千,另外两名校尉各领兵四千。下面再设十名千人都尉,各领兵一千人。
杨老六的这位老上司姓杨,名字叫做杨敢,就是十名千人都尉之一,也是河东人当中级别最高的一名将领,其余三名校尉和九名都尉都是剩者为王在弘农宜阳时的老人。而他所统领的一千士卒当中,绝大多数也是河东人士,所以也是剩者为王军中最受排挤的一部,这就是为什么开始的第一天就是由他们这一部守城的原因。
第一天的战事中,他们一千人当场战死多达四百多人,重伤三百余,其余三百多人也都受到了大小不一的轻伤,所以说基本上在第一天就打残了,这才被徐晃安排到西面守城。
听了杨老六的话,杨敢也有些心动了,只是像他这种级别的将领,一举一动都没有那么随心所欲了。
“若真是如此的话,我想办法让你留下来,不过,你一定要尽量照看好这些受伤的弟兄们。”杨敢突然开口说道;
“都尉,你自己……”
“我,再看吧……”
两人正说着,突然,徐晃派人来招集各部都尉前往议事。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出现了了然的神色。杨敢站起身来,伸手在杨老六的肩膀上拍了拍,一言不发的跟着徐晃的传令兵走了。
很快杨敢便赶到了徐晃招集众将议事的地方,他四周看了看,发现除了徐晃外,只来了八人,三名校尉只来了两人,十名都尉加上他也只来的六个,其余五人都是在这几天的战事当中丧生了。
见此情形,杨敢也不由得心头一暗,来不及多想,徐晃已经开始说话了:“好了,大家都齐了,本将先宣布主公的一个命令。”
“大家都知道,这几天的战事虽然与唐军相持不下,但是我军的损失还是不小的,今天白天又有六千大军出城清剿绕到定阳西面的唐军,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名将士能够返回,所以这些人十有**已经被唐军全歼。”
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震,抬头看向徐晃。
徐晃却依然不动声色:“所以主公与扬威将军和宁远将军商量之后,决定大军连夜撤出定阳,退入到高奴城内再与唐军交战。”
“啊!”虽然大家都已经有所预料,但是有人还是禁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本将已经重新招募了五千士卒,这里面将有一千人会前往东城接替城上的精锐,负责东城的值守,理由就是精锐需要休息,以应对明天的战事,所以守城的事情就交给这些新募士卒来做。”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精锐全部撤回来,本来开始三位将军的意思是直接将三家剩余兵马混编,但是后来考虑到很多问题,所以最后决定,各家兵马归各家统领,所以主公决定将我们的所有兵马进行一次整编。”
杨敢此时已经没有心思再想徐晃的话了,果然如此,真的又准备撤离了,上一次离开河东,这一次又离开定阳,接下来又要怎么办呢?
“杨都尉……”正在这时,徐晃发现杨敢的异样,叫了他两声,杨敢才回过神来。
“将军,若是大军全部都撤退,唐军衔尾追来可如今是好?况且,如今在西面应该还有唐军兵马在暗中窥伺我军的动向吧?”杨敢开口问道;
“所以,城内需要留下一批老卒,统领城内的余部抵挡唐军,不需要多长时间,只需要拖到明天白天即可。”
“将军,交给未将吧,未将所部如今已经只有三百余人,而且都受不轻重不一的伤,若是跟随大军一同撤离的话,很有可能拖累大军。”内心挣扎了片刻,杨敢终于开口说道;
徐晃意味深长的看了杨敢一眼,却没有马上开口答应,而是继续说起兵马的安排。
按照徐晃与剩者为王的商议,如今自家大军已经只剩下两千余老卒,徐晃决定从这些兵马中抽调一千士卒重新组建剩者为王的亲卫。然后其余士卒则与新招募的士卒进行混编,重新组建一校步卒。至于城内的剩余兵马和受伤的士卒,则交给留守的将领统领。
第1265章 分道扬镳
徐晃安排好兵马整编的事情后,便下令各将前往军营做好准备,而单独将杨敢留了下来。对于断后的任务,本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所以众将都避之不及,现在既然已经有人主动接下来了,众人巴不得赶紧离开,免得杨敢又变卦。
“杨都尉真的愿意留下来阻敌吗?”徐晃装作不以意的问向杨敢道;
杨敢心中一突,硬着头皮道:“属下麾下的士卒大多都有伤在身,再加上还有数百弟兄身受重伤,属下也舍不得将他们都丢下来……”
“真的吗?”徐晃拉长声音道;
“确实如此。”
“那好,你们就赶紧先把家眷都送到军营去吧……”徐晃轻声道;
轻轻的一句话却如同五雷轰顶一般落在杨敢头上,虽然他心中也有所准备,但是还是有一丝侥幸希望徐晃能够将此事遗漏,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提了出来,一时间,杨敢也不知道如何回复。
见此情形,徐晃亦是心中明了,长叹一声道:“汝在军中向来与诸将关系一般,吾虽然觉得汝是可造之才,奈何……”
“既然如此,汝就好自为知吧!”说着,徐晃也不再提让他们送家眷之事,挥手让他离开。
杨敢一时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徐晃也不再看他,道:“别的吾不多说,只是希望能够让唐军在天亮之前不要离开县城,也不枉吾这些年来对汝的重用了!”
此时,杨敢哪里不明白徐晃的意思,连忙跪俯在地道:“杨敢多谢将军,将军大恩无以为报,唯有来生再报。请将军放心,只要未将有一口气在,定会让唐军在天亮之前不会踏进定阳城半步!”
说完,他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转身离开。
定阳西门的城楼之上,杨老六满心忐忑的在等着自家都尉的回来,好不容易等到了他,杨老六便迫不及待的上前轻声道:“都尉……”
话还没有说出口,便被杨敢给制止了,然后向着自己身后的亲卫屯长道:“杨林,去把屯长以上的将领都叫来吧,我的事要宣布。”
待杨林离开后,杨敢绕着杨老六转了几圈,将他从上到下看了好几遍,将他看得头皮发麻了,这才开口向杨老六道:“你小子,以前还真没有看出来,没有想到脑子还挺好使的!”
“嘿嘿,都尉过奖了,我只是平时喜欢琢磨一些东西,所以……都尉,上面怎么说?”杨老六嘿嘿一笑,然后伸手往县衙方向一指,道;
“被你小子猜中了,将军他们真是的要走了。”杨敢颓然坐到了椅子上面,落寞的说道;
“啊,那都尉你是想走还是……”看到杨敢那个样子,杨老六顿时急了,连忙问道;
“将军命令,所有什长以上将领,必须全部随大军一同撤退,一同撤离的还有他们的家眷和所有能够正常出战的士卒……”
杨老六一听,大急,连忙道:“都尉,我可是受伤了的,别说是正常出战,就是走远了都有可能跟不上的……”
话音未落,杨老六就看到杨敢一脸玩味的笑容,哪里不明白自己被骗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大军确实要撤离,但是我已经向徐将军请求留下来断后。只是徐将军已经看出了我的心思,不过,最终他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只是让我们无论如何如何都在保证唐军在天亮之后才能进入城内,我已经起誓了,除非我死,否则绝对不会让唐军在天亮之前进入城内。”
杨敢的话让杨老六听得胆颤心惊的,不过,听到徐晃已经答应众人不随军离开,他的心又放下不少,只是听到杨敢说的最后两句话,他的心又悬了起来:“都尉,若是唐军已经发现了不对,然后大举攻城,或者是……”
“除非吾已经死了,否则唐军在天亮之前是进不了城的。”杨敢一脸坚定的说道;
杨老六准备再说,但是却被杨敢挥手给打断了:“你不必再劝了,我将你单独留下,一来是为了告诉你这个事情,二来是让你知道,既然你脑子好使,那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当亲卫屯长吧。”
两人正说着,杨林在外面禀报:“都尉,大家都到了。”
“进来吧!”杨敢在主位上坐定,开口道;
门被打开,几个人鱼贯而入,为首是正是杨林,后面则是杨敢部的将领。按规定,一部之内为五曲十屯。不过,如今他们却只留九人了。
待众人都坐好后,杨敢才将徐晃的安排和众人说了,当然,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是告诉几人,谁若是不愿意留下来,可以先随大军一同离开,若是留下来的话,需要听从自己的安排。
这些曲长和屯长基本上都是杨敢提拔上来的河东人氏,听了杨敢的话,也没有说要提前离去,见状情形,杨敢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将自己与杨老六的商议告诉了众人。大家一听本来以为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竟然峰回路转,都是高兴不已,纷纷表示一定与杨敢同进退。
接下来,杨敢便将在场的十人全部都任命为曲长,同时又下令将自己所部兵马中的其余人与徐晃留下的一千余人打散整编,编成了十个曲共两千人,至于多出来的二十几人,就全部安排到了自己的亲卫屯中。同时,又下令杨林与另外三个曲的兵马负责守住西门,自己则亲领六个曲兵马接管东城的防御。
到了三更时分,杨敢安排好东城的防御之后,匆匆的领着亲卫屯赶到了西门,因为大军已经准备好,马上就会离开定阳,往高奴撤退。
果然,等他赶到西门的时候,徐晃已经领着一千士卒赶到了西门。此时,大军已经准备完毕,正准备开始出城。
“将军!”杨敢快步走到徐晃的跟前,行了一礼。
“汝自珍重!”徐晃拍了拍杨敢的肩膀,一语双关的说道;
“将军保重!”杨敢又是辑首一礼道;
“开城门吧!”
杨敢冲着城头一挥手道:“开城门!”
随着一阵吱呀声响起,城门被缓缓的打开,早已经准备好的大军开始向城外走去。最行出发的是一千匈奴骑兵和另外两家的三千步卒;中间则是数百辆的辎重车和工匠以及将士们的家眷,以及护卫他们的一千士卒和剩者为王的一千中军亲卫;最后面则是徐晃率领的四千步卒和两千的匈奴骑兵。足有两万余人马,花了近一个时辰,这才在昏黄的火光照耀下,离开定阳,向着西面而去!
第1266章 连夜撤离
随着最后一名士卒踏出城门,城门再一次关闭起来,杨敢看着四名屯长道:“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城门不允许打开,不管你们心中有什么想法,都必须按我的要求来做,至于唐军那面,自有我去交待。”
“是,都尉!”众人一齐应诺道;
“老六,我们返回东城去!”
“都尉,我觉得我们还有事情必须要做!”杨老六却突然向杨敢说道;
“哦,还有什么事情?”
“城内的粮草辎重和府库虽然被搬走了大半,但是我们必须将其接管过来,若是有人趁机作乱,将这些东西抢走或者是烧毁了,唐军那边也不好交待。”
“不错,”杨敢恍然大悟,连忙指着另外一名屯长道:“你马上领人接管城西的所有粮仓、府库,然后派人看管起来,不能让人有机会破坏。老六,你随本将去城东那边接管起来,对于,县衙和将军府也必须全部接管。”
杨老六事后才知道,他这一招可以说是歪打正着,将剩者为王留下来烧毁粮食物资的死士全部都一网打尽了,为唐军保留了近十万石粮食。
……
付家堡内,柳尚与众人都在忙碌着,付阳在一个时辰之前已经返回了,曹家堡同意了他的建议,曹家的大公子,领着自己家的五十名家丁和他一同前来拜见柳尚,随后大家便开始准备将所有的俘虏都连夜送往曹家堡。
到三更时分,四千多俘虏全部用绳索按十人一队全部捆好,正准备出堡的时候,突然从东面的官道之上,两匹快马举着火把狂奔而来,根本就没有半点掩藏行踪的意思。
很快两匹战马飞奔到了堡门之外,两名骑士翻身下马,冲着堡门之上值守的士卒大声喊道:“快快开门,有紧急军情向将军汇报!”
门楼之上的士卒看清楚两人之后,马上将大门打开,让两人进入堡内。
两人进入堡内之后,直接向着柳尚几人所在的院子而去。一路狂奔,两人很快到了几个人的面前。顾不得行礼,其中一人道:“将军,不好了,定阳……定阳西门打开,出来了……出来了大波兵马。为首的是数千骑兵,后面几乎看不到边。”
“啊……”众人皆是一惊!
“到底有多少兵马?”柳尚急忙问道;
两名骑兵都摇头:“不知道,一来黑夜看不清楚,二则匈奴骑兵离开城门后,便与数千步卒一起,相互配合,沿着官道向西而来,还有两名兄弟潜伏在路旁在观察情况,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兵马!”
“难道是定阳军准备趁着东面的大军没有连夜攻城之时,先派重兵将付家堡攻下,解决定阳西面的威胁吗?”俞信开口道;
“有这个可能,传令下去,大军全部做好准备,看来我们今天还有一场大战要打了。”柳尚下令道;
“诺!”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付家堡内的唐军都开始做着战前的准备。
半个多时辰后,定阳联军的前锋终于抵达了付家堡南面的官道之上,站在堡楼之上的诸将,看着前面的官道,全部都面沉如水,半晌都无语。从堡楼上往官道上看去,虽然官道上面的火把并不很多,但是却有数里长,火把的火光中,看上去隐隐约约满是兵马。
良久,柳尚才缓缓的说道:“让将士们做好准备吧,点为燃坞堡堡墙上的所有火把,既然一场大战避免不了的话,那就大战一场吧,我们只需要拖到天明,东面大军便会向定阳东墙发起进攻,到时侯,定阳城没有这些大军了防御,定然抵挡不住。”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付家堡如同一个点亮了的巨大火盆,将周围照得通亮,不仅如此,在坞堡周围百步范围之内,早已经准备好的数十个巨大的火堆也被唐军点亮,如今付家堡周围两百步范围之内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不过,让唐军将士觉得奇怪的是,定阳联军的进攻却迟迟没有开始。最初的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卒在官道北面面向付家堡列阵而立,却没有向坞堡再靠近一步,而是在那里静静的立着。
开始,唐军众将还以为定阳联军的辎重车是拖着的是攻城的器械,谁知道,那些辎重车竟然毫不停留的直接从官道上向着西面而去,而护卫着辎重车队的数千联军也直接护卫着车队往西而去。
等到最后的一波大军赶到的时候,官道之上的联军已经达到近万人,本以为这时候联军应该发起进攻了,谁知道,刚开始的一批四千步骑兵,竟然直接列阵,沿着车队旁边向着整个队伍的前方而去,而押后的数千联军则在官道的北面向着付家堡列阵而立,仍然是静静的看着,并没有士卒上前邀战,也没有将领前来劝降。
见此情形,柳尚恍然大悟道:“不对,定阳联军这是要逃!”
“我说呢,这都一个时辰了,还不见来攻,搞半天是要跑,将军,要不我们追上去,再咬两块肉下来吧!”任放大声道;
“不可能的,”袁泉反对道:“没有看见人家在后面有两千骑兵和三千步卒吗?咱们有多少人?怎么可能留得住他们,再说了,如今定阳城内情况不明,而且定阳联军逃跑的消息我们也没有办法让田豫将军知道,所以我的意见静观其变吧!”
考虑片刻后,柳尚终于下定决心,正如袁泉所说,定阳方向情况不明,若是自己拖住敌军而大军能够尽快赶来的话还好,若是不行的话,估计自己这四千多兵力全部填进去都没有多少战果可言。
“我们不能动,到明日白天,确认定阳城的情况后再做决定。”
当联军的所有辎重车离开一个时辰后,负责断后的徐晃这才率领着五千大军缓缓的撤离,消失在西面的茫茫夜色当中。
其间,方格几次请求出去打探情况,却都被柳尚和俞信两人给压了下来,所以没有能够成行。他们不知道的是,沉稳如徐晃这样的将领,怎么不会没有准备?他其实已经在付家堡西面数里处,设下了一个埋伏,就等着唐军的追击兵马赶来,只可惜,柳尚与俞信两人也都是小心谨慎之人,根本就没有派出追兵来。眼看着天色就要亮了,徐晃这才领着数千伏兵追着大军而去。
第1267章 一拳打到了空气上
定阳城外,田豫被巡哨半夜叫醒:“将军,城内似乎有什么异动!”
“到底出了什么情况?”田豫一边翻身起来,一边披好自己的衣袍,问道;
巡哨摇了摇头:“小的也搞不清楚,只觉得今天晚上定阳城内很是热闹,而且半夜时分,东城的防守的士卒似乎换了一大波,人数还不少。”
“守军有出城夜袭的迹像吗?”
“没有,只是城头的士卒换了人,但是守军却没有任何别的举动。”
“来人,派人请庞军师过来。”
很快得到消息的庞统就赶到了田豫的大帐,田豫又命令巡哨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向庞统仔细述说了一遍。
听完巡哨的话,饶是庞统也摸不清楚守军到底在做什么。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定阳城的情况太过特殊了,整个城池相当于一个关隘不说,还是那种纵深长达数里的关隘,如果城内或者是西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东面根本就看不到任何迹像。
无奈之下,两人只得下令巡哨盯紧城墙上面的守军,其他事情只能待天明之后再说。
……
付家堡内,唐军众将好不容易等到了天色大亮,柳尚这才下令将堡内派出各一屯的骑兵,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探查敌情,而且在骑兵出去的时候,他还再三嘱咐领兵的将领要小心谨慎,宁愿慢一点,也必须保证安全。
骑兵出堡后,付家堡再一次堡门关闭,唐军士卒依然严阵以待。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半个时辰过去后,两边的骑兵终于都带来了敌军的消息,定阳城方向,城墙之上依然有士卒在值守。而在西面,派出去的骑兵只派回来几名骑兵传递消息,从付家堡一直到西面十里处,他们都没有发现有定阳联军的行踪,看官道上面的痕迹,他们应该是继续往西面而去,根本就没有停下来。
而在此时,唐军大部又开始了攻城的准备,只是当他们赶到定阳东面的时候,却发现从城楼上面下来一名定阳军将领,手中举着一面白旗,要求求见唐军主将,这正是奉杨敢的命令,出城向唐军投降的杨老六。
杨老六很快便被唐军士卒带到了田豫跟前,到此时,田豫才知道,几个时辰之前,定阳联军就已经撤离了定阳城,如今的定阳城内除了数百老卒率领的两千新丁外,就只有多达数万的民众了。
对于这一结果,唐军众将都是错鄂不已,再详细询问时,才知道原来自家派出去的五千偏师不但顺利的到达了定阳西面,而且还设计全歼了定阳六千守军,正是因为如此,定阳城内的诸人才决定连夜弃守城池,退往高奴。
面对定阳城内守军都尉提出的条件,田豫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他向杨老六道:“汝去回复汝家都尉,就说只要他愿意献城投除,本将愿意上书大王,赦免所有人的罪责,而且城内的民众如今就已经是大唐的子民,大军视他们如同唐国普通民众一般无二。”
“至于汝等,本将还将上书大王,请求大王论功行赏,绝不会无视汝等的献城之功!”
“多谢大将军体谅,小的马上回城劝说都尉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杨老六闻言大喜,连忙拜谢道;
一刻钟后,定阳城东门果然大开,一名定阳军都尉单人匹马来到田豫跟前,下马拜道:“罪将定阳军都尉杨敢拜见大将军,罪将来迟,还请大将军怒罪。”
说着,杨敢将自己身上的一把配剑用双手高高举起,向田豫跪拜下来。
田豫见状,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杨敢跟前,接过杨敢手中的长剑,将其递给自己身边的卫兵,然后又双手将杨敢扶起来,笑道:“杨都尉献城有功,何罪之有,请起。还有就是本将只是从三品的平夷将军田豫,并不是大将军,杨都尉千万不要弄错了。”
“杨都尉,如今城内的情况如何?”田豫又问道;
“回田将军,城内一切都平稳,普通民众还不知道联军已经撤离,末将已经派兵将城内的官衙府库全部都控制起来了,只等将军派兵进城接管。”
说着,杨敢冲着城内的方向挥了挥手,只见从城门洞里面一队队的定阳军都列队而出,在城外的护城河外面将自己的兵器全部整齐的堆放在一起,然后自己却走到另外一边列阵以待。
等城门里面再也没有人出来了,杨敢才向田豫道:“田将军,东面城墙守军五屯,一千士卒已经全部出城,还请将军派人进城。如今城内还有两屯四百余士卒负责防御官衙府库,六百士卒负责防守西面城墙,请将军派人与我的亲卫屯长杨老六一起前往接管。”
“城外西面的我军将士情况如何了?”田豫安排了五千唐军进城接管防御后,又转头向杨敢问道;
杨敢摇了摇头:“这个末将也不知道,我们都只知道城内派出去六千兵马,结果没有一人能够逃回来,至于唐军将士的情况,大家都是一无所知。”
田豫想了想,下令道:“华雄将军,麻烦你率领一万西凉铁骑穿城而过,前往西面接应偏师大军,接应到大军之后,便护送其返回定阳,不得继续西进追击定阳联军。”
“末将领命!”华雄虽然不知道田豫为何不可上追击已经西逃的定阳联军,但是还是领命而去。
之所以田豫不让华雄马上领兵追击,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一来情况不明了,偏师大军如今的情况如何,撤离的定阳联军大军的情况如何,他们如今都是一无所知,所以在情况不明之前,田豫是不会轻易出兵追击的。
随着一万西凉铁骑在“轰隆隆”的马蹄声中,从定阳西门而出的时候,田豫也已经与庞统几人进入了定阳城内的官衙之内。
正如杨敢所汇报的一般,定阳城内一切都还是稳定如故,普通的民众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横野将军已经弃他们而去,城池一夜之间易主成为了唐国治下领地。
不过,此时的田豫心中却是感慨不已,没有想到定阳的战事竟然如此虎头蛇尾,正当自己准备全力进攻时,对方竟然连夜跑了,让自己的一拳打到了空气之上,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唐军士卒要少损失很多。
第1268章 战后安排
官衙之内,田豫再一次将杨敢招来:“杨都尉,能否与本将说一说联军撤退时的情况?”
杨敢闻言一愣,略作犹豫,正欲开口时,田豫又道:“当然,都尉若是觉得有些不便,本将也不强求,汝等献城之功本将也不会抹掉的。”
“即便末将不说,将军应该等下也能够从偏师大军将士口中得到消息,况且末将答应徐晃将军的将大军撤离的消息隐瞒到天亮之后,这个条件也已经做到了,如今末将等既然已经投靠唐国,那么也算是唐人,所以以后的路就是各安天命了。”杨敢声音低沉的说道;
随后,他便将联军离开时的大军情况向田豫仔细述说了一遍,听他讲完后,田豫看向他道:“也就是说,联军撤退之时,只有四千精锐步卒和三千匈奴骑兵,其余五千兵马皆是新整编的兵马?当然,这一万余工匠家眷和数百量辎重车是不能计算在内的。”
杨敢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再在这里,华雄领着几个将士走进了官衙,满脸喜色道:“田将军,好消息,五千偏师大军已经找到了,他们就在城西十里处的付家堡。好家伙,他们靠着五千步卒竟然全歼了联军六千大军,杀死杀伤一千余,俘虏四千多人,收拢了战马多达近两千匹,而他们的损失仅有数百人,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损失。”
厅内众人闻言,皆大惊,良久,庞统才大笑道:“难怪江山诸人会如今心急,连夜撤离,六千大军全灭,他们也不敢赌吾等到底派了多少兵马绕到了他们的身后,若是他们得知,在他们身后的仅有五千兵马,不知会作何感想。”
“兵者,诡道也!”田豫笑道;
“田将军,如今偏师大军也已经找到了,是不是该派兵追击逃跑的联军了?”华雄在一旁笑道;
“稍等片刻!”田豫笑回答,然后又转头看向跟随华雄一同进来的士卒道:“如今将士们和俘虏的联军都还在付家堡吧,你马上返回付家堡,告诉柳尚让他马上事带领所有士卒将俘虏都送到县城里来。”
“至于华将军,汝可领西凉铁骑追击联军,但是需得小心谨慎,不得与其战,只需要将其拖住即可,涉敢将军随后会率领一万步卒跟上,待汝两军汇合后,再视战场的情况而定,若是能够歼灭数千联军,倒也无不可,但是若是联军已经有了援兵,切记不能与其浪战,需得退回定阳再做打算。”
“而杨都尉,也请先下去休息,至于汝等的安排,待本将仔细考虑之后,再做安排。”
几人闻言,皆领命离去。
待几人都离开后,田豫才看向庞统道:“以军师之见,华将军此番追击收获会怎么样?”
“聊胜于无吧!”庞统笑了笑道;
以法正和徐晃两人的能力,既然是撤离的话,肯定是有安排的,启会让唐军的追兵轻易就得手。
正如庞统和田豫所料一般,法正既然准备撤退,启会没有准备,在准备撤退之时,江山就已经派人快马加鞭,传令高奴城内的江建,令他率领四千骑兵迅速赶来接应。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夜,江建所部的四千骑兵已经与江山大军汇合了,徐晃有了这四千骑兵的支援后,与法正商议之后,正在定阳西面五十里的地方等着唐军的追兵呢。
而此时,满心高兴的华雄正领着自己属下的一万西凉铁骑向着西面联军逃走的方向追去,浑然不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的联军竟然还想想打自己一个伏击,在他想来,现在他们逃还来不及呢。
华雄领骑兵离开后不到一个时辰,柳尚几将率领四千多唐军士卒,押送着四千余联军俘虏和大批的物资赶到了定阳城西,将所有的俘虏和物资马匹都交给前来接应的士卒后,柳尚五人在士卒的指引下,来到了田豫所在的官衙。
很快,田豫便命令在门口等待传见的五人进入衙内。
“末将柳尚等拜见安夷将军!”
“五位将军请起!”
看着五人,田豫笑道:“当初安排偏师绕道定阳西面,本是无奈之举,好在汝等没有让本将失望,而且还立了如此有的一个功劳,本将自会向大王禀明汝等之功。”
“此事皆赖大王洪福和将军谋略,属下等只是按计行事罢了。”柳尚道;
“好了,汝也不必吹捧本将了,不过,此战能够如此顺利,汝等功不可没。从现在开始,汝等所部兵马皆归还各自本部,至少损失的兵马补充的话,近卫军需要返回洛阳这后,再作定夺,战兵营的补充的话,汝等先向各自主将禀明之后,再交由本将和军师商议之后,再作安排。”
“末将领命!”
“好了,汝等下去吧。”
五人这才领命离开。
看着几人离去,田豫笑道:“军师,吾准备从守兵中挑选合适的兵员补充到损失的战兵当中,然后再从俘虏和投降的杨敢部士卒当中挑选合适的兵员补充到守兵当中,还有就是任命杨敢为定阳假县尉,嗯,至于临时的县令嘛,准备暂时推荐付家堡的这位大公子付阳,军师觉得如何?”
“可以,此二人皆是定阳本地人,由他们担任假县令县尉,能够更快的让定阳民众接受,对于稳定定阳的局势有利,将军尽管上奏,吾自会签名附议。”庞统笑道;
“本来以为与洛阳的通信需要等到桃汛之后,没有想到壶口镇竟然会想出如此的办法,却也是一个好办法。”田豫笑道;
田豫所说的正是昨天晚上才传过来的消息,本来现在从上郡需要传递消息到洛阳的话,需要从壶口渡河到河东,然后再从河东发鸽信前往洛阳,只是这一段时间,河水暴发桃汛,使得两边的联系就中断了。
不过,几天前,一位老船工的提议下,在大河的两边架起了一个高台,然后用一条粗缆绳将两个高台连接起来,在上面加一个小的筐,然后将需要传递的物品放在筐内固定好,再拽动缆绳就能够从一边吊往另一边了。这样的方法虽然不能运送大的物件或者是人,但是运送一些小的物品或者是奏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下,田豫便将自己的奏折写好,然后又仔细读了一遍,然后再交给庞统,让他过目确认无误,庞统便在上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两人又分别印上花押,然后密封好之后,再交给一队亲卫,由他们快马加鞭送到壶口镇,尽快送过河之后,再送到安邑,交给河东太守张超。张超会先将奏折打开,然后把其中的重要内容用信鸽先送回洛阳,至于原件,则重新密封然后再想办法送回洛阳。如此做虽然很慢,但是却能够让洛阳与上郡前线之间的联络不至于中断。
第1269章 分兵出击
是夜洛阳城内,皇甫超博在王宫之中处理政务,正准备返回皇宫休息时,突然宫外禀报,史阿在外面求见,皇甫超博史阿连夜求见必定是有什么事情,便马上将其宣进殿内。
“微臣史阿叩见大王!”
“起!将军连夜求见,可是有何要事?”
“回大王,河东张太守转而上郡奏折的鸽信。”
皇甫超博一愣,不是说黄河是汛期,两边已经断了联系吗?
史阿似乎已经看出了皇甫超博的疑惑,连忙向皇甫超博介绍了壶口镇与采桑津之间架设的飞索。皇甫超博闻言,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现实边远山区的老百姓常用的飞索渡河吗?不过,如今游戏里面绳索和铁索达不到现实的程度,所以他们就用这个来传递消息,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接过史阿递过来的鸽信,皇甫超博三两下就将这几行字看完,原来是已经攻下了定阳城,然后就是请功和后续的一些安排,他又仔细看了田豫的安排后,想了想,便提笔在写下了同意两字,然后又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印玺,递给史阿道:“将此鸽信直接发往河东吧,请张太守尽快将这个送到上郡。”
……
与皇甫超博的高兴不同,此时的定阳城内,田豫已经是脸上寒霜密布,面沉如水了,因为自己虽然再三提醒,但是华雄还是中伏了,一万西凉铁骑折损两千多,虽然也让联军损失两千骑兵和千余步卒,但是中伏的事实却是不容置凝的。
本来按田豫的安排,华雄只需要稳妥的跟在联军的身后,瞧准时机,不时的咬上一口,让撤退的联军不能轻轻松松的撤退,待涉敢的一万步卒跟上之后,定然能够让联军又掉上一大块肉。
也许因为憋得太久了,华雄领着骑兵出发后,便想着要快些赶上撤退的联军,再加上上郡的地形,能够设伏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经过了几处容易设伏的地方都没有联军的伏击后,华雄终于飘了,领着骑兵一路疾行。
最后终于被徐晃和刘豹、江建三人的九千步卒和七千骑兵给伏击了,一万西凉铁骑被一分为二,截成了两段,好在华雄也是军中悍将,再加上长于骑兵,所以很快反应过来,双方一场大战之后,华雄以损失两千西凉铁骑的损失冲出了联军的伏击,而联军也损失了一千骑兵和两千余步卒。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华雄还占了些便宜,毕竟联军损失更多,但是如果华雄能够听从田豫的建议,谨慎行事的话,根本就不会有多少损失。
让田豫欣慰的是,经过一次中伏后,华雄终于冷静下来,不再轻敌冒进,一边派人向身后的涉敢报信,同时又派人返回定阳请罪,一边领着剩下的七千多西凉铁骑如同附骨之蛆一般,紧紧的跟在联军大军的身后,不时冲上去嘶咬一口,一旦得手,终不恋战,直接撤退。
华雄一换打法,就让徐晃觉得有些棘手了,好在徐晃的目的也只是给辎重车队争取时间,所以两家就这么耗着拖着,一直到第二天涉敢的一万步卒也赶到与华雄大军汇合,此时,离高奴城已经不过四十里远,并且接下来的四十里路程,是整个定阳到高奴之间的官道中最为狭窄的路段。
见此情形,华雄与涉敢不得不停下了追击的脚步,眼睁睁的看着徐晃领着大军退入了早就已经修建好的营寨之后。
当然,这一路下来,徐晃率领的联军损失也不小,在华雄的不断残食下,联军最终只有五千骑兵和六千步卒安全撤离,等于一路之上损失了三千步卒和近两千的骑兵,好在一万余的匠人和家眷都已经先一退安全退走,并没有多少损失。
而唐军的损失,除了第一次中伏时伤亡的两千外,只有不到两百骑兵的损失。见此结果,华雄再一次为自己之前的轻敌冒进感到惭愧,若非他的轻知,唐军的损失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大军在联军营寨东面十里处扎下营寨,然后等待着田豫统领大军前来汇合。
第二天下午,先行运送粮草辎重的大军已经赶到了,庞统也随大军一同赶来,而田豫则需要安排好定阳的事情后再赶来,如今付阳和杨敢分别成为了定阳的临时县令和县尉,而各部兵马中损失的士卒也已经按照田豫的想法补充完毕,如今的定阳城,虽然是杨敢的临时县尉,而且手中也掌控了两千士卒,但是他的那些属下基本上都已经打散到了唐军各部之中,这也算是那他的一种防范吧,对此杨敢却没有在意。
庞统抵达后,便下令向联军的营寨发起进攻,面对唐军的攻击,联军的营寨仅仅支撑了一天时间便被攻破,联军再次连夜撤回高奴,随后,唐军继续稳定推进,终于在二十日时,大军抵达了江山的高奴城下。
此时的高奴城内,除了退回城的五千步卒和四千骑兵外,还有最初江山留在城内的两千守兵,和前几天新招募的五千新卒,一共一万六千兵力。之外所退回城内的步卒只有五千,其原因是雄霸已经率领他的一千战兵南下,退回到自己的雕阴城去了。而城外的唐军则除了所有的战兵外,还有一万守兵和一万的民夫工匠。
抵达高奴的田豫并没有马上开始攻打高奴,而是下令涉敢率领一万战兵、五千守兵和五千民夫,以及两千西凉铁骑,向着南面的雕阴城方向而去。而田豫自己则领着剩余兵马继续呆在高奴城下,做好攻城的准备。
高奴城城头,看着唐军分出两万余兵马南下,江山和剩者为王都无奈的摇了摇头:“唐军果然还是分兵了!”
法正对此却了然于胸,在他看来,只要唐军的主将不傻,就绝对会先分兵攻下雕阴,解决了自己身后的威胁,再加头来攻打高奴。
只是雕阴城一下,上郡三家就只剩下江山一人了,对于江山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众人对此却是有心无力,两家的实力相差太大,高奴城如此自保尚且为难,更加不可能出兵援助雕阴了。
如今江山所想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唐军的攻击下支撑得更久一点,然后唐军周围的诸侯突然出有所动作,而迫使唐军退兵,只是这个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
第1270章 再取两城
雕阴城位于高奴城南面一百二十余里,再往南两百余里就是上郡最南面的一座城,漆垣县城,不过,如今的漆垣因为离冯翊更近,所以被秦国纳入了掌控当中。所以实际上雕阴城就是上郡最南面的一座县城了。
涉敢领着两万余大军高高兴兴的南下,准备大战一场,谁知道两天后,他赶到雕阴城下时,却发现雕阴县城城门大开,一干县中小吏和数十名军中低级将领正在城外分成两队列队静立,见到自己的大军出现,为首两人连忙快步上前拜道:“雕阴县丞窦始、雕阴守军都尉罗骁拜见将军!”
涉敢一脸诧异的看着两人,又看了看两人身后的一大群人,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那个什么雄霸呢?”
“回大将军,雄霸已经领着心腹将领护着他们的家眷跑了,而且他们还卷走了县城内的所有财物,下官等都是雕阴本地人,因为不忍心乡梓百姓受到损害,所以在雄霸撤离后,自动接管了县城,如今大将军终于领着王师赶到,下官等就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了。”县丞窦始回答道;
“啊……”涉敢一愣,本想着自己终于有机会独自领兵,大战一场,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到雄霸就已经领着人跑了,而且还将城内的金银财物悉数卷跑了,想到这里他又开口问道:“粮草呢?粮草如何了?”
“回大将军,粮草因为下官等一力维护,所以他并没有销毁,只是带走了他们数千人几个月所需要的粮草,其余皆在府库中,罗都尉已经派了士卒将其保护好了。”窦始连忙回答道;
“还好,粮草还在,至于钱的话,还好解决一点。对了,告诉你们,本将只是镇护将军,可不是什么大将军,千万别乱喊。”听到粮草无恙,涉敢心中松了一口气,随后向自己身后的一名校尉道:“张校尉,马上领兵进城,将各处都接管过来,记得不得扰民!”
“诺!”张姓校尉连忙躬身领命。
雕阴城众人闻言,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将军仁义,吾等替雕阴百姓多谢将军了。”
五千战兵很快便将城内各处都接管下来,而城内剩下的近四千守兵则都奉命返回军营,等待下一步的安排,这些必须是主将田豫才有权利做出安排,所以涉敢也没有多说。接下来又在罗骁几人的提醒下,派人接管了南面的洛阳镇,至此,雄霸的一城一镇两个领地全部被唐军占领。
下午,涉敢便将雕阴的情况写成战报,派快马送往北面的田豫的手中。
当天晚上,身在高奴面面大营的田豫和庞统就收到了涉敢的战报,得知雄霸竟然不战而逃,雕阳城如今已经控制在手,田豫几人也都高兴不已,于是他便连夜将自己的安排派人送回了雕阴。
雕阴县丞窦始暂任雕阴县令,都尉罗骁暂任雕阴县尉,雕阴守军与涉敢所统领的五千守军整编之后,留下一千守洛阳镇、两千守县城,再留下一千战兵协助防御雕阴,其余兵马尽快返回高奴,准备向高奴县城发起进攻。
两天后,当涉敢部两万余大军重新出现在高奴城下的时候,让城头的江山几个惊得眼镜掉了一地。
“军师,这……这……唐军离开还只有到过五天时间,就返回了,这……”江山结结巴巴的看向法正道;
法正长叹一声:“若是吾所料不差,宁远将军要么就是逃了,要么就是投降了,否则唐军不可能如此快的,要知道五天时间,正好是大军来回的时间。而且,将军有没有发现,唐军比起离开之前,兵力并没有减少。”
两人闻言,再往唐军方向看去时,发现确实如此,大军五千人一部,并没有比出发前少,相反有一部兵马看上去比之前还显得要多一些。
所有兵马都已经到齐,田豫也已经准备了四五天的时间,所以在涉敢部大军返回的第二天,高奴城的战事便开始了。
与定阳城不一样,高奴城虽然也是依山傍水,但是却不似定阳一般几乎成为了一座关隘,所以进攻起来较之定阳更加方便。田豫安排大军同时在两面城墙进攻,而给江山的大军留下了东北方向的城门。
五日之后,高奴城破,江山和剩才为王再一次领兵突围,不过,这一次剩者为王没有能够携带着大批工匠家眷一起突围,一万多兵马的高奴城,最有只有不到五千马步兵马顺利突围,刘豹统领的不到三千骑兵,江建统领的近千精锐步卒,和徐晃统领的一千余精锐步卒,其余的工匠民众全部都被留在了高奴城内。
一个月之内,三战两战皆败,连失三城,损失兵马近三万人,如此大的打击让江山沮丧不已。
桥门镇,这是肤施南面最后一个防御之所,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紧修建,如今的桥门镇已经成为了一个军塞,但是狼狈逃回桥门镇的江山却对于这个重镇毫无信心。定阳不险要吗?可是也只支撑了不到十天。高奴城防御是他这几年一直没有停止加固,可是面对唐军的进攻,不过五天时间便再次攻下。如今桥门镇又能够支持几天?
“军师,接下来的战事该如何是好?”江山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法正道;
法正也是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江山能够早一两年找到自己,如今已经控制了整个河套之内十数座城的话,还能够有与唐军一博之力,毕竟唐国四面临敌,也不可能出动十数万大军来进攻上郡,可是时间太紧,如今只有四郡之地,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沉思片刻后,法正方道:“如今之计,唯有层层阻击,静观其变了。而且以吾之见,唐军如今虽然连忙胜两战,占领三城之地,但是损失也会不小,即便是战死的士卒不多,但是其伤员应该是不少的,再加上大军不可能再从唐国调集援军,以唐军之沉稳,应当会休养一段时间再发动进攻。”
第1271章 声东击西
高奴城内,田豫也在招集众人议事,正如法正所料一般,唐军虽然真正战死的士卒不多,但是轻重伤员也已经不少了,即便田豫已经从守兵和俘虏当中挑选了大量士卒补充到战兵营中,但是大军战力下降是很明显的事情。
“诸位,大军出征月余,转战数百里,连下三城,如此大功,皆耐诸位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豫在此多谢诸位了!”说着,田豫起身向众人拱手行了一礼;
“将军过誉了!”各人一齐起身答道;
“诸位请坐,”田豫笑着向众人道:“此番收获颇大,然则损失也不小,诸位皆知,近半个月的战事中,大军伤亡也不小,虽然已经尽量将士卒补充齐全,然则各部兵马之内的士卒之间,各部之间的配合已经远没有当初的熟练,再加上诸多的受伤士卒,所以吾与军师商议之后,决定大军在高奴城休整一段时间。”
听了田豫的话,众人倒也没有多少惊讶,毕竟自己军中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各自的兵马基本上都是满员的状态,但是因为补充了不小士卒,所以战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不少。
“不过,大军虽然暂时暂时休整,但是各部兵马的士卒编练却不能停止,待大军休整一段时间后,便又需要继续发兵北上了。”
“谨尊将军号令!”众将哄然应诺道;
……
对于田豫的安排,皇甫超博并没有什么意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他是三军主将,那么所有的事情皆可任由他决定,更何况还有庞统和华雄、涉敢三人在他身旁,皇甫超博要做的便是静侯上郡平定的消息。
不过,皇甫超博没有先等来田豫的消息,却等来了从五原传回来的另外一个消息。
四月初八日下午,皇甫超博与往常一样,中午休息片刻之后,就前往前殿处理政务,谁知道,刚到殿中坐下,史阿便在宫外求见。
皇甫超博闻言,马上传令他入宫晋见。
片刻后,史阿气喘嘘嘘的跑入殿中,匆匆向皇甫超博行了一礼道:“大王,五原急报!”
“嗯?!何事?”皇甫超博眉头一跳,马上意示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今天凌晨,吕布大军突然现在阳城外,利用早上开城的时机,吕布亲率两万并州狼骑攻入了阳城内,阳守军根本就没有想到吕布突然会出现在这里,猝不及防下,阳城不到一刻钟便被攻破。”
“哗啦!”
“什么?”皇甫超博在惊,猛的站了起来,却根本没有注意自己正坐在案几后面,一起身就将整个案几全部掀翻在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吕布大军不是支了代郡,准备出兵攻打上谷吗?为何会突然出现在阳城外?”
史阿摇了摇头:“鸽信上面也没有说清楚,不过,鸽信还说,除了吕布的王旗和并州狼骑的旗帜外,还有张辽和宋宪两人的将旗。而且除了两万骑兵外,还有近四万的步卒。”
“来人!”皇甫超博一边快步上前将史阿手中的鸽信,一边仔细看着鸽信,一边下令道:“马上派人将郭嘉、鲁肃、徐庶和荀攸几人招,要快!”
“诺!”内侍闻言,连忙快步跑出殿外,安排人将众人都招来。
很快,众人便先后赶到,皇甫超博此时也已经沉静下来,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也已经猜出了大概,这些肯定是陈宫特意谋划的事情。
果然,几人很快便将鸽信内容看完,郭嘉拍大笑道:“好一个声东击西之策,竟然将我们所有人都瞒过了。”
其余几人也都点头应和,皇甫超博道:“计是好计,而且确实也成了,但是孤所想知道的是,吕布此举于吾等有何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孤觉得很奇怪,吕布何时变得对陈宫如此言听计从了。以吕布的性格,最喜简单直接,定然不屑如此复杂的操作的。”
“此事倒是不难理解,”荀攸在一旁笑着解释道:“吕布一直对五原与朔方两郡抱有想法,只是其两番进攻都折戟而回,以吕布之心气,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要知道两郡之地,已经远甚于云中和代郡诸郡。再加之赵国去年丢失上党,所以能够让吕布如此安排,倒也不是不可能的。”
“嗯,不错!”皇甫超博一想,确实也是如此。“只是,如今两郡若失,再加之吕布已经将阴山以北的两百余里的草原都清剿一空,若是没有了后顾之忧,赵国定然会将目光放在南面,也就是说以后河东上党两地会要更加注意了。”
“确实如此,不过,王上也不必太过担心。”鲁肃道:“上党之地,虽然为吾等新得,然则如今也已经人心大定,再加上上党与河东、河内、魏郡诸地相邻,若是赵军有异动,其余各处定然可以最快速度支援。更何况吾等还有黑山军这一伏棋,若真到了那个时候,干脆先行平定并州也未尝不可。”
“话虽然如此,黑山军用在并州这种地方,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徐庶道;
无论是皇甫超博还是唐国一干谋士重臣,对于赵国重示远不如魏国,所以对于启用黑山军对付赵国,众人都还是有些不愿意。
“依诸位爱卿之见,并州两郡失败已经无法挽回了吗?”皇甫超博试探着问道;
几人都是摇头叹息。
……
正如皇甫超博与众谋士所商谈的一样,此时的赵紫龙和侠客几人已经被吕布给打懵了。之前两郡的几位玩家一直都是凭借着阳城这一个坚城抵挡着吕布的进攻,这一次吕布大张旗鼓的表示要进攻上谷的消息,确实也蒙蔽了所有的人。
当大家都以准备看公孙赞的笑话的时候,吕布的两万并州狼骑虽然出现在阳城外,利用早上守军打开城门的时候,突然袭击,一举攻破了城门。
虽然赵紫龙属下的大将孙瑾拼死抵抗,但是在杀神的面前,他根本就无力抵抗,不仅孙瑾被吕布一戟枭首,城内的五千大军也被杀戮一空。随后,紧随其后的张辽与宋宪大军便很快将这一座城池控制在手中。
第1272章 赵紫龙跑了
一击得手的吕布并没有多做停歇,在占领阳之后,命令宋宪领一万步卒看守城池,他则领着两万并州狼骑和张辽的三万步卒一起,杀入了五原郡的腹地。
失支作为屏障的阳,五原郡便失去了保护。吕布的两万狼骑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几日之内便将临沃围了个水泄不通,随后张辽的步卒大军赶到临沃,面对只有两千士卒防御的临沃县,张辽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将其攻克。
大军在临沃攻克后,吕布留下一万骑兵协助张辽继续进攻五原诸城,自己领着一万狼骑向着朔方而去。
九原城内,赵紫龙已经心急如焚了,几天前传来的消息还说吕布大军已经向着代郡出发,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传出来吕布大军出现在阳城下的消息,还没有等自己反应过来,阳就已经失守了,大将孙瑾和五千大军无一逃脱。
还没有等自己反应过来,吕布的骑兵又已经出现在九原南面的临沃,然后一天时间不到,临沃就被吕布军给攻下了。
今天一早,吕布军的兵马就已经出现在了九原城下,看着数万步卒和一万骑兵在城下列阵而立,赵紫龙就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
要知道,他属下一共才这么几万大军,光是阳城就损失了五千,再加上临沃又损失两千,如今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兵马,可是还有九原、五原、河阴和满夷谷要塞四个地方要防守,现在郡城九原城内也不过步卒三千、骑兵五千而已,这些兵马还不够吕布军塞牙缝的。
“军师,这下可如何是好?”赵紫龙一脸焦急的看着毛道;
“主公恕罪,属下……属下实在是惭愧……”毛虽然也属于文官,但是离军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更不用说是面对陈宫这样级别的军师了,与侠客属下的傅巽两人相差无几。
面对如此困境,别说是他们了,就是郭嘉他们也都无力回天了。
“主公,如今吕布大军已经进入了五原腹地,外有两万狼骑虎视眈眈,我军各城池之间根本就不能够相互支援,想要守住也几无可能……”毛一脸无奈的说道;
“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数年来的心血就这么被吕布夺去吗?”赵紫龙满心不甘的说道;
毛没有开口说话,但是他的表情已经告诉了赵紫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若是我们请唐军出兵攻打太原如何?”赵紫龙道;
“已经来不及了,主公,若是阳未失,我们死守此处,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如今吕布军已经杀到了我们的腹地,即便是唐军马上出兵,也需要时间才能攻入到太原,而且需要付出大量的伤亡,更何况,唐军出兵光是准备都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等他们准备好了出兵,五原已经被赵军全部占领了。”毛摇了摇头道;
“唉!”赵紫龙颓然坐下,半晌无语。
良久,毛才道:“其实,此局也并非无解。”
“啊?军师快说!”
“既然守不住,那么就走……”
赵紫龙一听,哪时明白他的意思,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只是实在是下不了那个决心呀。
“主公,当断不断,其必自乱!”毛道;
“不错,主公,”牵招也在一旁道:“主公在中原不是还有两座县城吗?为何不考虑返回中原?”
“确实可行,只是此事下官还要提醒一下主公,平阴县城可暂住,但是要尽快交还给唐王,毕竟乃中原腹心之地,唐军王都所在,以前只有一千士卒和一些异人还好,若是主公此番撤回中原,必须另寻他处立足。”毛又提醒道;
赵紫龙闻言,更加纠结了,中原腹地吧如今也不好过,边边角角的地方,也没有能够站住脚:“以军师之见,吾等应该把目标放在哪里?”
“此事主公倒是不必着急,可以徐徐图之。”毛听了赵紫龙的话,知道他已经准备撤离了:“如今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如今撤退之事。”
“主公,如今城内还有战马万余匹,若是我们撤退的话,必须要用到这些马匹,否则定然逃不过赵军的追击。”牵招道;
赵紫龙在厅内来回的走动着,终于,最后下定了决心:“撤,今天晚上就撤,不过,军师,我们该撤往何处?”
“唯有两条路可走,”自从得到赵军攻下阳之后,毛就知道五原和朔方已经守不住了,所以他也一直在寻找应对之策,只可惜的是,他发现除了走,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是这走的话,就要仔细考虑了。
“其一就中渡河南下,如今唐军正在进攻上郡,若是我们能够渡河,与唐军联合攻打上郡的话,就能够得到唐军的接应。其二就是满夷谷,从满夷谷北上阴山,然后从草原东进,抵达唐国燕北郡。”
“其实若是可能的话,南下是最好的办法,只是如今,想要渡河是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北上满夷谷了。”
“那好,下令聚集精锐和将领的家眷,准备撤离,普通士卒当中……就挑选愿意离开的,给他们的家眷留下一些粮食和财物,派人前往五原城告诉守将,一同撤往满夷谷要塞。同时派人连夜通知宜梁,让他们相互转告一声,若是他们愿意一同撤退的话,我会在满夷谷北面出口处等他们五天时间,五天时间一到,我就自己去幽州了。”
一旦下定决心,赵紫龙便不再犹豫,至于回中原后该怎么办,到时候再说吧。
很快,九原城内便开始准备起来,因为是夜晚,张辽领军到来后,城内就一直在忙着准备防御,所以城内动静也没有引太多的重视。不过,张辽还是派了骑兵巡哨监视着九原城四周的动静,只是,张辽根本就没有想到,赵紫龙竟然一言不合就跑。
待到三更时分,巡哨发现九原北门突然跑出来万余骑兵,骑兵出城后便向着北面直接跑了,赵军骑兵巡哨便马上派人禀报张辽,此时张辽醒悟过来,只是夜晚情况不明,他也只能望而兴叹了。